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談不平等:「有錢人不是靠工作賺錢!」|天下雜誌

2020-10-16_1907552020-10-16_1908322020-10-16_1908262020-10-16_1908142020-10-16_1908082020-10-16_190801

朱敬一談不平等:「有錢人不是靠工作賺錢!」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昨晚(22日)在台大演講,分享近年來研究「不平等」的心得。這次演講發表了最新的研究結果,包括富人多靠土地賺錢、爸媽傾向把好土地留給兒子等各種面向的「不公平」。
朱敬一談不平等:「有錢人不是靠工作賺錢!」|天下雜誌 https://bit.ly/3j5rtNp
文 李映昕   天下Web only
2016-09-23
不平等之一:有錢人不是靠工作賺錢,是靠土地賺錢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的資料顯示,有錢人的致富來源是土地跟股票,而不是靠工作賺來的薪水
如果有人跟你說他薪水很高,表示他不夠有錢。
朱敬一打了比方,「如果有人跟你說他薪水很高,表示他不夠有錢。」此語一出全場大笑。從財政部財政資料中心的個人檔顯示,有錢人的確不靠薪水賺錢,而是靠股票跟買賣房地產。
過去計算有錢人的所得,都是以綜合所得資料計算;朱敬一提醒,還有一種收入是土地增值,它是分離課稅,不包括在綜合所得裡面。因此,這一次把土地增值納入計算,會更接近有錢人的實際所得狀況。
如果把土地增值納入計算,那麼有錢人的所得分配,將會是這個樣子(見下圖,紅色即是土地增值所得)。
以圖中前0.01%的人(即社會上最有錢的萬分之一)為例,他們有四分之一的所得來自於土地增值所得,而薪資所得只有5%,印證了朱敬一所說,「靠薪水賺錢的都不夠有錢」。
那這些有錢人,到底從土地交易中賺到多少錢?以2014年的資料來說,最有錢的萬分之一,每戶平均從土地交易賺到5710萬,而全國平均只有3.9萬(見下圖),兩者相差1464倍。
朱敬一也提醒,目前看到的土地交易金額,都是以公告現值計算,而公告現值只有市價的一半左右。
有錢人之所以喜歡進行土地交易,主因還是在於稅制。
綜合所得稅的最高邊際稅率是45%,但土地增值稅的最高邊際稅率是30%,「買賣土地要課的稅,比你賺錢要課的稅還低,」因此造成有錢人都喜歡做土地買賣。如果從土地交易量的數字來看,財富組99的有錢人,其土地交易量佔了全社會的五分之一左右。
朱敬一還發現,有錢人不只可以靠土地賺錢,他們的投資報酬率也高於窮人。
如果把全台灣人依照收入分成100等分,那麼財富組93以上的這群有錢人,他們買賣土地的報酬率會突然暴增達7.96%,比財富組51的家庭,高出將近3%。
「這件事很嚴重,我覺得比財富分配不均還要嚴重,」朱敬一指出,「因為這就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來源。」
朱敬一的結論是,房地產買賣是重要的不公平來源。
不平等之二:隨著時間過去,有錢人持有的資產越來越多
有錢人除了在當下「有錢」之外,也可能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有錢。
朱敬一整理了2003年到2014年的資料,發現有錢人佔全社會資產的比例,越來越高。
以股票為例,2003年時,社會上前十分之一的有錢人,持有整體社會總共80.95%的股票;經過十餘年,這個數字在2014年上升到88.23%。
而越有錢的人,他們持股佔社會整體比例的增加速度就越快。例如前萬分之一的有錢人,十餘年間,持有股票的比例上升了18%(見下圖)。
股票、土地、汽車等,都算是「財產」,而「財產」是用來賺「財產所得」,因此財產分配的狀況,跟所得分配息息相關。朱敬一說,所得不均跟財富不均都在惡化中,也驗證了「富者越富」。
朱敬一說,財產多、賺得多,沒關係;但是財產多、報酬率高,「就有關係」,造成「不公平」最大的關鍵,還是報酬率跟租稅政策。
例如,我們的租稅政策,是否出現漏洞?檢視有錢人的財產組成,發現財富組98-99的有錢人,他們的房地產持有率突然下降。
他猜測,有錢人為了要規避遺產贈與稅,因此把土地信託贈與,以符合免稅規定。一旦信託之後,土地在名義上就是信託銀行的,這些土地資料就會從個人檔中消失,「這裡可能有一個信託贈與免稅的大缺口,」因此他也呼籲財政部,要從這裡堵住規避遺贈稅的缺口。
不平等之三:台灣特有現象,父母把好土地留給兒子
朱敬一的另外一個發現是,不平等也跟性別有關。
從資料中可以看出,男性的土地投資報酬率高於女性(見下圖)。
這個發現讓朱敬一很驚訝,「助理第一次把圖畫出來,我說你有畫錯嗎?為什麼男生的投報率會比女生高?」
國際上有許多針對股票投報率與性別的研究,發現女性皆高於男性。心理學研究指出,因為男性常常過於自信,所以輕忽了投資風險。
但現有的文獻都是針對股票,沒有人研究過土地的投資報酬率差異,因此找不到可援引的解釋。
