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墓,位於福建省仙遊縣楓亭鎮錦橋嶺-古墓葬/蔡襄-進士-北宋政治家、書法家和茶學專家。著有《茶錄》、《荔枝譜》等書-被歐陽修、蘇軾等人推為「本朝第一」,後來人們又把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列為「宋四家」《茶錄》是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的又一部重要的茶學專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觀音徵婚,又名觀世音徵婚,是一個關於觀世音顯靈的宗教民間故事,與蔡襄修建洛陽橋之史實亦有相關
傳說一位孕婦在閩南泉州的洛陽江上乘船遭遇風浪,危急之際向觀音許願,若脫險會令其子女建橋利民、答謝神恩,果然順利脫險。該名婦人之子即為蔡襄,其雖欲建橋完成母親之心願,然而卻因操守清廉沒有足夠金錢。此時觀音大士再次出手相助,化身為美女下凡,坐於船上掛出徵婚彩旗,表示願嫁給以銀元擲中其身者。途人雖紛紛解囊相擲,然而觀音有法力,所以無人能擲中其身。之後,觀世音大士將籌得的款項交給孝子蔡襄建橋,即告消失。
觀音徵婚成為後世籌款行善的模式(橋段)之一,包括觀音借庫、擲幣祈福、義演等,籌錢興學、助貧等活動。
觀音徵婚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7fTbER


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謨,號莆陽居士,福建路興化軍仙遊縣(今福建省仙遊縣)人[1],北宋政治家、書法家和茶學專家。著有《茶錄》、《荔枝譜》等書。諡號忠惠。
蔡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FZuHnX
生平
蔡襄生於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蔡襄的父親蔡琇初為仙遊縣楓亭驛農民,曾擔任泉州吏員。蔡襄母親盧氏為惠安縣德普里(今泉港區後龍鎮)圭峰村名士盧仁之女[2]。
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授漳州軍事判官。景祐三年(1036年)四月,授西京留守推官。寶元(1039年)二年,加試大理寺評事。三年(1040年),遷著作佐郎。九月,充館閣校勘。慶曆三年(1043年)四月,遷秘書省丞、知諫院。九月,賜五品服。四年(1044年)八月,遷直史館、同修起居注。十月,授右正言、知福州事。七年(1047年)十一月,除福建路轉運使。皇祐二年(1050年)九月,判三司鹽鐵勾院。三年(1051年),充三司度支勾院判官。四年(1052年)九月,進知制誥、遷起居舍人、權同判吏部流內銓。五年(1053年)正月,權同知貢舉。六年(1054年),遷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至和二年(1055年)三月,除樞密直學士、知泉州事。三年(1056年)四月,遷禮部司郎中、知福州事。嘉祐三年(1058年)四月,移知泉州。五年(1060年)七月,充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六年(1061年)四月,判三司使。七年(1062年)十一月,轉吏部司郎中。八年(1063年)三月,總應奉山陵事。六月,任修奉太廟使。八月,拜三司使、遷給事中。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罷三司使、除禮部侍郎、端明殿學士、知杭州事。三年(1066年),丁母憂。四年(1067年)八月,卒於家。十月,贈吏部侍郎,葬於楓亭蔡嶺。乾道年間或淳熙三年(1176年),贈諡忠惠。
蔡襄為官剛直敢諫,景祐三年五月,天章閣侍制、權知開封府范仲淹以事忤宰臣呂夷簡遭貶,鎮南軍節度掌書記,館閣校勘歐陽修、大理寺評事余靖、太子中允,館閣校勘尹洙皆因論仲淹事而貶黜,蔡襄為此作《四賢一不肖詩》聲援范、歐陽等人。
萬安橋
福建省博物院洛陽橋模型
在擔任權知泉州事時,蔡襄主持建造了跨海的萬安橋(後來改稱洛陽橋),從北宋皇祐四年(1053年)至嘉佑四年(1059年)十二月,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橋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方便了周邊地區的交通往來。
蔡襄後又在橋上增建了許多裝飾:佛塔九座、亭7座,並刻有許多藝術石雕,橋的欄杆上端還刻有披髮昂首的石獅子,有的石獅子口內還含有玲瓏滾動的石球,被稱之為「獅子含珠」。
書法
蔡襄擅長書法。他的書法主要學習晉唐的王羲之、顏真卿和柳公權,在當時即被歐陽修、蘇軾等人推為「本朝第一」,後來人們又把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列為「宋四家」。流傳下來的墨跡有《自書詩帖》、《謝賜御書詩》、《陶生帖》、《郊燔帖》、《澄心堂帖》、《扈從帖》、《腳氣帖》等,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等。
蔡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FZuHnX

436px-Cai_Xiang-001280px-Cai_Xiang

蔡襄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04b6d553944375651722020-10-19_130638304b6d553944574a324b304b6d5539444741424f304b6d5539446f666f31304b6d5539444e503655304b6d55394467357171304b6d553944716f5950304b6d55394453673044304b6d5539444f66766d304b6d5539446e613836304b6d55394466473139304b6d55394452474d71304b6d5539445436744a


蔡襄楷書《萬安橋記》碑_蔡襄書法作品欣賞 _字典網

北宋蔡襄《萬安橋記》全文共153字,用楷體書寫,記載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分刻在兩石碑上。又稱洛陽橋為萬安橋。
每碑高2.89米,寬1.46米,厚0.3米,碑字分為6行,每字長1.8厘米,寬1.5厘米,現存碑刻有二,一為損毀後,於1963年摹擬原作重刻;另一為北宋原刻,原露天崖刻於岸左,宣和間(1119-1125年)由在泉州任市舶司後為知州的蔡襄曾孫蔡桓拓本重刻立於祠內。 《萬安橋記》碑為洛陽橋增輝不少。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在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洛陽鎮洛陽江上。由於洛陽江入海口過去稱為萬安渡口,所以當地人又稱洛陽橋為萬安橋。 洛陽橋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倡建。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開始動工,歷6年8個月竣工。橋建在江海交匯處,水闊浪急,工程非常艱巨。當時的勞動人民首創“筏型基礎”來建造橋墩,並發明了“殖蠣固基”。以固橋基。使往來行旅“去舟而徒,易危為安”。洛陽橋規模宏偉,原長1200米,闊5米許,橋墩46座,橋欄柱500根,石獅28隻,石亭7座,石塔5座。現存橋長834米、寬7米。殘存船形橋墩31座。 洛陽橋附屬文物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橋南的“忠惠蔡公祠”內,蔡襄自撰親書的《萬安橋記》碑,此碑不僅書法端莊沉著,而且文字精煉,工刻細緻,譽為文、書、鐫“三絕”。 蔡襄不僅撰碑文,還親自揮毫題寫記文,成為《萬安橋記》碑的又一絕。
蘇軾稱讚蔡襄的書法曰:“君謨(蔡襄字)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 後代許多文人對《萬安橋記》碑書法予以稱讚。朱熹贊道:“頌公之功兮萬安有碑。楷法草書,獨步當世,文章青史,見重列淡。” 《龠州以人稿》寫道:“萬安天下第一橋。君謨此書,雄偉遒麗,當與橋爭勝。結法全自顏平原來,唯策法用虞永興耳”
蔡襄楷書《萬安橋記》碑_蔡襄書法作品欣賞 _字典網 https://bit.ly/3ketmbK

cGcq5yN0AjMwQDOxEDM5AzNxAjMfJzL5cGcq5yM2kTMwQDOxEDM5AzNxAjMfFzL5cGcq5SM5kTMwQDOxEDM5AzNxAjMfBzL5

