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後裔-方姓-方安生/方振武-武將家族-陳方安生(前香港政府主要官員)一直強調公務員要恪守政治中立,同時自言出仕政府期間,一直「維護香港自由、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陳方安生也是香港較具政治魅力的政治人物,其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民心,故被市民稱為「陳四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王國維1877年-1927年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十六字/王國維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1927年王國維先生抱石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羅振玉在《海寧王忠愨公遺書序》提及王國維有預言「中國近狀,恐以共和始,而以共產終。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0-12-31_1030202020-12-31_103026409px-Fang-xiaoru (1)451px-Zhu_Xi-Thatched_Hut_Hand_Scroll-09Fang_Xiaoru_tomb2020-12-31_1031032020-12-31_103035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南明弘光帝追諡文正,浙江寧海縣(今屬浙江寧波市)人。齋名遜志齋,蜀獻王朱椿改之為正學,故世稱正學先生。明朝建文年間重臣,文學家、思想家,和宋濂、劉基合稱「明初散文三大家」。[1]後因參與組織削藩,靖難之變後拒絕與朱棣合作,幫其寫即位詔書,因此讓成祖不滿,引來殺身之禍。
生平
早年生涯
據《明史》記載,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機警敏捷,雙眼炯炯有神,每天讀書量超過一寸厚,被鄉人稱呼為「小韓子」(小韓愈)。長大後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即使身為長輩的胡翰、蘇伯衡均自稱不如。方孝孺亦常把闡明王道、追求天下太平為己任[2]。一次方孝孺臥病在床,家裡斷糧後家人相告,方孝孺反笑道:「古人所說『三旬九食』[3],貧窮是常有的事。」後其父方克勤因空印案受牽連被誅殺,方孝孺為此扶喪歸葬、哀慟行路。直到服喪結束後,再跟從宋濂完成學業[4]。
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東閣大學士吳沉、楊樞的舉薦,明太祖朱元璋召見了方孝孺。太祖見方孝孺舉止端莊,學問淵博,稱讚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此後方孝孺為仇家所牽連,被逮捕入應天府。朱元璋看到其名後,釋放歸鄉。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再次因舉薦被召見。由於方孝孺力主施行仁政,先德化而後政刑;而太祖則主張以猛治國,運用嚴刑峻法控制官民,所以他沒有對方孝孺加以重用[5]。雖然如此,太祖卻有意栽培方孝孺,於是任命其為陝西漢中府教授。後太祖之子蜀王朱椿聞其賢,聘為世子師,並親題「正學」二字贈其書齋[6]。
輔佐建文帝
參見:靖難之役
方孝孺筆墨《蓬戶手卷·前代名人題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即為明惠帝。惠帝即位後,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後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惠帝敬重方孝孺,讀書時每有疑難即向他請教,處理國家大事也會徵求他的意見,有時還會讓方孝孺批復群臣的奏章[7]。當時宮中纂修《明太祖實錄》及《類要》等史籍,皆由方孝孺擔任總裁。後定官制,孝孺改為文學博士[8]。惠帝對方孝孺有知遇之恩,使方孝孺十分感激,他也決心竭盡全力輔助惠帝治理天下
當時各地藩王勢力日益增大,惠帝聽從兵部尚書齊泰和太常寺卿黃子澄的削藩建議,以加強中央集權。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遂以「清君側」為名,誓師「靖難」,揮軍南下京師。惠帝亦派兵北伐,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9]。
