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教興學不僅是莆仙文化名垂天下的根源所在,而且是莆田"海濱鄒魯"最具特色的傳家寶。 所以後來「海濱鄒魯」泛指潮汕莆田地區。 "海濱鄒魯"包括潮州、汕頭、揭陽、莆田、泉州、漳州、新會、福州、金華(江南鄒魯)、徽州(東南鄒魯)

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

鄒魯是對文化昌盛之地的代指。[1]例如,將沿海的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莆田、福建泉州等)稱為海濱鄒魯;將江南的文化名城稱為江南鄒魯。
由來
中國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和孟子的故鄉分別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和鄒國,因此後人就用「鄒魯」來指代文化禮儀發達的地區
----------------------------------
金門無孔廟但有朱子祠 祭祀同具感念教化 https://bit.ly/30g7N2M
金門無孔廟但有朱子祠 祭祀同具感念教化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8日電)金門自古有「海濱鄒魯」美譽,光是宋明清就出了50名進士,但很多人好奇全金門沒有一間孔廟。縣府表示,每年在朱熹誕辰時祭拜朱子,已具有與祭孔同樣感念教化德澤的功能。
依照禮制,奉祀孔廟必須在縣級以上。金門退休國小校長陳為學研判,金門在1915年才設縣,在此之前,金門屬同安縣管轄;因同安已有孔廟,金門不宜再設,加上1949年之後,金門實施戰地政務,政府注重「國防與民生」合一,興建孔廟並非急迫事務,而未能形成議題。
雖然未立孔廟,但金門縣政府仍會在9月28日孔子誕辰日時集會紀念,頒獎表揚優良教師,各鄉鎮士紳及各校家長會人員,也會聯合設宴款待學校教師。雖然沒有祭孔儀式,但官方民間仍有紀念孔子的活動。
金湖鎮金湖、多年國小以及金沙鎮金沙國小、金城鎮金城國中圖書館設有孔子像。值得一提的是,金湖國小在3年前的教師節辦理了金門縣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祭孔大典。不過,因當天天氣燠熱,造成來賓和學生多人中暑,讓湖小飽受批評。
因此,這兩年教師節,湖小暫停祭孔大典。但校長陳為信說,古時祭孔分春秋兩季,由於孔子屹立校園超過40載,與湖小師生感情深厚,湖小計畫在明年慶祝70年校慶時,舉辦春季祭孔,彰顯湖小與孔子的連結。
陳為信今天帶著附設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到孔子銅像前,問小朋友「知不知道這是誰?」小朋友爭相回答:「知道,這是老師的老師。」
教育界出身的李炷烽擔任金門縣長時,有意在緊鄰金門技術學院(金門大學前身)處興建孔廟,並已編列新台幣4億左右預算;後因土地取得困難,加上不久卸任,此事胎死腹中。
1992年到現在,金門雖然持續有倡建孔廟的聲音,都因軍事、政治因素而不了了之。陳為學和退休國中校長楊清國都認為,如今時機已成熟,是思考興建孔廟的時候了。他們贊同政府與民間上下一心,力促興建孔廟,以教化縣民、移風易俗。
金門雖沒有孔廟,但有朱子祠,建於乾隆45年(1780年),1990年為國定古蹟。縣府民政處表示,南宋理學大儒朱熹與金門淵源深厚,縣府每年在朱子誕辰舉行祭典,與祭孔有異曲同工的功能,應無必要再興建孔廟,但有討論空間。
金門每年都會在朱子誕辰時,舉辦朱子聖誕祭典,由縣長或副縣長帶領向朱子致意,感念他在同安主簿任內曾到金門講學,對金門教化的貢獻,並期許金門子弟代代相傳儒家傳統道德文化,苦學勵學。
金門文史專家表示,朱熹在南宋紹興23年(1153年)任同安縣主簿,相傳任內曾渡海到屬於同安縣的金門,創設金門最早的燕南書院,教育學子。金門原本讀書風氣鼎盛,接受朱子教化後,更是弦歌不輟,明清之後進士輩出,因而有「海濱鄒魯」美譽
金門無孔廟但有朱子祠 祭祀同具感念教化 https://bit.ly/30g7N2M
-------------------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海濱鄒魯」話朱熹 https://bit.ly/3kWM07Y
談到金門的文化主軸,不能不談影響其文教思想之重要人物朱熹。
  《金門縣誌》云:「金門居民,其先世均來自中原,故論歷史淵源,生活、宗教、風俗習慣等則小異而大同。一邑禮俗之良窳,繫乎文風之興替,然亦隨時代風氣而轉移。金門民風純樸,夙有『海濱鄒魯』之稱,宋以前草萊初闢,民習勤勞,宋以後受朱子化,民尚禮義,明則文風興盛,涵詠詩書,……」。
  談到朱熹,多數人似乎認識卻又不是真正熟悉,甚至,不慎有所誤解而不自知,由於在「海濱鄒魯」的金門文士,對朱夫子的景仰,可謂更甚於一般華人,乃至神州與台島居民,準此,對於朱熹學說之特點,及容易被誤解的幾多事,不可不留意,今舉其要分曉如下:
  甲、朱熹主張節欲非禁欲。
  學界對朱子的禁戲,乃至從他的講學思想系統來論,有些人認為他是禁欲主義。這是對朱子思想的誤解,所謂禁欲主義是一種放棄世俗享樂的生活型態,其主要方法是禁絕若干俗世歡愉,例如酒色財氣名譽利祿,奢華生活和過度縱慾的飲食,禁止這些邪惡的敗壞,以求取宗教上靈性的超越。例如,基督宗教的修道及印度宗教、佛教的苦行、瑜伽……等等,在某些宗教裡,神職人員或求道之人,為了更接近至高者或悟得宇宙真理,而發願禁慾,例如,終身不嫁娶、過簡樸生活等等。最明顯的理據是,朱子重視五倫關係,並未倡導不嫁娶,是主張禮樂文化之下的「節欲主義」。
  試看以下以兩位學者的論述為反例,「隨著程朱理學的形成,理學家對於戲曲文化並未少發表意見,特別是這種禁欲主義的文化偏見在其中得到了系統的發揮,從而成為歷代統治者禁止民間演劇活動的理論依據。」此段論述之「禁欲主義」應該是「節欲主義」。另蔡仲德在他的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唯心主義體系,強調『天理』與『人欲』對立,提倡『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朱子語類》卷十三)的禁欲主義,對後世消極影響極大。」此外,同篇文末說「無論是道學先驅周敦頤,還是道學中的氣學代表張載、理學代表朱熹,他們的音樂美學思想也都保守而缺少新意。其原因在於較之傳統儒家,這些被稱為新儒家的道學家在藝術問題上更重教化而輕審美,力圖使藝術為其禁欲主義的道學思想服務。」
  《朱子語類》卷十三的標題是「學七‧力行」一開始就講明這一大段是在講如何學,以及有關讀書的種種,『革盡人欲,復盡天理』,原文是「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是學。」這話主要是在說明如何讀書求學,不能斷章取義強解。此處的『革盡人欲』是說合乎禮樂和人情義理,進退應對作到恰好處,若直言男女之大慾,則合乎禮和理的是夫婦之倫,而不是像「禁欲主義」,完全棄絕男女之好。朱熹遵行夫婦之道,參考《中庸》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第十九章天下之達道五說:「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足見他遵從五倫,也行夫婦之道,因為這是「天下之達道」。
  況且,揆諸朱熹和北宋五子平日為文立說,並未主張不要嫁娶或禁絕房事,最多只說要節制慾望以合乎禮。他們一生過著持敬涵養,以著書立說、教學為主軸的簡樸學者生涯,並非「禁欲主義」的立場很明顯。持朱子節欲之論的學者亦有之,例如「朱熹『明天理,滅人欲』的命題絕不是佛家的『禁慾』、『滅欲』或『無欲』,而是要以『理』節『欲』;不是簡單地抵制一切形式的音樂活動,而是反對『縱慾之樂』。」誠哉斯言!
  乙、朱熹追求節制的人格美。
  學者蔡仲德主張,周敦頤、張載和朱熹等新儒家的道學家,在藝術問題上重教化輕審美,力圖使藝術為其禁欲主義的道學思想服務。事實上此種批判是只從倫理學與社教眼光出發,用狹隘的審美觀來看道學家們的審美思想。首先,道學家們僅有節欲而非禁欲主義論者,前已詳述;其次,從審美藝術論,朱熹與道學家們追求的是有節制美德之涵養的人格美,直言之,儒家的「聖人」和「君子」都是人格美的典範。
  他為官時的「禁戲」行動,也是居於人格美之要求的審美思想,希望透過「禁戲」行動,督促無法自我節制的子弟、人民,少為惡多行善。如果指稱其「重教化而輕審美,是力圖使藝術為其禁欲主義的道學思想服務。」是忽略其以人格美為基礎,所體現之對善行的強烈要求,實際上不能簡單化約為只有教化目的而已。此行動確實有社教意義,如此粗略的說,就把朱熹等道學家的高尚審美品味埋沒;因為學者未察覺道學家的審美理想境界,反而說他們輕審美,此乃謬矣。
  丙、朱熹思想光照金門人民的心靈。
  「禁戲」是指南宋紹熙元年至三年(1190-1193年)任漳州郡守時,朱熹曾下過一道《郡守朱子諭》,其中第十條為:「約束城市鄉村,不得以禳災祈福為名,斂掠財物,裝弄傀儡。」諭俗文是官員勸善的公告,從朱子要約束的區域包括城市、鄉村,可見城市、鄉村都有人利用傀儡來斂財。從社會學看諭俗文,它是「以維護鄉村秩序、家庭倫理為核心內容,其中並未以善惡報應作為主要觀念,……道德倫理訴求仍是十分強烈」有的明言維護鄉村,是因為鄉村人民純樸,比城市居民更容易受騙,更需要諭俗文來提醒、保護他們,足見朱熹非常重視地方的教化。
  翻閱朱熹在金門的文獻紀錄,《滄浯瑣錄》:「朱子主邑簿,採風島上,以禮導民,浯即被化,因立書院於燕南山,自後家弦戶誦,優遊正義,涵泳聖經,則風俗一丕變也。」此「聖經」指儒學經典。該書又說:「燕南書院在浯洲,宋時建,今莫詳其跡。」(舊志):「《同安縣誌》載朱熹以紹興二十一年主簿兼治學事,五年秩滿。則朱子觀風過浯,當在此五年中。燕南即今太文山,俗呼燕龍,或岩龍,方音相合,今乃訛傳為岩人矣。又按解智《孚濟廟記》,朱文公簿邑時,有《次牧馬王祠》詩,則文公確曾徜徉於太文山左右矣。太文即古燕南,是也。」
  相傳朱熹有《次牧馬王祠》詩:
  「此日觀風海上馳,殷勤父老遠追隨。
  野饒稻黍輸王賦,地接扶桑擁帝基。
  雲樹蔥蘢神女室,崗巒連抱聖侯祠。
  黃昏更上靈山望,四際天光蘸碧漪。」
  這「聖侯祠」是指金門豐蓮山牧馬侯祠。
  海洋區的高度文明
  「鄒魯」見於《莊子‧天下篇》:「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是指文教鼎盛的地方。古人的史書和詩詞中,有不少作者使用這個詞。另,福建泉州因歷史文化深厚、名勝古蹟眾多,也有「海濱鄒魯」之稱。
  有關「海濱鄒魯」之典故,可溯及宋真宗年間,四川朝官陳堯佐因事被貶為潮州通判。任潮州雖不足兩年,對潮州地區的鄉土民情極具感情。後來官至相位,「未嘗一日忘潮」。潮州舉人上京考試榜上有名,陳堯佐大悅以《送王生及第歸潮陽》詩作相贈:「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鄉。從此方輿載人物,海濱鄒魯是潮陽。」詩中的「潮陽」指潮州一帶。陳堯佐詩也有「鄒魯」一詞:「潮陽山水東南奇,魚鹽城郭民熙熙。當時為撰玄聖碑。而今風俗鄒魯為。」(《送潮陽李孜主簿》),可見「海濱鄒魯」被普遍使用,後來金門文風鼎盛,亦使用之。
