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0_1016172021-01-10_1016112021-01-10_101324

美國痛失傅高義,最懂中國、日本的東亞大師
【朱雲漢專欄】他是當前唯一受美日中敬重的東亞大師,也是最謙和、平易近人的哈佛學者。傅高義離世,他的理念對政、學界的影響依舊存在。
美國痛失傅高義,最懂中國、日本的東亞大師|天下雜誌 https://bit.ly/2MHhpiY
文 朱雲漢   天下雜誌714期
我在冬至那天突然接到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Ezra F. Vogel)教授過世噩耗,感到十分震驚與悲慟。
我感到震驚,因為三週前我才在一場線上研討會聆聽他的發言,看不出有絲毫病容。我悲慟,因為傅高義是碩果僅存的一位具有大智慧與大歷史視野的東亞專家,也是唯一能同時得到美國、中國與日本學界及政界敬重的大師。
傅先生的家就緊鄰哈佛大學校園,與哈佛大學教授俱樂部僅有幾步之遙。所以老朋友去看望他,他都會請他們先去家中小坐敘舊,然後一起到俱樂部坐在為他保留的靠窗座位上用餐。他對我這個後生晚輩也是如此親切招呼。
在我交往過的眾多美國東亞學者中,他是極少數能真正跳脫「西方中心」思維,而能設身處地深入理解日本與中國的一位。在哈佛大師級人物中,他是最謙和、最誠懇、最善良、也最平易近人的一位,跟他互動如沐春風。
傅高義很年輕就嶄露頭角,他在1972年接替費正清出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第二任主任。他的暢銷書《日本第一》把戰後日本經濟奇蹟的故事介紹給美國公眾;他所著《鄧小平改變中國》一書,讓美國讀者可以透過這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來理解中國創造的另一個經濟奇蹟,這本書也曾獲當年度國際事務最佳著作的「蓋伯圖書獎」(Lionel Gelber Prize)。
主張美國不該全盤否定中國
儘管近幾年美國國內政治環境瀰漫著麥卡錫主義的肅殺之氣,他仍積極主張中美對話與合作,並不時批評川普團隊的新冷戰思維。他最後一次演講是12月1日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上的主旨發言。
他提醒與會者,拜登當選總統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雙方應該從高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次做出努力,盡快推動美中兩國高層會晤、專業人士進行專業交往,工作層則在細節方面進行溝通。
他也指出,美國不應詆毀中國在世界所做的建設性努力,比如中國在節能減排、非洲國家基礎建設、抗擊疫情方面等做出的貢獻。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提出這樣的觀點,需要很大的道德勇氣。
這樣一位智者、仁者與勇者的過世,是美國學術界的一大損失。
美國痛失傅高義,最懂中國、日本的東亞大師|天下雜誌 https://bit.ly/2MHhpiY
---------------------------------
傅高義(英語:Ezra Feivel Vogel,1930年7月11日-2020年12月20日)[1],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Henry Ford II Professor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meritus at Harvard University),精通日文,能說漢語,[2]著有多部關於中國、日本和亞洲研究的著作。[3]
傅高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y9cM5
生平
1930年,傅高義出生於俄亥俄州德拉瓦市一個猶太人家庭,曾在俄亥俄衛斯里昂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習,並於195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他在1967年至2000年間於哈佛大學任教,曾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亦曾在 1992 年至 2015 年間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的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4]精通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國家[5]。2020年12月20日,因術後併發症,傅高義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間醫院去世,享年90歲。[6][7]
作品
傅高義關於日本和中國的著作非常暢銷。他曾多年在香港研究廣東及廣州,他關於中國研究的主要著作《共產主義下的廣州》、《先行一步》和《鄧小平時代》已經在中國出版。
傅高義對廣東的研究基於他在廣東地區進行的大量田野調查。傅高義的鄧小平研究基於他在北京對鄧小平經濟顧問于光遠等人的採訪。傅高義組織翻譯了于光遠的回憶錄《1978我親歷的那次歷史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台前幕後》:Deng Xiaoping Shakes the World: An Eyewitness Account of China's Party Work Conference and the Third Plenum。[8]
鄧小平曾對自己的歷史評價自評「對半開」,而傅高義在《鄧小平時代》中則予以「功八過二」的高評價[9]。
著作列表
1963年:《日本的新中產階級》
1969年:《共產主義下的廣州:一個省會的規劃與政治(1949-1968)》
1979年:《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
1989年:《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廣東》
1991年:《亞洲四小龍》
2011年:《鄧小平與中國的變革》(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國大陸中文版2013年1月18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以《鄧小平時代》之名出版[10]。ISBN 9787108041531(較原版刪去了大部分關於六四事件的記述)[11]
香港中文版2012年4月由中文大學出版社以《鄧小平時代》之名出版(有繁體和簡體版)[12]。
台灣則由天下文化於2012年6月出版《鄧小平改變中國[13]》ISBN 9789862169360。
2015年:《日本新中產階級》,鄧伯宸 譯,立緒出版社出版。
