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煦父子與紅樓夢昌邑蹤跡考》《虛白齋尺牘》曹雪芹家族史-《虛白齋尺牘》的收集者是姜煌。姜煌號陶村。是李煦在山東省昌邑縣的堂弟。李煦之父原名為姜士楨(廣東巡撫)/李煦四種史料:《昌邑姜氏宗譜》、《李煦墓碑》、《虛白齋尺牘》、《李煦影像》/李煦是蘇州織造,堂妹曹李氏是曹雪芹的奶奶,因此李煦是當之無愧的曹雪芹舅姥爺。曹雪芹家族最重要的親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士楨(子-李煦)-江西巡撫-廣東巡撫-福建布政使-康熙皇帝親信-姜士楨父姜演-姜士楨其女嫁曹寅為妻(現考疑為曹雪芹的祖母)。李煦(姜士楨之子)在位期間兩次修造《昌邑姜氏族譜》,現在為昌邑姜氏祠堂供為始祖之一/《紅樓夢》以及曹雪芹家族與李氏家族《昌邑姜氏族譜》的關係愈發引起學術界的重視/福建左布政使姜儀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雲南按察司提調學校副使姜浚/雲南副使姜龍-把洱水龍王廟改為官祀洱水神祠- 南詔王敕封段赤城斬蟒為忠義將軍、洱河龍王-始建於唐南詔時期,建築幾經毀建,現存大殿和北廂為清末重建,改稱"龍王廟",殿內供奉白族斬蟒英雄段赤誠塑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濰坊昌邑市區有座姜氏祠堂,姜姓子孫在清代名人多

https://goo.gl/maps/94C7WyiZKcYGnRDC7

2021-02-06_121104

https://goo.gl/maps/94C7WyiZKcYGnRDC7

npq07p653rr34740947qr11soq8pps00
濰坊昌邑市區有座姜氏祠堂,姜姓子孫在清代名人多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9VegVO
在濰坊昌邑城區解放路的中段,樓房之間,有一座古樸的建築,這裡就是昌邑姜氏祠堂,在整個山東姜姓家族中,這座祠堂都很有名
這是祠堂的正門,昌邑是山東姜姓的一個集中分布地。根據族譜記載,其始祖名為文慶公,元朝時從黃縣遷來(具體是現在煙臺龍口的黃城陽村附近)
經過明清兩代繁衍,昌邑姜姓子孫開枝散葉,遍及城鄉,為了統一祭祖,昌邑姜姓合族商議,於清嘉慶年間開建祠堂,此後道光、光緒年間都進行過修葺,圖為祠堂門前的石鼓
這是姜氏祠堂的正屋,在昌邑城區,算是難得的古建築
祠堂的廂房也古色古香
在清代,昌邑姜姓子孫出過不少人才,這塊石頭牌匾的署名為邑人姜焯,姜焯,歲貢生,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2月,任感恩縣知縣,頗有口碑,後來擢升為徐州知州。姜焯的堂兄弟,就是康熙朝的蘇州織造李煦(李煦的妹妹為江寧織造曹寅的夫人)
姜氏祠堂的一大特點就是古蹟多,院內有很多石碑,記載了不同年代的家族大事
昌邑姜姓也保持了很好的修譜傳統,從清代到現在,昌邑姜姓已經七次修撰過族譜
濰坊昌邑市區有座姜氏祠堂,姜姓子孫在清代名人多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9VegVO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qjjm22g.html

2ron000076142or6825s2p4700047q68n29691ro2ron0000761rr27s1p1q2p420002r24os5n6r0oo2ron0000762o65n893702p3r0002n744o35599n92p440002q4646303qrqp2p420002r2495p52rn5r


濰坊昌邑姜氏祠堂建祠已200周年,姜姓族人紛紛來祭祖
濰坊昌邑姜氏祠堂建祠已200周年,姜姓族人紛紛來祭祖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oPJzpz
清朝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濰坊昌邑(當時屬萊州府)的姜姓族人聚在一起,共同議定,在縣城購買一塊土地,建立宗祠。在姜衷四、姜雲衢兩位族人的倡導下,合族共收集到五百二十緡錢(一緡錢為一千文銅錢,大致相當一兩白銀),將祠堂建起。這一事件的經過,在光緒年間被重刻成石碑,豎立在姜氏祠堂的院內,而如今,從1817-2017年,這座祠堂已經經歷了整整200年的風雨。
(昌邑姜氏祠堂)
(祠堂院內的石碑)
山東姜姓多,昌邑尤為典型。昌邑的姜姓族譜從清代至今已經先後七次修撰,根據主持第七次修譜的族人姜龍啟的介紹,昌邑姜姓的後人如今廣泛分布在昌邑、平度、萊州、壽光、安丘、高密等多個縣市,在冊的子孫有數萬人之多,可謂望族。
通常來說,姜姓尊奉姜太公為先祖,奉姜姓齊國的末代君主齊康公為直系祖先。相傳,田氏代齊之後,齊康公遷徙到膠東地區,其後世子孫定居在寧海州的峒嶺村(現在的威海乳山峒嶺),此後又開始向山東各地遷徙。
(乳山峒嶺村的大銀杏樹)
根據昌邑姜姓族譜記載,當地姜姓的先祖是在元朝時期,從黃縣的黃城陽村(現在煙臺龍口的黃城陽)遷徙到昌邑,子孫逐漸繁衍壯大。一開始,昌邑姜姓散居各村,沒有統一的宗祠,直到嘉慶年間才建祠。
(龍口黃城陽村)
如今,建祠迎來200周年,這對昌邑姜姓子孫來說也是一件大事;同時,今年適逢山東姜姓宗親會正式成立,不少外地子孫,乃至其他地區的姜姓族人都紛紛趕到昌邑祭祖,共同傳承家族文化。
(姜氏祠堂門前的石鼓)

濰坊昌邑姜氏祠堂建祠已200周年,姜姓族人紛紛來祭祖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oPJzpz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lx2mv4z.html

39oo00024nr80s268pp239oo00024o5830s4sp5r39on000254ss7r9s6no539on0002552s143s6n3239o80002680664pr4nq5


昌邑姜氏與《紅樓夢》
昌邑姜氏与《红楼梦》 始祖 家谱 族谱 爱家谱 家谱制作 网络修家谱 微信家谱 百家姓 https://bit.ly/3pWTTNH
產生於清代的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長篇小說《紅樓夢》,無論是作者家世、作品題材,與昌邑姜氏有重要關係,紅學家皮述民先生甚至有"蘇州李家(出昌邑姜氏)半紅樓"之說。
在最近數十年來,昌邑姜氏與《紅樓夢》的關係,越來越受到紅學研究界的重視。 這方面的著作也不少,如王利器先生的《李士楨李煦父子年譜》,皮述民先生的《蘇州李家與紅樓夢》,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李煦奏摺》等。 另外馮其庸先生《曹雪芹家世新考》,周汝昌《紅樓夢新證》等著作,也有專門章節涉及昌邑姜氏。 只是由於這些研究者沒有見到《昌邑姜氏族譜》,對歷代《昌邑縣誌》也不熟悉,對李士楨、李煦的姜氏祖先,幾乎沒作介紹,更沒有談及他們與昌邑本家的來往。 如周汝昌《紅樓夢新證·幾門親戚》把李士楨的父親寫為"姜×"。 (載於08年1月27日《濰坊晚報》,作者王憲明)
昌邑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之濱,萊州灣畔,東與煙台、青島毗鄰,西與濰坊相接。 屬「青島一小時經濟圈」,「濰坊半小時經濟圈」(以上百度)。 從歷史上看,昌邑始自東周,在秦時設縣,宋時定名,曾稱鄑邑,北海,都昌,清時隸屬萊州府。 昌邑自古不僅是連接膠東半島與山東內地的樞紐,在文化上與膠東一脈相連,不可分割。
姜姓是昌邑望族,民間一直有"昌邑縣,姜一半"、"天變地變姜不亂"之說。 宋末靖康年間(1127-1128),姜姓族人因避兵亂,由寧海彤嶺(今乳山市峒嶺村)遷來昌邑,始祖為喜公,傳六世後無考。 後有文慶公,於元代自黃縣黃城陽(今龍口市石良鎮黃城陽村)遷來,其後瓜綿綿,昭穆不紊。 遂後人修譜,以文慶公為昌邑一世祖,至今已傳至三十世,人口逾三萬,涉及昌邑及周邊68個村。 如此龐大的家族,如何能世系清楚地傳至今日,又有哪些人物,影響過家族的發展,昌邑姜姓又如何和《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扯上關係呢? 我們先從姜姓的起源說起。
  姜氏流源
姜姓來源於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農氏(故且認為炎帝和神農是一人)。 關於這種說法,在許多文獻如《元和姓氏》、《說文解字》、《新唐書》中都有記載。 身為我國最古老的"三皇"之一的神農氏,出生於陝西岐山西南方的姜水河畔,於是以姜作為自己的姓。 炎帝即神農氏便是姜姓的得姓始祖。 以生地為姓是姓氏的最早來源,之後黃帝生於姬水,即以姬為姓。 姜姓同姬姓的後人可自豪的稱自己的姓為最古老的姓氏,自豪的稱自已是正宗的炎黃子孫。 另一些姓氏如媯、姒、嬴、姚等,同薑、姬一樣帶一"女"字,也很古老,因為得姓時還正處遠古的母系氏族社會。
虞夏之時,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省南陽縣西),建立呂國,再次被賜以祖姓,以續炎帝的香火。 至春秋時,伯夷之後呂尚,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被周文王封於齊地,創立齊國。 這個估計每一個山東人都知道。 姜太公傳十二世至桓公姜小白,成為一代霸主,是為"春秋五霸"之首。 此時期除齊、呂外還有申、許、紀諸國,也是炎帝後裔,同樣以姜為姓。 至戰國時田氏代齊,秦滅六國,姜氏後裔散居四方,有以姜為姓的,有的以國為姓。 以國為姓也是姓氏的一種來源,所以有申,呂,許,紀,齊等姓出自姜姓之說。 04年臨淄在姜太公祠堂前舉行齊文化節的表演活動,有心人共找出108個出自姜姓的姓氏列出展示,臺灣的姜竹先生找到的更多達二百有餘,可見姜姓之古老,分支之廣。高姓自稱「太公之裔」,正是因為中國大多數高姓的始祖是齊文公的孫子高汙註,這一派高氏稱"渤海高氏",出自姜姓。 而高汙生受封於盧,所以又有了盧姓,當年韓國前總統盧泰愚,不遠萬里來山東臨淄的姜太公祠祭拜,只因盧姓也出自姜姓。
到了漢代,居住今山東、河南的姜氏已發展成為關東豪族。 西漢時作為大族遷於關中,此後居於天水(今屬甘肅),故族人便以"天水"為郡號。 還有播遷於江蘇、四川等地者。 唐代出現了九真(今越南清化省)姜氏。 兩晉南北朝時期,有姜姓為避戰亂而從中原徙居江南各地,唐宋時廣東也有了姜姓。 明朝洪武年間,有一位姜世良遷至福建漳州龍溪縣紅豆村,並在此發跡。 世良十一世孫於清乾隆年間由內地遷居臺灣,成為臺灣姜姓之祖。 清末民初,隨著闖關東的人流,山東姜姓大量湧入東三省,又形成很多分支。 今天,姜姓族人已遍佈華夏各省,定居海外者也大有人在。
需要指出的是,在分佈全國乃至世界的姜姓中,尤以山東省為多,約佔全國漢族姜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三。 山東姜姓不但類族繁多,而且更為古老,齊、許、申、呂、姜姓在山東均後繼有人,其中尤以齊姜最為古老,而且歷史上少有遷徙。 夏商時代,有曲阜的神農之姜,章丘的邰氏之姜,濟陽的逄氏之薑,還有費縣的許氏之薑,莒縣的杞氏之姜等。 春秋時代,則有臨淄的齊姜,壽光的紀姜,萊蕪、昌樂等地的萊姜,安邱的卅(淳於)姜,蒼山的向姜等等。
膠東姜氏與昌邑姜氏的聯繫
姜姓遍佈膠東各地,乳山、海陽、牟平、萊州、萊陽、龍口、平度、膠州、膠南、萊西、即墨、蓬萊、嶗山等地區都有許多姜姓村落。 筆者見過的膠東姜姓譜諜多修於清時,一世祖多在元朝之後,在此之前未能有詳細的世系紀錄,從創譜立祖至今傳到三十世的已算不錯了。 而所見譜諜,包括《昌邑姜氏族譜》,在提到遷出地時,無不都能和"峒嶺"一詞扯上關係。
峒嶺是一村名,位於今天山東威海乳山市徐家鎮,該地姜姓人口眾多,都以土著居民自居,相傳是齊康公後人
齊康公是齊國創始人姜太公的二十世孫,是姜齊最後一代國君。 齊宣公姜積去世后,他的兒子康公姜貸即位。 之後十四年,沉溺於酒色,不理政事。 西元前386年,被齊國大夫田和廢為庶人,"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 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姓姜的齊國成了姓田的齊國。 據《史記》載,齊國田和篡奪姜姓王位,齊康公姜貸被放逐到芝罘島附近。 齊康公死於西元前379年,子孫將其葬於夾河下游公雞島(今煙台市福山區境內),后遷葬芝罘山頂(今芝罘島老爺山頂),俗稱康王墓,至今尚存。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東遊,"過黃泄露,窮成山,登芝罘"。 康公子孫怕被始皇殺戮,東逃通天嶺隱居。 始皇帝三十七年(西元前210年),聞始皇崩,下山南移,擇平坦地落居。 後代念祖先隱居通天嶺歷史,取村名峒嶺。 明隆慶元年六月十三日,洪水將峒嶺村沖成東西兩部分,中間形成一河,河東稱東峒嶺,河西稱西峒嶺,建村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其間康王後裔播遷膠東各地,因此峒嶺一帶很可能是膠東姜姓的共同發源地。
《昌邑姜氏族譜》記載,昌邑姜氏祖先姜喜是"太公望後裔,世居東齊寧海州之彤嶺,有宋中葉,避亡金兵亂,自寧海遷昌邑城北叉河莊......"。 只是喜公傳至六世,適逢"元明之季東萊疊被兵",六世而下無文獻可稽。 因此立後來遷入的姜文慶為一世祖。 文慶是"喜公後裔,自登州府黃縣遷居昌邑......",不管文慶是喜的直系或是非直系,這句"喜公後裔"至少說明文慶的祖上也在峒岭,該支先由峒嶺遷居黃城陽,至文慶時再由黃城陽遷居昌邑。 文慶之後的清朝年間,昌邑姜氏多次修譜,聯宗並祖,世系清楚的傳承至今。
在姜文慶的遷出地黃城陽(龍口市石良鎮黃城陽村),筆者依然見到了該支的族譜,其高祖姜胤長文慶一輩,即黃城陽的第十世與昌邑的第九世等輩,以此類推。 該譜在文慶一支上註明"出居昌邑",與《昌邑姜氏族譜》相吻合。 特別一提的是,這個小小的黃城陽村,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抗戰時期曾作為黃縣、蓬萊、棲霞三縣的縣委駐地,有膠東的"小延安"之稱。 也因為這段歷史,黃城陽村已被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姜姓植根於昌邑之後,又在膠東各地有所繁衍,如萊州的海滄,平度的龍灣頭、老窪莊、五甲埠,高密的王家莊子、郇李、武蘭等。 比較著名的是膠州一支,據《膠州姜氏族譜》記載,明永樂年間,昌邑姜姓的一支遷居膠州城東關姜行街,此支後來成為膠州有名的世家望族。 始遷祖姜全(等同於昌邑第四世),傳至第三代姜圭,是明初朝廷官員,初薦任光初寺署正,志書上稱他"敬慎自持,勤於職務",以政績顯著升兵部員外郎,負責處理與四邊少數民族事務。 後因擁戴明英宗復辟有功,蔭一子,世襲錦衣衛百戶。 膠州姜氏由此興旺。
在《昌邑姜氏族譜》的譜末,除附有膠州一支和掖縣(今萊州市,始遷祖曰準)一支的簡略介紹外,還有黃縣一支(世縉、朝禎、朝陽、朝臣 ),文登一支(蕃),靜海一支(東、西)附後,註明"三支俟查明另序",筆者亦將此三支及其始祖之名錄於此,以便同道中人查尋。
昌邑姜氏族譜
在昌邑,兩個姜姓族人見面,不管是來自哪個村莊,都能按輩份來確定稱呼,這就是所說的"姜不亂"。 幾百年來,昌邑姜氏昌邑之以昭穆不紊,繩繩不亂,主要功勞在於《昌邑姜氏族譜》。
《昌邑姜氏族譜》初修於明代六世祖姜鏜,不幸毀於明末壬午(1642)之亂。 清康熙十七年(1678),十一世姜揚波等人從殘譜及斷碑中將資料收集齊備,進行續修。 此為一修,但無力刊刻,只存手稿。 康熙二十四年(1685),士楧、舜齡、揚波等人攜譜稿赴廣州訪李士楨(原姓姜,昌邑灣崖人,時任廣州巡撫),求其修訂刊行。 士楨公為譜作序,並撰宗訓若干則附於譜後。 康熙三十六年(1697),士楨公已故,其侄姜焯又攜譜稿到蘇州,與士楨公之子李煦共商刊刻之事。 煦公感慨不已,對先祖遺願未酬,深表自責,對資費表示"余獨任也"。 至此,族譜首刊,是為一刻,印四十本發行於族間。
康熙六十年(1721),姜焯任徐州知州,又率眾進行族譜的二修,請六十七代衍聖公孔毓圻、吏部尚書孫鵬翮、戶部尚書田從典、工部尚書陳元龍、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掞等當代名宦作序。 康熙六十一年重新刊刻,裝訂成元、亨、利、貞四冊,內分六卷,欽"致遠堂藏版",是為二刻。 二刻版式規整,體制完備,印刷精良,裝訂講究,再有名宦作序,更加壯觀,可與孔孟之譜媲美,為以後再次續修刊刻奠定了基礎。 此次刻版一直保存於"慎馀堂"即姜氏祠堂內。 直到同治八年(1869)五刻時,還用"二刻原版"印刷,可惜該譜版毀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
乾隆三十三年(1786),十六世镉率眾續修,成譜一函,分五冊六卷,是為三修。 三修新增譜例二十則,計新舊二十六則。 譜例中排出九字「曰、於、是、乃、其、言、亦、在、斯」,為全縣姜氏族人的行輩用字。 自十七世"曰"字輩起,至二十五世"斯"字輩止。
嘉慶二十二年(1817),四修族譜時,河東、河西開始分修。 文慶祖的長孫一支後人多居於濰河以西,次孫後人多居濰河以東,所以有"河西"、"河東"之稱。 河東譜由十四世姜鏷及其堂兄鐸、從兄松華、堂弟欽、族侄衷四、族孫永錫、維瑞、純明,族曾孫曰堅、曰召主修,族內集資尚缺部分由衷四公補之,使之很快刊出。 河西譜由十六世維遠、墫、祥魁主修。
第五次續修於同治八年(1869),河東譜由十八世姜鴻文編修,裝訂成四函十六冊,函分"元、亨、利、貞",卷自一至十六,至今紙白如初。 河西譜一函六卷,由十五世宗源、十七世克昌、振炳、十九世錄善、是朱主修。 本次修譜規模較大,不僅將本支收入,還將縣內部分姜姓小村之戶也一併收入,昭穆於譜后,達到了敬宗敦族之效。
第六次續修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河東譜由二十二世姜言訓編修。 此次編修,入譜的不僅有本縣族人,還有鄰縣(萊州海滄、平度五甲埠、高密武蘭等)姜姓,共計大小村莊三十八個。 裝訂成六函:「天、地、人、福、祿、壽」,計二十四卷。 譜序又添十字,至三十五世,即"慎、修、有、餘、慶、紀、之、可、永、傳"。 河西譜由十七世鳳瑞、十九世以鐸、世仁、是寅、百川主修,包括長衚衕等九村,一函六卷,開本形式與河東譜相同,字輩一致
2001年二十四世姜龍啟率眾開始七修,此距六修族譜已時隔近百年。 其間外強入侵,朝代更迭,戰亂頻仍,民不聊生。 尤其是文革時期,把族譜作為「四舊」燒掉,把續修族譜的人當成階級敵人批鬥。 姜氏祖訓三十年修譜一次,根本無法實現。 非不為也,實難為之。 所幸六修之譜印數較多,發佈較廣,也是族中不乏熱心之人,方能從兵燹政亂中冒死保留,使今日有幸察閱,七修《昌邑姜氏族譜》才能歷時六載,至2006年冬月始成。
  七修族谱变化较大。河东、河西重归一统,由姜龙启领导,台湾姜迺诚、阎家庵姜士业等企业家出资,请昌邑历史研究会的名家作为顾问。仿旧谱格式重新排版。原来的谱文,包括序文、家训、传记、碑贴、敕诰、后记全部录入,并加了标点。世表仍用苏体,即五世一揭的形式。墓图保持原大,部分名家印章受版面限制缩为原来一半。首次收入女姓子女。新增字辈十字:典、清、佑、子、惠、书、增、昭、汉、云,“典”字为三十六世,“云”字为四十五世。宣纸印刷,线装。成书近六千页,新增人名约四万,共三十四卷,分为元、亨、利、贞四函装。收入村支五十五个,大部分在昌邑境内,另有自昌邑迁移到莱州、平度、高密、安丘、寿光、河北东光数县市二十余村。
  七修谱除对六修本的资料全部录入外,又把四修本中收录,而五修、六修失传的部分资料录入,以备后考。另收入一些近代国内关于姜姓的部分学术论文,其中包括“红”学研究中的与我族历史有关的几篇文章。
  昌邑姜氏与《红楼梦》的关系
  前面提到的李士桢、李煦父子,是为《昌邑姜氏族谱》的创修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他们在历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人物。
研究《紅樓夢》的人肯定都知道李士楨、李煦父子。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娶李士楨之女為妻,有人還認為曹雪芹的妻子可能是李煦之女,並將這兩個女性與《紅樓夢》中的史太君、史湘雲相對應。 其實曹家也有數女嫁到李家,據《昌邑姜氏族譜》,李士楨第三子李炘"娶曹氏,生三子:以堉、以[土白]、以轄區";李士楨四子李燦之次子李圻,"字兆基,號野園,生於康熙丁醜年二月二十一子時,娶曹氏、王氏,生子鑒"。
李士楨(1619.4-1695.3),字毅可,昌邑灣崖人(今東隅村,灣就是指姜家大灣,因姜姓繁盛而命名),是姜文慶十一世孫,其十代直系祖先依次為:姜文慶、姜行簡、姜二德、姜叔寶、姜瑄、姜镗、姜太淳、姜民望、姜若默、姜演。
這十人中,姜鏜、姜民望、姜演屬於鄉紳階層。 姜鏜是明成化甲午(1474)舉人、鳳陽通判、《昌邑姜氏族譜》的創始人,《昌邑縣誌》、《鳳陽名宦志》中都有其傳記。 姜演為李士楨生父,明末秀才,死於崇禎壬午之難,康熙《昌邑縣誌》卷六《貞烈·壬午兵變城守死難紳衿》有傳:"生員姜演,貧士,镗之曾孫,守東南角,城陷被執,索財務刀背交加。 演詈罵被殺。 "有意思的是,這位姜演抗擊清兵被殺的秀才,清代竟得到了朝廷封贈。 乾隆《昌邑縣誌》卷五《賜封》:"姜演,以子士楨貴,贈通議大夫,巡撫廣東右副都禦史。
改變李士楨命運乃至明朝命運的就是明崇禎十五年的壬午兵變,清兵數萬入關屠掠,連續攻破包括昌邑在內的八十八縣。 十二月初八日圍昌邑,城內文武紳士分守三門,百姓也紛紛參戰,"雖牧童稚子,鹹奮不畏死",一次次擊退清軍。 血戰八晝夜昌邑城失陷,縣令李萃秀及官紳七十餘人皆壯烈而死,城內官民被殺戮一空,屍積重疊。 在這場浩劫中,姜氏一族,創深痛巨。 乾隆《昌邑縣誌·忠烈》記殉難官紳士子有職名者六十九人,其中姜姓七人。 七人中,即有李士楨之父姜演、兄姜士。。。。 另有姜惺法、姜恂法,都是姜鏜玄孫,為李士楨堂兄弟。
姜演共有五子,依次為士招聘、士楨、士甜蜜、士楷、士楧。 其中老大姜士戰機貿易戰,老二姜士楨與妻子王氏一同被擄,後為正白旗李西泉繼子,改姓李,入旗籍。 老三姜士騰、老四弟姜士楷皆下落不明。 只有最小的姜士楧倖免於難。
順治即位后,選舉人才,李士楨以貢生資格參加廷對,中取第十六名,授長蘆(滄州)鹽運判官。 後青雲直上,曾歷任河東鹽運副使、兩淮鹽運同知、安慶府知府、延安知府、廣東按察司副使、河南按察使、福建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江西巡撫、廣東巡撫等職
李士楨不忘漢人身世,每官任一地,總盡力為地方百姓解決困難,卻又不駁滿清朝廷之章法。 查閱李士楨奏摺,多為奏請減賦稅、修水利、搞是災之內容,由此足以看出他移姓入旗,與父兄為敵伍的內心苦處。 張志棟曾對其評價曰:"中丞李公為都昌望族,世有隱德,我朝定鼎燕都,公為從龍碩彥,歷涉顯仕,宦績不可枚舉......"。
李士楨致仕后居通州,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三月二十二日卒,享年七十五歲,葬通州城西紅果園。
李煦(1655-1729)是李士楨長子,自幼受其父良好教育。 初任韶州府知府,後來又調浙江寧波府知府,又任暢春苑總管。 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任蘇州織造,後來又任兩淮巡鹽禦史,與曹寅輪番更替。 母親文氏是李士楨的二房夫人,曾是康熙的保母,所以李煦是康熙的"奶兄弟",這一點與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身份一樣,但曹寅不是生母而是嫡母孫氏當康熙的保母。 康熙曾稱文氏"此吾家老人也"。 另李士楨原配王氏,系是康熙"密嬪"的父親王國棟的親妹妹,李士楨可算康熙的姑父,康熙和李煦又算是姑舅表兄弟。 所以康熙和李煦的關係非同尋常,從李煦任蘇州織造時寫與康熙的大量奏摺可看出,李煦一直是康熙的心腹和耳目。
李煦與曹寅共事多年,同為康熙耳目近臣,康熙對李、曹兩家"視同一體"。 所以終康熙之世,李、曹兩家一直是地位穩固。 兩家還有著更親密的親戚關係,李煦的妹妹嫁與曹寅為妻。 李煦在奏摺中多次提到這位嫁於曹寅的"臣妹"。 曹寅死後,其子曹顒襲任江寧織造,與李煦共事。 後曹愛滋病逝,李煦選曹荃(曹寅之弟)四子曹頫為其妹嗣子,並請其繼任江寧織造。 康熙批准後,李煦在奏摺中說:"...... 聞臣妹曹寅之妻李氏,感激萬歲命子頫承繼襲職隆恩,特起身進京叩謝......"曹頫即是曹雪芹的父親,這時的曹雪芹正值少年。
康熙在位時四次南巡,江南三織造為了了應酬、逢迎,動支庫銀,虧空很大,尤以蘇州、江寧二織造兼管兩淮鹽務的李煦、曹寅為甚。 康熙帝崩,雍正繼位,查李煦虧空一案。 李煦入獄,蘇州、京城各處家產被抄。 李煦后被流放打牲烏拉(今黑龍江省一帶),於雍正七年逝世。 其後人不知所蹤,族譜上也只留下兩個兒子"以鼎"、"以鼐"之名。
我們知道,《紅樓夢》中所寫的榮、寧二府以及所描述的許多人物,都是根據李、曹二家的興衰榮辱以及許多的真實人物寫就。 關於李煦一家的昌邑祖籍,也已被紅學界所公認。 李煦的那位妹子李氏,即是《紅樓夢》里史太君的原型,透過《紅樓夢》亦可猜想當年李氏與曹雪芹的關係,以及李氏帶給曹雪芹的影響。 所以當我們在讀《紅樓夢》時,經常碰到帶有山東方言的熟悉話語,也就不足為奇,因為《紅樓夢》的娘家在昌邑。
昌邑姜氏与《红楼梦》 始祖 家谱 族谱 爱家谱 家谱制作 网络修家谱 微信家谱 百家姓 https://bit.ly/3pWTTNH