蔡襄楷書《萬安橋記》碑_蔡襄書法作品欣賞 _字典網


追憶胸懷國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明年泉州洛陽橋建成960周年,而此橋正是泉州太守蔡襄積極參與並主持建造;蔡襄與泉州淵源頗深,其母盧氏為泉州人,他兩度出知泉州,任上勸學興善,深得民心;他不但忠於職守,勤政為民,而且敏於時局,關注國防,是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還是著名書法家,位列「宋四家」
建成洛陽橋是蔡襄在泉時期的卓著政績
泉州洛陽橋即將迎來它建成960周年的日子。這座宋代大石橋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橋,也是古代中國橋樑建築的傑作之一,名聞天下。宋嘉祐四年(1059年),正是因為泉州太守蔡襄到任後,積極推動建橋進程,才使洛陽橋順利落成。而從那一刻起,蔡襄的名字也就「與此橋不朽矣」。近日,仙遊縣蔡襄文化研究院院長蔡洪添來泉考察蔡襄遺蹟時表示,如果要概括地評述蔡襄的歷史功績的話,可以用「一條橋(有跨度)、二部書(有厚度)、三品官(有氣度)、四大家(有高度)」來提煉。「一條橋」,即蔡襄在泉州參與並主持過洛陽橋的建造;「二部書」指蔡襄撰寫了《茶錄》和《荔枝譜》;「三品官」是蔡襄為官時的最高官階,他為政以德,是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四大家」指蔡襄書法渾厚端莊,位列「宋四家」。
現代網絡人常愛把「做個安靜的美男子」掛在嘴邊,殊不知遠在北宋的蔡襄才是地道的「安靜美男子」。為何這般說?原因有二。第一,據道光本《晉江縣誌·卷之十二·古蹟志》所載,蔡襄在出知泉州時,曾在當時的泉州州治內建「安靜堂」,後來他就是在「安靜堂」內寫出《荔枝譜》的;第二,蔡襄有著一把讓人羨慕、眼紅的大鬍子。大鬍子在當時可是成年美男子的「標配」,蔡襄的鬍子不僅濃密漂亮,而且修長有型,連宋仁宗都對他有「卿髯甚美」的好評(見宋人蔡絛[tāo]《鐵圍山叢談》一書)。這把鬍子讓蔡襄看上去鬚眉堂堂、容貌甚偉。遙想當年蔡襄端坐在「安靜堂」里撰寫《荔枝譜》(古稱《荔支譜》),可不就是位「安靜的美男子」!
蔡忠惠公祠內的蔡襄塑像
蔡襄不但忠於職守,勤政為民,而且敏於時局。仙遊蔡襄文化研究院顧問陳德鑄表示,蔡襄胸懷天下,關注國防。在朝為官時,蔡襄見西夏與遼國軍隊屢次犯邊,宋軍無力抗擊,他便先後上了二十餘疏,指出大臣捍邊無方的過失,疾呼君臣「大有為」,奮起拒敵。他在《乞大為邊備之要》疏中提出改革軍政,邊郡委任精明官員、選拔部將,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主張。面對宋廷政治腐敗,官吏橫徵暴斂的情況,他毫不顧慮個人安危,直言忠告宋仁宗:「自古剝下無厭而民不亂,誅財無已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指出唯有擇官任賢,澄清吏治,方能長治久安
蔡襄與泉州淵源頗深,其母盧氏為惠安縣德普里(今泉港區後龍鄉)圭峰村人,他小時候曾在娘家附近的伏虎岩(俗稱虎岩寺)讀書。至和三年(1056年)和嘉祐三年(1058年),蔡襄曾兩度出知泉州。任上,蔡襄勸學興善,傳貼醫治蠱毒的藥方,教育民眾遵法為善,改變陋習,監督官吏,深得民心。這期間,他還曾遊覽南安豐州九日山,並於奉先院東壁題詩,迄今九日山西峰東麓亦有摩崖石刻見證他的到訪。
蔡襄對於泉州最大的功績自然是促成洛陽橋的竣工,已故泉州文史學者陳泗東曾為洛陽橋賦詩一首:「唐水唐山悵落洋,海天遙憶荔枝香。行人恰似南歸燕,一到名橋是故鄉。」蔡襄生前曾寫過《荔枝譜》,毫無疑問,陳泗東作此詩亦有緬懷蔡襄之意。而蔡襄在擔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倡植福州至泉州再至漳州的700里驛道松。據梁克家《三山志》記載,當年泉州百姓對蔡襄廣植道邊松(即榕樹)的善舉感念至深,由是歌曰:「夾道松,夾道松,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搖清風。」千古萬古搖清風,不也正是對蔡襄,最恰如其分的評價嗎?
蔡襄與母親盧氏帶頭捐資,創新技術,促進洛陽橋建成,使得天塹變通途,有力促進福建南北經濟交流;他在泉州為政,廣設鄉校,普及教育,勘查訪泉,解決飲水灌溉,興修龜湖塘等農田水利設施,在福泉漳的驛道上栽植夾道松(即榕樹)等;他寫的《荔枝譜》一書,後世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英國李約瑟博士譽之為世界上第一部問世的果品分類學著作。
蔡忠惠公祠位於洛陽橋橋南
核心提示
宋仁宗慶曆至嘉祐年間,蔡襄任福建路轉運使,並先後出知泉州和福州,雖然他在泉州為政時間不久,但業績斐然。洛陽橋建成後,天塹變通途,有力地促進了福建南北經濟的交流。
農家子弟 科舉逆襲
蔡襄,字君謨,號莆陽居士,諡忠惠。據清乾隆《仙遊縣誌》載,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蔡襄出生於仙遊慈孝里赤湖。而據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吳以寧教授的考證,蔡襄出生地為仙遊慈孝里赤湖蕉溪(今楓亭鎮東宅村)。
蔡襄是惠安德普里(今泉港區後龍鄉)圭峰村盧家的外孫,幼年長住外祖父家,曾與年紀相仿的舅舅盧錫一道在伏虎岩(即虎岩寺)中讀書習文。蔡襄的外祖父叫盧仁,是宋時一位清修文士,為人方正嚴厲,他的言傳身教對於蔡襄後來的學識成就、心境胸襟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童年時,舅舅盧錫與蔡襄一塊讀書、一起成長,童真純善的兩人由此交心。有意思的是,後來蔡襄出任泉州太守主持續建洛陽橋,而盧錫恰是洛陽橋的倡建者之一。可見,兩人的緣分頗深。
據《宋史》載,蔡襄的母親盧氏常以自家門外高大的松樹啟發蔡襄:松樹不畏寒冷臘月,依然挺拔聳立,高風亮節,你將來若成器,定要忠國惠民。仙遊楓亭至今還流傳有盧氏月夜搗衣課子的傳說,「盧氏搗衣石」至今藏於廟宇中
天聖七年(1029年),蔡襄參加開封鄉試獲第一名,為此歐陽修在其後來所撰的《端明殿學士蔡公(襄)墓志銘》特地載曰:「公年十八,以農家子舉進士,為開封第一,名動京師」。可見當時蔡襄以一個農家子弟的身份參加皇城腳下的鄉試,竟能逆襲奪魁,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天聖八年(1030年),蔡襄登進士第十名,王拱辰是該科狀元,而北宋名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在同一榜。次年,蔡襄被授予漳州軍事判官一職,從此踏上仕途。他的仕宦生涯長達37年,歷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校勘直史館兼修起居注、福建轉運使等,先後授龍圖閣直學士、樞密直學士、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並知開封、泉州、福州、杭州等地,足跡所及,碩果纍纍。
九日山摩崖石刻見證蔡襄的到訪
九日山前 題詩留跡
慶曆四年(1044年),蔡襄出知福州。同年,蔡襄應朋友之邀游賞南安豐州九日山,並於九日山建造寺(即延福寺)奉先院東壁留下題詩。據蔡襄親撰的《莆陽居士蔡公文集》載,蔡襄所題之詩名為《題建造寺奉先院》,全文為:「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雜幽香。登臨誰會遲留意?門外塵埃去路長。」正因有蔡襄的這首題詩,故奉先院又被宋林少卿稱為「墨妙堂」。另外,九日山西峰東麓有摩崖石刻記稱:「慶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沈衡、蔡襄、莊復、□□□、邑宰夏化育、林□同游延福寺隱君亭。」沈衡當時是泉州通判,而夏化育時任南安縣令,他們陪蔡襄等人游九日山自在情理之中。延福寺北宋時為何會稱為建造寺呢?據《豐州鎮志》載,延福寺「建於西晉太康九年(288年),原址距九日山西去一公里許。唐大曆三年(768年)移建於九日山南麓今所,賜名建造寺。歐陽詹書題寺額,額今無存。宋乾德間(963年—968年),漳泉觀察使陳洪進增建,復舊名,並將五十四院落、五十餘支院,聯為一大禪林,使該寺進入全盛時期。」所以在北宋,是陳洪進為該寺恢復唐時寺名「建造寺」的。
慶曆六年秋,蔡襄改福建路轉運使。蔡襄在擔任福建路轉運使期間,曾到訪泉州郡南,得知當地鄉人飲水和灌溉困難,便四處勘查,後於小烏石山訪得一泉。蔡襄要求泉州地方官管理好這山泉,使之可供民眾飲用、灌溉。宋朝議大夫曾公濟為此還寫了一篇《蔡公泉記略》:「蔡公昔自史館來漕,按部之暇,獨得斯泉。既去,以書來,言郡南嶠之西山麓有泓泉,其味甘美。予與僧洞源尋訪,久之始獲。好事者聞,因疏源迅流鑿池瀦之,架亭庇之,郡民朝夕提汲,酌飲不絕,因名曰『蔡公泉』。」治平年間(1064—1067年),晉江縣令王克俊將「蔡公泉」三字刻於石上,以示紀念。清道光《晉江縣誌·卷4·山川志》載:「小烏石山,在(晉江)三十三都,距郡城南十里。山頂有海岸庵,山半有玉泉庵、蔡公泉。」如今,在鯉城區江南街道烏石社區內,依舊留有這「蔡公泉」遺蹟。
蔡襄曾游賞過九日山的秦君亭
喪子亡妻 堅強赴任
至和二年(1055年)二月,蔡襄以母老為由,求知泉州,三月詔准。沒想到,就在動身來泉的路上,卻遭遇了喪子亡妻之痛。《莆陽居士蔡公文集》卷36《長子將作監主簿哀詞》一文稱:「至和二年,予出知泉州,侍親南歸。六月十五日,至雍丘,長子勻感疾。又明日,至宋都,二十二日逝去。勻年十八,為將作監主簿,孝悌好學。予心悲哀,詞以悼之。」蔡襄年僅18歲的長子蔡勻在半途染疾身亡,蔡襄悲苦萬分,書詞以悼,極表瀝血之痛。然而,厄運並未就此終結。蔡襄之妻因悲傷過度,也染病不起,「道路就醫,處處留滯,至衢州,比又喪亡」。蔡妻病亡於衢州,這對於蔡襄來說,無異於當頭一記重錘,蔡襄自述稱:「半年之間,再罹凶苦,生意幾盡……」
雖連遭喪親之痛,不過蔡襄最終仍然頑強地挺過來了。至和三年(1056年)二月初七,45歲的蔡襄抵泉到任,正式以樞密直學士身份知泉州軍州事。任上,蔡襄禮賢勸學,教育民眾興善遵法,改變陋習,同時監督官員,澄清吏治。
不過,蔡襄首知泉州僅5個月時間,當年6月即離泉再知福州(是年閏三月)。蔡襄其實是捨不得離開泉州的,而且當時的他既瘦且病,因慮病軀不堪,他上表朝廷請求依舊知泉州。他在《移福州乞依舊知泉州狀》中稱:「……伏念臣自到泉州得疾,至今醫理未退,每日只得一兩次粥食,日加羸瘦,氣短心忪,眾所共知。又緣遠方,不敢自便,強力視事,疾勢不檢。今來福州事煩,臣自度疾病必難了當。臣不避天威,再陳愚悃,伏望朝廷憫察,許令依舊知泉州……」不過,他的這一請求並未獲准。
南宋寶祐《仙溪志·卷4·宋人物·蔡襄》:「(至和)三年,以樞密直學士知泉州,徙知福州。至則禮賢勸學,薦進士周希孟為本州島教授,以經術傳授學者;延見處士陳烈,尊以師;禮陳襄、鄭穆以學行著,皆折節下之。」在此次福州任期內,蔡襄大力興辦學校,以教育推動人才的培養,以教育促進民風的轉變,實現了教育與民風的互相促進。福州當時教育資源匱乏,他多方努力,廣設鄉校,普及教育,並且禮賢下士,加強師資力量,聘請博學鴻儒為州教授,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蔡襄還提倡「文章與禮法並重」,雙管齊下,使教育大為普及,福州學風更加濃厚。
蔡襄曾在虎岩寺讀書習文
長虹臥江 千秋豐碑
嘉祐三年(1058年)三月,蔡襄再知泉州,七月到任,至嘉祐五年(1060年)秋,才「蒙召還京」。蔡襄二度知泉州,最為郡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主持續建洛陽橋,並促其落成了。建成洛陽橋也是蔡襄在閩時期的又一卓著政績。
宋時,福建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泉州成為重要的中外貿易港口城市。在泉州港,帆檣林立,百舸爭流,中外商賈熙來攘往,可位於泉州城西北20里處的交通要衝萬安渡卻「水闊五里,上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風潮交作,數日不可渡」,每年在這裡因沉舟而死難者無數,商旅「往來畏其險」。沒有安全通行保障的萬安渡,已經成了泉州經濟進一步發展、海外貿易更加繁榮、渡頭南北兩岸人民生活安樂的「絆腳石」。從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起,泉州的一些有識之士已開始在萬安渡上籌建洛陽橋。慶曆初,郡人李寵曾「甃石作浮橋」。皇祐五年(1053年),僧宗已和郡人王實、盧錫又「倡為石橋」(《福建通志·津梁志·泉州府》)。然而,這裡水流湍急,這兩次造橋嘗試均未獲成功。蔡襄再知泉州後,積極著手續建洛陽橋。為了籌措資金,他與母親盧氏帶頭捐資建橋,如此一來,社會各界紛紛響應支持,造橋資金很快落實到位。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在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歷時6年8個月。洛陽橋「累趾於淵,釃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糜金錢一千四百萬」,全橋用花崗岩築成,猶如長虹橫臥於江,十分雄偉壯觀。
洛陽橋在建橋技術上有許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條:1.創造了「筏形基礎」法。即往江底沿著橋樑中線拋填大石塊,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堤作為橋墩基礎;2.獨創「種蠣固礎」法。利用牡蠣可以在岩礁間密集繁生的特性,「令居民種蠣固之」,使原本分散的石塊通過牡蠣的繁殖而結成牢固的整體,以加固橋基。洛陽橋橋基歷經近千年,迄今巋然不動,實有賴那成片生長的牡蠣;3.創造了「浮運架橋」法。即利用潮水漲落來架設重達七八噸的石樑,「激浪以漲舟,懸機以弦牽」,說的正是這種施工法。
洛陽橋建成後,變天塹為通途,大大方便了行人的交通往來,有力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度實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不莫利。」據祝穆《皇輿勝覽》所載,陳君舉(即陳傅良,南宋名臣)曾為洛陽橋寫過一首詩:「跨海為橋補石牢,那知直下壓靈鰲。基連島嶼規模壯,勢截淵潭氣象豪。鐵馬著行橫絕漠,玉鯨長鬣露寒濤。縑圖已幸天顏照,應得元豐史筆褒。」蔡襄為大橋落成設宴慶功,並親撰《萬安橋記》勒石碑立於橋頭,把參加建橋者的姓名刻於碑上,卻把自己的作用輕描淡寫地以「合樂」二字,一筆帶過。《萬安橋記》現存碑刻有二,一為北宋原刻,原露天立於洛陽橋岸左,宣和間(1119—1125年)由蔡襄曾孫蔡桓拓本重刻立於蔡襄祠內。此碑不僅書法雄渾樸茂、端莊沉穩,而且文字精鍊,鐫刻精緻,被今人譽為文、書、鐫「三絕」;另一為1963年摹擬原作重刻的。
洛陽橋上的碑刻多有提及蔡襄造橋之功
惠澤萬民 始於初心
如今,在洛陽橋橋南尚存蔡忠惠公祠。據說該祠始建於北宋,是郡人為紀念蔡襄而興修的。該祠首進大門門楣上匾額書寫著「宋郡守蔡忠惠公祠」,兩邊有柱聯「架橋天地老,留筆鬼神驚」,卻是晚清探花郎黃貽楫所題。祠前左、右各有高大碑亭一座:左側為清代蔡致遠撰寫的《輿慶堂記》及《張公又南去思碑》;右側為清代福建陸路提督張雲翼所撰《重修蔡忠惠公祠碑記》及懷蔡忠惠公七古長詩。
為何歷代以來這麼多名人名宦前來瞻仰蔡襄呢?只因蔡襄在泉州留下頗多德政。蔡襄關心民瘼,曾奏請減免漳、泉、興三州軍身丁錢一半,減輕民眾負擔。早前,蔡襄在擔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就籌劃在福州至泉州、泉州至漳州的700里驛道上栽植夾道松(即榕樹)。出知福州、泉州後,他更是大力推動這一計劃的實施,後來在泉州任內完成這項工程。這條驛道從此成為「林蔭大道」,使得往來民眾不用再遭陽光曝曬,更兼洛陽橋民謠於是頌稱:「道旁松蔭經千古,海上橋成勝萬舟。」
嘉祐三年,泉州旱災。蔡襄為民請願,到南安九日山飛陽廟祭神祈雨,留下《詣飛陽廟祈雨題》詩。《閩書》載:「蔡君謨守泉,詣飛陽廟禱雨,歲以大稔。題詩廟中曰:『年年祈雨問山神,羞見耕耘隴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蒼何事罪斯民?』」拳拳之心,見於言辭。另一方面,他也調動民力,興修水利,加強水源管理。現今石獅龜湖公園原為龜湖塘,是古代泉州主要農田水利設施之一,此塘正是蔡襄於嘉祐年間興修的,後來他還制定塘規,制止用水糾紛。明代嘉靖年間,泉州知府童漢臣修浚龜湖塘,並在蔡襄龜湖塘規的基礎上,「增議塘規二十九條」,完善龜湖塘的長效管理制度,造福一方民眾數百年。
據清道光《晉江縣誌》載,泉州宋代州治內有「中和堂」,又稱「愛松堂」,郡守蔡襄曾為之題詩曰:「偏愛東堂砌下松,三年瀟洒伴衰翁。寒聲澹蕩潮初上,疏影孤圓月正中。清徹紗帷延晝夢,綠涵金盞帶春風。自緣多病饒歸思,便覺山林野意通。」後來,蔡襄又在州治內建「安靜堂」。《晉江縣誌》載:「安靜堂,亦在舊州治內。宋守蔡襄所建。襄於此書《荔支譜》。」並收錄「蔡襄(安靜堂)詩」曰:「庭松永群囀春禽,天氣初晴又半陰。惆悵此生多病惱,正堪行樂獨傷心。」嘉祐四年(1059年),蔡襄在安靜堂內寫成《荔枝譜》一書,共3卷7篇。書中介紹荔枝的32個品種,及其地理分布、栽培、特性、優劣、採摘、加工方法和在國內外貿易等情況,對當時國內外種植荔枝、果品採摘和加工,都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後世該書被翻譯成多國言語,暢銷於世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其貢獻不言而喻。英國李約瑟博士編的《中國古代科技史》一書中,蔡襄的《荔枝譜》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問世的果品分類學著作
駒光過隙,歲月無聲。100多年後,另外一位泉州太守王十朋在參觀了泉州蔡襄遺蹟後,唏噓不已,並作記曰:「……迨入泉境,訪公(指蔡襄)遺蹟,則首見所謂萬安橋者,與大書深刻之記爭雄,惜其有濟川之才而不至於大用。登愛松堂、九日山,則又見公之詩與其真跡猶在,凜然有生意,如見其正顏色坐黃堂時也。蓋公至和、嘉祐間嘗兩守是郡,至今泉人稱太守之賢者,必以公為首雲。」回想蔡襄初知泉州時,忍受著喪子亡妻之痛,可是,他最終把悲傷留給了自己,卻將陽光德政贈予了這片土地。這份無言的偉大,堪與青史共千秋。
仁宗皇帝御賜其字號「君謨」;蔡君謨直言極諫、不徇私情,初出仕途,就敢於作《四賢一不肖》詩為范仲淹、歐陽修等鳴不平,任諫官後連續彈劾呂夷簡、晏殊等權貴,甚至連皇帝也敢當面指責;著有《茶錄》,是繼陸羽《茶經》之後的又一部茶葉專著,發明「小龍團」茶
《萬安橋記》碑書法雄渾樸茂
蔡忠惠公祠內有碑廊
核心提示
蔡襄曾冒著被砍頭的風險,對宋仁宗直言進諫。遇事不退縮,不明哲保身,蔡襄這種敢於擔當的政治氣魄,是值得後人去深思的。
朝堂內的「小炮手」
古之男子常在20歲行冠禮(成人禮)時取字號。字,也叫表字,就是別名的意思。號,又稱別號,大致是顯示自己某種志趣或抒發自己某種情感用的。一般來說,字號都是自己取的。但蔡襄的字可不同,他的字「君謨」可是仁宗皇帝御賜的。
據文獻記載,蔡襄平日奉母至孝,皇祐五年(1053年)仁宗皇帝特意頒旨讓蔡襄抄寫《孝經》。蔡襄奉敕後,每日用心書經,他的字本來就漂亮,加上出於孝道寫時格外用心,所以這部《孝經》抄得溫潤端雅、清遒從容,是蔡襄書法中的上品。仁宗見了大喜,親用飛白書寫「君謨」二字,賜給蔡襄。於是「君謨」就成了蔡襄的字。蔡襄在其撰寫的《莆陽居士蔡公文集·卷一》中稱:「臣襄伏蒙皇帝陛下特降中使賜臣御書一軸,其文曰御筆賜字君謨者,臣孤賤遠人,無大材藝,陛下親灑宸翰推著經義,俾臣佩誦,以盡謨謀之道,事高前古,恩出非常……」足見其對仁宗賜字的感激之情。
「君謨」的意思就是替皇帝出謀劃策、提出可供借鑑的意見,蔡襄在仕途上的表現,也的確對得起這二字。宋景祐三年(1036年),年輕的蔡襄還在擔任西京留守推官時,改革派代表范仲淹針對時弊上《百官圖》,指責當朝宰相呂夷簡擅權營私。范仲淹因而遭構陷,被貶至饒州。名士余靖、尹洙為其鳴不平,亦被逐出朝廷。時任館閣校勘的歐陽修致書右司諫高若訥,指責其不敢伸張正義,亦獲罪被貶為夷陵縣令。蔡襄為此義憤填膺,作《四賢一不肖》詩五首,稱頌范仲淹、余靖、尹洙、歐陽修四人為「賢者」,痛斥監察官高若訥為「不肖」,其中有一句詩曰:「君子道合久以成,小人利合久以傾。世道下衰交以利,遂使周雅稱嚶鳴。」一針見血,辛辣異常。
《四賢一不肖》詩成後京城內外士民爭相傳抄,大有洛陽紙貴之勢。甚至連契丹使者聞悉後,都特地購買詩作刊本回去,張貼在幽州館裡品賞,可見此詩的影響之大。要知道,當時蔡襄在官場上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菜鳥」而已,寫如此鋒芒畢露的文章,隨時都可能危及自己的前程,甚至性命。但蔡襄偏不信邪。慶曆三年(1043年),他與歐陽修、余靖、王素俱起任諫官,時稱「四諫」。在這之後,蔡襄連續彈劾呂夷簡、晏殊等權貴,渾然不顧個人得失。
直言極諫、不徇私情、敢於當面「開炮」的精神,使得蔡襄成為朝堂內的「小炮手」,以至於後來只要他一上奏疏,「聞者皆悚然」,朝廷內外的貪官污吏由是收斂了許多。
《莆陽居士蔡公文集》內有《泉州安靜堂》詩
連皇帝也敢指責
宋仁宗趙禎算得上是一位親政愛民的帝王,而且他性情寬厚,不喜奢華,嚴於律己,在歷代史學家的口碑中,他都稱得上是仁君中的極品了。宋代台諫制度也正是在仁宗統治時期,迎來了黃金歲月。據《宋史》載,宋之立國,元氣在台諫。朝廷有大政事,台諫可以否決;君主有過失,台諫可加制止;百官犯錯誤,台諫可以給予批評、彈劾。而剛正不阿、無私無畏的蔡襄恰是仁宗時期諫官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在諫台上怒懟的就包括呂夷簡、王舉正、晏殊、李淑、梁適、陳執中等一批權勢熏天的高官,展現了驚人的勇氣。但這還不是最霸氣的,最令人震驚的一次是他甚至曾當面指責過皇帝。
宋仁宗執政期間並非全是太平年景,各地災情時有發生,如東京旱災、江淮蝗災、秦州地震等,災區百姓生活困苦。針對這些災難,慶曆三年(1043年),蔡襄向仁宗上《言災異》奏章,直言不諱地指出:「不顓聽斷,不攬威權,使號令不信於人,恩澤不及於下,此陛下之失也」,他認為災害連連,是因循守舊、人事不修的結果,因此,他要求宋仁宗自我反省,更加勤政務實,來樹立朝廷威信。此奏一出,把當時朝廷內外的大臣們都嚇出一身冷汗。要知道,早在西漢時,董仲舒就曾因在家中寫《災異之記》,差點被漢武帝砍去他的腦袋。用天異來抨擊天子威嚴,這是封建時代最為忌諱的話題了,百官都在手心裡為蔡襄捏了一把汗。仁宗被如此當面搶白,臉色立馬變得鐵青,險些發怒。不過他畢竟涵養深,在回過味來後,瞬間明白蔡襄這麼說是在為自己好、為國家好,也就表示自己會從諫如流,不再偏聽偏信。可以說,蔡襄的這次冒死進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遇事不退縮,不明哲保身,以莫大的勇氣推動國家和社會的進步,蔡襄這種敢於擔當的政治氣魄,是值得後人去深思的。
蔡襄陵園位於莆田仙遊楓亭鎮鋪頭社區
「美髯公」的苦惱
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蔡襄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宋仁宗時期,龍圖閣有三位直學士,個個都有特點:包拯臉黑,呂夷簡個高,蔡襄鬍子長。仁宗最羨慕蔡襄的這把大鬍子,宋人蔡絛[tāo]曾在《鐵圍山叢談》一書中記載下宋仁宗與蔡襄討論鬍子的一席話:「伯父君謨,美髯須。仁宗一日偶顧問曰:『卿髯甚美,長夜覆之於衾下乎,將置之外乎?』君謨無以對。歸舍,暮就寢,思聖語以髯置之內外,悉不安,一夕不能寢。」這說的是,有一天宋仁宗閒得沒事兒就問蔡襄:「卿家你的鬍子好漂亮,只是睡覺的時候,你把它放在被子外面,還是放在裡面?」這還真把蔡襄問住了,因為他之前從沒注意過這事。那天晚上蔡襄睡覺時,想起仁宗的話,把鬍子放在被子外面不舒服,放在裡面也不舒服,結果一宿都睡不安穩。
此事後來被世人傳為笑談,不過蔡襄「美髯公」的地位卻也自此確立
蔡襄石雕像挺立於洛陽橋頭
品茶造詣驚人
蔡襄最著名的書除了《荔枝譜》外,還有《茶錄》。這是繼陸羽《茶經》之後的又一部茶葉專著,它向世人介紹了茶葉品質、茶葉保存、品評方法,以及制茶工具、品茶器具等方面的知識。據仙遊蔡襄文化研究院顧問陳德鑄介紹,蔡襄在擔任福建路轉運使時,負責福建貢茶的監製。當時福建有官辦北苑御園在建甌鳳凰山一帶,蔡襄親自入山,朝夕與茶農、茶師相處,探詢茶樹栽培,茶葉採摘、焙制、烹煮等方面的技術,並發明了「小龍團」茶。這種研製精細的茶,在當時大大提高了福建茶業的知名度,並通過海外貿易遠銷世界各地。清代《廣群芳譜》引述幾種記載稱:「建州(治所在今建甌)有大小龍團,始於丁渭,成於蔡君謨。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始造龍鳳團茶。咸平初,丁為福建漕(即轉運使)監造御茶,進龍鳳團。慶曆中,蔡襄為漕,始制小龍團。」
對於小龍團茶,歐陽修也有生動的記述:「茶為物之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錄序所謂上品龍茶是也,蓋自君謨始造而歲供焉。仁宗尤所珍異,雖輔相之臣,未嘗輒賜。惟南郊大禮致齋之夕,中書樞密院各四人共賜一餅,宮人翦為龍鳳花草貼其上,兩府八家分割以歸,不敢碾試,相家藏以為寶,時有佳客,出而傳玩爾……」可見,當時這小龍團茶珍貴之至。
據介紹,《茶錄》全書分為兩篇,上篇論茶,下篇論茶器。上篇對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灸茶、碾茶、羅茶、候湯、盞、點茶作了簡明扼要的論述;在下篇,對制茶用具和烹茶用具的選擇,均有獨到的見解。關於蔡襄品茶造詣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天,蔡襄去開封拜訪朋友王禹玉。王禹玉見是他來,忙沏了好茶招待他。結果蔡襄端著茶碗,只用鼻子一聞,便說此茶極像能仁寺的「石岩白」,並問是怎麼得到的。一聽這話,王禹玉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這茶果然是能仁寺和尚送的。由此可見蔡襄品茶造詣之高了。
蔡忠惠公祠內柱聯「架橋天地老,留筆鬼神驚」為晚清探花郎黃貽楫所題
北宋泉州州治舊址在今中山公園,惜古代建築已蕩然無存。據載,蔡襄曾在州治內建安靜堂。圖為中山公園今貌。
與歐陽修的知心友誼
說起「宋四家」,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它就是北宋時期四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的合稱。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而蔡襄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有書法家評價稱,展卷蔡襄書法作品「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蔡襄為人正直忠厚,這使得宋朝文人對其仰慕頗深。蘇軾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黃庭堅也表態了:「蘇子美、蔡君謨皆翰墨之豪傑」; 米芾則稱:「蔡襄勒字」。能讓其他「三大家」都心服,蔡襄除了書法有魅力外,其人格魅力也不可忽視啊。
歐陽修也曾為蔡襄的書法「站台」,他說:「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大有要將蔡襄推為書壇盟主之勢。這一方面自然是蔡襄實力超群,另一方面大約也有「友情分」在裡面。蔡襄與歐陽修年齡相近,兩人為天聖八年(1030年)同榜進士,蔡襄登該科進士第十名,而歐陽修是第十四名。在仕途初期,蔡襄和歐陽修都曾充任過西京留守推官及諫官,交集頗多,兩人的關係也是日益融洽。特別是在蔡襄作《四賢一不肖》詩,為歐陽修等四人出頭後,他們的友誼更加堅固。後來在對待許多國家大事上,兩人也大多態度一致,共同進退。所以在一些帶有主觀立場的評判上,兩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趣的是,蔡襄和歐陽修都寫過題為《夢中作》的詩篇。蔡襄的《夢中作》曰:「白玉樓台第一天,琪花風靜彩鸞眠。誰人得似秦台女,吹徹雲簫上紫煙。」借景抒情,似乎在展露既慕隱居又難能如願的矛盾心境。而歐陽修的《夢中作》曰:「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更多的是在抒發思鄉之情。兩位好友的「夢」雖不同,但讀來卻都別有味道。
治平四年(1067年)8月,蔡襄在家中逝世,享年56歲,追諡忠惠,其墓在楓亭蔡嶺(今楓亭鎮鋪頭社區錦嶺山)。好友蔡襄去世後,歐陽修為之親撰《端明殿學士蔡公墓志銘》,也算是為二人的這段友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6GKj0An.html
追憶胸懷國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 壹讀 https://bit.ly/37iapS3


