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羌族民族志貢獻於近代中華民族之形成/賈逵《周 語》注說:「共工氏姜姓。」《太平御覽》說:「神農氏姜姓。」姜即羌。《史記·六國年表》:「禹生於西羌。」《太平御覽》引皇甫謐《帝王世紀》:「伯禹夏 後氏,姒姓也,生於石紐……長於西羌,西羌夷(人)也」/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古羌文化,被人們喻為東方的「瑪雅文化」,是人類史前文明的顯現和演化,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羌族主要聚居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東南隅與北川地區,即汶川﹑北川﹑茂縣﹑松潘﹑理縣等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羌酋姜聰/羌族-羌戈大戰/羌族的白石崇拜/吐谷渾-白蘭-白蘭國/。”古代文獻把“羌”與“姜”字聯繫在一起。傳說共工氏即係姜姓。章炳麟《檢論·序種姓》說: “羌者,姜也。晉世吐谷渾有先零,極乎白蘭,其子吐延為羌酋姜聰所殺,以是知羌亦姜姓。”這個民族從遠古時期一直綿延至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王明珂-根基歷史:羌族的弟兄故事/《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古羌文化,被人們喻為東方的「瑪雅文化」,是人類史前文明的顯現和演化,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羌族主要聚居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東南隅與北川地區,即汶川﹑北川﹑茂縣﹑松潘﹑理縣等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623 年以前,福爾摩沙(Paccan) 琶侃(Paccan)國-《解碼福爾摩沙古文明:續認台灣古今真相》/ 姜林獅-台南下營/ 琶侃(Paccan)國- 至少延續有1萬3千年/ 我們的國家本名琶侃(Paccan)。琶侃(Paccan)的意思是「依大自然而生,與大自然和諧」,是世上唯一擁有萬年以上進步文明與靈性智慧的民主國家,而且從未出現過任何大小霸權。琶侃(Paccan)類似邦聯,是平等、互助、合作、分享而不允許所謂高級或霸權的國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阿拉姜色」並不是一種顏色,而是在藏區傳唱已久的一首藏語的祝酒歌。藏族女子俄瑪拖著病體,攜兒與現任丈夫赴拉薩還願“跪拜到拉薩朝聖”,這對繼父子雖然不合,卻也執意陪女主角走完最後人生/「承諾」是貫穿本片的關鍵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愛情、親情……因為對於自己愛的人所許下了承諾,而將這份「愛」傳承了下來。四姑娘山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與汶川縣交界處。羅爾基一家需要從四姑娘山穿過甘孜州到新都橋,從新都橋沿著318國道再走1600多公里(318途中翻過13座山),整個路程差不多是2000公里。每天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齊家文化是西戎文化(羌文化)的典型代表,約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遺物是陶器、玉器、銅器。齊家玉器為玉神器-而齊家文化諸多遺址出土的刀、斧、錛、鉞等器物,這些都是仿兵器,是軍權的象徵物。反映出西戎民族的社會發展並不一致。齊家文化是中國最早普遍使用銅器的一種文化,被視為中國青銅文化源頭《周禮》中涉及玉器「六瑞」的圭、璧,「六器」的璧、琮、圭、璋、琥、璜,在齊家文化玉器中多已成熟。齊家文化玉器奠定了西周玉禮制的基礎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5qq00056rn122s75s7510002020-09-15_0830592020-09-15_0833072020-09-15_0832452020-09-15_0832372020-09-15_0831402020-09-15_0831242020-09-15_083114

