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reel/825386525795023?mibextid=kcDB8O

三晉第一宅-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靜升王氏是

王家大院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晉第一宅-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靜升王氏是三晉第一宅-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靜升王氏是三晉第一宅-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靜升王氏是三晉第一宅-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靜升王氏是

王家大院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xwygp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是中國最大的民居建築之一,也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築群。該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重要代表,在2006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家大院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xwygp
歷史
靜升王氏是王家大院的創始者。靜升王氏祖籍琅琊,後西遷到山西太原。南宋初年,族人王實由太原南遷至靈石縣溝峪灘村。元皇慶二年(1313年),王誠齋又率家族遷至靜升村,從此在此定居了600多年。從清朝初期到中期,王家的經營規模逐漸增大,並成為當地的一大富賈。今天的王家大院是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年間不斷擴建的。
建築
王家大院總面積15萬平方米,列入保護範圍的為34650平方米(另一說45000平方米),共有123個院落,1118間房屋。大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布局獨特而合理。
主體可分為東大院、西大院和孝義祠。東大院又名高家崖。始建於清嘉慶初年,是一個城堡模式的住宅群
王家大院建築以精美的磚雕、石雕和木雕聞名。王家大院紅門堡設有「中華王氏博物館」,高家崖設有「中國民居藝術館」。
王家大院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xwygp
------------------------------
王家大院為何被稱為「三晉第一宅
王家大院為何被稱為「三晉第一宅」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bXiXOv
山西大院是中國民居建築的典範,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說。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的靜升鎮,是中國最大的民居建築之一,也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築群。王家大院原屬靜升王氏家族,歷經明清兩朝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現開放的高家崖堡、紅門堡及王氏宗祠三組建築群,占地4.5萬平方米,有院落123套、房屋1118間,其占地面積、建築規模尚不足王家大院總占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是王家鼎盛時期的清康乾嘉年間所建,是王家大院建築之精華,也是保存最為完好之處,被稱為「三晉第一宅」。
王家大院的建築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期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既提供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內在私密氛圍的要求,做到尊卑貴賤有等,上下長幼有序,內外男女有別,起居功能一應俱全,充分體現官宦門第的威嚴和宗法禮制。
王家大院隨處可見楹聯匾額,蘊含著深刻的漢族文化內涵。比如 「映奎」、「桂馨」, 是期盼子孫科考順利,出類拔萃; 「觀我」、「視履」,是警示做人要時刻規範自己的行為;「就日瞻雲」顯示謁見帝王之榮耀。楹聯匾額作為文化的象徵,使得以商發家的王家擁有極高的文化品位,潛移默化地薰陶著世代子孫脫胎換骨,識禮守制,謹遵祖訓,不斷推動著家族的興旺發達。同時,王家大院的內宅均裝飾花梨木、紅木、櫸木等珍貴硬木精心打造的精美古典家具,家具中間鑲嵌螺鈿,得以完整保存。除此之外,王家後人珍藏了嘉慶年間頒發的一道聖旨、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金漆千工床等珍貴歷史實物資料,對研究清代歷史、文書制度、官制、書法、針織、木工、婚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agry4g6.html
----------------------------------
王家大院夜景。王家大院 百年傳承晉商典範 - 焦點新聞 - 旺報 https://bit.ly/2RkX5mN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距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風景區4公里,是山西省推出的晉商民俗線路中的名院精品。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大西高鐵靈石東站距王家大院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明清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明萬曆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建築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已開放的恒貞堡(龍)、視履堡(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全封閉城堡式建築
視履堡、恒貞堡、崇寧堡三組建築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窯洞瓦房,巧妙連綴。於貌似千篇一律中千變萬化,在保持北方傳統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出各自卓越的個性風采。
視履堡建築群內的兩主院均為三進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廂的繡樓外,還有各自的廚院、塾院,並有共同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家丁院)。周邊牆院緊圍,四門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有院、門裡套門的迷宮式感覺。