昌邑姜氏族譜四卷 清同治九年慎余堂刊本
白紙 提要:《昌邑姜氏族譜》是昌邑境內現存體例最為完備的珍貴譜牒資料。 此譜為第五次續修,卷一、卷二為前譜,卷三、卷四為續譜。 內封題"同治庚午仲冬五修/慎餘堂存板"。 譜內淵源譜圖為木活字擺印。 拍品白紙精刊,開本宏闊,紙白墨濃,為族譜類之精刻。


094401_1551923041578094357_1551923037938094354_1551923034203094406_1551923046610

昌邑姜氏祠堂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邑縣。
昌邑姜氏祠堂 https://bit.ly/3pTWZ4Z
昌邑城裡南隅十字街南巷一號,解放路中段路西。 現有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大門一間及東西耳房各兩間。 西院北屋五間,南屋五間連大門一間。 佔地面積約九百平方米。 祠堂建築全部為磚木結構,青瓦覆頂,脊飾吻獸。 正廳前出廊簷,明柱六支,每柱頭梁端篆刻自東向西分別為"福、營、邱、分、派、壽"六字。 大門十柱落地,門枕為精雕石鼓。 一九八六年確立為昌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九八九年政府撥款,將其修繕一新,署文物管理所。 二零零七年舉行七修《昌邑姜氏族譜》的發行儀式。 升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一派則於宋末靖康年間(1127-1128)由寧海彤嶺(金朝寧海州彤嶺,現山東省乳山市徐家鎮峒嶺村)遷來,始祖為喜公,傳六世後無考,又有喜公後裔文慶公,於元代自黃縣遷來,定為一世祖。 經六百餘年繁衍,現已成為昌邑望族。 姜氏名人輩出,遠者史書有載,此不再贅,近者於明正統年間(1436-1449)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間(1522-1566)八世祖民望公均為禦醫。 六世祖鏜公官為南直隸鳳陽府通判。 自清康熙始,更顯赫一朝,十一世士禎公,后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廣東巡撫,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 其子煦公任蘇州織造三十二年,長期兼視兩淮鹽漕禦史,後進階戶部右侍郎、大理寺卿。 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一侄煌公在刑部為官,曾出資興築濰河堤防,至今受益。
祠堂地理位置優越,原先門前開闊空曠,前有墨水池,後有傅公(傅振邦)祠,西北為鳳鳴書院,西南有城隍大殿,東有姜家大灣,灣北崖有士楨公、續濤公故居。 祠堂建築與周圍古建融為一體,非常合乎易數之理。 "文革"間倖免於難得以保存,能與之無關。 祠堂大門外原有台階四步,另有欄門兩扇。 門上懸「慎餘堂」匾。 門前兩米處有旗杆台,臺上樹旗杆一幢,這是族人在朝為官的標誌。 院內原有照壁一通,雕砌精巧,描繪生動。 另有建祠碑三通,其一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刻的嘉慶二十二年(1817)建祠碑,一為道光八年鐫刻的新建祠碑,一為民國十一年(1922)重修先祠碑。 正廳內北牆上懸掛"尊宗敬祖"匾,匾下供焯祖神像,像兩側懸掛各支派家堂老影,影下擺香案,設供桌,置神位。 每逢祭日,各支族長率領族人前來上香燒紙祭奠,瞻拜者絡繹不絕。 紙煙繚繞,香火不斷,一派封建傳統的望族景象。 祠堂兩廂內懸掛煦公畫象和《煦祖行樂圖》,圖卷內恭繪煦公春遊樂、夏乘涼、秋賞月、冬狩獵的各段情景。 一側懸有焯公所撰《群生自造化說》,以警示後人勤儉自勉,與人為善,勿恃強作惡,得意妄為,切記善惡必報,自造化之理。 另一側有書櫥一幢,內藏薑氏檔案及族譜木版等。 耳房為倉庫,一側內藏有祭具,另一側內藏有清掃工具。 西院為看守及族間會議接待之用。
敦親睦族,續譜收族,理所當然。 姜氏族譜初修於明代六世祖鏜公,不幸毀於明末壬午(1642)之亂。 清康熙十七年(1678),揚波公等從殘譜及斷碑中將譜收集齊備,並進行續修。 是為一修,但無力刊刻,只存手稿。 康熙二十四年(1685),士(木英)、舜齡、揚波等公攜譜稿赴廣州訪士楨公,求其修訂刊行。 士楨公為譜作序,並撰宗訓若干則附於譜後。 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士楨公已故,其侄焯公又攜譜稿到蘇州,與煦公共商刊刻之事。 煦公感慨不已,對先祖遺願未酬,深表自責,對資費表示"余獨任也"。 至此,族譜首刊,是為一刻,印四十本發行於族間。 至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 時焯公任徐州知州,又率眾進行續修,並請六十七代衍聖公孔毓圻、吏部尚書孫鵬翮、戶部尚書田從典、工部尚書陳元龍、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 等當代名宦作序,是為二修。 康熙六十一年重新刊刻,裝訂成元、亨、利、貞四冊,內分六卷,欽"致遠堂藏版",是為二刻。 二刻版式規整,體制完備,印刷精良,裝訂講究,再有名宦作序,更加壯觀,可與孔孟之譜媲美,為以後再次續修刊刻奠定了基礎。 此次刻版一直保存於「慎餘堂」即姜氏祠堂內。 直到同治八年(1869)五刻時,還用「二刻原版」印刷,可惜該譜版毀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 乾隆三十三年(1768),十六世鎘公率眾續修,共一函五冊六卷,是為三修。 三修新增譜例二十則,計新舊二十六則。 譜例中排出九字「曰、於、是、乃、其、言、亦、在、斯」,為全縣姜氏族人的行輩用字。 自十七世"曰"字輩起,至二十五世"斯"字輩止。 嘉慶二十二年(1817),四修族譜時,河東、河西開始分修。 河東譜由十四世鏷公及其堂兄鐸、從兄松華、堂弟欽、族侄衷四、族孫永錫、維瑞、純明,族曾孫曰堅、曰召主修,族內集資尚缺部分由衷四公補之,使之很快刊出。 河西譜由十六世維遠公、 公、祥魁公主修。 第五次續修於同治八年(1869),河東譜由十八世鴻文公編修,裝訂成四函十六冊,函分"元、亨、利、貞",卷自一至十六,至今紙白如初。 河西譜一函六卷,由十五世宗源公、十七世克昌公、振炳公、十九世錄善公、是朱公主修。 本次修譜規模較大,不僅將本支收入,還將縣內部分姜姓小村之戶也一併收入,昭穆於譜后,達到了敬宗敦族之效。 第六次續修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河東譜由二十二世言訓公編修。 此次編修,入譜的不僅有本縣族人,還有鄰縣(萊州海滄、平度五甲埠、高密武蘭等)姜姓,共計大小村莊三十八個。 裝訂成六函:"天、地、人、福、祿、壽",計二十四卷。 譜序又添十字,至三十五世,即"慎、修、有、餘、慶、紀、之、可、永、傳"。 河西譜由十七世鳳瑞公、十九世以鐸公、世仁公、是寅公、百川公主修。 河西譜包括長胡同等九村,一函六卷,開本形式與河東譜相同。
宗祠網為您提供最新姓氏宗祠新聞、宗祠祭祀文化、祠堂鑒賞圖片、姓氏文化,百家姓起源等資訊內容,並提供全國各姓氏祠堂,姓氏起源搜索服務,讓您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國姓氏文化、宗族祠堂文化以及祭祖祭祀文化的傳承!
昌邑姜氏祠堂 https://bit.ly/3pTWZ4Z
---------------------------------
【家風家訓】《宗訓》成為姜氏家族家訓 
2018-10-30 13:21
【家风家训】《宗训》成为姜氏家族家训_李士桢 https://bit.ly/2YMqIRw
姜氏家族作為山東省濰坊昌邑的世家大族,自康熙十七年(1678年)重修族譜時,便對家規家訓非常重視,時任廣東巡撫的李士楨親為家族訂立宗訓,作為族人的行為約束。
姜泊"五大功"功泰號老宅
昌邑姜氏家族一直以忠恕、誠信教育子孫。 李士楨制定的《大中丞宗訓》在教化族人、團聚宗族、聯繫鄉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昌邑地區各家族家訓的制定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在這些誡條的教育下,姜氏子孫潔身自好,處事有愛敬之心,行為得體,舉止合乎禮數,受到鄉黨稱讚,享譽鄉里。 李煦事發之後,其弟姜焯鑒於李煦的經歷,作了《群生自造化說》,懸於祠堂,後來亦作為宗訓收錄於族譜當中,對其家族以後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胞弟修族譜 李士楨所作《宗訓》成姜氏家族家訓
康熙十七年(1678年),李士楨的胞弟姜士楧與堂弟姜士龍等倡修族譜,李士楨為其增訂《宗訓》凡二十七條,成為昌邑姜氏家族的家訓。
在《宗訓》中,李士楨開篇即提出,要使一個家族父兄子弟敦謹孝睦,綱常不亂,唯有家訓可以做到。 因此他在制定家訓時首先提出了《尊譜》《避諱》《祭祀》及《祭薦定期》四條,這四條的核心內容即敬畏祖宗。 敬畏祖宗是對宗族先人的緬懷以及家族血緣親情的寄託,姜氏族人把這種寄託表現在了修建宗祠和續修族譜上。
姜氏祠堂
昌邑姜氏宗祠自嘉慶年間族人出資在昌邑城南隅十字街修建,先後經歷了道光、同治、民國年間的三次重修,形成了分為東西中三部分的"回"字形建築。 而《昌邑姜氏族譜》更是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李煦於蘇州織造府一刻后,先後於康熙六十年(1721年)、乾隆三十三年(176 8年)、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同治八年(1869年)、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凡六修,詳細記錄了姜氏家族的淵源發展。
家族倫理以孝悌為核心,民間俗語說"百善孝為先",因此李士楨在訂《宗訓》時,繼敬畏祖宗之後即提出《孝悌》《宜家》《親睦》三條,以孝悌之道為禮俗之本,強化家族內部的倫理關係。 查乾隆《昌邑縣誌·貞節》中收錄姜氏節婦數人,皆以矢志守節、孝敬翁姑而受人稱道。 其中李士楨女嫁於金台李枝仙後,枝仙病逝,姜氏時年二十歲,便立志守節,擔負起了教育幼子、贍養翁婆的責任。 姜氏作為李士楨之女,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李士楨的家教及姜氏宗訓對姜氏後人在處理家族關係上的影響。
李士楨
"耕讀傳家"是古代社會的傳統,"耕讀傳家久,詩書濟世長"的門聯常常見於鄉村老屋。 李士楨在制定宗訓時對這一點尤其重視,提出了《讀書》《力耕》《勤儉》三條,教育族人以讀書為本,耕讀傳家。 這一點在李煦事發後,對族人的影響尤其突出。 李煦之後,族人深感宦海之險惡,謹遵《宗訓》中"凡我子孫,除耕讀之外,或務商賈貿易,亦可經營謀生。 至於吏役之事斷不可為! 雖窮死,不可當衙門"之教誨,或在家耕讀務農,或致力工商經營。 如李煦族侄姜熹、姜煌的後人,皆性耽詩書,教授不倦,無意官場,耕讀傳家;清末至民國時期,以昌邑姜泊「五大功」姜於孝、姜於順家族(「五大功」是姜泊姜 氏十九世薑濯、汶、浴、治、汾兄弟五人經營的功茂、功裕、功增、功盛、功泰五個商業字型大小的統稱),姜家寨姜振彩家族為代表的民族工商金融集團,其經營範圍更是橫跨半個中國。
為子以孝,待人以誠。 誠信忠厚為修身之本,這是模塑傳統社會的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徑。 昌邑姜氏家族一直以忠恕、誠信教育子孫,在宗訓中我們可以看到《急公》《忠恕》《誠信》《禮儀》《廉靜》《羞惡》《謙讓》等條目,告誡子孫誠實、忠厚、孝順、廉潔是家族成員應具備的品格,待人接物"當務誠樸",忠君愛國,做忠良之士。
家訓族規作為一種家族性的禮俗規範,它是基層社會自治的有效方式。 家族成員朝夕相處,"德業相勸,過失相規"。 因此,宗訓中加入了《酗酒》《賭博》《淫昵》《比匪》《律訟》《驕悍》《父母愛》《市儈》《吏胥》及《女禁》數條,以對家人行為進行約束,對於賭博、偷竊、遊手好閒、從事賤業者,嚴厲禁止。 在這些誡條的教育下,姜氏子孫潔身自好,處事有愛敬之心,行為得體,舉止合乎禮數,受到鄉黨稱讚,享譽鄉里。
李士楨制定的《李大中丞宗訓》在教化族人、團聚宗族、聯繫鄉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昌邑地區各家族家訓的制定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作為古代社會中宗法的典範,《姜氏宗訓》在當下家族倫理及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李煦被抄家 姜焯作《群生自造化說》告誡子孫
李煦畫像
乾隆五年(1740年),八十二歲的姜焯鑒於堂兄李煦被抄家的慘痛教訓,於倦還廬次作了《群生自造化說》,並書刻板,謹懸祠堂之側,垂示子孫,要求後人以此為戒。 這篇文章在以後續修《昌邑姜氏族譜》時被收入《宗訓》部分,與《李大中丞宗訓》一起,成了昌邑姜氏家族的家訓。
《群生自造化說》全文如下:
按:造者,事之始;化者,事之終。 自造化者,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群生塵世,喜樂者安榮,避忌者憂患。 然安榮原非高遠難求之術,不過素位而行,居易俟命,行此庸德。 其安其榮,造化本無安排,總是善惡之報,如影如形,皆因此造,自然此化。 可憐下愚癡民謬認"道在人為"四字,遂妄自行險僥倖。 噫! 其涸也,可以立而待也。 愚年逾耄耋,稍歷聞見,即目前親睹報應之遠在兒孫,近在身者,指不勝屈。 因此參透'自造化'三字精切,故特表為安榮寶丹,以遺子孫。 群生當急切參其旨趣,不可須臾離也。 豈不勝遺金玉與子孫萬萬乎?
姜焯在文中提出,禍福都是自己行為所導致的,人活在世上,都追求安樂,躲避憂患;但是安榮與憂患都是善惡的報應,因此說"道在人為"。 隨後,姜焯認為,君子修身養性、平心靜氣,安分守己,以待天命或合適的機遇;而小人則不知天高地厚,冒險行事,妄圖得到非分的收益,因此他提出"妄自行險僥倖",即放縱人欲者,必然會出現"樂極生悲",一塌糊塗。 他說"目前親睹報應之遠在兒孫,近在身者,指不勝屈",所暗指的即是其堂兄李煦家族的衰敗。 鑒於前事,姜焯提出了"自造化"三個字作為對家族子孫的告誡。
姜焯作為姜氏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前輩,他的《群生自造化說》對族人、尤其是整個家族在乾隆以後的發展轉向上產生了巨大影響。 李煦之後,姜氏族人安分守己,謹遵祖訓,或教授生徒,或耕讀鄉里。 仕宦為官者多出自姜士楧一支,即姜焯、姜少許維斯、薑熹、薑煌及其的後人,歷宦康、雍、乾三朝,此後出仕為官者甚少,多安守家業,或耕讀傳家,或從事商業。 自姜焯之後,為官者,勤於政事,克己奉公,不過於追求高官厚祿,順其自然,皆知進退;而經商者,誠信經營,童叟無欺,最後將生意做遍大半個中國,並南下海外,開拓了東南亞的市場。
《紅樓夢》
對於姜焯的《群生自造化說》,有學者根據其創造年代為乾隆五年(1740年),遂與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至十二月廢太子之子弘皙 等謀反一事聯繫,結合《紅樓夢》中秦可卿原型可能為弘皙女兒,提出姜焯的文章即為《紅樓夢》中秦可卿死時對王熙鳳囑託家事的遺囑。 當然,這隻是少數紅學愛好者提出的一家之言,是否應這樣理解,仍需要再做考證。-
-------------------
李士楨(1619.4-1695.3),字毅可,本姓姜,山東省昌邑市奎聚街辦東隅村人。歷仕至浙江布政使、江西巡撫、廣東巡撫。
李士楨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出生于今昌邑城中姜家大灣北埃,幼治經業,"族人皆以遠大期之"。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第二次攻入河南、山東等地,昌邑失陷,史稱"壬午兵燹(xiǎn)"。在此次兵燹中,23歲的李士楨被清軍擄去。第二年初,清軍班師,李士楨隨軍來到遼東,被正白旗佐領李西泉認為義子,遂由姜氏改姓李氏。李士楨雖一生仕宦在外,但始終未曾忘記自己是姜氏家族的成員。他一生為官,勤政廉潔,受百姓愛戴,為姜氏家族贏得了聲譽,同時也為族人樹立了行為典範。李士楨用自己的聲譽與行動,親睦宗族,促進了姜氏家族的團結與發展。
李士楨:李士楨(1619.4-1695.3),字毅可,本姓姜,山東省昌邑市奎聚街 -華人百科 https://bit.ly/3jpkiRH
出生日期
1619.4
逝世日期
1695.3
人物生平
昌邑李士楨本姓姜,明末被俘入旗籍
北宋靖康年間,姜氏始祖姜喜為避金亂,自東牟寧海彤嶺遷入昌邑北岔河庄(今高戈庄),姜喜後裔姜文慶後自登州府黃縣亦遷入昌邑柳疃鎮閻家庵村一帶定居。昌邑姜氏數百年來一貫秉持耕讀傳統,尤以醫術見長。自元末姜叔寶為地方醫官,家族醫聲大盛,入明以後更是數代御醫。自六世姜鏜始,家族以科舉入仕,姜鏜官至南直隸鳳翔府通判;九世姜默若,即李士楨祖父,幼喜讀書,習科舉之道,後為邑庠生。姜默若生三子,姜沱、姜淘、姜演,姜演即為李士楨父親。
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第二次攻入河南、山東等地,昌邑失陷,史稱"壬午兵燹"。在此次兵燹中,李士楨的父親姜演、兄姜士枟、族人姜惺法、姜恂法等皆壯烈殉難,23歲的李士楨(時為姜士楨)被清軍擄去。
崇禎十六年(1643年)初,清軍班師,李士楨隨軍來到遼東,被正白旗佐領李西泉認為義子,遂由姜氏改姓李氏。
清朝官吏
李士楨(1619.4-1695.3),字毅可,本姓姜,山東省昌邑市奎聚街辦東隅村人。歷仕至浙江布政使、江西巡撫、廣東巡撫。
李士楨生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曹雪芹祖母之父。李士楨憑借在朝廷中的顯赫地位及其與康熙之間的特殊姻緣關系,使他的兒子李煦在二十幾歲便上任蘇州織造,並監管鹽務。而隨後李士楨又將女兒嫁予曹寅(時任江寧織造,曹雪芹祖父),由于他們二人身居織造要職,又同時監管鹽務,再加上兩家的親戚關系,致使李、曹兩家之間變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特別是康熙末年,經過李煦、曹寅二人在官場及經濟上的積累,兩家成為名噪一時的豪門貴族,但同樣由于他們兩家與大清皇室之間的親戚恩怨,導致後來被抄家流放,走向破落。目睹了家族從鼎盛走向破落曹雪芹便將先輩建立的這兩家豪門寫成了世界巨著《紅樓夢》。
姜氏家族乃昌邑古城旺族,姜士楨兄弟五人,排行老二,其父姜演為地方德高望重的鄉紳。壬午年十二月初八,清兵數萬圍昌邑,血戰八晝夜,至十六日夜,昌邑失陷,縣令李萃秀及官紳七十餘人皆壯烈而死,姜士楨父姜演、兄姜士?皆在殉難之列。時年二十三歲的姜士楨被清軍俘虜,後正白旗佐領李西泉見姜士楨頗懂書禮,便認其為義子。姜士楨為保全性命,認旗人為父,改姓李,入旗籍。自此,便奠定了李士楨走向大清顯貴豪門的基礎,同時也拉開了《紅樓夢》中所描述寧、榮二府之原型興衰恩怨的序幕。
順治四年(1647),八旗掄才,李士楨以貢生資格參加廷對,中取第十六名,授長蘆(滄州)鹽運判官,後青雲直上,曾歷任河東運副、兩淮運同,安慶、延安知府,冀寧道參政、湖東布政使、河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江西巡撫,誥授光祿大夫,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康熙三十四年(1695)三月二十二日,李士楨病逝,享年75歲。
為平定三藩及穩定東南局勢立下功勞
順治四年(1647年),清廷在八旗中選舉人才,李士楨以貢生的資格參加廷對,中取第十六名,授長蘆(滄州)鹽運判官。當時清兵大舉南下,滄州百姓惶恐不安,李士楨大力調護,人民賴之以安。順治七年(1650年),李士楨升任河東鹽運副使,順治八年(1651年)升兩淮鹽運同知,順治十年(1653年)升安慶府知府。安慶為水陸要沖,清軍南下征剿,必過安慶。為減輕軍隊給當地百姓帶來的不便,李士楨竭力調劑,使政務井井有序,而自己卻"心血幾枯"。李士楨在任操履清潔,沒有敢因私事求于他的;在處理案件上,公正嚴明,斷案如神,深受百姓愛戴。
順治十四年(1657年)後,李士楨先後任陝西延安府知府、廣東按察司副使、山西陽和道副使、山西布政使司參政等職,後因裁缺去職。康熙三年(1664年),李士楨補江西湖東道,康熙六年(1667年),升河南按察使,康熙十二年(1673年)升任福建布政使。上任福建時,因耿精忠叛亂,滯留浙江,後蒙保薦,改任浙江布政使。李士楨在浙江布政使任上六年有餘,時清王朝正值非常時期,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相繼叛亂,清廷調兵征剿,勝負未卜。李士楨留任後,贊畫運籌,悉中軍機,足餉足食,營辦軍需,給清軍以充足的後勤保障,為平定三藩立下了汗馬功勞。
康熙二十年(1681年),李士楨內升京堂,不久出任江西巡撫。尚之信叛亂平定後,廣東局勢不穩,須幹練大臣撫治,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李士楨調任廣東巡撫。
李士楨在廣東上任伊始,面臨的是尚之信等叛亂剛剛平定,官員冗濫,軍伍驕躁,民生凋敝的一副亂攤子。為整飭吏治,李士楨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勵官方、肅武備、端士習、清錢糧、慎刑獄、革火耗、禁私派、除私稅、嚴保甲、弭盜賊、釐鹽法、飭海防、省訟詞、勸輸將、汰冗役、省差擾十六條為政方針,對于整飭廣東兵火之後的混亂局面起了積極的作用。
廣東在藩國駐統之日,創立總行,壟斷商業,他們把持市場,強行勒索,賤收貴賣,使一般工商業者及廣大人民深受其害。對此李士楨發布文告,嚴令查除,緝拿不法藩商,聽任人民自由交易。同年六月,面對尚之信駐藩時留下的鹽政弊端,李士楨連續五次下檄整飭鹽政,清理被佔灶田,清查水客之弊,重定買賣規則等。在他的大力整飭下,廣東鹽政得到恢復。
此外,這一時期李士楨可值稱道的工作還有很多,如加強海防,使所屬沿海27縣,3萬多內遷人民重復故業;疏請豁解瓊州積年所欠租糧;倡修撫台衙門等。李士楨在廣東任內大刀闊斧的工作,使廣東遭到嚴重破壞的政局、經濟迅速好轉,對于三藩叛亂後,東南局勢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李士楨舉薦了潮州知府林杭學。因林杭學曾投效吳三桂,故此事受到了左都御史王鴻緒的彈劾,李士楨乃引咎辭職。而《廣東通志》中稱"弭盜賊、建學宮、立義學,延師課士,修府志,任十餘年,百廢俱舉",由此可見李士楨薦舉,原本無可究責,王鴻緒抓住林杭學曾跟隨吳三桂為由,彈劾李士楨,實在因當時"談藩色變"所致。另李士楨與權臣鰲拜交往過密,則是此次被參辭職的幕後原因。
李士楨離任之日,士民罷市,奔走相告,夾道送行,並為他立祠于五仙門外,又入祀省城名宦祠。致仕後,李士楨定居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栽花置草,作文讀書,過著簡樸的生活。後康熙帝南巡北歸,曾駕臨李士楨宅第,慰勞再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二十二日卒,年75歲,葬于通州紅果園。著有《李大中丞政略》十卷。
昌邑姜家修族譜,李士楨閱後親為作序
雖然在壬午兵燹後,李士楨認李西泉為義父,改姓李氏,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本家昌邑姜氏家族,並為團結宗族,倡修族譜,促進姜氏家族的發展做出了努力。
《昌邑姜氏族譜》由六世祖明鳳陽府通判姜鏜創修,再修于九世的姜默若、姜默鈍,壬午兵燹毀于戰火。康熙十七年(1678年),姜揚波與姜士楧主持重修族譜,得到了李士楨的大力支持。李士楨在《昌邑姜氏族譜·序》中說:"一日以從兄揚波所集宗譜相視,遂各撫然揮涕,知所本源……迨調撫粵東,適弟士楧、侄孫舜齡省餘于署,復將前編出而會同,遂逐一考訂,方釐然稱可觀也。"李士楨閱完族譜後,親為作序,並撰寫了《宗訓》二十七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李士楨欲組織在廣東刊刻,後因故延後,至二十六年(1687年)罷官而未果。
李士楨在關註姜氏家族發展的同時,時刻不忘教育自己的兒女不忘本,至其子李煦時與姜氏家族交往更為密切。康熙三十六年(1701年),李煦遵父親遺願,于蘇州織造府刊刻《姜氏族譜》,並請了著名文學家尤侗及同鄉進士、江西巡撫張志棟作序,李煦也親為作序。
李士楨墓志銘
李士楨,號毅可,本姓姜。生于明萬歷四十七年己未(1619),即清天命四年,卒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乙亥歲三月二十二日申時,享年七十九(註:應為七十七歲,疑刻錯)。祖籍山東省萊州府昌邑縣(今昌邑市奎聚街道東隅村)。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壬午1642)"壬午兵燹"姜士楨被俘,過繼正白旗佐領李西泉為子,改李姓。
順治四年丁亥(1647),八旗掄才,以第十六名中選,授長蘆運判;
順治八年辛卯(1651),陛兩淮運同;
順治十年癸巳(1653),陛皖守;
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擢山西陽和道;
順治十七年庚子(1660),陛下冀寧道參政;
康熙三年甲辰(1664),補江西湖東道;
康熙六年丁未(1667),陛河南按察使;
康熙十二年癸醜(1673),會推福建布政使;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內陛京堂,旋奉特旨巡撫江西;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二月,總督征滇師旋;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春,奉命之粵東;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年六十九致政歸,卜居潞河,杜門謝事。
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秋,皇上從口外歸臨幸公第。
李士楨原配王氏,系出山左望族。子六人:
長子李煦,文氏出,前內閣中書隨征,補廣東韶州知府,改補浙江寧波府知府,今授督理蘇州織造府事;
次子李耀,陳氏出,原任貴州貴陽府修文縣知縣;
三子李炘,現任內務府會計司員外郎,
四子李燦,候選知縣,均王夫人出;
五子李炆,白氏出,分理暢春園事;
六子李煒,陳氏出,候選州同;
女一,王夫人出,適周承詔佐領。
孫男十五人,以熏,國學生,耀出;以堉、以墉、以塏、以埥俱國學生,炘出;以坦、以墧、以增俱炆出;以秀、以埈、以坤俱耀出;以採、以*燦出;以鼎煦出;以*炆出;
孫女一,孫女長適營造司掌印郎中參領兼管佐領事佛公保子阿廩,煦出;次適原任營造司郎中參領岳公陽子六十七,耀出;餘未字。煦等將以康熙三十八年二月六日某時,奉公葬通州城西之王瓜園。
清朝文人
李士楨,字廣成,廣東番禺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仁宗嘉慶中前後在世。少負異才,為朱珪所重。嘉慶六年,(公元一八〇一年)拔貢生。家貧,糊口四方,胡克家延之幕府。士楨工詩,與黎簡遊,簡以為畏友。其詩鏤刻心肝,不肯作一庸語,駢體文亦為吳慈鶴所稱。著有《青梅巢詩鈔》及《青梅巢外集》,《清史列傳》並傳于世。李士楨:李士楨(1619.4-1695.3),字毅可,本姓姜,山東省昌邑市奎聚街 -華人百科 https://bit.ly/3jpkiRH