半山羌族住房 - Google 搜尋 https://bit.ly/32r6mju
------------
羌族碉樓,信手砌成,歷經八級地震而不倒的東方金字塔。
2019-11-22 由 城市探秘者 發表於文化。
羌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的岷江上游地區,這裡山脈重重,地勢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此羌族也被成為"雲朵中的民族"。
羌族自古以來就有壘石建屋的傳統,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中就有"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記載。 砌石為室的傳統流傳至今,形成了羌族特殊的建築風格。 碉樓的高度在10~30米之間,形狀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 因其特殊的造型和高度被建築學家們稱為"東方金字塔"。
羌寨碉樓又稱"邛籠",是羌族人用來禦敵、儲存糧食柴草的建築,一般多見於村寨住房旁。
这里四季风大,气候温差大,为了保暖防风,住房一般建在向阳背风的地方。羌族人信仰万物有灵,保留了浓厚的原始宗教遗迹。建造碉楼时讲究风水信仰,完工后还需要开鼓开坛经。
建造过程中,匠人不绘图、不测算、不靠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和经验。但碉楼建造完成后,十分坚固,经久不坏,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1 9 8 8年在北川县羌族乡水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直波碉楼高达43米,已经倾斜2.3米,经历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和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碉楼如此坚固得益于其建造工艺,虽然是用片石和黄泥土堆砌而成,看似就地取材容易建造,实际上工艺复杂,讲究颇多,工期漫长。一般砌完一圈会停工一个月,等待片石和黄土的粘合性增到最强,然后再砌第二圈,一年时间也只够建造一层。羌族以山为龙,讲究人杰地灵,碉楼都是建在龙背上,压住龙脉,保一方平安。
從羌寨碉堡中還可以窺見當地神秘的土司文化。 川西北高原少數民族自古來源複雜,經濟形態各異,彼此之間並不和睦,相互防範,經常發生流血衝突,戰亂不斷。 碉樓為土司家族舉行神靈祭祀、占卜吉凶和提供臨時避難所、儲藏貴重物品與糧食提供了空間。 在土司官寨建築中,碉樓地位非常顯赫,戰時作為軍事堡壘,平常則是權力象徵,可以根據碉樓的大小高低判斷該地土司等級和權勢高低。
碉樓在羌族歷史上具有重要的軍事作用,不過如今它更像是羌族的民族象徵,希望這項建造技藝能夠傳承下來。
羌族碉楼,信手砌成,历经八级地震而不倒的东方金字塔 - 每日头条 https://bit.ly/2RpgrXR
-----------------------
汶川8周年:浴火重生的羌族,戰鬥的民族!
2016-05-12 由 大理宋氏 發表於社會。
《中國國家地理》拍的「中華全家福」系列之羌族。
羌族,地理知識告訴我它是56個民族之一,但我此前並沒有更多具體的瞭解。 唯一的概念來自於幾年前玩的一個三國遊戲,裡面西涼錦馬超的羌族騎兵,戰鬥力簡直爆表。 聯想到處於川西山區、西涼等自然條件惡劣地帶,並處於漢族與青藏、西域及蒙古草原的強悍少數民族夾縫中,於亂世堅韌存活,並能在政治舞台出場表演...... 因此我對羌族一直抱有強悍的印象,我甚至想這是個"戰鬥的民族"。
史上令人恐懼的西涼騎兵遠去,但羌人堅韌、勇敢的精神代代相傳。
今天,汶川大地震8周年,當年地震最慘烈的四川西部地區,正是羌族人的核心聚居區。 今天,我終於瞭解到這個古老的民族,原來那麼富有特色!
8年過去,汶川早已重建,「撕裂」的紀念館看上去還觸目驚心! 請注意建築是特色的羌族風格。
四川阿壩州的茂縣、汶川、理縣,綿陽市北川縣、平武縣,甘孜州的丹巴縣等,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 另外,綿陽、成都等地,及陝西、甘肅、雲南、貴州等省也有分佈。 在5·12大地震中,羌族損失慘重,失去了約10%的人口! 災後重建家園,浴火重生的羌族,人口逐步恢復,據2010年統計,羌族人口約為31萬。
羌族是非常古老的民族。 漢羌同源,羌族也是黃帝的後代。 其名"羌"是甲骨文中最早記識族號的唯一文字。 而在甲骨文中,"羊羌同義",《說文·羊部》:"羌,大禹西羌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 "因此羌人又被稱為"羊人",其圖騰就有羊。
羌人的建築和用品以及裝飾圖案中,隨處可見羊。
羌族民居和碉樓。 羌族聚居區處於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這裡山脈重重,地勢陡峭。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所以羌族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 富有特色的羌族石碉房、碉樓如明珠萬斛般散落在羌山的懷抱里。 最有特色的是甘孜州丹巴縣的碉樓。
羌族住房和碉樓模型圖,看看基本構造。
傳說很久以前,大渡河河谷之中有兇猛的妖魔,專門攝取男童的靈魂,為了保佑孩子成長,誰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築高碉,以御妖魔。 孩子每長一歲,高碉就要加修一層,而且要打鍊一坨毛鐵。 孩子長到18歲的時候,碉樓修到了十八層,毛鐵也打煉成了鋼刀,此時將鋼刀賜予男孩作成人禮物,鼓勵他勇敢戰鬥,克敵降妖。
羌族民居。
丹巴羌族碉樓。
出丹巴縣城沿大渡河而下,行大約7公里,只見河對岸山坡上,數十座碉樓拔地而起,或三五一群,或獨立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高十餘丈...... 狀似浮圖。 "這便是著名的丹巴碉樓。
注意:羌族碉樓歷史悠久,但材料和規模不如藏族碉樓,而且多數與住房相連(如上圖)。 藏碉更大更強,且多獨立個體。 金川戰役時,曾有一土司憑一碉樓阻擋10000清軍達45個月。
碉樓基礎寬有丈餘,一般為巨石砌成。 碉身多為四邊形,也有五角形、六角形的,最多的一個碉樓有13隻角。 雖然皆由片石砌成,但牆體表面光滑,縫隙緊密,稜角筆直,可見建築師具有高超的設計能力和工藝水準。
更為高大的藏族碉樓,注意區別。
看到這些壯觀的碉樓,說實話開心不起來! 首先當然可以說,山地的生活環境,多的是石頭,建築當然就地取材。 但,不是形勢逼迫,誰願意以陡峻的山地,惡劣的自然環境為家? 不是古代民族衝突,戰爭頻繁,生存受到威脅,誰會耗費心血修建那麼高大的堡壘? 看到這些碉樓,聯想羌族祖先背著厚重的石塊,佝僂著身子,腳掌、肩背磨出血,一步步前行,一塊塊壘砌,一天天、甚至一代代人努力,成就了這麼宏偉的建築!
汶川的羌族民居、村落、碉樓。
羌族服飾。 多以自產的火麻經加工後紡線織成,俗稱"麻布衫",或以牛羊毛吊線後織成,俗稱"衫",亦有布衫,以青色為多。 腰間男束腰帶,女束花圍腰,外穿無袖羊皮褂子,腳纏裹腳,穿草鞋或"雲雲鞋"(羌繡布鞋)。
羌族美食。 羌族食物中,當地出產的玉米、土豆使用非常多。 當地稱土豆為洋芋,羌族洋芋糍粑很出名(除了川西北,陝西南部地區羌族人也盛行製作)。 做法是精選上粉的土豆,煮熟舂成泥,做成糍粑,然後用酸菜等材料煮。
羌族也善於製作各種臘肉,味道非常棒。 每一間碉樓裡面都掛著臘肉,供給一年生活消耗。 傳統的羌家臘肉,用自然放養的山豬肉製成,煙熏要用香葉樹的樹枝和生柏枝做燃料,一種自然香氣也隨著煙熏悄悄滲透肉裡,待水分消失能滲出油來,轉小火煙熏片刻,然後在通風處掛上,風幹的時間愈久味道愈香。 有兩種吃法,一是火烤,二是清蒸,無論哪種吃法,味道都很香美。 一逢羌族的重大節日或婚嫁等大事,男女老少都喜歡聚集一起大口大口喝著自釀的青稞大麥發酵而成的咂酒,大塊大塊吃著老臘肉,充分體現了羌族人樸實厚道、粗獷豪放的性格特點。
史上令人恐懼的西涼騎兵遠去,但羌人堅韌、勇敢的精神代代相傳。 羌族,這個遠古走來的民族,在數千年的風雨歷程中,惡劣自然環境、天災人禍、兵燹戰亂...... 他們歷盡苦難,千難萬險,堅韌地走到了今天,還經歷了8年前的大地震,鳳凰涅槃,劫後餘生,在舉國支援和愛心鼓舞下,重建了更加美好的家園! 想到此感慨萬千。 5.12這個日子,有一種最好的紀念,是我們都來好好瞭解一下羌族的前世今生、歷史文化、民族特色,未來有機會親身去感受一番!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ociety/2a5xee.html
-----------------------
雲朵上的羌族民居。
時間:2013-11-28 來源:中國傳統文化 作者:中國傳統文化。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 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冉個人的大陸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記載。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 ...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這裡山脈重重,地勢陡峭。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上,故而羌族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
云朵上的羌族民居
地處岷山腳下的青片鄉小寨子溝是羌族人的家園。 民居都是立於陡坡的純木結構的吊腳樓,被竹林、杉樹簇擁著,四周種植農作物。 有順山坡吊腳的,有在房山頭架偏廈的,一樓一形,可隨時拆遷另建。 主房一頭建在實地上,一頭以石塊砌築吊腳,與土家族的轉角吊腳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種住房不需挖掘大量土方,不破壞山體。 而且,當地的羌族同胞為了保護生態,住上一二十年便會搬遷到另一塊山地,重新開墾耕地,原來的耕地栽樹後就自然恢復了。
樓頂為雙斜面,覆蓋上寬下窄帶弧形的薄青瓦,第一層弧形向上一排挨一排,第二層是弧形向下把縫隙蓋嚴,凸凹分明。 吊腳樓底層關養豬、牛,存放燒柴和乾草;中間為居室,設火塘間;居室棚頂和屋面形成的三角空間儲藏糧食和不常用的物品,通風防潮。 室外的廊道有過腰的欄杆被伸出很長的屋簷遮擋著,放臨時農具、晾衣掛物,不怕風雨,也是婦女做活兒的地方。 當你站在吊腳樓的廊道上,腳下流水潺潺,頭上流雲縈繞,會真正感受到投入了大自然的懷抱。
四川省理縣桃坪羌寨建在雜谷腦河對岸,這裡河谷狹而深,山高坡陡,"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羌寨緊貼山坡地形分台築室,屋頂相連,既節省土地又節省土石方。 寨內還聳立著幾座碉樓,碉樓的外形為梭台形,底大頂小。 每面牆都起弧,每座碉樓都有牆脊,羌語稱"牆筋"或"魚脊背"。 沿獨木刻階梯攀上去,樓頂面向谷底敞開著,后牆突起,正中和前牆兩角立放白石。 站在樓頂,峽谷盡收眼底,自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豪氣。 碉樓與民居渾然一體,看不出規律,卻是最美的、無可挑剔的組合。
羌寨的碉樓和民居統稱為"土舍碉"。 土舍碉以不規則的片石和黃泥壘牆,外型為堡壘式,四方形,基座大,內牆與地面垂直,外牆略向內傾斜。 每層牆砌到3米多高時,搭架約15釐米粗的木橫樑,上鋪椽子和木板,頂層的椽子伸出牆外,構成屋簷,既保護下面的牆壁,又增加了頂層的平台面積。 屋面兩側微向牆腰中部傾斜,在南面正中邊緣設撮雪孔,竹槽在孔下伸出牆外,雨水自然排放。
每座碉房的牆連在一起,形成村寨的城牆,牆身共用,四周有8個門與巷道相連,方便出入。 桃坪羌寨內31條巷道連接各戶,走進巷道左彎右拐,辨別不了方向,戶戶相通,上下相連,聽聲不見人,互不干擾,又互相照應,外人很難找到原路或輕易走出寨子。 欲瞭解更多關於民族風俗等方面的知識,歡迎登陸中國傳統文化網。云朵上的羌族民居_介绍_羌族_民族_传统文化网 https://bit.ly/2RqtcBC
------------------------------------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v3rlyk4.html
-------------------------------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藏語:རྔ་བ་བོད་རིགས་ཆའང་རིགས་རང་སྐྱོང་ཁུལ།,藏語拼音:Ngawa Poirig Qangrig Ranggyong Kü,威利:rnga ba bod rigs cha'ang rigs rang skyong khul),簡稱阿壩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下轄的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北部,川甘青三省交界處。州境東接德陽市、綿陽市和甘肅省隴南市,南界成都市、雅安市,西鄰甘孜州和青海省果洛州,北達甘肅省甘南州。地處川西北高山峽谷區,青藏高原東南緣與橫斷山脈北端的結合部,東北部為龍門山、岷山,西北部為巴顏喀拉山分支,西南部為大雪山區,南部為邛崍山區。西北部為丘狀高原,北部為沼澤地帶,東南部為高山峽谷區。岷江發源於東北部松潘縣,於州境東南流入成都平原,大渡河上游大金川縱貫西部,黃河流經西北部,為四川省僅有的黃河流域。全州總面積83,002平方公里,人口93.01萬,藏族和羌族人口比例分別約55%和18%,漢族人口比例約25%。州境大部分傳統上屬於安多地區,西部金川縣、小金縣屬於康區,自治州首府駐馬爾康市。阿壩州為全省主要畜牧區,草原面積遼闊,自然生態和旅遊資源豐富。有著名的黃龍、九寨溝、四姑娘山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世界自然遺產,並有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大熊貓的重要保育基地。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vORmr
------------------------------------------
羌族建造特色。
羌族文明有什麼特色。
住房建造。
羌族以其共同而高深的建造藝術著稱於世。 此中以碉樓、石砌莊房、索橋跟棧道最為著名。 碉樓:用石塊、石片以稠米漿制的膠泥黏合砌成。 凡是有四角、六角、八角多少種方式。 可達十三四層,高至十余丈,耐久沒有損。 從功效上分,有效於鑒戒的"哨碉"跟用於實戰防備的"戰碉"。 至今阿壩州理縣桃坪羌寨還保存三座石砌的碉樓。 莊房:這是羌族人對本人住房的稱號。 呈方形,常人家都是五層樓高。 第一層用於養六畜;第二層是"咪達屋"跟居室,"眯达屋"就是羌家火塘,相稱於漢族的廳堂,火塘上方為供祀;第三層是蘊藏"豬鏢"臘肉的處 所;第四層是堆放食糧、雜品的儲藏室;第五層是一個小平臺跟祭台,叫"若基格",是供奉"阿爸木比塔"(白石神)跟朝拜神靈的處所。 屋頂是曬壩,用來曬食糧,同時也可供小孩頑耍。 此中最陳腐、最奧秘、最具羌族特點的是理縣桃坪羌寨,被喻為是"奧秘的西方古堡"。
匠心獨雲的羌寨與碉樓建造。
羌寨多建於高半山上,由多少戶到一二百戶聚寨而居。 寨中個別都建有碉樓。 羌寨碉樓有陳腐的汗青,2000年前的《後漢書•東北夷傳》描繪的冉斯克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十餘丈"的所謂"邛籠"即今羌語碉樓之意。
羌族盜窟選址講究,幾近都正在高半山陣勢險峻地帶,朝陽背風,地基鞏固,沒有受山洪風險,砍柴取水便當,離耕地近的處所會合建房。 每座衡宇院落都正在能充沛操縱無限的高山的條件下,分離地形變革的特色,沿著等高線規劃,分台築室,發展條形擺列。 房與房、戶與戶精密相連,犬牙交錯的巷道作為全寨的交通之用跟與各家各戶的大門精密相連。 巷道個別很局促,有的1—2米寬,有的只能容二人擦身而過。 全部羌寨環環相扣,十全十美。 較大的羌寨,包含碉樓建造,如同一處佈局謹嚴、機關龐大的古城堡。
衡宇建造質料多數是因地制宜,與情況前提有緊密干系。 羌鋒、羊龍盜窟,以塊石、片石加黃泥砌成。 蘿蔔寨、布瓦盜窟以黃泥夯築或兩者兼用形成。
住房通常是二層或三層平頂房,全體成梯形,後牆跟衡宇上部高於前半部。 基層圈養家畜,通院門,中層住人,頂層作堆放穀物等用,下層房背小樓頂供白石神。 棲身擺設方法是人正在家畜之上,神正在人之上的風俗崇奉。
羌寨供水能夠流遍全寨,有向每家供水的水道。 進水口建正在寨子最高處,引渠水或泉水,水口處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個別操縱水的自然衝力天然分水。 水道個別正在巷道旁修,管道下用石板蓋起溝渠環繞流過全寨。 渠上很多處所開有天窗,為各家取水、洗濯的地方,羌鋒、桃坪羌寨最為典範。 這類取水方法構想奇妙迷信,研討水利的專家感慨為羌族水文明。
衣飾。
開國前,羌族穿著以"夏布衫"跟"毪衫"為遍及。 用自產的大麻(俗稱火麻)剝皮紡成線,再織成布,用木灰加水煮,加以漂白。 "毪衫"是用牛、羊毛紡成細線,織成毪布縫製而成。 別的,另有皮褂,用牛、羊皮或打獵的岩羊、盤羊、山驢等皮縫製而成,短而無袖,套正在夏布衫上,耐久耐用,美妙風雅,男女老小均穿。
羌族夫君愛好包青色或紅色的頭帕,穿便宜的長過膝的紅色夏布或陰丹藍布長衫,外衣一件羊皮襖,腰束挑花織帶。 正在鄰近松潘、黑水一帶的夫君還愛好留長髮,纏成絲線編成辮子饒成髮髻於腦後。 羌族婦女愛好纏青色或紅色的頭帕,衣服個別都有花邊,衣領上鑲有一排銀飾圖案,腰系繡花帶,足穿鉤尖繡花鞋,愛好帶特大的耳飾跟圈子、氈子、銀牌等金飾。 最出名的是鬼斧神工的"刺繡",已成為九環線上的一朵奇葩。
跟著期間成長,國民糊口程度的進步,羌族衣飾也產生了很多變革。 但獨具平易近族特點的如此鞋、繡花鞋、尖尖鞋、繡花圈腰和傳統皮褂等至今仍罕見。
飲食風俗:
羌族也愛好喝本人變成的咂酒,最有特點的是熏制的"臘豬膘",也是...... 餘下全文>>
故鄉存在平易近族特點的建造。
中百姓居建造漫衍於故國娟秀的山水之間,深深地紮根於各平易近族文明的膏壤,奇光異彩,多姿多型,構成了各具特點的建造方式。 如:草原的蒙古包,廣西壯鄉的麻欄,陝西高原的窯洞,北京的四合院等。 這些豐厚的建造型別,既是休息國民聰慧的結晶,又是平易近族文明的表示跟社會汗青的見證。 貴州山地域調查了浩繁苗寨、侗寨、布依寨等多數平易近族村寨 羌族的碉樓、西藏的石雕房、貴州布依族的石頭房,桂北地域壯族的乾欄、傣族的乾欄、苗族的干欄、侗族的乾欄...... 傣族平易近居建造因竹樓草頂或杉樹皮頂,顯得輕便、活躍、通透; 侗族、壯族的平易近居建造因木樓瓦頂,顯得肅靜嚴厲、風雅。
四川有多少個平易近族特點建造之鄉?
四川理縣被定名為中百姓族良好建造—平易近族特點建造之鄉四川阿壩州理縣宣揚部得悉,四川阿壩州理縣被中百姓族建造研討會定名為"中百姓族良好建造——平易近族特點建造之鄉"。
據懂得,中百姓族建造研討會副會長柳青、中百姓族建造研討會參謀魏敏學等中百姓族建造研討會專家組一行赴理縣調查評審。 調查組一行觀光了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朴頭鄉甲司口,經過看平易近居建造,聽汗青故事,訪蒼生大眾,感觸了理縣平易近族建造的魅力。 調查結束后中百姓族建造研討會正在理縣召開了中百姓族良好建造系列專案定名評審會。
正在評審會上,理縣相干單元對理縣平易近居表面作了扼要先容,考評組一行提出了考評定見,分歧以為理縣平易近族建造的原生態與傳承式新建平易近居的平易近族氣概非常稠密,年月長遠,各具特點,反應了羌族跟藏族的汗青頭緒微風俗風俗。 甘堡藏寨建造氣概古樸、天然、厚重,存在本地的典範性,桃坪新寨生態情況優化特點分明。
經嚴酷評審,中百姓族建造研討會批准定名理縣藏羌風情線雜谷腦河谷地帶"中百姓族良好建造——平易近族特點建造之鄉"稱呼。 甘堡藏寨、桃坪新寨"中百姓族良好建造——建造文明傳承典範樹模專案"。 (完)
請你正在羅列一些我國富有平易近族地區特點的建造。
3、平易近族跟地域間存正在分明不同。
中國事個同一的多平易近族國度,保存正在這塊地盤上的各個平易近族同一於全部中華平易近族當中,各平易近族豐厚多采的風俗風情形成了中百姓俗的全體。 從汗青上看,各平易近族正在文明上履歷了長時間的交換跟交融。 夏商期間,華夏黃河道域是夏族,東部淮河道域是東夷,北方長江流域是三苗,東南黃湟一帶是羌族,大漠南北是葷粥,至年齡期間,黃河道域的商周各族與其餘平易近族彼此影響跟異化,構成中原族。 秦朝,那時的東夷、南蠻、百越、諸戎、鑰、@(5)、夜郎等族皆同一於秦王朝,厥後,匈奴、烏孫、東胡、肅慎、扶餘等族又漸漸同一於漢王朝。 魏晉南北朝期間,很多多數平易近族進入華夏,與漢族雜處,因而呈現了大範圍的交融跟異化。 唐朝,漢族與多數平易近族的干系獲得增強跟堅固,文明交換也有很大成長。 五代十國跟宋朝,雖呈現過量元盤據的場合排場,但元朝大一統後,不但結束了宋與遼金的對立,並且也同一了大夏、回鶻跟大理等政權,而各平易近族的文明也獲得進一步的交融與交換。 明清當前,更有所成長,現今我國已經是存在五十六個平易近族的同一國度。 固然,必定各平易近族的交換、交融、同一,其實不即是說各平易近族的風俗也是分歧的,究竟上,多樣性、豐厚性跟平易近族間的不同性恰是中百姓俗的緊張特點。
各平易近族風俗的不同是因各平易近族差別的天然情況、經濟方法、社會情況、文明特色等釀成的。 從各平易近族所處的地輿情況看,有平原、深山、密林、水鄉、戈壁、海島,氣象前提也東、南、西、北相差極大。 西南山林中的平易近族與南海島嶼上的平易近族,東南沙漠的平易近族與江南水鄉的平易近族,必定會正在各方面存正在龐大不同。 從汗青成長看,各平易近族也不服衡。 漢族的先平易近早正在八千多年從前就創造了農業,夏商周以來,不斷以農桑為次要的經濟方法,與此同時,很多多數平易近族則履行差別的經濟方法,如南方的匈奴、鮮卑、契丹、柔然、黨項、蒙古等族,曾長時間處置遊牧經濟,而西南、東北的一些多數平易近族則長時間以原始的漁獵、收集為次要的經濟方法。 差別的經濟方法必定構成差別的物資出產跟物資糊口風俗。 各平易近族的社會成長也沒有不異,漢族很早就進入了封建社會,而很多多數平易近族卻長時間處正在原始的氏族社會,到近代,仍有很多平易近族處於僕從制、半僕從制、封建制、封建農奴制,乃至氏族社會階段,而差別的社會情況便構成了差別的社會風俗。 上述可見,各平易近族汗青步伐的差別,反應正在風俗上,便形成各個差別汗青期間的風俗並存的特色。
從文明上看,各平易近族也有很大不同。 我國大大都的平易近族都利用本平易近族的說話,這些平易近族說話辨別屬於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亞語系、印歐語系、南島語系等差別語系,而漢藏語系中又有藏緬語族、壯侗語族、苗瑤語族,阿爾泰語系中又有蒙古語族、通古斯滿語族、突厥語族,語族之下另有差別的語支。 宗教崇奉也多種多樣,如蒙古族、藏族崇奉喇嘛教,傣、布朗、德昂等族崇奉小乘釋教,回、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東鄉、撒拉、保安等族崇奉伊斯蘭教,另有一些平易近族則保存著原始的天然崇敬跟多神崇奉,包含先人崇敬、圖騰崇敬、巫教、薩滿教等。 別的,正在平易近族性情、社會意理、審美情味、傳統慣制等方面,各平易近族也有所差別。 文明上的不同使各平易近族正在衣食住行、社會來往、人生儀禮、遊戲文娛等各個方面都構成了不同分明、各具特點的風俗風情。
除平易近族間的不同外,統一平易近族也常因地輿情況、氣象前提、文明傳襲等差別而正在風俗上發生地域間的分明不同。 以漢族為例,因為生齒浩繁,版圖廣大,差別地域便構成了存在差別特色的處所風俗。 這一點實踐上正在日趨鼓起的地區文明研討中,已為人們愈來愈分明地看法到。 如上古期間,華夏、荊楚、吳越,就有著差別的風俗。 班固正在《漢書·地輿志》中除記錄了各地的山水物產...... 餘下全文>>
羌族的風氣風俗。
春節舞龍、舞獅。
春節舞龍、舞獅,正在惠州的汗青已非常長久。 自古以來,從正月月朔至正月半(即正月十五),龍隊、獅班穿街過巷,每天繁華不凡,很有惠州的處所特點。
傳統的舞龍、舞獅勾當由官方自覺構成,多為一街一龍,武班、城市舞獅。
官方的舞龍存在典範的廣春風格。 所舞的龍本人紮造。 龍頭主骨架由竹料紮成,表面糊紙上漆,彩布作龍身,整條龍長達13丈,約合42米。 舞龍時,最後面由日月牌、匾額、宮燈、扮色隊(扮裝成歷代的官方故事人物),鰲魚、鳳、獅、雜水(由人化裝的魚蝦蟹蚌等)正在後面帶路,末了才是活龍活現的龍。 一起鼓樂不竭, 一起鼓樂不竭,人數從多,聲勢赫赫,穿街過巷,滿城顫動。 龍過的地方,不斷有父老帶子、孫正在龍的肚子下鑽來鑽去,謂"鑽龍架", 意義是望子成龍,舞龍時的"鑽龍架"、"獵龍公"、"派龍貼"等風俗,很有的處所特點。
官方的舞獅勾當與舞龍有不異的特色。 把獅扎好后,償到元妙不雅"開眼",並舉行"搶青"勾當。 新春的第一天黃昏,各路獅隊由師爺攜匣帶路,獅子、鑼鼓镲鈸、手持各類冷刀兵的技擊步隊依序扮演,所到的地方,店家、住戶鞭炮相迎,並封紅包,熱繁華鬧,不斷持續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端五節龍舟賽舟。
端五節,官方稱之為"蒲月節"。 賽龍舟,惠州官方稱之為"扒龍船蒲月節"。 節,扒龍船,龍每一年的夏曆蒲月月朔至初六,都進行傳統的賽龍舟勾當,歷經千年,常盛沒有衰。
每一年夏曆"蒲月節",多為河水漲滿,"龍舟水"使各街(村)的龍船隊愛好倍增。 以往的蒲月節,正在東江河邊,實現了賽前典禮的龍船隊沿江分批進行龍舟賽。 參賽龍舟先是逆水而下,爾后順水而上,末了衝刺決出勝負。 獎品多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下面貼滿紙巾),設獎者也多為處所的殷商富商。 得者把"花江"插正在船頭,沿江而上,覺得光彩。
中秋弄月。
每一年的夏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
官方過中秋節僅次於春節的一個大型歡慶節日。
為了能過好中秋節,官方從節羊一個月就動手節日的籌辦,採辦月光餅(一種用白糯米粉加白糖做成的白餅),風粟、菱角、表欖、紅柿、芋頭、柚子、花生等吃物,固然,每家必不成少的是月餅跟燈籠。
中秋节当天,远出家乡的人们各自回抵家中最父老的家吃团聚饭,向家人报告本人本年以来所做的事跟下一步的方针,常年当家的人则多讲一些坏话(鼓励的话)。当月光初升时,百口一路开月饼、点灯笼,开端一年一度的弄月。
跟着期间的成长,官方的弄月勾当正正在由庭走公开场合。今朝,已具范围的有平湖弄月跟汤泉弄月两个场合。
重阳节登高、放鹞子
每一年夏历玄月初九为重阳节。官方重阳节有登高跟放鹞子的风俗。
据官方传说,重阳节登高能给登高者带来好运,持续三年登高则能否极泰来。从熬炼身材的意思下去盾,重阳节登高的确有其独到的好处。重阳节时价初秋,秋高所爽,此时登高,身心收益非平常可比,既能熬炼身材,加强体质,到平地这巅,举目远眺,江山秀色一览无余,使人精力奋发,表情酣畅。
此刻,每一年重阳节登高最为壮不雅的是罗浮山、九龙峰、象头山,郊区的高榜山、丰山等,特别是位于博罗的罗浮山,每一年重阳节前夕(夏历玄月初八)十多万来自本市各县跟东莞、增城、广州、深圳的登高者连续登上罗浮山的颠峰飞去顶,彻夜等候日出的人们正在山顶围坐,相互祝愿。日出时,烟花、爆仗响彻去霄,与初升的太阳融合正在一路,很是壮不雅,据相关部分统计,比年到罗浮山登高的人数每一年都有十多万最多时有三十多万,使罗浮山重阳登高成为岭南重阳节的盛事.
重阳节放纸鹞则是较为共同的风俗。平易近谣中唱道:玄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按我国传统风俗,放鹞子个别多正在清不时候。因为气象......余下全文>>
存在平易近族特点的建造
中百姓居建造漫衍于故国娟秀的山水之间,深深地扎根于各平易近族文明的膏壤,奇光异彩,多姿多型,构成了各具特点的建造方式。
如:草原的蒙古包,广西壮乡的麻栏,陕西高原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等。这些丰厚的建造型别,既是休息国民聪慧的结晶,又是平易近族文明的表示跟社会汗青的见证。
贵州山地域调查了浩繁苗寨、侗寨、布依寨等多数平易近族村寨
羌族的碉楼、西藏的石雕房、贵州布依族的石头房,桂北地域壮族的干栏、傣族的干栏、苗族的干栏、侗族的互栏……
傣族平易近居建造因竹楼草顶或杉树皮顶,显得轻便、活跃、通透;
侗族、壮族的平易近居建造因木楼瓦顶,显得肃静严厉、风雅。
羌族此刻的建造气概有些什么样的特点?最好来些图片,别整那些个碉楼什么的。。
1.石碉房
2.泥瓦房
3.木制吊脚楼
羌族高碉的来源及意思
羌族的建造很有特点。由于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沿的岷江下游地域,这里山脉重重,阵势峻峭。羌寨个别建正在高半山,因此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平易近族”。
正在岷山中穿行,不断可能看到富有特点的羌族的碉楼跟石砌房。羌族建造恰是以碉楼、石砌房、索挢等颇负盛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碉楼的汗青长久,早正在2000年前《后汉书'东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录。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贮存食粮柴草的建造,个别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正在10至30米之间,外形有四角、六角、八角多少种方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造质料是石片跟黄土壤,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空中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碉楼的构筑让人惊讶,匠人没有画图,吊线、柱架支持,全凭崇高高贵的技能与教训。碉楼建成后安定坚固,耐久没有坏。
此刻羌区的碉楼虽能见到,但比从前少了良多,很多处所也新修了一些碉楼,多为抚玩用。正在一些贮存残缺的原始盗窟,另有正正在利用的碉楼,个别作为羌族平易近居的一部份,贮存食粮利用。
早正在2000年前《后汉书'东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录。自唐代来,羌族国民因各类起因向东南迁徙,到了西藏跟青海,以是此刻,羌族碉楼也被称为藏族碉楼。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正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跟储存食粮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多少方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造质料是石片跟黄土壤。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空中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构筑时没有画图、吊线、柱架支持,全凭崇高高贵的技能与教训。建造安定坚固,耐久没有衰。1988年正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明的一处明朝古城堡遗迹“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贮存残缺。
本日的羌族是古羌人的一支,自称尔玛。“羌”是他称,因其以羊为图,腾,“西戎牧羊人”(《史记.西羌传》)。
“羌人”分为“先古羌”,又叫“东羌”(年龄战国之前的炎黄族团)跟“后古羌”,又叫西羌(年龄战国以后的西羌“胡夷”族团)。
独特特色是:以羊为祭,祀的图,腾。
先古羌为秦同一后,跟东部诸,族融为一体,构成汉,族的胚胎(翦伯赞《先秦史》)。
后古羌自年齡戰國期間從東南湧入,成長演化成為本日的部份漢,族、羌,族和東北各少,數,平易近,族,包含:藏,族、彝,族、白,族、納,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諾,族、阿,昌,族、景,頗,族、獨,龍,族、怒,族、土,家,族等藏,緬,語,族。 (《羌族簡史》) 解,放,後的所稱的"羌,族",僅僅是古西羌諸部中的一支。 本日的羌族和古西羌諸後代平易近,族都履歷了屢次戰,爭、遷移,歷經滄桑,末了正在本日地點的處所落足。 本日的這支古西羌部落"羌族"正在進入本日棲身的岷江、涪江流域一帶之前,自稱"子,拉,族"(莊學本《十年西行記》)。 經過「羌戈大戰」後,得以正在今四川阿壩州一帶假寓,爾後自稱「爾瑪人」。
傳統的自然壘石房、高碉(構築高碉是羌,族的獨有的傳統技能。 也凡是是自然石壘砌而成,卻非常鞏固)、城牆。
佩刀、陶罐與酒文明:建造特點的陶罐,出格是有漣漪的雙耳罐,是羌,族出格是"罐"羌的拿手。 解,放,前,羌,族漢子幾近大家有佩,刀。 這跟他們多戰事有關,也跟糊口上便當利用有關,比方割肉、砍柴等。 "咂酒"是用青稞或麥子做的食糧酒,個人飲用;"醉酒"是羌族的一大特點。 羌,族不管男女,以"醉"為英氣,經常正在集會時辰酩酊酣醉。
平易近,族跳舞:全平易近同樂之圈舞薩朗舞,與藏族鍋庄同。 不管男女老少,羌,族都愛好正在一路跳圈圈跳舞。 這類跳舞圍...... 餘下全文>>
羌族平易近族性情特點及風氣。
羌族是我國最陳腐的平易近族之一。 最早是河煌地域的牧羊平易近族,當前向東向南遷移,是中原族的次要族源之一, 也是現代蜀族跟本日藏族、彝族的次要族源。 它們大部份交融到漢族跟別的多數平易近族當中,只要正在四川的岷山 地域保存了天下唯—一塊羌族聚居區,這包含阿壩州的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和綿陽市的北川縣 。 此中以茂縣羌族會合聚居最多,占局部羌族生齒總數的60%。
羌族存在共同的物資文明功效跟平易近族風情,連綿多少千年而沒有連續,被稱為中國各平易近族演變史上的一個"活化石 "。 此中最具特點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樓、棧道跟溜索等建造方式。 碉樓正在羌語裡叫做"邛籠","皆依山居止 ,壘石為室,高者至十余丈",出名的有茂縣黑虎鄉的群碉、明嘉靖年間構築的桃坪碉。 棧道正在羌族地域的特 色是峭拔,茂縣較場一帶的棧道陳跡,傳為是蜀人的先人蠶叢氏的遺作。 溜索古稱"窄",是用於渡河的竹 索 ,羌族核心區茂縣古有"繩州"的設定,其稱號即根源於古羌的繩橋。 現存的汗青文物中,以橫架於滾滾服江 之上、長達100多公尺的茂縣石鼓 "鴛鴦溜"最為出名。
羌族地域有著豐厚的汗青文明資本,這裡有新石器期間的文明遺物, 有蠶叢跟大禹的陳跡。 "禹興于西羌", 汶川刳兒坪跟茂縣石鼓鄉(原名石紐鄉)和北川的石紐,都有大禹出生的懷念地。 茂縣縣城名"鳳儀鎮", 也是源於稱道大禹的"鳳凰來儀"的古語。 正在茂縣維城鄉有蜀漢上將姜維構築「維城」的遺說。 疊溪本為古蠶 叢重鎮,因地動而釀成本日風景娟秀的地動湖。
羌族的風俗亦很有特點,至今保存著白石崇敬風俗,戶戶羌寨莊房都供奉白石。 羌笛傳自太古,各類歌舞高興 多情,羌族衣飾有共同的魅力。 其平易近族出名節日有羌積年、祭山會、牛王會,文娛勾當有跳莎朗舞、爬天桿、 射獸饃、放索套。 別的如挑花刺繡、如此娃、喝咂酒等,都可使人享用羌族文明的共同風情。 羌族地域盛產花 椒,"茂椒"至今還是烹好川菜的緊張調味品
羌族建造特色 - 百解签 https://bit.ly/32vtiOG
----------------------------------------
“可愛的中國”之羌族:探訪“雲朵上的民族”
新浪新聞綜合2019-08-24 02:09:53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 羌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
羌族人總是習慣把村寨住房建在河谷或半山腰,佔據着高高的位置,所以也被稱爲“雲朵上的民族”。由於羌族沒有文字,其歷史文化除了世代口傳心授外,羌笛也成爲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雙簧氣鳴樂器,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羌笛音色柔和、悠揚婉轉,是曠野裏最動聽的天籟之聲。
羌笛也是歷代文人筆下的“寵兒”,東漢馬融在《長笛賦》就曾有“近世雙笛從羌起”的記述;羌笛,更是邊塞詩裏的“常客”,王昌齡《從軍行》有云,“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王之煥《涼州詞》寫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全唐詩900卷,竟有300餘首與羌笛有關。
何王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他吹羌笛已經32年了,在他的傳習所裏,常能看到來學羌笛的學生。何王全說,讓更多人通過羌笛來了解羌族,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
羌笛,去過大漠邊關,進過詩詞歌賦,那小小的笛管裏吹出的音樂,悠揚婉轉蒼涼,見證了羌族的歷史變遷,如今羌笛更已走向世界,也讓羌族文化更多展現在世人眼中。“可愛的中國”之羌族:探訪“雲朵上的民族” https://bit.ly/2RmrXTX
--------------------------------------
當今的羌族 
【服飾】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還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
羌族人民的服飾樸素、美觀而具特色。古代羌族
古羌族
古羌族圖冊
多著皮製、毛製衣裝。明代以來紡織業發達起來,則較多以麻布衣服取代皮、毛裝。解放後至今,服飾的面料更加多樣化。男子喜包青色頭帕,冬季有的還喜帶狐皮帽,穿麻、棉、綢、毛面料的長衫,有的長衫飾有花邊。外套為無袖的羊皮或毛、棉製皮褂,可以防寒、遮雨、墊坐,且適於勞動。
男子腳裹毛製或麻、棉製的綁腿,有的飾有花紋,能保溫、濾水、護腿,腳穿皮鞋、云云鞋、繡花編耳子鞋和膠、布、草等鞋。束毛、麻、棉製腰帶,系吊刀、火鐮和皮、繡花綢、綿裹兜子,用以裝錢、子彈、火藥及煙等物。
婦女服飾鮮豔多彩。頭飾因區域不同分三類。一類絕大多數包青色頭帕,繡以花紋,再覆繡花頭巾,鮮麗多彩。黑虎地區婦女則包白色頭帕,紀念傳說中的英雄格魯從波,以為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蘇、理縣等地婦女頭頂瓦狀繡花黑頭帕。羌族婦女皆著繡花長衫,系黑色羊毛腰帶或紅棉腰帶、繡花圍腰,后腰系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花、耳環、耳墜、手鐲子、戒指等金、銀首飾和稱為“色吳”的橢圓形項鍊。每逢節日喜事,羌女盛裝艷麗,雍容華貴。
【建築】
羌族一般由幾十戶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現代羌族的住房方形平頂,牆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築手藝高超,砌牆時不繪圖、不弔線,信手而成。壁面平整,棱角分明,結構勻稱。遠看似碉堡,故俗稱碉樓。屋有立柱、大樑,椽子上加油竹或樹枝,上糊泥土蓋頂,堅固耐用。一般為二層或三層半,頂層客房儲物,中層為主人家住宿、起居,下層養畜,房頂可脫粒、曬糧、晾衣。傳統窗口很小,光線差,煙塵不易散出但利於防寒防盜,現大多已改為大窗戶。傳統上下樓用獨木梯,現絕大多數已改用寬體木板梯。中層起居大堂中間用石料砌一火塘,用於取暖做飯。火塘上置三個精製石樁或置鐵三足架,用以置鐵鍋等。火塘里的火種,長久保存不熄,有“萬年火”之稱。
解放前,尤其是1933年地震以前,羌族地區的住房多為高數十丈古羌族
古羌族圖冊
的“邛籠”,往往是一大家人或一家族分層而居。同時還有村落公共擁有的“邛籠”。羌區往往群碉林立,極為壯觀。這種碉樓也用不規則亂石砌成,壁面平整,有四角、八角等形狀,棱角突出,結構勻稱,十分堅固,現存的都係歷經數次大地震而未被毀者。內分幾層到十餘層,每層以樓板相隔,用獨木梯上下,窗口很小。這種建築除居住外,還作為防衛作戰的城堡,特別是每個村寨在寨中央、四周及路途關隘上所建的公共碉樓,主要用以抵禦外來侵犯之敵,平時則閒置不用。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等史書記載,這種建築在漢代乃至漢以前就有了,“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為邛籠”。“邛籠”為羌語名稱音譯。羌族這種歷經幾千年的高超建築藝術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解放後,這些碉樓已無防御之功能了,因此,現在羌區農村已無新建的4層以上的碉房邛籠。現今居於城鎮和鄰近漢區的羌族民居已多為羌漢合璧或為現代建築,特別是近20年來,羌族古城茂縣、汶川、理縣、北川等縣城已建成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現代化中心城鎮。
【交通】
新中國成立前羌族地區山高谷深,交通險阻,勤勞勇敢的羌族人民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了人行通道,雖然是崎嶇難行的羊腸小道,但全境內各地數道相通。由於境內江河縱橫,水係發達,水流湍急,羌族人民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懸筒渡索”的溜索和竹索橋及挑橋、偏橋、木橋、石橋等,使生活在險惡環境中的羌民保持與外界的交通往來。竹索橋一般長達二三十丈,不用鐵釘,沒有橋墩,只是用多條竹索並排橫跨江面,上鋪木板,可通行人畜,是古代橋樑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蹟。溜索是古老羌族的一大發明,並保留至今,只是竹索已換為鋼繩了。建溜索,兩岸立柱,竹索係於木柱、樹根或巨石,橫跨江面,長約六七十丈至百丈不等。渡河時用麻繩將人身捆在硬木製的半圓形溜筒上,順著竹索懸空溜過河去,觀者驚心怵目。溜索分平索與陡索兩種。平索依兩岸水平安裝,與河面平行,只有一索,需用手攀行,或由彼岸用人拉動引繩牽著溜筒過渡;陡索則由兩索交叉安裝,一古羌族
古羌族圖冊
來一往,一頭高一頭低,便於迅速溜渡。挑橋又名懸臂木橋,羌區有上百座。兩岸用圓木縱橫排列層層疊壓,以縱層逐層向河心挑出,延伸到河心相接,在其上搭平橋面鋪木、置板,以利人畜通行。偏橋與棧道同,主要建在傍岩上,無橋基、無橋墩,沿崖鑿孔,將硬骨椽木楔入孔中,在其上置木板、石板以過人畜。人行其上仰視不見崖頂,腳下則絕壁千仞,谷底江水奔騰。石橋,用亂石建築成的石拱橋和平橋。現今羌區留存的石拱橋多為唐代、明代建成,分單孔和三孔橋。最著名的是茂縣土門三元橋等,堪稱又一奇觀,已成為國家保護文物。
解放後羌區交通巨變。公路從無到有,如今鄉鄉通公路,一半的村有機耕道,還有兩條國道,四條省道通過羌區。解放前到成都要行走數十天的路程,如今半天即可到達。交通的發展促進了羌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婚姻家庭】
羌族的婚姻制度為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婚姻由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盛行入贅,還有指腹為婚、訂娃娃親、篼篼親等。其他還有姑舅表優先婚,新娘婚後一年內返居娘家、兄死弟納其嫂、弟死兄娶弟婦等遺俗。解放後,特別是現在,婚姻方面的一些落後習俗已得到改變從正式訂婚到結婚一般要經過以下程序:首先要辦開口酒席。男方請介紹人到女方家正式提親,如女方家同意,由其家長開口,定某日辦開口酒席。屆時,由男方在女方家辦席,未婚婿拜見岳父母。其次辦斟訂酒。開口酒過後一段時間,男方又到女方家辦一次席,並送去部分禮。再次辦大訂酒。男方在女方家宴請女方所有家族和該寨每戶一人,交清聘禮,商訂和宣布婚期。最後是擇吉日成婚。婚禮舉行三天,第一天由女方家辦女花夜,進行送親和慶賀,此日,男方要派出迎親隊伍若干到女方家參加慶祝活動。第二天由迎親隊伍率領,女方親朋、鄰里送親到男方家,男方要大宴賓客做正席,是夜飲咂酒、跳沙朗舞、唱酒歌,通宵達旦。第三天做謝客酒,送新娘回娘家,叫回門。此後新娘擇吉日再返夫家居住。由於履行這些程序,花費較多。現今青年男女一般經父母同意後,辦好結婚證外出旅遊結婚,回家後以兩壇咂酒招待親朋正式宣布結婚,婚事新辦已蔚然成風。
歷史上羌族長時期保留著父子連名制,多見於秦漢史籍和唐宋,此古羌族
古羌族圖冊
後則多以寨名加人名命之。同寨的人一般都是由一個由流傳幾代的家族、家支構成,現在雖有幾個家族同寨,但看得出除由於特殊原因遷入外,均大多為同宗族分支。因此即使現在已冠以不同的漢姓,但均認同為是同宗不同姓,視為內部。羌族最早使用漢姓約在唐代。明清以來便普遍改用漢姓、漢名,同時保留寨名加人名的羌名,離開羌區正式上學、登記等用漢姓、漢名,在本區域則用羌名。贅婿必須隨妻改姓,而將其本姓附在妻姓之後,並在中間加一個吉利字成為他的姓名。其子女也隨母姓,但允許多子女中的次子女有一個姓父姓,表示兩姓皆有宗祧。這類同胞兄弟即有了不同的姓氏,這也是同寨中不同姓氏增加的直接原因,五代以後即成為同宗不同姓的分支。
羌族小孩出生後命名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一般由"釋比"命名,也多由父母或祖父母命名。多在嬰兒滿月時正式舉行命名儀式,現在稱為喝滿月酒。屆時父母要宴請八方親朋,來賓皆持厚禮並在儀式上致吉祥頌詞和祝福等,同時也宣布正式接納被命名的小成員於社會,相當於到戶口登記機關登記了戶口。
【喪葬習俗】
羌族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喪葬習俗。葬式分火葬、土葬、岩葬、水葬幾種。火葬是其傳統葬俗,每個家族或早期部落都有自己的火墳場,用石砌圍圈,往往有碑記載姓氏與開始設立墳場年月。目前仍盛行火葬。60歲以上正常病故,認為是壽終歸天,要唱喪歌,舉行火葬。也有遵老人遺囑是否選擇火葬的。兇死或傳染病死者則必須火葬。嬰兒死後裝小木棺置於岩洞為岩葬。也有的死嬰裝棺放入河水中飄走稱為水葬。
土葬是羌族較為古老的一種葬法,這從戰國以來的岷江上游石棺土葬墓群的發掘中足以證明。清朝以來土葬更為普遍,各個家族有自己的墓地,流行漢區傳來的木棺土葬。
葬儀特別隆重的叫“大葬”。大葬最早是對民族、家族有過重大貢古羌族
古羌族圖冊
獻的人舉行的一種最高規格葬儀。近世以來,殷實之家都辦“大葬”。大葬一般歷時三至九天,先由“釋比”做幾天法事,最後一天,客人才參加。屆時由一名有威望的“釋比”,身披牛皮鎧甲,右手執刀,左肩挎槍,槍頭掛一牛舌,帶頭歌舞,歌詞內容是讚頌祖先功績;緊跟著八名“ 釋士 ”,頭戴面具,右手搖手皮鼓,左手擺銅鈴;跟著還有八名較親的家族成員,也都戴面具,敲羊皮鼓;後面一百人以至更多人右手持刀,左肩挎槍,槍纏彩色飄帶,排成一字長蛇陣,邊唱邊舞。先到火墳場轉三圈,將飄帶撒於墳地敬獻祖先。然後到壩子轉圈歌舞,有時扮演對陣戰鬥。最後,所有參加大葬禮的其他人也要到火墳繞場三圈,以示悼念。規模一般少至數百多則千人以上,皆攜酒、糧食、牛、羊、豬等肉類為禮,喪家設大宴款待。這種喪葬習俗花費甚大,解放後鮮有人為。現在的葬禮普通簡化。
【禮儀習俗】
羌族是個重禮儀的民族,他們在各種社會交往中,處處以禮待人,講究長幼有序,待客熱情,尊重師長,重義氣,純樸,真誠,忌諱不雅之習。無論是在家裡還是社會上首先要尊老愛幼 ​​。家庭裡的一切事宜,首先要徵得老人長輩的同意。老年人和長輩進屋,屋內的人都要起身迎接。宴席上老人、長輩坐上位,等他就坐後其他人才可入坐。要給老人、師長敬酒、敬歌、盛茶、盛飯。在屋裡老年人、長輩坐火塘上方。家中或村寨舉行的各種慶典上,老年人、長輩首先發言。飲咂酒時首先由老年人、長輩致開壇詞並以長老順序飲之,即使達官貴人也要讓長老為先。路遇老人、師長,要讓立路旁,騎馬遇老人、師長,要下馬行禮,問安。歌舞開始由老人長輩領唱。不得頂撞老人長輩。兒女、晚輩不得直呼父母、長輩的名字。對長輩要使用敬語。對小孩備加關懷愛護,盡力使其不受疾苦。
羌家好客尚禮,家中來客,全家熱情相迎,問寒問暖。遠客古羌族
古羌族圖冊
臨門,立即備酒飯茶招待,並獻敬酒歌。客人進房要讓座於上方,招待咂酒、糖食、水果、茶水,唱敬酒歌以示祝福。客人談話,不能隨意打斷。晚上睡覺,先安排客人睡下,除老人外,不得睡於客人先。早上起床,要向長輩、老人和客人問安。有客人和長輩及老人在場不准翹腿而坐。坐火塘四周,男女、賓主有別。任何人不得把腳放到火塘上面。客人不能擅自進主人家未安排他住的任何房間,以示對主人家尊重。客人要走時,主人家要挽留,當要離開時,要在家中及門外敬送路酒​​並熱情歡送到寨外目送一程。客人無論尊卑貴賤,踏入別人村寨附近要下馬,不得吆喝嬉戲,以示對該村寨之尊重。
在節日喜事期間,以歡樂為本,不得說不吉利的話。不得說髒話或譏諷他人,凡事要忍讓、大度,寬以待人。遇人要主動問候、祝福。農忙季節要換工互助。婚喪大事全村寨共同操辦,不分彼此。修房造屋全村出力無償幫助。如遇各種災禍大家援手相救不圖回報。村中如遇死人,該村當年不開展大型娛樂活動,死者家屬三年不參加娛樂活動,以致哀悼。
羌族有尚武的傳統,以往每戶至少有一名武裝男丁,一般裝備有:一把刀、一枝槍(多為明火槍)、一圈火繩、一個皮彈藥袋(內裝一千克火藥和彈丸),還有一口袋燒饃、乾肉等。每半月檢查一次。每年正月初五左右打靶子,男丁各自帶上肉和咂酒,牽獵狗到靶場,以熊形和獐形的饃為靶子,輪流射擊。中靶,象徵當年吉利,獲得各種距離級別第一名的予以獎勵和武士榮譽。打靶畢,大家飲酒、聚餐。舉行祭山會或婚禮時,也往往舉行打靶盛會,槍法好的得獎。
羌族有木刻傳信習俗,這是在遇到敵情時,羌寨之間迅速聯繫集合武裝丁壯的一種辦法。木刻古羌族
古羌族圖冊
是長2尺左右的方木塊,刻有痕印,上面捆一根雞毛表示有急事,再加一塊木炭表示非常緊急,綁個辣子表示不來要處罰。各寨要連夜按照規定的路線傳送, ​​並把本寨接到和交接木刻的時辰記上,以備追查。接到木刻後,各寨首領要立即集合本寨武裝男丁,向指定地點出發,不得延誤。
羌族有保護森林的優良習慣。由於羌族處於林區,很久以前就認識了森林的重要性,並將每村鄰近的森林稱為神林,認為與風水有關,關係當地羌民存亡,因此嚴禁砍伐。每座羌寨在冬季舉行吊狗(有的地方以草人或雞等代替)封山盟誓儀式。擇畢吉日,全寨男子在寨邊林間集會,把一隻狗(或雞、草人)吊在樹上。先由德高望重的長者致誓詞:為了羌寨的萬代幸福,必須保護好所有森林,嚴格砍伐神林。如有誰違反規定,亂砍樹木,就會受到神靈懲罰,像這只被吊的狗(雞、草人)一樣。接著,每戶男丁依次走向被弔之狗(雞、草人),一邊對其狠狠吐唾、棒打,一邊說自家擁護封山,如果違反,願受懲罰。有的地方則每人用槍射擊一次狗或雞、草人表誓。還有些地方,每生一個孩子時,就在一棵樹上拴一繩子作為標誌,將此樹視同孩子加以保護。
羌族有諸多成文的鄉規民約和不成文的習慣法。那些以維護私有製為核心,以維護階級統治為本質的習慣法和條文已在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但以維護人權,平等互利,團結友愛,反對暴力欺壓等等具有進步意義的習慣法仍延續至今,起著道德規範作用。
羌族還有許多禁忌。生孩子一般忌客三至七天,生男孩在屋門掛副枷單,生女孩則掛個背兜,表示忌客入內。家有病人,門上掛一紅紙條,表示忌客。大牲畜產仔,也忌客入。
古羌族
古羌族圖冊
產婦未滿月不准去河邊、井邊,不准進別家房門,更不准去神塔、神龕、廟宇等有神靈的地方。喪偶不滿兩年不准再婚,不准跨過火塘或腳踩鐵三足架,不能吐唾於火塘。驚蟄不動土,春分不上山。逢戊日不動土、不上山、不干重活等。這些禁忌有的帶有迷信色彩,有些不利於生產和健康。現已基本上改掉了落後習俗,形成了文明、現代的生活習慣。
【文化藝術】
羌族的文化藝術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民歌與民間故事的內容廣泛,語言生動。民歌分苦歌、頌歌、情歌、山歌、酒歌、喜慶歌等多種。傳說故事如《開天闢地》、《羌戈大戰》、《日夜想紅軍》等都是珍貴的文學、歷史資料。舞蹈以羌族鍋莊“跳沙朗”最流行 ​​,傳統的祭祀風俗舞“跳盔甲”極富濃郁的民俗風格。歌舞時還常常以羌笛——一種古老的六聲湛雙管豎笛,以及小鑼、手鈴、嗩吶、羊皮鼓等樂器伴奏。羌族還以獨特精湛的建築藝術著稱於世,這些建築包括碉樓(古稱邛籠)、索橋、棧道以及掘井、築堰等。民間工藝美術則以挑花、刺繡和編織毪子、地毯最為出色。早在明清時代,刺繡已在羌族地區盛行,後來桃花技藝也為羌族婦女喜愛。其針法除挑花外,還有納花、纖花、鍊子和平繡等。圖案的題材多取決於自然物。挑繡圖案的內容多為吉祥如意。
【宗教信仰】
解放前,羌族除一部分鄰近藏族地區的信仰喇嘛教外,其餘普遍信仰萬物有靈,在屋頂上供奉白石以為天神。
當今的羌族@天聲樂府新聞台|PChome 個人新聞台 https://bit.ly/3iALlZq
----------------------------------
梵净山,不仅庇护着黔金丝猴这样的国宝,珙桐这样的孑遗植物,还庇护着曾经流离的一些少数民族。江口这个黔东门户,有土家、苗、侗、羌等十九个民资,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68%。梵净山呵护下的生灵,无论动植物、菌类、人类,或许都曾有过令人唏嘘的过往。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源自古羌族。古羌族其实是早年间对西北游牧民族的统称。现在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贵州的羌族是从四川迁徙而来的,到贵州江口、石阡一带大概六百年左右。这里的羌族逐渐被同化,如今,漆树坪羌寨已经成为了贵州唯一的羌寨。
羌族自称“尔玛”,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当年的羌族网红“天仙妹妹”就起名为“尔玛依娜”。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岁月如歌,伴伊吟;坎坷人生,伴伊度;灯火阑珊,伴伊眠。
这里的羌人,淳朴好客,当我走过他们的家门口时,都会和我问好、攀谈、让我进屋坐坐。漆树坪羌寨的民居都不上锁,但最好还是不要擅入,要尊重羌族的民风民俗,据说羌人家里有一些特定事件发生的时候,是不欢迎陌生人来访的。
漆树坪羌寨,相对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宁静安详。每年,会有些喜欢羌寨以及古村落的旅行者造访,更多的游人则是在农历十月初一羌历新年等羌族节日祭祀的时候来体会这里的民族风情。
羌族姑娘会在节日的时候在手腕和脚腕系上红绳,以表祝福。这个云朵上的民族,姑娘们穿的鞋,叫“云云鞋”。
羌族
远方的客人来访的时候,会在客人的脖子和手腕上系上红带子,以示欢迎。
漆树坪的羌王是世袭制,祭祀活动由羌王主持,大祭司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羌族的信仰,为多神崇拜,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
尽管沧海桑田,如今的羌族早已从游牧民族变成了农耕民族,但其风俗中依然残存着游牧民族的一些彪悍气质。
这种羌族骨子里的东西,可以体现在这种“推竹杠”的游戏中。如果一个男人可以推的过漆树坪羌寨的三个女子,就可以迎娶其中的一位为妻,当然输掉比试也将受到羞辱与惩罚。
当然,如果姑娘看上了你,也不排除放水的可能性哟。
靓丽的羌族服饰,以多彩的刺绣夺人眼球,点缀着装点着一个一个少女的青春年华。
及笄、碧玉的年华。
契若金兰的情谊。
不知不觉我已沉醉在了,这羌寨姑娘的欢声笑语当中。
羌女服饰鲜艳多彩。头饰因区域不同,大体可分三类。包青色头帕和包白色头帕的,以及如漆树坪羌寨这种女子头顶瓦状绣花黑头帕的。每逢羌年、祭祀等节日,羌女盛装艳丽,雍容华贵。
孩子们开心的吃着糍粑,彰显着节日氛围。
糍粑沾粉许多地方都不太一样,主要有:黄豆粉,白糖。或者用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配制的佐料粉。
这个性情开朗的姑娘,看来人缘不错。被抹了一脸糍粑粘粉。
感觉羌寨少女的开心,似乎仍然能通过片子满溢出来似得。
有那么一瞬间,我似乎找到了儿时过年的一种快乐。
每个人都有这个年纪的金兰之交,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故事吧。
愿每个人把时光铭记、把朋友铭记、把喜怒哀乐铭记。
羌族,云朵上的民族!
盛装不是每天都能穿的呦。
可爱的羌族九岁小姑娘“艺儿”。
咂酒为羌族节日、婚丧嫁娶、集会议事、日常生活必备礼品。吸饮前须由长者开坛致辞,用酒杆连蘸三滴咂酒洒向空中表示对天地诸神的敬意,然后众人方可按辈份、年龄、主客依次饮吸。
过节,全羌寨的人汇集到羌王家,聚餐畅饮。
这里的吃饭烧水等日常生活,还都依赖柴火,所以你无法谈什么环保,什么一草一木都需要保护之类的。其实,我们每个生活在城市的人的碳排放量一点都不少。人与自然的关系,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真的要找到平衡点,绝非易事。
漆树坪羌寨,堂屋。
羌寨,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2020铜仁游玩攻略,铜仁交通/住宿/行程/美食/购物攻略,铜仁注意事项/实用信息【去哪儿攻略】 https://bit.ly/3ivLz3I
------------------
高半山上前後村 精準脫貧各有招
2018-08-31 由 新華社 發表于農業
新華社成都8月31日電(記者惠小勇、黃毅、謝佼)絕壁萬仞,江水湍急,柏油村道猶如一條黑色的飄帶,順山盤旋,直達雲朵上的羌寨——茂縣雅都鎮後村。小雨淅淅瀝瀝,羌寨雲煙蒙蒙,寧靜而祥和。
在國務院扶貧辦近日宣布的我國中西部40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的名單中,羌族聚居區之一的四川阿壩州茂縣名列其中。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邊緣、龍門山斷裂帶上的茂縣,多數羌寨位於高半山上,生存條件艱苦,羌族群眾脫貧奧秘何在?記者日前一探究竟。
記者到達海拔2450米的後村羌寨時,難覓人影,寨子裡除了村黨支部書記楊乃可生這個年輕後生以及十來名長者,青壯年都到高山林地草場採藥去了,孩子們則隨著祖父母在80餘公里外的縣城居住念書。
「我們村的綠水青山如今已經成了金山銀山!」楊乃可生自豪地說,「每年5月至9月是我們這裡的採藥時節,村民們到村集體的林地草場采貝母、羌活等藥材,夫妻兩人運氣好的話,一天能采價值上千元的藥材。一個採藥時節下來,一戶人家少則掙個三四萬元,多則掙個10多萬元。」
「過去的日子真是苦,連衣服、鞋子都買不起!」60歲的村民楊吞回憶說,「我們村雖然戶均有十來畝耕地,可是高半山上土地貧瘠,種莊稼只有土豆、玉米產量高點,我們要吃大米和白面,得到山下去換。而到最近的鎮里趕場,也得翻越3座山,走上整整一天。」
曾經艱苦的生存環境磨礪出羌族同胞堅韌勤勞的優秀品質。「黨的惠農政策、精準扶貧政策進一步激發了我們羌族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楊乃可生說,「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後,村民們退出了大多數山地的農業耕作,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勞動力也從貧瘠的土地上解放出來,有了更多的時間外出採藥、打工,腰包越來越鼓。此外,村民每年人均還要領取草原生態獎補等各類補貼1800元。」
高半山上的羌寨,最盼望的是修路。2015年,一條柏油路修進了村,商販直接進村收購藥材,村民們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我們村64戶人家,目前沒有一個失學兒童,已經考出去了十幾個大學生。」憶昔撫今,楊吞感慨萬千。
作別後村,記者又趕到了同一座高山上海拔稍低的前村羌寨。村道兩邊的山坡上,石木結構的傳統羌樓隨高低起伏的地勢,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果園裡,青脆李掛滿樹枝。村黨支部書記餘二妹家的三層羌樓坐落在半坡上,雖然是老房子,但乾淨整潔,「留守」在寨子裡的10餘名群眾聚在一起共話家常。
「我以前在縣城開小賣部,收入不錯。村民黨員選我任村黨支部書記後,我就賣了小賣部回家專心務農了。」精明幹練的餘二妹笑呵呵地對記者說,「前村有146戶人家,種植青脆李577畝,今年開始掛果,後年就將進入盛果期。」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算起帳來:「在我們這個海拔2400米的高半山,青脆李產量比河谷地帶低些,但一畝能產三四千斤,收入七八千元。」「作為產業扶貧項目,政府免費為群眾提供青脆李苗木、培訓種植技術。」
產業扶貧讓因病致貧的前村村民陳福花一家脫貧:夫妻兩人在家種了4畝青脆李,利用2萬餘元的項目資金補貼,養了20桶中蜂,每年賣蜂蜜收入七八千元。此外,陳福花的丈夫擔任生態護林員,每年有6000多元的補助。告別貧窮,久違的笑容重新在陳福花的臉上綻放。
前村於2016年退出貧困村。「我們村有143戶人家在縣城和成都周邊有房子,老人下山養老、小孩下山讀書,生活越來越好!」餘二妹告訴記者。
高半山上前後村,精準脫貧各有招。因村因地不同,座座羌寨如今找到了自己的產業脫貧路徑。幫助群眾發展脫貧產業,茂縣經歷了多年的曲折歷程,茂縣縣委書記高加軍道出了其中的一段:20世紀80年代,全縣大面積種植金冠蘋果,風靡一時。隨著金冠蘋果品質退化,縣上又不斷引進紅富士蘋果、雞血李、枇杷、紅脆李等水果品種,不斷地試驗、比對、篩選、培育,直到幾年前,最終培育出適宜當地氣候、地理環境的青脆李。目前,全縣已種植青脆李6萬畝,占耕地面積的近一半。青脆李下套種蔬菜,畝收入近2萬元,蔬菜水果收入已占當地農民收入的60%。
茂縣11萬多人口中羌族有10萬多人,占全國羌族人口約三分之一。到2017年底,全縣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7872人減少至596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9%下降至0.71%。(完)
高半山上前後村 精準脫貧各有招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ivH1dR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agriculture/4z6qb6q.html
----------------------------
羌族总人口309576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自称“尔玛”或“尔咩”,意为“本地人”
-------------------------------------------
 羌族總人口306072人(2000年。主要分佈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黑水等縣以及綿陽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其餘散居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的平武縣以及貴州省銅仁地區的江口縣和石阡縣。大多數羌族聚居於高山或半山地帶,少數分佈在公路沿線各城鎮附近,與藏、漢、回等族人民雜居。自稱“爾瑪”或“爾咩”,意為“本地人”。
    羌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北部方言通行于茂縣北部的赤不蘇區、較場區,中部的沙壩區,松潘縣的小姓鄉、鎮坪鄉、白羊鄉以及黑水縣的大部分地區,下分蘆花、麻窩、茨木林、維古、曲谷、鎮坪、三龍、黑虎、溝口渭門9種土語。南部方言通行于理縣、汶川縣和茂縣南部,下分雁門、龍溪、綿虒、蒲溪、木卡和桃坪6種土語。由於與漢族頻繁交往,很多羌族能講漢語、用漢文。直至20世紀80年代,羌族結束了沒有本民族文字的歷史。1989年5月,按照羌族人民的願望,根據黨的民族政策, “四川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創制領導小組”成立,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創制組完成了以26個拉丁字母為形式的《羌族拼音文字方案》(草案)設計,該方案于1993年通過有關部門審定。隨後,羌文在茂縣、汶川縣、理縣和松潘縣的羌語分佈區推行。
    羌族地區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大部分為高山峽谷,其間層巒疊嶂,山高坡陡,河谷深邃。北部有岷山山脈,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龍門山脈斜貫于東南,主峰九頂山海拔4969米;西部橫亙著邛崍山脈,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四姑娘山以北,有許多海拔在5000米以上、終年積雪覆蓋的高山。只有茂縣的土門區、北川縣和平武縣的鎖江、徐塘、平南、豆叩、大印、平通六個羌族聚居鄉鎮屬於中低山和深丘低山區。
    岷江、湔江及其支流是羌族人民的母親河。岷江源於阿壩州松潘縣與九寨溝縣交界的弓杠嶺南,在都江堰市以上為岷江上遊,從北向南縱貫羌區。岷江支流有黑水河、雜谷腦河、魚子溪河和壽溪河等。湔江,又稱石泉河、北川水,發源於岷山山脈,因“水勢如湔沸之狀”而得名,經北川、江油注入涪江。
    羌族地區處在高山峽谷之間,氣候溫和,冬幹春旱,夏秋降雨充足,日照時間較長,晝夜溫差大,氣溫垂直差異顯著。在岷江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溫在11至14攝氏度,無霜期210至235天,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由於降水量較小,蒸發量大,這一地區又被稱為岷江上遊半乾旱河谷。涪江水系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溫13.9至15.7攝氏度,無霜期235至270天,降水量700到1200毫米。災害性天氣有冬幹、春旱、夏旱、伏旱、冰雹、霜凍等。
    羌族地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位於汶川縣境內的臥龍自然保護區,蜚聲中外,被列為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2006年,該區與四姑娘山、夾金山脈一起,作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這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總面積約70萬公頃,峰巒重疊,雲霧繚繞,分佈著不同的植物群落,有樹種4000多種,鳥類300多種,有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哺乳動物60多種,還有紅杉,金錢槭等珍稀樹木。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青片鄉的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也是植物種類繁多的地方,據資料記載,僅維管束植物就有87科380屬1600多種,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有20多種,它和臥龍自然保護區被專家譽為“世界上罕有的生物基因寶庫”。
    羌族地區的傳統農作物以玉米為主,也有青稞、小麥、蕎麥、各種豆類和蔬菜。被稱為“雪山大豆”的一種白豆是著名的特産。經濟林木有花椒、核桃、蘋果、雞血李、櫻桃、杏子、茶葉、生漆、油茶、花生、向日葵等。飼養黃牛、牦牛、犏牛、馬、羊、豬等牲畜及各种家禽,養羊業較發達。近年來,隨著農業産業化不斷發展,羌族地區引進了大量名、特、新、優農産品。藥材種類200種以上,其中名貴藥材有蟲草、貝母、鹿茸、天麻、麝香,大宗藥材有羌活、黨參、當歸、大黃、黃芪等。在高山深處,有蕨苔、木耳等山珍,還有豐富的菌類資源。此外,還有鐵、雲母、石膏、磷、水晶石和大理石等數十種地下礦藏。
    歷史沿革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陸續在岷江上遊和雜谷腦河沿岸的汶川縣威州姜維城、理縣箭山寨、茂縣營盤山等地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還發現了較多的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的石棺葬墓群,如茂縣撮箕山石棺葬墓群、牟托石棺葬及陪葬坑、理縣佳山石棺葬墓群。出土的器物有陶器、石器、木器、青銅器等。這些考古發現,不僅説明了今天羌族分佈的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棲息繁衍,而且為探討岷江上遊古文化的淵源提供了新的資料和線索。
    羌族源於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稱於世,不僅是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中國歷史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羌”,原是古代人們對居住在祖國西部遊牧部落的一個泛稱。今甘肅、青海的黃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遊一帶是古羌人的活動中心。史書記載,殷商時期,羌為其“方國”之一,有首領擔任朝中官職。他們有的過著居無定處的遊牧生活,有的從事農業生産。《詩經•商頌》記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反映了古羌與殷商密切的關係。甲骨文卜辭中有關“羌”的諸多記載,表明羌人在當時的歷史舞臺上十分活躍。
    周時,羌之別種“姜”與周的關係密切,大量的羌人融入華夏。春秋戰國時期,羌人所建的義渠國,領域包括今甘肅東部、陜西北部、寧夏及河套以南地區,是中原諸國合縱連橫的重要力量,與秦國進行了170多年的戰爭。以羌人為主要成分的諸戎逐漸為秦國所融合。而居住在甘肅、青海黃河上遊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處於“少五穀,多禽畜,以射獵為事”的狀態。在《後漢書•西羌傳》中,有秦厲公時羌人無弋爰劍被俘,逃回家鄉後教羌民“田畜”,自此羌族開始有了原始農業生産,使其人口增加,經濟發展的記述。