總體布局隱藏王字
恒貞堡建築群的總體布局,隱一個「王」字在內,又附會著龍的造型。除前堂後寢的院落外,為順應地形,一部分又應變為前園後院。有的富麗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磚、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樸粗獷,還保留著明代風格;大多數建築則同視履堡一樣,皆清代纖細繁密之典範。
崇寧堡建築群的總體建築與恒貞堡相似,建築意象為「虎臥西崗」的院落布局,整體建築古樸典雅,現辟為溫泉度假酒店。
王氏宗祠分上下兩院,功能齊全,設計考究,祠前有精雕細刻的「孝義坊」。
王家大院作為大陸優秀的傳統建築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還有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著名影視拍攝基地
王家大院還是倍受關注的影視拍攝基地,近年來先後有《滄海桑田一百年》《古鎮大河》《關中往事》《熬年》《呂梁英雄傳》《殺虎口》《鐵梨花》《義薄雲天》《關中風雲》《白銀帝國》《囧探佳人》《奪寶》《紅軍東征》《刀客家族的女人》和《榆陽秋》等十餘部影視劇在此拍攝。
王家大院開放十幾年來,已經成為大陸的知名品牌。1999年被評為「山西省十大著名優秀旅遊景區」和「省級文明景區(點)」;2001年通過了ISO 9000國際品質管制體系認證;2002年初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品質萬里行」示範單位;2003年被評為「中國(首選)十佳文明示範旅遊景區」;2004年被大陸文化部命名為山西省首批唯一的「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06年被大陸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2月15日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07年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示範區」;2008年被評為「中國文化旅遊十大品牌」;2009年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築」;2013年通過旅遊服務標準化試點國家級驗收;2015年榮膺「全國十佳明星景區」稱號。
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百年傳承、晉商典範
家風名揚海內、巨宅存世百年
民居瑰寶、王家大院
天上取樣人間造、雕藝精湛世上絕──劉金鐘
南北交輝,民宅奇葩──力群
儒學千年家園夢、留于靈石半山間──余秋雨
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王魯湘
王家大院 百年傳承晉商典範 - 焦點新聞 - 旺報 https://bit.ly/2RkX5mN
--------------------------------
晉商學院:山西靈石著名的王家大院背後的傳奇,做豆腐起家的王家
2018-07-27 由 晉商印象官方帳號 發表于歷史
中國的古代貴族城堡,王家大院
王集大院的歷史記憶
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靜升村王家,來自晉陽。為晉陽王氏後裔,世居靈石縣禹門外溝營村(今靈石縣富家灘溝峪灘村)。元代皇慶年間(公元1312年),族人王實遷至靈石縣靜升鎮靜升村定居。由農及商,人丁興旺,繼而讀書入仕,遂「以商賈興,以官宦顯」。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旺族。歷經十幾代人繁衍,至今已傳至二十六世。因為王實前輩無族譜可考,即尊王實為靜升王家始祖。據現存《靜升村王氏源流碑記》所載,早在明代天啟年間,靜升王家已是「士者經史傳家,英輩迭出。農者沃產遺後,坐享豐盈。工者徹通諸藝,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江湖,據資千萬。」
萬億資產從豆腐小本生意開始
鼎盛的王家從做豆腐開始
王實,字誠齋,生一子名秀。王實初居靜升村,以佃田為生,閒暇時墾荒造田自耕,天長日久,便有了自己的幾畝薄田,即成為自給自足的耕農,王實除了種地以外,還學的一項做豆腐的手藝,他做的豆腐堅而不硬,嫩而不散,加上他待人真誠,豆腐是老少皆宜,因此當地人都愛買他家的豆腐,一時豆腐生意十分紅火。
明代手工業蓬勃發展以及山西晉商的崛起,使得王實逐漸由農耕轉向經商行業,王家從第十代便開始經營棉花、雜貨及典當行業,但還是初創階段,沒有什麼規模,也就是小打小鬧而已。家族成員還是以農耕為生。王家在種田和做小買賣的同時,十分重視對於後代的教育,其家族從八世開始,讀書人逐漸多了起來,到十八代時共出「生員」129人,「監生」211人並出過「舉人」、「進士」若干。王家對修建文廟、辦私塾、建學堂等有關教育公益事業非常關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並且是大力支持。
王家鼎盛的繁衍
王家從六世起分五大支係為金、木、水、火、土,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89年),又改為仁、義、禮、智、信五支。王家從第十代開始經商,到十一世即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逐漸成為當地的富商。據明代天啟年間有關碑記:「王家是士、農、工、商全面發展且業績顯著,資產頗為豐厚,確實是當地的大戶人家。
王家從十三世步入清朝。十三世王興旺叔侄看到明末之後,平原地區農桑受到戰亂破壞嚴重,尤其是牲畜特別短缺,便瞄準這一商機,攜手侄兒往返冀、魯地區販運牲畜,憑著講義氣、講信用、有現銀等優勢,不僅溝通了沿途各個關卡,同時結交了很多燕、齊豪勇義士,很快就打通了晉、冀、魯、蒙貿易通道。買賣是越做越大,資本是日益增加。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吳三桂發生叛亂,清政府急需兵馬糧草,王家兄弟立即將家裡的24匹良馬免費送到平陽府支援平叛,受到平陽府及步軍統領的誇讚。從此以後王家受命為朝廷辦理軍馬糧草事宜,王家從中不僅獲利不少,而且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平叛獲得成功。步軍統領上奏朝廷,王家受到康熙帝的獎尚。王家也藉助朝廷的勢力,生意規模越來越大,很快就成為當地的富商,也成為遠近聞名的大財東。與兩渡的何家、蒜峪的陳家、夏門的梁家並稱靈石四大家族。
王家由農及商,耕讀傳家。並且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與文化層次。為其家族成員步入仕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王家從十三世到十五世間開始為官為宦,十四世王廉受首先以2000兩銀子為其子王夢簡捐得個「州同加五級」官名,後又誥受為「中憲大夫」。此後王家被朝廷任命的共有52人次。有二品資政大夫3人次(正二品)、有通議大夫3人次(正三品)、太僕專卿3人次(從三品)、中憲大夫14人次(正四品)、昭信校尉4人次(正四品)朝議大夫6人次(從四品)、奉政大夫5人次(正五品),王家最大的官是正二品,即十八世孫王青傳,任戶部廣西司郎中。
王家由耕讀傳家,因其經商有道逐漸壯大發跡,之後便大興土木,不斷營造豪宅、祠堂、祖廟、牌坊。從康熙年間一直修到嘉慶年間。現在保存完好的住宅面積達45萬平方米,占地面積達73.5平方米,比北京故宮還大1.5萬平方米。經濟實力可見一斑!