因為燕軍驍勇善戰以及建文帝等人的錯誤指揮和判斷,王師逐漸失利。建文三年,燕軍攻占大名。方孝孺建議道:「燕兵在大名長久停頓,天氣炎熱,定會不戰自疲。請急命遼東部隊進入山海關進攻永平、真定部隊進攻北平,燕兵必然回援。我們再發兵攻擊撤退部隊,即可擒下。」明惠帝贊同,並命方孝孺草擬詔書,派遣大理寺少卿薛嵓抵達燕軍,並赦免燕王罪行,使其罷兵回藩。又為宣諭數千言授於薛嵓,派其在燕軍中秘密傳散。薛嵓抵達後卻藏匿宣諭不敢出,而燕王朱棣亦不奉詔[10][11]。同年五月,吳傑、平安、盛庸發兵擾燕軍餉道,燕王復遣指揮武勝上書請求罷免三者職位,惠帝將要批准時,方孝孺稱:「一旦兵罷後,就不可能聚起了,請不要被迷惑。」惠帝於是決定堅持與燕軍作戰[12]。不久,燕王朱棣攻占沛縣,燒毀糧船。當時黃河以北部隊無戰功,而山東德州的餉道被封,方孝孺為此憂心焦慮。於是建議惠帝派遣錦衣衛千戶張安帶璽書於燕世子朱高熾,假借與朱高熾簽訂密約為由,離間朱高熾與其弟朱高煦,使朱棣生疑北返,以打通通往德州的餉道。後送遞時,朱高熾得書不啟封,離間於是未能成功[13][14]。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軍抵達長江以北,惠帝下詔在各地徵兵。方孝孺稱:「情形已經非常緊急了。宜派遣人答應割地,以拖延時間,東南各地的募兵才能匯集起來。燕軍不善於水戰,在長江上決戰,勝負還尚未定。」惠帝於是派遣堂姑慶成郡主到燕軍勸說,朱棣不聽,惠帝於是派遣水軍集合[15]。然而,水師大將陳瑄卻將戰艦投降燕軍,使其得以渡過長江。同年六月,惠帝非常憂愁恐懼,有人勸其轉移到其他地方,再圖復興。而方孝孺則力請堅守南京應天府,以待援軍[16]。即使事有不濟,也會為社稷而死[17]。然而,李景隆開金川門讓燕軍入城,後惠帝在宮內自焚而死[18](一說他由地道逃亡,從此失去蹤跡[19])。燕王進京後,文武百宮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不屈而亡誅十族
參見:誅十族
當時方孝孺已經是名聞天下的第一大儒,其學識品德為四海所稱頌。朱棣起兵時,其謀士姚廣孝曾對他說,「城破之日方孝孺是決不會投降的,但萬萬不能殺他,否則天下讀書種子(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將會滅絕。」朱棣點頭答應[20]。其實,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信來收攬人心,所以當燕軍攻破南京後,朱棣屢次派人到獄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寫新皇帝即位的詔書,方孝孺堅決不從。隨後朱棣強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帶孝而入,悲慟至極,哭聲響徹大殿[21]。
朱棣上前安慰方孝孺,告訴他惠帝已死,並勸他輔助自己即位,就像周公輔佐成王一樣。方孝孺厲聲質問朱棣:「那成王(意指惠帝)在哪?」朱棣稱惠帝已經自焚。方孝孺繼續質問:「那為何不立成王的兒子(意指惠帝的兒子)為君呢?」朱棣答道:「國賴長君。」方孝孺繼續追問:「為何不立皇弟呢?」朱棣則稱:「此朕家事。」並命人將筆墨投到方孝孺面前,聲稱:「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強迫他寫詔書[22]。方孝孺接過筆,寫上「燕賊篡位」幾個字後,即擲筆於地,罵道:「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見方孝孺寧死不屈,即威脅道:「汝不顧九族矣!」方孝孺義無反顧地斥責說:「便十族奈我何!」朱棣怒不可遏,命人把其押赴集市施以磔刑,時六月二十五日。[23][24][25]。
方孝孺被打進死牢時,明成祖朱棣派人大肆搜捕方孝孺在京的親屬,並在行刑當日把他們押往刑場,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殺害,場面十分殘忍[26]。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將要被殺的時候,方孝孺看著弟弟,流下了眼淚,方孝友說:「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到家山。」[27]
“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三綱易位兮四維不修。骨肉相殘兮至親為仇,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
—— 方孝孺臨刑遺辭[28]
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凌遲殺害於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外,時年四十六歲。《明史》中為施以淩遲[28]。
方孝孺被殺後,無人敢收屍,戴德彝撫屍慟哭不已,絕食三日,有詩云:「臨危生死決須臾,為國寧憐家與軀?繼志情殷愧力短,承先念切遇時渝。關山欲斷春秋淚,骨肉長分南北區。手澤遺今無復守,聊憑風雨泣桑榆。」最後方孝孺遺骸由門人廖鏞、廖銘收葬於聚寶門外山上[29],隨後兩人也因此連坐被誅[30][31]。方孝孺妻子鄭氏與子方中憲、方中愈上吊自殺,兩個女兒亦跳入秦淮河自盡[32]。
方孝孺的宗族親友前後受誅者達數百人,受牽連者達數千人,其門人中以身殉者有盧原質、鄭公智、林嘉猷[33],史稱「誅十族」[34][35][36]。