朱敬一跟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只有當土地來自遺產贈與時,男女之間的投資報酬率才會有差別。換言之,長輩會把比較賺錢的土地留給男生,而非女生。
「這大概就是性別歧視的證據了,」朱敬一說,如果買賣來的土地,其投報率沒有性別的差異,但遺產贈與有,「那就是爸媽給的財產不公平啊!」他也說,這大概是台灣獨有的現象。
另外一個跟性別有關的「不平等」,體現在婚配機率上。
朱敬一跟研究團隊發現,有房子的年輕人,比沒有房子的人,結婚比例高出9%(男性)及10%(女性)
如果你的爸媽幫你買好房子,而且還有兩棟以上,那麼男生結婚的比例也會高出10%,但是女生結婚的比例卻會下降3%。而且這個趨勢,在房價所得比越高(見下圖)的地方越嚴重。 朱敬一談不平等:「有錢人不是靠工作賺錢!」|天下雜誌
朱敬一談不平等:「有錢人不是靠工作賺錢!」|天下雜誌 https://bit.ly/3j5rtNp


勤奮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了!劉潤:掌握紅利、提升優勢的3個建議
想加入市場了藍海,只靠勤奮已經不夠。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劉潤
劉潤專欄 2022.02.09
摘要
1.這兩年每一個市場都競爭激烈,紅利變紅海,利潤越攤越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後要靠本事賺錢。
2.憑本事幫用戶省錢實例:餐廳只做消費者覺得難做的冷凍包,把製作過程標準化,壓低成本。
3.賺錢越來越難,勤奮已經不夠,未來的優勢都是認知的優勢,未來的競爭也都是認知的競爭。要提升自己的認知,就要多讀書、多見人、逼自己。
最近和一些創業者、企業家們交流,大家普遍的感受都是:這兩年,那些穩定的、確切的通道逐漸消失了。如今生意做得又累又苦。已經足夠努力,卻還是在生存邊緣掙扎。紅利變紅海,利潤越攤越薄,競爭越來越激烈。容易賺的錢肯定是沒了,往後大家得做更難的事。以後要靠本事賺錢了。
每一個市場都競爭慘烈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看見了幾乎每一個行業,都競爭慘烈。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餐飲,在中國的總佔比,大概是4兆人民幣的規模,也是分散市場,很難做到贏家通吃。中國最大的餐飲企業,是百勝中國,2018年大概賺400多億人民幣,也才佔整個市場的1%。
但是人人都有機會的市場,卻競爭慘烈、結果也是天差地別。開餐廳幾乎完全是靠精細化管理的能力,買菜時討價還價、服務時笑臉相迎。8毛的成本,想辦法要降到7毛5。餐廳幾乎是一個必須由老闆親自開的行業。僱用其他人、稍有不敬業,就會虧損關門。所以能在餐飲業待下去的人,都很勤奮。
廣告
這樣的人已經很少見、也很優秀,但是很多這樣的人,現在也只是勉強糊口。為什麼?因為還有更好的人,擠壓生存空間。勤奮是基本的,能保證做到80分,但是想要做到90分,光靠勤奮不夠了。靠什麼?要靠對行業的理解。餐飲最大的問題是不能標準化。做菜油溫幾度,鹽要多少,全是不能標準化的手感。
有一個品項能解決這個問題——火鍋。用標準化的湯底實現對味道的管控,降低成本又用中央廚房提高營運效率,保證新鮮。
可複製的標準化,是比勤奮更厲害的武器。勤奮只是耍大刀,可複製的標準化才是機關槍。
所以能做到這一步的人,也能活得不錯,但是還不夠。為什麼?因為還有更好的人要爭奪市場。對行業有理解,能做到90分,但是想做到100分,甚至120分,還是不夠。
想拿到120分,要靠什麼?靠技術和認知。我之前遇到一位企業家,他是在中央廚房,幫助高級餐廳做預製菜的(編按:類似先做好的冷凍包裝)。我問他:那你做什麼菜?剁椒魚頭?還是清蒸刀魚?他說:我們不做那種菜,太簡單,我們只做那些,餐廳需要做大量時間成本準備的菜。比如紅燒肉,比如糖醋小排,比如獅子頭。我在中央廚房做好,比他自己現場做,成本要便宜很多。
廣告
我們憑本事幫用戶省錢,然後我們從省掉的錢中間分一點點。所以在疫情期間,他們的生意不但沒受影響,反而年增300%。我突然意識到一個驚人的事實:今天我們去的很多餐廳,其實已經很少吃到現做的菜了。大約60%,都是急凍預製菜。但是,我們根本吃不出來,還是感覺很新鮮。
今天的食品工業和餐廳供應鏈,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預製菜的技術,從省錢中賺錢。這是靠本事在賺錢。這不僅是技術的優勢,更是認知的碾壓。
未來的競爭是認知的競爭
我和這些創業者和企業家說:你雖然很努力,但是未來一定要在努力中,拿到至少一次「非線性的收益。」否則很有可能下次就失敗了。很有可能就是「普通的、窮人的一生」。什麼意思?我們經常以為競爭是均勻的、線性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50分的努力,能賺50元。
80分的努力,能賺80元。
90分的努力,能賺90元。
100分的努力,能賺100元。
我們總覺得做到60分,就算是及格了。
