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極天母, 天理教、一貫道及天道等最主要的神/把無生老母與道教的瑤池金母視為同一神,號稱「母娘」/理教甚至說觀音菩薩也是無生老母的應化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4B-eGm4BMH2_cNUgLZw9yR-eGm4BMH2_cNUgGZzk945601193_mpZfjUM3h_vIOboLRbcSajlGB4VnowO_t下載 (56)下載 (55)images (73)2020-05-24_1129312020-05-24_1128172020-05-24_112423


2020-05-24_1121502o8q8n3q3117447r812rqqn8q1r072302_16440422072020-05-24_1259362020-05-24_1259282020-05-24_1259182020-05-24_1259082020-05-24_1258582q8rp0200n6941r392r2s904rpn5qp562p744p77s44p44qrn9r404o22610pn33

8b82b9014a90f6031bb332623b12b31bb051ed90761556721_m


姜明姜六和尚
----------------------
真空家鄉無生父母
明中葉以後民間宗教中流行之八字真訣。由羅教首創。該教以無極淨土為宇宙本源,並以此闡發真空義諦。認為「真空家鄉」即天宮,為人們出生之處與最後之歸宿;「無生父母」則為對血緣親屬關係之否定,其後「無生父母」變為「無生老母」,乃世人之母親。 p4215
-------------------------
“無生老母”中國歷史上邪教的精神信仰
2014/09/28 15:15
   “無生老母”源於中國歷史上邪教-羅教。羅教又稱羅祖教、無為教或大乘教,是明清時代影響較大的邪教。其創始人叫羅夢鴻,又名羅清、史靜、羅懷等,生於正統七年(1442年),卒於嘉靖六年(1527年)羅夢鴻、山東即墨人,自幼父母雙亡,過著孤苦生活,備嘗人世辛酸。他從小就思索著人生苦難的原由,為找答案,他出家為僧後訪名師,研佛經,下苦功13年,才“明心成道”,創立羅教。他將自己悟出之“道”,編撰成著名的羅教經典——“五部六冊”,所謂“五部六冊”,是指五部寶卷共有六冊,即《苦功悟道卷》壹冊,《嘆世無為卷》壹冊,《破邪顯證鑰匙卷》二冊,《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寶卷》壹冊和《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壹冊。
  在這“五部六冊”羅教的教義中,羅夢鴻將三教經典的語言通俗化,形成了淺顯易懂的語言。所以羅教壹經出現,很快就受到了下層群眾的歡迎與信奉。“五部六冊”也成為明清時代“邪教”的共同經卷。
  羅夢鴻在編輯羅教的教義中,從民間神話和傳說中制造了壹個至高無上的神:無極聖祖,又名無生父母,從無極聖祖後來衍生出“無生老母”。無生老母被稱為是世界至高無上的女神。她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類的祖先,創造了宇宙與人類,同時又拯救沈淪於苦海中的後代,派釋迦佛或彌勒佛或天真古佛等下凡,或自己親自下凡救度眾生。以無生老母為最高崇拜,以真空家鄉為理想境界,以龍華三會與未來佛即彌勒佛為信仰核心,主張三教歸壹,註重內丹修煉以及規範化的儀式等形成了羅教的主要內容。
  “無生老母”崇拜和“真空家鄉,無生父母”八字真言,是羅教的基本教義,也是明清時期秘密教門的共同信仰。概括地說,“無生父母”或無生老母就是人類的始祖和宇宙的主宰,“真空家鄉”就是“無生父母”居住的地方,乃是人類的出生地和最後的歸宿,相當於佛教的“凈土”或“西方極樂世界”。羅清認為,“真空”(又稱“無邊虛空”、“本來面目”等)是宇宙的最高本體,世界萬物是由它派生出來的,即由原始本原的“真空”幻化出宇宙的萬有——大千世界。人們只要“曉得真空法”,悟通“無為大道”就可以回到出身之地——“家鄉”(亦稱“自在天空”)。人們壹旦回家還鄉,就會享受天堂勝景,無生無死,安然快樂。世人不知回歸“家鄉”的根源在於他們從家鄉墜落塵世以後,被世間“虛花景象”所迷惑,失了本性再找不到出路,因而沈淪苦海,困入六道輪回,受盡各種磨難。羅清將人們受苦受難的世間稱為“流浪家鄉”,奉勸世人切莫留戀這個家鄉,為轉瞬即逝的享樂和榮華所誘惑,應該趕緊參修“無為大道”,“曉得真空法”,回歸人們本來的“家鄉”。而真空的創立者乃“無極聖祖”,這壹形上本體即由民間“無生老母”化來。其後其弟子釋大寧在其所著《明宗孝義達本寶卷》中明確提出了“無生老母”的信仰。
  自從羅教提出“無生老母”信仰後,許多邪教也都以“無生老母”為自己的崇拜對象.明清兩代的幾百種民間秘密宗教,絕大多數都直接或間接地奉“無生老母”為最高神。
  “無生老母”也成為白蓮教塑造出的偶像,在壹些白蓮教的經文中,“無生老母”成了創世主,人類的祖先。
  羅教的發展不僅引起正統佛教的震驚,而且引起了明朝統治階級的恐慌。正統佛教說它“雖非白蓮,而為害殆有甚於白蓮”;明政權則對無為教等民間教門作出“皆諱白蓮之名,實演白蓮之教”。因此,萬歷四十六年(1618)明政權,全面查禁無為教,“不許私習無為教,自取死罪”,並嚴令銷毀《羅祖五部經》,不準翻刻流行。南京禮部在銷毀其經版的公文《毀無為教告示》中,貶無為教為“邪教”。《告示》說:“南京禮部為毀邪教以正風俗事。照得無為教惑世誣民,原系大明律所禁,屢經部科奏準嚴杜。”
  白蓮教不僅在元末發揮過重要歷史作用,成為農民大起義的工具,而且,對明清時期秘密教門的大量興起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明朝建立以後,即下詔嚴禁“白蓮社、明尊教、白雲宗,以及巫覡扶鸞禱聖、書符咒水諸術”。《大明律》中還專門設置了“禁止師巫邪術”條款:“凡師巫假降邪神、書符咒水、扶鸞禱聖、自號端公、太保、師婆,及妄稱彌勒佛、白蓮社、明尊教、白雲宗等會,壹應左道亂正之術,或隱藏圖相、燒香聚眾,夜聚曉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為首者絞;為從者各杖壹百、流三千裏。”
  由於羅教、白蓮教等明清邪教都供奉“無生老母”,所以在明清兩代政權打擊下,全國各地的許多無生廟,大都被燒掉或拆毀,流傳下來的有關無生老母的記載也很少,甚至在中國的神譜裏,都沒有“無生老母”的名字。但“無生老母”並沒有完全消失,在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壹些偏僻的山區佛道建築裏,偶爾會有“無生老母”的像,不過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宗教意義,成為民俗文化之壹,在民間祈求平安的“十二老母朝無生”中,偶而能見到“無生老母”像。
  赤峰市警方破獲的法輪功變異組織“無生老母”案件,告訴我們要警惕歷史上的邪教死灰復燃,防範邪教組織利用民俗文化進行邪教的非法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
--------------------
白蓮教,是跨越多個中國史上朝代的一個秘密民間宗教組織,發展過程中融入了包括彌勒教在內的其他組織的內容,但一般認為主源是源於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由茅子元創立的佛教淨土宗分支白蓮宗。因其教徒禁食蔥乳,受持五戒,不殺生不飲酒,其派神職人員不出家,多娶妻生子,常被視為附佛外道和邪教而遭朝廷查禁。白蓮教作為一個秘密民間宗教組織,在歷史上發動多次民變,屢次受到鎮壓。
在元朝時,白蓮教與明教、紅巾軍、彌勒信仰有關[1]。元末白蓮教和明朝建國的關係亦有專書介紹[2]。在明朝以後,接受了羅思孚的「無生父母」思想,成為了羅教系統的秘密宗教。
發展
南宋
