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苗栗客家人吳家榮聯合工專畢業後去學尺八/尺八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木管樂器,由中國唐朝時開始傳入日本,後來在日本逐漸興旺,成為普遍的傳統樂器之一。尺八在日本的成型時間為江戶時代,最初是日本佛教普化宗為演奏佛教音樂的樂器,演奏者均為普化宗的虛無僧。明治時代以後開始廣泛普及,如今仍被運用在民謠演奏或創作之中。尺八是豎吹的樂器,以其長度一尺八寸(約55公分)得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下載 - 2020-11-22T103328.811407px-BodhidharmaYoshitoshi18872020-11-22_1025492020-11-22_1025392020-11-22_102528666px-Myoanji2020-11-22_102420BB1beN4E.img

普化禪師:扛棺自化 有始無終
2017-12-11 由 明賢法師 發表于佛教
普化禪師
唐宣宗(李忱)時代的大中年間(公元847-859年),有一禪師名叫普化,資性異人,師事馬祖道一禪師之門人盤山寶積禪師,密受真訣,深入堂奧。
寶積禪師示寂後,他游化北地鎮州(今石家莊正定),出言佯狂,行為簡放,見人無分高下,皆振鐸(鐸是古代一種樂器,形如銅鈴)一聲高唱:「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面八方來旋風打,虛空來連架打」一偈(偈就是佛經中的唱詞)。此偈盛傳於禪林,被稱為普化四打活、普化鈴鐸偈。他居無定處,常常夜伏冢間、晝行街市,時而歌舞,時而悲號,世人都把普化禪師當成瘋顛和尚。
在《臨濟錄》記載,當時臨濟禪師帶著他的老師黃檗禪師的手信,到溈山禪師那兒參訪,當時仰山禪師正好在當知客師,仰山禪師招待了臨濟禪師,經過一陣寒喧後。
溈山禪師問說:「黃檗師兄那兒的僧眾有多少?」
臨濟禪師回答說:「七百人。」
臨濟禪師問溈山禪師說:「大和尚這兒有多僧眾?」
溈山禪師回答說:「一千五百人。」
臨濟禪師說:「人數很多。」
溈山禪師說:「黃檗師兄那兒的僧眾也不少。」
臨濟禪師辭別溈山禪師後,仰山禪師送到山門說「你以後若往北方行化,那兒會有一處行化的好地方。」
臨濟禪師說:「是什麼好地方呢?」
仰山禪師說:「你去就會知道,會有一個人輔佐你弘法。只是這個人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後來臨濟禪師行化到河北省真定縣鎮州,遇到了普化禪師,請他與克符和尚來幫忙弘揚他的宗門。
在咸通初年(公元860年),普化禪師與克符禪師的大力輔佐下,臨濟的宗門獲得各方迴響。普化禪師認為輔佐的事務已告一段落,打算要離開了。就向街人預示自己將要圓寂,到大街上向人乞一件好衣,很多人都要送他衣服,普化禪師都沒接受,振鈴而去。當臨濟禪師知道了普化禪師的本意後,就吩附人送他一副棺。普化禪師笑道著說:「臨濟這小伙子真多此一舉。」也欣欣然接受
普化禪師扛棺自化
普化禪師托著棺到街上大聲說:「普化明日去東門死也!」次日街頭一堆人擁擠著跟著普化出城,到了城外,普化禪師卻說:「今日不適合送葬,明日再到南門過世。」次日,眾人又隨之至南門,普化禪師又說:「明日到西門過世才會吉祥。」然後又說明天到北門去比較好。
就這樣的到了第四天,人們逐漸地,都以為普化禪師又在瘋瘋癲癲,就沒人跟了。普化禪師就一人到城外,振著鈴,躺進棺材內,請來路人幫封棺。眾多路人一看普化禪師被封進棺木內,就到城內告訴街人,眾多街人擁擠來看熱鬧,有人怕他瘋癲地枉死在棺內,就打開棺木來看,結果一看,沒半個人影,普化禪師全身脫去,不見屍首,了無痕跡。這時,空中響起振鈴的聲,聲音逐漸地越來越遠,直到無聲。正應了仰山禪師所說的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bk86exm.html
--------------------------------------
某個日本人家的庭院,虛無僧正在吹奏尺八,在場聽眾都戴著口罩,人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虛無僧的行頭極其醒目,肩披袈裟,胸前垂著寫有「明暗」兩字的布袋。尤其是頭上扣著的那頂雞籠狀斗笠,既顯得滑稽,又給人幾分神秘甚至肅殺的感覺。
  裝扮成虛無僧的演奏者表示不願意對虛無僧做解釋和評價。筆者從網上查閱資料得知,虛無僧是日本禪宗普化宗的僧人,留髮不剃度,吹奏尺八四處行走化緣。歷史上虛無僧是佩刀的,一些僧人還曾作為間諜混入敵方陣營,為自己的主君打探軍情。難怪會令人聯想到冷不防暴起傷人的刺客。
  其實,虛無僧和尺八都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淵源。普化宗的祖師就是中國唐代玄宗年間在河北一帶活動的禪師普化。傳說普化是位神僧,時常瘋瘋癲癲地振鐸唱誦「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方八面來旋風打,虛空來也連架打」。到了南宋理宗年間,日本臨濟宗僧人覺心前往中國留學,結識了普化一脈的傳人張參,學習了虛鐸也就是尺八的奏法。覺心與張參的四名弟子一同回到日本。除了禪宗法門外,覺心帶回日本的還有味噌醬和醬油的製法。
  歷史上的虛無僧在參禪修行之餘以吹奏尺八自娛,謂之吹禪。筆者遇見的虛無僧已經屬於一種表演形式。
  能夠有機會在傳承近千年的尺八樂聲中沈浸片刻,不知尚留有幾絲唐音宋韻。尺八傳出的聲調幽咽噗簌,蕭瑟枯寂,聞之如置身荒郊孤徑,欲求解脫而不得其門。【于前的日本影章】遇見虛無僧 https://bit.ly/3kSar6h
-----------------------------
普化宗(ふけしゅう)是日本佛教禪宗之一宗派。以普化為始祖,也被視為臨濟宗(禪宗)之一派。也稱虛無宗(こむしゅう)[1],以吹奏尺八行旅各地的虛無僧而有名。
普化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M54t7
歷史
1254年(建長6年),渡宋的心地覺心在4位普化禪在家居士(寶伏・國佐・理正・僧恕)的伴隨之下歸國。在紀伊由良的興國寺山內建普化庵為居所,4位歸化的居士各自傳授普化之正法。之後,寶伏的弟子2人(金先、括總)之派興盛,其他各派勢微,以兩派為觸頭受其支配而存續。
心地覺心的法孫靳全(金先古山居士),受北條經時的歸依,下總國小金(現・千葉縣松戶市小金)開創一月寺,成為金先派總本山。另一方面,括總的了大居士在武藏國幸手藤袴村(現・埼玉縣幸手市)開創鈴法寺,成為括總派總本山,兩寺共同成為普化宗120餘末寺的觸頭。
公稱普化宗,作為單一宗派活動是近世以降之事。江戶時代,形成虛無僧集團的特殊宗派,吹奏尺八以進行禪修或托鉢,幾乎無教義、信仰上的活動,無檀越、也不為信徒舉行葬禮法事。1614年(慶長19年),江戶幕府發布「慶長之掟書」,規定虛無僧的入宗資格、服裝等,給予諸國通行之自由等各種特権,所以,也有為幕府進行隱蔽行動之說。
因和江戶幕府間的關係、身分制度等因素,明治維新以後,被明治政府解體廢宗,一月寺成為日蓮正宗的寺院,鈴法寺廢寺。但是,尺八樂流傳至今。
戰後,普化正宗明暗寺在京都東福寺的塔頭善慧院內,作為宗教法人再興。
諸流
江戶時代初期,傳說有16派,但是,說法不同。
金先・寄竹・梅士・不智・養沢・芝隣・義文・隠巴・宗和・錐南・短尺・野木・児派・括總・小菊・根笹
金先・寄竹・梅士・不智・養沢・芝隣・義文・隠巴・宗和・錐南・短尺・野木・児派・火下・夏漂・司祖
江戶時代中期以降,統合為7派。
金先・寄竹(虛竹)・梅地・不智・根笹・括總・小菊
普化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M54t7
----------------------------------------
釋普化,普化和尚,唐朝臨濟宗禪師,是知名的顛僧,生年不詳,出生地和俗姓皆不詳。
本是幽州盤山寶積的門徒,性格率真癲狂。盤山禪師臨終時問:「誰能幫我畫一張畫像?」於是眾弟子紛紛為他畫圖,但盤山禪師都不認可。這時普化禪師自告奮勇,盤山禪師道:「那為何不拿給老僧看看?」普化禪師於是打一個筋斗出去了,盤山禪師笑道:「這漢子,以後一定用瘋狂的方式接引弟子」,隨即圓寂。
普化禪師行腳至鎮州,曾到臨濟義玄的寺廟中偷食物,而後成為義玄門徒及其傳法的得力助手,他講話常常令人感覺癲狂,傳法時隨身攜一搖鈴,於人耳邊振之。咸通元年(860),認為圓寂時候已到,自取棺木出城門外,搖鈴後入棺而圓寂。
普化的門人心地覺心,在日本創立普化宗。