身後
位於南京市雨花台的方孝孺衣冠冢。
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駕崩後,長子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同年11月,朱高熾寬待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忠臣族人,並赦免之。齊、黃二人各有一子被找到並赦免。方孝孺未找到子嗣,找到了其堂兄方孝復,並赦免方孝復。萬曆十三年三月,釋放因方孝孺連坐的戍邊後裔,其分別流放到浙、贛、閩、粵、蜀等地的人數有一千三百餘人[37]。有地方縣志記載孝孺可能並無絕後[38],《明實錄》亦記載方孝孺的幼子方德宗是為數不多的倖存者[34]。 方德宗其後為逃避追捕,南逃至廣東東莞一帶。
明世宗時期,松江人俞斌自稱為方孝孺後人,並纂寫《歸宗錄》,一時士大夫均紛紛相信,之後才被方氏後人察覺[39]。
明神宗時期,有詔書褒獎記錄建文年間忠臣、並在南京建造表忠祠,祠中所列人物中,徐輝祖為首,其次即為方孝孺[40]。
弘光帝時期,贈孝孺為太師,諡文正。妻鄭,諡貞愍。
閩南人則尊之為王爺神,稱方孝孺、鐵鉉、景清為三府千歲。
毛澤東輕視方孝孺,據陳伯達回憶,他有次向毛澤東推薦方孝孺寫的《深慮論》,毛澤東說:「他自己的命運怎麼樣?他自己的命運都慮不到,要談甚麼深慮?」
方鐵景三府千歲
方孝孺 - 鐵鉉 - 景清
著作
    維基文庫中該作者的作品:
方孝孺
維基文庫標誌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明史/卷141
方孝孺著作甚豐,內容醇深雄邁。當時每出一篇,人們紛紛傳誦。其撰有《周禮考次》、《大易枝辭》、《武王戒書註》、《宋史要言》、《帝王基命錄》、《文統》等。永樂年間,朱棣查禁他的所有著作,並令藏匿方孝孺文集者死罪[41]。章朴及其弟因收藏方孝孺文集而被殺。其門人王稌潛錄制的《侯城集》,為現在傳世之作
----------------------
為什麼姚廣孝說殺了方孝孺 天下的讀書種子就絕了
2018-08-02 由 戰歌仰望星空 發表于歷史
歷經四年,困難重重,終於朱棣率大軍攻下了當時的京師。建文帝不知所蹤,隨即朱棣準備登基為帝。在攻進京師前姚廣孝就明確告訴朱棣『京師攻下之日,方孝孺一定不投降,但希望你一定不要殺了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
聞言,朱棣也表示很重視。所以攻下京師後,朱棣立即命人將方孝孺召至朝堂。史料記載方孝孺是大哭著進入朝堂的。按說朱棣不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這一點從他後來如何對待鐵鉉、黃子澄、齊泰、平安、盛庸等建文忠臣就可以看出。但姚廣孝的囑託朱棣是絕對不能不重視的。所以見狀,朱棣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還主動上前關心『先生不要這樣了,我只不過是奉天靖難,以清君側,現在我只想效仿周公輔政而已,並無篡奪天下之心。』。聽到朱棣的話後,方孝孺停止了哭泣,冷冷的盯著朱棣問『成王在哪裡』?朱棣回答道『自焚而死了』。方孝孺又問『成王的兒子哪』,朱棣回答『國家需要年長的君主』。方孝孺接著再問『成王的弟弟哪』,朱棣尷尬的回道『這是我的家事』。厲害,短短數言就將朱棣篡位的本質揭露出來。但是朱棣要想登基,如果能有方孝孺這等名滿天下的忠臣孝子起草詔書,定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沒有辦法朱棣知道逼迫方孝孺起草詔書,方孝孺憤怒的寫下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終於朱棣被激怒了,他再也顧不得姚廣孝的囑託,命令車裂方孝孺。這裡說明一下,關於朱棣誅方孝孺十族並未見正史加載,這個說法流傳開來也是從清朝才開始的,關於真偽尚有疑問。
​其實一直都是很明白,為什麼姚廣孝說『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絕了』。知道後來我知道黃道周就義後留下的血書『綱常萬古,節義千秋。』,才恍然大悟。因為方孝孺是名滿天下的忠臣孝子,他肯定不會投降。這個時候天下的讀書人也在看著朱棣到底會怎麼處理方孝孺。給方孝孺一個生的希望,實際上就是在給天下讀書人心中忠義的種子留下希望。而如果處死方孝孺,實際上也就是殺死了天下大多數讀書人心中的忠義。一旦這忠義的種子給絕了,那麼以後你再面對的就不再是忠誠的臣子了。從此以後帝國的大多數官員就會把自己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長此以往,這種情況必然會危及皇權按我的理解應該是這樣,但可能有不對的地方。希望能聽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高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4oklyp3.html
-----------------
姚廣孝曾進言為方孝孺求情,姚廣孝是個怎樣的人?
