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大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0-11-09_0928172020-11-09_0934052020-11-09_093356Jerusalem-Church-of-the-Holy-Sepulchre-600x560Hagia-Sophia-mosaic-450x57919sp000146ss3074pnp819s6000151324s955n9r19s60001511rs25p69qqConstantine Ie856de79cd35c1c060280ead05ad633b

 弗拉維·瓦萊里烏斯·奧勒里烏斯·君士坦丁(拉丁語: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274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常被稱為君士坦丁一世(拉丁語:Constantinus I)、君士坦丁大帝(拉丁語:Constantinus Magnus,古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ὁ Μέγας,英語:Constantine the Great),或聖君士坦丁(英語:Saint Constantine),羅馬帝國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羅馬皇帝,在313年與李錫尼共同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國轄境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1]。 君士坦丁大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君士坦丁在內戰中,擊敗馬克森提烏斯和李錫尼,鞏固皇位。統治期間,他對法蘭克人、阿拉曼人、西哥特人和薩爾馬提亞人的戰役均取得勝利,並成功奪回在前一個世紀喪失的達基亞地區。他在拜占庭建立新皇宮[1],並將之命名為新羅馬,但人們為尊君士坦丁之名,將此地稱作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此後一千年均為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因此君士坦丁也被認為是拜占庭帝國的創立者
君士坦丁大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早期事蹟
君士坦丁出生於羅馬帝國上麥西亞行省的內索斯(今塞爾維亞東部的尼什),在274年2月27日出生[2](也有可能是在272年出生)[3]。他是帝國的西部奧古斯都(參見四帝共治制)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克羅爾的長子。母親海倫娜是一家小旅店的女僕,君士坦丁是她與父親的私生子。但英國歷史學者愛德華·吉本的懷疑這種說法,他認為,海倫娜是這家小旅店的主人,她與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的婚姻是合法的。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克羅爾是個寬容且有政治技巧的人[4],君士坦丁和他父親共處的時間可能不長[5]。不論如何,當293年君士坦提烏斯被西部帝國的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任命為凱撒後,他就離棄了海倫娜而與馬克西米安之女弗拉維婭·馬克西米安娜·狄奧多拉結婚。
君士坦丁年輕時,主要為最高皇帝戴克里先在東方服役。305年戴克里先與馬克西米安雙雙退位,君士坦丁奔赴不列顛,與已經升為奧古斯都的父親會合。306年7月25日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去世,不列顛軍團於英格蘭北部城市約克擁立君士坦丁,為羅馬西部的奧古斯都(皇帝),君士坦丁並出兵控制了不列顛和高盧地區。但後來君士坦丁接受伽列里烏斯之命,改稱西部凱撒(副皇帝)。307與310年君士坦丁又反覆自稱為羅馬西部的奧古斯都。
四帝之戰
戴克里先的繼承者、東部奧古斯都伽列里烏斯於311年死後,四位奧古斯都(四帝):李錫尼、馬克森提烏斯、馬克西米努斯和君士坦丁展開奪權鬥爭。君士坦丁聯合李錫尼反對馬克森提烏斯。他越過阿爾卑斯山,占領義大利。312年10月28日,君士坦丁在台伯河上米爾維安大橋附近的決戰(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擊敗馬克森提烏斯。馬克森提烏斯在逃跑中落水而死。313年,君士坦丁與李錫尼在麥地奧蘭(即今日米蘭)會晤。李錫尼與君士坦丁的同父異母姊妹君士坦提婭結婚,以鞏固兩人的同盟。兩位奧古斯都同時簽署了米蘭敕令,給予基督教在帝國境內的合法地位
313年,李錫尼在小亞細亞戰勝馬克西米努斯,與君士坦丁瓜分了帝國。但是,他們之間的和睦僅僅維持了一年。兩人都為獨霸帝國而投入了新的戰鬥。314年發生的衝突未分勝負。324年君士坦丁擊潰李錫尼,在李錫尼的妻子向君士坦丁苦苦求情下,李錫尼在生命無虞的保證下投降。然而君士坦丁在325年以陰謀叛變和私通蠻族的罪名將李錫尼絞死,從此成為羅馬世界唯一的統治者
政治活動
君士坦丁一世試圖取消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但帝國局勢的混亂迫使他任命自己的親信為共治者。君士坦丁一世最初任命長子克里斯普斯為凱撒,但後者由於受到繼母法烏斯塔(Fausta,君士坦丁的第二個妻子)的誣陷而於326年被處死。君士坦丁不久以通姦罪把法烏斯塔也處死,但任命她所生的三個兒子為凱撒:君士坦丁二世統治西班牙、高盧和不列顛;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統治亞洲和埃及;君士坦斯一世統治義大利和北非。君士坦丁一世實際上是繼承了戴克里先的做法。
在君士坦丁一世時代,羅馬帝國變成了軍事官僚國家。專橫跋扈的近衛軍被取消,代之以大量蠻族士兵加入帝國的軍隊。普通平民為逃避兵役竟採取自殘的辦法。臃腫的官僚系統更加龐大。頒布過一些保護貧民的法令,但由於普遍的目無法紀而很少得以實行。對奴隸的懲罰變本加厲:根據君士坦丁的法令,實際上已經恢復了主人殺死奴隸的權力(曾被哈德良皇帝廢除)。各階層的依附加大,農民被束縛於土地(332年法令),手工業者被束縛於城市,元老被固定在元老院裏。君士坦丁一世繼續提倡戴克里先引入的東方專制君主的禮節(戴皇冠,臣民須向皇帝行跪拜禮等)。總而言之,君士坦丁完善了戴克里先的專制君主制度(Dominus),這種制度的目的是以公開的強制手段克服羅馬的經濟危機。
君士坦丁一世在313年和332年分別在西部邊境和多瑙河沿岸擊退了法蘭克人和哥特人的入侵。
營建新都
自公元324年開始,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君士坦丁堡,公元330年建成。
君士坦丁一世與基督宗教
君士坦丁從公元313年起崇慕基督宗教(並未受洗),並非常熱衷於協助基督宗教的發展。所屬於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也是在他的統治期間建成的,如伯利恆聖誕教堂(於333年完成)和耶路撒冷聖墓教堂(於335年祝聖)。他最早期的行動之一就是頒布《米蘭敕令》,根據這部敕令,基督宗教成為一種合法的、自由的宗教。敕令還要求歸還先前迫害時期沒收的教會的財產。
頒布《米蘭敕令》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所有的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君士坦丁使基督宗教合法化也決不是為了使它成為正式的國教,但是他制訂的法律和其他的政策都有力地促進了它的發展。顯而易見,在他統治期間改信基督宗教會增大在政治上謀到高官顯位的可能性。他的法令免去基督教會神職人員的稅務和兵役,但在那之前,多神信仰的祭司們早就如此,君士坦丁也同樣免了猶太拉比的稅務和兵役。換言之,君士坦丁只是扶持基督宗教,但並沒有苛待包括多神信仰內在的其他合法宗教(religio licita)。[6]
僅就君士坦丁作為羅馬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皇帝所起的作用就可以使他在史冊中有一席之位。他允諾多神信仰自由,保證不破壞傳統神廟。當時的羅馬帝國官方依舊奉行對羅馬眾神的信仰,只是皇帝本人是基督徒。士坦丁只禁止崇拜神化的皇帝,但在他本人死後,羅馬元老院照舊把他尊奉為神(diuus)君士坦丁禁止基督徒官員以公共職務的名義執行傳統的多神崇拜禮儀。但他沒有迫害多神信眾,也沒有限制他們擔任公共職務,甚至多次在敕令和法令中重申這一點,只是每次都不忘補充說,他認為多神信仰是「迷信」(superstitio)。 他宣稱:「就讓那些受蒙蔽的人們享受和平吧,就讓每個人保有內心想要的東西吧!就讓誰也別折磨誰吧!」這些話似乎有效阻止了當時一些過於狂熱的基督徒前去破壞傳統慶典和神廟。[6]
君士坦丁對基督教派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君士坦丁召開了尼西亞會議──基督宗教第一次大公會議 (325年)。[7]亞流(或稱阿利烏;天主教稱亞略)和亞他那修(兩位神學家提出了相互對立的學說)在會議中,重點是在於是否要讓耶穌擁有多少神性與確定三位一體。有些人說耶穌膝下有子,其實現在沒有足以支持此論點的文獻,但是,耶穌是凡人的傳言卻有可能是真的。所以,君士坦丁大帝為了使異端不再抗議,便舉辦此會議,並告訴現場所有人若將耶穌神化,異端份子便可能不再抗議。最後會議通過了《尼西亞信經》,[d]結束了這場論戰。《尼西亞信經》成了正統的基督教學說。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尼西亞大公會議的結論是支持亞他那修的,但亞他那修曾斥責君士坦丁為敵基督,君士坦丁之後轉而支持亞流派。
君士坦丁直到臨終時才肯正式信奉基督教受洗,他接受亞流派的洗禮,原因在於基督教信仰發展的初期信徒相信洗禮具有洗清罪惡之功效,在黑馬及游斯丁的時代,洗禮可以洗除以前一切的罪過這樣的思想已經相當普遍。但其中對於贖罪是指:只赦免受洗前的罪過或是對受洗後的罪依然有效,看法仍有許多分歧。但是普遍認為認為受洗後除罪的恩典只有一次機會故君士坦丁才故意拖延,延至死前才受洗。至於多久之前他接受此信仰為他的思想中心已不可考。但即使按照當時的標準來說,他也是殘酷無情的—他的妻子和長子也都死在他的手下(此時他已受洗)。也許可以證明君士坦丁雖接受基督教,但並沒有真正基督信仰的精神,而只是順應了政治需要。[8]戴克里先皇帝(284~305在位)大肆迫害基督徒,其手段連多神教信徒都難以茍同,然而當時基督教的勢力已非常強大,加上實行的成效不彰,即使用極端的手段也無法把它剷除,若無君土坦丁皈依,事態演變則難以估計。結果在他的鼓勵下,基督教的勢力和影響力迅速發展擴大。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裏,基督教就從少數人的宗教變成為地球上最大帝國裏,具政治勢力居支配地位的法定宗教。由此可見,君士坦丁是歐洲史與基督教史上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之一。
此外,有一份在中世紀早期以君士坦丁之名偽造的《君士坦丁獻土》,其內容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將羅馬一帶的土地贈送給教宗。在之後教宗與世俗皇權的權力鬥爭中也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八世紀時教宗斯德望二世因此得到丕平贈與的義大利及倫巴底,聖座在12世紀時依此文件用來加強其在義大利的統治,到十五世紀時庫薩的尼各老樞機宣稱其為偽造的及作者不明的文件。[9]
政策
君士坦丁制定的一些民法影響深厚。他創建的法律規定某些職業(如屠夫和麵包師)為世襲職業。他還頒布一道法令禁止佃農離開租種的土地,亦即是把佃農變成了農奴,終生依附在那塊土地上。這道法令和類似的法律為奠定中世紀整個歐洲的奴隸社會結構起到了基礎作用
君士坦丁大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ldeStp
--------------------------------------
基督教皇帝君士坦丁為何皈依基督教
2017-03-31 由 一隻有故事的熊 發表于歷史
大帝簡介
君士坦丁出生在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內,他是西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提烏斯一世的長子,據傳他的母親海倫娜是一個小旅店的女僕,君士坦丁是他們的私生子,但是英國歷史學家認為,海倫娜是這家旅店的主人,她與君士坦提烏斯一世是合法婚姻。
君士坦丁在年輕時主要是為帝國的最高皇帝戴克里先服役,公元305年戴克里先與馬克西米安雙雙退位,君士坦丁奔赴不列顛與已經升為奧古斯都的父親君士坦提烏斯一世會合。公元306年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去世,不列顛軍團在英格蘭北部城市約克宣布君士坦丁為奧古斯都。
君士坦丁制定實施了一些民法,對西方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創建的法律規定某些職業(如屠夫和麵包師)為世襲職業。他還頒布一道法令禁止佃農離開租種的土地,用現代話來說,他把佃農變成了農奴,終生依附在那塊土地上。這道法令和類似的法律為奠定中世紀歐洲整個的社會結構基礎起到了關鍵作用。
基督教皇帝
君士坦丁大帝是羅馬最著名的皇帝,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他制定了許多鼓勵基督教發展的政策,使基督教逐漸成為在歐洲占統治地位的宗教。那麼,君士坦丁為何會信仰基督教呢?
