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口罩文化/為何日本、台灣人愛戴口罩/N95口罩發明功臣之一是來自台灣的美國科學家蔡秉燚博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伍氏口罩:中國人最早發明的醫用口罩 - 每日頭條

2020062346321717下載 (87)2020-11-09_0853342020-11-09_0857472020-11-09_0857012020-11-09_0856462020-11-09_0856382020-11-09_085616

衛生如何改造我們身體與文化?「衛生」如何住進你的身體?口罩、個人杯、餐桌大轉盤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https://bit.ly/3pi6IT5
《寄生上流》裡,「氣味」是貫串故事的象徵,上流爸爸下意識露出嫌惡表情,窮爸爸卻怎樣也聞不到那股被厭憎的氣味。我們的身體是怎麼「學習」衛生?為什麼會不由自主產生噁心感?衛生又是如何悄悄嵌入了每個人的身體感覺,影響生活習慣與社會文化?「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雷祥麟研究員,他透過生活器具的追溯,探討衛生運動如何一步步改造個人的身體和社會文化。
你不知道的餐桌大轉盤
親朋好友圍坐大圓桌,熱絡交談、共享佳餚,這是辦桌和中式餐館最親切的風景。其中,有個器物發揮重要功能:餐桌上的大轉盤──你不用麻煩旁人傳遞,也無需橫跨大半個餐桌,只為了夾一道菜。
這項方便實用的器具行之有年,但你萬萬想不到,20 世紀以前中式餐桌根本不存在這種轉盤,它的誕生和「防疫」有關!
餐桌大轉盤最初發明於 1915 年,發明者不是餐館大廚或新銳設計師,而是一位中國公衛專家伍連德,他也是全世界第一位推動「戴口罩防疫」的創始先鋒。
餐桌轉盤為何與防疫有關?公衛專家又是如何腦洞大開,既發明防疫口罩,又設計餐飲用具?兩個看似不相干物件,卻在疾病戰場上交會,背後來自何種歷史脈絡?故事得從 20 世紀初期一場瘟疫大戰說起。
人人戴口罩防疫,由他開始
1910 年底,一場嚴重大瘟疫在中國東北爆發,「先發燒,次咳嗽,繼而吐血,不敷日即身死。」疫情迅速從哈爾濱蔓延整個東北,總計奪走 6 萬多人的性命。
直到醫官伍連德坐鎮東三省後,疫情有了轉機。他排除眾議,斷定並非是一般認為老鼠引起的「腺鼠疫」,而是由飛沫傳染的「肺鼠疫」。因此,伍連德將外科手術口罩重新改良製作為防護配備,並下達指令:醫護、病患家人、清潔工等可能接觸者一律配戴口罩。然而,這項史無前例的防疫創舉,引來了排山倒海的反彈與質疑……
伍連德是近代第一個改良、宣導配戴口罩防疫的公衛專家,「伍式口罩」成為滿州鼠疫的防護標誌。這場瘟疫之戰也讓他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成為華人史上第一人。 圖片來源│Institut Pasteur/Archives Henri Mollaret,universityl pf cambridge 
伍連德是近代第一個改良、宣導配戴口罩防疫的公衛專家,「伍式口罩」成為滿州鼠疫的防護標誌。這場瘟疫之戰也讓他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成為華人史上第一人。 圖片來源│Institut Pasteur/Archives Henri Mollaret,universityl pf cambridge
這一幕很是眼熟,過了百年,戴不戴口罩至今依舊是 COVID-19 防疫焦點,今日,面對歐美寧戴手套不戴口罩的疾病文化,已有各式分析討論。那麼百年前,口罩又為何會引起公衛新秀與前輩大亂鬥?
關鍵便在於:疾病的知識認知。此前,全球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停歇沒多久,香港因而推行環境改革,大規模進行城市清潔、撲滅鼠患。因此當滿州鼠疫一爆發,各大公衛權威(例如印製在日本鈔票上的北里柴三郎)便全力鎖定捕鼠、滅鼠。戴口罩防疫?簡直荒唐!
「這是一種新型鼠疫,會經由飛沫而人傳人。」突破性的醫學觀點推進了新的防疫手法,讓人類首次大規模配戴口罩,阻隔疾病。但另一方面,這個視角轉折也揭示此後我們的身體文化、衛生思維將出現重大變化。
衛生,即是改造出「文明的」身體
