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 - 梁其姿 - Google 圖書

2020-09-27_141454

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 - 梁其姿 - Google 圖書

 

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 - 梁其姿 - Google 圖書

善會及善堂是明清社會的新現象,它們不屬宗教團體,也不屬某一家族,而是由地方士紳商人等集資、管理的長期慈善機構。這些慈善組織興於十六世紀末期的明代,盛行於清代,甚至民初仍有不少傳統善堂仍在運作,本書研究重點則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的歷史。它們遍布全國,由清代各方志看來,幾乎全國各省均有,是清代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其重要性及社會意義是不容忽視的。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新現象,其中滲透了複雜而具體的文化因素,我們必須全面地了解此現象,不但從客觀的社會經濟角度去探索善堂的成因,也要從施善者的主觀角度去分析善堂的功能與性質,從而深入了解明清時代的社會文化。因此本書所要探討的問題之一,就是透過民間慈善組織發展的歷史,看社會經濟改變與價值改變的關係;另一課題是公共範圍的問題,並探討中國有無「福利國家」的傳統
 本書除追溯明清慈善組織的淵源,描述其組織型態、主要活動外,並探索這個新歷史現象與明清社會經濟及思想發展的關係。希望為明清社會描繪一幅較活潑的關係,糾正一般人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刻板概念。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 - 梁其姿 - Google 圖書 https://bit.ly/3i8CzR2

content


勸止貧人火葬---從唐朝開始,朝廷正式頒布的律令中已經開始明確禁止火葬了。重視孝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毀傷自己的身體屬於不孝,毀傷父母的遺體更是十惡不赦

