狻猊(石獅+香爐+屋頂九個走獸)是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一說是第五子,另說是第八子)。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像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常出現在中國宮殿建築,佛教佛像,瓷器香爐上/騎鳳仙人-姜太公,後面依次排列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2w2s2oE


獸紐印紐-用龜、駝、龍、鳳、虎、螭等獸類形象製作的紐。「四大印石」中名氣最大的壽山石。印章本身,因石材的斑斕色澤,印紐雕刻的日臻完美,逐漸演變成一種獨立的、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作為印章頂部的造型與紋飾,不同題材的印紐皆是中華文明的印記。壽山石印鈕雕刻最初以古獸為主,逐漸發展至有博古圖案、翎毛、魚蟲、花果、人物等多種類型。古獸雕是壽山石雕中的精品/辟邪 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而這種猛獸分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為「貅」。在古時,這種瑞獸分一角和兩角的,一角的稱為「天祿」,兩角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唐代海獸葡萄鏡是中國銅鏡藝術皇冠上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是中國4000多年銅鏡發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鏡種之一,是無數銅鏡收藏家、收藏愛好者追捧的對象

3o0n000385q0279ppn14wwweqcschxwwweqcschxeeepfhihhzwwweqcssax30497a6e6a696d71795330497a6e6a694675646d30497a6e6a696a54726e30497a6e6a6952476a712020-09-04_2045192020-09-04_2045022020-09-04_2044493o0o00037rp878458q1s
海獸葡萄鏡,又稱海馬葡萄鑑[1]、狻猊葡萄鏡、瑞獸葡萄鏡,是唐代的一種銅鏡子。[註 1]
海獸葡萄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F1SxyO
歷史
在隋代及唐代,以瑞獸和葡萄構成主題的紋飾頗為流行。一般相信海獸葡萄鏡出現於唐高宗在位及武則天執政年間(649年至705年)[2]。因為考古學家曾於1958年陝西西安洪慶村獨孤思貞(死於武則天在位時)的墓穴中出土過葡萄鏡[註 2],反映該類紋飾在隋代及唐代年間最為流行。但獨孤思貞墓中的葡萄鏡並非最早出土的同類鏡子。最早出現的是在1970年代於陝西禮泉縣馬寨村鄭仁泰墓中出土、產於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的瑞獸葡萄鏡。[3]事實上,自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至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皇室墓穴普遍都有陪葬品海獸葡萄鏡。海獸葡萄鏡在唐代鏡子的紋飾中,構圖最為繁縟,鑄造工藝最為複雜而精湛。葡萄鏡的構圖精巧表現了盛唐期間富麗堂皇的氣象,也反映唐代對外的文化交流。1980年,陝西漢中地區西鄉縣出土一面直徑29釐米的海獸葡萄鏡,現為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4]。
形狀紋飾
海獸葡萄鏡為伏獸鈕,內區為三龍三獸,外區為瑞獸。鏡背有雀鳥相間環繞,葡萄及葉蔓鋪地的圖案。而紋飾中的瑞獸為西域引進的獅子,即是海馬、海獸或狻猊。葡萄鏡呈圓形。其直徑長17.7釐米,厚1.7釐米。重量計有1608克。[5]有些種類的海獸葡萄鏡以碩大的葡萄葉蔓作地紋,葡萄穗在邊緣區點綴。雕塑方面則有二隻奔逐的野豬、二隻振翅的鳳凰,一對雌雄梅花鹿,二隻長勁細腿翱翔翻飛的山鶴。外區紋飾除了鳳凰之外,其餘的紋飾在海獸葡萄鏡的類別中都極為罕見
海獸葡萄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F1SxyO
-----------------------------
唐代海獸葡萄紋鏡上的海獸究竟是什麼動物?似馬非馬,似虎非虎!