財富就像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為富要仁是王家經商的傳統
晉中市在全國赫赫有名的「王家大院」就是王家的祖籍,其房屋建築之所以保存的如此完好與王家的祖訓有著很大關係!王家雖然通過艱辛創業、努力拚搏後富起來了,但是王上上下下十幾代人都恪守一條:「為富要仁」!比如說捐助公益事業、幫助困難群體、支持國家大局,如果國家政權不穩定,戰亂頻頻,商人也做不成買賣。這個道理誰也懂!所以對當政的支持,也是在保護自己。這裡也體現了一個人或一個家族對社會的「擔當」。反過來說國家安穩,商人的經商環境也會越來越好,你對政府的支持,那麼政府也會保護你的人生安全和財產安全,「王家大院」歷經這麼長時間風吹日曬、雪雨洗滌、塵土侵蝕還保存的如此完整,道理也許就在於此。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e44lmg4.html
--------------------------------
2012山西自由行~比喬家大院更有看頭的王家大院  https://bit.ly/3bSIYyu
王家大院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是中國最大的民居建築之一,也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築群。王家大院 距離平遙古城35公里。該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重要代表,在2006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還沒到山西之前聽過的晉商大院只有"喬家大院",會聽過也是因為電影和電視的關係 
所以原本在規劃山西行程時,也就不免俗的把喬家大院規劃進來 
但經過研究之後發現,其實在山西的晉商大院比比皆是 
真要比起來喬家大院還算小的咧,於是這次捨棄都是旅遊團的喬家大院 
選擇大部分網友推薦的王家大院 ,果然這是明智的選擇
不過除了王家之外,還有榆次的常家莊園也很旺喔! 
101.7.12
沒親眼看到,真無法想像宅院竟然會比城堡還大!!!果真是名不虛傳啊~
看看人家宅院的大門簡直就像個城門,四周還有城牆喔~
王家大院 全年無休
大陸地區的景區售票口幾乎都是這麼古色古香
王家大院 全票66元人民幣,半票33元
再次提醒~
若有學生証,來大陸旅遊一定要帶來,憑學生證一律半價,真是省很大啦(台灣的學生證也能用喔)
門票可當明信片使用,不過我當然捨不得用囉
要進入王家大院 囉~好像要進入城堡一樣
一進門就有個陡坡迎接我們
今天陽光普照,晴空萬里 ,而且也有在山西難得看的到的藍天白雲
逛完王家大院 時已經快變人乾了
一個宅院竟然能做出建築分布圖,真是太厲害了
從維基百科上的資料可以知道~王家大院 總面積有15萬平方米耶(聽說比紫禁城還大)
目前開放的僅佔總面積的五分之二而已(還而已咧~走到腿都快廢了)
除了建築分布圖,還有模型可供參考~
目前王家開放的有東大院高家崖和西大院紅門堡
這二大院中間有一座橋相通,大門進入的就是高家崖
過了陸橋就是紅門堡了
從模形看的出來,紅門堡的建築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這裡的建築走道是二橫一豎(也就是一個"王"字)
首先參觀的是高家崖的部份
王家的後代有很多是當官的,所以非常注重門面
這裡不是因為宅院大才出名的,而是有非常多精美的磚雕、石雕和木雕
宅院裡幾乎都是窯洞的設計
二樓幾乎都有開放參觀
雖然同住在大宅院裡,但宅院裡每一戶都是獨立門戶
每一戶的建築結構幾乎都一樣
在裡面像是在走大迷宮一樣,若沒指標真會迷路哩
這三尊是王家的創始祖先
王家的祖先剛遷到山西時是以賣豆腐起家的,但當時並沒有因為豆腐而致富
王家是因為後代子孫經商的關係才漸漸富有的,不過他們對祖先還是非常敬仰與尊敬的
在王家大院 到處都看的到各式各樣的石雕,而且雕的東西幾乎都不一樣喔
窗戶上有漂亮的木雕
這大概是高家崖唯一禁止遊客進入的地方(我好奇的探頭望一眼,原來裡面是他們的辦公室)
真的是好棒的宅院
燈籠上的大夫第是古代中國高級官吏修建府邸的一種通稱
這裏應該是宅院的側門
好可愛的大象石雕跟石獅
屋簷上也有很多石雕
回望高家崖長廊~我們終於逛完高家崖要到紅門堡了
過了這個拱門就是連接高家崖和紅門堡的陸橋了
陸橋過去就是紅門堡(真的很像一座城堡)
還有城牆喔
眺望周邊風景
這裡應該也是側門,我發現這裡的出入口都是斜坡
應該是設計讓車子也能通行的,不然這宅院那麼大,每天這樣走怕腳底都長繭了吧
又是精美石雕
同樣是窯洞建築
我發現紅門堡這裡的建築好像比較沒有經過翻修,非常原汁原味
紅門堡這裡的建築雖然成王字排列,但內部建築跟高家崖其實是大同小異
所以參觀到這裡已經沒有剛進來時的興奮
反倒開始覺得有點枯燥乏味(可能是快被太陽晒昏的關係)
因為有種腿快廢掉的感覺,所以紅門堡這邊我們直接快速晃過去
但其實紅門堡比高家崖更有看頭的
樓梯上去二樓的景象(又窄又陡的樓梯啊)
石雕真的好多啊~
二樓可通往隔壁幢
每一幢長的幾乎都一樣
紅門堡這邊現在稱為"中華王氏博物館"
這裡的房子都是蓋在斜坡上,所以非常有層次感
坡度真的很陡喔
以前的私塾現在變為豆腐展示館(王家的祖先是靠豆腐起家的)
走到這裡也快沒力了
回頭望望紅門堡發現我們只參觀了約三分之一啊(紅門堡的部份)
--------------------------------
乾隆四十五年奉旨旌表王夢鵬建的孝義坊
    王是大姓,主要有太原和瑯玡兩支,靈石靜升王家屬太原。
    南宋初,他們的始祖王實,來山西靈石縣溝峪灘,以賣豆腐為生。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王誠齋到靜升村開基,世代務農,到明天啟年間,據說已是人丁昌旺。清初,十一世王興旺開始接觸商業,率族人走販牲畜。第十二世王謙受、王謙和兩兄弟,正值康熙平三藩,為清軍籌辦軍馬糧草,不但致富,而且開始和官府往來,康熙六十一年(1723年)榮赴千叟宴,御賜龍頭枴杖。人一富,成了鄉紳,捐獻攤派就不可免,十一世王麟趾、十五世王夢鵬、十六世王中極、十七世王如璣都有大筆捐獻的記錄。乾隆五十年(1785年)王中極也赴了千叟宴,御賜銀牌一面。
    商宦之家,通過科舉、捐納取得功名官銜者不少,有的就此步入仕途。十七世王如玉以貢生授貴西道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戰死於小大金川之亂,其子榮紫蔭授知縣,官至寧夏道台,其侄肯為官湖南寶慶知府,肯任官戶部廣西清吏司郎中。