  官方資料中金門被稱為「海濱鄒魯」,除了見諸《金門縣誌》,近人《金門文藝》總編輯陳延宗曾在〈廖慶六《浯洲問禮》讀後感〉一文中說:「元朝設浯洲鹽場,豐富民生;明清兩代,科甲鼎盛,名將輩出,而有『海濱鄒魯』美譽。」宋明之後被認為「聖人」的有聖人孔子、復聖顏淵、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這些聖人都出自鄒魯地區。可見,鄒魯地區人物之文化成就,非浪得虛名。
  學界楊清國先生寫過一本書《海濱鄒魯朱子島──金門文教顯影》,他為此書寫序時說:「金門雖僻處海隅,卻人才輩出,出了四十四位進士,宋代六位、明代三十一位、清代七位,文風、科第特盛,遂有『海濱鄒魯』之譽。」
  朱熹頻頻被古人與今人寫入金門的歷史中,無論他是否確實到過金門,從史料與書院的諸多見證,其思想已在金門生根,形塑出朱子化、注重詩書禮儀傳統等人文精神的金門文化。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海濱鄒魯」話朱熹 https://bit.ly/3kWM07Y
-----------------
"海濱鄒魯是潮陽"的"潮陽"即潮州府,潮汕唐代曾稱潮陽郡,潮汕地區在隋唐、五代十國、兩宋稱潮州,元稱潮州路,明、清稱潮州府。 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商貿繁榮,文教昌盛,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美食之鄉,是十相留聲之地,是隋朝經略流求(臺灣)之始發地,是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潮汕鐵路誕生地。 [1]  ,有中國四大古橋廣濟橋,潮州商幫文化已千年,茶文化漂洋過海。 [2]  ,享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南國邦郡" 、"百載商埠" [3]  美稱 。 潮汕商幫形成於唐朝,興盛於宋元明清,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著名商幫。
"海濱鄒魯是潮陽"出自著名的北宋詩人陳堯佐的作品《送王生及第歸潮陽》 [4]  :"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鄉。 從此方輿載人物,海濱鄒魯是潮陽。 "
海濱鄒魯延伸含義為沿海文化昌盛之地, 廣義上包括福建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等。
"海濱鄒魯"一詞,是典故中之典故。
詳解。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在朝廷任秘書郎、開封府推官的陳堯佐,因上書忤逆皇帝旨意,被貶谪為潮州通判(地位略次州、府長官,但掌握連署州、府公事和監察官吏實權)。 年僅37歲的陳堯佐在潮雖不滿二年,卻關心民瘼,重視教化,"修孔廟、韓祠,率州民之秀者就於學"(《潮州府志》)。 還組織百姓,捕殺鱷魚,為民除害,深受潮汕人民讚譽。 陳堯佐治潮愛潮,被召回京後逐步由諫議大夫遷升為宰相。 在京師時他仍眷戀關心潮州,寫詩勉勵和祝賀潮州上京赴試的士子。 潮州有一王姓舉人上京考試,榜上有名,陳堯佐極其高興,寫了《送王生及第歸潮陽》的詩贈他:"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鄉。 從此方輿載人物,海濱鄒魯是潮陽。 "詩中的"潮陽"指潮州一帶。 全詩大意是:不要小看潮州這"國角"的蠻荒之地,來自此地方的舉子金榜題名衣錦回鄉;潮州這處地方從此將賢人輩出載入史冊;潮州雖地處海濱,但與孔子的故鄉(魯國)和孟子的故鄉(鄒國)一樣,是文明昌盛的地區 陳堯佐還有另一首詩也出現"鄒魯"一詞:"潮陽山水東南奇,魚鹽城郭民熙熙。 當時為撰玄聖碑。 而今風俗鄒魯為。 "(《送潮陽李孜主簿》)。
典故。。
"鄒魯"一直被尊崇,在中國各地,有很多類似"濱海鄒魯"、
位於揭陽市黃岐山石刻[海濱鄒魯]圖。
"江南鄒魯"稱呼,"鄒魯"之詞亦不絕於史書典籍。 《莊子·天下篇》載:"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 司馬遷也曾對齊地與鄒魯的風氣作過比較,說:"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俗好儒,備於禮"(《史記·貨殖列傳》)。 鄒魯"俗好儒,備於禮"是很有名的。
辨析
王獻唐先生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說:「儒之一詞,即原於產業發展婁之婁」,而最早的魯文化也是由「發展戰略婁文化」里發展出來的。 "魯為婁轉,因婁得名"。
北周文學家庾信在《哀江南賦》中,有"於時朝野歡娛,池台鐘鼓,里為華蓋,門成鄒魯"之名言。 唐代開元盛世時的"大手筆"張說,在其《奉和唐玄宗〈經魯祭孔而嘆之〉》一詩中,有"孔聖家鄒魯,儒風蔼典墳"之佳句。
唐代另一大詩人孟浩然,在其《書懷貽京同好》中,有"維先至鄒魯,家世重儒風"之妙筆。 值得一提的是,全部儒家中人,宋明以降被政府確認為"聖人"的只有五人,即聖孔子、複聖顏淵、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而這五位聖人全出自鄒魯地區。 可見,鄒魯地區在培養儒學方面是非同尋常的。
示例。
鄒魯是對文化昌盛之地的代指。 例如,將沿海的文化名城(廣東潮州、福建福州等)稱為海濱鄒魯;將江南的文化名城稱為江南鄒魯。
由來。編輯。
中國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和孟子的故鄉分別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和鄒國,因此後人就用"鄒魯"來指代文化禮儀發達的地區。 福建號稱「海濱鄒魯」,最早稱「鄒魯」正在閩中(福建)首府福州。 北宋時期,"海濱鄒魯"被用於描述"潮陽"(今廣東潮汕地區一帶)。
福建何時稱"海濱鄒魯"
確切記載稱福建為"鄒魯"之地的,當以《大唐故福州刺史管府君之碑》的有關記述。 該碑1980年7月出土於河南洛陽市老城東花壇之南。 碑文載,管府君名元惠,平昌人,"(開元)十七年(729年),除使持節福州諸軍事、福州刺史兼泉建等六州經略軍使"。 該碑文簡要記述管元惠在福州的惠政經歷:"及領福地,風俗輕剽,封域險澀。 置汀州以綏壓,作泉山府四,卒以威撫。 "說明他初到閩地時,民風樸野,社情尚不寧靖。 此段碑文所記,與唐獨孤及《毗陵集》卷14《送王判官赴福州序》所敘一致:「閩中者,左溟海,右百越,嶺外峭峻,風俗剽悍。 "由此可知,中唐以前,閩中之俗還少文儒之風,管元惠、李椅、常衮諸人相繼"興學勸士,文儒匯征",教化普施,功莫大焉。 由於管元惠的治教,"仍迂天私,聿敷朝化,誘彼閩越,俗成鄒魯"。 這是閩越社會因受中原儒學教化而為"鄒魯"的最早記錄。 碑文最後的系詞(銘文)稱頌管元惠:「既執藩柄,又壯軍麾。 仗儀邊肅,宣和俗移。 化本義及,教與和皆。 海服孔淑,閩落允懷。 "表明管元惠在福州任上軍政兼掌,壯軍威以肅邊氛,宣和政以移民俗。 他努力傳播朝廷教化,善於誘導閩越之人,恩威兼施,化民成俗,遂使閩中成為"鄒魯"。 這是關於福建在北方入閩官員治理下,興教化育,移風易俗,終見成效的重要記載。 這是福建號稱「海濱鄒魯」的濫觴,因為是第一次明確的記述,意義深遠。 [5] 
海濱鄒魯福州。
唐末五代,王潮、王審知兄弟治閩,對福建文化教育發展也作出重大貢獻。 據《三山志》卷8《公算法認證 · 廟學》載:乾寧元年(894年),王潮於福州"四門置義學"。 《新五代史·王審知傳》卷68載:王審知當政後,「好禮下士」,以育才為急,「又建學四門,以教閩士之秀者」。。 他認為"學校之設,足為教化之源",所以建學校,發蒙童。 王審知號令各地,"廣設庠序",因此府學、縣學及鄉村私塾普遍設立。 各地所建學校頗具平民色彩,士庶子弟均得入學,大大推動閩中文教普及。 這些都證明,唐五代福建文教的發展是迅速而廣泛的,其風俗一變而為齊魯洙泗,儒學之興盛獨擅東南。 加上閩國定策優禮延納中原士大夫之"避地而南者",士人因此紛紛流寓入閩。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學校》卷48稱:"蓋閩人知學雖已久,至衮大興學校而始盛也。 自時厥後,閩之文物線路簽訂與上國齒,至宋遂有'海濱鄒魯'之稱。 "由此可見,唐代福建初有"鄒魯"之風俗,但尚不為世人所重,至宋因"賢才之出,彬彬焉軼於唐",世人遂公認其為"海濱鄒魯"。 何振岱《西湖志》引《閩都記》等舊志記載稱,朱熹曾為福州城西門(迎仙門)"大書'海濱鄒魯'四字,懸於樓上"。 [5] 
南宋時期,地方辦學變為以書院為主,且多為民辦,據統計,福建書院多達60所(一說80所)。 福州因是八閩首府、文化精英薈萃之地,所以儒學最為發達,書院多達21所。 朱熹稱:"福州之學,在東南為最盛。 " [6] 
海濱鄒魯莆田:福建第一進士縣。
中國封建社會處隋朝至清朝末年整個科舉時代,全國各地進士達千名以上的進士縣,只有18個縣,其中福建省佔4個。 而莆田縣的歷代進士,竟多達1700多人,因而雄踞福建省進士縣的榜首,其次為晉江、閩縣(福州府十縣之一)和建安(今屬南平市),其中莆田縣進士1700多人,唐朝前期從莆田縣分出而成立的仙遊縣進士701人,莆田兩縣共有2400多人。 又據載,宋代所取進士中,每42人中,就有一個是莆仙人。 不僅如此,單在宋代,莆仙人中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中賦魁、別試第一名的人數,也是位居福建之首。 其中中狀元的有陳睦、方天若、蔡佃、李宗師、陳俊卿、黃艾等6人;中探花的有李昭遠1人;以賦魁天下者有鄭厚、劉夙、林旖、吳鑄疇、鄭從甫、葉大有等6人;為別試所第一名的有宋椿、林慮、林益嚴等3人,可謂佔盡天下科舉風流。
陈俊卿
陳俊卿。
更為奇特的是,莆田行民不但創造了中國科舉史的奇觀,還留下許許多多至今還廣為流傳的科甲佳話。 諸如「一家九刺史」(唐代莆田人林披的後裔,有九個官至刺史)、"一門五學士(唐黃璞進士,其四子也都同列館職)、"一科兩狀元"(1076年文武狀元分別為莆田人徐鐸和仙遊人薛奕所得)、"魁亞同榜"((1138年,莆田人黃公度、陳俊卿同時中狀元和榜眼),故有"析榆未三裡,魁亞占雙標(黃公度、陳俊卿)"和"龍虎榜頭孫嗣祖(指宋徐鐸與其祖唐徐寅均為狀元)、鳳凰池上北聯兄"之類美談,如此等等
正由於莆田有如此壯觀的科舉成就,加上學術昌明,著作如林,所以早在宋朝,莆田就以""閩越之地,鄒魯之邦"(宋真字皇帝敕字)著名、"興化多進士"(宋王安石讚語)、"莆田人物之盛"(宋朱熹讚語)、"比屋 業儒,號衣冠盛處"(宋游酢讚語)、"家習詩書,多出魁人韻士,為中州冠"(宋張友讚語),"莆田,文物之邦"(宋黃公度讚語)、"莆邦文學號鄒魯"(宋黃灝讚語)等美譽著稱於世了。 全國的高考紅旗是福建,而莆田是高考紅旗中的高考紅旗。 由此可見,重教興學不僅是莆仙文化名垂天下的根源所在,而且是莆田"海濱鄒魯"最具特色的傳家寶。 所以後來「海濱鄒魯」泛指潮汕莆田地區。 "海濱鄒魯"包括潮州、汕頭、揭陽、莆田、泉州、漳州、新會、福州、金華(江南鄒魯)、徽州(東南鄒魯)