歐陽修《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
公諱襄,字君謨,興化軍仙遊人也。 天聖八年,舉進士甲. 科.。 慶歷三年,以秘書丞、集賢校理知諫院,兼修起. 居. 注.。 是時天下無事,士大夫弛於久安,一日元昊叛,師久無功。 天子慨然厭兵,思正百度以修太平,诏增置谏官四員,使拾遺補闕,所以遇之甚寵。 公以材名在選中,遇事感激,無所迴避,權幸畏斂,不敢撓法干政,而上得益與大臣圖議。 皇祐四年,遷起居舍人、知制誥,兼判流內銓。 禦史呂景初、吳中復、馬遵坐論梁丞相適罷 台職,除他官,公封還辭頭,不草制.。 其後屢有除授非當者必皆封還之而上遇公益厚曰有子如此其母之賢可知命特賜冠帔以寵之至和元年,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 三年,以樞密直學士知泉州,徙知福州。 公為政精明,而世閩人,知其風俗。 至則禮其士之賢者,以勸學興善,而變民之故,除其甚害。 往時閩人多好學,而專用賦以應科舉,公得先生周希孟,以經. 術. 傳授,學者常至數百人,公為親至學舍執經講問,為諸生率。 閩俗重凶事,其奉浮圖,會賓客,以盡力豐侈為孝,否則深自愧恨,為鄉里羞。 至有親亡,秘不舉哭,必破產辦具而後敢發喪者。
有力者乘其急時,賤買其田宅,而貧者立券舉債,終身困不能償。 公曰:"弊有大於此邪! 「即下令禁止。 至於巫被人主病蛊毒殺人之類,皆痛斷絕之,然後擇民之聰明者教以醫藥,使治疾病。 其子弟有不率教令者,條其事, 作五戒以教諭之。 久之,閩人大便。 遂拜三司使,居二歲,以母老,求知杭州,即拜端明殿學士以往。 徙南京留守,未行,丁母夫人憂。 明年八月某日,以疾卒於家,享年五十有六。
(節選自歐陽修《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漢族,興化軍仙遊縣(今楓亭鎮青澤亭)人。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時,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驛道松;在建州時,主持製作武夷茶精品“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驗。所著《荔枝譜》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蔡襄工書法,詩文清妙,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主要成就
書法藝術
主詞條:宋四家
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蔡襄書法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蘇東坡、歐陽修。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嘗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歐陽修說:“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漠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歐陽文忠公集》)黃庭堅也說:“蘇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傑。”(《山谷文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評論蔡襄的草書“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於飛白,自成一家。存張旭懷素之古韻,有風雲變幻之勢,又縱逸而富古意。”《宋史·蔡襄傳》稱他:“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尤愛之。”許將《蔡襄傳》說:“公於書畫頗自惜,不妄為人,其斷章殘稿人悉珍藏,仁宗尤愛稱之。”朱長文《續書斷》:“蔡襄書頗自惜重,不輕為書,與人尺牘,人皆藏以為寶。仁宗深愛其跡……及學士撰《溫成皇后碑》文,敕書之,君謨辭不肯書。”
從以上三段記載中,可以知道,蔡襄書法從天子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於他頗自惜,不妄為人書,所以傳世作品較少。另外可以看出當時書壇的風氣已完全轉向了詩文尺牘,而書碑則被看作是一技夫役役之事,為士大夫所不屑為,甚至連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這與唐代以前的情況有著根本的不同。不是一個開宗立派的大師。
總體上看,他的書法還是恪守晉唐法度,創新的意識略遜一籌。但他卻是宋代書法發展上不可缺的關紐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備的書法成就,為晉唐法度與宋人的意趣之間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橋樑。
蔡襄傳世墨跡有《自書詩帖》、《謝賜御書詩》,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跡多種,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及鼓山靈源洞楷書“忘歸石、”“國師岩”等珍品。蔡襄擅長正楷,行書和草書,北宋著名書法家,為“宋四家”之一。蔡襄以督造小龍團茶和撰寫《茶錄》一書而聞名於世。而《茶錄》本身就是一件書法傑作。
另有說法認為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的“蔡”,應該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惡”,後來人們用蔡襄取代了蔡京。
水利貢獻
蔡襄出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奏減五代以來丁口稅。並修建中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萬安橋(洛陽橋),它被稱作“福建橋樑的狀元”(茅以升)。它的建成,對福建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唐後期起,泉州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北宋時泉州港灣區帆牆林立,百艦爭流,中外商賈薈集,各地貨物集散。然而,萬安渡成了福建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極大障礙,交通問題遠遠適應不了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萬安渡建橋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
蔡襄等人先在江底沿著橋樑中線拋置了大量的大石塊,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堤,作為橋墩的基址。然後用一排橫、一排直的條石築橋墩,這種石基的開創,是橋樑建築史上的重大突破,近代稱之為“筏型基礎”。他並種海蠣以固橋基,於橋上下兩側灘涂上,植石以附蠣,以減緩江流速度,使不致動搖橋墩兩側基礎。被認為是世界上生物學運用於建築上的先例。
橋成之後,蔡襄擬訂了千古傳誦的《萬安橋記》並刻石立碑,它真實地記載了建橋情況和橋的規模。“渡實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全文共150多字,文辭極優美,同時它又是中國書法史上頗為著名的書法珍品
蔡襄曾組織人馬,從福州始沿途栽植樹至泉州、漳州,計長700里。它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遮掩道路,使過往客商在炎日酷暑之時,免受驕陽曝曬之苦。它成為洛陽橋的配套工程,此即《宋史》本傳所說的“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一事。近一千年前的蔡襄已能注意到保持生態平衡,保護水土,確是高人一等。時人為此作詩讚之:“夾道松,夾道松,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搖清風。”
蔡襄在泉州積極組織民眾抗旱,興修水利,生產自救,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負擔。嘉祐三年(1058年),適泉州一地春夏之交久旱不雨,他特地三次帶領官員到泉州飛陽廟祈雨,自責乾旱不稔,是“郡守不德之故”。還寫下《乞雨題西方院(有序)》:“年年乞雨問山神,羞見耕耘隴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蒼何事罪斯民。”他是以此舉來勸告各僚屬要關心民瘼,組織農民抗旱自救。不久恰好天降大雨,旱情解除,歲以大稔,王十朋因此贊他“愛民心有彼蒼知”。
晉江龜湖塘可灌田數千畝。但是,沿塘百姓常為用水及管理維修堤岸等問題爭吵、鬥毆。加上土豪、無賴好事之徒插手攪渾,沿塘百姓冤冤相報,問題久而不能解決。蔡襄深入民間,詳為考察,為更好地保護這一水利工程,加強排澇抗旱作用,以利農耕,相應加強相鄰各鄉林、黃、蘇、鄭、吳、蔡六姓的聯誼,特制定《龜湖塘規》(後世稱為《先宋塘規》),使龜湖有法可依。它明確規定六姓用水及管理維修問題,保證農田能及時得到灌溉。他在制定《龜湖塘規》時,按規定執行管禁,遇有重大違規者,則由陂首呈縣府懲處。正因為有蔡襄的《龜湖塘規》在,龜湖塘維護了近千年,為瀕湖農民流澤至今。據《晉江縣誌》載:“自蔡襄定塘規至明朝的五百年間,糧食產量往往二、三倍於他鄉。”這是對泉州水利建設的貢獻,後人因此為之立《德政碑》。
發展茶業
蔡襄不僅是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而且也是茶學家。他為官清正,以民為本,注意發展當地經濟,為福建茶業及茶文化的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園,就是在建州,舊時又稱建溪,建安(今在建甌縣)。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唐代孫樵《送茶蕉刑部書》,書中記載:“晚甘侯”(唐代名茶中的一種)產於“建陽碧水丹山之鄉,系月澗雲龕之品”。當時建溪流域所產品茶統稱“建茶”、“建茗”。五代時期,王審知在福建建閩國,北苑茶園成為專門生產貢茶的官家茶園。閩國滅亡之後,南唐後主李煜派官員專程到建安設立“龍焙”,監製“建茶進御”。指定專制“龍茶”。歷史發展到了宋代。丁謂任福建轉運使,監製御茶時,尤重御茶採摘製作的“早、快、新”。如“社前十日即采其芽,日數千工繁而造之、逼社即入貢”。由於採制甚精,在丁謂手中,北苑茶已譽滿京華,號為珍品。
到了慶曆年間(1041—1048年),蔡襄創造小龍團以進,被旨仍歲貢之”(《熊蕃北苑貢茶錄》)。《苕溪漁隱叢話》也說北苑茶大小龍團“起於丁謂,而成於蔡君謨”。的確,蔡襄為福建轉運使,把北苑茶業發展到新的高峰,他從改造北苑茶品質花色入手,求質求形。在外形上改大團茶為小團茶、品質上採用鮮嫩茶芽作原料,並改進制作工藝。為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有云:“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慶曆中蔡君謨為福建轉運使,始造小片龍茶以進,其品絕精,謂之小團。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歐陽修對蔡襄製作貢茶有非議,但他不得不承認蔡襄製作茶業的工藝之精。蔡襄之侄兒、蔡京之子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對蔡襄在發展北苑御園茶過程有較為詳細而客觀的記載,肯定了蔡襄負責監製北苑之茶製作精巧,形質至極,呼聲最高還是“小龍團”的“密雲龍”和“瑞雲翔龍”。對於茶葉製作達到“名益新、品益出”、“益窮極新出、而無以加矣”的高水平程度,同時指出做茶要抓住季節“又茶茁其芽,貴在於社前則已進御”的新鮮感。可見“好茶爭相品、蓋因品質珍”。就蔡襄本人,對於建安之茶,他也在自己著作《茶錄》中有專門論述建安之茶。其“點茶”條云:“建安斗試以水痕者為負,耐久者為勝”。同朝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也提到“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鬥茶味兮輕醒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可見北苑御園茶在北宋時期極負盛譽。這些如此輝煌時期是得益於蔡襄為福建轉運使時的監製而精益求精的創新工藝。這茶業發展功績是不可湮沒的。
蘇軾在《荔枝嘆》中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此詩作於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在蔡襄任福建轉運使二十五年後,此時蘇軾正被謫貶在廣東惠州(今惠陽縣)。作者初次嘗到南方甜美的果品荔枝、龍眼,極為讚賞,就差點兒將“荔枝”比作“佳人”。但作者能浮想聯翩,不禁聯想到漢唐時代進貢荔枝給百姓帶來了災難。在詩中作者揭示了由於皇家的窮奢極欲、官吏媚上取寵、各地名產都將進貢的弊政。他筆鋒又一轉,對當時宋代的進茶、進花一併作了深刻的諷刺。這首詩給蘇軾帶來了許多聲譽,但給蔡襄蓋上了一頂“買寵”的帽子,這是不應該的。
總之,蔡襄在任福建轉運使時,監製北苑貢茶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爭新。他先從改造北苑茶的品質花色入手,將“大龍團”改制為“小龍團”,提高貢茶的質量,達到“名益新、品益出”的技術革新、茶與茶藝術融為一體。蔡襄制好茶,致使蘇東坡喜歡“龍鳳團茶”,產生千古名句佳句。“從來佳茗似佳人。”蘇東坡應該感謝蔡襄有了好茶才產生出千古名句佳句。蔡襄的督辦,促進了北苑茶的發展。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種技術創新,使福建茶葉在北宋時期名列首位,應功歸於蔡襄。
藏書之家
蔡襄家富藏書,劉克莊題跋蔡端帖時說:“又一借六典劉茂才,何人藏書,乃富於蔡公耶?”其收藏書法作品和圖書在當時富於一方。
蔡襄簡介_的詩_生平_介紹_詩詞_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https://bit.ly/3keqiwg