家譜乃我國古代宗法社會中記載宗族人物世系及事蹟的家族檔案和歷史百科全書,具有"尊祖敬宗","敦族睦親"之倫理道德功能。 上迄夏商,下至民國,修譜之舉一直延續不斷。 建國后,一度反對宗法制度,強調人與人的階級關係,家譜亦禁止編修。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國家譜獨有的多重價值功能逐漸顯現出來,引起人們的重視。 它已成為人們研究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資料和寶貴精神財富。 許多海外遊人通過家譜得以尋根問祖;許多歷史名人從家譜中獲得了寶貴的史料。 家譜中的宗族法規不少是勞動人民生活經驗的總結和先哲先賢們的至理名言,其傳統道德思想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 梁啟超大師曾言:「我國鄉鄉家家有譜,實可謂史學瑰寶。 "世人對此且不可等閒視之。
姜姓始自炎帝,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傳說炎帝號烈山氏,一說神農氏,少典娶於有嬌氏所生。 因生於薑水,以水娶姓為姜。 虞夏之際,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禹治水為功,被封於呂(今河南省南陽縣西),夏賜以祖姓姜,以接炎帝香火。 另有分支建有申、許、齊等諸侯國。 姜太公為周初齊國始祖,其子孫世襲齊國國君歷二十九世。 現見於文字的早期姜姓人物是周部落始祖後棄之母姜
哪里能找到昌邑姜氏族谱?_百度知道 https://bit.ly/3rpig72
--------------------------
家譜乃我國古代宗法社會中記載宗族人物世系及事蹟的家族檔案和歷史百科全書,具有"尊祖敬宗","敦族睦親"之倫理道德功能。 上迄夏商,下至民國,修譜之舉一直延續不斷。 建國后,一度反對宗法制度,強調人與人的階級關係,家譜亦禁止編修。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國家譜獨有的多重價值功能逐漸顯現出來,引起人們的重視。 它已成為人們研究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資料和寶貴精神財富。 許多海外遊人通過家譜得以尋根問祖;許多歷史名人從家譜中獲得了寶貴的史料。 家譜中的宗族法規不少是勞動人民生活經驗的總結和先哲先賢們的至理名言,其傳統道德思想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 梁啟超大師曾言:「我國鄉鄉家家有譜,實可謂史學瑰寶。 "世人對此且不可等閒視之。
姜姓始自炎帝,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傳說炎帝號烈山氏,一說神農氏,少典娶於有嬌氏所生。 因生於薑水,以水娶姓為姜。 虞夏之際,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禹治水為功,被封於呂(今河南省南陽縣西),夏賜以祖姓姜,以接炎帝香火。 另有分支建有申、許、齊等諸侯國。 姜太公為周初齊國始祖,其子孫世襲齊國國君歷二十九世。 現見於文字的早期姜姓人物是周部落始祖后棄之母姜(女原),傳為帝喾之妃。
昌邑姜氏自北宋靖康年間遷入,始祖喜公為避金亂自東牟寧海彤嶺遷入邑北叉河莊(今高戈莊),惜遭兵燹六世後世系無考。 元代中葉,又有文慶公自黃城陽遷入邑北閻家庵一帶定居。 明成化間,時任風陽通判鏜公修譜時則把文慶公委為一世,此後姜氏世系則繩繩不亂。 清康熙年間,經徐州知州、姜氏十二世焯公宣導,又對族譜進行了較大規模續修。 至清光緒末年,河東河西兩大支譜先後歷經六修。 現尚存有康熙丁醜、乾隆戊子、嘉慶丁醜、同治己巳、光緒戊申五個版本。 河東光緒版計有精裝六函二十四卷,河西版計一函六卷。
《昌邑姜氏族譜》是昌邑境內現存體例最為完備的珍貴譜牒資料。 它按照「譜義貴明,譜系貴清,譜例貴嚴,譜目貴詳,譜錄貴核,譜堇貴真」的修譜宗旨,做到每三十年左右續修一次。 其序言洋洋大觀凡十七篇,除歷屆修譜者做序外,還有孔府六十七代衍聖公孔毓圻、清吏部尚書張鵬翮、禮部尚書王琰、戶部尚書田從典、工部尚書陳元龍、順天鄉試正主考李蟠、清文學戲曲家尤侗及省、縣地方名宦的序言,由此可見清初昌邑薑氏地位之顯赫。
族譜對昌邑姜姓淵源及歷代播遷情況皆有詳載,共分淵源、寧海、膠州、黃縣、文登、平度龍灣頭等地各支派系,譜中對所列名諱之字、號、官位、業績、妻室子孫、生卒時間、居遷之地、墓葬座落皆一一記載,"左昭右穆"有條不紊。 為防止日久世次混淆,自十七世起,又兩次確定"曰、於、是、乃、其、言、亦、在、斯"九字和"慎、修、有、餘、慶、紀、之、可、永、傳"十字為新的世系順序令後人遵循。 至今人們稱道的「昌邑縣姜不亂」確與族人修譜嚴謹有關。
清康熙年間,先後任江西、廣東巡撫的十一世士楨公為族人撰寫《宗訓》,凡二十六條。 他諄諄告誡後人,要加強心身修養,做到和睦相處,"有無相資,吉凶相助,患難相恤,過失相規";"惟廉靜,不役於物,不逐於利";"為官知恥則節立,為士知恥則品立,慷慨任事之人知恥則名立"。 擇配"務不論閥閱,而論作風;不論資財,而論德訓;不論容色,而論德性"...... 其進步思想至今為人們稱道。 譜中的傳記、墓誌銘、碑記、誥命等文獻資料二十余篇,其中有清吏部侍郎杜臻為士楨公撰寫的《中丞毅可公始末志》,士楨公、煦公父子的族譜序言及碑銘等多篇,還有徐州知府十二世焯公晚年為族人留誡的《群生自造化說》等論文。 這些資料成為我們研究清皇室與昌邑姜氏及《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家世難得的歷史文獻。 昌邑姜氏十二世煦公在康熙間任蘇州織造三十餘年,與康熙帝關係極為密切。 煦公在任上密折達四百餘件。 雍正帝繼位后,以煦虧空國庫銀幣為由將其流放到吉林打牲烏拉,不久即含恨死去。 族人深感宦海之險惡,謹遵《宗訓》中"凡我子孫,除耕讀之外,或務商賈貿易,亦可經營謀生。 至於吏役之事斷不可為! 雖窮死,不可當衙門"之教誨,依靠聰穎才智和勤奮精神,艱苦創業,投身於工商金融貿易。 到清同光年間,已形成規模橫跨半個中國的,以昌邑姜泊「五大功」和牟家莊子姜懋政為代表的姜氏民族工商金融集團。 於是「昌邑縣姜一半」之說名冠一時。 姜氏在歷史上對昌邑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時過景遷。 歷經百年之後,昌邑姜姓再續宗譜決非易事。 今幸有灣崖(現東隅村)二十世乃誠(居臺灣)、閻家庵十九世是業等等諸公鼎力謀此續修薑氏族譜盛舉,又有龍啟君在全市發起七修《昌邑姜氏族譜》,使世系得以延續,此功莫大焉! 只要有闔族人的大力支援,本譜定能圓滿完成,族人的願望定能實現。 因欣為序雲。 (姜在亮)
另:《昌邑姜氏族譜》總譜包括昌邑、平度、萊州、高密、壽光、安邱六市68個村莊的近萬戶人,宣紙印刷、線訂、套裝,分四函三十四卷,5300餘頁,歷時五年於今年底完成。 總譜共計90部,歡迎愛好者前來資詢。 位址:昌邑市姜氏祠堂
《昌邑姜氏族谱》序 - 簡書 https://bit.ly/3oOzKIk


    昌邑姜氏族譜四卷 清同治九年慎余堂刊本
線裝 1函4冊
白紙 提要:《昌邑姜氏族譜》是昌邑境內現存體例最為完備的珍貴譜牒資料。 此譜為第五次續修,卷一、卷二為前譜,卷三、卷四為續譜。 內封題"同治庚午仲冬五修/慎餘堂存板"。 譜內淵源譜圖為木活字擺印。 拍品白紙精刊,開本宏闊,紙白墨濃,為族譜類之精刻。

