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教1650年創-董奉董吉升,董四海,山東省人主張教內平等,反對教權世襲的宗教家主張夫妻雙修,共同傳教設立了女當家,稱金傳二支,俗稱二當家-天地門教(金丹如意道)《十字佛》特點是跪一炷香、拜天地、孝父母,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用跪一炷香的做法,使信仰者在靜默中受到氣功的啟迪-每天早晚須燒香磕頭,口念「敬重天地、孝順父母」,故稱為一炷香教、天地門教如意門教(門)/一炷香為人治病,系令向北磕頭,訴述病人生平罪過,口授經偈,領香長跪,鄉民往往跪香病愈,自願入教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閭山派,將許遜、徐甲、吳猛、董奉四真人共稱,即為四法主信仰

法主公,客家人稱法師公、張法主、張聖君、張聖者---此信仰尤其流行於泉州安溪族群聚集處-高雄市美濃區則是客家族群信奉法主真君的主要地域


法主公「張聖君」、「都天聖君」、「張公法主」張慈觀法主等/法主公是台灣茶商的守護神/美濃區則是客家族群信奉法主真君的主要地域客家人多半祭祀四法主:張其清、蕭其明、劉其秀、連其亮。此四法主,也被認為是五營神將的其中四位。/ 各地信奉的法主公組合均不同,大多有「法主真君張法主」與「輔天真君蕭法主」/台灣眾多民間信仰中,有一支道教門派稱作「法主公派」,其信奉主神為「法主公」。台灣法主公廟約20幾座。法主公據說擁有大本領,能役使神兵將領驅邪制煞,因此也被「閭山法門」奉為祖師之一。/廣東省潮州的客家人則是「張、蕭、劉、連」四聖,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劉志達四聖,四聖也就是五營神將中的東南西北四營的主帥。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photos.app.goo.gl/Vp9ZMyUrxFXweBW48
0622-2020竹北靈泉宮-科大二街-客家庄泉州厝泉州信仰法主公聖君爺+靈安尊王 相簿 https://bit.ly/3eoYi6a


2020-06-22_160612

https://goo.gl/maps/ihKx2FyHY1VpKrtj7

買屋送廟?建案土地喬不攏 百年老廟卡中間罕成「ㄇ字型」 | 財經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BB15N5PFBB15N1jZBB15N7mWBB15N7mM

竹北靈泉宮為百年客家廟宇奉客家的聖君爺;建商決定近期動工竹北重劃區最近10年房市熱門,因為鄰近竹科,加上買房多是首購族,每坪落在28萬左右 https://is.gd/HWWU3d
新竹有一塊建地很特別,大樓預計蓋成ㄇ字型,因為正中央是一間百年廟,裡面奉養客家聖君爺。10年前有建商買下廟旁邊的空地,原本想要一起買下廟的基地,卻因為聯繫不到地主因此沒轍,只好繞過廟來蓋大樓。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建商買下廟四周的土地。
挖土機停在黃土上,週日工地停工沒有作業,不過鏡頭拉遠一瞧,工地旁有一間廟宇,雕梁畫棟相當有古樸風格,但位置就在整個工地的一側,還在正中央。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工地正中間有一座廟。
透過衛星空照圖,廟宇跟旁邊ㄇ字型工地緊密相連,遠看就像「凹」這個國字,奇特的景色就在新竹科大二街。這間廟有百年歷史,裡面奉養客家的聖君爺,30年前曾經大翻修,8年前又整修天花板,在地居民都知道這裡。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建地空拍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凹」字型。
民國98年有建商買下廟旁邊的空地,近年已經規劃要興建大樓,建商曾找過廟公想要買下這塊地,但廟公沒有權力,只好另尋他路。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靈泉宮為百年客家廟宇;建商決定近期動工。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竹北斗崙里里長張婉媃:「那建商這部分可能因為有他的考量,又加上主要是這塊地的徵收,就是廟的這個徵收,地主其實目前不知道是誰。」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張婉媃表示,建商曾試圖買下廟宇的地,但找不到地主。
聯絡不上地主,買地就此不了了之。竹北重劃區最近10年房市熱門,因為鄰近竹科,加上買房多是首購族,每坪落在28萬左右,目前還會持續上升,如今就剩下這個路段的這塊地持續施工中。
買屋送廟?建案土地喬不攏 百年老廟卡中間罕成「ㄇ字型」 https://bit.ly/3hIlnD0
大樓中間有間百年廟,路過民眾都覺得很稀奇,但廟宇就在家門口,對於建案有沒有幫助,正反意見兩極。(殷悅哲整理)買屋送廟?建案土地喬不攏 百年老廟卡中間罕成「ㄇ字型」 https://bit.ly/3hIlnD0


