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特色民居閩南紅房子:摒棄世俗我行我色的張揚! - 每日頭條

泉州小三合院民居 - Google 搜尋


http://homepage.ntu.edu.tw/~bcla/e_book/74/7406.pdf

2020-09-25_170634


1qp300038858005o07qs (1)1qos000501506q1150981qp20002623p3n9ppor51qp20002622o17pq1s031qp200026228qps7spqp (1)1qp7000243pq6no6r40o1qos000501431rnsp533 (4)1qp30003805n4196rq0q (1)1qp7000243ps6s1873n0 (1)1qp2000269opp34p0nsn (1)1qos00050151026945o0 (1)1qp000025p926n75r4oo (1)1qp20002623n56s7093n (1)2020-09-25_2154302020-09-25_215455


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_闽商策划_新浪博客 https://bit.ly/307AxKQ
民居形態包括社會形熊和居住形態。 社會形態指民居的歷史、文化、信仰、風俗和觀念等社會因素所形成的特徵。 居住形態指民居的平面佈局、結構方式和內外建築形象所形成的特徵。 傳統民居的特徵在建築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平面佈局和環境特徵。 它反映了社會制度、家庭組織、風俗信仰和生產生活方式在民居中的體現。 二是結構和外型特徵。 它反映了氣候、地理和材料、構造技術等對建築的影響。 三是裝飾裝修和細部特徵。 它反映了文化、風俗和審美觀在民居建築內部和外觀藝術上的表現。
l村落佈局順應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 。
傳統民居多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 自然地理條件的差別使得民居村落或依山、傍水,或組合、分散,呈現出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景觀效果。 傳統民居建築單體在對應氣候條件,組織良好的通風、採光、遮陽、擋雨、防風等方面,有著成功的經驗。
l重視自然生態的保護 。
民居建築的選址對方位、入口、朝向等非常重視。 宅基選址靠近水邊,體現對水的親近,方便生產、生活和排汙。 同時還重視民居植被、綠化、以及對山林的保護如對「風水林」的保護和崇拜,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的樸素的自然生態觀。
空間功能、結構形式和地方建築材料統一協調。
在傳統民居建築單體上,利用穿鬥木構架和抬樑木構架的有機組合,構成了民居的承重構件;在外圍護牆上,充利利用當地持有的土、石、磚、竹、泥等材料。 以上兩者合理搭配,有機結合。 對於鄉土建築材料,既發揮了材料的力學性能,又注重材料的質感和美學因素,形成和諧、自然、樸實的民居建築立面形式和材落景觀。
l民居建築裝飾與地方、工藝結合 。
民居建築上應用了木雕、石雕、傳雕、陶塑、灰塑、嵌瓷等民間裝飾裝修技藝;花窗、樑架、山牆、盆景、楹聯、匾額、傢俱、字畫乃至村名、宅名,具有獨特的鄉土文化。
l最大限度地利用鄉土建築材料與廢棄物品,發揮構件材料的天然性態 。
許多山區採用生土夯築的牆體,不僅具有防禦功能,還有保溫、隔熱、防潮、防風等作用。 福州居民居利用城市拆除舊房的碎磚築成城市的瓦礫土牆,泉州民居利用地震後碎磚創造了"出磚入石"牆體,治海民居用大海殼礪砌成牆體。
l強調地方特色 。
地方材料、歷史文化心理、風俗習慣等的不同,形成了民居建築群落各自不同的構成模式、建築風格和審美情趣。 例如:同是風火山牆,閩東民居與閩北民居就是不一樣,即使在閩東民居內部,福州、閩清、福清的風水山牆也有差別;閩北民居和閩中民居,由於當地盛產木材,巨大的木構架是懸挑,或落地,或支撐,隨地形起伏而無窮,增加了建築可識別性和審美的欣賞價值。
第1章南方民系與閩海系民居建築
在長達千年的遷徙過程中,中原移民所挾帶的中原文化與東南地區原有的百越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東南文化,並逐漸形成了該地域的五大民系:湘贛系、越海系、閩海系、廣府系和客家系。 閩海系的形成不晚於五代十國。 閩海系的產生受到了語言條件、外界自條件等的影響。 閩海系的分佈基本上與今福建省的行政區域相吻合,僅閩西、閩西南為客家系所佔,福建最北的縣浦城縣為越海系的南部邊界。 閩海系的南部邊界跨出了福建省界延伸到廣東的潮汕地區,東部邊界越過台灣海峽延伸到台灣、澎湖列島等島嶼。 根據方言分佈、地域文化、自然地理條件的不同,閩海系民居可分為六大區域:閩南民居、閔東民居、莆仙民居、閩北民居、閩中民居和台灣民居。
1-1 閩南區建築特色。
閔南真正發展是在宋元時代,兩宋時期,北方紛爭戰火不斷,南方卻相對平安。 因此商貿中心移至福建,因而閔南經濟與人口有了較大的發展,而人多地少也促使閩南人從海上向外發展,元史記載,泉州港有海舶15000艘,規模超過廣州,而成全世界最大的港口。 海上交通促使了中外文化交流,閩南民居盟顯地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跡,中西合壁成了閩南民居的一大特點。 如泉州一帶民居,用紅磚砌成多種圖案,創造出絢麗多彩的紅磚文化,與古代伊斯蘭建築手法相通,也證實了海洋文化的深度影響。
閔南民居可分為泉州、漳州兩大匠派。 其平面格居都是以「三合天井」型或「四合中庭」型為核心,向縱、橫或縱橫結合發展起來的,在城鎮人口密集地區還演變出"竹筒屋"的特殊形式。 建築的外部材料以紅磚、白石為多,內部材料以木構架為主。 民居建築中精巧的雕飾、豐富生動的屋面形式、牆體砌形式十分有特色。
1-2 台灣區建築文化與特色。
經過了三次大的大陸移民浪潮,中國幾千年累積的農耕文化漸漸傳入了台灣。 特別是自明末清初鄭成功入台以來,漢人移居增多,帶進大陸原住地的閩、粵建築文化與形式,因此臺灣民居建既有原住民的古老傳統,又受到漢傳統建築文化的影響。 台灣的許多深宅大院完全模仿漳、泉民居和粵東民居,而且民居大宅的建築材料是從閩、粵傳送來的,工匠也從大陸聘請,因此上流社會宅第與閩南、粵東民居基本相同。
台灣各地的民居建築,不但反映出地理氣候異,也反映出各地移民的文化差異。 台灣北部多雨潮溼,民居多用磚戶構造,頂坡度較陡,也較厚重。 而南部炎熱乾燥,民居多用竹木構造,屋頂出檐較深,頂坡度較平緩。 再如台灣中部及南部靠山地區,因竹、木等材料易得,當地山區居民建築多採用穿鬥式構造,有時整座房子都用竹子建造,屋瓦也以剖開的半圓竹管構成,類似粵東潮汕地區的"竹寮"。 為防山區大雨,其出簷極深,以保護編竹夾泥牆。 在台灣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地帶,盛產安山岩,質地堅固,色澤呈青灰色。 當地居民在山腰上建屋,利用山上的石材砌築牆體,可以防盜、防潮、防風。 20世紀初,由於日本人佔領台灣,台灣與漳、泉的交流關係逐漸疏遠,台灣本地匠師的數量有了較大發展。 這些匠師中有的也受到日本建築的影響,例如有些台灣匠師擅長建木板"通鋪"及壁櫥,在住宅人口設計"玄關"... 這些都是日本傳統木構住宅的特色。
第2章自然條件對閩台民居建築的影響。
一個地區建築文化的形成是地方歷史文化的沉積和自然地理環境相互影響、作用的結果,其中地理條件、氣候條件和地方建築材料對閩台民居建築的形成影響極大。 多山、多水、交通不便的地理環境,形成了閩台文化、語言、風俗、建築風格獨特的特徵。 閩台民居建築主要按夏季氣候條件設計,在遮陽防曬、通風、採光、防潮、防颱風等方面有其獨到之處。 傳統民居建築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以夯土牆和磚牆為主要牆體材料,在石材、紅磚的應用等方面也頗有特色。
2-1 木材。
杉本是福建省亞熱帶針葉樹的主要樹種。 杉木生長快,產量高,成材速度快。 因其樹幹直,重量輕,易於加工,只有中央的改革,本質中含有杉腦可防蟲蛀,還有較好的透氣性,是理想的建築材料,應用極為廣泛。 而台灣民居建築所用的木材大多來自閩粵,尤以福州杉(油杉)最受人們歡迎。 台灣常用的木材有防蛀的樟木、楠木、烏心石、山杉等,大多產於大陸。 清末及日本人問領時期,兩岸往來漸少,台灣木材才逐漸取自本島。
2-2 泥土。
閩台地區的土壤以紅、黃土壤為主,這種土質很適於夯實成牆。 其優點是堅固、承重、耐久,防水吸潮,是理想的建築牆體材料。 福州民居多採用城市瓦周邊原礫加上粘土、石灰夯築成承重的城市瓦礫土牆體;福清民居的牆體多用「金包銀」結構承重,其作法是在生土瓦礫夯築的牆體外,用粘土、石灰、細砂等三合土精心夯築,拍打成"夾心餅乾"似的夯土牆體;泉州民居利用地震過後的碎磚爛瓦,砌築成"磚夾石的牆體,堪稱閔南一絕。 在閔台沿海一帶,民居建築多採用蚌殼、蚝殼等貝殼燒製的殼灰代替石灰,其優點是可以防止海風吹進的酸性侵蝕。 閩南、台灣一帶盛行用殼灰、沙、黏土加入紅糖水、糯米漿夯實,稱為"三沙土"的牆體材料。 另一種牆體用料是土壤,也稱"土結",古稱"土磚"。 它是用紅黏土或田土摻砂並加入連克的兩吋長稻草,摻水,用木模成形,晾乾後即可使用。 這種"土結"多用於室內的隔牆,並在牆體抹上白草灰。
第3章閩台社會形態與閩台民居建築的關係。
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家族制度是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基礎。 中國的家族制度經歷了父家長制、宗法制、世家大族制和封建家族制四種形式。 宋以後的封建家族制度對閩海系社會形態的形成和發展最為重要。 家族組織的基本構架是祠堂、族譜和族產。 中傳統民居建築與社會、歷史、文化、民族、民俗有關,又儒禮、道學、陰陽五行等思想有密切關係。 福建是風水學派中理派(閔派)理論的發源地,講究理氣、方位、卦義、宗廟,這對閩臺灣民居建築的選址定位及平面佈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3-1 閩台家族社會形態分析。
閩台民問族產包括土地、山場、房屋、橋渡、等生產生活設施和店面出租、銀兩生息、廢集管理費等的收入,其中佔主要因素的是族田。 族田名目繁多,有祭田、社田、祠田等等。 兩宋時期,理學家在閩大力鼓吹"敬宗睦族",族田的設置制度。 到了明代中葉,福建民間家族制度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家族共有田地隨之得到長足的發展。 而族產的用途很多,可規納為兩大作用:家族事務的開支和賑濟貧困的族人。 凡是屬於家族事務的三個公司開支,一般要動用族產。 如建祠修墓、纂譜聯宗、辦學考試、迎神賽會、門房另設、興辦公益,甚至於外族的民事糾紛、共享資訊和械鬥等,都要用到祖產。 自宋元以來族產興起不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防止子孫後代在動蕩不定的社會經濟漩渦中沉淪沒落下去,祖宗提留族產,可以給子孫留下一份永久性的財產。
3-2 福建派風水理論形成及其對閩台居民建築的影響。
自唐宋以來,風水術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是形派,講究形勢、形法、巒體,主要在活絡在漕西,故稱贛派;另一派是理派,講究理氣、方位、卦義、宗廟,主要活於絡福建,故稱閩派。 兩派不能截然分開,形派也講方位,理派也講形勢,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3-3 風水理論對閩南民居建築的影響。
(一 )宅基選址與建築平面佈局空間。
a 宅基的選址。
閩台人在尋找理想的宅基時,首先要觀山勢。 在風水理論中,山就是"龍"的形態變化,山脈即"龍脈"。 起伏、蜿蜒、運動的"龍"被認為可以"藏風聚氣"。 其次要察水流,直沖而下、湍急反跳的水被成為"惡水",應盡量避免。 水流必須緩慢、平隱、彎曲、環繞,這樣的水即是理想的水(圖1)。 概括起來,選擇宅基的原則是:
(1) 宅基力求坐北朝南,即"負陰抱陽"。 一些持殊的情況如受禁忌、避煞等限制可朝東或朝西,但不得朝北。
(2) 背靠大山或丘陵,面對朝山,左右兩側有小丘陵。
(3) 靠近河流或水塘(若無此條件時可挖水塘),但忌諱背水(圖2)。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 1風水觀中的居住空間理想模式圖2 風水觀中的宗祠理想模式。
b 建築平面與空間佈局。
全宅共設了大小八個天井,軸線正中的兩個天井前大後小,象徵"昌"字。 左右兩側護屋圍成的天井,用廊隔開,成為兩節,象徵"日"字。 兩側護屋,牆腳比正屋退出一段距離,象徵人體的兩手從肩上生出。 護屋分成上下兩段,象徵人手的上下兩節(圖3)。 大門兩側與護屋交接部設了一列房間,象徵交手。 兩側小門有意拐了個彎,通向兩邊出入。 全宅除了這一大二小三個門之外,沒有其它出入口,形成對內開敞對外封閉的平面格局(圖4)。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 3風水、住宅、人三者關係圖 4。 對分開敞對外封閉。
3-4 風水理論對台灣民居建築的影響。
(一 )台灣民居建築的環境觀。
