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譯文
揚州的少女們無憂無慮,笑臉迎人,嬌美的臉上怎能藏住眼淚,她們可愛的眉梢上所掛的一點憂愁也容易被人察覺。
天下明月的光華有三分吧,可愛的揚州啊,你竟然占去了兩分。
注釋
⑴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⑵蕭娘:南朝以來,詩詞中的男子所戀的女子常被稱為蕭娘,女子所戀的男子常被稱為蕭郎。
⑶臉薄:容易害羞,這里形容女子嬌美。
⑷勝:能承受。
⑸桃葉:晉代王獻之有妾名桃葉,篤愛之,故作《桃葉歌》(南朝陳僧智匠《古今樂錄》載)。后常用作詠歌妓的典故。這里代指所少女的代稱或指思念的佳人。
⑹覺:察覺。
⑺天下三分:《論語》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⑻無賴: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有“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句,本意是可愛,反說它無賴,無賴正是愛惜的反話。陸游詩:“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也有可愛、可喜意。
參考資料:
1、 雅瑟 .《唐詩三百首鑒賞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357-358頁 .
賞析
《憶揚州》是一首懷人的作品,但標題卻不明題懷人,而偏說懷地。詩人并不著力描寫這座“綠揚城郭”的宜人風物,而是以離恨千端的綿綿情懷,追憶當日的別情。不寫自己的殷切懷念,而寫遠人的別時音容,以往日遠人的情重,襯出詩人自己情懷的不堪,這是深一層的寫法。
前兩句“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極寫當日的別離景象。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蕭娘”、“桃葉”均代指所思;“愁眉”、“淚眼”似是重復,而用一個“難”字和一個“易”字表達出來,不但不顯得累贅,反而有反復留連、無限縈懷之感。當日的愁眉,當日的淚眼,以及當日的慘痛心情,都作成別離后無窮的思念。
后兩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在這思念殷切的時候,詩人唯覺一片惆悵,沒有可以訴說的人,于是,抬頭而見月,但此月偏偏又是當時揚州照人離別之月,更加助愁添恨。雖然時光沖淡了當日的凄苦,卻割不斷纏綿的思念。這種掙不斷、解不開的心緒,本與明月無關,但它曾照過離人的淚眼,好比對人有情,而離別后偏偏照著愁人,又好像無動于衷,這便顯得“可憎”。詩人在深夜抬頭望月的時候,原本欲解脫這一段愁思,卻想不到月光又來纏人,所以說“明月無賴”。“無賴”二字,原本有褒和貶的兩重意義,這里因明月惱人,有抱怨的意思。但后世因為驚賞這種揚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離開了詩人原意,把它截下來只作為描寫揚州夜月的傳神警句來欣賞,這時的“無賴”二字又成為愛極的昵稱了。這也是形象有時會大于作者構思的一例。
古人律體絕句的結尾處,有時用一種叫做“一筆蕩開”的方法,往往會產生一種“寄意無窮”的效果。這首詩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時即已“蕩開”。說愁眉,說淚眼,雖然作者余情未盡,而其他的事情已不必增添,于是忽然攬入一輪明月,以寫無可奈何的情態,體現了構思的險譎。這兩句看似將全詩截為兩段,實際上則是欲斷不斷,題中用“憶”字,將全詩連貫起來,依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別是一般滋味”。本來月光普照,遍及人寰,并不偏寵揚州。而揚州的魅力,也不是僅在月色。詩為傳神,有時似乎違反常理,卻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無賴”的奇幻設想,也有它的淵源與影響。《論語》中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不過這是贊頌周文王的句子,沒有半點詩意。謝靈運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而徐凝這首詩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詩意的,而且是新奇的。這些數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論,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致使后世之人對揚州的向往如醉如癡,“二分明月”成為揚州的代稱。此后宋人蘇軾的《水龍吟·和章質夫楊花》中“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也不遜色。至于“月色無賴”,后世如王安石“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中的“春色惱人”,即運用了同一手筆。
詩人把揚州明月寫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無賴”之“明月”,把揚州裝點出無限的風姿,與《憶揚州》的標題吻合無間,使人向往揚州的美好。這也許是詩人有意的安排,這種大膽的藝術構思所產生的效果,令人為之驚嘆。
參考資料:
1、 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942-943頁 .