釋普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Rd08z
公案軼事
普化和尚,經常的混跡在市井,卻故作瘋顛的潛行秘跡,高深莫測的。在臨濟義玄禪師至鎮州的臨濟寺,開法立宗,弘宣臨濟家風之際,普化和尚先行的予以禪師協助,於義玄禪師弘法工作鼎盛之時,方才坐脫立亡。[1]
普化和尚,一日於街道向人群化緣直裰(僧人所穿的衣服),人們給披襖或是布裘的,和尚卻都不要。 禪師於是令其弟子買棺一具,等到普化和尚回來寺院,義玄禪師對言:我已經為你做了具直裰。普化和尚於後擔起棺木出去,繞至街市嚷嚷叫喚,臨濟為我做直裰了,我便要往東門遷化去了。[1] 時至,眾人相互的前往觀看,等待眾人來到時,普化和尚改口說道:今日不好,明日往南門遷化才吉利。
等待翌日,當大眾齊集在南門之時,普化和尚又說,今日不宜,明日改至西門更好。結果到了西門又向眾人說:明日改在北門好了。 如此一改再改的,人潮漸稀。直到第四日,普化和尚便獨自擎棺行至北門,振鈴入棺示寂。此時大眾紛紛聞訊奔走前來,但開棺探視,棺內並無普化和尚的蹤影,只聞空中鈴響隱隱而去
釋普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Rd08z
--------------------------
普化宗
為日本臨濟宗之一派,以我國唐代普化禪師為鼻祖。又稱普化禪宗、虛無宗。在日本則以心地覺心(無本覺心)為始祖,以「明暗雙打,虛無吹簫」為宗旨。此宗徒眾稱為普化僧、虛無僧、薦僧、暮露(襤褸之意);蓄髮,未制戒行,胸前佩掛袈裟,頭戴深編笠,吹奏尺八以乞討米錢。
普化為盤山寶積之法嗣,後赴鎮州,言行佯狂,悲號歌舞,常往來於城市、塚間,手振一鐸,口中誦偈,時人稱奇。其時,河南府有張伯者,因傾慕普化之風範,遂以竹管仿鐸音,稱之為「虛鐸」。其後又有張金、張範、張雄、張參等人傳承其風。張雄曾入舒州靈洞護國寺修禪。時值日本心地覺心於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日本建長元年)來華,至護國寺禮謁無門慧開,而與張參為同門,一日聞張參吹奏虛鐸,歎賞其清調妙曲,乃就其教,盡稟祕奧。
建長六年,覺心攜張參之徒寶伏(法普)、僧恕(宗恕)、國作(國佐)、理正等四位居士返日。在紀州由良創建興國寺(原稱西方寺),於山內建普化庵,又稱廣化庵,是為日本普化宗之濫觴,現今該地仍稱為普化谷,或風化谷。其後,該宗以金先派、寄竹派為主流,各以一月寺、明暗寺為主。其中,寄竹派盛唱「尺八吹簫禪」,其托僧行腳全國,弘揚「 明暗尺八」
至鎌倉末期,浮浪之徒多能吹尺八,漸混入寄竹派。江戶時代,此宗已呈現浪人集團之型態;其時,幕府常以彼等作密偵,給予種種特權,並為之建立鈴法寺,由是權勢日張,弊端迭起。德川中期以後復衍生諸多流派,弊害更甚。
弘化四年(1847),幕府禁斷特權優遇,至明治四年(1871)該宗更被廢止,宗徒多被編入民籍。後於明治二十一年,該宗宗徒會合,致力復興,遂獲准再興伽藍,而於東福寺山內善慧院成立明暗教會,於由良興國寺成立普化教會,於京都妙光寺成立法燈教會,並恢復虛無僧之行腳。
普化宗並無依據之經典,僅以「虛無吹斷」為禪那至上之法,亦即藉吹奏方式而斷盡煩惱,了悟虛無之境地。〔宋高僧傳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十、普化宗雜記卷上、卷下、虛鐸傳記卷上〕 p4981
普化宗 https://bit.ly/3kQPV64
-----------------------------
禪宗支派 普化宗
春子 春子 2011-08-27 13:12:46
佛學大詞典 對"普化宗"解釋如下
: 【普化宗】 為日本臨濟宗之一派,以我國唐代普化禪師為鼻祖。 又稱普化禪宗、虛無宗。 在日本則以心地覺心(無本覺心)為始祖,以『明暗雙打,虛無吹簫』為宗旨。 此宗徒眾稱為普化僧、虛無僧、薦僧、暮露(襤褸之意);蓄髮,未制戒行,胸前佩掛袈裟,頭戴深編笠,吹奏尺八以乞討米錢。 
普化為盤山寶積之法嗣,後赴鎮州,言行佯狂,悲號歌舞,常往來於城市、塚間,手振一鐸,口中誦偈,時人稱奇。 其時,河南府有張伯者,因傾慕普化之風範,遂以竹管仿鐸音,稱之為『虛鐸』。 其後又有張金、張范、張雄、張參等人傳承其風。 張雄曾入舒州靈洞護國寺修禪。 時值日本心地覺心於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日本建長元年)來華,至護國寺禮謁無門慧開,而與張參為同門,一日聞張參吹奏虛鐸,嘆賞其清調妙曲,乃就其教,盡稟秘奧。 
建長六年,覺心攜張參之徒寶伏(法普)、僧恕(宗恕)、國作(國佐)、理正等四位居士返日。 在紀州由良創建興國寺(原稱西方寺),於山內建普化庵,又稱廣化庵,是為日本普化宗之濫觴,現今該地仍稱為普化谷,或風化谷。 其後,該宗以金先派、寄竹派為主流,各以一月寺、明暗寺為主。 其中,寄竹派盛唱'尺八吹簫禪',其托缽僧行腳全國,弘揚'明暗尺八'。 
至鐮倉末期,浮浪之徒多能吹尺八,漸混入寄竹派。 江戶時代,此宗已呈現浪人集團之型態;其時,幕府常以彼等作密偵,給予種種特權,併為之建立鈴法寺,由是權勢日張,弊端迭起。 德川中期以後復衍生諸多流派,弊害更甚。 
弘化四年(1847),幕府禁斷特權優遇,至明治四年(1871)該宗更被廢止,宗徒多被編入民籍。 後於明治二十一年,該宗宗徒會合,致力復興,遂獲准再興伽藍,而於東福寺山內善慧院成立明暗教會,於由良興國寺成立普化教會,於京都妙光寺成立法燈教會,並恢復虛無僧之行腳。 
普化宗並無依據之經典,僅以『虛無吹斷』為禪那至上之法,亦即藉吹奏方式而斷盡煩惱,了悟虛無之境地。 [宋高僧傳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十、普化宗雜記卷上、卷下、虛鐸傳記卷上]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對"普化宗"解釋
如下: 【普化宗】 日本臨濟禪之一派。 詳稱普化禪宗,俗稱虛無宗。 即以中國唐代普化禪師為始祖,'明暗雙打,虛無吹簫'為宗趣的禪宗支派。 
普化為盤山寶積之法嗣,常往來於城市、塚間,手振鈴鐸,口稱'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方八面來旋風打,虛空來也連架打'一偈(稱為'普化四打話'、'普化鈴鐸偈'),向人示其禪
境。 河南張伯慕其風,但請入門而未得應允,乃吹奏竹管模仿其鐸音,且稱其樂器為『虛鐸』。 其後,有張金、張范、張亮、張陵、張雄等人傳其風。 
宋·淳祐九年(1249),日僧心地覺心入宋,從張雄的弟子張參習得吹奏虛鐸;寶祐二年(1254,日本·建長六年),覺心偕張參之徒寶 伏(一作法普)、國佐(一作國作)、理正、僧恕(一作宗恕)等四人回日本,在紀伊(和歌山縣)創立興國寺,並於山內建普化庵作為四人之住
處。 此為日本普化宗之始,現在該地稱為普化谷(風化谷)。 
其後,覺心的弟子金先(靳全),於下總小金開創一月寺,后形成金先派(靳全派)。 又,屬覺心另一弟子寄竹了圓(虛竹禪師)法系之天外明普,於永仁年間(1293~1299)開虛無宗,又在洛東白河(京都)建明暗寺,此派稱為寄竹派。 慶長十九年(1614),吉野織部將武藏藤■的鈴法寺,移建青梅作為道場,此鈴法寺一派稱為活總派或火下派。 此外,上野(群馬縣)太田的理光寺一派稱為小派或司祖派,高崎的慈高寺一派稱為梅地派或梅士派,常陸(茨城縣)下妻的心月寺一派稱為小菊派或夏漂派。 在普化宗諸派中,上述諸派合稱為普化宗六派。 
此派原無一定的宗名與制度,至江戶幕府時代,為收容各地勇士浪人,便公認普化宗為禪宗之一支派,併為其制定各種法
度。 即以普化宗為勇士浪人隱居之處、武人修行之宗門,禁止非武士加入此宗,嚴訂衣服之制。 另外,指定一月寺與鈴法寺為『觸頭』,統轄關東地方諸派寺院,關西地方則由京都明暗寺等統轄。 又,本寺之住持由本寺及末寺之弟子經由會議選出,末寺住持由該寺弟子商洽后請示本寺作決定;住持鬚剃髮,其他看主等有位階者則蓄發。 宗徒以全國末寺為根據地,吹尺八(簫),行腳托缽。 
由於幕府對本宗宗徒有極大的優遇,徒眾因而日增,盛極一時。 後來,因權勢日張,弊端迭起。 宗四年(1871)遂遭廢止,宗徒被編入民籍。 明治十八年,宗徒會合致力復興普化宗。 二十一年,於善慧院設立明暗教會,並在東京設立支部。 未幾,又於和歌山縣由良興國寺、京都鳴瀧妙寺,分別設立普化教會、法燈教會。 
本宗無所依之經典,但倡說虛無吹斷為禪那至上之
法。 藉吹奏方式,期身心修入虛靈妙境,拈得明暗雙打之自在境。 其門徒稱為普化僧、虛無僧、薦僧、暮露等,皆以天蓋(一種僧帽)、竹簫(尺八)、袈裟或掛絡(短袈裟)為隨身衣物,其他另備有鐸鈴、笛、大鼓、木魚等,以供行法之用。 然其儀式、衣服,各派之間略有差別。 ◎附..村上專精著·楊曾文譯〈普化宗〉(摘錄自《日本佛教史綱》第四期第二十章)