但其實不是。絕大部分人都能做到60分。要想生存下去,現在都至少要做到90分。90分才是及格線。而真正優秀的人,至少都是98分。在這個線性競爭市場裡,都有手有腳,都很勤奮。所以在這個紅海裡只靠吃苦,已經不行了。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很多「勤奮的,但其實是窮人的一生」。甚至現在都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了。
50分的努力,1分錢都賺不到。
80分的努力,還是1分錢都賺不到。
90分的努力,能賺90元。
100分的努力,能賺1千元。
120分的努力,能賺2萬元。
絕大部分人,就在80分至90分之間。
活也活不好,死也死不掉。我們經常說,要進入藍海市場,但為什麼就是那麼難做到?因為藍海不在紅海的旁邊。藍海在紅海的上面。進入藍海的真正挑戰,不是找不到,而是上不去。
每個市場的門票是不同的。想要進入下一個市場,拿到非線性的收益,至少要比別人好10倍。這10倍,不僅僅是努力,更是認知。認知可能就是以後最大的本事。認知到才能想到。想到,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所以未來的優勢,都是認知的優勢。未來的競爭,也都是認知的競爭。
如何提升認知
提升認知有幾個具體的建議:第一,多讀書。每一本書,都能打開你的盲區。讀的書越多,理解的東西就越多。前人的思考就是我們的階梯。站在1樓,10樓,100樓的視野,是完全不一樣的。每年至少20本書。如果可以,考慮50本以上。
第二,多見人。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接觸不同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思考問題的方法。成長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需要看到更真實的世界。只有見過足夠多的人,才知道什麼人是真正有格局的,什麼樣的觀點是真正有價值的。
第三,多旅行。旅行,是打破自己認知閉環的好方法。為什麼他們的習俗是這樣?為什麼他們的方法是那樣?為什麼他們有文化是這個而不是那個?旅行的意義,不是尋找相似,而是收穫不同。帶著洞察之眼、懷著反觀之心,沐浴在巨大的不同之中,回來的,才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自己。眼中有不同,是眼界;心中有不同,是胸懷。而只有走出去,才有機會見識這些不同。
第四,逼自己。改變對大多人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想要提升認知,就必須要做出改變。把自己放到一個更有壓力的環境裡。環境會影響人,深刻改變一個人。進入一個圈子,別人的三言兩語,可能就是你的醍醐灌頂。
逼自己到人才密度、交流密度都更高的地方。如果我們只想發生較小的變化,那麼專注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就可以。比如把杯子倒空。但是如果想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想獲得真正的認知優勢,那就要逼自己可能連杯子都要換掉。
最後的話
以前哪裡都是紅利,隨便做點什麼都能賺錢。現在紅利漸漸消失,需要更加努力。又累又苦,卻越來越難。以後只有努力也不夠了,我們要靠本事賺錢了。
競爭的門檻越來越高、越來越激烈,這對我們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我們有更高認知。你永遠賺不到認知範圍之外的錢。未來的競爭,都是認知的競爭。未來的優勢,也是認知的優勢。
*本文獲「劉潤」授權轉載,原文:以後,我們要靠本事賺錢了
勤奮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了!劉潤:掌握紅利、提升優勢的3個建議-劉潤專欄|商周 https://bit.ly/3LnWew8
--------------------------
以後,我們要靠本事賺錢了
2022-02-06 11:09
今天是大年初六。
從大年初一開始,我把過去咱們公號閱讀量最高的幾篇文章,分享給你。
恭祝你在新的一年裡萬事順意,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今天就為你分享我們2021年3月25日發布的文章:《以後,我們要靠本事賺錢了》。
以下正文。
圖片
最近和一些創業者、企業家們交流,大家有一個普遍的感受:
這兩年,那些穩定的、確切的通道逐漸消失了。
如今生意做得又累又苦,已經足夠努力,卻還是在生存邊緣掙扎。
紅利變紅海,利潤越攤越薄,競爭越來越激烈。
容易賺的錢肯定是沒了,往後大家得做更難的事。
以後,要靠本事賺錢了。
圖片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覺?