「對疾病的科學新知,不僅僅是決定當下的防疫措施,同時會改變人們對『危險』的想像和感知,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文化。」雷祥麟分析肺鼠疫一戰:「衛生運動開始針對個別的『人』。」
敵人不只是老鼠,還可能是鄰人。
"衛生行動不再只聚焦於公共環境,整頓垃圾、消滅老鼠或瘧蚊,更關涉如何控制每個人的行為、習慣,改造出一種「衛生」的文明身體。"
於是,公衛專家的目光慢慢移向了身體行為,關注介入人們的行為舉止、活動交際、生活習慣。
這種視角對今日的我們,頗有既視感。 COVID-19 爆發後,瑣碎、隱形的日常動作,全都在公共衛生的鏡頭下放大再放大,咳嗽清嗓、摸臉揉眼等身體小習慣,瞬間成為危險大敵。原本的新奇冷知識,好比人每天不自覺碰臉 20 次以上,也突然晉升實用重要的防疫提醒。我們的「身體」無可避免被劃入角力戰場,怎麼用餐、社交距離有多近、什麼情況下和他人親密接觸,一一成為解剖檢視的細節。
當身體成為破口,改造就是義務!不同生活器皿的設置、使用,逐漸被賦予了新功能與衛生意涵,在公衛專家的運作下,一步步重新打造人們集體的身體習慣。
餐桌轉盤、個人杯,「個人化衛生」住進身體裡
這也就是為何,伍連德後來會把腦筋動到餐桌,設計出「衛生餐檯」──今日的餐桌轉盤。
想像得到嗎,20 世紀以前華人餐桌上並沒有這種大轉盤,它的誕生其實是因為肺結核的防治。 圖片來源│iStock 
想像得到嗎,20 世紀以前華人餐桌上並沒有這種大轉盤,它的誕生其實是因為肺結核的防治。 圖片來源│iStock
1920-30 年代,肺結核名列流行病榜上的頭號大敵,公衛專家認為這源於傳統的生活習慣,例如中國家庭喜歡同桌共食,叔伯舅父、姑姨嬸婆用自己的筷子,親切夾菜到彼此碗裡。在當時,唾液被視為傳播結核桿菌的凶手,這類「相濡以沫」的用餐習慣,自然成為公衛專家眼中不衛生的惡習。
有知識分子激烈主張「非西式會餐不赴」,甚至提出了廢止共食制!假若民初的「陳時中」果真如此下令?恐怕將是一場天搖地動的文化衝擊。中式桌菜講究「大件」,全鴨、全魚烹調擺盤,若一律仿照西式個人套餐,很可能失去不少菜餚風味,讓飲食文化擁護者急跳腳,挑戰等級如同要義大利人披薩上加鳳梨。
所幸,伍連德找到一種開創性辦法,他以自己設計的「衛生餐檯」來擺放餐點,再搭配公筷母匙。如此一來,既能保留同席共食的桌菜文化與人際互動,並兼顧防疫需求,解決餐桌上的肺病危險。
想不到,現今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合菜用具,竟然是因為時代大疫而誕生。
基督教的「聖餐禮」,也可顯露「衛生」觀念對文化生活的影響。原本眾人輪流啜飲同一個「聖餐杯」,象徵不分彼此身分領取耶穌寶血,在肺結核廣泛流行後,美國許多教區改用自己的杯子來領受聖餐,但如此並不符合原本的平等概念,因而引發激烈辯論。 圖片來源│Darth malus 
基督教的「聖餐禮」,也可顯露「衛生」觀念對文化生活的影響。原本眾人輪流啜飲同一個「聖餐杯」,象徵不分彼此身分領取耶穌寶血,在肺結核廣泛流行後,美國許多教區改用自己的杯子來領受聖餐,但如此並不符合原本的平等概念,因而引發激烈辯論。 圖片來源│Darth malus
這波防癆運動中,另一個逐漸普及的生活物件是:個人衛生杯。公衛專家教導學童,養成使用個人臉盆、毛巾、茶杯的習慣,不只在學校,回家也要用自己的杯子。日復一日,習慣成本能,「用自己的茶杯」逐漸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反射動作,不需要思索,便會自動劃出個人用品的身體界線。
試著想像以下的畫面:若要你和別人共用漱口杯、牙刷、毛巾,是不是反射性感覺怪怪的、不舒服,甚至湧上一股嫌惡?
這種不由自主的噁心感,便是潛移默化後嵌入身體的衛生感。雷祥麟分析,
"衛生不再是腦袋裡的知識判斷,更是習慣、用具與身體。"
這些生活物件,鑿刻出個人主義式的身體感受,我們開始習慣水杯、牙刷、毛巾都有「名字」,無法輕易和別人共用。藉著器具與衛生習慣,創造出「不由自主與他人保持身體距離」的新世代
當傳統知識菁英透過法律、政策改變社會規範,公衛系統則另闢蹊徑,新的物件用具在不知不覺間,將特定的衛生習慣滲透入身體。這些抑制疾病傳播的衛生習慣,往往也在人們的身體,刻畫下社會關係與人我認同,富有高度的政治與文化意義。
1920-30 年代,著名公衛學家蘭安生與同事們,教導學童使用個人水杯、毛巾。衛生運動影響了生活用具,同時,這些器皿也改變我們切身的身體習慣與感受,建構出全新的衛生感和自我認同。 圖片來源│洛克斐勒檔案中心(Rockefeller Archive Center) 