在許昌博物館三樓「許州記憶」展廳,陳展著一批古代銅鏡,它們製作精良,造型美觀,紋飾華麗,銘文豐富,堪稱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銅鏡當中的海獸葡萄紋鏡,更是體現了唐代銅鏡鑄造技藝的高峰,帶給人們開創性的美感。
遠古時期,人們以水照面 戰國、兩漢、唐代是銅鏡的三個重要發展時期
許昌博物館三樓「許州記憶」展廳內,開設有專門的銅鏡展櫃,名為:「鏡像物語」。這裡展示有十餘件珍貴銅鏡,如隋代的團花紋鏡,唐代的雀繞花枝紋鏡,宋代的雙鳳紋鏡等。它們製作精良,紋飾華麗,銘文豐富,令人讚嘆不已。
大家都知道,人類最早認識自己的容貌身形,是通過水麵的鏡像反射,但水面無法隨身攜帶,以水照面多有不便。銅器發明以後,人們以銅盆盛水鑒形照影。隨著合金技術的出現,開始了使用銅和錫或銀鉛等製作銅鏡的歷史。
銅鏡作為照面用具,一般呈圓形,正面磨礪光潔,背面有紐可以穿系。
商、西周和春秋時的銅鏡,都有零星發現,戰國中期銅鏡盛行起來,數量較前大大增加,製作也精巧美觀,鏡紐細小,背面多飾幾何圖案和動物圖案,無銘文。
漢代,銅鏡製作產生了質的飛躍,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銅鏡製作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為最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麵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其銘文都是吉祥語句,如家勢富昌、宜子孫、大富貴、大吉祥等。到了魏晉時期,出現浮雕畫像鏡和神獸鏡。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在南北朝民歌《木蘭辭》中,征戰的女將軍衣錦還家,端坐窗前,對著鏡子梳妝打扮。這裡的鏡子就是銅鏡。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也有女史對著銅鏡梳妝的畫面。
隋唐時期,銅鏡的造型更加豐富,打破了圓形的傳統造型,適應主題紋飾的變化,出現了葵花形、菱花形等花式鏡。製作工藝也更加精美,各種花紋應有盡有。
明代末期玻璃誕生,人們開始以玻璃為鏡。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鏡大興於民間,銅鏡逐漸淡出歷史舞台。
從銅鏡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來看,戰國、兩漢、唐代是銅鏡的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
1989年從臨潁縣徵集來的海獸葡萄紋鏡 紋飾圖案充滿神秘色彩,被稱為「多謎之鏡」
在陳展的古代銅鏡當中,有一件十分華美的唐代銅鏡——海獸葡萄紋鏡,這面古鏡體現了唐代銅鏡鑄造技藝的頂峰。
唐代銅鏡是中國古代銅鏡史上的第三個高峰。海獸葡萄紋鏡的出現,是唐代高浮雕藝術的具體實踐,它所帶給人的美感是空前的。
我市館藏的這面海獸葡萄紋鏡於1989年從臨潁縣徵集而來。它直徑9.5厘米,邊厚1厘米。圓形,龜形紐,以高浮雕葡萄紋為主題紋飾,鏡背被一凸起的連珠紋圈分為兩區,內區有5隻相互追逐嬉戲的海獸和葡萄果實、枝葉等;外區有葡萄枝葉、飛禽、蝴蝶等,整個鏡背圖案顯得華麗而繁縟。
海獸究竟是什麼獸?古人為何將幾種毫無關聯的動植物聚於一鏡?所表達的寓意又是什麼?海獸葡萄紋鏡是唐代銅鏡最具價值的鏡類,它的紋飾圖案充滿了神秘色彩,被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多謎之鏡」 。據考證,「海獸葡萄紋鏡」之名出自清代梁詩正等奉敕纂修的《西清古鑒》,另外一種常見叫法是「海馬葡萄紋鏡」,出自宋代徽宗敕撰,王黼編纂的《宣和博古圖》。
「海馬」、「海獸」是什麼動物至今並沒有一致的說法,有人說它是「海馬」,有人說它是「狻猊」。清代人注意到了銅鏡上的獸「似馬非馬」,似虎非虎,故稱之為「海獸」。銅鏡能反射光線,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它有辟邪的功能,把海獸雕刻在銅鏡上,人們相信其辟邪的威力會倍增。至於為何將海獸與葡萄組合起來作為鏡子的裝飾,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確切的解釋。有學者認為可能起源於古希臘的酒神崇拜,想要表現的意象應是大自然的和諧優美。還有學者認為,葡萄具有顆粒繁多的特點,和石榴一樣,有多子的寓意,貫穿在葡萄果實之間那些長長的枝條藤蔓,則是子孫繁衍不絕的象徵。
銅鏡源於距今4000年的齊家文化 其功能除了照影,還是驅鬼避邪的法寶和愛情的信物
