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域=南詔/《滇載記》一卷,明楊慎撰。 楊慎, 正德進士(楊慎、姜龍和陸粲)/雲南-諸葛賜姓張蒙鄭趙楊段高七姓/姓氏與祖先雲南洱海地區階序社會的形成 連瑞枝 臺灣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南詔(738年-902年/937年),彝文典籍稱為瑪史茲(彝文:ꂷꏂꌅ),吐蕃人稱之為姜域(藏語:འཇང་ཡུལ,威利:ljang yul),是8世紀時興起的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古國,其國民主要由烏蠻和白蠻組成,由蒙舍詔首領皮羅閣在738年建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goo.gl/maps/zq9Mw8bRJd7XcEvZA

2021-01-26_215428

https://goo.gl/maps/zq9Mw8bRJd7XcEvZA


洱海位於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西北,古代文獻稱洱河、西洱河、葉榆河、葉榆澤、彌河、昆明川、昆明池等[1],為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洱海北起大理市上關鎮,南至下關鎮。
洱海發源於洱源縣茈碧湖,源頭出自黑谷山,唯一出水口在下關鎮附近,經西洱河流出。[1]
洱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ZjxTN
詞源
漢唐時期,昆明夷居住在今洱海地區,昆明夷之「昆明」又作「昆彌」,後有文獻將「弭」通「彌」,「弭」又被記作「渳」,然後簡化為「洱」,故此有了「西洱河」、「洱海」等稱呼[2]:45。
因古時南方漢人不辨「澤」、「河」二字,因此洱海也被稱為「西洱河」、「葉榆河」[2]:44。
概要
洱海屬於瀾滄江流域,亞熱帶,高原季風性濕潤氣候,位於東經100°05′至100°17′,北緯25°36′至25°58′之間,湖泊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帶狀,湖盆剖面為深碟形。洱海流域面積2565平方千米,在海防高程1974米時,水面面積249.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5米左右,最大水深20.9米,南北長約42.6公里,東西最大寬度約9公里,湖水透明度180至660厘米,庫容約28.8億立方米。湖面風浪較小,沿岸地勢平緩[3][4]。
1978年南京地理院調查顯示,洱海魚類有九科35種,土著種有21種。洱海水禽有45種及亞種,留鳥13種,候鳥24種,旅鳥8種,合計有8目10科28屬。洱海水生植物有32種。
河流水系
洱海主要水源來自降水,入湖河流大小共有117條。北有芘碧湖、西湖、海西海、經洱源盆地、鄧川盆地分別由彌苴河、羅時江、水安江匯入;西部有蒼山十八溪;南部有波羅江;東部有海潮河、鳳尾箐、玉龍河等匯入。洱海唯一的天然出水口是西洱河,流入黑惠江後到漾濞縣平坡與漾濞江匯合,再匯入瀾滄江。[1]
成因推測
洱海在傍晚時分的景色。
洱海地處瀾滄江、金沙江、元江三大江分水嶺地帶,西有點蒼山,東有玉案山,屬於典型內陸斷陷盆地,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呈現一個不規則的狹長帶。
洱海形成約在更新世早期,初為淺水湖泊,中晚更新世時,盆地深陷,湖面擴大,與北部古鄧川湖和南部古風儀湖成串狀連通。全新世以後,又經歷地殼下陷與沉積充填,而後,由於入湖三角洲發育,風儀湖消失,鄧川湖分離,遂形成今天的湖形。
人文旅遊
洱海有三島、四洲、九曲之勝;又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洱海水質優良,水產資源豐富,同時也是一個有著迤邐風光的風景區。
洱海流域被認為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濱湖帶的考古發掘推測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出現。漢代這裡成為西南絲綢之路的樞紐,發展出後來的茶馬古道。唐代時南詔國和後來的大理國便出現在該區域。留下了太和城遺址、崇聖寺三塔等。周遭原住民為白族。
大理古城
南詔德化碑
元世祖平雲南碑
太和城遺址
龍首城遺址
崇聖寺
無為寺
佛圖寺塔
蝴蝶泉
喜洲白族建築群
上關鎮
金梭島遺址,銀梭島遺址
南詔風情島
三塔倒影公園
環保整頓
2012年起洱海旅遊熱發酵,大批資本進駐在其周邊興建海景旅館餐館,達兩千家之多,大量遊客廢水排入導致水質變化,2017年3月31日,雲南大理市政府發布一則史上最嚴環保公告《三號公告》,之後1900家旅遊設施被停業,僅有一百家左右證照非常齊全,且自費興建高價汙水設備將水排往別處的旅遊設施被准許復業[5],從此洱海周邊住宿一房難求且高價,洱海旅遊變為高收入人群獨享的傾向。
2018年三線劃定方案出爐,是比三號公告更嚴的整治方案,限定湖邊15米之內藍線區旅遊設施要強拆,粗估1500間客棧會被拆除,許多投資人一夕化為泡影。大理市委書記高志宏承認,在客棧的發展過程中,規劃和審批存在滯後的問題,客棧增速驚人的高速超出了很多預想,而停止發證後有一種無證營業也沒關係的流言在市內傳播,導致一些投資人誤信而繼續建造,直到政府下重手後他們才抱怨投資全毀,高志宏認為這些客棧老闆自己要有一半以上責任
洱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ZjxTN