143158990896281431589781278714315897778742020-10-19_134751143158929979412020-10-19_13473614315906406351

蔡襄《萬安橋記》,楷書。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在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洛陽鎮洛陽江上。 由於洛陽江入海口過去稱為萬安渡口,所以當地人又稱洛陽橋為萬安橋。 洛陽橋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倡建。 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開始動工,歷6年8個月竣工。 橋建在江海交匯處,水闊浪急,工程非常艱巨。 當時的勞動人民首創"筏型基礎"來建造橋墩,並發明瞭"殖蠣固基"。 以固橋基。 使往來行旅"去舟而徒,易危為安"。 洛陽橋規模宏偉,原長1200米,闊5米許,橋墩46座,橋欄柱500根,石獅28隻,石亭7座,石塔5座。 現存橋長834米、寬7米。 殘存船形橋墩31座。 洛陽橋附屬文物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橋南的"忠惠蔡公祠"內,蔡襄自撰親書的《萬安橋記 》碑,此碑不僅書法端莊沉著,而且文字精鍊,工刻細緻,譽為文、書、鐫"三絕"。
此石為蔡襄所書原石,筆力剛健,初習書法由此溯上,可得顏魯公楷則之精髓也。
此為第二石,原碑被毀,后又重刻, 細察此石筆力略遜, 得其貌而少其氣也。
以下是拓本。
《萬安橋記》全文共153字,用楷體書寫,記載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分刻在兩石碑上, 每碑高2.89米,寬1.46米,厚0.3米,碑字分為6行,每字長1.8釐米,寬1.5釐米,現存碑刻有二,一為損毀后,於1963年摹擬原 作重刻;另一為北宋原刻,原露天崖刻於岸左,宣和間(1119-1125年)由在泉州任市舶司後為知州的蔡襄曾孫蔡桓拓本重刻立於祠內。 《萬安橋記》碑為洛陽橋增輝不少。
《萬安橋記》全文:
泉州萬安渡石橋,始造於皇祐五年庚寅,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迄功。 址於淵,酾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 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為其長而兩之。 糜金錢一千四百萬,求諸施者。 渡實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 職其事者:廬錫、王實、許忠、浮圖義波、宗善等十有五人。 既成,太守莆陽祭襄為之合樂宴飲而落之。 明年秋,蒙召返京,道由出是,因紀所作,勒於岸左。
蔡襄楷书《万安桥记》高清原石 文书刻三绝- 蔡襄 - 书法字典 https://bit.ly/2HafJfq

蔡襄楷書《萬安橋記》高清原石 文書刻三絕! - 每日頭條


书法人物•蔡襄 - 簡書

19405959-d14d7f042f8b9d2b19405959-b79358ddd48c724c19405959-9f99c71901667a1e19405959-9a9908a09e3e15b6