因為看見了幾乎每一個行業,都競爭慘烈。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餐飲。
餐飲,是萬業之祖,在中國的總份額,大概是4萬億的規模。
餐飲,也是分散市場,很難做到贏家通吃。中國最大的餐飲企業,是百勝中國,2018年大概是400多億人民幣,也才佔整個市場的1%。
也就是說,人人都有機會。
但是,就是這樣“人人都有機會”的市場,卻競爭慘烈。
結果,也是天差地別。
開餐廳,幾乎完全是靠精細化管理的能力,從指縫裡摳出每一分錢。
買菜時討價還價,服務時笑臉相迎。8毛錢的成本,想辦法要降到7毛5。
餐廳幾乎是一個必須由老闆親自開的行業。僱傭其他人,稍有不敬業,就會虧損關門。
所以,能在餐飲業待下去的人,都很勤奮。這裡飛不起來,只能靠勤奮肉搏。
你知道,這樣的人已經很少見,也很優秀了。想再好,太難了。
但是,很多這樣的人,現在也只是勉強糊口,還過得去。
為什麼?因為,還有更好的,擠壓生存空間。
勤奮,是基本的。能保證做到80分,但是想要做到90分,光靠勤奮不夠了。
靠什麼?要靠對行業的理解。
餐飲,尤其中餐,最大的問題是不能標準化。
做菜油溫八成熱,精鹽要少許……但多熱是八成熱?多少才是少許?全是不能標準化的手感。
只要好一點點,都有巨大的優勢。
有一個品類能比較好解決這個問題——火鍋。
用標準化的底料實現對味道的品控,降低成本。又用中央廚房提高運營效率,保證菜品新鮮。
可複制的標準化,是比勤奮更厲害的武器。
勤奮只是耍大刀,可複制的標準化才是機關槍。
所以,能做到這一步的人,寥寥無幾。也能活得不錯。
但是,還不夠。
為什麼?因為,還有更好的,要爭奪市場。
對行業有理解,能做到90分,但是,想做到100分,甚至120分,還是不夠。
靠什麼?靠技術和認知。
什麼意思?
我之前遇到一位企業家,他是在中央廚房,幫助高端餐廳做預製菜的。
我問他:那你做什麼菜?剁椒魚頭?還是清蒸刀魚?
他說:我們不做,那種菜太簡單。
那做什麼?
我們只做那些,餐廳需要做大量時間成本準備的菜。比如紅燒肉,比如糖醋小排,比如獅子頭。
我在中央廚房做好,比他自己現場做,成本要便宜很多。
我們憑本事幫用戶省錢,然後,我們從省掉的錢中間分一點點。
所以,在疫情期間,他們的生意不但沒受影響,反而同比增長了300%。
我突然意識到一個驚人的事實:
今天我們去的很多餐廳,其實已經很少吃到現做的菜了。大約60%,都是急凍預製菜。
但是,我們根本吃不出來。還是感覺很新鮮。
因為,現做的急凍技術,甚至可以做到,把一條活魚冷凍,解凍之後,還是活的。
今天的食品工業和餐廳供應鏈,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
這是在慘烈的競爭中,真正的降維打擊。
預製菜的技術,從省錢中賺錢。
這是靠本事在賺錢。
這不僅是技術的優勢,更是認知的碾壓。
图片
(圖為急凍紅燒肉,我在家按照餐廳的SOP用5分鐘製作,果然和餐廳一樣好吃)
图片
我和這些創業者和企業家說:
你雖然很努力,但是未來一定要在努力中,拿到至少一次“非線性的收益”。
否則,很有可能下次就失敗了。很有可能就是“普通的,窮人的一生”。
什麼意思?