泉州"海濱鄒魯"的由來。
泉州素有"海濱鄒魯"之譽。 什麼是「海濱鄒魯」? 鄒,是孟子的故鄉;魯,是孔子的故鄉。 鄒魯兩字連用,指文化昌盛之地。 海濱指泉州。 所以,"海濱鄒魯"就是說,泉州是個文化昌盛的地方。 這是個非常不簡單的榮譽。
泉州的歷史是無愧於這一稱譽的。 因為,自唐建中初常衮任福建觀察使,"設鄉學,延名師儒以教閩人,閩人始知向學"以來,泉州是受惠較早的地方之一。 加上歐陽詹首中進士,更加激勵了泉州人向學的熱情。 翻一翻泉州的文獻資料,對文化教育的讚譽之筆是屢見不鮮的。 如在泉州修建成學宮時,有人寫道:"溫陵名邦也,理學文章,籍工於世。 "在修建成明倫堂時有人說:"泉郡學甲於天下"。 這些評價,乍一看來,未免使人產生過譽之感。 但如果聯糸實際,就會覺得,這些評價是不太過分的。 如泉州自唐以來,不僅中科第者數以千計,各種人才濟濟,群英薈萃,還出現了三世進士、父子進士、祖孫進士和兄弟進士等許多極不尋常的現象。 其中父子進士凡三十三家,祖孫進士二十二家,兄弟進士二十四家。 怪不得有些迷信風水的人,把它歸之於泉州有座雙陽山,雙峰並峙,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聯登"的盛事。
可能是為了發揚"海濱鄒魯"之風吧,泉州過去在孔廟前,曾建成有一座"海濱鄒魯亭"。 這座亭前有洙泗橋,後有夫子泉,亭中掛一塊"海濱鄒魯"大匾額,十分美麗莊嚴。 洙泗橋之"洙泗",是孔子教授弟子的地方,《禮記·檀弓上》有"吾與汝事夫子於洙泗之間"的說法,所以后人都把"洙泗"作為儒家的代稱。 "夫子泉"就是紀念孔子的泉水,有"日飲一瓢心慕顏"之說。
今"海濱鄒魯亭"已廢,其他即今之泉州中菜市場
海滨邹鲁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40vGMA
--------------------------------
朱子遺風,海濱鄒魯-金門浯江書院 @ 北雁南飛-金門 :: 痞客邦 :: https://bit.ly/3l02CM3
朱子遺風,海濱鄒魯-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縣境目前就學人數最多的國小是中正國小,就在這所位於金城鎮珠浦北路上的學校旁有一棟巍峨的閩南傳統建築,入口兩側的壁面上寫著:「學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晦翁」與「循理保家、讀書起家、和順齊家、勤儉治家。朱熹」,門兩邊寫著「行仁義事」「存忠孝心」。然而最引人注意的是門楣上的橫匾,也點明了這個建築的身分-「浯江書院」。
現在所看見的「浯江書院」是民國九十五年重建完成後的樣貌。民國九十二年金門縣政府在古浯江書院舊址上,參考舊圖及閩南各地書院的形制規模與福建武夷山、五夫、考亭等地的朱熹相關事物進行規劃。原本計畫重新復建儀門與照壁,保留之前的前棟建築,東西廂屋頂則改為木瓦結構。不過目前所看到的並不是如此的規劃。
金門浯江書院
如今的「浯江書院」臨街的第一棟建築是「儀門」,但這並不是重新復建的建築,而是把民國五十六年將原浯江書院的前庭改建為現代式一層樓前棟鋼筋水泥平房建築,當時的司令官尹俊並親題「古浯江書院」在大門上。原本的規劃是要保持住這個模樣的,畢竟它也見證了金門戰地政務時期的一段記憶。不過或許是真的無法徵收到前方原本是儀門的土地,也或許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反正就是最早是前庭的地方現在重建起木石結構的「儀門」,至於原本的「儀門」是不是真的長成這樣,大概只能說天知道......
現在的儀門內牆東側有《浯江書院學規》,西牆則是《金門浯江書院重修誌》。
金門浯江書院
要說現在的「儀門」的位置不是古儀門的位置,從入口處的「甲花古井」的位置就可以看出來。
在整建前的老照片中,「甲花古井」的井欄是緊貼著題有「古浯江書院」的前棟鋼筋水泥平房建築牆角,古代人建房子除非必要是不會把井緊貼前面的,井的位置又無法改變,所以可以知道最早的儀門是在現在的儀門之前,從文獻上的記載,古儀門的位置是在現在的前方1公尺處,也就是珠浦北路的路中央,現在的儀門以前是前庭的一部分。
金門浯江書院
雖然前庭的面積縮小了,但是現在浯江書院的前庭還是很廣闊,進了「儀門」後就可以看建位於同一個中軸線上的「講堂」。
這個「講堂」也近年重修的結果,因為在民國五十六年尹俊司令官新見前棟建築時,「講堂」就依照原有的規格修改為鋼筋水泥的不見木結構,而不是現在的木石結構。整個來說,「講堂」的規格從興建以來就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建材從木石改為鋼筋水泥,再由鋼筋水泥改回木石結構。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
進「儀門」以後到進入「講堂」之前,前庭兩旁有「廡廊」可以通往「廂房」。「廡廊」的屋頂採用原木,不加施彩,加上花崗岩石柱與紅磚地坪,整體呈現出樸實典雅的風格。
金門浯江書院
左右兩廡廊各有一塊碑,分別是《浯江書院膏火碑記》及《捐充膏火題名碑》,兩碑皆立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除了闡述朱子過化,文風鼎盛之外,並敘述鄉紳熱心教育,倡捐膏火基金作為浯江書院運作所需的情事,是探討清代教育的重要史料。
上面這塊碑就是《捐充膏火題名碑》,記錄了捐款的人名及所捐的費用,其中以吳獻卿捐銀四千員,其子吳學元捐修學社,建置器具共銀四百元最多。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一年,原址在乾隆四十六年(1779年)被徵收為縣丞署,也就是俗稱的文衙門(武衙門為總兵署),於是將縣丞署的義學闢建為書院,將朱子等神像遷入。在此之後,浯江書院成為一個多用途的空間。舊時金門無明倫堂,每遇萬壽聖節及宣讀詔書都在書院中行禮。清朝末年,浯江書院更是脫離了原有的書院功能,清光緒二十年丞署發生地毒,移書院辦公,光緒二十四年金門饑以書院為平糶局,光緒三十年就書院改設為小學堂,民國肇始就小學堂變為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又至民國四年設縣治後再改為浯江國小,也就是現在的中正國小。在這樣改變的過程中,書院的平面格局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五四運動期間,書院中的神像被毀,到民國卅八年國軍進駐金門時,浯江書院只剩下當年祭祀的遺蹟。
金門浯江書院
民國五十六年,在前庭改建為現代式一層樓前棟鋼筋水泥平房建築的同時,「講堂」依照原有規格翻修,但民國六十七年時講堂木結構損壞,因此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頂部份依原樣保留。因為這樣的改變,讓民國八十年指定古蹟時將「講堂」屏除在外,並且由於鋼筋混擬土與屋頂的搭配不理想,造成「講堂」嚴重的漏水。現在所見到的「講堂」則是日後再以木石結構重建的結果。
SC_0920.JPG
原本「講堂」中奉祀有文昌帝君,不過毀於五四運動時,現在則是放置朱子的銅像。
這個完成於民國九十六年的銅像是金門縣政府為鼓勵學子學習效法先輩先賢精神所立,其後懸有《太極圖說》木刻,之前佈有課桌。
民國五十六年尹俊司令官整建浯江書院,落成時邀國學大師錢穆及夫人胡美琦女士參加盛典,錢穆於當晚在講堂主講「朱子學術」,嗣後正值全國推行復興中華文化,秘書長蕭政之於講堂創設「四書講堂」,六十三年秘書長張少白另創設「金門文化講座」。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
SC_0918.JPG
民國五十八年,「講堂」重立金門歷代鄉賢的牌匾及進士題名錄與武功題名錄,並且將這些匾額所代表的人物及意義刻在白色大理石上,鑲於講堂兩側壁面,讓人們除了緬懷先人,彰顯科甲功名、先賢德業之外,也能發揮見賢思齊的功效。
不過,現在所看到的匾額已經與民國五十八年所掛者有出入,原本在正面的「海濱鄒魯」匾已移到後面的「朱子祠」中,進士題名錄與武功題名錄也成為東牆置文舉榜與武績榜,西牆置博士榜的現狀。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
「講堂」兩邊的廂房迭經變化,原來的廂房建築早就已經消失,現在所看到的全部都是後來重建的,東西兩邊各有三間。東廂房三間分別為男廁、管理室及可容二十人用之小型課堂,內部布置以朱熹行述為主題。西廂房則分別為女廁、朱子學術研究室及可容二十人用之小型課堂,內部布置以朱熹與金門為主題。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
「講堂」後的「朱子祠」是全浯江書院建築群中保留最多古風者,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目前被指定為國定古蹟,祠額「朱子祠」三個字是錢穆所書。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 金門浯江書院
在民國九十五年完成的整建工程中,不但新建了儀門、廡廊、廂房,整建了甲花古井、講堂、朱子祠,移走了磨石子桌椅、砲座、朱子榕,也將環境作了整理。原本是栽種竹叢的地方多了流水的造景與惜字亭,之前從文應舉故居移來的「醉於此」石刻也被移到水池邊,為整個重建後的浯江書院多了一個有故事的景點。
雖然重建後的浯江書院與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黃汝試捐銀四百七十六圓,合監生徐行建一千圓及鄉之好義者之捐獻所建時「中為講堂,祀文昌,前為儀門,東廊學舍八間,西廊學舍八間,外為大庭照牆」的格局已有不同,但也繼承了前人所遺留下來的濃郁文風,更象徵金門從戰亂歲月中浴火重生後,一種對於再創文化學術輝煌的期待。雖然書院中過往的琅琅書聲不再,但右鄰的學童讀書聲仍不時傳來,有朝一日這些學子也能榜上有名,光宗耀祖,名垂青史。朱子遺風,海濱鄒魯-金門浯江書院 @ 北雁南飛-金門 :: 痞客邦 :: https://bit.ly/3l02CM3
-----------------------
上週在網路版的金門 日報,看到九位學弟妹甄試考上台 大的消息,雖然不認識他們,但要為他們說聲恭喜,畢竟就整體評價而言,台大是國內 最好的大學,能就讀台大,表示學弟妹們在高中的表現獲得肯定;但同樣是當天的報紙,聯合報的校園版有另一篇報導,馬祖 高中 今年二十三人考取台大推甄,本來以為只是今年馬祖 高中的學生超常發揮,再加上金中的學生今年推甄台大表現不好,或許無可厚非,只 不過上網找資料後,才發覺並非如此。
  金門 設籍人數九萬人,扣除台商及幽靈人口, 常住人數總還有四萬多人,高中學生人數約一千人, 教職員約一百人,師生比大約一比十, 97 年甄試台大錄取人數7人,98年8人,99年9人; 馬祖 居民一萬人,馬祖 高中學生人數不到三百五十人, 教職員三十多人,師生比大概也 是一比十, 97和98年甄試錄取台大的資料還沒找到, 但單是99年年就有23人(27人次,有學生錄取一個系以上); 金門 高中的學生人數大約是馬祖 高中的三倍, 但甄試台大錄取的人數,卻只有馬祖 高中的三分之一, 這些數字一比較,怎不讓人汗顏?
