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341161249N024台南市北極殿(二級)(1)800px-臺南北極殿2020-10-05_165940

 

全臺最古老匾額 唯一存世明代古匾
台南北極殿 明寧靖王題「威靈赫奕」匾 
台灣古匾故事知多少? ∣ 典藏 ARTouch.com https://bit.ly/33tNVek
在早期的古蹟導覽介紹中,多會提及全台最古老城市--台南有三大名匾:首廟天壇的「一」字匾;台灣府城隍廟的「爾來了」匾以及竹溪寺的「了然世界」匾,它們雖享盛名,然而論及全台最古老、也是唯一存世的明代古匾,具有重要古物或國寶之價值者,當屬台南北極殿正殿所高懸的「威靈赫奕」匾。其中行陰刻行書:「威靈赫奕」,上款:「己酉中秋吉旦」;下款:「術桂書」,以及「寧靖王書」四字方款。己酉年為明永曆二十三年(1669)。匾由多片木板拼接而成,由其額面、邊框等裝飾方式看來,可能曾經多次重修或重漆。北極殿創建於明鄭時期,主祀明朝輔國守護神「玄天上帝」,是全台最古老的玄天上帝廟。清代蔣毓英《台灣府志》(1685)載:「上帝廟,在府治東安坊,偽時建,祀北極大帝。內有明寧靖王楷書匾額『威靈赫奕』四字。」鄭氏入台後,先在崙仔頂西北方設帳奉祀,鄭經(1642-1681)以陳永華(1634-1680)主政後,局勢安定,始在府城地勢最高的鷲嶺上興建新廟。1669年慶成時,監軍明寧靖王朱術桂(1617-1683)獻匾,以廟鎮東寧龍脈,定名為北極殿。玄天上帝為北方玄武之神,北方屬水,顏色尚黑,故廟中門神、楹柱、旗幟等彩繪裝飾多以黑色為基調,極富特色。北極殿所在鷲嶺為「府城七丘」之一,是台南老城區地勢最高處,亦為明鄭行郊天之祭的天壇所在,地位重要,由此可見。其位置約當現今湯德章紀念公園、台南測候所與台灣首廟天壇一帶。
台灣古匾故事知多少? ∣ 典藏 ARTouch.com https://bit.ly/33tNVek


【台南府城景點】北極殿。保存府城歷史最悠久匾額 @ Y Hua 就愛旅遊攝影 :: 痞客邦 ::

全臺最老的匾額 全臺最古老的古匾,係典藏於臺南市國定古蹟北極殿中的「威靈赫奕」匾,為明朝寧靖王朱術桂於明永曆己酉年,即永曆23年(1669)所獻立,距今(2011)已342年。 「威靈赫奕」為臺灣唯一一塊明朝古匾。
明寧靖王所書「威靈赫奕」木匾一方,落款於明永曆23年(1669),是目前台灣最古老的匾額,也是唯一存世的明代古匾
地點:台南北極殿
開放時間:6:00 ~ 21:00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89號
門票:免費參觀
台南北極殿建於明永曆廿三年 (1669年)
至今快三百五十年的歷史
在北極殿內有一塊鎮殿之寶,府城最古老的匾額
「威靈赫奕」匾額
府城匾額中年代最古老的
為寧靖王朱術桂於明永曆二十三年 (1669年) 敬獻

【台南府城景點】北極殿。保存府城歷史最悠久匾額 @ Y Hua 就愛旅遊攝影 :: 痞客邦 ::

下載 (59)1523146258-10208726711523146217-37668812991523146196-23340213761523146273-2120278761beijidian2下載 (60)