2016年:《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谷英、張柯、丹柳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2019年:《中國和日本:1500 年的交流史》(China and Japan:Facing History),毛升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編輯部譯校,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台灣則由天下文化於2019年11月出版《中國和日本:1500 年的交流史》[14] ISBN 9789864798452。
觀點
傅高義曾在柯林頓政府擔任國家情報官,負責東亞事務。1999年,北約炸毀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時,傅高義以「前中情局官員」身份,指中情局對外宣稱因地圖定位錯誤而「誤炸」中國使館的說法並非事實,[15]引起美方高度緊張[13]。他又說,他不認為此事有人故意,更不可能是政策性決定。此事應該是一連串失誤造成的慘劇
傅高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y9cM5
----------------------------

傅高義去世 他為鄧小平作傳忍受了中國的審查和刪改
2020年12月21日
傅高義去世 他為鄧小平作傳忍受了中國的審查和刪改 - BBC News 中文 https://bbc.in/3nvnyLY
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談「中美對抗」、「習鄧比較」及「香港問題」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周日(12月20日)表示,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亨利·福特二世社會科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F. Vogel)去世,享年90歲。
傅高義之子、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史蒂文·福格爾(Steven Vogel)在推特上表示,父親因手術後的併發症去世。
傅高義出生於1930年,能說中文和日文,是研究中國和日本的專家,也是美國著名的「中國通」之一,他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鄧小平的中國通
傅高義1958年在哈佛大學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然後在日本做了兩年研究。1960-61年,他擔任耶魯大學助理教授,1961-62年和1963-64年兩個時期在哈佛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中國語言和歷史。
他的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改革時代的中國、鄧小平、現代日本等,在哈佛大學講授的課程包括中國共產主義社會、日本社會和東亞工業化等。
結尾 Twitter 帖子, 1
2011年,傅高義出版了鄧小平傳記《鄧小平與中國轉型》(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這本書的中文版《鄧小平時代》被稱為鄧小平研究「紀念碑式」的著作,是西方學者所著有關中國改革開放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
《紐約時報》曾報道,大陸版《鄧小平時代》比起港版刪去了5.3萬字,刪節內容主要包括天安門事件、中共黨內矛盾與鬥爭、對領導人的評價等。傅高義當時曾表示,允許中國審查人員刪改其作品的決定是一個討厭卻又必要的妥協。
2018年,BBC中文記者曾在訪問中問傅高義,《鄧小平時代》出了這麼久,中國和中美關係變化都很大,他有沒有想修改和增補的地方? 傅高義表示,幾年過去,這本書的價值經受住了時間考驗,沒有想修改的地方。
《中國新聞周刊》2015年專訪傅高義時,他曾表示計劃花四年時間寫中共前領導人胡耀邦。
音頻加註文字,
歷史對鄧小平的評價,從不缺少爭議。他一手締造了中國的經濟奇蹟,也造成政治改革的停滯。回溯改革開放40年,這個龐大國家的成與敗,似乎都與鄧小平密不可分。
傅高義稱,一開始打算寫中國前總理朱鎔基,因為他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很聰明,很能幹,後來一些中國朋友建議他,將來中國應該走什麼路、需要考慮什麼問題, 在這方面胡耀邦的意義更大。
除了《鄧小平時代》,傅高義還著有《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日本的新中產階級》等書。
建言中美關係
傅高義在2000年退休,儘管年事已高,但仍然活躍於自己的研究領域,接受媒體採訪表達對中美關係等問題的看法。
2019年7月,100多名熟悉中國和亞洲事務學者、外交官等發表公開信,在公開信中,他們對中國加大控制私營企業、不履行貿易承諾等行為表示擔憂,但大力著墨在指責特朗普政府的行為,認為特朗普本人和其幕僚的許多做法令中美關係「急轉直下」。公開信由五人執筆,傅高義正是其中之一。
今年4月,90多名美國知名學者和前政府官員發出公開信,呼籲中美兩國合作,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危機,挽救生命。傅高義也簽署了這封公開信。
會晤
2019年底及2020年初,傅高義兩次訪問香港,期間接受BBC中文訪問。他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表示:「現在在美國國內,因為我們非常擔心中國,因為他們對自由、人權、香港和新疆的打壓,美國的政治家們發現現在批評中國很有用,他們認為這有助於他們在美國國內的發展。」
傅高義還談到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鄧小平的區別。他認為,習近平不像鄧小平曾有許多在國外的經驗,對他來說,與世界各地領導人合作並不像鄧小平那樣容易。
「他可以談論中國的政策並解釋事情,但是他沒有那麼多在國外的經驗,而且他對外國領導人沒有本能的理解,」他說。
中國反應
周一(2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傅高義教授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方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於他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
「傅高義教授為促進中美溝通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做出了不懈努力。我們將銘記他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做的貢獻。」汪文斌稱。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推特上對傅高義的家人表示深切哀悼。崔天凱稱,與傅高義相識已久,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