茅子元是天台宗門下的弟子,崇慕慧遠白蓮社之遺風,又受天台宗派觀念的影響,因而改造了興於民間,成員關係鬆散的在家佛教「蓮社」,在庶民中組織起一有師承、有教義,倡導念佛往生的社團。這個團體不但有出家弘法的僧人,也有在家信徒;並且,為使教法更普及於大眾,白蓮宗允許在家弟子從事吸納門徒、宣傳教法、化緣建佛堂等,按佛教傳統只能由僧人進行的活動,這樣便形成了僧、俗兩個傳法系統。這一組織架構是白蓮宗最大的特色,但也與佛教的傳統相對立,在實踐中產生了種種弊端[3][4],因此被佛教界所非議。
白蓮宗不殺生、不飲酒,禁食蔥乳,嚴守護生之戒,因此宗徒號稱「白蓮菜」,又稱「茹茅闍梨菜」。外人則稱之為「喫菜事魔」。茅子元去世後,有小茅闍梨繼承茅子元之教,使之盛行南方,由於出家僧眾對在家俗眾並無強制約束力,對冒稱白蓮道人觸犯刑法者,亦無從管制[5],又混雜民間信仰,因而日久漸生風俗壞亂之弊,「庶俗僭稱活佛如來,婦人擅號佛母大士」,妄談般若,亂說災祥[6]。因此常被取締[7]。也因此流傳不廣,故影響不大。
而後,在教義上,白蓮宗受到彌勒教影響,從崇奉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改信奉兜率內院的「當來下生娑婆世界」的彌勒佛,以淨土宗的譬喻「火中生白蓮」為象徵[8][9],並混合了明教的內容。
元朝
白蓮宗以彌勒佛將會來救世的傳說,作為號召,動輒宣稱彌勒佛下生,起兵造反,自然也開始反抗元朝統治。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春,江西都昌縣杜萬一(又名杜可用)號稱「杜聖人」,以白蓮宗組織發動起事,後自稱「天王」,改元「萬乘」。這是白蓮宗誕生後策動的第一次民變;但因為白蓮宗與白蓮教在歷史上界定區分並不明確,因此也被認為是白蓮教第一次民變。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因皇帝認為此等人物「有妻子,身已不清淨」,勅禁白蓮社[10]。時有廬山東林寺普度(?—1330年),自承慧遠留下的千年正教,致力於復教運動,撰寫《廬山蓮宗寶鑑》10卷,闡明了子元所倡白蓮宗的真義,上奏朝廷。於是白蓮宗於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得以復教。普度受命為教主,世稱優曇宗主。在宗教政策寬鬆白蓮教可以公開傳播時期,白蓮教宣揚「彌勒佛下生」、「明王出世」,其勢力滲透到河南、江淮和長江流域地區。但是,宗門的情弊仍未改善,復有社會反對分子潛入,故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後又遭禁斷。
此後該教的僧人漸漸遠離「白蓮宗」的名號,回歸到正統佛教當中,而民間仍在繼續流傳,並進一步與彌勒教、白雲教、明教等相混合,稱為白蓮教,成為民間秘密宗教。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息州白蓮教趙丑廝、郭菩薩宣傳「彌勒佛當有天下」,聚眾起事。元順帝至元三年(1337年),河南陳州白蓮教胡閏兒(棒胡)稱彌勒佛已經降生,聚眾燒香起事。順帝至元四年(1338年),江西袁州彭瑩玉、周子旺組織白蓮教起事。
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政府強徵民夫堵塞黃河缺口,引發了全國規模的紅巾軍大起義,紅巾軍即與白蓮教有密切的關係,元末朱元璋依附「明教」起義,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其實也受到白蓮教影響[11]。至此,彌勒教正式融入白蓮教。
明朝
元朝末年紅巾軍領袖,韓山童父子便是以家傳白蓮教聚眾起事,宣傳口號為「彌勒降生」、「明王出世」。後朱元璋亦以「明」為國號。朱元璋成為皇帝之後,知道白蓮教會對其帝國構成威脅[12],納李善長之議,多次取締白蓮教,《大明律》規定「為首者絞,從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明成祖永樂十八年二月(1420年)山東白蓮教女教首唐賽兒發動起義,旋即失敗。
成化十八年(1482年),山東即墨軍人羅思孚在北直隸創立了羅教,提倡「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的教義,認為人終究必須回到「無生父母」的身邊,而「無生父母」成為最高階的主神。「無生父母」此一概念,演變為惟一的神「無生老母」,無生老母為白蓮教等等教派所接受,幾乎皆以「無生老母」為主神,並有三教合流的姿態,宣揚「無生老母」將派遣彌勒佛下凡拯救世人。
萬曆年間,有所謂的聞香教,「薊州人王森得妖狐異香,倡白蓮教,自稱聞香教主。其徒有大小傳頭及會主諸號,蔓延畿輔、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森居灤州石佛座,徒黨輸金錢稱朝貢,飛竹籌報機事,一日數千里。……四十二年,森復為有司所攝。越五歲,斃於獄。」[13] 王森伏誅後,信徒山東巨野的徐鴻儒、北直武邑的于弘志分別發動武裝叛亂,均遭明朝鎮壓[14]。
萬曆十五年(1587年),都察院左都御史辛自修奏:「白蓮教、無為教、羅教,蔓引株連,流傳愈廣,蹤跡詭秘。北直隸、山東、河南頗眾。」[15],萬曆二十五年刑部侍郎呂坤奏稱:「白蓮結社,遍及四方,教主傳頭,所在成聚。倘有招呼之首,此其歸附之人。」[16] 萬曆四十三年,白蓮教發展至高峰,「近日妖僧流道聚眾談經,醵錢輪會。一名涅槃教,一名紅封教,一名老子教。又有羅祖教、南無教、淨空教、悟明教、大成無為教,皆諱白蓮之名」[17]。
清朝
清兵入關統一中國後,白蓮教又與許多民間宗教融合,如老官齋、八卦教,其名目繁多,加上舊有支派,竟高達百餘種,教義更加蕪雜。清朝的白蓮教徒以反抗為己任,倡言「日月復來」,舉起反清復明的旗幟,從而遭到清朝鎮壓。
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白蓮教活動頻繁。到了乾隆後期,清朝國力開始下降,是白蓮教鼎盛時期,在東北和南方各省廣泛流行,其中又以大乘教流行最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水教徒王倫聚眾起義。
嘉慶年間白蓮教與地方人民結合,引發川楚教亂頗傷清朝國力,之後在嘉慶十八年 (1813年) 發生的天理教之亂是最後一次白蓮教名義的叛亂,之後逐漸消失於歷史。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山東義和團之扶清滅洋運動的主要團隊、有部分追溯起源於白蓮教的分支派八卦教。
影響
直到近代,白蓮教仍未消失,但已發生質變現象。根據清末學者勞乃宣考證,義和團起源於白蓮教[18]。但義和團的信仰主要為中國主流文化信仰,如義和團提出的保「華教」、反「洋教」,華教主要是尊孔教、講人倫、祀祖宗、尊玉皇、拜關帝、誦觀音、念彌陀等這些民間主流的三教合流信仰,但偏激極端,並不全然同於白蓮教。但不可否認,包括義和團在內的許多民間宗教與團體,都與白蓮教息息相關,他們有著相似的信仰及傳說,通常以「無生老母」為主神,以彌勒佛救世為號召。
白蓮教在民間流傳盛廣,出現許多英雄人物,在《聊齋誌異》故事裏也有反映。
白蓮教思想也與後代的許多宗教有淵源關係,如羅教(尊明朝北直隸密雲縣軍人羅思孚為始祖)、齋教(亦尊羅思孚為始祖)、在理教(尊清初燕京白雲觀道人楊來如為始祖)等。
-------------------------
信仰習俗與文化
「女性與台灣的民間信仰、習俗及文化」分成7個子題:女性的禁忌、女性與信仰、喪葬的習俗、女性的節日、名字的文化、社會風氣與社會救濟與其他,本研究以這個主題拉開序幕,是因為從這個主題中,可以看到走向近代以前,台灣女人的許多生活樣貌和禁忌,以及傳統女人是如何遵守傳統信仰和習俗?而這些習俗文化又如何擺佈台灣女人的命運?同時,也能讓讀者進一步比較,哪些傳統信仰或習俗,到現在仍深入女性生活?或者這些信仰或習俗出現哪些有趣的變化?以拜拜為例,傳統觀念認為女性的月經代表不潔,進廟禮拜神明可是大不敬,現在兩性觀念雖已日趨平等,但不少鄉村婦女還是抱持「寧可信其有」的心態,奉行不渝。本主題除了關心漢人文化之外,原住民、客家習俗與文化也羅列其中,以多元文化的觀念,豐富臺灣信仰與習俗的複雜面貌。