1920-30 年代,著名公衛學家蘭安生與同事們,教導學童使用個人水杯、毛巾。衛生運動影響了生活用具,同時,這些器皿也改變我們切身的身體習慣與感受,建構出全新的衛生感和自我認同。 圖片來源│洛克斐勒檔案中心(Rockefeller Archive Center)
解釋疾病,也解釋了我們的恐懼厭惡
但,「這項防疫用具是不是畫錯重點了?」恐怕有人心裡會如此納悶。從今日眼光,肺結核主要由飛沫與空氣傳播,基本上不會透過食器傳染。為何當時的防疫戰場,卻是劃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
雷祥麟回溯發現,100年前無論東西方,理解這個時代惡疾皆有奇妙的視角。
在 20 世紀初的歐美、日本,肺結核被歸類為源自階層不平等的「社會性疾病」,公衛專家認為營養不良、生活條件惡劣、過度勞累,導致大城市貧民窟的工人階級染上肺癆。相反的,中國則定調為「家庭疾病」──家人間親密共食、共眠的中國家庭惡習,才是罪魁禍首。
為什麼當時會從不同角度「超譯」肺結核?上述這些不完全正確的知識主張,又是如何能建立社會論述,獲得支持?雷祥麟進一步說明:
"我們對疾病的解釋框架,往往與社會原本就厭惡拒斥的現象相互結合。"
1920-30 年代,「家庭」正是中國時代氛圍下的眼中釘。傅斯年曾嚴詞批判家庭是社會的「萬惡之原(源)」,扼殺個體性,阻礙新青年自我實現,這即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關懷:改造病態的中國傳統家庭。
知識分子奮力鼓吹解放,拋開舊式家庭的箝制,這時公衛專家再補一刀警告,愛你的人可能傷你最深。當親密的父母長輩手足,成了同時威脅心靈與身體的潛在敵人,我們怎能繼續窩居在擁擠、窒息的傳統家庭內啊?!
「衛生運動很容易和我們原先劃定的『問題』,或排斥的對象結合。當箭靶重疊,你討厭的人事物同時還會傷害健康,所有推導更加順理成章,社會恐懼敵對的情緒也就更容易被動員。」
看似「科學客觀」的衛生防治,實則鑲嵌著深遠的人文社會意涵。雷祥麟強調,我們似乎依憑著科學知識體系,建立一套衛生標準,但實際上,疾病衛生和政治、社會議題經常相互結盟,投射出社會的價值好惡。
美國為了對戰肺結核發動「反吐痰運動」,最初只是管控病患。但後來公共痰盂(照片右下)被隱藏、越來越少見,不論健康者或病患都受到全面性約束。以公衛之名介入社會文化,建構出吐痰不文明的新價值。 圖片來源│DUK 
美國為了對戰肺結核發動「反吐痰運動」,最初只是管控病患。但後來公共痰盂(照片右下)被隱藏、越來越少見,不論健康者或病患都受到全面性約束。以公衛之名介入社會文化,建構出吐痰不文明的新價值。 圖片來源│DUK
衛生行動一點也不「純」!防疫新生活也可能是文化運動
在這個脈絡下,口罩與餐桌轉盤的交會,不再那麼難以理解。
「我們怎麼理解疾病、使用器具與習慣養成,這些行為都不只單純關乎健康,同時還深刻涉及到自我認同、群己界線和社會關係。」
口罩、衛生餐檯到個人杯,看似尋常的生活用具,恰恰乘載了社會偏好的價值意涵。在日復一日的使用裡,穿透入我們的身體感覺,自然而然建構出衛生/不衛生、文明/不文明的標準,甚至區辨出群己差異。
綜觀這些生活用具的脈絡,再回看流行傳染病不斷侵襲的今日,雷祥麟進一步提醒:衛生所蘊含的政治、文化、社會意涵,不應被輕忽。當科學衛生把目光集中在「人」,我們更必須時時省察,誰被劃為「威脅者」?又為何是它?同時,
"衛生行動也絕不僅僅在疾病控制層次,它更深刻影響了身體的歷史,我們會不知不覺對特定行為產生噁心、排斥、衛生感,改變文化生活。"
對抗疾病的同時,我們做了什麼?將可能促成哪些改變?如果百年前中國知識分子設定的社會問題是「家庭制度」,那麼今日,大家的關注焦點又是什麼?後疫情時代,值得我們再次重省。
透過物件器皿、身體史的爬梳,雷祥麟更關注衛生如何透過物質、身體,逐步改變我們的集體認同與社會文化,他強調:「與疾病的互動,會讓我們同時經歷各種社會意義的轉變。我們不只在對抗疾病,也正在改變當下與未來的生活。」 圖片來源│雷祥麟 
透過物件器皿、身體史的爬梳,雷祥麟更關注衛生如何透過物質、身體,逐步改變我們的集體認同與社會文化,他強調:「與疾病的互動,會讓我們同時經歷各種社會意義的轉變。我們不只在對抗疾病,也正在改變當下與未來的生活。」「衛生」如何住進你的身體?口罩、個人杯、餐桌大轉盤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https://bit.ly/3pi6IT5