青山靈安尊王,簡稱青山王、靈安尊王,是福建泉州三邑惠安縣青山的守護神,除了原有的山神、行政神的神格,也頗具司法神的職能,相當於三邑的城隍爺[1],故配祀有判官、陰陽司等諸司幕僚、謝范將軍等神,也常常有出巡、暗訪等活動,主要目的就是明察轄區善惡,緝捕惡鬼凶神。日本學者鈴木清一郎則在《臺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一書中指出青山王有代天巡狩的職能,與王爺信仰有關。隨著泉州三邑移民在臺灣的開墾,臺灣的青山王信仰也日益擴大,其最有名的廟宇是臺北市的艋舺青山宮。
青山靈安尊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165MHI
-----------------------
泉州三邑惠安人的道教信仰主神和城市守護神是青山靈安尊王,簡稱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明朝何喬遠《閩書·惠安縣觀應篇》認為是三國孫吳將領張滾,張滾在212年(漢獻帝建安17年)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頗有治績,因此受人民懷念,奉之為神明,稱「青山王」。又明世宗嘉靖時編纂的《惠安縣志》說:「青山在縣南,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御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主張是五代十國中閩國的將領張悃,人稱「張將軍」;因為奉命鎮守惠安一帶,軍紀嚴明、愛民如子,逝世之後屢屢顯靈,故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尊稱其為「青山王」,被視為當地的山神與境主神。除了青山山神的神格之外,靈安尊王同時具有司法神的神格,換言之,相當於艋舺三邑人的城隍。所以艋舺青山宮除了祭祀靈安尊王,以及顯慶妃和慶安妃兩位王妃,也如同城隍信仰一般,配祀衙門巡捕審堂體系的陰陽司、監察司、速報司、長壽司、獎善司、罰惡司、福德司、增祿司等各司官、文武判官、謝范將軍、枷鎖將軍、馬使爺和虎爺等,其中枷鎖將軍為原型所成立的艋舺青山宮八將團,更是臺灣八將團的起源之一,與五福大帝的八家將交互輝映
艋舺青山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k3wdX
--------------------------------
南勢青南宮是台灣一座主祀靈安尊王的廟宇,舊稱 間仔尾青山王公間,創始於民國50年(1961年), 坐落於新竹市北區延平路一段357巷128號,為新竹大南勢地區的信仰中心。
青南宮所在地原稱「大南勢間仔尾」(亦稱「米粉寮」),位於客雅溪畔,居民大多從事米粉製造業,尤以郭姓居多,係源自同一祖先之派下。
民國50年(1961年)本宮 開宮先賢 郭金秀先生至 南勢汾陽堂郭氏祖厝[1] 觀看觀乩儀式而為靈安尊王採乩,故開始奉祀並遵神意起乩救世[a],廟名「青南」二字即是「青山王公蒞臨南勢救世」之意。[2]
靈安尊王蒞南勢救世之初常商借庄內弟子住宅神明廳作為暫時濟世之處, 而本庄與外地信徒有感於神靈之顯赫,即開始籌措建廟,
廟宇本體於民國63年(1974)[b]興建完工。[3]
爾後因廟宇老舊、漏水情形嚴重,故於民國101年(2012)進行廟宇主體整修及金亭重建, 並於隔年(民國102年,2013年)宣告落成,
恰逢開宮五十周年慶並啟建一朝宿啟慶成安座福醮。
新竹青山宮,位於新竹市下竹里的靈安尊王廟,清末由張竿自泉州奉請分靈來台
南勢青南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NhTkMN
------------------
惠安青山宮,為山神、王爺信仰廟宇,主祀泉州三邑的鄉土神靈青山靈安尊王。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山霞鎮青山村,其類型為古建築,歷史年代為清。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可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時間為2001年1月20日[1]。
祀神
青山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不僅具行政神及山神的神格,同時有司法神的職能,相當於三邑的城隍。
明朝何喬遠認為是孫吳將領張滾,人稱「張將軍」;張滾在212年(漢獻帝建安17年)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頗有治績,因此受人民懷念,奉之為神明,稱「青山王」。
明世宗嘉靖時編纂的《惠安縣志》卻認定是五代十國中閩國的將領張悃,人稱「張將軍」;因為奉命鎮守惠安一帶,軍紀嚴明、愛民如子,逝世之後屢屢顯靈,故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尊稱其為「青山王」。惠安青山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AMZa6l


