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的迷思:國民學歷越高,生產力會越強嗎?
2020-06-23
國家發展的迷思:國民學歷越高,生產力會越強嗎? | 張夏準(Ha-Joon Chang)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2VwVHQl
教育並不如我們所深信的,對於提升經濟體生產力如此重要。 圖片來源:Photo by Cleyder Duque on Pexels
教育對於提升經濟生產力的重要性似乎不言自明,但其實有許多證據在在質疑這個傳統的看法。
首先,讓我們看看東亞經濟奇蹟的例子,教育對於這些經濟體的發展理應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台灣在1960年的識字率只有54%,菲律賓有72%。雖然台灣當時的教育水準普遍較低,但自此急起直追,締造人類史上經濟成長最亮麗的表現之一,可是菲律賓的表現卻相當貧乏。在1960年,菲律賓人均所得幾乎是台灣的一倍(200美元vs. 122美元),可是後來台灣的人均所得卻是菲律賓的10倍左右(18,000美元vs. 1,800美元)。除此之外,韓國的識字率為71%,跟菲律賓差不多,但還是低於阿根廷的91%,雖然韓國的識字率遠低於阿根廷,但經濟成長的速度卻遠遠超越阿根廷。韓國的人均所得在1960年代只有阿根廷的1/5多一些(82美元vs. 378美元),後來韓國的人均所得卻是阿根廷的3倍之多(大約21,000美元vs. 7,000美元左右)。
很顯然的,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表現取決於其他更多的要素。這些例子打破了一般以為教育是東亞經濟奇蹟關鍵的迷思。東亞經濟體在其經濟奇蹟發展之初,並沒有特別高的教育成就,儘管菲律賓和阿根廷的人民教育水準遠高於這些東亞國家,經濟表現卻很黯淡。
在光譜的另外一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驗也顯示,加強投資教育並不保證經濟表現會更好。在1980年代~2004年期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識字率從40%大增到61%。儘管教育程度提升,但此區域在這段期間每年人均所得其實下降0.3%。誠如大多數人深信教育對經濟發展如此重要,這種情況就不應該發生才對。
教育對於經濟成長並無明顯助益的情形,並不僅限於我選的這幾個極端的例子。這其實是個普遍的現象。長期任職於世界銀行的哈佛經濟學家蘭特.普利切特(Lant Pritchett)在2004年一篇廣為各界引述的文章〈這些教育去哪裡了?〉,分析1960年~1987年之中幾十個富裕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數據,並深入研究大量類似的文獻,希望確定教育對經濟成長是否造成正面的影響。他的結論是,幾乎沒有證據支持加強教育可以促進更高的經濟成長這一觀點。
不太了解歷史,對生物學也所知有限
為什麼幾乎沒有證據佐證提高教育水準會讓國家更為富有?因為教育並不如我們所深信的,對於提升經濟體生產力如此重要。
首先,並非所有的教育都能提升生產力。許多科目甚至對勞工的生產力並無影響,連間接的影響都沒有,例如文學、歷史、哲學和音樂。從嚴格的經濟學角度來看,教授這些科目是在浪費時間。我們教導孩童這些科目,是因為我們相信其最終會豐富人們的生活,成為良好的公民。在一個凡事都應證明對生產力成長有所貢獻的時代,這種教育支出的正當性正受到越來越多抨擊,這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理由,在我看來,也是最重要的理由。
而且,就算是數學或科學這些對提高生產率至關重要的科目,對大多數工作者而言都沒有關係,投資銀行家並不需要生物學,服裝設計師也不需要數學來精進本身的工作。就算是與這些科目有關的工作,在學校(甚至大學)所學的往往跟實際的工作並不直接相關。例如,汽車工廠生產線員工在學校學的物理課和其生產力本身的關係相當薄弱。在許多專業中,學徒制和在職培訓的重要性則證明學校教育與勞工生產率的相關性有限。所以,就算是理應以生產力為導向的教育,也沒有我們以為的如此攸關生產力的提升。
所以,即使是跨國的統計數據分析,也無法找出一個國家數學分數和其經濟表現之間的關係。不過讓我提供幾個更具體的例子。2007年的TIMSS數學部分,美國四年級生的程度不但落後東亞大多數國家的學童,也落後哈薩克、拉脫維亞、俄羅斯和立陶宛等國家的同級學生。歐洲所有富裕經濟體,除了英國和荷蘭之外,接受這次測驗的學童分數則低於美國學童。全世界最富裕國家挪威(根據市場匯率來看的人均所得,見第10件事)的八年級學生,不但落後所有其他富裕國家的同級生,也落後比他們窮得多的國家,包括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尼亞、亞美尼亞(Armenia)和塞爾維亞(Serbia)。有意思的是,這些國家都是前社會主義國家。以色列這個國家向來以其對教育的熱情和高端研究的卓越成績聞名於世,其八年級生的分數次於挪威,也落後保加利亞,在科學檢測成績方面也有類似的情形。
我們真的需要讀那麼多書嗎?