黑死病(鼠疫),有人稱其「是比軍隊更可怕的敵人」。曾經肆虐歐洲,奪走了歐洲1/3人口的黑死病,最近驚現北京。已有媒體報導證實,北京多家醫院、賓館工作人員出現疫病感染及疑似病例。然而,中共「維穩」黑死病疫情,對外隱瞞消息,疫情恐怕比想像中還要嚴重。
回溯100多年前,清朝末期,東北三省出現了嚴重的黑死病。傳播速度之快,在四個月內,奪走了6萬人的生命。當時,有一人全權負責抗疫工作,制定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他就是伍連德(1879年-1960年)。
《中國名人錄(第三版)》中的伍連德照片。(公有領域)
對於很多華人,伍連德是一個很陌生的名字。在100多年前,他的名字譽滿世界。他擁有許多顯著的稱號,而且都稱為第一,譬如他是第一個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華人,是走近諾貝爾獎的第一位華人。他主辦了中國史上第一次國際學術會議,還是中國海港檢疫管理處第一任處長。
1910年,在哈爾濱傅家甸,當時居住的中國人有24,000人,第一起疫病在這裡被發現。從俄羅斯回來的二位中國礦工入住「魁升員」的客棧後,出現了相同的病症:發高燒,咳血,皮膚出現紫紅色斑點。據臚濱府(今黑龍江海拉爾市)當局報告,10月25日二位礦工疫斃。繼而,整座客棧出現相同症狀。千里之外的哈爾濱,也出現同樣的死亡現象。人們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瘟疫。
地方官將疫情上報北京。由於疫情傳播速度驚人,俄國和日本竟以此作籌碼,要挾清政府。俄日兩國對東北三省虎視眈眈,以防疫為藉口,派兵進駐東北,準備搶奪東北控制權。
疫情和外交告急,中國的外交先驅施肇基(1877年-1958年)擔任防疫大臣,他推薦31歲的伍連德主持抗疫工作。1910年,聖誕節前夕,伍連德帶著他的學生林家瑞來到哈爾濱。然而此時,疫情已經傳播了一個多月,受到傳染的民眾難以計數。
為了查出病因,伍連德與助手祕密解剖疫斃者屍體,因當時的民俗不允許損傷屍體。他們只得頂著壓力從染疫身亡的日籍女子身上,取血取組織進行化驗,通過高倍顯微鏡,發現了鼠疫桿菌,證實疫病元凶為鼠疫。
鼠疫,通過鼠類傳染給人類的致命傳染病,分為腺鼠疫、肺鼠疫、鼠疫敗血症幾種。起初疫病發生後,人們不知疫病原因,地方官員沒有採取任何措施,疫情沿著東清鐵路與南滿鐵路主要交通動脈,迅速傳播,演變為人傳人的大瘟疫。這場疫情極為凶猛,2個月內,導致392人喪生。
儘管查到疫病元凶為鼠疫桿菌,但還不清楚為何疫病能迅速導致死亡。一旦感染,幾乎必死。起初人們對鼠疫的認知,是老鼠得病後,跳蚤叮了老鼠,再去叮人就將病毒傳播到人身上。但東三省大量捕殺老鼠,也未能阻止瘟疫蔓延。
東北黑死病之慘烈,令人驚悚。其中一座天主教堂有250人病死。一家瓷器店全家8人全部染疫身亡。有的全家14口人,只有祖孫2人倖存。當時只有七萬人口的哈爾濱,就死去了六千人。根據伍連德自述,1911年1月疫情最為嚴峻。最多的一天有183人死亡。
東北疫情,經西方媒體報導後,舉世震驚,迅速登上國際報刊頭條。有的西方媒體稱黑死病是「比軍隊更恐怖的敵人」。
伍連德詳細探究,發現傅家甸的鼠疫共同點:所有死者都曾處於密封的屋子內。當時死亡群體,幾乎是一家一家的集體死亡,死因都是肺部感染,咳嗽咳血最終窒息身亡。他大膽推測,這一類鼠疫細菌能夠通過空氣傳播,於是將東三省流行的鼠疫稱為「肺鼠疫」。染上肺鼠疫的疫者死後皮膚呈紫色,因此肺鼠疫也叫黑死病。