    明萬曆開始,静升王氏家族的住宅,就從村裡,由西向東,由低到高,不斷延伸。後來就在聚落裡開始修築堡子,一直到嘉慶年間,共修建了紅門堡、高家崖堡、西堡子、東南堡和下南堡等五座堡群。據說當時還依據“龍、鳳、虎、龜、麟”五種靈瑞之象建造。紅門堡居中為龍,高家崖堡居東為鳳,西堡子居西為虎,東南堡為龜,下南堡為麟,這個說法,我是不信的。不過,他們營造的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北京故宮的15萬平方米可大多了。静升村“九溝八堡十八巷”,王家就佔了五溝五巷五座堡。現在所說的王家大院 ,說是“五巷六堡一條街”,六堡分別是恆貞堡(紅門堡)、視履堡(高家崖堡)、崇寧堡(西堡子)、和義堡(東南堡)、拱極堡(下南堡)和凝固堡(大小堡子),一條街是“五里長街”。
    崇寧堡現在是溫泉旅館,開放參觀的是紅門堡、高家崖和孝義祠。
    紅門堡始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完成,總面積2.5萬平方米。應該是十六世二十多位族人集資興建的。主巷道,人稱龍鱗街,與三條横巷組成一個“王”字。三條橫巷也將院落分成四排,從上往下,依次底甲、二甲、三甲、頂甲。頂甲有花園,有六座院落,其餘各甲都有七座院落,共計27座,每個院落主人都有性情,也有不同的風格設計。像:位於紅門堡二甲西巷的司馬院,為十六世王寅德宅院,特色為“一關轄三門,三門通四院”,四院各以加官、進祿、增福、添壽為主題。另如:位於紅門堡三甲東巷的綠門院,為十六世王中極宅院,庭院雕飾講究,其中木雕挂落“满床笏”,石雕“四愛圖”最為極品。
    高家崖由十七世王汝聰、王汝成兄弟修建的,始於嘉慶元年(1796年),成於嘉慶十六年(1811年),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不規則城堡式住宅群,主體是敦厚宅和凝瑞居兩個三進四合院落,是汝聰、汝成兩兄弟的住所,格局相近,同中有異。後面是北圍院,另外西南和東北各有大小偏院。裡頭的房間,又有堂屋、客廳、廂房、繡樓、過廳、廚房之別,各自都有書塾,但書院、花園是合用。紅門堡是西大院,各個院落都有它的特色,
孝義祠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為旌表十五世王夢鵬,敕建孝義坊,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坊成,再擴建為祠。
中國人愛比較,來到山西,喬家大院就難免上嘴,其實晉地還有榆次常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等,外省也有很多大莊園。喬家之所以紅,說是拜媒體之賜,也不為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從“三晉第一宅”到“華夏民居第一宅”,從“山西紫禁城”到“中國民間故宮”,還說“王家歸來不看院”。我想,王家大院 決不只是憑藉著佔地面積的廣闊而已,主要還在堡寨磚牆圍繞出來的氣勢,還有屋舍院落排列出來的格局,都不是其他民居展現得出來的丰姿。更難得的是,在沒有光鮮奪目的琉璃磚瓦搭配下,充分運用精美細膩的木石磚雕,增添生活空間的華麗,這才顯得出它民間皇帝的架勢。
平遙長途汽車站有王家大院 的旅遊專車,來回車程各需1小時,參觀時間約2小時,時間緊了些。雖然也租了語音導覽,但時間不夠,也沒想仔細品味。
我家族譜也強調發自太原,不過,聽說天下王姓都喜歡以太原為郡望,我還安份當我的南方客家人好了。先人們在不同的時空,各自發展,我對靈石王家沒有與有榮焉之感。像這樣的商宦人家,人才輩出,不可以一直在擁擠空間,守著先人的產業。有人說他們道光時開始賣房子,我想應該是賣田產;也有人說光緒十七年(1891年)典給田家,成了田家大院,我想花點時間研究古代房產典賣制度,也不會相信了。但現在裡頭不住人了,成為觀光產業,卻是個事實。從民間莊園到古蹟名勝的過程,也應該是老院子的一部分,我期待當地文史工作者也能留意這些。
(晉)王家歸來不看院?──王家大院 @ 二魚的古蹟歷史建築之旅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3rxCxC
------------------------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 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 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A級景區。 [1-2] 
2020年2月,為感恩抗擊新冠肺炎的廣大醫務工作者,景區自恢復開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醫護人員免費開放。
王家大院的建築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既提供了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了內在私密氛圍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貴賤有等,上下長幼有序,內外男女有別,且起居功能一應俱全,充分體現了官宦門第的威嚴和宗法禮制的規整。
高家崖建築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間,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為三進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旁的綉樓外,又都有各自的廚院、家塾院,並有共用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 周邊堡牆緊圍,四門擇地而設。 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門多達65道,又獨立成章。 [4] 
院落特色。
紅門堡建築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 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左右對稱,中間一條主幹道,形成一個很規整的"王"字造型。 同時隱含"龍"的造型。 堡內88座院落各具特色,無一雷同。 [4] 
景觀景點。編輯。
高家崖建築群。
高家崖建築群由靜升王氏十七世孫王汝聰、王汝成兄弟倆修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至嘉慶十六年(1811年),面積達19572平方米。 所有建築嚴格按照封建等級制度建造,院內雕藝精湛的磚、木、石三雕裝飾品,題材繁多、內容豐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獨特的治家理念。 [5] 
