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875a95c3a337f91d9eb35847d72d60-600x3512020-04-23_121130f4c6bf7cd5a0daa37e6225237122d744-600x3992020-04-23_1211102020-04-23_1211012020-04-23_121050c7f42b2-600x399ea9052ac6f90971c218cf621542b8105-600x450e42d59425c076ae7bc1dc9d8d9d56814-600x400

鬥茶文化
【文史】宋朝建盞襯點茶 天價也難得
作者:飛鴻踏雪
宋徽宗《文會圖軸》【文史】宋朝建盞襯點茶 天價也難得 | 茶畫 | 鬥茶 | 中華文化的璀璨亮點 | 大紀元 https://bit.ly/3eGoIAZ
更新: 2019-11-10 9:00 AM    標籤: 茶畫, 點茶, 鬥茶, 中華文化的璀璨亮點, 建盞
茶人、茶家很注重茶的品味和整體藝術氛圍,有形的茶器——茶壺、茶盞等等是茶文化藝術的精華環節,讓許許多多醉心茶藝的人愛不釋手。回顧一下宋代的茶文化,「茶盞」更是點茶藝術中不能缺失的一環。北宋徽宗年間,精緻的「點茶」文化發展到了極致,這其中,建盞[1]也扮演著畫龍點睛的角色。
鬥茶遊戲伴茶盞美學
採茶季一到,「鬥茶」試新茶遊戲普及在兩宋文人雅士、林下雄豪和市井之間。鬥茶是以點茶功夫為底子的茶技與茶藝的完美結合,點出好「茶花」久久咬盞不散是贏得遊戲的關鍵,能襯托茶花的好茶盞,就在飲茶器中一枝獨秀。宋徽宗《大觀茶論》有關於好茶盞的論述,宋代茶畫中也能看到有關茶盞的形貌變化。
兩宋的鬥茶遊戲如何影響茶器的製作與選用美學呢?
按照鬥茶比評的要點,點出來的茶花以白色「雪濤」最是上選,故而深色的茶盞最能對比襯托出美好的茶花來;還有茶花越厚、咬盞時間越長越好,那麼就要講究茶盞的寬度和坡度,什麼樣的茶盞最適宜呢?
《大觀茶論》這麼說:「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這其中點出了適合於點茶的好茶盞的要點:一是茶盞要深而微寬,才不會在運轉茶筅擊拂茶花時礙手礙腳的,或是讓茶花旋出茶盞外,才能讓茶花(茶乳)發立;二是茶盞蓄熱性良好的話,可以讓茶花發立耐久不散。
茶畫中的茶盞
依照這樣的標準來選擇點茶鬥茶的茶盞,結果是哪一種茶盞勝出呢?我們來看看宋徽宗《文會圖》中使用的茶盞。
宋徽宗《文會圖》,茶几上備茶的茶盞是青黑色的。(飛鴻踏雪/大紀元)
宋徽宗非常好茶,撰寫了《大觀茶論》,講究茶學,倡導茶藝,在宮中君臣聚會中,常舉行茶宴,親手點茶,帶動宋朝的點茶文化達到高峰。《延福宮曲宴記》就描述徽宗時一場宮廷茶事: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執、親王、學士曲宴於延福宮。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傾,白乳浮盞面,如踈星淡月。」
宋徽宗本人的《文會圖》留下宋朝君臣樂茶的佐證。這裡來看本文的主角兒——茶盞,我們看到作茶的茶几上擺的茶盞是青黑色的,這是主人——宋徽宗愛尚的最適於賞雪濤茶花的茶盞。為何用黑釉盞?這茶盞出於何名?