銅鏡原是人們照面飾容的日常用具,源於距今4000年的齊家文化,後來,銅鏡的功能又擴展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被視為驅鬼避邪的法寶和愛情的信物。白居易有詩云:「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人們喜愛銅鏡,不但因為它光面能照影,還因為背面的構思主題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無論是幾何紋飾、花鳥蟲魚,還是美麗的神話傳說,都展現了不同時代的人間萬象。
中國古典小說《西廂記》、《封神榜》中,都有用鏡子照妖辟邪的情節,由於銅鏡大多為圓形,如同滿月,又有團圓、圓滿之意,常用來象徵愛情婚姻的美滿,從而流傳「破鏡重圓」的千古佳話。古代還流行互贈銅鏡,《唐書•禮樂志》記載,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被定為「千秋節」,又稱「千秋金鑒節」,這天,群臣會獻上美酒和銅鏡祝壽,唐玄宗也會賜群臣銅鏡以示聖恩。這種贈鏡活動後被民間效仿,成為一種風雅的習俗。
唐代的海獸葡萄紋鏡,既有濃厚的異域色彩,又有豐富的傳統文化意味,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海獸葡萄紋鏡因其精美的紋飾和奢華的鑄造工藝,被公認為中國古代銅鏡中的特色代表,是中國銅鏡發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鏡種之一,更是無數銅鏡收藏家、收藏愛好者追捧的對象,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和非凡魅力。
海獸葡萄紋鏡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鏡體厚重,一般用高錫、青銅鑄造而成的。鏡背紋飾採用高浮雕工藝鑄造,造型生動,立體感強。其形制主要為圓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海獸葡萄紋鏡的尺寸從直徑幾厘米到30多厘米之間皆有。
值得一提的是,在許昌博物館的展櫃內,還有兩件帶柄銅鏡頗為引人注目。陳文利介紹,帶柄銅鏡是宋代的產物,突破了中國古代銅鏡一向以鈕系懸掛的習慣,成為宋鏡一大特色。有柄鏡的大量出現和使用,是制鏡工藝的一項改革創新,有著深厚的社會需求支持,在日常生活中,以手執鏡,鏡隨人行,更方便隨意,深受人們的青睞。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xnjq2p8.html
----------------------
唐代海獸葡萄紋鏡  https://bit.ly/2R7PcRD
多謎之鏡:唐代海獸葡萄紋鏡 - 壹讀 https://bit.ly/2QRw8qs
中國古代整理儀容的器具有鑒、鏡兩類。東周時期,銅鏡以自身優勢取代了鑒,成為後世整飭容貌的主要生活器具。
唐代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對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開展,促進了手工業的進步和社會的繁榮,銅鏡生產也到達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的銅鏡一洗漢式拘謹呆板之風,在形制與紋飾上,出現了許多充滿活力的圖案。
海獸葡萄紋銅鏡就是唐鏡中特色代表之一。
多謎之鏡:唐代海獸葡萄紋鏡
舒曼 | 文
格林童話中魔鏡的故事路人皆知:白雪公主愛美而善妒的後母每天都要詢問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最初,每當她得到「是王后你」的回答時便心滿意足。
現實生活里自然不會出現這樣會說話、能判斷的魔鏡,但是在中國悠久的制鏡史上,也確實有過一種至今存在很多未解之謎而被眾多專家學者稱為「多謎之鏡」的銅鏡,它就是唐代海獸葡萄紋鏡。
在近年的銅鏡拍賣市場上,唐代海獸葡萄紋鏡也屢創佳績,顯示了其非凡魔力。
唐 六瑞獸海獸葡萄鏡
人們喜愛銅鏡,不但因它光面能照影,而背面的構思主題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
古代銅鏡上有的紋飾的寓意與配置,至今仍有許多解不開的謎,如戰國山字紋鏡,漢代的規矩紋鏡,唐代的海獸葡萄鏡等。海獸葡萄鏡還被中外的學者稱之為「多謎之鏡」。
北京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一塊「海馬葡萄鏡」,其直徑為12.1厘米,厚0.9厘米,重580克。