紅門堡建築群。
紅門堡建築群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總面積25000平方米。 整座建築依山而建,從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組成,左右對稱,中間主巷道與三條橫巷,組成一個規整的王字。 29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結構和裝飾上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設立於紅門堡的中華王氏博物館、力群美術館。 [6] 
司馬院。
司馬院位於紅門堡二甲西巷,是王氏十六世孫王寅德的宅院。 該院落特點為一關轄三門,三門通四院。 四座院落主題各異,分別為加官、進祿、增福、添壽。 [6] 
綠門院。
綠門院位於紅門堡三甲東巷,是十六世孫王中極的宅院。 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 庭院裝飾華麗,雕刻講究,尤以木雕掛落"滿床笏",石雕"四愛圖"為最。 [6] 
頂甲花園。
紅門堡共用的花園,為前園後院佈局。 前面四座花園,連環緊套。 後院環境幽雅。 [6] 
孝義祠。
靜升王氏家族五座祠堂中最小的一座,於1998年對外開放。 位於高家崖、紅門堡兩大建築群的南坡下臨街處,為晉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孝義祠是在孝義坊的基礎上擴建的。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上為旌表王氏十五世孫王夢鵬的孝行義舉而下旨為其修建孝義坊,乾隆五十一年牌坊建成,後又於嘉慶元年擴建為孝義祠。 祠堂坐北向南,分樓上樓下兩院,總面積428平方米。 院內一層有正窯三間,陳列靜升王氏宗祠、王家墳塋模型以及記載王夢鵬一生孝行義舉的立體雕塑。 樓上正廳五間,為供奉祖先的牌位之地,前面有一座坐南朝北的戲台,歇山頂,四角挑檐,平面呈"凸"字型,有元代戲台遺風。 [7] 
資壽寺。
位於王家大院以西兩公里處的蘇溪村,始建於唐懿宗鹹通11年(西元870年),距今有1100多年的歷史,經宋、元、明歷代擴建和補修形成當代的規模,現存建築以明代為主。 1986年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辭典》,2001年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總面積17000餘平方米,分前後三進院落,共15座殿堂。 以元代壁畫和明代彩塑藝術著稱於世,並因十八羅漢頭像失而復得名揚海外。 作為千年古剎,資壽寺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三個方面:一是壁畫。 資壽寺的壁畫既有外來藝術的痕跡,又有強烈的本土風格,彙聚了唐宋元明歷代不同特徵的大量壁畫。 二是明代彩塑。 資壽寺有大小塑像150餘尊,其中大的3米有餘,小的不足10釐米,無論是表情動作、衣飾著裝,還是著色用彩都刻畫的非常細膩。 三是藥師佛殿的藻井。 藥師殿殿頂的裝飾堪稱一絕,尤其是正中的兩組藻井,一大一小,一方一長。 其中大的是由256組鬥拱,分四層向上疊澀收縮而成,中間雕刻鎏金八卦蟠龍;小的由100組鬥拱分兩層疊澀而成,中間為二龍戲珠。 [8] 
靜升文廟。
靜升文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王家大院風景區內。 始建於元惠宗至元二年(西元1336年),已有近7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鄉村文廟。
靜升文廟規模雖小,面積僅3500平方米,卻有棂星門、泮池、狀元橋、大成門、大成殿、尊經閣等一系列的建築,並配有被稱為"天下第一壁"的雙面鏤空石雕"鯉魚躍龍門"午壁。 [9] 
建築藝術。

靜升文廟位於中國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緊鄰王家大院,1996年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靜升文廟是一個鄉村文廟,始建於元至元二年(1336年),現有影壁、奎星樓、欞星門、泮池、狀元橋、大成門、大成殿、寢殿、尊經閣等建築。靜升文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RpcKkQ


王家大院的建築,有著 「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的特徵。 且凝結著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
三雕藝術。
王家大院的磚雕、木雕、石雕題材豐富、技法嫻熟,大量採用了世俗觀念。
灵石县王家大院
靈石縣王家大院(28張) 。
認可的各種象徵、隱喻、諧音,甚至禁忌的藝術形式,在文人、畫家、雕刻藝人的共同參與下,將花鳥魚蟲、山石水舟、典故傳說、戲曲人物或雕於磚、或刻於石、或鏤於木,體現了清代建築裝飾的風格,將儒、道、佛思想與傳統民俗文化凝為一體。 [10] 
建築裝飾。
王家大院的建築裝飾,是清代"纖細繁密"的集大成者,結構附件裝飾均絢麗。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19張) 。
精緻、雍容典雅。 如穿廊上的鬥拱、額枋、雀替等處的木刻,柱礎石、牆基石等石刻裝飾以及各院落內的楹聯匾額,形式多樣,做工極佳,體現了中國古代北方地區民居 "堅固、實用、美觀"的建築特點。 [11] 
歷史文化。編輯。
家族史略。
靈石靜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慶年間(1312年—1313年),先祖王實遷至靜升村后,靜升王氏從耕作與兼營豆腐業開始,由農及商,由商到官,家業漸大,家資漸厚,聲名漸高,在此前提下,其後大興土木,營造宅第,自是常事。 王家最早築屋舍於村西張家槐樹附近,之後,由西向東,從低到高,逐漸擴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龐大的建築群,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以上。 據《靜升村王氏源流碑記》載,啟年間,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讀為本,有的不持續以商發展,有的滿足於一官半職,有的安樂於錦衣玉食,不少人既無承繼先業之志,亦無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為盜賊、乞丐或不惜賣兒賣女之"莠民"。 王氏家族從十三世進入清朝。 鼎盛於康熙、乾隆、嘉慶年間。 其時,除大興土木,營造住宅、祠堂、墳茔和開設店鋪、作坊外,在當地還辦有義學,設有義倉,修橋築路、蓄水開渠、賑災濟貧等,善舉不斷。 從十八世以後(清道光年間)逐漸衰敗。 大院內再無人居住。 [12] 