台灣民居建築繼承中國傳統的環境觀,體現在人與自然、人與神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 在人與自然的關聯方面,台灣民居建築常背山面水,坐北朝南,使之風和日麗,所謂向陽門第春光無限。 並且每個房間都有窗子,使空氣對流。 門口有小溪流過,可以洗衣,也可以養鴨。 建材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所以台灣中南部民宅多採用鵝卵石與竹材等當地材料。 在人與神明的關係方面,四合院的中庭朝天,天降乾霖,滋潤土地,所以中國尊天思想表達出來,正廳門上方懸掛"天公爐",客家民居的天公爐常設在牆外。 在人與人的關係方面,富貴人家與一般的屋頂不同,官紳階級的屋頂常作燕尾脊以彰顯其地位。 住宅裡廳堂的門楣最高,表示公共空間位置之尊。 住宅內部前後有別,後面多為婦女生活區域,外人不易窺探。 古代的大家閨秀有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過"之說,即指這種保護婦女的空間設計。 另外住宅裡有些窗子故意做比較密的格子,稱為"女婿窗",因古時男方女方家說親時,女方可以透過密格子的窗子裡窺視男子(圖5)
(二 )山牆的"金、木、水、火、土"五行。
閩南、粵東與與台灣民居建築都有山牆五行象徵手法運用的共同傳統。 除了官家大宅喜用飛揚起翹的燕尾脊之外,一般民居建築多使用馬背山牆,因馬背之山形有所謂的龍脈,因此與五形風水順理成章的結合。 山牆形態構成風水甘所謂的屋形,屋形分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象徵,在同一座建築裡可使用上述不同的五行,。 據風水書中對五行圖案的描述:金形圓、木形直、水形曲、火型銳、土形方。 將馬背形狀附合五行的說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圖6)。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 5 女婿窗圖。 6風水中建築與五形對應關係。
第四章閩台居民建築的類型與流派。
閔台民居建築型制的主要素分為廳堂、住房和庭院三種空間模式。 三種空間模式的排列、組合和變化、滿足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風俗制度、社會文化要求的需要,使得閩台民居建築類型眾多、形態各異。 而福建主要類有:一明二暗、三合天井、四合中庭、方圓土樓、土堡圍樓和竹筒屋。 台灣漢人民居的建築主要類型有:一條龍式、單伸手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多護龍式、多院落式和街屋式。 比較兩岸民居建築,台灣民居建築並沒有特別的類型,它的平面佈局幾乎是閩粵民居建築的移植,其設計思想、平面佈局、造型處理、細部構造、細部構造及裝飾方法上仍承續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其建築流則可分為閩南派(泉州派、章州派) 、客家派,個的還有潮州派和福州派。
在秦漢之前,因南方有.99的瘴病,閩越人的主要居住為桿欄式建築。 隨著北方漢文化的南移,桿欄建築被其它類型的建築取代,逐漸在東南消矢。 目前保留桿欄式建築實例的只有我國西南少數民族。 由於歷史的流變,中原文化逐漸進入閩海地區,在建築構造上,既有北方地區抬樑式木構架形式,又有南方地區穿鬥式木構架體系。 許多中原地區已經失傳的構架和構造做法在這裡得到延續。 在建築平面佈局上,既有傳統中原建築文化特徵的三合院、四合院佈局形式,又有護厝、排屋、土樓、土堡、竹筒屋等有地區文化特色的佈局形式,呈現出多元建築文化並存的意象。
比較閩海系建築形式與其它建築形式,可以發現這樣的現象:西洋建築外向、開放,閩南建築內向、封閉,客家土樓向心、內聚... 可見不同的文化呈現的建築現象(圖7)。 而且由於地域、文化、環境、和氣候的不同,使得南北建築差異較大,如北方是「圍」出的庭園,南方是「挖」出的天井。 由於氣候南北的差異、地域文化的差異,形成了閩海民居建築文化獨特的表現形式(圖8)。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 7閩海型建築形態形式與其它建築形式比較圖 8 形成合院建築的兩種不同形式。
4-1 福建漢人民居主要類型。
歸納福建漢人民居建築常見的類型,大致有六種建築基本單元,年為一明二暗、三合天井、四合中庭、方圓土樓、土堡圍樓和竹筒屋(圖9)。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 9福建傳統民居的六種基本型制比較。
(一 ) "一明二暗"型。
   這是最基本的類型,只有正堂、左右房,當人口增加時,可向左右延至九間或十一間,也稱一條龍式。 明會典記戴:庶民所居房舍,不過三間五架,人類在農業社會早期,居住模式普遍採用一明二暗型及其衍化形式。 這種佈局模式較為簡便地解決了人類早期居住生活的基本要求,其又可分為"單列型排屋式"(圖10)與"個人列列排屋式"(圖11)兩種。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10一條龍式民居建築。 圖11 位元排式民居。
(二 ) 「四合中庭」型。
   空間結構的最大是以中庭為中心,上下左右四廳相向,形成一個十字軸空間結構。 這是與北方四合院最明顯的不同之處。 從歷史學和考古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建築模式是中原建築古老型制的遺存。 這種型制的平面格局是以正方形為基礎的九宮格式,中央為庭院,四正為廳堂,四維為正房,但無論如何延伸,均保持以中庭為核心的縱橫兩條軸線(圖13)。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12中庭模式與古代宗廟 明堂等型制比較 圖13中庭型基本模式及其衍化。
4-2 台灣人民居主要建築類型。
    台灣民居建築的佈居有許多形式,從最簡單的"一條龍"到多院落、多護龍的大厝,其規模按家族的繁衍狀況、經濟能力及社會地位而定。 一般人家多採用漸進式的擴建,而有雄厚經濟能力的家族通常在興建之初就規劃妥當了。 台灣漢人民居建築的平面佈局幾乎都是閔粵傳統民居移植。 台灣清代社會仍保存濃厚的封建色彩,因此民居建築的平面多則有中軸線對稱、左右均衡佈局。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14台灣漢人民居建築形式簡圖。
而台灣漢人傳統民居建築的平面佈局,大多可以在閩南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 但是台灣所擁有的民居建築類型比閔粵少,空間變化也不如閩粵民居建築豐富,與以下主要原因有關:
(一 )台灣為移民社會。 當人們事業有成、家族興盛之後,更加懷念其祖籍民居建築形式,以聘請詛籍匠師來台灣建造房屋為榮,因而其建築也沿用了原祖籍地民居建築的平面佈局、立面形式、空間形式。
(二 )台灣在開拓過程中,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繼承了原祖籍漳泉一帶的陋習,宗族械鬥頻繁,民居建築只注重防禦,不空間重視變化。
(三 )台灣開拓時間只有二三百年,尚無條件形成龐大的血緣聚落,巨大的宅第比閔南祖籍地要少一些。
(四 )台灣的建築材料多來自閩南,由於受傳運的限制,巨大的木、石材料取得不易,也影響到民居建築形態未能多樣化。
(五 )台灣的民居建築繼承了閩粵民居建築的基本型,但強化了裝飾與色彩。 閩粵有一些較特殊的建築類型並未傳入,如閩西、閩南、粵東大量出現的圓樓、方樓、圍樓屋等形式,台灣尚未出現。
(六 )閩南、粵東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受到東南亞傳來的西方建築影響,清末民初出現了不少中西合壁的民居建築。 此時台灣處於日本「國」的建築形式的影響,兩地近代建築才有著較為不同的形式和風格。
如果將台灣民居建築與閩粵民居建築做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台灣民居建築的形態並沒有獨創出持別的類型。 事實上一直到今天,台灣的漢人仍保存著古老中原文化的語音、風俗和宗教信仰,台灣人的生活方式直接反映在居住建築的文化上。 因此台灣民居建築在建築思想、平面面佈局、造型處理、細部構構及手法上仍承繼著中國古老的中國大陸的中國大陸人,根本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 但在建築材料、防震防風等技術性的處理方面,卻保持了自己的特色。
第五章   泉州民居建築與台灣泉州派民居
17世紀以後泉州人大量移民台灣。 台灣早期的移民以泉州人所佔的比例最高,在台灣的開發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台灣的泉州人主要聚居地為"一府、二鹿、三艋舺"(三邑人)、臺北的大稻埕和大龍洞(同安人)和台灣北部丘陵地帶(安溪人)。 泉州普遍稱呼傳統三合院、四合院式民居建築為「三間張」 「五間張」,並在橫向增加護厝,由此發展成為大型民居建築。 台灣泉州派民居建築基本保留了祖籍地的民居建築形式(佈局、裝飾、色彩、建材、工藝),遺憾的是台灣泉州派居民居留下的建築的實例太少,建築規模和形式也不如祖藉地豐富。
5-1 泉州原鄉民居建築。
在泉州地區,普遍以"三間張" "五間張"稱呼其居住的傳統三合院、四合院式住宅。 此類民居佈局是由數個單體及外部空間所組成的合院式建築。 在單體上,通常第一進稱"下落",第二進稱"頂落",兩廂稱"往往長頭",加建第三進稱"後落"。 厝身左右如增建與頂落、下落垂直的長屋稱"護厝"。 在外部空間上,由單體所圍合成的天井稱"深井",屋身的正前方留設的戶外廣場稱"埕"。 還有一種佈局是只建有"上落" "終止頭"的平面形狀,如ㄇ字型的三合院,三開間的稱"三間張終止止",五開的稱"五間張暈號止"。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15泉州"三間張"民居建築 圖16泉州" 五間張"民居建築。
5-2 台灣泉州派民居建築。
台灣泉州派民居建築基本保留了祖籍地的民居建築形式(佈局、裝飾、色彩、建材、工藝),例如:臺北林安泰古厝、彰化鹿港街屋等等,遺憾的是台灣泉洲派民居建築留下實例太少,建築規模和形式也不如祖籍地豐富。
第六章漳州民居建築與台灣漳州派民居。
漳州人在台灣的移民人中佔第二位。 漳州人善耕作,台灣西部平原、中部盆地、北部丘陵和平原、東部蘭陽平原都是以漳州移民為主進行開拓、經營。 漳州民居建築主要由"爬獅"和"四點金"為基本單元,配以兩邊護厝組合成深宅大院。 臺灣漳州派民居建築除保持祖籍地民居建築特色外,也受到其它派系民居建築風格(如客家派、福州派)的影響。 在清代中後期漳州派民居建築出現了帶有家族性質的深宅大院,如臺北板橋的林家大厝與庭園、台灣霧峰林宅等。 6-1漳州原鄉民居建築 。
雖漳州地區各地民居建築稱謂不盡相同,但深宅大院的基本單元均是由以上類型組合而成。 尤其是爬獅和四點金,使用十分廣泛,組合也非常可重,可以根據地形環境的不同組合成大、中、小型民宅。 漳州地區還有一種民居建築形式—土樓。 它與客家土樓最大的區別是採用單元式的佈局。
漳州原鄉民居建築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竹幹厝。 (即單開間式) 。
(二)單佩劍。 (即雙開間式,由竹竽厝發展而成) 。
(三)雙佩劍。 (即三開間式,由單佩劍發展而成) 。
(四)爬獅。 也稱拋獅下山虎,即三合院式。
(五)四點金。 是爬獅加前座的合成,即四合院式。 當四點金兩廂也做成廳堂形式時,稱為"四廳四向" 。
(六)五間過(七間過)。 四點金向橫向發展時的形式,即橫向有五或七個開間。
(七)三座落。 也稱三串廳,即門廳、中廳和後廳連貫排列。 這是四點金向縱向發展時的形式。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17漳州地區民居建築類型平面示意圖。       
6-2 台灣漳州派民居建築。
臺灣漳州派民居建築除了保持有祖籍地民居建築的特色外,也受到其他派系民居建築風格(如客家派、福州派)的影響。 同時期由於在台的漳州人較好經營,在清代中後期出現了帶有家族性質的深宅大院,如臺北板橋林家大宅與園林、台中霧峰林宅等。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
圖18台中霧峰林宅平面配置圖。  
第七章閩台民間匠師與民居建築工藝。
清代台灣的建築材料與施工技術多仰賴於閩 粵。 清光緒之後至20世紀仍有不少漳、泉名匠師(大木匠師、雕花木匠、石匠師、泥水匠師、泥塑剪粘師)應聘抵台,親自施工或授徒,為台灣建築的繁榮和輝煌立下了不極功勳,其中名氣最大的為來自泉州派大木匠師王益順和出身台灣本土的漳州派大木匠師陳應彬。 來自閩粵的石雕、木雕、泥塑、剪粘、交趾陶等民間建築工藝在台灣得到了很好的繼續和發展。
小結。
民居的研究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學術取向:從文化角度或從社會角度。 前者是從文化特徵以及集合體著手進行研究,後者是從社會關係及結構著手進行研究。 文化角度研究注重民居的型制、形態以及他們背後建築觀念的詮釋,注重民居的社會文化意義及民居建築史料的建立。 社會角度研究注重聚落的結構和形態以及它們背後的社會組織和生活圈的詮釋,注重探究聚落的整體面和住區的空間結構和居住形態。 長期以來中國的民居研究主要偏重於從文化的角度進行,而從社會角度的研究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 因此需要將兩和研究取向結合在一起,特別是要加強社會角度進行民居的淙合研究。 例如,在閩台民居研究方面,不是局限於單個民宅的平面、樑架、型制的研究,而要綜合論及村落中的宗祠、寺廟、學堂、戲台、商鋪等各類建築,並結合歷史、地理、社會、風俗、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探討它們與民居之間的互動關係。 閔台民居建築是先民們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建築文化遺產,也是眾多老百姓的居住現實。 本書以閩台的歷史、社會、自然著手、對民居的群體組合、平面佈局、空間處理、外部造型、細部裝飾等方面進行介紹,以幫助讀者較全面瞭解閩台民居建築的概貌
自選導讀:閔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_闽商策划_新浪博客 https://bit.ly/307AxKQ