基督教名列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發展之初曾經受到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及排斥,特別是羅馬,這個信奉多神宗教的國家對它更為排斥。然而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又為何選擇皈依基督教呢?
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布了《米蘭敕令》,並在羅馬帝國內施行自由的宗教政策,並且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基督教才初次取得與其他宗教相同的權利。一直到公元4世紀末的時候,狄奧多西一世開始打擊其他宗教,基督教才得以被正式確立為羅馬的國教。
神秘印跡
長久以來,有一個故事在不斷激勵著基督教徒。公元337年,君士坦丁辭世後不久,塞沙里亞主教優西比烏在《君士坦丁傳》中詳細描述了此事。據說,公元312年10月的某一天,君士坦丁率部隊逼進羅昌城,欲將羅馬從勁敵馬克桑蒂亞斯手中奪取過來。這時,君士坦丁在夕陽照耀的天空下看見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在十字架一側寫有一行字:「憑這個標記可以取得勝利。」就在那一天夜裡,基督出現在君士坦丁夢中,囑咐他舉著銹有基督標記的軍旗進攻,否則,將不能取勝。君士坦丁立即命令匠人打造純金旗標,上面用寶石連綴成一個代表基督名字的圖案,表明他將對基督效忠。根據一些記述,士兵的盾牌上也漆上了十字架。隨後,君士坦丁的部隊在台伯河密爾維安橋上取得了勝利,從此君士坦丁成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顯靈疑問
後世對這一記戟存在質疑第一,為什麼這項如此驚人的天象啟示在皇帝死之前要秘而不宣,直到他死後才讓別人知道呢?第二,一夜之間,怎能製成一面鑲嵌寶石的精緻旗標呢?如果君士坦丁已經神奇而迅速地皈依了基督教,又為什麼直到去世前才接受洗禮呢?
當然,優西比烏記述的故事在各方面不一定都詳實可靠,然而,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肯定在君士坦丁大帝進入羅馬城前夕發生了一件極為罕見的事。有些學者認為,君士坦丁看到的幻象可能是由氣象學家所說的日暈現象引起。大氣層上層的冰晶體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形成光環,這些光環相互連接,就形成了某些觀察者所看到的十字架形狀。也許這可以解釋君士坦丁大帝所看到的幻象,然而隨後的夢境便無法解釋了。不管怎樣,自那場戰爭以後,在這個旗標下君士坦T大帝率領的軍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基督戰前顯靈,助君士坦丁一臂之力,使其最終得以修成正果。這一故事娓娓道來,似乎真有其事,但無論怎樣,這畢競也只是傳聞而已。至今,君士坦丁為何皈依基督教仍然是個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z6brrv3.html
------------------------------------------------
君士坦丁: 基督教國教化
 林皙陽   12-17-06
前言:
三世紀後期羅馬帝國國勢漸弱,經濟狀況不斷惡化,日爾曼部落和波斯帝國也開始侵犯邊遠地區。到戴克理先皇帝時不得不實行分區治理:將國土一劃為二,東部歸他自己管轄,西部由他任命的亞古士督 (Augusti) 領導統治,各有統帥 (Caesars) 協助。亞古士督有任期,之後由統帥接任,務求權力平和轉移。東方第一位亞古士督是戴克理先,西方是馬克西勉(Maximian)。他們照約定期滿退任。東方由Galerius繼任,西方由君士坦丟 (君士坦丁父親) 出任。君士坦丁年輕時追隨戴克里先在東方服役。305年戴克里先與馬克西米努斯雙雙退位,君士坦丁赴不列顛與已升為奧古斯都的父親君士坦丟會合。306年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去世,君士坦丟去世後應是西方統帥接任。但是眾軍隊對君氏忠心,他們視君士坦丁如亞古士督;加利流只好承認其地位。馬克西勉之子Maxentius不服乃殺其統帥,要求接任父親的職務,被加利流拒絕,派Licinius接任西方統帥。馬克西勉見局勢惡劣,竟恢復自己亞古士督的名號,決意和君世坦丁大帝決戰。
君士坦丁生平:
君士坦丁大帝( 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 C 272-337),在位期間306-337年。君士坦丁生於帝國麥西亞省內索斯(塞爾維亞東部尼什)。他是帝國的西部奧古斯都。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克羅爾的長子。據說君士坦丁的母親海倫娜是小旅店女僕,君士坦丁是她與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的私生子。英國吉本(Edward Gibbons)認為海倫娜是小旅店主人,她與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的婚姻是合法的。293年君士坦提烏斯被西部帝國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努斯任命為凱撒後,他就離棄了海倫娜而與馬克西米努斯之女狄奧多拉結婚。
君士坦丁大帝擴建拜占庭,重新命名為君士坦丁堡,定為首都,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君士坦丁制定的民法更重要。他頒佈一道法令把佃農變成了農奴,終生依附在那塊土地上。這法令奠定中世紀歐洲的社會結構。326年他的妻子和長子死在他手下。君士坦丁雖然信奉基督教並沒有真正改變,只是順應潮流。然而基督教在他的鼓勵之下迅速擴展。100年間基督教就從少數宗教成為帝國法定宗教。君士坦丁是歐洲史上最關鍵人物之一。亞歷山大大帝、拿破崙和希特勒雖然名氣比他還大,但他的政策影響更久(中文可參考維基百科)。
君士坦丁的悔改:
312年君士坦丁與馬克西勉之子Maxentius的君王爭奪戰,在穆爾維大橋戰役( Milvian ) 前夕君士坦丁看到天空閃耀著十字架的火舌,有聲從天上傳來:「這是你克敵的跡象。」他在異象中得指引獲勝,因此對基督教甚有好感,決定為基督教平反。在他的堅持下,東部皇帝李錫尼和他共同頒佈《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並歸還過去沒收的教產,規定星期天為禮拜日。《米蘭敕令》是對猶太教迫害的開始。331年君士坦丁下令在耶穌蒙難處修建一座莊嚴宏偉的教堂,335年聖墓(耶穌墓)大教堂竣工。從此基督教大為興盛。君士坦丁建立基督教並無意使它成為正式的國教,但是他制訂法律和政策有力促進它的發展。他的法令給予基督教各種不同實惠的特權及稅收豁免權。
多納徒派[1]反對教會與國家是有任何關係。這正是君士坦丁大帝在教會分裂之際努力建立的;多納徒派曾上訴君王,謀求他的支持(316年),顯出他們不是恪守國家與教會分開的原則。多納徒派反對羅馬官府,完全因為他們逼害教會,此等迫害始於317年,之後仍屢有為之。 東西羅馬戰爭之後,324年君氏成為羅馬帝國唯一君主。325年第一次大公會議,330年遷都Byzantium易名為Constantinople是為新羅馬。君士坦丁於政權漸上軌道後,公開鼓勵國民成為基督徒,又給予教區審判權, 免教會稅等。他本人卻在337年才受洗禮,故史家對他的信仰多有懷疑。此時的教會學效國家制度,設教區,禮拜也儀式化,著重教堂建築及聖品階級,敬崇聖人等。
IV. 政治對教會的影響
400年東西羅馬帝國分裂,自君士坦丁遷都君士坦丁堡,教會也分東西方兩陣營,由於語言不同、政治形勢,使東西教會發展不同,距離愈遠。
東方教會的發展
東方教會因君士坦丁堡具軍事與行政實力,對教會主導性強,首都教會領袖就是主教長,乃成為爭奪對象。東方政治對宗教影響鮮明,熱衷於思辨教義問題。
325年, 第一次大公會議,反對亞流派 (尼西亞會議、信經)。
381年, 第二次大公會議,反對亞波里拿留派。
431年, 第三次大公會議,反對涅斯多流派(景教)。
451年, 第四次大公會議,反對基督一性派 (迦克墩會議)。
西方教會的發展
西方政府面對外族的入侵,教會自主性強,彼此很團結。羅馬教會政策若得其他教會支持,政府便無法干涉,以致有大教會小國家的現象 (例: 安波羅修把皇帝逐出教會)。
[1]  在教會受嚴重迫害期間產生兩個和教會論有關的異端: 
諾漥天(Novatian , c210-80)為羅馬長老,生平不可考。250年教會受迫害期間,許多信徒叛教,迫害後希望重新回教會,諾漥天反對加入極端組織對抗,引起諾漥天分裂(Novatian Schism)。他的跟隨者被逐出教會。Adolf Harnack看諾漥天思想屬於正統 ('Novatian' in S. M. Jackson, ed., The New Schaff-Herzog Encyclopedia of Religious Knowledge, v.8, p. 198)。耶柔米記載(Jerome, De Vir. Ill. lxx)諾漥天寫過九本書,其中尚存兩本,”論猶太人的食物”(De Cibis Judaicis)和三位一體論(De Trinitate)耶柔米稱其為偉大著作。哈納克(Harnack)說Novatian的三位一體論是相承自愛任紐和特土良的傳統。成書時教會面對馬吉安派等異端攻擊。他的三位一體論充滿尊嚴、祥和、一統氣氛,論證清晰,詞彙平易豐富。他的基督論屬特土良及尼西亞傳統。西方教會與希臘教會辯論基督位格時,得助於諾氏三位一體論;四世紀有人否認三位一體論是他寫的。因三位一體論祥和氣氛,似乎與參與分裂的人不合。哈納克說諾漥天想維持教會純潔和堅持信仰不輕易離教(Harnack, ibid, pp. 199。)諾漥天的思想受斯多亞派影響頗深,他的宇宙論和人論,本於創世記前面幾章。諾漥天關注受造界的美麗、對立的和諧。他重視人自由。