女性與信仰
   首頁  信仰習俗與文化  女性與信仰
臺灣民間的無生老母信仰
臺灣無生老母信仰的歷史,頗為悠久,從清代的民間秘密宗教、日治時期的齋教,一直到戰後的新興宗教一貫道,皆以無生老母為信奉對象。由於在臺灣擁有眾多信徒,是臺灣宗教信仰中極為重要的系統,極受宗教研究者注意。 
無生老母信仰起源於明代中葉的羅祖教,傳說羅祖是一名軍人,因為對「人從哪裡來」感到困惑,到處問人,最後終於悟道,於明正德年間寫了「五部六冊寶卷」。在寶卷中,他將阿彌陀佛及無生老母,視為先天地而立的源頭、人類靈魂從來之所。 
明嘉靖、萬曆之後,由於民間秘密教派日漸盛行,無生老母出現各種不同的稱呼,信仰內容更為複雜。寶卷形容這位老母住在「真空家鄉」治著天庭和人間,因為思念投胎下世而為紅塵所迷的子女,不斷派遣使者下凡救劫渡人;到了清末,老母的形象益發逼真,被形容成是一位因為過於思念子女,日夜啼哭,宣稱「世人皆是我子女,兒女遭劫娘傷悲」的老太太,經常派遣使者,或是親自下凡,透過扶鸞的方式,傳遞救人渡世的訊息。 
無生老母救世渡人的母親形象,吸引了許多信徒,一來母神的創生能力自古即被肯定,漢人傳統孝親的觀念,使信徒視無生老母為全人類之母;再則,無生老母信仰中「真空家鄉」的概念,讓母神成為樂園的象徵,使無生老母信仰內化為一種救世的特質,為貧苦的下層社會帶來救贖的希望。 
由於無生老母是女性神祉,女教首更容易獲得信眾的支持,也強化了教派中老母的形象。清代民間秘密宗教主要以資歷和吸收徒眾的數量,決定其中的尊卑,正統佛教的「成佛權」掌握在男性僧侶手中,但是在崇信無生老母的秘密教派中,女性「點傳師」代表了女性的成佛權,女性得以藉著吸收徒眾成為「點傳師」,壯大勢力,改變社會地位,不但能執掌重要宗教職務,甚至還可以帶兵起事,權力不可謂不大。無生老母轉世下生,出嫁生子,被休喪子的說法,所代表的悲苦女性典型,容易獲得女性認同。學者也從檔案中發現,清代無生老母的信徒以寡婦居多,可見無生老母信仰對女性信徒的號召力,十分強大。 
臺灣的宗教研究者常喜歡比較觀音、媽祖、無生老母三位女神,咸認同這三位女性神祇在臺灣宗教信仰中的特殊性,而無生老母的經歷,又與觀音和媽祖不同,代表的是慈悲的母性形象。戰後臺灣新興宗教盛行,一貫道在臺灣也逐漸站穩腳步。
---------------------------
"無生老母"源於中國歷史上邪教-羅教。 羅教又稱羅祖教、無為教或大乘教,是明清時代影響較大的邪教。 其創始人叫羅夢鴻,又名羅清、史靜、羅懷等,生於正統七年(1442年),卒於嘉靖六年(1527年)。 羅夢鴻、山東即墨人,自幼父母雙亡,過著孤苦生活,備嘗人世辛酸。 他從小就思索著人生苦難的原由,為找答案,他出家為僧後訪名師,研佛經,下苦功13年,才"明心成道",創立羅教。 他將自己悟出之"道",編撰成著名的羅教經典——「五部六冊」,所謂「五部六冊」,是指五部寶卷共有六冊,即《苦功悟道卷》一冊,《嘆世無為卷》一冊,《破邪顯證鑰匙卷》二冊,《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寶卷》一冊和《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一冊。
在這「五部六冊」羅教的教義中,羅夢鴻將三教經典的語言通俗化,形成了淺顯易懂的語言。 所以羅教一經出現,很快就受到了下層群眾的歡迎與信奉。 "五部六冊"也成為明清時代"邪教"的共同經卷。
羅夢鴻在編輯羅教的教義中,從民間神話和傳說中製造了一個至高無上的神:無極聖祖,又名無生父母,從無極聖祖後來衍生出"無生老母"。 無生老母被稱為是世界至高無上的女神。 她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類的祖先,創造了宇宙與人類,同時又拯救沉淪於苦海中的後代,派釋迦佛或彌勒佛或天真古佛等下凡,或自己親自下凡救度眾生。 以無生老母為最高崇拜,以真空家鄉為理想境界,以龍華三會與未來佛即彌勒佛為信仰核心,主張三教歸一,注重內丹修鍊以及規範化的儀式等形成了羅教的主要內容。
"無生老母"崇拜和"真空家鄉,無生父母"八字真言,是羅教的基本教義,也是明清時期秘密教門的共同信仰。 概括地說,"無生父母"或無生老母就是人類的始祖和宇宙的主宰,"真空家鄉"就是"無生父母"居住的地方,乃是人類的出生地和最後的歸宿,相當於佛教的"淨土"或"西方極樂世界"。 羅清認為,"真空"(又稱"無邊虛空"、"本來面目"等)是宇宙的最高本體,世界萬物是由它派生出來的,即由原始本原的"真空"幻化出宇宙的萬有——大千世界。 人們只要"曉得真空法",悟通"無為大道"就可以回到出身之地——"家鄉"(亦稱"自在天空")。 人們一旦回家還鄉,就會享受天堂勝景,無生無死,安然快樂。 世人不知回歸"家鄉"的根源在於他們從家鄉墜落塵世以後,被世間"虛花景象"所迷惑,失了本性再找不到出路,因而沉淪苦海,困入六道輪迴,受盡各種磨難。 羅清將人們受苦受難的世間稱為「流浪家鄉」,奉勸世人切莫留戀這個家鄉,為轉瞬即逝的享樂和榮華所誘惑,應該趕緊參修"無為大道","曉得真空法",回歸人們本來的"家鄉"。 而真空的創立者乃"無極聖祖",這一形上本體即由民間"無生老母"化來。 其後其弟子釋大寧在其所著《明宗孝義達本寶卷》中明確提出了"無生老母"的信仰。
信奉宗教
自從羅教提出「無生老母」信仰後,許多邪教也都以「無生老母」為自己的崇拜物件. 明清兩代的幾百種民間秘密宗教,絕大多數都直接或間接地奉"無生老母"為最高神。
"無生老母"也成為白蓮教塑造出的偶像,在一些白蓮教的經文中,"無生老母"成了創世主,人類的祖先。
羅教的發展不僅引起正統佛教的震驚,而且引起了明朝統治階級的恐慌。 正統佛教說它"雖非白蓮,而為害殆有甚於白蓮";明政權則對無為教等民間教門作出"皆諱白蓮之名,實演白蓮之教"。 因此,萬曆四十六年(1618)明政權,全面查禁無為教,"不許私習無為教,自取死罪",並嚴令銷毀《羅祖五部經》,不准翻刻流行。 南京禮部在銷毀其經版的公文《毀無為教告示》中,貶無為教為"邪教"。 《告示》說:「南京禮部為毀邪教以正風俗事。 照得無為教惑世誣民,原系大明律所禁,屢經部科奏准嚴杜。 "
白蓮教不僅在元末發揮過重要歷史作用,成為農民大起義的工具,而且,對明清時期秘密教門的大量興起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明朝建立以後,即下詔嚴禁「白蓮社、明尊教、白雲宗,以及巫扶持斯扶鸞禱聖、書符咒水諸術」。。 《大明律》中還專門設置了"禁止師巫邪術"條款:"凡師巫假降邪神、書符咒水、扶鸾禱聖、自號端公、太保、師婆,及妄稱彌勒佛、白蓮社、明 尊教、白雲宗等會,一應左道亂正之術,或隱藏圖相、燒香聚眾,夜聚曉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為首者絞;為從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 [1] 
由於羅教、白蓮教等明清邪教都供奉"無生老母",所以在明清兩代政權打擊下,全國各地的許多無生廟,大都被燒掉或拆毀,流傳下來的有關無生老母的記載也很少,甚至在中國的神譜裡,都沒有"無生老母"的名字。 但"無生老母"並沒有完全消失,在山東、山西、河南、河北一些偏僻的山區佛道建築里,偶爾會有"無生老母"的像,不過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宗教意義,成為民俗文化之一,在民間祈求平安的"十二老母朝無生"中,偶而能見到"無生老母"像。 [2-3] 
赤峰市警方破獲的法輪功變異組織"無生老母"案件,要警惕歷史上的邪教死灰復燃,防範邪教組織利用民俗文化進行邪教的非法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
---------------------------
無生老母又稱作無極老母、無極天母、無極聖祖、玄玄上人、明明上帝,有時在經文裡簡稱作老母,是明、清以來許多民間宗教,包括羅教、西大乘教、 雞足山大乘教、齋教、聞香教、 天理教、先天道、一貫道及天道等最高神祇。