「他是傑出的中國學者,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對兩國友誼和關係作出重大貢獻。」他說
傅高義去世 他為鄧小平作傳忍受了中國的審查和刪改 - BBC News 中文 https://bbc.in/3nvnyLY


哈佛榮譽教授傅高義90歲逝世!《遠見》最後專訪籲「台灣面對中美角力要小心」
哈佛榮譽教授傅高義90歲逝世!《遠見》最後專訪籲「台灣面對中美角力要小心」 | 遠見編輯部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bqmW7N
哈佛榮譽教授傅高義90歲逝世!《遠見》最後專訪籲「台灣面對中美角力要小心」
圖/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傅高義90歲逝世。
哈佛榮譽教授傅高義90歲逝世!《遠見》最後專訪籲「台灣面對中美角力要小心」 | 遠見編輯部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bqmW7N
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Ezra F. Vogel)辭世,享耆壽90歲。
費正清中心指出,傅高義先後於1973到75、1995到99年擔任過主任,是費正清中心「真正的導師,也是位學識淵博的學者及完美的友人,將為人所深深懷念。」據了解,傅高義是於美國當地時間20日在麻州劍橋市的一家醫院過世。
據相關報導指出,傅高義是在接受手術後狀況惡化、猝逝,在此之前,傅高義的身體狀況尚佳,曾在10月接受《遠見》專訪,沒想到成為傅高義的最後專訪。而在11月初也在「2020年第18屆遠見高峰會」露面,透過視訊暢談美國大選與世界新局。
以《日本第一》在學界展露頭角的傅高義,後來以《鄧小平改變中國》一書成為舉世公認的中國專家。他精通中日文,著有多部關於中國、日本和亞洲研究的著作。他所著《鄧小平改變中國》一書(天下文化發行繁體中文版),曾獲「蓋伯圖書獎」,近來也才剛在天下文化出版《中國與日本》。
傅高義最後一次在台亮相,是在11月5日舉行的「2020年第18屆遠見高峰會」第一場「國際大師.台灣連線」上,他以「美國大選與世界新局」為題指出,拜登相較川普,是比較溫和的領導人,因此拜登若上台,美國對外交、中美貿易談判等的作風都會變得相對溫和。
對台政策方面,傅高義認為,拜登比較偏向希望兩岸交流,這將在他入主白宮後,看到政策改變。不過,眼見中國對台灣愈來愈沒耐心,傅高義擔憂如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所言「兩岸問題不會留到下一代解決」,語重心長提醒蔡英文總統:「要非常小心!」
此外,《遠見》曾在10月獨家專訪傅高義,在這最後專訪中,傅高義於白宮新主人誕生前夕,深入剖析美中日台多邊關係與全球地緣政治的發展。以下為傅高義專訪全文:
在國際政經局勢紛擾下,中國與日本問題專家、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呼籲,各國領導人要良性互動,聆聽對方的聲音,透過了解彼此、友善交流,進而化解歧見,攜手維繫世界和平。
「拜登若當選,美中關係『會硬不會亂』;若川普連任,將持續『又硬又亂』!」
高齡90歲,舉世公認的中國與日本研究權威、現居美國的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在白宮即將迎接下任主人的關鍵時刻,接受《遠見雜誌》獨家視訊專訪時,一語道出了他對美國大選後,美、中、台關係的見解。
而在國人最關心的兩岸議題上,傅高義則特別呼籲蔡英文總統,不要只聽信美國單方面的聲音,得同時聆聽北京釋放的所有訊息,仔細解讀其中意涵,帶領台灣走往正確的方向。
甚至,眼見中國對台灣愈來愈沒耐心,傅高義擔憂如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所言「兩岸問題不會留到下一代解決」,語重心長提醒蔡總統:「要非常小心!」
領導人了解彼此,就能避免衝突、促進和平
時序已漸入歲末,紛亂了一整個寒暑的2020年,即便進入第四季,來自各地的擾攘,依舊方興未艾。舉凡來勢洶洶的新冠二波疫情,以及去全球化後,由地緣政治助長的國族對峙、種族歧視,再加上牽動後2020國際政經局勢的美國大選,亦將於11月初進行,都預言著世界將走向一個不平靜的冬天。
值此單邊主義盛行、孤立政策頓成普世價值之際,國際間到底該如何共榮互惠?成了時下最亟待思索的議題。對此,傅高義以中日關係為起點,深入剖析國與國的互動之道,闡述全球地緣政治的發展軌跡。
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身為猶太裔美國人的傅高義,不僅精通日語,也說得一口流利中文,著有多本關於中國、日本和亞洲研究的巨作,影響深遠。
1979年出版的《日本第一》,預告日本經濟霸權的來臨;2012年的《鄧小平改變中國》,讓世界見證新中國的崛起,同年,他更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之邀訪台,在首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講述其50多年來,研究亞洲各國發展的心得。
2019年11月,傅高義發表《中國與日本》一書,以近600頁篇幅,從中國隋唐時代、日本大和政權談起,講述1500年以來,中日的關鍵歷史事件,重新詮釋兩國關係。
由於在二戰烽火下成長,傅高義深感戰爭的可怕,堅信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對世界穩定非常重要,「領導人若能彼此了解,就能避免衝突、深化交流、促進和平。」
當前中美關係高度緊繃,中國拉攏日本的態勢愈來愈明顯,加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主導的「印太戰略」中,日本的地位備受矚目,甚至扮演維持亞太平衡的關鍵角色。
傅高義坦言,日本在中美關係上,扮演著極具分量的溝通角色,中日關係的改善,有助於減少中美彼此的誤解。因此,歷史上,中日的互動模式,值得各國領導人參考。
傅高義指出,中日長達15個世紀的交手,彼此因共享某些文化與歷史,情感深刻且複雜,雖然日軍侵華陰影未除,但多次透過交流與學習,摸索出亦敵亦友的互動之道。
他在《中國與日本》一書,將中日關係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600~838年,日本學習中國、交流互惠;第二階段是1895~1937年,中國學習日本的西化經驗;1978~1992年則屬第三階段,中國獲日本經濟援助,大力發展經濟。如今,中日都躋身世界強權,進入關係微妙的第四階段。
「現在中日兩國既競爭又敏感,但雙方關係已安定下來!」傅高義直言,1992年後期,中日關係時好時壞,2010年,是兩方衝突的最高點,起因於當年9月,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台海域對撞,衍生中國船長被日方扣押的事件。
而在那一年,中國的GDP也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深彼此的矛盾。
