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7_1228322020-05-07_12281920200225-103458_U16197_M594257_816e2020-05-07_122802

從另一個視角看歷史,挑戰文明之山:《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選摘(1)-風傳媒 https://bit.ly/3fribL0
從地形與氣象的角度看歷史,會產生一連串的驚喜與新發現。將這些新發現與驚喜撰寫成冊時,彷彿也形成了一條攀登文明之山的明路。(資料照,新華社)
我在仙台度過六年的大學生活,那是我第一次離開父母及兒時的朋友獨自生活。大一適逢東京奧運,整個社會蓬勃發展與成長,學生運動也開始蔚為風潮。
在如此激烈變動的社會中,我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人,被許多從未想像過的事件搞得暈頭轉向。我一一思考這些難以理解的人事物,邊煩惱邊向前邁進。
為了搞懂這個令我暈頭轉向的龐大社會,我閱讀了許多書籍,和朋友們不斷討論,但在這個過程中,卻只是一再發現這個社會如此龐大且令人無從掌握,最後我唯一理解到的,就只有自己思考的界限所在以及知識不足而已。
就這樣,我懷抱著無法釐清的混沌情緒離開大學,進入了社會。
字典,書籍,女生,讀書(取自pixabay)
為了搞懂這個令我暈頭轉向的龐大社會,我閱讀了許多書籍,和朋友們不斷討論,但在這個過程中,卻只是一再發現這個社會如此龐大且令人無從掌握。(資料照,取自pixabay)
《文明生態史觀》的衝擊
進入建設省約二十年來,我以水壩技術員的身分在川治水壩、大川水壩、宮瀨水壩等建設工地,不斷地與地形、氣候搏鬥。之後又調職前往日本各地,從事與治理河川、保護國土相關的行政工作。
三十歲左右,我在會津若松市的水壩工地閱讀了梅棹忠夫教授的《¬文明的生態史觀》,讓我備感震驚。不過比起書中的內容,更讓我吃驚的是,一位動物學起家的理科生態學者竟然能夠論述人類的文明。
梅棹教授的研究方法讓我學習到:「要理解人類創造的這個社會,也就是文明,不僅能透過哲學、社會經濟學等人文領域,即使是理科的生態學,也能找到攀登文明這座高山的路徑。
說明地形與氣象
之後,我離開建設現場,從事解說公共事業的相關工作。
解釋公共事業其實相當困難。因為基礎建築作為社會的底層結構,總是難以被一般大眾看見和理解。
若以舞台劇來比喻,基礎建設就是支撐舞台的支架,而主角永遠是舞台上演出的演員。他們不會注意到舞台下的支架。不,應該說,他們毋需注意,只需以美好的演技在舞台上演繹人生即可。
現實社會也是如此。主角是努力走在人生道路上的眾人,宛如支架的基礎建設則支撐著眾人的生活。不過,人們卻看不到這些基礎建設。看不到的東西本來就難以理解,所以要解釋這些看不見的基礎建設,是非常困難的事。
自從我察覺到這一點之後,便不再針對基礎建設進行說明,而是開始解釋基礎建築所置身的地形與氣象。
說明地形與氣象相當簡單。畢竟數十年來我都在和地形與氣象搏鬥,因此對它們瞭若指掌。
1980年後半地價飛騰,連帶推升了固定資產稅和遺產稅,導致町家快速地消失在京都的市街中。(圖/photo-ac)
主角是努力走在人生道路上的眾人,宛如支架的基礎建設則支撐著眾人的生活。不過,人們卻看不到這些基礎建設。看不到的東西本來就難以理解,所以要解釋這些看不見的基礎建設,是非常困難的事。(資料照,取自photo-ac)
文明的結構模型
不過,說明地形與氣象時,不能只說到地形與氣象,還要自然而然地提到矗立於地形與氣象上的基礎建設。接著,提及作為基礎建設的底層結構之後,再提到各種在其上方運作的人類活動。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類社會也就是文明的模型,似乎有了固定且鮮明的印象。
文明是由底層結構與上層結構所組成,底層結構支撐著上層結構,而此底層結構又奠基於地形與氣象之上。只要底層結構紮實可靠,上層結構就能開花結果;底層結構若衰弱無力,上層結構也會跟著衰竭。
然而,社會的底層結構並非只是單純的土木建設。
底層結構由「安全」、「糧食」、「能源」、「交流」四個機能所組成。
(遠足文化提供)
文明是由底層結構與上層結構所組成,底層結構支撐著上層結構,而此底層結構又奠基於地形與氣象之上。(遠足文化提供)
從地形與氣象推翻歷史與文化的既有理論
不知不覺中,我在不斷說明地形與氣象的同時,也開始把關注的視線轉向人類,也就是在舞台上演繹人生的演員。
令人吃驚的是,原來在舞台上演繹的演員,其演技發揮都受制於舞台本身。不,應該說,正是舞台的限制,規範了演技的發揮。