法主公
法主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BpmJlw
法主公,意為法術高強的神明,一般是對閭山派所奉神明的敬稱,常特指法主真君(張慈觀法主)。
簡介
臺灣地區盛行的閭山派,將許遜、徐甲、吳猛、董奉四真人共稱,即為四法主信仰[1]。
作為鄉土神,各地信奉的法主公組合均不同,大多有「法主真君張法主」與「輔天真君蕭法主」。
在中國福建泉州德化的「法主公組合」是張慈觀、蕭朗瑞、章朗慶(一說姓洪)等結義三兄弟,是為「法主三公」。在永春、安溪一帶亦是「張、蕭、章」;亦有人奉祀「張、蕭、黃」,加入了黃法師(顯應祖師)。福建龍巖市漳平則是「張、蕭、吳」,張、蕭二法主之外,加入吳真人(保生大帝),或是奉祀「張、蕭、吳、黃」。在福建省會福州是「張、蕭、連」,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三位真人。廣東省潮州的客家人則是「張、蕭、劉、連」四聖,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劉志達四聖,四聖也就是五營神將中的東南西北四營的主帥。法主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BpmJlw
-----------------------
法主真君,全稱為都天蕩魔監雷御史張聖法主真君[1][2][3]、降魔救劫天尊,封嘉惠大化普濟真人,簡稱為法主聖君、都天聖君等,俗稱法主公,客家人稱法師公、張法主、張聖君、張聖者。佛教化的道教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亦有人將祂歸類於道教正一派,有雷神、監察神的神格,以善於各種咒語、法術而成為道士的守護神。法主公信仰,流行於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廣東潮州、梅州等地,此信仰尤其流行於泉州安溪族群聚集處,17世紀後,渡臺的安溪茶商,將法主真君香火帶入臺北,法主真君信仰,遂成為流行的臺灣民間信仰之一。由於臺北地區安溪人甚眾,全臺以大臺北地區最為盛行,其中以臺北法主公廟最為著名高雄市美濃區則是客家族群信奉法主真君的主要地域。馬來西亞泉州永春裔華人也奉爲鄉土神,其移民聚會所永春會館也作祭祀場所[4][5]。法主真君的造像常為手或頸繞蟒蛇(象徵「順」)、另一手持寶劍(「劍」又稱為「鋒」,諧音「風」),故也為旅途之神。整體來說,法主真君的法相,離不開三個要素,蛇、劍、手印。有的金身同時會具備這三個要素,有的只會有兩個[6]。
------------------
法主真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kG6oM
張慈觀,名自觀,一名祥,字其清,一字克勤,道號慈觀,法號圓覺。人稱張真人、張聖者。福建永泰縣道士(一說為閩清,1024年-1069年)亦僧亦道,相傳在世有神通,能除妖伏魔。清高宗乾隆年間所著的《德化縣誌》載:「煉性於蕉溪山石鼓岩,見石牛山夜火晶熒,知有魈魅,因往其處。魅方於人家迎婦,輿徒甚盛。觀出掌,令人從指縫窺之,魅悉現形」。據考証真人為北宋時人,在南宋時得到封號「嘉惠大化普濟真人」,而非生於南宋時代,北宋間何薳的《春渚紀聞》、方勺《泊宅編》均有張真人的故事記載。
民間相傳,張真人曾經在結義弟兄輔助之下,躍入九龍潭石牛洞的潭水之內,以劍刺殺為患福建永春已久的蛇精,故許多廟宇的法主公塑像,是一手持劍,一手握蛇。張真人神通頗為出名,也因為去除蛇妖的功績,被視為降妖伏魔的大神,羽化後被奉為當地神明,因為張真人以神通、法術著稱,因此被尊為「法主公」。據說,宋朝封贈為「嘉惠大化普濟真人」;明武宗亦曾敕賜張慈觀為「張聖法主真君」,是為法主公。
組合
法主公
主條目:法主公
「法主公」意為法術高強的神明,各地信奉的法主公組合均不同,大多有「張法主」與「蕭法主」。
四大護法元帥
主條目:四大護法元帥
相傳玄天上帝有「三十六位天將」護法,以四大護法元帥為代表,四大元帥組合頗多樣,可以包括溫元帥、康元帥、殷元帥、馬元帥、趙元帥、李元帥、王元帥、高元帥、周元帥、謝元帥、張元帥、蕭元帥、劉元帥、連元帥等。
五營神將
主條目:五營神將
五營神將為何許神明、何種姓氏的說法相當多,絕大多數廟宇採用「張蕭劉連李」,五營神將的中央主帥是「中壇元帥」哪吒(哪吒,俗稱其姓李),李哪吒也同時是佛教與道教的著名護法神,一般認為居首的東營張將軍,即是法主真君張其清。南營將軍為輔天真君蕭其明(法主真君的結拜兄弟),又稱蕭法主。西營將軍劉其秀,北營將軍連其亮。此等神祇在世時,皆是著名的閭山派道士。臺灣的許多廟宇寫作:張其清(張基清)、蕭其明(蕭其靈、蕭其龍)、劉武秀、連宗宮(連忠宮),這是因為法壇多以口耳相傳,疏於文字,但傳說故事大致相同。
職能
閭山烏頭派道士之守護神:臺灣的閭山派分為兩支,閩南語俗謂「死歸法主,生派夫人」[7][8]。一支將法術高強的法主公奉為祖師,並以黑頭巾作為派系之標記,以喪禮法事、超渡驅邪等見長,人稱「法主公派」,臺灣人稱之為「烏頭法師」,亦稱「烏頭派」,此派道士均習法主公形象,一手持劍,一手提鞭。另一支,奉臨水夫人等三位女神為祖師,以紅頭巾作為標記,稱作「三奶派」,又稱「紅頭法師」,專作節慶、廟宇做醮等法事。
雷神:有監督雷神的權力,故有雷神的神格。
監察之神:福建、粵東相信,法主公為天庭御史,有監察神的神格,代表天帝監察民眾,通常每月在朔望兩日上升,報告人間善惡,作為上天懲罰惡人,緝拿邪魔的依據。
旅途之神:因手中繞蛇為「順」,劍鋒為「風」,故被人認為有護佑旅途之意,閩南遊子往往在旅行前祭拜法主公。
茶商之神:法主公信仰於福建的福州、永泰、仙遊、德化、永春、安溪等縣頗為盛行,而安溪之茶葉商人信奉尤誠,安溪許多茶商將法主公與清水祖師並列,視為重要之保護神。
防番之神客家人亦有信奉法主公者,又稱「聖君爺」、「法師公」。謂能保佑農產,更有「防番」作用。能防備生番(臺灣原住民)出草獵首。但是客家人多半祭祀四法主:張其清、蕭其明、劉其秀、連其亮。此四法主,也被認為是五營神將的其中四位
不只有除蛇妖,福州與閩南一帶也有法主公,力克蝗災、計降螃蟹精、盜雨、捉雷神、送瘟神等救民的傳說。
法主真君故事因為各地百姓口傳,版本略有不同,較為流行的故事情節梗概如下:
遇仙得桃
早年,法主真君張慈觀為一戶農家子弟,家境貧寒,並未就學讀書,以砍柴、為人修理鋤頭柄為生,故人稱「張鋤柄」。一天上山伐木,迷路走至深山,遇見兩人在石桌上對弈,他仔細觀察,發現兩人仙風道骨、氣宇不凡,於是躲在一旁觀棋,但他隨即被兩人發現。兩人並不責怪,只是拿了一顆桃給他,他一咬桃子,發現味道奇苦無比,味如黃連,但是張覺得這兩人是神仙,於是硬是喫了半顆,愈喫愈苦,只好把另半顆棄之於地。兩人笑說:「何不能完食?爾食其半者,又須多修數年矣。不能喫苦,焉能得道?」隨即消失。
張慈觀回鄉之後,不但識字,還能吟詩作文,書法有王羲之、王獻之的風格。到福州雙峰寺剃髮為僧,取法名圓覺,後來結庵修道,因預言蕭國梁、梁克家、黃定等考中狀元皆應驗,而揚名福建,鄉民都認為他已經成仙了,稱之為聖者、真人。
釋道兼修
張慈觀後來成為閭山派道士,但亦僧亦道,離開福建,遍訪名山,與蕭朗瑞、章朗慶(一說姓洪)二真人,義結金蘭,三兄弟於閭山旌陽真君宮中修鍊,受賜風火輪;又習太乙天尊法術,均善道法;也曾多次訪龍虎山,與張天師修正一道道法。
張真人也修佛法,一次至南海普陀山拜山,觀音大士曾賜張真人柳枝,真人一拿,即化為寶劍,返回途中,於龍王宮前遇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傳之以空法,並以經書裝在錦囊內,贈予張真人,真人開錦囊,取經欲讀,手上錦囊即化作能裝鬼神的「乾坤囊」,張真人甚感激兩菩薩的傳授,也立志為佛門護法,在福建德化縣蕉溪石鼓岩結草庵修煉。法主真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kG6oM