2021-01-26_215617


白族佛教連環畫卷《南詔圖傳》丨美在中國
白族佛教連環畫卷《南詔圖傳》丨美在中國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sVG5VD
在南詔時期流傳下來的文物之中,《南詔圖傳》又名《中興二年畫卷》因為描繪的是「觀音幻化、南詔立國」的故事,它又習慣被人們稱之為「國史畫卷」.......
《南詔圖傳》由紙本畫卷和文字卷兩部分構成。其中的畫卷部分為七組彩畫,畫卷全長552厘米、高31.5厘米,成畫於公元898年。描繪的是觀音菩薩在大理傳教的故事。此圖書的創作背景是根據巍山起因、鐵柱記、西洱河及國史所載圖書聖教傳入邦國之源完成的。
卷中畫面均有相關的注釋,圖文並貌。是當時經南詔內庭「白蠻」官員王奉宗和張師獻給舜化貞皇帝的禮物。此畫卷珍貴異常,是我國最早的優秀連環畫卷。
舜化貞皇帝病故後四年,南詔255年的歷史也隨之結束了,謀權篡位的鄭改國號為大長和國,在《南詔圖傳》之後還加繪了自己持香爐禮佛的畫像,旁註「文武皇帝聖真」,卷尾也加繪了《西洱河圖》。
畫卷以及文字內容主題大致就是:公元649年,聖人「梵僧」就進入了洱海地區傳教,在南詔國史《巍山起因》就記載了梵僧在洱海邊授記細奴邏的「聖人人國授記」故事。
不知何由,一直珍藏於南詔國和大理國宮廷的畫卷卻在清雍正初流入了北京市井之中,被人所購贈與貴族松園老人。1860年鴉片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畫卷又不知所蹤。
直到1944年8月,美國學者在紐約出版的《哈佛亞州研究季刊》上發表了《雲南的觀音像》論文,隨後一併刊載了《南詔圖傳》的全部黑白照片。至此,失蹤多年的《南詔圖傳》才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經多翻打聽,據悉,該圖卷為日本中山公司所有,僅說是田中先生所贈,其餘也問不出究竟。現藏於日本京都藤井友鄰館內。
《南詔圖傳》成畫於中興二年,可以推測畫卷記載的歷史在中興二年或中興二年之前,但其後又有關於文武皇帝段思平的記載。究其原因,估計也只有說《南詔圖傳》本身就是對王權的認同。
《南詔圖傳》是南詔時期的民族藝術珍寶,對於研究古南詔歷史文化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所畫內容故事情節生動、連貫,是中國最早的佛教連環畫。
白族佛教連環畫卷《南詔圖傳》丨美在中國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sVG5VD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oqp38pq.html

2044sp513s9649n7985p489r7ps3qq181nr028325qnq4911orq6r96356ro9162r70q86o44rp145548o9o0p613qp3sr763q5p0905726p40o4n1288426145nq407p84q66rq9796478so8q218p52385orqpn045ro333qo04n41n121qpq0777noqqo1rs4292q635s4q94865s8s5sp8qr22431p3147071no74q93ns52n846ro62972o


Microsoft Word - 4.陳耔伶 85-104.doc (fcu.edu.tw)

2021-01-26_220753

Microsoft Word - 4.陳耔伶 85-104.doc (fcu.edu.tw)