书法人物•蔡襄 - 簡書


北宋名臣蔡襄:一座橋,兩本書,三品官,四大家。
北宋名臣蔡襄:一座桥,两本书,三品官,四大家 https://bit.ly/3kc1hSy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謨,號莆陽居士。 據清乾隆《仙游縣誌》載,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蔡襄出生於福建仙游慈孝里赤湖。 天聖八年(1030年),蔡襄以第十名登進士,名動京師開封,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诰、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 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在家中逝世,享年56歲,追谥忠惠。 蔡襄去世后,歐陽修為同榜好友親撰《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
蔡襄雕像。
蔡襄"年十八以農家子舉進士",開始了長達37年的仕宦生涯。 在基層歷練近十年後,蔡襄28歲時升調入京,其後二十多年間經歷了"三上三下"的仕途沉浮和磨難。 在三上開封做京官期間,蔡襄歷任諫官、知制誥、三司使等要職,恪盡職守,忠言直谏,支援改革。 官階為三品的三司使,「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曰計省,位亞執政,目為計相」,是蔡襄一生最高的官職。 在三下地方做知府期間,蔡襄以民為本,足跡所及,碩果累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蘇東坡對蔡襄的政績,給予了極高評價:「其豐功殊績,施於後代者,歷久猶未忘也,豈不偉哉! "
蔡襄為人忠厚正直、學識淵博、氣度非凡,一生恪盡職守、忠國惠民、忠孝兩全,為北宋一代名臣,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楷模。
蔡襄畫像。
一座橋,兩部書,三品官,四大家。
如果用一句話來評述蔡襄的歷史功績,這個"一二三四"大約是最傳神最精煉的概括。
他主持建造的洛陽橋(萬安橋),是我國最早的跨海大石橋;
他撰寫的《茶錄》與《荔枝譜》,是世界級的農學著作;
他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
他的書法備盡眾體、獨步當世,是"宋四家"之一。
一座橋:洛陽橋,見證的是跨度。
西元1055-1060年間,蔡襄兩度蒞任泉州,主持洛陽橋興建事宜。
洛陽橋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也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與北京盧溝橋、河北趙州橋、廣東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
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跨越近千年歷史的洛陽橋,現在依然佇立在洛陽江上,並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安橋石碑。
兩部書:傳世著,譜寫的是厚度。
《茶錄》和《荔枝譜》是蔡襄為了研究和介紹福建茶葉與荔枝而悉心寫成的兩部著作。
《茶錄》是繼陸羽《茶經》之後我國又一部茶葉專著,而《荔枝譜》則是我國也是世界第一部果樹專著,現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流傳歐美國家。
同時,這兩部科學著作又是難得的書法藝術精品,《茶錄》勁實端嚴,《荔枝譜》嚴正方重,各得精髓。
三品官:蔡襄頌,流傳的是氣度。
蔡襄是福建莆田歷史名人最為傑出的代表。
作為北宋的一代名臣,蔡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積極支持推進"慶歷新政",直言進諫以澄清吏治,彈劾誤國害民的大臣;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廣施仁政而惠及萬民,奏減丁米而減輕民賦,廣修水利工程而治理民生。
雖然為官未至位高權重,但蔡襄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彰顯著中國傳統文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氣度,真可謂是"忠國惠民"的一生。
四大家:宋四家,成就的是高度。
蘇黃米蔡,蔡襄與蘇轼、黃庭堅、米芾並稱為"宋四家"。 蔡襄書法有晉唐風骨,楷、行、草、隸四體都達到了妙勝之境,並創造了獨具一格的"飛白散草",他的楷書端莊沉著,行書清麗蘊藉,草書精勁飄逸,隸書工整精巧。 其書法作品主要有:《萬安橋記》、《集古錄序》、《茶錄》、《荔枝譜》、《陶生帖》等。
在書法上,蔡襄不拘一格,遍學名家,備盡眾體,終成一代師表。 蘇東坡多次稱讚蔡襄書法"為本朝第一",黃庭堅說蔡襄是"翰墨之豪傑",歐陽修對蔡襄的書法推崇之至,稱其"獨步當世"。 蔡襄對我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蔡襄書法作品《遠蒙貼》北宋名臣蔡襄:一座桥,两本书,三品官,四大家 https://bit.ly/3kc1hSy

7575 (6)75 (5)75 (4)75 (3)75 (2)75 (1)


泉州历史网

2020-10-19_135548


蔡襄简介|生平_古诗文网 https://bit.ly/3o3ixvr
四賢一不肖詩·右范希文。
宋代:蔡襄。
中朝鶯鶴何儀儀,慷慨大體能者誰。
之人起家用儒業,馳聘古今無所遺。
當年得從諫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
矢身受責甘如薺,沃然華實相葳蕤。
漢文不見賈生久,詔書曉落東南涯。
歸來俯首文石陛,尹以京兆天子位數。
名者翼翼郡國首,里區百萬多占辭。
豪宗貴倖矜意氣,半言主者承其頤。
昂昂孤立中不倚,傳經決訟無牽羈。
老奸黠吏束其手,眾口和附歌且怡。
日朝黃幄迩天问,帝前大畫當今宜。
文陳疏舉時密啟,此語多秘世莫知。
傳者籍籍十得一,一者已足為良醫。
一麾出守番君國,惜此智慮無所施。
吾君睿明廣視聽,四招邦俊隆邦基。
廷臣諫列復鉗口,安得長喙號丹墀。
晝歌夕寢心如疚,咄哉汝憂非汝為。


2020-10-19_1311182020-10-19_1313462020-10-19_1313362020-10-19_1313262020-10-19_1313062020-10-19_1312532020-10-19_1312191130145745_l2020-10-19_131126

歐陽脩:“蔡君謨既為余書〈集古錄目序〉刻石,其字尤精勁,為世所珍。今饋以鼠鬚栗尾筆、銅錄筆格、大小龍茶、惠山泉等物為潤筆。”根據這段文 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學生如果能掌握文中“饋”、“潤筆”等關鍵詞,應該很容易選出“(B)蔡君謨為〈集古錄目序〉書刻石,歐陽脩贈予許多物品以為酬謝”為正確答案。
    從國中基本能力測驗開始,文學常識逐漸邊緣化,更遑論文化常識。考生只要能選對就好,根本不會想知道蔡君謨是誰。
    蔡君謨就是蔡襄,他是北宋人,生平就有很多值得稱述之處。曾先後在福州、開封、杭州、泉州當知府,也當過諌官、三司使。為人剛直敢言,范仲淹、歐陽修、余靖、尹洙等四人被貶黜,他挺身稱之為“四賢”,因為名震一時,死諡忠惠。
    蔡襄的書法,的確有名,後來有人將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列,稱為宋四家,所謂蘇黃米蔡。但從年齡看,蘇軾生於1037年、黃庭堅生於1045年、米芾生於1051年,而生於1012年的蔡襄,年齡大多了,反而在三人之後,不合情理。所以有人認為蔡應該是生於1047年的蔡京,可是蔡京年紀仍大於米芾,依舊不合情理。想來蔡名列最後,當取平仄協調之故吧。
    雖然蔡襄以書法名世,但留下的作品不多。帖有《自書詩帖》、《謝賜御書詩》、《陶生帖》、《郊燔帖》等,碑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其中《晝錦堂記》,本人另撰有《傳頌千古的晝錦堂記──韓王廟.晝錦書院》介紹,而《萬安橋記》,則更值得稱述,主要是此橋就是蔡襄知泉州時主持修建的。
    此橋是泉州通往惠安縣萬安鎮的橋樑,所以稱為萬安橋,又橋跨洛陽江,故又稱洛陽橋,為中國第一座跨海巨型石樑橋。工程規模龐大,從宋仁宗皇祐四年(1053年)四月動工,嘉佑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耗時六年八個月。橋長360丈,寬1丈5,橋頭橋尾各有武士造像分立兩旁。
    古橋飽受颱風地震摧殘,歷經多次修復,現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除了武士和部分石塔看來古老外,根本無從知道哪些是當年舊物。
    有人說蔡襄首任泉州知府是嘉祐元年(1056年)二月,橋已動工3年,5個月後調往福州,再任泉州時為嘉祐三年(1058年)七月,18個月後全橋竣工。蔡襄治泉23個月,僅為建橋時間80個月的1/4强,何以獨享其功?
    然而,此橋工程很大,據說耗銀高達1,400萬兩。如果將“銀”改為“錢”,14,000兩似乎又太少。根據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遼澶淵之盟,每年向遼輸送絹20萬匹、銀10萬兩。後來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與西夏的和議,每年“賜”銀7萬2千兩、絹15萬3千匹、茶3萬斤。次年(1045年),遼國要求增加歲幣為銀20萬兩,絹30萬匹。總計每年對外歲幣是銀27萬2千兩,絹45萬3千匹,茶3萬斤,總數75萬5千,所以這座橋的造價,相當遼夏18年半的歲幣。
    這樣龐大的經費調度,或許在工程後期,蔡襄發揮了影響力吧?如果不是這樣,那只能說文學藝術的力量太強大了。
    蔡襄親撰的《萬安橋記》,135字,親自題寫記文,由當時著名石刻專家上官力鑴刻成前後兩方,立於河中小島之中亭,被稱為文、書、鑴“三絕”,揚名全國,也掩有這座橋的光彩與榮耀。
    現在蔡襄《萬安橋記》碑移到橋南的蔡襄祠裡,祠據說為紀念建橋之功而建,今廟建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
    有人說,一部中國史,都是帝王將相的歷史,蔡襄好歹也作到內相之位,或許所言不虛。但終究是以正直為官,以書法留名,在今泉州,無人不知洛陽橋,無人不知蔡襄,至於他是哪朝人,服侍哪位皇帝,就沒多少人知道了,實在令人羡慕啊。
(閩)傳頌千古的蔡襄《萬安橋記》 - Xuite - SnapShotView https://bit.ly/37j6DYp


2020-10-19_13194510479858_886841897994364_272167872166657334_o10465223_886841574661063_2365668390827402941_o10550198_886841357994418_7593666163115331257_o10293564_886840877994466_7964353922780487230_o10514623_886840074661213_14896274984613552_n1017517_886840021327885_6019977563296803704_n10383815_886839584661262_5981657015008363744_o10394832_886839487994605_8444698292283887386_n10494722_886839361327951_4185930804083650504_n

姜志禮《姜同節集》(1589年)登進士,(1606年)擔任泉州府知府-(1623年)由浙江副使,升任尚寶少卿,後再升為尚寶卿,拒絕迎合魏忠賢。後辭職,仍被削奪為民,追奪誥命。崇禎初年(1628年)閹黨被除,恢復官職/民思其德,為建生祠於洛江之上。邑人何喬遠為文記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0492539_886839127994641_5151420267246044846_n10481864_886838811328006_2175964874297062545_n

王寶星教授臨宋朝蔡襄書《萬安橋記》
(3) 王寶星教授臨宋朝蔡襄書《萬安橋記》 | Facebook https://bit.ly/37jjnhR
王寶星教授臨宋朝蔡襄書《萬安橋記》
洛陽橋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的洛陽江上,原名「萬安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也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1986年被列為中國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所在的地方在未建橋時稱「萬安渡」,北宋時建浮橋,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王實等人開始建石橋,至和、嘉祐年間,蔡襄任泉州知州時繼續主持建造,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年2月)竣工。橋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從南宋初至清咸豐年間,共修葺十九次,其中最大的維修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將橋增高五尺。1932年,十九路軍將橋增高二尺並築鋼筋水泥橋面,改造成公路橋。20世紀90年代重修後恢復石板橋面。
洛陽橋現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在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岩石刻。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有蔡襄祠,始建於宋慶元年間,現存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所建,內有蔡襄《萬安橋記》碑,被譽為書法、記文、雕刻「三絕」。
北宋蔡襄《萬安橋記》全文共153字,用楷體書寫,記載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分刻在兩石碑上,每碑高2.89米,寬1.46米,厚0.3米,碑字分為6行,每字長1.8釐米,寬1.5釐米,現存碑刻有二,一為損毀後,於1963年摹擬原作重刻;另一為北宋原刻,原露天崖刻于岸左,宣和間(1119-1125年)由在泉州任市舶司後為知州的蔡襄曾孫蔡桓拓本重刻立於祠內。《萬安橋記》碑為洛陽橋增輝不少。
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今福建仙遊)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諡“忠惠”。蔡襄為人忠厚、正真,講究信義,學識淵博。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從書法風格上看,蘇武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蔡襄書法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 
  蔡襄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蘇東坡、歐陽修。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嘗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
《宋史·蔡襄傳》稱他:“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尤愛之。”許將《蔡襄傳》說:“公於書畫頗自惜,不妄為人,其斷章殘稿人悉珍藏,仁宗尤愛稱之。”朱長文《續書斷》:蔡襄書頗自惜重,不輕為書,與人尺牘,人皆藏以為寶。仁宗深愛其跡……及學士撰《溫成皇后碑》文,敕書之,君謨辭不肯書,曰:“此待詔職也。儒者之工書,所以自遊息焉而已,豈若一技夫役役哉?” 
  從以上三段記載中,可以知道,蔡襄書法從當朝皇上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於他頗自惜,不妄為人書,所以傳世作品較少。另外可以看出當時書壇的風氣已完全轉向了詩文尺牘,而書碑則被看作是一技夫役役之事,為士大夫所不屑為,甚至連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這與唐代以前的情況有著根本的不同。 
  蔡襄不是一個開宗立派的大師。總體上看,他的書法還是恪守晉唐法度,創新的意識略遜一籌。但他卻是宋代書法發展上不可缺的關紐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備的書法成就,為晉唐法度與宋人的意趣之間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橋樑。蔡襄傳世墨蹟有《自書詩帖》、《謝賜禦書詩》,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蹟多種,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及鼓山靈源洞楷書“忘歸石、”“國師岩”等珍品。
 ◎王寶星教授臨宋朝蔡襄書《萬安橋記》
蔡襄之楷書宗顏真卿之《大唐中興頌》與《告身帖》,其楷書、行書號稱宋朝當朝第一,蓋得力於顏魯公《大唐中興頌》多矣,《萬安橋記》幾乎是以魯公《大唐中興頌》字體所書,昨日我方上傳臨《大唐中興頌》照片,今再傳臨蔡襄《萬安橋記》,以為對照。
(3) 王寶星教授臨宋朝蔡襄書《萬安橋記》 | Facebook https://bit.ly/37jjnhR