文化研究。
楹聯匾額。
楹聯匾額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比如 "映奎"、"桂馨", 是期盼子孫科考順利,出類拔萃; "觀我"、"視履",是警示做人要時刻規範自己的行為;"就日瞻雲"顯示謁見帝王之榮耀。 楹聯匾額作為文化的象徵,使得以商發家的王家有所品位,並潛移默化地薰陶著世代子孫脫胎換骨,識禮守制,謹遵祖訓,引導他們在一條既定的路上有所作為,不斷推動著家族的興旺發達。 [13] 
珍品。
一、聖旨:這是王家後人歷經數代保存,后來自願捐贈的嘉慶年間頒發給王家的一道聖旨。 這道聖旨不僅是王家先祖留下的一份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對於研究清代歷史、文書制度、官制、書法、針織等方面的演變、發展具有參考價值。
二、千工床:敦厚宅後院"洞房"內擺放的"千工床",採用雕、嵌、描、繪等多種裝飾技法,以最能體現喜慶氣氛的紅色為主色調,搭配鮮豔欲滴的中國紅,彰顯富貴的金漆,顯示了其作為"婚床"的獨特風采。
三、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凝瑞居大廳內陳列的「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為刊印本,但對研究中國疆域和行政區域的歷史變遷是一份寶貴的科學資料。
四、其它傢俱:有在花梨木中間鑲嵌螺鈿並得以完整保存的書櫃式多寶閣,以及許多用紅木、梨木、櫸木等珍貴硬木精心打造的精美古典傢俱。 [14] 
影視文化。
很多影視的拍攝都在王家大院取景,例如:《榆陽秋》、《刀客家族的女人》、《鐵梨花》、《呂梁英雄傳》、《殺虎口》、《古鎮大河》、《滄海桑田一百年》等影視作品
王家大院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bXitb9
----------------------------
https://is.gd/TOGhMw
景區簡介:
  山西靈石王家大院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清朝年間所建,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是我國最大的民居古建築群,為是晉商大院的典範,其建築藝術和文化價值都堪稱中華一絕。
景點分佈: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家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
王家大院景區位於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包括王家大院、資壽寺、靜升文廟三個已開放的景點。王家大院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靜升王氏家族於明清兩朝、經300餘年修建的一組大型建築群,總面積25萬平方米,現已開放的三座城堡依山而建,層樓疊院,氣勢雄宏,結構奇巧,院內的磚、木、石“三雕”裝飾品隨處可見,內容豐富,雕藝精湛,堪稱一絕。王家大院自開放以來受到國內外遊人的一致好評,被稱為“華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的紫禁城”和“中國的民間故宮”。
山西晉中市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建築規模宏大,擁有 “五巷”、“五堡” 、“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 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家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王家大院作為中國傳統的建築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開放近10年來,在海內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還有一個流 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王家大院作為中國傳統建築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開放近10年來,在海內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 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山西靈石王家大院門票丨Trip.com https://bit.ly/2RpX0hq
------------------------------
游山西 話晉商 https://bit.ly/3htxFxC
導言——回望晉商的文化之旅
那一片浩瀚的鹽池——晉商的起點
湮沒在歷史中的晉商——早期晉商發展史
黃河邊上的鐵牛——冶鐵業與晉商的興起
西門慶送給妻妾的潞綢——絲綢業與晉商的興起
并不遙遠的駝鈴聲——晉商清代的駝幫
來自北方的商機——“開中制”與晉商
從“開中制”到“折色制”——政策變化中的晉商
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走遍全國的晉商
第一桶金由何而來——晉商早期發家史
兩代晉商不一樣——明清晉商的差異與聯系
現代 鄉下祖父的祖父——票號業前的晉商金融業
到平遙,別忘了日升昌——晉商票號的興起
如何匯通天下——票號的業務
制度決定成敗——晉商票號的股份制
無規矩不成方圓——晉商的內部管理制度
得三晉英才而經商——晉商的用人與激勵機制
道德、制度與約束——晉商的內部約束機制
民間皇城中的王家——歷史最長的晉商家族
