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_10472625082

從社會學家到思想家:進出「結構-行動」困境與超越西方二元對立思考
黃厚銘博客來-本土理論再想像: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 https://bit.ly/3klheGb
它最重要的特徵在於以智慧作為最高目標來取代科學。而這智慧不為科學的媚惑干擾所欺瞞。反之,它目不轉睛地著眼於世界的整體形象,並在此一形象中試圖以愛的同情感受來擁抱永恆的苦難,同時把這種苦難當做自己的苦難。(Nietzsche 1999: 87-88)
一、前言
幾年前,眼看著臺灣社會學界的主流中堅學者積極地以「這是社會學、那不是社會學」、「這是經驗科學、那不是經驗科學」、以及「這是經驗研究、那不是經驗研究」的說詞,積極地試圖規訓整個臺灣社會學界,甚至還有人以Foucault不是社會學家為由,阻止學生研讀他的著作時,葉啟政老師曾語重心長地跟我說:「身為學者,就應該要有志氣成為思想家!」回顧葉啟政老師著作的發展軌跡,正可以說是此一說法的寫照。
有時學生們會來向我請教出國攻讀博士學位與否的問題、或是問及年輕時一直夢想出國留學的我,最後決定留在臺灣攻讀學位的心路歷程,我總是告訴他們,如果你在國內找不到讓你心悅誠服的老師,看不到你想接棒傳承的學術取向,那就出國去吧。而葉啟政老師最令我折服的就是思想與學術上的一貫性與體系性。當我越來越理解葉啟政老師思想以後,才發現在那些看似無關的著作與課程中,其實一直是緊密相關並又反映出葉啟政老師的自我定位與終極關懷。乃至於在葉啟政老師「退出江湖」不再於報章上針貶時政或甚少站到街頭上親身涉足社會政治事務以後,實際上他仍持續不斷地以廣博、且絲毫不畫地自限的閱讀與寫作,來思考經由現代化浪潮擴散到全球的西方文明之限制。並立足於其東方與中國文明之子的位置,試圖在尋找人類文明發展出路上,指出一個方向與提出一己之貢獻。因此,我終於知道「知識分子」方面的課程與論文,其實是葉啟政老師藉由理解中國知識分子面對中西文化交流時的各種姿態,來定位自己的角色。從而也通過檢討自身知識分子或學者的地位與常民、常識知識的關係,發展出一系列關於「日常生活社會學」的課程與研究,並從中思考另類行動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那些對實證主義與量化研究背後科學意識形態進行批判的文章,與「社會學基本問題」的課程,又是與葉啟政老師自身「進出」以計量研究為代表的西方實證主義傳統的學思歷程密切相關。乃至於,他形諸文字或在言談中從「知識-權力」遊戲的角度,對臺灣學術體制與評鑑制度的提點,無非也是為了替我們這些學生與後輩學者撐開一些自由的空間,以免學術想像力窒息於主流的規訓機制之中。
更重要的是,自年輕時對社會學的核心概念「結構」與「功能」進行紮實的回顧與檢討以來,一直到《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一書,這一方面顯示出葉啟政對西方社會學傳統的深入認識,另一方面卻也已經揭示了葉啟政超越此一傳統的思想框架之企圖。直到後續的《邁向修養社會學》更具體、也格局更大地指出了他心目中的方向。這方向不只是在社會學傳統內部的另一個觀點,也是他站在東方文明之子的位置上,對人類文明發展方向所指出另一種可能的道路。而為了有根有據地點出西方文明發展的困境,以及指出即便在西方也不乏有識之士看到了西方文明、尤其是在啟蒙現代性影響下所產生的弊病,葉啟政不僅大量閱讀了諸如新時代運動、現代藝術與美學、以及後現代思想方面的著作,也投入哲學經典的閱讀,一方面回溯到Hobbes等人的思想來理解西方學術思想背後的哲學人類學預設,另一方面則從Nietzsche的著作中尋找在西方思想內部顛覆啟蒙現代性思考的種子。這些直指西方學術思想方法上的框架、及其哲學人類學預設的作品,既是葉啟政為社會學本土化所做的奠基工作,卻也早已超越了此一格局而以一東方文明之子的高度,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困境與出路進行省思。
就此,葉啟政早就不再被社會學家的身分所拘束,不論是在閱讀、寫作或思考上,都有了更寬闊的空間,而大步邁向思想家的格局與高度。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對社會學內部實證主義與量化研究背後科學意識形態與預設的反省與批判、對臺灣學術評鑑制度與臺灣主流社會學界的提醒,其實都是為了他後來超越西方二元對立思考而鋪路。唯一的差別僅在於前者是以理論研究的方式為之,後者則更應該被視為是思想工作。回過頭來,葉啟政所指出的社會學本土化之路,也是一種在理論與思想層次上的工作,而不是在將社會學界定為經驗科學之下所構想的狹義經驗研究。換言之,身為東方文明之子的思想家,從自己的文化基底提出對人類文明發展出路的看法進而與西方的思想對話,豐富整體人類文明的想像空間與內涵。能夠在這一點上做出貢獻,就是葉啟政所謂的本土化。因此,葉啟政(2008:8)在《邁向修養社會學》中開宗明義的提問是:「到底西方的社會學論述在哲學人類學的存有論上共同接受了怎樣的預設基調?此一基調運用在當代社會的歷史場景裡,是否還是有效?若是無效,那麼,有著怎樣的另類可能選擇?對形塑此一另類的哲學人類學存有預設,東方傳統思想到底可能具有著怎樣的啟發作用?」