2017-10-19 由 天天樂開懷 發表于佛教
方孝孺他本可以不死。有一個俗名叫姚廣孝、法名叫道衍的和尚,很為他在朱棣面前說了情。 這個保方孝孺的姚廣孝,可不是凡人。燕王朱棣,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奪他侄子朱允炆的江山,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和尚所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最後,方孝孺一個勁地激朱求死,朱棣大開殺戒,方孝孺一案死難者達八百四十七人,充軍發配者不可勝計。方得到了於事無補的壯烈,氣節有了,可多少人陪著粉身碎骨啊!古人對此也有微言。「孝孺十族之誅,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殺,愈殺愈激。至於斷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顧。」(明錢士升《皇明表忠記》)。
中國的所謂「士」,所謂「文人」,所謂「知識分子」,如果一定要分類,不是方孝孺式的,偏執、拘謹、認死理、不知好歹,常常採取霸王硬上弓的方法蠻幹;就是姚廣孝式的,靈活、圓通、識大局、趨利避害,往往以低姿態矮身段不張揚的手法達到目的。非此即彼,非彼即此,至多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己。歷史有時愛開玩笑的,偏偏讓這兩類價值取向不同的知識分子,奇巧地組合在同一舞台、同一背景下,一個輔永樂,得到大成功,一個佐建文,結局大失敗。所有看過這齣戲的觀眾,都會作出自己的選擇。於是,從此以後,像姚這類明白人越來越多,像方這類傻而直、呆而方、迂而正的不明白人越來越少。
方孝孺應該做學問,姚廣孝才是玩政治的,從他一生行狀看,他是一個不那麼安分的和尚,是一個迫切追求成就感的知識分子。恰巧馬皇后逝世,朱元璋把兒子從分封地集中到南京來守孝,據《明史·姚廣孝傳》,「太祖選高僧侍諸王,為誦經薦福」。於是,通過關係,與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掛上了鉤。
這個和尚私下裡對朱棣許諾:「你要用我的話,我會給王爺一頂白帽子戴。」如此露骨的暗示,連黃口小兒都猜得出來,「王」字上面加一「白」字,不就是一個「皇」字嗎?朱心領神會,引為知己,遂將這位主錄僧帶回北平。從此,他便成了燕王的思想庫,進行反中央的地下活動的總指揮。「陰選將校,勾軍卒,收材勇異能之士。燕邸,故元宮也,深邃,道衍練兵後苑中。穴地作重屋,繚以厚垣,日夜鑄軍器,畜鵝鴨亂其聲。」 他那時「住持慶壽寺」,但「出入府中,跡其密,時時屏人語」。
朱棣當然想造他侄子的反,因為,建文帝接受了齊泰、黃子澄,還有方孝孺的削藩建議,正準備收拾他。但是,以一隅反天下,朱棣也不由得不心虛。有一天,他作對聯,剛吟出上句,「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姚立刻應口而出,「世亂民貧,王不出頭誰作主」。「王」字出頭,即為「主」,看似文字遊戲的小手段,卻起到堅定其信心的作用。 所以,沒有姚的煽動,朱未必敢舉事,沒有姚的擘畫,朱也未必能成事。起兵以後,靖難軍經過兩三年與中央軍的拉鋸戰,姚突出奇招,建議輕騎挺進,逕取南京,「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這場無妨說是姚廣孝與方孝孺的角力,玩政治的行家,終於把只會做學問的書呆子擺平。朱棣很快渡過長江,取得天下,當他的永樂皇帝了。 所以,這位特別倚仗的心腹,出來為方孝孺求情,對於朱棣,那影響力是可想而知的。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圍繞在皇帝身邊,有頭有臉有發言權者,說一不二,使帝王言聽計從者,大有人在。但伴君如伴虎,最後能夠得到好下場者,就比較罕見了。
姚廣孝這樣一個不官不民、亦官亦民的和尚,作為皇帝的賓客,運籌帷幄,出謀劃策,位極人臣,倚重中樞,最後能夠善始善終,實在是極為奇特的例子。 他披的這件袈裟,固然沖淡了朱棣對他的戒心,更主要的是姚廣孝深諳與狼共舞的遊戲規則越得意,越檢束,越成功,越退縮,越是登峰造極,越要激流勇退。可是,能懂得這點道理而做到抽身自退者,實在太少。
姚廣孝按《老子》「功成身退,天之道」,「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箴言行事。靖難之役,朱棣率軍「轉戰山東、河北,在軍三年,或旋或否,戰守機事皆決於道衍。道衍未嘗臨戰陣,然帝用兵有天下,遭衍力為多」。等朱棣得天下後,論功行賞,姚為第一,舉朝上下,竭力推崇,甚至到了「帝與語,呼少師而不名」的親昵程度,他老兄還是堅持在廟裡,當他的和尚,做他的佛事。朱棣急了,「命蓄髮,不肯,賜第及兩宮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退仍緇衣」。
