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聖君爺」信仰極其傳說流變調查研究以聖君、法主公、五營信仰之關係為主/竹北靈泉宮-科大二街為百年客家廟宇奉客家的聖君爺;法主公,意為法術高強的神明,一般是對閭山派所奉神明的敬稱,常特指法主真君(張慈觀法主)/廣東省潮州的客家人則是「張、蕭、劉、連」四聖,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劉志達四聖-俗稱法主公,客家人稱法師公、張法主、張聖君、張聖者。佛教化的道教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臺灣地區盛行的閭山派,將許遜、徐甲、吳猛、董奉四真人共稱,即為四法主信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www.rsd.fju.edu.tw/images/uploads/FJRS/15-06.pdf

2020-05-30_203852

http://www.rsd.fju.edu.tw/images/uploads/FJRS/15-06.pdf


天地門教又稱金丹如意道、一灶香教、順天教-香教/一炷香教創教祖師為董吉升,字四海-於山東境內,與清初問世的八卦教,構成了清代山東境內兩大民間宗教體系/一炷香教-於華北、東北地區的民間秘密教派,該教師傅擅於藉由燒香、跪拜的宗教療法為患者治病,傳教收徒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道教董四海
一炷香教系一支崛起於清初的民間秘密教派,其教勢的發展範圍以華北、東北地區為主。 該教因規定教徒每天早晚須燒香磕頭,口念「敬重天地、孝順父母」,故稱為一炷香教、天地門教、天地門一炷香教等。 此外,該教別稱頗多,包括如意教(門)、好話道(教)、摩摩教、天爺教、平心道(教)、添門教(即天門教)、一炷香如意教、一炷香離卦教、一炷香天爺教、炷香五葷教等。
一炷香教的創教祖師為董吉升,字四海,山東省武定府商河縣董家林村人。 有關其生卒時間,各家說法不一。 一般說法為他生於明萬曆47年(1619),死於清順治7年(1650),在世年僅32歲。
不過,在董氏的墓碑上則記載:「皇清處士諱計升字四海,四世祖行四海公之墓,萬曆四十七年正月初一子時生,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初四寅時卒」,如以虛歲計,董氏活了72歲。 上述兩種有關董四海生卒的說法中,因後者以墓碑記載做考證,頗具一定程度的可信度與參考價值。 然而,無論董氏的確切生卒年為何,教徒對其崇奉有加,尊稱為「董神仙」或「董老師父」。
董四海一生的事蹟因史料並不齊全,較難有確切的勾勒。 不過,他的創教過程就如同其它的民間秘密宗教創教教主一般,也是經過一番思考、摸索、修行與覺悟。 據教內經文《打開寶藏庫摘選一針》所載:「從大明,天啟爺,世道衰微」,「老天爺,不忍的,教民受罪;親差下,二聖人,教化人心」,可以得知董氏的創教緣由是基於明末社會政治的腐敗、衰微,促使他思索如何為一般百姓尋求出路。 至於其創教時間,學者據教內《心經》所載:「得香一炷,下苦修行,三十二歲,得了功成」,推估董氏於順治7年(1685)設立新的教派。
董氏創教後,隨即四處傳教,其教內經文《三教》即謂:「練成了,一炷香,灑遍滿天下;南裡尋,北裡找,單找有緣人」。 董氏依「九宮八卦」的形式,自任為九宮教主,其先後收的徒弟可分為林傳八支與山傳八支,即所謂的「派分八支」,使其教派廣為傳播。 至道光中葉,該教已傳衍七世,在《清實錄》中曾對其發展有若干
的敘述: 據稱山東武定府商河縣教匪董四海,世衍七代,派分八支.... 呈有紙折一件,名為《排頭記》,上寫董四海名姓,其徒分為八支,自長支李秀真以下備列姓名,此等教匪每飯必兩手上供,故城縣匣獲第八支石姓派下各犯名為添門教,在南宮縣第三支張姓派下楊姓各犯名為一炷香五葷道... (董四海)其五世孫董志道於乾隆五十二年習教被獲究辦,其七世孫董坦即董壇,於道光十六年,亦以習教銀河解審訊,旋即監斃,其傳徒戴洛占等均曾赴商河縣上墳,拜識董坦,歷經訪獲懲辦,並將董吉升墳墓平毀,各在案。
從上述的記載中,可知董氏所創的一炷香教是以山東商河縣為中心,一方面由其子孫在此地世代踵習,掌握教派核心勢力;而另一方面亦透過各支系的徒弟四處傳教,發展教務,其活動範圍以山東、直隸等地為主,並延伸到盛京、吉林等地。
------------------------
摘要:一炷香教是流行於明末及整個清代的民間教派。 活動地域在山東北部、河北南部數十州縣。 其特點是跪一炷香、拜天地、孝父母,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 教派組織形態較為鬆散,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 它的出現和流傳展現了道教形態的多樣化。
明代中末葉,活躍在華北地區的民間教派,大多數創成於北直隸。 羅祖教、靜空教、黃天教、還源教、東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陽教、龍天門教、圓頓教等等是其中較著者。 惟獨一炷香教創成於山東境內,與清初問世的八卦教,構成了清代山東境內兩大民間宗教體系。
與八卦教等教派相比,一炷香教更具有道教世俗化教派的特點,更注重宗教本身的活動,很少參與底層社會的政治運動,與傳統的封建社會秩序較為協調,因此長期隱蔽下來,而不為有清當局所注意。 它的這個特點,給後人研究帶來了困難。 從清檔案和清實錄的記載看,一炷香教的活動十分零亂而難成全貌,這正反映了此教不同於許多其他教派的獨具一格之處。 一炷香教缺乏貫穿始終的活動中樞,沒有刻意創新的宗教教義體系,沒有嚴密的組織機構和層次分明的教階制度。 然而它卻十分吸引群眾,因為它具有封建社會後期道教在下層傳播的世俗化特點,它把道情演變而成民間宗教的說唱形式,以口口相授的歌訣和韻律抒發自身的宗教情感,所以特別吸引人,使下 愚夫愚婦「樂而忘情,乃至追隨不捨;它用跪一炷香的做法,使信仰者在靜默中受到氣功的啟迪,又用種種下層社會流行的醫道為群眾解除實際困難,因而使人們信奉自如 ;它教義的核心是以歌唱形式向人們宣揚忠君孝悌之理,人們喻之為"學唱好話",因此與通行那一時代底層的各類"叛逆"思想涇渭分明。 一批安貧樂道,不願鋌而走險的人們因之樂此不疲,趨之若鶩。 凡此種種都與同在山東境內的八卦教頗不協調,這正反映了那一時代底層社會運動的豐富內涵和複雜態勢。 因為它產生在八卦教之前,而且活動地域又與後者相交,對八卦教的影響,以及與八卦教部分支派,特別是離卦教的融合也是理所當然的。 總而言之,由於它傳播的歷史久遠,達三個世紀,由於它傳播的特定地域,由於它平和的傳播方式和它的道德宣傳內涵,都使得一炷香教成為那一時代部分群眾宗教生活中不容忽視的力量。
一、董四海與一炷香教的創立傳播
一炷香教教名的來歷無他,即信仰者在默禱天地時面對一炷香,香滅則祈禱畢,故曰:一炷香教。