自從察覺到此一現象後,我便開始刻意將焦點從底層支架轉向台上的演員。意即,我開始將重點從各地的地形與氣象,轉向住在當地的居民。
一旦將焦點從地形、氣象轉向眾人,便會發現諸多與至今習得的歷史文化概念截然不同之處。我便把這些令人吃驚的歧異寫成了文章。
在二〇一三年十月發行的《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日本史の謎は「地形」で解ける)中,我記錄了諸多關於歷史的新發現及其令人訝異之處。
例如,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延曆寺的原因,其實並非當今廣為流傳的說法,「因為僧侶支持淺井氏」、「為了庇護天主教」、「為了將寺廟勢力下的商業權利據為己有」,而是在從滋賀翻山越嶺前往京都時,「逢坂一帶的地形」令織田信長畏懼不已。
過去,織田信長本人曾在桶狹間的山上擊敗擁有壓倒性龐大軍力的今川軍。而今,織田軍在相反的情勢下,則害怕從比叡山緊盯逢坂山岳地帶的僧侶會故技重施,因此決定藉著火燒山來徹底擊敗比叡山。
織田信長究竟是怎麼贏得桶狹間之戰呢?(圖/維基百科)
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延曆寺的原因,其實並非當今廣為流傳的說法,而是在從滋賀翻山越嶺前往京都時,「逢坂一帶的地形」令織田信長畏懼不已。(資料照,維基百科)
挑戰世界最高峰的「金字塔」謎團
從地形與氣象的角度看歷史,會產生一連串的驚喜與新發現。將這些新發現與驚喜撰寫成冊時,彷彿也形成了一條攀登文明之山的明路。
這條地形與氣象的山道上尚無人跡,盡是一片新雪。學生時代時,由於社會與文明龐大的規模,我一度放棄攀登這座文明之山。四十年後,我利用在土木工程現場習得的地形與氣象知識,再次挑戰這座文明之山。
不過,文明依舊如此龐大,而走在山道上也才發現,處處被濃霧包圍,因而難以行走;又或者是迷失在樹海中,然後從未知的出口走出。或許不該說自己是在攀登文明之山,目前只是呈現在山麓間來回遊走的狀態罷了。
本書不只說到歷史,話題還擴及日本人的心情、勤勉性以及日本人發明的將棋等,多虧PHP文庫的中村康教先生,煞費苦心地將這些越來越看不到統一性的文稿編輯、整合成「文明.文化篇」。
此外,我在番外篇更挑戰了世界最高峰的謎團:「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
在某個國際會議上,我闡述了本書第十七、十八章的金字塔理論。當時,一名與會的初老男性舉起了手,慢慢站了起來。
「我是埃及開羅大學的教授。」
我頓時繃緊了神經。他繼續說:「我聽聞過許多金字塔論,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聽到關於金字塔建設的合理見解。」我在放心的同時,喜悅也從內心泉湧而出。(相關報導:進階版荒謬的決戰生活:《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選摘(1)|更多文章)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文明.文化篇)平面書封。(遠足文化提供)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文明.文化篇)平面書封。(遠足文化提供)
*作者竹村公太郎,歷任日本近畿地方建設局長、河川局長等職位,2002年從國土交通省退休。現任Japan River Front Research Center理事代表及Japan Water Forum事務局長。他以評論家的身分討論社會資本的整備而活躍於論壇,也透過地形、氣象、下部結構(基礎建設)的視角來討論日本和世界的歷史和文明,而受到矚目。著有《解開日本文明之謎》、《土地的文明》、《幸福的文明》、《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看穿本質的力量:環境、食料、能源》(與養老孟司合著)等書。本文選自作者著作《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文明.文化篇):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遠足文化)從另一個視角看歷史,挑戰文明之山:《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選摘(1)-風傳媒 https://bit.ly/3fribL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