這樣一個能夠扭轉明室乾坤的和尚,還保持其清醒的分寸感,一生不敢越位。 那麼,有濟世之志、無匡時之才的方孝孺,就缺乏自知之明了。居然在南北激戰的烽火硝煙之下,還饒有興致地引導建文帝進行復古改制的嘗試,宮殿名,城門名,悉數回復古稱。官制,也按《周禮》重訂,本是翰林侍講的他,改成頗有二十世紀味道的文學博士。最不可思議的滑稽,莫過於這位博士計劃恢復古代的井田制了。
在明代歷史上,除了方孝孺,還有一個海剛峰,都是背時的保守主義者,都好笑地進行過這種白日見鬼的討論,可見讓一個或數個嚴重與現實脫節的知識分子,進入權力高層發號施令,是多麼致命的決定。 據明姜清的《姜氏秘史》,「初,孝孺被召入京,王叔英預以書告之曰:„天下事有可行於今者,有行於古而難行於今者。可行者行之,則人之從之亦易,而樂其利。難行者行之,則人之從之也難,而受其患。此用世所以貴時措之宜也!‟孝孺好古,故叔英及之。」顯然,有識之士早看到了他性格中的保守、愚直、迂腐、偏執的一面,作為一個學問家,確是好的榜樣,作為一個政治家,就遠遠不及格了,作為一個軍事家,更是糟糕得一塌糊塗。建文帝沒有他這樣一位精神上的導師,也許不至於最後走向自焚的死亡之途。
坐鎮北平的姚廣孝,輔佐王子,確保後方,率大軍步步進逼京師的朱棣勝利在望。而齊泰、黃子澄,加上方孝孺,書生意氣,清談誤國,欲罷不能,欲戰不成,弄得建文帝輸不起,贏不了,進退失據,不知所措。同是知識分子,姚廣孝有把握全局之力,一盤棋下得無子不活;方孝孺無審時度勢之能,每步棋都走成了死招。
最可怕的,方孝孺還相信自己特棒,還要瞎指揮。第一手,他搞了一次緩兵計,派人到北平做燕王工作,赦他無罪,要他罷兵,誰知這位信使,到了那裡,連大門也不敢出。第二手,他又搞了一次離間計,想挑撥燕王兩個兒子內訌,哪知道事與願違,朱棣的大兒子朱高 熾把送信人和信,一塊交給他的父王,以示清白。 「燕兵遂渡江,時六月乙卯也。帝憂懼,或勸帝他幸,圖興復。孝孺力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 (《明史·方孝孺傳》)。歷史上有很多從首都出逃,然後回來復辟的帝王,為什麼建文帝就不可以?何況,朱棣雖攻下京師,大半壁江山並不在他控制之下,迴轉的餘地還是很大的。然而,他要求朱允炆「死社稷」,這是方孝孺最臭最臭的一招了。
尤其令方孝孺噁心的,偏偏打開金川門,不戰自降,迎接燕王進京的,是他的好友、朱元璋的女婿李景隆。據《姜氏秘史》: 「說者又謂孝孺與景隆父子交誼甚篤,景隆帥師北伐,實由孝孺,既而兵敗,漸有異志,人多知之,告於帝,帝雅信孝孺,遂不復疑,卒成開門之變,蓋不免於誤國雲。」
他的學生建文帝,聽老師的教導,終於跳進熊熊大火之中,「死社稷」了,那麼,老師要不跟著也「死社稷」的話,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人間呢?於是,就有了《明史》上這段對話和隨後的血腥場面。
「至是欲使草詔。召至,悲慟聲徹殿陛。成祖降榻勞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效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日:„成王安在?‟成祖曰:„國賴長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日:„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
方孝孺,這個歷史上的唯一,「三代以來所未有也」 (姜清語),倒在了血泊之中。然而,連朱棣的毫毛,也未觸動一根。如果方孝孺聰明一點,智慧一點,轉換一下思路,從長計議,徐圖報復,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還未必就能斷定未來的局面,不會發生變化,誰笑到最後,恐怕還得兩說著呢!所以,以死抗爭的古老做法,在今天看來,便是十分的愚不可及了。
活著,就是一切。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4pgxqjx.html


姜清《姜氏秘史》-甘肅省天水市/姜皎/姜慶初/姜遐/曾祖父姜明遠。祖父姜皎。父親姜茂/姜皎有子姜慶初,未滿周歲時,唐玄宗許諾會將公主嫁給他。姜皎的外甥李林甫為相時,從容奏之。改年為載七年之後的天寶十載(751年),唐玄宗下詔姜慶初娶新平公主。另有一女姜氏下嫁韋堅(肅宗為太子時元妃韋氏三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2020-12-31_1032382020-12-31_103308