    此後,羌人進一步發展和分化。《後漢書•西羌傳》載:“至爰劍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曲西數千里,與眾絕遠,不復交通。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旄牛種,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這一時期,西北的羌人迫於秦國的壓力,進行了大規模、遠距離的遷徙。
    漢代羌人分佈很廣,部落繁多。為隔絕匈奴與羌人的聯絡,漢王朝在河西走廊設有敦煌、酒泉、張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統,設護羌校尉等重要官職以管理羌人事務。同時,歸附的羌人大量內遷,從地域上分為東羌和西羌。進入中原的東羌附居於塞內而與漢族雜居、通婚、融合,從事農業生産,私有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逐步進入封建社會。未進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佈在西北、西南地區,有新疆塔裏木盆地南沿的婼羌、雅魯藏布江流域的發羌、唐牦、西南地區的牦牛羌、白馬羌、青衣羌、參狼羌和冉駹羌諸多羌人部落。其中,牦牛羌,初分佈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漢源縣九襄鎮),後繼續南下至越嶲郡(今四川安寧河流域及雅礱江下游)。白馬羌,主要分佈在今四川綿陽市西北部和甘肅武都市南部。青衣羌,居住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一帶。參狼羌,主要在今甘肅武都市,特別是白龍江一帶。冉駹羌則分佈在岷江上遊和四川西北部的廣大地區,《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載:“冉駹夷者,武帝所開,元鼎六年以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説明羌人在其中佔有較大比例,各部的發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尚處在氏族部落階段。
    魏晉南北朝時期,氐人符堅建立前秦政權,南安羌人姚氏建後秦政權。後秦政權勢力處在北魏之南,東晉之北,統治羌人及中原各族達33年。之後,還有幾個羌人部落相繼興起。即隴南的宕昌羌,川、甘邊境和岷江上遊的鄧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從東漢到西晉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漢族之中。
    隋唐時期,活動在甘青和青藏高原東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項、東女、白蘭、西山八國、白狗、附國等,其中,西山八國係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遊諸山各部的統稱。他們處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勢力之間。有的同化于藏族,有的內附中原王朝,或同化于漢族,或在夾縫中生存,在唐蕃長期和戰不定的局勢下,得以單獨保存和發展。
    宋代以後,南遷的羌人和西山諸羌,一部分發展為藏緬語族的各民族,一部分發展為現在的羌族。羌族民間廣為流傳的敘事詩《羌戈大戰》中記述:遠古時候,羌人曾生活在西北大草原,因戰爭和自然災害被迫西遷和南遷,南遷的一支羌人遇到身強力壯的“戈基人”,雙方作戰,羌人屢戰屢敗,正準備棄地遠遷,卻在夢中得到神的啟示,他們在脖子上係羊毛線作為標誌,用堅硬的白雲石和木棍作武器,打敗了“戈基人”,終於得以安居樂業,並分成九支散居各地。這段傳説,反映了羌人遷徙的一段歷史,與史書文獻及考古資料結合,印證了羌族的來源。
    明末清初時,一部分羌族由四川遷往貴州銅仁地區,至此,羌族的分佈格局基本形成。
    1840年之後,中國逐步變為半殖民半封建國家,和全國其他民族一樣,羌族也面臨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為此,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曾經向帝國主義、反動官府和封建統治階級進行過英勇不屈的鬥爭,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1841年,鴉片戰爭期間,羌族人民和藏、彝等族人民,組成2000人的軍隊,開赴浙江前線,在寧波鎮海戰役中,重創英國侵略軍。1894年,羌族地區一個坤姓土司的殘余勢力,依仗封建特權,盤剝所屬人民,激起黑虎寨等地170多戶羌族人民的強烈反對。他們一致向清朝官府列舉了坤土司23條罪狀,與封建土司的餘孽展開了面對面的鬥爭,終於迫使清朝將坤土司“摘去頂戴,交州查看”。1905年,清朝在茂州設立“官鹽店”,對食鹽實行壟斷專賣,從中漁利,激起羌族人民的武裝反抗,迫使清政府宣佈取消“官鹽店”,允許食鹽自由買賣。
    1921年,中國共産黨誕生後,羌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理縣通化鄉佳山寨等地的羌族群眾,為反抗國民黨政府的苛捐雜稅,群起殺死了作惡多端的團總。1924至1926年,理縣藏、羌等族人民反抗封建軍閥苛捐雜稅的壓榨,2000多人攻陷理縣縣城,還攻打到汶川、茂縣、松潘等地,鬥爭堅持了3年之久,狠狠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羌族地區,在黨的領導下,羌族人民建立了工農革命政權,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他們熱愛人民的軍隊,積極參軍支前。僅茂縣一縣就有1000多人參加紅軍北上抗日,還有上萬名民工為紅軍提供後勤保障。紅軍北上抗日後,國民黨捲土重來,在羌族地區實行白色恐怖統治,經過革命鍛鍊的羌族人民,繼續不斷地向反動派展開英勇不屈的鬥爭。
    1942年,茂縣爆發了“茂北事變”。茂縣專區的專員和縣長以“鏟煙”為名,派兵洗劫了茂縣北路蠶陵鄉的一些村寨,引起當地羌、漢各族人民的強烈憤慨。他們消滅了前往搜刮的保安中隊,並順勢直攻茂縣縣城,打垮了守城的國民黨軍隊,將縣城團團圍住。這次鬥爭雖然由於國民黨的收買分化最後遭到失敗,但鬥爭的聲勢給敵人以有力的打擊,顯示了羌族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鬥爭精神。1947年,茂縣龍坪、三齊等鄉的羌族人民又掀起了一次被稱為“龍坪事件”的武裝起義。事件起因于國民黨政府和部分羌族上層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後來發展成為羌族人民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武裝起義。這次鬥爭最後也因羌族統治階級的背叛而失敗,但再一次顯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據文獻資料記載,早在公元前310年,秦朝在岷江上遊和湔江上遊地區設有湔氐道。漢時,置汶山郡以管轄這一帶的“六夷、七羌、九氐”部落。隋唐時代,朝廷實行“羈縻州”制度,在茂縣及周圍地區設有茂州都督府及多個羈縻州。五代時期,前蜀設有茂州,轄汶山、汶川、石泉和通化四縣;設維州,轄保寧、小封二縣;範圍主要在茂縣和汶川縣以南,理縣以東地區。宋時,基本上沿襲唐代的“羈縻州”制度,設茂州、威州,各轄兩縣、十幾個羈縻州。熙寧九年(1076年)石泉縣改隸綿州。
    元時開始推行土司制度,設茂州,轄汶山、汶川兩縣。委任土官治理地方,設有安撫司、千戶所、萬戶府。今平武縣境內設置了龍州三寨長官司,管理“白馬、木瓜和白草”三寨。其中,白草即北川羌族。明代土司制度進一步完善,在茂縣等地設有董姓靜州長官司、坤姓岳希長官司、何姓隴木長官司、溫姓牟托土巡檢、水草坪巡檢、蘇姓長寧安撫司、疊溪鬱姓長官司、實大關長官司,以及雜谷安撫使司、瓦寺宣慰司等。北川縣境中西部的開坪、壩底增設兩個小土司,俗稱艾林土司和壩底土司,負責對周邊羌寨的管理。此時,羌民基本被悉數管轄,同時,在土司之下,各寨設有牌頭和寨首。朝廷在這些地區均建立了一套較為嚴密的軍事治安體系,設置了大量的關、堡、墩臺,駐兵防守。
    清初,今北川馬槽、白什一帶的“下五簇”羌寨被分別劃歸艾林土司、壩底土司以及茂州的隴木土司和疊溪大姓土司、小姓土司管理。乾隆年後,羌族地區逐步實行“改土歸流”,以流官代替了土司政權,羌族地區進入流官統治時代。清政府對北川羌族採取了特殊的管理措施,即設置若干既懂羌語又會漢話的人作“通司”,負責向羌民傳達縣地方官員的指示,反映羌民的意見,羌寨的刑獄訴訟案件由知縣辦理,日常事務由羌寨自行辦理。實行地區包括今開坪、小壩、桃龍、片口、墩上、壩底、青片、禹裏等鄉的全部或部分地區,這一地區在當時被統稱為“番寨”。直到辛亥革命前夕,這一區域才被劃歸縣地方政府直接管轄。
    民國初年,四川軍閥的防區制逐漸形成,二十八軍將松、理、茂、汶一帶作為防區,在羌族地區設置了“屯殖督辦公署”。1935年底,國民黨政府將羌族地區劃入“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管轄,專署即設在茂縣,並實行保甲制。而北川全境因“改土歸流即為漢”,許多深居大山的羌民由此被視為“漢人”。
    行政建制將羌族地區納入了歷代中央政權的統治,使羌族地區和祖國內地緊緊地連結在一起。羌、漢兩族人民之間的親密往來更是從未間斷。早在公元前三世紀,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有不少羌人參加。歷代中央政權在這裡派官設治,客觀上增進了兩族人民之間的關係。羌族人民用馬匹、藥材和其他土特産品同漢族交換生産工具和生活用品。特別是近代以來,羌、漢民族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加強,個別羌民開始接受儒學教育;大量宗教活動場興建起來;一些先進的生産技術和工具被引入;商業貿易開始出現,漢、羌商戶雲集茂州、北川等地,使羌族社會生産力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據文獻資料記載,早在公元前310年,秦朝在岷江上遊和湔江上遊地區設有湔氐道。漢時,置汶山郡以管轄這一帶的“六夷、七羌、九氐”部落。隋唐時代,朝廷實行“羈縻州”制度,在茂縣及周圍地區設有茂州都督府及多個羈縻州。五代時期,前蜀設有茂州,轄汶山、汶川、石泉和通化四縣;設維州,轄保寧、小封二縣;範圍主要在茂縣和汶川縣以南,理縣以東地區。宋時,基本上沿襲唐代的“羈縻州”制度,設茂州、威州,各轄兩縣、十幾個羈縻州。熙寧九年(1076年)石泉縣改隸綿州。
    元時開始推行土司制度,設茂州,轄汶山、汶川兩縣。委任土官治理地方,設有安撫司、千戶所、萬戶府。今平武縣境內設置了龍州三寨長官司,管理“白馬、木瓜和白草”三寨。其中,白草即北川羌族。明代土司制度進一步完善,在茂縣等地設有董姓靜州長官司、坤姓岳希長官司、何姓隴木長官司、溫姓牟托土巡檢、水草坪巡檢、蘇姓長寧安撫司、疊溪鬱姓長官司、實大關長官司,以及雜谷安撫使司、瓦寺宣慰司等。北川縣境中西部的開坪、壩底增設兩個小土司,俗稱艾林土司和壩底土司,負責對周邊羌寨的管理。此時,羌民基本被悉數管轄,同時,在土司之下,各寨設有牌頭和寨首。朝廷在這些地區均建立了一套較為嚴密的軍事治安體系,設置了大量的關、堡、墩臺,駐兵防守。
    清初,今北川馬槽、白什一帶的“下五簇”羌寨被分別劃歸艾林土司、壩底土司以及茂州的隴木土司和疊溪大姓土司、小姓土司管理。乾隆年後,羌族地區逐步實行“改土歸流”,以流官代替了土司政權,羌族地區進入流官統治時代。清政府對北川羌族採取了特殊的管理措施,即設置若干既懂羌語又會漢話的人作“通司”,負責向羌民傳達縣地方官員的指示,反映羌民的意見,羌寨的刑獄訴訟案件由知縣辦理,日常事務由羌寨自行辦理。實行地區包括今開坪、小壩、桃龍、片口、墩上、壩底、青片、禹裏等鄉的全部或部分地區,這一地區在當時被統稱為“番寨”。直到辛亥革命前夕,這一區域才被劃歸縣地方政府直接管轄。
    民國初年,四川軍閥的防區制逐漸形成,二十八軍將松、理、茂、汶一帶作為防區,在羌族地區設置了“屯殖督辦公署”。1935年底,國民黨政府將羌族地區劃入“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管轄,專署即設在茂縣,並實行保甲制。而北川全境因“改土歸流即為漢”,許多深居大山的羌民由此被視為“漢人”。
    行政建制將羌族地區納入了歷代中央政權的統治,使羌族地區和祖國內地緊緊地連結在一起。羌、漢兩族人民之間的親密往來更是從未間斷。早在公元前三世紀,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有不少羌人參加。歷代中央政權在這裡派官設治,客觀上增進了兩族人民之間的關係。羌族人民用馬匹、藥材和其他土特産品同漢族交換生産工具和生活用品。特別是近代以來,羌、漢民族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加強,個別羌民開始接受儒學教育;大量宗教活動場興建起來;一些先進的生産技術和工具被引入;商業貿易開始出現,漢、羌商戶雲集茂州、北川等地,使羌族社會生産力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風俗習慣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羌族創造了燦爛的傳統文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民間文學在羌族文學中佔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主要靠人們世代口授和長期歌唱而傳承,是羌族人民集體創作的結晶,題材廣泛,有傳説、寓言、故事、神話等,反映了羌族的歷史、生活、習俗和思想感情,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是羌族珍貴的文化瑰寶。如,敘事長詩《木姐珠與鬥安珠》歌頌了羌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反映了人們不畏神權,追求自由婚姻的美好願望;英雄史詩《羌戈大戰》,由序歌、羊皮鼓的來源、大雪山的來源、羌戈相遇、重建家園五部分組成,反映出古羌人在歷史上曾有過的遷徙記憶。
    民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大多是見景生情,即興發揮,抒發出唱者不同的心境。主要分酒歌、山歌、情歌、時政歌、勞動歌、喜慶歌、喪祭歌等。其中,酒歌是專門在飲酒時唱,由老人引領,眾人相和,內容多為頌揚英雄、先輩功績和歡迎客人,禮儀性強。在松潘縣小姓鄉、鎮坪鄉、茂縣赤不蘇、較場等地至今還流行多聲部民歌,演唱技巧獨特。不僅有二聲部、三聲部、五聲部、多聲部,還有合聲民歌的不同組合形式。
    民間樂器主要有羌笛、口弦、嗩吶、鑼、鈸、響盤(銅鈴)、羊皮鼓、指鈴、肩鈴等。其中,羌笛最具特色,是六聲階的雙管豎笛,演奏時多為獨奏,曲調自由,大致分為勞動曲、愛情曲、迎春曲三類。其音層互墊,雙音疊韻,音色柔和、悠揚婉轉,表達出悲涼的意境。
    羌族舞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舞風古樸典雅,粗獷優美。主要分為自娛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禮儀性舞蹈、集會性舞蹈四類,基本動作較為一致而各具特色。自娛性舞蹈最具代表性的舞種有“莎朗”和“席步蹴”,與節日、喜慶活動密切相關。祭祀性舞蹈主要指羊皮鼓舞和鎧甲舞。羊皮鼓舞是一種帶有古老歷史沉澱的舞蹈,跳者以釋比為主,在莊嚴的宗教祭祀活動中進行,以達到敬神、消災、避難、祈福的目的。鎧甲舞流行于茂縣、黑水縣一帶,是為戰死者、民族英雄和有威望的老人舉行隆重葬禮時表演的祭祀舞蹈。舞者身披生牛皮鎧甲,頭戴插有野雞翎和麥稈的頭盔,肩挂銅鈴,手執兵器,分列對陣而舞,吼聲震天,威武雄壯,唱、跳和吆喝融為一體,表現出古代將士的英勇。禮儀性舞蹈是一種迎賓待客時作為禮儀內容之一的舞蹈,韻律特殊,胯部動作較多,表現了羌族原始古樸的審美意識。集會性舞蹈是以男性為主的集體舞。舞者唱著具有召喚性和示威性的歌曲,伴隨著發出渾厚、威武的吼聲,踏步走出不同的隊列和陣形,反映出古代出征戰士高昂的士氣。新中國成立以來,羌族民間舞蹈得到了挖掘和搶救,經過藝術家們提煉改編的《鎧甲舞》、《腰帶舞》、《羌族鍋莊》等舞蹈,在國內外産生了廣泛影響。特別是1991年以來,阿壩州藝術館推出的羌族莎朗舞,受到了各族群眾的歡迎,更讓眾多的中外遊人感受到羌族舞蹈特有的藝術魅力。
    此外,在北川羌族自治縣還流行花燈戲、馬馬燈、打圍鼓等,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羌族民間體育種類繁多。如推桿、拳下翻身、抱蛋、仰臥抱桿起、扭棍子、摔跤等。隨著文化生活的豐富,增加了廣播、電影、電視等新的文化娛樂形式,使羌族人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羌族民間工藝別具一格,以挑花、刺繡最為出色。心靈手巧的羌族婦女,不需圖稿,信手繪成各種優美的圖案,繡成絢麗多彩的成品。題材取自世間萬物,用挑、扎、繡、勾、納、提、拼、扣、纖等多種針法,單用或混用,繡于頭帕、衣服、腰帶、裹肚、圍腰、鞋襪、香包等局部地方,美觀漂亮而耐用。羌族工匠打造的三足架(銅制或鐵制),以及簪子、耳環、手鐲、戒指等金銀首飾;石匠鑿制的石狗、石柱、門坊和碑刻等,精巧美觀,表現出民間工藝的高超技術。
    羌族服飾樸素美觀,風格獨特。各地略有差異。其中,汶川縣的龍溪、綿虒、雁門,理縣的蒲溪,茂縣的赤不蘇、黑虎、三龍、渭門,北川縣的青片,松潘縣的鎮坪等地服飾具有代表性。頭飾,男女包頭帕。赤不蘇一帶的婦女盛行“一匹瓦”,瓦片狀的青布上繡有花紋,用銀牌、環扣點綴。黑虎鄉的婦女以白布帕包頭(被稱為“萬年孝”)。傳説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黑虎將軍。蒲溪婦女包頭用黑色頭帕,前端露出一塊白色布塊,人稱“喜鵲頭帕”。無論男女,都穿棉布或錦緞(過去為自製土布或麻布)長衫,右衽,比較寬鬆,形似旗袍。男衣過膝,女衫有的到腳背。色彩因年齡不同有所變化,中老年人多為單一的藍色、黑色,年輕姑娘則喜歡艷麗的色彩。衣領、袖口和對襟有扎花,斜襟部嵌有一至三指寬的花紋,有的鑲梅花形銀飾,皆手工細作。紋式多樣,色澤艷麗。衣衫外套無領、無袖、無扣的羊皮褂子,羊皮褂子四週露垂長毛,晴天毛向外,雨天毛向內,可用來防寒、擋雨、墊坐、墊背和負重。男女除了束腰帶,女子還喜歡束花圍腰和繡花飄帶,男子係裹肚。在高山或半高山的羌族男女裹綁腿,以麻布或氈子纏繞。鞋類以自製的“云云鞋”最有特色。形似小船,鞋尖微翹,面上繡有雲紋圖案。未婚男子和姑娘穿繡花彩鞋,中老年人則穿素色圓口布鞋。裝飾上,女性普遍喜戴銀牌、領花、耳環、手鐲、戒指、髮簪,有的還在戒指上鑲嵌瑪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挂鏈珠和橢圓形的“色吳”。成年男子飾以腰刀、煙袋、鐵火鐮。
    羌族飲食豐富。主食是玉米、洋芋、小麥、青稞,輔以蕎麥、油麥和各種豆類,蔬菜品種多樣。傳統的飲食有攪團、玉米蒸蒸、“金裹銀”或“銀裹金”、洋芋糍粑、煮洋芋、豬膘肉。人們普遍吸蘭花煙,還喜歡飲咂酒、“玉米蒸蒸酒”和蜂蜜酒。咂酒,是羌族地區流行的一種特殊的飲酒方式。
    羌族一般在向陽、背風,有耕地和水源的高半山或河谷地帶築屋造房,由幾戶或幾十戶形成自然村寨。建築大致分為兩類:碉樓與碉房。碉樓屬古代建築遺存,漢代稱“邛籠”。多矗立於關口要隘或村寨附近及中心,以石砌築,外觀雄偉,堅固實用,樓體呈四角、六角或八角形,上細下粗,棱角突出,結構嚴密,內有六七層,最高的達十三四層。碉樓已成為川西地區一大景觀,彰顯了羌族人民高超的建築智慧。碉房也叫“莊房”,為居住用房。呈方形,一般分三層(也有兩層和四層)。上層堆放糧食,中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樓層之間用獨木做的鋸齒狀樓梯連接。房頂可脫粒、曬糧、晾衣,四角設有塔形石龕,上置白石,為天神居所。中層樓內兩端為臥室,中間為堂屋,是平時全家聚會、接待客人、歡慶歌舞以及舉行祭祀的重要地方,內設神龕,供奉祖先、家神諸多神靈,並砌有火塘,火種終年不熄,有“萬年火”之稱。碉房的建築,就地取材,以土石為料,不繪圖、不吊線,也不用柱架支撐,均由當地的男勞力信手壘石砌成,他們巧妙地結合地形,分臺築室,碉房形式多樣,層次不一,冬暖夏涼,牢固耐用。
    羌族地區山高谷狹,交通險阻,勤勞勇敢的羌族人民憑智慧還架起了竹索橋、“懸筒渡索”的溜索和木架的挑橋,開鑿了棧道。索橋在古代稱“笮”,是將竹繩係在河谷兩岸堅固的物體上,不用鐵釘,沒有橋墩,只是用多條竹索,並排橫跨江面,上鋪木板,以通人畜。棧道指鑿岩成道,有的在陡壁上鑿孔、架木、鋪板而成懸空通道,有的在道路中斷之處用片石砌成保坎,將木梁置於保坎上,以便通行。今天在羌族地區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的棧道遺存。
    羌族家庭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長制家庭,由祖孫三代或父母、子女兩代組成。每個家庭就是一個生産和生活的單位。兒子成婚後,要另立門戶,獨子或幼子隨父母生活。父親主要安排和支配家中的經濟生活,決定子女的婚姻大事和財産繼承問題,組織或參與宗教祭祀與對外社交等活動;母親主要是參加勞動生産和操持家務。舅權在婚姻及家庭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如遇男女婚事,必須事先得到母舅應允才行;母死必經母舅的同意方可入葬;分家由母舅主持;母舅有對小輩進行管教和撫養的責任和義務等。
    新中國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懷抱婚”、“童子婚”、“買賣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有轉房、入贅、搶婚的習俗。新中國成立後,自主婚姻逐漸居多。但傳統的禮儀程序一直保留至今。隨著羌寨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得到改善,昔日的婚姻儀式更增添了新的內容。傳統和現代相結合,將羌族的傳統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婚嫁儀式主要有訂婚和結婚。在羌寨,媒人被稱為“紅爺”。如果男子對女子有意,男方家就會備禮,請紅爺到女方家提親。女方家要徵得母舅同意才可允婚。之後,紅爺會帶上豬膘、酒等禮物,去女方家吃“許口酒”。數月或數年後,男方家又請紅爺攜禮到女方家,以“小訂酒”招待近親,並請釋比測算雙方生辰八字,定下結婚吉日。隨即,男方家要備重禮前往女家報期,並在女家辦酒席,即“大訂酒”,作為正式訂婚禮,歡宴女方整個家族。此後,兩家開始婚禮籌備,期待著“女方家花夜、男方家正宴”好日子的到來。“花夜” 意即為新人舉辦的喜慶晚會,是結婚最為隆重的一道程序。一般在娶嫁的前一天晚上舉行,男方辦的叫“男花夜”,女方辦的叫“女花夜”,男的慶祝娶妻,女的歡送出嫁。這一天,女方家高朋滿座,桌上放著咂酒和12盤“幹盤子”(即花生、核桃、紅棗、柿子、蘋果、桔子、糖果等,飽含圓滿、吉祥、喜慶之意)。男方家派出的能説會道的迎親隊伍會受到熱情的款待。雙方要按照習俗進行盤歌比賽。盤歌即以歌盤問之意,方式為一問一答,所唱內容廣泛,形式隨意而風趣。次日清晨,舅舅給身穿嫁衣的新娘披上紅綢,新娘哭嫁,拜別父母、兄長和族人。到男方家門口,釋比要做祭祀神靈的儀式,驅趕附在新娘身上的“煞氣”後,再向新人祝福。眾人為新人舉行“挂紅”儀式。新人在神龕前行禮,一拜祖宗創業恩,二拜父母養育恩,三拜夫妻偕白頭,四拜子孫個個強,再拜親人和賓客,最後夫妻對拜。拜堂後新娘就正式成為男家的人了。隨後,眾人歡宴。當晚,男家父母點香敬神,對新人祝福。所有來賓在院壩圍著熊熊篝火跳起歡快的莎朗舞。次日即謝客日,主人再備兩桌宴席“謝客”。新人要帶一個豬頭、一根豬尾巴感謝紅爺,表示有頭有尾,圓圓滿滿。婚後第三天,新婚夫婦要“回門”。由新郎及弟兄背著酒肉送新娘回家。新郎僅在女方家小住幾日,而新娘可以住數日、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才由丈夫接回,開始家庭生活。
    羌族至今保持著古老的人生禮儀。孩子出生後,女婿要攜禮向岳母家報喜。親友帶著衣物、祝米、雞蛋和掛麵看望産婦。有的地方,有生子後在門前挂靴的習俗,若生女,鞋面向上,若生男,鞋面朝下。生子後,要請釋比做法,忌諱生人到家。羌族姓氏普遍為漢姓。一般隨父姓,取名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請釋比取名,有的由長輩或按照個人意願來取名。孩子滿月和滿歲後,家人還要宴請親友吃“滿月酒”和“滿歲酒”。孩子脖子上戴長命鎖,以避邪祛病,保平安健康。
    羌族男子在年滿十五周歲時要舉行成年禮(冠禮)。一般在農曆十月至十二月舉行。屆時,請來親朋好友,圍著火塘而坐,受冠禮者身著新衣,朝家中神龕下跪叩拜,並接受釋比代表天神饋贈的禮品——用白色公羊毛線栓係的五色布條,作為護身符圍在脖子上。再由族中長輩敘述祖先歷史,或由釋比誦經禱告,祭祀家神及諸多神靈。
    羌族的葬式有火葬、土葬、岩葬。火葬的歷史最為悠久,《呂氏春秋•義賞》載:“氐羌之虜也,不憂其係累,而憂其死不焚也。”《太平禦覽》引《莊子》佚文:“羌人死,焚而揚其灰。”直至清朝中期,火葬仍在茂縣沙壩、赤不蘇、較場等地保留下來。每個家族有自己的火墳場。大部分地區由於受漢族影響,加上得到封建王朝的提倡,將土葬作為主要葬式,並一直保留至今。各村寨都有遇喪不請自到、協助料理喪事的習俗。喪家需及時通報親屬,向母舅家稟告逝者去世前後的情況,請釋比殺羊祭祀、測算下葬時日。一般三天之後,眾人在風水寶地下葬逝者。其家人要在新墳前點篝火,燒柏枝,敬香蠟、煙酒、肉類,以示祭奠。葬後三日,再備祭品,並修整墓地。到此時,喪葬禮儀才告結束。崖葬主要存在於北川一些地方。如果兒童不到三歲就夭折,用蜂桶或簡易木箱裝殮,置於山岩洞穴中。
    羌族熱情好客。客人到家,要鳴槍放炮表示歡迎,並讓客人坐上位,主人獻茶敬酒表示祝福。有挂紅習俗,表達對客人的尊敬、對新人的祝福、對英雄的敬仰和讚美之情。
    羌族有敬老的傳統。人們飲咂酒時,先由年長者用羌語致開壇詞,意為向神靈祈福,然後依照輩份高低、年齡大小、主客身份順序,用酒桿吸飲。宴席中老人坐上位,待其就座,其他人才能坐下。路遇老人,要尊稱、讓路。歌舞時由老人領唱。講究為老人祝壽。
    羌族重視春節。春節又稱“過大年”,是羌族人家團年的重要日子。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家家戶戶就要掃塵、敬灶,備好豐盛的年貨。除夕之夜,要燒豬頭肉敬獻祖先和神靈。全家人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團年飯,再圍坐在火塘四週守歲。一般初一不勞動,不走人戶。初二以後開始親戚朋友之間的走訪。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三十要送年。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舉辦各種娛樂活動。
    此外,羌族還要過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但最有特色的,當數羌歷年、祭山會和領歌節。
    羌歷年,羌語稱“日美吉”,即“吉祥歡樂的日子”。又稱”過小年”。原是在秋天收穫糧食後,祭祀神靈和祖先,向神還願的重大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初一舉行,各地歡慶的時間不一,一般為三到五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初十。主要的活動是還願敬神和吃宴席。羌歷年在20世紀80年代曾一度停止。1988年恢復,成為羌族人民共同的節日。在羌區各地,每年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祭山會是羌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轉山會、塔子會、祭天會、山王會、山神會或者碉碉會。是羌族對代表著天神、山神等諸多神靈的白石神進行祭祀的活動,也是人們祈求保祐來年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的大典。因各地氣候差異,舉行的時間、次數並不統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舉行一次或二、三次。
    領歌節,羌語稱“瓦爾俄足”。主要流行于茂縣曲谷一帶。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如該寨有13歲至50歲婦女死亡,則當年不舉行)。是為了紀念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整個節日活動持續3天時間。婦女們盡顯其能,忘情歡跳莎朗,農事和家務事皆由男人操持。
    羌族除一部分鄰近藏族地區的信仰藏傳佛教外,其餘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萬物有靈、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神靈均以白石(白色石英石)為象徵,被敬奉于山中、林地、屋頂和室內。一般在碉房屋頂四角供有五塊白石,分別象徵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樹神。其中,天神地位最高,能主宰萬物,禍福人畜。堂屋的神龕供有家神(泛稱角角神),包括祖先神、女神(保祐婦女之神)、男神(保祐男子之神)、牲畜神(保祐六畜興旺)、財神(招財進寶)、倉神(守管家庭糧食和財物)、門神(擋住三災六難)。神龕下火塘上的三足架,其中一足上係一小鐵環,即代表火神。此外,從事特殊行業的家庭,還供奉各自的祖師神。如猴頭神、藥王神、石匠神、魯班、太上老君。一些地方的羌族受漢族影響,還供有灶神、土地神、觀音菩薩,送子娘娘、川主、關聖人、玉皇大帝等。
    羌族的祭師,羌語稱“釋比”或“許”,既是從事宗教活動的神職人員,又是農業生産者,可以娶妻生子,在羌族社會中佔有崇高的地位。所誦經文全靠師徒、父子之間的口傳心授而代代相傳。人們相信他能通達神靈,産生神秘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他要主持:祭山、供奉、還願、看病、驅魔逐邪、消災避難、招魂、占卜、修房造屋、男女合婚、新生兒命名、超度亡靈等儀式。作預卜占卦(分羊髀卜、雞蛋卜、白狗卜等)、驅鬼除邪(送茅人)、踩紅鍋、踩犁鏵、開紅山、划水碗等巫術。使用的法器有羊皮鼓、猴頭帽、神杖、銅鑼、令牌等。作法前,釋比要凈身,燃香柏熏身或殺白雞祭祖,以示對神的虔誠和敬意。誦經涉及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主要分三類:神事經,主要在請神、敬神或還願時用;人事經,在婚喪作法時誦唱;鬼事經,用於驅鬼避邪。法事完畢後,人們會以錢、食物和其他有用的物品予以回報。在茂縣維城一帶,釋比掌握無文字的圖經畫卷《刷勒日》,被當地羌族奉為聖書。在過去,釋比是羌族口頭傳承和宗教文化的主要傳播者。
    羌族民間存有一些禁忌。如:火塘是神聖的,任何人不得跨越火塘,不能在火塘邊吵架或説不吉利的話。火塘邊座位男女有別,坐錯了會得罪火神。家中有人生病,忌見生人,要在家門外立一條板凳,以謝絕外人進入;正月初一忌大聲叫罵,不能動用火鉗、繩子和菜刀;禁止婦女參加重要的宗教活動;孕婦不能進新婚夫婦的新房,怕壓喜;新娘出嫁時不能回頭看,以避免招來霉運失財;孩子未滿月前,婦女不得入灶房,否則會得罪灶神和家神。
    發展現狀
    新中國成立後,羌族人民獲得新生。經過安定社會秩序,發展生産,民主建政,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改造,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羌族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黨在羌族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50年2月,茂縣設立茂縣專區專員公署,並陸續建立區、鄉級民族自治政權。1953年,在茂縣專區的基礎上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為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1958年,國家將汶川縣、理縣、茂縣三縣合併,建立了羌族的第一個縣級自治地方——茂汶羌族自治縣。1963年恢復原三縣建制,茂縣仍稱茂汶羌族自治縣。1987年7月,按照羌族人民的願望,經國務院批准,阿壩藏族自治州更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縣撤銷,仍置茂縣。2003年7月,國務院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縣。次年,平武縣建立了平南、徐塘和鎖江三個羌族鄉。與此同時,在羌族地區大力進行了自治機構的建設,以保障羌族人民參與地方事務管理。相繼出臺了《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治條例》、《北川羌族自治縣自治條例(草案)》等法規,並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在州、縣權力機構中,羌族代表、委員數量均達到與其人口相適應的比例;各級機構均配備了羌族領導和幹部。
    在黨的大力培育下,羌族幹部茁壯成長,幹部隊伍不斷壯大, 1978年羌族幹部的總數約1300人,到2005年,僅茂縣一縣,羌族幹部人數就超過1800人。國家採取多種多樣的途徑和方法,從教育培養入手,選送羌族幹部到各級黨校和各類院校培訓學習,幫助他們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涌現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科技人員和師資隊伍日益成熟,一些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回到家鄉,在各自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加快羌族和羌族地區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羌族地區的經濟獲得巨大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茂縣、汶川、理縣(以下簡稱三縣)的社會總産值很低,平均僅500萬元左右,農業比重佔80%以上。1978年,三縣國內生産總值為7780萬元,到2005年,三縣國內生産總值合計為334904萬元,是1978年的43倍。三次産業結構由1978年的38.9:41.0:20.1調整為2005年的10.2:68.6:21.2。北川縣社會生産總值1949年僅1805萬元,1980年為4428萬元,是1949年的2.5倍;2005年達到94417萬元,是1949年的52倍。三次産業結構在1949年比重是91.1:7.6:1.3,1980年調整為68.5:24.9:6.6,到2005年為37.1:36.4:26.5,結構日趨合理。
    農業生産向産業化邁進。新中國成立前,羌族地區耕作粗放,廣種薄收,産量“一年一季收望天,畝産難過百斤關”,人民不得溫飽,掙紮在饑餓線上。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農業給予大量投資,通過科學種地,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增加了農作物産量,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除北川以外,羌族地區1977年糧食産量比1949年增長近2.5倍。牲畜養殖比1949年增長近4倍。花椒、蘋果、核桃的種植業有了很大發展。近年來,羌族地區調整農業産業結構,通過大力發展林果業、蔬菜業,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汶川縣的映秀地區一改單一農作物的種植,重點發展黃姜、魔芋、茶葉、柿子、彌猴桃等經濟效益較高的作物;威綿地區作為成都平原的蔬菜産業化基地,基本實現了蔬菜産品的優質化、營養化、無害化。已建成無公害蔬菜基地3萬畝,有大白菜、蓮花白、辣椒、番茄、洋芋、芹菜、洋蔥、萵筍、花菜、菜豆、蘿蔔等豐富的品種。同時,這裡也是蘋果、花椒、甜櫻桃、枇杷、李子、桃子、核桃、杏子的水果生産基地,農業産業化經營初具規模。2005年,國家出臺停徵農業稅及其附加稅,兌現糧食直補等系列惠農政策,得到羌鄉人民的歡迎,調動了生産積極性,使羌族地區的經濟向更高的臺階邁進。
    工業從無到有。新中國成立前,羌族地區只有一些個體小手工業。稍微大型一點的鐵制農具都要靠外地供應。經過幾十年發展,羌族地區已初步建成能源、建築、機械、製造、化工、食品加工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涌現出威州、鳳儀等新興工業城鎮。以水電業為龍頭,發展能源經濟區,帶動工業經濟的發展是羌族地區近年來發展的亮點。星羅棋佈的中、小型水電站,不僅結束了羌族人民靠火把、松明照明的日子,還提供了豐富的電力資源。理縣通過實施雜谷腦河流域梯級滾動開發,已建成27座中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9.4萬千瓦,年發電量11.1億千瓦時。茂縣作為全國“以小水電代燃料”試點縣,建立了大小水電企業30余家。已是全國首批電氣化縣的汶川,是全省和阿壩州高耗能工業區開發重點區,己建成水磨、桃關兩個工業經濟園區,有電解鋁、鐵合金、電解錳、黃磷、水泥、電石、磁場材等企業147戶,建成中小型電站56座,總裝機147萬千瓦。北川縣已形成水電、建材、採礦、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五大工業行業為支柱的地方工業體系。新建成通口電站、武安電站、羊圈坪電站,擬進一步在湔江、白草河、青片河進行水電梯級開發,不斷壯大五大工業支柱。水電業在各縣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已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為羌族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動力,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現代藥業異軍突起,有力地推動了羌族地區經濟的發展。位於汶川縣境內的九寨溝天然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民族藥定點生産企業,能生産的各類成藥有90余種。近年來,經過資産重組、機制轉換和結構調整,九寨溝天然藥業集團在藥業産業化、市場化、規模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生産和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替代了昔日的索橋、棧道。在國家大力支持下,羌族地區增加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形成了安全暢通的公路交通運輸網絡。公路實現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大力實施了通鄉公路、縣際公路、旅遊公路建設等專項工程,目前正在建設的有羌族地區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都汶路),把羌族聚居區更加緊密連接在一起的茂縣——北川高等級公路,將在羌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郵政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隨著道路交通的不斷改善,在山高谷深的羌族地區,汽車郵路、自行車郵路代替了步班郵路。各地均建有郵政局、所,發展了郵路和電路兩條網路,開展了郵政和電信業務。20世紀90年代以來,羌族地區以西部大開發為契機,積極爭取國家、省、州(市)的支持,加大對郵政、通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郵政綜合通信能力增強,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通過農村移動通信扶貧工程,各地實現鄉鄉通電話。全面開通光纖程控電話、移動電話,進行了通信傳輸光纖數字化、電子政務、農村綜合信息網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羌族地區旅遊業發展迅速。純美古樸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羌族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近年來,相繼開發了三江生態風景區、臥龍自然保護區、雁門大峽谷、九頂山風景區、土地嶺森林公園、疊溪-松坪溝風景名勝區、大禹故里風景名勝區、猿王洞自然風景區、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片口自然保護區、千佛山生態旅遊區,及桃坪羌寨、姜維城、蘿蔔寨民俗村、西羌第一村、布瓦黃泥碉群、綿虒古鎮、營盤山古文化遺址、黑虎羌寨等人文旅遊地。羌族地區的旅遊收入顯著增長,並成為人們家庭收入的重要補充。有名的桃坪羌寨,如今每年約有7萬人前來觀光,當地的每戶人家每年僅此一項就有上萬元的收入。
    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世紀80年代末,國家在羌族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生態綜合治理工作,以改善日趨惡劣的生態環境。重點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態建設工程。茂縣大溝是一個小支流流域,海拔從1550米到4200米,屬於典型的乾旱河谷山地,四週荒山禿嶺,水土流失嚴重。1986至1990年,中科院資源環境局、林業部技術司、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和州縣林業部門協作,對大溝流域進行了綜合治理。先後營造了蘋果園、花椒園、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等近1.5萬畝,使小流域的植被覆蓋率達到96.8%,水土流失得到全面遏制,呈現出鬱鬱蔥蔥、勃勃生機的景象,為乾旱河谷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創造了成功模式,使羌族地區的生態環境逐步得以改善,讓人們對羌區的生態恢復充滿著美好的憧憬。經過多年的努力,羌族人民在岷江兩岸陡峭的山坡上,在礫石閃亮、草木難尋的地方創造了綠化荒山,恢復生態的奇跡。
    羌族地區教育事業被提高到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整個地區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現代教育體系。根據羌族地區的特殊情況,積極發展了民族寄宿制教育和雙語教學。此外,各地還廣泛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開展遠程教育、電化教育、實驗教學,使學生整體素質有所提高。茂縣中學有學生3000余人,羌族學生佔80%以上。建校64年來,學校培養的羌族人才數以萬計,有的擔任省州縣領導職務,有的成了知名專家學者,而更多的在雪山草地、羌寨山鄉的各條戰線上,成為振興地方經濟的骨幹力量。中等專(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得到發展。位於汶川縣的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初期僅開設中文、數學兩個專業,學生人數60名。如今,已發展為擁有圖書館藏書39.7萬冊,教職工380人,在校學生達6000多人的學校。開設了13個係、1個預科部、1個研究所,建有10個實驗室,9個校外實習基地,為羌族地區培養輸送了一大批人才。近年來,四川省還實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十年行動計劃》,羌族地區教育事業更是得到蓬勃的發展。2005年,三縣境內設有大專、中等專科學校3所,中、小學394所,有在校生數42838人,教職工3350人,其中專任教師3078人,佔總數的91.9%。北川縣有各類學校109所,在校學生2336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均超過96%。
    醫藥衛生事業今非昔比。新中國成立以前,羌族地區沒有現代醫學,廣大農村缺醫少藥,僅僅依靠民間醫生及有限的草藥治療疾病。新生兒死亡率很高,人民面對重大疾病束手無策。歷經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從州至縣、鎮、鄉的各級醫療衛生網建設初具規模,有縣醫院、婦幼保健站、防疫站、中醫院、羌醫研究所、鄉鎮衛生院等機構,並有中等衛生學校、衛生進修學校等人才培養基地。購置了大量先進設備,服務功能日臻完善。對曾經流行于羌區的黑熱病、痢疾、傷寒、大骨節病、克山病等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成效顯著。 2001年來,通過實施扶貧項目、醫療衛生重點縣建設和國債資金建設等項目,鄉鎮一級的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設備得以更新,診治水平有了提高,農村缺醫少藥狀況得到緩解。2005年,三縣及北川縣共建立衛生機構462個,擁有床位1224張,衛生技術人員1370人。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徹底改變了落後、閉塞的面貌。新中國成立後,各縣進行農村廣播網建設,廣播站遍及鄉村。20世紀70年代,電視事業開始起步,建立了電視差轉臺,部分羌寨能收視省電視節目。80年代,開辦了廣播、電視自辦節目。1990年前後,在茂縣黑虎、雅都、曲谷、三龍等地開辦羌語廣播。隨著國家投入增多,“鄉鄉電視工程”、“村村通”、“西新工程”等項目實施,縣城和農村大力發展了有線電視網絡和衛星電視接收站,能收視頻道幾十個,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2005年,三縣廣播和電視有效覆蓋率分別達到83.24%和95.42%。北川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同時,圖書發行、群眾文化活動、文博事業亦日益發展,建立了設施齊全的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成立了各種藝術表演團體;形成了圖書、報刊雜誌銷售網絡;重視民族民間文化的搶救、發掘、整理和保護工作,出版了大量弘揚羌族文化的書籍。
    羌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經濟發展為羌族人民提高生活質量創造了物質條件,豐富了精神生活。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較大改善,電視機、電話、洗衣機、冰箱、電扇、DVD、電飯煲各種耐用消費品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們依靠科技,通過農業産業化調整,積極拓展收入渠道,增加了收入。2005年,三縣和北川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968元和2275元,較過去有了大幅度增長。
    50多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羌族人民通過努力奮鬥,羌族地區舊貌換新顏,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四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現在,羌族人民正意氣風發地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康莊大道上。羌族 https://bit.ly/3iviRjt
------------------------------------
羌族,有人口198252人; 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縣。其餘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 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綿陽市的北川等縣。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 
  羌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另一說為藏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許多人懂漢語。沒有文字,長期通用漢文。羌族的祖先党項羌曾創造使用過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直到本世紀初才被少數學者解讀。羌族現主要經營農業。工業從無到有,已興建起製革、造紙、木材、水泥、化肥等工業。刺繡、挑花、編織是羌族人民的傳統工藝。    
  羌族以農業為主,以畜牧業為副,以狩獵和多種副業為輔助。 
  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會唱民歌,歌詞多為4或7 個音節一句,類似於漢文中的四言詩與七言詩。從內容來說,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慶歌和喪歌等。 
  羌族樂器中最著名的首數羌笛。民間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鍋莊舞)、“跳盔甲”(又名“鎧甲舞”)、“跳皮鼓”、“蘭幹壽”等。 
羌族       歷史    Top of Page
  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記載表明,殷商時期,羌人在當時的歷史舞臺上,已經是十分活躍了。當時奴隸制的殷王朝經常俘虜羌人去當奴隸,可是在殷王朝中卻有羌人的首領作官。西元前1088年之時,周武王以周人為主並聯合了羌、蜀、盧等部組成軍事聯盟,推翻了暴虐的殷紂王朝。 
  殷商時,羌人活動在西北和中原地區。大都在黃河、湟水、洮水、岷江上游一帶,而以黃河、湟水、賜支河為中心。 
  公前4世紀末葉,秦獻公時起,一部分羌人開始向西南及西北大遷徙,有遷到岷江上游,大渡河和安寧河流域,有的則遷往青藏高原。 
  西元前206年,漢代封建王朝強盛。漢武帝時,在甘肅走廊設立了河西4郡,此時仍居在西北的羌人有許多逐漸向內遷徙,附居塞內而與漢族錯居,從事農業生產者亦日益增多,私有制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逐步地走了封建制度的軌道。此時羌人,有先零、研種、燒當、封羊、勒姐、女若、廣漢、武部等部。各部落統治階級互相掠奪。從漢武帝時起,羌人大量地內附定居,以後逐漸被當地漢族同化。 
  隋唐以來,岷江上游一帶的羌人,處在漢族人民和興起於雅魯藏布江域的吐蕃人之間,成為漢族地區和吐蕃聯繫的紐帶,中原的鹽、茶、布、生產工具與邊區的馬匹、藥材、皮毛的交易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政治、經濟聯繫較為密切,這些地區的羌人,從唐朝起就有很大一部分要求“入籍”,成為唐朝管轄的地區,而另一部分則處於吐蕃政權的統治之下,定居岷江上游部分地區。 
  岷江上游的羌人,據《四川古代史》載,係秦漢及其以後時期從河湟一帶遷來的羌人與當地原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今羌民族。漢代以後,西北部的羌人經過兩次較大的遷徙,來到岷江上游地區。一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次是隋唐時期,當時岷江上游已定居著被稱為西山(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諸山的統稱)諸羌人的羌人部落。隋唐時期由於吐蕃王朝向東擴展,河湟一帶的羌人相繼內遷,其中一部分到了岷江上游的茂州一帶,這些人逐漸成為岷江上游羌族地區的主體民族。說到岷江上游羌人的來歷,在羌族人民中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遠古時候,羌人曾有一次大遷徙,其中一支後來定居於岷江上游。此時,羌人的祖先遇到一支“戈基人”;他們身強力壯,羌人與“戈基人”作戰,屢戰屢敗,準備棄地遠遷,幸而在夢中得到神的啟示,才用堅硬的白雲石和木棍作武器,並在頸上係羊毛線作為標誌,終於戰勝了“戈基人”。此後,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羌人為報答神恩,奉白雲石為最高天神,這種習俗相傳至今。這段傳說,實際說明瞭羌人歷史上遷徙的一段真實歷史。這個傳說和史書記載及考古資料結合起來印證,就知道氓江上游的羌人最遲在漢代就已定居於此。 
羌族約有萬餘人,分佈在四川省境內,羌語屬漢藏語 。 
羌族       音樂    Top of Page
羌 族 約 有八 萬 餘 人 , 分 佈 在 四 川 省 境 內 , 羌 語 屬 漢 藏 語 系藏 緬 語 族 ,他 們 使 用 漢 語 文 , 羌 族 信 仰 喇 嘛 教 及 原 始 崇 拜 。
『 不 唱 山 歌 不 高 興 , 唱 起 山 歌 好 寬 心 』 , 在 羌 族 人 民 生 活 中 , 歌 與 舞佔 有 不 可 缺 少 的 席 位 。 樂 曲 中 質 樸 , 活 潑 的 旋 律 , 有 力 的 切 分 節 奏 ,表 現 了 他 們 純 樸 的 精 神 風 貌 。
羌族       禮儀    Top of Page
  在西南羌族等少數民族中流行著一種飲咂酒的待客禮儀。家有貴賓至,主人往往請客人喝當地特有的泡壇酒(即“咂酒”),以表敬意。先將桌子和盛有糯米酒的酒罈放在堂屋中,桌子四周不設座,客人圍桌而立。飲前,主人叫主婦出來啟封開壇,並端上一隻盛滿熱水的盆或碗。人們以通節細竹就水中一吸,然後注入酒罈中,使酒不歉不溢。接著,主客輪流以細竹吸酒而飲。酒液將完時,須加水,直到酒味清淡為止。
羌族       慶節    Top of Page
  農曆十月初一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蕎麥粉做成一種餡為肉丁豆腐的蕎面餃,有的還要用麵粉做成牛、羊、馬、雞等形狀不同的動物作為祭品。次日,設家宴,請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進行各項節日活動。 
  羌族最隆重的民族節日為“祭山會”(又稱轉山會)和“羌年節”(又稱羌歷年),分別於春秋兩季舉行。春季祈禱風調雨順,秋後則答謝天神賜予的五穀豐登,實際上是一種春禱秋酬的農事活動,卻始終充滿濃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遠古神秘文化的光輝。舉行祭山會的時間各地並不統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舉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式極為複雜,所獻犧牲因各地傳說不同,圖騰不同而有差異,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三種。大典多在神樹林一塊空壩上舉行。一些地方祭山後還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羌年節於每年家歷十月初一舉行慶典,一般為3-5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按民間習俗,過羌年時還願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直到盡歡而散。整個活動儀式由“許”主持,咂酒則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 
  祈禱豐收的祭山會是全村寨的一種祭祀活動,除已婚的婦女不準參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帶上酒、肉和饃去赴會。會首由全寨各戶輪流擔任。屆時會首要備好1隻黑公羊、1隻紅公雞、1壇咂酒、3斤豬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饃和香蠟、爆竹、紙錢等,按規定擺好,由“許”(巫師)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祐全寨人壽年豐,並將山羊宰殺後煮熟,連同其他食品分給各戶,過去稱“散分子”。最後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嘗各自的祭祀食品。 
羌族       婚俗    Top of Page
  羌族的婚姻形式,基本是一夫一妻制。解放前,男女青年無戀愛自由,視自由戀愛為有損家風,婚姻不能自由,封建買賣婚姻盛行,兒女婚事均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訂婚時經三道程式,首先“開口酒”,即許口酒。當男女還未成年時,男方請媒人到心目中的女方說親,如同意則由家長提出一定時間,男方到女方家辦酒席宴請,名“開口酒”。酒席上女方提出聘金數目,雙方議定,表示訂婚初步成功。數月後,男家去女家備酒席招待近親,稱“小定酒”,此時要送上些彩禮,置於神臺之上,以示莊重。“大訂酒”上,兩傢具體商定結婚日期,男方要大宴賓客,款待女方親朋,此時男方根據議定交清聘禮,特別要備一分銀子奉送岳母,在整個訂婚過程中,姑娘不得露面,藏於房內或親友家中。 
  結婚又有“女花夜”、“正宴”及“謝客”三道儀式。“女花夜”,由女方備咂酒兩壇招待前來慶賀、送禮的客人,男女各一壇,大家跳舞、唱歌慶賀。“正宴”即娶媳婦,男方備三匹馬前來迎親,一匹新娘乘騎,另二匹伴娘騎,伴娘係內親閨女。新娘穿著特製的紅嫁衣,腳穿由家嫂做的紅繡花鞋,由其親兄弟背出大門上馬,新娘手蒙臉而大哭,有的哭得悲悲切切,有的僅是走走過場。父母將平日為新郎做的鞋、襪等塞進背兜,讓女兒帶到男家。拾掇停當,樂隊吹起嗩吶相送,送親者背起箱子,抬起櫃子,熱熱鬧鬧送新娘出嫁。 
  送親途中,如經過親戚家門口,便由親戚擺設茶席、備糕點水果等招待送親隊伍,炮手放三聲明火槍以示到達,男方親戚手捧麵條上前敬獻,伴娘同送親的即入茶席。到男家村寨,全寨人齊集寨頭,迎接新娘。到了男家,要給伴娘和牽馬人少量下馬錢,否則不下馬。下馬後新郎在門口撒把米於地下,廚師提只雄雞,宰殺後灑雞血於大門上,以避邪煞之意,新娘新郎即刻進門搶坐上席。 
  新郎新娘入洞房後,設在露天壩子的盛大宴會便開始了。貴客們邊吃邊喝、邊歌邊舞,先唱“讚新娘”的酒歌,歌詞內容是讚頌新娘的美貌,從頭唱到腳下,後唱“讚新郎”,稱頌新郎人品端莊、精明能幹。人們一直歌舞到深夜,甚至天明。第二天,主人再備兩席“謝客”,整個儀式才結束。婚後第三天,新郎同弟兄背酒肉送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備好“回門酒”,親友要向新婚夫婦饋贈禮物,並致詞祝福。羌族民間有的地方還有“逗新郎”的習俗。即在回門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給新郎用四尺長的筷子,而且還要在筷子的後面加幾個用馬鈴薯做的筷子墜,要新郎使用這種筷子,隔著幾盞油燈去夾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為筷子長,夾不起菜,或油燈燒著下巴,就要被罰酒,這種活動既是節日聚餐,也是一種娛樂。 
  羌區還有搶婚的習俗。當男方求婚遭拒絕對,乘女子在外勞動或外出時將她搶回家,第二天由男子背豬膘及酒到女家再次求婚,由於生米已煮成熟飯,女方也就答應。女子不願者,可於次日偷跑回家,男方一般不追究。搶婚時可搶姑娘,也可搶寡婦。 
羌族       服飾    Top of Page
  羌族的服飾較為樸素而華麗,男人喜著青色或白色頭帕,穿自製的麻布長衫,外套一件無袖子的羊皮褂子,這種褂子可用來防寒、擋雨、墊坐。腳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繡有雲彩圖案及波紋,鞋尖微翹 ,還穿皮鞋、布鞋腳上裹牛、羊毛制的氈子綁腿,綁腿有保溫和護腿的作用,年輕女子還在綁腿上纏紅腳帶子,男女皆束腰帶。羌族婦女亦喜纏青色或白色的頭帕,青年婦女常包繡有各色圖案的頭帕或用瓦狀的青布疊頂在頭上,用兩根髮辮盤繞作鬢;一般冬季包四方頭巾,上繡各色圖案,春秋季包繡花頭帕,穿有花邊的衣衫,衣領及袖口上鑲排梅花形銀飾,腰係繡花頭帕,係有花邊的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花、耳環、圈子和和戒指等飾物,富有人家還在戒指上鑲嵌瑪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帶橢圓形的“色吳”,上用銀絲編織的珊瑚珠,用來祈求佑福增壽。 
羌族       飲食    Top of Page
  羌族人民的主要食物有玉米、小麥、青稞、胡豆、黃豆、碗豆、蕎麥等;還有從川西平原運來的大米、麵粉等。蔬菜有圓根蘿蔔、白菜、辣椒、蓮花白等,常吃自己泡製的酸菜,每日以三餐為習。製作飲食、烹調較簡,常見方法是玉米粥內加蔬菜,叫“麥拉子”;還有玉米麵或麥麵做的饃饃或玉米蒸蒸,稱作“面蒸蒸”;用大米煮到半生拌玉米麵蒸熟,此飯如以玉米麵為主叫“金裹銀”,以大米為主叫“銀裹金”;有把青稞或小麥做炒麵用以放牧或外出時食用。羌民平時很少吃新鮮豬肉,一般在冬至後殺豬,豬肉切成長條挂在灶房房樑上,以煙熏幹成“豬膘”,顏色熏黃為好,傳統的觀念是,這種“豬膘”存放得越久越好。殺豬後的新鮮瘦肉,洗凈後灌進小腸作香腸,一般在年節食用。 
  羌族無論男女老少,均喜飲用青稞、大麥自家釀製的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壇內,發酵7—8天后即可飲用。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結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陽節釀製的酒稱為重陽酒,需儲存一年以上方可飲用,重陽酒因儲存時間較長,酒呈紫紅色,酒醇味香,是重陽節期間必不可少的美酒。飲用時啟壇注入開水,插上細竹管,輪流吸吮,一般喝一半再添水,到味談為止。 
  典型食品:羌族特別講究藥膳,較為典型的藥膳菜有:羊肉附片湯;羊歸湯;豬肉加杜仲1-2兩清燉。以上三種都能補腎。黃?燉雞或黃?(當歸、黨參也可)加上幾兩燉豬肉也能補血益氣。蟲草燉鴨,能滋陰補肺益腎。 
羌族       建築    Top of Page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墻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墻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 
  羌民居住的石屋大多築於高半山腰臺地,靠近泉水,少數居高山河谷地帶,三五家、七八家聚住一起,石屋順山排列,或高或低,錯落有致。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莊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房頂平臺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墻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澗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臺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羌族       習俗    Top of Page
  羌族的禁忌有:婦女分娩時在門外挂枷單或背兜,忌外人入內,家有病人時在門上挂紅紙條,忌外人來訪;不能跨火塘或用腳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腳架上烘烤鞋襪衣物;忌坐門檻和樓梯;飯後不把筷子橫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羌族       宗教    Top of Page
  羌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羌族崇敬的神靈大致可分為四大類三十餘種,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靈物崇拜和圖騰崇拜。除火神以鍋莊(火塘)為代表外,其餘均以一種白色石英石(羌語稱阿握爾,意為白石神)為象徵,被廣泛加以供奉,供奉於屋頂正中最高處的白石神即為天神木比塔。 
  歷史上,羌區無本民族宗教性組織和寺廟,宗教職業都為不脫離生產勞動的羌族巫師(漢語稱端公,羌語稱“許”、“釋比”尊稱“阿爸許”)。“許”僅限男性擔任,可結婚生子。其主要經文為上中下三壇經共16部,無文字記載成書,靠口傳心授,流傳至今。經文為韻文,四字一句,兩句一節,講求平仄起伏和音韻音律。“許”的主要法器有猴頭帽、羊皮鼓、銅鑼、神棍、師刀、令牌和獸骨封、羊角卦等。“許”的法術包括預卜占卦(分羊髀卜、雞蛋卜、白狗卜等)、驅鬼除邪(送茅人),踩紅鍋、踩犁樺、開紅山、划水碗等。“許”作法前要用凈水洗前途,燃香柏熏身或殺白雞祭祖。如遇大的祭祀活動,如祭山大典、行成年禮等,還需提前49天忌食蔥蒜齋戒沐浴,以示對神的虔城和敬意。羌寨中凡祭山、冠禮、還願、安神驅鬼、治病、出人意料穢、招魂、消災、看風水、乃至修房造屋、男女合婚、新生兒命名、超度亡靈等,均必在“許”前來主持,因而在羌民中的地位極高,既是人神仲介者,又是文化傳播者,更起著精神領袖的作用。 
羌族 https://bit.ly/32uQUCI
--------------------------
雲朵上的民族
2018-03-29 由 關注羌族 發表于文化
你是春草,你是夏花,你是秋葉,你是冬雪,從來沒有停止綻放的民族——羌族。
在四川省西北部,有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他們聚居在高半山地區,擁有神秘的習俗,古老的文化,天生就能歌善舞。汶川、理縣、茂縣、北川是他們的四大聚居區。
一道道山樑,一塊塊石板,印著祖先的足跡,刻著千百年的滄桑,汶川一帶的建築是黃泥和石頭修建的,用稀泥黏合石塊石片砌成的碉樓和石砌房最出名。碉樓最高的有十三四層,地基牢固不會輕易倒塌,聽長輩們講,碉樓有警戒敵人和實戰防禦的作用;羌族住房一般分為四層:第一層用於養家畜,第二層供人居住,第三層用於掛臘肉和風乾糧食,第四層相當於一個儲藏室,裡面堆放糧食雜物品。印象最深的是每家每戶房屋的最頂層,既寬敞又好玩,我們都叫它「房背」。 在房頂邊緣的正中立著一塊白石神,是朝拜神靈的地方。
羌族碉樓
「爾瑪」是羌族人對自己的稱呼,每個爾瑪人都有一套獨具民族特色的羌族服飾。羌族男子喜歡包白色或黑色的頭帕(黑色最為常見,白色一般為守孝時戴。)。穿自製的長過膝的黑色或藍色麻布長衫,外套一件羊皮褂子,腰間會佩戴一個同樣用麻布或棉製的腰帶,用來系吊刀,裝針錢等物品以備用。腿裹綁腿可以保溫和護腿。腳穿自製的云云布鞋,有似雲朵的花紋,足尖微翹,狀似小船,具有防潮抗寒的作用。相傳大禹治水時,腳上穿的就是他妻子為他精心縫製的云云鞋。爾瑪婦女服飾鮮麗多彩,包白色頭帕,穿著有繡花邊的長衫,腰前系上繡花腰帶,腰後系上繡花飄帶。配上領花、耳環耳墜、手鐲子、戒指等金銀首飾。腳踩一雙繡花鞋,一個端莊、華貴的羌女子盛裝艷麗的出現在你眼前。此外,羌族婦女還有精湛的挑花、刺繡絕技。
羌族姑娘與羌族服裝
玉米是羌族的主要糧食作物,土豆,蔬菜等農作物種植也較為廣泛。玉米的吃法有很多種,曬乾後先把它在機器里打成粉末,再把它與大米煮在一起(玉米本身顏色是金黃色的與晶瑩剔透的大米融為一體。),半個小時後一碗香噴噴的「金裹銀」出現在你面前;玉米還有種吃法,先把鍋里的水燒開,再把玉米粉末均勻地放入鍋中調勻攪拌,煮一會兒,外加上自家製作的酸菜湯,一道富有羌族特色的攪團就可以享用了。羌族人還喜歡吃臘肉,每年的羌歷年(農曆十月初一)前後是殺豬的最佳時間,一吊吊新鮮豬肉掛滿了整個臘肉房,經過煙火的熏制,時間一久,肥而不膩的臘肉就製成了。如今廣為流傳的砸酒,是羌族人用五穀雜糧釀製而成的,砸酒儲存時間越長,酒喝起來更醇、更香。沒錯,臘肉,砸酒也是羌民族接待賓客、饋贈客人的最佳禮品。
羌寨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提到的羌笛便是羌族特有的吹奏樂器,是由羊腿骨→鷹骨→竹子做成的,從最先的五孔到今天的六孔,體現了羌族人民的進步和敢於創新、追求新事物的精神。羌笛本身音色悠揚婉轉,能把一個人的思念、憂愁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逢年過節燃起熊熊篝火,全村人聚在一起跳鍋莊、薩朗舞、羊皮鼓舞、唱山歌,喝著醇香的砸酒,吃著烤羊、烤雞,那獨有的氛圍和氣勢顯示出羌民族善良、樸實、勤勞、大方、英勇、豪放的性格。川西北高半山地區的資源也及其豐富,三寶產業是主要的經濟來源。此外有花椒、核桃、水果等,還有名貴的藥材,蟲草、貝母。
感謝上天賜予我們雲朵上的文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g5g22g9.html