普化宗是禪宗的支派,以中國的普化禪師為祖。 
 起初有一個異僧,叫做朗庵,與一休(宗純)禪師為友,關係密切。 他非常崇拜臨濟宗第四代祖風穴(延治)禪師的禪風,自稱為『風穴道人』,常常吹奏洞簫。 據說朗庵在宇治川的旁邊建立圓音寺,普化宗由此興起。 最早以前,『法燈國師』覺心在建長元年(1249)到中國,在護國寺佛眼禪師門下參學。 當時一個叫張雄的人擅長吹簫,覺心聽到清雅悠揚的簫聲很受感動,就跟他學習。 他回國以後,把這個技藝傳授給寄竹,以及國作、理正、法普(一作'寶伏')、宗恕等人。 有人說,國作以下的四位居士是跟覺心從宋地歸化日本的。 寄竹以下的第五代是僧'虛無'。 他開始規定了衣服規格,制出天蓋(一種僧帽)、掛絡(短袈裟)、副子等,並且發明叫做'霧海篪'、'虛空篪'的兩個曲子。 僧虛無是楠正成之孫,避世為僧,吹簫流浪四方。 據說,『虛無僧』的名稱就是從他開始的(也有人說,普化宗的僧徒以'虛無空寂'作為宗義,因此本派的僧稱做'虛無僧')。 此後,流浪之徒往往皈依此宗,建寺院、分派別,逐漸興盛起來。 
在當時本派還沒有一定的宗名和制度,只是有這樣一種佛教的流俗罷了。 到德川氏執掌政權,為了收容各地的浮浪武士,便讓普化宗作為禪宗的一個派別,給制定各種法度。 以普化宗當作'勇士浪人之隱家,武人修行之宗門',禁止非武士加入此宗,嚴格衣服之制,允許本宗的人攜帶木刀、護身劍,而禁止本宗以外的人擁有簫。 而且又派遣『虛無僧改』(僧職)到各地去,監督宗徒的品行,開始稱之為『番僧』。 此外,把下總(今千葉、茨城一帶)的一月寺(勤詮派)、武藏的鈴法寺(括總派),當作普化宗總本寺的'觸頭',在江戶設置'宿寺'(辦事機構),稱之為'江戶番所',又叫'風呂屋'。 還讓京都的明暗寺(寄竹派)、常陸的心月寺(小菊派)、上野的理光寺(小派)、高崎的慈常寺(梅地派)等,做統轄各派的本寺。 這樣,普化禪宗才首次成立。 而幕府關於虛無僧的法度,對浮浪之輩有極大的優待,因而宗徒年年增加,曾盛極一時。 與此同時,總本寺等利用禁止宗外之人持簫的條令,以授與所謂『本則』為名,追逐財利,致使連農夫、商人,也得到本寺的許可持簫吹奏。 這樣,普化宗逐漸墮落,變成像演藝家一樣的組織,以後到宗時代終於滅亡了。 
普化宗的所謂宗義,是普化禪師與臨濟禪師的臨機應緣的語句,曰..'普化居常入市振鐸曰.."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面八方來,旋風打;虛空來,連架打。 "臨濟一日令僧把住雲.."或遇不明不暗時如何? 師托開曰.."來日大悲院裡有齋。 "僧回舉似濟,濟曰.."我從來疑著此漢。 "'
普化宗即以所謂'坐斷明暗兩頭,通徹明暗不到之處,然後方可以一枝竹簫,得轉大法輪'作為'本則'。 本宗的儀式衣服在各派雖有差別,但在本堂都安置阿彌陀佛等佛像,早晚必讀經。 此外,都以天蓋、竹簫、袈裟或掛絡作為本宗必需的用品,其他備有鐸鈴、笛、大鼓、木魚等,以供行法之用。 
[參考資料] 《宋高僧傳》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十;《普化宗雜記》卷上、卷下;《虛鐸傳記》卷
上。禅宗支派 普化宗 https://bit.ly/2UPFKUI
-------------------------------------
略談普化禪師唱偈
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面八方來,旋風打,虛空來,連架打。
..............................................................................
有一次我和神崎憲老師參觀中台禪寺,
走到達摩祖師殿,
神崎憲老師低下頭來看著牆上,
禪宗祖師的歷代傳承刻名,
我知道他在找普化禪師,
他心想他是找不到普化禪師名子,
不過他一定可以找到普化禪師的道友臨濟禪師的名子。
中國的臨濟宗斷層了,流傳到了日本,
現在還存在。
我一輩子喜歡研讀宗教,哲學,靈學......,
宗教,靈學是人類集體演化創造出來的,可以胡說八道,
但還是有它系統架構推理。
哲學五花八們,它是假設下的邏輯推理,不太容易胡說八道。
佛法深奧難懂,充滿矛盾,
它不矛盾就不能呈現真理,
佛法建立在矛盾中。
我以我淺薄的認知管窺樸畫禪師的振鐸唱偈,
未必是對,請參考
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
四面八方來,旋風打,
虛空來,連架打。
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
四面八方來,旋風打,
這個偈語我寫過了文章,較容易明白,
明與暗是指二元對立的世界,就是相對的世界,
打消了就入一元的世界,佛交稱法身界,一真法界,絕對界。
道家講本體,就是絕對界。
當善惡念頭都不著就進入中道實相的世界。
二元的分別念頭都沒了,就是離開頭腦意識,進入自性本心,
得到佛家的最高智慧,稱為大圓鏡智。
虛空來,連架打。
虛空怎麼打,不容易明白?
虛雲老和尚不慎將開水濺在虛老手上,
茶杯掉地,杯碎之聲,聞而開悟
就說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歇。
又說: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虛雲老和尚則是在接熱開水之際,
因茶杯摔落地而覺
虛空粉碎,大地平沉。
生命之流當下被截斷了,開悟了。
大地平沉可理解,
虛空粉碎?
虛空怎麼會粉碎????
抽刀斷水,水更流,
拳打虛空,空無痕。
佛家常拿虛空來比喻法身本體,
法身等虛空,
但是"虛空"只是人類比較能感覺到的東西,
"虛空"是東西嗎?
"虛空"你不想它沒事,你越想它它就越奧秘。
法身等虛空,虛空不是法身,
虛空只是指,以指指月,月才法身(譬喻)
虛空仍然是頭腦意識下的概念產物,
相對的世界都是會無常會消失的是虛幻的世界,
聖嚴法師: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虛空是有盡的,
楞嚴經曰: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
虛空對於自性(本心)來說就像片雲雲點太空。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此願無窮盡!
從現在的天文科學來說,
宇宙大霹靂也是依循著成住壞空的階段,
轉貼文章
大霹靂這一模型的框架基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
(從上面的哈伯紅 移和宇宙的背景輻射中我們可以得知宇宙是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膨脹著 ,
但在遙遠的將來,到底我們的宇宙將來會怎樣呢?會是一直膨脹下去直至變成真正的'太空' ?
還是會膨脹到一定程度下不再膨脹永遠如此?
或是會膨脹到引力的極限時變成 “ 大崩陷 ”呢?
這就取決於宇宙模型到底是開放的,還是平 坦的 ,或是封閉的 。 )
封閉的宇宙有一定的年齡,到一定時期就開始收縮,在宇宙成?單一的黑洞之前,
封閉的宇宙就會因收縮而毀滅宇宙會把世上的一切再次帶回到極高溫的”大崩陷”狀態。
虛空並不虛,空間不只是我們所認知的那回事,
科學家告訴我們空間有多次元空間,
空間是有結構的,
重力場就是空間本身的結構,
..................................................................
轉貼第十二尊 振鐸羅漢中偈語
http://open-lit.com/listbook.php?cid=12&gbid=171&bid=8784&start=0
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
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
有緣便出世,無緣佛入滅。
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
非明亦非幽,無生亦非滅。
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
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
認佛性,則淪於空,
論佛心,則滯於實。
有此實心,斯佛性不為頑空,
有此空明,斯佛心不為著象。
.................................................................