臺南北極殿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主祀玄天上帝,是一間明鄭時期就已建立的古廟[1]。過去稱為「上帝廟」、「台南上帝公廟」、「真武廟」、「元帝廟」[1],其別名「大上帝廟」是與位於赤崁樓附近的「小上帝廟」開基靈祐宮相對而來[2]。於1979年公告為二級古蹟,現為文化部所轄國定古蹟(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3]。
臺南北極殿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AeJiL
沿革
立廟由來
明寧靖王之「威靈赫奕」匾。
玄天上帝是明朝的重要信仰,鄭成功的部隊來臺後,興建了多所玄天上帝廟宇[註 2][1][5][2]。而臺南北極殿所在的鷲嶺,則是承天府四坊(清臺灣府城一帶)地勢最高之處[2][1]。據說北極殿所在地在荷蘭時期曾是一間漢醫館,鄭軍攻臺時佔有此處以醫治傷兵,後來即將此醫館改建成北極殿[註 3][1][2][4]。
臺南北極殿確切的建立年代不詳,清代方志多用「偽時建」一詞帶過[1]。但因為有寧靖王匾的落款年份,所以可知在永曆廿三年(1669年)以前北極殿已經存在[1]。
發展
進入清朝之後,玄天上帝信仰的地位受到影響,據說清朝更刻意推廣媽祖與關聖帝君信仰,並編造屠宰業之神話故事加以打壓[1]。不過首任臺灣府知府蔣毓英仍在康熙廿四年(1685年)捐俸整修,之後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當地居民重建[1]。此時廟宇周邊有寬廣的空地,且廟宇左邊是車路要道[1]。但後來有林天生、楊養兩人[註 4]佔地興建店屋,後來官府判決兩人每年要給廟方地租番銀四兩,而上帝廟周邊20間店屋也要每年繳地租,為此於雍正八年(1729年)三月立碑(〈上帝廟店屋地租碑記〉)公告[1]。而後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鄉賓黃世景重修,但過程有些狀況,三年後(1788年)由知府楊廷理續成,並追討遭到侵佔的廟地[1]。然而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有廟後居民馬梓增築房屋侵佔廟地,當時的值年爐主郭友等人乃向當時的知縣仇賦苹提出控告,最後判罰番銀40元,且每年要繳地租[1]。次年(1791年)七月,應郭友等人的請求,官方同意立「大上帝廟示禁碑」將此事公告,以示警惕[1]。
嘉慶九年(1804年),當地居民方相、林慶雲、蔡光準等人再次修廟,且在廟後興建公館(又稱桐山營公寓)供桐山營班兵暫住[註 5][1][4]。道光十五年(1835年),因廟宇倒塌多年,再次重修,桐山營班兵也有參與此次工程[註 6][1]。這次重修也有順便整修公館,且為怕後人不知來歷,有官兵長期占住或占為己有,乃立約要如何管理,以〈大上帝廟四條街桐山營公眾合約〉[註 7]與〈大上帝廟桐山營四條街公眾合約〉[註 8]二碑為證明[1]。咸豐四年(1854年)再修,而也是在此時「北極殿」取代了「上帝廟」知名出現在石碑上[1][4]。於同治二年(1863年)北極殿再次重修,是清朝最後的整修記錄[1]。
日治時期,因為明治四十年(1907年)拓寬竹子街(今民權路)成9公尺道路,拆毀了北極殿前殿,遂在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暫為修繕[1]。而後北極殿在大正九年(1920年)重修,次年(1921年)正殿落成,大正十二年(1923年)修後殿,昭和二年(1927年)完工[1]。
二次大戰後,北極殿在民國卅六年(1947年)二月到九月重修,之後在民國四十七年再修(1958年),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又有小修[1]。但在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因為將民權路拓寬到15公尺,又拆毀了前殿,遂在民國五十八年到六十年(1969年─1971年)重修,而成今天廟宇緊鄰街道的景象[1][4]。而後在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與民國七十年(1981年),北極殿又有稍作修繕[1]。
另外在北極殿斜對面的福德祠,原屬北極殿的廟產,一百年前開始租賃他人,原本只有亭仔腳有人擺攤,後來整座祠成為店面[6]。北極殿一度將土地公迎回供奉在後殿東廂,並向店家追討回福德祠的地[6]。原本店家不願搬走,但後來據說有天半夜屋頂垮下來,店家遂連夜搬走,土地因而順利要回[6]。而後北極殿將舊有建築拆除改建回福德祠,工程於2013年年底完工,2014年1月7日進行入火安座[6]。
建築特色
現今的北極殿坐南朝北,三開間,由三川殿、中庭、正殿拜亭、正殿、後殿拜亭及後殿所組成,而其中三川殿乃因應都市法規而蓋之騎樓[5]。由於該廟位於鷲嶺上,故進廟須拾階而上,在當地留下俗諺「上帝廟硶墘(埁漧[5]),水仙宮簷前」(意指上帝廟硶墘(石階)的高度相當於水仙宮屋簷[1],或比較高[5])。另外因玄天上帝是北方之神,而北方在五行中屬水色黑,因而廟中柱子是黑色而非常見的紅色。
廟中有明寧靖王在永曆二十三年(1669年)所書之「威靈赫奕」匾,是全臺歷史最悠久的古匾,日治時期結束時一度差點遭日本人帶走[2]。此外廟中尚有道光年間府城的大鹽商吳尚新(臺南公會堂前身─吳園創建者)遠至姑蘇鑄造的古鐘(今已耗損停用),以及府城名匠潘麗水的彩繪。
臺南北極殿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AeJiL
---------------