2021-02-06_1354422021-02-06_1356222021-02-06_135605
--------------------------------------------
姜姓起源
姜姓源出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裔孫姜子牙周初封於齊,到戰國中期,為田氏所滅,子孫分散,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 秦漢時,姜姓以關東大族向西遷徙充實關中,之後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廣泛分佈於中、朝、韓、菲、泰和印尼等國。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4%。 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於、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
姜姓郡望
天水郡、廣漢郡
姜姓堂號
天水堂:湘陰姜氏【始祖:(後周)姜松年;先祖:姜應麟】、福建漳州姜世良公後裔、廣東、香港、臺灣等地姜姓
稼樯堂:湖北、四川、福建
渭水堂:江蘇沭陽、福建。 山東郯城姜姓【始遷祖伯六,明洪武三年奉诏自姑蘇遷徙】、合肥姜氏【始遷祖永貴,明洪武初自句容遷合肥東鄉浮槎山】。
渭濱堂:浙江淳安官川姜氏族。
孝友堂:江西九江瑞昌市井泉莊,為漢姜肱、季江、伯淮三兄弟孝友傳世,大被流芳。
敬義堂:為孝友堂分支,湖南湘潭中湘姜興祿、添恩、添佑派下、四川、湖北陽新、大冶、武漢等地以及浙江遂安城西敬義堂、新定渭川姜氏。
寅清堂:為孝友堂分支,為孝友堂分支,湖北華榮郭店姜姓
表海堂:為孝友堂分支,湖北武漢黃陂姜家灣2500人,江蘇贛榆縣石橋鎮人近6000人。
孝思堂:福建石獅市姜厝姜姓,如今135戶,男丁300餘人。
敬睦堂:
敬勝堂:浙江餘姚、江西南昌
敬德堂:浙江象山
三孝堂:湖南
森蔭堂:湖南寧鄉
森陽堂:
龍泰堂:
雲磬堂:湖南長沙【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寧鄉【始遷祖:[後唐]姜德厚】
瀚靜堂:河北 始遷祖浩,清道光間自河北鹽山縣姜家莊遷天津大沽口。
渭璜堂:安徽安慶地區和湖北黃梅地區
寶璜堂:湖北湖北漢陽、打虎莊16莊、
崇本堂:浙江鄞縣姚江姜氏、鄞東梅墟姜氏、浙江慈溪 慈東青林姜氏
經草堂:東禪來經草堂,浙江黃岩,黃城姜氏
松柏堂:安徽桐城
餘慶堂:(余慶堂)安徽桐城皖桐姜氏,江蘇丹陽滕村
龍砂支脈:余慶堂分支,江蘇江陰
敦本堂:江西南昌城塘姜氏、江西婺源姜氏、安徽池州姜氏
敦睦堂:山東萊陽姜氏
孰樂堂:湖南寧鄉
敦倫堂:湖南邵回
瀚靜堂:始遷祖:(清)姜浩 清道光間自河北鹽山縣姜家莊遷天津大沽口
致遠堂:昌邑姜氏
享典堂(惇典堂):浙江金華姜氏
貽安堂:凰林姜氏
聚儀堂:浙江省龍泉市城北鄉,字輩"洪、昌、乾"
東海堂:山東
仁德堂 : 山東煙台福山肖家溝,始遷祖姜苛....
忠儀堂:山東
貴三堂:清朝年間,姜洪令、姜申令、姜玉令帶領姜貴春、姜貴林、姜貴芝,在遼寧莊河縣鼓山溝,開辦的以抬錢生意為主。 后因槍支官司和經營不善而關閉。
善慶堂(善慶堂)開陽姜氏
獲勝堂(獲勝堂)
養拙堂 山東峄縣姜氏 始祖薑壘於清乾隆年間由滕縣遷入 700人 (現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西集鎮,堂號系清鹹豐帝所賜)
璜瑛堂 湖北棗陽,明代從江西遷移到棗陽
自從支堂:山東海陽,始遷祖:[元]姜朝陽,字桐臣,元時自海陽豬灣村遷居同邑槐樹底。
壽世堂:浙江江山文溪姜氏,始遷祖:[宋]姜嶼;先祖:[宋]姜璿。 以及潭源姜氏、嘉湖姜氏
飛熊堂:先祖:姜東道;先祖:姜東述;先祖:姜東遐
敘倫堂:浙江蘭溪澤口姜氏,始祖:(明)姜文二。
樂顏堂:延令姜氏【始祖英四,原籍江西南昌之沙湖,明嘉靖時,其子真九[明]、先三[明],遷居當塗洪山,真九之子后歸南昌,先三子孫落籍當塗,清初,其後裔再徙泰興】
追遠堂:江蘇武進西林姜氏【始遷祖宗揚,譜稱明永樂初自瀨水(或雲雲陽)遷武進西林】
魯文盛堂:湖南嶽陽巴陵姜姓【始祖松年,北宋初人。 始遷祖十三世孫時升,宋嘉定間由江西分寧縣陂山遷巴陵一都梅田】。
姜姓姓氏源流
現行常見姓氏。 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之龍口、平邑,山西之太原,廣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雲南之隴川、瀘水、河口等地均有分佈。 為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漢族、朝鮮族、滿族、羌族皆有此姓。 《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 其源不一:
1、鄭樵注雲:"姓也。 炎帝生於姜水,因以為姓。 其後太公封於齊,世與周魯為婚姻,歷二十九世,為田氏所滅。 子孫分散,或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 "《中文大字典》亦載,其注引《說文》雲:"姜,神農居薑水,因以為氏,從女,羊聲。 "又據《廣韻》注雲:"姓也。 出天水。 齊姓,本自炎帝,居於姜水,因為氏。 漢初,以豪族徙關中,遂居天水也。 "可佐鄭氏之說。
2、或為桓氏所改。 鄭樵又雲:「桓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為姜氏。 "桓姓乃齊(姜)桓公之後。 追本溯源,當系出姜姓。 故有"准制改為姜氏"之說。
3、為滿族姜佳氏所改。 見劉慶華《滿族姓氏錄》。 三國時蜀漢有姜維,天水人,征西將軍;宋代有姜特立,麗水人;明代有姜立綱,里安人。
姜姓歷史名人
姜姓古代名人
姜子牙西周,最早的是西周時的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姜子牙(本名呂尚,姜姓呂氏)。
姜小白春秋,即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 以管仲為相,富國強兵,尊王攘夷,有效地保護了中原文化。
姜維三國,蜀漢大將軍
姜嫄周始祖後稷之母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姜士楨明末,又名李士楨,明末山東昌邑人,后被後金掠走,成金人繼子,改姓李。 清朝初期任廣東巡撫,對清朝的海洋貿易政策影響深遠。 其妻為康熙奶媽,其子李煦早年為康熙的伴讀,後被派往江蘇任蘇州織造多年,其女嫁曹寅為妻(現考疑為曹雪芹的外祖母)。 李煦在位期間兩次修造《昌邑姜氏族譜》,現在為昌邑姜氏祠堂供為始祖之一
姜姓近代名人
姜恩柱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原主任、外交部原副部長姜恩柱。
浙江姜氏族譜
湖南姜氏族譜
河南姜氏族譜
山東姜氏族譜
江西姜氏族譜
貴州姜氏族譜
福建姜氏族譜
四川姜氏族譜
廣東姜氏族譜
姜氏百科-姜氏族谱-姜氏起源-姜氏家谱-族谱网 https://bit.ly/3aHLDuH
------------------------
姜氏渊源 - 百家姓 - 安世代_全球华人溯源祭祖服务平台 https://bit.ly/2YRWBrO
姜姓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 "姜"字本義為馴順的女子,在古代姜與美是一樣的。 姜從造字本意來看,是指像羊一般溫順的女性。 許慎《說文解字》中"姜"的釋義為:「神農居薑水以為姓。 從女,羊聲。 "姜字從羊從女,"羊"意為"馴順"。 "羊"與"女"聯合起來表示"馴順的女子"。 羌為姜姓人圖騰像,姜姓是炎帝族以羊圖騰得姓,是母系社會的姓,是最古老的姓。 姜姓始自伏羲,羲從義,義從羊,是馴化羊而得姓。 姜上羊下母,合為姜姓圖騰。 姜姓的古老,有近5000年的悠久歷史,姜姓源自炎帝神農氏,因炎帝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故以姜為姓。 姜姓在宋版《百家姓》排第三十二位,現今人口約四百三十萬,排五十四位,臺灣排名第八十二位。 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於、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
姜氏圖騰
【釋義】姜,是一種家畜的名稱。 在甲骨文中,"姜"與"羌"構形相仿,都是與羊有關的特殊字。
姜氏渊源
姓氏由來
【得姓始祖】
炎帝:姓伊耆,也姓姜; 氏:烈山氏; 號神農。 姜水之岸(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 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 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 虞、夏之際,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省南陽縣西),建立呂國,再次被賜以祖姓,以續炎帝的香火。 春秋時的齊國,其創立者是神農氏的後裔姜太公。 在呂齊兩國被滅亡后,其子孫都有以姜為姓的,他們尊炎帝為姜姓的得姓始祖。
姜太公: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或姜尚。 生於西元前1156,死於西元前1017年,壽至139歲,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 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 后輔佐周武王滅商。 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 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姜太公也被尊為姜姓的受姓始祖。
  各支始祖
姜干保:宋進士,青嚴公八世孫,字福生,由臨海遷婺源,配朱氏,生二子:姜興敬、姜伯敬。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烈山氏,出自炎帝神農氏出生地薑水,屬於以居邑名為姓。
據史籍《姓纂》上記載說:"炎帝生於姜水,因氏焉,生太公,封齊,為田和所滅,子孫分散,後為姜姓,因天水上廛縣,漢初以豪族徙關中,遂居天水。 "根據史籍《水經渭水注》的解釋,是"岐水東逕姜姓城,南為薑水",也就是岐水的一部分稱為薑水。 至於岐水,則在今陝西省的岐山縣西面,作為"三皇"之一的神農氏炎帝出生於陝西岐山西南方的姜水河畔,即以姜為姓,子孫世代相傳。 又據史籍《元和姓纂》中記載,炎帝神農氏,因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而以姜為姓。 神農氏的後裔姜太公,即呂尚,齊國的建立者,因輔佐周王朝得天下而被封於呂,所以才從封地為姓。 戰國時期,姜姓齊國被田和所滅,呂尚的後代分散到各地,有姓呂姓者,也有姓姜姓者。
姜姓與姬姓、媙姓等二十個古姓均起源於西元前兩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是中國最古早的姓氏之一。 與姜姓同為神農氏後裔的還有齊氏、甫申氏、呂姓、紀姓、許姓、向姓等姓氏。
姜姓族人共尊炎帝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桓氏,出自唐朝大臣桓庭昌改姜姓,属于以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唐朝上元时期,有桓氏者改为姜姓。如东汉经学大师桓荣的后裔桓庭昌,在唐朝高宗李治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为大司徒,准制改为姜姓,其子孙后代世代称姜姓至今。
  源流三
  源于女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姜佳氏,满语为Giy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杏山(今辽宁锦州南部)地区,隶属正黄旗满洲。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姜佳氏部落随清军入关,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其族第三世祖姜佳·哈什太、爵瑚图、胡什布三人奉命调驻奉天(今辽宁沈阳),后调丹东凤凰城南老虎洞一带驻防。其后代改取原姓氏的首字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姜姓,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宋书·吐谷浑传》记载,宋朝时期,西南地区有羌族人改汉姓姜姓。
今侗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羅斯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姜姓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糜羈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姜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佈
【遷徙分佈】
遷徙
姜姓,自夏商以來,分為齊、許、申、甫四國,世有顯諸侯,其居戎狄者為姜戎氏,系古戎人一支,為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肅敦煌西),逐漸東移入陝,西元前638年為秦國所迫,被迫遷至晉南。 幾千年前炎帝出生的薑水,為中國眾多姓氏的發源地,而姜姓得姓則是在今河南南陽一帶。
姜尚建立的齊國,表明姜姓又發源於山東淄博一帶,田和滅齊后,姜子牙的後代子孫散居各地。
漢朝初期,居住在河南、山東的姜姓發展為關東大族,當時劉邦採納了婁敬的建議,遷六國貴族後裔的關東豪族於關中,姜姓因此被迫徙關中,遂居天水,此際,姜姓還有播遷於江蘇、四川等地者。
東漢末及三國時期,有姜維盛於甘肅天水,姜肱盛於江蘇沛縣,天水一支的姜詩盛於廣漢(今四川謝洪),姜維降蜀後,其後裔多移居川地。
兩晉南北朝時期,有姜姓為避戰亂而從中原徙居江南各地。 但由於天水遠隔中原,故歷千餘年長盛不衰,代有顯官。
至唐朝時期,天水仍是姜姓的發展繁衍中心,並從中派生出九真(今廣西、越南清化一帶)姜姓,此支薑姓系天水分支,出自唐舒州刺史姜神翊。 姜神翊嫡孫姜公輔在唐德宗時任宰相,后貶為泉州刺史,當是姜姓最早入閩者。
有資料表明,唐宋時期姜姓還分佈於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東及廣東瓊山。
明朝洪武年間,姜世良先遷至福建泉州龍溪縣紅豆鄉,並於此發跡,其後世子孫又有由此移居於廣東陸豐鹽墩鄉,在廣東繼續繁榮滋長。 明、清時期今山西、陝西、貴州、湖南、福建、湖北等省也有姜姓的聚居點。
女真族姜佳氏部族的姜姓後裔散居於遼寧丹東東溝合隆、鳳城草河、寬甸古樓子、楊木川等地。 姜世良的十一世孫姜朝鳳於清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移居臺灣,此期間姜姓紛紛向中國南部閩、粵地區遷徙,而渡海到臺灣者又以來自粵籍居多。 當然也不乏移居海外者。
分佈
宋朝時期,姜姓大約有1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一十位以後。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浙江、河南、廣東,這四省姜姓大約佔姜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佈於山西、安徽、江西、江蘇等省。 山東為姜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姜姓總人口的43%。 全國形成豫、蘇浙、廣東三大塊姜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姜姓大約有2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7%,為明朝第七十九位姓氏。 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姜姓人口增長遠遠超過全國人口增長速度。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山東、江蘇,這三省姜姓大約佔姜姓總人口的58%,其次分佈於陝西、福建、江西,這三省的姜姓又集中了19%。 浙江省的姜姓人口約占姜姓總人口的26%,為姜姓第一大省。 全國的姜姓人口流動從北向東南遷移,姜姓中心由北向東南漂移,全國形成了浙蘇、山東兩大塊姜姓聚集中心。
當代姜姓的人口約430多萬,為全國第54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 從明朝至今姜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姜姓人口呈直線上升的態勢。 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遼寧、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六省大約占姜姓總人口的57%。 其次分佈於江蘇、安徽、湖南、河北、浙江,這五省的姜姓又集中了22%。 山東是姜姓第一大省,約佔姜姓總人口的11%。 全國形成了東部魯豫、東北三省兩塊姜姓聚集地區。 在600年期間,姜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西部的回遷十分強勁,而且向東北的移民成為重要的流向。
姜姓目前主要分佈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山東東部,姜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88%以上,中心地區可達2.4%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3.7%,居住了大約43%的姜姓人群。 在山東大部、河北東部、京津、豫鄂大部、皖蘇浙、湘贛閩北部、廣西北段、貴州、四川西部、重慶東南、甘肅西南、青海東南,姜姓在當地人群中的分佈比例在0.29%—0.58%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8.9%,居住了大約35%的姜姓人群。
【入閩遷徙】
姜姓,自夏商以來,分為齊、許、申、甫四國,世有顯諸侯,其居戎狄者為姜戎氏,系古戎人一支,為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肅敦煌西),逐漸東移入陝,西元前六三八年,為秦所迫,遷至晉南,屬於晉國。 幾千年前炎帝出生的薑水,為中國眾多姓氏的發源地,而姜姓得姓則是在今河南南陽一帶。 姜尚建立的齊國,表明姜姓又發源於山東淄博一帶,田和滅齊后,姜子牙的後代子孫散居各地。 漢初,居住在河南、山東的姜姓發展為關東大族,時劉邦採納婁敬建議,遷六國貴族後裔的關東豪族於關中,姜姓被迫徙關中,遂居天水,故族人便以「天水」為郡號。 此際,姜姓還有播遷於江蘇、四川等地者。 東漢末及三國,有姜維盛於甘肅天水,姜肱盛於江蘇沛縣,天水一支的姜詩盛於廣漢(今四川謝洪南),姜維降蜀後,其後裔居川。 兩晉南北朝時期,有姜姓為避戰亂而從中原徙居江南各地。 但由於天水遠隔中原,故歷千餘年長盛不衰,代有顯官,直至唐代,天水仍是姜姓的發展繁衍中心,並從中派生出九真(今廣西、越南清化省清化一帶)姜姓,此支姜姓系天水分支,出自唐舒州刺史姜神翊。 有資料表明,唐宋時期姜姓還分佈於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東及廣東瓊山。 明、清時期,姜氏有的居住到今山西、陝西、湖南、貴州、湖北等地。
1、天水姜維後裔,乃唐舒州刺史姜神翊的先人。 姜神翊嫡孫姜公輔在唐德宗時任宰相,后貶為泉州刺史,當是姜姓最早入閩者。 神翊後裔,為保血脈,繼續遠遷蠻荒之地,發展成中派天水分支—九真薑姓,因其族人仕途而南移福建,后沿海岸線西遷廣西。 姜公輔後裔姜勝從泉州遷居福州侯官七星井。 元末,因避兵寇擄掠,姜勝又舉家隱居閩清縣十四都杏坑底。 明洪武元年(1368年),姜勝之子姜熙和從閩清遷居尤溪二十三都龍漈(今中仙西華)。 姜勝的第三世孫姜九有4個兒子:長子姜崇光、次子姜崇旺、第三子姜崇興、第四子姜崇良。 4個兒子有一支從龍漈遷居梅列(今梅列區列東)。 姜崇光的次子姜國通生二子:長子姜永成、次子姜永壽。 明弘治元年(1488年),姜永成從龍漈遷居尤溪十八都龍口(今尤溪溪尾鄉高山村林口),為溪尾龍口姜姓開基始祖。 後來溪尾龍口姜姓分衍為林口、華蘭、埔寧、九峰等支系。 明弘治五年,姜永壽從尤溪溪尾高山龍口移居尤溪十八都華蘭溪(今西濱鎮華蘭村)林口坑,為華蘭姜氏大宗始祖,郡號"天水"。 西濱姜姓,主要分佈華蘭村的大石、上下新厝、高厝兜院頭隔、領尾等地。
2、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元昌公攜子一郎公從江西吉安府吉水縣遷到歸化(今明溪)磚壇溪; 宋宣和元年(1119年),一郎公之孫九郎公姜九從江西吉安府吉水縣遷到歸化磚壇溪; 次年,他遷徙永安貢川熊荊山(今貢川鎮張荊村)定居,為永安姜姓開基始祖。
明萬曆年間的《杭川姜氏世譜》載,上杭姜氏始祖薑千三郎原居江西廣信府貴溪縣(今江西省鷹潭市貴溪縣)永和鄉,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千三郎曾孫萬一郎,因任汀州府 上杭縣金豐里巡檢,見上杭白砂裡長嶺下(今白砂鎮長錦村)山青水秀,就率全家定居彼處,並將曾祖父千三郎夫婦、祖父辛一郎夫婦金骸從原住地遷葬於白砂,尊曾祖父為入杭一世祖。 後裔遷長汀縣古城,永定縣撫市,上杭縣蛟洋及浙江等地。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姜九從江西吉安府吉水縣遷到歸化(今明溪)磚壇溪; 次年,他又遷徙永安貢川熊荊山(今貢川鎮張荊村)定居,為永安姜姓開基始祖。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姜念五郎定居汀州府歸化縣之貢川(今永安市貢川鎮),裔孫姜旺郎遷汀州府寧化縣鋪頭崗。
南宋初期,永安姜姓的姜十二郎的後代遷居明溪、將樂、寧化、建寧、泰寧等地。 十三郎後裔分佈在永安、三明、沙縣、尤溪、大田、安溪縣、漳平、福州北門等地。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永安姜姓的姜宗二遷居明溪。 (見永安貢川《姜氏族譜》)另據寧化安樂(陳坊)《姜氏族譜》載:明洪武年間,姜福二的兒子姜念五遷居閩汀歸邑之貢川(今永安市貢川鎮)。 傳至姜壽福遷徙至歸邑胡坊(今明溪胡坊)磚團坑。 姜壽福有3個兒子; 長子姜官慶留居故地; 次子姜官壽的裔孫姜旺遷居寧邑(今寧化縣)鋪頭崗; 第三子姜官九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從歸邑(今明溪縣)遷徙至寧化新村裡(今寧化安樂鄉)陳坊,為陳坊姜姓的開基始祖。
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姜苗三從沙縣二十一都焦山遷居尤溪聯合鄉十一都(今惠州村); 下傳三代後遷徙至聯合聯南村定居,為聯合姜姓開基始祖。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龍口姜姓第三世孫姜仙泰、姜仙起、姜仙椿、姜仙郎等尤溪小寧長嶺圳(今埔寧村)。 明萬曆八年(1580年),又有姜仙良、姜仙理遷居尤溪小寧近德兜。 埔寧村長嶺圳姜姓現主要分佈在埔寧村、尤溪縣城關等地。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龍口姜姓九世孫姜正霭、姜正系又遷居尤溪溪尾九峰山仙僚(今九峰村)。 九峰姜姓分佈於上洋(上九峰)、下洋(下九峰)。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又有永安姜姓的姜宗四遷居沙縣。 據永安貢《姜氏族譜》載,從南宋初期開始,永安姜姓族人陸續遷徙至三明地區各地,如姜丙六(姜丙十)遷居大田縣; 姜丙四後裔遷居尤溪縣; 姜福二遷居三元區的忠山; 姜向盛、姜正英遷居明溪胡坊; 姜宗紹、姜佛金遷居明溪岩浒、十六都岩后前莊; 姜德永遷居明溪縣吉口(今三元區吉區); 姜宗一遷居明溪廖坑; 姜宗三遷居三元區莘口鎮龍安發龍峰; 姜眉四遷居明溪桃枝坑; 姜世德遷居三元區莘口鎮沙陽; 姜宗一遷居永安貢川的雙峰村; 姜勝四遷居沙縣的洋口; 姜振燾遷居三元區岩前鎮的白葉坑。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永安姜氏的姜宗二遷居明溪。 (見永安貢川《姜氏族譜》)另據寧化安樂(陳坊)《姜氏族譜》載:明洪武年間,姜福二的兒子姜念五遷居閩汀歸邑之貢川(今永安市貢川鎮)。 傳至姜壽福遷徙至歸邑胡坊(今明溪胡坊)磚團坑。 姜壽福有3個兒子; 長子姜官慶留居故地; 次子姜官壽的裔孫姜旺遷居寧邑(今寧化縣)鋪頭崗; 第三子姜官九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從歸邑(今明溪縣)遷徙至寧化新村裡(今寧化安樂鄉)陳坊,為陳坊姜氏的開基始祖。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又有永安姜氏的姜宗四遷居沙縣。 據永安貢《姜氏族譜》載,從明代始,永安姜氏族人陸續遷徙至三明地區各地,如姜丙六遷居大田縣; 姜丙四後裔遷居尤溪縣; 姜福二遷居三元區的忠山; 姜向盛、姜正英遷居明溪胡坊; 姜宗紹、姜佛金、姜岩浒遷居明溪十六都岩后前莊; 姜德永遷居明溪縣吉口(今三元區吉區); 姜宗一遷居明溪廖坑; 姜宗三遷居三元區莘口鎮龍安發龍峰; 姜眉四遷居明溪桃枝坑; 姜世德遷居三元區莘口鎮沙陽; 姜貴一遷居永安貢川的雙峰村; 姜勝四遷居沙縣的洋口; 姜振燾遷居三元區岩前鎮的白葉坑。
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江西饒州的姜宣瓊遷居福建的寧化。 據寧化河龍(沙坪)《姜氏族譜》載:姜錦九的長子姜富瓊(字東溪),原居江右饒州府安仁縣崇德鄉十三都基湖社黃塘,於明隆慶年間徙居寧化縣招賢里(今寧化水茜鄉)張坊村,歷數年後又遷徙至潘家石祭。 明萬曆末年(1620年),姜富瓊的第三世孫姜延洪、姜延勝兄弟遷居永豐里沙坪村(今寧化河龍鄉),開基立業。 明崇禎九年(1636年),永安貢川鎮一支姜姓遷居尤溪八字橋鄉村頭村。 明末清初,姜全祿從沙縣的鎮頭遷居沙縣虯江的田坑村。
【播遷海內外】