5qq00056rn122s75s755qo00056rn5oo53n7n45qo00056rn1691s0q605qo00056rn297po9srn5qq00056r9rpp9708985qp00056ro34p04q2785qn00057138p109qo565qp00056ro27135317n5qp00056ro1pr8003605qo00056r9rn1315p7o5qn000571378296626n5qo00056r9qqs566s855qo00056r9pr4s1s45r5qr00057131q36p9rp75qq00056r9qq3o7s4pq5qp00056ro0992s87n05qn00057136rq54n4oq5qp00056rnsn1ns85875qo00056r99s814q5qn5qp00056rnrn46911795rs8qppp-nq05-4555-op13-1o9127n891oor4nq223r-238q-4o19-998o-3pp9r18on5o6ro17rq86-1n77-4n05-8202-53sr290or13297oo8nr2-1rp1-4189-o523-60sn652pr1so15222848968631s33s95n43152228436045510o40s5sqn152228417161680sq0374p7Z (8)6a3f1210a7e584b5.jpg_r_720x480x95_43c5c8b7 (1)c6693177a5169ab5.jpg_r_720x480x95_f07e3b6a9629947f4bcda3b5.jpg_r_720x480x95_43e9094f943f9a4aa49e93b5.jpg_r_720x480x95_0fe8600bd9446e66a06adcb5.jpg_r_720x480x95_333788d0aa952f992b56f7b5.jpg_r_720x480x95_bdd635678342fcab22df07b5.jpg_r_720x480x95_63023668de7e779e8800f5b5.jpg_r_720x480x95_240af50821351e2e515749b5.jpg_r_720x480x95_b1410020629701a426c9bcb5.jpg_r_720x480x95_f0fbcf778f2152fb853056b5.jpg_r_720x480x95_537efffda557786664ffd9b5.jpg_r_720x480x95_20fecaf46a2acc96093a55b5.jpg_r_720x480x95_1f5038f95c13185a878a7db5.jpg_r_720x480x95_822ca6ae9520d41324f7f2b5.jpg_r_720x480x95_f3aaaf666a3f1210a7e584b5.jpg_r_720x480x95_43c5c8b73cfc-icqznha68091974cf0-icqznha6809160afd6-icqznha6809130d0da-icqznha6809027