但為了能夠讓東西方的思想對話,而不是各說各話,就得找到對話的焦點,以及兩者之間最可能相互會通的橋樑。這當然既需要對西方思想與學術傳統有深厚且精準的理解,也需要對東方的思想與文化特色有足夠的掌握。葉啟政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全能的。因此,我們可以說他一直以來所做的努力,大多是在西方思想文化的一端,而對於東方思想的部份則大多點到為止。但我絲毫不覺得這是什麼值得抨擊的過失,或是像許多根本還沒入門了解葉啟政的思想工作之人所以為的,以為葉啟政帶壞了學生、帶領學生們瘋狂地追逐西方學術思潮的流行。反之,我一方面認為這誤解是來自於人們不了解葉啟政進出社會學基本問題的「結構-行動」困境之用意,也不知道葉啟政超越西方二元對立思考所指向的終極關懷
誠如蘇峰山(2005)在一篇談論葉啟政的文章裡所指出來的,從表面上來看,有什麼比社會學理論更不本土化的呢?但實際上,只有從理論的思想高度才可能直指社會學、乃至於西方學術思想背後的哲學人類學預設與思想模式,也才有助於我們植基於東方思想文化的養分,做出對整體人類文明的貢獻,從而證成本土學術文化傳統的價值。正如葉啟政(2008:328)在《邁向修養社會學》一書的末尾所說:
然而,畢竟,從這樣的角度來切入現代人與社會的問題,是一項嶄新的嘗試,更是學術研究『本土化』的一條可能路徑,總可以說是一個善意的開始吧!立基於此,我最後必須說的是,若說在此有關『修養』的論述有意義的話,那也只是一個初步的想法與看法,它只是一個僅供參考的起點,細膩的論述建構尚有待志同道合的同行們共同努力。
這段話一方面證明了本文對葉啟政思想的幾點理解,包括本土化、思索人類文明的出路等等。同時也顯示,這確實需要的是一代一代傳承接棒的耕耘,而不是將所有的重擔與期待都放在任何一個個人的身上。葉啟政老師對於建制上的地位、權力與資源不忮不求,甚至已經到了有潔癖的程度,但卻著作出版不輟,也在課堂與課餘時間都投入極大的心力來教導學生、提攜後進,所期待的應該也就是此一學術傳統的形成吧。只是,也正如蘇峰山(2005)所指出的,葉啟政老師是這麼地寬容,允許學生們自由地朝向自己的興趣去作研究,以致心高氣傲的學生們也不太在意葉啟政老師的學術研究與思想工作所具有的意義。
二、愛恨交織(ambivalence)與含混性(ambiguity)
葉啟政老師剛開始使用麥金塔電腦時,大多是由我來幫他做維護,解決一些突發的狀況。當時,他的電腦作業系統的桌布一直是個Nietzsche的側面頭像。好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都不太了解,為何會是一位哲學家的相片,而不是Marx、Weber、Durkheim、或是Simmel等古典社會學大家,也並非任何當代的社會學家。經過這麼多年,除了前述葉啟政老師對自己作為思想家,而不受社會學—尤其是自命為經驗科學的社會學—之限制的自許外,葉啟政老師最晚近的著作也直接解答了我的疑惑。葉啟政在Nietzsche的著作當中,看到一位西方的哲學家對於西方思想傳統、啟蒙現代性與科學理性的狹隘所做的反省,並從Nietzsche對悲劇與酒神文化的肯定當中,找到東西方文明對話的橋樑。但實際上,不只是Nietzsche,這樣的想法幾乎也或多或少地顯示在後現代思想家的著作當中,例如Baudrillard或是Maffesoli都多所引用諸如莊子或是日本文化的例子來說明他們的主張。進而,葉啟政在Nietzsche的思想中,更找到許多類似於東方思想的概念,例如,超克人與精進、相同的永恆回歸與輪迴、Nietzsche的虛無主義與虛空緣成、與西方傳統形式邏輯不同的思想方式、超克人的孤獨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葉啟政在《邁向修養社會學》中,根據東方的思想模式所提出的藉力使力、因勢利導等搓揉摩盪的功夫,其實就是對立於西方自Socrates、Aristotle,直到啟蒙現代性以來,以形式邏輯為思想規則的二元對立思考方式。葉啟政一方面從東方的思想學術資源尋找指引人類文明出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則又回頭更深入地進入西方文明的基底,不僅指出西方現代性文明的限制,也在後現代思想家的著作中,找到檢討啟蒙現代性與科學理性的思想種子,並藉此開啟東西方學術思想對話的橋樑與空間。