銅鏡呈圓形,沿較高,背面中為異獸鈕。鈕的周圍分內外兩輪區,其間有一周凸棱相隔,四周飾有姿態相同、側伏於地的四海馬,海馬周圍是枝條交錯纏連的葡萄紋,枝葉上有雀鳥飛落,百態千姿。紋飾全部為浮雕式,此鏡古樸典雅,圖案奇特逼真,製作精良。
唐 海獸葡萄鏡
唐代馬的藝術形象十分豐富,銅鏡上的海馬形象「似馬非馬」,有關專家認為這是受了漢代「天馬」神話傳說的影響。
這類銅鏡在宋代的《博古圖錄》上稱「海馬葡萄鏡」。但在清代的《西清古鑒》上則稱之為「海獸葡萄鏡」。另外還有的稱為禽獸葡萄鏡、天馬葡萄鏡、瑞獸葡萄鏡等名。但「海馬」、「海獸」名稱的使用還是較為普遍。
「海馬」、「海獸」的稱呼,最初的命名者未加解釋,究竟為何種動物,至今也沒有一致的說法。
早年德國有位學者認為「海馬」是古代伊朗與祭祀有關的一種植物Haoma,後轉化變為「海馬」。還有人認為「海馬」是海外的馬。
古傳中國青海有日行千里的「青海驄」,有的學者認為「海馬」便是這種「青海之馬」的簡稱。顯然,這些是人們的推測。清代人注意到了銅鏡上的獸「似馬非馬」,故稱之為「海獸」。
雙龍葡萄鏡
關於獸與葡萄的組合,應該起源於古希臘的酒神崇拜。在早期的酒神崇拜中,葡萄紋作為伴隨紋出現在藝術作品中,後來不斷發展,逐漸形成規則的圖案,而且在葡萄間穿插禽鳥、動物和人類。
這種組合仍然含有很大的表意功能,人們想表現的是大自然的和諧優美,同時也使畫面顯得活潑生動。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這一圖案的裝飾審美作用日益為人們所重視,逐漸脫離了酒神的範疇,成為一種裝飾圖案。
這種紋樣傳到中國後,與中國傳統的瑞獸紋相組合,被裝飾於銅鏡上,形成一種在眾人看來非常奇怪的組合。而二者的組合只在唐代出現在銅鏡上。
其實,從漢代張騫通西域後,我國就開始了葡萄的種植。在當時的絲織品上也有了葡萄的紋飾。唐代的繁榮發展,在銅鏡上飾葡萄紋飾也就不足為奇。
唐 海獸葡萄紋鏡
此外,瑞獸紋飾在中國也早有傳說。六朝、隋、唐初的銅鏡上極為盛行。但由於唐代對外交流廣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影響,古代的藝術家、工匠們很容易在制鏡時將傳統的中西藝術風格巧妙的結合起來,又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風格的紋樣。
這一點也是希臘、羅馬、波斯等藝術風格和我國瑞獸葡萄鏡的作風有區別的原因所在。
銅鏡的使用方法與現代的玻璃鏡相同,既可做架放於桌案上,也可以鈕內繫繩於壁上。中國唐代銅鏡常被作為禮品贈送。因此,鏡背面多為「吉祥」的圖案。
葡萄蔓延的枝條和豐碩的果實,象徵著「富貴長青」,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葡萄紋鏡在唐代的銅鏡中不論質量與數量都居首位。
中國古代銅鏡的歷史長達4000多年,不同學者對其階段區分也有所迥異,有的將其分為三大時期:
其一為鑄造盛世(戰國、兩漢、隋唐時期);
其二為世俗化時期(宋、元、 明時期);
其三為衰落期(清代銅鏡逐步為玻璃鏡所代替)。
也有學者將其劃分為更為細緻的6個時期:
早期(以齊家文化、商周銅鏡為代表);
流行期(以春秋戰國銅鏡為代表);
鼎盛期(以漢代銅鏡為代表);
中衰期(以三國、晉、魏、 南北朝銅鏡為代表);
繁榮期(以隋唐銅鏡為代表);
衰落期(以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為代表)。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也是一個創新的時代。
海獸葡萄鏡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其形制主要為圓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
鏡背紋飾系高浮雕,主題圖案以葡萄和海獸組成,從當前出土及在拍賣上出現的「海獸葡萄鏡」來看,其主紋飾的布局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內區為數隻海獸相互追逐嬉戲,海獸之間布滿葡萄的葉子和果實,外區為飛禽葡萄蔓枝果實;
另外一種被稱為「過梁式海獸葡萄鏡」,畫面雖被分為內外兩區,但是內區的葡萄枝蔓卻沿著中間的分割圈伸入外區,外區雖以葡萄蔓枝為主,但是還間以飛禽走獸和迷你蜂蝶之類,有些邊緣也有裝飾。
海獸葡萄鏡因為其精美的紋飾和奢華的鑄造工藝,是中國古代銅鏡中公認的特色代表,其發展貫穿於整個唐代始末。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J0GA7xP.html