住在雲上是什麼感受? 中國人自己的城堡,羌族碉樓告訴你。
提到羌族,可能大家都會有些陌生。 羌族來源於古羌,是我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 古羌對於中國歷史發展以及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 他們的民族語言為羌語。
羌族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現在主要分佈在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北川羌族自治州等地。 大多數的羌族聚居於高山或者是半山地區,現存的羌族人口達三十萬人。 羌族的文化可以說完全代表了中國的少數民族的完整形態,他們少數人信奉藏族佛教但是其餘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萬物有靈、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
羌族的服飾也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女人有著豔麗明亮的服飾,而男人則粗獷豪邁。 不論是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來說羌族都是我國少數名字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其中羌族的碉樓建築更是不可忽略的一種文化。 究竟特別在何處? 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番"羌族碉樓"吧。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 在2000年以前,《後漢書. 西南夷傳》就有著羌族人的記載:
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後漢書·西南夷傳》
在唐朝之後,羌族人民向西北遷徙,到了我國西部地區,所以現在羌族碉樓也被稱為藏族碉樓。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 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 有的高度能達到十幾層樓,建築材料主要是以石片、黃泥土為主。 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
羌族碉樓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在修建之前不會畫圖、沒有計劃全都是依靠建造者的經驗和技巧完成的。 就算是這樣原始的方式,羌族碉樓也依舊牢靠穩定,經久不衰。 在1988年,在四川的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了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的"永平堡",經歷了百年的風吹雨打依舊保存完好。
羌族人所居住的地方山高地勢險惡,所以羌族人依靠自己的聰明和動手能力創造出了羌族碉樓,淳厚的古遺風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文化。 羌族的名居主要用石片作為主要材料砌成平頂房,多數為3層,每層3米。
房頂平臺最下面是木板或者石板,伸出牆外成屋簷。 房頂平臺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 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以便往來。 牆與牆之間不用木樁,砌的平整,外形美觀,與周圍的植被相襯,給人古樸,素雅的感覺。
碉樓根據不同的位置,也有著不同的作用,分為家碉、寨碉、阻擊碉、烽火碉四種。 家碉是在羌族建築中最為普遍的,顧名思義家碉靠近羌族人的住房,一旦遇到任何危險都可以家碉就是一座堅實可靠的堡壘。 寨碉通常是一寨之主的指揮碉(也常祭拜祖先用)。
烽火碉多在高處,是寨與寨之間傳遞信號用的,同時也能用於作戰。 阻擊雕則是建於寨子的要隘處,一般有六七層,每層槍孔縱橫,平時可住人、存貨、圈畜,戰士做抵擋地方侵擾的屏障,危難時刻,為村民阻擋危險。 不過這樣古老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築卻歷經了許多苦難,在2008年的地震當中,代表羌族文化精髓的羌寨在此次地震中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許多建築垮塌了,很多羌族人因此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北川地震,不僅讓當地的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還有歷經了千年才形成的文化遭到嚴重的損壞。 石砌古城牆多處垮塌,城門開裂、變形。 在這樣的巨大變動之後,還有更大的困難擺在傳承者面前,由於羌族沒有文字,羌族語言、文化均靠年長者口授身傳來傳承。 地震導致許多通曉羌族語言、羌族歷史的人們遇難,羌族文化也遇到了最大危機。
在此次地震中,羌族的碉樓建築嚴重受損,上城、中城、下城牆體大面積出現裂縫,最深的裂痕達到10多釐米,由於受到泥石流的衝擊,城牆牆體也產生了大面積垮塌。
這樣古老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遭遇這樣的危機是我們都不想看到了,曾經經歷過戰事,見證過中國時代變遷依舊屹立不倒的建築遇見了這樣大的困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正視然後對這樣有意義有歷史的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住在云上是什么感受?中国人自己的城堡,羌族碉楼告诉你_腾讯新闻 https://bit.ly/3iub8lZ

