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wNJWuyNyBtDSVVXek52Q08tTEU/view

442be541-b582-4c48-a526-ffb0e43b2020-05-03_222244image.php

學習釋迦牟尼,懷抱最高證悟的大願,然後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功德的累積,為度眾生,願我成佛。透過這些力量,願我不是為幫助自己而成佛,而是為了服務一切眾生,幫助他們成佛。以願望形式,生起成佛的慈悲意願。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及意念,為無數他人的福祉,而努力、精進。
助人才是修行真正目的 https://bit.ly/3aVilXD


吳若權:助人才是修行真正目的
當你能轉化自己的心境時,你就能夠轉化環境。當其他人看到你的修行忍辱和慈愛,所帶來的益處時,就會把這些修行帶入他們自己的生活中。
修行,並不侷限於宗教。即使你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或你並非佛教徒,只要回歸自己的內在,學習慈愛,美好的改變,就會在心中發生。
參考佛教徒個人戒律的修行,還能夠培養忍辱和耐性。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但只要我們透過這些戒律的教導,不但能學會控制自己負面的情緒,也可以學習如何安慰與服務別人。
這次跟你分享這本書《修行的第一堂課》,書中提到:人們都希望去除痛苦,擁有快樂,過有意義的生活。然而,紛亂的世局,總讓我們事與願違。如何藉由修行,離苦得樂,獲得真正的幸福呢?我為你整理出書中的三個重點,或許可以讓你找到有用的觀念與方法:
一、轉化:追求內在改變
這世界上,有兩種方法可以創造快樂。
第一種:外在的快樂。藉由獲得更好的居住環境、更好的衣服、更好的朋友,從這些獲得中,去發覺某種特定程度的快樂和滿足;
第二種:內在的快樂。這是要透過心智發展,所創造出來的快樂。
然而,擁有外在的快樂時,若缺少內在的快樂,就無法持久。如果你的視野不夠寬廣,或心中有所欠缺,即使身處最華麗的環境裡,還是無法快樂。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是平靜的,那麼即使在最困難的處境裡,你也可以發覺快樂。
單靠物質方面的進步,有時候可以解決某一個問題,但也會創造其他的問題。舉例來說,許多人可能獲得財富、擁有良好的教育,以及崇高的社會地位,但就是無法享有快樂。他們服用安眠藥,甚至因為壓力過大而染上酒癮。
心的發展,通常需要依靠大量的內在因緣,而且必須依靠你自己努力,才能獲得;無法透過別人的努力,然後由你來收穫的,你必須靠自己發展出來。
當你能轉化自己的心境時,你就能夠轉化環境。當其他人看到你的修行忍辱和慈愛,所帶來的益處時,就會把這些修行帶入他們自己的生活中。所以,我們要轉向內在,追求自己的改變。
二、慈悲:深層戒律之鑰
慈悲,是達到更深層戒律的鑰匙!一個真正關懷別人的持戒態度,也就是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還要重要,這對他人和自己都是有幫助的。不論是暫時或長遠來看,這對任何人都沒有傷害。慈悲是無價的珍寶,我們要學會恆常關懷他人。如果你不能幫助別人,至少不要傷害他們。
個人解脫的修行戒律,必須具備一種自我覺察,也就是避免身體、語言及意的行為,對其他人造成傷害。
把他人放在自己之前,即使從自私的觀點來說,也是有用的。你想要快樂,而不要痛苦,如果你對別人表達仁慈、愛及尊敬,他們會同樣地回報你,如此一來,你的快樂就會增加。
如果你對他人表達憤怒和仇恨,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你,那麼你就失去自己的快樂。因此,即使你要選擇自私,也應該要是有智慧的自私,以對待親近的方式,去對待他人。最終,這個方法,會製造更多的滿足、更大的快樂。因此,即使從自私的觀點來看,經由對別人的尊敬、對別人的服務,以及減低自我為中心,就會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大願:承諾自己證悟