關公是個符號——晉商的企業文化
慈禧住進大德通——晉商與官本位
九米斗室中的“階級斗爭”——日升昌票號的“雷毛之爭”
危機與機遇——社會動蕩中的晉商票號
風雨飄搖中的掙扎——票號業的苦難經歷
日升日又落——日升昌的衰亡
沒有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票號組建 的失敗
弱國無強商——晉商茶葉貿易中的挫折
坎坷的工業救國之路——晉商與近代工業
晉商起源的一個傳說——平陽亢氏的起家
官商一體成巨富——明代蒲州張王兩家
靠官還要靠自己——明代蒲州商人范世逵
小荷才露尖尖角——明代的晉商
成也官,敗也官——清代皇商范家
清代的“福布斯”排行榜——清代晉商的富商巨賈
山西的天空群星燦爛——晉商中的掌柜們
此孔非彼孔——孔祥熙并非晉商后人
山西人不“摳門”——晉商的大氣
遍及各地的會館——晉商的群體精神
山西人不浪漫——晉商的家庭
創造財富的那一半——晉商中的女性
常家的戲樓——晉商的慈善事業
經濟搭臺,文化唱戲——晉商與文化
太谷燈下的悲劇——晉商后人的墮落
輝煌中的陰影——晉商的另一面
晉商與傳統文化——最后的思考
    到山西一定要去喬家大院,甚至不少人是為了看喬家大院而去山西的。這是因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和電視劇《喬家大院》極大 地提高了喬家大院的知名度,不少人認為喬家大院就是晉商大院的典型代表。其實山西這種晉商大院有很多,至少有兩座大院比喬家大院 更有氣勢,也更精美。那就是晉城市的皇城相府 ――《康熙字典》的 主編陳廷敬家族的大院,以及晉中靈石縣被稱為民間皇城、*國** 大院的王家大院。
    從臨汾向北沿大運高速,過洪洞和霍州就來到了靈石,靈石是晉 中*南端的縣。王家大院就在晉中綿山腳下靈石縣的靜升村。這座大 院的主人王家是晉商中歷史*長的家族,從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 經二十八代人。能建起這樣的大院的,當然是富商之家。我們到這里 旅游不僅要看大院的宏偉與精美,還要回望王家經商致富的歷程。
    靜升村的王氏有三支:“中王氏”“東王氏”和“西王氏”。后來成 為晉商大家族的是西王氏。西王氏始祖為元皇慶年間遷至靜升村的王 實。起初他以佃耕為主,逐步有了幾畝薄田,成為自耕農,閑時在家 做豆腐。他做的豆腐堅而不硬、嫩而不酥,加之他人如其名,童叟無 欺,處世誠懇和藹,因此生意越做越好。晉商中的許多大商人,如曹 家、喬家和王家一樣都是做豆腐起家,所以山西人有“要想富,做豆 腐”之說。
    王家的經商與大院都始于王實。據傳,王實有一天外出賣豆腐路見一老人病倒于草叢中,于是背回家尋醫問藥,悉心照料。老人病好后又留他小住休養。有一天老人登上黃土高坡,發現靜升村的九溝聚風水吉相,而且似乎聽到鳳凰清音起伏不絕,認定這是塊風水寶地, 就讓王實在此建房。王實有些錢后就按老人之言在村西一棵老槐樹東 側修建了兩座宅居。其子孫繼續擴建,成為后來的擁翠巷(人稱王家 巷),就是今天王家大院之始。
    到第三代王家已開設豆腐坊、醋坊、油鋪、糧雜貨鋪、典當鋪、 錢鋪等多家商業鋪店,到六世王賢時已成為“本鄉富家翁”,院落向 東西兩個方向繼續拓展。
    明代是晉商馳騁天下的時代,也是王家大發展,由耕讀之家轉 向商賈之家,成為巨商大賈的時代。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 八世王可才在靜升村創辦“寶和樓 ”,經營金銀器和飾品的手工制 作。王家從十世起開始經營棉花、雜貨和典當業。明隆慶五年(1571 年),政府開放北部邊疆貿易,十一世王新命和十二世王大紀、王大 清等人抓住這一機會,投靠霍州皇室朱千聰,與族人、村人聯手,北 上縣城關口,在晉京之間奔走經營,終成巨商。十三世王炳然在河北 巨鹿和河南浚縣創辦“萬豐公”糧莊。王炳然堅持“買賣不爭毫厘, 生意全憑信義”的理念,平常秤平斗滿,災時減價平糶,重義輕利, 頗得人心,王家的買賣因此越做越大。到明末天啟年間(1621―1627 年),王氏家族已成一方富紳,人丁興旺,亦成為山西**家族。
    清朝建立,海內統一,為王氏家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清順 治、康熙年間十三世王興旺與其子侄于晉、陜、蒙、豫、冀、魯一帶做 糧食、牲畜生意。這時他們結交了許多達官貴人與燕趙豪杰志士,打 通了北方貿易的通道,資金積累到10萬兩白銀。康熙四年(1665年), 王家建“擁翠”和“鎖瑞”兩巷住宅,10年后又建了義安院。
    十四世王謙受、王謙和、王謙讓、王正居、王謙美兄弟五人又使王家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叛亂,王氏兄弟為政府籌集軍馬糧草。平定三藩后,王氏兄弟受到朝廷嘉獎, 名噪京畿,資產達20萬兩白銀。這時,王家把原來分散的宅院聯成里 仁、擁翠、鎖瑞、鐘靈、拱秀五條巷,奠定了今日王家大院的基礎。這 時,王家的“寶和樓”與“萬豐公”生意興隆,又有經營皮貨的“廣 順號”等商號,并以王家醋坊為基礎制成“王家香醋”,創辦“德和 源”“德和誠”兩家商號經營,還在薊州(今天津薊縣)開辦“廣順 號”,經營絲綢、布料及皮貨,信譽卓著,名盛一時。
    王家在富起來之后極為重視教育,辦學教育子孫及鄉人。從十五 世王夢簡開始,或正途科考,或異途捐保,或祖德蔭襲,“功名磊落者 代不乏人,身列儒林名登仕籍者五十余人”。從此由富商之家轉向商 宦之家。康熙六十一年(1723年),年過七旬的王謙受奉旨以京畿富 紳的身份參加“千叟宴”,并受御賜龍頭拐杖一把。
    乾隆時期,王氏十五世王夢鵬兄弟、十六世王生炳兄弟、十七 世王如璣兄弟、十八世王世泰兄弟,在直隸、山東各地開當鋪、辦 錢莊,實現了家族財產滾雪球式的發展,并向利潤豐厚的鹽茶貿易 轉移。到乾隆后期,王家為鹺務(鹽務)、為領運(販運)者不一其 中,如十六世王中極等為子孫謀求到了簽發鹽茶專賣證書的官員; 十七世王鳳山任甘肅涼州莊浪茶馬同知,王納任山東鹽運司濱東分司 運同;十八世王世泰嘗領河東鹽務(運城鹽務),王錫蒲任甘肅寧州 知州兼平涼鹽茶同知,王臣敬任長節鹽運司天津分司運同;二十世王 鴻漸任兩淮鹽運司;等等。這些官職品級并不高,但為王家從事鹽茶 貿易提供了方便,實現了官商結合。當時王家的經商范圍遍布于長城 內外、大江南北,直至閩粵沿海和云貴高原。
