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的起源有二,一謂起于“共”姓。據《元和姓纂》,上古炎帝神農氏之後十四世日勾龍,勾龍生垂,為堯共工之官,因命氏列于諸侯,封于共國(在今河南省輝縣),稱為共伯。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其後人稱共氏。東漢靈帝時有大臣共普,因宦官勢張,棄官避禍,改姓為“洪”,遷居燉煌(今甘肅涼州)而族姓昌大。故洪氏以“墩煌”作為郡望。
英林洪氏大宗祠 https://bit.ly/34PKwGg
------------------------
后土-句龍-玉豬龍-姜太公的祖先/有個叫句龍的人,他是神農氏(姜姓)的第十一代世孫,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NT$6,950萬近估價的460倍之多,令不少人跌破眼鏡。究竟這件「玉豬龍」是何方神聖?又為何能意外地高價成交?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3SluXD
后土-句龍,即后土掌管社稷、土地的社神+中國第一個世襲帝制皇朝—夏朝的圖騰即為“勾龍”/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姜太公的祖先/顓頊治理天下,設立了五官。句龍因治水土有功,被顓頊任命為土正官,稱為后土。后土,是主管土地的官職名稱,也是主管五土的總神,能生養萬物。 因后土能平水土,立下赫赫功勳,所以將祭祀后土的祭禮稱為社祭。古代凡是建立赫赫功勳的人,可與后土配享,附祀於廟,同受祭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jXPZkA


英林洪氏大宗祠
  洪氏是一個常見的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O.14%,居中國姓氏人口排行107位。以浙江、江蘇居多,兩省洪姓約佔全國漢族洪姓人口28%。在閩南,洪氏是一個歷史悠久,傳裔眾多的望族。僅晉江、石獅洪氏就有68村,總人口6—7萬人。晉江洪氏分佈主要在青陽鎮(現西園)錢嶼、蓮嶼、梅嶼,及英林鎮,金井鎮,龍湖鎮一帶,稱“五十三鄉洪”。
  洪氏的起源有二,一謂起于“共”姓。據《元和姓纂》,上古炎帝神農氏之後十四世日勾龍,勾龍生垂,為堯共工之官,因命氏列于諸侯,封于共國(在今河南省輝縣),稱為共伯。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其後人稱共氏。東漢靈帝時有大臣共普,因宦官勢張,棄官避禍,改姓為“洪”,遷居燉煌(今甘肅涼州)而族姓昌大。故洪氏以“墩煌”作為郡望。一謂洪氏來自宏、弘、翁等氏之後改姓而成。《通志氏族略》載,豫章有弘氏(一説宏氏),因避宋朝諱而改為同音的“洪”字。又據《六桂堂族志》謂:五代時有由莆田竹嘯莊遷泉州的翁乾度,“官至郎中,娶夫人陳氏,生六子”,因避亂將六子分別改姓:長子處厚,字伯起,分姓洪;次子處恭,字伯虔,分姓江;三處易,字伯簡,本姓翁;四處樸,字伯悖,分姓方;五處廉,字伯約,分姓龔;六處休,字伯容,分姓汪。至宋初,六子先後俱中進士,居官顯榮,人稱“六桂聯芳”,其苗裔振振繩繩,分佈廣泛,故閩南乃至東南亞一帶華僑,俱以“洪、江、翁、方、龔、汪”六姓為同宗,稱“六桂堂”。
  洪氏人閩南先後有下列幾支派:
  一是唐末乾寧年間由河南光州固始從王審知人閩,經三遷後肇居於晉邑南關外十四都英林鄉的十四朝奉;
  一是南宋初年,洪皓、洪皎昆仲之後裔,由江西樂平人閩分居於同安、晉江等地,錢嶼洪氏屬於這一支派;
  一是宋乾興元年(1022),江蘇吳縣人洪仁璲任職漳州府長泰知縣,攜眷遷居長泰,傳裔分佈于漳州、龍海、漳浦、東山一帶。
  英林洪氏是最早入閩,傳裔眾多的一支。