《大觀茶論》中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採色也。」這裡說的青黑色(也稱紺色)、玉兔毫條紋的青黑茶盞就是「建盞」──建州(福建)建窯的茶器。
建盞 宋代茶盞的代表
宋徽宗為何投給「建盞」最熾熱的眼光?就在於建盞「燠發茶採色」,它厚厚的盞壁蓄熱佳容易發茶,青黑色能夠突襯茶花的顏色。清代朱琰《陶說·卷五·說器中》說明:「宋人又尚建安黑盞(*建盞),不取白者,大抵宜於鬥試耳(*適宜鬥茶,容易試出水腳浮現的時間)。」
北宋的貢茶區北苑在建州,建窯也在建州,建人謂鬥茶為茗戰。宋朝的鬥茶時尚,就以建州的茶文化為核心發展出來。 建窯的建盞是專為鬥茶的技藝設計出來的茶盞。建盞和鬥茶文化相牽相繫,共同寫下北宋鼎盛的鬥茶史。
建盞是宋代茶盞的代表,也是宋代燒製最多的茶盞,從民間、官府到皇室御用都有它的身影。在現代考古挖掘中,出土了不少帶有「供御」、「進琖」(「進盞」)和「官」字的碗底款標,也有佛、道教界或隱士使用的款識,它們佐證了宋代點茶文化深入宮中、民間和界外修行人的生活中。
建盞神品窯變盞  美結瞬間  妙在天成
以現代人的語言來說,以黑釉為基底的建盞是宋代最知名的「鬥茶神器」。黑釉建盞樸實無華,美在自然,還有一些窯變盞,瞬間凝結的窯變紋路,妙在天成,受到注目。這些建盞的窯變盞天然秀出的風采,和宋代崇尚自然美學的宇宙觀相契合,緊緊吸引著茶家、文人雅士的藝術心靈。
兔毫盞
北宋鬥茶文化中最知名的「鬥茶神器」——建盞。本盞是黑釉底的「兔毫盞」(全高6.5公分 口徑11.5公分)。(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宋徽宗說的「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就是指窯變的「兔毫盞」,它是在青黑的釉彩上展現出兔毫一般千絲萬縷的柔絲紋,更像是十方迸射的靈光,凝凍於瞬間,成為永恆的神采。兔毫的顏色以棕兔毫較多,還有金兔毫、銀兔毫、藍兔毫等;兔毫紋從盞口縱貫整個盞壁,直達盞底是其中的珍品 。
鷓鴣斑
建盞除了兔毫盞,還有盛名的「鷓鴣斑」,也稱「滴珠」,日本稱「油滴天目」(看→日本九州博物館「油滴天目」),形容建盞燒製過程中窯變產出密集的白色滴珠狀、油滴狀的斑紋,宛如鷓鴣胸羽的斑點。清人程哲《窯器說》:「滴珠大者真」。這是燒製過程中自然產生的「毫變盞」,不是二次加工製造的,個個都是唯一的,帶著天然本色。如果放大來看,一個滴珠宛然是一個世界,一個又一個攢集的世界形成無窮無盡的宇宙天體一般。現有傳世品非常稀少。[2]
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碗,有類似的鷓鴣斑,但不是建窯的鷓鴣斑茶盞。(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從建盞開始產造的時代,毫變盞的鷓鴣斑就是被追捧的珍品。宋朝當時茶家、文人雅士間愛好變窯茶盞的時尚,反映了當代崇尚自然、天然的美學眼光:
「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北宋初年 陶榖《清異錄》)
「鷓鴣斑」之名,載著它美妙天成的風采,從宋代以來一直在詩詞中流連,顯現了它秀出的藝術風韻。例如名詞人秦觀這麼唱:
「纖纖捧,香泉濺乳,金縷鷓鴣斑。」
看那人小心翼翼捧著建盞盛著的茶乳,在輕巧合節的一舉一動中,生活的雜質都析離了,只留下纖美和茶香。
曜變盞
建盞還有一種珍稀極品的窯變盞,日本稱「曜變盞」,可惜目前在中土、在台灣都沒有存留了。在南宋時從日本入中土的禪僧帶回去的「曜變盞」,至今完好流傳下來三個,都被指定為國寶級的寶物。「曜變盞」是黑釉窯變後的異彩奇珍,茶盞上凝結了不規則的圓圈紋彩,耀如天宇中的群星,其周圍煥發出星辰般的幽光,尤其在光線的照射下,可能幻化出金銀藍等多彩光芒。日本16世紀的古籍,介紹收藏鑑賞中國繪畫藝品的專書——《君台觀左右帳記》描述「曜變」是「建盞內無上之品」。
(看→日本靜嘉堂「曜變天目」)
(看→日本大德寺龍光院「曜變天目」)
建盞的「毫變盞」稀有,美在自然天成的奇趣,妙在可遇不可求的變化 。淡淡然黑釉中一瞬間停駐的絢爛帶給人驚喜,凝視絢爛幽光,若浮現於玄冥之表、又歸於虛無中,留給生命慧悟的時空。建盞,留下北宋末到南宋初期飲茶美學的一道千變萬化的霞光。
後話
「建盞」到底風光多少年?清代以來,在建窯窯址就發現了兔毫盞,其底部刻印著「供御」、「進琖」字樣。1960年,建窯盧花坪窯址發掘出許多刻有「供御」、「進琖」的盞底殘片、墊片(燒製時用),進一步證實「建盞」在宋朝進貢皇帝御用的事實。以「琖」替代「盞」字,表示了這些陶土燒出來的茶盞,如同玉璧一般珍貴。這些「供御」、「進琖」字樣的殘片,和帶著銘文的出土器物,從北宋中晚期到南宋中晚期的窯址中都有發現。
可惜,建盞的技藝已經失傳好幾百年,為何會失傳呢?耐人尋味!可能一代有一代配享的美,那一代人思想中的敬意、文化的高度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上天才會展開那一層次的美給人欣賞吧!宋代人對鬥茶遊戲、對點茶的熱誠與誠敬,精神高度上達天視,所以就配享了建盞的美。
如今,鬥茶文化留下歷史餘味附在少數流傳的建盞上讓人回味,喚起人們的追想……中華民族的茶,有著這麼豐沛的自然美醞,讓人一窺自然天成的絢爛美妙,喚起人敬天的心。
註釋
[1]「建窯」是中國著名的古窯之一。清代《景德鎮陶錄.卷七》:建窯「古建州窯也,出宋代,為今之建寧府建陽縣,始於建安後遷建陽」。古建窯遺址位於今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
[2] 2016年秋天,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週曾拍出一隻南宋「油滴天目」,一千多萬美金的成交創歷史天價(相當接近4億台幣,8000萬人民幣)!【文史】宋朝建盞襯點茶 天價也難得 | 茶畫 | 鬥茶 | 中華文化的璀璨亮點 | 大紀元 https://bit.ly/3eGoIAZ
--------------------------
穿越茶畫懂茶文化 宋代怎樣鬥茶?