詞語釋意
這個詞的起源一般認為是從羅教始祖羅祖羅思孚在其所著的《五部六冊》創造出來的。羅思孚從中國民間信仰和中國神話中製造了一個至上神:無生父母(無極聖祖),羅教信仰則追求頓悟成道,超脫六道輪迴,到達無生父母之真空家園。而民間則從無性別的無生父母,後來衍生出女性化的無生老母。羅清之無極聖祖與其所管理之真空家園,可能受到淨土宗及早期的白蓮教對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之影響。無生老母在雞足山大乘教裏被稱為無極聖祖,在先天道、天道及一貫道則稱為無極老母。
歷史
無生老母的出現,開創了後世一系列的無生老母崇拜宗教。明清兩代的幾百種民間秘密宗教,絕大多數直接或間接地奉無生老母為最高神。
無生老母這個神既是造物主,創造了宇宙與人類,是所有生物的主宰,也是人類的祖先。同時,她還是救世主,拯救沉淪於苦海中的後代,派遣燃燈古佛、釋迦佛及彌勒佛下凡救世,也可以親自救度眾生;更可以在人死後判決人的轉世、超度,或者貶入地獄。
後世很多宗教都有無生老母轉世成為該教主之說,比如西大乘教的呂紐。近代羅教系統之宗教不再盛行,然民間受羅教信仰影響,把無生老母投影於道教的瑤池金母,稱號「母娘」,並把無生老母之能力歸於瑤池金母。在理教教義說觀音菩薩為無生老母的應化身。
祭祀
先天道、天道、一貫道,一般是並不雕刻繪畫其神像,多以一盞高腳油燈,代表神祇,俗稱母燈或老母燈,供於釋迦佛、彌勒佛或觀世音菩薩像之前或後。先天道佛堂之淨水瓶亦代表無生老母。
民間信仰有為無極老母刻畫神像,為手持仙杖之白髮年長女子座像。
---------------------
龍華教起源於中國,在清治乾隆年間傳入台灣[1],成為台灣民間信仰的一支,又稱為龍華齋教,因持齋的教徒互相尊稱為「老官」,又稱為老官齋教,部份教徒也自稱在家佛教。在台灣日治時期,為了管理方便,總督府將當時流行於台灣的民間宗教龍華教、先天道、金幢教一同列入齋教管理,故後世台灣學者也有稱成為齋教龍華派。龍華教教徒和佛教一樣同守三皈五戒,吃長齋,但可嫁娶[2]。現雖式微,但在台灣宗教之中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歷史
龍華教是中國明代時的民間信仰,由羅思孚、殷繼南、姚文宇三祖逐漸建立,但從歷史的考證來說,龍華教並不是由羅思孚直接創立,是由二祖殷繼南在整理羅思孚的思想後,再加上儒教、道教的教義所整合,而三祖姚文宇並未在教義上有所變動,而是將其制度化及儀式化,並鼓勵齋友興建齋堂以傳教。
羅思孚,山東省萊州府即墨縣人,從軍於北直密雲,退伍後於各大寺廟打坐修行,認為人都應該要虛靜無為,以便回歸「真空家鄉」的「無生父母」身邊,於正德四年(1509年)在密雲衛靈霧峯開創羅教。
殷繼南,一說名應繼南,浙江省處州府縉雲縣人,本是羅教丁予的弟子,法號「普能」,因為善於演說,自稱是羅思孚轉世,所以得到許多檀越的信仰。他將羅思孚的思想整理後,歸納出一套系統,萬曆年間出行傳教,集結信徒達三千七百人。因而萬曆四年被官府追捕,囚禁六年,但一出獄又吸引大批信眾召開法會,官府立刻以「妖言惑眾罪」收斬,辭世詩曰:「將頭臨白刃,猶似斬春風,智不對愚訴,如刀劈水中。」(或作「如刀劈水聲」。)死後由弟子「普福」繼承掌門。
姚文宇,浙江省處州府慶元縣人,自稱為殷繼南應化身。姚創了「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等八字輩,後又加上了「和」輩,他自稱「教主姚相公」,後其義子金佛壽向南明將領楊鼎卿進讒言,楊鼎卿率兵包圍姚家,將姚文宇殺死。姚妻周夫人攜姚鐸逃出,姚鐸子姚軾、姚轍,軾、轍兩人復興了龍華教。故在中國江浙和江南地區,姚文宇派下仍奉其子姚鐸為「四祖」。[3]
龍華教在清治時期傳入台灣,清治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臺南安平設立第一座齋堂「善化堂」,此後宗教勢力漸擴大。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在台灣更成立「臺灣佛教龍華會」,廖炭任首屆會長,教勢達到頂峰。二次大戰戰後以來,因國民黨的政治管制有式微趨勢,解嚴後稍有復興跡象。現有龍華聯誼會,作為齋堂間的聯誼中心。
源流
根據龍華教本身的記載,龍華教本身的法派來源於「先天初祖」[4],之後其法脈傳至伏羲氏、龍吉先生、神農氏、廣成子、黃帝、許由、唐堯、巢父、虞舜至燃燈佛,傳過去六如來,直到釋迦佛,釋迦佛傳法給摩訶迦葉尊者,摩訶迦葉傳予阿難尊者,歷傳西天二十八祖而至達摩祖師,達摩傳神光、鑒智、道信、黃梅弘忍、曹溪惠能、南嶽懷讓,至二十五祖為李頭陀,法脈改傳俗家,即為羅教初祖羅祖羅思孚。
教義
龍華教起源於中國明朝羅教,又多混合佛教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儒教、道教甚至是摩尼教等信仰,也吸納了儒家孝親愛人的說法。其所悟之道稱為「無為法」。有《五部六冊》之重要著作,目的在救眾出離生死苦海,永超凡世。
龍華教教義有五大核心:
佛教常唸誦之經卷、禪宗頓悟之功夫
道教之經咒歌訣、養生之道,
儒家之倫理思想、天道觀念,
羅祖的無為教系統,即人如何開悟到世界本體以返回真空家鄉和無生老母。
殷繼南所傳授的「三乘教法」,其內涵為無生老母、彌勒佛、三期末劫信仰,是受到當時民間教派的影響。
齋堂法器與擺設
龍華派齋堂,傳統正殿主奉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像對面供奉韋陀尊天菩薩,但亦會供奉其餘佛道教神祇,如:燃燈古佛、釋迦如來、藥師如來、彌陀如來、彌勒如來、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勢至菩薩、善財、龍女、十八羅漢、三官大帝(三界公)、呂仙祖、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福德正神、城隍老爺等。
佛堂正殿神桌上,會擺置三張小木椅,俗稱三公椅象徵羅普仁、殷普能、姚普善三位祖師。
五部六冊寶卷(羅祖撰)、龍華科儀寶卷(湯普霄編)、金剛科儀寶卷(又稱金剛對卷,大乘佛教經懺典籍,宗鏡禪師編輯,收錄於大正藏經,多用於作功德。)
節慶與儀式
龍華派的儀式可以分為例行祭儀、朔望供佛(農曆初一、十五日)、佛誕祭儀、「開光場」法會和作功德。
光場法會,為期七天,除一般佛事外,亦會誦讀梁皇寶懺、金剛寶懺、八十八佛洪名寶懺、藥師寶懺、彌陀寶懺等佛教經懺經典,以及五部六冊。亦會配合進行蒙山施食及瑜珈焰口施食佛事。
龍華派之神佛慶日,除了齋教各派都紀念的羅祖大師三大節日 (羅祖生日:十二月初一日;得道日:十月十八日;升天日:正月廿九日)之外,尚有:彌勒古佛佛誕 (正月初一日)、玉皇上帝聖誕 (農曆正月初九)、天官大帝聖誕 (正月十五;上元節)、釋迦文佛出家 (二月初八,佛出家)、觀音大士誕 (二月十九;觀音聖壽)、釋迦文佛佛誕 (四月初八,俗稱如來佛祖誕、釋迦老祖誕、佛祖誕)、觀音大士得道日 (六月十九;觀音歸空)、地官大帝聖誕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地藏王菩薩佛誕 (農曆七月廿九或三十)、觀世音菩薩出家 (農曆九月十九)、水官大帝聖誕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釋迦文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依各齋堂祭祀神祇不同,亦有其餘慶典。
----------------------------
羅清(1442年十二月初一-1527年),諱清,字夢鴻,號思孚,其餘化名甚多。明代山東省即墨縣人,為軍人兼羅教(無為教)創始者,出身軍戶[1]:668,是漕運運糧軍人[2]:136,曾在北京古北口服兵役,並皈依佛教,退役後學佛十三年,四十一歲時自認悟道,年六十八時著書闡釋佛法[3]:117、115,得到宦官的援助[4]:661,在漕運船民中傳教,也得到大寧和蘭風等僧人支持,相傳他一度在浙江傳教[2]:136、138,共布道十八年。
名號