我們經常以為,競爭是均勻的,線性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50分的努力,能賺50元。
80分的努力,能賺80元。
90分的努力,能賺90元。
100分的努力,能賺100元。
我們總覺得做到60分,就算是及格了。
但其實不是。
絕大部分人都能做到60分。
要想生存下去,在任何一個行業,現在都至少要做到90分。
90分,才是及格線。
而真正優秀的人,至少都是98分。
在這個線性競爭市場裡,都有手有腳,都很勤奮。
所以,在這個紅海裡,只靠吃苦,已經不行了。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很多“勤奮的,但其實是窮人的一生”。
甚至,現在都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了。
50分的努力,1分錢都賺不到。
80分的努力,還是1分錢都賺不到。
90分的努力,能賺90元。
100分的努力,能賺1000元。
120分的努力,能賺20000元。
絕大部分人,就在80分-90分之間。
活也活不好,死也死不掉。
我們經常說,要進入藍海市場,要進入藍海市場,但為什麼就是那麼難做到?
因為藍海不在紅海的旁邊。藍海在紅海的上邊。進入藍海的真正挑戰,不是找不到,而是上不去。
每個市場的門票是不同的。
想要進入下一個市場,拿到“非線性的收益”,至少要比別人好10倍。
這10倍,不僅僅是努力,更是認知。
認知,可能就是以後最大的本事。
認知到,才能想到。想到,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所以,未來的優勢,都是認知的優勢。未來的競爭,也都是認知的競爭。
图片
提升認知,有幾個具體的建議:
第一,多讀書。
每一本書,都能打開你的盲區。
讀的書越多,理解的東西就越多。
前人的思考,我們的階梯。
站在1樓,10樓,100樓的視野,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年至少20本書。如果可以,考慮50本以上。
第二,多見人。
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接觸不同的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思考問題的方法。
成長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需要看到更真實的世界。
只有見過足夠多的人,才知道什麼人是真正有格局的,什麼樣的觀點是真正有價值的。
第三,多旅行。
旅行,是打破自己認知閉環的好方法。
為什麼他們的習俗是這樣?
為什麼他們的方法是那樣?
為什麼他們有文化是這個而不是那個?
旅行的意義,不是尋找相似,而是收穫不同。
帶著洞察之眼、懷著反觀之心,沐浴在巨大的不同之中,回來的,才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自己。
眼中有不同,是眼界;心中有不同,是胸懷。而只有走出去,才有機會見識這些不同。
第四,逼自己。
改變,對大多人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但是想要提升認知,就必須要做出改變。
把自己扔到一個更有壓力的環境裡。環境會影響人,深刻改變一個人。
進入一個圈子,別人的三言兩語,可能就是你的醍醐灌頂。
逼自己到一個信息密度,人才密度,交流密度都更高的地方。
如果我們只想發生較小的變化,那麼專注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就可以了。比如把杯子倒空。
但是,如果想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想獲得真正的認知優勢,那就要逼自己,可能連杯子都要換掉。
最後的話
以前,哪裡都是紅利,隨便做點什麼,都能賺錢。
賺錢還比較容易。現在,紅利漸漸消失,需要更加努力。又累又苦,卻越來越難。
以後,只有努力也不夠了。我們要靠本事賺錢了。
競爭的門檻越來越高,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對我們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我們有更高認知。
你永遠賺不到,認知範圍之外的錢。
未來的競爭,都是認知的競爭。未來的優勢,也是認知的優勢。
PS:很多公司的放假到今天結束。明天就要上班了。來,今天我們就在文末做一道“收心題”,以下是題目:
王師傅是賣魚的,一公斤魚進價48 元。現市場價大甩賣36 元一斤。
顧客買了兩公斤,給了王師傅200 元假錢,王師傅沒零錢,於是找鄰居換了200 元。
事後鄰居存錢過程中發現錢是假的,被銀行沒收了,王師傅又賠了鄰居200元。
請問:王師傅一共虧了多少?