中國傳統:土葬是主流,火葬是忤逆
原始社會且不說它,我們主要看帝制時代。在帝制時代,儒教占主流。儒教不談靈魂,不信復活,但是極為重視孝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毀傷自己的身體屬於不孝,毀傷父母的遺體更是十惡不赦的大罪。所以至少從唐朝開始,朝廷正式頒布的律令中已經開始明確禁止火葬了。
制定於唐朝的《唐律疏議》和修訂於宋朝的《宋刑統》都有這條規定:
子孫於祖父母、父母,……燒棺槨者流二千里,燒屍者絞。
祖父母和父母死後,後代子孫如果將其屍體裝在棺材裡燒化,流放兩千里;如果直接將屍體燒化,處以絞刑。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第三十卷也有記載:
除從軍應役,並遠方客旅,諸色目人,許從本俗,不須禁約,據土著漢人,擬合禁止,如遇喪事,稱家有無,置備棺槨,依理埋葬,以厚風俗。
這是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朝中書省出台的禁令,除了守衛邊疆的軍人、遠行貿易的商人、蒙古治下的色目人,可以不必遵守禁令,該火葬的火葬,該水葬的水葬,該天葬的天葬,漢人則必須土葬。
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了一道在全國範圍內嚴禁火葬的聖旨。
朱元璋的意思是說,最近百餘年來,國人受胡人影響,親人去世不埋葬,用火燒掉,將骨灰撒到水裡,這是最傷害親情、最敗壞風俗的做法,必須禁止。如果家裡太窮,買不起墳地,地方政府有義務撥付空地,建造公墓;如果在外地做官,死後無法歸葬,朝廷有義務發給其家屬喪葬費,讓死者得以歸葬家鄉。
滿清剛發跡時,女真貴族通行火葬,例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是火葬,入關後的第一代皇帝順治及其孝康皇后和孝敬皇后也是火葬,康熙朝重臣索尼和遏必隆均為火葬。但是到了雍正十三年(1735年),明令禁止火葬的上諭長篇大論地出台了: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所以通變宜民,而達其孝心也。本朝肇跡關東,以師兵為營衛,遷徙靡常,遇父母之喪,棄之不忍,攜之不能,故用火化,聊以遂其不忍相離之願,非得已也。自定鼎以來,八旗蒙古各有寧居,祖宗墟墓,悉隸鄉土,喪葬可依古以盡禮。而流俗不查,或仍用不化,此狃於沿習舊俗,不思當年所以不得已才出此之故也。朕思人子,事親送死,最為大事,豈可不因時定製而痛自猛醒乎?嗣後除遠鄉貧人不能扶柩還里,不得已攜骨歸葬者,姑聽不禁外,其餘一概不許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族長及佐領等隱匿不報,一併處分。
雍正這條上諭,主要是針對滿人。滿人入關後,仍然保留著老傳統,無論旗主還是旗民,死後均以火葬為主,被漢族士大夫看不起。所以雍正為他的老祖宗找出一套理由說,當初的火葬都是不得已,現在條件好了,滿人當家做主了,怎麼能繼續火葬呢?以後除了死在邊遠地區的窮人,統統不許火葬,誰敢觸犯禁令,朕就收拾誰!
宋朝最流行火葬
諸君想必看得出來,古代政府與現代政府在喪葬政策上完全相反,推廣土葬,禁止火葬。
從唐朝到清朝,歷代朝廷都在禁止火葬,到底有沒有把火葬給禁掉呢?肯定沒有。
《美國歷史評論》第九十五期刊登過一篇《宋朝的火葬》,作者埃布莉是美國學者,她的考證結論是,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流行火葬的朝代,平均每一百人去世,其中會有將近三十人被火葬。
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寫道:「火葬之俗,盛行於江南。」
看過《水滸傳》的都有印象,武大郎死後是火葬還是土葬?沒錯,也是火葬。
潘金蓮要求「只三日便出殯,去城外燒化」。仵作何九叔的夥計們一大早趕到,與街坊一道,將武大遺體抬到陽穀縣城郊外一處火葬場,連棺材帶屍體一起燒掉,棺材燒完,骨灰被撒到火葬場上的「撒骨池」里。何九叔還趁潘金蓮帶著送葬的街坊去火葬場旁邊的「齋堂」吃飯之機,拾了幾塊骨頭,成為此後武松殺嫂的重要物證。
小小一個縣城,既有火葬場,又有撒骨池,說明當地人早已習慣了火葬。
《水滸傳》寫於元末明初,而武大郎火葬這段情節,反映的正是當時現象,火葬在民間根深蒂固的現象。
4
土葬與火葬,背後是經濟帳
問題在於,儒教鄙視火葬,官府打壓火葬,古代中國的老百姓為何還如此熱衷於火葬呢?
答案在於兩個字:便宜。
搞土葬,總要買棺材、買墓地吧?總要修墓吧?總要僱人把棺材抬到墓穴里吧?費時費力,也費錢。改成火葬,最多買一具棺材,連人帶棺一把火燒掉,骨灰往撒骨池裡一撒,萬事大吉,用不著買墓地。
當然,宋朝人火葬之後,有時會把骨灰存到瓷器燒造的骨灰罐里,再把骨灰罐放入棺材,最後還要入土為安,相當於先火葬、后土葬。像這種情形,一般是官員或商人死於外地,家屬想把屍體運回老家安葬,可是路途遙遠,有沒有防腐的技術,屍體會在半道上爛掉,不得已,只好火葬,把骨灰運回去。本質上說,這還是為了節省成本。
公元1066年,蘇洵死在首都開封,朝廷賞給蘇軾兄弟白銀一百兩、絲綢一百匹,作為蘇洵的安葬費,又派官船護送蘇洵的屍體回四川眉山。蘇軾和弟弟蘇轍坐著官船扶柩還鄉,一路上花了半年時間,若無朝廷撥款,蘇軾兄弟很可能會在開封把蘇洵燒掉,畢竟路途遙遠,「不焚之,何以致其歸葬?」
5
活人死人爭地,該如何解決
現在推廣火葬,有一個理由是節省土地,意見領袖對這個理由鳴鼓而攻之,說土葬並不浪費土地——木質的棺材埋入土中,過上一百年兩百年,棺木與屍體一起化為泥土。倘若後人不來添墳掃墓,墳頭也會變得越來越小,直至與地面齊平,絲毫不妨礙耕種。不過根據文獻記載,土葬其實是相當浪費土地的,古代之所以流行火葬,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土地緊張,窮苦百姓買不起墓地。
《宋史》第四百三十七卷記載湖北風俗:「死則不葬,而畀諸火。」死了不埋,扔進火堆。為啥?《夷堅乙志》第九卷有相關解釋:「鄂州地狹而人眾,故少葬埋之所。」湖北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死人與活人爭地,活人當然優先考慮。城郊的空地不能種莊稼,墳頭密密麻麻,見縫插針都插不進去,沒辦法,只好在舊墳上面添造新墳,是把棺材放在舊墳上,再覆蓋一層土,把棺材蓋住就行了。把死人的陰宅都搞成了小複式。
非止湖北,整個宋朝都是人多地少。宋徽宗時,人口突破一億大關,超越以往任何一個朝代,但疆域卻比漢唐時期小得多,人均耕地少得可憐,假如還像以往的朝代那樣盛行土葬,宋朝人真的會餓死一大批。
范仲淹的兒子范存仁當過太原知府,太原人多地少,老百姓珍惜土地,不願土葬,只搞火葬。范存仁作為正宗儒家門生,從意識形態上認為火葬不好,燒毀父母身體,簡直十惡不赦。所以他派下屬到民間訪查,凡是火葬的,把骨灰搜集起來,官府出資,埋入墓地。他在太原幹了一任知府,埋葬了三千多個死者的骨灰。
上述故事見於《宋史》,修撰《宋史》的人是將范存仁當做好官來歌頌的。不過站在純經濟立場的角度看,范存仁為了維護土葬的舊習,害得太原又損失一大片耕地。
李開周|是燒還是埋——火葬土葬的千年交鋒史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mUSMNw