據姜氏族譜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有一位姜世良遷至福建漳州龍溪縣紅豆村,並在此發跡。 其後代子孫繁衍,又有分支徙居廣東陸豐鹽墩鄉,繼續繁榮發展。 此期姜姓紛紛向中國南部閩、粵遷徙,而渡海到臺灣者,又以來自閩粵籍居多。 當然不乏移居海外者。 後來姜世良11世孫於清乾隆年間由內地移居臺灣。 此後,閩、粵姜氏陸續有人遷至臺灣,有的又遠播海外。 世尊姜世良為閩、粵、台姜姓始遷祖。 明清福建姜氏遷台族人,現多分佈在臺灣的桃園縣、臺北市、台南縣、新竹縣、臺北縣、基隆市,其中以台南下營、桃園新屋、臺北市大安區、松山區及中壢區為眾。
據臺灣文獻資料:明永曆15年,龍溪的姜亮入墾台南下營,收養林日升為子,其後合姜林為複姓,後複單姓姜,為當地大族。 另外還有一個到臺灣來的姜姓開基始祖是姜朝鳳。 姜世良先遷至福建漳州龍溪,以後,正是這支姜姓家族的後代最先由大陸遷居臺灣。 姜世良第十一代孫,於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航海過峽,遷居臺灣,住在臺灣新竹縣紅毛港。 民國時,永安姜姓的姜清松、姜清泰兄弟遷居臺灣。 此後,閩、粵姜姓陸續有人遷至臺灣,有的又遠播海外。 姜姓繁衍增多,又由新竹縣分遷臺北等地。 福建和廣東姜姓族人入墾臺灣和經商的也不斷增多,逐步發展成為大族。
郡望堂號
【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西漢置郡在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西晉移治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
廣漢郡:西漢治所在乘鄉(今四川金堂東),東漢移治雒縣(今四川廣漢北)。
河南郡: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
渭川郡:姜子牙的後裔,分佈未詳。
堂號
天水堂:湘陰姜氏【始祖:(后周)姜松年; 先祖:姜應麟】、福建漳州姜世良公後裔、廣東、香港、臺灣等地姜姓。
廣漢堂:以望立堂。
稼樯堂:湖北、四川、福建。 "稼穑"堂號典出神農。 傳說神農氏教民種莊稼,種莊稼古稱稼穑,神農氏以姜為姓,為懷念神農的功德,故以此為堂號。
渭水堂:江蘇沭陽、福建。 山東郯城姜姓【始遷祖伯六,明洪武三年奉诏自姑蘇遷徙】、合肥姜氏【始遷祖永貴,明洪武初自句容遷合肥東鄉浮槎山】。
渭濱堂:浙江淳安官川姜氏族。 "渭濱"堂號典出薑子牙。 商末,姜子牙胸懷大志隱居於渭河邊上,垂鉤釣魚,等待英主。 周文王遍訪賢良,在渭河邊上遇到了姜子牙,並請他擔任宰相,姜子牙助周滅商,開創了周家八百年基業,後人為此以渭濱為堂號。
孝友堂:江西九江瑞昌市井泉莊,為漢姜肱、季江、伯淮三兄弟孝友傳世,大被流芳。
敬義堂:為孝友堂分支,湖南湘潭中湘姜興祿、添恩、添佑派下、四川、湖北陽新、大冶、武漢等地以及浙江遂安城西敬義堂、新定渭川姜氏。
寅清堂:為孝友堂分支,為孝友堂分支,湖北華榮郭店姜姓
表海堂:為孝友堂分支,湖北武漢黃陂姜家灣2500人,江蘇贛榆縣石橋鎮人近6000人。
孝思堂:福建石獅市姜厝姜姓,如今135戶,男丁300餘人。
敬睦堂:(資料待補充)
敬勝堂:浙江餘姚、江西南昌
  敬德堂:浙江象山
  三孝堂:湖南
  森荫堂:湖南宁乡
  森阳堂:(资料待补充)
  龙泰堂:(资料待补充)
  云磬堂:湖南长沙【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宁乡【始迁祖:[后唐]姜德厚】
  瀚静堂: 河北 始迁祖浩,清道光间自河北盐山县姜家庄迁天津大沽口。
  渭璜堂: 安徽安庆地区和湖北黄梅地区
  宝璜堂:湖北湖北汉阳、打虎庄16庄、
  崇本堂:浙江鄞县姚江姜氏、鄞东梅墟姜氏、浙江慈溪 慈东青林姜氏
  经草堂:东禅来经草堂,浙江黄岩,黄城姜氏
  松柏堂:安徽桐城
  馀庆堂:(余庆堂)安徽桐城皖桐姜氏,江苏丹阳滕村
  龙砂支脉:余庆堂分支,江苏江阴
  敦本堂:江西南昌城塘姜氏、江西婺源姜氏、安徽池州姜氏
  敦睦堂:山东莱阳姜氏
  孰乐堂:湖南宁乡
  敦伦堂:湖南邵回
  瀚静堂:始迁祖:(清)姜浩 清道光间自河北盐山县姜家庄迁天津大沽口
  致远堂:昌邑姜氏
  享典堂(惇典堂):浙江金华姜氏
  贻安堂:凰林姜氏
  聚仪堂:浙江省龙泉市城北乡,字辈“洪、昌、乾”
  东海堂:山东
  仁德堂 : 山东烟台福山肖家沟,始迁祖姜苛....
  忠仪堂:山东
  贵三堂:清朝年间,姜洪令、姜申令、姜玉令带领姜贵春、姜贵林、姜贵芝,在辽宁庄河县鼓山沟,开办的以抬钱生意为主。后因枪支官司和经营不善而关闭。
  善庆堂(善庆堂)开阳姜氏
  获胜堂:(资料待补充)
  养拙堂 山东峄县姜氏 始祖姜垒于清乾隆年间由滕县迁入 700人 (现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堂号系清咸丰帝所赐)
  璜瑛堂 湖北枣阳,明代从江西迁移到枣阳
  峝支堂:山东海阳,始迁祖:[元]姜朝阳,字桐臣,元时自海阳猪湾村迁居同邑槐树底。
  寿世堂:浙江江山文溪姜氏,始迁祖:[宋]姜屿; 先祖:[宋]姜璿。以及潭源姜氏、嘉湖姜氏
  飞熊堂:先祖:姜东道; 先祖:姜东述; 先祖:姜东遐
  叙伦堂:浙江兰溪泽口姜氏,始祖:(明)姜文二。
  乐颜堂:延令姜氏【始祖英四,原籍江西南昌之沙湖,明嘉靖时,其子真九[明]、先三[明],迁居当涂洪山,真九之子后归南昌,先三子孙落籍当涂,清初,其后裔再徙泰兴】
  追远堂:江苏武进西林姜氏【始迁祖宗扬,谱称明永乐初自濑水(或云云阳)迁武进西林】
鲁文盛堂:湖南岳阳巴陵姜姓【始祖松年,北宋初人。始迁祖十三世孙时升,宋嘉定间由江西分宁县陂山迁巴陵一都梅田】。
  字辈
  唐朝姜公辅主修姜氏统总谱合大成派字辈:“世运承先泽光华继后如家国文明远廷贤任尔思一邦登政仕永绍吉人图三伯从公久天壁可为谟子能辉前志兆泰俊良储”。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起姜姓统一字辈:“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注:以炎帝第一百八十九世为“孝”字辈开始续延。
  山东莱阳姜姓一支字辈:“国祖德千秋远”。
  山东莱阳姜姓一支字辈:“廷玉日世翕永成书”。
  山东蓬莱姜姓一支字辈:“世守仁可长……”
  山东蓬莱姜姓一支字辈:“德必希成作树传家福善名”。
  山东泰安东平姜姓字辈:“发祥志兰方……”
  山东泰安姜姓字辈:“炎锡汉桂焕培明潞树烯增”。
  山东荷泽巨野姜姓字辈:“金全发……”
  山东登州宁海姜姓字辈:“云玉万殿……”
  山东登州文登姜姓字辈:“财世福国学永云连会玉”。
  山东潍坊昌邑姜姓字辈:“起言义则思……”
  山东潍坊姜姓字辈:“玉官传明祥……”
  山东济宁姜姓字辈:“延庆开元美玉……”
  山东威海姜姓字辈:“学书宜立志明……”
山東平度姜姓字輩:"天作書連進學......"
山東巨野姜姓字輩:「九守永傳慎福貴常青廣自體玉先連」。。
山東牟平姜姓字輩:"文國興逢英......"
山東德州姜姓字輩:「文九□殿振延秀智仁聖」。。
山東黃縣姜姓字輩:「思啟建國開元」。。
山東聊城薑姓字輩:"久志清會明......
山東姜姓一支字輩:「齊儒聖兆聘渭訪續祥邦國治誠順诰恆富裕利長仲法奎培運永冠西世昌」。。
江西瑞邑井泉莊姜氏字輩:「儲文茂勝永大守志興啟賢能道仲時金常必正家(之)」注:從"儲"開始接續。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輩:「紹文茂勝永大守志興啟賢能道仲時金常必正家學海亨榮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傳衍慶勳烈降昌肇基建業丹書訓詳英才左漢忠信相唐封侯賜爵祖武留芳"。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輩:「泰千文受斌延鴻玉以興太一仲良季達光聖開成典禮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傳衍慶勳烈降昌肇基建業丹書訓詳英才左漢忠信相唐封侯賜爵祖武留芳"。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輩:「守應自先景從明哲欽尊典禮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傳衍慶勳烈降昌肇基建業丹書訓詳英才左漢忠信相唐封侯賜爵祖武留芳」。。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輩:「太宗彥文國壽定保德元朝典時福單延汝周啟應永世家茂學海亨榮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傳衍慶勳烈降昌肇基建業丹書訓詳英才左漢忠信相唐封侯賜祖武留芳"。
江蘇鹽城姜姓字輩:「傑善芝家必有餘慶」。。
江蘇鹽城建湖姜姓字輩:「曰有效啟玉(東)海基」。。
江蘇鹽城大縱湖姜姓字輩:「山文昌章中正大」。。
江蘇揚州姜姓字輩:"洪昌明正寶......"
江蘇邗江姜姓字輩:「朝拜治國民律修義德」。。
江蘇淮安姜姓字輩:「學萬守成文道其昌邦國之江」。。
江蘇贛榆姜姓字輩:「開致仁守(正)先(修)啟(在)厚統"。
江蘇常州姜姓字輩:"中俊法仁炳習志士國良翰廣思茂"
遼寧丹東姜姓字輩:「文明兆忠奎庭廣福來祥」。。
遼寧營口大石橋姜姓字輩:「日思祖得弼希成莫秉亦元可嗣聲務若本存大作用乃為克世以傳鳴」。。
遼寧大連姜姓字輩:「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遼寧大連瓦房店姜姓字輩:「國年玉林豐福慶永長生」。。
遼寧大連莊河姜姓字輩:"鳴德作天志......"
遼寧滿族姜姓字輩:「佑德天維作福國文慶書貴長殿甲承恩普璽庭宗續世榮昌軍景官紅常春銀豐寶積連金廣喜英明崇志振家全海同馨」。。
遼寧姜姓一支字輩:「清殿永遠禮智信」。。
湖北南漳姜姓字輩:「文茂永德福慶國語正大光明」。。
湖北竹山姜姓字輩:「復興盛世啟忠厚傳家庭」。。
湖北荊州監利姜姓字輩:「遇世正志定學應昌大開祥運修齊景盛明」。。
湖北襄樊谷城姜姓字輩:"春發元茂英......"
四川廣安姜姓字輩:「騰學文永開通大以豐錫興榮自有光」。。
四川姜姓一支字輩:「萬德方宏龔東」。。
四川廣元姜姓字輩:「庭成玉得(德)紹民(元)國"。
四川內江姜姓字輩:「文之月成應國光思德樹明清天福太永興桂維修」。。
安徽滁州姜姓字輩:「文永長維廣家樂世書必有相」。。
安徽定遠姜姓字輩:「志文天朝爾廷必洪大學士業守書田國華克正祖德延長」。。
安徽五河薑姓字輩:"忠厚傳家遠......"
安徽桐城姜姓字輩:「神祖為上之字國昌恭寬信敏長髮其強」。。
吉林長春姜氏字輩:「啟炎義再思深修有餘慶」。。
雲南姜姓一支字輩:"武英南進顯......"
浙江蒼南姜氏字輩:「植炳培錦溯集榮增」。。
河南信陽姜姓字輩:「賓東朝德有富榮國玉春滿堂萬代長青」。。
河北姜姓一支字輩:「登德志海春樹永福貴」。。
新疆奇台姜姓字輩:「三子學文基有德世來元」。。
貴州遵義姜姓字輩:
一房支派:「光在文希單正起芳明天修德能傳遠萬古永流源」;
二房支派:「文之月成應國光思德樹明清天福泰永興桂維修」;
三房支派:「禹國若朝單文正廷子如應順堯邦美可立定林謨」。。
重慶奉節姜姓字輩:「庭宗萬代陳先澤大學啟興傳明達世德遠文門在朝端」。。
黑龍江姜姓一支字輩:「文功成志殿永記詩書化維懷」。。
姜姓一支字輩:「少崇肅法進德益彰衡紅光正家兆義昌」。。
姜姓一支字輩:「全永克修日力安」。。
姜姓一支字輩:「照勇錫文寶開自良兆修立懷本居東邦傳家道令宗乃啟昌」。。
姜姓一支字輩:「四紅業守書田國華克正」。。
姜姓一支字輩:「文尚四合一虎庭更有海貴萬永明振興中國立尊天」。。
姜姓一支字辈:“鸿连宗光远世瞻祖名长”。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岐水世泽;四岳家声。
  ——姜姓宗祠通用联
  天水世泽;尚父家声。
  ——全联典指吕尚,周武王尊为“师尚父”。姜姓,俗称“姜太公”。
  平江保障;白石清歌。
  ——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明州人姜浩,字浩然,有节操,以承信郎临平江税务。建炎年间,金兵攻平江,他率军民极力抵御。下联典指南宋南宋朝时期的词人、音乐家姜夔,字尧章,因与白石洞天为邻,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寓居武康。一生未做官,往来于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工诗,词尤其出名,又精通音乐。词重格律,音节优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中,自度曲注有旁谱,琴曲《古怨》中并注明指法,为词与乐谱的合集,又著有《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续书谱》等。
  孝征跃鲤;迹溷牧羊。
  ——上联典指东汉南宋朝时期的广汉人姜诗,侍奉母亲极孝,其母爱吃鱼,据说有一天,房前忽然涌出泉水,每日清晨从中跃出一对鲤鱼。后官江阳县令。下联典指十六国时期前秦冀北人姜宇,字子居,少年时为孤儿,家庭贫苦,为人牧羊,晚上则整夜读书。苻坚为帝时,他官至京兆尹、御史中丞。
  五言通用联
  渭水家声大;炎农世泽长。
  ——联上句说西周齐国国君姜尚的故事。联下句说姜姓的始祖为炎农帝。
  楚佩分嬃女;班捍续大家。
  ——全联典指清南宋朝时期的女书画家姜宜,字五峰,如皋人。善墨兰及竹石,工诗。尝题其弟恭寿画兰云:“楚佩分嬃女,班香续大家”。
  六韬能破敌;一榜可封神。
——上聯典指周朝開國國師姜子牙,又稱姜(呂)望、姜(呂)尚,字子牙,原姓姜,周人稱之為師尚父或太公望,為周初軍事家、謀略家。 青年時曾在商都朝歌為吏,後投奔西周,得周文王姬昌的賞識。 他根據當時敵我雙方的具體情況,為姬昌提出了逐步翦商增強自己實力,先求改變力量對比、然後伺機進行決戰的謀略方案。 經過姬昌施行,終於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為滅商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周文王逝世后,他繼續輔佐其子周武王姬發,進一步削弱商的實力,並最終指揮周軍在牧野之戰中一舉滅商。 西周建立后,因功受封於齊。 他舉賢尚功,因俗而治; 重視工商和軍隊建設,使齊國很快強盛起來,奠定了齊數百年的大國地位。 《六韜》雖題為呂望所作,實際上當成書於戰國中後期,但不排除其中反映了呂尚的某些軍事思想。 其真實作者已不可考。 下聯典指民間傳說"姜太公封神",封來封去,到最後卻忘記了封賞自己,便只好補封自己為泰山石敢當。 姜太公在唐宋時期曾被奉為武成王,與文宣王孔聖,一武一文; 明朝以後,雖然關羽成為武聖,姜太公在民間仍很有影響,傳說故事很多,巳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之說。 把石敢當說成是姜太公的化身,正在於渲染石敢當辟邪的民俗信仰。
七言通用聯
八旬丞相興大業; 七歲翰林顯奇才。
——上聯典指周朝姜姓部族首領姜尚,字子牙。 曾在崑崙學道,後奉師命輔佐周室。 年八旬餘,釣渭水邊為周文王訪得,拜為丞相。 后又助周武王完成興周大業。 下聯典指明南宋朝時期的書畫家姜立綱,字廷憲,永嘉人。 七歲能書,命為翰林秀才。 天順中以法書行於天下,稱姜字。 日本國門高十三丈遣使求匾,立綱書之。 日本使者曰:「此中國惠我至寶也。 ”
匾贈東瀛稱國寶; 畫成牡丹索酒資。
——上聯典指明南宋朝時期的書畫家姜立綱,字廷憲,永嘉人。 曾書匾贈日使者,使者曰:「此中國惠我至寶也。 "下聯典指清南宋朝時期的畫家薑思周,字周臣,錢塘人。 擅畫牡丹,鉤勒、設色俱佳。 嗜酒,醉後逞筆,所作不輕易與人。 曾急作一、二幅,付裝潢人郭華陽而索其酒資。
壯志未能吞司馬; 大業無慚繼卧龍。
——此聯為四川省劍閣縣姜維墓聯。 其墓原在劍門關口,后因修川陝公路遷於缽孟寺路灣。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望出廣漢源自姜濱; 炎農世澤渭水家聲。
——姜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姜太公嘗垂釣於渭水之濱。 全聯典指姜姓的源流和郡望。
出郊祀禖,帝妃履武; 永巷待罪,周後稱賢。
——上聯典指姜嫄於郊外踏著巨人的足跡有著名的最年生後稷。 下聯典指周宣王姜姓脫簪珥待罪於永港,感宣勤理朝政。
德衍有餘流長源遠昭日月; 厚道無限光前裕後啟後昆。
——全聯典指唐朝禦史姜流光大墓牌樓對聯。 姜流光,字德厚,寧鄉黃材姜姓初祖。
大孝神是指中國大陸,幻奇靈於躍鯉; 孤忠天植,纘茂績於伏龍。
——上聯典指東漢南宋朝時期的孝子姜詩(廣漢人)的典故。 下聯典指三國時期蜀漢大將姜維,字伯約,天水人(今甘肅天水),本是魏將,后投奔諸葛亮,受到重用,任征西將軍。 諸葛亮逝世後,魏軍攻蜀,他死守劍閣,蜀主劉禪降魏,他被迫假降,卧薪嘗膽,一直準備反魏復蜀,因事敗被殺,功敗垂成。 "纘",謂繼承。 "伏龍",即臥龍,指諸葛亮。
雁序情孚,表敦倫於同被; 鷹揚望重,兆匡世於釣璜。
——上聯典指漢南宋朝時期名人姜伯淮的事典。 下聯典指周朝姜姓部族首領姜尚,字子牙。
冠世文章,健羨登瀛學士; 超群智勇,榮拜征西將軍。
——此聯為姜姓宗祠聯:上聯典指宋南宋朝時期的文學家姜文達,為"十八學士"之一。 下聯典指三國蜀將姜維有智有勇事典。
天序有倫,自昔一衾常棣樂; 水源在渭,於今遠派竹林春。
——此聯為臺灣省新竹縣北埔鄉姜姓家廟聯:上聯說東漢南宋朝時期的廣戚人姜肱,字伯淮,與兩個弟弟仲海、季江相友愛,常常同蓋一床被子而眠。 姜肱通五經,又懂星緯之學,朝中徵召,他不去。 桓帝曾派畫工繪他的圖像,他用被子蒙著頭,說有病怕見風。 中常侍曹節要徵他任太守,他竟遁逃至海邊,多年才回家。 常棣,《詩經·小雅》篇名,是宴請兄弟的詩,後用來比喻兄弟。 下聯說姜姓起源於渭水的支流薑水,而本支薑姓則遷到了臺灣省新竹縣。
【祠堂古跡】
致嚴堂
姜氏"致嚴堂",位於永安貢川古鎮熊荊山,現名張荊村,海拔1050米,其山清水秀、古木濃蔭。 北宋初期,天下大亂,時任江西吉安知府"一郎"公隨父隱居福建清源,為入閩一世祖,後由三世祖"九郎"公遊獵山水、相陰陽、觀流泉於貢川熊荊山,開創產業起建致嚴堂。 該祠堂坐壬向丙居之,形似落地梅花,另建寺廟、橋樑等,子孫繁衍八閩大地者皆稱致嚴堂為鼻祖,以祀歷代香火,其祖祠始建於北宋仁宗景裕三 年,後幾經重建,現建於嘉慶乙亥二十年,"致嚴堂"始祖"九郎"公葬北宋元豐乙醜八年,熊荊山水尾墳坐巳向亥,蛇形,俗呼蛇頭墓。
貢川姜氏宗祠
貢川姜氏宗祠,位於永安市貢川鎮貢堡之南的會清橋頭。 該祠始建於明萬曆二年(1574年)。 門表及下堂於天啟六年(1626年)被洪水沖倒,清乾隆年間重建。 1996年因舊城改造拆去門表和下堂,1998年冬重建。 該祠佔地500多平方米,建築風格獨特,是今貢堡內惟一保存完好的宗祠。
5ca95b9266b14cf4a3a728af58150708.jpg8a0ef185a3ad4cec9d11f137462ce2f1.jpg
龍口姜氏宗祠
龍口姜氏宗祠,位於尤溪溪尾龍口溪河畔的西北面,始建於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溪尾龍口姜氏開基始祖姜永成主持、姜永壽協助興建。 該祠五個單元,土木結構,建築風格古樸典雅。 前後廳地面平米相等。 左邊有書院,橫廂,正面有圍牆、池塘等建築群組成。 佔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該祠重建,民國38年(1949年)重新翻蓋。
長嶺圳姜氏宗祠
長嶺圳姜氏宗祠,又稱天水郡,位於尤溪埔寧村龍爬山下,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由龍口姜氏第三世孫仙泰、姜仙起、姜仙椿共同興建。 該祠有過多次修繕。 該祠堂佔地面積966平方米,建築面積210平方米,中間單元為前後二廳,左右兩邊各一個單元為四橺地,門口有上下二埕,外有圍牆,牆外原有七口池塘,堂後至水圳,內有空地。 1998年重修祠堂時,起名"起隆堂"。
臺灣姜氏家廟
臺灣姜氏家廟,建立於1923年,由於姜家為當時北埔之最大家族,故特聘請名匠興建此座祠堂。 姜氏祠堂的彩繪是由廣東名匠邱玉坡所繪,其擂金彩繪更是一絕,為國寶級的作品; 木凋部份是採"對場作"的方式,當時從大陸請了兩位漳派大木名匠,用意是使雙方互相較勁,展現出的凋工各具特色,人物生動活潑,精彩細緻,極具藝術價值。 姜氏家廟因匠藝之不凡而被譽為臺灣四大家廟之一
未标题-1 拷贝.jpg
山東姜氏祠堂
坐落於山東昌邑城裡南隅十字街南巷一號,現有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大門一間及東西耳房各兩間。 西院北屋五間,南屋五間連大門一間。 佔地面積約九百平方米。
祠堂建築全部為磚木結構,青瓦覆頂,脊飾吻獸。 正廳前出廊簷,明柱六支,每柱頭梁端篆刻自東向西分別為"福、營、邱、分、派、壽"六字。 大門十柱落地,門枕為精雕石鼓。 一九八九年政府撥款,將其修繕一新,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典故軼事】
言歸於好
源於《左傳•僖公九年》。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斷。 齊桓公建立霸業后,為了重修諸侯之好,於西元前615年在葵丘召開結盟會議,史稱"葵丘會盟"。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位君主,姓姜,名小白,齊厘公子,齊襄公之弟,西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稱霸中原的國君。 齊桓公在位期間重用鮑叔牙,不計前嫌任命曾輔佐公子糾的管仲為相國。 在管仲的主持下,齊桓公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因地制宜,發展漁業,使齊國富強起來,為稱霸奠定了基礎。 齊桓公曾派遣使臣朝拜剛繼位的周僖王,贏得周天子歡心。 另外,他召集各國諸侯到北杏開會,被推舉為盟主,後又在幽地與宋、魚、衛曹等八國國台辦血為盟。 參與會議的諸侯國有魯、親、衛、鄭、許、曹等。 在結盟大會上,諸侯國各抒已見,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達成了一決議:第一,不得阻塞水源; 第二,不得阻撓糧食的流通; 第三,要尊賢育才,選拔賢士,不得世襲官職。 盟會結束時,齊桓公最後要求:"凡是參加同盟的各國,大家訂立了盟約之後,一定要遵照執行,消除過去的隔閡,重新友好相處。 "齊國稱霸的局面終於確立,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後來,人們用"言歸於好"來表示重新和好。
血緣聯宗
姜姓是今天中國的許多姓氏例如呂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柴、紀、丘、齊、強、尚、封、左、薄、賴、逄、申、向、文、駱、充、連、國、饒、蓋、丁、闞、易、崔、章、賀、柯、盧、井、富、栾、厲、桓、景、聶、查、慶、焦、梁丘、望 、戎、 酈、暢、谷、 浦、 移、 麻、 孝、懿、 靈晏、平、檀、閭、即、棠、竹、淳於、東郭、太公、將具、丁若、樂利、申屠、高堂、東宮、士強、仲孫、齊季、子襄、子雅公旗、子尾、子乾、子工、子夏、雍門、閭邱、盧蒲、盧門翰公、公牛、公牽、臼季、左丘、閭公、公紀、余丘、車門 、虞丘、南郭、北郭、於陵、章仇、三、汲、年、邱、甫、芮、楂等姓的重要起源之一。
從姜尚起到現在,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家風家訓
【家訓格言】
姜宸英,清浙江慈溪人,工詩能文,精書法,尤其妙行草書。 70歲高齡時考上進士,官授編修和順天考官。 他以自身的經歷和毅力要求子女,會學習,持久學習,到老還得學習。 其《與子侄論讀書》一文是最有代表性的,他強調:"讀書不須務多,但嚴立課程,勿使作輟,則日積月累所蓄自富,且可不致遺忘。 ”
《姜氏家訓》
姜氏家訓,教誨諄諄。 家訓垂勸,警示後人。 道德倫理,父兄之教。 勸孝勸慈,勸友勸敬。
敬祖尊宗,孝悌友善,耕讀宜家,親睦鄰里。 祖宗家教,先賢遺規。 重整家訓,純吾子孫。
先國後家,大節為先。 居家賢孝,居國盡忠。 嚴於律已,寬以待人。 教子義方,耕讀工商。
不求金玉富,但求子孫賢。 勤有功謙受益。 祖德振千秋大業,宗功啟百代文明。
《姜姓家訓》
居安而思危,友孝、信、忠、義。
尚學而崇文,尊聖、賢、師、長。
勤勉而謙遜,守節、志、誠、德。
知恩而圖報,奉敬、愛、悯、善。
為官與取財,銘廉、正、公、道。
家興與族旺,秉儉、禮、恕、容。
家和與族睦,棄兇、忿、奸、妄。
【姜氏黑龍江宗頌】
雙城聚會。 宗親聯誼。 賓朋滿座。 雅集此地。
九州天下。 始祖故里。 齊魯大地。 太公聖地。
遼河兩岸。 欣悅歡喜。 白山仰首。 天池會意。
龍江揚波。 含笑致禮。 日月增輝。 華夏同祈。
百葉連枝。 根脈相通。 姜姓宗親。 與國同興。
共慶新年。 同賀宗堂。 回憶往昔。 先祖開基。
繁衍四海。 源流九洲。 天布南北。 地貫東西。
普天之下。 莫非炎姜。 枝繁葉茂。 果碩花香。
族運昌盛。 弘道興幫。 博文約禮。 教化其張。
孝敬父母。 友愛兄弟。 尊師重道。 斯德永昌。
講信修睦。 賢能其當。 敏而好學。 美善其揚。
君子德風。 志存八方。 家道豐隆。 源遠流長。
尋根記
家鄉美
環宇風采
溯源坊
致姜氏朋友的信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尋根問祖、落葉歸根、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祖根就是至高神聖的土地,尋根認宗充分表現了華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統雲端大數據中心,秉承著服務全球華人的宗旨。 是綜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產業化資訊流綜合平臺。 立志創建一個全球華人共同參與的百家姓淵流網站,提供一個全球華人探根尋祖,溯源祭祖的聖地。
歷史上由於王朝更替、社會動蕩、天災戰亂等諸多原因,很多家族為了生存發展而北上南下不斷遷徙,在這過程中導致了很多家譜的斷裂殘缺,時至今日很多人扔無法認祖歸宗,作為同樣的炎黃子孫,我們有理由更有義務去幫助他們實現這個人生夙願。 ANXIERA安世代歡迎各位有識之士提供各個姓氏的寶貴資料與交流建議,以此不斷地完善我們平臺,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 (凡提供姓氏資料將分別給予不同性質的獎勵。 您可以通過郵箱asd@anxiera.cn與我們聯繫。 )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先祖的美德是我們驕傲,更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數典不忘祖,落葉要歸根"願每個炎黃子孫都能夠找回自己的歷史歸宿,這種精神上的歸屬感將會大大增強民族意識和凝聚力。 一姓為家,千姓匯聚國。 願我炎黃子孫團結奮進、攜手前行; 願我華夏大地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姜氏渊源 - 百家姓 - 安世代_全球华人溯源祭祖服务平台 https://bit.ly/2YRWBrO

