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px-Igreja_de_São_Lourenço2020-10-23_140239245px-Lawrence-before-Valerianus

澳門街道網 - 風順堂區

2020-10-23_140034


風順堂區
聖老楞佐堂(葡萄牙語:Igreja de São Lourenço),通稱風順堂,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由天主教澳門教區管理。位於風順堂街,澳門慈幼中學的正對面。
教堂所在的地區,昔日是高尚住宅區,所以教堂建築也顯得美侖美奐,華麗巍峨。時至今日,教堂仍然聳立於高台之上,周圍綠樹環繞,清幽怡人。堂側花園內現存一座石十字架,底座刻著「INRI 1627 e 1811」字樣,可證其歷史悠久。
聖老楞佐堂 (澳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hpWrl
名字典故
在很多年前,風順堂在華人口中是稱作風信堂的,改稱風順堂意謂順風順水。當年居澳的葡人大多為出海營商為生,他們的家人為求親人能平安歸來,多於此教堂祈禱希望得到航海主保聖老楞佐(又譯聖勞倫斯)的代禱
歷史
聖堂實際建築年份已不可測,但據史料記載,推算出教堂是於1558年至1560年間左右由耶穌會會士創建的一座木製小教堂。而據教堂內一石刻上的碑文,第一次修葺應在1618年,第二次修葺在1768年,於1801年11月至1803年11月重建。於1844年至1846年再重建。以後尚有兩次大修葺,最近一次是於1954年。還有一次小修葺,最新的一次全面性的維修是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工程由澳門文化局全資負責。至於現時教堂的規模則是在1844年改建後而成的。
澳門聖老楞佐堂區成立於十七世紀初葉(約1600年至1605年間。堂內病人之痊聖母祭台及其附屬小堂則於1618年建成。首任本堂神父其名是 Tavares Mexia,任職三十八年之久。
建築形式
聖堂建築具葡萄牙色彩,正立面左右兩翼各有大鐘樓。堂內正中主祭台上有該堂主保聖人聖老楞佐聖像。左右兩側各有一小聖堂,上空鳥瞰成十字型。右側小堂內主位是病人之痊聖母聖像,其右側下,有一較小的耶穌聖聖嬰君王聖像,左側下則為出生於葡國里斯本的聖安多尼聖像。聖堂左側小堂內主位是耶穌聖心聖像,其右側下,有一較小的聖女嬰孩耶穌德肋撒聖像,左下側為聖女路濟亞聖像。此外,聖堂內面對正門兩側牆各有一小祭台,右側供奉聖若瑟聖像,左側為聖母無玷聖心像,教友座位中兩側亦各有一祭台,右側供奉聖方濟各沙勿畧聖像,左側為聖猶達宗徒聖像。
主保聖人
聖老楞佐
聖老楞佐是羅馬教會七位執事之一。掌管教會的財產,負責救濟窮人的工作。公元257年華肋良皇帝頒布仇教的詔令。第二年,教宗聖西斯篤二世遇難。老楞佐將教會的錢財分施給窮人,羅馬總督以為教會一定有大批財產藏匿著,就派人傳老楞佐來將教會錢財全部獻出。老楞佐請他寬限幾天,他一定將教會的財寶帶到總督這兒來。總督接受老楞佐的請求,給予他三天的限期。
老楞佐在這三天內,將原來由教會維持生活的全體窮人召集,排成一大隊,這隊窮人浩浩蕩蕩向總督府進發。到了門口,老楞佐進去請總督出來看「教會的財寶」。總督一見大怒,問老楞佐這批人來做什麼。老楞佐道:「你不是要我獻出『教會的財寶』?在你跟前的這批人就是教會的財寶。」總督命人抬來一個鐵絲架子,下面放煤,將他放在鐵絲架子上,慢慢的烤炙。他的臉上發光,他的身體發出一股奇香。
老楞佐在鐵絲架上烤了好久,他轉過頭來,微笑對法官說:「把我的身體轉過來吧,這一邊已經烤得夠熱了。」刑吏上前,將他的身體翻過來。他道:「這一邊烤好了,你們可以吃了。」他受了長時期烤炙的慘刑,氣絕身亡,時為公元258年。
聖老楞佐堂 (澳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hpWrl
-------------------------------
風順堂區又稱“聖老楞佐堂區”,位於澳門半島西南部,三面環水,北面沿新馬路與大堂區相鄰。聖老楞佐堂區是澳門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澳門最著名的廟宇媽閣廟亦座落於此區域內。以下是風順堂區其中二十條的特色街道