大和尚-道衍-姚廣孝+劉秉忠-永樂大典/「君子敢直言,不怕丟官丟命,因為他是為國家著想;小人阿諛奉承,只想陞官發財,因為他是為一己私利著想。」/朱棣詔令對全國各州縣的官吏進行考核,以9年期限為滿考核/神奇並且家喻戶曉的劉伯溫,在明朝卻稱不上是第一奇人。明代第一奇人是姚廣孝/“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廣孝馬上附和了下句“世亂民貧,王不出頭誰做主”!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以對聯進言事例。隨後在姚廣孝的勸說與分析之後,朱棣終於下決心奪取侄子的江山。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賜名廣孝,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庵號獨庵(獨菴),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通稱姚道衍。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江路(明為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中國元末明初政治人物、禪宗僧人、詩人,明太宗靖難之役的謀臣之一。
生平
出家為僧
姚廣孝生於醫生世家,十四歲剃髮為僧,先後學習天台、密教,最後改宗禪門,修持臨濟宗,法名道衍,號獨庵,人稱獨庵道衍禪師,並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得其陰陽、占卜之術。曾經在嵩山寺遊學,有名叫袁珙的相命大師對說他:「怎有這麼特異的僧人!眼眶三角形,體態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是劉秉忠一樣的人物!」道衍聽後反而大喜[1]。
助燕奪位
主條目:靖難之役
洪武年間中期,朱元璋下詔命精通儒學經書的僧侶入考禮部,道衍沒有被授官,朱元璋賜袈裟送還[2]。洪武十五年,高皇后駕崩,明太祖選高僧侍奉各親王,為其誦經薦福。道衍被其朋友宗泐舉薦。道衍在選拔的會場上與燕王朱棣相談甚歡,請求入燕,朱棣同意,於是抵達北平,擔任慶壽寺住持,時常出入王府,行跡非常秘密,經常與朱棣密語[3]。
朱元璋死後,明惠帝剛即位後就開始大範圍的削藩行動。周王[4]、湘王、齊王、代王[5]及岷王紛紛獲罪、或被罷黜為庶人、或被迫自殺,情勢險峻。道衍於是密勸朱棣起事。朱棣說:「民心都支持他們朝廷,我們能怎麼辦呢?」道衍曰:「臣只知天道而已,何必討論甚麼民心!」於是朱棣漸漸下決心,並私下選派軍官,勾結部隊,並招募勇敢異能的人。道衍並在燕王宮道中訓練部隊,並在地下修建地穴,以厚牆環繞,周圍養雞鴨等動物,以掩蓋地下的修建兵器活動的噪音[6]。建文元年六月,燕府護衛百戶倪諒告變,逮官校於諒、周鐸等伏誅。兵部尚書齊泰命令北平都指揮張信逮捕朱棣,然而張信卻把此命告訴朱棣,朱棣於是決定起兵。當時正遇到暴雨臨近,檐瓦墮地,朱棣色變。道衍說道:「這是祥兆。飛龍在天,一定有風雨跟隨。瓦片掉下了,將要改用皇帝那黃色的瓦了。」之後燕兵起義,以誅殺齊泰、黃子澄為名,號稱其眾為「靖難之師」。而道衍則在北平輔助世子朱高熾進行防守[7]。
同年十月,朱棣襲擊大寧的時候,李景隆乘間圍燕京北平。道衍則善于堅守,抵抗中央軍的數次攻擊,並也夜間派遣壯士偷襲。後燕軍回援,內外夾擊獲得大勝。李景隆、平安等先後戰敗逃撤。朱棣則圍困鐵鉉防守的濟南城長達三月之久仍不克。道衍寫信勸道:「部隊疲勞了,請班師回北平。」朱棣於是返回。此後遭盛庸軍截擊,在東昌之戰時燕軍大敗,張玉被殺,再次返京。此時,朱棣打算進行稍微休整,而道衍則堅持積極備戰,並進一步招募勇士,擊敗盛庸且破房昭的西水寨[8]。此時,道衍對朱棣說:「不要再攻下城池了,而應當迅速進攻京師。京師力量單弱,一舉之下必然能攻下。」朱棣聽從了他的意見,並接連在淝水、靈璧擊敗中央軍,並渡過長江進入京師金陵[9]。朱棣在燕王府時,接觸來往都是軍人,而唯獨道衍是定策起兵的。當朱棣在山東、河北轉戰時,其部隊進退、戰機等都由道衍決定。道衍從未臨戰指揮過,但是朱棣攻下南京後,論功道衍為第一[10]。
輔治天下
在朱棣攻南京時,曾勸朱棣:「破城那天,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但請不要殺他,如果殺了他,天下『讀書種子』(比喻世代讀書的人)就滅絕了。」[11],但是因為方的不屈,朱棣盛怒之下還是將方滅族。朱棣攻占南京後,即位稱帝,授道衍為僧錄司左善世。永樂二年四月,拜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後恢復其姚姓,並賜名廣孝,贈祖父如其官。明成祖與其交談時,稱其少師的官名,而不叫名字,表示敬意。朱棣又命其蓄髮還俗,道衍不肯。朱棣又賜房屋與宮女給他,道衍都不接受。道衍則住在佛寺中,穿官服入朝議事,退朝後一樣繼續穿袈裟[12]。之後,出巡賑災蘇、湖等地,在抵達長洲的時候,把自己獲賜的銀兩跟布料都送給宗族與同鄉[13]。