由於是民間宗教的創祖,常用化名,名號傳抄版本紛多。本名或作羅靜[5]、羅靑、羅春、羅因、羅成、羅英等。表字夢鴻、或作孟洪。號思孚、思誠、思清、思遠、公遠、公懷、懷清、懷虛、懷一、懷真、靜卿、靜清、清英、清因、春英、眠江、愛泉、蔚群。庵號靜齋、靜庵、清庵、靈霧台。法號悟空、普仁、真慧、無為、清淨。道號一清道人、無為居士。尊稱無相真人、化善祖師、揭空古佛。[6][7]
生平
依羅教的說法,羅清,籍貫山東省萊州府即墨縣即墨城(俗稱「朱毛城」)海潤鄉城陽社紫薌村(今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南城陽社區」)人[8],生於正統七年(1442年)十二月初一日,三歲喪母,七歲喪父,由叔嬸培育成人。家境貧寒,世隸衛所軍籍。十四歲時,被公家徵調到北直隸密雲衛古北口(今北京市密雲縣)戍軍,生活艱苦貧乏,從此在荒山野嶺的邊塞,萌發了對宗教的熱誠,有感六道輪迴之痛苦,開始尋找解脫之道。在從軍期間,娶顏妙榮為妻,生下一子羅佛正、一女羅佛廣。
成化六年(1470年)退伍,年未三十,開始雲遊四海。曾經於各大寺院參學修行,後拜臨濟宗無諍禪師、寶月和尚、真空無際禪師等大德為師,苦讀《金剛經》與《華嚴經》,除禪宗外兼修淨土宗,但仍覺得不足。成化十八年(1482年),十月十八日,他自認悟道,年四十一,結合了佛教淨門白蓮宗與禪門臨濟宗、道家老莊思想與道教正一派、全真派教義,也吸納了儒家孝親愛人的說法,認為念佛、禮佛都是外在形式的有為法,修道應該要取無為法,以便回歸「真空家鄉」的「無生父母」身邊。
正德四年(1509年),年六十八歲,在密雲衛靈霧峯設「直指堂」,正式成立「無為教」(羅教)[9],並立即在古北口司馬臺布道,主要的神職人員是羅氏子弟與親戚,而最初的弟子們都是戍邊的軍人,羅清成為邊塞的大宗教家。
羅清後到燕京繼續布道,展示神蹟,並得到信眾之捐款,許多手工業者與小商賈皆皈依之,羅清因而被順天府衙門拘捕,以「邪說」為由禁錮。在獄中,羅清的弟子「福報」與「福恩」入獄探視,並抄錄羅清說教的大意,製成「寶卷」。而後羅清的在家檀越們以銀兩疏通了權貴,羅清因而出獄,更積極傳教,將所有「寶卷」集結為「五部六冊」。許多士大夫、商人與僧人、道士都皈依羅教。
羅清羽化於嘉靖六年(1527年)正月廿九日,享壽八十有五,羅清傳道授徒十八年,僅在羅清生活的時代,羅教的教團就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羅清羽化,由其子羅佛正與其女羅佛廣接掌教務,並主持其喪事,羅清的葬禮相當隆重,由弟子大寧和尚舉行法會,羅教為三教合流思想,故門下儒生、僧人、道士皆來奔喪,翰林中書王秉忠,僧錄司左善世文奈,武當山靈應觀道士抱一子、沖虛子,尚衣監單玉,千戶李敬祖,府生員何仲仁皆來致悼,場面浩大,其墳則建有十三層的高塔,矗立石碑,號稱「無為境」,直到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查抄直隸密雲縣羅教時,方被官吏所毀。
羅教弟子巧妙地編造了一個故事,說西域吐蕃的藏傳佛教喇嘛向中國挑戰,要求正德皇帝派出僧侶,舉行辯經。皇帝先派正一道天師張湛然應答,由於佛、道不相通,張天師以道教道理回答,無法讓喇嘛信服。喇嘛恐嚇,中國如果不能辯勝,番人要大舉入寇,並要中國人向番人稱臣。不得已,在太監張永與黨尚書的力勸下,只好請出羅清,羅清深通禪學道理,能以話頭禪方式探題,喇嘛叩首拜服。皇帝大喜,封羅清為無為老祖,御賜《御製護道榜文》,命所有官吏不准打擊羅教。借皇帝詔敕的名義,獲得相當的成果,另一說法為正德皇帝身邊太監虔誠信奉羅教,而以偽造皇帝的名義發榜,以保護羅教。
羅清傳授的教義簡單,並無玄妙的哲思,僅要信眾努力遵奉羅教,即可回歸到「無生父母」身邊,獲得救贖。又因為羅教大量印製五部六冊,透過各種管道,流通天下,因而受到貧苦的普羅大眾的歡迎。羅清的神學觀點幾乎被所有民間秘密宗教接納,受到民間宗教人士景仰,而後有大量秘密宗教的領袖,皆自稱是羅清轉世,如龍華教的殷繼南、紅陽教的韓太湖等。又由於羅清有「無為老祖」之稱,清代時,許多安徽無為州的教民視之如鄉土神。
羅祖行腳十字妙誦
羅祖行腳十字妙誦,出自開心法要版的五部六冊經卷,內容闡述羅祖生平。全文如下
老古佛,來托化,以羅為姓。為眾生,降山東,普度眾生。
仗父母,恩德重,懷胎持戒。正統時,七年間,處世為人。
十二月,初一日,子時出現。離母胎,不食葷,菩薩臨凡。
生下祖,三歲時,喪了親父。七歲上,又喪母,撇下單身。
可憐見,無父母,多虧叔嬸。蒙抬舉,養育祖,長大成人。
每日家,怕生死,恓惶不住。想生死,六道苦,膽顫心驚。
到成化,六年間,參師訪友。朝不眠,夜不睡,猛進前功。
茶不茶,飯不飯,一十三載。到成化,十八年,始覺明心。
在十月,十八日,祖成道果。正子時,心開悟,體透玲瓏。
到嘉靖,六年間,無心往事。交正月,八十五,放下身心。
從過年,懶說話,分咐信士。一箇箇,得明心,莫忘師恩。
你背祖,忘了師,不無因果。閃後人,無接續,佛法難興。
豈不知,三時三,燈燈相續。師接弟,弟奉師,上下和同。
行說話,眼矇矓,辭了浮世。去假相,歸圓寂,普放光明。
是正月,二十九,還源結果。人涅槃,坦坦然,坐化瑞嚴。
總兵官,巡查官,施板九塊。請木匠,打龕所,入殮金身。
正送葬,家東北,一里之地。建石塔,十三層,晃耀騰騰。
有三口,現住世,佛正佛廣。老祖母,掌庵居,照舊傳燈。
立一支,微妙法,圓頓正教。開五部,大乘經,普度眾生。
老祖師,為大眾,不辭勞苦。一切人,今有緣,個個明心。
眼曠劫,遭流浪,輪迴生死。今有緣,得正法,總報恩情。(終)
羅祖咒
羅祖咒是羅教內部流傳對羅祖之讚詞,內容含有羅清建教之過程。
《羅祖咒》
志心皈命禮,三層妙道,無相真人。化善祖師,了悟真空。
苦行一十三載,晝夜挑集諸經。
明諸法,之秘密,徹天地,之玄空。
豁開心地,朗耀心聰。直指單傳,普度群蒙。
救大眾,沉淪之苦。超凡聖,通化諸功。
複起演教,永世明宗。龍牌御旨,處處流通。巡行天下,道法興隆。
冤親平等同萬類,僧尼道俗出苦輪。
福慧雙修成正覺,流傳法寶度人舟。
大悲無礙,大願無窮。威音劫外,清淨家風。人天法主,羅老祖師。揭空古佛娑婆訶。
混淆
聊齋誌異
羅清的山東同鄉蒲松齡在其志怪小說《聊齋誌異》中記有羅祖的故事,與羅教中的羅祖傳說有極大的不同。《聊齋》中的羅祖從軍時已有妻兒,妻卻因寂寞而和情夫偷情,羅祖發現後本欲拔刀殺死他們,後來把刀放下,隻身離去,不知所終。臨走前把妻子、孩子、馬匹、兵器都託付給妻子的情夫,還逼迫他代服兵役。因為羅祖的失蹤,其妻與情夫被衙門以謀殺罪逮捕,嚴刑拷打之下,兩人都死在獄中。有人發現羅祖在深山中隱修,苦坐山中,鄉民以食物供養他,他卻不理不睬,於是鄉民們逐漸離去。過了不久有人發現羅祖鼻樑都凹陷了,原來他早就死了。民眾於是為羅祖建廟奉祀香火,也供養羅祖的兒子。[10]
羅本真
主條目:剃頭羅祖師
清朝時,北京與天津的理髮匠大都奉祀「剃頭羅祖師」。「剃頭羅祖師」,名為「羅本真」,是清代江西鐵柱宮道士,康熙年間到燕京白雲觀閉關修道,雍正年間羽化,雍正帝敕封為恬淡守一真人,據說今日白雲觀中的「恬淡守一真人羅公塔」,就是奉祀這位羅真人的靈骨。
相傳「剃頭羅祖師」曾授予宦官們剃髮秘訣,故北京的理髮匠都以之為保護神。或在原本的理髮師保護神呂祖師神龕中,加奉「羅真人神位」。
此清朝的「羅祖師」與明朝的「無為教教主羅思孚祖師」定非同一人,但皆稱「羅祖師」常遭混淆,故有「無為教羅祖為帝理髮時布道,帝感之,而皈依成門下弟子」之說。
紀念
羅祖生日:十二月初一日
羅祖得道日:十月十八日
羅祖升天日:正月廿九日
----------------------
中國祕密宗教,系統龐雜,多數為三教合流,融合佛教與儒家、道教信仰。以明朝羅思孚開創的羅教影響最大,幾乎影響了所有教派。
南傳符籙派
祕密宗教信仰中,常藉由扶乩、秘法、神通與拜懺等儀式,編寫新的宗教典籍,吸引信徒,也藉由傳統儒家的倫理、道德教化百姓,強調茹素,甚至結合岐黃、占卜、相命、堪輿、符咒等,深入民心,影響極大。
佛教有彌勒佛將在末世下凡廣度眾生的說法,為白蓮教所接受。元末時,各地起義勢力多結合白蓮教等祕密宗教,宣傳號召。明代朱元璋即位後,禁制白蓮教活動,然而此類祕密宗教卻屢禁屢起,逐漸深入民間社會,成為民間重要信仰。