對我來說,要在長期習慣所謂理性思考、科學主義的學術圈中證成《邁向修養社會學》裡所提出的主張與另類思考模式,就得從葉啟政所謂「正負情愫交融」(ambivalence)(以下譯為「愛恨交織」)與「曖昧模糊」(ambiguity)(以下譯為「含混性」)這兩個概念入手。事實上,葉啟政在晚近的著作中,也確實著力於以愛恨交織的概念來說明西方文明的源起動力,甚至是希望從中窺探出當代人類文明的出路。葉啟政在作為社會與文明起源的神聖性與曼納(mana)中看到了愛恨交織的核心地位,進而也循著Baudrillard的討論,把愛恨交織與神聖時刻非功利性、非理性的象徵交換連結在一起,拓深了他對非凡例外與驚奇經驗在人類文明發展中重要性的分析。因此,他說:「『正負情愫並存』的現象是普遍存在於人類的歷史進程裡的,人類的文明甚至可以說正是源起於這樣之情愫矛盾交織的心理狀態。激發人們之集體意識的曼納力道,即是因為人們處於『正負情愫並存』的心理狀態下才使得兩股矛盾並存的力量得以『匯合』,並讓超級力量蘊釀出來。」(葉啟政 2012:354)以及,「對此,尼采主張,在『當下此刻』以精神提昇來讓人心靈底處的靈魂獲得超越性的重生,需得透過節慶的形式來完成,因為只有節慶的形式才能把酒神精神,尤其其所內涵之正負情愫交融的感受充分地彰揚出來。」(葉啟政 2013:228)亦即,這些有別於例行化日常生活的儀式,其實是為了交往而無工具理性目的的社交性與象徵交換,它破除了對(狹義的)意義的追尋,取而代之的是隱喻體系的含混性,以及對曼那既敬又畏的愛恨交織(葉啟政 2012:349-350)。由此可見,在此作為文明起源的愛恨交織當中,葉啟政看到了非理性的情感與情緒之重要性
甚至,即便是啟蒙現代性對科學、理性的信仰,其實本身也是非理性的。正如Lyotard(1984)所指出,科學知識仍須倚賴它想方設法地打壓敘事知識來提供其知識正當性的保證;也如Merleau-Ponty(1962: viii)認為,實際上科學經驗是以更原初、更寬闊的基本經驗為基礎。葉啟政也引述Dumont對《聖經》裡亞當與夏娃之間關係的討論,來說明非理性的感受、情感與情緒等等,是更為原初且更為根本的。更重要的是,杜蒙(1992)的討論正是企圖點出東方或是古代的西方所具有的一種有別於科學理性二元對立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二元既對立又相互涵攝的思考方式。實際上,易經中陰陽之間既相生又相剋的關係,也是後者這種思考方式的表現之一。總之,葉啟政強調驚奇與例外在文明起源之刻的地位,是藉以凸顯非理性的情感、情緒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此後深受科學理性所束縛的西方文明對於驚奇與例外的處理是以一種「斷而又斷」的方式為之。相對於此,則是東方諸如陰陽之間搓揉摩盪、既相生又相剋,這種「斷而未斷」的思考與修養的工夫。因此,葉啟政(2008:323)說:「當西方社會學家認為驚奇帶來的是恐懼、崇敬、或甚至狂熱的信念時,不論心理狀態為何,他們心中有的是,在『例行而平凡』與『例外而非凡』的情境(也是心境)之間,確立了一種斷而再斷之對立的實體化兩界區分,而讓兩種(心)情境在相互過渡時,有的只是質性突兀跳躍的正反辯證關係。然而,當人們以修養的姿態來面對並證成驚奇經驗時,此一實體化的外顯否定辯證觀是不適用的,因為其運作的情勢毋寧地比較接近中國人向所持有的內在二元觀,對立項雖是意涵對彰,但卻是相互搓揉而摩盪著。」葉啟政藉由修養社會學所指出的社會學本土化之路,所欲對人類文明提出的貢獻,正是這種有別於西方二元對立思考方式的態度與工夫。
--------------
作者簡介
范綱華【主編】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社會學博士,現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長期參與日常生活讀書會。研究專長為宗教信仰與心理健康、自我概念成長發展歷程、社會階層化與身心健康。
黃厚銘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曾任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訪問學人、Georgetown大學訪問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資訊 社會學、文化社會學。長期關注社會學本土化、學術評鑑制度等議題。相關著作有:〈SSCI、TSSCI與臺灣社會科學學術評鑑制度〉、〈進步的意義:從 Velazquez與Picasso談起〉、〈邁向速度存有學:即時性電子媒介時代的風險〉、〈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 礎〉、〈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學本土化〉等。
