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港奉天宮所見四海龍王攜二十四水司仙班朝拜媽祖符印版,李建緯拍攝-四海龍王率二十四司朝謁媽祖

172414699_1855432961281938_3067860479134230628_n169782840_4391684117512856_2646472765201164569_n

2021-04-13_125326
------------
百年復刻版 媽祖平安符只送不賣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以印刷鋼版,重印消失百年的媽祖平安符。(記者陳燦坤攝)
2011/04/03 06:00
〔記者陳燦坤/北港報導〕民國百年的媽祖聖誕,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將重印消失百年的清末媽祖平安符,僅A4紙張大小的鋼版,完整刻著媽祖、四海龍王等三十三尊神像,最小的神像還不及一枚壹元硬幣大小,雕工極細緻,基金會將在農曆三月印贈遊客,分享媽祖聖誕的喜氣。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拓印的平安符鋼版,是依原物等比例縮小,推測可能是二十年前印刷廠付梓相關書籍訂製,圖樣呈現四海龍王率二十四司朝謁媽祖,將朝天宮廟宇及神祇濃縮其中,二十四司神像尺寸與一枚十元硬幣相當,但人物表情、動作刻劃得極鮮活。
最小神像是圖樣中朝天宮屋頂的福、祿、壽三仙,比壹元硬幣更小,畫面充滿熱鬧、古樸的氣氛。基金會表示,過去這幅平安符是印製成巨幅,裱掛在佛堂供信徒膜拜,因畫面繁複,難度很高,更具收藏價值。
工作人員昨日試印,遊客愛不釋手,四十幾張平安符被索取一空。百年復刻版 媽祖平安符只送不賣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eBpdi


世界宗教博物館收藏 四海龍王率二十四司朝謁媽祖
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香火鼎盛居全台之冠,可見媽祖信仰之興盛。本幅大型掛軸神禡,以四海龍王率領二十四司朝謁天上聖母的情境呈現,供信徒奉回家中祭祀,以祈家宅平安。媽祖-北港朝天宮在台灣的故事 | 雲林時光YunlinMe生活旅遊 https://bit.ly/2QnBi0c

ED1211958829020[1] (1)


9o240qs1-o16o-451n-99os-r8n0633n50nsq1897531-4o68-43o0-n082-nqn5o56ns1oqqqn09716-oqqp-4p55-8937-p9023q86rp4prp09s9rq-5o2o-4810-8s23-5p6387q1n285433827n9-q2o9-419r-n108-000406r3r18sor241896-r505-467q-o10o-2oq54s989322q57os5r6-s355-47pp-828q-91151465883oo4s71149-7n62-45n2-o08p-ssr848573251