南詔圖卷
『南詔圖傳』文字卷
  鐵柱記云:初三賧白大首領將軍張樂盡求並興宗王等九人,共祭天於鐵柱側。主鳥從鐵柱上飛憩興宗王之臂上焉。張樂盡求自此已後,益加驚訝。興宗王乃憶,此吾家之主鳥也,始自忻悅。此鳥憩興宗王家,經於一十一月後乃化矣。又有一犬,白首黑身,號為隴犬。生於奇王之家也。瑞花兩樹,生於舍隅,四時常發,俗云橙花。其二鳥每棲息此樹焉。又聖人梵僧未至前三日,有一黃鳥來至奇王之家,卽鷹子也。又於興宗王之時,先出一士,號曰各郡矣,着錦服,披虎皮,手把白旗,敎以用兵;次出一士,號曰羅傍,着錦衣。此二士共佐興宗王統治國政。其羅傍遇梵僧以乞書敎,卽封民之書也。其二士表文武也。後有天兵十二騎來助興宗王,隱顯有期,初期住於十二日,再期住於六日,後期住於三日。從此兵強國盛,闢土開疆,此亦阿嵯耶之化也。
第二化
  潯彌脚、夢諱等二人欲送耕飯。其時梵僧在奇王家內留住不去。潯彌脚等送飯至路中,梵僧已在前廻乞食矣。乃戴夢諱所施黑淡綵二端疊以為首飾,蓋貴重人所施之物也。後人效為首飾也。其時潯彌脚等所將耕飯,再亦廻施,無有恡惜之意。
第三化
  潯彌脚等再取耕飯家中,送至巍山頂上。再逢梵僧坐於石上,左有朱鬃白馬,上出化雲,中有侍童,手把鐵杖;右有白象,上出化雲,中有侍童,手把金鏡。並有靑沙牛。潯彌脚等敬心無異,驚喜交並,所將耕飯,再亦施之。梵僧見其敬心堅固,乃云恣汝所願。潯彌脚等雖申懇願,未能遣於聖懷。乃授記云:「鳥飛三月之限,樹葉如針之峯,奕葉相承,為汝臣屬。」授記訖,夢諱急呼耕人奇王蒙細奴邏等云:「此有梵僧,奇形異服,乞食數遍,未惻聖賢。今現靈異,並與授記;如今在此。」奇[王]蒙細奴邏等相隨往看,諸餘化盡,唯見五色雲中,有一聖化,手捧鉢盂,昇空而住。又光明中髣髴見二童子,並見地上有一靑牛,餘無所在。往看石上,乃有聖跡及衣服跡,並象馬牛蹤,于今現在。後立靑牛禱此其因也。
第四化
  興宗王蒙邏盛時,有一梵僧,來自南開郡西瀾滄江外,獸賧窮石村中,牽一白犬,手持錫杖鉢盂,經於三夜。其犬忽被村主加明王樂等偸食。明朝,梵僧尋問,翻更凌辱。僧仍高聲呼犬,犬遂嘷於數十男子腹內。偸食人等,莫不驚懼相視,形神散去。謂聖僧為妖怪,以陋質為驍雄。三度害傷,度度如故。初解支體,次為三段,後燒火中,骨肉灰燼,盛竹筒中,抛於水裏。破筒而出,形體如故,無能損壞。鉢盂錫杖,王樂差部下外券赴奏於𡵔外字(山于)山上,留着內道場供養頂禮。其靴變為石,今現在窮石村中。
第五化
  梵僧手持瓶柳,足穿屧履,察其人輩根機下劣,未合化緣,因以隱避登山。村主王樂等,或騎牛馬乘,或急行而趕之。數里之間,梵僧緩步而已,以追之莫及。後將欲及,梵僧乃廻首看之,王樂等莫能進步。始乃歸心稽顙伏罪。梵僧乃出開南外字(山+羌)浮山頂。後遇普苴大首領張寧健。卽建成之父也。建成卽張化成也。後出和泥大首領宋林別之界焉。林則多生種福,幸蒙頂禮。
第六化
  聖僧行化至忙道大首領李忙靈之界焉。其時人機闇昧,未識聖人。雖有宿緣,未可敎化。遂卽騰空乘雲,化為阿嵯耶像。忙靈驚駭,打𫒝鼓,集村人。村人旣集之,髣髴猶見聖像,放大光明。乃於打𫒝鼓之處,化一老人云:「乃吾解鎔鑄,作此聖容所見之形,毫釐不異。」忙靈云:「欲鑄此像,恐銅𫒝未足。」老人云:「但隨銅𫒝所在,不限多少。」忙靈等驚喜從之,鑄作聖像,及集村人𫒝鼓,置於山上焉。
  鐵柱記云:初三賧白大首領大將軍張樂盡求並興宗王等九人,共祭天於鐵柱側。主鳥從鐵柱上飛憩興宗王之臂上焉。張樂盡求自此已後,益加驚訝。興宗王乃憶,此吾家中之主鳥也,始自忻悅。
第七化
  全義四年己亥歲,復禮朝賀。使大軍將王丘佺、酋望張傍等部至益州,逢金和尚云:「雲南自有聖人入國授記,汝先於奇王,因以雲南,遂興王業,稱為國焉。我唐家或稱是玄奘授記,此乃非也。玄奘是我大唐太宗皇帝貞觀三年己丑歲,始往西域取大乘經,至貞觀十九年乙巳歲,届於京都。汝奇王是貞觀三年己丑歲始生,豈得父子遇玄奘而同授記耶?又玄奘路非歷於雲南矣。保和二年乙巳歲,有西域和尚菩立陁訶來至我京都云:「吾西域蓮花部尊阿嵯耶觀音從蕃國中行化至汝大封民國,如今何在?」語訖,經於七日,終於上元蓮宇。我大封民國始知阿嵯耶來至此也。
帝乃欲遍求聖化,詢謀太史撝託君占奏云:「聖化合在西南,但能得其風聲,南面逢於眞化。」乃下勑大清平官瀾滄郡王張羅疋:「富卿統治西南,疆界遐遠,宜急分星使,詰問聖原,同遵救濟之心,副我欽仰之志。」張羅疋急遣男大軍將張疋傍,並就銀生節度張羅諾、開南都督趙鐸咩訪問原由,但得梵僧靴為石。欲擎舁以赴闕,恐乖聖情。遂繪圖以上呈。儒釋驚訝。並知聖化行至首領張寧健及宋林則之處,餘未詳悉。至嵯耶九年丁巳歲,聖駕淋盆,乃有石門邑主羅和李忙求奏云:「自祖父已來,吾界中山上,有白子影像一軀,甚有靈異,若有人取次無敬仰心,到於此者,速致亡 ,若欲除災禳禍,乞福求農,致敬,祭之無不遂意。今於山上,人莫敢到。」奏訖,
勑遣慈雙宇李行將兵五十騎往看尋覓,乃得阿嵯耶觀音聖像矣。此聖像卽前老人所鑄也。並得忙靈所打鼓呈示摩訶,摩訶傾心敬仰,鎔眞金而再鑄之。
 