客家「聖君爺」信仰極其傳說流變調查研究—以聖君、法主公、五營信仰之關係為主
客家「聖君爺」信仰極其傳說流變調查研究—以聖君、法主公、五營信仰之關係為主 | 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https://bit.ly/37TweWb
走訪六堆客家聚落,聚落的信仰中心除了熟悉的三山國王、鸞堂、延平郡王祠、媽祖廟之外,許多聚落是以「聖君廟」、「聖君宮」、「法師宮」為主,尤其在右堆地區的美濃、六龜、杉林更是普遍,廟中主神分別為張公聖君、蕭公聖君、劉公聖君以及連公聖君,或者供奉多位或其中之一。各座聖君廟亦有其不同的英勇事蹟轉化為神的傳說故事,但都不脫離四位異姓兄弟斬蛇除妖的英雄故事。然而與此故事背景雷同的是流傳於福建、沿襲於目前台灣閩南聚落的法主公信仰,只是法主公是以張公聖君為主神,陪祀其異性蕭、洪二兄弟;更讓筆者訝異的是普遍流行於閩南聚落的五營信仰,其界定聚落四境的東、西、南、北營角頭廟,竟是東營張公聖者將軍、西營蕭公聖者將軍、南營劉公聖者將軍以及北營連公聖者將軍。
聖君、法主公、五營信仰這三者是否有關係?其主神及傳說故事主角的雷同性是偶然?或是有流傳的變異性?其差異性是傳說的源頭既不同或是經過不同的時空、族群、區域或是信仰本身發生質變?擬以右堆地區聖君廟為調查對象,佐以鄰近的閩南聚落抽樣式的鄉鎮,實查法主公廟以及聚落的五營。透過各廟宇廟誌沿革、耆老訪談以及近年大陸出版書籍,從福建地區的民間宗教信仰試圖建構聖君爺信仰和法主公、五營信仰之間傳說流變的關係,了解閩客民間信仰以及宗教文化之間的差異性。
近年有諸多學者研究法主公之信仰;亦有研究五營信仰的學者,更不乏大陸諸多學者的論文,一致認為,法主公信仰是五營信仰中的張公聖者,其源頭都是福建省永春州,是傳說故事發生流變的關係,如果以此看法來判斷,流傳於客家聚落的「聖君爺」亦有可能是傳說故事因流傳、因族群不同而發生的流變結果。
從客家聚落的聖君爺信仰來看,聖君爺的原鄉是閩南聚落,但在先民移墾的過程中,因為過渡閩南聚落祈求的一個香火袋,而演變成今日的聚落大廟,或許在客家聚落沒有法主公的法力無邊的閭山派信奉;或許少了五營鎮守界境將軍的兵將以及法力,聖君爺其能降魔除妖的心靈寄託卻安在,一直是客家聚落裡安定人心的守護神。
研究方法
本文除了運用地方志及碑文等文獻資料外,主要透過田野考察及參與祭典、耆老口述,實地探訪右堆地區的聖君廟、聖君宮、法師宮,了解其宗教性質以及祭祀方式,另本研究為文獻探討法以及歷史研究法兼重之研究,擬大量收集有關兩岸三地有關福建、廣東地區聖君信仰、法主公信仰、五營信仰之傳說故事資料,作為交叉分析之素材。
右堆地區的聖君廟宇根據普查觀察,右堆地區內奉祀聖君爺的廟宇,計有美濃鎮的東門里劉公壇聖君宮、合和里柚子林紫林宮、合和里過路潭張公聖君廟、廣林里九芎林聖化宮、廣林里凹下普化宮、中圳陂張公聖君;六龜鄉荖濃村聖君廟、新威村聖君廟和新寮村的法師宮;旗山鎮的大林劉公壇、大林埔羌林蕭公聖君廟。
結 論
相傳聖君是一個法力無邊的神明,客家先民在墾拓過程中,為避開天災之危害,乃祭拜山川百神,傳達生活所需的共同願望,並以此約定俗成,如何建構一套生活指導原則與宗教儀式,成為具有特色的地方性民間文化,是這個議題想再深入了解的;並想瞭解客家先民面對大自然的變化,人之回應與內心之需求的反映,藉由聖君爺的降魔除妖法力達到心靈的藉慰與安寧。
傳說故事將因族群、生活條件而賦予不同的合理化或詮釋權,傳說的意涵是指以歷史上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各地區的山川古蹟等演化出生動的情結,時常具有對相關的各種事物的幻想解釋具有歷史性和可信性的特點,帶有歷史性和地方性的口頭文學。具有歷史性民族性地方性解釋性傳奇性等基本特徵,解釋某種風物或習俗的口述傳奇作品等等,都是傳說的特質。以此觀點來看,聖君信仰、法主公、五營信仰其中均具備豐厚的傳奇性。
張聖君信仰及其宗教形態法主公教,既與道教關係密切,也與佛教有許多聯繫,兩種宗教成分在其中均發揮不可缺少的作用。此種兼容佛道的民間宗教信仰,對於社會的安寧和諧有一定的貢獻。
海峽兩岸文化交往解嚴以後,聖君宫廟陸陸續續回到福建各地宫廟謁祖進香,較常去的有永泰縣盤谷鄉方壺岩母殿、永春龍山岩、德化石牛山石壺洞祖殿、閩清金沙祖殿及安溪碧靈宫等宫廟,2007年美濃過路潭聖君廟即組進香團前往以上幾處謁祖,這裡就產生了許多有趣的現象,長期以來,當地人並不認為聖君即是法主公,但隨著知識的流傳與廣佈,在探源的過程中,賦予自己的信仰找到合理的詮釋以及可說服別人的溯源,而將自己的信仰跟自認為合理的信仰做了聯結,是傳說發生了變化而有不同,實在是一個值得玩味的的確,文化信仰的改變除了傳說的質變外,因為政治、文化因素而增加或減少元素都有可能。
在親臨右堆地區聖君廟普查及參與聖君聖誕及慶讚中元普渡祭典風俗後,也看到對儀式的重視因聚落的熱鬧及偏僻而不同,參與新威聖君廟聖誕時,庄民以「祭河江」、「祭聖君」、「敬義塚」等儀式來慶祝,看到庄民共赴祭場的場面,內心震懾外,無復言語,相較於美濃各庄的祭典,只有禮生及稀疏的福首敷衍了事,其典禮的隆重以及庄民的煞有其事,甚為感動。從地理環境及遷移的角度來看新威庄,新威庄和同屬右堆的美濃具有許多雷同性,但對於「祭河江」「敬古老大人」的習俗,卻有別於大美濃地區,衍生出其獨特性,或許正可以說明人們的遷移,雖可能帶來原居地的生活習俗與歲時觀念,但不可能把原來的歲時節俗全盤移植得新地方,反而是因環境的不同,遷移之人為了生存,必須迅速融入環境之中,接納該地的歲時節俗。
透過聖君聖誕的祭典,庄民藉以普渡過往的先人及無祀孤魂,傳達對鬼神的敬畏與禳災。這當中反映出面對大自然的變化,人之回應與內心之需求。誠如祭文中所言:「緣因叼蒙 恩光惠顧,河水順流,無害農田之,願農民充饑,一二農作織物有收慰喜,農人披星戴月之苦,特全農帝之功,但願來期大施恩澤,改轉順流,彎而無損,曲而無害,廣闊農田之美收全,農人生活充實之饑,叼蒙而應之光,農民亦得同歡,可享安居樂處…」,由於對神明產生認同虔誠的深厚情感,在宗教活動中呈現出當地人民的共有文化記憶。
聖君爺會在客家聚落如此受到敬重以及尊榮,也是因為祂有不斷的神蹟出現,讓客家先民堅信不宜,聖君是一個法力無邊的神明,所以客家先民在墾拓過程中,為避開天災之危害,除祭拜山川百神,傳達生活所需的共同願望,更企望有法力無邊的神祇在身邊庇祐。劉公壇聖君廟以及九芎林聖化宮聖君寶像跟著移民到新墾地;新寮村、新威庄的拓墾、荖濃村的開發,則是為了求的新墾地的平靜禳災,亦是透過分香從九芎林尖山寮奉請張公聖君爺坐鎮。這或許是客家先民面對大自然的變化,人之回應與內心之需求的反映,藉由聖君爺的降魔除妖法力達到心靈的藉慰與安寧。
右堆地區客家聚落的「聖君廟」供奉的是「張、蕭、劉、連四位聖君」;法主公傳說是張家三兄弟,或是張、蕭、洪三姓結義兄弟;五營信仰,其界定聚落四境的東、西、南、北營角頭廟,是東營張公聖者將軍、西營蕭公聖者將軍、南營劉公聖者將軍以及北營連公聖者將軍,三者雖有別,但是相傳具有法力,殺噬怪蛇,昇天成神的傳說故事,卻大同小異,更說明了傳說的變異性以及因應族群、生活條件而賦予不同的合理化或詮釋權。客家「聖君爺」信仰極其傳說流變調查研究—以聖君、法主公、五營信仰之關係為主 | 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https://bit.ly/37TweWb