媽祖為何能擊敗四海龍王,成為中國最後的海洋之神?
媽祖為何能擊敗四海龍王,成為中國最後的海洋之神?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ljDrFz
國自古多神仙,天上地下、山河湖海、風雨雷火,放眼四海八荒,只要想像力所及之處,無處不是神。
做為一個內陸人,我自小對海洋比較陌生,對於海里的神仙妖魔,受《西遊記》、《哪吒鬧海》的影響,最耳熟能詳的也就東海龍王和他那龍宮裡的蝦兵蟹將。
直到去年,我這固有印象終於土崩瓦解。
一、現代「媽祖」
2018年5月,我去台北探望朋友,某一天,剛在夜市海吃胡喝一通的我決定去壓壓馬路消消食。
突然聽見不遠處有陣陣曲樂聲傳來,湊近一看,只見一支人潮湧動的隊伍護送著一尊真人大小的金像緩緩走來,舉幡掛燈、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仔細一問,才知他們護送的是媽祖娘娘金像,今年正逢媽祖誕辰1058周年,所以各地信眾紛紛舉行慶典,我遇到的正是媽祖出宮繞境活動。
那時我才明白,天外有天,神外有神。
真可謂是「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即使是現代社會,媽祖在民間,尤其是沿海地區的影響力仍然如此之強!龍王們與之相比,頓時黯然失色。
我不禁自問,媽祖是如何崛起的?曾經威風凌凌的四海龍王都跑哪兒去了?
帶著這些疑問查探了一番,意外發現,整個故事的走向竟然還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
二、海神1.0到3.0版
若按年齡排序,媽祖生在宋朝,年紀最輕,龍王出現在隋唐,年紀稍長。
不過,要真的論起輩分,中國海神里的老大哥,還屬《山海經》中的四海之神:北海之神禺彊、東海之神禺虢、南海之神不廷胡余、西海之神弇茲。
到了秦漢時期,黃老學說興起,道家推出了海神的2.0版本,職位沒變,只是名字改了,東、南、西、北四海分別對應的是句芒、祝融、蓐收和玄冥,當然,他們同時也兼任四方神。
隋唐以前,海神對於中國人不是那麼重要。
中國以農耕為主,農業發展受江河湖泊的影響最大,所以在中國常常能聽到母親河,很少聽過母親海,古人祭神時,主要祭祀的也是河神,海神太遠了,偶爾順帶一下也就夠了。
到了唐朝,海神突然加官進爵,被大唐皇帝直接加封到「王」的級別。
在天寶十年,唐玄宗下詔,特封南海之神為廣利王,東海之神為廣德王,西海之神為廣潤王,北海的則為廣澤王。
唐玄宗為何突然要冊封海神呢?其實看這名號就明白了。
廣利,廣納四海之財利也。
唐朝時期,海上貿易興盛,為國家帶來了巨額財富。
利益,把人與海洋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使一個農耕民族開始把注意力投放到大海之上, 因此,海神的地位直線上升。
而就在這時,為後世所熟知的四海龍王也在民間悄然興起。
三、東海龍王的興與衰
也許是來自上古時期的海神形象太過模糊,不知是誰突發奇想,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與四海之神相結合,創造出龍王的形象,它們分管四海,行雲布雨,保佑人間風調雨順。
明清時期,原版的四海之神與龍王逐漸合為一體,並得到官方的正式認可,受到皇帝的冊封。
但是,四海龍王雖香火不斷、廣受信奉,但在古人的心中,卻也並非完美的存在。
龍王被視為海的化身,它陰晴不定、喜怒無常,在福澤人間的同時,也會帶來災難
人們雖然對它又敬又畏,但在特殊時刻,也敢於挑戰它的權威。
八仙過海、錢王射潮、蔡襄造橋,還有哪吒鬧海、孫悟空大鬧龍王宮,它們無不是古人試圖與海洋抗爭、制服和掌控大海的願望的映射。
也就在這種願望與日俱增的時候,媽祖誕生了。
四、媽祖後來居上的原因
傳說中的媽祖,是一位出生於北宋年間的福建女子,名為林默娘,她天生具有靈性,法術精妙, 並且心地善良,能預知禍福,不斷救助來往船隻於危難之中,在28歲那年,得道飛升。
當地百姓感念其恩德,特建廟祭祀,稱她為「媽祖娘娘」。
此後,媽祖仍然不斷顯靈,庇佑海上船隻,隨之,媽祖的信仰之力不斷擴大,並正式獲得朝廷的冊封。
宋元兩朝,海上貿易頻繁,媽祖的地位與影響力隨之不斷提升,從「夫人」晉升到「天妃」。
到了清朝,雖然實行海禁,但由於朝廷需要通過信仰之力來管控海峽兩岸的關係,所以繼續加強和擴大媽祖在民間,尤其是福建、台灣等地的影響力,媽祖的封號也越來越長,頭銜越來越高,從「天妃」變成「天后」。
就此,中國的海洋勢力重新洗牌,媽祖後來居上,一舉奪冠,成為海洋眾神之主。
曾經不可一世的四海龍王也只能退位讓賢,成為媽祖的部下
在清朝的《天后聖母聖跡圖志》、《天妃降誕本傳》等典籍中,都能發現多處記載有海龍王攜龍子龍孫、水族眾人朝見媽祖娘娘的故事。
海龍王與媽祖的神位之爭,實際上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海龍王的退敗,代表的是人類對海洋的勝利,標誌著中國人鼓起勇氣,直面海洋。
媽祖為何能擊敗四海龍王,成為中國最後的海洋之神?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ljDrFz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9524q6b.html


水仙尊王﹕也是護佑航海安全的神明。這裡的五尊神像包括﹕治水有功的「大禹」、投江自盡的「屈原」、遭棄屍江中的「伍子胥」、自刎於烏江岸邊的「項羽」,以及力大能陸上行舟的「鄂王」。據說這組水仙尊王群像原是奉祀於水仙宮,也是在日治時期因廟產被併,而移祀大天後宮。這五尊與水有關的歷史人物神祇,神情、容貌分成兩種類型﹕大禹、屈原、伍子胥(前二及後中)都具有中國人心目中理想的相貌,天庭飽滿,臉長頰豐,鼻若懸膽,鳳眼厚唇﹔而項羽和鄂王則怒目圓睜,神情威猛,有武將的氣勢。


