酒令的六種飲酒方法:「自飲」、「伴飲」、「勸飲」、「指定人飲」、「放」、「處」;另外還有六種飲酒數量:「五分」(半杯)、「七分」、「十分」、「四十分」(四杯)、「隨意飲」、「放」。而且酒令籌中寫有觥錄事、律錄事、錄事和玉燭錄事

2021-02-07_175338m3ga8f76qzquz8azrhsqsmfajc449v

本書包羅萬象,透過十二個主題,從人們熱衷追逐「唐朝夢」談起,講述外來文明對唐人的影響、衣冠、貴族與平民生活、食物、城市、婚姻、科舉、藝術等,顯現唐人豐富多元的生活樣態。
《走進唐人的日常》:「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唐代的酒味道怎麼樣呢?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pX88SL
文:師永濤
第三章 極樂之宴
二○一七年底,導演陳凱歌在其以白居易名詩〈長恨歌〉為背景的電影《妖貓傳》裡,塑造了一場名為「極樂之宴」的宮廷宴會,這場宴會幾乎就是安史之亂前夜的歷史濃縮:玄宗所建的皇家宴會場所「花萼相輝之樓」富麗堂皇,如夢如幻;帝國的貴族、女眷和各國使節觥籌交錯,往來穿梭;三位主角:一位醉生夢死的皇帝、一位滿腹心事的貴妃和一位野心勃勃會跳胡旋舞的胖子。
電影中「極樂之宴」的背景來源於一場皇家的宴會,唐人李濬的筆記《松窗雜錄》中留有詳細的記載:
開元年間,皇宮中把木芍藥稱之為「牡丹」,宮中培育了紅、紫、淺紅、通白各種顏色,玄宗讓人把這些牡丹移植於興慶宮池東的沉香亭前。適逢牡丹盛開,繁花似錦,玄宗騎著御馬「照夜白」,楊貴妃乘著步輦來到沉香亭賞花。玄宗下詔在梨園弟子選了十六位中優秀的藝人來表演,其中領頭的是在唐代藝人中身價最高的李龜年。《明皇雜錄》卷下曾經說過李龜年的身價:「開元中,樂工李龜年……能歌,尤妙製〈渭川〉,特承顧遇,於東都大起第宅,僭侈之制,踰於公侯。宅在東都通遠里,中堂制度甲於天下。」
李龜年手捧檀板,正要上前歌唱的時候,玄宗擺手說道:「今天我們賞名花,要對得起貴妃,怎麼能夠用舊樂詞呢?」於是命李龜年持描繪有金花的宮廷書箋「金花箋」,讓翰林學士李白立刻新寫〈清平樂詞〉三篇。據說,李白承旨後,才從宿醉中醒來,起床氣比較大,於是藉著這股氣,馬上援筆賦之,留下了千古傳唱的三首詩,第一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第二首:「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裝。」第三首:「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雲想衣裳花想容」一句更是成為了後世形容女子百樣美麗的名句。
李白寫完後,李龜年馬上把三首詩進獻給玄宗。玄宗十分喜歡,於是讓梨園弟子大概調試了下絲竹音調,就讓李龜年獻歌。楊貴妃手持頗梨(玻璃)七寶杯,品著西涼蒲萄酒,沉醉其間。而玄宗更是親自吹玉笛合著曲子,每次曲調要換的時候,都要反覆演奏,回味無窮。此後,李龜年跟人聊起此事的時候經常感嘆,李白作詞、自己演唱、玄宗伴奏的這場音樂會是他一生最難忘的時刻。
飲酒作樂,唐人的最愛
對於唐代的貴族來說,「宴飲」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
宴飲也被稱作「燕飲」,顧名思義就是聚會歡飲。古代中國作為典型的農業社會,宴飲不僅僅是社交,更是一種權力和禮制的體現,宴飲的規模、座次的排序、具體的菜肴、烹飪的方法、香料的使用和餐桌上的禮儀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意味深長。它們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不斷演化,一直流傳至今,比如今天的國宴、喜宴、壽宴甚至滿月酒宴都是宴飲文化的延續。
大唐到了開元、天寶年間,承平日久,物產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貴族的生活日漸放縱。《唐會要》就記載:「國家自天寶已後,風俗奢靡,宴處群飲,以喧譁沉湎為樂。」