這類祕密宗教,多以救度未來世的彌勒佛、現在即聞聲救苦的觀音大士為信仰核心,並吸收許多道教、民間信仰神祇,如關帝君、玉皇上帝、太上老君,並衍生新的神祇信仰,如無生老母。
明代出現了羅思孚開創的羅教,羅是山東即墨人,化名繁多,又稱羅清、羅夢鴻等,他在北直隸擔任戍卒,自創教義,結合了佛教白蓮宗與臨濟禪學、道家老莊思想與正一派、全真派教義,也吸納了儒家孝親愛人的說法,成立「無為教」,認為人都應該要虛靜無為,以便回歸「真空家鄉」的「無生父母」身邊。無生父母在民間的演化中,逐漸變成女性化的唯一大神「無生老母」,羅教一出現,影響了所有的民間宗教。
直至清代,已分化出龍華三會、無為教、聞香教、先天教、八卦教、紅蓮教、青蓮教、白陽教、紅陽教、青陽教等數十教派,多數都由白蓮教系統轉化衍生而來,或沿襲刪改白蓮教信奉經典、教儀等。另有全真道道士羊來如以觀音菩薩為老母的信仰,開創了在理教。
民間祕密宗教所奉經典,多吸納釋迦、彌勒、觀音、禪宗歷代祖師等,建構新的信仰譜系,提高創教者地位,豎立傳承者的權威。因此祕密宗教發展過程中,常分化出不同的派別,各人自稱正統,建立新的信仰譜系。
如齋教中的龍華派,雖自稱屬於佛教系統,其信仰譜系卻吸納伏羲、老龍吉、神農、廣成子、黃帝、許由、唐堯、巢父、虞舜至燃燈佛,再六傳到釋迦牟尼佛,釋迦佛傳法給摩訶迦葉尊者,二十八傳而至達摩,達摩傳至禪宗六祖惠能,惠能傳予南嶽懷讓,至二十五祖為李頭陀,法脈改傳俗家,即為羅教初祖無為老祖,即羅思孚。如此而成為羅教立教宣傳的正統根據。
南傳符籙派的歷史並不久遠。大約明末清初開始出現於中國南方閩粵客家人聚集之處。傳習者多作火居道士的裝束,頭盤髮髻,多有妻室。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期間,這些客家道士雲遊東南亞時,向華人民間傳教,且是無私的傳授予各籍貫華人。與上述家族相傳的正一道士比較,則顯得致力於道教的弘揚。 將南傳符籙派傳至本邦的,以廣東客家幫道士為主,少數為北方道士,且教派繁多,諸如流民教,千師仙館,華光教,紅蓮教,觀音教,崑崙教、六壬教、金英教、茅山教、三清教,白蓮教、西天茅山教、河天道德教,大法師爺教,,茅山仙法大敎.民間對其通稱為「茅山」,對於學習符籙派通稱為「學茅山」,符籙師父亦被稱為「茅山師父」。其實,那是出於於人們的不了解,而且是錯的,因為符籙派並非單單茅山一教而已。上述的符籙教派可歸類為「民間道教」。這裡,為了突出其獨有的南方符籙色彩,姑且稱為「南傳符籙派」。
千師仙館它是一個民間教派組織,屬歷史悠久的一支法脈,是由太和四仙中的楊善登所創的千師仙道派演變出來,在法教圈子內一向低調 發展過程中吸收熔合各家南傳符籙派的精華,華光教屬仙教的一脈,華光法大部分是攻擊性法術,法術兇猛犀利是其顯著特點。
金英教[1],亦稱「金英三教」,金英教,亦稱它是集合了儒,釋,道三教的精髓而成的一個民間教派。金英教以銅山立教,奉金英祖師、茅山仙師、潮源洞師為祖師,簡稱銅山三教老祖師。金英教約有三百多年歷史,起源於中國廣東羅浮山白鶴寺,一郎曾泉師及五嶽五觀二郎凌太師乃本教祖本宗師,傳下金英教原教弟子,三郎陳法祥(名飛龍):經由陳法祥老師公將金英教傳入南洋並發揚光大。本教首重歷代傳承儀式,賜法名、過教、飲符水、封掌、封身等等,古代都是師徒口口相傳,而且要考察徒弟很久。現代只要學法者心誠善行,男女都可以學習金英道法,師父過法即有法力,功力則取於各弟子多方面修為。
---------------------------------------
禪宗為大乘佛教流傳於東亞的一支佛教宗派,由南天竺禪師菩提達摩傳至中國,原本是以「坐禪」為中心的修行集團[1][2],後經牛頭法融、黃梅弘忍的發展,大成於六祖曹溪慧能,成為一支具有獨特精神意趣的宗派。宋朝以後,禪宗以自家為「宗門」,餘宗稱「教門」。宗門一詞出自禪林,據《楞伽經》所說「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傳佛心宗自稱宗門[3]。
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臨濟宗黃龍派和楊岐派、法眼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參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
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禪宗祖庭為嵩山少林寺[4]、黃梅東山寺[5]、曹溪南華寺[6]。
禪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zidx1M
-------------------------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思想源於軒轅黃帝(黃帝學派託言黃帝),道教體系最早創始人是五斗米教(天師道)的張道陵,崇拜道家老子為道祖,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時期中國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動,至春秋戰國時期吸收神仙方術產生了方仙道,後融合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代中後期形成黃老道,至南北朝經過宗教改革,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ZDyaQq
------------------------------
無生老母是明清時代民間宗教所創造出來的女神,是世界至高無上的女神。她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類的祖先,創造了宇宙與人類,同時又拯救沈淪於苦海中的後代,派釋迦佛或彌勒佛或天真古佛等下凡,或自己親自下凡救度眾生。
明清的民間宗教幾乎都以無生老母作為最高神祗,“無生老母,真空家鄉”成為民間宗教的“八字真言”。自從羅教提出無生老母這個神以後,許多教派也都以無生老母為自己的最高神.明清兩代的幾百種民間秘密宗教,絕大多數都直接或間接地奉無生老母為最高神。
無生老母為明清時民間宗教中至高無上之女神。被視為創世主,又為拯救苦海中之人類的救世主,具有無上之權威。其傳說頗多,明末清初河北士人戴明說所作‘無生廟碑記’,即有關於無生老母之靈異記載。
清代以後,更增添無數民間色彩,如道光年間(1821~1850)流傳於河北白陽教徒間者,即謂無生老母於康熙年間(1662~1722)轉世,出嫁後生一子,後為丈夫所休棄,子又被雷殛,遂開始其習教傳徒生涯,顯示其為受過苦難之婦女形象。
此外,清代對無生老母之信仰,又與農民之反抗組織結合,而為農民起義之精神柱石,如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東清水教之王倫、嘉慶時林清之天理教、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川青蓮教等之起義,均奉無生聖母,甚或宣稱‘聖母降生,刀槍不入’。
無生老母是“天下男子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姐妹”的神學理論依據,是民間對農耕社會向資本工業化生產關係轉化的反思萌芽和信仰應對,明朝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要求勞動者衝破氏族圈禁錮,達到自由流動,於是,“無生老母,真空家鄉”的信仰就應運而生。
舊俗農曆正月初七為“人勝節”,供無生老母,她是傳說中最早的女始祖,芸芸眾生的保護神。
無生老母崇拜和“真空家鄉,無生父母”八字真言,是羅教的基本教義,也是明清時期秘密教門的共同信仰。概括地說,“無生父母”或無生老母就是人類的始祖和宇宙的主宰,“真空家鄉”就是“無生父母”居住的地方,乃是人類的出生地和最後的歸宿,相當於佛教的“淨土”或“西方極樂世界”。
有關無生老母崇拜的產生,學術界尚存在一些分歧意見。