2021-02-06_1158071577432246628449157371823333631315737182359872832021-02-06_1159362021-02-06_1159192021-02-06_1159132c1fdb7d960d4ee8ae86d253ac7d0a452021-02-06_115825e37efa6109504e93916f9ecc62a1836f


姜姓的來源,姜姓起源,姜姓氏的由來

2021-02-06_120214


姜氏渊源 - 百家姓 - 安世代_全球华人溯源祭祖服务平台

姜氏渊源 - 百家姓 - 安世代_全球华人溯源祭祖服务平台 https://bit.ly/2YRWBrO
姜姓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 "姜"字本義為馴順的女子,在古代姜與美是一樣的。 姜從造字本意來看,是指像羊一般溫順的女性。 許慎《說文解字》中"姜"的釋義為:「神農居薑水以為姓。 從女,羊聲。 "姜字從羊從女,"羊"意為"馴順"。 "羊"與"女"聯合起來表示"馴順的女子"。 羌為姜姓人圖騰像,姜姓是炎帝族以羊圖騰得姓,是母系社會的姓,是最古老的姓。 姜姓始自伏羲,羲從義,義從羊,是馴化羊而得姓。 姜上羊下母,合為姜姓圖騰。 姜姓的古老,有近5000年的悠久歷史,姜姓源自炎帝神農氏,因炎帝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故以姜為姓。 姜姓在宋版《百家姓》排第三十二位,現今人口約四百三十萬,排五十四位,臺灣排名第八十二位。 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於、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
姜氏圖騰
【釋義】姜,是一種家畜的名稱。 在甲骨文中,"姜"與"羌"構形相仿,都是與羊有關的特殊字。
姜氏渊源
姓氏由來
【得姓始祖】
炎帝:姓伊耆,也姓姜; 氏:烈山氏; 號神農。 姜水之岸(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 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 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 虞、夏之際,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省南陽縣西),建立呂國,再次被賜以祖姓,以續炎帝的香火。 春秋時的齊國,其創立者是神農氏的後裔姜太公。 在呂齊兩國被滅亡后,其子孫都有以姜為姓的,他們尊炎帝為姜姓的得姓始祖。
姜太公: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或姜尚。 生於西元前1156,死於西元前1017年,壽至139歲,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 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 后輔佐周武王滅商。 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 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姜太公也被尊為姜姓的受姓始祖。
  各支始祖
姜干保:宋進士,青嚴公八世孫,字福生,由臨海遷婺源,配朱氏,生二子:姜興敬、姜伯敬。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烈山氏,出自炎帝神農氏出生地薑水,屬於以居邑名為姓。
據史籍《姓纂》上記載說:"炎帝生於姜水,因氏焉,生太公,封齊,為田和所滅,子孫分散,後為姜姓,因天水上廛縣,漢初以豪族徙關中,遂居天水。 "根據史籍《水經渭水注》的解釋,是"岐水東逕姜姓城,南為薑水",也就是岐水的一部分稱為薑水。 至於岐水,則在今陝西省的岐山縣西面,作為"三皇"之一的神農氏炎帝出生於陝西岐山西南方的姜水河畔,即以姜為姓,子孫世代相傳。 又據史籍《元和姓纂》中記載,炎帝神農氏,因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而以姜為姓。 神農氏的後裔姜太公,即呂尚,齊國的建立者,因輔佐周王朝得天下而被封於呂,所以才從封地為姓。 戰國時期,姜姓齊國被田和所滅,呂尚的後代分散到各地,有姓呂姓者,也有姓姜姓者。
姜姓與姬姓、媙姓等二十個古姓均起源於西元前兩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是中國最古早的姓氏之一。 與姜姓同為神農氏後裔的還有齊氏、甫申氏、呂姓、紀姓、許姓、向姓等姓氏。
姜姓族人共尊炎帝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桓氏,出自唐朝大臣桓庭昌改姜姓,屬於以帝王賜姓改姓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唐朝上元時期,有桓氏者改為姜姓。 如東漢經學大師桓榮的後裔桓庭昌,在唐朝高宗李治上元二年(西元675年)為大司徒,准制改為姜姓,其子孫後代世代稱姜姓至今。
  源流三
源於女真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姜佳氏,滿語為Giya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杏山(今遼寧錦州南部)地區,隸屬正黃旗滿洲。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西元1644年),姜佳氏部落隨清軍入關,清康熙二十六年(西元1687年),其族第三世祖姜佳·哈什太、爵瑚圖、胡什布三人奉命調駐奉天(今遼寧瀋陽),后調丹東鳳凰城南老虎洞一帶駐防。 其後代改取原姓氏的首字諧音漢字為姓氏,稱姜姓,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宋书·吐谷浑传》记载,宋朝时期,西南地区有羌族人改汉姓姜姓。
  今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姜姓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姜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姜姓,自夏商以来,分为齐、许、申、甫四国,世有显诸侯,其居戎狄者为姜戎氏,系古戎人一支,为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逐渐东移入陕,公元前638年为秦国所迫,被迫迁至晋南。几千年前炎帝出生的姜水,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而姜姓得姓则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姜尚建立的齐国,表明姜姓又发源于山东淄博一带,田和灭齐后,姜子牙的后代子孙散居各地。
  汉朝初期,居住在河南、山东的姜姓发展为关东大族,当时刘邦采纳了娄敬的建议,迁六国贵族后裔的关东豪族于关中,姜姓因此被迫徙关中,遂居天水,此际,姜姓还有播迁于江苏、四川等地者。
  东汉末及三国时期,有姜维盛于甘肃天水,姜肱盛于江苏沛县,天水一支的姜诗盛于广汉(今四川谢洪),姜维降蜀后,其后裔多移居川地。
  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姜姓为避战乱而从中原徙居江南各地。但由于天水远隔中原,故历千余年长盛不衰,代有显官。
  至唐朝时期,天水仍是姜姓的发展繁衍中心,并从中派生出九真(今广西、越南清化一带)姜姓,此支姜姓系天水分支,出自唐舒州刺史姜神翊。姜神翊嫡孙姜公辅在唐德宗时任宰相,后贬为泉州刺史,当是姜姓最早入闽者。
  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姜姓还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及广东琼山。
  明朝洪武年间,姜世良先迁至福建泉州龙溪县红豆乡,并于此发迹,其后世子孙又有由此移居于广东陆丰盐墩乡,在广东继续繁荣滋长。明、清时期今山西、陕西、贵州、湖南、福建、湖北等省也有姜姓的聚居点。
  女真族姜佳氏部族的姜姓后裔散居于辽宁丹东东沟合隆、凤城草河、宽甸古楼子、杨木川等地。姜世良的十一世孙姜朝凤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移居台湾,此期间姜姓纷纷向中国南部闽、粤地区迁徙,而渡海到台湾者又以来自粤籍居多。当然也不乏移居海外者。
  分布
  宋朝时期,姜姓大约有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一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河南、广东,这四省姜姓大约占姜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山西、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山东为姜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姜姓总人口的43%。全国形成豫、苏浙、广东三大块姜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姜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7%,为明朝第七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姜姓人口增长远远超过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江苏,这三省姜姓大约占姜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陕西、福建、江西,这三省的姜姓又集中了19%。浙江省的姜姓人口约占姜姓总人口的26%,为姜姓第一大省。全国的姜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姜姓中心由北向东南漂移,全国形成了浙苏、山东两大块姜姓聚集中心。
  当代姜姓的人口约430多万,为全国第54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从明朝至今姜姓人口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姜姓人口呈直线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六省大约占姜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南、河北、浙江,这五省的姜姓又集中了22%。山东是姜姓第一大省,约占姜姓总人口的11%。全国形成了东部鲁豫、东北三省两块姜姓聚集地区。在600年期间,姜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而且向东北的移民成为重要的流向。
姜姓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山东东部,姜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88%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7%,居住了大约43%的姜姓人群。在山东大部、河北东部、京津、豫鄂大部、皖苏浙、湘赣闽北部、广西北段、贵州、四川西部、重庆东南、甘肃西南、青海东南,姜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9%—0.58%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9%,居住了大约35%的姜姓人群。
  【入闽迁徙】
  姜姓,自夏商以来,分为齐、许、申、甫四国,世有显诸侯,其居戎狄者为姜戎氏,系古戎人一支,为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逐渐东移入陕,公元前六三八年,为秦所迫,迁至晋南,属于晋国。几千年前炎帝出生的姜水,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而姜姓得姓则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姜尚建立的齐国,表明姜姓又发源于山东淄博一带,田和灭齐后,姜子牙的后代子孙散居各地。汉初,居住在河南、山东的姜姓发展为关东大族,时刘邦采纳娄敬建议,迁六国贵族后裔的关东豪族于关中,姜姓被迫徙关中,遂居天水,故族人便以“天水”为郡号。此际,姜姓还有播迁于江苏、四川等地者。东汉末及三国,有姜维盛于甘肃天水,姜肱盛于江苏沛县,天水一支的姜诗盛于广汉(今四川谢洪南),姜维降蜀后,其后裔居川。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姜姓为避战乱而从中原徙居江南各地。但由于天水远隔中原,故历千余年长盛不衰,代有显官,直至唐代,天水仍是姜姓的发展繁衍中心,并从中派生出九真(今广西、越南清化省清化一带)姜姓,此支姜姓系天水分支,出自唐舒州刺史姜神翊。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姜姓还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及广东琼山。明、清时期,姜氏有的居住到今山西、陕西、湖南、贵州、湖北等地。
  1、天水姜维后裔,乃唐舒州刺史姜神翊的先人。姜神翊嫡孙姜公辅在唐德宗时任宰相,后贬为泉州刺史,当是姜姓最早入闽者。神翊后裔,为保血脉,继续远迁蛮荒之地,发展成中派天水分支—九真姜姓,因其族人仕途而南移福建,后沿海岸线西迁广西。姜公辅后裔姜胜从泉州迁居福州侯官七星井。元末,因避兵寇掳掠,姜胜又举家隐居闽清县十四都杏坑底。明洪武元年(1368年),姜胜之子姜熙和从闽清迁居尤溪二十三都龙漈(今中仙西华)。姜胜的第三世孙姜九有4个儿子:长子姜崇光、次子姜崇旺、第三子姜崇兴、第四子姜崇良。4个儿子有一支从龙漈迁居梅列(今梅列区列东)。姜崇光的次子姜国通生二子:长子姜永成、次子姜永寿。明弘治元年(1488年),姜永成从龙漈迁居尤溪十八都龙口(今尤溪溪尾乡高山村林口),为溪尾龙口姜姓开基始祖。后来溪尾龙口姜姓分衍为林口、华兰、埔宁、九峰等支系。明弘治五年,姜永寿从尤溪溪尾高山龙口移居尤溪十八都华兰溪(今西滨镇华兰村)林口坑,为华兰姜氏大宗始祖,郡号“天水”。西滨姜姓,主要分布华兰村的大石、上下新厝、高厝兜院头隔、领尾等地。
  2、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元昌公携子一郎公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迁到归化(今明溪)砖坛溪;宋宣和元年(1119年),一郎公之孙九郎公姜九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迁到归化砖坛溪;次年,他迁徙永安贡川熊荆山(今贡川镇张荆村)定居,为永安姜姓开基始祖。
  明万历年间的《杭川姜氏世谱》载,上杭姜氏始祖姜千三郎原居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永和乡,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千三郎曾孙万一郎,因任汀州府上杭县金丰里巡检,见上杭白砂里长岭下(今白砂镇长锦村)山青水秀,就率全家定居彼处,并将曾祖父千三郎夫妇、祖父辛一郎夫妇金骸从原住地迁葬于白砂,尊曾祖父为入杭一世祖。后裔迁长汀县古城,永定县抚市,上杭县蛟洋及浙江等地。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姜九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迁到归化(今明溪)砖坛溪;次年,他又迁徙永安贡川熊荆山(今贡川镇张荆村)定居,为永安姜姓开基始祖。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姜念五郎定居汀州府归化县之贡川(今永安市贡川镇),裔孙姜旺郎迁汀州府宁化县铺头岗。
  南宋初期,永安姜姓的姜十二郎的后代迁居明溪、将乐、宁化、建宁、泰宁等地。十三郎后裔分布在永安、三明、沙县、尤溪、大田、安溪县、漳平、福州北门等地。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永安姜姓的姜宗二迁居明溪。(见永安贡川《姜氏族谱》)另据宁化安乐(陈坊)《姜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姜福二的儿子姜念五迁居闽汀归邑之贡川(今永安市贡川镇)。传至姜寿福迁徙至归邑胡坊(今明溪胡坊)砖团坑。姜寿福有3个儿子;长子姜官庆留居故地;次子姜官寿的裔孙姜旺迁居宁邑(今宁化县)铺头岗;第三子姜官九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归邑(今明溪县)迁徙至宁化新村里(今宁化安乐乡)陈坊,为陈坊姜姓的开基始祖。
  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姜苗三从沙县二十一都焦山迁居尤溪联合乡十一都(今惠州村);下传三代后迁徙至联合联南村定居,为联合姜姓开基始祖。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龙口姜姓第三世孙姜仙泰、姜仙起、姜仙椿、姜仙郎等尤溪小宁长岭圳(今埔宁村)。明万历八年(1580年),又有姜仙良、姜仙理迁居尤溪小宁近德兜。埔宁村长嶺圳姜姓现主要分布在埔宁村、尤溪县城关等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龙口姜姓九世孙姜正霭、姜正系又迁居尤溪溪尾九峰山仙僚(今九峰村)。九峰姜姓分布于上洋(上九峰)、下洋(下九峰)。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又有永安姜姓的姜宗四迁居沙县。据永安贡《姜氏族谱》载,从南宋初期开始,永安姜姓族人陆续迁徙至三明地区各地,如姜丙六(姜丙十)迁居大田县;姜丙四后裔迁居尤溪县;姜福二迁居三元区的忠山;姜向盛、姜正英迁居明溪胡坊;姜宗绍、姜佛金迁居明溪岩浒、十六都岩后前庄;姜德永迁居明溪县吉口(今三元区吉区);姜宗一迁居明溪廖坑;姜宗三迁居三元区莘口镇龙安发龙峰;姜眉四迁居明溪桃枝坑;姜世德迁居三元区莘口镇沙阳;姜宗一迁居永安贡川的双峰村;姜胜四迁居沙县的洋口;姜振焘迁居三元区岩前镇的白叶坑。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永安姜氏的姜宗二迁居明溪。(见永安贡川《姜氏族谱》)另据宁化安乐(陈坊)《姜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姜福二的儿子姜念五迁居闽汀归邑之贡川(今永安市贡川镇)。传至姜寿福迁徙至归邑胡坊(今明溪胡坊)砖团坑。姜寿福有3个儿子;长子姜官庆留居故地;次子姜官寿的裔孙姜旺迁居宁邑(今宁化县)铺头岗;第三子姜官九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归邑(今明溪县)迁徙至宁化新村里(今宁化安乐乡)陈坊,为陈坊姜氏的开基始祖。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又有永安姜氏的姜宗四迁居沙县。据永安贡《姜氏族谱》载,从明代始,永安姜氏族人陆续迁徙至三明地区各地,如姜丙六迁居大田县;姜丙四后裔迁居尤溪县;姜福二迁居三元区的忠山;姜向盛、姜正英迁居明溪胡坊;姜宗绍、姜佛金、姜岩浒迁居明溪十六都岩后前庄;姜德永迁居明溪县吉口(今三元区吉区);姜宗一迁居明溪廖坑;姜宗三迁居三元区莘口镇龙安发龙峰;姜眉四迁居明溪桃枝坑;姜世德迁居三元区莘口镇沙阳;姜贵一迁居永安贡川的双峰村;姜胜四迁居沙县的洋口;姜振焘迁居三元区岩前镇的白叶坑。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江西饶州的姜宣琼迁居福建的宁化。据宁化河龙(沙坪)《姜氏族谱》载:姜锦九的长子姜富琼(字东溪),原居江右饶州府安仁县崇德乡十三都基湖社黄塘,于明隆庆年间徙居宁化县招贤里(今宁化水茜乡)张坊村,历数年后又迁徙至潘家石祭。明万历末年(1620年),姜富琼的第三世孙姜延洪、姜延胜兄弟迁居永丰里沙坪村(今宁化河龙乡),开基立业。明崇祯九年(1636年),永安贡川镇一支姜姓迁居尤溪八字桥乡村头村。明末清初,姜全禄从沙县的镇头迁居沙县虬江的田坑村。
  【播迁海内外】
  据姜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姜世良迁至福建漳州龙溪县红豆村,并在此发迹。其后代子孙繁衍,又有分支徙居广东陆丰盐墩乡,继续繁荣发展。此期姜姓纷纷向中国南部闽、粤迁徙,而渡海到台湾者,又以来自闽粤籍居多。当然不乏移居海外者。后来姜世良11世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内地移居台湾。此后,闽、粤姜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有的又远播海外。世尊姜世良为闽、粤、台姜姓始迁祖。明清福建姜氏迁台族人,现多分布在台湾的桃园县、台北市、台南县、新竹县、台北县、基隆市,其中以台南下营、桃园新屋、台北市大安区、松山区及中坜区为众。
据台湾文献资料:明永历15年,龙溪的姜亮入垦台南下营,收养林日升为子,其后合姜林为复姓,后复单姓姜,为当地大族。另外还有一个到台湾来的姜姓开基始祖是姜朝凤。姜世良先迁至福建漳州龙溪,以后,正是这支姜姓家族的后代最先由大陆迁居台湾。姜世良第十一代孙,于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航海过峡,迁居台湾,住在台湾新竹县红毛港。民国时,永安姜姓的姜清松、姜清泰兄弟迁居台湾。此后,闽、粤姜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有的又远播海外。姜姓繁衍增多,又由新竹县分迁台北等地。福建和广东姜姓族人入垦台湾和经商的也不断增多,逐步发展成为大族。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天水郡:西汉置郡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移治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
  广汉郡:西汉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河南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渭川郡:姜子牙的后裔,分布未详。
  堂号
  天水堂:湘阴姜氏【始祖:(后周)姜松年; 先祖:姜应麟】、福建漳州姜世良公后裔、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姜姓。
  广汉堂:以望立堂。
  稼樯堂:湖北、四川、福建。“稼穑”堂号典出神农。传说神农氏教民种庄稼,种庄稼古称稼穑,神农氏以姜为姓,为怀念神农的功德,故以此为堂号。
  渭水堂:江苏沭阳、福建。山东郯城姜姓【始迁祖伯六,明洪武三年奉诏自姑苏迁徙】、合肥姜氏【始迁祖永贵,明洪武初自句容迁合肥东乡浮槎山】。
  渭滨堂:浙江淳安官川姜氏族。 “渭滨”堂号典出姜子牙。商末,姜子牙胸怀大志隐居于渭河边上,垂钩钓鱼,等待英主。周文王遍访贤良,在渭河边上遇到了姜子牙,并请他担任宰相,姜子牙助周灭商,开创了周家八百年基业,后人为此以渭滨为堂号。
  孝友堂:江西九江瑞昌市井泉庄,为汉姜肱、季江、伯淮三兄弟孝友传世,大被流芳。
  敬义堂:为孝友堂分支,湖南湘潭中湘姜兴禄、添恩、添佑派下、四川、湖北阳新、大冶、武汉等地以及浙江遂安城西敬义堂、新定渭川姜氏。
  寅清堂:为孝友堂分支,为孝友堂分支,湖北华荣郭店姜姓
  表海堂:为孝友堂分支,湖北武汉黄陂姜家湾2500人,江苏赣榆县石桥镇人近6000人。
  孝思堂:福建石狮市姜厝姜姓,如今135户,男丁300余人。
  敬睦堂:(资料待补充)
  敬胜堂:浙江馀姚、江西南昌
  敬德堂:浙江象山
  三孝堂:湖南
  森荫堂:湖南宁乡
  森阳堂:(资料待补充)
  龙泰堂:(资料待补充)
  云磬堂:湖南长沙【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宁乡【始迁祖:[后唐]姜德厚】
  瀚静堂: 河北 始迁祖浩,清道光间自河北盐山县姜家庄迁天津大沽口。
  渭璜堂: 安徽安庆地区和湖北黄梅地区
  宝璜堂:湖北湖北汉阳、打虎庄16庄、
  崇本堂:浙江鄞县姚江姜氏、鄞东梅墟姜氏、浙江慈溪 慈东青林姜氏
  经草堂:东禅来经草堂,浙江黄岩,黄城姜氏
  松柏堂:安徽桐城
  馀庆堂:(余庆堂)安徽桐城皖桐姜氏,江苏丹阳滕村
  龙砂支脉:余庆堂分支,江苏江阴
  敦本堂:江西南昌城塘姜氏、江西婺源姜氏、安徽池州姜氏
  敦睦堂:山东莱阳姜氏
  孰乐堂:湖南宁乡
  敦伦堂:湖南邵回
  瀚静堂:始迁祖:(清)姜浩 清道光间自河北盐山县姜家庄迁天津大沽口
  致远堂:昌邑姜氏
  享典堂(惇典堂):浙江金华姜氏
  贻安堂:凰林姜氏
  聚仪堂:浙江省龙泉市城北乡,字辈“洪、昌、乾”
  东海堂:山东
  仁德堂 : 山东烟台福山肖家沟,始迁祖姜苛....
  忠仪堂:山东
  贵三堂:清朝年间,姜洪令、姜申令、姜玉令带领姜贵春、姜贵林、姜贵芝,在辽宁庄河县鼓山沟,开办的以抬钱生意为主。后因枪支官司和经营不善而关闭。
  善庆堂(善庆堂)开阳姜氏
  获胜堂:(资料待补充)
  养拙堂 山东峄县姜氏 始祖姜垒于清乾隆年间由滕县迁入 700人 (现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堂号系清咸丰帝所赐)
  璜瑛堂 湖北枣阳,明代从江西迁移到枣阳
  峝支堂:山东海阳,始迁祖:[元]姜朝阳,字桐臣,元时自海阳猪湾村迁居同邑槐树底。
  寿世堂:浙江江山文溪姜氏,始迁祖:[宋]姜屿; 先祖:[宋]姜璿。以及潭源姜氏、嘉湖姜氏
  飞熊堂:先祖:姜东道; 先祖:姜东述; 先祖:姜东遐
  叙伦堂:浙江兰溪泽口姜氏,始祖:(明)姜文二。
  乐颜堂:延令姜氏【始祖英四,原籍江西南昌之沙湖,明嘉靖时,其子真九[明]、先三[明],迁居当涂洪山,真九之子后归南昌,先三子孙落籍当涂,清初,其后裔再徙泰兴】
  追远堂:江苏武进西林姜氏【始迁祖宗扬,谱称明永乐初自濑水(或云云阳)迁武进西林】
鲁文盛堂:湖南岳阳巴陵姜姓【始祖松年,北宋初人。始迁祖十三世孙时升,宋嘉定间由江西分宁县陂山迁巴陵一都梅田】。
  字辈
  唐朝姜公辅主修姜氏统总谱合大成派字辈:“世运承先泽光华继后如家国文明远廷贤任尔思一邦登政仕永绍吉人图三伯从公久天壁可为谟子能辉前志兆泰俊良储”。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起姜姓统一字辈:“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注:以炎帝第一百八十九世为“孝”字辈开始续延。
  山东莱阳姜姓一支字辈:“国祖德千秋远”。
  山东莱阳姜姓一支字辈:“廷玉日世翕永成书”。
  山东蓬莱姜姓一支字辈:“世守仁可长……”
  山东蓬莱姜姓一支字辈:“德必希成作树传家福善名”。
  山东泰安东平姜姓字辈:“发祥志兰方……”
  山东泰安姜姓字辈:“炎锡汉桂焕培明潞树烯增”。
  山东荷泽巨野姜姓字辈:“金全发……”
  山东登州宁海姜姓字辈:“云玉万殿……”
  山东登州文登姜姓字辈:“财世福国学永云连会玉”。
  山东潍坊昌邑姜姓字辈:“起言义则思……”
  山东潍坊姜姓字辈:“玉官传明祥……”
  山东济宁姜姓字辈:“延庆开元美玉……”
  山东威海姜姓字辈:“学书宜立志明……”
  山东平度姜姓字辈:“天作书连进学……”
  山东巨野姜姓字辈:“九守永传慎福贵常青广自体玉先连”。
  山东牟平姜姓字辈:“文国兴逢英……”
  山东德州姜姓字辈:“文九□殿振延秀智仁圣”。
  山东黄县姜姓字辈:“思启建国开元”。
  山东聊城姜姓字辈:“久志清会明……
  山东姜姓一支字辈:“齐儒圣兆聘渭访续祥邦国治诚顺诰恒富裕利长仲法奎培运永冠西世昌”。
  江西瑞邑井泉庄姜氏字辈:“储文茂胜永大守志兴启贤能道仲时金常必正家(之)”注:从“储”开始接续。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辈:“绍文茂胜永大守志兴启贤能道仲时金常必正家学海亨荣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辈:“泰千文受斌延鸿玉以兴太一仲良季达光圣开成典礼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辈:“守应自先景从明哲钦尊典礼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辈:“太宗彦文国寿定保德元朝典时福单延汝周启应永世家茂学海亨荣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祖武留芳”。
  江苏盐城姜姓字辈:“杰善芝家必有余庆”。
  江苏盐城建湖姜姓字辈:“曰有效启玉(东)海基”。
  江苏盐城大纵湖姜姓字辈:“山文昌章中正大”。
  江苏扬州姜姓字辈:“洪昌明正宝……”
  江苏邗江姜姓字辈:“朝拜治国民律修义德”。
  江苏淮安姜姓字辈:“学万守成文道其昌邦国之江”。
  江苏赣榆姜姓字辈:“开致仁守(正)先(修)启(在)厚统”。
  江苏常州姜姓字辈:“中俊法仁炳习志士国良翰广思茂”
  辽宁丹东姜姓字辈:“文明兆忠奎庭广福来祥”。
  辽宁营口大石桥姜姓字辈:“日思祖得弼希成莫秉亦元可嗣声务若本存大作用乃为克世以传鸣”。
  辽宁大连姜姓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辽宁大连瓦房店姜姓字辈:“国年玉林丰福庆永长生”。
  辽宁大连庄河姜姓字辈:“鸣德作天志……”
  辽宁满族姜姓字辈:“佑德天维作福国文庆书贵长殿甲承恩普玺庭宗续世荣昌军景官红常春银丰宝积连金广喜英明崇志振家全海同馨”。
  辽宁姜姓一支字辈:“清殿永远礼智信”。
  湖北南漳姜姓字辈:“文茂永德福庆国语正大光明”。
  湖北竹山姜姓字辈:“复兴盛世启忠厚传家庭”。
  湖北荆州监利姜姓字辈:“遇世正志定学应昌大开祥运修齐景盛明”。
  湖北襄樊谷城姜姓字辈:“春发元茂英……”
  四川广安姜姓字辈:“腾学文永开通大以丰锡兴荣自有光”。
  四川姜姓一支字辈:“万德方宏龚东”。
  四川广元姜姓字辈:“庭成玉得(德)绍民(元)国”。
  四川内江姜姓字辈:“文之月成应国光思德树明清天福太永兴桂维修”。
  安徽滁州姜姓字辈:“文永长维广家乐世书必有相”。
  安徽定远姜姓字辈:“志文天朝尔廷必洪大学士业守书田国华克正祖德延长”。
  安徽五河姜姓字辈:“忠厚传家远……”
  安徽桐城姜姓字辈:“神祖为上之字国昌恭宽信敏长发其强”。
  吉林长春姜氏字辈:“启炎义再思深修有余庆”。
  云南姜姓一支字辈:“武英南进显……”
  浙江苍南姜氏字辈:“植炳培锦溯集荣增”。
  河南信阳姜姓字辈:“宾东朝德有富荣国玉春满堂万代长青”。
  河北姜姓一支字辈:“登德志海春树永福贵”。
  新疆奇台姜姓字辈:“三子学文基有德世来元”。
  贵州遵义姜姓字辈:
  一房支派:“光在文希单正起芳明天修德能传远万古永流源”;
  二房支派:“文之月成应国光思德树明清天福泰永兴桂维修”;
  三房支派:“禹国若朝单文正廷子如应顺尧邦美可立定林谟”。
  重庆奉节姜姓字辈:“庭宗万代陈先泽大学启兴传明达世德远文门在朝端”。
  黑龙江姜姓一支字辈:“文功成志殿永记诗书化维怀”。
  姜姓一支字辈:“少崇肃法进德益彰衡红光正家兆义昌”。
  姜姓一支字辈:“全永克修日力安”。
  姜姓一支字辈:“照勇锡文宝开自良兆修立怀本居东邦传家道令宗乃启昌”。
  姜姓一支字辈:“四红业守书田国华克正”。
  姜姓一支字辈:“文尚四合一虎庭更有海贵万永明振兴中国立尊天”。
姜姓一支字辈:“鸿连宗光远世瞻祖名长”。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岐水世泽;四岳家声。
  ——姜姓宗祠通用联
  天水世泽;尚父家声。
  ——全联典指吕尚,周武王尊为“师尚父”。姜姓,俗称“姜太公”。
  平江保障;白石清歌。
  ——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明州人姜浩,字浩然,有节操,以承信郎临平江税务。建炎年间,金兵攻平江,他率军民极力抵御。下联典指南宋南宋朝时期的词人、音乐家姜夔,字尧章,因与白石洞天为邻,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寓居武康。一生未做官,往来于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工诗,词尤其出名,又精通音乐。词重格律,音节优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中,自度曲注有旁谱,琴曲《古怨》中并注明指法,为词与乐谱的合集,又著有《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续书谱》等。
  孝征跃鲤;迹溷牧羊。
  ——上联典指东汉南宋朝时期的广汉人姜诗,侍奉母亲极孝,其母爱吃鱼,据说有一天,房前忽然涌出泉水,每日清晨从中跃出一对鲤鱼。后官江阳县令。下联典指十六国时期前秦冀北人姜宇,字子居,少年时为孤儿,家庭贫苦,为人牧羊,晚上则整夜读书。苻坚为帝时,他官至京兆尹、御史中丞。
  五言通用联
  渭水家声大;炎农世泽长。
  ——联上句说西周齐国国君姜尚的故事。联下句说姜姓的始祖为炎农帝。
  楚佩分嬃女;班捍续大家。
  ——全联典指清南宋朝时期的女书画家姜宜,字五峰,如皋人。善墨兰及竹石,工诗。尝题其弟恭寿画兰云:“楚佩分嬃女,班香续大家”。
  六韬能破敌;一榜可封神。
  ——上联典指周朝开国国师姜子牙,又称姜(吕)望、姜(吕)尚,字子牙,原姓姜,周人称之为师尚父或太公望,为周初军事家、谋略家。青年时曾在商都朝歌为吏,后投奔西周,得周文王姬昌的赏识。他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为姬昌提出了逐步翦商增强自己实力,先求改变力量对比、然后伺机进行决战的谋略方案。经过姬昌施行,终于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为灭商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周文王逝世后,他继续辅佐其子周武王姬发,进一步削弱商的实力,并最终指挥周军在牧野之战中一举灭商。西周建立后,因功受封于齐。他举贤尚功,因俗而治;重视工商和军队建设,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奠定了齐数百年的大国地位。《六韬》虽题为吕望所作,实际上当成书于战国中后期,但不排除其中反映了吕尚的某些军事思想。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下联典指民间传说“姜太公封神”,封来封去,到最后却忘记了封赏自己,便只好补封自己为泰山石敢当。姜太公在唐宋时期曾被奉为武成王,与文宣王孔圣,一武一文;明朝以后,虽然关羽成为武圣,姜太公在民间仍很有影响,传说故事很多,巳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说。把石敢当说成是姜太公的化身,正在于渲染石敢当辟邪的民俗信仰。
  七言通用联
  八旬丞相兴大业;七岁翰林显奇才。
  ——上联典指周朝姜姓部族首领姜尚,字子牙。曾在昆仑学道,后奉师命辅佐周室。年八旬余,钓渭水边为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助周武王完成兴周大业。下联典指明南宋朝时期的书画家姜立纲,字廷宪,永嘉人。七岁能书,命为翰林秀才。天顺中以法书行于天下,称姜字。日本国门高十三丈遣使求匾,立纲书之。日本使者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
  匾赠东瀛称国宝;画成牡丹索酒资。
  ——上联典指明南宋朝时期的书画家姜立纲,字廷宪,永嘉人。曾书匾赠日使者,使者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下联典指清南宋朝时期的画家姜思周,字周臣,钱塘人。擅画牡丹,钩勒、设色俱佳。嗜酒,醉后逞笔,所作不轻易与人。曾急作一、二幅,付装潢人郭华阳而索其酒资。
  壮志未能吞司马;大业无惭继卧龙。
  ——此联为四川省剑阁县姜维墓联。其墓原在剑门关口,后因修川陕公路迁于钵孟寺路湾。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望出广汉源自姜滨;炎农世泽渭水家声。
  ——姜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姜太公尝垂钓于渭水之滨。全联典指姜姓的源流和郡望。
  出郊祀禖,帝妃履武;永巷待罪,周后称贤。
  ——上联典指姜嫄于郊外踏着巨人的足迹有娠而生后稷。下联典指周宣王姜姓脱簪珥待罪于永港,感宣勤理朝政。
  德衍有余流长源远昭日月;厚道无限光前裕后启后昆。
  ——全联典指唐朝御史姜流光大墓牌楼对联。姜流光,字德厚,宁乡黄材姜姓初祖。
  大孝神侔,幻奇灵于跃鲤;孤忠天植,缵茂绩于伏龙。
  ——上联典指东汉南宋朝时期的孝子姜诗(广汉人)的典故。下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姜维,字伯约,天水人(今甘肃天水),本是魏将,后投奔诸葛亮,受到重用,任征西将军。诸葛亮逝世后,魏军攻蜀,他死守剑阁,蜀主刘禅降魏,他被迫假降,卧薪尝胆,一直准备反魏复蜀,因事败被杀,功败垂成。“缵”,谓继承。“伏龙”,即卧龙,指诸葛亮。
  雁序情孚,表敦伦于同被;鹰扬望重,兆匡世于钓璜。
  ——上联典指汉南宋朝时期名人姜伯淮的事典。下联典指周朝姜姓部族首领姜尚,字子牙。
  冠世文章,健羡登瀛学士;超群智勇,荣拜征西将军。
  ——此联为姜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南宋朝时期的文学家姜文达,为“十八学士”之一。下联典指三国蜀将姜维有智有勇事典。
  天序有伦,自昔一衾常棣乐;水源在渭,于今远派竹林春。
——此联为台湾省新竹县北埔乡姜姓家庙联:上联说东汉南宋朝时期的广戚人姜肱,字伯淮,与两个弟弟仲海、季江相友爱,常常同盖一床被子而眠。姜肱通五经,又懂星纬之学,朝中征召,他不去。桓帝曾派画工绘他的图像,他用被子蒙着头,说有病怕见风。中常侍曹节要征他任太守,他竟遁逃至海边,多年才回家。常棣,《诗经·小雅》篇名,是宴请兄弟的诗,后用来比喻兄弟。下联说姜姓起源于渭水的支流姜水,而本支姜姓则迁到了台湾省新竹县。
     【祠堂古迹】
       致严堂
  姜氏“致严堂”,位于永安贡川古镇熊荆山,现名张荆村,海拔1050米,其山清水秀、古木浓荫。北宋初期,天下大乱,时任江西吉安知府“一郎”公随父隐居福建清源,为入闽一世祖,后由三世祖“九郎”公游猎山水、相阴阳、观流泉于贡川熊荆山,开创产业起建致严堂。该祠堂坐壬向丙居之,形似落地梅花,另建寺庙、桥梁等,子孙繁衍八闽大地者皆称致严堂为鼻祖,以祀历代香火,其祖祠始建于北宋仁宗景裕三年,后几经重建,现建于嘉庆乙亥二十年,“致严堂”始祖“九郎”公葬北宋元丰乙丑八年,熊荆山水尾坟坐巳向亥,蛇形,俗呼蛇头墓。
       贡川姜氏宗祠
  贡川姜氏宗祠,位于永安市贡川镇贡堡之南的会清桥头。该祠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门表及下堂于天启六年(1626年)被洪水冲倒,清乾隆年间重建。1996年因旧城改造拆去门表和下堂,1998年冬重建。该祠占地5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是今贡堡内惟一保存完好的宗祠。
5ca95b9266b14cf4a3a728af58150708.jpg8a0ef185a3ad4cec9d11f137462ce2f1.jpg
龍口姜氏宗祠
龍口姜氏宗祠,位於尤溪溪尾龍口溪河畔的西北面,始建於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溪尾龍口姜氏開基始祖姜永成主持、姜永壽協助興建。 該祠五個單元,土木結構,建築風格古樸典雅。 前後廳地面平米相等。 左邊有書院,橫廂,正面有圍牆、池塘等建築群組成。 佔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該祠重建,民國38年(1949年)重新翻蓋。
長嶺圳姜氏宗祠
長嶺圳姜氏宗祠,又稱天水郡,位於尤溪埔寧村龍爬山下,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由龍口姜氏第三世孫仙泰、姜仙起、姜仙椿共同興建。 該祠有過多次修繕。 該祠堂佔地面積966平方米,建築面積210平方米,中間單元為前後二廳,左右兩邊各一個單元為四橺地,門口有上下二埕,外有圍牆,牆外原有七口池塘,堂後至水圳,內有空地。 1998年重修祠堂時,起名"起隆堂"。
臺灣姜氏家廟
臺灣姜氏家廟,建立於1923年,由於姜家為當時北埔之最大家族,故特聘請名匠興建此座祠堂。 姜氏祠堂的彩繪是由廣東名匠邱玉坡所繪,其擂金彩繪更是一絕,為國寶級的作品; 木凋部份是採"對場作"的方式,當時從大陸請了兩位漳派大木名匠,用意是使雙方互相較勁,展現出的凋工各具特色,人物生動活潑,精彩細緻,極具藝術價值。 姜氏家廟因匠藝之不凡而被譽為臺灣四大家廟之一
未标题-1 拷贝.jpg
山東姜氏祠堂
坐落於山東昌邑城裡南隅十字街南巷一號,現有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大門一間及東西耳房各兩間。 西院北屋五間,南屋五間連大門一間。 佔地面積約九百平方米。
祠堂建築全部為磚木結構,青瓦覆頂,脊飾吻獸。 正廳前出廊簷,明柱六支,每柱頭梁端篆刻自東向西分別為"福、營、邱、分、派、壽"六字。 大門十柱落地,門枕為精雕石鼓。 一九八九年政府撥款,將其修繕一新,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典故軼事】
言歸於好
源於《左傳•僖公九年》。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斷。 齊桓公建立霸業后,為了重修諸侯之好,於西元前615年在葵丘召開結盟會議,史稱"葵丘會盟"。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位君主,姓姜,名小白,齊厘公子,齊襄公之弟,西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稱霸中原的國君。 齊桓公在位期間重用鮑叔牙,不計前嫌任命曾輔佐公子糾的管仲為相國。 在管仲的主持下,齊桓公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因地制宜,發展漁業,使齊國富強起來,為稱霸奠定了基礎。 齊桓公曾派遣使臣朝拜剛繼位的周僖王,贏得周天子歡心。 另外,他召集各國諸侯到北杏開會,被推舉為盟主,後又在幽地與宋、魚、衛曹等八國國台辦血為盟。 參與會議的諸侯國有魯、親、衛、鄭、許、曹等。 在結盟大會上,諸侯國各抒已見,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達成了一決議:第一,不得阻塞水源; 第二,不得阻撓糧食的流通; 第三,要尊賢育才,選拔賢士,不得世襲官職。 盟會結束時,齊桓公最後要求:"凡是參加同盟的各國,大家訂立了盟約之後,一定要遵照執行,消除過去的隔閡,重新友好相處。 "齊國稱霸的局面終於確立,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後來,人們用"言歸於好"來表示重新和好。
血緣聯宗
姜姓是今天中國的許多姓氏例如呂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柴、紀、丘、齊、強、尚、封、左、薄、賴、逄、申、向、文、駱、充、連、國、饒、蓋、丁、闞、易、崔、章、賀、柯、盧、井、富、栾、厲、桓、景、聶、查、慶、焦、梁丘、望 、戎、 酈、暢、谷、 浦、 移、 麻、 孝、懿、 靈晏、平、檀、閭、即、棠、竹、淳於、東郭、太公、將具、丁若、樂利、申屠、高堂、東宮、士強、仲孫、齊季、子襄、子雅公旗、子尾、子乾、子工、子夏、雍門、閭邱、盧蒲、盧門翰公、公牛、公牽、臼季、左丘、閭公、公紀、余丘、車門 、虞丘、南郭、北郭、於陵、章仇、三、汲、年、邱、甫、芮、楂等姓的重要起源之一。
從姜尚起到現在,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家風家訓
【家訓格言】
姜宸英,清浙江慈溪人,工詩能文,精書法,尤其妙行草書。 70歲高齡時考上進士,官授編修和順天考官。 他以自身的經歷和毅力要求子女,會學習,持久學習,到老還得學習。 其《與子侄論讀書》一文是最有代表性的,他強調:"讀書不須務多,但嚴立課程,勿使作輟,則日積月累所蓄自富,且可不致遺忘。 ”
《姜氏家訓》
姜氏家訓,教誨諄諄。 家訓垂勸,警示後人。 道德倫理,父兄之教。 勸孝勸慈,勸友勸敬。
敬祖尊宗,孝悌友善,耕讀宜家,親睦鄰里。 祖宗家教,先賢遺規。 重整家訓,純吾子孫。
先國後家,大節為先。 居家賢孝,居國盡忠。 嚴於律已,寬以待人。 教子義方,耕讀工商。
不求金玉富,但求子孫賢。 勤有功謙受益。 祖德振千秋大業,宗功啟百代文明。
《姜姓家訓》
居安而思危,友孝、信、忠、義。
尚學而崇文,尊聖、賢、師、長。
勤勉而謙遜,守節、志、誠、德。
知恩而圖報,奉敬、愛、悯、善。
為官與取財,銘廉、正、公、道。
家興與族旺,秉儉、禮、恕、容。
家和與族睦,棄兇、忿、奸、妄。
【姜氏黑龍江宗頌】
雙城聚會。 宗親聯誼。 賓朋滿座。 雅集此地。
九州天下。 始祖故里。 齊魯大地。 太公聖地。
遼河兩岸。 欣悅歡喜。 白山仰首。 天池會意。
龍江揚波。 含笑致禮。 日月增輝。 華夏同祈。
百葉連枝。 根脈相通。 姜姓宗親。 與國同興。
共慶新年。 同賀宗堂。 回憶往昔。 先祖開基。
繁衍四海。 源流九洲。 天布南北。 地貫東西。
普天之下。 莫非炎姜。 枝繁葉茂。 果碩花香。
族運昌盛。 弘道興幫。 博文約禮。 教化其張。
孝敬父母。 友愛兄弟。 尊師重道。 斯德永昌。
講信修睦。 賢能其當。 敏而好學。 美善其揚。
君子德風。 志存八方。 家道豐隆。 源遠流長。
尋根記
家鄉美
環宇風采
溯源坊
致姜氏朋友的信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尋根問祖、落葉歸根、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祖根就是至高神聖的土地,尋根認宗充分表現了華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統雲端大數據中心,秉承著服務全球華人的宗旨。 是綜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產業化資訊流綜合平臺。 立志創建一個全球華人共同參與的百家姓淵流網站,提供一個全球華人探根尋祖,溯源祭祖的聖地。
歷史上由於王朝更替、社會動蕩、天災戰亂等諸多原因,很多家族為了生存發展而北上南下不斷遷徙,在這過程中導致了很多家譜的斷裂殘缺,時至今日很多人扔無法認祖歸宗,作為同樣的炎黃子孫,我們有理由更有義務去幫助他們實現這個人生夙願。 ANXIERA安世代歡迎各位有識之士提供各個姓氏的寶貴資料與交流建議,以此不斷地完善我們平臺,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 (凡提供姓氏資料將分別給予不同性質的獎勵。 您可以通過郵箱asd@anxiera.cn與我們聯繫。 )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先祖的美德是我們驕傲,更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數典不忘祖,落葉要歸根"願每個炎黃子孫都能夠找回自己的歷史歸宿,這種精神上的歸屬感將會大大增強民族意識和凝聚力。 一姓為家,千姓匯聚國。 願我炎黃子孫團結奮進、攜手前行; 願我華夏大地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姜氏渊源 - 百家姓 - 安世代_全球华人溯源祭祖服务平台 https://bit.ly/2YRWBrO