筏形橋墩/牡蠣固橋法/選好橋址,然後沿著橋址中心線,往江中沉了很多大石塊,這些大石塊在水下形成了一道石堤,然後再在石堤上建橋墩。橋墩的形狀全部像小船一樣,兩頭是尖的,這樣可以減小水對橋墩的衝擊。這就叫筏形基礎。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論書
作者:蔡襄 宋        
論書 (蔡襄)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https://bit.ly/3dPDRQJ
鐘、王、索靖法,相近張芝又離為一法。今書有規矩者王、索,其雄逸不常者,皆本張也。旭、素盡出此流,蓋其天資近者,學之易得門戶。學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若模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所為耳。嘗觀《石鼓文》,愛其古質,物象形勢有遺思焉。及得《原叔鼎器銘》,又知古之篆文,或多或省或移之左右上下,唯其意之所欲,然亦有工拙。秦漢以來,裁得一體,故古文所見止此,惜哉!
宋·蔡襄《宋端明殿學士蔡忠惠公文集》卷三十四
唐初,二王筆跡猶多,當時學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無幾。然觀歐、虞、褚、柳,號為名書,其結構字法皆出王家父子,學大令者多放縱,而夕羲之投筆處皆有神妙。予嘗謂篆、隸、正書與草、行通是一法。吳道子善畫,而張長史師其筆法豈有異哉。然其精粗,系性之利鈍,學之淺深,古人有筆冢、墨池之說,當非虛也。
宋·蔡襄《宋端明殿學士蔡忠惠公文集》卷三十四
近世篆書,好為奇特,都無古意。唐李監通於斯,氣力渾厚,可謂篆中之雄者。學者宜如此說,然後可與論篆矣。
長史筆勢,其妙入神,豈俗物可近哉?懷素處其側,直有僕奴之態,況他人所可擬議。
張長史正書甚謹嚴,至於草聖,出入有無,風雲飛動,勢非筆力可到,可謂雄俊不常者耶。
顏魯公天資忠孝人也,人多愛其書,書豈公意耶。閩中無佳石,以堅木刊字,往往有予筆跡,模刻多或失真。自今年來眼昏,求書者一切謝絕,向時子弟輩多蓄予字,皆為人持去。余有澄心紙百幅,李庭珪墨數丸,皆人間罕見者,當作諸家體以傳子孫,其餘非故人不能作手書,子弟輩得余書者當自收之。
每落筆為飛草書,但覺煙雲龍蛇,隨手運轉,奔騰上下,殊可駭也,靜而觀之,神情歡欣可喜耳。《蘭亭》模本秘閣一本,蘇翁家一本,粗有法度精神,其餘不足觀也。石本唯此書至佳,淡墨稍肥,字尤美健可愛,或雲出千河北李學究家,今王公和所藏也。
《瘞鶴文》非逸少字。東漢末多善書,唯隸書最盛(今八分)。晉、魏之分,南北差異,鐘、王楷書,為世所尚。元魏間盡習隸法,自隋平陳,中國多以楷隸相參(今存者《李德林碑》,褚書《三龕碑》是也,《瘞鶴文》字有楷隸筆,當隋代書,世雲逸少,殊無彷彿也。
以上均摘自:
宋·蔡襄《宋端明殿學士蔡忠惠公文集》卷三十四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張芝與旭變怪不常,出於筆墨蹊徑之外,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襄近年粗知其意,而力已不及,烏足道哉!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七十三
右漢熹平中碑在南陽界中,字已摩(或作磨非)滅不可識,獨其碑首大字僅存,其筆畫頗奇偉,蔡君謨甚愛之。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百三十六
右有道先生《葉公碑》,李邕撰並書,余集古所錄。李邕書頗多,最後得此碑於蔡君謨。君謨善論書,為余言:邕之所書,此為最佳也。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百三十九
《陰符經序》則蔡君謨以為柳書之最精者。云:「善藏筆鋒。」與余之說正相反,然君謨書擅當世,其論必精,故為志之。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百四十二
蔡君謨云:子敬放肆豪邁與右軍差異,臨學之家必謹其辨矣。
元·虞集《道園學古錄》卷十一
氵點者,字之眉目,全借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形勢安扠(應作插)。一橫畫者,字之肩背,欲其落重、行輕、高滾、斜按四訣,有往皆收之法,起落合宜之妙,不宜太彎,亦不宜太直。 丨直畫者,字之體骨,欲其上短、下長、中努、傍楞四法,豎正勾精有起止,所貴長短合宜,結束堅實。丿左撇乀右捺撇捺者,乎之乎足,伸縮異度,變化多端,要如魚翼鳥翅,有翩翩自得之狀。乚剔亅挑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誠實屈伸,峻疾之妙。乛轉摺轉摺者,方圓之法,摺欲少駐,駐則有力,轉欲不滯,滯則不遒。丨懸針懸針者,筆欲極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繩,若垂而復縮,縮謂之垂露,此必至精至熟,然後□之古人遺墨,得其一點一畫,皆昭然絕異者,以其用筆精妙故也。
明·陳桐《內閣秘傳字府》
書法惟風韻難及,虞書多粗糙。晉人書,雖非名家亦自奕奕,有一種風流蘊藉之氣。緣當時人物,以清簡相尚,虛曠為懷,修容發語,以韻相勝,落華散藻,自然可觀,可以精神解領,不可以言語求覓也。
清·左因生《書式》上
論書 (蔡襄)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https://bit.ly/3dPDRQJ


2020-10-19_140715400px-Moonlight_buddha_Tower_on_Luoyang_Bridge_2o1707272020-10-19_140938450px-Caixiang800px-Stone_inscription_of_Luoyang_Bridge800px-Luoyang_Bridge_North_side_20170727800px-Luoyang_Bridge800px-Luoyang_Bridge,_Quanzhou_(20201001150149)


泉州開元寺-唐代的漢傳佛教寺院-傳說泉州巨富黃守恭夢見桑樹長出蓮花,遂舍桑園建寺,初名「蓮花寺」(1637年)總兵鄭芝龍等重建大雄寶殿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119069901_l1119074074_l1119072385_l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陽江入海口處的一座跨海石橋,同時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座跨海石橋,有「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之譽[1]。該石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嘉祐三年(1058年)時任泉州知州的蔡襄開始主持造橋,通過筏型基礎和種蠣固基解決了包括鋪橋面、建橋墩在內的多個難題。嘉祐四年(1059年),洛陽橋正式建成,蔡襄親自題寫《萬安橋記》。此後歷朝歷代洛陽橋都曾歷經修葺。南宋時期,洛陽橋的護欄外增設多座佛塔和風水塔。該橋長1200米,共有46個橋墩,北側位於惠安縣境內,南側位於洛江區境內,橋的中段建在一座名為中洲的江心島上。橋上及中洲上共建有包括佛塔、護塔神像等多種附屬建築。1988年,洛陽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洛陽橋入圍「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點。
洛陽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T8AMBG
洛陽橋全景
洛陽橋橋頭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因其在洛陽江上而得名洛陽橋。相傳唐朝年間,唐宣宗微服出巡至泉州惠安縣西北的一條河旁,稱該河周邊的風景和洛陽有些相似,該河遂得名洛陽江[2]。
在洛陽橋修建之前,當地曾有一座萬安渡口渡人過江[3]:3。由於該地地處洛陽江入海口,風高浪急,因渡江而造成的傷亡事件屢有發生[4],巨大的風浪經常導致連續數天無法渡江。北宋慶曆年間,泉州人李寵曾在當地用石塊砌成橋墩、以木板為橋面的方式搭建了一座浮橋供行人過江,但該橋也多次被沖毀。皇祐五年(1053年),泉州人王實在原有浮橋的基礎上加蓋固定石橋,這也標誌著洛陽橋正式開始修建。修建的過程中,工程遇到了包括資金緊缺、7個橋墩無法修建、橋板無法搭建等問題。嘉祐三年(1058年)七月,蔡襄擔任泉州知州,並隨即主動參與到洛陽橋的修建之中。他號召捐款,並用養殖海蠣的方式加固橋墩[a],同時利用潮水漲落成功架設橋面。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洛陽橋正式建成,蔡襄為此專門題寫了《萬安橋記》[7][b]。洛陽橋也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橋[6]。北宋至近代,洛陽橋的周圍先後修建起了8座形制各異的風水塔和佛塔[9]
由於在修造過程中採用了海蠣作為加固橋墩的手段,洛陽橋下的海蠣自建成之時起就頻頻遭到盜挖。北宋元豐年間就有官員上奏,請求下令將盜挖洛陽橋海蠣的人判處2年監禁[10],類似的律法在此後各代也得到了沿襲[11]。根據記載,洛陽橋自建成至1993年共經歷過27次維修[4],其中在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做了首次修理,明代永樂六年(1408年)、景泰四年(1453年)等均有重修[12]。明朝嘉靖年間,洛陽橋中心的中洲上層修建起一座兵營以抵禦倭寇,是為「洛橋新城」[3]:14。明朝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發生大地震,洛陽橋在地震中安然無恙[13]。崇禎年間,由於倭寇基本絕跡,洛橋新城上加蓋了一座樓閣,是為「鏡虹閣」[c]。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年)、雍正八年(1761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也曾有過受損和修復紀錄。咸豐十年(1860年),洛陽橋遭到洪水衝擊,雖有維修但無大修,時至1932年已經破敗不堪,於是當時駐守在泉州一帶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對橋身進行了加固,恢復橋墩的同時加築了鋼筋混凝土橋樑和橋面。抗日戰爭時期,該橋為日軍所損毀。1946年有所維修,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軍將洛陽橋橋面完全炸毀,橋上文物損毀殆盡,僅餘橋墩,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組織人力修復。1961年,洛陽橋入列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2]。1974年,由於洛陽橋損毀嚴重,已經無法承擔交通任務,公路部門在洛陽橋上游700米處修建了新的公路橋,而洛陽橋也正式成為連同洛陽江兩岸村落的通道和文物遊覽橋[3]:5。1988年,洛陽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1991年,洛陽橋正式立項重修,並於1993年正式動工,1996年完工[3]:5-6。2009年,洛陽橋經泉州市文物局列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點之一[15]。
結構
主體結構
洛陽橋橋墩「筏型基礎」可經受上游江流和下游海潮的交互衝擊。
洛陽橋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陽江入海口處,是一座跨海石橋。該橋為南北走向,橋從江岸的石砌江堤延伸而出,經過江中心的一座名為「中洲」的小島,南側接入洛江區境內。洛陽橋全長731.29米[d],南側引橋長80.5米,寬7米;北側弓橋長11米,寬7米,主橋面寬5米。有47個橋孔和46個橋墩。橋墩採用條石砌成,頂部兩層的條石向左右挑出以減少石樑板的跨度。橋墩底部面向河流上游建有分水尖,尖頭略上翹,是為「筏型基礎」。橋樑板均為大型條石,最早建設時利用漲潮搭建而成。橋板兩側建有500個石制扶攔,以防行人落水。[11][13][4][12][3]:7-10
附屬建築
洛陽橋石刻
洛陽橋中部的「月光菩薩塔」(寶篋印經式塔)
橋亭
洛陽橋的中洲上現存兩座石亭,其一為「中亭」,位於中洲北側,是一座四角涼亭,始建年代無法考證,現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清末民初的基礎上重修所得。另一座亭為「西川甘雨碑亭」,為紀念明代晉江縣令方克所建。民間傳說方克為晉江祈雨成功,鄉民為紀念而修建此亭。[4][3]:11-12
石塔
在橋的護欄外側現存7座石塔,其中樓閣式塔3座,寶篋印經式塔1座,五輪塔1座,經幢1座,鎮風塔1座,在中洲上還有,1處塔的基座。這7座塔由南到北分別為:[4][12][9][3]:12-13
橋南端東側有一座窣堵坡式佛塔,通高5米,底部為方形台基,塔身為圓形,正南側開有一龕,龕門兩側各有一座金剛護衛浮雕。他身上放為六角形塔蓋,其上為三層相輪,相輪上方為寶珠。
橋南端西側為一座三層六角實心佛塔,塔基為方形,由長條石砌成,邊長2.6米。塔座為等邊六角形,第一層塔身的三面各刻有一尊佛像,相間排列,第二層塔身刻有密宗六字真言;第三層塔身正東刻有一個「佛」字,其餘屋面刻有「十、方、三、世、一切」。塔身頂部為塔剎,塔剎由下至上依次為覆缽、相輪和寶珠。
中洲中庭前橋上南側建有一座高3米的鎮風塔,塔身呈圓錐形,沒有雕飾,塔側立有一塊「洛陽橋鎮風塔」碑。
中洲西北側與橋相連的位置建有一座方形寶篋印經式佛塔,基座上有山、水花和力神鵰飾的浮雕,塔身四面各有一尊佛像浮雕,形制與下述「月光菩薩塔」大致相同。
在橋的中洲以北的橋面中段橋墩上有一座寶篋印經式佛塔,通高3.64米,塔座為邊長0.95米的四方形。塔身分為兩層,下層四面各有一尊浮雕盤坐佛像,上層較高,面向江面的方向雕刻有一面佛首,佛首左右兩邊分別刻有「月光菩薩」和「己亥歲造」。該塔是洛陽橋各塔上唯一一個雕刻了建塔時間的,為「己亥歲」。根據該塔的雕刻風格,考古人員確定該塔的建成時間為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塔身上方為高1.6米的塔剎,由下至上分別為覆缽、相輪和寶珠。
橋的北端有兩座隔橋相對的兩座形制和雕飾均相同的五層八角實心佛塔石塔,通高6米左右。底座為方形,用條石砌成。塔座為等邊八角形,各層塔蓋均為六角形,刻出筒瓦勾頭。每層塔身的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個方向均有浮雕的盤坐佛像。塔剎為後來補修,呈尖錐狀,沒有相輪。
神像
洛陽橋的南北兩側橋頭各有兩尊護橋石雕神像,兩兩相對,通高1.63米,均為北宋時期所作。這些雕像面容均為漢人,頭戴頭盔,身披鎧甲,手托長劍。[4][3]:13-14
紀念性建築
在洛陽橋南端500米處建有一座蔡忠惠公祠,是後人為紀念蔡襄建洛陽橋有功而造。該祠始建於北宋,現存為清代建築形式,為坐北朝南的三開間三進殿堂。洛陽橋北側建有一座昭惠廟,現存為清代結構建築,兩進五開間。該廟始建年代不詳,據考古人員推測其原為鎮海庵,後改為昭惠廟。在洛陽橋南端還有大量的修橋碑刻,其中包括著名的《萬安橋記》,共計兩方石碑共153字,石碑高3米,寬1.5米。此外在橋的北側、中洲和南側共分布還有26方不同時期的修橋碑記。[9][4][3]:14-15
保護
蔡襄石立像
洛陽橋兩側和橋面長時間為大排檔餐館占據,其中2005年時橋的南北兩側均曾用於擺放大排檔餐桌[16],而2006年有人在洛陽橋中央的亭子內強建了大排檔[17],由於大排檔做飯做菜造成油水等廢棄物會對石橋造成破壞,有關違法設施行為都在隨後在市級執法部門勒令下遭到拆除或整改[16][18]。2010年,部分周邊村民試圖在洛陽橋中亭邊擅自建造一座觀音廟,有關部門將之緊急叫停[19]。幾個月後,這批村民又在洛陽橋南側橋頭樹立起一座石制觀音像,但這次行為同樣沒有經過有關部門審批[20]。
2008年時,洛陽橋兩側河道嚴重淤積,垃圾成堆,已經影響到了洛陽江兩岸漁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影響到了洛陽橋的保護問題[21][22]。對此,2014年泉州市計劃投資700萬元人民幣整治洛陽橋周邊環境,其中包括河道清淤等工程[23]。2015年,泉州市的海岸線周圍種植了大面積的紅樹林,並延伸至洛陽橋周圍,社會上也由此出現了「紅樹林是否會威脅到洛陽橋的安全」的爭議[24],泉州市文管所還曾組織人力清理掉了洛陽橋周圍30餘棵紅樹[25]。2016年11月,洛陽橋周邊環境整治方案正式上報國家文物局[26],當年12月該方案基本獲批覆同意,但否決了其中清淤工作的部分[27]。
洛陽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T8AMBG