肺鼠疫,是鼠疫中傳染性最強、死亡率最高的一種。從伍氏開始有了明確的肺鼠疫說法。現代人們對鼠疫的認知,認為通過飛沫就可以傳播,其依據就是根據伍氏的發現。遂即,他奏請清廷停止捕殺老鼠,轉而徹底封鎖哈爾濱疫區,切斷鼠疫傳播途徑及交通。
《中國名人錄(第三版)》中的施肇基圖片。(公有領域)
在官員施肇基的推薦下,伍連德成為東三省及山東防疫工作的總司令。整個防疫工作還獲得東三省總督錫良的大力支持。
東三省總督錫良像。(公有領域)
為了控制疫情,伍連德向駐紮哈爾濱的外國領事館商討防疫合作。經過逐一拜訪,俄國鐵路局調集100節空火車車廂,用以協助隔離病人。
當時,俄羅斯防疫站的醫護人員對防疫措施不甚了解,也不聽伍連德勸說戴上口罩,結果醫院的職員染疫身亡。在哈爾濱的法國醫生梅斯耐(G.E.Mesny)也不幸染病,僅僅四天就去世了。於是伍連德教醫護人員用紗布和棉絨遮擋口鼻,作為基本的預防措施。
由於黑死病對肺部的破壞實在太快,讓人防不勝防。不僅防疫人員戴口罩,郵差、警察、百姓等都戴起口罩。後來這種口罩也稱為伍氏口罩
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伍連德動員了中西醫師、軍隊、警察等所有資源,抵禦疫情蔓延。地方當局出動軍隊控制人口流動。凡是患有鼠疫的病人,他們的房屋用生硫磺和石炭酸消毒。設置疑似病院和專門的隔離場所,以及火車廂隔離所。
為控制疫情,整個傅家甸還被分成四個區,每區設有消毒站、消毒車和醫務人員及警察。並有1100多名士兵把守外圍。每天派出四至六組巡察隊巡視各家各戶。一旦發現鼠疫病患和疑似病例,緊急送往醫院與隔離所,同時對他們的住所進行消毒。
由於寒冬時節,哈爾濱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土地凍結,無法埋葬疫斃者。所有的棺材堆積在一起,長達一公里。中國民俗不實行火葬。但若不處理這些屍體,就會留下巨大隱患。伍連德上報清廷,獲得火化許可。1911年1月31日,中國第一次舉行了大規模集體火葬,將二千副棺材集體焚毀。
此後,傳染病的疫情得到控制。1911年3月1日,在哈爾濱傅家甸,收到最後一例鼠疫病例。
據英國皇家醫學會終身院士馬伯英教授介紹,當時鼠疫停止頗有戲劇性。快要過中國新年時,伍連德跟地方官員、百姓說,過年那天要大放炮竹。因炮仗中的火藥主要成分是硫磺。炮竹聲聲炸裂,滿城瀰漫著硫磺的味道,而硫磺能起著消滅鼠疫桿菌的作用。
哈爾濱疫情得到控制後,長春、瀋陽等城市的疫情還在肆虐。伍連德等人將在哈爾濱使用的措施推廣到這些地區。至四月底,整個東三省和華北的黑死病就得到控制。
這場慘烈的黑死病奪走了六萬人的生命,耗費白銀一千萬兩,導致經濟損失達一億元
時隔一百多年,當時的防疫和抗疫記錄,至今還珍藏在遼寧省檔案館。在這些檔案中包括各地抗疫例行會議記錄,各地撥款數額,以及清政府主辦的奉天萬國鼠疫研究大會。
在伍連德的帶領下,肆虐東北的黑死病,不到四個月就被撲滅了,為風雨飄搖的晚清政府挽回不少顏面。
當時黑死病發生後,地方當局公開疫病實情,各級官員沒有隱瞞,而是大力協助防疫。加強隔離與消毒,各部署人員採用防範,佩戴口罩,加強消毒,並火化疫斃者屍體等等。一切資訊公開,在公眾的支持和協助下,伍連德有效地阻止了黑死病。這段歷史對當今依然富有啟示。奪命瘟疫黑死病 曾經敗在他的手上 | 鼠疫 | 伍連德 | 大紀元 http://bit.ly/35tV6l6