當然,人類現今掌握的知識遠多於往昔,但不表示每一個人(甚至大多數人)必須接受更好的教育。特別是在富裕國家,普通勞工需掌握的與生產力相關的知識量已減少了,這聽起來可能有些荒謬,但讓我解釋一下。
首先,隨著製造業生產力提升,富裕國家越來越多的勞動力是從事無須太多教育的低技能服務工作,例如在超級市場補貨、速食餐廳煎漢堡和清潔辦公室。所以說,隨著這些職業的從業人員比重增加,如果我們只對教育的生產力效能感興趣的話,實際上我們可能使用更少,而不是更多受過教育的勞動力。
而且,隨著經濟發展,高比例的知識融入機械操作之中,儘管個人對工作的理解程度不如過去深入,但是整體經濟的生產力卻得以提升。以下例子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現在富裕國家大多數的商店服務人員甚至無須知道如何加減,因為現在條碼機可以幫他們處理這個部分的工作,即使這個技能是以往同行必備的。另外一個例子,貧窮國家的鐵匠可能比博世(Bosch)和百工(Black & Decker)大多數員工,都更了解金屬與器具製造的關係。再看看另外一個例子,貧窮國家街上小型電子商店的員工,可能比在三星或 SONY 的員工會修理更多東西。《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
這些現象當中,絕大多數是因為這個單純的事實:機械化是提升生產力最重要的途徑。不過影響深遠的馬克思主義學派認為,資本家故意透過最機械化的生產(就算這些方式並非最經濟的),來消滅勞工的技能,讓勞工更容易被取代,因此易於掌控。無論機械化確切的理由為何,結果是技術發展更高的經濟體,越不需要那麼多教育程度高的人員。
瑞士的悖論:這麼少人讀大學,卻有這麼高的生產力
現在,可能有人會主張,儘管經濟開發不需要一般員工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需要有更多教育程度高的高階經理人。畢竟,如我先前所說,一個國家之所以比其他國家富有,關鍵在於他們比其他國家更有能力創造產出性知識。所以,有人可能會說,一個國家的繁榮與否,取決於大學的品質,而不是小學。
然而,就算在這個理應由知識主導的時代,高等教育和繁榮之間的關係並非那麼直截了當,讓我們看看瑞士這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這個國家是全世界少數幾個最富有、工業化最高的國家,驚人的是,瑞士至今大學入學率在富裕國家之中是最低的。截至1990年代,這個數字只有其他富裕國家平均值的1/3。直到1996年,瑞士的大學入學率依然不到OECD國家平均值的一半(16% vs. 34%)。之後瑞士的入學率大幅度提高,2007年達到47%(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然而,瑞士的比率依然是富裕國家當中最低的,而且遠低於芬蘭(94%)、美國(82%),以及丹麥(80%)這些大學最密集的國家。有趣的是,瑞士也遠低於許多沒那麼富裕的國家,像是韓國(96%)、希臘(91%)、立陶宛(76%),以及阿根廷(68%)。
瑞士提供的高等教育不但遠不及主要競爭對手,也落後經濟實力遠不及他們的經濟體,為什麼還是在國際生產力聯盟中名列前茅呢?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各國大學的品質各異。所以說,如果韓國或立陶宛的大學不如瑞士大學那麼好,確實有可能,即使瑞士受過大學教育的比例遠不及韓國或立陶宛,但瑞士仍比他們更為富有。然而,如果拿瑞士跟芬蘭或美國比較,這番論點就站不住腳,我們不能說瑞士的大學品質優於芬蘭或美國,所以瑞士的大學入學率僅為其一半。
要解釋瑞士悖論,還是要回歸至教育的低生產力問題上。然而,以高等教育而言,在小學和中學傳授非生產力的內容,不是要幫助學生實現個人成就感、良好的公民身份,以及國家認同,而是經濟學家所說的「分門別類的」功能。
當然,高等教育除了為學子提供特定與生產力相關的知識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階級中建立每個人的排名。在許多行業,真正重要的是一般智力、紀律,以及自我組織的能力,而不是專家的知識,因為這些是你們可以且必須在工作中學得的。在大學主修歷史或化學,若想在保險公司擔任主管工作,或在運輸部擔任政府官員,這些知識或許派不上用場,但你自某個大學畢業的事實卻能讓人認同你的潛力,你可能比其他沒有這個學歷的人更聰明、更自律,而且更有組織能力。當你大學畢業時,聘請你的雇主看中的是一般的特質,而不是你的專家知識(這些跟你要執行的工作通常沒有關係)。
過度在意高等教育,反而造成學歷通貨膨脹
現在,隨著對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視,在許多有能力擴展大學的高、中高所得國家,高等教育已形成一種不健康的動態。當上大學的人口比重一旦跨過臨界值的門檻,人們就得上大學才能獲得好工作。假設50%的人口都上大學,不去上大學就形同宣稱你在人口能力分布當中屬於底部那一半,對於剛找工作的你,這可不是好的開始。所以,人們會去上大學,很清楚自己是在「浪費時間」,讀一些在工作上永遠用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想要去上大學時,高等教育的需求會上升,進而帶動供給,大學會釋出更多名額,大學的入學率就會進一步提升,增加了上大學的壓力。假以時日會形成學歷通貨膨脹的過程。現在「每個人」都有大學學歷,若要脫穎而出就要擁有碩士,甚至博士學歷,即使這些高等學歷中的生產力內容,跟未來工作的關係幾乎是微乎其微。
瑞士直到1990年代之前,只有10%~15%的大學入學率,卻是全世界生產力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們可以說真正需要的入學率說不定更低。就算我們接受以下這個說法,也就是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對技能的要求已經大大提高,瑞士現在有超過40%的大學入學率,應該已是最低水準(我高度懷疑);這個說法本身還是意味著在美國、韓國和芬蘭至少有一半的大學教育,基本上是「浪費」在分類的零和賽局之中。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已經變成像戲院一樣,有些人決定站著看視野比較好,後頭的人不得不站起來。當站起來的人夠多時,每個人都得站起來,表示沒有任何人能看到比較好的視野,每一個人都看得更不舒服。國家發展的迷思:國民學歷越高,生產力會越強嗎? | 張夏準(Ha-Joon Chang)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2VwVHQl

ckeditor-5ef05e88da5b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