宋四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四家是中國北宋時期四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的合稱。這四個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書法風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稱「宋四家」。
明清以來,有一些人認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應該是蔡京,後人不齒其為人,所以把蔡京換為蔡襄,並認為蔡襄的藝術成就在蔡京之上。而且,蔡襄(1012年)從出生年的角度看,在蘇(1037年)、黃(1045年)、米(1051年)三人之前,但宋四家排序反而把蔡襄放在最後;況且蘇、黃、米三人排序與其出生年相符,而且蔡反而排行最後,的確有悖常理。
也有人認為是「蔡」應為蔡襄,將蔡排在最後是聲韻問題,且蔡襄書法造詣不見得遜於蔡京,而且蔡京出生於1047年,照此排序因為第三位才是,因此宋四家中「蔡」應為蔡襄。
宋四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7fV04F

2020-10-19_141547

宋四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茶錄
《茶錄》為宋人蔡襄作於皇祐年間(1049年—1053年)的重要茶學專著。全書分為兩篇。
上篇 論茶
(大意)
色 茶色貴白,其中青白勝黃白。
香 主張茶貴真香,不宜加入龍腦等香料。
味 茶味注重甘滑,北苑風黃山茶最上。
藏茶 茶宜乾燥, 收藏時用箬葉包裹,兩三天焙一次,溫度同人體溫,以免焙焦。
炙茶 陳年茶應重新焙乾
碾茶 先用只紙包上再碾壓。
羅茶 羅孔細小,茶浮水上;羅孔粗大,水浮茶上。
候湯 煮水掌握火候,不可沸過頭。
熁盞 砌茶時先將茶盞烘熱。
點茶 詳細講解點茶的步驟。
下篇 論茶器
(大意)
茶焙 茶焙用竹子編制,內襯箬葉。
茶籠 保存茶葉的箬葉茶籠。
砧椎 茶砧用金或鐵製造,茶椎用木製造。
茶鈴 烤茶的茶鈴用金或鐵製造,
茶碾 用銀或鐵製造。
茶羅 茶羅必須極細。
茶盞 茶色白,宜用黑茶盞。
茶匙 茶匙要重,金制茶匙最好。
湯瓶 金制湯瓶為上。
茶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IKvdY7


2020-10-19_141928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長。籍貫北宋興化仙遊(今屬福建)人。北宋時期書法家、政治家,先後四次任宰相,掌權共達十七年之久。
蔡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2H5VB
生平
少年美丰姿,器量宏遠。熙寧三年(1070年)與弟蔡卞同科進士及第,調錢塘尉,舒州推官,累遷起居郎(階官,從六品上)。早年任地方官,後任中書舍人(階官,正五品上)。[1]早年支持王安石變法。[2]
元祐元年(1086年),改龍圖閣待制(職,從四品),知開封府事(差遣)。司馬光盡廢王安石新法,大臣皆言不可,唯蔡京於五日內在開封府改募役為差役法,受到司馬光的稱讚。[3]
紹聖元年(1094年)任戶部尚書(職事官,從二品),章惇秉政,蔡京積極贊助章惇,恢復免役法。宋徽宗時被彈劾奪職,罷為端明殿(職,正三品)、龍圖閣兩學士,知太原府事,皇太后命帝留京畢史事。逾數月,諫官陳瓘論其交通近侍,瓘坐斥,京亦出知江寧府事,頗怏怏,遷延不之官。禦史陳次升、龔夬、陳師錫交論其惡,奪職,提舉洞霄宮(祠祿官),閑居杭州。後勾結童貫,重新被起用,擢右正言(職事官,從七品),知定州事。
崇寧元年(1102年),徙大名府,並排擠掉韓忠彥,複用為翰林學士承旨(職事官,正三品),後拜尚書左丞(職事官,正二品),二年正月,進尚書右僕射(宰相,正一品),崇甯二年(1103年)正月,進尚書左僕射(宰相,正一品),累轉司空(加官,三公,正一品),封嘉國公(爵,國公,從一品),五年,進司空、開府儀同三司(文階,第一階,從一品)、安遠軍節度使(階官,從二品),改封魏國公,大觀元年,複拜左僕射。以南丹納土,躐拜太尉(加官,三公,正一品),受八寶,拜太師(加官,三師,正一品)。為相期間大興花石綱,設「西城括田所」,蔡京改革茶法,在荊湖、江、淮、兩浙、福建等七路實行復榷制,確立了以引榷茶的茶引法。二年(1103年),鑄當十大錢以及「當二」、「當五」夾錫錢。[4]三年,蔡京建議宋徽宗設置漏澤園以官地收葬無主及窮乏骸骨。由於善於迎奉,宋徽宗對蔡京恩寵有加,將公主茂德帝姬嫁給他兒子蔡鞗,結成親家。
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創行鹽引法,以官袋裝鹽,並限定斤重。盡改鹽法和茶法。[5]蔡京主持大規模的經濟改革,通過強化禁榷制、改革幣制、完善市舶制等措施,使得政府的財政收入劇增,支撐了宋徽宗一朝對外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蔡京的經濟改革最大的問題在與民爭利,使得商人破產、百姓困苦不堪。[6]
蔡京創「豐亨豫大」之說,極力鼓動宋徽宗大肆揮霍,大興花石綱之役。宋徽宗喜歡石頭,蔡京在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在東南一帶搜刮奇花異石,工役繁重,當時民怨沸騰。欽宗即位第三日,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童貫等人為「六賊」,蔡京更為六賊之首。蔡京晚年,長子蔡攸得徽宗寵,曾在蔡京險被罷官時入宮求情保住蔡京官職,但後來蔡攸受任領樞密院事,獲賜官邸後,就與蔡京各立門戶,父子如同仇敵。一次蔡京正在會客,蔡攸來了,蔡京讓客人迴避,喊蔡攸入內。蔡攸剛坐下就握蔡京手把脈,說蔡京脈勢舒緩,問是否有病,蔡京說沒有。蔡攸就託言宮中有公事而去。客人偷偷看到,問蔡京,蔡京說:「你不知道,這小子是想以我有病為由罷我的官。」數日後,蔡京果然被迫致仕。[7]宣和七年蔡京復出,其子蔡絛擅權用事,蔡攸嫉妒,聯合白時中、李邦彥告發蔡絛,竟要求徽宗將其處死。蔡攸更隨同童貫上門索要辭表即逼蔡京辭職,蔡京卻說,「京衰老宜去,而不忍遽乞身,以上恩未報,此心二公所知也。」[8]左右見蔡京竟然連自己兒子也一併尊稱為「公」,都笑了。
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今廣東),罷為崇信、慶遠軍節度副使(階官,從八品),途中餓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城南五里東明寺,遂草殯於觀音殿。[9]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蔡京後裔把其骸骨遷回仙遊楓亭故里今莆田仙遊縣楓亭鎮溪南村安葬。[10]
蔡京生於慶曆丁亥年壬寅月壬辰日辛亥時(慶曆七年正月十七日晚上21點到23點間),其生日,天下郡國皆有貢獻,號「生辰綱」。蔡京祖某、父准及京,皆以七月二十一卒,三世同忌日。蔡京死後四十二年遷葬,皮肉消化已盡,獨心胸上隱起一「卍」字,高二分許,如鐫刻所就。
書法
蔡京工書法[11],初與其弟蔡卞學蔡襄書法,中進士官授錢塘縣尉時因神宗喜愛徐浩書法,當時士大夫紛紛學之,蔡京也與被貶在錢塘的蘇軾一同學習徐浩書法,後學沈傳師、歐陽詢,「字勢豪健,痛快沉著。迨紹聖間,天下號能書,無出公之右者。」[12]接著又學二王(王羲之父子),最終自成一家,為海內所宗。米芾曾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北宋有「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有少數人認為「蔡」原指蔡京,後世以其「人品奸惡」,遂改為蔡襄。[13]
正面評價
蔡京的藝術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各個藝術領域均有輝煌表現。存世書跡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 蔡京和其弟弟蔡卞(王安石的女婿)都是王安石變法的堅決擁護者和得力幹將。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變法順利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等一一面世,解決了北宋面臨的種種危機。新法推行後,社會矛盾得到緩和,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進農業生產,全國各地興修水利工程10000多處。[14]
蔡京死後,其門人呂川卞老(呂辨)醵錢以葬,曾為蔡京寫墓誌,有「天寶之末,姚、宋何罪」之句,指後人不會將唐玄宗末年發生的安史之亂責任歸咎於唐玄宗初年的賢相姚崇和宋璟,呂川卞認為金兵入侵亦不能全歸罪於蔡京。南宋人葉適說:「宋財賦之入比唐增倍,熙豐以後又增數倍,『而蔡京變鈔法,以後比熙寧又再倍矣。』」[15]明代初年設立鹽法,「置局設官,令商人販鬻」。都是蔡京鹽法的延伸。王夫之亦稱:「方臘之反,毆之者朱動花石之擾,非新法迫之也。」
宋孝宗即位,在蔡京逝世35年後與岳飛等同一詔書平反昭雪。岳飛追諡武穆、追贈太師。蔡京回復原職,追贈魯國公。[16]
負面評價
《宋史》將蔡京列入《奸臣傳》,大加貶斥。[17]但與秦檜相比,蔡京至少未曾鼓勵徽宗作出割地求和的行為,他的貪腐亦非北宋滅亡的主因,不少人替他寫過翻案文章。
在民間對蔡京的印象相當惡劣,曾流傳這樣的歌謠:「打破筒(童貫) ,潑了菜(蔡京) ,便是人間好世界。」
家族

蔡准,育有兩子:長子蔡京,次子蔡卞。

蔡卞。是王安石女婿,官至樞密使,擢尚書左丞,封為少保。
蔡京有八子,有六子五孫均是學士。
子女
長子,蔡攸(1077年—1126年),字居安,曾任宋朝領樞密院事,後與蔡京不睦。靖康元年(1126)賜死。
次子,蔡鯈(音tiáo),早卒。
三子,蔡翛(音xiāo),曾任宋朝禮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靖康元年(1126)賜死。
四子,蔡絛(音tāo),字約之,官至徽猷閣待制,後流放白州。
五子,蔡鞗(音tiáo),娶宋徽宗的女兒茂德帝姬趙福金為妻,成為駙馬,官宣和殿待制,靖康元年隨妻子被擄至金國,著有《北狩行錄》。
七子,蔡脩,靖康元年與父在潭州崇教寺暴病而亡。
孫子女
長孫,蔡行,官至保和殿大學士。
蔡衎(音kàn)、蔡術、蔡𧗲(音zhēng)、蔡衕(音tòng)等皆為學士。
蔡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2H5VB