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又稱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是北極星人格化的崇拜屠宰業奉為專祀的神祇;一般婦女認為玄天上帝是保護孩童的,所以每逢農曆三月三日上帝爺誕辰的那天,都帶著小孩一起去祈求平安。另有一說,元朝末年,朱元璋在鄒陽湖打了敗戰,逃到一座上帝公廟躲藏,祈求上帝公保佑他渡過劫難,後來,逃過元兵搜索的明太祖,在統一天下後,為了報答神思,遂於原處建新廟,重塑神像,並冊封為玄天上南,御賜「北極殿」匾。目前,民間所崇拜的玄天上帝像,是披髮赤腳,手持寶劍,腳踩龜、蛇各一,象徵真君仗劍伏二妖的傳說。臺南北極殿俗稱大上帝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的府治鷲嶺臺地,因地勢高亢,更顯現廟宇的壯觀魏峨。其後,歷經多次重修,其中還因桐山營兵聚居於廟內,顯得雜亂,前於清嘉慶7年 (西元1802年)在廟後闢建公館,供營兵及同鄉暫住,故也稱桐山營曹館。明治40年(西元1907年)日本人因施行市區改正,闢建道路,而將廟前拆除,到了民國53年(西元1964年),又因市政府拓寬民權路為十五公尺道路,再度被拆。目前的前殿只得做成騎樓形式,再上七級石階才是入口,為三開間,門內的拜亭是民國60年(西元1971年)重新改建的,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神像的神龕華麗繁複、金碧輝煌,由四根金柱頂住層層出挑的到栱,宛如大建築中的小建築。因此,北極殿自建立以來,經過多次翻修,現今的樣貌、結構主要是由日治時期與二戰後翻修所確立,現況廟貌為店屋廟宇之型態。民國96年(2007年)完成修復工程,由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監造。本廟甚為高聳巍峨,又建於鷲嶺之上,古諺有「上帝廟埁漧,水仙宮簷前」之語,亦即指北極殿之廟埁竟然比水仙宮之廟簷還高,也證實了府城大街由鷲嶺往西漸低之地理特徵。
公告日期1985/08/19
公告文號74台內字第338095號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3.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理由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5條綜合評定之
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佈)第27條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臺南市 中西區
地址或位置民權路二段八十九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聯絡單位:古蹟聚落組
聯絡電話:(04)22295848
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地籍資料f073d34e-a643-4a37-a39d-1cf8b3e9d513.jpg
土地使用分區都市地區 保存區
所在地地號中西區本段二小段147、150、154地號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私有北極殿管理委員會建築所有人私有北極殿管理委員會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姓名/名稱
管理人北極殿管理委員會使用人北極殿管理委員會
外觀特徵北極殿建築外觀由前往後可分為:三川殿、中庭、正殿拜亭、正殿(含後檐廊)、後殿拜亭、左右廂房、龍、虎井、後殿。
三川殿:面闊三開間,為整座廟宇的門面,同時具有面向外部環境與面向中庭的兩個主要立面,左右向立面。三川殿空間格局可分三個部分:1.三川殿騎樓部分;2.階梯與三川殿排樓部分;3.三川殿後檐步廊部分。
中庭:「庭」和「天井」同屬廟宇建築中之外部空間,需寬深適中,層次分明,方得風水形家「藏風納氣」的要點。
正殿:面闊三開間,計寬二丈七尺七寸,整個正殿在形制上屬於大型廟宇建築。
後殿拜亭:為四柱造、獨立形制的的後殿拜亭。
後殿:面闊三開間,整棟屋架採對稱中軸配置,四點金柱、前檐柱與左、右兩側的承重山牆、後方的後檐牆共同組構而成後殿主要結構。
室內特徵三川殿:屋頂下的前檐騎樓部分是東北向立面陰影最深的部分,前檐龐大屋面的陰影效果分布於逐級上升的山門牌樓面上,在明亮高聳的屋頂坡面對比下更顯得山門凹入,強烈的製造出廟宇「入口」的意象。
正殿拜亭:堂中唯一使用方形點金柱的空間,位於中庭之後、正殿之前,雖緊鄰正殿卻獨立於正殿屋坡之外。其具四根點金柱、四根半圓附壁柱和兩坡落水的「暗厝」屋面。
正殿:殿內尚保存著一方本市最古老的匾額,為鄭氏時期寧晴王朱術桂於明永曆23年 (西元1669年)敬獻的「威靈赫奕」,還有清康熙52年(西元1713年)臺廈道陳濱的「辰居星拱」匾。另外,雕刻拙樸的石柱礎和嵌在牆壁上的數塊碑記,都是具有參考價值的珍貴文物。
後殿:大通上雖然有架置燈粱,但並無對祭祀空間進行更為明確的實質形式劃分。
使用情形道廟
現  狀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神像的神龕華麗繁複、金碧輝煌,由四根金柱頂住層層出挑的到栱,宛如大建築中的小建築。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屋頂防水、消防安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2SrUpnN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在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的部將劉國軒將軍發起創建,而成為臺南市下營區的信仰中心,鄉民稱之為大廟,距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悠久,以六姓共治為著稱,是全台最知名的玄天上帝廟之一,世界各地都有許多分靈。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下營上帝廟三年一科的「下營香」/姜、林、陳、曾、沈、洪及什姓等六大姓/全台最早期玄天上帝廟(西元1661年) 十月明朝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將軍 (武平候) 、 洪旭副將軍、沉崇明參軍、潘庚鐘參軍、姜孥副參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臺灣古蹟-南部-臺南北極殿 @ NolanTsai臺灣到處玩 :: 痞客邦 ::