既然是宴飲,就要飲酒。唐人好酒在歷史上是出名的,除了唐詩中大量寫飲酒的詩句,唐代的皇室也非常喜歡喝酒,以至於皇帝都會在宮廷釀酒。太宗時,征服高昌後,唐太宗把馬乳葡萄的種子種在宮苑中,並引進西域葡萄酒釀造工藝,就曾在宮中釀製葡萄酒:「造酒成綠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太宗把葡萄酒賜給群臣,唐人才開始喝葡萄酒。然而,葡萄酒在中國歷史上曇花一現,新疆儘管出產有優質的葡萄,但直到一九七六年,吐魯番鄯善才成立葡萄酒廠,這是新疆第一家葡萄酒企業。到了唐玄宗時代,他曾於宮中儲三辰酒一萬車以賜當制學士。憲宗還親自參與釀造,「採風李花,釀換骨醪」。元代宋伯仁《酒小史》曾把唐憲宗李花酒作為唐代名酒列出。
宮廷之外,唐代酒的種類很多,馳名全國的主要有十餘種,據《唐國史補》卷下記載:「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河東之乾和薄萄,嶺南之靈溪、博羅,宜城之九醞,潯陽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蝦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漿類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謂庵摩勒、毗梨勒、訶梨勒。」
其中的「郎官清」和「阿婆清」產自京城長安的「蝦蟆陵」,位於常樂坊內,唐代詩人白居易故居「東亭」就在此坊內,所以〈琵琶行〉一詩中,白居易和琵琶女一見如故,就是因為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興慶宮勤政務本樓廣場也在這裡,今天這裡是西安交通大學。《唐國史補》卷下稱:「舊說:董仲舒墓門,人過皆下馬,故謂之『下馬陵』,後語訛為『蝦蟆陵』。」今天的西安,已經把「蝦蟆陵」改為下馬陵。
「三勒漿」其實是唐代從波斯傳入的一種果品酒飲料,本出自印度,由「三果」(庵摩勒、毗梨勒、訶梨勒)配製而成。庵摩勒其實就是現在中藥的「餘甘子」,也叫油柑,生吃吞汁可治河豚魚中毒;毗梨勒又叫三果,《本草綱目.果部.果之三》記載它樹像胡桃,果子形狀也像胡桃,番人以此做漿甚熱。訶梨勒也就是訶子,《南方草木狀.卷中.木類》記載:「訶梨勒,樹似木梡,花白,子形如橄欖,六路,皮肉相著,可作飲。」這種混雜三種果實的飲料,有著濃郁的異族情調,其獨特的口味瞬間征服了唐人,令人痴迷不已。
「能飲一杯無?」關於品酒的大小事
那麼,唐代的酒味道怎麼樣呢?唐代的釀酒技術與今天我們習慣的蒸餾不同。當時北方地區一般是採用大麴釀造,即以小麥為原料,或用生,或蒸熟,或炒熟,用水溲和、發酵,製成磚形麴餅,晒乾釀酒。南方則用小藥麴造酒,即以大米為原料,加入胡蔓草等藥汁,溲和成雞蛋大小的粉團,放在蓬蒿中陰蔽,一個月發酵成麴,釀酒時用其溲和糯米,壓製出酒。
這種工藝下的酒品質不會很好,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有學者說「綠蟻」二字繪酒色、摹酒狀,酒色流香,令人嘖嘖稱美。其實是新釀酒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細如蟻,稱為「綠蟻」。為何要點紅泥小火爐呢?為了熱酒,加熱酒獲得更高的酒質和跟好的口感。我們經常聽到的「濁酒一杯」,所謂「濁酒」,就是這種工藝下的酒,帶著浮渣,渾濁不清亮。至於現代人喝的白酒是蒸餾酒,也叫「燒酒」,其工藝是元明之後才成熟,到了清代登頂,今天我們喝的絕大多數的蒸餾酒名牌都創始於清朝。
用酒麴加工出來的唐酒做法和現今做醪糟的流程極為相似,唐酒的味道應該是酸甜的,而不是我們今天喝的白酒那樣香醇。西安今天還有一種當地產的黃桂稠酒,用鄠邑區秦渡鎮的糯米加酒麴,然後調入黃桂、白糖發酵。喝前加熱,其酒色白如玉,加入桂花釀造成後酒色淡黃,酒精度只有○.五度。西安雖然是中原城市,然而卻是有桂花的,今天西安大一點的公園都栽植有桂花,唐代詩人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就有「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的句子。