勑 大封民國聖敎興行,其來有上,或從胡梵而至,或於蕃漢而來,奕代相傳,敬仰無異,因以兵馬強盛,王業克昌,萬姓無妖扎之災,五穀有豐盈之瑞。然而朕以童幼,未博古今,雖典敎而入邦,未知何聖為始,誓欲加心供養,圖像流行,今世後身,除災致福。因問儒釋耆老之輩,通古辨今之流,莫隱知聞,速宜進奉。
勑付慈爽,布告天下,咸使知聞。
 中興二年二月十八日
  大矣哉!阿嵯耶觀音之妙用也!威力罕測,變現難思,運悲而導誘迷塗,施權化而拯濟含識。順之則福至,逆之則害生。心期願謔,猶聲逐響者也。由是乃效靈於巍山之上,而乞食於奇王之家。觀其精專,逐授記□,龍飛九五之位,鳥翔三月之程。同贊期,共稱臣妾,化俗設敎,會時立規,感其篤信之情,遂現神通之力。則知降梵釋之形狀,示象馬之珍奇。鐵杖則執於拳中,金鏡而開於掌上。聿興文德,爰立典章。叙宗祧之昭穆,啟龍女之軌儀。廣施武略,權現天兵,外建十二之威神,內列五七之星曜。降臨有異,器杖乃殊,啟摧凶折角之方,廣開疆闢土之義。遵行五常之道,再弘三 之基。開秘密之妙門,息災殃之患難,故於每年二月十八日,當
大聖乞食之日,是奇王覩像之時,施麥飯而表丹誠,奉玄彩而彰至敬。當此吉日,常乃祭之。更至二十八日,願立霸王之丕基,乃用牲牢而享祀西耳河。記云:西耳河者,西河如耳,卽大海之耳也。主風聲、扶桑影照其中,以種瑞木,遵行五常,乃壓耳聲也。二者,河神有金螺金魚也。金魚白頭,額上有輪。蒙毒蛇遶之,居之左右,分為二耳也。而祭奠之,謂息災難也。乃於保和昭德皇帝紹興三寶,廣濟四生,乃捨雙南之魚金,仍鑄三部之聲衆。雕金卷付掌御書巍豐郡長,封開南各張傍,監副大軍將宗子蒙玄宗等,遵崇敬仰,號曰建國聖源阿嵯耶觀音。至武宣皇帝摩訶羅嵯,崇像敎眞宗,自獲觀音之眞形,又蒙集衆之𫒝鼓。洎中興
皇帝問儒釋耆老之輩,通古辨今之流,崇入國起回之圖,至安邦𢍀俗之化。贊御臣王奉宗信博士内常侍酋望忍爽張順等謹按巍山起回、鐵柱西耳河等記,而略叙巍山已來勝事。
 時中興二年戊午歲三月十四日謹記。
南詔圖傳文字卷 https://bit.ly/3cbMsy8