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儀式 > 荼毘

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儀式 > 荼毘 https://bit.ly/2S2odan
荼毘是火葬的意思,巴利文jhāpita,原意為焚燒,中文又翻為荼毗、闍毘、闍鼻、耶維。不同宗教對於靈魂和身體的關係看法不同,影響到他們處理屍體的方式也不一樣。印度教與佛教都採取火葬,因為認為人死後神識離開軀體,轉世輪迴;相對的,相信死後復活的基督教,以及重視入土為安的儒家,則採行土葬。尤其佛教的基本教義為無我,不承認有任何不變恆常的主體;因此認為身體只是神識借居的軀殼,一旦往生,神識獲得解脫,或者神識繼續輪迴往生,不應該執著於某處、某事、某人。佛教稱死亡為往生,就是指此一過程,因此視火葬只是最後的儀式,不鼓勵亡者或生者陷入無謂的牽扯,阻礙親人轉世到另外的世界。
佛教遵從印度風俗,釋迦牟尼圓寂之後,採行荼毗,一般僧尼身後也採取火葬。佛教稱荼毗後的遺骸為遺身(燃燒後的骨骸),但是聖人高僧的遺骸被尊為聖物,即舍利。佛教徒相信只有修行有成就者才會火葬後留下舍利,而且舍利會繼續庇蔭信徒,這是舍利崇拜的源起。闢如釋迦牟尼佛涅槃後,舉行荼毗大典,燒出舍利共一石六斗,包括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佛牙,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當時諸國為繼續獲得佛陀的庇護,以及證明自己繼承佛法的地位,打仗爭奪釋迦牟尼的舍利。最後印度諸王將釋迦牟尼的舍利均分為八分,各自攜回建塔供養。之後僧尼與佛教徒開始模仿,採取火葬,然後建塔供奉遺骨或舍利。(這些火葬後找到的舍利為碎身舍利,有別於坐缸土葬出土的全身舍利。)
中國的主流葬儀是土葬,佛教傳入後才開始出現火葬。中國社會一向以儒家的孝親思想進行土葬,在慎終追遠的道德要求下,以厚葬以顯示孝順風氣盛行,子女往往為往生長輩籌備厚棺、高墳,以便彰顯前人、光耀門楣為尚。但是中國僧尼開始舉行荼毗火葬,佛教寺院也建有焚屍爐,稱之為荼毗場、荼毗爐或化身窯。梁僧慧皎(497年~554年)撰集的《高僧傳》中,紀載了許多中國僧侶死後焚化火葬,有的甚至生前即自焚圓寂。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朝廷開始下令禁止火葬,但是荼毗火葬法仍然非常流行,屢禁不止。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朝廷重申禁令,並且撥地給買不起墓地的貧民埋葬親人。理學家朱熹(1130-1200)撰述家規,為宗族制定喪禮儀式,嚴格批評火葬。南宋理學興起之後,火葬風氣才必較衰微。元朝時政府規定漢人一定要土葬。明代朝廷也禁止火葬,但是一般地方不諱言,民間仍行火葬,有些寺院甚至建有焚化亭,供一般人火葬。清代原本開放火葬,因為原本滿州葬禮習俗就是火葬。不過隨著漢化程度提高,順治五年(1648)以後又逐漸禁止火葬大清律》甚至規定將父母水葬或火葬,都觸犯刑法。不過朝廷一直三申五令,禁止火葬,正好顯示民間仍然有人進行火葬。清朝時佛教僧尼、某些信徒,以及寺院行善收留的無主或貧苦者屍體,仍然在寺院裡火葬。
隨著時代遷移,火葬並不止盛行於僧尼之間,佛寺提供喪儀以及納骨塔就是很好的證明。另外,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死後最好歸葬家鄉墳塋,但是遇到客死異鄉、戰亂瘟疫兇死,火葬終究是比較便宜與方便的方式,尤其對窮人更是如此。這是為何以儒家意識為主流價值的朝廷與士大夫,不斷批評、甚至禁止民間火葬,但是始終無法禁斷火葬的原因。
土葬的開銷比火葬高,不只涉及喪禮的規模,基本的棺木、墳地都需要費用,如果是在外地死亡,歸葬家鄉墓園的花費更大。加上土葬要選墳地的風水地理,又是另外一筆開銷。有些家族因為注重墳地的風水,導致棺木拖延數年都無法下葬,反而違反入土為安的原則。
二十世紀以來環保意識高漲,土葬耗費土地,火葬成為新趨勢。一般人選擇到寺院或者公營殯儀館、火化場火化,然後將骨灰放置於寺院或公營的納骨塔。目前佛教寺院仍有火葬場運作的不多,大多都是坐落於山間、遠離住宅區的寺院仍能維持火葬場和納骨塔的運作。例如苗栗縣獅頭山勸化堂、南投縣水里慈德寺的火葬場。獅頭山火葬場,此處並且提供傳統的荼毘方式,往者可以盤腿坐姿入荼毘爐,然後用木柴疊燒,方便之後撿骨,整理舍利,因此佛教界僧尼都傾向在此舉辦荼毘大典,教界長老僧尼如印順導師、曉雲導師、聖嚴法師圓寂後,分別在南北各地舉辦告別式後,都送往獅頭山荼毘。
當代臺灣的火葬盛行,除了上述因素,與佛教的推廣有關。以往火葬未能普遍施行源於對死亡的認知,即火焚屍體時,亡者靈魂會感到劇痛,所以一般禮儀師會要家屬在在棺材送入火葬爐、按下點火開關後,大喊亡者的姓名「某某,伙來了快跑!」,這並不是佛教的概念。佛教認為:亡者此時的神識已經開離肉體,色身僅為軀殼,不再有疼痛感覺。而且考慮到衛生環保原則,火葬反而不像土葬者,會有遺體遭受蟲蟻咬嚙的顧慮。
當代臺灣地狹人稠,火葬已經成為主要趨勢,宗教信仰並不是主要動機。但是從佛教徒的觀點而言,火葬仍具有特殊意義,譬如荼毘大典後,會尋找舍利。信徒期待修行造詣高的僧尼或修行人,會在荼毘後發現舍利子,有些信徒甚至在荼毘大典後不肯離去,在火化停撥找舍利。信徒爭相在自家供養舍利,一般寺院也以供奉祖師舍利子為榮。此一堅信舍利子的心理基礎,綜合尋找修行成就的標準以及聖物崇拜,是佛教荼毘火葬的特殊現象。
【撰寫者】
李玉珍(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6l3mya.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6l3mya.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6l3mya.html