2012年,雙方又因釣魚台問題再度交惡。直到2014年11月,中日領導人(習近平與安倍晉三)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會談後,關係才逐漸融冰,「兩國目前已從『政冷經熱』過渡到『政暖經熱』!」傅高義如此形容。
傅高義(右)長年研究中日文化,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亞洲問題專家。(圖為1985年,他隨當時的美國麻州州長杜卡基斯(中)參訪 日本大阪的火車製造工廠)達志影像
圖/傅高義(右)長年研究中日文化,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亞洲問題專家。(圖為1985年,他隨當時的美國麻州州長杜卡基斯(中)參訪 日本大阪的火車製造工廠)達志影像
從「搭橋」到「管理橋」,中日重修溝通渠道
長期以來,中日維繫關係的祕訣是什麼?傅高義點出關鍵在於「搭橋者」。所謂搭橋者,意指熟悉對方社會文化、甚至有長久生活經驗的「文化使者」,能促進兩國的良性互動與發展。
中日之間最著名的搭橋者,首推前中日友好協會會長、中國外交官廖承志,他在中日尚未建交時,多次代表鄧小平出訪日本,搭起中日溝通之橋。
1962年11月,廖承志銜命與日本企業家高碕達之助簽署〈中日長期綜合貿易備忘錄〉,建立了「廖高協定」,以二人英文首字母命名的「LT貿易」,更一度傳為美談。
「可惜在1980年代以後,中日兩國的搭橋者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成為關係日趨緊張的原因之一!」傅高義感嘆。
如今,兩國看似缺乏通曉對方國情的搭橋者,該如何持續互動與溝通?
傅高義進一步分析,「多年來,中日在企業、學界甚至民間交流頻繁,已經搭了很多橋,現在反倒不缺搭橋者,而是需要『管理橋的人』。」管理橋的人,必須是領導人授權的最高層級,最好也與民間關係良好、能接地氣,才容易促成全面性的溝通與交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原定今年4月訪問日本,但因為新冠疫情爆發而取消。近期傳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已安排訪日,並將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會談,可望再次促成習近平訪日。王毅居中穿針引線,就如同中方「管理橋的人」。
對於這位「管理橋」的角色,傅高義語帶肯定地說,王毅以處理日本事務發跡,是中國數一數二的日本問題專家,又當過駐日大使,熟稔日語與東洋文化,對中日關係深化很有幫助。
而在中國遞出橄欖枝之後,日方也出現一位「管理橋的人」—日本前內閣官房長官,被戲稱為「令和大叔」的新日相菅義偉,由他親自管理這座中日「溝通之橋」。
日本《共同社》報導,菅義偉當選首相後立即表示,「中日關係的穩定,對地區及國際社會極其重要,希望雙方共同負起責任。」他並與習近平進行電話會談,尋求兩國的高層接觸,希望為地區和國際的穩定促成共識。
而在與習近平通話前,菅義偉也特別致電川普,重申美日同盟是地區和平穩定的基石,希望進一步強化雙邊關係。
傅高義認為,菅義偉保有日本領導人一貫的沉穩作風,也延續安倍晉三的務實路線,將對亞太地區的安定有所助益。
無論誰入主白宮,都會強硬對中
至於被喻為「史上最混亂的美國大選」,傅高義也以美國重量級學者身分,做出精闢觀察。
9月中旬,《華爾街日報》曾評論,美中關係已發生質變,無論誰入主白宮,都可能延續對中的強硬路線。尤其美國社會瀰漫一股反華情緒,迫使雙方陣營都對中國做出不少批判。
美國前亞太助卿、現任拜登(Joe Biden)團隊高級顧問坎貝爾(Kurt Campbell)就曾表示,「民主黨內普遍承認,川普對中國掠奪性行為的評斷,大致準確。」這意味即使拜登當選,民主黨仍會延續抗中策略。
對於美國兩黨候選人對中國的態度,傅高義直言,川普若當選,會繼續強硬抗中,「又硬又亂」;相信拜登若入主白宮,會有智慧去修補美中關係,「會硬不會亂」,對世界局勢有穩定作用。
即使選前美國許多民調機構,預測拜登終會贏得大選,但傅高義提醒,由於川普之前的紀錄太差,若他落選,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全球要慎防11月3日到明年1月20日,美國總統交接的權力空窗期,這將是一段非常危險的時刻!」
川普把美中關係搞砸,中國理應希望美國換黨執政,但仍有學者提出不同見解。
華府資深政治觀察家布蘭迪斯(Paul Brandus)就曾為文指出,習近平或許比較希望川普連任,理由是川普不懂中國、人緣也不好,難以凝聚各國盟友支持,因此有利中國;相較之下,拜登領導下的美國,較能獲盟友支持、創造多邊合作,制定與中國長期周旋的戰略,成為一股新興的抗中力量。
對此,傅高義研判,川普確實不太懂得與中國相處,也不重視美中關係。從美國歷來的對中戰略觀察,拜登是比較了解中國的人,也能改善美中僵局。
回顧歐巴馬(Barack Obama)執政後期,美國對中國採取兩大圍堵政策。一是透過「跨太平洋經濟伙伴協定」(TPP),對中國形成經濟圍堵圈;二是「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重返亞洲,聯合南亞國家對中國進行圍堵的地緣政治戰略。時任副總統的拜登即以外交事務見長,也曾多次訪中,對中國國情有深入研究。
「迄今拜登身邊仍有許多通曉中國事務的人脈、專家,這些都將成為未來調和美中關係的助力!」傅高義說。
建言蔡總統,「對中國要非常小心」
對於台海情勢升溫,國人最掛心的兩岸關係,傅高義則給了蔡英文總統五字箴言:「要非常小心!」
川普政府雖頻對台灣釋出善意,但選後,無論誰當美國總統,還是會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前提,重新調整美台關係。
傅高義以釣魚台歸屬與台灣主權為例說明。他研判,中國領導人雖然心繫釣魚台問題,但抱持較彈性的態度,傾向交給「下一代、再下一代」去處理,50年內應該不會有定論;但對於台灣主權,中國領導人的立場始終堅定,也不見得有耐心,並非「下一代,再下一代」的推延邏輯,因此台灣必須謹慎因應。
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傅高義深切呼籲,大國即使存在矛盾,但領導人要努力讓「管理橋的人」浮出檯面,充分溝通、減少敵意,了解彼此、理解對方。
如此一來,國與國之間便能搭起一座座的「和平之橋」,攜手邁向共贏、共好的新時代。
在全球互信基礎遭破壞之際,傅高義呼籲各國領導人要聆聽彼此、深化交流,攜手促進世界和平。
圖/在全球互信基礎遭破壞之際,傅高義呼籲各國領導人要聆聽彼此、深化交流,攜手促進世界和平。
傅高義
出生/1930年(90歲)
學歷/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
經歷/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
著作/《日本第一》《鄧小平改變中國》 《中國與日本》等
哈佛榮譽教授傅高義90歲逝世!《遠見》最後專訪籲「台灣面對中美角力要小心」 | 遠見編輯部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bqmW7N


前哈佛費正清中心主任傅高義辭世 享壽90歲