    在經商致富的過程中,王家大院也在不斷擴張。乾隆四年(1739年),王家在東山梁上建立恒貞堡(紅門堡),有院落88處,房屋近800間。乾隆十三年(1748年)向南擴建凝固下堡,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村南建“和義”“拱板”兩堡,乾隆末年建成鐵門院。嘉慶元年(1796年),又在高家崖動工,16年后建成“視履堡”,總面積近30 畝,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間。王氏歷經140年,建成了今天宏偉的 王家大院,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院內有鄭板橋、祁?藻、孫嘉淦、 史梅玨、梁詩正等名人達官的題字。在清乾隆、嘉慶年間,王氏家族 達到了*峰。
    道光之后,王氏家族在十八世、十九世之后走向衰落。盡管也有短暫的復興及在歷**值得注意的人物(從道光到光緒年間仍有31 個進士、1個舉人),但總體走向衰亡。其間的原因一是外部環境的 變化,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都對王家的經商活動有不小的打擊。 但更重要的是長期的富有使后世子孫成為紈绔子弟,奢侈成性,坐吃 山空,無度揮霍,甚至個別還淪為盜賊。王氏子孫沿街乞討者有,賣 兒賣女者有,出賣祖院者也有。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王氏家族 二十一世王欽讓賣掉靜升本地、晉南、晉中、石家莊、保定及京津一 帶的多家商號,舉家南遷到四川,只留族人王修敬看管紅門堡內的新 宅院。一代富商就這樣隨風而去了。
    你在王家大院能看到其當年的輝煌,但更能從其由興至衰的歷史中體會到許多人生的哲理。
游山西 話晉商 https://bit.ly/3htxFxC
------------------
王家大院夜景。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距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風景區4公里,是山西省推出的晉商民俗線路中的名院精品。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大西高鐵靈石東站距王家大院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明清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明萬曆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建築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已開放的恒貞堡(龍)、視履堡(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全封閉城堡式建築
視履堡、恒貞堡、崇寧堡三組建築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窯洞瓦房,巧妙連綴。於貌似千篇一律中千變萬化,在保持北方傳統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出各自卓越的個性風采。
視履堡建築群內的兩主院均為三進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廂的繡樓外,還有各自的廚院、塾院,並有共同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家丁院)。周邊牆院緊圍,四門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有院、門裡套門的迷宮式感覺。
總體布局隱藏王字
恒貞堡建築群的總體布局,隱一個「王」字在內,又附會著龍的造型。除前堂後寢的院落外,為順應地形,一部分又應變為前園後院。有的富麗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磚、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樸粗獷,還保留著明代風格;大多數建築則同視履堡一樣,皆清代纖細繁密之典範。
崇寧堡建築群的總體建築與恒貞堡相似,建築意象為「虎臥西崗」的院落布局,整體建築古樸典雅,現辟為溫泉度假酒店。
王氏宗祠分上下兩院,功能齊全,設計考究,祠前有精雕細刻的「孝義坊」。
王家大院作為大陸優秀的傳統建築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還有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著名影視拍攝基地
王家大院還是倍受關注的影視拍攝基地,近年來先後有《滄海桑田一百年》《古鎮大河》《關中往事》《熬年》《呂梁英雄傳》《殺虎口》《鐵梨花》《義薄雲天》《關中風雲》《白銀帝國》《囧探佳人》《奪寶》《紅軍東征》《刀客家族的女人》和《榆陽秋》等十餘部影視劇在此拍攝。
王家大院開放十幾年來,已經成為大陸的知名品牌。1999年被評為「山西省十大著名優秀旅遊景區」和「省級文明景區(點)」;2001年通過了ISO 9000國際品質管制體系認證;2002年初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品質萬里行」示範單位;2003年被評為「中國(首選)十佳文明示範旅遊景區」;2004年被大陸文化部命名為山西省首批唯一的「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06年被大陸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2月15日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07年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示範區」;2008年被評為「中國文化旅遊十大品牌」;2009年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築」;2013年通過旅遊服務標準化試點國家級驗收;2015年榮膺「全國十佳明星景區」稱號。
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百年傳承、晉商典範
家風名揚海內、巨宅存世百年
民居瑰寶、王家大院
天上取樣人間造、雕藝精湛世上絕──劉金鐘
南北交輝,民宅奇葩──力群
儒學千年家園夢、留于靈石半山間──余秋雨
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王魯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