吳鴻昌
  臺大社會學博士,曾擔任世新社心系兼任講師,現為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個人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文化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博士論文為《現代性的經濟想像:市場觀念在西方論述中的歷史與知識轉折》,曾發表文章於《社會理論學報》、《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目前研究方向為「經濟的社會理論重建」,試圖讓經濟社會學與社會學理論對話。
蔡博方
  臺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專長領域為社會理論、公民身份研究、法律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曾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與專案教師的職務,目前在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進行博士後研究一年。未來研究方向希望能以公民身份為焦點,整合法律與文化社會學的研究取徑,進一步深化其中的社會理論意涵。
羅中峰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博士。現任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副教授,曾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科長、專門委員。專長領域為美術史、視覺文化、藝術社會學。代表作品為〈移家之想—沈周關於水村漁樂之桃源想像〉,未來著重於中國美術史課題、以及臺灣原住民藝術與文化資產之相關研究。
湯志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旨趣為藉系統理論及歷史社會學之助,釐清傳統中國到現代臺灣的長期社會結構演變,晚近嘗試將世界史的面向亦納入視野,尤關心多元現代性與文明比較的問題。近作為"Towards a Really Temporalized Theory of Event: A Luhmannian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of Sewell's Logics of History"、"Literatization vs. Civilization: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 China and the West with a Focus on Violence"、 〈現代性的實驗室:從多元現代性的觀點詮釋臺灣在世界史的意義之嘗試〉。
高國魁
  畢業於臺灣大學及英國羅浮堡大學社會科學系,目前任教於政治大學社會學系。他的研究領域主要為社會思想史、愛情社會學(包括韋勒貝克小說)、以及自孔德到布希亞的社會理論,尤其是烏托邦和拜物教的概念。他近來的研究方向是從前衛到當代的藝術和媒體理論/歷史,並集中在破除偶像派藝術與啟蒙人類學技術的議題。
蘇碩斌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文學社會學、都市空間、休閒觀光等,著有專書《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期刊論文〈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等,主編論文集《旅行的視線》、譯著《博覽會的政治學》、《媒介文化論》、《都巿的社會學》等,目前進行臺灣觀光社會史的相關研究。
蔡錦昌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社會學與哲學雙碩士,任教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三十餘年。專長社會學理論、知識分子研究、社會思想史、中國經典解讀等領域。著有《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釋義》、《涂爾幹社會學方法論正義》等。未來將撰著幾部有關中國傳統重要學術用語解法的書,以復興傳統道術。