台灣客家數位圖書館


張聖君信仰與閩台關係的意義
 台灣也是張聖君信仰普遍流行的地區,據金清海初步統計,全島祭祀張聖君的宮廟有五十餘座,而作為信仰神被家壇供養及作為道教神廟陪祀的宮廟則數以千計、難以確算。張聖君信仰是隨著移民傳入台灣的,傳入的時間約自明末清初始。傳入的渠道主要有兩條,一是泉、漳人民奉香火入台,一是隨道教閭山派道師入台。有記載較早入台的張聖君信仰而建立宮廟的有雲林麥寮玉安宮及宜蘭縣的再興宮、普安宮等宮廟。再興宮約創建於乾隆六十年(1795),是由福建永春州德化縣移民奉香火入台而建的。而宜蘭縣蘇澳鎮的普安宮則是永春人蘇士尾、張光明等人於清道光七年(1827)奉張聖君香火於白米甕永春(地名)建祠的古老宫廟,廟中不僅供奉張、蕭、洪三聖者,而且還供奉”永春普安宮蘇澳開拓先賢英靈神位”。台北大稻埕”法主宮”,則是清同治八年(1869)由安溪人陳書楚由家鄉碧靈宮分靈,於台北大稻埕得勝街振南茶行奉祀,於光緒四年(1878)建廟。其他尚有福州人入台奉祀和潮州人帶香火的宮廟,從中可見張聖君信仰在台灣的影響。雖然經過日本統治 50 年,張聖君信仰文化依然流傳著。大陸改革開放後,台灣張聖君信眾如潮水般湧入大陸,台灣人民通過對張聖君信仰宮廟的謁祖進香,進一步促進友好聯系,台灣法主公教道壇為了保持傳統宗教科法的延續性,也不斷有道師到大陸拜師和傳度。 張聖君信仰和法主公教,不但成為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在逆境條件中艱苦奮鬥、創業守成的精神力量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他們尋根問祖、不忘傳統,以及和大陸保持聯繫之民族認同化的一種重要表現。 
(一)、半佛半道的宗教世俗化特徵
二、張聖君信仰文化型態特徵
根據葉明生教授於 2007 年出版《閩台張聖君信仰文化》的研究,張聖君信仰文化型態有以下幾種特點:
 從民間信仰文化的角度考察,張聖君信仰形成的基礎是我國古代的巫道文化,從各地張聖君信仰傳說中所傳的張聖君吃仙桃、學道法、上閭山學法、到龍虎山拜天師、用雷法除五通鬼、劍斬蛇妖等種種行為,都是與民間道教信仰和科法分不開。而近代閩台民間閭山教道壇多尊他為”法主”、”法主公”,將其教派稱之為”法主公教”。顯然,從這一角度來看,張聖君應是道教信仰神。 
(二)、平民精神宗教化的信仰特徵
 張聖君信仰的很重要的文化特徵是將宗教世俗化,但是它的另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却是將平民精神宗教化。所謂平民精神宗教化,即是將屬於平民階層世俗生活中的行為、事物都賦以宗教的含義,使之具有宗教意義以及神聖化。
(三)、農民社會之農耕信仰文化特徵
 張聖君信仰或張法主教的產生,是平民精神的宗教化現象。在廣袤的農村社會,雖然是多神崇拜,或無神不拜,但對於出生貴冑的”貴族神”,他們最多的只能是景仰而已,而缺乏共鳴和力量。百姓們真正虔心膜拜的神,是與他們命運相通的”平民神”,從他們身上能見得到自己的影子,從他們的遭遇中可以得到激勵和安慰。無論福建本土,或是飄洋過海到台灣或東南亞的移民,他們都是從信仰神的傳說中得到神格力量,與逆境拼搏的勇氣,從而取得的了生存。可以說,這種平民精神的宗教化是張聖君信仰的基礎,而將張聖君造化為教派之法主,更是平民為其生存需求的目的而爭取社會地位的一種象徵。