前哈佛費正清中心主任傅高義辭世 享壽90歲 | 國際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8zq2Vz
前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傅高義辭世,享壽90歲。圖為2014年傅高義在北京出席活動。(中新社)
(中央社華盛頓21日綜合外電報導)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前主任傅高義(Ezra F. Vogel)辭世,享壽90歲。傅高義是享譽中外的中國與日本專家,尤其對鄧小平時期有相當深的研究。
費正清中心推文指出,傅高義「是本中心之光,也是位學識淵博的學者及完美的友人,將為人所深深懷念」。
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傅高義被公認為中國專家,精通中日文,著有多部關於中國、日本和亞洲研究的著作。他所著「鄧小平改變中國」(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一書,曾獲「蓋伯圖書獎」(Lionel Gelber Prize)。
據哈佛大學資料,傅高義1950年自俄亥俄州的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畢業後在美國陸軍服役兩年,之後在哈佛大學攻讀社會學,1958年取得博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後,傅高義到日本兩年學日語並訪談日本中產階級家庭做研究,1961到64到哈佛做博士後研究,學習中文與中國歷史,2000年6月底從教職退休。
傅高義1972到77年接替費正清(John Fairbank)出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第2任主任,1995到99年出任費正清中心主任,1997到99更身兼智庫「亞洲中心」(Asia Center)首任主任。
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傅高義(左)被公認為中國專家,精通中日文,著有多部關於中國、日本和亞洲研究的著作。圖為2012年6月時任總統馬英九(右)在總統府接見傅高義。(中央社檔案照片)
1993年秋天到1995年秋天,傅高義離開哈佛兩年,在華府出任國家情報會議(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負責東亞情報的官員。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傅高義有多部關於日本、中國及亞洲研究的著作。2019年底及2020年初傅高義兩次訪問香港期間接受BBC中文訪問。
傅高義當時受訪指出,有別於鄧小平1978年掌權前即有旅法、留蘇經驗,並曾在軍隊任職12年且已在中共中央任職10年,除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可以借鏡,很多要員也都跟過他,反觀「政二代」出身的習近平掌權前幾無在中央的經驗,他的教育是在文革期間完成,歷練也主要為地方。
傅高義認為,鄧小平抓大放小,習近平因中央歷練不若鄧小平,治理時就以更細微的方式控管,兩人背景與處事差異極大,習近平缺乏對國外的深刻了解,處理與各國間的關係自然也就不若鄧小平時平順。
美中關係近年陷入緊張。傅高義今年7月投書「華盛頓郵報」時,直言美國當前政策反將美國的中國友人推向反美的民族主義。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電子信箱
訂閱
傅高義認為很多曾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都保有開放思維,他們既想忠於國家也願與美國做朋友,但讀到美國人拿像新型冠狀病毒出自武漢實驗室人造這類不實指控來攻擊中國時,都在強化他們的愛國心並願意支持中國政府對抗美國。
傅高義直言,美國近年對中國的政策與政治口吻都被對中國發展了解有限的官員把持,把中國變成敵人絕不符美國利益,若想鼓勵中國與美國就共同利益合作,就需從根本反思當前政策。(譯者:陳亦偉/核稿:劉文瑜)1091221
傅高義著有多部關於中國、日本和亞洲研究的著作,包括「鄧小平改變中國」、「日本第一」等書。圖為2017年11月傅高義在上海演講後為讀者簽書。(中央社檔案照片)
傅高義被公認為中國專家,所著「鄧小平改變中國(在中國譯為「鄧小平時代」)」一書曾獲「蓋伯圖書獎」。圖為2013年1月在中國發行引起關注前哈佛費正清中心主任傅高義辭世 享壽90歲 | 國際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8zq2Vz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幫助世界理解中日崛起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幫助世界理解中日崛起 -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nyti.ms/2Xtqw93
傅高義在六十多年的時間裡撰寫的專著,奠定了他作為中日研究大家的地位,為其贏得了廣泛的影響力。
傅高義在六十多年的時間裡撰寫的專著,奠定了他作為中日研究大家的地位,為其贏得了廣泛的影響力。 BEN ROSSER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著名東亞學者傅高義(Ezra F. Vogel)週日在麻薩諸塞州康布里奇去世,享年90歲。他關於中國和日本現代政治和社會的著作,幫助塑造了世界對這兩個亞洲大國崛起的理解。
傅高義的兒子史蒂芬(Steven)證實了他因手術併發症在醫院過世的消息。
1979年,隨著日本崛起為經濟強國,傅高義出版了《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Japan as Number One: Lessons for America)。對於一本細緻入微的著作來說,書名很具挑釁性;在書中,他以言簡意賅的散文體,勾勒出日本是如何趕上美國(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超過了美國),以及它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一點。他舉出的理由包括日本優秀的治理能力,重視公民教育,以及犯罪防治。
在二十年的時間裡,出版了數本專著後,傅高義開始對亞洲另一個崛起中的超級大國——中國展開全面的考察。
訂閱「簡報」和「每日精選」新聞電郵
請輸入電子郵件地址
同意接收紐約時報中文網的產品和服務推廣郵件
查看往期電郵 隱私權聲明
「2000年的時候,我開始考慮寫點什麼,來幫助美國人了解中國當時的情況,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從1978年12月開始的改革開放新政,」他去年在母校俄亥俄衛斯理大學(Ohio Wesleyan University)所做的一次演講中說道。「我覺得要寫,就寫這件事的領導者。」