朱棣即位後,廣孝收鄭和為菩薩戒弟子,法號福吉祥[14]。此外,廣孝還擔任監修、主持重修《明太祖實錄》;並與解縉等人修纂《永樂大典》,書成後得到明成祖的褒美[15]。朱棣在北京、南京往來,以及北伐時,廣孝皆留在南京輔助太子。永樂五年,皇太孫出閣就學,廣孝擔任侍讀說書[16]。
晚年行跡
姚廣孝到晚年後,著《道餘錄》[17],專詆程朱理學,引起當時人們的鄙夷[18]。當其回鄉省親訪友,至長洲拜訪其姐,但姐姐閉而不見;訪其友王賓,王賓跑走,遠遠喊著:「和尚錯了啊,和尚錯了啊。」於是姚廣孝又跑去見其姐,姐姐又罵他。廣孝體會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為之惘然[19]。
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姚廣孝已經有八十四歲高齡,病重不能上朝,仍然在慶壽寺居住。明成祖駕車臨視,相談甚歡,並賜金睡壺。臨死前的姚廣孝請求明成祖,釋放禁錮已久的建文帝主錄僧溥洽和尚,明成祖答應了他。姚廣孝頓首感謝,之後不久去世[20]。
身後
維基文庫標誌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明史/卷145
同月十八日,姚廣孝病逝慶壽寺。朱棣聽聞後,輟朝二日,並以僧禮下葬,百官弔唁者眾多。此後追贈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賜葬房山縣東北;朱棣親自為其制神道碑記錄其功[21]。
永樂二十二年,對姚廣孝極為尊重的朱棣在北征途中死於榆木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仁宗。姚廣孝曾在「靖難之役」中輔佐為世子的朱高熾堅守北平,後來又實任太子少師之職,輔佐太子朱高熾留守南京監國,朱高熾對姚廣孝也是滿懷崇敬之情的。朱高熾繼位為帝後,再次對姚廣孝給予表彰。洪熙元年三月二十日為姚廣孝去世七周年紀念日,朱高熾親自撰寫祭文,遣其嗣子姚繼致祭,盛讚姚廣孝有功於朝,於皇帝朱棣「相與合德協謀,定大難,成大功」,又說「朕皇考太宗文皇帝以大聖之德順天應人,再安社稷,弘靖海宇,茂建太平,亦皆賴卿等同心同力,以輔成大業」,於是援「古今通規」,「生則同其富貴,歿則陪其祀享」,復加贈姚廣孝「少師散官勳爵,諡號悉如舊」,並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配享廟庭,應是姚廣孝作為朱棣謀臣的最大榮譽。通觀明太祖,太宗開國兩朝配享太廟名單中,十六位功勳自中山王徐達以下,皆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僅有姚廣孝一人。由此可見姚廣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
洪熙元年,加贈少師,配享成祖廟庭。嘉靖九年,明世宗表示:「姚廣孝輔佐成祖取得天下,雖說是功勞英烈都具備,但是畢竟是個出家人,與功臣們一起配享太廟,對歷代先帝有所不尊。」於是尚書李時偕大學士張璁、桂萼等議請移祀大興隆寺,由太常寺每年於春、秋兩次致祭,後得到明世宗批准[22]。
姚廣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MgmFd7


和尚告訴王爺,我要送你一頂帽子,只要戴上就是皇帝
2018-06-02 由 漫談歷史 發表于運勢
明朝開國之初有兩位風水大師,一位是劉伯溫另外一位是姚廣孝。兩個人的水平差不多,一個是輔佐朱元璋稱帝,一個是幫助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稱帝。所以說兩個人的才能都是非常高的。劉伯溫幫助朱元璋選擇皇陵,姚廣孝幫助朱棣選擇明十三陵。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朱元璋請僧人為馬皇后超度。姚廣孝就在其中。後來姚廣孝被朱棣看重兩個人相談甚歡。因此姚廣孝就跟隨這朱棣到了北平(當時的稱呼就是北平)。後來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登基。姚廣孝就勸說朱棣起兵。
當時姚廣孝是這樣給朱棣說的「貧僧願意送王爺一件禮物」朱棣便問「什麼禮物」姚廣孝說「一頂白色的帽子,只要王爺戴上這頂帽子就是皇帝」。朱棣立馬就明白了姚廣孝的意思。姚廣孝是要讓自己造反稱帝。因為王爺頭上戴白色的帽子不就是「皇」嗎?