https://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932515265671.pdf

2020-06-22_1332192020-06-22_133302

https://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932515265671.pdf


神奇基地無奇不有 「竹北買屋送你一座廟」
更新時間: 2020/06/21 10:14
竹北台科大重劃區「靈泉宮」,為在地信仰中心,周邊土地將開發興建住宅。翻攝畫面
房市無奇不有。位在新竹縣竹北區的科大二街,近期一處ㄇ字型基地打算興建14層住宅大樓、99戶住家,但其中特別的是,基地夾著在地知名廟宇「靈泉宮」,大樓就這麼以此為中心圍繞興建,成為罕見的「買屋送廟」。業者低調表示,過去也沒有碰過這麼特殊的案例,只是剛好土地整合開發,預計先建後售、明年才會進場。
新竹竹北台科大重劃區發展約10年,自住機能完善,受惠於竹科新貴的強大房市購買力,帶起房市熱潮、頻有秒殺建案,土地開發趨近飽和,在地業者直言:「早就沒有便宜的土地,每坪建地都至少50萬元以上,房價叩關每坪3字頭。」
而科大二街的在地信仰中心「靈泉宮」,周圍兩側有大約500~700坪ㄇ字型空地,是當地少見素地,過去因位在廟宇旁,鮮少有人願意進場開發,近期卻悄悄整地。經查,購入該地的新竹在地建商禾子旺開發,致電業者低調表示,目前都還在規劃當中,預計明年才會推出,「但確實這樣的土地開發也是第一次處理」。
長年經營新竹房地產業者何先生分析,通常土地開發會避開廟宇,一來是對房屋銷售無幫助,二來是廟宇是地方信仰中心,要在鄰地開發「壓力很大」。他強調,該地還受限面寬及面積限制,勢必得整合連一起成ㄇ字型才好興建大樓,但卻尷尬卡著一個廟宇,所以並不是很理想的土地。
何先生另補充,這類廟宇在重劃前已經存在,所以開發方式只能「盡量避開」,常見的方式是跟其他鄰地合併整合開發,造就退縮或花園的空間,也不至於對廟宇產生壓迫感,亦可尊重廟方。只不過可惜的是,這塊土地鄰地都已興建大樓,無法創造空間,不得已只能圍繞廟宇而蓋。
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指出,近年竹北房市太火熱,像是肺炎疫情期間,照樣有秒殺建案,每坪房價約28萬元上下;不過因該地「規劃特殊」,加上通常廟宇抗性較多、購屋族多列為嫌惡設施,預計每坪售價應至少低於行情1成
神奇基地無奇不有 「竹北買屋送你一座廟」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bit.ly/2YWwEqM

K4AQJ5CFJGDOA2O47EDNEQHLNMVMEPUB7WBSOUOJXPDY2D7RXW7QWWERN2C5L62GNYS6HTJNZQXLFU


法主真君,全稱為都天蕩魔監雷御史張聖法主真君[1][2][3]、降魔救劫天尊,封嘉惠大化普濟真人,簡稱為法主聖君、都天聖君等,俗稱法主公,客家人稱法師公、張法主、張聖君、張聖者。佛教化的道教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亦有人將祂歸類於道教正一派,有雷神、監察神的神格,以善於各種咒語、法術而成為道士的守護神。法主公信仰,流行於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廣東潮州、梅州等地,此信仰尤其流行於泉州安溪族群聚集處,17世紀後,渡臺的安溪茶商,將法主真君香火帶入臺北,法主真君信仰,遂成為流行的臺灣民間信仰之一。由於臺北地區安溪人甚眾,全臺以大臺北地區最為盛行,其中以臺北法主公廟最為著名,高雄市美濃區則是客家族群信奉法主真君的主要地域。馬來西亞泉州永春裔華人也奉爲鄉土神,其移民聚會所永春會館也作祭祀場所[4][5]。法主真君的造像常為手或頸繞蟒蛇(象徵「順」)、另一手持寶劍(「劍」又稱為「鋒」,諧音「風」),故也為旅途之神。整體來說,法主真君的法相,離不開三個要素,蛇、劍、手印。有的金身同時會具備這三個要素,有的只會有兩個
法主真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kG6oM