黃世明
  現任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教授,專修社會學、專攻華夏經典、教休閒產業分析、從事客家研究、執行地方社會永續發展與臺灣全志社會志與住民志……等的研究計畫,著有〈災難的永續社會學探討:後九二一地震的「恐懼修省」〉、《進出族群邊際的再移民社會》等,未來以華夏經典的現代詮釋為學術定位。
裴元領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論文題目為《臺灣的日常生活結構:對1980-1998年社會經濟史的考察》。現任教於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興趣包括經濟史、思想史、社會學理論,近期包括視覺、情緒等議題。
目錄
推薦序:呼喚理論的回歸∕賴鼎銘
編者序:共為文明困境尋出路∕范綱華
第一部 深思:理論釋解
第1章 從社會學家到思想家:進出「結構-行動」困境與超越西方二元對立思考∕黃厚銘
第2章 社會學家回來做理論吧:論葉啟政社會學的啟發∕吳鴻昌
第3章 另類的理論研究:社會理論與社會思想間的搓揉摩盪∕蔡博方
第4章 修養,於社會學之外:試探葉啟政教授的理論景觀∕羅中峰
第二部 餘韻:延伸可能
第5章 驚不驚奇有差嗎?:西方觀點燭照下對華夏文明秩序源起觀念的初探∕湯志傑
第6章 穿越烏托邦幻見:從孤獨到修養社會學的可能性∕高國魁
第7章 休閒的超越性:在日常生活重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蘇碩斌
第三部 回歸:東方對話
第8章 古代永不過去:一種新古代觀和新學術觀∕蔡錦昌
第9章 從結構—行動到時位—行事:修養社會學與易經觀象玩辭的對話啟發∕黃世明
第10章 應世修行:初探中國式修養觀念的會通發展∕裴元領
跋文:更具美感地接近世界∕葉啟政
共為文明困境尋出路
  葉啟政教授學養深厚,在華人社會學領域地位崇高,被國際社會學會(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評選為影響東亞社會學發展的指標人物,與高承恕教授並稱「北葉南高」兩位臺灣社會學大師。葉啟政早期的學術關懷,是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知識份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因思考知識份子應選擇何種態度來應對現代化帶來的困境,他後期的學術關懷,著重在推動學術研究的本土化,以及有系統地批判西方近代社會思想。
  葉啟政主張,本土化的根本問題,不在於簡單地以非西方的研究架構與概念來理解本土社會現象與行為模式,而是重新檢討整個西方關於人與社會的知識體系,以期創造更具啟發性、更合情理的本土文化型態。經由探究西方哲學史、社會思想史、社會史,葉氏主張,推動現代化進程的啟蒙理性,與十七世紀以來西方社會思想中「以『持具』(possession)之『有』作為人所以存在最終前提」此一哲學人類學預設,有歷史性的親近關係。這項預設看重人所具有的自我保全本能,因此重視平等、自由、權力、基本生存等具普遍性質的原則,使得「人民」成為社會與政治制度改革的推動力量與考量對象,並著重以社會結構性的制度改造的「外塑」方式達成改革目標。此基本命題不只適用於以資產階級為考量對象的古典自由主義,也同樣適用於訴諸無產階級的馬克思主義。
  但是,此等具外塑持具之「有」特色的西方社會思想,傾向認為社會形成的結構原則獨立自存於社會成員之外、有其自性,不受制於人。在這樣的「結構/行動」認知架構中,人的地位相對低下,受到結構理路操弄。為了超越此困境,葉啟政提出以「孤獨」與「修養」作為終極概念來重塑人的圖像。葉氏所謂的「孤獨」,並非離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懷著傲然獨立自處的心境;葉氏所提倡的「修養」亦非膺服外塑的道德規範,而是在孤獨的身心狀態中,不斷強化內在意志,凝聚累積行動的權能力道(即尼采所稱的「權能意志」〔will to power〕)以成就主體性。由於當代社會運轉的結構原則愈來愈趨向個體化,在制度設計上愈來愈把確保個體的自由與自主當成構作的基本原則,使得人愈來愈需要在孤獨的身心狀態中自我修養,才能自主做價值選擇和判斷,成就具主體能動性的自我;因此葉氏提出「孤獨」與「自我」這兩個概念格外具有時代意義