多納徒派 (Donatism) 303年教會大逼迫,有基督徒妥協,把聖經交給逼迫者焚燒;逼迫後,教會再接納他們,讓堅守主道、不妥協的多納徒主義者很不滿意。312年,開其良努(Caecilian)的人被選為主教,是由一個懷疑曾叛道的腓力斯(Felix of Aptunga)按立,引起教會主張嚴格處理叛道者之信徒不滿。多納徒主義者認為,教會是由聖徒組成的,必須保守她聖潔的身分,由叛道者施行的聖禮是無效。
奧古斯丁反對多納徒主義理由:雖然神職人員會跌倒,但是他們行的聖禮仍有效,他們只是聖禮媒介,真正施行者是基督。辯論後期多納徒變極端,不僅叛道者不能再入教會,連與他們交往聖徒也不能再入教會。多納徒者認為他們是真教會,以居普良作品為信徒重洗(Rebaptism)。中世紀採用贖罪、告解、朝聖、捐獻、功德彌補。君士坦丁把這事轉羅馬主教處理,他反對多納徒派。多納徒派拒絕服 從且有暴力事件,強調殉道屬靈報賞。四世紀多納徒主義教師Parmenian(奧古斯丁曾 著書反對他)和泰歌尼(Tyconius)不嚴厲多納徒平信徒。泰歌尼認為教會是真正普世, 是上帝「城」和撒但「城」組成之混合物。他的保羅主義和啟示錄解釋法影響奧古斯丁。411年迦太基會議希望把多納徒主義者納入教會。奧古斯丁曾為文反對多納徒,卻認同他們的嚴格自守;奧古斯丁離世時,多納徒主義影響已下降。Vandals取北非(439-533)和羅馬末代時期(533-698),部分多納徒主義者已經再歸回大公教會了。多納徒主義的失敗除了奧古斯丁藉文字及言語反對他們;多納徒主義者泰歌尼亦暴露此派不少偏頗言行。411年迦太基會議雖宣布多納徒主義為異端影響力仍在; 到第七八世紀才漸衰微。君士坦丁: 基督教國教化 https://bit.ly/3pbU5so
-------------------------------------------------------
君士坦丁一世(大帝), 全名為弗拉維·瓦萊里烏斯·奧勒里烏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274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羅馬帝國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 他是第一位皈依基督宗教的羅馬皇帝,在313年與李錫尼共同頒佈《米蘭書詔》,承認在帝國內部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
君士坦丁在內戰中擊敗馬克森提烏斯和李錫尼,鞏固皇位。 在其統治時期,他還成功發動對法蘭克人、阿拉曼人、西哥特人和薩爾馬提亞人的戰役,並成功奪回在前一個世紀喪失的達基亞地區。 他在拜占庭建立新皇宮,並將之命名為新羅馬,但人們為尊君士坦丁之名,將此地稱作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在此後一千年內成為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因此君士坦丁也被認為是拜占庭帝國的創立者。
即位前的事蹟
君士坦丁出生於羅馬帝國上麥西亞行省的內索斯(今塞爾維亞東部的尼什),在274年2月27日出生[1],可能是在272年出生[2]。 他是帝國的西部奧古斯都(參見四帝共治制)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克羅爾的長子。 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克羅爾是個寬容且有政治技巧的人[3],君士坦丁和他父親共處的時間可能不長[4]。 據說君士坦丁的母親海倫娜是一家小旅店的女僕,君士坦丁是她與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的私生子。 但這種說法受到英國歷史學者愛德華·吉本的懷疑。 吉本認為,海倫娜是這家小旅店的主人,她與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的婚姻是合法的。 不論如何,當293年君士坦提烏斯被西部帝國的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任命為凱撒后,他就離棄了海倫娜而與馬克西米安之女弗拉維婭·馬克西米安娜·狄奧多拉結婚。
君士坦丁在年輕時主要是為帝國的最高皇帝戴克里先在東方服役。 305年戴克里先與馬克西米安雙雙退位,君士坦丁奔赴不列顛與已經升為奧古斯都的父親君士坦提烏斯一世會合。 306年7月25日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去世,不列顛軍團在英格蘭北部城市約克宣佈君士坦丁為奧古斯都(306年7月25日)。
四奧古斯都之戰
戴克里先的繼承者、東部奧古斯都伽列里烏斯死后,四位奧古斯都:李錫尼、馬克森提烏斯、馬克西米努斯和君士坦丁於311年展開奪權鬥爭。 君士坦丁聯合李錫尼反對馬克森提烏斯。 他越過阿爾卑斯山,佔領義大利。 在312年10月28日的使用的文爾維安大橋戰役,君士坦丁在台伯河上使用的紙德德德德爾維安大橋(The Milvian Bridge,Italian: Ponte Milvio)附近的決戰中擊敗馬克森提烏斯。 馬克森提烏斯在逃跑中落水而死。 313年,君士坦丁與李錫尼在麥地奧蘭(即今日米蘭)會晤。 李錫尼與君士坦丁的同父異母姊妹君士坦提婭結婚,以鞏固兩人的同盟。 兩位奧古斯都同時簽署了米蘭敕令,給予基督教在帝國境內的合法地位。 在教會史上,這是一件頭等大事。
313年,李錫尼在小亞細亞戰勝馬克西米安·達扎,與君士坦丁瓜分了帝國。 但是,他們之間的和睦僅僅維持了一年。 兩人都為獨霸帝國而投入了新的戰鬥。 314年發生的衝突未分勝負。 324年君士坦丁擊潰李錫尼,在李錫尼的妻子向君士坦丁苦苦求情下,李錫尼在保住命的保證下投降。 然而君士坦丁在325年以陰謀叛變和私通蠻族的罪名將李錫尼絞死,從此成為羅馬世界唯一的統治者。
政治活動
君士坦丁一世試圖取消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但帝國局勢的混亂迫使他任命自己的親信為共治者。 君士坦丁一世最初任命長子克裡斯普斯為凱撒,但後者由於受到繼母法烏斯塔(Fausta,君士坦丁的第二個妻子)的誣陷而於326年被處死。 君士坦丁不久以通姦罪把法烏斯塔也處死,但任命她所生的三個兒子為凱撒:君士坦丁二世統治西班牙、高盧和不列顛;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亞洲亞洲 和埃及;君士坦斯一世統治義大利和北非。 君士坦丁一世實際上是繼承了戴克里先的做法。
在君士坦丁一世時代,羅馬帝國變成了軍事官僚國家。 專橫跋扈的近衛軍被取消,代之以大量蠻族士兵加入帝國的軍隊。 普通平民為逃避兵役竟採取自殘的辦法。 臃腫的官僚系統更加龐大。 頒布過一些保護貧民的法令,但由於普遍的目無法紀而很少得以實行。 對奴隸的懲罰變本加厲:根據君士坦丁的法令,實際上已經恢復了主人殺死奴隸的權力(曾被哈德良皇帝廢除)。 各階層的依附加大,農民被束縛於土地(332年法令),手工業者被束縛於城市,元老被固定在元老院裏。 君士坦丁一世繼續提倡戴克里先引入的東方專制君主的禮節(戴皇冠,臣民須向皇帝行跪拜禮等)。 總而言之,君士坦丁完善了戴克里先的專制君主制度(多米那特製),這種制度的目的是以公開的強制手段克服羅馬的經濟危機。
君士坦丁一世在313年和332年分別在西部邊境和多瑙河沿岸擊退了法蘭克人和哥特人的入侵。
君士坦丁一世與基督宗教
君士坦丁究竟何時開始信奉基督宗教無法確定。 最普遍的一種是在說法穆爾維大橋戰役的前夕,君士坦丁看到天空上閃耀著十字架樣的火舌與這樣的話:"這是你克敵的跡象。 "(或譯為"靠此得勝")[5]。 不管君士坦丁怎樣或何時成為基督信徒的,他總是非常熱衷於基督宗教的發展。 所屬於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也是在他的建立期間建成的,如伯利恆聖誕教堂(於333年完成)和耶路撒冷聖墓教堂。 他最早期的行動之一就是頒佈《米蘭敕令》,根據這部敕令,基督宗教成為一種合法的、自由的宗教。 敕令還要求歸還先前迫害時期沒收的教會的財產,規定星期天為禮拜日。
頒佈《米蘭敕令》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所有的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君士坦丁使基督宗教合法化也決不是為了使它成為正式的國教,但是他制訂的法律和其他的政策都有力地促進了它的發展。 顯而易見,在他建立期間改信基督宗教會增大在政治上謀到高官顯位的可能性。 他的法令免去基督教會神職人員稅務的和兵役,但在那之前,多神信仰的祭司們早就如此,君士坦丁也同樣免了猶太拉比的稅務和兵役。 換言之,君士坦丁只是扶持基督宗教,但並沒有苛待包括多神信仰內在的其他合法宗教(religio licita)。[6]
僅就君士坦丁作為羅馬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皇帝所起的作用就可以使他在史冊中有一席之位。 他允諾多神信仰自由,保證不破壞傳統神廟。 當時的羅馬帝國官方依舊奉行多神信仰,只是皇帝本人是基督徒。 君士坦丁只禁止崇拜神化的皇帝,但在他本人死後,羅馬元老院照舊把他尊奉為神(diuus)。 君士坦丁禁止基督徒官員以公共其的名義執行傳統的多神崇拜。 但他沒有迫害多神信眾,也沒有限制他們擔任公共總統後,甚至多次在敕令和法令中重申這一點,只是每次都不忘補充說,他認為多神信仰是「迷信」(superstitio)。 他宣稱:「就讓那些受蒙蔽的人們享受和平吧,就讓每個人保有內心想要的東西吧! 就讓誰也別折磨誰吧! 」這些話似乎有效阻止了當時一些過於狂熱的基督徒前去破壞傳統慶典和廟。[6]
君士坦丁對基督教派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君士坦丁召開了尼西亞會議──基督宗教第一次大公會議(325年)[5]。 他在會上起了積極的作用[原創研究? ],阿利烏(或稱亞流;天主教稱亞略)和亞他那修(兩位神提出了相互對立的學說)在會議中展開了的一場關於基督的神性和人性的論戰,最後會議通過了《尼西亞信經》[ 註 1],結束了這場論戰。 《尼西亞信經》成了正統的基督教學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尼西亞大公會議的結論是支援亞他那修的,但亞他那修曾斥君士坦丁為敵基督,君士坦丁之後轉而支援阿利烏派。