  據《英林洪氏族譜》記:“一世始祖十四朝奉,妣郭氏恭人。公河南光州固始縣人,緣黃巢、王仙芝作亂,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896年),錢繆剋復越州,時王審知自稱福建留後,因以將軍扈閩。越四年丁巳(897)公偕二子從王審知入閩來泉,初居晉邑十四都湖北洪厝(即符卿郭冠山墓前),公幼習詩書;諳熟山水,曾悟東山勝水煙霞雅趣,旋而移居厝跡前,殊猶未遂所願。因見英林地脈攬英山之勝概,揖虺水之奇觀,故三遷而肇基英林,是為英林洪氏之始祖。迨二子成立,遙念光州固始,乃以家事委二子,遂單騎而歸。途中染病,卒于惠安,就地安葬在惠安縣南山前鄉湖坑山,穴名青草龍,又名白鶴現介。妣葬在固始縣。”
  十四朝奉肇基英林以來,迄今一千餘年,傳承三十五世,本村分南、北二社,七個房頭,人口近萬。分支不僅遍佈泉州晉、南、惠、同、安、永、金諸邑,而且傳播閩、浙、贛、皖、粵、臺、港、澳,以及歐、美、日和東南亞諸國,尤以旅居菲律賓者為多。
  洪氏族大丁多,歷代名人仕宦者輩出不窮,忠勇廉節,文武兼資。舉其特出者如下:
  洪皓(1088一1155),字光弼,江西鄱陽人,宋政和五年 392
  (1115)進士,官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建炎三年(1129)為大金通問使出使金國,兼任淮南、京東等路撫慰使。金人曾脅迫他和副使龔璃留作偽齊劉豫的官,皓誓死不從,被流放于冷山牧馬而不屈服,得金人所敬,屢欲封其官爵,皆力辭。皓身囚金國,心不忘宋,時因秘使通于宋廷。被囚14年,至紹興十二年(1142) 始得還朝,“忠義之聲聞于天下”,高宗譽其“卿忠貫日月,雖蘇武不能過”。除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兼權直學士院。後為秦檜所忌恨,被貶出知饒州,旋除饒州通判,後被囚大理獄,流放嶺南,至雄州卒。秦檜死後,得以平反,復其官,謚忠宣。
  據晉江英南譜注:“英林洪氏五世祖文安公偕父經商,胥宇安徽定居焉。傳到四世孫洪皓,宋政和乙未科狀元及第,官至徽猷閣大學士,綸音忠貫日月,三瑞流光”。據此,洪皓係英林始祖十四朝奉公派下第九世孫。故傳衍自洪皓的同安洪氏(在全縣有109個村,人口3萬多人)、晉江嶼頭洪氏也屬英林派下宗支。
  洪皓有三子,長洪適,字景伯,與弟遵、邁先後中博學宏詞科,孝宗時歷遷司農少卿,權直學士院、累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次洪遵,字景嚴,紹興十二年(1242)與兄洪適同中詞科,授正字,累進資政殿學士。三洪邁,字景盧,紹興間中詞科,累遷左司員外郎,使金,知贛州、婺州,特遣敷文閣待制,以端明殿學士致仕。著有《容齋隨筆》、《夷堅志》,並輯有《唐人萬首絕句》行於世。
  相傳洪皓初官寧海主簿,代行縣令事,減賦稅,撫恤貧民,深得人心。當年縣中荷花、桃、竹皆成連理,故名其居日“三瑞堂”,或説皓之三子適、遵、邁俱為學士,時人稱為“三瑞”,故洪氏以為堂號至今。 393 洪天錫(1202—1267),字君疇,晉江廿三都(現屬石獅)後廳人,南宋寶慶二年(1226)進士,歷任潭州知州、監察御史、福建安撫使、顯文閣直學士等職。居官耿介敢言,不畏強暴,任監察御史時,屢次上書理宗皇帝,抨擊貴戚、巨閹。關心民疾,決疑獄,劾貪吏,革時弊,濟民困,遇災開倉賑民,奏請罷民間“荔枝貢”。史評:“天錫言功有準繩,居官清介,I臨事是非不可回折”。時譽其“近世敢言之士,始終一節,明目張膽,言人所難,惟溫陵洪公一人”。
  洪朝選(1516一1582),字舜臣,號芳洲,同安翔風裏十三都洪厝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任至刑部侍郎,通議大夫。以廉潔秉公,執法嚴明著稱。因辦案不阿,忤逆時相張居正意,被羅織罪名,削職回原籍。居正牙爪勞堪為福建左布政時,更與同安知縣金枝,捏造罪名,逮訊洪朝選,殺害於獄中。至萬曆二十二年(1594)始為平反,神宗皇帝派員諭祭,讚其“撫雄鎮而隨任有聲,握大獄而執法不撓”,崇祀于鄉賢、名宦祠。