  葉啟政在臺灣大學社會學系任教三十年,誨人不倦,作育英才無數。2007年自臺大社會系退休後,在世新大學前後兩任校長牟宗燦、賴鼎銘,以及成露茜教授熱誠邀請和禮聘之下,到世新大學擔任講座教授,繼續嘉惠學子。到世新任教以後,陸續在社會心理系、行政管理系、傳播博士學位學程、社會發展研究所開設研究所課程。其中在社會心理系碩士班開課最多,計有「社會理論專題講座」、「文化社會學專題研究」、「日常生活社會學專題」、「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專題研究」、「社會學基本問題專題」等課程,儼然世新社會心理系第一金字招牌。2012年,適逢葉啟政教授七十壽誕,為感念葉老師講座多年的貢獻,世新社會心理系特地舉辦《葉啟政教授七秩頌壽學術討論會》,並於會後邀請其中十位發表者將論文改寫,經匿名審查後結集出版,以推廣對葉啟政老師學術研究本土化思想之研究。
  本論文集之所以名為《本土理論再想像: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有三個緣由。其一,本書所收論文,無論是針對葉啟政思想的分析、闡明與延伸,或是從華夏文化傳統出發與葉啟政思想對話,皆符應葉氏對於學術本土化的主張,亦即:透過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傳統,回頭檢視西方有關人與社會的知識體系基礎,以創造更具啟發性、更符時代需求的文化型態。其二,葉啟政論及社會文明起源時,相當強調「節慶」(festival)之非凡例外情境所帶來的共感共應集體感受,是文化創造的重要條件。本書各篇章,源自作者們超越平凡例行的日常學術勞動,特地為葉老師七十壽誕的慶典撰文。頌壽研討會當日,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與會者藉由熱烈的討論激發創造生機,孕生深刻洞見,是以本書為節慶共感的成果。其三,葉啟政所提出的孤獨修養概念,應非息交絕游,完全孓然於世,而是一方面不同流俗,踽踽獨行;一方面和而不同,歷事練心。孤獨修養的目的,既在自證自得,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亦不絕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樂見多元文化成就。本書各篇論文作者,皆曾受教於葉師門下,但隨各人氣質稟賦,在思想上並不囿於葉氏見解,各有創發,精彩紛呈。本書匯合眾人學術研究上各自孤獨修養所得,目的即在促成對話,共同為臺灣學術研究的本土化厚植實力。
  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深思:理論釋解」包含黃厚銘、吳鴻昌、蔡博方、羅中峰的四篇文章。四位作者從不同角度評述葉啟政思想的具體貢獻,探討葉啟政面對個體化結構的後現代場景,如何以孤獨修養的理論,化解西方社會學中的「結構─行動」對張的二元論僵局。
  第1篇黃厚銘的〈從社會學家到思想家:進出「結構-行動」困境與超越西方二元對立思考〉,說明葉啟政的修養社會學,以西方現代科技理性與整個人類文明為著眼點,點出以含混(ambiguous)思考為基礎之愛恨交織(ambivalence)在人類文明起源與人類原初存有狀態的根本重要性,可作為思考人類文明出路的根據。但是,相對於葉啟政以個體化為當代社會的結構性原則,黃厚銘主張後現代社會文化所反映的個人與社會、自由與安全之間的愛恨交織,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客觀條件來恢復愛恨交織,從而以含混思考來挑戰二元對立的西方科學理性的典型思考模式。
  第2篇吳鴻昌的〈社會學家回來做理論吧:論葉啟政社會學的啟發〉,主張社會學理論的研究,在後設理論反思的層次上、本土社會理論的建構上、學科的自我反身性等問題上,都具有正當性與貢獻。此文藉由後設理論的定位、本土社會理論的建構、學術社群生態的反思等三個層次的討論,回答「為什麼要回來做理論研究?社會學理論研究可以具有怎樣貢獻」這兩個問題,也勾勒出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可能的良性互動方式。最後,經由整理葉啟政的研究成果,吳鴻昌指出葉啟政作為一個本土理論家,展示了理論工作可以如是進行、具有如何貢獻,以及何謂兼具本土性與反身性的理論思辨意識。
  第3篇蔡博方的〈從理論的「另類思考」到另類的「理論研究」〉,指出葉啟政的理論研究主要在刻畫現代社會各種知識得以浮現的條件與其未竟之處,雖然葉氏思想也對「結構/行動」爭議有所著墨,並思考「能動性之深化」的可能,但由於未受限於「提出更為完整的社會學解釋」的意圖,葉啟政並不以修正「社會行動理論」的立場自居,反而是在思維開展過程中呈現出對於「行動」概念的內部反省與批判。因此,蔡博方主張,葉啟政關於「修養」的思考是一種另類的理論研究取向,既不期望藉由整合新發展的西方思潮以提出新的社會理論綜合,也不願意過度依賴東方或中國思想的文化資源而重回東西文明對立的理論僵局。