2021-01-26_220954

南詔(738年-902年/937年),彝文典籍稱為瑪史茲(彝文:ꂷꏂꌅ),吐蕃人稱之為姜域(藏語:འཇང་ཡུལ,威利:ljang yul),是8世紀時興起的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古國,其國民主要由烏蠻和白蠻組成,由蒙舍詔首領皮羅閣在738年建立,從748年開始擴張至今雲南全境和貴州西部,到860年代極盛時的統治範圍包括今中國的雲南全境、四川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以及緬甸北部、寮國北部、泰國北部地區和越南西北部地區。902年鄭買嗣自立為帝,滅亡南詔,建立大長和國。史學界有時將902年至937年大理國成立前的歷史亦算作南詔。
唐時西洱河地區,居住著烏蠻,共分6大部落,號稱「六詔」,即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及蒙舍詔(彝文里寫作ma shy nzyꂷꏂꌅ,意為金竹王)。當中蒙舍詔因地處南方,稱為南詔,亦為各部落中最強,家族姓蒙氏(蒙姓來由為唐朝冊封,使用較少;盛行父子連名)。「詔」解作王[1](彝文里寫作nzyꌅ)。他們與白族直接有關。
649年,蒙舍詔首領細奴邏建號大蒙國,稱奇嘉王[2](雖然稱國,但還只是個部落[3])。另一種說法是南詔東北白崖的白國張樂進求讓位於避仇來居的細奴邏[4]。細奴邏遣子入唐,求唐朝保護。729年2月,唐打敗破西南蠻,平定昆明鹽源(今鹽源)。
在748年滅東部的爨氏和750年攻陷姚州以及所管轄的「三十二個州」之前,統一的南詔領地僅有今雲南省西北部的西洱河地區。
統一建國(736-738年)
當時南詔實力最強,欲求一統六詔,唐王朝為減輕與吐蕃接壤的邊患,支持南詔兼併各部落。737年,唐朝派御史嚴正誨協助南詔攻下石和城(今鳳儀)、石橋城(今下關),佔太和、襲大釐逐河蠻,之後又繼續兼併各詔。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皮羅閣在唐王朝支持下兼併五詔,進爵雲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區為基地建立政權,以其族姓為國號,稱大蒙或蒙[3]。次年遷都太和城(在今大理市)。南詔稱臣於唐朝,被唐玄宗冊封。
擴張(748-750年)
主條目:唐朝與南詔的戰爭
公元748年,唐朝立閣羅鳳為雲南王。唐朝為加緊控制洱海地區,修築安寧城,惟受到爨氏各部反抗,受唐朝派兵鎮壓,閣羅鳳隨即拉攏爨氏各部,奏請朝廷謝罪。
鮮于仲通為劍南節度使,張虔陀為雲南太守。鮮于仲通褊急寡謀,張虔陀矯詐,無禮對待閣羅鳳。閣羅鳳曾與其妻子謁見都督,張虔陀無禮對待他們。張虔陀還對他們征斂,閣羅鳳大多數不給,張虔陀遣人罵辱之,還誣告閣羅鳳謀反。閣羅鳳忿怨,因發兵反攻,天寶九年(750年),圍攻殺死張虔陀,陷姚州並「取夷州三十二」。
與吐蕃聯盟
唐朝西川節度使楊國忠派鮮于仲通率兵六萬出戎州、巂州,分三路進兵征伐南詔。南詔節節敗退,閣羅鳳遣使向唐朝謝罪,請求歸還擄掠所得,與唐朝和好,否則要向吐蕃投降,被唐朝所拒。
南詔於是向吐蕃求救,唐軍進軍靠近南詔首都太和城,戰敗。吐蕃與南詔由此結為兄弟之邦,閣羅鳳被吐蕃稱為贊普鍾。閣羅鳳說:「生雖禍之始,死乃怨之終,豈顧前非而忘大禮」,修築「大唐天寶陣亡戰士冢」(俗稱萬人冢),並在太和王都立大碑,刻石寫上「叛唐不得已而為之」等字句。
公元754年,李宓率軍七萬攻南詔,打到南詔首都太和城外,閣羅鳳守在城內不出戰,李宓軍糧盡,士卒因疾病瘴疫及飢餓而死者達到十分之七八,李宓率餘部返回,南詔追擊,李宓全軍覆沒。
唐軍在天寶戰爭中的慘敗,丞相楊國忠卻向唐玄宗報捷。明代萬曆雲南總兵鄧子龍,看了「萬人冢」感慨地寫道:「唐將南征以捷聞,誰憐枯骨臥黃昏,唯有蒼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弔忠魂」。
779年,唐朝李晟等大破南詔、吐蕃聯軍,使其損失慘重。李晟率禁兵四千人,金吾大將軍安邑曲環率邠、隴、范陽兵五千,從東川出軍,自江油到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大軍,一破之,斬首六千級,俘獲大量吐蕃南詔部眾。范陽兵在七盤追上吐蕃南詔軍,又破之,攻占維、茂二州。李晟追擊吐蕃南詔到了大度河外,三破之。吐蕃南詔大軍被趕入山谷,因饑寒、隕於崖谷而死的達到八、九萬人。
不久,南詔再次歸附於唐朝。異牟尋遣其弟湊羅棟、清平官尹仇寬等二十七人獻地圖、方物給唐朝。唐朝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賜印,印文為「貞元冊南詔印」。以袁滋、龐頎為等持節領使,冊封異牟尋。異牟尋離開座位,跽受冊印,稽首再拜,又受賜服備物。異牟尋說:「開元、天寶中,曾祖及祖皆蒙冊襲王,自此五十年。貞元皇帝洗痕錄功,復賜爵命,子子孫孫永為唐臣 。」