  洪富(1488—1560),字國昌,晉江錢嶼人,蔡清再傳弟子,究心易學,嘉靖乙醜(1529)進士,官至四川參政,為官清廉愛民,人稱“洪佛”。晚年致仕,詩書自娛,誨鄉人誠心篤行,人稱長者。
  洪可弼(1538—1575),字旭臣,晉江十四都蔡岱村人。嘉靖辛酉(1561)中舉人,乙醜參加會試,時當倭寇作亂,他在策問中以“寓兵于農,山海防禦”的擘畫受讚識,授以贛州定南知縣。至則修學宮,鑿通道,以利民生,得百姓擁戴。附近有賊寇據山稱帝多年,欲攻定遠,見可弼有備,遂請降。可弼與約降,不意憲臺希圖大功,以生擒賊首上報。可弼與之爭,具疏詣闕。憲臺忌之,設宴置酒毒殺可弼于贛州府堂。定南人立廟祀之。
  洪澄源(1549—1608),字子定,洪富孫。萬曆癸酉(1573)舉人,丙戌(1586)進士。官至貴州按察副使,備兵畢節,率宣慰土司平楊應龍之叛。擢貴州按察使,轉雲南右布政。
  洪清鰲,字六生,晉江十四都後廳(今石獅)人,崇禎已卯 (1639)拔貢生。唐王人閩,洧鰲往迎,授衡州通判,抵楚督師,改授道州刺史,收編原李闖王部下十三鎮以抗清,功加總督兩粵滇黔晉楚豫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僉都御史,據險出沒荊湘間。清軍分道進攻,南明部將李來亨等兵敗,縱火自焚。洧鰲被執,勸降不從,戳于巫山,臨刑神色不變,屍體被投入巫峰三峽中。
  洪承疇(1593—1665),字彥演,號亨九,南安英都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進士,崇禎間任陜西三邊總督,多次挫敗李自成起義軍。崇禎十二年授薊遼總督,赴東北抗清,松山兵敗被俘,歸順清朝。順治元年隨清兵人關,乙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都督院右副都御史原銜人內院助理機務,對於清朝的政權建設、社會秩序穩定提出一系列措施。順治二年,受任招撫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以撫、剿並舉,克平江南抗清勢力。順治十至十七年,又奉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以清除南明抗清勢力。卒謚文襄。因南安英都洪氏係英林南社九世仙尉公傳裔,故洪承疇亦為十四朝奉之裔孫。
  洪秀全(1813—1864),廣東花縣人,1851年1月在桂平金田村組織起義,由金田出發連克梧州、柳城、長沙、岳州,立國號太平天國,1853年攻克武昌,繼而攻克南京,定都南京,自號天王。後因清兵進攻及內部分裂而敗亡。據廣東花縣《洪氏宗譜》,洪秀全出自南宋名宦洪皓之後,洪皓曾孫洪璞遷福建晉江,其後人洪貴生又從晉江遷潮州海陽布心,洪貴生曾孫洪貞祿于明永樂間又遷至石埕縣石坑堡。其後人洪沿三又于清康熙年間遷花縣官祿埠村。算來洪秀全是洪貴生的第十六世孫。
  英林洪氏不僅在晉江、南安、同安,廣東吳川、遂溪、廉江、赤坎、高州、電白、信宜,廣西合浦,海南雷州等處有支派分佈,在臺灣也有許多傳裔。
  據族譜統計,康熙、乾隆年間,英林北社十三至十四世遷臺者達207人,南社十一至十六世,遷臺者達347人。其中很多是 “兄弟同往”、“父子同往”或“祖孫四代同往”的。他們廣泛分佈于彰化縣、諸羅、臺北府、淡水港、東港、艋甲、竹塹、臺北、鹿港、草尾店、臺灣府城、鳳山靈仔寮、笨港、鳳山番仔寮、臺南阿裏港等地。現今在臺灣的洪氏有28萬人,按臺灣人口比例排行第 15位,其中大半與晉江英林有淵源關係。如現任世界六桂堂宗親會理事長、臺灣六桂堂宗親會會長的前監察委員洪,復德祖籍就在石獅後廳,即英林九世介壽公的傳裔。近年來,已有不少臺灣洪氏族裔前來英林尋根謁祖。