其成果就是一本關於鄧小平的專著,篇幅達876頁,是這位務實的領導人迄今為止最深入的傳記之一,他帶領中國走出毛澤東時代的混亂,並推動各項改革,幫助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擺脫貧困。2011年《鄧小平時代》(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一書出版,為此他做了十年的研究,並採訪了趙紫陽、胡耀邦和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的子女,他們甚少跟外界打交道。他還採訪了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
這本書獲得了多項榮譽,包括2012年的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入圍國家書評人協會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的傳記類等等。但它也招致了一些人的批評,他們指責傅高義對鄧小平的評價太過寬容,包括這位領導人在1989年北京天安門廣場周圍血腥鎮壓民主抗議者時所起到的作用。
傅高義在2011年接受《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採訪時,為自己的工作進行了辯護。「這是不公平的,因為在某些方面,我是嚴加批判的,」他說。「許多美國人對鄧小平的看法受到天安門事件的影響。他們認為那件事太可怕了。我也是同樣的看法。但作為一名學者,有責任客觀地看待問題。」
無論《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還是《鄧小平時代》,面向的都是美國讀者,在美國也都是暢銷書。但恰是在海外的日本和中國讀者當中,這兩本書引起了最強烈的共鳴:傅高義舉起了一面鏡子,讓他們得以用新的視角,審視其社會的變遷。
在日本,《日本第一》的銷量遠超該書在美國的銷量,它還成了日本電視脫口秀節目中受歡迎的話題。
「時機剛剛好,」華盛頓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高級研究員、傅高義教授的前研究生格倫·S·福島(Glen S. Fukushima)在電話採訪中說。「哈佛大學教授出一本書說『日本是第一』​​——這讓他出了名。」
2013年,傅高義與《鄧小平時代》。他的書在美國賣得很好,但最大的共鳴來自海外讀者。
2013年,傅高義與《鄧小平時代》。他的書在美國賣得很好,但最大的共鳴來自海外讀者。 YE YUAN/HUA SHANG DAILY, VIA VCG, VIA GETTY IMAGES
在中國,《鄧小平時代》成了暢銷書,儘管書中有幾段經政府審查遭到刪節或改動。中國讀者如饑似渴,據報導,該書於2013年在中國發行後被搶購了50萬本。
中國政治光譜兩端的人物,包括前天安門廣場學生抗議領袖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均對傅高義逝世的消息表示了哀悼,由此可見傅高義的影響之深遠。
「傅高義教授為促進中美溝通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作出了不懈努力,」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並稱傅高義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傅高義於1930年7月11日出生於俄亥俄州的特拉華,父母是移民美國猶太人喬·沃格爾(Joe Vogel)和伊迪絲·沃格爾(Edith Vogel,婚前姓Nachman)。他的父親在鎮上經營一家男士和男童服裝店。他的母親是一名速記員和記者,後來在店裡記賬收銀。
1950年從俄亥俄衛斯理大學(Ohio Wesleyan University)畢業後,傅高義在陸軍服役兩年。之後在哈佛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課程,研究美國家庭。在進修過程中,他受到哈佛人類學家、他的畢業論文顧問之一弗洛倫斯·克拉克霍恩(Florence Kluckhohn)的挑戰。
「她對我說,『你見識太少了,你從來沒有走出過美國,如果你沒有什麼東西對比的話,你怎麼能談論美國社會?』」他在2019年俄亥俄衛斯理大學的講座上回憶道。
傅高義和他當時的妻子蘇珊娜·霍爾·沃格爾(Suzanne Hall Vogel)不久便收拾行李前往日本。蘇珊娜後來成了日本文化的研究者。
這對年輕夫婦一頭扎入東京郊區,對六個家庭每週進行採訪,持續了一年。後來出版的《日本新中產階級》(1963)一書記錄了上班族(即「支薪人[salaryman]」)的出現,以及戰後日本的日常家庭生活。該書立即成為經典。
在1960年代初回到美國後,傅高義教授曾在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短暫擔任助理教授。但是隨著麥卡錫時代衰落,學者們研究中國的新機會正在湧現。很快,在1961年至1964年期間,傅高義教授在哈佛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學習漢語和歷史。他於1964年升任講師,並於1967年成為教授。
多年來,他在大學中擔任過各種職務,包括1980年至1987年任美日關係計劃的聯合創始人和主任,以及1997年至1999年任亞洲中心主任。1993年,他從哈佛請假兩年,在華盛頓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擔任東亞國家情報官員。他於2000年從教職退休。
在哈佛大學任教期間,傅高義維繫了一個廣泛的年輕學者網路,包括後來知名的「學習塾」(juku,日語裡學習小組的意思),經常把日本學生聚在他位於劍橋的家中。
傅高義穿的這身衣服,是他在日本收到的90歲生日禮物。
傅高義穿的這身衣服,是他在日本收到的90歲生日禮物。 BEN ROSSER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退休社會學教授高棣民(Thomas B. Gold)曾是他的學生,他回憶道,自己曾在教授家改造過的閣樓裡參加研討會,喝的是速溶咖啡。
「他會是第一個坐在地板上的人,」高棣民回憶道。「我簡直不敢相信,像他這樣的哈佛大人物,竟然這麼沒有架子。」
60多年來,傅高義經常造訪亞洲,與不同背景的人會面,用中文和日語發表演講。
作為學者,傅高義拒絕被方法論束縛,對簡潔的理論或定量建模也基本不感興趣。在1969年出版的首本關於中國的著作中,他主要依靠研究報紙,以及在香港採訪從附近的廣州出逃的難民,以描繪共產主義治下該地區的圖景。為創作另一本著作《先行一步》(One Step Ahead in China,1989年出版),他應廣東省政府領導人的邀請,親自目睹了毛時代後的經濟改革在地方層面的實施情況。
2019年,89歲的他出版了最後的著作《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China and Japan: Facing History),該書回顧了兩國1500多年來政治和文化聯繫的歷史,他表示,希望這本書有助於增進人們對兩國緊張關係的理解。
在去世之前,他還在從事好幾個項目:他的個人回憶錄;關於中國頗受歡迎的改革派領導人胡耀邦的書;以及與哈佛大學政治學家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合著的一篇論文,其中包括向新一屆總統就如何改善中美關係提出建議。