改國號
779年,異牟尋遷都陽苴咩城(又作「陽苴𠴟」、「羊苴咩」、「苴咩」,後又稱「紫城」、「大理」、別稱「鶴拓」,今雲南大理舊縣城西三塔附近)[3]。794年,異牟尋被唐朝封為南詔王,自此世稱南詔國,別稱鶴拓。
860年,世隆改國號為大禮國(或為禮儀之邦之意[3]),自稱皇帝。878年隆舜改國號為大封民(或大封人,「封」古音「幫」,「封民」或「封人」即「白民」或「白人」,乃民族自稱,南詔建國百餘年,烏蠻已經白蠻化,白族之名或來於此)[3]。
衰弱與滅亡
南詔長期與唐朝戰爭,國力日趨衰弱,南詔「屢覆眾,國耗虛」。南詔的漢人鄭氏世襲清平官一職壟斷大權,897年,清平官鄭買嗣指使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902年,鄭買嗣殺死南詔王室親族800餘人,滅亡南詔,建立大長和國。
政治
南詔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響,其初期官制有「六曹」,即兵曹、戶曹、客曹、法曹、士曹和倉曹,基本是模仿唐朝地方官制。後期改六曹為「三托」、「九爽」。「三托」是:乞托,主馬;祿托,主牛;巨托,主倉。「九爽」是:幕爽,主兵;琮爽,主戶籍;慈爽,主禮;罰爽,主刑;勸爽,主官人;厥爽,主工作;萬爽,主財用;引爽,主客;禾爽,主商賈。每三爽有一督爽管轄。
其相稱為清平官,決國事輕重,有大軍將與王共同決策大政。地方軍政制度則有六節使、二都督,原六詔地區設置六瞼。「瞼」猶如唐之「州」。在被征服地區設置節度。
行政區劃
主條目:南詔行政區劃
𧸘、瞼
南詔在其統治中心、原六詔地區洱海地區設置了「𧸘」(貝僉)或「瞼」,相當於唐朝內地的州級行政結構。
大和𧸘:南詔前期設,治今大理市太和。
陽苴咩𧸘(苴咩瞼):南詔前期所設陽苴咩𧸘(亦名陽𧸘),後期設苴咩瞼(謂之陽瞼),治今大理古城。
大釐𧸘(瞼):南詔前期設𧸘(謂之史𧸘),後期設瞼(亦名史瞼),治今大理市喜洲。
邆川𧸘(瞼):南詔前期設𧸘(謂之賧𧸘),後期設瞼,治今大理州鄧川。
蒙舍𧸘(瞼):南詔前期設𧸘,後期設瞼,治今大理州巍山縣。
白崖𧸘(瞼):亦曰勃弄。南詔前期設𧸘,後期設瞼,治今大理州彌渡縣紅岩。
雲南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州祥雲縣雲南驛。
品澹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州祥雲縣雲南驛。
蒙秦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州漾濞縣。
矣和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州洱源縣三營。
趙川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市鳳儀。
節度、都督
南詔在「𧸘」或「瞼」地區之外被征服地區,另有節度、都督的設置。 南詔前期(貞元十年,794年)設置有:
8節度:雲南、拓東、永昌、寧北、鎮西、開南、銀生、鐵橋。
南詔後期設置有:
6節度:弄棟、永昌、銀生、劍川、拓東、麗水;
2都督:會川、通海
軍事
南詔軍隊一般分為常備軍、鄉兵與夷卒。常備軍數量不大,但戰鬥力很強,其精兵稱「羅苴子」。鄉兵是南詔軍事力量的基礎,戰時臨時從各村邑抽調。村邑成員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夷卒是少數民族武裝,也屬臨時性質,戰時方從少數民族地區徵調。夷卒驍勇善戰,常與「羅苴子」並為前驅。
南詔主管軍事事務的高級官員稱大軍將,屬於一種榮譽職務,節度使、都督、清平官、曹長均可領有。其下則有演習、演覽、繕裔、繕覽、澹酋、澹覽、幕偽、幕覽等職。
經濟
南詔社會經濟發展頗不平衡,而以滇池與洱海地區水準最高。農業生產以水稻為主,兼種豆、麥、粟、稷;多數地區實行稻麥復種制,一年兩熟;長於治理梯田。畜牧技術頗為先進,其越睒驄名聞遐邇。手工業較為發達,尤以兵器製造最為著名。現存雲南省彌渡的南詔鐵柱,柱高三米,分五次鑄造,然後銜接,反映出南詔較高的冶煉水準。南詔後期,從西川俘獲大批工匠南來,帶動了紡織、雕漆等行業的發展,工藝水準接近中原。南詔交易採用繒帛、鹽塊,後期採用貝幣。
在南詔統一以前,農業在西洱河蠻的經濟生活中已占主導地位,農作物有稻、麥、粟、豆等,耕種方式、收穫產量與中原大體相同。蒙舍詔和蒙嶲詔雖屬生產較落後的烏蠻,但社會經濟也以農業生產為主,他們所在的陽瓜州(今巍山)土地肥沃,適宜稻禾的生展,又有大池塘,周圍達數十里,盛產魚及菱芡等物,當地「邑落人眾,蔬菜水菱之味,則蒙舍尤殷」
文化