君士坦丁直到臨終時才肯接受阿利烏派的洗禮,原因在於基督教信仰發展的初期信徒相信洗禮具有洗除罪孽之功效,在黑馬及遊斯丁的時代,洗禮可以洗除以前一切的罪過這樣的思想已經相當普遍。 但其中對於罪過的赦免,是指:只赦免受洗前的罪過或是對受洗後的罪依然有效,看法仍有許多分歧。 但是普遍認為認為受洗後除罪的恩典只有一次機會,故君士坦丁才故意拖延,延至死前才受洗。 至於多久之前他接受此信仰為他的思想中心已不可考。 但即使按照當時的標準來說,他也是殘酷無情的,不僅僅是對他的敵人。 326年他的妻子和長子也都死在他的手下。 也許可以證明君士坦丁接受基督教並沒有真正活出信仰的精意進而改變歷史的行程,而只是順應了政治需要。[7]戴克裡先帝王(284~305在位)瘋狂地迫害基督教(手段之殘忍連多神教徒都難以茍同),但畢竟沒有得逞,因為當時基督教的勢力已非常強大,加上實行的成效不彰,即使用最瘋狂的手段也無法把它消除,很難說沒有君土坦丁將會是怎樣一番情形。 但是很顯然在他的鼓勵下基督教的勢力和影響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擴大。 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裏,基督教就從少數人的宗教變成為地球上最大帝國裏,具政治勢力居支配地位的法定宗教。 顯然,君士坦丁是史上最歐洲重要關鍵人物之一。 而基督教的政治勢力擴張,發展到後來就造就了十字軍東征的發生。
此外,有一份在中世紀早期以君士坦丁之名偽造的《君士坦丁獻土》,其內容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將羅馬一帶的土地贈送給教宗。 在之後教皇與世俗皇權的權力鬥爭中也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八世紀時教宗斯德望二世因此得到丕平贈與的義大利及倫巴底,12世紀時教宗依此檔用來加強其在義大利的政權,到十五世紀時樞機主教庫薩的尼古拉斯宣稱其為偽造的及作者不明的檔。[8]
政策
君士坦丁制定的一些民法影響深厚。 他的法律創建規定某些職業(如屠夫和麵包師)為世襲職業。 他還頒佈一道法令禁止佃農離開租種的土地,亦即是把佃農變成了農奴,終生依附在那塊土地上。 這道法令和類似的法律為奠定中世紀整個歐洲的奴隸社會結構起到了基礎作用。
註釋
 《尼西亞信經》:由尼西亞公會議所編訂,故命。 其主要內容為:相信上帝(即天主)聖父、聖子、聖靈(即聖神)。 明確規定上帝為"獨一、全能的父"和"創造有形、無形萬物的主";相信耶穌基督"在萬世以前與父一體","受生而非被造";相信聖靈(聖神)"是主、是賜生命的","與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崇"這三個信條構成"三位一體"——基督教基本的信仰理論,"相信聖而公之教會"等。君士坦丁大帝 - 揭密真相 https://bit.ly/32rgZ5p
-------------------------------------
君士坦丁的信仰態度
教會歷史(一)專文
周品輝
     2003年12月5日
[作者保留文章的版權]
引言 
一. 從個人角度看君士坦丁的信仰 
1. 歸主過程
2. 神觀
3. 受洗
二. 從米蘭諭令及宗教政治法令看君士坦丁的信仰
三. 從道德及信仰持守角度看君士坦丁的信仰
四.     結論
參考書目
一. 引言
羅馬帝國君士坦丁(Constantine)大帝是基督教裏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對基督教最大的貢獻是立令全國使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合法宗教,促使基督教之後的快速擴展;他亦是基督教大公會議尼西亞會議最重要的的發起人。所以,早期教會的文獻都褒揚他的貢獻,特別是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Eusebius of Caesarea)在《君士坦丁傳》(Vita Constantini)對他英雄式的記載。儘管當時有些人例如叛教者朱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 指責君士坦丁貪婪浪費、異教史學家若西穆 (Zosimus) 認為羅馬帝國的瓦解,君士坦丁難辭其咎,但總括來說他在世年代的歷史學家都很完美化他一切的行動。
但是,較近代的史學家對君士丁就批評得較為嚴厲,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殘忍放縱的君王,也有人稱他漠視宗教,對基督教政策純粹出於政治動機。吉朋(Edward Gibbon) 在《羅馬帝國衰亡史》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形容君士坦丁為「一個殘忍放縱的君王」、「可以為了個人的衝動和利益,毫無忌憚地犧牲正義的法律,泯滅天然的人性」。另外,著名瑞士史學家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在他的《君士坦丁大帝時代》(The Age of Constantine the Great)中表示,君士坦丁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這個人滿腦子都是野心和追求權力的欲望。
本專文嘗試用不同的角度,以持平的方法把有關的事實和結論呈現出來,希望得出一個了解君士坦丁信仰合理的圖畫。
二. 從個人角度看君士坦丁的信仰
信仰是人與神之間的一種很私人的事情,是可以很個人化的,與其他人無關,是單單看一個人的內心。所以,了解君士坦丁的信仰最根本的方法是瞭解他內心對神的觀念及對信仰的態度。
我們在這部份會從君士坦丁個人的角度,根據君士坦丁的歸主過程、神觀及受洗分析他信主的真實性。
1.    歸主過程
a. 政治背景因素
根據Eusebius 的《Church History》[1],君士坦丁信主主要是因為在一場名為米爾安穚(Milvian Bridge)戰爭中得到神的異象及能力取得了勝利,從此即委身於那位使他在關鍵時刻得勝的基督。當然,我們認同米爾芬橋一戰對於君士坦丁的影響很重要,但究竟這是否事實的全部,是否就只是單一事件影響了他對於基督教的看法呢? 還是好像有學者懷疑君士坦丁的信主一樣,是含有政治上的考慮,為要使國家安定,鞏固個人皇位呢?
首先我們分析當時羅馬帝國的宗教情況,相信基督教是否一件特別的事,或是一件己經很普遍的事,由此我們可以對君士坦丁的歸主有多一層角度觀察。縱觀現存的早期教會史料,不難發現當中充滿教會受壓迫的記錄,例如《坡旅甲殉道記》(Martyrium Polycari)、特土良稱「殉道者的血乃教會的種子」及優西比烏的《教會歷史》記載的殉道故事等等。這些記載叫人臆測在君士坦丁以前教會只是一個受壓迫、軟弱被動的小群體。因此信基督教的人口是少數,而且在羅馬成為基督徒要面對國家很大的壓迫。
近代的學者對於前君士坦丁年代基督徒在羅國帝國的人口有些不同意見。例如有學者發現約於主後112年,庇推尼總督皮里紐曾去信當時的羅馬皇帝雅努(Marcus Ulpius Trajanus),指出基督教有如傳染病,而這「迷信」不單滲透城市,且進到農村和郊野[2]。不過,現在比較可信及較多的數據都支持基督徒人口始終佔羅馬帝國的小數。有學者估計,主後380年羅馬帝國東南面的基督徒人數只佔該區人口14%,西北面更低至8%,平均計算基督徒只佔全國帝國11%。直到主後500年,帝國東南面和西北面的基督徒人口比例才升至66%和24%,平均總人口45%,還是不到一半。因此,當時代信主不是一件普遍跟風的事情,我們更看不出君士坦丁要順應浛眾而選擇基督教為自己信仰。
另外,羅馬帝國向來信奉異教及多神論,包括政府裏的掌權高官,都不是對基督教有好感。羅馬權力核心元老院(Senate)的貴族都是異教徒[3]。羅馬的四分統治(Tetrarchy)架構中,無論是高級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或是副帝凱撒(Caesar)都未有過基督徒,而他們都未對基督教的地位加以合法化。相反,他們很多甚至是迫害基督徒。我們可以說在米爾芬橋戰爭之前,從客觀政治角度看,君士坦丁的信主決不是一個政治考慮,起碼不會純粹是一個政治為主的考慮。
b. 米爾芬橋戰役
          在第四世紀初戴克里先(Diocletianus)奧古斯都退位後 ,羅馬帝國的四分統治己經名存實亡,各個奧古斯都及凱撒都在爭權奪位,而當時的西羅馬帝國是君士坦丁及馬桑斯(Maxentius)最後之爭。於主後312年10月28日,君士坦丁進攻羅馬城,而馬桑斯在米爾芬橋附近搭造了一座船橋,他的部隊越橋與君士坦丁部隊對戰。馬桑斯在這裏遭到徹底的失敗,部隊慘被擊潰,包括馬桑斯自己在內,而君士坦丁則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霸主。
          根據洛克坦提亞斯(Lactantius) [4],君士坦丁在米爾芬橋戰役前一晚夢見異象而奉命把基督的標示加到士卒的盾牌上,最後以此得勝敵人。不過,優西比烏(Eusebius)的說法有很大的不同[5],他稱在君士坦丁臨終的時候發誓保證所說的事情是真的: 在君士坦丁和他的部隊前往羅馬途中,他們看到天空出現異象: 一十字光芒,還有「靠此得勝」這些字。隔天晚上,基督在君士坦丁的夢裏顯現,指示他把這個天上的符號放在軍隊上作為神的保護。
          雖然Eusebius及Lactantius的記載有所不同,又或者大家會疑惑這件事的真實性,不過肯定的是君士坦丁的確認為自己遇到超自然的事情。儘管在細節上可能有所不同,但作為己經統一天下、政局穩定而臨終發誓其真實性的帝王來說,他之後對基督教態度的改變的確是因為這個米爾芬橋所發生的事。
2.    神觀
正如前文所述,君士坦丁歸主是因為米爾芬橋後有突破性的改變,但他信仰的內涵是基督教呢?他是否清楚知道自己相信的是甚麼呢?基督教其中最重要的觀念是獨一神觀,正如十誡的第一誡:「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究竟君士坦丁是否單一只信耶和華神呢? 還是像一些史學家記載他是信奉太陽神呢?