福建人:造了多少种房子? - 知乎

v2-2c1193f2882e143ad1ca412222dc9b64_720wv2-4f689b232ec0ff6a5759daffab09a9aa_720w (1)v2-6562906d6a2546a379d75a2c58065627_720wv2-67891c9f108028657febb592cad2e6dd_720w


臺灣的傳統民居有兩類,一類是臺灣的傳統中國漢族民宅,一類是臺灣的傳統原住族群民宅。 而臺灣傳統中國漢族民宅又可分閩式與粵式,其中閩式影響最大,數量最多。
閩式(主要指閩南)民居建築對臺灣民居建築的影響,是隨著閩人向台遷移而必然產生的。 因閩人入台,再因閩台在地理、氣候、民俗等方面的相同點,閩台民居相同點是很明顯的。
第一,在佈局上,閩台民居大都以中軸線,以廳堂為中心組織空間,一般組成封閉型的多院落的宅第,或三間張、或五間張,按房主的需要和經濟、地位等因素,組成或二落,或三落等多院落,左右有護室。 只是臺灣的院落。 規模不大,一般為前後兩進,更加精緻小巧。
第二,在選向上,講究風水,重視勘輿。 如古代泉州人將東門視為鯉魚頭,小東門視 為嘴,太陽初升時,正對小東門,故泉州城屬"鯉魚穴。 "據老一輩言,臺北也屬"鯉魚穴",與泉州一樣,有"紫氣東來,西望瑤池",或"坐東朝西,賺錢人不知"之說。
第三,在屋頂輪廓上,大多豐富生動,或高低錯落,或彎曲飛翹,屋頂上大多有泥塑浮雕等裝飾。
第四,在雕飾上,大多講究精雕細作。 閩南是雕刻之鄉,因此常在各層中飾以雕樑畫棟,門窗格扇,椽頭柱礎等都布滿了各類雕飾。 這與臺灣許多民居一樣,但臺灣的雕飾更加精美,雕樑畫棟更加令人眩目。 似乎是表露出一種建立新家園時苦盡甘來的心情。
第五,在建屋禮俗上,基本過程一樣。 臺灣建房所進行的系列儀式,其源於閩。 隨著時代變遷,台灣建築或愈呈其特色,但習俗都是較為完整地沿延下來。 或許人們為了吉利,不願輕易破壞這前人已約定俗成的規矩。
位於臺北縣板橋市西北的林本源邸宅及花園,為臺灣最大的私人住宅,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 據臺灣李乾朗考證,此為漳州建築師所建的經典之作,他認為其漳匠特色如:1、棟架各部構材間距離較近,用料也較粗大,顯得緊密。 2、瓜筒較圓胖,多用"金瓜筒"。 3、雕花材較少。 4、鬥拱喜用較多曲線之螭虎拱。 5、束木呈斜置狀,束頭高於束尾較多。
受閩南影響較有代表性的臺灣民居,還如臺灣二級古跡台中縣霧峰鄉的霧峰林氏大宅,分為頂厝、下厝、萊園三大部分,為臺灣最大古民宅之一。 建於清光緒年間的泉州亭店鄉的楊阿苗民居,為五開間雙護三進,這兩個閩台民居從氣派、結構、雕飾等方面,可明顯感覺到其淵源關係。
臺北縣深坑鄉的黃宅,為福建安溪移民所蓋。 乾隆末年(1795年),唐代黃守榮第三十代世祖黃世賢帶四子渡海來台,後到深坑種植茶葉,黃氏家族由此富甲一方,蓋起了三合院的紅磚瓦房。 深坑黃宅與安溪祖屋互有往來,關係一直綿延至今。 1880年,深坑黃宅住戶聽說安溪祖厝需要修繕,即自帶錢物從臺灣到安溪參與修厝,並在祖屋牆壁上留有《四鬥厝重修碑記》和護厝的禁約。 2002年12月28日,臺灣深坑黃宅的後代來到安溪參內鄉的四斗厝找到了一塊保存完好的《四斗厝重修碑記》。 2003年3月6日,這位老人將臺灣深坑黃宅的資料從臺灣寄到泉州,泉州文管部門經過對照,驚喜地發現臺灣深坑黃宅與安溪四鬥厝建築風格如出一轍,只不過四鬥厝的始建年代,至少比深坑黃宅早了二十年。 兩岸黃氏祖厝還共有一個特點:它們大廳的牆壁上,都直接寫有黃氏宗族的禁約、家訓。 這向來是黃氏宗族的傳統。
一些臺灣民居因祖輩來自福建不同地域,其受的影響不同,所以表現在民居的風貌上也不同。 如彰化縣圓林鎮,祖輩為來自閩南、閩西(客家)的移民,因此在建築上也可看出不同,有的建築材料以三合土為主,壘成圓樓型,人稱圓樓或土樓仔,顯然受閩西客家建築風格影響;有的建築材料以紅磚為主,裝飾豐富,為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 如大埔裡游宅廣平堂,游氏祖輩由閩南移民至此,其屋坐西朝東,為紅磚牆面,外牆窗戶以下皆為青石,為典型的閩南民居福建移民社会对台湾传统民居的影响 - 海峡之声网- https://bit.ly/30owo5F