一炷香教創教人董吉升,字四海,山東省商河縣董家林村人,生於明代萬曆四十七年(1619)三月,死於清代順治七年(1650)八月,在世年僅31歲。 有的史料講,在康熙年間他還在修道授教,此可備一說。 董四海死後,人們對他信仰日隆,皆尊其為董神仙或董老師父。 后世傳承人說他生前在山東章邱縣枸峪地方出家學道。 枸峪有觀音寺一座,毗鄰有關帝廟一座,皆為後世一炷香道人習教場所,或謂董四海出家學道之地。 (1)關於董四海一生宗教活動實跡,史料無載,但從一炷香教在華北、東北地區的深厚影響看,董四海生前當是一個十分活躍而吸引人信仰的宗教家。
一炷香教內流傳著一部《排頭記》,即教內譜系,至道光十六年(1836)時,董四海後人已傳教七代,而教派分為八支,可見在清前期這個教門傳播已具有相當的規模。 因此官僚周春琪在奏摺中稱:
竊惟傳習邪教最為風俗人心之患,例禁綦嚴。 然亦不過一村一家或父子相傳,或師徒遞衍,人數不至過多,易於懲治。 從未聞有世愆七代,派分八支,時閱二百一二十年如山東武定府商河縣董坦即董壇之甚者。 
周春琪對民間教派發展史一無所知,故對董四海的一炷香教"世愆七代,派分八支",大驚小怪。 其實翻開一部民間宗教史,這類傳教家族比比皆是。
所謂"世愆七代"即從明末到道光年間,董家傳教已達七世。 關於董氏家族傳教情況,《清實錄》及清代檔案有點滴記載:
詳查商河縣一炷香教犯董四海(吉升)自前明流傳支派,其五世孫董志道於乾隆五十二年,習教被獲究辦,其七世孫董坦(即董壇)於道光 十六年,亦以習教拿解審訊,旋即監斃,其傳徒戴洛占等均曾赴商河縣上墳,拜識董坦,歷經訪獲懲辦,並將董吉升墳墓平毀,各在案。 茲查董坦監斃後,有子七人,除伊五子湖青外出,次子長青物故外,提訊其三子河青等,佥稱,自伊父習教犯案,引以為戒,委不敢踵習前教,亦無人至伊祖吉升墓所禮拜情事。 複勘無異,相應保釋,仍責成地方官隨時稽查。 (3)
關於董坦,即董四海七世孫行跡,《清實錄》也有少許記載:道光十六年(1836)初,山東當局拿獲傳習一炷香教的戴洛占,供出董四海興教200餘年,"世代踵習"。 當局在山東拿獲董坦,即董心平。 據董坦供稱:七世祖董士海(即董吉升)創立一炷香教。
該犯傳習祖教,曾到過直隸,有故城縣人張路安拜認為師,張路安復收德州人孫禮、羅興為徒。 至直隸傳習董士海教究有若干,堅稱閱時二百餘年,委未知悉,與戴洛占亦未認識。 取供后,該犯在監病故。 (4)
由於董坦「堅不吐供」,當局對董氏傳承所知無幾。
至於"派分八支",清檔案有所記載。 道光十六年(1836)二月,據直隸總督琦善奏稱:在直隸境內清河、南宮二縣訪獲戴洛佔、楊彩等"習如意門教",同時獲"案犯"17名,並在戴洛占家挖出「紙折一扣」,「語多不經」,名曰《排頭記》,內記錄有山東老師傅董吉升,字四海,生於前明,住居商河縣董家林村地方。 傳徒李秀真、劉緒武、張錫玉、黃少業、楊念齋、劉還新、石瀧池、馬開山等,分為八支等語。 該犯戴洛占等訊系第三支張錫玉傳派。 又交河縣訪有劉盛和習一炷香教,究獲黨徒傅裕良等5名,訊系第七支石泷池傳派。 (5)
從這份奏摺可知,當年董四海創教時曾將教徒分為八支,而董氏嫡傳為教首,可知董氏曾依八卦九宮理論派列組織機構。 與清初問世的八卦教似有共通之處。 至200餘年後,仍然有部分教徒依這種派系傳習一炷香教。
據另外一些史料記載:當局在南宮縣拿獲第三支張姓派下「各犯」,「名為一炷香五葷教」,「在故城縣拿獲第八支石姓,派下各犯別名為添門教」。 可知所謂八支,各有教名,相互間似無聯絡統屬關係。 而不少信仰者已「忘其支派」。 (6)至少到了清代中葉,一炷香教已成為一個龐大的但是鬆散的宗教團體。
一炷香教除了個別支派叫一炷香五葷教、添門教(即天門教)外,還有稱如意教、好話道、摩摩教、一炷香天爺教、平心教等名目者。 教名雖異,教旨雷同,皆以董四海為崇拜偶像,因董四海"生於三月,卒於八月,遇此兩月遠近爭來禮拜者不可勝記...... 均稱董四海為神仙,愚民沉溺既深,踵謬仍訛,已非一世,誅之恐不可勝誅"(7)。 由此可見一炷香創教人董四海在底層民眾中的巨大影響。
二、一炷香教的傳播地區及組織特點
一炷香教是帶有地方神崇拜的教派,信仰者多為山東北部、直隸南部下層民眾。 一部分群眾加入了宗教組織,更多的則僅限於對董四海這位"神仙"的崇拜,每年偶或"聖墓"一行,燒香頂禮,以求神佑而已。 由於山東人口在清代驟增,北走關外者又將一炷香的信仰帶到了盛京、吉林二省。 從諸種史料可以明顯地看出這個教派是以商河縣為中心,逐步地向外輻射擴張,但主要區域仍在魯北直南一帶。
從乾隆四十年(1775),清當局第一次發現一炷香教活動始,至道光十九年(1839)止,60餘年間當局破獲一炷香教的教案計10餘次,其中除盛京、吉林各一案外,皆在山東、直隸境內發生,而特別以山東北部、直隸南部為多。 在山東省商河之東有掖縣、蒲台縣、惠民縣;商河之南有章邱縣、禹城縣、齊河縣、濟南府;商河之西有德州、陵縣、平原縣、恩縣、武城縣。 直隸一炷香教徒則多分佈在與山東西北交界毗鄰地區,如寧津縣、清河縣、南宮縣、雞澤縣、永年縣、肥鄉縣、邯鄲縣。 清中葉,一炷香教與八卦教中部分教派融合,地域則在直隸滄州、青縣、靜海縣一帶。 由於山東等省民眾出關謀生,一炷香教又在盛京的奉天府、錦州縣、海城縣、開原縣,吉林的寧遠州、撫順縣、臨榆縣、吉林府等地區傳播開來。 至清代末年,一炷香教又出現在天津及京畿地區。 就筆者所掌握的史料看,其他省份尚無此教活動。
一炷香教传播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以道观为活动中心,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部分游离于道观之外的云游道士也起到传播宗教的核心作用。
乾隆四十年(1775),清盛京当局在境内发现三股一炷香教教徒活动,其中一起系袁道仁即袁道然传播,袁道仁“系宁远玉皇庙道士,其已故师傅贾良雨原系清微道士,领有部照,不知何处学念一炷香五字经……其师弟宁远人陈进孝同念一炷香经”⑧。这里的传教师傅贾良雨虽然系清微派道士,领有度牒,念的却是一炷香的五字经,其传授的当是一炷香教无疑。
嘉庆二十二年(1817),当局在直隶承德地区发现如意教即一炷香教徒张智成,于嘉庆八年(1803)“听从道士简三即管礼心入教”。承德知县访知管礼心“在太清宫暂住,出外化缘”,托道士申良才看庙。后管礼心为当局逮捕,供出烧一炷香,为人治病化缘,烧香时叩36道头,该道随身带有《万法宗坛》执照一张,以充正统道士。⑨
嘉庆二十二年(1817)底,当局在直隶清河县拿获教徒张清闲,据供:嘉庆十三年(1808)有云游道士王老道念诵《十王经》及《十劝歌词》,“劝人行好”,他遂“拜王老道为师,随同学好……告知此教名如意门”。嗣后,王老道将所写歌词,“给伊一纸,携回家中念诵”。⑩
嘉慶二十三年(1818),直隸南宮、肥鄉兩縣當局拿獲傳習如意教的楊思賢等人,供出曾隨"路遇不識姓名道人"學唱《勸世歌》,"隨處唱說"。 (11)
最有說服力的還是道光三年(1823)與道光七年(1827)山東、直隸兩省查辦的一炷香教案。
道光三年,(1823)九月,山東歷城縣知縣在鄭家馬頭三官廟內發現道士孫大鳳等人"傳教惑眾",拿獲道士劉文彩等人。 據署山東巡撫琦善奏稱:
...... 起獲《三官經》、《清凈經》、《心經注解》及帖簿、讖語行述、漁鼓、香筒等項。 訊據供孫大鳳供稱三官廟昔存今故道人劉中文本系一炷香教。 嘉慶元年該犯因貧苦難度,拜劉中文為師入教,已故之朱榮及現獲之杜景盛、劉文彩俱系劉中文徒弟。 向來一炷香為人治病,系令向北磕頭,訴述病人生平罪過,口授經偈,領香長跪,鄉民往往跪香病愈,自願入教。 劉中文教給偈語四句,即收為徒。 共輾轉領香傳徒...... 九十八人。 (12)
不僅如此,因聽說前輩一炷香道士因自行閹割而成道,三官廟一炷香道士杜景盛、劉文彩、張希武、蒙廣生四人"心生羨慕,先後自行閹割"(13)。
這一案件進一步深入審理,當局發現一炷香教最初盛行於章邱縣觀音寺、關帝廟、地


一炷香教:世俗化道教教派
2016-07-12 由 中國社會科學網 發表于文化
摘 要:一炷香教是流行於明末及整個清代的民間教派。活動地域在山東北部、河北南部數十州縣。其特點是跪一炷香、拜天地、孝父母,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教派組織形態較為鬆散,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它的出現和流傳展現了道教形態的多樣化。
明代中末葉,活躍在華北地區的民間教派,大多數創成於北直隸。羅祖教、靜空教、黃天教、還源教、東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陽教、龍天門教、圓頓教等是其中較著者。惟獨一炷香教創成於山東境內,與清初問世的八卦教,構成了清代山東境內兩大民間宗教體系。
與八卦教等教派相比,一炷香教更具有道教世俗化教派的特點,更注重宗教本身的活動,很少參與底層社會的政治運動,與傳統的封建社會秩序較為協調,因此長期隱蔽下來,而不為清政府所注意。它的這個特點,給後人研究帶來了困難。從清檔案和清實錄的記載看,一炷香教的活動十分零亂而難成全貌,這正反映了此教不同於許多其他教派的獨具一格之處。一炷香教缺乏貫穿始終的活動中樞,沒有刻意創新的宗教教義體系,沒有嚴密的組織機構和層次分明的教階制度。然而它卻十分吸引群眾,因為它具有封建社會後期道教在下層傳播的世俗化特點,它把道情演變而成民間宗教的說唱形式,以口口相授的歌訣和韻律抒發自身的宗教情感,所以特別吸引人,使下層社會的「愚夫愚婦」樂而忘情,乃至追隨不舍;它用跪一炷香的做法,使信仰者在靜默中受到氣功的啟迪,又用種種下層社會流行的醫道為群眾解除實際困難,因而使人們信奉自如;它教義的核心是以歌唱形式向人們宣揚忠君孝悌之理,人們喻之為「學唱好話」,因此與通行那一時代底層的各類「叛逆」思想涇渭分明。一批安貧樂道,不願鋌而走險的人們因之樂此不疲,趨之若鶩。凡此種種都與同在山東境內的八卦教頗不協調,這正反映了那一時代底層社會運動的豐富內涵和複雜態勢。因為它產生在八卦教之前,而且活動地域又與後者相交,對八卦教的影響,以及與八卦教部分支派,特別是離卦教的融合也是理所當然的。總而言之,由於它傳播的歷史久遠,長達三個世紀,由於它傳播的特定地域,由於它平和的傳播方式和它的道德宣傳內涵,都使得一炷香教成為那一時代部分群眾宗教生活中不容忽視的力量。
一、董四海與一炷香教的創立傳播
一炷香教教名的來歷無他,即信仰者在默禱天地時面對一炷香,香滅則祈禱畢,故曰:一炷香教。
一炷香教創教人董吉升,字四海,山東省商河縣董家林村人,生於明代萬曆四十七年(1619)三月,死於清代順治七年(1650)八月,年僅31歲。有的史料說,在康熙年間他還在修道授教,此可備一說。董四海死後,人們對他信仰日隆,皆尊其為董神仙或董老師父。後世傳承人說他生前在山東章邱縣枸峪地方出家學道。枸峪有觀音寺一座,毗鄰有關帝廟一座,皆為後世一炷香道人習教場所,或謂董四海出家學道之地。[1]關於董四海一生宗教活動實跡,史料無載,但從一炷香教在華北、東北地區的深厚影響看,董四海生前當是一個十分活躍而吸引人信仰的宗教家。
一炷香教內流傳著一部《排頭記》,即教內譜系,至道光十六年(1836)時,董四海後人已傳教七代,而教派分為八支,可見在清前期這個教門傳播已具有相當的規模。因此官僚周春琪在奏摺中稱:
竊惟傳習邪教最為風俗人心之患,例禁綦嚴。然亦不過一村一家或父子相傳,或師徒遞衍,人數不至過多,易於懲治。從未聞有世愆七代,派分八支,時閱二百一二十年如山東武定府商河縣董坦即董壇之甚者。[2]
周春琪對民間教派發展史一無所知,故對董四海的一炷香教「世愆七代,派分八支」,大驚小怪。其實翻開一部民間宗教史,這類傳教家族比比皆是。
所謂「世愆七代」即從明末到道光年間,董家傳教已達七世。關於董氏家族傳教情況,《清實錄》及清代檔案有點滴記載:
詳查商河縣一炷香教犯董四海(吉升)自前明流傳支派,其五世孫董志道於乾隆五十二年,習教被獲究辦,其七世孫董坦(即董壇)於道光十六年,亦以習教拿解審訊,旋即監斃,其傳徒戴洛占等均曾赴商河縣上墳,拜識董坦,歷經訪獲懲辦,並將董吉升墳墓平毀,各在案。茲查董坦監斃後,有子七人,除伊五子湖青外出,次子長青物故外,提訊其三子河青等,僉稱,自伊父習教犯案,引以為戒,委不敢踵習前教,亦無人至伊祖吉升墓所禮拜情事。復勘無異,相應保釋,仍責成地方官隨時稽查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pxpv28.html


天地門教(金丹如意道)
董計升與十八弟子
  在清初的魯西北,出現了一支專事"勸人為善行好",名叫天地門教的民間秘密教派,其創始人則是一位被其弟子與信徒尊稱"老師傅"的宗教家--董計升。
  董計升,字四海。 生於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初一葉,卒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四月初四日。 "百代流芳"墓碑稱董計升為四世祖 , 兄弟排行第四。 據《董氏家譜》記載,一世董隨、二世董天亮、三世董進增、四世董計升。 所居村落原名常王莊,屬清代省省武定府商河縣,因董計升創教成名,改稱董家林(今屬省惠民縣) , 董氏家族世代在此居住。
  董氏家族世代務農,董計升的董年與少年時代,正值草木為枯、易子而食的明朝末年,同時又是民間秘密宗教十分活躍的時期。 在當時的山東境內,膠東一帶盛行無為教,而魯西北則流傳東大乘教。 苦難的生活和民間秘密宗教的薰陶,使董計升萌生了出家修煉的念頭,希望從宗教的神秘主義中尋找躲避苦難和永生的途徑。 於是,他在二十歲左右,背井離鄉,東渡黃河,來到章丘縣境內的韻峪庵出家學道。 在此期間,董計升雖然修習的是道教,但對他影響更深的則是流傳於世的民間秘密宗教,並從中受到啟發,開始了自創教派的歷程。 為此,他有過一場裝瘋悟道的表演,這在天地門教的許多經捲中都有記載。 如《往生咒》:"佛祖憐憫慈悲,天命老祖臨東。 藉假修真成道,法力奧妙無窮。 又如《了願經》:"假裝瘋魔一道,修出真性披身。 故而時稱"正瘋子"。 董計升經過十餘年的苦苦修煉,即所謂"自參自解,自悟自明",終於"練就大法,豁然貫通",於"明末清初,得道離山",在他三十一歲時 , 即順治七年(1650年)創立天地門教。