  第4篇羅中峰的〈修養,於社會學之外:試探葉啟政的理論景觀〉,回溯葉啟政教授建構修養社會學的歷史淵源、並相當完整地詮釋其論述結構。作者首先論述修養社會學如何釐清西方社會學的哲學人類學存有預設、破解西方二元論思維模式的框限,進而挑戰「社會(結構)」巨靈,企圖拯救被西方啟蒙理性囚禁的「人類主體性」。其次,作者探討修養工夫除了能破解「結構/施為」思維格局的難題,更能強化心靈、安頓生命真諦;並指出孤獨不僅只是修養工夫論的必要條件,也是個體化社會下的歷史處境。最後,作者說明修養社會學已將社會學從大數、均值等意識形態所主導的經驗國度,帶往一個關注於特殊例外之例行化的意義世界。
  本書第二部分「餘韻:延伸可能」包含湯志傑、高國魁、蘇碩斌的三篇文章。這三位作者延伸╱應用葉啟政所重視的「驚奇」、「孤獨」、「修養」等概念,以之分析古代社會與當今社會的文明發展,並探討是否能根據葉氏思想的啟發,化解個人與社會的緊張關係,尋得人類文明的出路。
  第1篇湯志傑的〈驚不驚奇有差嗎:西方觀點燭照下對華夏文明秩序源起觀念的初探〉指出,相對於現代西方常將文明發展與社會茁生溯源於非凡例外的驚奇經驗,華夏文明形成時,對秩序的討論,卻不曾將驚奇當作議題。作者以黃帝神話為例,說明華人雖認知到秩序與暴力共存的弔詭,卻多按自然(化)與人為(作)的區分框架,探討秩序形成及其例行化的非凡發明,並認為制禮作樂的聖王既是超凡例外,亦是平凡一般。在這種以氣與勢來思考,不預設實體、不質問存在、不追問因果的觀察架構下,華人對能動性、結構、主客關係、歷史等概念,發展出與西方傳統不同的理解。因此,湯志傑主張,這種強調時與勢的轉化思維,或許更能幫助我們應對不確定性,在有效維繫秩序的同時,不必付出僵化、脆弱的代價。
  第2篇高國魁的〈穿越烏托邦幻見:從孤獨到修養社會學的可能性〉,試圖闡釋葉啟政的孤獨和修養社會學精神,並以三段論證探索該精神實踐的可能。首先,作者透過認識方法、理論觀察和歷史分析等相關問題的探討,揭示葉啟政發起這場沒有社會的社會學賭注所隱含的代價。接著,作者點明葉啟政在逾越社會結構之後所懷抱的人文性與個體性之主體信念。最後,作者穿越烏托邦主義的幻見,肯定身陷虛擬真實的螢幕和網絡之內的大眾,聚散連結起孤獨和修養社會的異類可能。
  第3篇蘇碩斌的〈休閒的超越性:在日常生活重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試圖與葉啟政「修養」社會學的概念對話,探討個人與社會的緊張關係如何化解。作者強調,葉氏主張的孤獨,可以是「經驗上的與他人無涉」,但不應該是「意識上的與他人無涉」,即孤獨應該是與他人若即若離、但隨時可以在平凡中追求非凡、自我超越,因此人與社會並沒有切開的必要。作者指出,在當今極重休閒的後現代社會,因為工作至上的理性價值遭破壞,使主體不再如過去堅硬,結構也逐漸鬆動,使得人類解放機會出現。反觀人類歷史上的休閒生活,其實兼具宗教沈思、節慶狂歡兩個傳統,恰好符應個體超越、集體超越的意義,若二者並用將有助於平凡與非凡的解放能量。藉著闡發休閒的理論意義,蘇碩斌主張透過他人及社會才得以完成自我超克,將是解放的真義。
  本書第三部分的主題為「回歸:東方對話」。作者包括蔡錦昌、黃世明、裴元領三位。這三篇論文皆以中國傳統典籍中所述的修行、修養功夫,對照闡述葉啟政所提出的修養社會學,期待兩造的對話,能更增益本土化修養的理論基礎。
  第1篇蔡錦昌的〈古代永不過去:一種新古代觀和新學術觀〉指出,我們今日所視為當然的古代觀和學術觀,是因為預設了「世界觀」和與之相關的「歷史意識」才得以成立。但「世界觀」並非一種自然的身心狀態,而「歷史意識」則是在這個假想的「世界」中的運動變化意識,隨著缺少自我修煉工夫的一般人之即時感受而相應形成。作者認為,若不以一般人的身心狀態為準並撤除「世界觀」,則古代永不過去,學術亦將不以一般人所公認的言論成果為準,而是以有得於己為準。因此,蔡錦昌主張一切應以有自我修煉工夫的高人為準。高人的風範永遠值得效法,無古無今,是真正的學術典範,是「下凡的智慧」,須要活學活用。
  第2篇黃世明的〈從結構-行動到時位-行事:修養社會學與易經觀象玩辭的對話啟發〉嘗試以「易經的社會學想像」為思維主軸,從華人文化歷史傳承的經典出發,透過現代社會的考察,融入「時義」的觀玩詮釋,從五個層面來闡述葉啟政的修養社會學概念:(1)西方「知識分子」的理性分析行動相對於易經「君子」的性情感通修養;(2)反身性的證成修養;(3)進出時位結構的素位自得與人文化成;(4)孤獨心靈的自在自得與特立獨行的慎獨儒行;(5)從存在的隨緣心態到存在的證成修養。