唐代的“海兽葡萄”纹铜镜

30497a6e6a6952476a712cf7-hwsffzc26193597bb6-hwsffzc2616991 (1)7bb6-hwsffzc2616991wwweqcschxwwweqcschxeeepfhihhzwwweqcssax30497a6e6a696d71795330497a6e6a694675646d30497a6e6a696a54726e

唐代的“海兽葡萄”纹铜镜

海獸葡萄紋銅鏡鑑賞
海獸葡萄紋銅鏡鑑賞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gWtiel
這類 銅鏡 在宋代的《博古圖錄》上稱「 海馬 葡萄鏡」。但在清代的《 西清古鑒 》上則稱之為「海獸葡萄鏡」。另外還有的稱為 禽獸葡萄鏡 、天馬葡萄鏡、瑞獸葡萄鏡等名。但「海馬」、「 海獸 」名稱的使用還是較為普遍。「海馬」、「海獸」的稱呼,最初的命名者未加解釋,究為何種動物,至今也沒有一致的說法。早年德國有位學者認為「海馬」是古代伊朗與祭祀有關的一種植物Haoma,後轉化變為「海馬」。還有人認為「海馬」是海外的馬。
中國古代銅鏡發展的歷史有四千多年,先後經歷了五個時期:早期(以 齊家文化 、 商周銅鏡 為代表),流行期(以春秋戰國 銅鏡 為代表),鼎盛期(以 漢代銅鏡 為代表),中衰期(以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為代表),繁榮期(以隋唐銅鏡為代表),衰落期(以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為代表)。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最最輝煌的時期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它擺脫了漢式鏡的拘謹板滯,側重於自由寫實,其圖紋從漢代銅鏡的繁雜、拘謹、呆板,變得簡練、流暢和清新,製作工藝也極為精細。既有藝術的魅力,又有與現實生活的和諧統一。飛禽走獸、植物花卉 紋飾 是這個時期 銅鏡 裝飾的主要題材。海獸葡萄鏡是 唐代銅鏡 最引人注目的鏡類,它的紋飾圖案充滿了神秘色彩,被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多謎之鏡」
海獸葡萄鏡的尺寸是幾厘米到三十多厘米之間皆有。從拍賣會成交記錄來看,高價 銅鏡 尺寸一般在八厘米左右。
海獸葡萄鏡的仿製自宋代開始,明清仿製的也時有發現。但由於 仿古鏡 在銅合金的配料比例上不同,因此 銅鏡 外表的色澤也各有差異唐鏡 呈銀白色且閃亮,宋鏡黃中發紅,明鏡黃中發白,清鏡為黃銅色。宋金信鏡銅質粗糙,紋飾模糊,線條粗放,顯得板滯,明清仿鏡紋飾遠不如唐精緻,也不如宋鏡海獸葡萄紋銅鏡鑑賞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gWtie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nr9kzjg.html


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Article.aspx?sNo=04003881

170095952020-09-04_222532


唐代海獸葡萄紋鏡
虎拍藝術網:唐代海獸葡萄紋鏡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526Jml
在古代,銅鏡最早的作用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銅鏡,又稱青銅鏡。據《武陵藏珍》記載:遠古時期,人們以水照面,銅器發明以後,以銅盆盛水鑒形照影。隨著合金技術的出現,開始了使用銅和錫或銀鉛等製作銅鏡的歷史。銅鏡一般製成圓形或方形,其背面鑄銘文飾圖案,並陪鈕以穿系,正面則以鉛錫磨礪光亮,可清晰照面。到漢代,由於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銅鏡製作產生了質的飛躍。
到了唐代時期,銅鏡在造型上突破了漢式鏡,創造出各種花鏡,如葵花鏡、菱花鏡、方亞形鏡等等。圖案除了傳統的瑞獸、鳥獸、畫像、銘文等紋飾外,還增加了表現西方題材的海獸葡萄紋,表現現實生活的打馬球紋等等。唐代銅鏡的紋飾和總體布局,也突破了前期的程式規範。唐代銅鏡的藝術風格,以紋飾的分類為主分為以下十類:1、瑞獸鏡,2、四神十二生肖鏡3、瑞獸葡萄鏡4、瑞花鏡,5、花鳥鏡6、瑞獸鸞鳥鏡7、神仙人物故事鏡8、盤龍鏡9、八卦鏡10、萬字鏡。
其中唐朝初期多為瑞獸鏡。瑞獸鏡,取材多是傳說中的神獸,如龍、狻猊,被神化了的獅虎,同時為了表現氣勢還多在瑞獸旁鑄出雲紋、植物紋陪襯紋飾等;b、四神十二生肖鏡,四神為漢代以來傳統題材,即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它們和十二生肖,已鏡鈕為中心等分排列在鏡背。c、瑞獸葡萄鏡,又稱海馬葡萄鏡,主要裝飾為葡萄紋,而海獸分飾其間,有的鏡背用圓圈分出內外區,葡萄枝蔓由內區向外區伸展稱「過架葡萄」。其大小造型、曲律半徑、製作工藝等方面十分講究。所制銅鏡工藝精良,質地厚重,鏡背銘文、圖案豐富多樣。銅鏡的構圖雖然還是環繞式和對稱式的表現手法,但是布局清新明朗,流暢華麗,自由活潑,特別是高浮雕技法,生氣充沛,柔美自然。
目前就有這樣一件海獸葡萄紋鏡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這件海獸葡萄紋鏡古銅鏡,鑄造出自唐代,銅鏡直徑約20cm,厚約11mm,重約1230g。銅鏡圓形,厚重,質地泛白,以高浮雕葡萄紋為主題紋飾,圖案的構造別具特色,絢麗多姿,間有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奇神異獸。其構圖方式分作內外兩圈,由於葡萄及長瓣花之枝蔓由內圈連亘於外圈,甚至延及外緣,故世人亦稱此種銅鏡為「不過梁式葡萄紋鏡」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28nagar.html