傅高義的第一次婚姻以失敗告終。除了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政治學教授和日本問題專家的兒子史蒂芬,他的遺屬第二任妻子夏洛特·伊克爾斯(Charlotte Ikels),兩人於1979年結婚;另一個兒子戴維(David);女兒伊芙·沃格爾(Eve Vogel);妹妹菲·巴斯甘(Fay Bussgang);還有五個孫輩。
和許多其他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一樣,傅高義對最近美中關係的螺旋式下降感到沮喪。
但他仍然保持著樂觀。
相關報導
傅高義:習近平不是毛以來最強者
2015年11月13日
傅高義:習近平不是毛以來最強者
傅高義:「中國還會沿着鄧小平的路走下去」
2012年8月14日
傅高義:「中國還會沿着鄧小平的路走下去」
201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社長趙武平向傅高義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即中國出版業翻譯和出版美國作家的作品愈發困難。
傅高義插了幾句鼓勵的話。
「在這個問題上你肯定會遇到一些困難,」趙武平記得他這樣說。「但別失去信心;你在做正確的事。」
他還說,「我們必須要有耐心。」《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幫助世界理解中日崛起 -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nyti.ms/2Xtqw93


美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驚傳手術猝逝 享耆壽90歲
美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驚傳手術猝逝 享耆壽90歲 - 國際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8vTqvH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今(21)日在推特發布推文指出,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前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傅高義(Ezra F. Vogel)已經辭世,享耆壽90歲。
根據《環球時報》引述《朝日新聞》報導,傅高義20日在麻州一間醫院接受手術,因治療狀況不理想而突然辭世。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並未在推文中說明傅高義死因,僅指出他分別在1973至1975年間、1995至1999年間擔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形容傅高義是中心真正的鬥士、一名博學的學者、以及很棒的朋友,將受人深深懷念。
傅高義生於1930年7月,精通中文及日語,他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他於1958年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起在哈佛大學任教,他主要研究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美國與亞洲關係等。
他曾耗費10年,大量採訪各方人士後完成《鄧小平時代》一書,內容觸及中共高層之間對於改革政策的矛盾,該書獲評論為了解當代中國的必備著作。
本月1日,傅高義曾在北京香山論壇視訊會議上表示,拜登上任後將為中美關係帶來新契機,認為雙方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工作層級等3個層次推動關係,他也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美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驚傳手術猝逝 享耆壽90歲 - 國際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8vTqvH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https://bit.ly/39m8D1L
美國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20日去世,享年90歲。
傅高義曾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等職,精通漢語和日語,被認為是美國唯一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著有《日本的新中產階級》《日本第一》《鄧小平時代》等著作。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傅高義是數十年來研究當代中國和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專家之一。他曾說:「我想更近距離地了解中國,也讓更多外國人了解更加真實的中國。」
今年12月1日,傅高義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還曾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中美之間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次進行推進。與會的中俄專家也持同樣觀點。傅高義還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據日媒21日消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當地時間20日在美去世。傅高義的兒子史蒂文·沃格爾(Steven Vogel)當地時間20日發佈推文稱,父親因手術併發症去世。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史蒂文·沃格爾在推文中寫道: 「我父親今天去世了,(因為)手術後出現併發症。一周前他還很健康。他非常享受生活,尤其是在晚年。我們享受(和)他(一起度過的時光)。」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該推文發佈後不久,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東亞項目主任米高·斯溫在史蒂文的推文下留言表示遺憾。他說,「史蒂文,從迪克·塞繆爾那裏聽到關於你父親去世的消息,(我)非常非常難過。 我(幾天前)剛剛和他發過郵件。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導師和朋友。我會非常想念他。我祈禱並致最美好的祝願!」