  董計升創立天地門教後,便回到商河老家,明傳辦道。 他按照"九宮八封"形式,首先收了八個徒弟,依次是李修真、張說的璽玉、馬魁元、馬開山、劉緒武、楊念齋、石龍池、黃少業。 因這八個徒弟是董計升在董家林時所收,故林林傳入支,又林林傳入支七姓。 董計升自任九宮教主,八位徒弟則按其所授八封方位,分別到各地傳教。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即董計升六十五羅時,因其聲譽日隆,被章丘縣境內的雪山寺主李公請去,主持寺廟。 董計升在上方井修煉時,又收了八個徒弟,號稱山傳八支,依次是徐明揚、董成所、邱慧鬥、郝金聲、於慶真、蔡九岡、邢振邦、楊超凡,其中邱慧鬥、楊超凡二人為道士,董計升也是按照八封方位派遣他們到各地傳教。 此外,董計升還收一尼姑為徒 , 該尼為天地門教分支如意門的開山祖,此教派至今仍在天津一些郊縣流傳。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董計升在雪山寺去世,享年七十有一。 臨死遺言,立顧明心在石龍魔坐山。 顧明心接任九宮教主後,執掌教權三十五年,於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初六日物故。 顧明心死後,教主之位虛懸。 從此,天地門教八支,不論是林傳入支,還是山傳入支,都自成係統,各自活動,林傳與山傳之間、林傳與山傳各支之間只靠教義維係,沒有直接統關係屬,始終是一個龐大的卻是鬆散的宗教團體。
  董計升四十年中親傳十八位弟子,即林傳入支、山傳入支、一位尼姑與坐山教主顧明心,這十八位弟子除顧明心和那位尼姑外,其他十六位弟子分別按照董計升生前所授八封方位到各地傳教。 《根本經》對此有過描繪:「真香一灶,雲遊天邊。 雲南貴州,湖廣四川。 浙江福建,山東河南。 山西六府,直隸河間。 州城府縣,保定順天。 口裡日外,條河兩邊。 家家戶戶,村村店店。 燒香念佛,禮拜青天。 " 以上描述顯然是誇大之詞,正如該教內部傳說順治皇帝是由董老師度往山西五台山出家的故事一樣,都是為了尊大自己的一種宣傳手段。 實際上,天地門教的傳播地區主要在山東、直隸及盛京、吉林諸省。 但它傳播迅速,信者趨之若駕卻是清代華北地區其他民間秘密宗教無法比擬的。 據清代檔案記載,天地門教自清初倡教伊始,至道光十六年(1836年),臣"世愆七代" 。 至少在清末,天地門教己傳到北京,而東北地區"自吉林至山海關內外,以迄張家口一帶",其信仰者"實繁有徒" 。
  與明代中末葉大多數民間秘密教派的創教祖師不同,董計升是一位主張教內平等,反對教權世襲的宗教家。 他生前與死後的尊號 -- 董老師或董老師傅,較少偶像崇拜的色彩,更多的是充滿了鄉土社會的溫情。 在他的影響下,各支傳人均稱當家師傅,教徒之間則互稱師傅或道親、道友,因而教內沒有形成森嚴的等級制。 他還規定天地門教傳賢不傳子,沒有在教內實行教權世襲制,並身體力行,臨死前傳位異姓弟子顧明心。 顧明心死後,天地門教沒有再設九宮教主,八支雖互不統屬、各自發展,但各支傳人仍格守祖訓,傳賢不傳子,此一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同一步,董計升自創教伊始,就主張夫妻雙修,共同傳教,故天地門教內有不少女教徒。 為此,他設立了女當家,稱金傳二支,俗稱二當家、二師傅,其地位與男當家相同,董計升妻王氏為金傳二支之首,也是實行教權傳賢不傳子的承繼制度。
  筆者曾對天地門教進行了近十年的田野調查,踏勘過河北、山東兩省至今仍有天地門教活動的鄉村集鎮,獲取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從而對天地門教的歷史與現狀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 力以阿北省滄州西南部的天地門教組織為例,介紹一下該教的傳承世係。
  滄州力量計升林傳入支之一馬開山的開荒立教之地。 清初,馬開山遵照師命,按坎封方位北上傳教。 他來到滄州後,也是仿效其師做法,收了八位弟子,其中李龍江負責滄州西南部的傳教任務。 李龍江,滄州南門外小李莊人,約生活於康熙年間,是滄州西南部天地門教組織的傳人。 其當家師傅傳承如下:李龍江?劉立三塗塗品一?塗永慶?塗永升?塗大經?陳世明?塗恩慶?董本金?塗國忠?塗恩柱?塗德龍?塗德文?塗尚義?xxx,至今己有十六代。 滄州西南部天地門教組織在李龍江時,已設有二師傅,其傳承如下:崔氏?劉氏?孫氏?邱氏?趙氏?趙氏?高氏?鄭氏?張民?王氏?王氏?王氏?林氏,至今也傳了十三代。 這些男女當家師傅,均出身農家,都是當時鄉間社會中的領袖人物,因而得到當地天地門教信徒的擁護;他們去世後,因其生前做過不少好事,又都成為地方上的稱道人物,故而受到後世天地門教徒的崇敬,代代演頌,至今不絕。
  在明清時代的民間秘密宗教世界,董計升是少數沒有留下印本經捲的宗教家之一,這是由他的文化程度與經濟狀況決定的。 董計開出身農家,沒有受到什麼文化教育,當他創立天地門教後,又不是打傳教斂錢度日,沒有經濟實力編印經捲傳世,只能靠口傳心授傳播。 又由於他的歷代傳人也大多是貧苦農民,亦不靠傳教斂錢為生,故而無力編印經捲,致使該教至今沒有印本經捲留世。
  董計升自稱"無經元咒" ,"少經元捲" ,"原人持誦"的是"無往真經" 。 所謂無往真經,乃是董計升創作的口頭經捲,大部分靠口傳心授,代代相傳,只有少數寫本留世。 董計升的歷代傳人繼承了他的這個傳統,也創作了大量口頭經捲,民民民天地門教的宗教信仰。 筆者搜集的天地門教經捲,主要是從當家師傅口述中得到的,也有的是從清代檔案中鉤稽的,這些經捲對探尋天地門教內部秘密極為重要。
  天地門教經捲在形式上有經、佛、偈(記)、贊、咒、歌(曲)《十字佛》、《道偈》、《排頭記》、《大贊》、《往生咒》、《勸世歌詞》六種, 如《大經》、《心經》、《根本經》、《了願經》、《天地經文》、等。 其中,經、佛、偈(記)的內容偏重於演講道統、教義,供教徒修持時誦讀; 贊、咒主要用於舉辦各種道場;歌(曲)則是勸化世人為善除惡時念唱。 這些經捲分別採用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的句式,長者二三千字,短者只有幾百字,不分品,一氣呵成,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很適於缺少文化的農民接受與掌握
 天地門教經捲全能配上曲牌吟唱,常用的曲牌達二十餘個,即大韻、娃子曲、桂枝香、吹千秋、上小樓、靠三音、老君詞、三換頭、四換頭、皂羅袍、晃影、紅袖摇⒔鹱纸洝⒓t羅苑、慢娃、駐雲飛、朝天子、落金鎖、掛金鎖、山坡羊、黃營兒、浪淘沙等。伴奏的樂器即天地門教所說的法器; 早期只有漁鼓、簡板,漸後又增添了龍頭琴、饒、錢、鼓、銷鋇、簽、管、笛、蕭等。