152695697761105s3or56o92020-09-04_222650


唐代海獸葡萄鏡是中國銅鏡藝術皇冠上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是中國4000多年銅鏡發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鏡種之一,是無數銅鏡收藏家、收藏愛好者追捧的對象,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
海獸葡萄鏡是唐代的物品。海獸葡萄鏡是中國古代銅鏡製作的最後一個高峰,再以後的銅鏡沒有比這個再好的了。一般最小的有幾厘米的,最大的大概齊有三十多厘米的,不過十五厘米以上的,就算較少的,比較高檔的了。它做工非常精細,材料非常好,一般用高錫、青銅鑄造而成的,外表感覺也非常好,它的銹色也非常好,鑄造也非常精。
銅鏡是我國古代人日常生活中梳裝整容的實用品,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各朝各代均有製作。到了水銀鏡問世以後,逐漸停止了製作。人們喜愛銅鏡,不但因它光面能照影,而背面的構思主題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古代銅鏡上有的紋飾的寓意與配置,至今仍有許多解不開的謎,如戰國山字紋鏡,漢代的規矩紋鏡,唐代的海獸葡萄鏡等。海獸葡萄鏡還竟被中外的學者稱之為"多謎之鏡"。
2010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唐代「海獸葡萄鏡」以341.6萬元的價格創唐鏡拍賣新紀錄。中國嘉德香港2015秋季拍賣會唐代「銀殼孔雀海獸葡萄鏡」以1413萬價格成交。
目前,銅鏡精品的價格繼續上漲,中、低檔的銅鏡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年代,紋飾,品格等條件完好的銅鏡備受藏家追捧。
照片顏色與藏品有差別
銅鏡可謂是中國最古老的藝術品之一,它有著四千年的實用史,精美的紋飾和鑄造工藝代表了中國古代冶金工藝的最高水平。
目前,銅鏡精品的價格繼續上漲,中、低檔的銅鏡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年代,紋飾,品格等條件完好的銅鏡備受藏家追捧。
照片顏色與藏品有差別
「海獸葡萄鏡」是唐代古鏡的代表作。
直徑20厘米,厚1.8厘米,圓形,伏獸鈕。
造型獨特,構思巧妙,圖紋生動,浮雕線條流暢,繁縟富麗,體現出大唐文化的全面繁榮。品相完美,在伏獸鈕的周圍,雕有六隻海獸,姿態各異,圍繞鏡鈕,並在葡萄葉蔓中穿梭嬉戲,海獸的雕刻細膩,技法盡致。尤其是海獸的腿部,爪子,尾巴鬃毛等細部刻畫纖毫不遺,外圍有眾多神鳥,有的展翅飛翔,有的收翼靜臥,有的伸頸覓食,有的蓄勢待飛,還有彩蝶飛梭其間,寓靜於動,寓動亦靜,惟妙惟肖,整個畫面有幾種毫無關聯的動植物聚於一鏡,體現和諧自然,給人以匪夷所思的感覺。而且將海獸與神鳥進行了鎏金處理,更增加了其感染力,堪稱精美絕倫,不可多得之精品。瑞獸葡萄鏡流行於盛唐的武則天、唐中宗時期,葡萄、獅子由西域傳入,這種紋飾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
銅鏡中,為何海獸葡萄鏡最貴,成交價最高.......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2EQBfV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