張慈觀,名自觀,一名祥,字其清,一字克勤,道號慈觀,法號圓覺。人稱張真人、張聖者。福建永泰縣道士(一說為閩清,1024年-1069年),亦僧亦道,相傳在世有神通,能除妖伏魔。清高宗乾隆年間所著的《德化縣誌》載:「煉性於蕉溪山石鼓岩,見石牛山夜火晶熒,知有魈魅,因往其處。魅方於人家迎婦,輿徒甚盛。觀出掌,令人從指縫窺之,魅悉現形」。據考証真人為北宋時人,在南宋時得到封號「嘉惠大化普濟真人」,而非生於南宋時代,北宋間何薳的《春渚紀聞》、方勺《泊宅編》均有張真人的故事記載。
民間相傳,張真人曾經在結義弟兄輔助之下,躍入九龍潭石牛洞的潭水之內,以劍刺殺為患福建永春已久的蛇精,故許多廟宇的法主公塑像,是一手持劍,一手握蛇。張真人神通頗為出名,也因為去除蛇妖的功績,被視為降妖伏魔的大神,羽化後被奉為當地神明,因為張真人以神通、法術著稱,因此被尊為「法主公」。據說,宋朝封贈為「嘉惠大化普濟真人」;明武宗亦曾敕賜張慈觀為「張聖法主真君」,是為法主公。
法主真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kG6oM
------------------------------
閭山派,又稱閭山道、閭山教等,是一個華南道教重要流派,以福建為中心。相傳其發源於閩北武夷山脈的建陽,流行於福建、廣東、浙江、台灣、江西、江蘇、湖南等地和東南亞。
濫觴
閭山派道教,本是福建與江西流行的一種巫術,重祭典儀式與法術,吸收了道教淨明道、正一道等派與佛教禪宗、淨土宗、密宗瑜伽派、儒家忠君孝親等三教的理論與思想,廣納許多神佛,主要以各種法事,為人消災除厄,並傳播到華南與東南亞各地。
《海瓊白真人語錄》:「問曰:今之瑜珈之為教者,何如?答曰:彼之教中謂釋迦之遺教也。釋迦化為穢跡金剛,以降螺髻梵王,是故流傳。此教降伏諸魔,制諸外道,不過只三十三字金輪穢跡咒也。然其教中有龍樹醫王以佐之焉。外此則有香山、雪山二大聖,豬頭、象鼻二大聖,威雄、華光二大聖,與夫哪吒太子、頂輪聖王及深沙神、揭諦神以相其法,故有諸金剛力士以為之佐使。所謂將吏,惟有虎伽羅、馬伽羅、牛頭羅、金頭羅四將而已,其他則無也。今之邪師雜諸道法之辭,而又步罡捻訣,高聲大呌,胡跳漢舞,搖鈴撼鐸,鞭麻蛇、打桃棒,而於古教甚失其真,似非釋迦之所為矣!然瑜珈亦是佛家伏魔之一法。」
支派
閭山派奉晉代著名道士許旌陽真人為祖師,也祭祀董奉真人等神。主要有幾種支系:
三奶派:又稱紅頭派,奉臨水三夫人:陳靖姑(陳大奶)、林九娘(林二奶)、李三娘(李三奶)等三位女神為宗師,多行廟會作醮、婚壽喜慶之儀式等。
法主公派:又稱烏頭派,奉法主真君為宗師,多行喪事、驅魔。
徐甲派:奉清微質初真君徐甲為宗師,多行喪事、驅魔,現多混入紅頭派、烏頭派。
另一種為流行於華南的道教派別「普庵派」,也相當程度上融合了閭山派的法術思想,奉臨濟宗的普庵禪師為宗師,號稱小法。閭山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16N7LD
---------------------
醫巫閭山,又稱醫巫山、無慮山、閭山等,中國遼寧省西部主要山脈之一,為陰山余脈,位於錦州北鎮市和義縣交界處,古稱於微閭山或醫無慮山,傳說帝舜封天下分為十二個州,每州以一座山作為鎮山,醫巫閭山被封為幽州的鎮山。周時又封為五大鎮山之北鎮。西漢時於該山東側置無慮縣,為遼東郡西部都尉治所。
醫巫閭山東北-西南走向,長45公里,寬14公里,山區總面積630平方公里,主峰望海峰,海拔866米,山中設立有國家級醫巫閭山自然保護區,為旅遊勝地。醫巫閭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oDg1Y
--------------------------
許遜(239年-374年),字敬之,晉代著名道士,南昌縣(今屬江西)長定鄉益塘坡人,祖籍河南汝南[1],曾一度於晉太康元年(280年)出任旌陽(今屬四川)令。是道教淨明道、閭山派尊奉的祖師,被視為江西的鄉土神、水神,人稱許九郎、許旌陽、旌陽祖師、感天大帝,又稱許天師、許真君。許遜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Mrfvb
------------------
普庵派,又稱普唵派、普庵法教等,與閭山派是臺灣民間信仰的重要流派之一[1],盛行於澎湖、高雄、台南等地區。教派奉禪宗高僧普庵印肅為教主,著重其禪學及神通力而衍生的傳統民間信仰,重視於道法上的神咒、符籙、結印等科儀
普庵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B3zmCO
------------------