四海龍王,是道教和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四位大龍王,掌管四方之海。在儒家文化圈中的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亦有信奉。
四海龍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aZLwu6
宗教信仰
中國素來有傳說生物龍,能夠騰雲駕霧,帶來降雨。佛教傳入後,因那伽大蛇王與中國龍有相通之處,故將那伽翻譯爲天龍、神龍、龍。
天寶十年(751年),唐玄宗下旨賜封稱號。分別是:
東海龍王:廣德王
南海龍王:廣利王
西海龍王:廣潤王
北海龍王:廣澤王
及至清朝,雍正帝亦敕封四海龍王[1]。分別是:
東海龍王:廣德王,顯仁
南海龍王:廣利王,昭明
西海龍王:廣潤王,正恆
北海龍王:廣澤王,崇禮
民俗文化
《封神演義》與《西遊記》等文學作品中就有龍王的形象。《西遊記》中最負盛名的四海龍王為: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潤)、北海龍王敖順。《封神演義》中則名為:東海龍王名為敖光,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
民間信仰中以東海龍王爲四海龍王之最尊;又說龍生九種,外形各有不同。《西遊記》第43回中:「行者聞言笑道:『你妹妹有幾個妹丈?』敖順道:『只嫁得一個妹丈,乃涇河龍王。向年已此被斬,舍妹孀居於此,前年疾故了。』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這幾個雜種?』敖順道:『此正謂龍生九種,九種各別。』」四海龍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aZLwu6

2020-08-27_191003


龍王來朝:
  在「天妃顯聖錄」中記載,媽祖未成道昇天前。有次,隨漁民出海捕魚,忽見舟前不遠處波濤洶湧,魚蝦等紛紛躍出海面。並有一頭戴官帽,身穿朝服,手持笏者,立於海面上,向聖姑作揖。
  「何方神聖?」「吾乃東海龍王特來向聖姑朝拜」「免朝!」「謝聖姑!小神去矣!」
  自是海面又恢復平靜,漁民不驚。
  東海龍王是四海龍王之首,故後世有東海龍王率四海龍王來朝拜媽祖之說。四海龍王成為媽祖配祀的護法神之一。
  據說每年媽祖誕辰日(3月23日),環湄洲島魚蝦甚多,隨波躍起,聽說此是四海龍王率水族來向媽祖祝壽,故此日漁民不打魚,一起同歡向媽祖祝壽。
  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立國,人民崇拜自然,如土地有土地公,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水神也就是龍王,如海龍王、北港「龍井」。古人對井神很尊敬,因為這井是每天生活必需用的水,唯有井水不像江湖海會興波逐浪吞噬人命。古人每年冬至日,會在井邊設香案,排素果、水酒來祭拜,挑水夫還奉龍王為祖師爺呢!
  相傳每年農曆10月10日為海龍王誕辰,魚蝦等水族,前往龍宮祝壽,故此日海中漁獲量少,海中空蕩無魚,如遭巨浪「洗港」,故稱此日為「海龍王洗港日」。當此日漁民自動休息一天,同敬祝龍王千秋,漁民趁此也慰勞自己休假一天。
  雍正2年(1724)封四海龍王:東海龍王為「顯仁」,西海龍王為「正恆」,南海龍王為「昭明」,北海龍王為「崇禮」,以求四海昇平,風調雨順。遇龍王誕辰時,令各地官兵前往致祭,並遣官送香帛祭文祭祀。
  官方封號民間流傳知道的甚少,反而對流傳的章回小說「封神榜」及「西遊記」中的四海龍王名號皆能知之甚詳。此二部通俗演義中,對四海龍王的名號:東海龍王「敖光」,西海龍王「敖順」,南海龍王「敖明」,北海龍王「敖吉」。
  朝天宮圍牆上所立的四海龍王石雕像,其雕刻師傅,可能是當時來做朝天宮石雕師傅蔣文山、蔣棟材父子及蔣玉坤所作。尊尊衣褶飄逸,線條流暢自然,姿態優美,表情生動,栩栩如生,雕工精湛,被譽為全台石雕之傑作。    
      四海龍王中只有東海龍王頭戴「通天冠」,又稱「平天冠」即帝帽,有上與天齊,效法天道之義,此因東海龍王居群龍之首緣故。通天冠並沒刻上冕旒,可能受台灣觀音石質地較鬆脆之影響,不能細雕之故。冕旒即皇帝冠前之前後流蘇,天子十二旒,諸後九旒,媽祖后冠一般也是九旒。冕旒之涵意在為帝者,應「明有所不見,聰而有所不聞,舉大德而赦小過」。有期勉為帝者行事謹慎,對臣民應多寬容以待,以表謙恭美德。
  通天冠上有一絨球,此絨球民間稱它為「英雄膽」,表示威武。民間習俗小孩滿週歲時,母親的娘家會送一套由頭帽至腳鞋襪之服飾給外孫,祝福外孫平安長大,因此鞋帽是不能缺少的。而古代童帽最上常綴一寶珠或絨球,表示祈祝孩子快快長高長大,將來能頂天立地,步步高升,有膽識。
1、天南地北競相來朝
  因四海龍王雕像捐獻者,南來自屏東潮州,北至台北枋橋。又四海龍王代表四方水神,龍王也曾率水族朝拜媽祖,故有「天南地北競相來朝」之意。
2、光明順吉
  廟左圍牆上東海龍王名敖「光」,南海龍王名敖「明」,代表「光明」;廟右圍牆上西海龍王名敖「順」,北海龍王名敖「吉」,代表「順吉」,合稱「光明順吉」有祝福信徒的意思。
3、四海昇平、風調雨順
  四海龍王曾於雍正2年(1724)受封,以祈求四海昇平,風調雨順。
  北港古名笨港,於明末清初曾為對外貿易的重要商港。朝天宮前中山路與光明路交界處,於日據時代市街改正時,因馬路拓寬建築,富田芳郎教授曾於此發掘出「岸埠」,即船隻停泊人員上岸之石階,此可印證耆老傳言:朝天宮建廟時,距離渡船頭不遠。民國前五年,日人撤除笨港外港口湖鵝尾墩稅關支署,北港港口機能才劃上休止符。如今廟仍面臨北港溪,立此四海龍王,以祈求水不揚波風調雨順,寄意深遠而廣博。
4、壓制祝融
  四海龍王是水神,各駕一水龍,自古民間認為水和龍有關,所以視龍王是水神,以此來壓制火災之發生,有辟邪禳災之作用。
育德媽祖同修會 https://bit.ly/2EGAVYQ