喻松青認為:“真空家鄉,無生老母”最早見於《苦功悟道卷》和《巍巍不動泰上深根結果卷》,他們說:“單念四字,阿彌陀佛,念得慢了,又怕彼國天上,無生父母不得聽聞,這裏死,那裏生,那裏死,這裏生,叫做流浪家鄉。生死受苦無盡,既得高登本分家鄉,永無生死。這就是有關真空家鄉,無生老母信仰的最早文字記述。”
馬西沙、韓秉方則不同意這種看法,提出:“我們認為,這種論斷欠妥,失之於準確度。誠然,《五部六冊》為無生老母的面世作了重要的鋪墊,且提供了不少定向性的暗示。但翻遍五部寶卷,卻根本找不到無生老母四字。”
又說:“無生老母信仰,確實是在五部六冊中作了充份的思想醞釀,乃至呼之欲出。但是,躁動於母腹的胎兒,終究不是落草啼哭的嬰兒。”
其實,無生老母崇拜的形成,有一個逐步發展演變的過程。
早在羅夢鴻開始“悟道”以前,民間就流行著崇拜“無生父母”的信仰。台灣學者王見川在《龍華教源流探索》一文中提到:“學者一般認為無生老母源出羅祖《五部六冊》,其實,在《苦功悟道卷》中寫得很清楚,無生父母是當時信仰彌陀的宗教結社所持念的真言,並非羅祖所主張和提倡的觀念。”
羅夢鴻在講到他自己的悟道經過《尋師訪道第三參》中寫道:“忽一日,有信來,朋友相見。說與我,孫甫宅,有一明師。連忙去,拜師傅,不離左右。告師傅,說與我,怎麼修行。”
可是,這位師傅並不肯告訴他如何修行,經過他苦苦哀求,師傅終於“發慈悲,轉大法論”,“說與我,彌陀佛,無生父母。”並且告訴他“舉念著,四字佛,便得超生。”
據此可知,在成化六年羅夢鴻退伍以前,民間早已流行著有關對無生父母的崇拜,而且把無生父母說成是“阿彌陀佛”。
無生老母在河南、陝西、山西、山東以及河北大部份信仰十分廣泛,人們習慣稱無生老母為“老母”、“老娘”、“老無生”,這些稱呼體現了老百姓信仰的親切、樸實,拉近了神與人之間的關係。
相傳農曆七月初七是無生老母的誕辰,屆時各大廟裏香火鼎盛,異常熱鬧。民間傳說老母的道場是靈山,在華北、中原及漢中有很多地方都有靈山,老母的殿堂一般叫“安陽宮”、“老母洞”,裏面大多數都供奉著十三個老母,俗話說的“十二老母朝無生”就是這樣的。
無生老母的塑像一般都是慈祥莊嚴、面帶微笑,滿頭白髮,身披霞帔,兩手持八卦,活像一個老奶奶,或許這就是中原百姓心目中樂善好施大好人的化身,她在百姓的心中不是高高在上的神靈,而是一位心腸極軟、普度眾生的老母親,因此,她在華北一帶的信仰是難以動搖的。她專管紅塵之事,度盡受苦之人。
河南濟源市,有座王屋山,王屋山其中的一座山叫做靈山(1700),相傳這是無生老母的真正祖庭所在。上此山,只能靠兩條腿,不能通車。當地人說,這樣才能算是朝聖,山西、河南等多地虔誠者不遠萬里 前來朝拜,據說有求必應。
-----------------------
莊吉發(1936年5月24日-),苗栗縣南庄鄉客家人,台灣歷史學者。1956年畢業於省立台北師範學校(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1963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史地學系,1969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專長為滿文文獻的研究,是台灣少數精通滿文的學者。
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曾任教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私立東吳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
講授學科有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通史、清史專題研究、故宮檔案專題研究、中國祕密社會史、中國邊疆文化史、滿語等。
莊吉發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ecQaoX
------------------------------
齋教,又稱持齋宗,是日本對台灣民間信仰中龍華教、先天教、金幢教三教的統稱,將其視為一個宗教中的三個流派。此三教源於明代中葉的地下秘密宗教,清代陸續傳入台灣,彼此有獨立的組織和教義,互不統屬。二次大戰後,齋教已有顯著「空門化」的傾向,漸漸消融於佛教信仰之中。[1]
目錄
起源
中國秘密宗教與羅教
主條目:中國祕密宗教和羅教
明代成化、正德之際,有北直隸軍戶羅思孚開始宣揚羅教。[2][3]羅氏是山東萊州即墨人,早年皈依佛教,透過多年自身修行參悟,結合佛教禪宗、淨土宗等教義開辦羅教思想,替普遍不識字的民眾開闢一種不必入寺修行、且能過俗世生活的修道方法,在民間中下階層大受歡迎,廣為流傳。[4]羅教結社在明代發展甚迅,清代到達興盛,影響力更是遍布大江南北,由以閩浙、兩江地區為甚,然則卻沒有統一的結社組織,故各地教義與儀式方式皆有些許出入。[3]又因為羅教的傳播,接連影響到其他民間宗教,教眾分別佛教、儒教、道教教義吸收有所差異,遂又各成派系,每個派系各自有其體系與經典。[5][1]
齋教與佛教
日治時期,1919年(大正八年)台灣總督府推行「舊慣調查」[6],由於龍華派、金幢派與先天道教眾皆有茹素的特徵,當局將三派統稱為「齋教」,後才有齋教之名傳開。[7]當時總督府視齋教三派為佛教旁支。因而齋教亦有「在家佛教」別稱,但實際上齋教思想摻雜「儒釋道」,兼容民間信仰,不論教義或根源等,都和傳統正信佛教信仰截然有別。[1][7]
一般齋教教徒在家修行,主持教儀,茹素,不剃髮出家,不穿僧衣[7],民眾習稱其神職人員男性為菜公、女性為菜姑[1],舉行法會儀式或聚會的建築物稱作「齋堂」[8],而不稱「寺」或「巖」,堂號多作橫書,而不若廟宇的聖旨牌以直式書寫[1],亦是其歧異之處。
1915年(大正四年),余清芳在臺南西來庵以齋教為號召,鳩眾兩千人武裝抗日,此即西來庵事件。台灣總督府繼而對台灣民間信仰展開全面普查,始知當時齋教發展遠較佛教蓬勃,繼而查禁齋教,齋教教眾多納入日本佛教宗派,如曹洞宗或臨濟宗,此一轉變對台灣宗教信仰發展影響極鉅。[6][7]
二次大戰結束後,齋教又受到國民政府的打壓和中國佛教會的批判而逐漸式微,不乏轉為一般佛教寺廟。[6]
三大教派
齋教主要分為龍華、金幢、先天三派,原本三派是獨立傳入台灣,彼此無顯著關係,可視為三支獨立的宗教,因此現代學者在做宗教分類時,也傾向分開探討。
龍華派(老官齋)
主條目:龍華教
龍華派係羅教別名之一,同樣奉羅思孚為祖師,羅思孚又名「羅普仁」,信徒稱「羅祖」,又稱無為老祖,著有《五部六冊》。因持齋的教徒互相尊稱為「老官」,故一般稱為「老官齋」。[1]
金幢派
主條目:金幢教
金幢派始祖為明代王佐塘,王氏為直隸省永平府順聖縣人,早年曾入龍華派,法號普明,傳承自羅思孚(羅清老祖)門下,教徒尊稱為「太虛老祖」。金幢派在崇禎年間經董應亮發揚光大,後有再傳弟子蔡文舉。蔡氏原為魚商,棄商修行於福建莆田創辦「樹德堂」,門徒有十人各建齋堂,謂之「蔡公十大房頭」,世稱「蔡阿公派」。另有一支派由翁永峰開創,翁氏本為蔡文舉門下陳謙的弟子,由於對教中經典《慈悲懸華寶懺》詮釋不同,故另立「翁公派」。[9][1]
先天道
主條目:先天教
清朝官方檔案中又記載為「青蓮教」、「金丹道」、「齋匪」等等。先天道以無生老母為信仰核心,譜系上溯達摩祖師為初祖,下至六祖惠能,七祖南嶽懷讓、馬祖道一,八祖即羅思孚,黃德輝康熙年間創辦先天道,以九祖自居。[10]
發展沿革
清領時期
齋教隨漢人移民傳播來臺,然清廷視齋教為「邪教」,為避免檢舉及官方取締,清代台灣齋教傳布皆由教友私下宣教,形式低調不彰。[1][6]
日治時期
初期(1895年至1914年)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對傳統宗教先採取寬鬆的態度,是故齋教組織、傳教方式仍延續清朝舊慣,維持隱密的性質。不過因應日本佛教積極傳入,台灣齋教人士對此有所反思,自行提出「宗教改革」,其中代表人物為先天道的黃玉階。黃氏在1908年-1910年(明治41年至43年)間擬定「本島人宗教會規則草案」,草案中彰顯聯合齋教及其他民間宗教的企圖,影響甚廣。1912年(大正元年),以台南為中心的齋派三教合組「愛國佛教會臺南齋心社宗教聯合會」,簡稱「齋心社」,並約定每年舉辦聚會,此為齋教三派首次為宗教聯合付諸的行動。[6]