風順堂區(聖老楞佐堂區)位于半島西南段,三面環水,北鄰大堂區。面積隻有0.9平方公裏(佔半島13.4%),人口4.56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 50904人。 該區是澳門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北面沿新馬路及其南側街道是與大堂區相連的繁榮商業區的一部分。東岸是貨運碼頭帶,南段有澳門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往內是作為舊海岸的河邊新街,過去一直是漁船主要停泊地,因此魚欄、海產品、船具和漁具供應店不少。再往內直至下環街之間是澳門第一批填海區之一,是個古老的工商業與居住混雜區。
風順堂區(又稱為聖老愣佐堂區,葡語:Freguesia de Sao Lourenco,英語:St. Lawrence Parish)位于澳門半島的西南部。
基本概況
南部是西望洋山和媽閣山,風光優美,山坡建有不少風格各異的別墅,是澳門的高級住宅區。東岸瀕臨南灣和西灣,堤岸是榕蔭大道,向來是遊人的好去處。南灣正在進行大規模填海圍湖工程,建成後是個旅遊區和高級商住區。東北部是澳督府、政府合署、市政廳等政府首腦機構所在地,可以說是澳門的行政中心。
自然地理
風順堂區(聖老楞佐堂區)位于半島西南段,三面環水,北鄰大堂區,面積隻有0.9平方公裏。
風順堂區南部是西望洋山和媽閣山,風光優美。
西望洋山
西望洋山位于澳門半島西南部。海拔62.7米。西臨內港,東北隔南灣與東望洋山相望,南接媽閣山。有數百年歷史的媽祖閣就坐落在山的西南麓,廟的後山坡上花崗岩石蛋地貌發育,有不少名人雅士題詠的石刻。山頂有建于1622年的聖母堂和1935年加建的主教府,所以西望洋山俗稱主教山。
西望洋山以建築雄偉、瑰麗壯觀見長。山上綠樹婆娑,景色優美,有不少南歐建築風格的別墅,是澳門的高級住宅區之一。歷史悠久的風景酒店主體建築就建在其東麓。西望洋山也是風景幽雅之地,山頂聳立有教堂和主教府。從南西灣遠眺,教堂等建築屹立于山峰之巔,巍峨壯觀。傍晚,建築物背光而立,像剪影似的輪廓鑲嵌在雲端,庄嚴秀麗。山頂環境靜謐,憑欄遠眺南西灣一帶,層樓幢幢,南海滔滔,碧空帆影,大橋跨海,風光旖旎。
媽閣山
媽閣山位于澳門半島的南端,因媽祖閣而得名。海拔73米。東、南、西三面臨海,北接西望洋山。山上鬱鬱蔥蔥,環境優美。西南麓有古炮台改建成的聖地亞哥酒店。東麓和南麓建有不少依山面海的高級住宅。
風順堂區位于半島西南段,三面環水,西灣、南灣緊挨該區。
南灣
南灣近年來不斷開展整治工程,進行填海造地、闢路建樓、圍築堤欄,呈現現代繁華新面貌,著名的葡京酒店等建築物均在此地段。
西灣
西灣,面臨大海,背依西望洋山,與南灣相連。長堤悠悠,蜿蜒伸展,榕樹成蔭,風光旖旎。倚岸遠眺,海鷗在遼闊無際的海空中飛翔,船隻在碧波浩渺的海面上穿行,日出日落,霞光輝映著如虹的大橋,景色如畫,富有無盡的詩情。
氣候
澳門屬季風區及夏季多雨暖溫帶氣候,每年以十月中旬至十二月天氣最佳至最穩定,陽光充沛之餘不太炎熱,濕度不高,最為舒適。澳門春季較不明顯,五月底初夏時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炎熱潮濕吹西南風並時有熱帶氣旋(即台風)或西南季風低壓槽帶來的長時間暴雨,十月秋季來臨,十一月底天氣轉涼,而北方的冷空氣亦準備在12月入侵,成一波波寒流,寒流(或稱冷鋒)來臨前後數小時氣溫可急降逾十度之多,故常常在年初兩個月錄得該年最低氣溫。
歷史沿革
聖老楞佐堂初建于1558年,1618年經過重建,1979年聖老楞佐堂再次全面重修。聖老楞佐堂位于今風順堂街卑第巷的對過處,是澳門城市初建早期市南區的居民聚居中心。
因聖老楞佐堂是葡萄牙人心目中的航海保護神,故此葡萄牙人又稱聖老楞佐堂為"風信堂",華人則稱之為"風順堂"。風順堂即為聖老楞佐堂今名,如今澳門市的風順堂區即是以風順堂為區域中心並以該教堂的名字命名的。
行政區劃
風順堂區包括八十年代未進行南灣湖填海的整個媽閣半島,包括媽閣山丶西望洋山丶新馬路以南部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