佛家最高的真理智慧以"空"一字來象徵,
對於佛家"空"一字,了解的人少,誤解的人很多,
認佛性,則淪於"空",此空是是世俗一般人的認知,
像頑空,斷滅空.....不甚麼都沒有的空,
而是甚麼都有的空
我這麼方便說,
是甚麼都有的空同時也是甚麼都無的空。
所以上面偈語,認佛性,則淪於空,後頭才又著句"空明"
普化禪師說
虛空來,連架打
他是把頭腦意識,概念下產生的虛空也打掉了,
他就進入佛們最高的境界,絕對空,畢竟空。
進入了畢竟空得世界會怎樣?
普化禪師照樣振鐸乞食,瘋瘋癲癲,
一樣死亡,
但是內心無腦逍遙自在,
自知時日,超越生死,
死亡不過是換一件衣服而已,
遊戲生死,生死神通,
做一場秀給後人看,
誤不誤,悟不悟那就是你的事了!
宗教文化是隨時空因緣而出,
沒有一定的形式。
真理是超越意識,語言,宗教文化再加個星球,
外太空有無數的星球有著各種的生命型態,
他們當然以他們文化形式去探索宇宙生命的真理。
他們有些進化到沒有人類的頭腦意識,
地球人類的宗教文化語言文字根本無法與他們無法溝通,
他們是以無物質與肉體的心靈意識在互通,
佛經裡有此描述,
如果要超越人類的頭腦意識,宗教文化語言的智慧,
以我所知佛門的金剛經可以提供此智慧。
本來還想寫一下的感悟!
永嘉大師證道歌: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我看這樣就好了!
寫那麼多,
讓看的人也累了!
殘月106.06.18
我以甚麼精神與態度吹虛鈴
http://shaku8.biz/zzq/zzq/zzq40.htm
普化宗
為日本臨濟宗之一派,以我國唐代普化禪師為鼻祖。
又稱普化禪宗、虛無宗。在日本則以心地覺心(無本覺心)為始祖,
以「明暗雙打,虛無吹簫」為宗旨。此宗徒眾稱為普化僧、
虛無僧、薦僧、暮露(襤褸之意);蓄髮,未制戒行,
胸前佩掛袈裟,頭戴深編笠,吹奏尺八以乞討米錢。
普化為盤山寶積之法嗣,後赴鎮州,言行佯狂,悲號歌舞,
常往來於城市、塚間,手振一鐸,口中誦偈,時人稱奇。
其時,河南府有張伯者,因傾慕普化之風範,遂以竹管仿鐸音,稱之為「虛鐸」。
其後又有張金、張範、張雄、張參等人傳承其風。
張雄曾入舒州靈洞護國寺修禪。
時值日本心地覺心於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日本建長元年)來華,
至護國寺禮謁無門慧開,而與張參為同門,
一日聞張參吹奏虛鐸,歎賞其清調妙曲,乃就其教,盡稟祕奧。
建長六年,覺心攜張參之徒寶伏(法普)、僧恕(宗恕)、國作(國佐)、
理正等四位居士返日。在紀州由良創建興國寺(原稱西方寺),
於山內建普化庵,又稱廣化庵,是為日本普化宗之濫觴,現今該地仍稱為普化谷,或風化谷。
其後,該宗以金先派、寄竹派為主流,各以一月寺、明暗寺為主。
其中,寄竹派盛唱「尺八吹簫禪」,其托况僧行腳全國,弘揚「 明暗尺八」。
至鎌倉末期,浮浪之徒多能吹尺八,漸混入寄竹派。江戶時代,此宗已呈現浪人集團之型態;
其時,幕府常以彼等作密偵,給予種種特權,並為之建立鈴法寺,由是權勢日張,弊端迭起。
德川中期以後復衍生諸多流派,弊害更甚。
弘化四年(1847),幕府禁斷特權優遇,至明治四年(1871)該宗更被廢止,
宗徒多被編入民籍。後於明治二十一年,該宗宗徒會合,致力復興,遂獲准再興伽藍,
而於東福寺山內善慧院成立明暗教會,於由良興國寺成立普化教會,
於京都妙光寺成立法燈教會,並恢復虛無僧之行腳。
普化宗並無依據之經典,僅以「虛無吹斷」為禪那至上之法,
亦即藉吹奏方式而斷盡煩惱,了悟虛無之境地。
〔宋高僧傳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十、普化宗雜記卷上、卷下、虛鐸傳記卷上〕 p4981
略談普化禪師唱偈 https://bit.ly/3kTIhHO
-----------------------
普化宗
普化宗為日本臨濟宗之一派,以我國唐代普化禪師為鼻祖。又稱普化禪宗、虛無宗。在日本則以心地覺心(無本覺心)為始祖,以‘明暗雙打,虛無吹簫’為宗旨。此宗徒眾稱為普化僧、虛無僧、薦僧、暮露(襤褸之意);蓄髮,未制戒行,胸前佩掛袈裟,頭戴深編笠,吹奏尺八以乞討米錢。
普化為盤山寶積之法嗣,後赴鎮州,言行佯狂,悲號歌舞,常往來於城市、冢間,手振一鐸,口中誦偈,時人稱奇。其時,河南府有張伯者,因傾慕普化之風範,遂以竹管仿鐸音,稱之為‘虛鐸’。其後又有張金、張范、張雄、張參等人傳承其風。張雄曾入舒州靈洞護國寺修禪。時值日本心地覺心於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日本建長元年)來華,至護國寺禮謁無門慧開,而與張參為同門,一日聞張參吹奏虛鐸,嘆賞其清調妙曲,乃就其教,盡稟秘奧。
建長六年,覺心攜張參之徒寶伏(法普)、僧恕(宗恕)、國作(國佐)、理正等四位居士返日。在紀州由良創建興國寺(原稱西方寺),于山內建普化庵,又稱廣化庵,是為日本普化宗之濫觴,現今該地仍稱為普化谷,或風化谷。其後,該宗以金先派、寄竹派為主流,各以一月寺、明暗寺為主。其中,寄竹派盛唱‘尺八吹簫禪’,其托缽僧行腳全國,弘揚‘明暗尺八’。
至鎌倉末期,浮浪之徒多能吹尺八,漸混入寄竹派。江戶時代,此宗已呈現浪人集團之型態;其時,幕府常以彼等作密偵,給予種種特權,並為之建立鈴法寺,由是權勢日張,弊端迭起。德川中期以後復衍生諸多流派,弊害更甚。
弘化四年(1847),幕府禁斷特權優遇,至明治四年(1871)該宗更被廢止,宗徒多被編入民籍。後於明治二十一年,該宗宗徒會合,致力復興,遂獲準再興伽藍,而於東福寺山內善慧院成立明暗教會,於由良興國寺成立普化教會,於京都妙光寺成立法燈教會,並恢復虛無僧之行腳。
普化宗並無依據之經典,僅以‘虛無吹斷’為禪那至上之法,亦即藉吹奏方式而斷盡煩惱,了悟虛無之境地。[宋高僧傳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十、普化宗雜記卷上、卷下、虛鐸傳記卷上]
普化宗_中文百科全書 https://bit.ly/3lUKLHx
---------------------------
普化禪師姓氏不詳,也不知是出生於何地何時。《盤山志》記載普化禪師在北方參訪時,悟道於寶積禪師。寶積禪師乃正是禪宗南宗馬祖道一禪師的法嗣;普化禪師悟道後,得到寶積禪師的認可,直到積禪師圓寂,普化禪師就常在東五台的盤山一帶行化。
普化禪師晚間常宿在荒塚,白天常常穿梭於大街小巷,言行怪異,有時歌舞,有時悲號,時有驚世駭俗的言行。度化他人,外表看起來像瘋瘋癲癲,若仔細觀察,含有著隨機運用,隨緣化度,言中深藏禪機。當時的人,總是摸不清他是凡是聖。在街上見人就振鈴一聲,或撫其背,有回頭者,不論富貴貧賤、男女老幼,一律平等的說「乞我一錢」,含攝著平等慈悲,普化度生的意義。
在《臨濟錄》記載,當時臨濟禪師帶著他的老師黃檗禪師的手信,到偽山禪師那兒,那時仰山正好在當知客師,仰山招待了臨濟禪師,經過一陣寒喧後。
偽山禪師問說「黃檗師兄那兒的僧眾有多少?」
臨濟禪師回答說「七百人」
臨濟禪師問偽山禪師說「大和尚這兒有多僧眾?」
偽山禪師回答說「一千五百人」。
臨濟禪師說「人數很多」
偽山禪師說「黃檗師兄那兒的僧眾也不少」
臨濟禪師辭別偽山禪師後
仰山禪師送到山門說「你以後若往北方行化,那兒會有一處行化的好地方。」