-----
據說,這是一道可以測出一個人有沒有商業頭腦的數學題。算對了就不用上班了,創業去。算錯了,明天還是老實上班吧
以後,我們要靠本事賺錢了 https://bit.ly/3rxNCLD


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學到了)佩珊 2022/08/12
用最真誠的文字,傾聽心底的聲音,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我是佩珊,陪你一起閲書、閱心、閱塵世的小編。
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學到了) https://bit.ly/3QADOdO
「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在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辦法,你將工作一輩子」——巴菲特
總有人好奇那些富豪、聰明人到底是如何變聰明,變富有的,我想巴菲特有實力回答這個問題「股神」巴菲特,世界最頂級的富豪之一,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創造了從100美元翻倍到720億美元的神話。
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巴菲特的4點建議,很可能成為改變你人生的契機!
不把工作當做生存手段
我們去上班的路上:愁眉苦臉,內心煩躁、鬱悶,而巴菲特是跳著踢踏舞去上班的。
這便是巴菲特給我們的第一點建議:別把工作當做生存手段。
不僅巴菲特如此,稻盛和夫也是如此,他剛畢業的時候公司都要倒閉了,工資也付不起,但稻盛和夫卻依舊憑藉熱情在工作。
馬雲在剛創立阿裡巴巴的時候,想的也不是賺錢,而是服務所有人。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富豪在工作的時候都不把工作當成生存手段,他們一定會給工作賦予更多意義,這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秘訣。
其實這其中的邏輯很好想清楚,當你過度關注通過工作生存、賺錢的時候,往往會忽略能力的提升,並且一旦一份好工作賺不到錢了,你會放棄去到另一份多一點錢,但沒那麼好的工作,從長期看,這樣做反而會越來越退步。
不把工作當生存手段,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
不被習慣左右
巴菲特曾說過:「習慣的力量是壓倒一切的力量,無論是好還是壞」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跳蚤放進玻璃杯,一下它就能跳出來,但是蓋上蓋子,跳蚤試了幾次都跳不出來之後,它每次只跳蓋子那麼高,後來把蓋子打開了,這個跳蚤已經養成了只跳一點高的習慣,再也跳不出來了。
現在很多人也在被習慣給掌控著,習慣從某種情況下來說,能讓我們反應更快,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習慣蒙蔽了我們的雙眼,把我們束縛著,聽到專家說什麼就一定相信什麼,有些事10年前是對的,現在碰到了還是毫不猶豫的按照10年前的思考習慣去做。
那些頂級富豪、聰明人,絕不會讓自己被習慣左右,而是絕對理性,以更慢的速度,來做出更準確的決策,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學會的事情。
關于如何做到絕對理性,其實非常簡單,核心就一個字「慢」。
不要輕易說話、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輕易行動起來,盡可能把生活中的節奏都放慢一些,這樣便能抵消一部分習慣的力量,從理性的角度去思考。
3.不會總是抬頭看天
巴菲特曾說過一句話:「從小事做起吧,年輕人,不要成為懷才不遇式的悲劇人物」
曾經看過一個段子,月薪3000的人,談論的一般是豪車、豪宅,月薪3萬的人討論的是公司管理,月薪30萬的人討論的是明天怎樣和某位老闆做好溝通。
越是有錢的人,越不會總抬頭看天,而是注重眼前的事情,而那些沒錢的人,總喜歡抬頭看天,腳下的路都不知道走到哪去了。
這其中是有很嚴密的邏輯的,試想一下,如果你最終的目標是月入百萬,你要是整天想著月入百萬,可能一輩子也完成不了,因為每天都會被這個目標打擊到,但如果你把這個目標縮減成每天看多少頁書,請教多少個朋友,是不是會更容易做到呢?
比起抬頭看天,更重要的是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把終極目標縮小到每一天,踏踏實實的前進,最終定能取得成功。
4.不會一口氣吃完辛苦得來的果實
巴菲特曾說到:「我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富有,節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些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會一口氣吃完自己辛苦得來的果實,而是有規劃的節儉使用。
看過一個段子,引人深思。
A和B都有一串葡萄,5顆酸的5顆甜的,A先把甜的吃了,再把酸的吃了,他也因此對葡萄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覺得人生太苦。
但B先把酸的吃了再把甜的吃了,他也因此對葡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覺得人生只要堅持就有希望。
B是一個節儉的人,他也因此對人生充滿了希望。
每個人都要懂得節儉,區分「需要」和「想要」,在窮的時候,最多滿足自己的需要,儘量不要滿足自己的想要,把果實留著,相當于就是本金,隨著時間的推移,本金越多,人生的希望便越大!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學到了) https://bit.ly/3QADOd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