 天地門教在布道時,除了吟誦自己的經捲之外,還常用佛、道的某些經典。下面一段經文生動地記錄了這種情況: "想當初,老師祖,降臨凡塵;無經捲,無影像,勸化原人。有僧家,和道家,談理論道;你無有,經和捲,怎立法門。老師祖,回言道,頭頭是道;我自有,經和捲,仔細聽雲。論修行,不分經,加功進步;我當人,正正心,傳送經文。打開了,寶藏庫,真經無數;理對理,真對真,當眾超群。頭頂著,金剛經,冷言發語; 足蹬著,涅槃經,出苫離塵。眼觀著,觀音經,救苦救難;耳聽著,法華經,仔細搜尋。鼻聞著,孔雀經,千變萬化;舌談著,彌陀經,轉大法輪。手拖著,梁王贊,拔積三代;身披著,大藏經,出苦離塵。懷揣著,拔苦經,功成好大;渾身的,玄妙經,普接祥雲。左肩上,三官經,一身法力;右肩上,太皇經,仔細搜尋。參一參,解一解,一身之體;明一明,悟一悟,常養精神。參得透,識得破,朝西大路;越崑崙,破朝夕,得見真人。到後來,跟師祖,歸家認祖;到靈山,伴古佛,永不東臨。" 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董計升創立的天地門教幾同佛、道的宗教本質。二十天地門教的宗教信仰與政治傾向。
天地門教吸收了明中葉以來流傳於性的民間秘密宗教信仰,也以無生老母力最高崇拜,以真空家鄉為理想境界,以彌勒佛與龍華三會為信仰核心,這在它的經捲中有較為充分的表述。又口《了願經》:"家鄉老母想起,一陳兩淚紛紛。嬰兒詫女落世,思量直到如今。末劫殘年臨近,絕然不找出身。所差一人下界,跟我大地兒孫。""共有千門萬戶,各家認祖歸根。後有收圓大會,道遙共受福臻。"又如《三教》:"靈山會,常贊嘆,收圓無生母;想嬰兒,盼詫女,常將痛淚痕。這一著,差何人,前去臨東度;無名祖,奉天命,請願下紅塵。"又如《天地經文》:"天差教主,蛻化董門。歸山學道,藉假修真。傳人真香,普撒乾坤。"又如《大經》:"煉出真香,隨身攜帶。南尋北找,單找原人。""早赴中原,龍華三會。"又如《往生咒》:"隨祖超凡人聖,佛榜掛號標名。幸赴龍華三會,立名永續長生。"
 上述經文中所說的"家鄉老母°,"末劫殘年";"天差教主,蛻化董門";"南尋北找,單找原人";"早赴中原,龍華三會";"認祖歸根","永續長生",源於明代中末葉的最間秘密宗教思想。所謂"家鄉老母"即"真空家鄉,無生老母"的縮寫;"末劫殘年"即"三期末劫"的沿用;"天差教主,蛻化董門"即"彌勒佛轉世"的翻版;"南尋北找,單找原人","早赴中原,龍華三會","認祖歸根","永續長生°,更是照搬明末清初的最間秘密宗教理論。由此可以說明,天地門教是遵循明代民間秘密宗教信仰建立起來的教派,但它卻是清代民間秘密宗教中最為保守的一個教派。它拋棄了明代民間秘密宗教信仰中那些具有叛逆性、戰斗性的思想,卻因襲了明代民間秘密宗教信仰中克己順受即所謂安善的性格。它的整個宗教信仰,貫串著一條封建倫理道德的主線,其本質就是鼓吹忠孝三字。我們仍以其經捲為證, 如《十字佛》: "世俗人,為什麼,落災落難;心不正,氣不順,煩惱傷心。生癔病,長歹瘡,疼痛難忍;投明師,燒真香,全要真心。改了惡,從了善,災消病退;既學好,既得要,一撲細心。頭一件,在堂前,順情孝道;別辭勤,別辭勞,竭力盡心。二一件,兄弟們,一心夥計;兄疼弟,弟敬兄,全要一心。三一件,夫婦和,教訓兒女;別動打,別動罵,善勸齊心。在外邊,積陰功,多行方便;戒律著,再別起,爭斗之心。世俗人,總待咱,千般不好;要忍耐,總和人,莫起歹心。講道德,說仁義,挑選話重;中不偏,永不移,上和天心。講天堂,說地獄,不離方寸;或修福,或做業,自在本心。善賢習,惡而退,天地之理;天有心,地有心,萬物有心。看草木,心一壞,枝葉不旺;世上人,為什麼,不長好心?!賢孝心,良善心,感動天地;兇惡心,姦狡心,怒惱天心。"自古來,善惡報,分毫不差;智慧人,參得透,速速回心。忙了來,別忘了,道德三字;閒了來,潤呼吸,與不欺心。眼不觀,非禮色,花紅柳綠;耳不聽,非禮盲,就不動心。口不說,是非話,不夜德性;足不走,是非地,定性穩心。養成了,精氣神,精氣不散;掌上了,智總燈,見性明心。一世裡,保平安,灑落吉慶;到後來,陪師祖,方才稱心。念這份,十字佛,普勸大眾;或修"福,或做業,自在本心。"
  又如《五大恩>>: "師命為徒坐法壇,喚醒當人玄妙玄。穩穩坐在法壇上,幾種大恩緊相連。上是青天下是地,地為方來天為圓。陰陽相合生萬物,養育大地眾良賢。二報地母恩情重,晨夕即拜謝五盤。三報皇王水土遠,種地早耕果課完。有道皇王有道世,太平天子太平年。君王臣忠民安樂,黎民百姓樂自然。回報父母恩情重,偎濕就乾整三年。養育幼子協肩抱,淘氣領在外,邊玩。嬌生慣養成人大,不知花費多少錢。智慧君子孝父母,'敢報劬勞理當然。五報師傅香一灶,了災不辭忙和閒。智慧君子自參解,燒香本是忙挪閒。道理撒遍滿天下,不度無緣度有緣。"
 上述主張分明是康熙皇帝聖訓:"敦孝弟以重人倫"、"私鄉黨以息爭論"、"明禮讓以厚風俗"、"完錢糧以省催科"的通俗解說,正與封建統治者倡導的倫理道德一拍即合。
  此外,從天地門教幾種名稱的由來,也可以看出該教的宗教信仰與政治傾向。
 天地門教又稱金丹如意道、一灶香教、順天教等。筆者認;為,天地門教初創時的名稱應是金丹如意道。據已故董計升;十世孫、惠民縣天地門教第十二代傳人董泰剛說,"無生老母令董四海下凡,創立金丹如意道。"董泰剛為董計升嫡係子孫,世居董家林,又為天地門教傳人,此種口碑當屬可靠,亦與天地門教經捲吻合。如《心經》:"吾師奉命,辭別無生;手拿如意,下了天宮。""通天如意,三教一同。"又如《根本經》:"僻靜之處,打坐參憚;參撢打坐,煉成金丹。"又如《四字經》:"藉假修真,修煉如意;明時悟道,清初開傳。"
 又如《十字佛》:"清如水,明如月,分文不取;來不推,去不留,如意德心。" 另據清代檔案記載:"此教因隨同學習之人往來各聽自便,並不相強,又稱如意門。" 從上述口碑與文字資料中可以看出,董計升創立天地門教時,深受無為教等教派教義思想的影響,又由於董計開出家修習的是道教,道教的修煉方術對他影響頗大,因清初禁止各種"邪教",董計升便以道教中的修煉術語金丹命真教名,以掩飾其"邪教"的真實面目。
 一灶香教,或稱天門一灶香、如意門一灶香,簡稱一灶香。一灶香,係佛教用語,焚香敬禮之意。天地門教經捲+"真香一灶"詞句用得最多,作用也最大。如《心經》在講述董計升修煉時,忽然聽到"有人高叫,半懸空中",於是"得香一灶,下苦修行;三十二歲,得了功成"。又如《根本經》在講述董計升傳道時說:明末清初,得道離山;真香一灶,雲游天邊。"《大經》也有同樣的敘述:"煉出真香,隨身攜帶;南尋北找,單找原人。"《三教》亦說:"煉成了一灶香,灑遍滿天下;南星尋,北裡找,單找有緣人。
 筆者在調查天地門教時,曾多次目睹該教舉行的各項宗教活動,無論是規模盛大的道場,如正月十五聖會,還是一般的日常祭典,如許願還願等,在舉行儀式時,首先焚上一灶香。據該教信徒說,燃上一灶香,不僅可以請來天上諸路種佛和各位師祖,而且"真香逢思了願,逢孽一掃除根" 。既然重計升是靠"真香修煉,慧眼耀睜" ,並因此而立教,且"傳下真香,普撒乾坤" ,逢願了願,逢孽除根,那麼用"一灶香"作為教名,就更符合廣大信徒的宗教心理。因此,一灶香數名便流傳開來,反而比董計開創教初期的金丹如意道教名叫得更響。
 天地門一名在該教經捲中也多次提到,如《十字佛》:"老師傅,性落在,山東各地;棄紅塵,苦修煉,道德清心。獨立下,方便道,天地法門;了三災,除五魔,善勸人心。"《天地經文》中亦有"清時立教,天地法門"的敘述。又,天地門教教義思想中最崇拜天地,認為沒有天沒有地,人類就無法生存,天地之恩,無窮無盡,要經常"設擺香茶美供,酬謝天地之恩 。因此,該教信徒家中都常年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該教還有《五大恩》經捲,專門講述天、地、君、親、師大恩大德,要信徒們知五恩報五恩。另據該教信徒說,董計升下凡時,背上列有"天地君親師"五個大字,於是該教就加以供奉,故又稱其教為天地法門。