臨濟禪師說「是什麼好地方呢?」
仰山禪師說「你去就會知道,會有一個人輔佐你弘法。只是這個人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臨濟禪師後來行化到河北省真定縣鎮州,普化禪師已經在那兒一段時間了。臨濟禪師就在大城東南的一個小寺院當住持,寺院名為臨濟院。那時普化禪師常常在街頭振鈴唱道:「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面八方來旋風打,虛空來連架打。」意謂說,清明的念頭出現時,我就奪那清明的觀照,不留痕跡。若覺察到無念時,我也奪這了知無念的覺知。連架是古時候打稻殼脫粒的工具,意謂凡有所發現心念微細的作意痕跡時,皆令其脫落,直至無相。 
臨濟禪師聽到普化的行跡後,就吩咐侍者去測試他。
侍者去了後,聽完普化唱完後,依照臨濟禪師的指示,一手就抓住他。並大聲的問說「心念都沒有這些痕跡時,你要怎麼樣?」
普化禪師輕輕的托開侍者的手說「明天鎮州大悲院那兒有齋席」
侍者就把當時的情形說給臨濟禪師聽
臨濟禪師說「我很早就懷疑他不是一個平常僧」 
(《臨濟錄》原文  )
因普化常於街市中搖鈴云「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方八面來,旋風打。虛空來,連架打」
 師令侍者去。纔見如是道。便把住云。總不與麼來時如何。
 侍者如教。普化拓開云「來日大悲院裡有齋。」
 侍者迴。舉似師
 師云。我從來疑著者漢。
當臨濟禪師知道普化禪師是一位得道高僧後,就想請他與克符和尚來幫忙弘揚他的宗門。《臨濟錄》上記載著臨濟禪師拜訪普化與克符二位禪師的情形。
師見普化。乃云「我在南方,馳書到溈山時,知你先在此住待我來。及我來,得汝佐贊。」(我在南方時,從仰山處得知你已在這兒了,這些日子來,非常感謝得到你的許多幫助)
我今欲建立黃檗宗旨。汝切須為我成褫。普化珍重下去(我想建立黃檗的宗門,好讓後來者,在佛法的修証上有個入處。普化接受了,並道一聲珍重後,就下去了)。
克符後至。師亦如是道。符亦珍重下去。
三日後。普化卻上問訊云「和尚前日, 道甚麼?」師拈棒便打下。
(和尚前些日子說些什麼?臨濟禪師拿起棒子要打普濟,普濟跑,臨濟追打出去。)
又三日。克符亦上問訊。乃問「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麼。」師亦拈棒打下。
輔佐是放下身段,故意與臨濟禪師一唱一和,引導僧眾在禪法的修証上,有個入處。猶如觀音與勢至菩薩,入已成佛,現菩薩身來輔佐阿彌陀佛弘揚佛法。
取二則有關普化禪師的公案。
(一) 《臨濟錄》 師一日同普化赴施主家齋次
師問:「毛吞巨海,芥納須彌,?是神通妙用,本體如然。」普化踏倒飯床。
(毛髮吞下大海,芥子容下大虛空,這是神通妙呢?還是本體就有的功能?普化禪師就一腳踢倒了餐桌。)
師云:太粗生。
普化云:這裏是什所在?說粗說細。
(這裡是什麼地方,說什麼粗魯不粗魯?)
師來日又同普化赴齋
問:今日供養何似昨日?(今天的供養與昨日比較起來怎樣呢?)普化依前踏倒飯床。
師云:得即得,太粗生。(你雖然由此顯示大道,只是行為太過粗魯)
普化云:瞎漢,佛法說什麼粗細?師乃吐舌。
(不論何處,寺院中抑或市集上,皆是平等不二,道跡泯絕,豈是有粗與細?臨濟禪師以吐舌來認可所說。)
(二) 《臨濟錄》師一日與河陽、木塔長老同在僧堂地爐內坐,因說普化每日在街市掣風掣顛,知他是凡是聖,言猶未了,普化入來,師便問:汝是凡是聖?
普化云:汝且道我是凡是聖?師便喝。
普化以手指云:河陽新婦子,木塔老婆禪,臨濟小廝兒,卻具一隻眼
(河陽像個新媳婦,困在規矩中,無所作為。木塔像個老婆禪,只會引經說明,臨濟這小子,倒是別有一隻法眼。) 
《祖堂集》記載則是「臨濟小廝兒,衹具一隻眼。」普化禪師的風格上,對臨濟禪師並未大大的讚美。就禪的放曠無絆,任運消遙,在普化禪師的身上,可說發揮到極致,若由此來看禪風,臨濟禪師的確略遜一著。
 就在咸通初年(西元860年),普化禪師與克符禪師的大力輔佐下,臨濟的宗門獲得各方迴響。普化禪師認為輔佐的務已告一段落,打算要離開了。就向街人預示自己將要圓寂,到大街上向人乞一件好衣,很多人都要送他衣服,普化禪師都沒接受,振鈴而去。當臨濟禪師知道了普化禪師的本意後,就吩附人送他一副棺。普化笑道著說:“臨濟這小伙子真多此一舉,也欣欣然受之。
普化托著棺到街上大聲說:「普化明日去東門死也!」次日街頭一堆人擁擠著跟著普化出城,到了城外,普化卻說:「今日不適合送葬,明日再到南門過世。」次日,眾人又隨之至南門,普化又說:「明日到西門過世才會吉祥。」然後又說明天到北門去比較好。就這樣的到了第四天,人們逐漸的,都以為普化又在瘋瘋癲癲,就沒人跟了。普化就一人到城外,振著鈴,躺進棺材內,請來路人幫封棺。眾多路人一看普化被封進棺木內,就到城內告訴街人,眾多街人擁擠來看熱鬧,有人怕他瘋癲的枉死在棺內,就打開棺木來看,結果一看,沒半個人影,普化全身脫去,不見屍首,了無痕跡。這時,空中響起振鈴的聲,聲音逐漸的越來越遠,直到無聲。也正應了仰山禪師所說的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普化禪師 @ 五公菩薩祖師巖祖師殿---郎公祖師--位於台南安定區南安里24-9號- :: 痞客邦 :: https://bit.ly/3flbxGt
------------------------------------
鎮州有一位「普化和尚」,是「盤山禪師」的弟子,盤山禪師將玄旨,密受給他。
普化得真訣後,佯狂,且口出無度。
普化和尚,振一鐸,說:
「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方八面來,旋風打。虛空來,連架打。」
有一天。
臨濟禪師令一僧捉住他,說:「如果不依時來,如何?」
普化和尚說:「來日大悲院裏有齋。」
僧人回報臨濟禪師,臨濟禪師覺得很驚奇。
普化和尚見人無高下,皆振鐸一聲。或就人耳邊一振,或附其背。
有一回暮入「臨濟院」吃生菜。
臨濟說:
「這漢大似一頭驢。」
普化和尚便作驢鳴。
臨濟說:「細抹草料。」
普化和尚說:「少室人不識,金陵又再來,臨濟一隻眼,到處為人開。」
普化和尚,有一回,入「臨濟院」。
臨濟禪師問他:「是凡是聖?」
普化和尚反問:「你說我是凡是聖?」
臨濟禪師大喝。
普化和尚以手一指,說:
「河陽新婦子,木塔老婆禪,臨濟小廝兒,卻具一隻眼。」
臨濟禪師說:「這賊!」
普化和尚,說:「賊!賊!」便出了去。
普化和尚欲示滅時,臨濟禪師送一棺木給他。
普化和尚告眾:
「普化明日東門死。」
全城的人爭看。
他卻說:「今日葬不合風水黃曆。」
又叫:「明日南門遷化。」
全城的人又爭看。
他又說:「今日心情不佳。」
又叫:
「明日出西門才是吉日。」
人們去看,已少了。
他又說:「人太少,不死了!」
到了第四日,自己提棺木,出了北門,居然振鐸入棺而逝世。
全城的人奔走出城看他,打開棺木一看,根本沒有人。
只聽到空中有鐸聲,漸行漸遠。
這位普化和尚,值得一提的是,「來日大悲院裏有齋」。
這句話值得一參。
普化和尚並不說自己是凡是聖,但言談中流露出「明眼人」的架式。
最後遷化。
普化和尚的表演秀,正是:
「自主生死。」
我個人覺得,修行人來就來,去就去,了無牽掛,比起世俗人,牽腸掛肚,大不同也!