福建民居結構
住房式樣
民居式樣有今古之分。福建至今仍保留為數眾多的明清時代民居建築。明清民居有四三開間,六五開間,個別有十間(為隔牆)的。一般縱深二間,前後兩坡水,以瓦蓋頂,中為廳,兩側為官房。大宅則深院高牆,天井、廂房,回廊,幾進相連。明朝建築多為單層木結構,少數為磚石木結構的樓房。清代則多為單層或雙層木結構。清末民初,土木結構的房屋為民居建築主流。據舊志記載,閩中部“屋多木建,牆以磚、泥築之。規模普通為上下三廳,左右輔以廂房,間有構層樓者”。(民國《明溪縣誌》卷十一《禮俗志》),有些二層樓房,在厝兩旁築土牆,牆高於厝,簷存牆內,俗稱“火牆厝”。另有土築“四倒水”式二三層樓房;還有築土為,頂覆厚瓦,前後撇如人字的“人字撇”建築。舊時官紳人家的宅居一般有三進,福州人稱“三落透後”。在福州南後街著名的“三坊七巷”中,這類明清以來的深宅大院比比皆是。
老式民居,講究對稱平面結構,從樣式到建築風格大同小異,其形制按地區劃分有以下幾類。
福州一帶,最常見的房屋格局為一字排開,似龍狀,俗稱“一條龍”。小型者為三開間排成一列,正廳兩廂各有臥房,俗稱“正身”(即廂房),加蓋的廂房稱為“護龍”。大宅正廳前有一片庭院,稱為“埕”,埕多紅磚鋪地,既可曬穀,又便於出入活動。還有六開間的,有二個大廳,分前廳、後廳,兩邊也為廂房。
閩南一帶,盛行“圍龍”房屋建築。中為正廳,屋頂最高,左為大房,右為二房,屋背稍低,由正廳延伸建造的叫“護龍”(又稱“伸手”);兩旁各增築一間,稱“五間起”;如需要還可增築廂房,與正房構成“”字形半圍房屋,中留空地,叫“埕”,為曝曬器物之用。從中庭看去,整個房子蜿蜓圍著像一條龍,故稱“圍龍”。人稱閩南三合院的建築形態,其護龍可作廚房間,也可作倉庫、豬舍、牛舍等。圍龍建築中,泉州一帶有“三房走廊”、“四房走廊”、“合樓”、“五房丁廊”(也稱“五間張”)和“八字丁字廊”等樣式;廈門一帶有五閣、七閣、七字形、一字形、竹竿形、六路(俗稱“六壁厝”)和大九閣等樣式。漳、泉、廈等地城鎮,臨街的住房多為“騎樓式”建築。尤以廈門的騎樓最稱著,在福建民居中獨具一格。其特色為“房屋低小而多門,上用平屋,懼風也,人可行走。牆角則置碎瓷碗、碎瓦片,堆積高尺許,防穿窬也。富貴家率用獸頭筒瓦。”(清.道光《廈門志》卷十五《風土記》)這類建築的好處在於能遮陽避雨,宛如北京頤和園及蘇州花園中的長廊。與閩南地區較發達的商品經濟相適應,騎樓前店後居,上宅下市,反映其最初設計者的匠心。
閩南的舊式民宅,一般為一進一廳二落,富者可達三進。泉州一帶至今仍有許多明清時代的大厝。清中葉,南安石井海商鄭遠錦所建中憲“大夫第”多至五進,兩旁護厝,並附建梳妝樓、演武廳等,整個建築群多達一百一十二間,極為壯觀。泉州後城有一片清末民初的古民屋,這些老厝多為三合院或四合院格局,乃懸山式(歇山式)五脊二落水的建築,屋前有石鋪的大庭,入門為寬敞的石庭院。橫排三開張、五開張、七開張,縱深二進、三進或五進,每進同天井隔開與回廊相接,兩側回廊外是長列廂房(“護厝”),廂房之外有伙房、柴草間和儲藏室。有的大戶屋後還有一列雅致的梳妝樓。庭院後有花木、假山、亭閣、花園,宛如殿字,每座面積在六百至一千多平方米之間,居室多的達一百多間。
閩南沿海地區,缺乏木材,卻富產花崗岩(花崗岩的形成與歷史上地質構造變遷有關,民間有“沉南京、浮福建”的說法),所以民居以磚石或石結構為主。泉州地區的惠安、晉江等地,這一特徵尤為明顯。牆均用條石砌成,一間房約需14~16層條石,石縫舊以泥填充,現用水泥替代。
閩西一帶住房樣式也很豐富,且歷史建築風格的房屋保存良好,堪稱福建民居的“櫥窗”。既有三開間的古建築,又有“八間頭”的普通居室。所謂“三開間”,中一間為明間和門,左右各一間為“塾”。門外有屏,謂“蕭牆”(即照牆);門內為庭,即院子。主體建築由堂、室、房組成,堂居前,東西兩牆稱“序”,堂靠庭院的一邊有兩柱,稱“東、西楹”。堂前有階,號東、西階。室在堂後,要入室必先過堂,可證“登堂入室”的成語。門與堂之間,還有“閏”(今稱“二門”),閏門以內乃主人起居之處。後稱內宅為“閏”,又稱“寢門”,專指女子住處。這類建築連城、永定尚可見到。如連城廟前鎮芷溪的楊、黃氏,新泉鄉張氏,城關吳、謝氏的大宅。所謂“八間頭”,乃普通民居,有二廳四間兩廂房,中為天井。“屋不逾三堂、五間、七架”(民國《永定縣誌》卷二十一《禮俗志》)是閩西建築的基本形式,各地富家的“三棟廳”和幾披橫屋都是“八間頭”的擴展。如上杭中都鄉的“存耕堂”,整座房子有九廳八天井,一百六十間大小房室。閩西一帶的建築材料大多為木或磚木結構的,也有土木結構的建築。
閩北、閩西北等地的舊式住房,多為土木結構的瓦房,結構較規範,大門進去為下棟,中有天井,兩側為二間或四間廂房,天井兩旁設二三步臺階至上棟,中有大廳堂,兩旁各有兩間正房,後閣兩邊為廚房,富家地面鋪磚或三合土,一般人家為泥地面,臥室多鋪地板。這類建築,房前屋後的附設建築禁忌頗多。將樂俗諺稱“前怕牛欄,後怕倉”,即房前不能建牛欄,屋後不可置糧倉,因此倉庫多建於房屋兩側。一些單雙層土木房還建有閣樓,權作貯物、貯糧倉庫。
閩北一帶舊為人文薈萃之地,保留不少明清時代大戶人家磚木結構的三進院落宅第,即“三廳九棟”式瓦房。其天井、走廊、簷階一般為石板鋪設,廳堂是方磚鋪地,每幢四周以陶磚或泥土築造風火牆。在第三進的大廳上方正中設神龕,置姓氏昭穆祖先。在泰甯縣城關勝利二街福尚巷的“尚書第”,俗稱“五福堂”,是明代兵部尚書李春燁住宅,占地達五千二百二十多平方米(南北長八十七米,東西寬六十米),坐西向東,主體五幢,一字排列,連鋪房共一百二十餘間,為磚石木結構,每幢都是三進廳堂,尚書第周圍還保留一批明代建築群。此外,武夷山市武夷鄉下梅村的古民居群也很有特色,清順治年間(一六四四~一六六二年),當地茶商在此模仿蘇杭、廣州建築式樣,大興土木,造房屋七十餘棟,佈局嚴謹,現仍存五十餘棟。這批民居,四周系風火磚牆,牆帽造型優美,房屋建築格局統一。有大門、門樓、前廳、大廳、後廳、書樓、香閣等,每棟均為三進,大廳堂用扛梁造法,柱頭挑出二支斗拱,斗拱鐫有花鳥飾案,還有旗杆、拴馬柱及“大夫第”牌匾。細磚雕砌的門樓,鏤空雕花的木梁,精美的縷窗,典雅的廊簷,令人歎賞。
閩東一帶傳統民居結構多是一廳(可隔作前後廳)、左右廂房(可隔為四間,稱“四屋”,也有六屋、八屋),在霞浦崇儒等地,房兩側還建有旁舍,用於養豬、放雜物;該縣沙江等沿海地區,一般不建旁舍,因旁舍難以抵禦大風侵襲。
舊時,福建一些貧困山區還建有杉皮茅草屋。閩北一些依山傍溪的村居還有不少“高腳厝”,高腳厝為二層木樓房,下層以若干杉木柱為支架形如高腳,既可防洪,又可避蟲蛇,下層往往用竹籬圈圍,四面透風。閩中、閩北一些佘族小村,還有全用毛竹構建的房子,俗稱“竹寮”,屋面用半片竹筒並列鋪成,凹凸相連,行其上嘎吱作響,很有情趣。
舊式民居,圍牆多用泥或三合土夯築,房內隔牆用蘆葦插編與泥混合,富家用磚石砌成圍牆,用木板做房間隔。有的還建有“風火牆”(也稱“封火牆”、“馬頭牆”),即在房屋左右兩端用泥磚築成高牆,以防火禦風。福州一帶的“封火牆”,牆基由碎石或條石相疊砌,中以土夯築,上以薄磚空疊,俗稱“掛斗”,外先塗土,再抹灰。
各地民居的外牆建築,最有特色的要數晉江安海鎮幾處明末清初建造的大厝外牆,及福清東瀚鄉萬安寨的厝牆。這種牆,民間雖也稱“土牆”,卻用了大量磚瓦石料;其疊瓦築牆工藝堪稱一絕,應稱“瓦牆”更貼切些。整面牆壁,或上層為磚瓦結構,下為土料,或全用磚瓦砌就。構築方法和形式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在豎直的條石中間隔堆砌著磚瓦碎片,有的連住宅門框部件和柱珠上也用各種規格的磚瓦。安海大厝的牆壁,據考是清初安海人曆亂後重返故土再建家園時的發明。他們因地制宜,利用遍地廢棄的瓦礫磚片及石料築牆建厝,既清理了廢墟,又節省了費用,加上建築師們巧妙的技藝,創造了這種經久耐用而又整齊美觀的碎磚瓦牆。
福建民居的廁所,大多與主建築分離。閩北、閩西一帶多與豬欄一體而築,挖坑埋桶缸,桶缸上置二塊木踏板即成簡易廁所。閩南沿海地區,舊時農家多在房前屋後建廁,坑口一半用土坯、雜石砌牆圍困,設蹲位,只供男子使用,另一半露天裸外,臭氣熏天,很不衛生。永泰縣同安鄉張家大厝的廁所,別具一格。它與厝宅連為一體,十餘個糞桶東向一字排開,足有一人高,置於高大的木支架下,上有瓦蓋,縱向用若干木分隔,一戶一廁嚴格區別,頗有講究。近年農村一些地方實行廁改,填舊廁坑,建公廁。晉江金井鎮石圳村,全部實現公廁化。
一九四九年後,民居樣式一度無多大變化。至七十年代後,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城鄉蓋新房者增多,樣式也日趨多樣。特別是新式樓房大大增加,一般有2至3層,個別高達五層以上,天井和廂房減少,門窗加大,重視採光和通風,講究實用美觀。閩南僑鄉中,拔地而起一座座西式洋樓。反傳統、反對稱,追求新奇和個性的建築風格成為時尚。除磚、石、水泥等普通建材外,鋼筋混凝土材料運用于民居建築。一些有特色的宅屋群體業已出現。福鼎縣城關一帶居民,近年所蓋新房很有規則。一般由數家人並聯而建排屋排樓,房的型制、規格劃一,兩戶之間共有一壁,僅一相隔,整個建築形如長屋,各家比鄰而居。這類建築省料省工,又美觀實用。
房頂及其厭勝物
福建民居屋頂的式樣主要有歇山式、硬山式、廡殿式和平頂式幾種。最常見的是歇山式。
歇山式
由四個傾斜的屋面,一個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處折向的一條),和兩側傾斜屋面上部轉折垂直的三角形牆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其頂面向兩側傾斜呈人形,故福州俗語稱“人字撇”。屋簷較寬,屋內部的樑柱與人字屋頂相適應,呈形支撐,更為牢固。歇山式屋頂通常為“馬背式”,呈弧形;舊時富家還建有“燕尾式”屋頂(又稱“雙龍昂首”、“喜燕尾”、“燕仔尾”),整體呈船形,兩端翹然欲飛,很有氣勢。燕尾式飛簷多為一重,莆田等地也有二重的,俗稱“公銀角”。
硬山頂
形態與歇山頂相近,為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特點是兩側山牆同屋面齊平或略高出屋面,屋簷較小,明清以後一直盛行于閩南、閩西、福州等地區。因屋簷較窄,故邊緣多用“響片”砌成一行。邵武民居屋簷下最末的瓦梢用雕花的陶製片,下面有陶制的鶴身(表示白鶴能避雨),門樓屋簷頂上還有“紗帽”或“鱉魚”等圖案以鎮邪。落水簷用陶制,不易腐爛,上下兩層低簷間設有“雨擋”。
廡殿式
由四個傾斜的屋面,一條正脊(平脊)和四條斜脊組成。屋角和屋簷向上翹起,屋面略呈彎曲。屋簷更為窄小,這種結構的屋頂較結實,可禦海邊的大風。
在山區,歇山式屋頂多用杉木或松雜木為頂椽,上覆黑瓦(舊時有用樹皮或茅草),較輕薄。沿海地區則覆以紅瓦,較厚重,部分還有黃、綠色琉璃瓦。
平頂式
七十年代起民間多新蓋多層“平頂式”樓房,以水泥或石板為頂蓋。為了隔熱,閩南一帶石質平屋頂上還建有“拱”,拱上再鋪上石板,成為台閣,既可遮陽避雨,又可成第二層走廊。福州一帶的水泥平頂屋,常用磚塊豎列成規則的行距、上面再覆蓋扁紅磚或水泥板,形成隔熱層。