即使你目前沒有辦法做到珍惜他人,超過珍惜自己的程度,至少要開始明白,忽視別人是不對的。我們有著人的身體,與身而為人的判斷力,如果只用在自私的目的,而不是為了他人,那麼我們就與動物無異。我們是高等的動物,必須依據更高的自我來行動。
一旦你深刻地想要竭盡所能,解除痛苦,幫助眾生得到快樂,就得好好思考,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到?因此,為了幫助他人,你要有所準備。你必須去除心中的所有障礙,知道一切你所能知道的事。
要引發他人的全部快樂,你自己必須先開悟。了解這一點,然後決定為他人尋求證悟,這就稱為:證悟的利他動機、或是菩提心。
就像當年,釋迦牟尼溜出宮牆外,去體驗人生,他第一次看到一個病人、一位老人,以及一具屍體。由於深深感受到病、老及死亡的苦,他瞬間明白了世俗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後來他受到幾位宗教修行者的啟發,嚮往一種可能更高、更有意義的心靈生活。這個時候,他決定逃離皇宮,遠離凡夫的生活,去追尋他的願景。
我們也可以學習釋迦牟尼,懷抱最高證悟的大願,然後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功德的累積,為度眾生,願我成佛。透過這些力量,願我不是為幫助自己而成佛,而是為了服務一切眾生,幫助他們成佛。以願望形式,生起成佛的慈悲意願。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及意念,為無數他人的福祉,而努力、精進。
以上分享的是,我閱讀完先覺出版《修行的第一堂課》這本書,所為你整理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周刊網站留下意見,和我分享:你是否真正認識修行的動機、慈悲的意義?是不是也可以從此發願,為眾生而修行呢?
《修行的第一堂課》先覺出版
本書分享日常修行的法門,指導讀者如何透過修行個人的解脫戒律、關懷他人的戒律、專注的禪定以及智慧,打開心扉、避免傷害,並去除心中的障礙。
---------------------------
修行的第一堂課 - 達賴喇嘛
◆讀書心得:
     「修行的第一堂課」介紹了佛法的修行次第,從戒定慧、四聖諦(認識苦集滅道)、一直到大乘,以及最後的止觀、密乘。內容很清楚明瞭,是一本很好佛法的入門書。 
◆推薦指數:★★★
◆閱讀筆記:
˙序言
一、  按下核彈鈕的是人類
二、  沒有內在和平,外在和平是不可能的。
三、  憤怒減弱我們分辨是非的能力。
四、  本書分為:基礎、戒、定、慧、密、修行次第等章節。
第一部  基礎
第一章  修行的三種方法
一、  即為:戒定慧
第二部  戒律的修行
第二章  確認苦的範疇
一、  戒律的內容:1.幫助他人  2.至少不傷害
也分為:別解脫戒(不害)、菩薩戒(利他)、密戒(觀想全然發展的身心)
二、  別解脫戒:避免身語意對他人的傷害,即十惡,身三語四意三。前提是:要先檢查動機,主要是為了解脫。
三、  四聖諦:「苦集滅道」就是修行的次第。
1.   苦苦:身心感受到的痛苦
2.   壞苦:一般的快樂,只是減弱的痛苦。
3.   行苦:受到業和煩惱制約的痛苦。
第三章  發現困難是如何開始和停止
一、  集諦:就是煩惱和業
二、  無明:不是缺乏知識,而是意識對實相有完全相反的想像,誤解了實際的真相,且是不同層次的誤解。
三、  業:有分別業、滿業。
     別業:行為之道,分為事、意樂、加行、究竟
     滿業:上述四種以外的業
四、  死亡過程──1.粗意識:眼、耳、鼻、舌、身
                 2.細意識:意
五、  滅諦:拔除無明,瞭解真實本性,透過禪定和智慧。
六、  道諦:戒、定、慧。
第四章  避免傷害
一、  法是正歸依:即要遵守戒定慧,實踐佛法。
二、  應對物質感到知足,對心靈感到不滿足。
第五章  伸出援手
一、  不傷害他人是防衛性修行、幫助他人是主動性修行。
二、  自他相換:先找到自己和他人的共同基礎,再把自我中心取代為對他人的關懷。
三、  把生命中自他所受的苦化為修行的動力。
四、  有智慧的自私:利他
五、  螞蟻無私為社群工作,我們反不如螞蟻?