同日(20日),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官方推特賬號也發文證實,傅高義(Ezra F. Vogel)20日去世,享年90歲。該研究中心在訃告中寫道,傅高義是「我們中心真正的擁護者,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一個非凡的朋友。我們將真誠地懷念他」。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
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崔天凱推特截圖
崔天凱發推說: 「聽聞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中國(研究)上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該領域研究者有着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崔天凱繼續寫道:「我認識傅高義教授很長時間了,從他那裏學到了很多。我相信他的思想和奉獻將始終影響我們。我對傅高義教授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外交部:深切哀悼
在2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報道,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去世,享年90歲。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對此,發言人汪文斌回應道,傅高義教授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方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於他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傅高義教授為促進中美溝通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做出了不懈努力。我們將銘記他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做的貢獻。」汪文斌說。
傅高義主攻東亞研究
被稱為哈佛的「中國先生」
公開信息顯示,傅高義1930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出生,1950年在俄亥俄衛斯理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58年在哈佛大學完成社會學博士學位,1964年起在哈佛任教。傅高義主攻東亞研究,尤其在中國和日本研究方面造詣深厚。他曾任哈佛東亞研究中心(現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前身)主席、魏德海國際事務中心美日關係項目主任、東亞研究本科生課程主任等職務。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傅高義出席《鄧小平時代》中文版首發式
傅高義1930年出生在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1958年在哈佛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後前往日本學習日語、了解日本社會。《日本經濟新聞》說,1979年出版的《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一書,奠定了傅高義作為知名日本學家地位。
在著名學者費正清的鼓勵下,傅高義1961年至1964年苦讀中國歷史,從此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上世紀80年代,傅高義在廣東生活多年。2011年,他傾注心血創作的《鄧小平時代》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立即引起關注,並被視為西方客觀介紹改革開放以來當代中國的重要著作。
傅高義在哈佛校園有「中國先生」稱號,被視為美國少有的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他最近一部著作是《中國與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2019年出版,試圖在追溯歷史中尋找中日複雜關係的根源。
2013年3月23日,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已經82歲的傅高義被授予「世界中國學貢獻獎」。他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相較於各種"專家"的頭銜,自己更喜歡"教授"這一個稱謂。
此外,他還透露,自己「傅高義」這個中國名字有雙重含「義」:「我有兩個『義』,一個是英文本名為Ezra F.Vogel的翻譯,Vogel的翻譯是『傅高』,『義』是Ezra,開始字母是『E』,也有『英文』的意思;而在中文裏,我覺得一個老師(應該)很重視『義』,是義氣的那個『義』。我認為『義』是一個很好的目標。」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傅高義見證四十餘載中美關係
沒人想到中國發展得這麼快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知道傅高義這個名字,或多或少是因為那部《鄧小平時代》。2000年從哈佛大學退休之後,傅高義花費十年時間,搜集資料,採訪知情人,最終完成這部皇皇巨著,也讓許多中國人了解到,一個美國學者對於中國的理解可以達到何種深度。
不過,傅高義身上的中國印記遠非一部《鄧小平時代》所能概括。從上世紀60年代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投身中國社會研究開始,到70年代建言尼克遜總統接觸中國,再到後來參與中美各個層面的交流,傅高義親身見證了中美從敵對到友好,從隔絕到接觸的不同階段。中美關係過去四十多年走過的風風雨雨,都在某種程度上和傅高義的研究緊緊結合在一起。
2018年,中美建交40周年之際,傅高義曾接受澎湃新聞專訪,談及他眼中的中國和中美關係。以下為採訪實錄部分節選
澎湃新聞: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中美關係到現在也經歷了40年,可以劃分幾個階段?我們現在處在什麼階段?
太突然!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https://bit.ly/39m8D1L
來源: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xtViXYBX2TYn2u-eeEe.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