厭勝物
由於舊式房屋多為木構建築,最怕火災,因此民間希望能有神物鎮之,於是在一些建築的屋頂上設置“獸頭”。“獸頭”乃屋脊兩端安置的陶制怪物,又稱鴟或鴟吻。據說此物是海中之魚。有龍一樣的尾,貓頭鷹一樣的頭,能激浪降雨,人們置它於屋頂,是為永鎮火災。如今獸頭僅做為屋頂的裝飾品和吉祥物。福州地區的古式民居上,到處可見“獸頭”形象。閩南一些屋頂,放置有騎猛獸的武士,用以“鎮邪驅鬼”,其寓意應是“獸頭”的延伸。此外,閩南習俗,民居建築為防工匠“做寇”,常在屋脊中部置“五寶瓶”之類吉祥物,瓶內置五穀、毛筆、錢幣、銅鏡等。五穀為祈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毛筆祝人文薈萃,文化昌明;錢幣祈財源廣進;銅鏡則用以驅邪鎮妖。
門窗和煙囪
門有大門、廳門、房門、側門、後門之分,舊時住房多有幾道門。福州地區土結構的大屋有三道門,第一道為大門,二、三道為屏風門。大門平時不開,只在家中辦婚喪喜慶等大事或迎接地位高貴的客人時才開啟,平常則從屏風門旁的側門進出。
老式門多為上下有軸的木門。無論大門、房門均頗為笨重,大門由門框、門楣組成,若建門樓則加瓦蓋,門楣上有二~四個“門纂”,下段門檻,門檻兩端設石制門枕,坎內部分鑿“門盞”。前有院落和圍牆的宅院,大門設在院前與主建築的廳口相對。一般大門為兩扇,用門閂合攏。閩西連城一帶,大門有上下兩道門閂,上門閂內外可自由開關,而下門閂只有屋內人才能開關,設計十分巧妙。除大門外一般房門多為單扇,較矮也較窄。閩南等地門框、門楣多用石條做成。
過去福州地區一些居民,喜在大門掛八卦或陰陽五行圖,用以象徵風水寶地。門楣正中掛一面小鏡子或懸一個籮筐,中間放一把剪刀或懸一紅條,寫上“福”、“禧”等吉語或符咒;鏡子周圍繪有八卦,俗稱“照妖鏡”,迷信者以為此鏡可將別人家的“煞”氣擋回,故稱“擋煞”。今福州鼓樓區“三牧坊”巷中仍可見高懸的門鏡。除懸鏡外,沙縣習俗有在大門口懸掛“彎把鋸”,以示驅除百邪。閩南龍海等地民居廳門上有安置“牛擔”為架,象徵興旺有力,萬事敢當;有的人家門上掛龍眼葉、新竹筷,以呈祥瑞。在石碼,則於門前掛一竹編“格子扇”,上畫一桃形“福”字,並在竹格上方寫諸如“穎川”、“西河”等宅主姓氏郡望。
在正門前築“照牆”(或稱照壁、影壁)也很普遍。照牆一般設於大門之內迎門處,多為單獨建築。意在遮蔽視線,不使外人內窺。還有保護自家風水和辟邪消災的含義。它分基座與壁身兩部分。壁身多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繪畫,或書“福”字。福清龍田、高山、東瀚等鄉鎮,居民喜將“福”字倒寫於照牆上,以取“福到”之祥。
舊式民宅開窗較少,多為一室一窗。農村中窗式通常為二層翻窗。閩西、閩北一帶翻窗窄小,外用紙糊,內為木結構,夏天可用木棍將內窗撐起以透光通氣。翻窗多用蝴蝶扣,不太安全。在永定還有“牛夾窗”、“五柱窗”、“半欄窗”幾種窗式。牛夾窗外窗開口很小,只有中間一根橫木條交叉成棚欄狀。半欄窗是在窗口一半處,用橫木條將其分隔,上截漏空,下段用五根短豎條做成棚欄狀。長汀一些農家還設計“銅錢式”窗,外圓形內方孔,象徵招財進寶。閩北一帶多為格子窗,內窗以小木條為扣,旋轉開合。在閩南有以細條石為窗櫺的。以上各式窗採光性均較差,故民間有“明房暗室”之說(即廳亮室暗)。為增加房間亮度,常要在房頂破壁開一方“天窗”(俗稱“漏窗”),以泄光線。如今新建民房開窗較科學,多安玻璃,採光透氣均好;窗框除木質外,還有用鐵質和鋁合金等材料。窗拴(插銷)多為鐵拉拴,安全可靠。
民間開門、開窗時頗有講究。福州一帶舊時要依“門金”開門窗框架和尺寸,門金書於紙上,為“財、義、官、本”和“痛、病、死、絕”八字,好壞各四字,相互配搭組合成一定順序。財門的寬度、長度為一尺八寸的倍數;大門門框尺寸以“義”、“官”為好,稱為“官門”、“義門”。臥室的門框、窗框尺寸以“財”、“本”為佳。在永定,人們造房之前必先向工匠問明尺寸,雙方商定後才可建造門窗。當地人舊時開房門以一尺八寸為吉,一尺九寸為生門,二尺二寸為孤寡,二尺三寸為小吉,二尺四寸為大吉,二尺一寸為牢獄,二尺五寸為絕門,二尺六寸為平耕田麥熟,二尺七寸為口舌門。舊時如房主對工匠招待不周,工匠會故意使壞,在門、窗的尺寸上嵌入“病、痛、死、絕”的規格,以詛咒暗算房主。此外,閩南人安門窗除擇日燒香拜土地公外,還要在門楣兩旁各壓一塊紅布條。裝好門,要在大門檻前擺一些“果合”,並燒香。
各地開門、窗還有些禁忌。忌直對街巷,若不能避,則應在直對街巷的風口處牆上寫“泰山石敢當”(或刻碑石立於路口),也有立石獅子以鎮邪氣。大門忌與別戶大門正對,要錯位而建;也不能正對河流、橋樑以及下坡處。在福鼎,宅門忌建在同一側,要左右相錯,以防穿堂風沖掉“風水”。
煙囪,民國後才在本省民居中廣泛使用。土木結構房子的煙囪一般是“沖天式”,高出屋頂一米多。閩北的煙囪用土坯壘成,上圓下方,閩西連城的煙囪呈竹節狀,以圓形土坯燒製成管,層疊而上,愈高愈細,周圍用竹篾圈住,非常精巧。閩東霞浦有一種“暗煙囪”,是將灶牆砌空,作為煙道,直通屋頂。閩南惠安一帶煙囪很有特色,用磚砌起,從與鍋臺連接處起壘成階梯狀。每一階當地人稱“節”,一般煙囪有九節或十節,多者至十三四節。按當地人“興旺衰微”的迴圈說,九、十三為興,十、十四為旺,皆為吉數。
室內佈置
舊時,普通民居大廳正面設神龕,供奉觀音、土地公諸神,牆上掛神像或書畫、財壽圖(閩南人喜在中廳掛天公燈一盞)。大廳正面靠牆處安置長方桌,閩南一帶稱“貼案”或“供案桌”(福州稱橫案桌),擺香爐、花瓶、時鐘、佛龕、祖先靈牌等物,案正中上方懸彩畫大鏡。案前置方形大桌,俗稱“八仙桌”,富家桌前垂掛刺繡桌布俗稱“桌裙”,桌兩旁排列方形靠桌椅或圓凳。
客廳兩側的房間為臥室,房中一般有床、櫥、桌、椅、洗臉盆架五大件。其中床(也稱“臥榻”)的佈置最有講究。漳州等地舊時床前橫一踏腳的長方凳,俗稱“腳椅”、“踏板”作脫履登床之用。富豪之家的床更為精緻,上有“承塵”(即床的木頂架),前有透雕花楣,中有箱架、櫃、下有踏鬥,三面圍屏(俗謂“遮風”),各有上中下三層,上層為鏤空花鳥圖案,中層為鏤空人物故事,下層為彩繪花鳥人物。普通百姓的床較簡陋,甚至有以兩條凳搭上木板為鋪者。
民間安床有許多忌諱。床不能正對門口,不能與鏡子相對;還忌正對中脊檁及天頂鏡,以避壓人之諱。閩南人稱睡時身體與梁棟交叉為“挑梁”,認為會鬧窮,出現凶兆,因此床一般應安在脊樑後,與尾椽保持平行。龍海一帶,安床位置還須“順簷”,即床沿與屋簷平行。若兩者相交成直角,稱“逆簷”或“擔簷”;遇此要在床上方支架上放一支扁擔,謂將房檐“挑”起,同時床四腳下要墊上四塊小石子,以免房屋受“壓迫”,否則俗謂有難以翻身的不祥。惠安人忌床對櫥櫃,因櫥櫃有口,與棺材類似。永定舊俗,當家人臥室內的床鋪至少有一頭要靠牆,否則便是“兩頭空”,會“揹運”,家道無成。各地鋪木床均忌雙數,尤忌“四”和“六”兩數(因“四”與“死”諧音,而“六”則是釘棺材的板數),故床板一般用五塊或七塊,至於床不與鏡相對,據說是為避免夫妻不和及驚嚇小孩。
臥室中櫥多置衣物,分上下兩層,上層雙扇,內分數層,中間以左右各一小屜隔開,下層為櫃,開雙扇小門,兩側各有小屜。桌稱“琴桌”,椅稱“琴椅”,均整面直腿,講究者夾角處有鏤空花飾。臉盆架也是必備之物。閩南一帶盆架可作三層,上有花框鑲鏡,中有小屜放盥洗用品,下為盆支架。當然普通人家未必五件齊全,臥室中能有一箱一櫥已屬不錯。有的人家臥室內還置馬桶、便盆。
廚房,古稱“灶腳”,也稱“灶間”,其主要設施是一方炊灶。灶間一般在廳後或大厝“護龍”處。福州習俗,如在廳內讓人一眼看見爐灶,視為不吉。民間砌灶要擇日選向,以淩晨為良辰,以西、南方向為佳,忌向東或向北。福州俗稱“朝南有得噉(食),朝西有得啃,朝北朝東都是空。”閩南人“東”與“空”諧音,稱“向東,米缸空空”(龍海)。建灶禮儀較繁。永定人打磚起灶要擇時,完工後要擇吉時燒火,還要殺公雞,焚香點燭敬禮,燃放鞭炮,送紅包給師傅,表示紅紅順順;還要放五枚硬幣壓灶;表示財源自五方至。燒火起新灶時,一般要炒糯穀五次,意為銀樹開花;起火用生杉樹葉,喻意家境快發;爐灶方位須避“人影”映入鍋中,謂人免受煎熬之苦。砌灶應在一日內完工,一月後,辦灶頭滿月,宴親友,安灶君。閩西一帶親戚要送圓炮一串,天地二響炮二十個,穀三升或五升、布一塊。
福建民間多為土灶或磚灶。一般有二至三個口,永定等地還有單灶、雙灶之分。單灶僅一個口,由九十塊磚砌成,雙灶有兩個燒火口,由一百二十塊磚砌成。
灶忌種種,各地不一。霞浦人忌在灶上寫“火”字。福州人忌灶口向水缸,因五行中“水”是克“火”的;還忌灶口朝房門,認為會將財氣卷走。安溪人忌在砌灶時,將鐵器等放入灶中,怕鐵封灶,或認為灶有鐵質,家中養豬難大。
除灶台外,灶間陳設還有米缸、水缸等,閩北山民常在灶臺上方由屋頂懸吊繩鉤(多為木鉤),吊著竹籃、臘肉等。
舊時日用器具不外木竹、陶瓷、鐵器三大類,少數富家則有銅、錫、藤質器具。木器有床、櫃、櫥、桌、椅、板凳、桶、盆、蒸籠、鍋蓋等。竹器有椅、篩、席、簾、籮筐、大小籃子等。陶器有罐、壇、缸、缽等;瓷器有碗、碟、盤、甌、壺等;鐵器有刀、斧、剪、鉗、鏟等。在器具使用上差異懸殊。一般百姓用板凳床、木臉盆、陶茶壺等,且木質器具多為各種粗質木料所制。富家則用貴重的樟、楠、花櫚精製,並加油漆,用大的屏風床、鐵架床或藤盤床。用銅壺、銅盆、錫壺、錫瓶、錫甑、籐椅、藤箱,備極考究。舊時室內照明多用煤油燈、桐油燈、馬燈、松明或火篾(用竹篾浸塘中,一二月後取出曬乾即可燃點)。近代以後少數城市有用電和電器。
本世紀五十年代,室內佈置變化不大。格局如前,許多民居大廳正面牆壁上方多貼毛澤東主席像。傢俱也偏重經濟實用,與舊時無異。五六十年代後照明大有改觀,電燈和自來水逐漸進入千家萬戶。七十年代起,省內傢俱品種增多,樣式也趨精巧雅觀。出現中山床、高低床、封板床、捷克式衣櫃、玩具櫥、沙發椅等傢俱。擺設中增添了縫紉機、電唱機、收音機及電風扇、鋁鍋等家用五金電器。塑膠製品也很盛行。八十年代後,一般民居大廳正面多置彩畫,廳中置方桌、圓桌,講究者加沙發、茶几。臥室中舊時的帖案、長方桌已少見,代之以組合傢俱。如沙發床、席夢思床墊、梳粧檯、食品櫃、衣櫃、辦公桌(俗稱“寫字臺”)、書架、矮櫃等,各自既可獨立,又可巧妙組合,式樣、質料和色彩各從所好,日趨多樣。城鄉居室中多有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錄影機、電鍋、空調機、音響等較現代化家用電器。廚具也大大改革,除部分山區和農村仍用柴灶外,大都改用煤灶,煤氣、液化氣爐具。照明燈具更是五花八門,有吊燈、壁燈、臺燈、床頭燈、角燈、調光燈等,各種地磚、塗料、壁掛、牆紙、地毯等作為新型居室裝飾物廣泛用於居室佈置中。沿海地區農村,新式民居大多有了衛生間和盥洗室。總之,當代室內佈置日益體現現代化、電器化、舒適化的特點,在講究實用性的同時,更注重裝飾性。
南陳宗親網 https://bit.ly/3kListT