  聯想到金門 向以"海濱鄒魯"自居,那就來看前人的成就,西洪有" 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的佳話,瓊林、後浦、古寧頭是" 九里三提 督,百步一總兵",陽翟,青嶼,瓊林有三對"父子進士" ,明神宗時代有"八鯉渡江"的傳說,沒錯,在金門 是赫赫有名, 但除了當地居民及專業導遊外,即使是金門 鄉親, 又有幾人知道京官三十六有 那三十六人?三提督一總兵是那幾位? 父子進士,八鯉渡江這些前人的名字, 又有幾人不查資料就說得出來?又有誰能說得出他們的成就? 在 金門 如此,出了金門 ,除非是專門研究金門 歷史的人, 恐怕大部份人連這些典故聽都沒聽過。
  再看民國以後,明年就是民國創建百年,百年來, 金門 出了兩百多位博士,的確不容易, 但百年來金門 人有幾位擔任過大學校長?有幾位部長 級以上官員? 有幾家名列台灣五百大或一千大的企業?金門 開發得早, 但目前金門 人的平均所得不到台灣的八成,金門 人讀書,買書, 借 書的記錄恐怕也不怎麼樣,實令人心憂。
  鄒國出了位孟子,魯國出了位孔子,都能流傳千古, 這也是鄒魯這個名詞的由來,但金門 呢?
  海濱鄒魯!海濱鄒魯?難道,就只是幾百年來,古人的一句, 善意的客套話?
海濱鄒魯,名符其實嗎? @ 理想國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38Tlv8
----------------------------------
為何好多城市都美譽為「海濱鄒魯」?中國有幾個「鄒魯」?(上)
為何好多城市都美譽為「海濱鄒魯」?中國有幾個「鄒魯」?(上)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i9HOQr
經常會看到某個城市被稱為「海濱鄒魯」,並以此為榮。
不知道的還以為「海濱鄒魯」是某個城市的特指美稱。然而,在中國有很多城市被譽為「海濱鄒魯」。
何為「鄒魯」呢?
鄒,是指古代的鄒國,孟子的故鄉;魯,是指古代的魯國,孔子的故鄉。我們知道,孔子、孟子是我國古代的兩大先賢、被稱為「聖人」,是儒家學派的開創鼻祖。在全部儒家先賢中,宋明以降被政府確認為「聖人」的只有五人,即至聖孔子、復聖顏淵、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而這五位聖人全出自鄒魯地區。
由是,鄒魯成為對文化昌盛、禮儀發達之地的代指。
《莊子·天下篇》:「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
司馬遷也曾對齊地與鄒魯的風氣作過比較,說:「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俗好儒,備於禮」(《史記·貨殖列傳》)。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於時朝野歡娛,池台鐘鼓,里為華蓋,門成鄒魯。」
唐代張說《奉和唐玄宗〈經魯祭孔而嘆之〉》:「孔聖家鄒魯,儒風藹典墳。」
唐代孟浩然《書懷貽京同好》:「維先至鄒魯,家世重儒風。」
既然至聖孔子在魯,為何不稱「魯鄒」呢?
究其原因:邾為東夷古國,文化悠遠深厚,魯為東遷新國。
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儒之一詞,即原於邾婁之婁」,而最早的魯文化也是由「邾婁文化」里發展出來的。「魯為婁轉,因婁得名」。
據傳說,魯為少昊金天氏之墟,而鄒為大昊伏羲氏之域,至今在鳧山仍有世世代代延續下來的女媧、伏羲廟(俗稱「爺娘廟」)遺址。從立國時間上看,魯為周初從西方遷徙來監視東夷諸國的新國,而鄒則是原有的東夷土著古國。從古文化遺存來看,野店遺址出土的帶有彩繪圖案的紅陶鼎,磨製纖細帶有穿線微孔的骨針,精美的玉鏟、玉環,陶器底部留下的布紋……充分說明距今六七千年前這裡的先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鄒魯,今山東省南部偏西地區。古代主要有邾(包括小邾。邾,戰國時改為「鄒」)、魯、滕幾個諸侯國。其中邾魯毗鄰,兩國「擊拆之聲相聞」。
鄒魯位於「大東」的中心區域。「大東」地區的統治者是西來的周人,而土著居民則是殷人和東夷人。《詩·小雅·大東》篇描述這一帶「西人」和「東人」的差別及其對立的情景:「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儘管殷人和東夷人備受壓迫與剝削,但他們仍然頑固地保留住了他們自己的習俗和文化,並對後來孔子創立儒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邾國包括小邾和濫——亦即通常所說的三邾的土著居民則多為東夷人。東夷人秉性溫柔,敦厚和平,講究禮讓,崇尚仁德。許慎《說文解字》在《大部》中解釋了「夷,東方之人」之後,又在《羊部》中指出:「唯東夷從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這裡提到的「夷俗仁」,是一條很重要的消息,說明孔子大力倡導的仁,濫觴之源或在於此。《後漢書·東夷列傳》也指出:「《王制》云:『東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而生。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柢是樹木的主根。《韓非子·解老》篇說:「樹木有曼根,有直根。直根者,書之所謂『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故曰:『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由此看來,所謂「夷者,柢也」,是比喻東夷人有好生的仁德,喜愛「萬物柢地而生」。仁德對人來說既是「所以建生」的柢,很自然,有仁德,即可長壽。所以有「夷俗仁,仁者壽」之說。「仁者壽」,語出《論語·雍也》篇,董仲舒曾經解釋說:「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是其且多且治。」(《春秋繁露·循王之道》)聯繫《淮南子·地形訓》說「東方有君子之國」、《山海經·海外東經》說「君子國……其民好讓不爭」來看,東夷地區當有敦厚和平、好讓不爭的民風。這種民風在「禮失而求諸野」的中國已不可得,但仍為人們所嚮往,稱之為君子之風。甚至於孔子還曾有過「欲居九夷」的想法,當有人向他指出東夷鄙陋時,他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孔子對東夷人及其文化是相當尊重的。他曾乘郯國國君來魯國訪問的機會,「見於郯子而學之」;事後十分佩服地說:「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左傳·昭公十七年》)可見,孔子時代,東夷人還有著比較高的文化水平。
孔子誕生於鄒,定居於魯,周遊列國,收徒講學,刪《詩》、定《書》、著《春秋》,創立了儒家學說,使魯成為文教興盛的中心。孔子歿後,儒學漸趨衰微,諸子蜂起,百家爭鳴,天下學士不歸楊則歸墨。在此儒學瀕於滅絕之際,鄒人孟子挺身而出,繼道統,辟楊墨,著《七篇》,繼承、堅持、發展了孔子的學說,使仲尼之教獨尊於千古。因此,鄒遂成了儒學復興之地,與魯同為儒學的發源地。到兩漢魏晉,許多思想家、政治家、經學家、文學家如韋賢、韋玄成、匡衡、王粲、仲長統、王叔和、唐彬、劉寶等都出生於鄒地,並對當時社會乃至後世產生很大影響。
那麼我們中國有哪幾個地方美稱為「鄒魯」呢?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xq4rvnq.html
----------------------------------
為何好多城市都美譽為「海濱鄒魯」?中國有幾個「鄒魯」?(中)
2018/05/29 來源:閩南紀
書接上回。
上篇介紹了「鄒魯」的文化含義。
那麼,現如今有幾個地方被稱為「海濱鄒魯」呢?跟隨閩南紀(minnanji)一起去看看吧!
潮汕
隋始立潮州,因地臨南海取「潮水往復之意」,首命名「潮州」。唐玄宗開寶元年全國改州為郡,曾易名潮陽郡。宋仍稱潮州。元稱潮州路,明、清稱潮州府。1906年,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潮汕鐵路正式通車,潮汕開始盛名於世。1956年,設立汕頭專區,汕頭開始成為潮汕的名稱。1991年,原來的汕頭市分置為今汕頭、潮州和揭陽三市,統稱潮汕地區。近年有提案建議合併升級潮汕地區。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任秘書郎、開封府推官的陳堯佐被貶為潮州通判,關心民瘼,重視教化,「修孔廟、韓祠,率州民之秀者就於學」(《潮州府志》)。還組織百姓,捕殺鱷魚,為民除害,深受潮汕人民讚譽。陳堯佐治潮愛潮,被召回京後逐步由諫議大夫遷升為宰相。在京師時他仍眷戀關心潮州,寫詩勉勵和祝賀潮州上京赴試的士子。潮州有一王姓舉人上京考試,榜上有名,陳堯佐極其高興,寫了《送王生及第歸潮陽》的詩贈他:「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鄉。從此方輿載人物,海濱鄒魯是潮陽。」詩中的「潮陽」指潮州一帶。陳堯佐還有另一首詩也出現「鄒魯」一詞:「潮陽山水東南奇,魚鹽城郭民熙熙。當時為撰玄聖碑。而今風俗鄒魯為。」(《送潮陽李孜主簿》)。
潮州韓文公祠
潮汕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商埠、美食之鄉,是十相留聲之地,是古代中國經略流求(台灣)之始發地,有中國四大古橋廣濟橋,潮商文化已千年,茶文化漂洋過海,享有「嶺海名邦、南國邦郡、百載商埠」的美譽, 歷來以崇文重商著稱於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汕人在文化、科技和商界成就顯著,在上世紀初便被泰國國王稱譽為「東方猶太人」。以崇文重商、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誠實信義著稱於世。
潮汕商幫(潮商)形成於唐朝,興盛於宋元明清,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著名商幫、中國傳統的三大商幫,潮州會館以及潮州商會遍布海內外各地。
廣濟橋
潮汕地區歷史悠久、文化紛繁薈萃且自成體系,有自己的潮州話、潮汕戲劇(中國十大地方劇種之一的潮劇、潮州鐵支木偶戲、正字戲)、潮陽英歌舞(南方藝林一朵奇葩)、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聲震海內外)、潮州菜(國內最高端的菜系之一,粵菜的中堅力量,有最上得廳堂菜式之稱)、潮州工夫茶、工藝品(如潮州刺繡、潮州木雕,貝雕,石雕,抽紗,剪紙、麥稈畫、瓶內畫等)、潮汕民俗、潮汕民居和潮汕特有的慈善結構(如中國民間慈善事業的典範——潮汕善堂)等特色。館藏有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位於汕頭的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僑批文物館,國內首個民間博物館——潮南區的劉明通博物館,我國第一家個體陶瓷美術館——潮州的陳仰中美術館,國內首個民間紀念館——澄海區的塔山風景區,以及華夏歷史博物館、陳舜羌木雕藝術館、傳統工藝品陳列館、中國瓷都陳列館、饒宗頤學術館、淡浮文物院、陶瓷八珍樓、潮州八賢紀念館、丁日昌博物館等。
潮州古城風貌
如今,在饒宗頤的首倡下,潮學出現於學界。汕頭設有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汕頭大學設有潮汕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大學設有饒宗頤學術館,韓江師範學院設有潮學研究院。
福建(福州)
福建最早稱「鄒魯」正在閩中首府福州。
中唐以前,閩中之俗還少文儒之風,管元惠、李椅、常袞諸人相繼「興學勸士,文儒匯征」,教化普施。由於管元惠等人的治教,「仍迂天私,聿敷朝化,誘彼閩越,俗成鄒魯」。這是福建號稱「海濱鄒魯」的濫觴。
福州三坊七巷