195-38.狀似瘋狂的「普化和尚」-真佛法藏文庫 https://bit.ly/2ULGwly
-----------------------------
普化禅师的故事 | 意识内化 https://bit.ly/2ULGxWE
普化禪師姓氏不詳,也不知是出生於何地何時。 《盤山志》記載普化禪師在北方參訪時,悟道於寶積禪師。 寶積禪師乃正是禪宗南宗馬祖道一禪師的法嗣;普化禪師悟道後,得到寶積禪師的認可,直到寶積禪師圓寂,普化禪師才在東五台的盤山一帶行化。
普化禪師晚間常宿在荒塚,白天常常穿梭於大街小巷,言行怪異;有時歌舞,有時悲號,時有驚世駭俗的言行。 度化他人,外表看起來像瘋瘋癲癲,若仔細觀察,言中深藏禪機,含有著隨機運用,隨緣化度。 當時的人,總是摸不清他是凡是聖。 在街上見人就振鈴一聲,或撫其背,有回頭者,不論富貴貧賤、男女老幼,一律平等的說「乞我一錢」,含攝著平等慈悲,普化度生的意義。
在《臨濟錄》記載,當時臨濟禪師帶著他的老師黃檗禪師的手信,到偽山禪師那兒參訪,當時仰山禪師正好在當知客師,仰山禪師招待了臨濟禪師,經過一陣寒喧後。
偽山禪師問說「黃檗師兄那兒的僧眾有多少? 」
臨濟禪師回答說「七百人」
臨濟禪師問偽山禪師說「大和尚這兒有多僧眾? 」
偽山禪師回答說「一千五百人」。
臨濟禪師說「人數很多」
偽山禪師說「黃檗師兄那兒的僧眾也不少」
臨濟禪師辭別偽山禪師後
仰山禪師送到山門說「你以後若往北方行化,那兒會有一處行化的好地方。 」
臨濟禪師說「是什麼好地方呢? 」
仰山禪師說「你去就會知道,會有一個人輔佐你弘法。 只是這個人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
臨濟禪師後來行化到河北省真定縣鎮州,普化禪師已經在那兒一段時間了。 臨濟禪師就在大城東南的一個小寺院當住持,寺院名為「臨濟院。 那時普化禪師常常在街頭振鈴唱道:「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面八方來,旋風打,虛空來,連架打。 」意謂說「清明的念頭出現時,我就奪那清明的觀照,不留痕跡。 若覺察到無念時,我也奪這了知無念的覺知。 」「連架」是古時候打稻殼脫粒的工具,意謂凡有所發現心念微細的作意痕跡時,皆令其脫落,直至無相。
臨濟禪師聽到普化禪師的行跡後,就吩咐侍者去測試他。
侍者去了後,聽完仰山禪師唱完後,依照臨濟禪師的指示,一手就抓住他。 並大聲的問說「心念都沒有這些痕跡時,你要怎麼樣? 」
普化禪師輕輕的托開侍者的手說「明天鎮州大悲院那兒有齋席」
侍者就把當時的情形說給臨濟禪師聽
臨濟禪師說「我很早就懷疑他不是一個平常僧」
《臨濟錄》原文
因普化常於街市中搖鈴雲「明頭來,明頭打。 暗頭來,暗頭打。 四方八面來,旋風打。 虛空來,連架打」
師令侍者去。 都見如是道。 便把住雲。 總不與么來時如何。
侍者如教。 普化拓開雲「來日大悲院裡有齋。 」
侍者回。 舉似師
師雲。 我從來疑著者漢。
當臨濟禪師知道普化禪師是一位得道高僧後,就想請他與克符和尚來幫忙弘揚他的宗門。
《临济录》上记载着临济禅师拜访「普化与克符」二位禅师的情形:
师见普化。乃云「我在南方,驰书到沩山时,知你先在此住待我来。及我来,得汝佐赞。」
我今欲建立黄檗宗旨。汝切须为我成褫。普化珍重下去。
克符后至。师亦如是道。符亦珍重下去。
三日后。普化禅师却上前问讯云「和尚前日,道甚么?」师拈棒便打下。
又三日。克符亦上问讯。乃问「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么。」师亦拈棒打下。
辅佐是放下身段,故意与临济禅师一唱一和,引导僧众在禅法的修证上,有个入处。犹如观音与势至菩萨,入已成佛,现菩萨身来辅佐阿弥陀佛弘扬佛法。
取二则有关普化禅师的公案。
(一) 《临济录》
师一日同普化赴施主家斋次
师问:「毛吞巨海,芥纳须弥,?是神通妙用,本体如然。」普化踏倒饭床。
师云:太粗生。
普化云:这里是什所在?说粗说细。
师来日又同普化赴斋
问:今日供养何似昨日?普化依前踏倒饭床。
师云:得即得,太粗生。
普化云:瞎汉,佛法说什么粗细?师乃吐舌。
(二)
《临济录》师一日与河阳、木塔长老同在僧堂地炉内坐,因说普化每日在街市掣风掣颠,知他是凡是圣,言犹未了,普化入来,师便问:汝是凡是圣?
普化云:汝且道我是凡是圣?师便喝。
普化以手指云: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
《祖堂集》记载则是「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普化禅师的风格上,对临济禅师并未大大的赞美。就禅的放旷无绊,任运消遥,在普化禅师的身上,可说发挥到极致,若由此来看禅风,在这方面,临济禅风的确略逊一着。
就在咸通初年(公元860年),普化禅师与克符禅师的大力辅佐下,临济的宗门获得各方回响。普化禅师认为辅佐的务已告一段落,打算要离开了。就向街人预示自己将要圆寂,到大街上向人乞一件好衣,很多人都要送他衣服,普化禅师都没接受,振铃而去。当临济禅师知道了普化禅师的本意后,就吩附人送他一副棺。普化禅师笑道着说:“临济这小伙子真多此一举。」也欣欣然接受。
普化禅师托着棺到街上大声说:「普化明日去东门死也!」次日街头一堆人拥挤着跟着普化出城,到了城外,普化禅师却说:「今日不适合送葬,明日再到南门过世。」次日,众人又随之至南门,普化禅师又说:「明日到西门过世才会吉祥。」然后又说明天到北门去比较好。就这样的到了第四天,人们逐渐的,都以为普化又在疯疯癫癫,就没人跟了。普化禅师就一人到城外,振着铃,躺进棺材内,请来路人帮封棺。众多路人一看普化被封进棺木内,就到城内告诉街人,众多街人拥挤来看热闹,有人怕他疯癫的枉死在棺内,就打开棺木来看,结果一看,没半个人影,普化全身脱去,不见尸首,了无痕迹。这时,空中响起振铃的声,声音逐渐的越来越远,直到无声。也正应了仰山禅师所说的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宝积禅师与普化禅师的故事
一天,宝积禅师奉师父马祖之命,到集市上购买杂物。他正在街上走着,看见一位顾客买肉,对屠夫说:“精肉(好肉)割一斤来。”
屠夫一聽,放下刀,雙手交叉作禮問:"客官,哪塊肉不是精的? "
寶積禪師在一旁無意之中聽到此言,忽有所悟。
又一天,他在出門時碰到了送葬的隊伍。 只見靈柩沉沉,紙錢飄飄,招魂幡高掛,哭靈的親屬成群結隊。 專門替人送葬的歌手搖著鈴唱道:「紅日必定西沉去,不知靈魂到何方? "白色靈帳中的孝子失聲痛哭,口中發出"哀哀"的悲切之聲。
寶積禪師突然感到心身躍動,趕快跑到寺裡,將自己的悟境告訴了師父。 馬祖認可了他的所證所悟。
一日,寶積禪師上堂說法:"學佛習禪,就好比大地擎著山嶺,不知山的孤高險峻;如同石頭裡包含美玉,不知玉的純潔無瑕。 若我們禪僧也能這樣,就叫出家。
"心月弧圓,光吞萬象,光不照钘,大象亦不存。 光與钘雙泯雙亡,還有什麼東西呢? ...... 你們要明白,全心就是佛,全佛就是人,人與佛沒有兩樣,這才算是道啊!
"三界無法,何處求心? 四大本空,佛依何住? 璿璣(北鬥星)不動,呈現出面相呈,更無餘事。 珍重! "
臨圓寂的時候,寶積禪師將弟子們招到身邊,問:"你們誰能為我描繪出肖像呢? "眾人紛紛給師傅畫像,有的相差很遠,有的酷似真人,但都被寶積禪師一一否決了。
正當人們困惑不解之時,一位叫普化的弟子站了出來,說:"我能描畫出來。 "
寶積說:「那你怎麼不把畫像呈給老僧呢? "
普化應聲一串後空翻從方丈打了出去。
寶積禪師開懷大笑,說道:「你這傢伙,以後必然是個瘋癲漢,並且會用這種驚世駭俗的方式普遍度化眾生。 "
說完,他就去世了。
----------------------------
幽州盤山寶積禪師,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生平不詳。一般人開悟都離不開善知識的隨機點撥,而盤山寶積禪師的悟道因緣卻頗為奇特,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據記載:
有一天,寶積禪師從市場上經過,看見有一位客官正在買豬肉,客官告訴屠家說:"精底(瘦肉),割一斤來!"屠家把刀啪地一聲放在肉案上,叉著手說道:"長史!那(哪)個不是精的?"寶積禪師一聽,忽然有省。
後來又有一天,寶積禪師剛走出寺門,就碰見一群人正抬著棺材送葬。送葬隊伍的前頭,有一位歌郎正搖著鈴鐺,拖著長腔唱道:"紅輪決定沉西去,未委(不知)魂靈往那方?"而跟在棺材後面的帳幕下死者的兒子悲傷地哭道:"哀啊哀啊!"寶積禪師一聽,豁然大悟,身心踴躍,當即跑回寺院,把自己的證悟告訴了馬祖,馬祖印可了他。
寶積禪師的悟道表面上看似很偶然,實際上是他工夫用到了一定的火候。如果工夫不到家,這樣的場景碰見得再多,也沒有用。這說明了一個道理:道不僅僅是在深山老林裏,道就在日用中!法也不僅僅是在寺院裏,生活中的一切,不管是有情的生命,還是無情的草木,它們都無時不在說法!關鍵看我們的心是否在道上,若能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能做到心不離道、道不離心,那麼,日常生活中,哪怕一個很平常的情景,都有可能成為你悟道的契機,就能像寶積禪師那樣契入了!