 從上述天地門教三種名稱的由來可以看出,"天地門"宗於儒家尊大法祖思想,"一灶香"源於佛教,而"金丹如意道"則取材於道教,儒、釋、道三教合一,通過該教三種名稱體現出來,既反映了明末清初的思想潮流,也透露出該教的宗教信仰。由於該教是"派分貝支" ,各支傳人所用教名各有習慣,故大體說來,山東與關外一帶稱一灶香,直隸即今河北省一帶稱天地門,董計開創教初期的數名金丹如意道,則因年代久遠較少使用了。
 順天教一客源於《三教》:"獨一人,駕孤舟,設立順天教;吃酒肉,不忌口,門是方便門。"這裡所說的"順天"當然是服順大清之天,在倫理道德上維護封建秩序,從這一教名進一步說明了天地門教的政治傾向。因此,連清朝統治者也認為"此數實止圖免災難,其唱念歌詞係勸人為善行好,委無煽惑斂錢不法別" ,對其信仰者從未從嚴處理,"凡能具結改悔,赴官投首,準其免罪" 。有清一代,天地門教從未參與過任何一次農民暴動或農民起義,對封建官府逆來順受,自首屈辱,正是其宗教信仰與政治傾向使然。
天地的教的傳播方式與宗教活動
 天地門教的傳播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家居火宅的世俗百姓,他們加人天地門教後,按照董計升所授各自方位,走鄉串戶,以唱念歌詞的形式,勸人為善行好,傳播天地門教。如林傳八支之一的馬開山,本直隸慶雲縣(今山東省慶雲縣)大馬務村人,是一個以木匠為生的小手工業者。他按照其所授坎卦方位,北上傳教,直隸滄州、靜海、大澤三地是他的教區。約康熙、雍正年間,馬開山死於天津,被其弟子葬在天津南郊,俗稱"馬師傅墳"。從此,這裡成為該支教徒心中的聖地,每逢他的忌日, 該支教徒都要前往朝拜。馬開山所傳弟子,也均為世俗百姓,他們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又如清政府曾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在盛京發現三股天地門教活動,其中有兩股是山東濟南教徒出關稚鎮魈斓亻T教。他們所收弟子,除漢族百姓外,還有旗民和在旗綱戶 。
 另一種是以寺廟為活動中心,有固定的宗教活動場所。董計升親傳的十八位弟子中,邱慧斗、楊超凡二人首開其端。邱慧斗為山東歷城縣鄭家碼頭三官廟道士,楊超凡為山東章丘縣峰峪關帝廟道士,二人領受師命後,在其所居道觀內傳習天地門教,成為早期天地門教的重要傳人。此外,直隸南宮縣三官廟,山東禹城縣龜台寺、三官廟、七聖堂的道十也都傳習天地門教,並遞衍多代。他們在寺廟內設天地台,焚香膜拜,定期做會,編造勸善歌詞,"用漁鼓、簡板拍唱,勸人修善"。信徒跪一灶香,望空祈叮詧D治病獲福 。
 還有一些雲游道士也傳習天地門教,他們走到哪裡,就把天地門教傳播到哪裡。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政府在盛京發現有三股天地門教活動,其中的一股即為寧遠玉皇廟雲游道士袁道仁所傳。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清政府又在承德和河間發現天地門教活動,經過追查,方知其傳人全為雲游道士 , 這些雲游道士大都舉辦道場,為人消滅祈福。信徒往往數十成群,於期赴會,或持念珠,或持木魚、聾鼓、簡板之類,相對席地而坐,擊打樂器,口唱勸善歌詞。他們多為莊戶人家,"每月各帶幹糧,做道場二三次,並無經捲、圖像" 。
 道士背棄原有信仰,改信與傳習天地門教,既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也反映了明末清初以來信仰世界"邪正不分"的混亂狀況。明中葉以後,國力衰竭,的憂外患,朝廷自顧不暇,對道教不能從財政上支持,致使大批道士被拋向社會,成為沒有生活保障的雲游道人。佛教的情況,也大致與此相同。萬歷年間,游食僧道己"街填巷溢","十百成群",以至"蹤跡詭秘,莫可究潔" 。這些僧人、道士在民間傳布法事,得有餘錢,或修觀以傳道,或建廟以安身,乃至"途來淫祠日盛,細衣黃冠,所在如蟻",官方不得不嚴厲禁止:"今後敢有私創禪林道院,即行拆毀,仍懲首事之人,僧道無度牒者,悉發原籍還俗。" 但是,為時已晚,游食僧道己構成當時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他們以寺廟為基地,自道經書,自創教派,自稱祖師,傳道收徒,形成了一個個民間秘密宗教組織。如李賓以北直萬全衛碧天寺為依託,傳播黃天道,形成了龐大的黃天道教團。
 清朝超自關外,其統治者及上層貴族承襲薩滿教傳統,對道教不感興趣,道教歷代享受的特殊寵遇有所裁抑,遂使人清以後的道士處境比起前明更為淒苦。他們四海為家,或靠暫時的掛單討生活,或靠演唱道情乞食以度日,或流為異端創教傳徒。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董計升利用了這種"法弱魔強"的形勢,在出家以後,汲取了明末清初流行的民間秘密宗教思想,創立了天地門教,並以章丘境內的雪山寺為基地,進行公開的傳教活動。此後,他的歷代傳人中,也有大批道士。他們以山東、直隸及關外的一些寺廟為據點,傳教收徒,使天地門教在這些地區迅速流傳起來。
天地門教的活動主要有五種。
  一是朝拜聖地。董計升去世後,其出家修煉、收徒傳教之地及其故裡,均被天地門教徒視為聖地。特別是故裡董家林,每年朝拜者絡繹不絕,農歷四月初四即董計升忌日前後,更是人山人海。
 天地門教內有個規定,凡是教徒,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要到董家林朝拜。各地朝拜者一般在四月初四以前來到董家林,有的套車,更多的是步行。朝拜者自帶豬、羊、香、燭、紙等供品,在四月初四齊集董氏墓地,設擺供品,燒香化紙,磕頭禮拜。經天地門教徒捐資修建的董氏墓地,碑亭林立,蒼松翠柏,蔚為壯觀。
 各地教徒除朝拜董氏墓地外,還向董氏後人求教。對朝拜者來說,董氏後人無論大人小孩都是師傅。董計升去世後,其後人也傳習天地門教,並按九宮八封排列座次,號稱九把椅子即九個教首,第一把椅子統領其他八把椅子。道光年間,董計升七世孫第一把椅子董坦以天地門教總教首自居,號稱從北京到南京都是董坦的兵,結果被清政府偵知,銀鐺入獄,最後瘓死獄中 。董坦想改乃祖傳賢不傳子的傳統,企圖藉乃祖名望,建立起二氏家族世襲充任教主的宗教王國,並為此制造輿論,因而引起清政府注意,弄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董坦事件出現後,並沒有影響各地教徒對董計升後人的尊重,而董氏後人也似乎從中吸取了教訓,只在董家林推舉一名當家師傅,平時主持教務,四月初四負責接待各地朝拜者,協助從事朝聖活動,並向各地朝拜者傳授教義與經文。