5qq00056rn122s75s751000 (6)1000 (5)1000 (4)1000 (3)1000 (2)1000 (1)1000


羌族碉樓是怎樣建成的? 又有什麼作用?
羌族碉楼是怎样建成的?又有什么作用? - 古建文化 -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_古建中国 https://bit.ly/2E6jEbS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 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記載。 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羌族碉楼是怎样建成的?又有什么作用?
明代羌族碉樓· 。 永平堡。
羌族碉楼是怎样建成的?又有什么作用?
羌族碉樓。
羌族的建築很有特色。 因為羌族聚居區位於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的岷江上游地區,這裡山脈重重,地勢陡峭。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稱為"雲朵中的民族"。 在岷山中穿行,不時能夠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樓和石砌房。 羌族建築正是以碉樓、石砌房、索挢等享有盛名。
羌族碉楼是怎样建成的?又有什么作用?
羌族碉樓和石砌房。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挢(繩挢)。 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掛盒子川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 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 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綠岩鑿孔,插木為挢。 羌族民間石匠農閒時常外出做工。 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淳厚的古遺風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
羌族碉楼是怎样建成的?又有什么作用?
羌族碉樓·高聳入雲。
碉樓是羌族人用來禦敵、儲存糧食柴草的建築,一般多建於村寨住房旁。 碉樓的高度在10-30米之間,形狀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 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 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 碉樓的修建讓人驚歎,匠人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
碉樓建成后穩固牢靠,經久不壞。 現在羌區的碉樓雖能見到,但比以前少了很多,不少地方也新修了一些碉樓,多為觀賞用。 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還有正在使用的碉樓,一般作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儲糧食使用
羌族碉楼是怎样建成的?又有什么作用? - 古建文化 -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_古建中国 https://bit.ly/2E6jEbS

2020-09-15_0858372020-09-15_0858302020-09-15_0858152020-09-15_085810ILwDcFr5ZypKNhMQOv4yj0g0RiSsAPxy


羌族的建築—堅不可摧
羌族的建築—堅不可摧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https://bit.ly/3hxxMsi
羌族是中國少數民族的一隻,目前主要分佈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這是一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目前人口有30萬左右。他們常年生活在高山上,因此被稱爲“雲朵上的民族”。整個民族的信仰之物是“羊”,“羌”字本身便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e7%be%8c%e6%97%8f001
羌族不僅有自己的服裝、語言與習俗,還有獨一無二的建築,這很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走進的是桃坪羌寨。這是一個離汶川城區僅有16公里,但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損失很小的一個寨子。他們的建築魅力到底在何處?
爲了瞭解整個古羌寨的佈局,我們爬上了觀景臺。從高處望下去,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設有羌碉、佈局緊湊、易守難攻、以防禦功能爲主的寨子。不難猜想,這種建築佈局格式的形成與他們本身是少數民族有著密切關係。爲生存、爲自保,需要如此“緊密團結”的建築來做保護。下了觀景臺,我們走進了古村落。穿行與羊腸小道間,很少會碰到死衚衕或需要走回頭路, “靈活、通暢、互相連接”是整個道路設計的特點所在。整個古村落不大,繞完大概40分鐘左右。
%e7%be%8c%e6%97%8f002
%e7%be%8c%e6%97%8f003
這個村落裏最精華的地方:一座擁有千年歷史、能夠抵抗各類地震、並受政府保護的羌族民居——楊家大院。據楊家後人的妻子介紹,這座大院的核心設計理念是“不走回頭路”。從地下室繞到頂層在返回到大廳,不需要走重複的路。這種佈局格式的形成一方面與優質的路線規劃有關,另一方面與“門”設計有關。三層樓高的建築裏竟然有72道門。門本身有一層含義是打開另一個世界,楊家主人這樣的設計寓意: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如果你在大客廳內多駐足幾分鐘,就會發現這裏面有六扇門。三扇門是正大門,一扇門通到另一個客廳,兩扇門通向不同的臥室。古代的等級尊卑觀念在這裏得到了最大化的顯現,正大門的門檻高低不盡相同,門檻較低的爲僕人專用、正中間的門只迎接社會地位較高的人。
羌族的建築—堅不可摧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https://bit.ly/3hxxMsi
除了獨特的路線設計之外,這棟建築可圈可點的地方還有很多:
1.建築本身牢固可靠。整個羌寨的建築材料都來源於附近高山上的片石,這種石材本身質地堅硬,再配上黃泥,讓整個建築的堅固性更上一層樓。在古代,這種房屋的建設全憑老師傅的個人經驗,包括打磨石塊、吊線、築頂等工作。
2.整個民居功能齊全,配套設施完善。人類生存下來,最重要的是食物和水源。在這個大院裏,完全不用擔心這兩方面的問題。地下一層有一套發達的水網體系,水源來自於附近高山上的積雪融水。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搬開地板直接引用。地下一層還設有儲藏室,類似於北方的地窖,裏面放置各類食物,用作過冬之物或應急之物。除此之外,民居內還有會客廳、廚房、天臺等,滿足日常生活之需。
3.建築內設有“緊急通信”大門,這與他們強烈的憂患意識有關。這個大門連接的是隔壁鄰居家,在平日裏鎖著各自過各自的生活。一旦發生緊急狀況,便可以互相通信與幫忙。“團結、信任”在這裏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羌族的建築處處顯精心,值得我們研究探索的地方還有很多。
楊家後人的妻子,守護著這間大院
羌族的建築—堅不可摧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https://bit.ly/3hxxMsi