六、  三種利他態度:1.君王:我先成佛後渡眾
              2.船夫:一起成佛
              3.牧羊人:眾生先成佛,我後成。
後兩種只是一種期望,不會實現。
七、  菩薩有2個祈請的願望:1.可實現的  2.不可實現的(把他人痛苦帶到自己身上。)
第六章  懷抱證悟的大願
一、  幫助文盲,必須自己先受教育;要利益一切眾生,就必須先成佛。
二、  累積功德的七種修行:七支供養。
 1.禮敬 2.供養  3.懺悔  4.隨喜  5.請轉法輪  6.請佛住世  7.回向
三、  承諾去幫助:1.直至菩提我皈依
                 2.關懷眾生都能成佛、對三寶救拔功能深具信心、不能
                   忍受他人受苦
                 (以上是歸依部份,以下是發願。)
3.觀想本尊
4.直至菩提我歸依、為利有情願成佛
     a.讓眾生達到自由
     b.決心在生活中實踐
     c.決定任何時刻都不動搖
5.另不衰退
     a.思惟成佛的利益
     b.每天3次作五步觀想
     c.不要忽略任何眾生的福祉
  d.努力地集資淨障
6.在未來世維持誓言
     a.四種無益的修行
l  欺騙高人
l  讓累積功德的人後悔
l  批評慈悲者
l  欺騙他人的服務
     b.四種有益的修行
l  不說謊
l  直接或間接幫助他人走大乘
l  把所有人看成佛菩薩
l  永遠保持誠實
四、  六度──1.布施:a.物質 b.愛心 c.開示 d.從恐懼中解脫(包括放生)
        2.持戒:堅守菩薩利他主義的態度和行為
        3.忍辱:在壓力大時,維持住努力修行。
        4.精進:維持對修行的熱忱,能幫助其它五度。
        5.禪定:穩定和專注的修行。
        6.智慧:瞭解輪迴和無常,緣起和性空。
第三部  修行專注的禪定
第七章  令心專注
一、  基本禪定分二:1. 安穩禪修  2.分析性禪修(增加心的能力來解決問題),即為止觀。
二、  另一種:1.主觀禪定(培引嶄新的視野)  2.客觀禪定(對單一對象禪定)
三、  止住修的條件──1.最初的因就是戒律,可防止散亂。
                2.修行的地點和時間
                3.合適飲食
                4.適當的睡眠
                5.身體的姿勢
四、  禪定的物象──1.呼吸:上下氣匯集在肚臍下方
              2.心維持在正念
              3.觀想身體外的明光圓盤,名字的第一字。
              4.一切動作皆以正念為禪定
              5.以佛相來作為觀想目標
五、  掉舉、散亂(有分粗細)、昏沉:要適當調鬆緊
六、  正念和內觀:檢視心是否散亂掉舉,正念是推動禪定的力量,將心安住在所緣。
七、  禪定的特質:1.穩定
            2.清明
            3.強烈、警覺、敏銳
八、  專注於心的本身:禪定的好處,能展現心澄明的力量。
條件──1.集資:排除情緒
        2.熟悉心的本性:清晨時體會本性
        3.安住於此,念頭會消融,因此而瞭解本性。
九、  克服情緒的其它技術:觀修
1.  思惟業力帶來痛苦,生命並非不公平。
2.  瞭解苦的本性並運用增上,就像瞭解火會燃燒的特性。
3.  把傷害推給愛我執,並藉此而行利他。
4.  不光想仇人的缺點,也要看他的優點。
5.  思惟自性空
6.  將心緣在呼息或持咒
第四部  修行智慧
第八章  檢視生命和事物是如何存在的
一、  沒有天生的好壞,只有比較的好壞。
二、  「空」要否定的是什麼?真實成立和自立而有。