492018665_m1520340314-2108006903_n1520340307-2638246493_n11084015_1631153233784779_7549303523574111611_o11136137_1631152980451471_4615797850253668067_o


淺析中國古代的「匾額文化
2019-09-20 由 留言板 發表于文化
中國的古建築集文化與一體,其中樓、台、亭、閣或軒是其組成部分,這些繁複的設計使得它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古典的裝飾品,而匾額可以說是其中的點睛之筆。
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匾額將文化內涵賦予在古建築上,使得古建築變得更加有韻味,這也使得匾額被人們贊為「古建築的眼睛。」
建築的門楣——匾額
《紅樓夢》中賈政就曾感嘆:
「偌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
由此可見,匾額對於古建築的重要作用,「但凡建築,必有匾額」,而匾額在歷史中的作用,不僅僅限於古建築,它所蘊含的是集書法、雕刻、藝術於一體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里的一朵奇葩,在歷史的沉澱下變得耀眼奪目。
01、匾額的演變歷史
中國的匾額文化已經擁有2500年的歷史了,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匾額,但是更多的人認為匾額真正意義上的出現是在漢代,而至今能夠了解到的最早的匾額出現在西漢。
據清《說文解字注》記載:「漢高六年(公園前200年)蕭何所定,以題蒼龍、白虎二闕。」
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匾額,它由西漢的丞相蕭何所制定,並且如文中所說,是為長安未央宮蒼龍和白虎二位殿下所題而製作的。
何為匾額?
《說文解字》曰:「匾也,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匾額」懸於門屏,橫為「匾」,豎為「額」。」
簡單來說,匾額就是懸在門屏上,或用於反映建築物名稱,或表達義理情感,或表達祝福,功用極多。總之,自匾額出現,就被人們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意義,它不僅僅代表著建築的門楣,更代表了古代的榮耀和社會風氣。
木製匾額
《後漢書•百官志》中記載:「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
作為古代的激勵機制,匾額很大程度上維持著社會的表彰制度,作為一種榮譽的象徵,與今天的獎狀可以媲美。
到了唐宋時期,湧現出了一批書法名家,書法的發展迎來了新高峰,這極大地推動了匾額的發展。匾額由最初素人題字,變成了由大書法家執筆題字。
當時,由顏真卿為首,與趙孟頫、柳公權以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其中顏真卿最擅長楷書,因為其下筆雄渾遒勁,被稱為「顏體」,曾多次為寺廟樓閣題字,如江西吉安凈居寺、湖南嶽陽樓等名建築。這些由名家書法家所題的樓閣的「樓匾」,雖然風格各有不同,但是卻讓人大飽眼福。
岳陽樓的匾額
在今岳陽樓景區里,至今還有「五樓並存」的局面,因其經歷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所題字之人隨著錶帶變遷,分別為顏真卿、米芾、趙孟頫、董其昌,到了清代更是由康熙御愛而題,不同朝代的風格,讓人不禁讚嘆連連。
更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宋代,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匾額被「商業化」,大量地出現在民間,成為商戶招牌。
人們常說的「金字招牌」便源於此,不過所謂的金字招牌其實是黑底金字,為了興隆之意,掛於商鋪的大門,這便是「商匾」。
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我們便能看到有一家藥鋪,名為「趙太丞家」,可見匾額商用化的普遍存在。
明清時,匾額除了商用外,有了更為豐富的形式和內容,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滲透,並且出現了對建築物的評價之匾,表達了人們通過建築物展現自己內心追求、願望的心情,被人們成為「頌匾」。而在晚清時代,還出現了「壽匾」,用於為人祝壽而用。
頌匾
上海翰林匾額博物館裡就藏有名為「冰心鶴算」的壽匾,在民間「冰心」意味著清白善良,而「鶴算」意思是說70壽誕,這塊匾表達了祝壽之人的美好願望。