於是朱棣果然就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準備造反,可是要起兵的時候,朱棣居住的屋子瓦片卻掉了。眾人都很害怕,因為「瓦碎」並不是什麼好的徵兆。但是姚廣孝卻不這麼認為。姚廣孝是怎麼解釋的呢?「自古飛龍在天,必有風雨相從。王府的青瓦墮地,這預示著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黃瓦了。」
朱棣聽了姚廣孝的解釋,本來還沒有信心立馬就熱血沸騰了。後來朱棣果然當上了皇帝。而姚廣孝也被封為唯一配享太廟的文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geomantic/3l6k2v8.html
-------------------
和尚送王爺「白帽子」,王爺嚇得撒腿就跑,後來卻對和尚言聽計從
2018-08-07 由 千古歷史風雲閣 發表于歷史
襄助朱元璋奪得天下的劉伯溫與其他功臣相比,身上多了幾分傳奇色彩,他一生曾有不少預言,且大都一一應驗。劉伯溫曾經有過一首《燒餅歌》,其中有兩句這樣寫道:「禿頂人來文墨園,一半英雄盡還鄉。」其中的這個禿頂人指的是一個名叫姚廣孝的和尚。姚廣孝,法號道衍,雖然是和尚,但是他又同時學習道教,在封建正統看來他有些格格不入。但他又可以說是大明王朝前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在皇位更替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平心而論,在朱元璋所有的皇子中,燕王朱棣算是最像他的一個,行事作風都幹練狠辣。怎奈朱元璋一心想讓他的皇太孫朱允炆接替皇位,對於燕王朱棣朱元璋怎麼看都不順眼。可是燕王朱棣終非池中物,如果想登上那九五之尊,除了造反好像也沒什麼其他辦法。
朱元璋駕崩之後,建文帝朱允炆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剛上任,毛兒還沒長全的他就想削藩。這時周王已經被建文帝發配到了雲南,朱棣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害怕下一個就會輪到自己。此時的朱棣有造反的心和力,可就是還差那麼一點火候,需要有人來給他打一劑強心針,當初朱元璋曾經選拔僧人給諸位藩王誦經積福,其中分到朱棣的就是姚廣孝。這時就到了姚廣孝出場的時候了。
當時整個燕王府內人心惶惶,此時姚廣孝卻去燕王府上毛遂自薦,說有一故人來。一見到燕王就說要送給燕王一頂白帽子。一聽這話,朱棣嚇得撒腿就跑,他以為自己想要造反的事情已經敗露了。應為朱棣是王,「王」字上加一「白」字不就是皇嗎?等到朱棣定下神來,明白這個和尚是來幫助自己的。果不其然,等到兩人熟絡後,朱棣發現姚廣孝確實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事實證明朱棣的選擇沒有錯,在姚廣孝的幫助下,朱棣一路打過去,勢如破竹,不日便登上了皇位。登上皇位之後朱棣對姚廣孝這個和尚更是言聽計從了。
與劉伯溫相比,道衍和尚顯得更高一籌。他既能出世,又能入世。等到大業完成之後,他不慕榮華,全身而退。靖難之役由他一手策劃,可以說是他幫助朱棣成就了千秋大業。道衍和尚雖然是個和尚,但卻被後世稱為「黑衣宰相」,官至三公,這也是難得一見的殊榮了。但是姚廣孝身為出家人,未免也殺氣太重,他籌謀的靖難之役枉死了太多將士跟無辜的百姓。在這一點上便是違背了出家人應有的道義,他功成名就之後衣錦還鄉,去拜訪其姐,其姐將其拒之門外;拜訪好友,好友也不見他,這也算是另一種悲哀了。身為一個和尚,最終卻在這紅塵官場人情中完完整整的走了一遭,甚至扭轉了整個大明王朝的的歷史走向,在天底下,也算是獨一份兒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n3gr6l8.html


王叔英(?-1402年),字原採,號靜學,黃岩亭嶺(今太平小河頭村)人。---------------孝儒好古叔英及之
洪武年間與楊大中、葉見泰、方孝孺一同被徵召,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推薦為仙居訓導,改德安教授。遷漢陽知縣,有德政[1]。學醇行正,與方孝孺為至交。建文時,召為翰林修撰,並薦楊士奇入翰林[2]。
靖難之役時,叔英奉旨到安徽廣德募兵。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兵陷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叔英自縊於廣德祠山玄妙觀銀杏樹下,由道士盛希年葬於祠山之麓。兩個女兒投井自盡,「二女井」為紀念王叔英的女兒而建。成化十年(1474年)進士周瑛重修王公墓,「墳墓陵夷,鞠為邱莽,所可識別者,僅有楊公之碑而已。」又作《修撰王公墓記》

靜學文集 (四庫全書本)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0-12-31_113537

靜學文集 (四庫全書本)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