唐末五代,王潮、王審知兄弟治閩,對福建文化教育發展也作出重大貢獻。據《三山志》卷8《公廨•廟學》載:乾寧元年(894年),王潮於福州「四門置義學」。《新五代史•王審知傳》卷68載:王審知當政後,「好禮下士」,以育才為急,「又建學四門,以教閩士之秀者」。王審知號令各地,「廣設庠序」,因此府學、縣學及鄉村私塾普遍設立。各地所建學校頗具平民色彩,士庶子弟均得入學,大大推動閩中文教普及。
福州古街南后街
加上閩國定策優禮延納中原士大夫之「避地而南者」,士人因此紛紛流寓入閩。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學校》卷48稱:「蓋閩人知學雖已久,至袞大興學校而始盛也。自時厥後,閩之文物駸駸與上國齒,至宋遂有『海濱鄒魯』之稱。」由此可見,唐代福建初有「鄒魯」之風俗,但尚不為世人所重,至宋因「賢才之出,彬彬焉軼於唐」,世人遂公認其為「海濱鄒魯」。何振岱《西湖志》引《閩都記》等舊志記載稱,朱熹曾為福州城西門(迎仙門)「大書『海濱鄒魯』四字,懸於樓上」。
福州濂江書院
南宋時期,地方辦學變為以書院為主,且多為民辦,據統計,福建書院多達60所(一說80所)。福州因是八閩首府、文化精英薈萃之地,所以儒學最為發達,書院多達21所。朱熹稱:「福州之學,在東南為最盛。」
莆田:福建第一進士縣
中國封建社會處隋朝至清朝末年整個科舉時代,全國各地進士達千名以上的進士縣,只有18個縣,其中福建省占4個。而莆田縣的歷代進士,竟多達1700多人,因而雄踞福建省進士縣的榜首,其次為晉江、閩縣(今福州)和建安(今屬南平市),比已經包括一些全省人才的福州還多。唐朝前期從莆田縣分出而成立的仙遊縣進士701人,莆田兩縣共有2400多人。又據載,宋代所取進士中,每42人中,就有一個是莆仙人。不僅如此,單在宋代,莆仙人中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中賦魁、別試第一名的人數,也是位居福建之首。其中中狀元的有陳睦、方天若、蔡佃、李宗師、陳俊卿、黃艾等6人;中探花的有李昭遠1人;以賦魁天下者有鄭厚、劉夙、林旖、吳鑄疇、鄭從甫、葉大有等6人;為別試所第一名的有宋椿、林慮、林益嚴等3人,可謂占盡天下科舉風流。
莆田東陽進士村
更為奇特的是,莆田人民不但創造了中國科舉史的奇觀,還留下許許多多至今還廣為流傳的科甲佳話。諸如「一家九刺史」(唐代莆田人林披的後裔,有九個官至刺史)、「一門五學士(唐黃璞進士,其四子也都同列館職)、「一科兩狀元」(1076年文武狀元分別為莆田人徐鐸和仙遊人薛奕所得)、「魁亞同榜」(1138年,莆田人黃公度、陳俊卿同時中狀元和榜眼),故有「析榆未三里,魁亞占雙標(黃公度、陳俊卿)」和「龍虎榜頭孫嗣祖(指宋徐鐸與其祖唐徐寅均為狀元)、鳳凰池上北聯兄」之類美談,如此等等。
正由於莆田有如此壯觀的科舉成就,加上學術昌明,著作如林,所以早在宋朝,莆田就以「閩越之地,鄒魯之邦」(宋真字皇帝敕字)著名、「興化多進士」(宋王安石贊語)、「莆田人物之盛」(宋朱熹贊語)、「比屋業儒,號衣冠盛處」(宋游酢贊語)、「家習詩書,多出魁人韻士,為中州冠」(宋張友贊語),「莆田,文物之邦」(宋黃公度贊語)、「莆邦文學號鄒魯」(宋黃灝贊語)等美譽著稱於世了。
泉州
自唐建中初常袞任福建觀察使,「設鄉學,延名師儒以教閩人,閩人始知向學」以來,泉州是受惠較早的地方之一。加上歐陽詹首中進士,更加激勵了泉州人向學的熱情。
在泉州修建成學宮時,有人寫道:「溫陵名邦也,理學文章,籍工於世。」在修建成明倫堂時有人說:「泉郡學甲於天下」。
泉州自唐以來,不僅中科第者數以千計,各種人才濟濟,群英薈萃,還出現了三世進士、父子進士、祖孫進士和兄弟進士等許多極不尋常的現象。其中父子進士凡三十三家,祖孫進士二十二家,兄弟進士二十四家。
泉州狀元街
可能是為了發揚「海濱鄒魯」之風,泉州過去在孔廟前,曾建成有一座「海濱鄒魯亭」(今已廢)。亭前有洙泗橋,後有夫子泉,亭中掛一塊「海濱鄒魯」大匾額,十分美麗莊嚴。洙泗橋之「洙泗」,是孔子教授弟子的地方,《禮記•檀弓上》有「吾與汝事夫子於洙泗之間」的說法,所以後人都把「洙泗」作為儒家的代稱。「夫子泉」就是紀念孔子的泉水,有「日飲一瓢心慕顏」之說。
漳州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閩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於一萬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686年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敕建漳州郡,迄今已有一千三百餘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俗風情多姿。
唐垂拱二年開漳第一任刺史陳元光提倡獎掖農耕、通商惠工、興辦榮、移風易俗,傳播中原先進生產技術,漳州由原始落後狀態過渡到「雜卉三科綠,嘉禾兩度新,俚歌聲靡曼,秫酒味醞醇」初步繁榮文明的社會景象。興辦書院也從此開始,《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載:「松州書院在福建省漳州府,唐陳珦與士民講學處。」兩宋時期,興辦書院成為社會風氣。宋紹熙元年(1190),朱熹出任漳州知州,身體力行,定期親臨縣學、州學授課,他「每旬之二日必領屬官下州學視諸生,講《小學》,為其正義;六日下縣學,亦如之。」此後幾任知州也重視辦學,因而「士好學成風」。由是有「海濱鄒魯」之美稱。宋代漳州登進士第達261人。明時文化教育事業又有進一步發展,有鄴山書院、薌江書院等近30所,知府等官員競相到書院講學。民間私學遍及各縣。登進士第達479人。
漳州白雲岩書院朱熹解經處
漳州歷代名人輩出:明代《東西洋考》作者陸燮,清初「閩海才子」黃道周,近現代文化名人、大師許地山、楊騷、林語堂等飲譽海內外。有譽滿海內外,多次出國獻藝的布袋木偶戲、薌劇、潮劇。民間文藝豐富多彩,有錦歌、竹馬戲、大車鼓舞蹈和精緻的剪紙藝術。有被譽為中國女排獲取世界冠軍的搖籃──漳州體育基地。
漳州方言閩南語,唐朝陳元光所率開漳將士大部分來自中原,他們通用中原的河洛話,亦稱河佬話;故早期戍守閩粵的中原府兵後裔也自稱為「河佬」。他們入閩後大都屯居福建沿江、沿海平原地帶。河洛話便逐漸成為閩南本土通行的話語,這就是後代流行於漳州大部分地方以及廈門、泉州和包括龍巖新羅,漳平一帶,廣東海陸豐(今汕尾)的閩南話,河洛話(即閩南話)成了中原南下的群體標誌——早期播遷入粵者稱為「河佬話」或「福佬話」;後期播遷入台灣稱為「閩南話」或「台灣話」,傳入東南亞及海外者稱為「唐人話」。
絹、漆器和首飾為著名工藝品。片仔黃、八寶印泥、漳紗、漳絨是歷代貢品。
除了所謂的「海濱鄒魯」?還有其他「鄒魯」之稱麼?且聽下回分解。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jjP5D65.html


為何好多城市都美譽為「海濱鄒魯」? 中國有幾個「鄒魯」? (下)
古稱岡州,現為廣東省江門市轄區。 是南粵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一直是四邑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新會是廣東歷史上文風最鼎盛的地區之一,有"東莞拳頭新會筆"之美譽,嶺南大儒陳白沙、維新領袖梁啟超、歷史學家陳垣等均出自新會,是嶺南學派和嶺南琴派的發源地,有"海濱鄒魯"之稱。
新會文物古跡極多,有4000年前新石器時期的貝丘遺址,有隋朝的古塔,唐朝的官沖窯址,宋朝的孔廟,宋元台上臺特色山海戰遺址和崖山祠,明清的古塔,古炮臺 和媲美廣州陳家祠的新會書院及新會學宮,廣東四大名寺之一的圭峰山玉台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梁啟超故居,和叱石岩、公坑寺、紫雲觀、玉湖、銀湖灣等。
新會梁啟超故居梁啟超紀念館大門廣場全景。
新會戰國時為百越地,秦、漢屬南海郡。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官府以今司前鎮河村鄉附近為治所置平夷縣,這是新會地設立行政區劃的開始。 晉恭帝元熙二年(420)置新會郡,新會之名自此始。
明朝時新會的地位達到了高峰,洪武二十四年(西元1371年),新會開始圍築縣城,縣城西起犀山東至馬山,周長六百六十丈,縣衙建於城內。 至萬曆年間,城池修築至會城河邊,周長約五公里,新會城成為了廣東第三大城,僅次於廣州城和潮州城。
明代著名思想家陳白沙創立了一套完整的心學學說,開創明代心學的先河。 清初學者黃宗羲說:"有明之學,至白沙始見精微。 "白沙先生提倡以明理、澄心、育人為核心的心學,上承蓮溪,下啟陽明,光大儒家,深深影響明、清兩代,至今不衰。 他創立的學說,後人稱為"嶺南學派"。
新會學宮。
南宋行朝曾駐蹕新會,崖門海戰失敗后,琴人琴曲流落。 明代大儒陳白沙將南宋時散佚的古琴曲收集整理,輯成《古岡遺譜》,成為嶺南琴派的奠基者。 清代新會習琴者眾,最著名的是會城人黃景星,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創立了真正意義的古琴嶺南派,其輯有五十首琴曲的《悟雪山房琴譜》成為嶺南琴派開創的標誌。 他與同鄉陳綺石、陳芷薌設立廣東最早的琴社。 新會不但出了眾多古琴名家,而且留存了三部稀世琴譜,除了前面說過的《古岡遺譜》和《悟雪山房琴譜》之外,還有一部是現存於新會景堂圖書館的《古岡蔗湖琴譜》。
新会文化遗产丰富,有新会葵艺(国家级)、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国家级)、蔡李佛拳(国家级)、陈梦吉民间故事(省级)、崖门海战流传故事(省级)、新会陈皮(省级)、新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省级)、司前木板年画、大鳌咸水歌、司前金龙、龙乡游龙、新会鱼灯、双水山地风筝、古井烧鹅、小冈香、双水蕉树龙、大泽赛龙舟、沙堆八音锣鼓等。
新会凌云塔
新会人杰地灵,而且是广东历史上文风最鼎盛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诞生了很多名人伟人,且分布于各行各业。正因如此,享有“东莞拳头新会笔”之美誉。另外,由于新会是众多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侨胞的故乡,祖籍新会的名人也是不计其数。
出生于新会的名人有:梁启超、陈白沙、陈垣(近代著名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被毛泽东称为“国宝”)、陈少白、林锵云、陈享(蔡李佛拳创始人)、张其光、郑绩、陈梦吉、方唐镜、冯平山、李锦裳、高竹等。
祖籍新会的名人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伍廷芳、林国祥、崔世安、张抗抗、夏雨、狄龙、谭咏麟、欧阳震华、刘德华、李克勤、容祖儿等。
金華(小鄒魯、江南鄒魯)
金華古代稱婺州,自秦王政二十五年(西元前222)建縣,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因其"地處金星與婺女兩星爭華之處"得名金華。
秦、漢為烏傷縣(治所在今義烏境內),屬會稽郡(紹興)。 東漢設長山縣。 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以會稽郡西部設東陽郡。 南朝•梁紹泰二年(556年)置縉州,陳天嘉三年(562年)撤縉州,東陽郡改名金華郡。 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改置婺州。 后朝東陽、婺州反覆交替使用。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寧越府,至正二十年改金華府。