無論是從最初的用於激勵的匾,到後來的樓匾、商匾、頌匾,還是壽匾,匾額都在歷史文化的發展中留下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延續千年的不朽文化,它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精神寄託,經歷了朝代的演變後,它終將成為華夏文明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02、匾額的藝術之美
匾額自產生以來,便隨意的發現不斷地產生新的元素,由最初的簡單題字,到後期的注重書法和雕刻,它集中傳達得是古代文化中獨特的審美觀,而由這些演變出來的匾額更加具備藝術色彩。
匾額上的藝術特徵,豐富多彩,但是因為它融合了書法、詩詞歌賦以及建築,所以可以從題匾、刻匾以及贊匾這三個方面去闡述,匾額的藝術之美,也終將在其中被完全綻放。
精美大氣的匾額
1、題匾,盡顯寓意之美
所謂「題匾」,便是在匾額上題上所需要表達的意願,這些都豐富了我國的古代建築的藝術美,因為匾額中題字不同,表達的寓意和祝願也不同,從而帶來的效果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合適的題匾會使得建築增色、房屋增趣。
《紅樓夢》中,面對園中眾建築,家政隨口一句園中無匾而變得無趣,使得賈寶玉突然來了題匾興致,與眾人體驗了題匾之趣。
而《紅樓夢》中盡顯了匾額的寓意之美,正如金陵十二釵居所匾額的名稱一樣,稻香村、瀟湘館、怡紅院、秋爽齋、蘅蕪苑、大觀樓等匾額不僅為各居賦了名,還使得這些居所日漸生色,隨著時間而變得越來越有內涵。
古代民間,題匾也被用於人們的人際交往,在祝壽時匾額所題為「壽比南山」;
在慶祝房屋建落成功時,所題匾額為「華堂永晝」;
在祝福別人家中添子時,匾額所題為「文曲星耀」……
由此可見,題匾不僅僅只是在匾額上題字,更重要的是,在名勝古蹟的匾額上題字,可以使得山嶽生色、何川增輝;在房屋的匾額上題好字,可以使房屋更加的有趣生動;在用於人際交流時所題匾之字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而這些都源於題匾的美化作用。
頤和園匾額上的題字
2、刻匾,盡顯雕刻之美
刻匾,就需要從雕刻工藝來說起。隨著匾額的發展,雕刻成了匾額中不可或缺的藝術特徵之一,它可以使單調的匾額變得更加生動立體。
刻匾於普通的雕刻有所不同,因為所刻之物為木製品,所以更講究刀工和筆法,力求形神兼備並且蘊含特色。
不過,在古代,因為雕刻手藝有限,所以刻匾並沒有被廣泛推廣下來,反而是近代時被發展了起來。在清末的頻繁戰亂後,紹興人士周家有醉心於傳統文化,一直以文會友、以匾怡人,用此中方法讓刻匾重新煥發光彩。
他所刻出來的匾廣受人們喜愛,建築大師貝垏銘在美的居所被刻為《銘居》;動畫片鼻祖萬籟鳴的堂額為《隨宜居》;陳香梅的書房匾被刻為《梅香萬里》,這些無一不彰顯了其高超的雕刻技術,同時也展示了刻匾的藝術之美。
刻匾之所以受人喜歡,是因為刻匾實施起來雖然較難,但是貴在刻出來的匾額,會有一種俊美傳真的效果,這使得匾額看上去更加具有藝術特徵。
比起掛在門楣上的匾額,這種刻出來的匾額更多地被用於欣賞之用,可以裱好掛在室內供人觀賞。
恭王府的室內匾額
著名古林園學家陳從周曾表示:「家有所刻匾額等物,日前有實用、欣賞價值,日後有收藏文物價值,因為書法均出自名家之手筆,刻得又俊美傳真。」
這番話肯定了刻匾的欣賞、收藏價值,而這也充分說明了刻匾在匾額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更令人欣慰的是,隨著傳統文化被重新定義,刻匾手藝也慢慢地被人所注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刻匾,我們相信刻匾會隨著現代的技術以及時代潮流,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成為與時俱進里的一門獨特手藝。
3、贊匾,盡顯詩詞之美
贊匾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詩詞歌賦的發展,古代的人在送出贊匾時,往往會賦詩一首,以示對匾額的讚美之情。
由此,「贊匾」一方面是指匾額的功用是為讚頌被送之人,而另一方面便是由此引發的詩詞歌賦之美。文人墨客送贊匾時,往往會用詩歌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情,這使得歷史上湧現出一批贊匾「贊詩」:
關於「喬遷新居」,有贊匾詩曰:
「華章溢彩貴閣開,堂前喜事盡徘徊。增光填色新年夜,輝煌繼往再開來。」
關於「金玉滿堂」,有贊匾詩曰:
「金戈鐵馬護河山,玉宇瓊樓享清閒。滿宅春花開富貴,堂前報喜中三元。」
贊匾