  第3篇裴元領的〈應世修行:初探中國式修養觀念的會通發展〉,指出修養是應世修行,若切割儒家對人性本善的本體預設而談論中國式修養,不啻白費工夫;因為,若捨棄本體論,則所謂修養也只不過是一堆格言的總和,缺乏根據。但是,切割這種本體預設,卻是社會科學界的薰習。歷來甚多評論者經常忽略這套「空談」為何可以被不同政權長期利用,讓背景截然不同的統治者不得不乞靈於這些「空談」。由於修養是洞察時勢、知幾審位的自覺練習,故作者以熊十力的《新唯識論》為起點,說明中國式修養觀念既紮根於經典詮釋,又鑲嵌於自覺體驗的意涵。裴元領主張,社會科學界若能重視研究《易經》、《中庸》之理,「補白」失落的本體設定,或更能落實本土化修養的理論基礎。
  對於關心學術研究本土化問題的讀者,無論是否已熟悉葉啟政的思想,閱讀本書均可獲益。尚未接觸過葉啟政著作者,藉由本書對葉氏思想的剖析、延伸、詮釋,即可略識其思想梗概,並思考「孤獨」與「修養」是否可為當代人類文明困境尋一出路。已對葉啟政理論思想有認識者,則可將本身對葉氏思想與學術研究本土化的看法,與本書各篇論文的觀點相對照,獲得更豐富的思想啟發。但要提醒讀者的是,本書多數論文對葉氏思想的討論,集中於葉啟政2000年出版之《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與2008年《邁向修養社會學》兩本著作,尚未及葉啟政2013年出版的《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這兩本新作。故本書對於葉啟政思想的討論,並未包含葉啟政的最新論述。若讀者對葉氏思想最新發展有興趣,請參閱上述2013年出版的兩本新書。
  能為本書出版稍盡棉力,我感到十分榮幸。我與葉啟政老師的師生因緣,始於1994或1995就讀臺大社會系四年級時,曾選過葉老師開設的「文化社會學」這門高年級選修課。我懷抱對名師的憧憬,帶著為那門課剛買的英文書,興匆匆去上第一堂課,孰料一節課下來,如墮五里霧中,幾乎聽不懂葉老師在說些什麼,只記得葉老師儒雅的笑著說:「讀書也是一種修行」(或許修養社會學的概念已在葉老師心中萌芽了吧?)。無奈我的邪見根深、煩惱障重,終究不敢受持此一法門,退掉了這門課。但人世間因緣聚散奇妙,十五年後,我到世新社心系任教,發現葉老師已經從臺大退休,在此擔任講座教授。經由蘇碩斌學長引薦,我參加了葉老師所帶領的「日常生活讀書會」,終於因緣具足,得以補修未竟之課,略償當年遺憾。
  本書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先於2012年主辦《葉啟政教授七秩頌壽學術討論會》,並支持接下來的專書編輯工作。尤其要感謝秘書虞舜華、助理李家祺在這兩件事整個過程中的行政協助。感謝張思嘉、孔祥明兩位教授參與編輯委員會擬定方針,也感謝曹家榮博士、林意仁先生兩位執行編輯的辛勤工作。最後,要感謝青平臺基金會董事長陳正然先生捐款贊助本書出版,也要感謝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本書。
范綱華
於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
2014年9月
博客來-本土理論再想像: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 https://bit.ly/3klheGb
-------------
中文篇名    
液化的共同體解救得了「大眾」雲團的氤氳霧靄嗎?
英文篇名    
Can Liquid "Community" be a Remedy to "The Mass in a Mist"?
作者    
葉啟政
中文摘要    
本文的宗旨在於剖析大眾的概念,進而檢討共同體是否有著「拯救」大眾現象所呈現之失整而「墮落」的可能性。作者的基本觀點是「否定」的,因為大眾與共同體雖同是西方社會發展的歷史產物,但是有著各自的結構條件作為後盾,彼此之間有著一定的不可共量性,是無法取代,也無法消滅的。尤其,在當代社會裡,倘若共同體的概念仍然有效的話,它已非過去源自人與人之間自然孕生之共感共應情緒所呈現的「先賦」特質,而是以「個體且理性化」的信念、價值與利益為基礎,甚至透過人為方式,經營起來的「成就共同體」。這樣的特質宣示著,現代的共同體若有的話,基本上是工具導向,其所引動之共感共應的集體情緒,不只相對地稀薄脆弱,而且隨著人們的意向不時變異、流動著。因此,液化的共同體是解救不了社會學家眼中之大眾現象所蘊涵的「弊病」的。
液化的共同體解救得了「大眾」雲團的氤氳霧靄嗎?,社會分析,智勝文化 https://bit.ly/2HnhE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