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儀式 > 荼毘


南宋文天祥的《正氣歌》開篇就講:“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孟子也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無論是天地的正氣,還是個人的浩然之氣,都說的是一種充塞與天地之間的大氣磅礴之意境!
此意境只有與天地自然合一之人才會有深切的體悟!
善待天地,那是生活空間;
善待父母,那是生命來源;
善待家人,那是今生最親;
善待同事,那是工作夥伴;
善待恩人,那是困苦救星;
善待冤家,那是還債主人;
善待陌生人,那是未來的因緣;
善待動物,那是人類朋友;
善待植物,那是生命美景;
善待一切,它們都因世間的大美而存在。
有一首偈頌:“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天就是指因果規律。
社會上常講:“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本來是“無度不丈夫。”被人錯讀成“無毒不丈夫,”“度”就是度量、氣度。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培養人們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古代有一個道德修養很好的人,叫林退齋,這個人福報很好,兒孫很多。
他在臨終時,兒子都跪在他面前說:“您要離開我們了,最後留點什麼話讓我們終生奉行吧。”
他說:“你們要學會吃虧。”這正是他對兒孫的最大關懷,讓他們懂得吃虧是福。
有一句話叫:莫以成敗論英雄。
並不是贏的人就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他能戰勝自己,真正做自己主人的人。
多一份寬容,也能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因為你的心是善的,不發怒,細胞也會過得很快樂,而是要有一顆真正關愛對方的心。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最後吃虧的,還是做壞事的人!
只是我們的眼光看不到那麼遠,只看到眼前。
孔子在《易傳》中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老子也說:“大道無為,上善若水。”善行的本身是好的,普天下各種宗教黨派都在提倡人人善行。
善行不求回報是奉獻才是真善。
人善人欺天不欺,這叫存心有天知。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雖然有過狂風暴雨的摧殘,但至誠懇切,久而久之,自有撥雲見日、青天開朗的一天。
少一些指責,多一份寬容,自己過得很自在,他人也會感到舒服。幸福和樂的生活,其實就在我們當下,只是我們不懂得過。
其實,人生並不複雜,幸福也很簡單!“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此語道破了天機,它告訴世間的芸芸眾生:天理昭昭,因果不爽。(4) Facebook https://bit.ly/3i7vmAS

120187906_3734676796551275_6193939868207852989_o120194228_3734676766551278_7337328228799205973_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