諸如此類的贊匾詩,讓我們看到了匾額上不同的一面,有人稱「贊匾賦贊詩」是對人們最好的祝願,因為除了贊匾的祝願,還有贊匾詩的加持,雖然這種說法並不盡真實,但是卻也反應了人們作贊匾詩的美好心情以及對他人的真摯祝願。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贊匾詩的流行,賦予了匾額更加豐富的文化色彩,這些靠詩詞傳遞出來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感,還是一種大眾流行元素的催生,展現了古代人們極高的價值觀和審美觀,而這些便造就了匾額的藝術之美。
03、匾額的文化內涵
縱觀匾額的發展,在中國古代,無論是屋舍還是景觀,都有匾額的身影,每一個匾額都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而匾額上所題之字也顯示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幾千年來,它演變成為華夏文明里的獨特民俗,將古老的文化中的詩詞歌賦、書法篆刻以及建築藝術融為一體,這種將「字、雕、印、色」融為一體的大成,可以說涵蓋了凝鍊的詩文、精緻的雕刻以及深遠的意義,也因此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里的一朵絢麗多彩的花。
而由此的延續流傳下來的「匾額文化」,是對藝術的傳承,對智慧的歌頌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是探索歷史的指引著,是發展文化的引路人。
具有教育警醒意義的匾額
何為匾額文化?
在《藝術研究》中這樣形容「匾額文化」:
經過幾千年的傳承,被時間所沉澱下來的藝術和文化色彩在匾額上盡顯,由此引發的是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的獨特美以及古代人民的文明的精神面貌,這些是華夏文化里需要被傳承和弘揚的一種特殊文化。
每一個匾額的產生,都伴隨著書法、文字、雕刻甚至是漆藝於一體,這使得它成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載體;
每一個匾額都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它的內容是豐富的,涉及建築、詩詞、情懷等多個方面,這使得它成為精神文明的一種延續;
每一個匾額的產生,都是對中國獨特文化和藝術形式的充分展示,它代表的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正如《中國匾額學》所記:
「它獨有的載體和外在暴露的形式,使得匾文更精準、精鍊、精確。匾額文字不僅僅字字精鍊,更重要的是,它還隱藏著中國文化內收的心態,字句構思在匾額上,讓人批判,讓人思索,讓人熟知,盡情開放和傳揚。
匾額上的文化,不僅僅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更多的是對下一代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由匾額所引發的高尚品德可以更好地弘揚道德文化,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它所帶來的不是一瞬間的巨變,而是隨著時間慢慢沉澱下來的永恆變化。
北京恭王府的匾額
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匾額文化,而匾額又豐富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它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終將成為歷史長河裡最不可或缺的一種元素,並在不斷發展的時代里熠熠生輝,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里的一顆耀眼的明珠,那些隨著匾額而流傳下來的東西也勢必會成為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文化力量,激勵人們不斷向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99qoe9l.html


日治時期 昭和年代 臺南名勝 市內ㄧ部 台南寄日本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Facebook https://bit.ly/350xerx

13423871_995864720535192_1520575917281798884_n13445627_995864757201855_718362034443354713_n13344815_995864743868523_6950998931472126242_n13413536_995864737201857_5902323025090730126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