2、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 .《唐詩鑒賞辭典珍藏本(下)》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2 :1641-1642頁 
憶揚州原文、譯文、翻譯及賞析_徐凝_漢語網 https://bit.ly/3iK9wV3
----------------
憶揚州
唐代:徐凝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懷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揚州的少女們無憂無慮,笑臉迎人,嬌美的臉上怎能藏住眼淚,她們可愛的眉梢上所掛的一點憂愁也容易被人察覺。
天下明月的光華有三分吧,可愛的揚州啊,你竟然占去了兩分。
注釋
⑴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⑵蕭娘:南朝以來,詩詞中的男子所戀的女子常被稱為蕭娘,女子所戀的男子常被稱為蕭郎。
⑶臉薄:容易害羞,這裡形容女子嬌美。
⑷勝:能承受。
⑸桃葉:晉代王獻之有妾名桃葉,篤愛之,故作《桃葉歌》(南朝陳僧智匠《古今樂錄》載)。後常用作詠歌妓的典故。這裡代指所少女的代稱或指思念的佳人。
⑹覺:察覺。
⑺天下三分:《論語》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⑻無賴: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有“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句,本意是可愛,反說它無賴,無賴正是愛惜的反話。陸游詩:“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也有可愛、可喜意。
賞析
《憶揚州》是一首懷人的作品,但標題卻不明題懷人,而偏說懷地。詩人並不著力描寫這座“綠揚城郭”的宜人風物,而是以離恨千端的綿綿情懷,追憶當日的別情。不寫自己的殷切懷念,而寫遠人的別時音容,以往日遠人的情重,襯出詩人自己情懷的不堪,這是深一層的寫法。
前兩句“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極寫當日的別離景象。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蕭娘”、“桃葉”均代指所思;“愁眉”、“淚眼”似是重複,而用一個“難”字和一個“易”字表達出來,不但不顯得累贅,反而有反覆留連、無限縈懷之感。當日的愁眉,當日的淚眼,以及當日的慘痛心情,都作成別離後無窮的思念。
後兩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在這思念殷切的時候,詩人唯覺一片惆悵,沒有可以訴說的人,於是,抬頭而見月,但此月偏偏又是當時揚州照人離別之月,更加助愁添恨。雖然時光沖淡了當日的悽苦,卻割不斷纏綿的思念。這種掙不斷、解不開的心緒,本與明月無關,但它曾照過離人的淚眼,好比對人有情,而離別後偏偏照著愁人,又好像無動於衷,這便顯得“可憎”。詩人在深夜抬頭望月的時候,原本欲解脫這一段愁思,卻想不到月光又來纏人,所以說“明月無賴”。“無賴”二字,原本有褒和貶的兩重意義,這裡因明月惱人,有抱怨的意思。但後世因為驚賞這種揚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離開了詩人原意,把它截下來只作為描寫揚州夜月的傳神警句來欣賞,這時的“無賴”二字又成為愛極的暱稱了。這也是形象有時會大於作者構思的一例。
古人律體絕句的結尾處,有時用一種叫做“一筆盪開”的方法,往往會產生一種“寄意無窮”的效果。這首詩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時即已“盪開”。說愁眉,說淚眼,雖然作者余情未盡,而其他的事情已不必增添,於是忽然攬入一輪明月,以寫無可奈何的情態,體現了構思的險譎。這兩句看似將全詩截為兩段,實際上則是欲斷不斷,題中用“憶”字,將全詩連貫起來,依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別是一般滋味”。本來月光普照,遍及人寰,並不偏寵揚州。而揚州的魅力,也不是僅在月色。詩為傳神,有時似乎違反常理,卻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無賴”的奇幻構想,也有它的淵源與影響。《論語》中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不過這是讚頌周文王的句子,沒有半點詩意。謝靈運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而徐凝這首詩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詩意的,而且是新奇的。這些數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論,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致使後世之人對揚州的嚮往如醉如痴,“二分明月”成為揚州的代稱。此後宋人蘇軾的《水龍吟·和章質夫楊花》中“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也不遜色。至於“月色無賴”,後世如王安石“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中的“春色惱人”,即運用了同一手筆。
詩人把揚州明月寫到了入神的地步,並用“無賴”之“明月”,把揚州裝點出無限的風姿,與《憶揚州》的標題吻合無間,使人嚮往揚州的美好。這也許是詩人有意的安排,這種大膽的藝術構思所產生的效果,令人為之驚嘆。
徐凝,唐代(約公元八一三年、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前後在世)詩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詩》錄存一卷。
徐凝
徐凝,唐代(約公元八一三年、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前後在世)詩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詩》錄存一卷
憶揚州原文、翻譯及賞析_徐凝古詩_全文_心得_解釋_作者_註釋_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https://bit.ly/3iNREca
徐凝的詩詞全集(詩集、詞集)_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https://bit.ly/3hMiLTv
------------------------------
一樣三分明月夜,迢遞二分兩樣情。 (pixabay)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無賴是揚州 | 中秋 | 大紀元 https://bit.ly/2RF8ii7
秋天是懷念的季節,古今之人常有同感。秋天中的月給人的懷想特別多,詩人說「三分明月夜 」帶來的情境,就曾勾起幾代人無邊遐思與對應沉吟。
唐人徐凝 《憶揚州》中的詩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被評為詩壇一奇句。這讓人想起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千古麗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同樣是揚州的時空, 春對秋,明月遙照煙花,別生麗緻。
詩人徐凝把秋月情致給了揚州月,為何對揚州獨生這一份偏愛?從《憶揚州》整首詩來看看,那是因為對情人的情牽:「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尖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蕭娘是詩詞中男子所愛戀的女子的代名詞,桃葉是東晉王獻之(子敬)篤愛的妾。彼人的淚眼、彼人的新愁一再反覆、不斷縈懷。那時的愁眉,那時的淚眼,別後的思念,一概都被揚州的明月收攏去,留在記憶裡。揚州的皎皎月色無所不在,亮得「無賴」,不容人不被牽動相思呀!