金華自宋元以降名儒接踵,人文薈萃,逐漸成為全國儒學文化發展的一個重鎮。 1127年,北宋亡,女真統治北方,孔孟道統中斷,高宗在金華籍名帥宗澤等人的協助下,建立南宋,杭州為行在,文人學者南渡,移位於金華等地,儒學漸行。 "朱子三訪地,朝廷七聘家"的范浚首開 "婺學之開宗,浙學之托始"後,呂祖謙創立了全國三大學派之一金華學派,全祖望在《宋元學案》中曾說:"宋乾、淳以後,學派分而為三:朱(熹)學也,呂(祖謙)學也,陸(九淵)學也。 三家同時,皆不甚合。 "婺學主要以呂祖謙、陳亮、唐仲友三人為代表,呂祖謙還建立了全國四大書院之一的麗澤書院,使婺學盛行。 宋元時期的"北山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成為正宗儒學朱學的重要傳人,他們是金華學術發展中的關鍵人物,是婺學中堅,在理學的發展演變中,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朱、呂思想相互融合,儒學在金華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直至明朝的宋濂和章懋,其成就為全國所公認。
鑒於金華儒學成就非凡,學富五車的儒林名宿層出不窮,孔廟奉祀的先賢先儒含孔子共165人中,金華就佔了5人(呂祖謙、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加上全國第三大孔子家 也在金華,同在孔廟奉祀的先儒諸葛亮後裔最大聚居地也在婺州,以及二千多年的成建制地方教育,使這裡文人輩出,理學成風,金華便有了"文物之藪,理學之邦"的"小鄒魯" 之雅稱。
許多民國時期的金華名士都以「小鄒魯人」為自豪,當時的一首《七中之歌》(金一中原為省立七中)最後一句就是「鄒魯遺風」;而且金華也曾找到過一塊「小鄒魯」殘碑。
null
麗澤書院。
非物質文化有:東陽木雕、蘭溪灘簧、浦江板凳龍、浦江亂彈、黃初平(黃大仙)傳說、永康十八蝴蝶、金華婺劇、金華道情、東陽翻九樓、永康錫雕、浦江麥稈剪貼、金華酒傳統釀造 技藝、婺州舉岩綠茶製作技藝、金華火腿醃制技藝、諸葛村古村落營造技藝、俞源村古建築群營造技藝、東陽盧宅營造技藝、浦江鄭義門營造技藝、磐安趕茶場、浦江迎會、蘭溪斷頭龍、 永康九獅圖、浦江剪紙、東陽竹編等。
相關名人有:宋濂、黃賓虹、艾青、施光南、駱賓王、宗澤、朱丹溪、馮雪峰、邵飄萍、嚴濟慈、蔡希陶、朱惟精、陳亮、李漁、黃初平、郎靜山、呂祖謙、潘漠華等。
徽州(東南鄒魯)
徽州,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
徽州,古稱歙州、新安。 徽州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現歙縣徽城,前四個縣現屬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雛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來源,"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的首字,稱為安徽省。
徽州脫胎於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平鎮方臘起義後,改歙州為徽州,除元末曾改稱興安府(1357—1367)外,直到辛亥革命后廢府留 縣的790年間,徽州之名前後沿用長達780年之久,所轄六縣也一直沒有變動,這對徽州孕育出相對統一的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
徽州地處萬山叢中,原是古山越人居住的山區,《漢書•地理志》"黝(黟)"縣條注中,猶稱為"南蠻夷"之地。 六朝以前,這裡"武勁之風"很盛。 其人不識詩書禮樂。 西元4世紀以後,每當中原戰亂,世家大族便舉家南遷,而徽州這個"川谷崎嶇,峰巒掩映"的"四塞之地",恰似"世外桃源",這正是避難的理想之境。 據方誌載,徽州"各大族,半皆由北遷南,略舉其時,則晉、宋兩南渡及唐末避黃巢之亂,此三朝為最盛"。 此外,也還有在各個歷史時期星散的由中原直接南來或輾轉遷移到這裡的,他們"又半皆官於此土,愛其山水清淑,遂久居之,以長子孫焉"(民國《歙縣誌》卷1)。 據明代嘉靖時人程尚寬纂修的《新安名族志》所載:到明代中期,新安"名族"共84個,追本溯源,大約有80%以上是來自中原地區。 這些北方士族帶來治學業儒家風。
受中原文化的深刻影響,徽州社會風氣崇文好儒,百姓尊奉"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尤其宋室南遷以後,文教更加昌盛,書院私塾遍佈城鄉,"十戶之村,不廢誦讀書"。
徽州還具有著跟儒家文化相關的宗族文化。 徽州東晉戰亂時的移民, 把宗族文化帶了進來, 並在徽州得以獨立發展, 繁盛過其它地方。 今所謂的汪程吳舒戴胡江洪等等姓族,多是一些士大夫族、名門望族,"黃巢之亂,中原衣冠,避地保於此,後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興則名臣輩出。 "(淳熙《新安志》卷1)他們大多舉族而來。 遷到徽州後,依然聚族而居,這既有利於抗禦外姓的欺侮,又能保持在宗法制度影響下形成的"家(族)風"。 所以一些大姓的村落,"絕無一姓攙入者"。 徽州的名族,莫不"家多故舊,自六朝唐宋以來,千百年世系比比皆是。 人們重宗誼、修世好,村落家構祖祠,歲時合族以祭"(《歙事閒譚》第18冊)。 明末清初之際,徽人趙吉士在他的《寄園寄所寄》中對徽州的風俗作了如下介紹:"父老嘗謂新安有數十種風俗勝於他邑,千年之塚,不動一抔;千丁之族,未嘗散處;千載譜系,絲毫不紊;主僕之嚴,數十世不改。 "(趙吉士《寄園寄所寄》卷11)這些經過"數十世"傳承下來而且"勝於他邑"的習俗,不啻是昔日中原地區宗族文化的活標本。
儒風隆盛,形成了醇厚的鄒魯之風,南宋時就有明確的"鄒魯"之稱。
文風的昌盛造就了徽州科舉的赫赫成就,明清新科狀元數,徽州位列全國前茅,成為我國歷史上重要的英傑輩出之地,先後湧現了一大批思想家、學術家、教育家、科學家和藝術家,可謂群賢薈萃,眾星閃爍。
歙縣向以"文化之鄉"、"禮儀之邦"而著稱。 歙縣是程朱理學的發祥地,更由於徽商的興起與興盛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所以歷代以來,人文鬱起。 早在唐末即文風日盛,經過宋、元發展,到明、清達到鼎盛。 當時,除府、縣學外,書院、社學林立;清康熙年間,歙縣就設有書院14所、社學112所,並以朱熹經常講學的紫陽書院為徽州最大,在南宋時更是名列全國四大書院之一。
南宋定都臨安(杭州),歙縣成為京畿腹地,經濟、文化更趨繁榮,"徽商"興起,"理學"紮根,並最終形成"官商學一體"的經濟文化體系。 明中葉,歙縣商人的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出現了"無徽不成鎮"的局面。 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 「徽商遍天下」之說。 特別是鹽政開中制敗壞后,歙縣的鹽商大發其財,遂在故里購置田地山產,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橋、辦學、刻書,並資助一些文人墨客,形成一種儒雅的生活;這種繁盛的局面,一直延續到清嘉、道年間。 就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出現了新安理學、皖派漢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書版、徽派四雕(磚、木、竹、石)、徽派建築、徽派盆景、新安醫學等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與徽商、徽劇、徽菜等共同構成了博大精深的徽學。
null
徽州文化(簡稱徽文化,是安徽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典型標本。 學術界對其的研究,至少經歷了大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更趨火熱,逐漸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地方學"徽學",與敦煌學和藏學一同被譽為走向世界的中國三大地方顯學。
歙縣歷史上人才輩出。
作為"徽派文化"的代表人物,歙縣在南唐時有制墨家李廷珪;宋代有方誌學家羅願;明代有戲曲作家汪道崑,戲曲理論家潘之恆,畫家程嘉邃、黃柱、鄭 、漸江和尚(江韜),書法家方元煥,製墨家方於魯、程大約;清代有漢學家黃生、程瑤田、汪中、凌廷堪、江有诰,詩人吳綺,文學家張潮、方成培,畫家羅聘、虛谷(朱懷仁),版本學家鮑廷博,篆刻家巴慰祖, 名醫鄭海澗,製墨家曹素功;近、現代有經濟學家王茂蔭,著名經學大師吳承仕,畫家吳淑娟、汪采白、黃賓虹,音樂家張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作為"徽商"中的佼佼者,歙縣在明代有吳養春,清代有江春、鮑志道等。 在科舉和仕宦上,據統計,歙縣宋、明、清三代有進士372人,並有"父子尚書"、"同胞翰林"、"連科三殿撰(狀元),十里四翰林"、"四世一品"的佳話。 這些中舉者,不少成為朝廷肱股大臣,如宰相或相當於宰相者,宋代有程元風,明代有許國,清代有程景伊、曹振鏞、潘世思;至於尚書、侍郎、禦史,清代就有35人。 歙縣其它歷史名人還有:南朝梁、陳的軍事家程靈洗,唐初隱士許宣平,北宋農民起義領袖方臘,明代愛國志士江天一,辛亥革命的先驅者、《神州日報》的主筆汪允宗。 這些傑出人才,使歙縣更富有歷史的深度與廣度;而對近、現代影響最卓者如:漸江和尚("新安四家"之一)、黃賓虹(與齊白石並稱"南黃北齊")、吳承仕 (被周恩來譽為"後學楷模")、陶行知(被譽為"萬世師表"的人民教育家)、張曙(被周恩來譽為"與聶耳同為文化戰線兩員猛將的革命音樂家")等。
冠以"鄒魯"之稱的,遠遠不止這些,不過這些相對比較有代表性罷了。
大凡很多歷史文化名城無不文風昌盛、文化繁榮,紛紛以似"鄒魯"為榮,雖說也有的是貼金之嫌,但也是一種祈望美好。
其他的如"海外鄒魯"——海南。
为何好多城市都美誉为“海滨邹鲁”?中国有几个“邹鲁”?(下)__凤凰网 https://bit.ly/3icJhWf


海濱鄒魯說鄒氏
宋代以後,人們用「海濱鄒魯」來讚譽潮汕文教昌盛。鄒是亞聖孟子的故鄉,魯則是孔子的出生地。鄒魯故地皆在現在的山東,而現在居住廣東潮汕的鄒氏中的大多數,其先祖正是因為欽羨潮州的山水風光而從山東遷移潮州的。
「海濱鄒魯」這四個大字,在潮汕各地皆喜用
鄒氏入潮路線有二
鄒是個以國為姓的古老姓氏,其得姓起源各種姓氏書記述甚詳,不必贅述。這裏只談鄒氏是如何遷徙入廣東潮汕的。他們的入潮路線有二支,一從閩入潮,一從山東直接入潮。
五代時期北方戰亂,時有定居河南固始的鄒勇夫投奔王潮王審知,隨兩王一路征戰入閩。兩王平定福建之後,鄒勇夫定居閩北歸化。閩人稱鄒勇夫為鄒氏入閩始祖,其後隨着人口日漸增多,鄒勇夫後代便向潮州遷移,但基本上多是自發零星遷徙,所以屬於鄒勇夫派下的潮州鄒氏,沒有一致認定的共同始祖。就已知資料,主要有潮陽田心鎮的華林、河溪鎮的上隴及惠來隆井鄒氏的一部分,便是從福建遷潮的鄒勇夫後裔,其中較著名者有清代潮陽舉人鄒文煥,其先祖便是遷自福建的鄒勇夫後代。
潮州山水吸住鄒文鳳
直接從山東濟寧遷徙入潮的潮汕鄒氏均奉鄒文鳳為遷潮始祖,而且人口較多,世系和遷徙脈絡也較為清楚。但鄒文鳳並沒有在潮州定居,他原世居山東濟寧州米村後鄉,濟寧是古鄒國故地。鄒文鳳於元代至大年間(1308—1311年)攜眷到福建任福建蕃府都事之職。
鄒文鳳生有六子,皆與之同赴任。鄒文鳳後轉任潮州負責海防的官員(汛官),因羨潮州山水風光,遂偕兒子們一路遊歷入潮,潮州風景之美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行至當時的海陽縣蘇灣都梅浦時,見其地濱韓江而靠南峙山,真箇山靈而水秀,遂對兒子們流露出卸任定居潮州之想。可惜鄒文鳳未到潮郡 上任即病卒於途。六個兒子經過商量作出決定,由長子鄒松齋 (念一郎)扶棺回山東濟寧安葬父親,其餘五子於潮州及周邊地區各擇地安居。就已知資料,次子鄒松岩(念二郎)居海陽縣蘇灣都梅浦村,三子鄒樺軒(念四郎)居福建詔安縣窖上村,四子林郎(佚其名)居揭陽榕城。五子念七郎居饒平井洲,六子念九郎居地不詳。
從此,由鄒魯故地山東濟寧移居潮州的鄒氏,真的遂了鄒文鳳之願,在有海濱鄒魯美譽的潮汕地區開基創業,發揚光大。如今定居澄海溪南、城西,潮陽田心華林、沙隴溪西,惠來隆井,饒平井洲,潮州市區、東律、秋溪,以及普寧、揭陽等地的鄒氏,多是鄒文鳳之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5y5bak.html