首先,讓我們了解史學家的發現。君士坦丁一生保留了異教祭司長(Pontifex Maximus) 的稱號,有十年光景紀念他的硬幣仍然保留異教神祇的圖像,特別是太陽神 (Helios)[6],而史學家布克哈特 (Jacob Burckhardt) 也聲稱君士坦丁不含糊地表明基督徒身份的硬幣尚有待發掘[7]。因此,這些史學家都很懷疑君士坦丁仍然相信異教的神,尤其是太陽神。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君士坦丁初時誤以基督為太陽神的化身,後來才逐漸將信仰澄清。有一幅三世紀羅馬鑲嵌細工天花板,將基督砌畫成太陽神乘坐雙輪戰車在空中飛行,印証著這種信仰上的混淆。其實,我們應要理解當時君士坦丁所面對的環境,這是一個原本滿著異教習俗的國家,根深柢固於生活每一個細節,而基督教是一個很新的信仰文化,與舊文化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必須看不只是君士坦丁信主後是否立刻有基督徒一切應有的生活模式,而是看他信主後的改變程度及有否不斷地除去信仰上的不純正。他擁有祭司長的稱呼很可能因為這身份在羅馬的重要性,是代表對大部份人是異教徒的統治身份,失去這象徵可能會影響國家的政治穩定。另外,我們的確看見君士坦丁正努力地控制國家的異教崇拜,他立例不可在家中私自舉行異教祭禮,一方面減少異教的勢力,另一方面提升基督教在羅馬的影響力。在本專文的<米蘭諭令及有關的宗教政治法令>部份還會詳細分析君士坦丁在宗教上政治的改革。
有關君士坦丁敬拜太陽神的另一個看法是他將基督與太陽神混為一談。Michael Grant[8] 表示太陽神被認為是當時的最高的唯一神,所以當基督的觀念出現時,基督容易被人認為就是太陽神,例如Clement of Alexandria 描寫基督駕駛雙輪戰車(太陽神的特徵之一)在天空中飛翔、特土良記載很多異教徒以為基督徒是拜太陽神因為基督徒在星期日聚會、教皇尼奧一世(Leo I the Great)也記載在進入聖彼得教堂前向太陽神敬拜等等。
總結來說,我們看見羅馬是漸漸由異教文化轉至基督教化,這不是一下子過的。無論原因是因為政治考慮或是君士坦丁最初對基督的誤解,君士坦丁的確慢慢有獨一神的觀念,顯明在他對異教容忍的政策中。
3.          受洗
受洗是信徒一個很重要的禮儀,在初期教會的年代,未受洗的人是被認為不能進入天國的。因此,歷代對於君士坦丁的受洗有兩個問題,第一是誰向他施洗,第二是為甚麼他到死前才要求受洗。
關於是誰向他施洗,有說是教皇西維斯特(Pope Silvester)醫治了君士坦丁的痳瘋病後接受了基督教[9],隨後為他施洗。不過,現在發現很多証據都証明這說法是不能立足,是維斯特因為想提高羅馬教皇的權威和世俗權力而掐造的。根據Eusebius[10],君士坦丁在尼柯米底亞 (Nicomedia) 郊區召集了「主教們」,未有透露施洗的是那一個主教。不過四十年後,聖杰洛姆的《年代紀》(Chronicle)提供了遺漏的那一部分消息:「在他一生結束時,君士坦丁由尼柯米底亞主教歐塞比亞斯施洗,淪為亞流派教徒。」我們在這裏不去處理君士坦丁受亞流派主教施洗的含義,不過此後一直到他過世前,君士坦丁不再穿上紫色的皇袍,而穿上代表新信徒的白袍。
          另外的問題是為甚麼君士坦丁到晚年才去受洗,這個問題相對比較沒有爭論性。在第四、五世紀時,基督徒經常到了晚年才受洗的,其實不單是君士坦丁如此,君士坦修二世、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甚至安米蘭主教安波羅修( Saint Ambrose)也是如此。他們認為洗禮之後不能再犯大罪,為了避免上不到天國,他們普遍延遲施洗的時間。所以,以作為一國之首的君士坦丁要經常施行懲罰而言,到晚年才受洗是很正常的事。另一角度看,君士坦丁是因為突然患病才感到自己臨近死亡,所以他不能照他原本計劃在聖地受洗,但是他仍然把握最後不多的時間都要受洗;這件事証明他深信受洗的重要,也是深信基督教的表現。
三.    從米蘭諭令及宗教政治法令看君士坦丁的信仰
除了信主那一刻以外,觀察一個人的信仰的真實性可以從他的言行生活及對事物的價值觀間接地知道。雖然這不是一個完全準確的方法,不過尤其是觀察一位己死去多時的君士坦丁大帝來說,研究他信主後的宗教政治法令可以給我們多一點啟迪。君士坦丁在米爾安穚一役勝了馬森丟後,隨即米蘭諭令頒佈了米蘭諭令,使基督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在羅馬這個容許多神主義的國家,這個重要的政治法令是否因為君士坦丁對基督教有所偏愛而頒發呢? 除了米蘭諭令以外,君士坦丁又頒發了甚麼的法令呢? 這些的法令對基督教又有何影響呢?
主後313年,君士坦丁與東羅馬帝國李鍚尼皇帝(Licinius)在米蘭會面,協定了共同的宗教政策 ---- 米蘭敕令。其實米蘭敕令是一封信,寫給李鍚尼西方管轄的省份要終止一切迫害基督徒的行動,而被沒收的基督徒財產,都必須迅速歸還。所有公民,包括基督徒可以自由信奉他們選擇的宗教,雖然這政策並不代表定基督教為國教。很多人誤會米蘭敕令頒布基督教為國教,但其實基督教只是被給予與其他宗教同等的地位,不再受壓迫。不過,這敕令也是很重要,因為它正式代表全羅馬停止向基督徒迫害,開始讓基督徒有平等的權利。
如果單看米蘭敕令,我們可能認為君士坦丁為了穩定國家而推行一些兩面討好的政策,讓基督徒與異教徒和平共處。為了更深入分析,以下會將君士坦丁不同年日推行的宗教政策與當時異教所得的優惠作一比較。
一連串的政策改變分別於主後315、316、319、321及323頒布[11],容許基督徒士兵每週日離營參加教會崇拜[12];指示屬下官員在金錢物資上支援教會[13];免除聖職人員一切稅項;守主日的規定向外延伸,除農務外,一切工商活動均偠停止[14];免除守獨身的懲罰,向通常守獨身的教父加以肯定[15]等等。這一切的政革都是針對基督徒的利益出發,所以基督教由過往是一個受壓迫的宗教搖身一變成為政策的利益者。
君士坦丁對於基督教的價值觀也日見增加。他以基督徒的立場,為原來可以輕易實行的離婚加添關卡,規定除嚴重罪過外,禁止夫妻分離。[16]主後319年發出限制異教徒活動的諭令,禁止在私人家中進行祭禮,此後又逐步頒令禁止巫術和占卜等活動。雖然公眾的異教祭禮在當時仍以歷史的理由被容許,但明顯君士坦丁為基督教敢於挑戰異教權貴。
有關君士坦丁的宗教政策尚有不少,但上述例子已清楚顯明他一心要扶植基督教的動機。他由最初只是給予基督教與異教平等的地位,至基督教擁有優先的地位,相信當時的異教徒一定感到不安及反抗。所以,君士坦丁不會純粹只為政治安穩而出發,只希望基督徒及異教徒能和平共處,而是要強力將羅馬轉成他剛相信的基督教。
四.    從道德及信仰持守角度看君士坦丁的信仰
根據歷史記載,君士坦丁犯了表面上一些很明顯與基督教倫理違背的事情。戰爭得勝後,他隨即將政敵殺害,就是他的妹夫兼同僚力吉紐也不例外[17]。他甚至將自己的長子克斯帕(Gaius Flavius Julius Crispus)和妻子科斯她(Flavius Maxima Fausta)處死。如果君士坦丁是真心信奉基督教,為何會有上述嚴重違背了倡議愛人原則的行為呢?我們首先研究一下有關的史實。
在326年,君士坦丁下令將他廿一歲的長子克斯帕於波拉(Pola)處決,而且受到「除名」的刑罰,則在公開紀錄和題銘上除掉一切有關他的名字。其實有關處決克斯帕的原因沒有在歷史裏公開,而且克斯帕是一位有才幹的人,在很多的戰役中都打勝了仗,幫了他父親一把,所以在君士坦丁眼中克斯帕的印象應該不錯,不會無故處決了他。另一方面,我們知道克斯帕是私生子,他不是王后科斯她(Fausta)所親生的,但我們看出君士坦丁沒有因為克斯帕是私生子而忽視他,而且克斯帕的官運也沒有受到他的出身影響。究竟有沒有其他跡象我們可以因此了解君士坦丁處決克斯帕的原因呢?
我們知道君士坦丁的妻子科斯她(Fausta)是在克斯帕死後不久被處決的,據說她是被放入一個過熱的蒸氣浴室而焗死的。如果說這兩位重要的王室人物的死亡是有關連的,也是很可能的事。四世紀時維克托(Aurelius Victor)於《縮影》(Epitome)一書中有以下講法[18]:
據相信,由於愛到他妻子科斯她的煽惑,君士坦丁下令處死他的兒子克斯帕。然後在他母親海倫娜因為喪孫之痛指責他時,他把他的妻子科斯她關到熱浴室內處死。
因為君士坦丁在326年發佈關婚姻的法律,有學者認為科斯她與克斯帕發生亂倫關係[19]; 也有學者認為科斯她愛上她的繼子克斯帕但遭拒絕,所以向君士坦丁誣告克斯帕; 也有人認為科斯她為了維護她親生的三個兒子的皇室位置,所以向君士坦丁告發克斯帕想奪位,正如她以往曾告密君士坦丁有關馬桑斯(Maxentius)的攻擊一樣。無論如何,君士坦丁在不能容忍下分別殺了他們,而我們不知道他之後有沒有後悔,但海倫娜之後往聖地朝聖的拜訪被認為是為她兒子贖罪的行動。
以聖經的標準來看,殺人是錯的,不要說是殺親人了。無論君士坦丁殺了他的兒子及妻子的動機是甚麼,明顯地都不是聖經的教訓。不過,殺人的是否就不可以是基督徒呢?大衛王也不是犯過殺人的罪嗎?我們可以說君士坦丁不是一位完全遵守主教訓的人,他有很大的脾氣,對神的認識不完全,但不能憑著他錯誤的行為就判斷他不是基督徒,否認他對基督教所做的一切事情。尤其是他是君王的身份關係,他犯罪的機會是比一般人大及容易的,所以我們以道德倫理去看君士坦丁的信仰時要特別小心太過武斷。
五. 結論
以有限及缺乏可靠的歷史資料去了解君士坦丁的信仰是很不容易,尤其是知道比較內心層面的事情。但是我們如果以客觀及考慮當時的宗教及政治的大氣候來看,我們會比較了解君士坦丁多一些。無可否認君士坦丁的信仰最初是不成熟的,對神的觀念有誤解及對於社會的異教有一些妥協,但是他在米爾安橋主的經歷對他而言是真實的,是他對基督教改觀的原因,儘管我們未必認同這個經歷的每一個細節。
正如我們未必認同米爾安橋的每一個細節,對於君士坦丁歸主後的每一個言行舉動我們都不會認同。不過,如果我們只當君士坦丁的歸主跟普通人歸主一樣,我們會體會他的錯誤,明白他的掙扎,而且會欣賞是他開展了基督教的新一頁,給基督教有巨大歷史性的貢獻。
君士坦丁的信仰態度 https://bit.ly/359gv5C


凱樂符號(Chi-Rho,希臘語:ΧΡ)是一個早期的基督宗教符號,至今依然由一些基督宗教分支所使用,例如天主教。該符號是由希臘文單字「ΧΡΙΣΤΟΣ」(也就是基督一詞的希臘文寫法)的字首兩字Χ(Chi)和Ρ(Rho)所組成的複合符號。也就是說這個記號代表著耶穌基督。[1]現在已知最早將凱樂符號用作指耶穌的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他宣稱自夢中獲得耶穌啟示使用該符號,並將之用在他的軍旗上,也就是所謂的拉布蘭旗。
此外由於組成該記號的Ρ與Χ恰巧與拉丁文的和平「PAX」的首字與尾字形狀近似,因此有時這個記號也被稱作PAX符號或PAX十字。 因此雖然這個記號一開始是在戰爭中使用,但是卻也延伸出對和平的主張。[2]
凱樂符號字元在Unicode中有兩個編碼:U+2627 ☧ chi rho 其他符號方塊和 U+2CE9 ⳩ coptic symbol khi ro Coptic block.