2020-09-15_085837羌族007羌族006羌族002


羌族民居文化。羌族民居文化 https://bit.ly/35DrPYC
來源: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編輯整理:李有靜發佈時間:2017年11月17日流覽量:5361 。
羌族民居以碉樓、石砌房最為著名。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就曾明確記載:如今分佈在岷江、涪江上游一帶的羌族的先民——"冉射門人","眾皆依山居止,累石為室,高者至十余丈"。 這種居室就是碉樓。 碉樓大多修建在交通要道或者村寨中心,各村寨均有3-5座不等。 除了民居功能以外,碉樓還有瞭望、輔戰等功能,如樓層較高、修建結實的哨碉和戰碉。
四川理縣桃坪羌寨 (攝影:王鐵志)
除了碉樓和石砌房之外,羌區還有另一種具有特色的民居——吊腳樓。 吊腳樓一般作為側房或者廂房,與正方相連。 其三面懸空,靠房柱矗在坎上支撐,因此房屋底部形成半空半實的狀態。 吊腳樓的房樑、柱子、樓板、間壁都用的是木料,四周牆體則用石頭砌成。
羌族民居一般分為三層,最底層設置廁所,牲畜圈,可作堆草漚糞之用。 最底層除外,其餘每層都鋪有地板。 中層為堂屋、臥室、廚房,是家庭成員的主要活動場所。 堂屋正對大門的那面牆立神龕,供奉祖先、家神、財神。 一般在堂屋的正中間,有一個用石頭或磚塊砌成的燒火用的四方形矮台,是羌族人取暖做飯的地方,即火塘。 火塘里的火種,長久不熄。 火塘上置三腳架,做飯時安上鐵鍋,取暖時把三腳架移開。 火塘上空挨著頂層的地方搭著一排木架子,架子上掛著一條條臘肉,常年用煙熏制,既不會腐爛,也免於老鼠偷吃。 木架子上系一根鐵鏈,恰好落在火塘上方,可以掛茶壺,鐵鍋,鐵鏈可以自由升降,便於燒水、做飯。 頂層是平臺和儲藏室,便於曬玉米,脫糧食,以及婦女納針線。 平臺後方通常有一間小屋,作儲藏室。 四層的民居多見於茂縣赤不蘇地區,最高一層一般作為經堂,其他層面和三層民居的安排一致。
羌族的村寨格局很有特色。 羌族自古受到戰爭的影響,出於安全的考慮,通常以親屬為紐帶,逐漸形成了十余戶或幾十戶人家聚為一寨的格局。 考慮到生活、耕牧方面的要求,寨子或建於高半山的臺地上,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或坐落於群山懷抱的河谷地帶。 村寨內部的格局有的是以碉樓為中心展開,民居和高碉形成相對獨立的建築群,如汶川縣的布瓦寨,茂縣的黑虎寨;有的以水渠為中心延散佈,一條水渠就像一條銀色的帶子將羌家各戶聯繫 在一起,如汶川的龍溪寨,理縣的通化寨;有的以道路或過街樓為中心延伸出去,寨內道路縱橫相通,街口巷尾是羌民日常資訊交流的場所,也是舉辦一些大型儀式的場所,如理縣的桃坪寨。 ;還有的以官寨為中心展開。 羌寨內部格局類型豐富,作為聚落形式,成為羌民直接交往、信息傳遞、情感表達,增強羌民凝聚力的重要場所,體現了羌族人民千百年來和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生存狀態。
四川理縣桃坪羌寨農家樂(王鐵志攝)
羌族民居文化 https://bit.ly/35DrPYC
參考資料:張曦,黃成龍. 中國羌族[M].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2-05

2020-09-15_0904172020-09-15_090428


「雲朵上的民族」:西戎牧羊人羌族,其民族歷史起源是什麼?
自古以來,就有天下少數民族出古羌的說法,大家比較熟知的羌、氐二族,以及壯族、藏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拉祜族等,其先祖基本上都與古羌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古羌族又屬於古代社會中西戎,最具代表性的部落聯盟。
筆者認為,如果按照這個脈絡不斷延伸下去,可以發現羌族屬於古羌族後裔。而古羌族又是西戎部族中的強大民族,因此可以得知羌族應為西戎支系。而西戎,則是古代華夏族,對於中國西部地區少數民族部落的統稱。
據《竹書紀年》記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早在西周時期,羌族先民就已經生活在西戎部落。《詩經·出車》中也有詩云:「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從這一點,其實更加確定了羌族的族系根源,它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代民族,而且其先民早在西周甚至殷商時期,就已經聚居於當時的隴西之地。從這段史實中,可以很透徹的了解到,被稱為西戎的古羌族,其實就是古羌人的後裔。
筆者認為,一旦弄清楚羌族的起源歷史,那麼對分析其民族文化、習俗,亦或是其民族發展史中的亮點,不僅會特別簡單而且也不會出現誤差。實際上在我國古代社會中,只要非中原華夏族,就都會被冠以西戎、東夷、南蠻、北狄等部落統稱。
西戎後裔古羌族人羌族的民族歷史概述
筆者認為,在分析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語言、服飾、飲食、建築等習俗時,都應該將其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客觀的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習俗與發展歷程。羌族作為古羌族人的後裔或者說支系,其民風民俗都與民族歷史息息相關。
一、「雲朵上的民族」
羌族別名日麥、爾瑪大意都為「本地人」,在眾多民族中,唯有羌族被譽為「雲朵上的民族」。 羌族人之所以會有這個雅稱,主要與其獨一無二的住房習俗息息相關。他們特別喜歡將房子建在河谷或半山腰處,這樣就會給人一種高聳入雲的感覺。
自古以來,羌族就聚居於四川各地,尤以茂縣、汶川、松潘、黑水、理縣等地居多。由於當地海拔較高終年雲霧繚繞,而羌族人仿佛生活在仙境之中,所以才會有「雲朵上的民族」之稱。事實上羌族人對雲朵的喜愛,絕對超出大家的想像。
因為他們的衣服上、器物上,甚至房屋裝飾上都以雲朵為主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講,「雲朵」 其實已經成為了羌族的一種「精神圖騰」。尤其是羌族姑娘個個膚白貌美,就像天上的雲朵一樣令人羨艷。
二、羌族民族發展史
羌族主要聚居於四川省境內,目前總人口雖然僅有300多萬,但是卻創造出了別具一格的羌族民族文化。古代社會中的羌族,主要是由古羌族演化而來,由於他們屬於古老的遊牧民族,所以「逐水草而遷徙」是其民族特色。
但是按照古代歷史記載,羌族人原始居住地並不是現代羌族的聚居地,而是生活在古代西部地區的遊牧民族。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羌族先民最開始的生活方式,應該是狩獵和放牧。但是在宋代以後因為戰亂或自然災害,有一大部分羌族先民開始南遷。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羌族南遷其實是一個非常悲痛的故事。因為羌族南遷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外族入侵導致族民難以生活,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羌族人不得不離開,時代生存的甘青和青藏高原。
從這個角度來講,羌族其實與藏族有非常密切的民族關係。因為這兩個民族本是同源,但後來各自分立為不同少數民族。但由於共同聚居於青藏高原,所以這兩個民族曾出現過相互同化並融合的歷史現象。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古代社會中的羌族,由於生活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勢力的夾縫中,所以為了保存民族實力或留住血脈,羌族人不得不同化於藏族,亦或是被迫依附中原王朝。從這個角度來看,現代社會中的羌族,實際上應該是羌族、藏族、漢族民族共同體。
三、來自山裡的「本地人」
1.「本地人」族名淵源
羌族曾自稱為「爾瑪」或「爾咩」,在羌族語系中都可以譯為「本地人」。而這兩種自稱,一般認為形成於羌族南遷之前,由於羌族的祖先是古羌族,而古羌族又與其他西部少數民族合稱為西戎。
他們世代聚居於高山或半山環境中,在民族歷史淵源和地緣層面上來看,羌族人將自己稱為「本地人」毫無異議。但由於後來羌族為了求生存不得不南遷,又不得不與藏、漢、回等族民族雜居,所以才逐漸從「本地人」轉變為客人。
筆者認為,如果深挖羌族的民族起源歷史,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傳說上古時期的部落首領炎帝是古羌族人,從這個角度來看由古羌族後裔組成的羌族,也應該是華夏文明初祖炎帝的後裔。
2.羌族乃「東夷」後裔
相傳炎帝曾是上古「東夷」部落首領,但因被蚩尤打敗而流落於黃帝部族。如果從這個觀點去深入探討,可以得知羌族其實應該是「東夷」後裔。而這個古老的部落聯盟,在周代文獻《禮記·王制》中有所記載。
「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大意為居住在當時社會東部地區的少數民族,過著近似於原始人的生活。因為他們披髮文身直接生啖食物。這一點其實也與炎帝的起源息息相關,進而可以得知羌族實乃「東夷」後裔。
通過這段記載,其實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炎帝與黃帝聯手打敗蚩尤之後,雖然也有大量蚩尤部族遷徙他處,但是最終剩餘族人在炎帝的帶領下,進一步與黃帝部落融合或者說,古羌族部落與黃帝部落融合形成了華夏族。
筆者認為,羌族的起源及形成歷史,如果從實際意義上來講,就是古代社會其他少數民族的形成樣板。作為古代西戎、東夷、南蠻、北狄,少數民族中的一個重要支系,在民族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很多非常值得後世人敬仰的文化體系與民風民俗。
羌族生活習慣及特色文化習俗
筆者認為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是華夏大花園中嬌艷欲滴的鮮花。在歷經幾千年的輾轉遷徙之後,羌族終於在四川省境內定居,並成為了一個農耕民族。
這種民族經歷或演變,在我國歷史上並不少見,但是羌族人卻能夠以極具性化的民族精神,創造出了別具一格的羌族文化習俗。筆者認為羌族的民風與民俗,其實也代表了羌族人的性格與處世態度。
一、羌族服飾習俗
服飾或衣服,是一個民族的重要文化符號。人們之所以能夠從表面上區分出不同距離,這其中有一個最顯著的原因,就是通過服飾去分辨或辨別不同民族的文化風格。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羌族服飾習俗,最具代表性的特點就是「頭飾」。
1.羌族服飾文化之「頭飾」
所謂「頭飾」,其實就是漢族人說的「冠」,在羌族社會,無論男女都有包頭帕的習俗。女性的頭帕一般都會被稱作「一匹瓦」,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有一點奇怪,但是卻可以體現出獨具魅力的羌族服飾習俗特徵。
「一匹瓦」是一種類似於瓦片壯的「頭飾」,主要使用青布塑形並在布面上繡花。然後,再用一種類似於獎牌的銀質金屬片進行點綴。相比較於白布帕來說這種「頭飾」,不僅顯得特別珍貴而且更具羌族服飾特色。
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羌族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會經常佩戴「一匹瓦」。只是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或提出活動中,才會將這種極具民風風情的「頭飾」戴在頭上。平時她們都會用白布帕包頭,這種「頭飾」又可以稱為「萬年孝」。
聚居在不同地區的羌族婦女,在佩戴「頭飾」方面也會有所差異。比如,居住在蒲溪的羌族女性就會用黑布包頭,然後在黑布下面露出一塊白布條,這種「頭飾」在當地有一個,十分好聽的名字「喜鵲頭帕」。
羌族男性的「頭飾」 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羌族女性的「頭飾」講究。他們只一般都會佩戴頭帕,黑布、白布頭帕是最為常見的「頭飾」。這可能與平時經常勞動有很大關係,再一個男性相對來說不太講究穿戴。
2.羌族服飾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羌族人,由於經濟條件比較落後,所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比較節儉。尤其是在穿衣吃飯方面更為樸素,羌族人的服飾將比較於其他少數民族來說,不僅看起來特別簡單而且裝飾性元素也比較少。
無論男女,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會穿土布衣服,一般可以分為冬裝與夏裝兩種類型。羌族男性冬季會用土布做成夾襖穿在裡面,然後外面則會套羊皮或棉布背心。而女性服飾相比較而言有一些裝飾,比如,她們衣領處會鑲一排銀飾梅花。
二、羌族飲食習俗
1.羌族酒文化
羌族人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不僅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服飾習俗,而且也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飲食習俗。相比較而言,羌族人對酒的喜愛更為深刻。相傳在2000多年前羌族人,就已經會用糧食自釀白酒。
羌族人飲用的酒,一般都會被稱作「咂酒」,製作這種酒的主要原料就是青稞。在釀酒時會當青稞炒熟然後放入罈子中,加入酒麴之後封壇發酵一周作用。由於用這種方法釀出來的酒度數比較高,所以在喝這種酒之前一定要加入適量清水。
2.羌族食俗
每個少數民族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其實都會形成比較獨特的飲食習慣。而這種飲食習俗一般都與地域、氣候,以及糧食作物和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羌族人聚居地盛產玉米、小麥、青稞、蕎麥,以及各種豆類和蔬菜等。
相比較於其他少數民族來說,羌族人的飲食文化不僅特別濃郁,而且能夠獲得的食物也比較豐富。日常生活中羌族人的主食主要有,玉米蒸蒸、攪團、洋芋糍粑、豬膘肉等。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吃著羌族美食,喝著咂酒的感覺要多爽就有多爽。
結 語
羌族作為發源於上古時期的古老民族,在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發展中,其實都能夠直接或間接的看到羌族人的影子。羌族起源於東夷、古羌族等古老的部落聯盟,雖然在民族發展過程中也曾經出現過坎坷經歷,但能夠淵源流長几千年也是一個令人佩服的奇蹟。
現代社會中的羌族依然保留著古老而又傳統的習俗。尤其是很多年紀比較大的羌族老人,在一些傳統節日或重要活動時,都會穿上極具民族風采的服飾,並且依照古法傳承著羌族文化習俗。
【參考文獻】
1.《羌族風俗文化考察研究》
2.《我國羌族的咂酒習俗》
3.《論羌族習俗歌的社會內涵》
4.《羌族風俗歌曲中的羌文化固有特徵解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4vlo8m.html

1r42n7s25158469885nrq62n380859oosn0p57o983o24357nqs25643r264q1o7419n555p39q6438o918o4700soso1p5sp4qr8rpsr71p4o17o35qq974snno55rs5r7o0q0s337o4qr998n12os0547nn8418r101q64514641p1op664p0rn0n2n02016952r2ns0444115n5n637q53p4rn8777n58q1n1153047on9887810n302qn3596330pp97419q4q1oop20p3oppn686612r64p2759n8474sn79no7pr5n9q9116523s785r50prp04pp892qnr0s4s46qp59r5p705r87n3s74129947oq4s4q5005117265n482s2n5p43p8n8s2oq5oqn300sn69q57n8qs32564rq0on09o3s31434o14n75o1q23poq4p480qo9pn79795np28423


高原女人最善良,大山是她們的脊樑
羌族,是西部的一個古老民族。羌族與漢族、藏族、彝族等民族一樣,都具有黃炎部落血統,為兄弟民族。羌族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
羌族女孩。工藝品技術精湛,馬鞍、耳環、手鐲、帽花、各種掛飾、佩飾及石雕、木雕、漆器、織毯,尤其是挑花、羌繡等民間工藝,以其自身的民族傳統風格,濃郁的地方情調,技藝精巧。
羌繡,以五彩絲線或有色棉線為料,隨心應手地挑繡出花卉瓜果,飛禽走獸,松梅竹菊,團花緊簇,魚水和諧等各式花樣與圖案。
羌族的樂器有羌笛、口弦、嗩吶、腳盆鼓、羊皮鼓、鑼、響盤、指鈴、肩鈴等。此外羌族還有羌戲、端公戲、武士戲、花燈戲、馬馬燈、打圍鼓等民間戲劇。
羌族服飾以古樸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精湛藝術,贏得國內外民族學界的讚譽。
羌族碉樓。羌語,稱碉樓為「邛籠」,多建於村寨住房旁,是用來禦敵、儲存糧食柴草的建築。
羌族沒有文字,流傳於群眾中的口頭文學占有特殊地位。主要是依靠世代口授和長期歌唱而傳承的。羌族民間文學,反映了羌族人民的歷史、生活、習俗和思想感情,表現了羌族人民的審美觀和藝術情趣,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6kn9m8q.html

1067000571pr583q77051068000572o70npp7rr110250006s599p51sno79106n00049n093s38605q106p0001p9n9n6r0s96p102100087nq204n10nsq1067000571qn0r131rpo102100087n80266pq14o


羌族民居:為什麼火塘成為空間中心。
羌族民居:为什么火塘成为空间中心 - 知乎 https://bit.ly/3mo1y6g 原文連結:《羌族民居的核與殼》 對民俗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清涼觀】。
注:知乎不常登錄,如需關注最新文章,請移步公眾號【風水札記】、【清涼觀】。
(文中圖片未標註的,均來自網路)
背景。
《北川:夜觀天象 明日征程可期》提到筆者去綿陽北川短暫出差,經過調研,對北川的氣候環境如何影響建築特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故撰文嘗試分析。
問題緣起。
前幾天讀論文,注意到關於羌族民居有個共識——羌族房屋的空間中心是火塘。
研究者全都這麼描述,但少有人產生疑問。
家屋空間的中心一般預設為神聖空間,可是為什麼羌族選擇把【火塘】設在中心? 其中有什麼必然性?
羌族火塘文化影響室內空間的示意圖 圖源:《羌族碉房的室內空間文化剖析》
對於瑤族和水族來說,火塘也很重要,但他們的火塘位置只是偏居一處。
主流民居中,與火塘功能相似的是廚房的灶台。
但山地民族的火塘不止承擔著烹飪的任務,也包括製作食物比如臘肉熏肉,還能烘乾南方木質建材的潮氣。
在冬季,瑤族老人生病后,會搬到火塘邊休息,利用火塘的溫暖來抵抗風寒,增強免疫力,以利恢復健康。
據觀察,瑤族師公做法事,有一部分是在火塘邊做的。
年節時候就餐前,紅瑤和水族群眾也會在火塘邊做個小的祭祖儀式,燒紙供飯等。
綜上,根據以往調研經驗,山地民族的火塘有烹飪、食品加工、防寒祛濕、養生、祭祖等作用。 但這些仍然沒能解釋,為什麼【羌族】的火塘一定要在【房屋中心】。
直到這次北川之行,住進羌式建築體會一番。 身臨其境,才徹底明白了火塘居中的邏輯。
羌式建築入住感受。
抵達北川是下午未時(4點左右),露天處陽光熾烈。 但我們參觀的羌族特色建築內部非常陰涼,不需空調。
到了戌時(8點左右),天色陰沉,閃電乍起,突如其來的落雨打消了遊玩興致。
夜裡只感覺寒氣侵襲,肩頭手臂絕不敢放在被子外面。
住了3晚,其中2夜都下雨。 雨不大,疏疏落落幾分鐘就停。 我對北川的氣候特點有了初步認知:白日酷曬,夜間寒氣逼人。
也許是因為山裡本就溫度低,但我們居住的羌式特色(磚混)建築也要記上一筆——即使是白天,坐在大廳里,也是全程寒毛炸起。
站在門口感受,室內與室外的溫差至少有3°以上。
四川盆地是中國晝夜溫差最小的地區之一,比多數沿海的海洋性氣候區域晝夜溫差還小。
而這裡晝夜溫差之大,令我想起大西北的氣候。
從北川地理位置分析氣候特徵。
心中有了推測,回來便查看地圖。 果然,北川羌族自治縣的定位,已經不在四川盆地範圍內了。
見下圖左上方紅框,北川原址在綿陽市的西北方向。
根據旅遊景區圖,北川新縣城(如圖下方)在老縣城原址的東南方向。
放到更大範圍來看,北川在下圖白色箭頭延伸線附近,在青藏高原地貌邊緣與四川盆地交界處。
拉近再看,如下地貌圖:
西南-東北方向的山脈,將北川與四川盆地明顯隔開。
有此屏障在側,北川接收到的氣流大多來自西北方向。
所以,從氣候和風向來分類,北川可歸於川西高原的高原山地氣候,而不屬於四川盆地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理位置加上山地高海拔自帶的降溫屬性,北川氣候如此也就不奇怪了。
說這些並不是題外話,因為氣候類型影響到當地的建築特徵。
剖析羌族民居特色。
羌族本是遊牧民族,以牧羊為業。 北川羌族自治縣隨處可見的羊圖騰,也可溯源他們的遊牧習俗。
圖源:自攝。
仰韶文化末期(約西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中游出現了炎、黃兩大部落。 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 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不同表達,甲骨文中亦常互用。 姜、羌均像頭戴羊角頭飾之人,代表以羊為圖騰的起源於我國西北的原始遊牧部落。
炎帝屬古羌族部落,部落眾多。 在後來的戰爭中,炎帝部落大部分與黃帝部落互相融合,成為華夏族(今漢族的先民)。 另一部分則西行或南下,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成為漢藏語系漢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納西族等。 (資料來源網路)
從歷史地理來看,西漢時期,古羌人的地理分佈如圖,一部分居住於川西山地。
匈奴、西域、西羌、西漢地理位置圖。
遊牧傳統,加上高原山地環境,使得羌族傳統建築具備更多西北建築特色,而與南方少數民族的幹欄式建築截然不同。
紅瑤乾欄式建築 可與羌式建築作一對比。
南方少數民族多採用木質幹欄式建築,而羌族的傳統建材多為黃土和石片,建築形式多呈下寬上略窄的梯形,厚牆,小窗,屋頂平坦。
建築材質中常用的黃土、石片,和屋頂水平的樣式,暗示著古羌族原本的常居環境一定是乾燥、少雨、樹木較稀少。
羌鄉古寨 圖源網路。
汶川縣威州鎮克枯鄉布瓦山·布瓦黃土碉群 圖源網路。
而牆壁異於尋常的厚度,則說明晝夜溫差大,需要建築材質保暖防寒。
這裡要說明,黃土材質的隔熱保暖性能,遠超過磚混材質。 順便推薦《尹弘基:論中國古代風水的起源和發展》,作者認為,中國風水的起源,正是來自黃土高原的窯洞。
思考與薦文。
關於土質建築,有兩篇文章推薦對建築感興趣的同好閱讀。
第一篇提到汶川地震后幫忙做生土抗震房的經過:來曬太陽的村民覺得美得很,最後說,這房子啥時候開始貼瓷磚呢 | 穆鈞 一席第603位講者。
作者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那些倒塌的房子絕大多數都是在近幾十年新建的土房。 而很多過去50年之前、70年之前、甚至80年之前的那些老房子,實際上倒塌的並不多,很多只是一些輕微的壞損。 我們都知道,西南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地震多發帶,而這些傳統建造技術到今天還在被使用,它一定有一些辦法來抵禦地震這件事情。 可是當我們看這些新建的房子裡面,實際上基本上沒什麼抗震的措施,甚至村民還把這個房子建得更高更大、顯得更氣派。 所以就像我們周老師說的,這些倒塌的房子不倒才奇怪呢。
文章提到夯土做建築材質的優越性:白天太陽曬,土牆就不停地吸熱,使得廊內其實並不太熱。 等到晚上周圍溫度降下來之後,這個土牆就開始慢慢散熱了,使得廊裡面的溫度也並不是特別涼。
... 在南方,夏天潮濕,濕度甚至能達到100%,你會看到混凝土的房子上面都結了水。 科學家做過一個測試,發現如果我把室內的相對濕度從50%提到80%,土牆能夠吸收的水是混凝土吸收的50倍,它的牆體表面還是乾的,而它的強度只下降了6%,所以非常厲害。
但是不可迴避的,傳統生土材料有兩個致命的缺點。 一個是它的材料力學性能不行,第二個它的耐水性能不行。
運用現代技術進行高強度夯擊之後,因為很好的密實度,使得表面的防水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一般的雨水拍打都沒有問題。
因此他們的團隊在中國的大多數地方都建造過土質房子:
提到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在思考這個問題:現有的技術使一般人具備了過去不具備的力量,但我們採用的材質和方法未必是合適的,我們對建築原理的掌握也許是不足的。
建築材質的潛能,因此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我所瞭解的羌族傳統民居多分佈於高半山,氣候如前所述,晝夜溫差大。 羌族建築牆體習慣用厚實的石片以土粘合,其室內必定配以火塘——其首要作用是調節室內溫度。
南方由於氣候較溫和,一年四季對採暖需求不那麼大,因此可將火塘靈活佈局。 而羌族居於高原山地氣候環境,出於節能考慮,家屋火塘置於正中最省能耗。
火塘居中,首先是利於溫度向四周均勻傳遞。 在此基礎上,火塘才衍生出其他空間功能。
火塘上方的空間,包括屋頂,必定是半封閉而非全封閉,以利透煙。
莊房室內樓層空間示意圖 圖源《羌族莊房空間設計的文化探析》
而現代仿製的,飾以羌族特色的磚混建築,得其形而未得其神髓。
相較於傳統羌族建築的黃泥石片,這種裝飾性建築以磚混材質做牆,注重了抗震穩固性,但忽略了人居於其中的舒適性。
既不可能設置火塘,又不可能犧牲密閉性使內外溫度交換。 時時處處用空調則能耗太高,不是所有人都負擔得起。
那麼普通人居於其中,便可能因得不到溫度調節而感覺陰寒侵身,體弱者易致病。
另一篇推薦文章:鋼筋混凝土給不了靈活性,它把一代又一代人鎖在土地上,變成可悲的房奴 | 朱競翔 一席第590位講者也提到很要緊的問題:
建築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煩的事,它牽涉到很多的事項,從運輸、時間成本、工藝,到設備維護,環境的舒適節能,還有包括安全在內的很多的功能方面的需求。 一個建築受這麼多因素影響,很容易會造成互相的衝突,可能你解決好了結構,保溫節能又變得很差,或者是你解決好了保溫節能,又在其他方面變得很差。 這就是為什麼汶川地震之後,雖然有大量的板房作為臨時的建築,但它保溫性能非常之差,所以婦女、兒童和老人家都不願意在裏面長時間居住。 這些不相容的問題都必須通過很專業的設計來消除。 有一類結構是大而疏鬆的,就像山體一樣;還有一類是輕而強的結構,就像樹一樣。 在5.12地震的時候你只聽說過山崩裂,卻鮮有聽說過哪棵樹被地震直接震垮,這暗示著,輕的東西有結構的優勢,能夠獲得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大的舒適性。
建造一座棲身之所,是嚴肅重大的事情,因為耗費的個人資源、社會資源非常浩繁。
一旦成品不滿意,無論是修正還是推倒重來,損耗都極大。 因此在材質的選擇和結構的設計上,一定要事先推敲清楚。
這篇文章,讓我們看見在建築材質和結構方面,混凝土之外的更多可能性。
其實羌族現代建築也在嘗試做一些結合,如下圖這種改良版羌式特色建築,將磚混與木質融合穿插,得到一種視覺上的變化性:
自攝於綿陽北川·巴拿恰。
但長期居住其中的舒適性如何,還有待時間驗證。
我在實地調研中,留意到很多上了年紀的山地居民,會有各種風濕病痛的困擾。 猜測其中也有居所不利養生的原因。
人工建築與自然環境的不匹配,確實會造成人身體上的苦痛。 希望這樣的情況,今後越來越少。
但願我們所掌握的技術和知識,讓我們更瞭解萬物性能,使它們各得其所,從而能夠更好地與自然相處。
如果我們今天要說傳承,傳承什麼呢? 實際上我們恰恰就要傳承過去的人們如何來對待人們的需求,如何來對待人自身具有的能力,尤其是怎麼對待本地的這些自然資源,如何來利用它。 這些價值觀、這些智慧才是我們今天特別需要傳承的。 ——穆均。
羌族民居:为什么火塘成为空间中心 - 知乎 https://bit.ly/3mo1y6g