老照片: 清末老照片:伍連德抗擊肺鼠疫現場,設計“伍氏口罩” - 由小曆史發表 - 文學城

下載 (87)320006ea6c8e488489f3da0a83821e1826c890b31595428fa3ea7a8fc03aa8f61b9d499af89b43aeb33d5b1aef94ae5a3c3cd1d8a7424a5988ac76138ea818cd4d1bc518b06846248a65fa22f49f12f93488e3f0a6a54f30b40c4602af5e180146e545657e434b6dba24abe27d63eec4b5197522312c428fb8b1334bfa30cabf

老照片: 清末老照片:伍連德抗擊肺鼠疫現場,設計“伍氏口罩” - 由小曆史發表 - 文學城


口罩设计的前世今生:绢布、鸟嘴面罩、伍氏口罩到3M……-热备资讯

2020_0212_9ed116bbj00q5kj59000wc000go00dbc2020_0212_532eb9aej00q5kj590010c000go00m1c2020_0212_8972f852j00q5kj59000tc000go0093c2020_0212_ae53e65ej00q5kj59000jc000go00agc2020_0212_e9ad8b0bj00q5kj590010c000go00jtc2020_0212_343a77a7j00q5kj590022c000go00guc2020_0212_155549a9j00q5kj59001ac000go00a1c