南詔文學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頗重,但也呈現出自身的特色(如引白語入詩),散文、詩賦成就顯著。民間復以漢字為白語注音,形成白文。南詔後期,派遣大批貴族子弟到成都留學。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南詔文人多善詩賦,成就突出。除詩賦外,南詔文人也長於散文寫作,《南詔德化碑》是其代表之作。
南詔音樂舞蹈豐富多彩。同時南詔樂舞則受雲南少數民族與東南亞影響較多,《南詔奉聖樂舞》與《驃國樂舞》是其代表。西元745年,唐玄宗曾賜南詔胡部、龜茲二樂。西元800年,南詔亦獻《天南滇越俗歌》四章於唐,後被改編成《南詔奉聖樂》,參加演出的人數多達百人。南詔還盛演一種驃國樂舞,內容屬於佛教性質,袁滋出使南詔時曾經見過。南詔民間歌舞以「踏歌」、「壺蘆笙」較為普遍,少年子弟也喜歡吹樹葉表達感情。
南詔繪畫留存至今的不多,而以《南詔圖傳》最具代表,被譽為「滇南瑰寶」。南詔雕塑以劍川石窟最受稱道,技藝精湛,造型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受到人們的普遍讚譽。分布雲南各地的大黑天神摩崖造像,則代表了南詔雕塑的另一傾向。
社會
民族
南詔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蠻書》例舉的以「蠻」為分的民族多達十幾個。很多民族與今天的民族有承傳關係。從影響力和人數上看,白蠻(白族先人[來源請求])和烏蠻(一部分彝族的先民[來源請求])是南詔的主要族群。白蠻主要分布在滇西,滇中一帶的平壩地帶,交通發達。烏蠻主要分布在滇東一帶和山地林谷中。此外,另有「和蠻」(今哈尼族先民[來源請求])、「順蠻」(今傈僳族先民[來源請求])、「磨些」(今納西族先民[來源請求])、「尋傳」(今阿昌族先民[來源請求])、「裸形」(今景頗族先民[來源請求])、「金齒」「望蠻」(今傣族先民[來源請求])、「樸子蠻」(今德昂族、布朗族、佤族先民[來源請求])等少數民族廣泛分布各地。南詔是一個由多民族共同組成的聯合政權。
語言
南詔的統治階層為洱海地區的白蠻,白蠻漢化較深,語言近於中原漢語,只是四聲訛重,有的名物稱呼不同。唐樊綽於《雲南志》雲:「言語音白蠻最正」。所謂正,是以唐代中原語音為準則。南詔建立後,以洱海白蠻語言為主,融合成為新的白語。
風俗
南詔統治區內民族眾多,習俗各異。所謂南詔習俗,只是就其主體民族而言,也因烏蠻、白蠻之分而有所不同。白蠻受到漢族習俗的影響較多,而烏蠻習俗則保留了更多的傳統特色。它們中的許多至今仍在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沿襲不變。
南詔人奉行父子連名命名制度。其形式是以父親名字的末字作為兒子名字的首字,世代相連不斷。此一命名制度淵源於氐族羌族的傳統,有助於財產繼承和政統維繫。南詔男子服飾略同漢人,女子短衣著裙,習慣披氈、跣足(赤腳)。南詔人好生食食物。南詔喪葬火、土葬並行。烏蠻多行火葬,白蠻多行土葬,形式同於漢族,唯三年以上時,須撿骨重葬。南詔節祭主要有盛會客、星回節和火把節。別的節祭則與漢族相似,只是不過寒食和清明節。
宗教
南詔建國以前,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尤以鬼教較為盛行。建國以後,歷代詔王多推崇佛教,晚期特別興盛,興建了不少佛寺與佛塔。家家戶戶,都以敬佛為其首務。南詔佛教以阿利僧派為主,後期每以阿利僧為國師,反映出阿利僧教的影響很大。除阿吒力教外,南詔也有禪宗等派流傳,但多限於王室貴族之中。南詔兼奉道教,勸豐佑時曾一度加以禁廢。此外,南詔還信奉一些別的宗教,如巫教、景教等。
統治者及年號一覽
主條目:六詔君主列表 § 南詔(蒙舍詔)
古代越南人對南詔的異說
在古代越南,曾有南詔國是「趙武帝佗之後」的說法。在越南古籍《嶺南摭怪‧南詔傳》中,提出歷史上的南越國(南粵)被漢朝所滅後,「其趙氏子孫,各散四方」,後來更在越南北部地區「劫掠海濱之人,戮漢守令。其民畏服,呼為『南趙』。」並進一步以為「南趙」訛為「南詔」,因而南詔國是南越趙氏遺族所建立的。[5]
對此,中國學者戴可來作出駁斥,認為與史實不符。理由是南詔的「詔」其實是王或首領的意思,而該政權是六詔中的蒙舍詔所建立。至於杜撰南詔是趙佗之後的原因,戴可來認為是「因為越南人以趙佗為其『開國之君』,編造這套傳說,藉以自誇,不足為信。」[6]
而近現代的越南史家,也已經對南詔歷史有較深的認識,如陳仲金說南詔國境內「這個地區之人稱王為詔」、「蒙舍詔位於最南面,故稱南詔」[7];1970年代越共學術機關編撰的《越南歷史》,亦說「『詔』是民族首領的稱呼」,與陳仲金見解相同。[8]
英國人與泰國人提出南詔始祖是泰族亦被中國駁斥。南詔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2z0Pz