金門國家公園 - 閩南文化

水頭酉堂
牧馬侯祠
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
根據復國墩貝塚遺址,早在距今6300~5500年前,金門即有先民居住。生活型態以採集、漁獵為主,由出土文物推測,可將南島民族的祖先型文化,從台灣的大坌坑文化上推至亞洲大陸東南沿海早期的復國墩遺址。
東晉元帝建武年間(西元317年),因五胡亂華,中原紛擾不安,六姓居民移居浯洲。唐德宗貞元19年(西元803年),牧馬監陳淵率十二姓氏到浯洲開墾,島民逐漸繁衍。北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西元1068-1085年),首次正式納入地方行政區,屬同安縣。相傳南宋朱熹曾於此設立燕南書院宣揚禮教,因文風鼎盛而有「海濱鄒魯」之稱。元成宗大德元年(西元1297年),建浯洲鹽場,徵鹽供給內地。
明初東南沿海盜寇猖獗,金門因位處海疆交通要道,明太祖洪武20年(西元1387年),江夏候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池並設立守禦千戶所,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金門」因而得名,並自此成為海疆防禦重鎮。明朝永曆年間(西元1640年代),鄭成功進駐金、廈兩島,迎監國魯王,以此作為反清復明基地。清時金門設有獨立的水師,仍是一海防要點。
清宣宗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後(西元1842年以後),廈門為開放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金門人開始大量由此遠渡南洋等地謀生。
民國4年,金門正式設立縣治。民國26年,抗日戰起,日軍佔據金門八年。民國38年10月25日,爆發古寧頭大戰,決定了海峽兩岸對峙的局面。民國45年開始實驗戰地政務,設立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民國47年發生八二三砲戰,短短44天,金門落彈47萬餘發;此後中共又持續單打雙不打的砲擊近二十年。民國81年終止戰地政務,回歸地方自治金門國家公園 - 閩南文化 https://bit.ly/3nasWFs


金門祭祀朱熹 感念造就海濱鄒魯金門祭祀朱熹 感念造就海濱鄒魯│TVBS新聞網 https://bit.ly/3mUsOK5 今天是南宋理學宗師朱熹887歲冥誕,金門縣長陳福海率各局處主管和學校校長到朱子祠祭祀;祭典遵循古禮進行,鳴炮、上香、獻花、獻爵、獻花與獻果,緬懷朱熹對金門的教化。 陳福海表示,宋明清三代小小的金門就誕生了50名進士,朱熹來金門設立書院講學造就金門鼎盛的文化,也使得金門有「海濱鄒魯」美譽,朱熹對金門這塊島嶼的貢獻和德澤,值得鄉親銘記並發揚。   陳福海並表示,朱熹是連結兩岸文風的紐帶,兩岸一定要將這文化連結起來。 依照國定古蹟朱子祠記載的朱子生平,朱熹18歲登進士,宋紹興年間,22歲時擔任泉州府同安縣主簿。相傳他任內曾渡海到當時隸屬同安縣所轄的金門,留下不少地方傳說。 宋代以後,閩南漳州、泉州各地,為了紀念朱熹教化的恩澤,或立專祠,或是配祀學宮;金門為感念朱子教化遺澤,在浯江書院內興建朱子祠,每年朱子祭典也成為縣府大事。 不過,金門各界對朱熹到底是否真的到過金門,眾說紛紜。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研判,以22、23歲年輕力盛的年紀,加上金門與廈門搖櫓半小時左右即可到達,相信朱熹到過金門。   浯江書院展示的朱熹資料指出,朱熹在同安主簿任內,泉州府下令他尋訪收集境內先賢碑碣事傳;他到金門尋訪先賢陳淵事蹟;「金門縣志」也記載朱熹在金門太文山下設帳講學,證明朱熹確實在金門留下雪泥鴻爪。 呂坤和說,當時沒有相機,無法「有圖有真相」,但他相信喜歡到處訪察遊歷的朱熹,有「過動兒」特質,一定到過金門
金門祭祀朱熹 感念造就海濱鄒魯│TVBS新聞網 https://bit.ly/3mUsOK5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life/804954?from=Copy_content

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


鄒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港-九龍寨城公園(海濱鄒魯&東正門)

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

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


朱熹的禁令
  宋代木偶戲的繁榮,使原本集中在城市的偶戲也逐漸擴展到鄉村。南宋時,人們多在鄉村祭祀社神的節日演出木偶戲,當時的著名詩人劉克莊便有《觀社行》詩云:「非惟先童競嗤笑,更被傀儡旁揶揄。」
  也許正是因為當時中國南方的城市和鄉村中的木偶演出風氣盛行,當時的著名理學家朱熹恐百姓利用木偶行騙及迷惑人心,於南宋紹熙元年至三年(1190-1193年)任漳州郡守時曾下過一道《郡守朱子諭》,其中第十條特別規定:「約束城市鄉村,不得以禳災祈福為名,斂掠財物,裝弄傀儡。」這一方面說明了木偶戲在當時漳州一帶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亦反映出木偶戲在民間的特殊作用及當權者對木偶發展的觀點。
-------------------
溫柔敦厚。
中國戲劇的姍姍來遲,除了象徵性、擬態性因素的流散外,還有另一層的原因。
在精神實質上,儒家禮樂觀念提倡情感的調和與滿足。 這一方面助長了抒情性藝術,使中國的詩歌獲得極大的發展,另一方面又抵拒了分裂和衝突,使戲劇藝術賴以立身的審美基石失落長久。
在儒家禮樂中,處處需要溫潤的顏色,和柔的性情。 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孔穎達說:"樂以和通為體。 "(《正義》)《管子·內業篇》說得更明白:
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 是故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守禮莫若敬,守敬莫若靜。
這些功用,這些追求,可以用"溫柔敦厚"一語來概括。 現代學者朱自清(1898—1948)指出:
"溫柔敦厚"是"和",是"親",也是"節",是"敬",也是"適",是"中"。 這代表殷、周以來的傳統思想。 儒家重中道,就是繼承這種傳統思想。 (朱自清:《詩言志辨》,《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上)。 )
這種思想,對藝術的要求當然也是明確的,例如:
夫音亦有適。 ...... 太巨太小,太清太濁,皆非適也。 何謂適? 衷,音之適也。 何謂衷? 小不出鈞,重不過石,小大輕重之衷也。 (《呂氏春秋·適音》。 引文中"小不出鈞"之"小",原為"大",據許維原定《呂氏春秋集釋》所引陶鴻慶說,改為"小"。 )
這當然是一種醇美甘洌的藝術享受,但是只要想一想希臘悲劇中那種撕肝裂膽的呼號,怒不可遏的詛咒,驚心動魄的遭遇,扣人心弦的故事,我們就不難發現,這種以儒家理想為主幹的藝術精神,是一種"非戲劇精神"。
當戲劇繁榮之後,堅守儒家道統的人也會看點戲、寫點戲。 但是,大凡儒家的宗師巨匠,總與戲劇美保持著明顯的距離。 嚴格按照儒家觀念寫出來的戲也有一些,但大抵不是上乘之作。
據記載,孔子本人,曾對"旌旄羽憤怒矛戟劍撥鼓噪而至"的武舞,以及"優倡侏儒為戲",都表示了極大的不滿。 此事因素頗為複雜,但也可看出孔子對於戲劇美的格格不入。
宋代理學家朱熹(1130—1200),對當時大量寄寓於傀儡戲中的戲劇美也保持了警惕,他於南宋紹熙年間任漳州郡守時曾發佈過《郡守朱子谕》,其中有言:"約束城市鄉村,不得以相關負責人災祈福為名,斂掠財物,裝弄傀儡。 "
也正為此,中國戲劇集中地成熟於"道統淪微"的元代。
也正為此,就連很成氣候的元雜劇,竟也"兩朝史志與四庫集部,均不著於錄"。
也正為此,對中國戲曲史的系統研究,只能產生於傳統思想觀念全面衰弱、歐風美雨開始拂蕩的20世紀。
也正為此,第一部中國戲曲史專著的作者王國維(1877—1927)一旦在時代的風雨中意識到自己復古返經的使命,便急急地中止了這項研究。
據羅振玉(1866一1940)回憶,辛亥革命后,他對王國維說,士子生於今日,沒有什麼事情好做,要拯救這個動亂的世道,最好是一門心思鑽研"國學",返經信古,以防止新文化來代替舊文化。 王國維聽了,深以為然,也深感慚愧,決心改弦易轍,竟把以前的著作燒了。 (見羅振玉《海寧王忠公傳》。 )對於王國維燒書的說法,後人頗有懷疑,但王國維決心以《宋元戲曲史》作一總結之後不再從事戲曲研究則是事實。 當時他正「避亂」日本,據他的一位日本朋友回憶,人們問起他研究過多時的西洋哲學,他竟"苦笑著說他不懂西洋哲學",問起中國戲曲史,他說"以後不再研究了",因為"當時王君學問的領域,已另轉了一個方向"——經學和古史考證之學。 (狩野直喜:《憶王靜安君》,日本《藝文》第18年第8號,轉引自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
這說明,即便在中國戲曲史權威王國維本人身上,中國傳統的正統思想也沒有與戲劇美取得徹底的和解。
取得局部和解的,是在中國戲劇的藝術格局上,中國戲劇正是在這種局部和解上建立了自己的美學特色。
例如,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抒情性特徵,本與黑格爾詳盡論述過的戲劇的客觀性原則大有抵囉,但當中國戲曲終於成型之後,抒情性也就規定了中國戲曲的寫意性;
又如,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中和性特徵,本與戲劇的衝突本性有很大矛盾,但當中國戲曲終於成型之後,中和性也就規定了中國戲曲"悲歡離合"的完備性,規定了"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式的大團圓結尾的普遍性。
精神傳統總會凝凍成美學成果。 有時,逆向力量也會轉化為正面成果。
當然,這都是遙遠的後話
四 温柔敦厚 https://bit.ly/2Gi0X5A
--------------------------
甘肅民間木偶藝術。
木偶戲演出劇碼因劇團而異,又因甘肅地域狹長,文化上存在差異,故演出劇碼繁多,就以甘肅中部某木偶劇團為例,能演唱八十多本。 有《富貴圖》、《得勝圖》、《錦鄉圖》、《開國圖》、《忠孝圖》、《興國圖》、《三花圖》、《火焰山》、《萬字山》、《武當山》、《白馬關》、《五子魁》、《葵花井》、《龍風霞》、《珍珠樓》、《剪紅燈》、《鐵蓮花》、《迴風扇》、《千秋劍》、《太湖城》、《乾坤繡》、《七人賢》、《三進士》、《搜杯》等,雖然甘肅木偶受秦腔的影響較大, 但不難發現它們並不完全是秦腔的重複。 可見,木偶戲並非地方戲的翻版,有著自己的傳統與體系。 各地木偶劇團常演劇碼當屬《三國》、《水滸》、《西遊記》、《封神》裡的戲,有些"連台大本戲"可連續演上幾天幾夜,如同現在的電視連續劇一般。 使觀眾不忍落(1a)下一集的觀看。
三。
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是甘肅大部分地區經濟文化由極度蕭條而逐漸得以恢復的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相應發展,木偶戲雖在各地沒有形成一種主要演出劇種,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壯大,一些主要的鄉下集鎮都有他們演出的足跡。