 自顧明心去世後,天地門教失去統一領導,各支自成係統,競相發展。天地門教通過這種一年一度的朝聖活動,把各支教徒聯係起來,既交流了教義思想,互通了各地信息,又聯絡了宗教感情,豐富了宗教知識,因而促進了該教迅速發展,增強了該教的凝聚力。自清初至今,天地門教為什麼遍布山東、直隸和東北等地,這種朝聖活動恐怕是其原因之一。受此影響,各支教徒也將其本支祖師與重要傳人墳墓作為聖地加以朝拜,如上述馬師傅墳曾是該支教徒每年必須朝拜的聖地。屆時,信徒如雲如水,多不勝計。再如筆者近年在河北省滄州發現的郝二師傅墳又是一例。郝二師傅為馬開山八位弟子之一李海山妻子。李海山夫婦於清初領受師命後,便在滄州東南部共同傳教。李海山生率年月不詳,且影響遠不如其妻郝二師傅大。郝二師傅生於順治元年(1644年),卒於乾隆三年(1738年),享年九十有四。她生前經常為民治病了災,受到當地農民敬仰;死後,當地農民為她修墳造墓,享受人間香火。每當她的忌日 農歷三月十五,附近農民都要上墳焚香祭拜。農民有病,也常到她的墳前祈叮瑩說頗有靈驗。從乾隆初年,到20世紀仍年代文革前,二百多年來,香火一直末斷。文革初期,郝二師傅墳墓被平,屍骨由當地農民保護下來。80年代初期,當地農民與外地信徒竟用了七八年的時間,捐款集資四十多萬元人民幣,於1992年為邪二師傅重新修建了一座巍峨宏麗的殿堂和一座青磚墳墓。該殿堂長30米,寬10米,高5米,為仿清磚石建築,坐落在一個佔地五十餘畝、由圍牆圍成的大院子內。殿堂大門上方懸掛匣額一
塊,上書"慈善堂";殿內正中安奉"郝二師傅"塑像一座,為一位慈祥老太太坐像。殿堂後面則是新修的郝二師傅墳墓,高3米,周長約10米。墳基後、圍牆外,矗立一座牌樓,上書"師傅林"三個大字。在滄州東南部一馬平川的黃土地上,這座新修的殿堂格外引人注目。據筆者所知,這是天地門教歷史上部一座公開建築的殿堂,且過於90年代,規模又如此之大,既令人驚奇,也引人深思。
 慈善堂建成後,當地天地門教信徒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三至十七都要在這裡舉辦為期五天的"郝二師傅天地聖會"。1998年的農歷三月十五,筆者專程赴該地觀察。但見殿堂內外香煙彌漫,人流如潮。在殿堂四周的地上,跪滿了朝拜者。他們當中,有工人、農民、個體經營者,乃至國家機關幹部。他們大多穿戴樸素整潔,也有的西裝草履,油頭粉面。他們有的來自北京、大澤,乃至東北一帶,更多的則是來自滄州地區各縣。有單獨一人來的,有攜妻帶子來的,有全家老幼一起來的,也有新婚夫妻一同來的,還有年輕姑娘、小夥子三五成群結伴而來的,真可謂男女老少,俊醜胖瘦,各色人等。在他們面前,擺著糕點、鮮果、水酒等各式供品,燃燒著香燭紙錁,人人臉上湛郑瑐個口中念念有詞,威懾心魄的宗教力量,在這裡充分表現出來。
 二是舉辦聖會。天地門教舉辦的聖會有兩種,一是報恩聖會,於農歷四月初四董計升忌日舉辦,地點一般設在佛堂,規模較小,舉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紀念董計升的立教恩德;二是闔會大眾聖會,於農歷十月十五地藏誕辰和元宵節舉辦。其中元宵節聖會場面大,人員多,紅火而熱烈。其整套儀式簡介如下:
  元宵節聖會共舉辦三天,自正月十四晨始,至十六晚上。
 先於正月十三夜,由當家師傅帶領教徒在佛堂焚香磕頭,把辦會之事票告於天,請求諸神保佑萬事周全。
 十四清晨,教徒們一邊準備供品,一邊高鳳彩棚,所需供品和搭棚材料均為教徒捐舍或藉用。如不搭棚,可用明房三間。
 彩棚坐南朝北。棚內左側懸掛《十殿閻王圖》,右側懸掛《老子八十三化畫傳》兩套彩繪,俗稱吊掛。早期天地門教沒有吊掛之類,如《心經》所說,天地門教"無影無像",山東一帶的天地門教一直保持這個傳統,但河北一帶的天地門教都有吊掛,大概始於馬開山北上傳黎時期。筆者所見到的吊掛重制於同治二年(1863年),可見在此以前就有,因年久破舊而重制。
 棚內靠後正中,設一大條案,稱大壇,上擺香爐、木魚、磐、蠟台以及饅頭、素菜、糕點、鮮果、水酒、清茶等供品和一佛牌木架。牌架分三層,分別供奉著儒、釋、道各路種佛。牌架右邊懸掛一大型靠壁,上書"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之座",既無生老母神牌;牌架左邊亦懸掛一大型靠壁,上畫一對老年夫婦,並書"南無道德師祖之座",即董計升與其妻王氏神牌。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大約已到十四上午十時左右。這時,當家師傅便帶領教徒跪在大壇前焚香誦經,請聖赴會。然後,由會頭 雙手捧持請聖神牌在前,當家師傅率領教徒尾隨其後,走出彩棚。剎時,鼓樂喧天,鞭砲齊鳴,眾人徐徐走到十字路口,一齊向西方跪下,鼓樂暫息。當家師傅手捧真香,口念《請聖壇》。《請聖經》念畢,化紙鳴砲,然後在鼓樂聲中,由當家師傅率領眾教徒請聖人棚。進棚以後,眾人在大壇前跪下,當家師傅手捧真香一柱插入香爐,帶領眾人吟誦《請壇經》。吟誦完畢,便由當家師傅帶領道爺唱念經文,間或向進香的善男信女布道。道爺唱念經文稱作功課,又分早功課、晚功課。早功課前,要請"執符神"護持查會。晚功課後收壇時,要在大壇前送"執符神",即將神牌燒掉,第一天儀式結束。
 第二天即正月十五,聖會進人高潮。早功課開壇之後,本村和鄰村的男女老幼,甚至遠至幾十裡外的男女信徒,都帶上供品、香燭紙課,來此燒香、化紙、上供,或未來年風調雨順,人口平安,或為疾病請願、還願。筆者曾多次目睹了當時的場面,只見棚內香煙練繞,人頭攢動,伴以震耳欲聾的鼓樂聲和栈陶恐的祈堵暎尸F在眼前的是一幅幅虔盏拿婵祝锿飧切磐诫吋春虮排锷舷悖饝匦钠堑淖诮塘α浚忠淮卧谶@裡充分表現出來。
 正月十六即第三天,早功課開壇之後,主要有兩項活動,一是邀請本村教徒赴會,中午會餐。因故未能赴會者,由會上派人將食物送到他家。再有餘食餘款,餘食再平分一次,餘款留作來年使用。筆者也曾與他們一起會餐,飲酒咬肉,談笑風生,一派知足常樂的祥和氣氛。二是燒花送聖,"收圓結果","掃願結壇"。所謂"花",乃是一紙糊樓閣,內有一紙糊神仙,掌管陰間亡靈錢庫。紙糊樓閣柱上與有疏文,俗稱"疏瓤子"。這個儀式在午前舉行,由當家師傅帶領全體教徒,將"花抽棚內抬出,伴以鼓樂與誦經聲,I綴抬到十字路口即請聖地點,將"花"燒掉,稱作。上表掛號"。同時,教徒們也大量化紙,為祖宗亡靈送錢,並鳴放鞭砲。然後,便是送聖,由當家師傅吟誦《送聖經》。吟誦完畢,即往佛堂向本師祖即拜,聖會到此結束。
 三天聖會期間,每天夜晚均放燈,十四稱鬼燈、十五稱神燈、十六稱人燈。燈是綿緬包裹棉籽浸油而成。十四夜間,由當家師傅帶領眾人,從大棚向田野走去,一路將燈放在路邊、田埂、墳頭,點點燈火如天上繁星撒滿大地,遠遠望去,煞為好看。十五夜間,仍由當家師傅帶領眾人,從大棚走出,繞村一周,將燈撒遍全村,象徵著迎神驅鬼。十六夜間,放燈進入高潮,男女老幼傾村出動,跟著放燈隊伍一路競相燃放煙花、鞭砲。銀花火樹,劃破夜空,歡聲笑語,徽秩澹燎趧谧饕荒甑霓r民藉此歡樂一番,祈求新年萬事如意,人壽年豐。
 三是燒香磕頭與跪一灶香。天地門教規定教徒每日要燒香磕頭,名叫"功夫",或稱"四合功"、"長遠功"。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了三災(水、火、風)除五魔(狐狸、黃釉、刺猖、長生、老鼠>,"幸赴龍華三會",否則就會死掉,墮入輪回。