蒙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蒙姓
蒙 (ㄇㄥˊ)
高陽氏後封蒙雙,有蒙氏、雙氏。(見《元和姓纂》)
東蒙主以蒙山為氏,秦有將軍蒙騖,生武,武生恬,皆仕秦,
望出安定。(見《通志、氏族略》)
關於蒙氏的得姓有兩種說法:一說源自高陽氏,
也就是距今約4500年前君臨天下的顓頊帝,他是黃帝軒轅氏的嫡孫;
另一種說法是以地為氏,古代有主持東蒙山祭祀的官,
他的子孫就用地名〝蒙山〞為姓,後來逐漸改為單姓〝 蒙〞了。
無論得姓於誰,蒙氏的歷史都十分悠久,在先秦時期一直有很響亮的名氣。
除了蒙恬一家人出人頭地之外,在較早的楚國,也有一位大夫蒙穀,
依照史書的記載:『昭王自隋返郢,五官失法,百姓離亂,穀獻典,
五官得法,百姓大治,王欲封之,穀辭。』
提起蒙恬,就要說說『筆』了,關於中國筆的發展過程,
「辭海」上有十分詳盡的記述,作為一個中國人實在不可不知啊!
在「古今注」謂「古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
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為筆;據此則筆之為物,自古有之,
為至秦始用竹管而有筆之名耳。或謂古皆以刀或鉛或鉛畫字於簡牘,
故有刀筆及鉛槧之語。,實則古書字以筆,有誤則刀削之,所謂筆則筆,
削則削也;鉛乃粉筆,非鉛錫之鉛,謂以刀鉛刻畫作字,非也。
這段文字,不但把有關中國筆的發展過程交代的清清楚楚,而且,
更明白指出了蒙恬其人在這方面的重大貢獻。
蒙恬,長久以來為每一個中國人所熟悉,是秦始皇時期威風八面,
功績彪炳的歷史名將,曾經將兵三十萬,北逐戎狄,收復黃河以南靈、
勝諸州之地,並且修築長城,起臨洮,至遼東:不久之後還渡河據陽山,
居外十餘年,威震匈奴。
像這樣一位威武蓋世的大將,竟然還能關心文縐縐的書寫工具,
「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而始做筆,他的出類拔萃,
可以說是有目共睹,他的受人崇敬,更是古今皆然。
蒙恬的父祖兄弟,更是一個個傑出卓越。根據考證,
蒙氏家族本來是戰國末期的齊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人,
後來才播遷到秦國所在地的陝西咸陽一代繼續繁衍的。
他們在秦國的發跡是始自蒙恬的祖父蒙騖,他曾為秦王功伐韓國,
得地置三川郡;征討趙國,又定太原;征伐魏國,又拔高都;
後來更一口氣打下了韓國的三十七城,軍功之輝煌,在當時數一數二。
蒙恬的兄弟蒙毅,也是當時的風雲人物。根據史載,
蒙毅曾在始皇帝的朝廷上位至上卿,秦始皇雖然喜怒無常,暴虐無道,
但對蒙毅卻十分的器重,出則參乘,入則御前。據說,
當時其兄蒙恬領兵在外,而蒙毅時為內謀,所以諸將都「相莫與之抗」呢!
這個姓氏也許由於字面的關係,常常會被人與蒙古人聯想在一起,
按照「續通志士族略」的記載,我國元朝時期,的確出現複姓蒙古姓氏。
當時蒙古人統一中國,曾在別部人來降編入蒙古軍者,
均在其本姓之上冠以「蒙古」二字。後來這些人的子孫之中,
就有人乾脆以「蒙古」為姓,又為中華民族增加了一個姓氏。
不過以蒙古為姓的中國人,顯得越來越少,因此,有許多學者判斷,
他們大概也逐漸改姓單姓的蒙氏,使得蒙氏家族的陣容為之一壯。
蒙姓依「全國姓氏要覽」(內政部96年6月12日出版)
之全國姓氏排名與人數統計,台灣蒙姓大部分分佈在新竹、彰化、
嘉義、花蓮等地,其目前排名第284名,男性有347人,
女性有355人,共計702人。
蒙姓資料來源:姓氏詞典、中華姓氏大辭典、500年前是一家、
百家姓探源、百姓祖宗圖典、全國姓氏要覽等。
蒙姓照片來源:郭智祥珍藏提供


152153167_758589284858379_8843257472464979227_n


4651546517

宋朝疆域圖111-1142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