宋朝十惡不赦奸臣蔡京,也曾是勇於追夢的書法家讓宋徽宗花上1年開銷買他的作品(圖/維基百科)人品超爛卻能寫出一手好書法!北宋第一奸臣蔡京堪稱天才,竟讓宋徽宗花上1年開銷買他的作品-風傳媒 https://bit.ly/2IeBPy5
蔡京在歷史上的評價非常差。講到宋徽宗,人們也許會以同情的眼光看待他;但講到蔡京,那就是死不足惜了。做為北宋的末代宰相,蔡京被稱為「六賊」之首。他曾命令手下到民間搜刮奇珍異寶,並放任宋徽宗沉迷於自己的嗜好中,使得朝廷動盪不安,最後還讓金兵入侵成功。歷朝歷代所有令人唾棄的事情,他好像全都幹過了,其名聲之差可見一斑。
然而「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儘管蔡京政治上的名聲不佳,但在藝術方面,他可也是才子一名。
沒錯,蔡京在當時可不是什麼二、三流的業餘藝術家,而是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的頂尖大師。宋徽宗擁有絕佳藝術品味,這大家都知道;能獲得徽宗的認可,那表示此人絕非尋常之輩。蔡京不僅獲得宋徽宗的認同,還因此被拔擢為宰相,說他是當代最強藝術家,一點都不為過。
蔡京鋒頭最健的時候,隨便寫個字都能在市場上賣出好價錢。人們一談到蔡京的書法,張口就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話裡話外都透露出「蔡京書法天下第一」。至於一位理應前途光明的書法家,為什麼會在陰錯陽差下,淪為一代奸臣呢?
人肉印表機就是我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個混蛋,蔡京當然也是如此。早年的蔡京每日沉浸在筆研、丹青、圖史、射御之中,儼然是個勤奮好學、品味高雅的好青年;十六、七歲時,已經是聞名遐邇的才子,知名度和名譽等級都有A++。
雖然不像王羲之等人有能力開創新字體,但他擅於臨摹各家書法;講白一點,蔡京的眼睛就像照相機,雙手就像影印機,只要看過一遍,就能複製出一模一樣的字。
假設把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也就是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京)的作品並陳,一眼看過去,並從中選出看起來最順眼的,許多人都會選擇蔡京的字。沒錯,蔡京的字就是這麼有魔力。儘管沒有蘇軾的天然、黃庭堅的勁健,米芾的縱逸,卻能讓人覺得「順眼」,看了還想再看。但這究竟是為什麼?
祕密其實在於他學得一手好柳體。眾所皆知,柳公權是北宋最受推崇的書法家,柳體之美,在於秀傑深醇之氣。用個形象化的比喻,就像是休假時穿上T恤牛仔褲的大老闆,表面上看起來與普通人無異,但那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是藏也藏不住的。
在楷書字體中,柳體的難度也可說是最高的。唐朝有句諺語「千古學柳體無大家」,足以說明柳體的困難程度。由於它的結構與寫法都比較特殊,且容錯率極低,稍有偏差,「柳味」就沒了。至於蔡京,果然不負「人肉印表機」之名,早在少年時期就就充分掌握了柳公權字體的特色,一撇一畫都能完整呈現柳體神韻。
就連狂人米芾也認可
成年後,蔡京的書法風格出現了轉變。當時的書法界突然掀起一股「尚意」的風潮。「尚意」指的是什麼呢?宋朝以前,書法家重視的是「尚法」,也就是透過模仿古代書法家的筆跡,藉此學習法度;簡單來說,如果古人這樣寫,你就得照著這樣寫,一點誤差都不能有;某方面來說,有點像是機器人,不容易創造自己的風格。
「尚意」則相當於中國書法界的文藝復興。人們忽然意識到:盲目追求「像」沒有什麼意義。學得了前人的筆跡那又如何?就算寫得一手好字,但沒有自己的特色,那還不如不學!於是書家們紛紛拋下過去的規矩,以「意」為綱,創造出新興的書法風格。一時之間,各派書家除了提倡反模仿,也提出屬於自己的書道理論,力求創新,以「不踐古人,自出新意」的革新精神衝破局限。
在這股風潮下,蔡京也恍然大悟:「沒錯啊,我學柳公權,但我終究不是他。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我呢?」「我,就是真正的我!」
蔡京在柳體的基礎上增添了自己的風格。那時候的蔡京還很年輕,懷抱著各種偉大的理想和夢想;而他的筆觸也正如心志所向,呈現出年輕氣盛的樣貌,筆勢豪健,痛快沉著。大家常說「字如其人」,古代也有「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之說;換言之,人們普遍認為字跡與一個人的品行有關,可以從中窺見書寫者的個性與為人。為人如果風度瀟灑,筆跡就顯得飄逸有力;如果胸無大志,筆畫之間看起來難免有種「不成氣候」的感覺。
誰的青春不懷抱著遠大的夢想?誰的青春沒有改變世界的熱血?蔡京也曾是一名懷抱著理想與希望的青年,這一點,的確可以透過他的字跡略知一二。
蔡京書法風格的蛻變,也意味著其藝術水準的昇華。舊式筆法加上新派鋒芒,相當於現在那些復古結合新潮、穿出跨世代混搭風的超級潮男,簡直潮到出水。當時提倡「尚意」運動的書法家主要有四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宋四家」:分別是天然的蘇軾、勁健的黃庭堅、縱逸的米芾,以及含蓄風雅的蔡京,他們的書法各具儀態,在在堪稱精品,四人也合稱「蘇黃米蔡」。
由於蔡京善於書畫,個性也很政治正確,久而久之,身邊就匯聚了一群「文功蓋世」的名家,米芾也是蔡京朋友圈的其中一人。相較於蔡京,米芾個性狂傲,且目中無人,但就連這麼一個自大狂,也承認自己不如蔡京。
有一次,蔡京與米芾在一起閒聊。蔡京問米芾:
「你覺得當今世上誰的書法寫的最好?」
「唐朝後期的柳公權。」
「我是說還活著的人啦。」
「喔,那應該是你跟你弟弟。」
「喔喔!真的嗎?」
「那你知道第二名是誰嗎?」
「是誰呢?」
  米芾莞爾一笑:「當然是我。」
  米芾是個狂人,一向沒把別人放在眼裡,在書法方面,能讓他屈居第二的,唯有蔡京。
一字千金
蔡京很年輕的時候就已考上科舉當官。剛在京城任職的蔡京,與我們想像中那個大奸大惡的模樣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當時的他是滿懷理想的工作狂,急著表現自己,曾號召地方居民興修了一條大水渠,解決當地的飲水和灌溉問題;又連續舉辦了好幾場藝術博覽會,展示官府收藏的珍品書,並組織中原各地的書畫專家親自參與並鑑定。
很快的,蔡京的施政表現傳遍了各地,也傳到了王侯貴族們耳裡。在個人好感度提高的同時,蔡京的書法也跟著水漲船高,變得跟金子一樣昂貴。
新官上任三把火,蔡京用自己卓越的執政能力一顯威風的同時,也以寬宏與感激來對待下屬。蔡京在辦公室處理政務時,固定有兩名年輕衙役拿著大扇子幫他搧風,讓他覺得很奇怪。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政府對文官的優待:由於北宋政府地處偏南,再加上讀書人通常較不耐暑熱,因此每個官員都配有兩名搧風手。
原本這兩個小夥子也只是照章行事,蔡京卻對此莫名感動,覺得他們實在太窩心、太體貼了,便滿懷感謝地把他倆叫過來,在他們的白扇子上各題了一首杜甫的詩,囑咐他們把扇子拿去賣個好價格。
當晚,兩位年輕人就把扇子拿去賣了。賣了多少?一把扇子足足兩萬錢!
隔天早上,蔡京照常上班,發現兩名衙役的靴帽鞋襪穿戴一新,從上到下,全身行頭都換了,笑容藏也藏不住。
  蔡京於是問:
「你們拿去賣啦?」
「是啊!一把賣了兩萬錢呢!」
「這麼高?是誰這麼抬舉我?」
「是端王親自來買的,他很看好您的作品,說無論如何都要買到您的真跡。」
端王是誰呢?就是未來的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表示:是真愛
宋徽宗在當上皇帝前,對藝術的愛好已經很強烈了,整日與文人墨客賦詩作畫、切磋技藝。他雖不擅長治國,品鑑書畫卻是絕對專業。北宋末年的畫家與書法家很多,他萬中選一看中了蔡京,甚至用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買蔡京這兩把扇子,簡直就是真愛。
直至寒暑數度易節,宋徽宗做了皇帝、蔡京做了宰相後,宋徽宗有次捧著一只滿是灰塵的木盒子去找蔡京。打開盒子,只見兩把泛黃的扇子躺在盒內,扇面的字跡依舊清晰。宋徽宗感慨地說:「蔡京,當年你題詩的那兩把扇子,朕可沒有弄丟,一直把它藏在床底下,這是朕珍貴的寶物。」
不過,早在宋徽宗當上皇帝之初,蔡京還只是一名九品芝麻官,有待升級。宋徽宗雖然很看好他,也很想提拔提拔他,但蔡京卻不知為何得罪了守舊派官員,被貶到杭州。宋徽宗才剛繼位,也不好表示什麼意見,只能任由最鍾愛的書法家離開身邊。
蔡京感到非常冤枉;除了冤枉,更多的是對朝廷的憤怒。他根本沒做錯什麼事:推動社會福利機制,設立居養院以收留弱勢群體;又推動貨幣改革,讓中央獲得了非常高的稅收。說起來全是好事,但朝臣只因為蔡京主張改革,便不分青紅皂白地排擠他。
中國歷史上的文人墨客,幾乎都有被貶官的經驗,但蔡京與他們不同的是,他的自我期許一開始就比別人高;墜落之際,承受的痛苦也比別人多,這就是蔡京黑化的開始。他想讓人們幸福,想讓大家都知道藝術的美好,為什麼這種美好的夢想,到了政治面前,卻顯得如此不重要呢?
夢想家墜入了谷底。在人生中最失意的階段,蔡京天天都在苦思暝想,該如何才能重新回到中央。在杭州的這幾年,他失去了以前的熱情,除了基本政務之外,幾乎沒做過其他重大建設。恐怕是無辜貶官的打擊,真的讓他徹底對現實失望。
等到蔡京重新振作之後,他的思考已經從失意落寞,轉為憤世嫉俗。告別了從前那位題扇贈字的純真藝術家,蔡京正式踏上黑化的不歸路。徽宗身旁的宦官童貫每次來杭州出差,蔡京都會百般逢迎,陪他日夜遊樂,還把自己的詩詞繪畫送給童貫。後來蔡京聽別人提到宋徽宗壓力很大,想藉著蒐集字畫古玩抒發情緒,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幫宋徽宗買畫,以便為自己重回中央鋪路。
蔡京很快就發揮個性中陰暗面的力量。首先,他找到一位和京城有往來關係的官員,送上許多金銀珠寶和自己的一些字畫。整個北宋的人民都知道蔡京的書法水準之高,那名官員也不例外,合不攏嘴地收下了這份大禮。
建立關係後,蔡京開始對他提出要求,請對方做自己的耳目,幫忙打聽皇上喜歡什麼題材的畫、哪些內容的字。宋徽宗喜歡山水畫,蔡京就畫山水畫;喜歡有氣勢的字,蔡京就寫有氣勢的字。他還透過牽線搭橋,賄賂徽宗寵信的宦官和道士,讓這些人在皇上面前替他說好話。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宋徽宗日益沉迷於藝術鑑賞。上朝的時間越來越少,娛樂的時間越來越多,甚至不顧官員的反對,執意將蔡京召回京城,同時為蔡京的宰相之路與北宋的滅亡埋下伏筆。
奸臣的誕生
人無完人,官無完事。很多人會說「社會上壞人很多」,也有人說「社會上的好人其實不少」,彷彿好人和壞人身上都貼著標籤,一眼就能認出來。其實,一個人的行為往往亦正亦邪,「壞」並非壞得一無是處,「好」也不至於好到完美無瑕。我們無法絕對地定義一個人,就像蔡京,在他賄賂地方官員之際,同時也興修了各種惠民設施,如果光憑他的某些作為,就說他「就是」奸臣,未免過於武斷。
中國史的史觀有項特點:非善即惡,好人必須毫無缺點,壞人必定惡貫滿盈。但事實上,所謂的好人也會吃喝嫖賭,所謂的壞人也能才高八斗。一開始,蔡京確實是以具有抱負的才子之姿出現在歷史舞臺上。他愛護下屬,就連對待最底層的衙役也謙恭有禮;他善於交友,和個性超差的米芾居然能打成一片;他善於建設,在各地建立收容窮民的居養院。致使蔡京墮落的,其實是制度的改變。在盤根錯節著各種利益關係的北宋政壇上,新舊兩黨成了腐敗與墮落的器皿。
好的制度讓壞人變好,壞的制度讓好人變壞。蔡京原本是一名藝術家,不隨波逐流,勇於創新自我;但在經歷前半生的風風雨雨後,他最終仍成為政治制度的犧牲者。勇者打倒魔王後,成了下一任魔王,從此世間少了一名勇於追夢的藝術家,卻多了一名臭名昭著的弄權奸臣
人品超爛卻能寫出一手好書法!北宋第一奸臣蔡京堪稱天才,竟讓宋徽宗花上1年開銷買他的作品-風傳媒 https://bit.ly/2IeBPy5


1139317757_l

荔譜家風

蓮舫/蔡蓮舫/臺中清水蔡源順家族/成立臺灣人中學,臺中一中於焉誕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祠堂裡的蔡襄文化
祠堂里的蔡襄文化 https://bit.ly/2NS4Yl6
北京故宮博物館里的蔡襄公畫像
清明假期,在城廂區東海鎮東蔡村,修葺一新的東蔡祖祠又迎來許多回鄉祭祖的村民。 如今,這座古樸的宗祠被賦予新作用,變身內容豐富的蔡襄文化館。 捐資修宗祠的是村裡的一批老人,他們說,祠堂不僅是祭祖的場所,還應該發揮傳家風的作用。
站在東蔡祖祠前,記者看到,裝飾一新的祠堂是莆田傳統的祠宇建築結構。 東蔡祖祠是全村的祠堂,至今保留著許多古物。 帶領記者參觀的老人們介紹祠堂的來歷。 大約宋末,最早定居東里(現東蔡)的蔡氏先人仙甫、洪甫後裔為紀念先祖榜眼蔡佃,在東蔡中街建成祠堂,定名榜眼祠堂。 當時祠堂很簡陋,廳堂裡供奉先祖蔡襄、蔡佃、蔡廣等像。 按照規制,祭祖一年4次,沿襲不變。 明嘉靖年間,倭寇入侵,祠堂被毀。 明崇禎年間,蔡姓村民另選址村海灘邊重建祠堂,改稱為「東蔡祖祠」。。 族譜記載,祠堂在民國及新中國成立后曾多次重修。
因年久失修,為此,村裡一些老人組建了修繕小組,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對祠堂進行全面的維修。 蔡慶發老人是東蔡祖祠負責人。 他說,祠堂文化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凝結深厚的血緣親情。 他們在此次修祠中,重視發掘祠堂文化底蘊,升祠堂文化的教化價值,讓前來祭拜祖先的村民、宗親接受先祖高風亮節思想的薰陶,接受仁義孝悌文化的洗禮。
參觀中,記者發現,東蔡祖祠處處展現蔡襄"元素",如同一座蔡襄文化大觀園。 門前廊柱對聯"忠惠諫诤千年頌,義風明良萬載揚"、大門楹聯"荔譜家聲大,忠惠世澤長"東門聯"端明學士四海頌,荔譜家風五洲傳"等,體現了蔡襄忠惠勤廉的精神風範。 大門兩壁鐫刻兩幅蔡襄書法精品,東邊的《紆問貼》,展現蔡襄行書的瀟灑俊美;西邊的《腳氣貼》是蔡襄草書珍品,在歷代受人讚絕。 祠廊配置兩幅影雕,東為洛陽橋,西為世界最早的果樹栽培學《荔枝譜》圖,宣揚蔡襄功績。 走進廳堂,映入眼簾的是懸掛在牆上的蔡襄的畫像,大廳樑柱上也懸掛著歌頌蔡襄的"四諫流芳"匾等
老人告訴記者,在祠堂展示蔡襄文化,緬懷蔡襄的歷史功績,就是希望引導後人立言、立德、立功、立賢,承先繼後,發揚光大
祠堂里的蔡襄文化 https://bit.ly/2NS4Yl6

bacff2b3fc3440c9a619e1521c23386c69a25b6c1ac94015b7c0a596ddb5f30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