中期(1915年至1930年)
1915年(大正四年),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以齋教信仰鳩眾,發動武力抗日,後遭日軍弭平,此即「西來庵事件」。[11]西來庵事件不僅是臺灣總督府對待民間宗教態度的分界,也是台灣齋教信仰由盛轉衰的關鍵。[6]
1920年(大正九年),台灣齋教組織為求自保,成立「臺灣佛教龍華會」,強調齋教三派皆根源於佛教,且願意納入日本佛教信仰體系,革除舊習,建立所謂「純粹宗風」。台灣佛教龍華會在嘉義建立「天龍堂」總部,迅速於各地成立二十二個支部,邀請日本僧侶擔任顧問,不少齋堂自請納入日本佛教曹洞宗、臨濟宗管理,自此之後,齋教逐漸轉向「空門化」,其中以龍華派最為顯著。[6][12]
末期(1930年至1945年)
1930年代開始,日本帝國對台政策漸趨高壓。[13]1936年(昭和十年)總督府推動「寺廟整理運動」,不少齋堂不是被整肅、便是被併入佛教[1],爾後的「皇民化運動」,更強迫台灣百姓放棄傳統信仰、改信神道教,參拜神社[13],齋教再度受到打擊。
中華民國時期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正信佛教僧侶陸續來台布道。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也帶來不少中國佛教僧團,台灣佛教界遂由中國佛教會接掌[1],不少沙門對齋教的信仰形式多所批判,認為神佛不分,斥《五部六冊》為偽經,乃附佛外道不足取。[14]迫於時勢潮流,齋堂或自主轉型成佛堂,不少神職人員菜公、菜姑也選擇落髮出家。[1][6]時至今日,齋教傳統漸失,並與佛教的界線漸趨模糊,「空門化」現象已十分普遍
齋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XmzZyJ


無生老母又稱作無極老母、無極天母、無極聖祖、玄玄上人、明明上帝,有時在經文裡簡稱作老母,是明、清以來許多民間宗教,包括羅教、西大乘教、 雞足山大乘教、齋教、聞香教、 天理教、先天道、一貫道及天道等最高神祇。
這個詞的起源一般認為是從羅教始祖羅祖羅思孚在其所著的《五部六冊》創造出來的羅思孚從中國民間信仰和中國神話中製造了一個至上神:無生父母(無極聖祖)羅教信仰則追求頓悟成道,超脫六道輪迴,到達無生父母之真空家園。民間則從無性別的無生父母後來衍生出女性化的無生老母。羅清之無極聖祖與其所管理之真空家園,可能受到淨土宗及早期的白蓮教對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之影響。無生老母在雞足山大乘教裏被稱為無極聖祖,在先天道、天道及一貫道則稱為無極老母。
歷史
無生老母的出現,開創了後世一系列的無生老母崇拜宗教。明清兩代的幾百種民間秘密宗教,絕大多數直接或間接地奉無生老母為最高神。
無生老母這個神既是造物主,創造了宇宙與人類,是所有生物的主宰,也是人類的祖先。同時,她還是救世主,拯救沉淪於苦海中的後代,派遣燃燈古佛、釋迦佛及彌勒佛下凡救世,也可以親自救度眾生;更可以在人死後判決人的轉世、超度,或者貶入地獄。
後世很多宗教都有無生老母轉世成為該教主之說,比如西大乘教的呂紐。近代羅教系統之宗教不再盛行,然民間受羅教信仰影響,把無生老母投影於道教的瑤池金母,稱號「母娘」,並把無生老母之能力歸於瑤池金母。在理教教義說觀音菩薩為無生老母的應化身。
祭祀
先天道、天道、一貫道,一般是並不雕刻繪畫其神像,多以一盞高腳油燈,代表神祇,俗稱母燈或老母燈,供於釋迦佛、彌勒佛或觀世音菩薩像之前或後先天道佛堂之淨水瓶亦代表無生老母。
民間信仰有為無極老母刻畫神像,為手持仙杖之白髮年長女子座像。


中國俗神之無生老母:另類的「女上帝」。
羅列中國曾經存在過的宗教,除了佛教、道教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民間宗教,這些教派大都是多神信仰,在卷帙浩繁的經卷中,有名有姓的神仙其中包括儒釋道的就有不少。例如玉皇大帝、孔聖人、太上老君、觀音、如來、彌勒甚至是關雲長、豬八戒、八仙等等。
雖然在當時這些各種各樣的宗教被朝廷稱為「邪教」,但它們在民間的影響甚為廣大。其中影響最深遠、最廣闊的莫過於「白蓮教」了。
白蓮教作為當時最大的民間宗教,他們自創的神明就有不少。例如天真古佛、無極老祖、無生老母、混元老神等等,但名聲之大、影響之遠就非無生老母莫屬了。
在初始之時,無生老母是作為像西方上帝一樣的角色出現的。
無生母,產陰陽,先天有孕。產生天,䑋聖胎,變化無窮。生一陰,生一陽,嬰兒奼女。起奶名,叫伏羲、女媧真身。 ——《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古佛乾坤品》
這句話的意思是無生老母類似於西方的上帝,她創造出伏羲、女媧二人,並由伏羲女媧衍生出來無數人類。
並且伏羲、女媧與他們所繁衍出來的人類被無生老母並稱為「皇胎兒女」。
由宗教典籍中可以看出無生老母的地位之高。無生老母她變化多端,可以考察儒、釋、道三教的聖人,甚至可以差遣彌勒、彌陀、太白金星等等高位神下凡普度眾生。無生老母的地位由此可見,儼然是眾神之神。
無生老母不僅是創造萬靈的造物主,還是一位普度眾生的救世主。在民間的教派經典——眾寶卷有這樣一個說法:
這世間的「皇胎兒女」——即芸芸眾生共有96億,其中的4億已經回歸「真空家鄉」(類似於西方天堂),還有92億的皇胎兒女在紅塵幻象中歷經劫難。於是無生老母勢必要救眾生於水火之中
無生老母千變萬化,為了普度眾生她有時會化為觀音、西王母、呂洞賓等神仙,她還時常需要派遣太上老君、彌勒佛、天真佛等下凡臨塵。
雖然無生老母的地位之高無人能比,但是她並不是一位難以接近、嚴肅的神仙,正相反,她是以一位慈祥的老母親形象出現在信徒面前,令他們不會望而生畏。
無生老母也不會進行刻板的說教或者嚴格的訓斥,而是時常挂念著仍然流落在紅塵劫難中的皇胎兒女,時刻盼望著都把他們度化並接回真空家鄉。
除了造物主與救世主的職能外,無生老母還充當了人們的保護神的角色。
1774年也就是乾隆39年,清水教王倫在山東爆發起義,他奉無生老母為「聖母」,編造了諸如「真空家鄉,儒家弟子。」、「千手擋,萬手遮,蓋世英雄就是咱。」等等咒語。
總而言之,但凡是清朝民間宗教造反起義大都是信奉無生老母的。
有趣的是,無生老母與另外一宗教教義「真空家鄉」緊密聯合在一起,形成八字真訣一句。這八字真訣在教眾中廣泛流傳,影響巨大
八字真訣:「無生老母,真空家鄉。」它是由羅教之前的民間秘密宗教產生,其後,羅教將其完善。
羅教認為真空是絕對的、永恆的,是宇宙根本。真空的變化產生了人類萬物以及世間一切。真空家鄉指的是人類最初誕生的地方,也是指未來最終的歸宿。與之相對應的是塵世這個「流浪家鄉」的「無盡生死受苦」。
關於對無生老母的信仰,自明代產生以來就扮演的極其重要的角色。無生老母與瑤池金母、無極老母等信仰在台灣諸多地區幾乎於佛教、道教地位等同。
中國俗神之無生老母:另類的「女上帝」。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cTTt4d
-----------------------
無極老母 -
稱號
無極老母、無生老母、無極天母、無極聖祖
​聖誕
​​農曆的九月十五日
歷史典故
無生老母的出現,開創了後世一系列的無生老母崇拜宗教。明清兩代的幾百種民間秘密宗教,絕大多數直接或間接地奉無生老母為最高神。
無生老母這個神既是造物主,創造了宇宙與人類,是所有生物的主宰,也是人類的祖先。同時,她還是救世主,拯救沉淪於苦海中的後代,派遣燃燈古佛、釋迦佛及彌勒佛下凡救世,也可以親自救度眾生;更可以在人死後判決人的轉世、超度,或者貶入地獄。
後世很多宗教都有無生老母轉世成為該教主之說,比如西大乘教的呂紐。近代羅教系統之宗教不再盛行,然民間受羅教信仰影響,把無生老母投影於道教的瑤池金母,稱號「母娘」,並把無生老母之能力歸於瑤池金母。在理教教義說觀音菩薩為無生老母的應化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