口罩设计的前世今生:绢布、鸟嘴面罩、伍氏口罩到3M……-热备资讯


中國人自己發明的「伍氏口罩」:險些造就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 每日頭條

1713nnq977sr443194s3q9o5o221s8s42020_0212_1a41066fj00q5kj59001vc000go00m8c

中國人自己發明的「伍氏口罩」:險些造就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 每日頭條


口罩簡史:口罩最早是誰發明的?它幫人類擋了哪些疾病? | T客邦

a3a03a73fa781bfa94e61fe11c0825278bce113556db0842cf46d5cd68a0ca2138508685d1c401eb7eb159290e8c1cfbe23fb9138530e3939e3c4ff491a43fa342346c7d77ee1f5f995f16b48d6659730f411b20cfff66fc9279117db73dc0622db0f5ce390772d806416afaeb0904c4f1d403f54d502e37c5863ef28c0d2d2f6f20c59e997b126f758849975e33a948

口罩簡史:口罩最早是誰發明的?它幫人類擋了哪些疾病? | T客邦


不斷更新/終於拿下「首座金馬」!納豆勇奪最佳男配哭了
準氣象/明日全台多雲時晴好天氣!「這天」北台灣再轉濕冷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1日電)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今天證實,未來實名制口罩將由廠商統一分裝,並從現行2週9片增至10片,每片從新台幣5元降至4元,有別目前45元只能買到9片,未來40元就能買到10片,預計元旦上路。
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平穩,口罩庫存超過6億片以上,貨源也相當穩定,政府研擬放寬實名制購買片數,並由廠商統一包裝,分送至藥局等通路販售。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吳秀梅今天下午接受媒體電訪時表示,國內醫用口罩產量大增,目前日產量高達3500萬片,正在研議由廠商統一包裝,出貨至各大實名制通路,降低藥局、超商人力分包的辛勞。
吳秀梅另指出,因應口罩原料、生產成本降低,未來實名制口罩購買量將從現行2週9片增至10片,每片價格則從5元降至4元。換言之,目前民眾到實名制通路購買口罩時,花45元只能買到9片,未來只要花40元就能買到10片。
吳秀梅指出,這項新措施預計明年元旦全面上路,成人及兒童口罩都適用,目前正在調查廠商是否趕得及在明年元旦前讓包裝機上線。至於實名制口罩政策將實施至何時,吳秀梅說,將由指揮中心視疫情狀況統一做出決定。元旦起實名制口罩2週可買10片 每片5元降至4元 https://bit.ly/2KxA7sx


口罩有戴有用!美CDC:N95減少染疫風險8成 醫療口罩保護力66%
1月倫敦一處公車站宣導戴口罩防疫。(美聯社)
口罩有戴有用!美CDC:N95減少染疫風險8成 醫療口罩保護力66%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shfxi1
2022/02/06 08:11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4日公佈研究報告,指在室內配戴任何種類的口罩,都能有助於防範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戴品質好的N95、KN95口罩,提供的保護力最高,能減少感染率83%。
華盛頓郵報5日報導,CDC這份報告指出,在室內公共場所戴外科手術口罩,可將檢驗出武肺陽性反應的機率減少66%;品質一流的N95和KN95口罩減少感染率83%;戴布口罩減少感染率56%。
CDC在其「死亡率與發病率週報」(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中指出,「這些來自於真實世界環境的資料,增加在室內公共場所一直戴著口罩或者面罩來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風險的重要性」。
研究空氣傳播病毒的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陳蓮式(Linsey Chen Marr)說,「現在還有人說戴口罩沒有用」,CDC的報告提供更多真實世界數據,強化已廣為周知的戴口罩用處。
這項研究是加州衛生部在去年2月18日到12月1日間進行,調查652名檢驗出陽性反應者,並1176名陰性反應者比對,詢問他們在受檢前14天,在室內公共場所是否戴口罩、戴口罩頻率、口罩種類,以及疫苗接種狀況。
研究人員承認,他們的分析依賴調查對象回憶在多個場所的行為,也沒考量是否採取保持距離等其他防疫措施,這些都使研究結果有其侷限性。此外,研究進行時,高傳播力的Omicron變種病毒株尚未在美國大肆傳播。
然而,戴口罩的優點仍然相當顯著,陳蓮式說,「這項研究呈現的是,如果你有注意並且一直戴著品質良好的口罩,被檢驗出新冠病毒陽性反應的風險就顯著降低。」口罩有戴有用!美CDC:N95減少染疫風險8成 醫療口罩保護力66%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shfxi1

2022-02-06_1144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