關於唐代酒的價格,其實宋代人也很好奇。因為李白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王維有「新豐美酒斗十千」,白樂天有「共把十千酤一斗」的詩句。十千就是一萬錢,貴得有點離譜,宋人感到很不可思議。
宋真宗趙恆有一次和群臣宴飲,一時興起,詢問起唐代的酒價。對於群臣而言,若非研讀過前朝經濟史,這的確是一個知識盲點,於是一時間群臣有點短路。此時,在北宋毀譽參半的才子丁謂回答說,唐代酒價「一升三十文」。真宗問:「你如何知道?」丁謂說:「臣嘗讀杜甫詩曰:『蚤來就飲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銅錢。』是知一升三十文。」而真宗聽了之後,稱讚杜詩為「一時之史」
那麼丁謂真的是在抖機靈麼?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建中三年初榷酒,天下悉令官釀,斛收直三千,米雖賤,不得減二千。」意思是在唐德宗建中三年(七八二年),唐朝廷才把民間的釀酒權收歸國有,但要求官營的酒價只能在每斛三千到兩千之間浮動。唐制一斛為十斗,那麼一斗酒的售價就是兩百至三百文。一斗為十升,一升酒恰好二、 三十文。或許丁謂知曉唐代酒價是有原因的,他作為權三司使(宋代財相)主編的《景德會計錄》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會計著作。
以俗語入詩而著稱的一代詩僧王梵志,有四首「尊人」開頭的詩歌詳細記述了唐代貴族宴飲的禮儀,特別有意思,有些對於今天好酒的人仍然有啟發:「尊人立莫坐,賜坐莫背人。」是說首座的貴客站立的時候,是不能先坐下的。若是貴客賜座,要面向對方行禮,這是儀態;「尊人對客飲,卓立莫東西。」是說別人和你對飲的時候,要站立起來,不要顧左右而言他,這是禮貌。「尊人與酒吃,即把莫推辭。性少由方便,圓融莫遣知。」別人敬酒,酒巡來時必須飲,但如果酒量小的可以少飲,不必勉強。莫推辭是講酒品,圓融則是指不要逞強;最後一首是:「尊人同席飲,不問莫多言。縱有文章好,留將餘處宣。」很明顯,這是在提醒你,酒酣入耳則言多,言多必失。
唐代貴族酒宴上還會行酒令,一九八二年一月,江蘇丹徒丁卯橋唐代銀器窯藏出土了五十枚「銀塗金論語酒令籌」,酒令籌正面刻有酒令文字,上半段選自《論語》語句,下半段為酒令內容,記載了行酒令的六種飲酒方法:「自飲」、「伴飲」、「勸飲」、「指定人飲」、「放」、「處」;另外還有六種飲酒數量:「五分」(半杯)、「七分」、「十分」、「四十分」(四杯)、「隨意飲」、「放」。而且酒令籌中寫有觥錄事、律錄事、錄事和玉燭錄事,這些當為酒宴上的執事人。酒宴席次坐定,眾人公推觥錄事,由觥錄事決定抽籌次序,指定律錄事、錄事和玉燭錄事共同擔任酒宴的執事人。觥錄事掌管酒令旗和纛,負責決定對違規者的懲戒。
我們今天喝酒宴飲,除了一些農村還有划拳、猜碼的習俗,大多數時候就只剩下吹牛和灌酒了。唐代酒令的文物則有一種今天我們玩的推理類桌遊「狼人殺」的既視感,應該非常好玩。
然而,由於唐代酒令制度記載不詳,具體的玩法到了宋代就失傳了。宋人洪邁《容齋隨筆》的〈唐人酒令篇〉就有「今人不復曉其法矣,唯優伶家,猶用手打令以為戲云」的感慨。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走進唐人的日常:從衣冠、食物、婚姻、藝術了解唐代生活史》,時報出版
作者:師永濤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唐代,一個大家最想要穿越的朝代。
閃爍著精細的光芒,有一種煙霞瑰麗之氣。
透過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的細節,
看唐人如何生活與玩樂,怎麼創造人文風采!