《唐詩箋注》評此詩句「奇辟」:「極言揚州之淫侈,令人留戀,語自奇辟。」揚州在唐代時是非常繁華的大城,宋代洪邁《容齋隨筆》說:唐代之世,鹽鐵轉運使在揚州,盡攬斡旋之權從中得利,一地判官多至數十人,商賈如織,當時民諺稱:「揚一益二」,就說當時天下之繁榮盛況,以揚州占第一,蜀地其次。杜牧詩中也有「春風十里珠簾」的句子,形容富奢的揚州青樓無數。有人願為揚州刺史,有人想要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都點出了揚州的繁華富裕和奢侈極盡一時的景象。
「二分無賴是揚州」帶著抱怨明月惱人的意思,「無賴」又賦予揚州明月新奇形象。後人把它作為描寫繁華都會揚州月夜的點睛妙句來欣賞,使得「無賴」二字轉成了愛極的暱稱了。 月夜中的三分明月成了寄情的代指,「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便成了兩地情愁、一線相思的縮影。
幾百年後,到了明末淸初,錢謙益詩作中有一詩句,遙挑古人:「最是三分明月夜,二分應不屬揚州。」(《後秋興八首中秋夜,江村無月而作 》)這是一首「江村無月中秋夜」的詩,表達了黯淡的暗夜心情,當是與錢謙益遭逢改朝換代的曲折情境、心境相繫。
清朝人吳藻《高陽臺》詞唱:「金碧山川,煙花世界,輕帆葉葉揚州。明月三分,二分此夕當頭」,以揚州的背景,讓煙花三月和明月二分的雙麗聚首了。二分明月此夕當頭,明月照人圓,醉月抒懷,無限歡欣。然而同樣是清朝的時空,朱彞尊卻低吟「三分明月,二分偏照頭白。」直把生命老去的永生感慨盡付明月中。
清末丁寶濂《中秋賞月》吟頌:「三分明月二分秋,處處畫(*珠)簾半上鉤」,詞性巧妙轉化的三分明月搭配了二分秋的時空,甦醒了秋思,「畫簾半上鉤」準備迎中秋了。
一樣三分明月夜,迢遞二分兩樣情。歲月遞嬗,古往今來說不完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無賴是揚州 | 中秋 | 大紀元 https://bit.ly/2RF8ii7
-----------------
《憶揚州》[唐]徐凝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注釋】①蕭娘:南朝以來,詩詞中的男子所戀的女子常被稱為蕭娘,女子所戀的男子常被稱為蕭郎。②臉薄:容易害羞,這裡形容女子嬌美。③勝:能承受。④桃葉:原指晉王獻之愛妾名。⑤覺:察覺。
【譯文】揚州的少女們嬌美的臉上怎能藏住眼淚,她們可愛的眉梢上也掛不住一點憂愁。天下明月的光華有三分吧,揚州啊,你占有的不止兩分。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愚見】這首詩是寫人還是寫物,有不同的說法。寫物,對我來說比較能容易理解,所以我當作是寫物吧,寫揚州的人美和月色美,這樣與詩題也一致。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在這裡,蕭娘和桃葉我理解都是代指揚州的佳麗,描寫人的嬌美和可愛。嬌美的臉怎麼樣能承受眼淚,可愛的眉梢上也容易讓人發現心裡的憂愁。實際的意思是,揚州的佳麗笑容燦爛,活潑可愛,她們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絲憂愁。人美是城市美的一個方面,人美反映城市的精神風貌和物質生活條件,可見當時的揚州是繁華氣派的,是富庶的。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這是寫物,寫揚州的月夜。為什麼揚州的月夜特別美,我想這跟揚州地處江南有關。江南多水,天上的明月與水中的月影相映成輝,形成獨特「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的江南月夜景色。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也正是表達了揚州的月夜之美。「二分無賴是揚州」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是「揚州占有二分」。就算能把天下的月夜之美分為三分,詩人憑什麼說揚州占有確切的二分,這有點不合理,不應該是個具體的數目。我倒是覺得是「揚州占有的不止二分」,這種虛數的表達不僅更合理,而且更突出揚州的月夜美。所以,我想這裡的「無賴」是不是有「不止、不夠」的意思。當然,我找不到確鑿的證據。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4e32zxv.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