2020-09-15_0909592020-09-15_0909192020-09-15_0911022020-09-15_0910482020-09-15_091028


四川羌族民居現代建築模式研究。
羌族民居歷史悠久,特色鮮明。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背景下,傳統民居正發生著深層次的變化,表現在建構體系、功能空間、材料更替、文化發展等諸方面,由於缺乏理論研究與技術支援,羌族民居在自發轉型背景下,出現脫離生態優勢、盲目跟風城市住宅、迷失地域文化的現象;汶川災後重建,促進了羌族民居的現代轉型,發展現代羌族民居成為時代的需要。 尋找經濟、技術、自然、社會與現代民居之間的新邏輯關係,建立與之對應的現代建築模式,不僅可以實現現代羌族民居共性問題的解決,而且對於完善民居的設計理論也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本文以四川羌族民居現代建築模式為研究物件,從傳統羌族民居解析和現代羌族民居演變研究入手,應用理論研究、田野調查、物理環境測試的方法,從建築空間、適宜技術、羌族建築文化的角度切入現代民居建築模式的研究,系統地探討了各個歷史時期羌族民居建築模式的特徵及演進規律,提出現代羌族民居建築模式的理論建構和技術構建問題, 最後總結提出現代羌族民居設計創作的地域性方法。 從羌族人居環境整體觀角度,論文剖析了羌族傳統民居的生成環境,總結了其地域特徵和建築模式:規整平面、豎向功能分化、內向空間是其典型的建築空間模式,收分體形、厚重圍護、天然材料、地屋同構、是其基本的地域技術模式;獨特羌碉形象、質樸石木肌理、簡潔收分形體、罩樓挑樓過街樓是其典型建築文化語言模式;擇地避災、自然通風、 順應氣候是其樸素自然生態觀;羌族傳統民居的地域基因和思想精髓仍然是現代羌族民居建設應秉承和發揚的重要因素。 從影響現代羌族民居發展的多個要素的變化入手,論文分析了各種變化要素帶給羌族民居功能結構、空間關係、建構方式、建築風貌的改變,系統地總結羌族民居的演變特點和演進規律,為現代民居創作找尋設計的依據和重點。 從系統論角度提出現代羌族民居建築模式的理論建構,分析了羌族民居建築模式的基本要求和制約要素,提出從用地空間模式、生土複合建構模式、羌族建築語言模式三方面進行現代建築模式技術建構,通過三者之間共同作用,實現民居功能、技術、文化三位一體的融合發展。 用地空間模式是綜合考慮用地政策、地形條件、組合方式以及受力科學的基礎上,建築功能空間結構的組合關係,主要有河谷型、半山型、高原型三種類型,並完成組合方案示例設計;生土複合建 構模式是根據羌族地區高烈度地質環境,從民居結構選型優化的角度提出的基於適宜技術的生土複合建構策略,包括石木混合建構、石砼複合建構、石鋼複合建構三種模式; 羌族建築語言模式主要研究羌族民居的"方言",從院落空間、建築形體、材料肌理、立面裝飾與色彩等方面,總結其表現部位與方式,從而找到實現民居建築文化的延續與傳承的方法。 基於地域主義思想,論文開展了現代羌族民居創作的地域性設計方法的理論研究。 提出現代羌族民居設計的目標是在自然環境主導下實現建築與環境的共生,在羌族社會文化影響下實現民居的繼承與創新,在經濟技術因素制約下實現適宜技術的融合與整合。 其主要的設計方法為自然環境適應下的共生性設計、羌族地域文化影響下的同構性設計和適宜技術制約下的相宜性設計。 結合現代羌族民居模式理論和設計方法,在北川涼風埡羌寨設計專案上進行了方案創作實踐,探討了新民居多元創新的可能性;在茂縣安鄉羌寨建設上,開展了現代羌族民居建築模式的工程應用實踐,探討了新民居多元創新的可行性。 論文旨在推動羌族民居建築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為現代羌族民居設計提供技術指引,另一方面為保護及延續弱勢的少數民族文化傳統作出貢獻。
----------------------------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 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 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記載。
自唐朝來,羌族人民因各種原因向西北遷移,到了西藏和青海,所以現在,羌族碉樓也被稱為藏族碉樓。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 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 有的高達十三四層。 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 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 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 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 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
並且,早在1988年的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了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仍保存完好。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 房頂平臺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簷。 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 房頂平臺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 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說明。。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挢(繩挢)。 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掛盒子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 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 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綠岩鑿孔,插木為挢。
羌族民間石匠農閒時常外出做工。 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O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蕪人的血汗和智慧。
淳厚的古遺風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
羌族的建築很有特色。 因為羌族聚居區位於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的岷江上游地區,這裡山脈重重,地勢陡峭。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稱為"雲朵中的民族"。
在岷山中穿行,不時能夠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樓和石砌房。 羌族建築正是以碉樓、石砌房、索橋等享有盛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 碉樓的歷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 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記載。
碉樓是羌族人用來禦敵、儲存糧食柴草的建築,一般多建於村寨住房旁。 碉樓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形狀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 碉樓的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 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
碉樓的修建讓人驚歎,匠人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 碉樓建成后穩固牢靠,經久不壞。 1 9 8 8年在北川縣羌族鄉水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現在羌區的碉樓雖能見到,但比以前少了很多,不少地方也新修了一些碉樓,多為觀賞用。 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還有正在使用的碉樓,一般作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儲糧食使用。
作用。
碉樓根據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用,共分為家碉、寨碉、阻擊碉、烽火碉四種。
家碉在羌峰寨最為普遍,多修在住宅的房前屋後並與住房緊密相連,一旦戰事爆發,即可發揮堡壘的作用。 古時,羌峰寨還有這樣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誰家若生了男孩就必須建一座家碉,同時要埋一塊鐵在建碉的地基下,男孩每長一歲,就要增修一層碉樓,還要把埋藏的那塊鐵拿出來鍛打一番。 直到孩子長到十八歲,碉樓才封頂。 在為孩子舉行成人禮儀式時,將那塊鍛打了十八年的鐵製成鋒利的鋼刀送給他。 在當時,如果誰家沒有家碉,那兒子連媳婦都娶不到。 可見羌族的建碉風氣早已深入人心。
寨碉通常是一寨之主的指揮碉(也常祭拜祖先用)。 阻擊碉一般建在寨子的要隘處,起到"一碉當關,萬人莫開"的作用。 烽火碉多在高處,是寨與寨之間傳遞信號用的,同時也能用於作戰。
羌峰寨建設碉樓的主要建築材料有石、泥、木、麻等。 他們將麥秸稈、青稞稈和麻稈用刀剁成寸長,按比例與黃泥攪拌成糊狀,便可層層錯縫粘砌選好的石料。 它那金字塔式的造型結構決定了它穩如泰山般的堅固,加上精湛的工藝,堅固耐腐的材料,素有"百年碉不倒"之說。 即使在冷兵器的年代裡,用火炮轟也難以傷它筋骨。 一般建一座軍事碉樓至少耗時兩到三年。
每座碉樓的門都設在離地面數米高的地方,門前放置一活獨木梯,供人上下;一旦抽走獨木梯,攻者想要進入碉樓,那可比登天還難。 碉門十分矮小,成人也須躬身出入,門板堅實厚重,亦有多道帶機關的門閂(木製門鎖)。 碉內分有若干層,每層都有碉窗(用作近距離作戰時投擲巨石打擊敵人)和槍眼。 居高臨下,遠可射,近可砸,敵在明,我在暗,以守代攻,遊刃有餘。
土碉色如銅 淩空傲蒼穹--布瓦黃土碉群。
布瓦黃土碉群位於汶川縣威州鎮克枯鄉布瓦山上,是川西高原藏羌傳統軍事防禦碉的主要形式,被譽為"中國最後的黃泥土碉群"。 始建於明末清初,為阿壩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資料介紹,川西高原藏羌碉群,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用石塊砌築而成的石碉,大多分佈在阿壩州和甘孜州的農區縣;另一種是用粘土夯築而成的 黃泥土碉,主要分佈阿壩州的汶川縣、甘孜州的鄉城、新龍等縣和涼山州的木裡縣,其中尤以鄉城縣的四角黃土碉最雄偉,通高達30米以上。 歷史上散佈在兩州的黃泥土碉大多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或被石碉所替代。 不過,布瓦黃土碉群在經歷種種劫難之後,仍然完整地倖存下來,這不得不叫人嘖嘖稱奇。 因碉群為黃泥粘土夯築而成呈淡紫紅色,所以也被人們稱為銅碉群。
布瓦黃土碉群高高聳立在布瓦山頂上。 布瓦黃土碉群由5座黃泥土碉組成,分佈在布瓦村羌寨中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的範圍內。 碉為四角形的黃泥土碉,碉體平面呈長方形,底邊長4.5米,寬1.64米,牆厚0.74米,整體下大上小略帶收分,內置木質樓 架分層,各層四面牆正中開"T"字形小窗作瞭望或射擊孔,頂有木質鬥拱建築以蔽風雨,底部開有一門,門高2.1米,寬1.64米。 碉外貌無任何裝飾,每面都筆直如削,5座黃泥土碉通高不一,從18米到20米不等。 布瓦黃土碉群互為犄角,構成完整防禦體系,戰時主要用於防禦侵襲與搶劫,一旦有事,附近各戶老幼婦孺均可入內躲避;平時則多用土碉貯藏糧草。
布瓦黃土碉群立體地反映了爾瑪羌族追求深沉而熱烈,質樸而雄渾,極富力度感的審美傾向。 古人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布瓦山的仙就是這沖天而聳立的黃泥土碉群,在它身上能展讀出爾瑪羌族不屈不撓、與山共舞的民族個性。
文化行動。。
代表羌族文化精華的羌寨在此次地震中很多都垮塌了。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對於今日的北川來說,羌笛今後還有沒有人會吹,有多少人會吹,至今還是未知數。
"誰也沒想到北川會遭此劫難。 這次大地震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中的805件館藏文物全部被埋,無一倖免,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專家也在地震中遇難。 羌族文化這次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再不採取緊急搶救措施,中國羌族文化有可能成為絕響。 這種口口相傳的文化可能從中國消失",綿陽市文物局局長王錫鑒昨天面色凝重地說道。
記者走訪發現,由於大量羌族文化遺址和文物在此次地震中受損嚴重,羌族文化傳承難度非常大。
劫難:羌族文化遭遇毀滅性重創。
前天在北京舉行的四川地震災區羌族文化搶救和保護座談會上,與會專家焦急指出,北川地震不僅使羌族人失去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還使其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化遭到嚴重破壞。 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牆多處垮塌,城門開裂、變形。 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勒石村聚居遺址、克枯棧道、青坡門河壩遺址、石棺葬、無影塔等無不遭到毀滅性破壞。 此外,北川羌族博物館、羌族民俗博物館等倒塌,大量文物和羌文化檔案資料被埋或嚴重毀壞,對羌文化傳承影響巨大。
對於羌族文化的受損程度,綿陽市文物局局長王錫鑒反覆用的字眼是"毀滅性打擊",他表示:"比專家們估計的損毀程度還要嚴重得多。 "
他解釋說,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區,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總人口16.9萬,其中羌族人口近10萬人,佔總人口的近六成,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 北川有著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遺產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但這次大地震不僅使得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數被毀,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也在地震中遇難,由於羌族文化主要靠口口相傳,熟知羌族技藝的傳人遇難可能就意味著很多重要的文化因數從此"斷了香火",所以羌族文化更是面臨著絕響的威脅。
專家:很多被毀文物是國家級"寶貝"
據綿陽市博物館的統計,北川在此次大地震中被埋的有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21件,一般文物280餘件;羌族民俗文物、實物400餘件。 其中,已有120多件文物經過認定級別後送往綿陽市博物館館藏,這才倖免於難。 為保護羌族文化,綿陽市專門撥款10萬元用於羌族文化遺產的收集,並宣導廣大羌族群眾踴躍捐獻藏品,但誰也沒想到,這次收集行動卻導致了羌族文物的集體被毀。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館長高澤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異常痛苦,這些文物是羌族人珍藏,流傳了幾代甚至幾十代的家傳"寶貝",在高澤友的心中比他的命根子還要金貴。
對於這些被深埋於地下,可能永遠無法重見天日的文物,高澤友如數家珍。 他告訴記者,羌族的碉樓、羌寨,祭祀用的山神塔、羌族婚喪嫁娶中的服飾,以及羌族狩獵用的公弩等,至今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 "可以肯定地說,這次被毀的文物很多都是國家級的寶貝,只可惜剛剛收集起來,沒來得及鑒定級別,如果定級的話可能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像那把古羌族人狩獵用的公弩,3米多長,是中國唯一的一把,這次毀了以後就再也沒有了。 "高澤友眼圈有些發紅。
他表示,歷史上,羌族從甘肅、青海等地遷移到石泉(今北川),至今四川安縣以北基本上都是羌族人,北川約10萬羌族人在地震中遇難了3萬人左右,其他分佈非常零散,羌族文化要重新繁衍廣大,難度相當大。
困局:非物質文化傳人大量遇難。
由於羌族沒有文字,羌族語言、文化均靠年長者口授身傳來傳承。 會羌語的長者、通曉羌族歷史文化的"端公"等對羌文化的記述和傳承至關重要,地震導致大量通曉羌族語言、歷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難,對羌族文化的傳承影響巨大。
他表示,地震前北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100餘條,其中四川省級3條,分別為"口弦子、許家灣十二花燈、羌歷年",綿陽市級 30餘條,有大禹傳說、口弦子、羊皮端公舞等;縣級20餘條,此外還有還未申報的名錄及正在申報的40餘條。 "北川文化館5名正式工作人員這次地震中全部遇難,北川知名的羌文化研究專家謝興鵬也在本次地震中遇難。 而會吹羌族樂器羌笛的一名傳人也在地震中遇難,現在羌族中會吹羌笛的僅剩幾人,這門技藝能否傳承下去現在還是未知數。
記者目擊:
羌族文化遺產遭毀令人痛心。
昨天,記者多方周折來到已經嚴重受損的「永坪堡明代古軍事城堡」外看到,上城、中城、下城牆體大面積出現裂縫,最深的口子達到10多釐米,由於受到泥石流的衝擊,城牆牆體大面積垮塌,四周山體很多已經嚴重倒塌,大量泥沙就堆積在城牆邊上,淹沒了部分城牆。 "伏羌堡明代古軍事城址"的城址四面牆體部分垮塌,出現大面積裂紋,地基嚴重下沉傾斜,已經成為"危樓"。 部分受損的牆體也孤零零地立在山石堆中。
高澤友告訴記者,該處遺址是歷史上漢、羌融合的重要歷史見證,明朝中葉,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的管理,在北川設立了軍事要塞,並實施"改土歸流"的政策,羌族也逐漸漢化。
希望之光:
"搶救羌族文化"行動已經啟動。
北川上下緊鑼密鼓地進行一場空前的"搶救羌族文化"行動。 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溫家寶在北川映秀鎮接受中外記者採訪時要求,要保護好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的古老文化和文明。
高澤友告訴記者,他已經開始聯繫博物館工作人員收集資料,並將到博物館廢墟中搜救殘存的文物資料。 同時,中國民族博物館也將啟動羌族民族文化搶救與保護專案。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葛全勝也建議,重建安置要堅持"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原則,根據區域環境災害評價結論,選擇周邊羌族相對集中、適應羌族文化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環境進行安置。 他們還建議推進國家級"羌族文化保護區"的規劃建設。
"我相信,只要有人在,通過幾年、幾十年的努力,羌族文化傳承還是有希望的",臨別時,高澤友--這個在此次地震中失去了妻子的中年漢子堅毅地告訴記者。
現在羌族碉樓雖能見到,但比以前少了很多,不少地方也新修了一些碉樓,多為觀賞用。 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還有正在使用的碉樓,一般作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儲糧食使用。 關於羌族碉樓的產生,目前有三種觀點:其一認為,漢羌兩族在岷江河交匯,文化抵觸發生戰爭,碉樓是戰爭的產物;其二認為,碉樓是羌人用來祭祀的建築;另一種觀點則說,羌人漢代還沒有來到岷江河谷以前,那裡的土著已有建碉樓的歷史。
然而,無論羌族碉樓的產生是什麼觀點,在今羌族聚居區內遺存的大量碉樓中,作為一種極特殊的空間形態,它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的本土建築中,都正以不可替代的歷史、科技、藝術價值昭示人類,展示著獨特的空間創造和極不尋常的民族文化發展


住在雲上是什麼感受? 中國人自己的城堡,羌族碉樓告訴你。
提到羌族,可能大家都會有些陌生。 羌族來源於古羌,是我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 古羌對於中國歷史發展以及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 他們的民族語言為羌語。
羌族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現在主要分佈在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北川羌族自治州等地。 大多數的羌族聚居於高山或者是半山地區,現存的羌族人口達三十萬人。 羌族的文化可以說完全代表了中國的少數民族的完整形態,他們少數人信奉藏族佛教但是其餘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萬物有靈、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
羌族的服飾也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女人有著豔麗明亮的服飾,而男人則粗獷豪邁。 不論是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來說羌族都是我國少數名字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其中羌族的碉樓建築更是不可忽略的一種文化。 究竟特別在何處? 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番"羌族碉樓"吧。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 在2000年以前,《後漢書. 西南夷傳》就有著羌族人的記載:
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後漢書·西南夷傳》
在唐朝之後,羌族人民向西北遷徙,到了我國西部地區,所以現在羌族碉樓也被稱為藏族碉樓。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 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 有的高度能達到十幾層樓,建築材料主要是以石片、黃泥土為主。 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
羌族碉樓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在修建之前不會畫圖、沒有計劃全都是依靠建造者的經驗和技巧完成的。 就算是這樣原始的方式,羌族碉樓也依舊牢靠穩定,經久不衰。 在1988年,在四川的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了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的"永平堡",經歷了百年的風吹雨打依舊保存完好。
羌族人所居住的地方山高地勢險惡,所以羌族人依靠自己的聰明和動手能力創造出了羌族碉樓,淳厚的古遺風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文化。 羌族的名居主要用石片作為主要材料砌成平頂房,多數為3層,每層3米。
房頂平臺最下面是木板或者石板,伸出牆外成屋簷。 房頂平臺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 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以便往來。 牆與牆之間不用木樁,砌的平整,外形美觀,與周圍的植被相襯,給人古樸,素雅的感覺。
碉樓根據不同的位置,也有著不同的作用,分為家碉、寨碉、阻擊碉、烽火碉四種。 家碉是在羌族建築中最為普遍的,顧名思義家碉靠近羌族人的住房,一旦遇到任何危險都可以家碉就是一座堅實可靠的堡壘。 寨碉通常是一寨之主的指揮碉(也常祭拜祖先用)。
烽火碉多在高處,是寨與寨之間傳遞信號用的,同時也能用於作戰。 阻擊雕則是建於寨子的要隘處,一般有六七層,每層槍孔縱橫,平時可住人、存貨、圈畜,戰士做抵擋地方侵擾的屏障,危難時刻,為村民阻擋危險。 不過這樣古老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築卻歷經了許多苦難,在2008年的地震當中,代表羌族文化精髓的羌寨在此次地震中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許多建築垮塌了,很多羌族人因此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北川地震,不僅讓當地的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還有歷經了千年才形成的文化遭到嚴重的損壞。 石砌古城牆多處垮塌,城門開裂、變形。 在這樣的巨大變動之後,還有更大的困難擺在傳承者面前,由於羌族沒有文字,羌族語言、文化均靠年長者口授身傳來傳承。 地震導致許多通曉羌族語言、羌族歷史的人們遇難,羌族文化也遇到了最大危機。
在此次地震中,羌族的碉樓建築嚴重受損,上城、中城、下城牆體大面積出現裂縫,最深的裂痕達到10多釐米,由於受到泥石流的衝擊,城牆牆體也產生了大面積垮塌。
這樣古老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遭遇這樣的危機是我們都不想看到了,曾經經歷過戰事,見證過中國時代變遷依舊屹立不倒的建築遇見了這樣大的困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正視然後對這樣有意義有歷史的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住在云上是什么感受?中国人自己的城堡,羌族碉楼告诉你_腾讯新闻 https://bit.ly/3iub8lZ

1000 (19)1000 (18)1000 (17)1000 (16)1000 (15)1000 (14)1000 (13)1000 (12)1000 (11)1000 (10)14260649518769142606480736921426064822553714260648334722 (1)


為何姜子牙要說「kill them all亅?
百年古羌族血淚史
在滅商後,周武王問大臣們意見,如何對待殷遺民,姜子牙馬上說:「kill them all!!!」,當時商雖亡,仍有一定勢力,為何姜子牙會這麼憎恨商人?這要從商羌二族怨恨說起
商朝時,西邊有一民族,叫羌族,商朝經常派人到西邊「打獵」(他們不把羌族當人,故稱打獵),把羌人捕回去當奴棣(小孩子即場射殺或砍頭),用來築城牆或當其他苦力,除了當苦力外,還會在以下情況胡亂殺羌人:
1. 起城牆時活埋羌人,傳說會令城牆更堅固
2. 重要占卜時殺羌人祭祀
3. 天不下雨殺羌人祭天
4. 天下太多雨殺羌人祈福
5. 有喜慶事殺羌人祭祀
6. 有喪事殺羌人陪葬
有些羌人怕有一天被殺,所以逃走,但大部分走不掉,然後即時被殺。就這樣,羌民族被商民族虐待了數百年,連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終於,羌民族等到反抗的機會了,擅長農耕的周民族到達周原後,與擅長漁獵的羌民族一拍即合,組成聯盟,令周人生活安定下來,最後,亦間接協助周人打敗商人,這也是日後西周王后大部分姓姜的原因(姜為羌族一大姓)。
可是周武王没有聽姜子牙意見,還是安撫商遺民
(2) 歷史討論 : 為何姜子牙要說「kill them all亅 | Facebook https://bit.ly/2S2ckoj

186459700_804157320301575_7272283297038700781_n (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