建築是常民活動的舞臺,是社會與文化的總體表現,它忠實地反映出在地住民與外在環境間的關係,同時真切地顯現居民的社會經濟、歷史人文、民俗藝術與宗教信仰等文化活動。臺灣早期的建築,隨著閩南移民的遷徙,與閩南沿海各地的民居,無論平面布局、立面形式、整體造型,或是細部裝飾的風格都很相近。以臺灣傳統建築常見的紅磚紅瓦即深受泉州一帶民居「紅磚文化」的影響。中國人歷來將紅色視為喜慶吉利的顏色,所以泉州人索性把紅磚叫做「福辦磚」。而臺灣地區閩南式民居外牆及屋面喜用紅磚赤牆,繁複豪華的牆身是活潑朝氣的寫照,同時還在裝飾上利用磚塊作圖案的變化,從中我們亦不難看出歷史文化的淵源。
 
  然而,由於我們普遍缺乏保存古蹟的精神,傳統建築的維護面臨很大的阻力,如曾被譽為臺灣十大民宅之首的摘星山莊,其西廂房已遭拆毀即是一例。對於建築又往往注重實用性而輕忽美感,增建翻修破壞了建物原有的設計,再加上地處多颱多震的地理環境,自然的力量,加速傳統建築走向頹圮坍塌的命運,九二一那場大地震便將剛整修完竣的霧峰林家花園幾乎夷為平地。
 
  時至今日,傳統建築正急速消逝中,似乎抵不過都市現代化的腳步,以及人為有意或無心的破壞,使得臺灣許多城市找不到歷史感,生活其間的民眾不免有失根的感覺,本文的寫作即是期望在少數殘存的閩南式民居建築中,探求其建築特色,透過對傳統建築之美的尋訪,觸動社會大眾珍愛歷史建築的情懷。
 
  為方便研究探討,通常將傳統建築區分為七種類型:一、宅第;二、街屋;三、園林 四、衙署;五、宗教建築;六、軍事防禦及公共工程;七、文教建築等,本文僅介紹宅第、街屋及園林三類民居建築。
宅第
  傳統宅第的格局有多種形式,以三合院為最普遍,從最簡單的一條龍到多院落、多護龍的三落大厝、五落大厝,依照家庭成員、社經地位而定。包括以下幾種格局形式:
燕尾多見於官宦大戶
  (1)一條龍:一字型的住屋,閩南人稱「正身」、「厝身」。一般房屋的格局,三間橫排,俗稱三間起,三間不夠居住,就在兩邊各增建一間,也就是一排有三、五間長方形的房間,中央正廳為最尊貴,是祭祀祖先神明的所在,也是接待賓客的地方。越靠近正廳的房間地位越高,左尊右卑。面對正廳的左房為戶長的居室,右房為長輩的居室。依次是大房和二房。廚房俗稱「灶腳」,兼做飯廳或工作間。閩南人很敬重灶神,一定用紅紙寫上「司命灶君」的字樣,貼在煙囪邊的牆上,常加祭祀。
 