寶積禪師離開馬祖後,即北上幽州,駐錫於盤山,在此大弘南宗頓教法門。當時在北方弘傳祖師禪法的,應該說寶積禪師算是比較早的一位,除他之外,當時北方傳禪比較有名的還有趙州老人和臨濟禪師二位祖師。
關於寶積禪師的禪法,可以從他的上堂法語中略知一二:
<1>心若無事,萬法不生。意絕玄機,纖塵何立?道本無體,因體而立名。道本無名,因名而得號。若言即心即佛,今時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猶是指蹤極則。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2>夫大道無中,複誰先後?長空絕際,何用稱量?空既如斯,道複何說?
<3>夫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光非照鏡,境亦非存。光境俱亡,複是何物?禪德,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不及,斯乃空輪無跡,劍刃無虧。若能如是,心心無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無異,始為道矣。
<4>禪德,可中(假若)學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若如此者,是名出家。禪德,直須自看,無人替代。
                   法本不相礙,三際亦複然。
                   無為無事人,猶是金鎖難。
                      靈源獨耀,道絕無生。
                      大智非明,真空無跡。
                      真如凡聖,皆是夢言。
                      佛及涅槃,並為增語。
<5>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璿璣不動,寂爾無言。觸面相呈,更無餘事。珍重!
寶積禪師臨入寂的時候,仍不忘用畫肖像的因緣,啟悟他的弟子們覺悟自性本空的道理。他告訴徒眾說:「有人邈得吾真否(還有人能描繪我的真影嗎)?」於是眾弟子紛紛為他寫真,但都不契合他的心意。
這時普化禪師從眾人裏走出來,說道:「某甲邈得。」
寶積禪師道:「何不呈似老僧(為什麼不拿給老僧看看)?」
普化禪師於是打一個筋斗出去了。
寶積禪師笑道:「這漢向後如風狂接人去在(這漢今後瘋瘋顛顛的,接引學人)!」說完,寶積禪師便入寂,後諡凝寂大師。
普化禪師姓氏不詳,也不知是出生於何地何時。普化禪師在北方參訪時,悟道於寶積禪師後,得到寶積禪師的認可,直到寶積禪師圓寂,普化禪師才在東五台的盤山一帶行化。普化禪師晚間常宿在荒塚,白天常常穿梭於大街小巷,言行怪異-有時歌舞,有時悲號,時有驚世駭俗的言行。度化他人,外表看起來像瘋瘋癲癲,若仔細觀察,言中深藏禪機,含有著隨機運用,隨緣化度。
當時的人,總是摸不清他是凡是聖。在街上見人就振鈴一聲,或撫其背,有回頭者,不論富貴貧賤、男女老幼,一律平等的說「乞我一錢」,含攝著平等慈悲,普化度生的意義。
當時臨濟禪師帶著他的老師黃檗禪師的手信,到偽山禪師那兒參訪後,仰山禪師送到山門說:「你以後若往北方行化,那兒會有一處行化的好地方。」臨濟禪師說:「是什麼好地方呢?」仰山禪師說:「你去就會知道,會有一個人輔佐你弘法。只是這個人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臨濟禪師後來行化到河北省真定縣鎮州,普化禪師已經在那兒一段時間了。臨濟禪師就在大城東南的一個小寺院當住持,寺院名為臨濟院。那時普化禪師常常在街頭振鈴唱道:
               明頭來明頭打!
               暗頭來暗頭打!
               四面八方來,旋風打!
               虛空來,連架打!
意謂說:清明的念頭出現時,我就奪那清明的觀照,不留痕跡。若覺察到無念時,我也奪這了知無念的覺知。「連架」是古時候打稻殼脫粒的工具,意謂凡有所發現心念微細的作意痕跡時,皆令其脫落,直至無相。
臨濟禪師聽到普化禪師的行跡後,就吩咐侍者去測試他。侍者去了後,聽完普化禪師唱完後,依照臨濟禪師的指示,一手就抓住他。並大聲的問說:「心念都沒有這些痕跡時,你要怎麼樣?」
普化禪師輕輕的托開侍者的手說:「明天鎮州大悲院那兒有齋席。」侍者就把當時的情形說給臨濟禪師聽,臨濟禪師說:「我很早就懷疑他不是一個平常僧!」
當臨濟禪師知道普化禪師是一位得道高僧後,就想請他與克符和尚來幫忙弘揚他的宗門。當臨濟禪師見普化時乃云:「我在南方,馳書到溈山時,知你先在此住待我來。及我來,得汝佐贊。我今欲建立黃檗宗旨。汝切須為我成褫。」
普化接受了,並道一聲珍重後,就下去了。克符後至,師亦如是道,符亦珍重下去。輔佐是放下身段,故意與臨濟禪師一唱一和,引導僧眾在禪法的修証上,有個入處。猶如觀音與勢至菩薩,現菩薩身來輔佐阿彌陀佛弘揚佛法一般。
三日後,普化禪師卻上前問訊云:「和尚前日, 道甚麼?」師拈棒便打下。
又三日,克符上問訊後亦云:「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麼?」師拈棒亦打。
臨濟禪師一日與河陽、木塔倆長老同在僧堂地爐內坐,因說普化每日在街市掣風掣顛,誰能知他是凡是聖?言猶未了,普化入來,臨濟禪師便問:「汝是凡是聖?」
普化云:「汝且道我是凡是聖?」臨濟禪師便喝。
普化以手指云:「河陽新婦子,木塔老婆禪,臨濟小廝兒,卻具一隻眼。」
意思是:河陽像個新媳婦,困在規矩中,無所作為。木塔像個老婆禪,只引經說明,臨濟這小子,倒是別有一隻法眼。普化禪師對臨濟禪師並未大大的讚美,就禪的放曠無絆,任運消遙,在普化禪師的身上,可說發揮到極致,若由此來看禪風,在這方面,臨濟禪風的確略遜一著。
就在咸通初年(西元860年),普化禪師與克符禪師的大力輔佐下,臨濟的宗門獲得各方迴響。普化禪師認為輔佐的務已告一段落,打算要離開了。就向街人預示自己將要圓寂,到大街上向人乞一件好衣,很多人都要送他衣服,普化禪師都沒接受,振鈴而去。當臨濟禪師知道了普化禪師的本意後,就吩附人送他一副棺。普化禪師笑道著說:「臨濟這小夥子真多此一舉。」卻也欣欣然接受。
普化禪師托著棺到街上大聲說:「普化明日去東門死也!」次日街頭一堆人擁擠著跟著普化出城,到了城外,普化禪師卻說:「今日不適合送葬,明日再到南門過世。」次日,眾人又隨之至南門,普化禪師又說:「明日到西門過世才會吉祥。」然後又說明天到北門去比較好。就這樣的到了第四天,人們逐漸的,都以為普化又在瘋瘋癲癲,就沒人跟了。普化禪師就一人到城外,振著鈴,躺進棺材內,請來路人幫封棺。
眾多路人一看普化被封進棺木內,就到城內告訴街人,眾多街人擁擠來看熱鬧,有人怕他瘋癲的枉死在棺內,就打開棺木來看,結果一看沒半個人影,普化全身脫去,不見屍首,了無痕跡。這時空中響起振鈴的聲音唱著:
               明頭來明頭打!
               暗頭來暗頭打!
               四面八方來,旋風打!
               虛空來,連架打!