2020-08-27_191219ndragonwdragonsdragonedragon450px-Longwang


台南市中西區的祀典[大天后宮],廟宇供奉[四海🐲龍王],「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北海龍王敖順」,因造型生動且年代久遠,神像值的参拜和欣賞

292093313_754902395546566_2792251617948626818_n292041370_754902478879891_3124269073518628541_n292004173_754902408879898_9011860782669355888_n291991063_754902452213227_3192470198140167218_n

​​​​​​​


進香旗又稱「隨香旗」,是人與神之間的信物,隨香信徒跟著神明徒步進香時會隨身攜帶,此旗幟可代表自己隨香的身分,並可請求神明護佑。只要是進香、遶境行程表中排定的宮廟,隨香信徒都會過爐並且綁上該宮廟的符。
香燈腳身上都能看見進香旗。(圖/連宜方攝)
習俗百科/與媽祖的信物 為何要拿進香旗? https://bit.ly/3b4AAeD
隨香信徒可於起駕當日向廟方購買,也可在周邊商家買到。起駕當日建議最好提前請旗,免得到時手忙腳亂,因無論在哪裡買的進香旗,出發前都需先向媽祖稟告請旗的目的是什麼,得到媽祖同意後,寫上名字、住址,蓋大印,綁上平安符,再將進香旗過天公爐和聖母爐(順時鐘方向繞3圈),如此才算完成正式的請旗儀式。
大甲鎮瀾宮進香旗。(圖/連宜方攝)
習俗百科/與媽祖的信物 為何要拿進香旗? https://bit.ly/3b4AAeD
隨香信徒跟著媽祖進香、遶境期間,也有許多關於進香旗的禁忌需遵守,像是:
不能帶進廁所:廁所充滿各種汙穢,把神靈帶進去不尊敬
不能帶進臥房
不能進入別人家中
不能倒插、倒放:對神靈的尊重
不能帶著進香旗鑽轎腳:擔心不小心刺傷他人,或是進香旗傷到媽祖鑾轎
跟著大甲媽祖遶境的隨香信徒,在往新港奉天宮的路程中,可將進香旗打開插在背包或者是手拿,到達行程表上宮廟時,記得要拿進香旗祭拜、蓋印、過爐。回程則要準備防水的袋子,將進香旗收起來,改拿貢香且香火不能斷,表示引香火回來。
遶境結束後許多人的進香旗都集滿沿途宮廟的平安符,這些符不用急著拆下來,平時去探病或到喪家幫忙、經過不乾淨的地方、小朋友受驚嚇都可以拿來淨身。如果都沒有使用,隔年參加遶境之前,帶著進香旗參拜媽祖,再把符全部拆下來,跟著拜完的金紙一起化掉,並重新請一張平安符綁在進香旗上,依序過爐就可以了。
白沙屯拱天宮進香旗。(圖/白沙屯拱天宮粉專)
習俗百科/與媽祖的信物 為何要拿進香旗? https://bit.ly/3b4AAeD

29541670_2056142154673152_6656880729600819200_n-169x3002020-08-28_1839252020-08-28_183912

香燈腳身上都能看見進香旗

2020-08-28_1837332020-08-28_1837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