  (2)單伸手:一條龍住屋與單邊護龍呈曲尺型,閩南人稱「伸手」。
 
  (3)三合院:五間起若仍不敷使用,則在兩端向前增建「護龍」,形狀如ㄇ字型,這就是所謂的閩南三合院。正廳用來供奉祖先牌位,是全屋中最高大的部分。正廳的左右兩側是長輩住的。護龍可做房間,是晚輩住的,也可做倉庫、豬舍、牛舍。左右兩側護龍,形成一個院落空間,稱作「埕」,平常用來賞月、辦酒席、聊天或是早起打拳練身,農忙時則用來曬穀,是常見的農宅形式。
 
  (4)四合院:如果把「護龍」的兩頭再蓋上三、五個和正廳平行的房間,中間圍出一個天井,形狀如口字型,前後兩進,左右護龍,規模較大,就叫做「四合院」。其中軸對稱,相對低矮開放,則是中國人重視倫理道德、長幼尊卑的觀念,顯現在傳統住宅的空間分配。位於宅第前的水池,是基於「前水為鏡,後山為屏」的風水考量,「背山面水」乃希冀家業穩當、財源廣進之意,亦可養魚蝦鴨鵝或是提供防火救災之用。宅第方位偏好「坐北朝南」或「坐東向西」,「坐北朝南」取其冬暖而夏涼;「坐東向西」則取意「坐東向西,賺錢無人知」。富豪之家多半都蓋四合院,面寬闊是閩南式四合院的特點,立面精緻華美是另一特色。大門及其兩側是閩南式民居裝飾的重點部位,包括:格門、花窗、楹柱、柱礎、門枕石、木石磚雕等。檐下是閩南式民居另一重點裝飾部位,主要著力於斗拱、雀替、斗座、瓜筒等,再配合泥塑、彩繪、剪黏、交趾燒等裝飾性配件。屋脊上燕尾、馬背和瓦鎮也是傳統建築的一大表現。閩南式的屋頂採馬背式,閩南人稱馬背為「脊頭」或「圓脊」,工匠師傅會依風水需求與個人喜好,而將馬背的造型加以變化成「金形圓、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銳、土行方」等五種形式。南部只有中了科舉的人家才可建造燕尾式屋頂;北部稍有財富的人家則擅自建造燕尾式屋頂,以誇示社會地位及財富。
 
  (5)多護龍合院:假使人丁興旺,則於左右護龍外,加蓋外護,逐漸向外擴建,如楠西江家古厝中的所有建築皆以祖祠為中心,龍虎兩邊護龍計有十三條之多,每條護龍長約兩百公尺,分住近百戶約兩百多人江家四大房的宗族成員。
斗栱與有彩繪裝飾的通樑
  (6)多院落大厝:以四合院為基本格局發展,朝縱向橫向發展,進深三進成日形,四進成目形。靠內者為尊,越外者為卑。而屋舍的高度也隨著正廳、房、護龍依次以降。在臺灣甚至還可發現五落大厝,俗話說:「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即是說正堂有九開間,門廳有五開間,前後三進,門窗共有一百二十個的意思。著名的板橋林家或霧峰林家,縱深達四進或五進,就是這樣的深宅大院。一般而言,大宅院的第一進為門屋,可停放轎子,兩側供門房或僕役居住。大門進來的空地為「外埕」,用來曝曬農作物。第二進是廳堂,合院內的空地為「內埕」,是婦女做家事或家人閒聊的地方。第三進為私室或閨房,是女眷活動的空間,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入。
 
  目前保存完好的傳統宅第已不多見,最具有代表性的閩南式民居建築包括板橋林本源三落舊大厝、大溪李騰芳古宅、豐原呂炳南筱雲山莊、潭子林其中摘星山莊、竹山林月汀敦本堂、永靖陳有光餘三館、秀水陳榮華益源大厝、楠西江家古厝、澎湖望安島中社古宅、澎湖二崁聚落保存區、金門水頭十八間、金門瓊林傳統建築聚落等。
街屋
  清代中葉以後,臺灣的商業城鎮逐漸興起,只要有人潮聚集,就會帶來商機,也就會形成市街,因此街屋的形成與商業機能有很大的關聯性,一種兼具買賣營生與日常居住的街屋建築也順應此需求而產生。商家鑒於臨街精華地段的地價昂貴,故將面寬縮小,同時又為了能夠達到車水馬龍、聚集人潮的效果,所以每戶店面相連,空間向縱深發展。其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靠近港口的地方:港口是貨物集散地,是貿易往來的主要地點,如鹿港老街、淡水老街、頭城老街。
 
  (2)靠近河道的地方:早期交通,多以水運為主,由於能取得運輸上的便利,所以河道流經處也容易形成市街,如位於基隆河畔的汐止老街,昔稱三角湧的三峽老街為橫溪、大漢溪和三峽溪匯流處,以及大漢溪流經的大溪老街。
 
  (3)山地與平原的交會地方:山地的自然資源豐富,開採之後需要交易及運輸中心,所以通常在山腳下會形成市街,如北埔老街、斗六門大街、新化老街。
 
  (4)鐵路沿線:鐵路通車以後,沿線的都市城鎮得以快速發展,成為物質集散中心,也較容易形成市街,如湖口老街、哈瑪星老街。
 
  目前臺灣地區主要老街,以閩南紅磚拱廊為主要特色的僅頭城「開蘭第一街」、湖口老街、金門模範街等,其中湖口老街建於西元一九一四年,是最早興建的紅磚拱廊街屋,以規模壯觀、氣派宏偉著稱,紅磚拱廊圓弧較其它地方來得寬大。其餘較為著名的連棟式街屋如迪化、三峽、大溪、斗六、旗山等老街,其立面則多為大正時期的仿巴洛克洋樓街屋,即是經由當年遊學歐洲的日籍建築師發展出來的臺灣樣式,而屋身大都仍為閩南式磚造或木造的樓房。騎樓是街屋共有的特色,不論廊柱是石造、磚造或洗石子。騎樓的由來雖沒有定論,較為人接受的看法是:與臺灣烈日多雨的濕熱氣候有關,為免行人日曬雨淋的貼心設計。可惜這樣的美意,現已淪為店面的延伸,地面也鋪設得高低不平,一般人走起來尚覺不甚方便,更何況是殘障朋友。
園林
  園林的修築反應了中國人與自然合而為一的生命觀,為了讓家居生活與自然環境相結合,一些士紳巨賈便著手造園,將山石林泉具體而微地融入亭臺樓閣間,並藉由迴廊曲徑來營造和延伸多變的空間。園林提供休憩娛樂、怡情養性、宴客會友,乃至吟風弄月等活動的場所。同時,臺灣的園林還有一項有趣的特色:在築山鑿池、疊石造景時,常會模仿漳泉景色,以寄託懷鄉念舊之情。臺灣的園林多半歷經二至三代園主的經營,他們通常在成為地方的豪門巨富後,便進行造園規劃。根據文獻資料記載,臺灣至少曾出現過近五十處大小不等的園林,其中最著名的是臺南的吳園、新竹的北郭園及潛園、板橋林本源宅邸及霧峰萊園。
格門
  目前保存完整且已修復的僅板橋林本源園邸,當年富甲一方的林家,傾全力建造此園,成為北臺灣第一園林勝景。這一座巨大宅邸,佔地約三千八百坪,可以分做「三落舊大厝」、「五落新大厝」和「板橋別墅」等三部分。板橋別墅就是俗稱的林家花園,竣工於清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園林景觀豐富多姿,極富巧思,大致可分成四個主要景區:第一區是作為書齋區的汲古書屋與方鑑齋;第二區是供貴賓下榻、聚會的來青閣,以開軒一笑戲亭及賞花的香玉簃為附屬,由來青閣向西跨過題著「橫虹臥月」的陸橋,可通往觀稼樓的樓上;第三區是較正式的議事、宴客場所.以定靜堂為主,月波水榭是其附屬;第四區為觀稼樓區域,三、四兩區最後則在榕蔭大池會合。榕蔭大池是園內最大水域,池畔老榕盤根錯節,濃蔭蔽天,四周錯落著「雲錦淙」、「海棠池」、「釣魚磯」、「梅花塢」等涼亭,更顯得風雅。
 
  既然閩南式民居建築有如此豐美精緻的藝術表現,仿造傳統建築也成為當今的建築時尚,不過多半屬於零星和局部的擷取,少有大規模的仿古建築,畢竟要擁有傳統建築之美,且兼具現代生活機能,說來並非易事。由建築學者漢寶德教授規畫設計的墾丁青年活動中心,應是其中的佳作,紅瓦磚牆的建築,深具閩南風格。住宿中心的設計仿閩南傳統建築的合院格局;教室及會議廳源自傳統書院型制;禮堂與餐廳則融合各種傳統建築的技法和裝飾。整組建築群採閩南式院落的空間配置,以廣場和巷道作為開放的公共空間,廣場類似「外埕」,便於集會活動之用。中心內的六座合院,分別依不同姓氏的堂號命名,各屋宇的營造也極力呈現傳統建築的特色,如馬背的造型,便分別採用五行的不同樣式,傳統建築的形式及作工得以在現代加以應用,一如往昔的風采。可見閩南式民居建築,不僅可以提供我們發思古之幽情的場景,其精髓更是當代建築汲取養料、引發創意的源頭活水,值得我們善加珍視,予以維護保存。臺灣地區閩南式民居建築 https://bit.ly/3mRi5QE


浅谈福建传统建筑的四大特征_民居

1de2bd866517487bb7d096a5e871e545d90698afcb624265bde8e85e2dea80059de2c7c555dd45df95b5e2338de931ac2c5acb2b27d44702afcba3aef4b90f8723f24dcaff3444069c1b63aea3cca5437df9f7161abf4a258e6a77cc62c1cc23d9d3c1f12be842e796fdbd9e7e90be698f17af2e8d2244fb872bc6b3d827a4441099df16a93c4baf8f9f38bb1b01cbb9bca72a05fdc044478dc765a705b3f633