甘肅木偶在這個時期發展,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順應人們對各種宗教信仰的崇拜。 由於人們對乾旱、洪水、地震、冰雹、蟲害、瘟疫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及某些自然現象的不可理喻,於是產生了對自然神的崇拜並逐漸成為一種民俗傳統。 有關用木偶戲禳災祈福和樂神的史料可見於南宋理學家朱熹任漳州郡守時曾下過一道《郡守朱子谕》第十條:"約束城市鄉村,不得以變數人災祈福為名,斂掠財物,裝弄傀儡。 "還有宋代朱彧《萍洲可談》(卷三)雲:"以傀儡樂神,用可以說是妳的官事,呼為弄戲。 遇有系者,則許戲幾柵,至賽時,張樂弄傀儡...... 至弄戲則穢談群笑,無所不至,鄉人聚觀"。 看來,木偶的歷史從漢代開始就與喪葬、祭祀、樂神,日期災、祈福保持著密切聯繫。 時至現代,在一些落後的農村,為了企盼風凋雨順。 五穀豐登,對各種超自然力的信仰仍然很多。 在甘肅各地的農村,還供奉著如"八蠟皂"、"牛王大帝"、"天醫明王馬租"、"水草大王爺"及"本方山神、土地神"等等諸神。 "八蠟",本是古代臘月祭祀的名稱。 《禮記·郊特牲》:"八蠟以祀四方",鄭玄注"四方,方有祭也,蠟有八者:先嗇二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畷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 現在民間已將八蠟演化為一種除蟲害、捍災禦患的神。 "山神",在民俗中屬於方神,隨處可見。 但在不同的地域,人們對它有不同的認識,祈求也隨之不同。 在甘肅榆中,我曾問過一老人:「山神是管什麼的。 "答曰:"管狼的"。 他們當年是這樣祈求山神的:"山神爺,把你的狗看好,讓它不要叫狼來吃我們的牲口,害我們的娃娃"。 據說,在幾十年以前,這裡人煙稀少,豺狼橫行。 可見,每一個世俗的神祗,在民間是何等的重要,在百姓心中它們是何等神聖。 每到秋天,新糧入倉,人們為酬其功,進行祭獻,且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就是敬神、娛神——上演各種戲劇。 "大戲"(由人物表演的戲)敬"大神"(官場廟會)。 "小戲"(由皮影、木偶演的戲)酬方神(鄉村裡供奉的神)。 這種習俗,還見於清代乾隆二十六年趙本植修纂的《慶陽府志》記載:"木偶戲(手撐者,曰肘猴子,線提者曰猴子戲)影戲亦盛行,人稱小戲,鄉村敬神還願多演之。 "
木偶戲還因活動方便,演出人員精幹(十餘人左右),不受時間限制,白天晚上均可,大小村莊都好接待等特點,受到了各鄉村民的歡迎,形成了自己的天地。
由於人們對各種"神"的敬畏,木偶戲的演出一般都設在廟宇院內,並按照嚴格的程序進行。 演正劇前後要演"請神"、"謝神"或"回神"戲,這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是在"特殊時期"的氛圍下人們普遍的心理要求,又是"箱主"、"神頭"自身需要而為"神"營造的神秘效果。甘肃民间木偶艺术--天水在线 https://bit.ly/3jcwlRF
---------------------------------
一場戲劇,一場歷史,捕捉歷史中戲劇起源的影子
2020-04-03 由 笑貓歷史 發表于文化
導語:
說到戲劇的起源就要從古時代人們的生活說起,原始社會的文明在不斷的進步,有一句話是這樣說:「人生就是一場戲劇」。每個原始民族都不會與戲劇徹底絕緣,多多少少有些聯繫。它們出現的時間或早或晚,因為每個時代的不同個性從而對戲劇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
能歌善舞巫覡
電視劇里大家經常看到原始民族他們有自己的圖騰,而這些圖騰便是他們的信仰。一年中總要舉行幾場圖騰的祭祀禮儀,而舉行禮儀就需要有「主持人」。起先是每個部落的領袖來擔任這一職務,漸漸的出現了專門從事這一職務的「巫覡」我們稱這種人為「巫祝」(巫覡也就是所謂的巫師,女為巫,男為覡)。巫祝擔任着人和神溝通的重任,對當時人們來說巫祝是與「神」溝通的橋樑,(我們拿「巫」來分析,上面一個橫相當於天,下面一個橫相當地,中間兩人也就是「巫」與「覡」,兩人之間又有着連接天地一條豎線,這就好比天地是一座電台時刻發出無線電波,能不能收到來自電台 的消息取決於中間的人如何接收)中國社會進步之後,圖騰祭祀活動也越來越被重視,巫祝當時的地位也大大提升。
巫覡不僅僅只會祭祀,他們往往都是能歌善舞之輩。(從電視劇里我們會看到巫覡們祭祀時候會跳奇怪的舞蹈)巫覡們在祭祀的時候都會身穿專門的服裝,這種裝扮雖然很奇異,但是明確的裝扮者和裝扮對象關係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巫覡祭祀活動正是戲曲萌芽的起源。一般擔任祭祀活動的巫覡都從衣着、行為上把自己裝扮成神的「線人」從而更好的接收神的旨意。原始部落的人就把這種扮演者當作神的代言人,向他傳達自己的意願,然後由他再把消息傳輸給神這就是戲曲萌芽的所在。無論是原始的歌舞還是對圖騰的信仰崇拜與巫覡祭祀活動都是不可分割的,不管是模擬」神「的形態還是巫覡奇異的服裝都會伴隨特有的歌舞。我個人感覺裝扮比歌舞更為重要,在化身表演中裝扮是表演的根基,可以這樣理解,沒有音樂的舞蹈你還會喜歡看,但是沒有舞蹈的音樂難免會讓你感到無趣。戲曲中可以不說話也可以沒有歌曲,但是一定要有穿着奇異服裝的舞蹈,這樣才能衝擊人的視覺,讓人有繼續欣賞的興趣。目前的中國喜劇「載歌載舞」它的載體也是裝扮,換句話說裝扮可以讓你身臨其境,如果單單穿着普通的衣服,這樣看着也平淡無味。
在中國古代,這種祭祀禮儀並沒有向藝術領域邁出較大的發展。反而長時間固守成規,強制的形成了一種生活狀態。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偏離了藝術的走向,扮演、祈福、信仰的背後都綁上了利益的籌碼。種種因素迫使出現了虛假的祭祀狀態,也讓富有意義的祭祀禮儀走向了邪祟迷信。曾經那種「載歌載舞」的神秘典禮,失去了它本來的「味道」
變味的祭祀演變成生活禮儀
希臘時期,農村的祭祀典禮中酒神祭典被搬上了雅典主城,還添加了一些與傳統禮儀截然不同的戲劇表演。經過多次的變革,希臘的完整戲劇就此形成。比起以前那種跪倒在祭祀附近祈求諸神祝福,原始社會的人民社會心理上得到了舒緩,他們更願意通過戲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在希臘戲劇形成的同時中國儒學宗師孔子誕生了。他努力維持從祭祀禮儀演變而來的《周禮》,也對這些流傳下來的禮儀進行了宣傳和改造。他在禮樂已經崩壞的局面下盡心盡力的用「仁」來解釋它,希望人們在生活中可以用到。在孔子這一主張下,戲曲的發展沒有走向藝術反而摻進了生活中。
公元前5世紀被稱為人類的「中軸時代」這一時代出現了大量的文人,如:中國儒家宗師——孔子、古希臘哲學家思想家——蘇格拉底、古印度——釋迦牟尼。
中國古代的凡俗禮節是現代人想像不到的。比如婚禮、喪事、家中來客、酒桌上、朝廷上、朋友相見等都有着屬於自己的禮節。這些禮節在當時十分的嚴謹,什麼場合適合穿什麼樣的衣着用什麼樣的禮術,半點不能含糊,有些禮節至今為止都在延行。在這些禮節中還有特定的歌舞演奏,什麼樣的場合用什麼樣的音樂,婚禮要喜慶,喪禮要悲傷。所以古時代就有了官員之間等級不同相處禮節不同的局面,下官遇大官都為恭敬,路上遇到更是要停下避讓,古時的皇宮之中更是有教授禮節的老師。
這些條條例例徹底的把禮節融入生活,舞蹈有規範,音樂有規範,即是生活又是像是演戲,就這樣古人把戲劇演進了生活。幾年後,這種嚴謹的禮儀慢慢的鬆懈,伴隨這種禮節的慢慢鬆懈,戲劇性因素逐漸的靠攏向着藝術轉變。過程中被中國古代的文人發現,他們把這些因素統稱為「戲曲」。但是又因為之前禮節融入生活的影響,他們更喜歡用戲劇來比喻生活(這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生活戲劇化)。基本把戲劇等同於生活。
蘇軾的《古意》 :等到戲劇誰能先,我笑謂翁兒更賢。
白居易的《長恨歌》:曲罷曾教善才服,狀成沒被秋娘護。
韓淲的《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人生等戲劇,袞袞徒區區。
在戲劇正式形成後,這種把生活等同於戲劇的思想嚴重的破壞了戲劇發展的格局。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戲劇只在婚禮、喪禮、節日、宴席上供人欣賞,古人把戲劇當成戲劇化的生活隨意觀看,這與西方時期人們看戲劇把自己帶入劇中體會感想有着很大區別。在中國人看來,人生就是一場大型的戲劇,而世界就是戲劇演出的舞台,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演着自己的人生。
千辛萬苦發展戲劇
在儒家孔子極力的扶持下,姍姍來遲得到戲劇終於形成了。儒家的觀念提倡人情感上的滿足,這也在儒家昌盛的時期大大扶持了抒情類戲劇的藝術發展,中國抒情詩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風靡。當時堅守儒家道統的人也會來看戲寫戲,我個人覺得觀賞自己寫出來的戲劇會有前所無有的光榮感。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古人的思想比較頑固不化。那些儒家大師,總是與戲劇保存着一定的距離,寫戲劇上更是嚴格按照儒家的觀點,絕不越雷池一步,被限制的戲劇往往無法超越自己,所以很少會出現巔峰作品。
根據相關的記載,孔子曾經對舞刀弄槍的「武戲」表示極為反對,後來因為各種因素把這件事情弄得複雜化,但是可以看出孔子還是比較堅持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戲劇。宋朝的朱熹也曾經對傀儡戲表示不滿。
朱熹曾寫過《郡守朱子諭》:」約束城市鄉村,不得以禳災祈福為名,斂掠財物,裝弄傀儡」
元朝時期中國戲劇成熟起來,也是這一時期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戲劇類型——元雜劇。被元代的人和散曲統稱為「北曲」,也被稱為「北雜劇」是元代演唱的重要傳統戲曲,它在當時不僅僅風靡全國還流傳下來大量的劇本文獻,它融合了各種表演藝術的形式在劇本、腔調、衣着、文學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隨着前面朝代各種與戲劇所聯繫的因素不斷的藝術化發展,為元雜劇提供了很多經驗。上至皇宮官員,下至民間平民,都喜愛這種富有藝術的元雜劇,當時的元雜劇也成為元朝人消遣娛樂的習慣。元朝時期有很多聰明的商賈,一部戲劇的風靡必將引起商賈投資的眼光,元雜劇的演出也逐漸帶有商業化的氣息。(就好比你進劇院看戲劇,需要花錢買門票一樣。)
而令元雜劇火起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但是的劇本的作者大多是一些隱藏在百姓之間的文人作家,或者是懷才不遇的才子與有文采民間大家,他們經常接觸老百姓更能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寫的劇本更為生動形象,也更受老百姓的追捧。
總結:
從原始時代由於人們就對大自然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從而產生了對某些生物事物的崇拜。每個部落取其自己最崇拜的「物」作為部落標誌性的圖騰,漸漸發展為對圖騰的信仰,從而進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而這些活動中巫覡擔任重要職務,溝通天地與自己信仰的神交流祈福,過程中不乏起歌載舞。這種方式廣為流傳以至於到了孔子時期,被孔子以儒家的思想大力扶持從祭祀禮節中演變下來的「周禮」。從嚴厲到鬆懈,戲劇在民間較為流傳,但是儒家大師就算寫劇本也會堅守自己的「道」。幾經波折的戲劇在元朝正式形成,也是當時最為風靡的戲劇。
探究有感:
一部戲劇,一場歷史。在我看來戲劇是文化藝術的體現,每部戲劇中都蘊藏着一個時代一個民族和一些地方風俗等信息,歷史為我們留下豐富的文化知識,需要我們自己去挖掘捕捉。從原始歌舞中尋找戲劇的美,隨着它的演變來捕捉戲劇的起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2545y3z.html

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鄒魯是指文化昌盛之地-沿海文化名城(廣東潮汕、福建福州、福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