姜氏渊源 - 百家姓 - 安世代_全球华人溯源祭祖服务平台


昌邑半《紅樓》,大美卜莊鎮! - 每日頭條

npq07p653rr34740947qr11soq8pps00ro2qos1r448743s98r3s9po029r9sp5r32p68800orn0483ro1nrorsp6452qno466s0pn1oo59p4766n8579ps26464n46965q6p6q3r07841oo8q9srns7r21p73p76650r0r282124o9rn4or168npqos6qo8o2q314pn043943o094p314r4sp1272pnr844867np3334689o438pp5o1112sr96n730240r60p143r3o8n4374r5322qq38rp98rso6908p495381p4o67q5p7q173349659s8ss6064srq930p05n8317r1601n753pp183pp04o3188qr3p02190n1q4rq23s1816451141o48qq0n4np8pon8q41s946s61qp4n94527o4spso196q028o892768190r72q84pq39692s5n5ps92r0r1ro8o7q4n751848n8npq5r4761ppqqr04osp96rsr766q4q7694q6po01nq20non87rp7863607624r639n846pr97q8n1o6243o5no987o38468pnrn134r08238972q28r45q38qr0542q9o179162p3209qrsnn52s2q0noq314n7q834nsq5opqq0q834n25470q0084o41nq95p30q0385o2560840r24ss596qr4r229n719r2r641890p4

姜再新當選為關東四省姜氏宗親會會長
近日,本網獲悉,關東四省(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姜氏宗親代表大會隆重舉行,會議的主題是換屆。 在此次會議上,姜再新再次當選為會長,姜思忠再次當選為秘書長。
姜氏宗親會會長姜再新向大會彙報了兩年來的宗親工作進展情況,姜再新會長說:"兩年來在所有宗親的支援下,我們宗親工作發展很快,由當初的幾個人發展到今天的近千人,兩年來我們順利地組織了多項宗親活動,得到了世界姜氏宗親總會及所有族人的支持與稱讚,兩年來對本支系的祖系查找工作進行的也非常順利,到目前為止,各家族祖系已基本查清, 所有這些都是宗親會成員不懈努力的結果,所以,才取得了我們今天的豐碩成果。
會議還決定儘快開展關東姜氏家譜的編修工作,要求各分支立即著手收集相關的資料,以便於加快準備工作。
上圖是以往的關東姜氏族譜(老譜)
姜再新會長在會上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兩年來本支系各家族祖系已基本查清,今年是我們三年計劃續修關東昌邑姜氏族譜的重要一年,今年我們要儘快收集、整理各家族譜系,匯總,然後組織排版、印刷、裝訂等工作。 所以眼前我們要儘快組建一個關東昌邑姜氏修譜籌委會,以便開展修譜的具體工作。姜再新当选为关东四省姜氏宗亲会会长_姜氏家谱-家谱网 https://bit.ly/39RfxgQ
----------------------------------
昌邑半《紅樓》,大美卜莊鎮!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cMtWN9
姜泊古村
兩面水,姜氏聚,千年村,名姜泊。古村靜靜地躺在濰河的懷抱中,享受著流水和時光的撫愛,因村莊兩面鄰水,故取名泊子,隨姜姓人口繁衍,遂稱「姜泊」。風光旖旎,歷經滄桑的古村,人文積澱豐厚,慢慢的舒展開來,宛如一幅縮小的治亂興衰的歷史畫卷。
姜泊,林木環繞,環境優美,方形村落,布局嚴謹,東西主街,「之」字南北路,是我國古代北方村鎮建築的活化石和典型代表。
初雪過後,菊花也收起了她的明媚嬌艷,皚皚白雪似乎覆蓋了這世間的所有顏色,古樸的建築讓人犯起了糊塗,若不是喇叭響起,還以為活在清末,身處民國。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李曹兩家名躁一時,一部《紅樓夢》寫盡了李曹兩家的興衰榮辱。李本為姜,姜本出自姜泊,這裡是李士楨、李煦父子的老家,夢回故里,此是「歸處」。李煦和曹雪芹爺爺曹寅自小為康熙帝伴讀,憑藉與康熙帝的特殊關係,成年後兩人分別任蘇州織造和江寧織造,李曹家兩家還結為親家,李煦之妹即為曹寅之妻,因此姜泊是曹雪芹奶奶的娘家。李曹兩家名躁一時,但因宮斗,招致橫禍,家道敗落。目睹了家族從興盛到敗落的曹雪芹把李家和曹家的興衰榮辱史寫成了名著《紅樓夢》。俗有「蘇州李氏半紅樓」之稱,我們稱「昌邑姜家半紅樓」亦不為過。
李士楨為《昌邑姜氏族譜》初稿作序,而他的兒子李煦和他的大堂弟姜卓共同完成了《昌邑姜氏族譜》的修訂稿。
李煦出任蘇州織造30年,先後四次辦理康熙帝南巡接駕事宜,被奉加大理寺卿、戶部右侍郎銜和光祿大夫。
上圖為《竹村居士小照》和《李煦四季行樂圖》這兩幅圖描寫的都是李煦外出遊玩的場景。
《 紅樓夢》 中家喻戶曉的人物史太君賈母原型就是李煦的妹妹、曹寅的妻子。繭綢是昌邑特產,李煦的320封家信中多次提到了昌邑繭綢。《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中王熙風送她的禮物中也多次提到了昌邑繭綢。
時至清末,姜泊誕生了近代工商業世家——「五大功」家族。清嘉慶初年汝順、汝孝兄弟因生活所迫,踏上了闖關東的艱辛之路,由起初走街串巷叫賣綁腿布起家,從聚成發燒鍋到榆樹錢酒業有限公司,從弟兄二人發展至濯汶浴治汾五大商號,正如民謠所唱:「進了五大功,上有綾羅綢緞,下有油鹽醬蒜」。在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之後,「五大功」家族把目光投向了金融業,從最初的「功成當」到「功成玉錢莊」,再到與喬致庸日升昌票號、北京的四大恆、上海的浙紹公所並稱的全國四大錢莊,後來成為民國四大民營銀行之一——功成銀行,盛極一時。
昌邑半《紅樓》,大美卜莊鎮!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cMtWN9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2xnn6gr.html