聲音逐漸的越來越遠,直到無聲。也正應了仰山禪師所說的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黑白集--寶積禪師與普化禪師的行徑@黑與白---部落格。。。|PChome 個人新聞台 https://bit.ly/3lOuLXo
------------------------------
一四、宣佈死地的普化和尚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普化和尚的浮雕造像,一手持鈴鐸,一手遞錢給小孩。
一四、宣佈死地的普化和尚
鎮州普化和尚,也不知是那裏人,更不知他的俗家姓什名誰。不過他是幽州盤山寶積禪師的法嗣,他在盤山會下,而且是「密受心印」的人。
他開悟以後,行化人間,佯狂垢穢,作遊戲三昧,瘋瘋顛顛的出言無度。他手上拿一把鈴鐸,這是他的隨身法寶,一刻不肯離身的,不時的搖振他手中的鈴鐸。他行住的地點也不定,有時城市,有時山林,有時候跑到荒村野塚之間,時人也不測其究竟,都說是瘋和尚。
有一天,他振著手中的鐸,自言自語說:「明頭來也打,暗頭來也打」。臨濟義玄禪師就派一個弟子,教他去把他捉住問他:「不明不暗時怎麼辦?要他道出來,看他是不是真的悟了道?I」那位弟子就去捉住他說:「不明不暗時如何?」要他道,他隨口說:「明天大悲院有齋。」又是狂笑而去。
施我一個錢
他不管看見什麼人,不論男女老少,高下貴賤,他都在你面前振一聲鐸而去。一些正信居士並不討厭他,都稱他普和尚。
有時他也有點惡作劇,他將鈴鐸在你身邊一振,給你嚇一大跳;或者你在前面走,他輕手輕腳的走到你背後,用手在你背上摩一下,如果你回過頭來看他一眼,他就伸出手來說:「施我一個錢!」真是弄得你啼笑皆非。
知道他的人,當然很樂意的布施供養他錢,不知道他的人,不但不給他錢,反而罵他一頓;可是他也不生氣,他見你不給錢,就振鐸一下而去,再去找其他的行路人要錢。
臨濟小廝兒  只具一隻眼
他有一次在外邊跑餓了,晚上跑到臨濟院裏來,喫生菜飯。臨濟看見他就說:「這漢子大似一頭驢!」他就作驢聲叫,臨濟也不講下去了,這是禪門機鋒,只在三言兩語,就知道對方所悟的境界如何。臨濟走後,他對人說:「臨濟小廝兒,只具一隻眼。」從這些地方我們知道他並非全是瘋顛,而是時人不識罷了。
他有一次看到馬步使出來喝道,(這是過去帝制時代,地方官出來要有人在前頭開路喝道的),他也喝道,並且學他的樣子,馬步便命人打了他五棒,他說:「似則似,是則不是」。
有一次,他又搖振鈴鐸說:「覺過去處不可得。」給道吾禪師聽到,就一把將他抓住問道:「你想要去什麼處?」他就反問道吾說:「你從什麼處來?」道吾沒有話回答他,他就掣手而去。
一天他又到臨濟院,臨濟禪師看見他來,就大聲的說:「賊賊。」他也跟著對臨濟說:「賊賊。」隨同大眾一齊入僧堂。臨濟指著聖僧像問他:「是凡是聖?」他答:「是聖。」臨濟說:「你作這個語話?」他就撼起手中的鐸,喝唱起來道:
河陽新婦子,木塔老婆禪。
臨濟小廝兒,只具一隻眼。
乞一個直裰
唐咸通初年,普化禪師將要示滅,他就到街上向人化緣,見到人就說:「乞我一個直裰。」人家以為他沒有衣服穿,就給他衣服:有的給他棉襖,有的給他布裘;但他一樣也不要,給錢他也不要,人家也不知他要什麼?他也不生氣,仍然搖著手中的鐸,再向旁人去化緣,就這樣子鬧了很多天,他的「直裰」仍未化到。
一天臨濟禪師派人送了一口棺材給他;他笑著對送棺材的人說:「這又是臨濟廝兒饒舌。」
就將棺材收下,再也不喊「乞一個直裰」了。
直裰既然有了,他不能再活下去,他就要計劃死的方法了。
宣佈死的地點
他向僧俗們去告辭說:「普化明天到東門去死!普化和尚,可以說是新聞人物,大家對他都很感興趣。因而轟動了全城的人,大家都在第二天到東門去看他死,熱心的居士們,也替他把棺材檯來了:可是他見人來得差不多,又改變死期和地點。他說「今天埋葬,不合青烏,今天不死,明天到南門去死。對不起你們大家,要看我死的,明天到南門去看。」第二天一班好奇的人,又跟隨他到了南門。過了一會兒他又變卦了。對來人宣佈說:「今天的日子不好,明天是大吉日,還是決定明天在西門死。要看的人,明天請到西門看吧!」第三天,去西門的人並沒有頭兩天人多,有人說:「這瘋和尚在開我們的玩笑,被他玩弄也太不值得。」好人跟著瘋子跑,越想越上當,再也不去了。因此去西門的人並不太多。可是他到了西門又不肯死,說「明天在北門死,決不改期。」一連三天,受他愚弄的人,到了第四天一個也不來了。
第四天他自己擎著棺材,到了北門外,自己把棺材打開來,振鐸一聲,進棺而逝。
當時有幾個人看到普化和尚進了棺材,馬上傳信大家,等到大家奔來,揭開棺蓋來看時,人已不見了。大家只聽振鐸的聲音,由近而遠的漸漸地消逝。自此再也看不到普化和尚。這可以說是把「死」看成遊戲一般了。一四、宣佈死地的普化和尚 @ 普陀精舍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https://bit.ly/2HoiNVr
----------------------------------
皮肉骨髓(菩提達摩禪師)
菩提達摩就要圓寂前,他召集弟子們說:「我的壽命快到了。死之前,我想證實一下你們的禪法
修為到底如何,請你們將自己所悟到的說給我聽聽吧。」 據說,菩提達摩有四大弟子,三僧一尼。
三僧是道副、道育及慧可,一尼人稱尼總持。聽到菩提達摩的命令,道副首先站起來說:「我們應
該不執著文字,也不捨棄文字,而是應該把文字當作求道的工具。這是我悟到的,老師以為如何?」
菩提達摩怒聲說:「你只得到了我的皮。」尼總持一見道副不行,連忙站起來說:「依我所了解的,
就像慶喜看到了阿(閃+人+人)佛國,一見之後便再也見不著了。」菩提達摩又厲聲說:「你只得到
了我的肉。」道育隨後起來說:「地、水、火、風本來是空的,眼、耳、鼻、舌、根也非實有,整
個世界無一法可得。」菩提達摩回答:「你只得到了我的骨。」最後輪到慧可,只見他站起身來,
向菩提達摩三拜行禮,然後便站著不動了。菩提達摩哈哈大笑,說:「你已得到了我的髓。」於是,
慧可便成為禪宗的二祖,接替菩提達摩進行傳法的工作。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禪宗的
思想精神。我們知道,禪宗推崇的境界是一種無差別的境界。然而那種無差別的境界說起來簡單,
真正做到卻是非常難的。首先的一個問題是要超越語言的限制,因為凡是語言可表達的,必定是有
差別的。 那位道副和尚雖然口口聲聲說要不執文字、不棄文字,表面上似乎超越了語言的差別,而
其內心中卻還存在著文字差別,否則他也就不用把那種不執不棄的想法表達出來了。唯其內心有差
別,才會說出不執不棄的話。不然,如心中無差別,他還不執個什麼,不棄個什麼?所以,菩提
達摩給他的評語是只得到皮,不過是剛入禪法之大門而已,離真正開悟的境界還遠得很呢! 尼總持
雖然超越了語言文字的差別,但又墮入有與無、見與不見的對立之中。如其心中超越了有與無、見與
不見,那便沒有什麼慶喜與阿(閃+人+人)佛國,也沒有什麼一見之後便不再見的差別了。所以,
菩提達摩給她的評語是只得到肉。 至於道育,他所說的已是佛法的基本道理。認識到世間無一法
可得,一切皆假而不實,精神上自然可以超越差別與對立。但禪宗的精神不只是體現在認識的飛
躍之上就算完了,更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要把那種超越認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把精神融於生
活之中。道育的認識已超越了,認識到了佛法的真理,但其行為卻還滯澀難通,還是要說、要做、
要想,所以,菩提達摩說他只得到了骨。 而慧可則不說不動,己身與意合,超越了認識與行為之間
的差別,與禪合一了。所以,他便得到了菩提達摩的髓。 從上述故事我們可以看到,禪的關鍵首先
是要超越一切差別,而更關鍵的是,這種超越不能只停留在認識的層次上。超越認識與行為的差別,
那才是禪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皮肉骨隨~菩提達摩禪師 @ 長治普化寺~無數天龍八部百萬火首金剛 昨日方隅今朝佛地普唵到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J3wiu3
----------------
唐代的鎮州普化禪師,出生卒年不詳,師事馬祖 道一禪師的門人盤山寶積禪師,也曾經參禮臨濟義玄禪
師。
寶積禪師圓寂後,普化禪師便在北地鎮州一帶遊化,居無定所,行為放曠,留下許多奇言異行,人稱
「普化和尚」。
有一次,臨濟義玄偕同普化禪師到信徒家應供,臨濟禪師問他:「經典裡提到,毫毛可以吞下巨海,芥
子可以容納須彌,這算是佛法的神通妙用,或是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呢?」
普化禪師聽了並沒有開口回答,而是馬上站起來,將眼前的飯桌踢翻。
臨濟禪師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瞪大眼睛喝斥他:「你這個舉動,未免太粗魯了吧!」
普化禪師也不甘勢弱地回應:「你以為這裡是什麼地方?竟然拿什麼粗魯不粗魯的事來教訓我。」
隔天,兩人又到另一位信徒家應供,臨濟禪師又再問他:「今天的這頓飯和昨天的相較之下,你覺得如何?」
普化禪師聽了,同樣一言不發地舉起腳,將眼前的飯桌踢倒。
臨濟禪師哈哈一笑,說:「看起來好像有點悟境了,不過還是太粗魯。」
普化禪師瞪了他一眼,說:「老頭子!佛法無處不在,不拘於以什麼面貌來呈現,那裡還有什麼粗魯不
粗魯的分別呢?」
臨濟禪師聽了他這麼一說,點頭認可他對禪法的領會。
禪門本來是講究平常心,也很講究循規蹈矩。
但是有時候,禪者也會有一些不依法理的怪異舉動,這就要用超越法理的眼光去看待。
普化禪師灑脫詼諧,歡喜做一些人們覺得不正常的舉動。
例如他對眾人宣布,明天要到東門、西門去死;之後發現人那麼多,又不死了。
看起來是捉弄人,實際上他遊戲人間,把生死、是非,一些正常的東西都把它顛倒了,但是顛倒裡還是有一個常道。
就像與臨濟禪師同時用齋,一再地踢翻飯桌,看起來很沒有禮貌,可是在他而言,就已表達我受你的供養了。
既然已接受了供養,桌子踢不踢翻,又有什麼關係呢?
法無分別 @ 心情記事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UOgQV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