台灣道教與法師+道士

2021-04-15_2031372021-04-15_203232


燈籠/馬唯庭手寫燈籠/「艋舺青山祭」艋舺青山王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BB1aY7uzBB1bCoHZAALXfsA (1)AALX7WeAALXqJlAALXfsaAALXfrBAALXsVH

青山宮已成萬華精神堡壘 一代武將青山王威震八方
青山宮已成萬華精神堡壘 一代武將青山王威震八方 https://bit.ly/36pdBcX
青山宮是艋舺的知名地標。(圖/記者黃彥昇攝) © 由 NOWnews 提供 青山宮是艋舺的知名地標。(圖/記者黃彥昇攝)
青山宮座落於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主祀靈安尊王,百餘年來都是艋舺人的心中極為重要的信仰中心,與龍山寺、祖師廟等知名古廟共同鎮守艋舺,每年一次的艋舺大拜拜就是青山王聖誕,為期三天兩夜的遶境向來都是全台灣的焦點。
青山宮是艋舺的精神堡壘。(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青山宮是艋舺的精神堡壘。(圖/記者黃彥昇攝)
艋舺人多稱呼靈安尊王為青山王、青山王公,是清朝時福建惠安移民從家鄉帶來的信仰。清朝時艋舺爆發瘟疫,惠安人請來原鄉守護神靈安尊王,希望藉由神威弭平瘟疫。神轎遶境時經過現今西園街一帶,神轎突然加重無法抬起,信眾燒香擲筊請示神意,獲青山王指示神轎駐紮於此,信眾暫立小廟奉祀。當時許多染病者聞風而至,請求青山王保佑身體健康。之後疫情逐漸緩和,青山王神威顯赫而信眾日增,就另選風水寶地建廟,就是青山宮現址。
艋舺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圖/艋舺青山宮授權提供)© 由 NOWnews 提供 艋舺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圖/艋舺青山宮授權提供)
根據青山宮碑文記載,靈安尊王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將軍,名諱張梱,奉命治理福建一帶,因任內政績顯赫,往生後百姓感念其德,奉其為守護神,稱青山王。而祂的封號靈安尊王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當年宋理宗出逃至福建時遇到大風浪,青山王顯靈救駕,因此被封「靈安王」;二是朱元璋北伐蒙古之時,青山王顯靈帶天兵助陣,因而被封為「靈安尊王」。
青山宮靈安尊王曾舉行「步行傳香」。(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青山宮靈安尊王曾舉行「步行傳香」。(圖/記者黃彥昇攝)
不論哪一個才是靈安尊王封號的正確由來,可以確定的是青山王的神格特質帶有濃厚的武將氣息,與慈悲為懷的觀音佛祖不同,青山王鐵面無私,賞善罰惡,同時代天巡狩,帶有燮理陰陽的司法神特質,也因此惠安人視其為城隍爺。
青山宮枷鎖將軍。(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青山宮枷鎖將軍。(圖/記者黃彥昇攝)
第一次到青山宮參拜的遊客很容易被宮內的嚴肅氣氛震攝,在前往青山王拜埕上香之前,會先經過兩尊泥塑的將軍像,分別是紅面的枷將軍、青面的鎖將軍。這兩位將軍是青山王的先鋒大將,專門替青山王捉拿惡鬼,兩位將軍長長的眉毛垂下,猙獰生動的表情令人發毛。如今這兩尊塑像已列為歷史文物。以枷鎖將軍為基礎,青山宮衍生出專屬自己的陣頭「八將團」,並在台北一帶廣為流傳。
青山宮八將團由枷鎖將軍演化而來。(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青山宮八將團由枷鎖將軍演化而來。(圖/記者黃彥昇攝)
青山王高坐神位之上,看著他的子民與信眾,也守護著艋舺。在青山王兩側的是祂的幕僚與部將,首先看到的是范謝將軍的大型神將,民間習慣稱呼為「七爺八爺」,職責一樣是抓拿惡鬼,但多了賞善罰惡的司職。青山宮內有多尊范謝將軍的大型神將,分屬不同軒社。
艋舺迎青山王是超過百年的悠久傳統。(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艋舺迎青山王是超過百年的悠久傳統。(圖/記者黃彥昇攝)
正殿兩旁是八尊泥塑神像,統稱「八司爺」,屬於文官系統,分別是:陰陽司、獎善司、長壽司、監察司、速報司、增祿司、罰惡司、福德司。其中陰陽司是八司之首,青山王的第一輔臣兼首席幕僚長,亦有人稱呼祂為青山王的秘書長。
青山宮虎邊的司爺。(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青山宮虎邊的司爺。(圖/記者黃彥昇攝)
青山王擁有王爺系統代天巡狩的神格,同時也掌管司法系統,從青山王的八位幕僚「八司爺」就可理解,「司爺」通常配置於城隍信仰之中替城隍爺處理另一個世界的司法案件,因此青山王是「代天巡狩」的王爺,同時也有城隍爺的司法職權。青山王肩上責任重大,卻也換來信眾的堅定不移。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二日的「暗訪」就是青山王的聖誕,早已名列台北三大廟會,地位難以動搖。
青山宮龍邊的八司爺。(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青山宮龍邊的八司爺。(圖/記者黃彥昇攝)
兩旁司爺神龕之下還有替青山王管理坐騎的馬將軍與虎爺。青山宮的虎爺是全家福,有虎爸爸、虎媽媽、還有小老虎,是為「進財虎爺」。後殿則是青山王的二位夫人,據說青山王顯靈救駕之時,兩位夫人一並被皇帝封為顯慶妃、慶安妃。
青山宮的虎爺全家福。(圖/保庇NOW資料圖)© 由 NOWnews 提供 青山宮的虎爺全家福。(圖/保庇NOW資料圖)
二、三樓結構與一樓大致相同,採取台灣民間信仰常見的「業務一條龍」的形式,即是負責各種業務的神明都有,只要拜一間廟就可以求完全部的事。比較罕見的是,三樓有供奉齊天大聖,就是大家熟悉的孫悟空,另有一位猿猴外型的南天大聖,經詢問後了解,南天大聖與齊天大聖同為南天門的守將,因為三樓為供奉玉皇上帝的凌霄寶殿,因此有這兩位神明。
齊天大聖與南天大聖。(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齊天大聖與南天大聖。(圖/記者黃彥昇攝)
2003年台北和平醫院爆發SARS疫情,當時人心惶惶,雖然和平醫院不在萬華區,但因為與萬華只隔一條路,因此萬華飽受SARS之害,許多萬華都人受到歧視。因為青山王有過驅逐瘟疫的歷史紀錄,當年青山宮便破例在非青山王聖誕的日子舉行祈福遶境,並於水門燒王船送瘟。此次遶境除了安定人心,疫情也的確在青山王遶境後逐漸緩和,至今仍被仍為神蹟。
青山宮龍邊的八司爺。(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青山宮龍邊的八司爺。(圖/記者黃彥昇攝)
前幾年青山宮曾遭遇嚴重的火災,許多有百年歷史的神像與歷史文物遭到嚴重破壞,但並沒有擊垮艋舺人的堅定信仰。許多艋舺人都認為青山王幫台灣人抵擋更嚴重的天災,大家心痛之餘,反而激起更多的熱情,努力守護這得來不易的文化資產。
保庇NOW的關東旗飄揚在萬華大拜拜路線中。(圖/記者黃彥昇攝)© 由 NOWnews 提供 保庇NOW的關東旗飄揚在萬華大拜拜路線中。(圖/記者黃彥昇攝)
文化資產分有形與無形兩種,艋舺青山宮則是集兩種資產於一體。青山宮建築本體與「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都是在台北市登記有案的文化資產。在今日宮廟與廟會文化常背上「環境汙染」、「低俗」等負面形象時,我們更應該思考它們能成為文化資產以及在地人記憶而不可抹滅的歷史意義
青山宮已成萬華精神堡壘 一代武將青山王威震八方 https://bit.ly/36pdBcX

燈籠/馬唯庭手寫燈籠/「艋舺青山祭」艋舺青山王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閭山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ANTPHC.img

特殊的太極八卦陣還被裱框起來。(圖/翻攝自靈異公社臉書)
網友看了熱議,「感覺很猛」、「太多了吧…這棟房子曾經很多嗎?」「太極八卦,收伏邪魔鬼怪,鎮宅平安符」、「天師大補帖」、「建議您,妥善保存這符」、「高上元老祖集神符咒,應該是鎮煞或是屋宅」、「看起來像是道士給人的安家鎮宅符咒,好事,建議別丟,三不五時點淨爐熏一熏祂,讓符神來你家坐坐保平安」。
內行人一看就解答,這是「閭山派鎮宅符」、「閭山派(澎湖法師)用的,招財鎮宅,好符」,更有知情人紛紛狂喊,「寶物,這個現在已經找不太到了」、「這張很厲害欸!不要的話我收」、「你這符比那些什麼5雷符令牌還要有用,千萬不能缺角還是弄髒,這張如果再重寫是不可能的,所以好好保存,而且你的符不像一般平安符的時間性,你的估計應該有20-30年以上時間」
阿公家藏「裱框歷史感符咒」 內行一看驚喊:是寶物 https://bit.ly/3mMoNtj

閭山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