「修譜說」中國人爲什麼要建那麼多祠堂,祠堂和族譜有什麼關係?
「修譜說」中國人爲什麼要建那麼多祠堂,祠堂和族譜有什麼關係?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2N1PBWU
在傳統家族文化中,族譜和宗祠是必不可少的兩大內容,編修族譜是爲了尋根問祖、聯結血脈、承上啓下、增知育人,那麼,宗祠起什麼作用呢,我們今天詳細講講。
宗祠,也叫做宗廟、祖祠、祖厝,最常用的兩種叫法是家廟和祠堂。宗祠不僅是供奉祖先牌位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也是商議家族大事、執行家法族規的地方。
上古時期,宗祠爲天子專有,士大夫以及平民是不能私自建祠堂的。
周代以後,士大夫逐漸開始建立宗祠,以便供奉祖先和舉行祭祀。到唐五代時期,民間開始建造家族祠堂,清代以後,祠堂開始在各大家族繁衍開來。
最開始,民間每個家族的祠堂必須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而且還要從現田中每龕取二十分之一作爲祭田
祠堂作爲族權和神權交織的中心,還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
設立宗長管理全族事務,下設宗正、宗直負責族內的家族大事和家法族規。
在古代,宗祠是集合家國法制爲一體的場所,既要有國法的體現,又要增設家法,具有強烈的時代特性。
發展到現在,主要以家族法規爲主,也是聚合族人,凝聚族人團結力的主要場所。宗祠的建設,往往也是族人家族榮耀的展現地,所以,在城鄉建築規模中,祠堂是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羣體,古文化加上古建築,這樣一座集合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學的建築,往往也是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代表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傳統文化水準。
在家族文化中占據重要作用的祠堂和族譜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宗祠是編修族譜的重要資料來源
宗祠中的幾個重要部分寢堂、宗祠正廳和祠聯。
寢堂是祠堂中最莊嚴之地,是擺放祖宗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牌位不是任意拿來放上去的,自立祠供奉之始祖及始遷祖,要舉行隆重的「進主」儀式,按世序一定位置依世代供奉的。
從祖宗牌位的排放位置我們可以詳細的知道世系排列。
宗祠正廳供奉著始祖公及夫人塑像,左邊是建祠宗支宗親各支祖公及夫人塑像,右邊是廣行忠孝善事,兩側依次陳列著歷代珍藏的龍頭祖牌,如同"家譜"。這也是族譜中像讚的主要來源之一。
祠聯,包括堂聯、楹聯、門聯等。通過對聯形式,將姓氏的來源、發祥地、祖先的居住地、名諱字號、官位以及祖先的嘉行懿事等內容,用言簡意賅的語言進行藝術再現,族譜中的姓氏起源和祖輩介紹也有了資料補充。
其次,宗祠是發起修譜的主要場所
宗祠是爲了供奉祖先和舉行家族大事的場所。編修族譜本就是家族的大事,從選擇主要負責人,到組織編修人員,都需要在祠堂中表決商議,族譜編修完成後,發譜也應在祠堂進行。
族譜作爲一個家族的發展史,當然也涵蓋其宗祠的發展,而宗祠的發展變化也豐富了族譜的內容,兩種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存在。
「修譜說」中國人爲什麼要建那麼多祠堂,祠堂和族譜有什麼關係?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2N1PBWU


「修譜說」族譜中的家傳和藝文著述重要嗎?如何編寫?
2020-12-04 族譜號
家傳和藝文著述是族譜中比較核心的內容,記錄好這兩方面內容,對於傳承族譜和教化後人有很大的作用。
家傳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歷史功績,那就得看家傳了。家傳,是用來記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績人事跡的文體,是一種正式的傳記。
早在周代的青銅家譜的鼎彝銘文,一代接一代記述了祖先的美德、功勳等事跡,這就是人物傳的起源。
周以後,家譜世系是選官、婚娶的重要依據,成爲統治階級分配權力、維護財產的政治工具,對人物傳不夠重視。宋以前只重世系,不重人物傳記。
宋以後,多數爲了替帝王將相、諸侯、土豪、地主樹碑立傳,人物傳成爲家譜中的重要內容。特別明清時期、民國時期的家譜,人物傳內容比較豐富了,形式也有了很大變化。編寫人物傳成爲了修譜的一個傳統。
「傳記」記述了一個人一生的功績品德,從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貢獻,到對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業績,如:出資修建祠堂、祖墓等,全部記述在內,以作爲後人學習之榜樣,並榮耀家族。
家傳一般分爲:列傳、內傳和外傳等。
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
內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傳記中多配有該人的畫像或關於該人的故事圖畫,讓後代讀起來倍感生動形象
家傳之用詞以真實平朴爲重,最忌溢美之詞。這也是評價一部「家傳」水平高低與否的重要標準。
家傳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家族中的名人傳記來教育和引導後人,所以在撰寫的時候一定要根據真實性、時代性、文學性的特性,抓住人物的特點,寫出傳主個性化的性格特徵;著重挖掘人性和思想品德,體現人生的價值和思想意義;選擇人物主要事跡,寫出人物的成長或成才過程,寫出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通過人物形象去感染人、教育人。
藝文著述
「譜乃一家之史「,其中當然少不了家人的藝文著述。自六朝起,就有將家族中名人的著作錄入家譜的慣例,尤其是到了明朝,此風更盛,這部分的內容更加豐富了,涉及史學、文化、經濟、宗教等許多領域,在形式上甚至堪於」經典史料「相媲美。
家譜中的藝文著述,在體例上一般稱作:藝文志、辭源集、文徵集等。
「藝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寫的詩文著作爲主要內容,也收集本族人與外人的書信來函,以及經籍、表策、碑文、書札等,有的還有版畫、肖像畫、版本作品、名家書法、歌曲等,從形式到內容都十分豐富。
藝文著述是家族先人的心血結晶,其中的大量珍貴史料文獻,有著非常珍貴的參考和欣賞價值。但是,由於藝文著述的種類、內容繁多,而又良莠不齊,所以還需後人用心整理,方能使家族中的藝文精品得以流傳和利用。
同時,我們在續補家譜現代藝文著述時,更需精心挑選,慎重錄入,把最有價值和代表性的文獻傳給後代。
「修譜說」族譜中的家傳和藝文著述重要嗎?如何編寫?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q8mUGx
--------------------------------
弘揚傳統,懂得感恩
建祠堂修家譜,是承前啓後的大事,歷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化人民遵從祖訓,敬長輩,知根源。俗話說「無源之水四處漂,無本之木基不牢」。家譜作爲先人的奮鬥史,讓人民清楚了解先輩們的奮鬥歷程,激勵後代爲社會爲國家多做有益的事。如今人民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本祠堂作爲家族共有地方,紅白喜事都會用到,修祠堂也是爲家族子孫後代做貢獻
促進交流,增進團結
俗話說,親不過家鄉人,農民一直覺得族人都是自家人,因爲同根同脈。如今大部分人都在外打工,很多都定居在城市,族人之間碰面的機會少,甚至幾十年都沒見過面,農村的人情味變得越來越淡了。而建祠堂修族譜,給大家創造了一個相互認識的機會提供了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村民間的感情,加強了團結。特別是一些先富的人,可以帶動村民更好發展,共同致富。
在老農看來,建祠堂修家譜固然是好事,但是不能鋪張浪費,要懷著虔誠的心態
---------------
祠堂的出現
1、祠堂出現的社會背景以及原因
在宋以前,禮之大體一直仍然延續禮經。宋代的時候,因爲時間相去久遠,三代之禮延續到當時有很多已經不適合那時候的要求了。所以朱子根據當時情況重新制禮。
這就是《朱子家禮》中提到的:
三代之際,禮經備矣,然其存於今者,宮廬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節,皆已不宜於世,世之君子雖或酌以古今之變,更爲一時之法,然亦或詳或略,無所折中,至或遺其本而務其末,緩於實而急於文,自有志好禮之士,猶或不能舉其要而因,於貧窶者,尤患其終不能有以及於禮也。
意思是,隨著時代變化,禮也應該隨之而變。三代之禮雖然完備,但是很多節文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時代了。當時的飽學之士雖然根據三代之禮以及現實情況進行了酌情的變化,但是詳略不一,沒有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案進行普及推廣,甚至有的忽略了根本而逐末,或者不重視內在之實而只重視外在節文。從而導致有志好禮之士,不能列出要點而遵從。貧困的人,憂患自己終老去世之後沒有可以遵從的儀文以符合禮。
是以嘗獨究觀古今之籍,因其大體之不可變者,而少加損益於其間,以爲一家之書。大抵謹名分、崇愛敬,以爲之本。至其施行之際則又略浮文務本實,以竊自附於孔子從先進之遺意。誠願得與同志之士熟講而勉行之。庶幾古人所以修身齊家之道,謹終追遠之心,猶可以復見,而於國家所以崇化導民之意,亦或有小補雲。
所以朱子遍覽古籍,遵循大原則這些不能變得。而進行損益。大體以誠敬,忠恕之道的原則,以爲禮之本。在實行的時候既能體現禮之文而又能重本務實。從而達到修身齊家,慎終追遠,以及教化民衆的意義。
同時在三代以前庶人是無廟的,而朱子於此時明確提出了「祠堂法」。這就是祠堂正式的起源了,從此祠堂開始正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並且其重要意義一直影響至今。
通禮(此篇所著,皆所謂有家日用之常禮,不可一日而不修者)
祠堂(此章本合在祭禮篇,今以報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實有家名分之首,所以開業傳世之本也。故特著此,冠於篇端,使覽者知所以先立乎其大者,而凡後篇所以周旋升降出入向背之曲折,亦有所據以考焉。然古之廟制不見於經,且今士庶人之賤,亦有所不得爲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禮雲)
麼祠堂的意義朱子在這裡提的很明確。即報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
2、修祠堂的錢
既然修建祠堂,那麼就要花錢。所以爲了能夠保證各種開支的正常用度,制定了置祭田這樣的制度
置祭田。
(初立祠堂,則計見田。每龕取其二十之一以爲祭田,親盡則以爲墓田。後凡正位、祔者皆放此。宗子主之,以給祭用。上世初未置田,則合墓,下子孫之田計數而割之,皆立約聞官。不得典賣。)
每龕取他家田地的二十分之一作爲祭田,交給祠堂統一管理。因爲蓋祠堂是整個宗族的事,所以每一家都要貢獻力量。具體出資份額,也是根據自己財力而定。
3、祠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祠堂既然承擔祭祀活動的職能,那麼按時按規矩祭祀就是祠堂內的重要事務。在朔望日以及俗節要祭祀不輟。
正至朔望則參。
(正至朔望前一日,灑掃齊宿。厥明,夙興,開門,軸簾,每龕設新果一大盤,於卓上每位茶盞托、酒盞盤各一。於神主櫝前設束茅聚沙。於香卓前別設一卓。於阼階上置酒注盞盤一於其上,酒一瓶於其西,盥盆帨巾各二於阼階下......)
俗節則獻以時食。
(節如清明、寒食、重午、中元、重陽之類。凡鄉俗所尚者,食如角黍。凡其節之所尚者,薦以大盤,問以蔬果,禮如正至朔日之儀)
在日常生活起居的重要性中,祠堂的重要性是大於居室的。
有水火盜賊,則先救祠堂,遷神主、遺書,次及祭器,然後及家財。易世,則改題主而遞遷之。
這點是和先秦時期宗廟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同時,祠堂還是舉辦家族各項重要活動的場所。比如封官,主人生嫡長子,等等,都要到祠堂舉辦活動。
從此以後,祠堂成爲了華夏人民慎終追遠的重要場所,並且延續至今已有接近千年歷史。
朱子所倡導開創的祠堂法,其實是宗廟制度的延續。
三、宗廟制度
在三王時代甚至更遠的時代,是沒有祠堂的,那會只有宗廟。《尚書·舜典》記載: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意思就是在宗廟裡舜接受了堯帝的禪讓。在古代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宗廟之祭。所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1、宗廟是什麼?
宗,尊祖廟也。廟,尊先祖皃也。可見宗廟是祭祀祖先的場所
《禮記・祭義》曰:「右社稷,左宗廟。」
同時在三代之時,宗廟的地位是遠大於其餘的建築的。
《禮記・曲禮》雲:「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爲先,廄庫次之,居室爲後。「
從這一句里可以知道,諸侯君子營建宮室首先要修建宗廟,最後才是居室。
2、在古代的禮樂制度下,整個社會是有一定序列的。而這個序列並不是被我們現代人認爲的那種階級說法。而是有自然真實上的意義的。因爲序列就是自然真實本身的一個特點。所以禮別尊卑,別的是什麼尊卑?是德行。德行高,德行精者,自然能夠以精帥粗。同時我們上面講過了,我們是守根不離之道,德行高者自然其根深,所以就有了不同序列,其廟不同的制度。
《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祭法》
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設廟、祧、壇、墠而祭之,乃爲親疏多少之數。是故王立七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遠廟爲祧,有二祧,享嘗乃止。去祧爲壇,去壇爲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墠曰鬼。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二壇......適士二廟一壇......官師一廟......庶士、庶人無廟,死曰鬼。
可以明確看出,庶人是不得建廟來祭祖的,只能祭於寢。而且在當時,建廟祭祀是一件非常耗費財力的事情,同時有著諸多的規矩。庶人也承擔不起。對於天子以及諸侯來說,都會有專門的籍田,用來提供祭祀所用。
《詩經.周頌.載芟》:「載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毛傳:「籍田,甸師氏所掌,王載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畝,諸侯百畝。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謂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
以上的這些就是祠堂最古老的表現形式了,是祠堂沒出現之前的情況。之所以下了這麼多筆墨,就是爲了讓大家更好的明白宗廟祠堂在我們文化的地位,以及深層次的意義。
四、總結
綜上所論,祠堂在我們華夏人民的生活中以及儒家的視野下,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體現了我們華夏人民重根不離的根本之道。所以炎黃以來,不管如何星移斗轉世事變幻,我們華夏人民依然在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繁衍,綿延不絕,就是因爲我們重根報本,敬天法祖而躬行於身這樣的精神。所以我們雖歷經萬難以及外族入侵而仍不改其志。在現代社會,雖然異學異說不絕於耳,但只要我們牢牢的守住我們的根本,重根報本,那麼我們幾千年來所積攢的生機依然在這片土地上,而華夏文明不絕如縷,必然會有重放光明,爲大家重新認識的一天。論壇精選丨現在村里要蓋祠堂讓捐錢,蓋祠堂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oSXknq
-------------------
「修譜說」一本完整的族譜一定需要這七個方面,你知道嗎?
2020-12-04 族譜號
一本完整的族譜,必須包括序言、宗規、字據、服制、圖說、傳志、世系、其他八部分。
下面我們就以已編修好的族譜爲例,詳細介紹下這八個部分在修譜時應該怎麼編。
一、序言
序言主要介紹家族源流、修譜意義、修譜過程和修譜人名。
在《青山彭氏錫寬支譜》中序言是這樣寫的:
如上圖所示,最開始介紹祖先彭祖「錢鏗」他的生平事跡,然後說出修譜的目的是:約定家訓「持正秉公、勤勞節約、讀書健身、行善積德」緊接著敘述此次修譜的人員:「由景字輩組織、出資、編撰和印刷。」
這樣一本族譜的譜序就寫完了。
二、宗規
宗規主要包括祠規、家規、家訓、派語等。
在《青山彭氏錫寬支譜》
家規家訓有:敦孝悌、和兄弟、睦宗族、謹祭祀、崇祠宇、重墳墓、正婚姻、端心術等。
著重強調倫紀、公益、持身和風紀四個方面。
派語是族內子弟取名的規定,以列行次、連世系、定尊卑。
《青山彭氏錫寬支譜》中派語是:旭濙公急、志罡伯再、仁守思文、公汝希應、興子允添、朝明照遠、玉貴盛邦、英祚永世、正本清源、賜福延慶、景運隆開、瑞毓兆勝。
三、字據
分爲契約、合約、合同和官府訴訟文書。主要內容有購置墳山、祠田、學田等族內公產的契約;就墳山、牧場管理或劃分界址與外姓簽訂的合約、合同、山林、田土、湖洲糾紛,官府審判處理的文書。
四、服制
爲封建社會對喪服的規定,按與死者關係的親疏,分爲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
《青山彭氏錫寬支譜》中的字據式樣如下:
五、圖說
分爲祖先像讚和墳墓、屋場、牧場、湖洲圖及說明,墳墓圖說在族譜中占有較多篇幅,詳細說明所葬何人,其地理環境及墓向,以利後人祭掃。
六、傳志
族務志和人物誌。
族務志內容較雜。有祠堂志,敘述祠堂的規模、環境、修建沿革,祠堂祭祀的祭文、儀式,祀田數量、租額情況及捐田人名目。
族居遷徙志,爲家族遷徙、居住情況的記載,濱湖而居的許氏、費氏等譜中還撰有湖業志,主要記述湖洲購置、面積和與外姓解決湖洲邊界糾紛的情況。
人物誌爲家族名人,如官宦、鄉紳、耆壽及節婦、賢母等人的傳.記、壽序、墓誌及人物表等。不少族譜還附有這些名人的詩歌、文章,被封、贈的皇帝誥敕等。
人物表分爲歷代仕官錄( 或稱宗獻錄、功德錄)、生員表等。
七、世系
爲族譜的主體部分,從一世祖起,分枝溯源,綿延而下,分世系圖和世系表。世系圖以線條連接,一目了然。世系表則逐代逐人介紹其祖先及配偶的生歿時間、埋葬地點及墓向、生育情況及簡要生平。
《青山彭氏錫寬支譜》中的世系樣式如下:
八、其他
丁口錄、義譜等。丁口錄爲家庭人口統計資料。義譜附於譜末,記載所收異姓養子、義子的世系,見於方氏、左氏、何氏等譜。
「修譜說」一本完整的族譜一定需要這七個方面,你知道嗎?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9SbNvl
------------------------------
祠堂文化的繁榮側面反映了這個歷史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是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具體體現。
1.姓氏祠堂 : 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徵是:內部——設有神主龕,供置祖先的神主牌,而且龕前都有香爐、燭台等祭器;祠堂內都有覆竹狀的祠聯或行第序列;橫樑或四周牆壁上懸掛有牌匾。外部——一般都有三個門:中門爲大門,門上寫有姓氏祠堂的名稱,如「方氏大宗」、「葉氏宗祠」、「余氏祠堂」、「陳氏支祠」等;左右兩邊爲儀門,門上寫有「入孝」、「出悌(也做『弟』)」字樣。另外,姓氏祠堂每隔一段時日均進行大規模的拜謁祖先的祭祀活動;每過幾年或幾十年一般都組織族人專修族譜。
2.歷史名人專祠 :歷史名人專祠是官方或民間爲國家和地方名人建立的紀念性祠堂,有別於宗族祭祖的姓氏祠堂。歷史名人專祠一般不進行族姓的祭祀活動(但有的羣衆也上供品或進香,舉行非集體的祭祀儀式),不設神主龕、神主牌,也不修族譜,僅爲了弘揚歷史名人的功績、品德、氣節等。一般堂中多有名人塑像或畫像供後人瞻仰。同時,常陳列與名人有關的研究資料、著述和文物等等。此類祠堂的形制與姓氏祠堂相似,建築風格也比較傳統,形制卻較小。但現代歷史名人專祠與古代歷史名人專祠的建築形式、風格卻有所不同。有的歷史名人專祠還被列爲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名人專祠雖然在數量上無法與姓氏宗祠相比,但其歷史意義卻遠在一般宗祠之上,它大都成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裡,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居住著一個家族或幾個家族,他們大多建立自己的家廟,這種家廟一般稱作「祠堂」,祠堂分爲宗祠、支祠和家祠。在特別崇尚程朱理學的徽州,作爲「申訴根本返始之心,盡子孫孝情」的祠堂是祭祖、正俗、教化等事務的聖地,它集宗教、倫理道德、法律於一身,也是一個宗族最高權力的象徵,每個宗族都會從族裡推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擔任族長。
可以說祠堂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很講究祠堂的建造,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爲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徵。
老祠堂
廣東人喜好修建祠堂,幾乎村村有祠堂。有錢的男子都可以獨立修祠堂,甚至可以爲活人修建祠堂。人們常說的「六親」,指的是夫妻間、父母與子女間、兄弟之間、兄弟們的孩子之間以及兄弟們的孫子和曾孫之間,宗族內三五代之間關係尚且親密,然而數代之後,關係疏鬆,就需要宗族關係來調節,而修建祠堂祭祀共同祖先,則是整個宗族百世得以聯繫的紐帶。所以在廣東,大宗有大祠堂,來祭祀共同祖先,各支派又有小祠堂,各祠堂內按照輩分先後擺放祖先靈位。上尊下卑,左長右幼,井然有序。宗祠除祭祖開會外,還開辦私塾或者義塾,傳承宗族禮俗。
儘管祭祀祖先的習俗由來已久,宋代以前的民間祭祖活動多在家廟或陵地舉行,受帝王宗廟,尤其是唐代以後冊封元勛功臣,敕建祠廟的影響,以祠廟祭祖代的形式逐漸進入民間,元代以後基本形成定製,明清時期達到頂峯,在北民南遷較爲集中的南方更爲盛行,幾乎村村建有祠堂。有的家族繁衍迅速,人丁興旺,分堂分房,別派別支,除了總祠以外,派有派祠,堂有堂祠,房有房祠,支有支祠,形成了支、房、堂、派、總的寶塔式祠堂結構,加上朝廷賜建的個人專祠和旌表修建的節孝祠堂,祠堂多達數十個。 祠堂門前設聚星池,一爲風水,二稱防火救止。有些祠堂門前設有照壁,並爲取得功名的族人設立旗杆石,以資彰顯並激勵後輩
名門修譜:家譜記錄家族發展,那祠堂有什麼用?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2YNWrS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