平凡而如常的日子,我們稱它做日常。
一塊美味燒餅,能滿足生活間隙中的口腹之慾;
一件華美衣裳,成為點綴日子的火花,光芒極其微小但令人炫目。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重返唐朝,
一千四百年前唐人群像竟與我們相去無幾。
本書包羅萬象,透過十二個主題,從人們熱衷追逐「唐朝夢」談起,講述外來文明對唐人的影響、衣冠、貴族與平民生活、食物、城市、婚姻、科舉、藝術等,顯現唐人豐富多元的生活樣態。
在國強民富的唐代過生活,有哪些讓人嘖嘖稱奇的故事呢?
「食衣住行育樂」是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重視的民生課題,七至九世紀的唐朝百姓,同樣為此汲汲營營。
飲食與禮制
我們除了把白米飯做為主食外,對美式速食、日式料理、義大利麵等異國菜也吃得不亦樂乎;三不五時,就想揪三五好友相聚聊是非。而「稻米」成為中國人主要的糧食作物,居然是因為安史之亂爆發,波及北方糧食「粟」的產地,讓稻米躍升為餐桌主角。唐代人也流行吃胡食,如饆饠、燒餅、胡餅、搭納等種類多樣,大幅改變舊有飲食文化。貴族們熱衷於「宴飲」聚會、奢靡社交,同時不吝於展現自我權力與禮制。
婚姻與服飾
現代女性審美與愛自己的觀念高漲,追隨流行、注重穿著打扮與首飾配件,自由戀愛更已成普世價值。同樣地,唐朝,是史上民風最開放、女性高度自主、也是最沒有胡漢界線、允許異族共融的時代。胡人的細袖窄裙,在唐代初年風靡全國;名為「羃籬」的胡人帽子,更成為時髦的穿搭小物;女性也能自信選擇男裝或袒胸裝,並擁有自由婚配的權力。
翻轉階級
現代人求學期間大考小考不斷,面對各式讀書壓力咬牙苦撐,希望藉此翻轉階級,尋求更好的生活。回到唐朝,讀書人的壓力同樣巨大。而科舉制度的完善,除了造就「神童」輩出,也有效打破血緣世襲和世族壟斷,底層人民才有辦法出頭天。
本書特色
從宮廷宴會、田居生活、糧食稻作、金銀器具等「話題」出發,還原唐代食衣住行育樂,讓讀者從中發現平日未曾注意的唐人生活細節。
打破傳統唐代史著作的窠臼,透過生活化的敘事、接地氣的視角,一同走入尋常百姓間,完整再現一千四百年前唐代人生活方式。
宛如唐朝生活百科,開啟斑斕絢麗的日常考察。《走進唐人的日常》:「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唐代的酒味道怎麼樣呢?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pX88SL


長恨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5uVzmi
“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霑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5uVzmi

371929048_6496981567003526_8306274701316076276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