凱樂符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8qghcf
君士坦丁大帝的使用
拉布蘭旗示意圖
據一個曾經受君士坦丁雇為其子克里斯之家庭教師而得以擺脫貧困的羅馬史學家拉克坦提烏斯的記錄,君士坦丁在夢中聽到一個聲音要求他將一個神聖記號畫在其士兵的盾牌。在拉克坦提烏斯的記述中,該符號到底是什麼並不是十分清楚,只能確定是個和基督教有關的符號。然而拉克坦提烏斯記載說君士坦丁照作後就從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打贏了馬克森提烏斯獲取了勝利。
另外在希臘學者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的著作《君士坦丁的一生》中,君士坦丁則是在太陽中看到凱樂符號且聽到一個聲音說「Εν Τούτῳ Νίκα」 ,在拉丁語就是「in hoc signo vinces」—「你必以此而勝」。同樣的優西比烏也記下君士坦丁在使用此符號後就因此獲得了勝利。優西比烏宣稱這個事件是君士坦丁在晚年時親口告訴他 的。而在優西比烏較早期的另一著作《教會史》中就沒提到這個事件。
此外優西比烏也提到了拉布蘭旗的誕生,在君士坦丁後來對抗他另一位政敵李錫尼的戰爭中開始使用這種上有凱樂符號的軍旗。[3]
後來的使用
馬格嫩提烏斯在位時的硬幣,於其背後有著一個凱樂符號並搭配著另一個基督教符號阿耳法和敖默加的記號。
由於凱樂符號在君士坦丁的改宗及羅馬的基督教化中的關鍵地位,該符號成為一個很有意義的象徵,從當初曾經拘留耶穌的羅馬士兵開始追隨上有代表耶穌記號的旗幟這點取出了基督的勝利這個意涵。而在君士坦丁之後,該記號也承為了羅馬帝國的官方徽記之一,像是該記號出現在羅馬軍隊的頭盔上,或是出現在羅馬帝國的硬幣上。
該符號在現代也被大量應用在天主教的宗教建築物、服裝和藝術品上
凱樂符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8qghcf

2020-11-09_095831639px-Chrisme_Colosseum_Rome_Italy (1)450px-Anastasis_Pio_Christiano_Inv31525595px-Galicia_-_Quiroga_Chi_Rho (1)639px-Chrisme_Colosseum_Rome_ItalyDouble_Centenionalis_Magnentius-XR-s40172020-11-09_0958472020-11-09_095842
------------------------------------
君士坦丁大帝 - Wikiwand https://bit.ly/3kcb7mC
東西方皇帝均透過戰爭取得帝位,然而君士坦丁才是翻轉世界的異類
重建拜占庭為君士坦丁堡的工程規模,在古代世界是前所未聞的。這個計畫將耗費數十年才竣工,由君士坦丁一手規劃新城藍圖。君士坦丁堡將是永久的政府中心,君士坦丁皇帝與子孫的家鄉。 
文:湯瑪士・麥登(Thomas F. Madden)
西元三二四年九月,兩位羅馬皇帝前來拜占庭,決定西方世界的命運。一如動亂時代常態,此類討論常以刀劍、盔甲與鮮血進行。拜占庭人已相當習於這類貨品。當羅馬帝國在前方吃緊與背後分裂的壓力下呻吟破碎,斷層線似乎總是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城市交會。 
西元三二四年,交戰雙方是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與李錫尼(Licinius)皇帝。羅馬帝國擁有兩名皇帝是相對新近的做法。西元二九○年代晚期,戴克里先(Diocletian)皇帝將帝國一分為二,兩邊各有一位皇帝(稱為奧古斯都)及一位副帝(稱為凱撒)統治,希望透過四人統治(稱為四帝共治),減少帝國朝廷外的將領,尋求挑戰帝位的誘惑。身為奧古斯都的繼承人,凱撒有機會與軍團建立連結,進而遏阻低階軍官叛變的狀況。這想法很傑出,但從未成功。幾乎從一開始,四帝共治就充滿內鬥與公開叛變。但因為缺乏更好選擇,羅馬人仍舊維持這個制度。 
西方皇帝君士坦丁與東方皇帝李錫尼均透過戰爭取得帝位,然而君士坦丁卻是真正翻轉世界的異類。他是基督徒。耶穌基督的宗教長期在羅馬帝國和平時期中興盛,沿著羅馬道、乘著羅馬船、在文明世界各處的羅馬廣場與劇院裡,使徒傳播著福音。羅馬人一般傾向宗教盡可能多元並行,但基督徒不承認異教神祇或視其為惡魔,因此也不認同這個理念。西元頭兩世紀多數時候,基督教在羅馬世界廣大宗教體系中取得一席之地。然而從第三世紀開始,成長的基督教與衰弱帝國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有時成為宗教迫害。 
Prima_tetrarchia_Diocletianus
Photo Credit: Roman Empire with dioceses in 300 AD.png: Mandrak derivative work: Cristiano64 (talk · contribs) @ public domain
第一次四帝共治 (293-305年) 黃:西帝國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綠:東帝國奧古斯都戴克里先。紅:西帝國凱撒君士坦提烏斯。藍:東帝國凱撒加列里烏斯
最後決裂在西元三○三年到來,戴克里先皇帝下令查禁基督教,摧毀所有經典,焚燒所有教堂,所有基督徒不得集會或進行信仰活動。羅馬帝國似乎失去神的喜愛,並認為基督徒強烈拒絕接受異教神的存在,可能是基督教失寵之因。帝國各處的軍人搜捕處決基督徒,導致基督教遁入地下。多數地區嚴格執行皇帝命令,但在君士坦丁統治的不列顛及高盧,權力當局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時君士坦丁尚未成為基督徒,但顯然對受迫害的教眾甚感同情。在帝國各處經常可以看到殉教者面對死亡時,內心深信將前往更美好所在。很難不被如此景象撼動。 
君士坦丁與西方皇帝馬克森提烏斯(Maxentius)的內戰在西元三一二年爆發。一開始這場內戰並無太多特殊之處。然而當君士坦丁帶領軍隊穿越阿爾卑斯山,前往義大利的路上,卻感受到深刻的宗教體驗。在異象中他看到耶穌基督,給他兩個希臘字母chi與rho合一組成的符號「☧」。藉著「基督」一詞希臘文寫法的頭兩個字母組成的符號,君士坦丁相信基督教的神已賜予他勝利。他下令將此符號繪製在所有軍團旗幟及盾牌上。當時必然是一幕奇異景象,羅馬軍團通常以鷹、蛇或神祇雕像裝飾旗幟。馬克森提烏斯對改變感到訝異,但仍決心不計代價取得勝利。 
西元三一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世上最重大的戰役之一在羅馬北方的米爾維安大橋(Milvian Bridge)爆發。君士坦丁最終擊敗馬克森提烏斯,進入羅馬成為西方的新皇帝。他將這場勝利歸給耶穌基督,並立刻宣布改信基督教,他的家族也跟著改信。次年,君士坦丁與東方皇帝李錫尼 正式廢止禁教令。
幾乎一夜之間,基督教的命運有了戲劇性轉變。過去主要在文盲貧窮階級流傳、受人嗤笑的宗教,突然間成了帝國統治者的信仰。過去從未正眼看過基督教的權勢男女,現在也開始另眼相待。許多人改信並受洗。從統治初始,君士坦丁對於教會福祉甚為關心,在羅馬捐獻興建原始的拉特朗聖若望大殿及第一座聖彼得教堂。 
君士坦丁與李錫尼和平共存一段時間,兩人也都選擇兒子擔任凱撒。但雙方都不是能共享權力之人。經過一些摩擦與條約協定,內戰在西元三二四年爆發。君士坦丁召集大軍,在基督羅馬旗之下出征,預備征服另一半的帝國。 
Dream_of_Constantine_Milvius_BnF_MS_Gr51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 public domain
在米爾維安大橋戰役開始前,君士坦丁大帝做了一個使他下定決心藉基督教之神的庇護而戰的夢
李錫尼決意要在君士坦丁涉足小亞細亞前,擊潰對方大軍。如同過去許多皇帝,李錫尼以拜占庭為軍事總部,召集大軍,並將海軍駐紮在此。西元三二四年夏天,他派出艦隊前往赫勒斯滂,將君士坦丁之子克里斯普斯(Crispus)統領的海軍,擋在馬摩拉海之外。李錫尼則帶領約莫十六萬人的軍團,前往色雷斯的阿德里安堡,等待君士坦丁。再一次,拜占庭成為帝國鬥爭的舞台。然而此次,不單將決定羅馬帝國的命運,基督教的未來發展也命懸一線。 
在形勢上,李錫尼略占上風,他的陸軍與海軍戰力明顯高過君士坦丁。然而君士坦丁滿懷改信的熱情士氣,確信基督將引領勝利。在阿德里安堡,他擊敗李錫尼軍團,迫其逃回拜占庭的安全範圍。南方的克里斯普斯也帶領艦隊大敗李錫尼海軍,得勝航向博斯普魯斯。無力維持攻勢的李錫尼跨海回到迦克墩,試圖從亞洲召集更多軍隊。
秋天接近時,君士坦丁與克里斯普斯率領滿載的數百艘軍艦,從克里索波里斯北方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迎上好整以暇等待的李錫尼。李錫尼增加軍力,在西元三二四年九月十八日與君士坦丁軍正面交鋒。再一次,君士坦丁戴著基督標記迎向勝利。完全被擊潰的李錫尼選擇投降,同意以平民身分安享餘年。君士坦丁自此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統治者。 
經過重大勝利,多數人期待君士坦丁將回到羅馬接受風光的勝利凱旋。但相反地,他帶著朝廷直接前往拜占庭,並在可見未來中,持續定居此地。由於童年時期住在四十英里以東的尼科米底亞,君士坦丁對這區域熟稔於心。經過多年輾轉於英格蘭、高盧及義大利,五十多歲的君士坦丁也許渴望藉機返回美麗的馬摩拉海。然而,更重要的是拜占庭的地理位置。身為東方與西方的皇帝,君士坦丁需要一個首都,能讓他快速反應兩個方向的需求。在情勢如此不穩的時代裡,拜占庭是個完美選擇。 
Konstantin_i_jelena_mosko
Photo Credit: Gmihail @ CC BY-SA 3.0 RS
君士坦丁大帝與母親海蓮娜
此時,羅馬皇帝已習慣將行政中心定於羅馬以外的城市。塞維魯皇帝為了兒子卡拉卡拉,將拜占庭重建為一座華美的皇家行宮。君士坦丁意圖擴大這個計畫。西元三二四年十一月八日,群眾聚集在拜占庭的塞維魯陸牆外,君士坦丁與家族重臣盛裝出席歷史悠久的羅馬建城典禮。他們肅穆宣示,拜占庭將由西方世界霸主重新建立。