陰陽理念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求陰陽的調和統一。“陰陽”結合而和諧,才能萬物生生有序,反映在民居建築上,就是強調建築形式要融於環境中,與周圍景觀保持和諧統一。
  在古人觀念中,房屋高大為陽,低小為陰。四周高山緊逼為逢陰,建屋要高大,謂以陽受陰。地勢平坦開闊,四面受風為陽,建屋宜低小,謂以陰受陽。故高山地帶建築多為樓閣,乃以陽屋抵陰壓之煞,其佈局上多為一落,置大闊門,留寬敞前埕,乃以陽受陰,作陽翕陰和之勢。平原地帶建屋多水準發展,進深較大,其中後落低矮,是以陰屋蔽陽風,中堂高大以主正氣,前落矮小為以陰納陽。
  故德化、安溪、永春內地山區多高腳厝、木樓以及土堡、土樓等高大民居建築。一般民居亦面闊、進深較小為突出特點。其與沿海平原丘陵地帶的單層、多進深民居外表形態,差異甚大。這種不同環境下的形制差異,正反映我國古人陰陽二元論的思想理念。
  風水思想
  在古代,理想的宅基乃安身立命之本,一般都要經過艱辛尋覓,即所謂“卜居”。風水理論中對理想的居住環境有嚴格的選擇原則,簡單說,即北有層層屏障的靠山,左右兩側有侍衛之砂,前方明堂平坦開闊,且有秀水環抱,遠處有案砂,再遠處有朝拱之山的相對封閉的小環境。山能掩風,水源、平坦土地便於農耕,這是具有農業社會特色的理想環境模式,是我國古人在長期處理居住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經驗性總結。
  其中有許多科學的成分。例如,我國位於北半球季風性氣候區,冬天都刮寒冷的北風,故古人在選擇居住環境時多講究北方有高大的山脈能掩擋寒風,傳統民居建築多“負陰抱陽”,坐北朝南。然而泉州地處東南沿海,冬天常刮東北風,故泉州民居住宅坐向多不是坐北朝南,而是以坐東北向西南為最佳。當然一些特殊情況如避煞、受禁忌等限制,亦可朝東或朝西。
  大空間的聚居環境達到上述要求尚屬不易,在少山的平原地帶和無特殊地貌的城市內,要想使每座民居都做到這一點簡直是不可能的。而泉州傳統民居形制正是這種風水理念與民居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在這裡每一座民居建築都是一處人工的“風水地”。
  以三落五間張雙護厝為例,每座傳統民居中頂落建築就是“龍脈”,下落建築為案山,照牆為朝山,天井就是小明堂,雖然沒有秀水環抱,但卻有地勢低平的天井,由於屋頂的雨水皆彙集並受涵於天井,故天井便有了風水中的“水”的意義,而寬敞的石埕即為大明堂。風水認為龍脈周圍應有遮罩護衛,否則主龍孤單,最好的護脈形勢是“後有托的送的,旁有護的纏的,托多護多纏多龍神大貴”。於此對應,第三落為護送之砂,而四進、五進大厝的項落以後建築皆為龍脈托送之砂,而廂房為第一重護砂,護厝為第二重護砂。
  這樣一個人工締造的“風水地”,是漢唐以來三合院、四合院模式基礎上人們有意識在風水思想影響下,通過不斷有意識改造周圍環境不足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是宋明以來風水思想對指導民居建築的實踐的產物。
  人本思想
  泉州傳統古民居是以廳堂庭院為中心,左右對稱,前後多層次進深的合院組合。其中廳堂庭院以中庭為中心,上下四廳相對,形成一個十字軸空間結構。這種平面格局是以正方形為基礎的九宮格,中央為天井,四正為廳堂,四維為臥房,形成“九宮”對稱格局。從歷史學、考古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建築格式是中原古老建築形制的遺存。
  另外,合院由“門——天井——房”三部分組成,這正是古人觀念上“天、地、人”宇宙三才的物化。三者的功能分別為:屋居住人,院納天地,人通過院落達到與天、地的溝通;門則是大宇宙和小宇宙的介面,通過它使合院成為相對封閉的小環境。
  泉州傳統民居大厝由相對獨立的合院和外側稍低矮的護厝組成,護厝與院牆之間留有穿長天井,被過水廊分割成四個或六個小天井,其分別與護厝小房廳組合成相對獨立的單元居室,形成中央的合院和周圍若干小合院連成的一體。
  整個大厝對外是一個封閉的大環境,同時大厝內的成員由具有血緣關係的若干個獨立的小家庭組成,每個小家庭可不受干擾,生活在自己相對封閉的單元庭院內。這種強調寧靜和平氣氛的民居建築,滿足了古人生活習慣和心理需要,充分體現人本精神,也是古代農業社會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和道學的“小國富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形態寫照
  禮制宗法思想
  《明會典》載:“公侯造屋,七間九架;一品、二品,五間九架;三品至五品,五間七架;六品至九品,三間九架;庶民所居房舍,不過三間五架。”“官員蓋造房屋,並不許歇山、轉角、重簷、重拱、繪畫、灌井。”
  體現在泉州古大厝上,由於受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泉州古民居皆硬山頂,開間多為三開間、五開間,反映出很強的禮制觀念。其中五間張大厝多為官宦門第,其屋前埕兩側一般置有旗杆石座,以示榮獲功名。如崇武的武功大夫第、泉港土樓侍衛府、洛陽的陳金城故居;而惠安明·按察使劉望海故居,更是由四列五開間大厝組成,俗稱“四馬拖車”,寓意高車駟馬、地位名望尊崇。清代,泉州富商通過納官從而建五開間大厝的例子很多,如惠安東山許氏古民居、南安石井鄭運錦宅等。至於七開間大厝,實例很少見到,多為官衙變遷而來,如泉港盧琦故居三過七開間。
  由於開間大小受限制,明清時期泉州一些家庭興旺,便只能通過增加進深和護厝來增加居住面積,以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有些甚至出現十數座民居組成排列整齊的民居建築群,如市區黃宗漢故宅由二座三落三間張帶雙護厝書房、花園組成,市區老範志大厝由三座五進三間張大厝組成,而泉港土坑劉氏古民居群由四座三進古大厝和26座二進古大厝組成(現存27座,共占地26860平方米)。
  這些民居的門廳亦甚為考究,為所謂的凹巢三川門。與明清皇城午門入口十分相似,平時進出只開兩側小門,中間大門只有隆重儀禮或重大節日才開。
  泉州官式民居,皆多進深佈局安全,與古代殿堂以及土大夫、貴族住宅的“前朝後庭”、“外朝內庭”相吻合。如明、清故宮有“前三殿”、“後三殿”,而泉州古民居亦以三落為民居定式。
  在這些民居建築中,頂落大厝處於中軸線上,其內廳堂是會客、進行重大慶典活動和供奉“祖先神靈牌位”的地方,最為尊貴。其它院落和住房相對地位是以廳堂為中心,依照以左為尊、右為卑、前高後低的倫次排列,家庭成員亦嚴格按照長幼、親疏、尊卑來安排住房。一般廳堂院落多居住家庭主要成員,後落多為女眷住房,建作樓閣式,而護厝則多居住輩份較低的家庭成員、傭人或作為儲藏間、伙房等。
  宋明以來,由於統治者的推崇,朱子學被視為正學一統天下。泉州作為朱子(朱熹)過化之處,他所設計和宣導的一整套家族制度在泉州產生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四民各修其本業,吉凶儀式多依朱子家禮(《泉州府志》),”對泉州傳統民居發展和定型產生了決定性作用。民居建築被賦以“家庭興旺發達”的象徵意義,許多人一旦事業有成,無不維修祖居建築、宗祠或建造精美的住宅作為光耀門庭的重要手段,並籍此以圖保佑家族興旺,富蔭後世。明清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加,家族制度的發展,這種規模龐大的古民居建築群逐漸成為泉州世家大姓聚族而居的生息繁衍之地。
  多元文化特徵
  泉州位於我國東南沿海,處於農業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匯點上。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都彙集於此,傳播、碰撞、融合。而每一次域外文化的傳播,都在這裡留下歷史印痕,從而發展形成今天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多元文化為特徵的泉州民居建築。
  晉唐以來,中原古文化與閩越土著文化在這裡激烈碰撞,長期融合,而閩越土著文化的建築並沒消亡,反映在民居建築上主要為張揚誇張的造型和熱情奔放的色彩裝飾。德化、安溪、永春等地仍有極少量幹闌式建築遺留下來;至於泉州傳統民居中張揚高蹺的燕尾脊,最初很可能源於閩越人船屋的造型特點。泉州傳統民居中普遍採用的穿鬥式木構等,就融合了幹欄式建築的結構內涵。
  受閩越舟楫文化的影響,眾多泉州人紛紛通過海上航行從事海外貿易或移民開拓。唐宋以後,這種文化特色轉化為經濟上的大繁榮,泉州一躍成為世界性大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頭堡。大批外國商人定居泉州,他們也帶來了伊斯蘭教、印度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建築文化,奠定了泉州民居多元文化的堅實基礎,也為泉州民居建築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這些外來文化對泉州的石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而伊斯蘭文化在民居的裝飾、造型、佈局上也有深刻的影響。例如,官式大厝中廣泛採用的石牆體以及在大門周圍重要部位採用輝綠石裝飾的建築手法,與現存的北宋伊斯蘭教寺院清淨寺的高大規整的石砌牆體以及綠輝石砌築的穹窟形拱項大門一脈相承;至於外部牆體注重裝飾用紅磚拼湊出各種華麗圖案,則與現在西亞阿拉伯建築的裝飾風格十分類似。
  明、清時期特別是咸豐以後,西方文化思想大規模侵入東南亞及我國東南沿海。中外文化交流是雙向互動的,泉州作為著名僑鄉,華僑、華人在將閩南傳統民居文化傳到東南亞等國的同時,其民居也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刻影響,後又被自覺不自覺地帶回泉州,這就是目前泉州的石獅、晉江、南安等地保存數量眾多的帶有南洋和西方建築風格的華僑民居。
  這類民居多為多層建築,既堅固又美觀。既保留泉州傳統民居建築特點,如仍以木、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門窗仍然有石刻的郡望堂號、對聯以及採用中國傳統的木刻、石刻、泥塑等裝飾內容;又有西方建築的形制特點,如增加了鋼筋、水泥、有色玻璃、馬賽克、釉面磚等外來裝飾材料,出現了帶有明顯歐式風格的哥特式門窗、科林多式廊柱、陽臺、拱券頂、百葉窗等建築形式,以及種類繁多的山花形式、動、植物圖案等,形成具有泉州僑鄉特點的“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築。泉州民居的人文內涵 https://bit.ly/3mUJQI6

2020-09-25_2234372020-09-25_2234122020-09-25_2234022020-09-25_2233432020-09-25_2233332020-09-25_2233242020-09-25_2233072020-09-25_2232582020-09-25_2232412020-09-25_2232152020-09-25_2231512020-09-25_2231362020-09-25_2231242020-09-25_2231052020-09-25_2230412020-09-25_2230252020-09-25_2229582020-09-25_2229422020-09-25_2229312020-09-25_2228462020-09-25_222835

2020-09-26_0828312020-09-26_0828122020-09-26_0827492020-09-26_0827372020-09-26_0827182020-09-26_0827012020-09-26_0826322020-09-26_0826242020-09-26_0826132020-09-26_0826032020-09-26_0825512020-09-26_0825422020-09-26_0825242020-09-26_0825032020-09-26_0824522020-09-26_0824312020-09-26_0824112020-09-26_0823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