三、  虛無主義者不會有好的來世(龍樹菩薩說),相信自性有的人,或許還會有好的輪迴。
四、  只有完全專注在空性的體驗,覺受才不會被誤導。
第九章  中道
一、  推理先由理論的推敲,後由直接的覺受而立於不敗。
二、  事物分為:1.明顯的  2.略為隱晦  3.非常隱晦(需引用多方經典)
三、  非常隱晦需檢驗:1.經典有無矛盾 2.和直接覺受有無矛盾 3.和基本推論有無矛盾。
四、  建立對佛陀的信任度4步驟:                                                                         1.依法不依人 2.依義不依字 3.依決定義不依詮釋義 4.依真理直接體驗的智慧,不依二元的理解。
五、  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之意含
1.  因互相依存,所以自性為空。
2.  由於事物不具自性或獨立性,所以必然相互依存。
3.  「形色的空性」和形色是不相離的,形色因條件出現,故本質為空。
4.  自性空是最終的實相、狀態。
六、  形色不因空性而空,形色本身即為空。
七、  光靠聽聞和閱讀是不可能解釋空性的重要性。
第十章  心和心的甚身本性
一、  心是什麼?唯明唯知的體性,澄明與認知。
二、  心的究竟本性為自性空,所以找不到心,也因此煩惱與無明是暫時的。
三、  佛語有:1.字面的意義 2.一般的意義 3.隱藏的意義 4.最後的意義。
四、  心和意識都是由前一個所連續的。
五、  佛法的系統奠定在自然矛盾上。ex.瞋心以忍辱對治,所以擺脫無明是可能的。
六、  因緣起而生廣大行、因空性而生甚深見,再透過禪定成佛。
七、  動機圓滿利他,成就報身與應化身,智慧圓滿自己,成就法身。
第五部  密續
第十一章  本尊相應
一、  密續將想像力約束用在修行本尊的禪定中
1. 將平常煩惱之心,轉變慈悲智慧之心。
2. 將血肉之身轉換慈悲智慧之身
3. 建立一種純淨的自我感,依賴在一個環境中,一切都是為了利他。
4. 以佛身、事業、功德、淨土作為自己的觀想。
5.此為「將想像力作為心靈的道路」、「想像的禪定」。
二、  本尊相應:以禪定觀想自己為本尊,並包含了智慧和慈悲。
三、  灌頂:獲得上師的加持,4部都有個別的灌頂和禪定。
四、  下二部只有信約沒有誓言,上兩部都有,有十四個誓言。
五、  大部分信約都是為了要克服一切平凡的概念
六、  如果你沒有辦法轉化屎和尿,就別做其他的密續修行吧!
七、  一旦控制內在的五大元素,就可以控制外在的五大元素,就可以運用任何東西。
第六部  修行道上的步驟
第十二章  本尊相應
一、  心經最後一句:心靈往前進,脫離輪迴、煩惱、無明到彼岸。
二、  五道
1.資糧道─以利他為動機,並做止修、觀修雙運,但未達到由產禪定生起空性。
2.加行道─做到以禪定生起空性,有四階段: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並逐漸瞭解空性。
3.見道─直接領悟空性,也是菩薩十地的開始,具有殊勝的心靈功德。見道跟修道要克服煩惱障和所知障。
4.修道─即為去除所知障的過程,以達菩薩的九地,前七地在清除煩惱,稱為有垢染,第八地的第一部份去除了煩惱,之後即去除所知障。
5.無學道─最後階段,即為佛境,心氣和一,為了利益眾生自然現起。
三、  根道果─根:世俗諦與勝義諦、道:集資淨障兩大車軌、果:佛的法身與化身。
四、  證量的內涵:1.正確的瞭解  2.功德的累積  3.障礙的克服
讀書筆記與心得 | 閱讀空間: 修行的第一堂課 - 達賴喇嘛 https://bit.ly/2z2DzF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