異教祭司施行慣常儀式,基督教士也受邀祝福。皇室隊伍接著前往由壯碩公牛群拉動的祭犁。根據傳統,君士坦丁皇帝將駕馭祭犁,劃出城市的神聖疆域,亦即拜占庭新城的疆界。塞維魯重建拜占庭陸牆時,已向西推進四百碼,擴大舊希臘城邦的範圍。君士坦丁則由塞維魯陸牆持續向西,穿越開闊草原,推進一點五英里,劃下一道從金角灣到馬摩拉海的南北向溝渠。這並非修繕裝飾之舉,君士坦丁意欲將拜占庭城的範圍擴張四倍。這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祭禮結束後,新的城市正式定名為:君士坦丁堡,即君士坦丁皇帝之城。 
重建拜占庭為君士坦丁堡的工程規模,在古代世界是前所未聞的。數不盡的船艦運來大群工程師、木匠、石匠及工人,以及建造偉大城市需要的原物料。塞維魯陸牆外的山丘平原一夜之間成為世上最大的工程基地。這個計畫將耗費數十年才竣工,由君士坦丁一手規劃新城藍圖。他意圖建造一座易於防守、資源豐厚的城市,成為羅馬帝國的行政中心。當然,羅馬城將永遠是帝國的首都,畢竟包括君士坦丁皇帝在內,無人能奪去永恆之城的王冠。然而君士坦丁堡將是永久的政府中心,君士坦丁皇帝與子孫的家鄉。 
當城裡充斥著鐵鎚、鏈鋸及工人聲響時,西元三二五年,君士坦丁皇帝前往東南方五十英里外的尼西亞(今日土耳其伊茲尼克,İznik)。他邀請全帝國所有主教在此集合,召開自使徒時代以來第一次大公會議(Ecumenical council)。會中有許多議題需要討論,基督教不只受到禁教影響,內部也因為信仰爭議分裂。身為使徒繼承者,主教們在皇帝保護下集會,討論神學爭議,祈求聖靈指引,最終做出決議。
Jerusalem_Holy_Sepulchre_BW_24
Photo Credit: Berthold Werner @ CC BY-SA 3.0
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
君士坦丁皇帝參與儀式,但未直接參與討論或決議。尼西亞立下西方獨特的政教分離概念:身為皇帝,君士坦丁發現其權力屬於世俗事務。君士坦丁既非神父或主教,無法施行聖餐禮或判定信仰議題。只有大公會中的主教可以宣稱阿里烏派(Arianism,認為基督並非完全的神)為異端思想,他們也如此決議。身為世俗權威,君士坦丁則可以放逐阿里烏派信徒,他也確實下令放逐。 
尼西亞大公會後隔年,君士坦丁與家族前往羅馬,慶祝即位二十週年。在歡慶活動中,君士坦丁卻發現一樁陰謀,又或者只是年輕妻子法烏斯塔(Fausta)與長子克里斯普斯(由妾所生)之間的不倫戀。無論事實如何,君士坦丁下令處以紀錄抹煞之刑(Damnatio memoriae),依法徹底抹除兩者存在的任何紀錄。西元三二六年,法烏斯塔與克里斯普斯在羅馬受審行刑。君士坦丁受夠了羅馬。如同過去的皇帝,他已經以各種紀念物美化城市,甚至造了自己的陵寢;現在他渴望將一切拋諸腦後。君士坦丁從此終身未再返回羅馬。 
自君士坦丁童年開始,此時已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海蓮娜(Helena),一直是他最親近的顧問。君士坦丁近日才為母親加封「奧古斯塔」(Augusta)尊稱,等同「女王」。隨著克里斯普斯與法烏斯塔離世,君士坦丁愈加依賴海蓮娜。兩人決定君士坦丁應當回到君士坦丁堡監督工程。海蓮娜則前往耶路撒冷,因耶穌而神聖的城市。
在耶路撒冷,海蓮娜慷慨耗資整修並建造新教堂。在耶穌基督誕生的洞穴上,多年前哈德良皇帝興建了一座阿多尼斯(Adonis)神廟。海蓮娜下令拆除神廟,改建新的教堂,花了六年時間才完工。在橄欖山(Mount of Olives)耶穌升天之地,海蓮娜興建了一座露天教堂。更著名的是她找出耶穌受釘十字架及復活的地點:各各他山(Golgotha)與聖墓(Holy Sepulcher)。當地基督徒與猶太人都知道位置,先前的羅馬皇帝也很清楚。
在許多虔誠羅馬人的憤怒中,海蓮娜下令移除哈德良皇帝在此興建的華偉維納斯神殿。工人在神殿下方不只發現各各他山的岩壁及附近的救世主墳墓,同時還發現耶穌基督被釘的真十字架。十字架碎片後續被送往帝國各處教堂。海蓮娜下令在此興建兩間教堂,後世合為一間雄偉的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海蓮娜為君士坦丁堡及耶路撒冷兩城之間塑造長久連結後,再次返回君士坦丁堡。
Walls_of_Constantinople
Photo Credit: Bigdaddy1204 @ CC BY-SA 3.0
復原的君士坦丁堡城牆
接下來四年裡,君士坦丁持續忙碌建造新城。他親自督工新陸牆建造工程,在半島上雄偉橫亙超過一點五英里。巨人足跡已不可見,然而君士坦丁陸牆的存在將超越數個世紀。如同塞維魯及拜占庭前人所建,新的陸牆一樣有哨塔及貫穿牆身的巨大城門。
北起金角灣的佩特里翁區(Petrion),就在今日阿塔圖克橋(Ataturk Bridge)西北方。城牆由此往南蛇行,在今日的蘇丹塞利姆清真寺(Mosque of Sultan Selim)及法蒂赫清真寺(Fatih Mosque)之間突出,接著大致沿著今日的歐古詹街(Oguzhan St.)、奇茲列爾瑪街(Kizilelma St.)與埃帖梅茲街(Etyemez St.)。靠近陸牆南端是一個大型典禮祭台,稱為黃金門(Golden Gate)。
埃格納提亞大道由此進入城區,變成一條寬廣大道,這是皇帝凱旋接受歡慶之處。黃金門遺跡一直留存到十六世紀,但也消逝在歷史中。城門所在處靠近今日的濟澤列瑪大道(Zizelema Caddesi)與穆斯塔法帕夏長者大街(Koca Mustafapasa Caddesi)。無疑沿著牆還有其他城門,但我們只曾聽聞北方的多夫門(Polyandri Gate)。
另一條大道由此入城,一路往西南,直到與埃格納提亞大道在後世稱為兄弟之愛紀念柱廣場(Philadelphion)之處交會。這兩條大道的交會點,是君士坦丁堡最重要,同時可能也是最繁忙的地點。廣場上兩座立柱俯視,屬於卡必托里神殿群的一部分。立柱上鑲嵌四帝的斑岩雕像,每根立柱由兩位統治者環抱,因此廣場以「兄弟友愛之地」而聞名。
這些雕像奇異地仍留存至今,鑲嵌在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San Marco)的外牆上。數個世紀以來,這些王者石像俯瞰著古老君士坦丁堡的兩條主要大道。
相關書摘 ►君士坦丁堡隨著凱末爾的腳步,卸下帝都光環蛻變伊斯坦堡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馬可孛羅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湯瑪士・麥登(Thomas F. Madden)
譯者:林玉菁
伊斯坦堡佇立於歐洲之端,遙望亞洲海岸,三千多年來始終以世界十字路口城市之姿傲立,歷史上從未有其他城市長久位處世界舞台的核心,擔當諸多偉大帝國與多元文化之都。
在本書中,讀者將親眼目睹改變世界歷史的男男女女,包括亞歷山大大帝、君士坦丁大帝、狄奧多拉皇后、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蘇萊曼大帝及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此外讀者也將見證雄偉的狄奧多西城牆、裝飾華美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以及三千年來伊斯坦堡的改變與重生。
本書是近年少見以伊斯坦堡史為核心的通俗歷史作品。美國聖路易大學歷史系教授,專研歐洲中世紀史的湯瑪士.麥登,以傑出的文字能力、淵博的地中海文明知識、三十多年進出伊斯坦堡的實地考察經驗,傳承西方的說書人傳統,為伊斯坦堡寫下一卷令人驚嘆的傳記,捕捉該城市數世紀以來的榮耀與挫敗、繁華與崩殞。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不只是一座城市的故事、一部單純的城市史,更是近三千年來,東西方文明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衝突、併吞、建設、妥協、相互影響的故事,在在可以給予我們驚喜與反省。
0010782241
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出版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收藏文章 訂閱此作者
Tags:
君士坦丁 君士坦丁堡 羅馬帝國 拜占庭
SPONSORED 2020/10/30, 科技
2020台灣網路治理論壇年會即將開幕,網路安全、數位經濟、人權及技術議題受關注
2020台灣網路治理論壇年會即將開幕,網路安全、數位經濟、人權及技術議題受關注
廣編企劃
由關鍵評論網《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sales@thenewslens.com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網路治理」透過讓所有的參與者皆可平等提出看法、與不同背景的人進行交流的會議運作模式,讓網路社會所衍生的安全、隱私、人權、民主等各種議題得到充分討論,並試圖從中找到解方。
「花蓮大地震,一震竟震出台北市松仁路地裂!」「泰國製罐頭食品有愛滋病感染者的毒血?」你也曾收到過這些不實新聞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難免流言蜚語。隨著網路社群媒體和通訊軟體成為資訊傳播的重要管道,不實新聞滿天飛舞;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及通訊軟體呢?應該把它們當成「新聞媒體」來制約嗎?
網路科技促使資訊迅速傳遞,網路空間訊息傳播也讓全球化更扁平,全球網民可以悠遊於世界每個網路開放的角落,與不同種族、文化、語言的人溝通交換訊息;但這也對不少人造成傷害。
尤其有些敵意國家,刻意利用新科技來攻擊我們的社會、國家,帶來資訊安全的風險,衍生出破壞國家安全、侵犯人權、製造社會衝突、經濟侵入等型態的傷害;尤其是民眾個資、隱私和詐騙問題,甚至對政府及企業重要網路、資料庫遭受惡意的攻擊威脅。
如何面對「多個司法管轄體系重疊於單一網路空間」的現實,已經成為全球網路治理的重大課題。人類天生具備的多元文化、宗教、社會習俗,經濟架構,更讓「全球網路治理」議題從網路關鍵資源架構,延伸到資訊安全、司法、經濟、社會發展、文化、教育到人權之挑戰。
什麼是網路治理?