  英林洪氏原建有祠堂,明季為兵燹所毀。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時有崳上村二十一世孫洪光弼,字光輔,自幼旅居暹國 (泰國),創辦實業,積聚至數十萬金,暹國王賜號“昭誇”(即國佐)。光弼身居異域不忘故土,回國鼎建崳山小宗祠。又捐金百餘為倡,擇本房小宗舊址,籌建大宗祠。返暹之後,獲悉工程因故遲延,弗克告竣,便再捐七百餘金,命長子尚彬協族中耆老董理修祠事,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冬建成。“廟貌聿新,前徽式廓,匪獨慰于水源木本之思,尊祖敬宗之念,亦俾異日子孫瞻仰 396 遺規,報本追遠,時切春秋俎豆之感。”
  清乾隆年間,南安古山洪應心撰大宗拜祖祭文28句,每句 4字,計112字,無一雷同,便議定為英林洪氏昭穆,自十九世起啟用:“宜茲孫子,爾玉汝球。溯源我祖,肇于光州。瞻斯英里,乃奠厥攸。詩書禮樂,燕翼貽謀。分支析派,近遠一儔。掇科取第,文采風流。忠孝廉節,令聞長悠。謨烈昭垂,億萬春秋。後昆踵武,儀式作逑。日昌載熾,克紹箕裘。敬勖來許,交勉家修。名題麟閣,身登瀛州。為國楨幹,德業炳彪。永似以續,弗愧前猷。”
  英林洪氏大宗祠于光緒己卯年(1879)一度重修。至1955 年被拆毀改建為英林糧站,又經40餘年,至上世紀90年代,經海內外族人共議重建,分別成立英林洪氏大宗菲律賓建委會、英林洪氏大宗香港建委會、英林洪氏大宗建委會等組織,籌集資金,主持重修事宜。擇吉于1991年11月破土興工,至1992年 12月竣工。
  新建洪氏大宗祠為大三開間兩落硬山頂建築,坐北向南。三川脊屋頂,石構面墻,磚石山墻。開三通大門,門廊並列四柱,階前聳立一對青石獅子。門口兩級石埕,並建有圍墻。門墻石堵皆精工雕鏤,有影雕、線雕、浮雕、透雕各種吉祥圖案。大門青石匾鐫“墩煌衍派”,其上方又懸黑漆金字牌匾,上鐫清光緒狀元貴州人夏同和手書“洪氏大宗”4個顏體大字。左門匾鐫“六桂傳芳”,右門匾鐫“三瑞流光”。門柱皆鐫聯對,有“岩峰虎踞鍾靈毓秀,湖澤龍蟠蔚瑞呈祥。”“英山勝概標名族,林海雄風蔚大宗。”以表祠堂勝概。
  大廳比天井高出五級臺階,寬闊宏敞。廳內梁枋、籠扇、案桌皆朱漆鎏金。廳壁用紅磚砌築。梁枋間挂滿黑漆金字匾額, 有“天王”、“第一丞相”、“大學士”、“都督都監”、“刑部侍郎”、“廷 尉榮封”、“都憲”、“副總府”、“經文緯武”、“特簡黃堂”、“祖孫進 士”……不下數十方。廳中石柱皆鐫聯文,稱頌歷代先祖功德, 如:“劾三姦正國持綱大宋尚書第;敦五族安邦制策皇清將相 ’家。“冷硎山誌報君恩,峻節昭昭臨大節;道州府身殉國難,忠心耿耿格天心。”
  祠堂兩廡鐫有“英林洪氏大宗始建碑記”、“英林洪氏大宗重建 碑志”及“英林洪氏大宗重建海外菲、港、臺等裔孫捐資芳名綠”。
  1992年臘月,洪氏宗祠竣工,舉行落成暨升祧大典,海內外 胤裔紛紛組團還鄉拜祭祖先,盛況空前。亞洲晉江社團聯合會 董事秘書長洪長存先生的題詞,表達了洪氏後人的心聲:
  “洪氏大宗祠得以重建,標誌著中華民族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拆毀與重建,相隔何其短暫,破立之間,中國人民經受的酸甜苦辣盡在不言中。唯人們應堅信,光明和希望永在人間。
  重建的意義在於緬懷和紀念,這是中華民族不忘本的美德。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是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下,凝聚著無窮的生命力,年年代代,代代年年繁衍不息。
  重建的意義也在於對洪氏後人的策勵,翼其繼承祖德,精誠團結,努力上進,壯強體魄,為人類社會立功、立德、立言,敢領風騷,自立於中華民族之林而毫無愧色。”
英林洪氏大宗祠 https://bit.ly/34PKwG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