 所謂功夫,即包括天地功360個頭、老師傅功660個頭(其中重計升360個頭,董王氏3M個頭)、八大聖師(林傳入支)功810個頭、三代宗親功1800個頭,農忙時可分別減為33、60、81、180個頭。磕頭一般在室內中堂案前,案上供奉"天地君親師"或"天地吾師"牌位,一般是上香後,跪直雙手合十,點頭為磕,但虔盏慕掏揭诘厣峡摹
 筆者在調查天地門教時,曾走訪了一些教徒,目睹了他們燒香磕頭的情景。只見教徒點燃香燭後,便跪在地上,按照天地功360個頭、老師傅功660個頭、八大聖師動810個頭、三代宗親功1800個頭的順序磕下去,總共磕了3630個頭,以一秒鐘一個頭計算,也要一個小時才能全部磕rfr。當時正值隆冬,且屋內沒有取暖設備,一場功夫下來,他們都已是大汗淋漓,紅光滿面,渾身充滿了活力,毫無疲勞之態。筆者問他們感覺如何?他們均回答舒服極了。該教教徒正是通過這種宗教活動,既使自己的心靈與天地溝通,叉使自己的身體得到了鍛煉,收到了精神升華與強身健體之功效。
 另據清代檔案記載,天地門教還講求"跪一灶香°。對患病之人,要求其跪一灶香;對初入教者,也要求其跪一灶香;長期信仰者,更是如此。或雲跪一灶香治病,或雲跪一灶香消滅。跪一灶香,實際上是一種靜功修煉,一灶香從點燃至燒畢,為時不短,祈墩咴谙銦熺偫@之中,入於沉靜境界,全神貫注於對天地的默吨校s念頓離,欲望皆消,從而達到一種恬淡虛無之境。這種修煉對於長期憂思勞苦者是一種最好的松弛,對欲望強烈者則是一種有效地抑制。如果每天跪上一灶香,久而久之,患者體魄自健,病痛全消,而疾苦困頓者,則身心達到調節,弱而復壯,多貪多欲者,壓抑了放縱的情欲,平和了的心的矛盾衝突與不平 。
 此外,在天地門教內部,也有部分教徒"坐功邭",修煉金丹之道,此種修煉內丹風習一直延續到清末。如清末傳到北京的天地門教,"規矩極嚴,以敬佛為宗旨,不殺生,不言命,吃長齋,焚香,日日坐功邭猓浣K向望死後脫下皮囊,往西天成佛作祖" 。由此可見,天地門教的某些分支是以吃齋敬佛、修煉氣功來達到超生了死虛幻境界的,也可以說明董計升倡教時,曾將"坐功邭"作為教徒的宗教生活之一。
 四是念經派功。天地門教內有一個規矩,即有病不吃藥,燒香上供,念經派功,求"天地君親師"保佑,特別是求老師傅保枯。這對於那些久病不愈,尤其是那些涉及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病人,更相信念經派功的功效。
 天地門教不但給教內人看病,還給教外人看病,主要由當家師傅擔任。在給教外人看病時,當家師傅首先問病人做了什麼錯事沒有?告訴病人,只要燒香服理,知錯改錯,過後無錯,只要信受教理教規,就會災消病除。然後上供燒香,念誦《根本經》或《心經》等經捲,求老師傅保佑。最後是派功夫,名叫"平安功夫",要磕3300個、6000個頭、8100個或33個、60個、81個頭。假若有大災大難如家中死人,為免災難殃及子孫,這家便請天地門教派功夫,稱為360灶香功。這個功夫極大,每灶香要磕12陰個頭,360灶香要磕432000個頭。當家師傅為人治病祈福從不收錢,但要吃供,倘有靈驗,主家還要宴請當家師傅舉辦一次還願會。屆時,主家擺上香燭、美供,當家師傅便帶領道爺攜上法器,臨場吟誦《了願經》。
  天地門教的這種念經派功,為人祈福治病的宗教活動,揭掉其神秘面紗,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或精神療法。 在封建社會中,被宗教神學建立的下層民眾,有病無錢醫治,只得企求神靈的解救,而磕頭禮拜本身就是一種活動筋骨的櫻櫻綣忌細忻埃ment龉Ψ螄失去了皮膚噶耍緩貌毆 幟亍l妒牽?類型桶壓?w於種佛的庇佑和心靈的虔铡H緗瘢饨ㄉ睇雖然早已進了歷史博物館,但是封建主義殘餘依然存在,特別是在那些科學文化尚未普及的鄉村角落,宗教神學還佔有一定市場。 一些農民若遇上煩惱之事,出現心理傾斜,或有病不能馬上到城裡就醫時,他們自然地就會求助於活躍在鄉村社會的教派,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和身體上的康復,天地門教正發揮了這種功能。
  五是養生送死。 生活在封建社會下層的廣大農民,是封建專制制度與大自然勢力的雙重奴隸。 他們在求生存的過程中,經常遭受的磨難,除了各種疾病外,還有貧困、年老、孤苦、死亡等養生送死各種問題確待救助。 與清代大多部民間秘密教派一樣,天地門教也向廣大農民伸出了救援之手,在民間發揮了養生送死的作用。
  天地門教認為,善男信女只有"逢苦救苦。 逢難救難",才能"早赴中原,龍華三會 。 為此,天地門教興辦了一些宗教福利事業,其中主要的是為先人超度亡魂、相看陰陽宅地、為死者念經發送等。
  每當傳統節日,天地門教都要設擺美供;安奉"三代宗親之靈位",為鄉鄰超度先人亡魂,藉以慎終追遠,福蔭子孫,這是民間孝道觀念的具體表現。 天地門教內還有一些相看風水的堪師傅鄉鄰蓋房,請他們相看地脈鄉鄰死人,也請他們選擇理想陰宅,使生者與死者都得到安寧,滿足了鄉村農民的精神需要鄉鄰辦理喪事,天地門教便前往幫助料理,主持喪葬儀式,念經發送,人土為安。 天地門教做的這些工作,分文不取,帶有宗教福利的性質,因此受到了鄉村農民的歡迎,擴大了它在民間的影響。
  此外,憐老惜貧,扶助孤苦,也是天地門教經常做的福利工作。 每當夏收或秋收季節,天地門教徒都能主動幫助孤兒寡母或年邁體弱的鄉鄰收割入倉。 假若鄉鄰斷炊送醫,他們也能送糧周濟。 種鄉裡互助的遺風至今猶存,大概也是天地門教在民間有著頑強生命的原因之一。

[转载]天地門教(金丹如意道)明镜堂主张峻清新浪博客


跪香
1.謂禮佛時,燒香跪拜,並以香炷燃燒的長短計算時間。
2.指罰跪時,根據燃燒長短來計算時間的香炷。
3.舊時請願者手捧香炷跪在衙門前提要求,稱跪香。
燒香:
1.舊俗禮拜神佛的一種儀式。 禮拜時把香點著插在香爐中,表示誠敬。
2.為取其香氣或清雅而燃香。
3.比喻為求人辦事而請客送禮。
在燒香之前,首要做的就是凈手,手要洗乾淨。取香三支,可直接在燈火中點燃,要注意點燃的香如還有明火,切勿用嘴吹滅,人的口中都是濁氣,用嘴吹被視為不敬,所以滅香只需橫拿香上下晃動,便能夠很快自然熄滅了。心無雜念,將香平舉至眉間,與眉平齊,雙目凈觀佛像莊嚴,觀想與佛相應,眼觀鼻,鼻觀心。一心只想佛祖,默念所求,希望佛祖能夠明了心聲,知你苦楚,明你心思。心中所求默念完後,便是插香了,要注意三支香之間的距離,插香時切勿跨過蒲團,在佛教中蒲團被視為時聖潔之物,需尊重,切勿從上跨過去,插香時繞過蒲團,右手托住香腳,左手插香,不要挨得太近,也勿過分遠。兩香間距離為五毫米。然後把三支香挨著插進香爐之中便可。插完香便輪到叩拜了,拜佛的正確姿勢除了燒香還有磕頭,磕頭時要注意,不時越多就越好,三個為標準,不能一陣猛磕頭。最標準的姿勢就是雙膝跪在蒲團上的後半截,雙手合什,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默念心中所想,然後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手往蒲團前方放,頭在向下磕。來回三次便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