「網路治理」的用意在於如何促進劃時代的網路科技持續創新,讓世界更扁平化,維持多元文化的包容與互通,同時試圖解決「多個司法管轄體系重疊於單一網路空間」之困擾與其延伸之爭議。
1999年是全球網路治理起飛的一年。在這一年開始,掌理全球網路關鍵資源,也就是 IP 位址、網域名稱與域名解析系統的「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位址組織」(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ICANN),以「多方利益關係群體」(Multi-Stakeholder Groups,MSG)來落實國際間網路關鍵資源相關問題,藉由平等參與、意見並陳,共思解決之道;所謂多方利益關係群體,是由政府機關、學術社群、民營企業、技術社群、網路公民,以對等地位提出問題、共同討論、獲致共識並發展出解決方案。
這樣的多方利益關係架構,更從ICANN延伸到聯合國IGF、國際知名WEF組織等,都開始以MSG 開放、透明、普及與多元機制,來解決國際間的資訊安全、司法、經濟、政治、人權等爭議課題,成為國際網路治理的重要機制。
聯合國從2006年起,正式由秘書長同意每年在第四季舉辦「網路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會議,至今已經舉辦十四次。IGF 會議將全球多方網路利益關係群體齊聚一堂,鼓勵透過對話,建構出多元、自由、平等、開放的環境,共同面對國際間重大的網路治理課題,每年更針對當年重大網路新課題進行討論,例如前年的人工智慧與倫理、去年的數位主權,今年的COVID-19對世界的衝擊等。
08-2
Photo Credit:台灣網路治理論壇
2019年TWIGF年會
網路治理,不只是規範,更是為了謀求共識,找出解決之道
由於網路治理討論的議題,已經成為全球最關鍵的爭議焦點,網路治理論壇(IGF)也逐漸從聯合國延伸到各個區域與國家,形成所謂的 National and Regional Initiatives(NRI)。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90 個國家,各自召開該國的 IGF 會議。
2015 年,第一屆「臺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Taiwan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年會,在政府的支持下開始辦理;隨後臺灣也取得 2016 年「亞太網路治理論壇」(Asia Pacific region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APrIGF)主辦權,激發國內更多社群參與之力量。由民間自發所建立的「台灣網路治理論壇」組織,也自 2017 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年會,成為我國最具代表性的網路治理溝通互動平台。
996A0547
Photo Credit:台灣網路治理協會
事實上,網路治理絕不單單只是規範而已。網路政策專家、丹麥阿爾路斯大學教授沃爾夫岡・克萊恩瓦史特就指出,網路治理最重要的程序性問題,就在於如何建構一個包容、透明、由下而上的全球化決策流程,結合傳統的政府協商與創新的多方利害關係流程,針對各自獨立又互相牽連的重大議題,找出永續的解決方案。
而網路安全、數位經濟、數位人權及技術四大重要議題,在如今這「相互依存的網路時代」(the age of cyberinterdependence)中,政府、各利害關係團體或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2020台灣網路治理論壇年會即將開幕,網路安全、數位經濟、人權及技術議題受關注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2nR5j6
------------------------------------
五. 君士坦丁王朝(305年~364年)
君士坦提烏斯一世(Constantius I 305年-306年在位):西方的奧古斯都。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 The Great 307年~337年在位):即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提烏斯一世之子。
君士坦丁二世(Constantine II 337年~340年在位):君士坦丁一世之子。父親死後成為三位皇帝之一,統治高盧、不列顛與西班牙地區。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Constantius II 337年~361年在位):君士坦丁一世之子。父親死後成為三位皇帝之一,統治羅馬帝國的東方部份。
君士坦斯(Constans 337年~350年在位):君士坦丁一世之子。父親死後成為三位皇帝之一,統治義大利、阿非利加與伊里利孔地區。
尤利安二世(Julian 361年~363年在位):君士坦提烏斯一世之孫。繼任其堂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而成為帝國唯一的奧古斯都。
約維安(Jovian 363年~364年):尤利安手下將領。
1.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07~337年在位)
君士坦丁一世是四帝共治時期,西帝君士坦提烏斯的長子,君士坦提烏斯繼位一年後便去世,不列顛軍團在英格蘭北部的約克擁戴君士坦丁為奧古斯都。
公元311年,李錫尼、馬克森提烏斯、馬克西米努斯和君士坦丁四位奧古斯都展開帝位爭奪戰。君士坦丁與李錫尼結成聯盟,君士坦丁擊敗馬克森提烏斯,李錫尼打敗馬克西米努斯,兩人分東西分治帝國。
留存至今,羅馬最著名景點之一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就是為紀念君士坦丁打敗馬克森提烏斯成為西方帝國正帝而建造的。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與李錫尼在米蘭會晤,在君士坦丁的堅持下,兩人共同簽署史上著名的「米蘭赦令」,宣布基督教為合法宗教,歸還被沒收的教會財產。基督教自誕生之日起,延續300年的被迫害史,至此終結。
君士坦丁與李錫尼的和睦只維持了一年,公元324年,君士坦丁擊潰李錫尼,成為帝國唯一的統治者。
雖然君士坦丁廢除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但還是任命他的三個兒子為愷撒,與他共同治理帝國。他還完善了戴克里先時代的專制君主禮制(多米那特制),這種制度只是單純的為加強皇權,但作為基督徒,君士坦丁禁止把皇帝作為神來崇拜。
內政方面,君士坦丁把帝國分為四大行省,進行行省和軍政改革。他頒布新法令,把佃農固定在土地上,終生且後代均不得離開土地。他創建的新法律還規定某些手工業者,如麵包師、屠夫等為世襲職業。他還建立行會制度。君士坦丁大帝的這些法令規定成為之後到來的歐洲中世紀社會結構的基礎。
聖索非亞大教堂鑲嵌畫,描述君士坦丁大帝向聖母獻上新羅馬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公元313年和332年,君士坦丁分別在西部邊境和多瑙河沿岸擊退法蘭克人和哥特人的入侵。
君士坦丁時代還有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取消近衛軍編制。這支創立自奧古斯都屋大維時代,延續300年,從皇帝私人衛隊到皇位最大威脅的軍隊,自此退出羅馬帝國的歷史舞台。
其實從戴克里先實行四帝共治開始,近衛軍便失去他們保衛皇帝的職守。因為四帝時期的皇帝,主要職責就是守衛帝國邊境安全,正帝副帝首先是步兵騎兵統帥,身邊永遠帶著帝國正規軍的精英部隊,根本不需要近衛軍的守護,加上東西分治時,誰都沒有選擇羅馬為首都,因此近衛軍便留守羅馬,失去對皇帝護衛的職責,因此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說起君士坦丁大帝對歐洲乃至世界歷史的影響,最重要的還是他與基督教的關係。到底皇帝是因何契機成為基督徒,至今已不可考。有一說是他在與馬克森提烏斯對戰時接到神諭,史書明確記載的是他在離世前接受洗禮的記錄。
311年的《米蘭赦令》是在君士坦丁的堅持下,與東部皇帝李錫尼一同簽署發布的。其中內容包括: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羅馬人有信仰基督的自由,歸還被沒收的教會財產,規定星期天為禮拜日等等。
君士坦丁在位期間大力扶持基督教,公開鼓勵國民成為基督徒,他所頒布的法令給予基督教各種不同實惠的特權及稅收豁免權,如給予教區審判權,教會有權接受遺產和捐贈、免教會稅、免去基督教會神職人員的稅務和兵役等等。
但君士坦丁並未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也未迫害其他宗教。在免去基督教會神職人員稅務和兵役的同時,也同樣免去猶太拉比的稅務、兵役,而原羅馬教的祭司們早就有此待遇了。
耶路撒冷耶穌蒙難處修建的聖墓教堂。( Berthold Werner/維基百科)
君士坦丁還興建多座知名教堂,其中包括在傳說中耶穌誕生地建造的「伯利恆聖誕教堂」及在耶路撒冷耶穌蒙難處修建的「聖墓教堂」。
除了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君士坦丁大帝對基督教還有另一極其重要的影響。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召集基督教第一次大公會議——尼西亞會議。會議最終通過《西尼亞信經》,確立「三位一體說」為基督教正統教義。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在拜占庭(今土耳其境內)興建「新羅馬城」(「第二羅馬」)並遷都於此,後世以興建者名字稱其為「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之後,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帝國,「君士坦丁堡」作為東羅馬的首都,一直延續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源於此,君士坦丁一世被認為是東羅馬帝國的創始者。
君士坦丁一世有關基督教的國策,對後世有著深遠及廣泛的影響,使他成為歐洲歷史上最關鍵的人物之一,被後世尊稱為「君士坦丁大帝」。
上天也因他善待基督徒的德政,給予以他名字命名國都的東羅馬帝國1000年的國祚,而西羅馬帝國則承載著迫害基督徒的罪孽,只延續到476年便滅亡了。
君士坦丁大帝統治羅馬之前,基督教就已經發展到令羅馬統治者不能忽視的程度,史書記載,公元3世紀基督教已有信徒600多萬人,羅馬境內已有教堂1,800多座。
隨著基督教的發展,教徒的成分也發生了變化,許多大地主、富有工商業者和官吏加入基督教,甚至皇族中也有基督信仰者。
君士坦丁是親眼見識過「戴克里先迫害」之慘烈的,他的親人中就有基督徒,因而他很清楚基督徒的純善和無辜。君士坦丁繼位後,局勢尚未穩定之際,他便先行頒布《米蘭赦令》,停止迫害,解除禁令,還基督徒清白。
君士坦丁大帝此舉順應天意、民意,把諸多前任皇帝恐懼不已的信仰之力變為推動歷史發展、促進國富民強的正義之力。因勢利導,順應天意民心,才是真正賢明的君主該有的作為,也是歷代統治者們建立成功統治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只可惜懂得這番道理的真正賢君,古今中外又有幾人?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在臨終前接受了洗禮。
君士坦丁大帝離世後,他的三個兒子在各自的轄地同時即位。
君士坦丁二世統治高盧、不列顛與西班牙地區;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統治帝國東部;君士坦斯統治意大利、阿非利加與伊里利孔地區。
公元340年,君士坦丁二世與君士坦斯發生衝突,君士坦丁二世入侵意大利,兵敗被殺。
公元350年,君士坦斯在兵變中被部下馬格嫩提烏斯所殺,此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擊敗馬格嫩提烏斯,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奧古斯都。
公元355年,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任命自己的堂弟尤利安為西部的愷撒。
公元361年,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病逝,尤利安繼位。
【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22)君士坦丁大帝 | 迫害基督 | 大紀元 https://bit.ly/2GKQUG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