作者:任采真
《鬥茶圖》(明代 唐寅仿宋畫)(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更新: 2019-11-02 8:00 PM    標籤: 茶畫, 中華文化的璀璨亮點, 鬥茶, 點茶
在中國茶史的發展上,飲茶方式發生過多次的變化,不同時期也有代表性的作法、飲茶方法。飲茶形成風尚起於唐,到了宋代更是盛行,已經成了全民文化。在點擊的過程與品茶中,大大發揚了飲茶的技巧與美學。
從唐到宋,「點茶」改變了陸羽的煎茶,成了宋代飲茶方法的標竿。身為一國之尊的宋徽宗親自寫了《大觀茶論》,對於怎樣製出好茶,怎樣品鑑好茶,怎樣「點」出好茶,都有精闢透澈的論說和見解。宋人的「點茶」,把飲茶美學發揮得淋漓盡致,若與今天的咖啡文化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鬥茶與點茶
「點茶」打開中華茶飲新頁,這種技法和飲茶文化和「鬥茶」的風氣並聯。「鬥茶」(同「鬭茶」,鬬為異體字)並不是開始於宋代,在唐代就有了,最早因為品評貢茶而起,唐時還有個名稱叫「茗戰」[1]。
中晚唐大詩人白居易在詩中就有鬥茶的情事:「遙聞境會茶山夜,……紫笋齊嘗各鬥新。」詩中講採紫笋茶的時節到了,茶山鬥茶會正在熱熱鬧鬧地開演。詩中講的紫笋茶產在湖州長興顧渚山(於今浙江省),在唐肅宗年間成了貢茶。鬥茶和貢茶攜手的景況,到了宋代時更是熱騰起來。
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談到鬥茶:「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北苑」是宋朝的貢茶區。新茶貢獻給天子之前,民間豪雄們先來鬥一鬥、比一比,看看誰家的茶好、茶美。
茶畫看鬥茶
具體怎樣鬥茶呢?也就是說如何比較誰家的茶最好?宋代的鬥茶不僅僅是點茶手法上的比賽,更是茶美學的無限展延。北宋末期,宋徽宗的《大觀茶論》且建立了客觀的品評標準。南宋畫家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畫市井小人物的鬥茶情景,寫真傳神。
唐時鬥茶還有個名稱叫「茗戰」。圖為南宋 劉松年 《茗園賭市》(局部)。(公有領域)
看上圖生動逼真的鬥茶情景,人來人往熱鬧的市集中,有兩組鬥茶的人,聚精會神、興致勃勃正在鬥茶。左邊這組,一人捲起袖子提著壺正將茶湯「點」[2] 入茶盞中,看那壺具有長又彎曲的壺嘴,這是「點」出好茶必備的茶器。另一人正與對方品鑑論茶。對方那人,一面氣定神閒地聞香,同時觀賞著茶盞中如雪濤般的茶沫花。
你看靠近他手下方出現的一隻小小的竹帚子,那就是點好茶必備的「茶筅」(讀音xiǎn、同險)。茶筅隨著明代飲茶法改變在中土幾乎失傳了,在這畫中留下了身影。目前在日本的抹茶道中使用的茶筅有類似的模樣,保留了宋代點茶的精良道具。
茶筅以老竹為好,身欲厚重,筅欲勁。圖左方碗裡茶器是宋朝流傳到日本茶道中的茶筅。 (pixabay)
范仲淹詩中,從顏色和形象描寫了鬥茶的美學(並以第一人稱「余」賦予茶生命):「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鬥余味兮輕醍醐,鬥余香兮薄蘭芷」。茶味的甘醇超過「醍醐」;茶香賽蘭芷;黃金碾綠塵、紫甌現雪濤展現鬥茶的情境美學,給人盈盈滿滿的華美富麗的印象,伴隨著金玉般美好溫潤的感受。
南宋劉松年還有另一幅山野中的《鬥茶圖》,倆倆帶著作茶的都籃來到山林松樹下,聽松濤煮茶。松下隨機偶遇,熱起鬥茶的心情。看其中一人正在都籃的爐火上煮著茶湯(熱水),一面興味十足地轉頭加入談茶論技中。鬥茶的勝負是以「水」來論計,輸贏一次稱「一水」,依此類推。
宋代劉松年《鬥茶圖》軸。(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鬥茶的技與藝——品評色香味的客觀標準
《大觀茶論》說了鬥茶的客觀標準,色、香、味面面俱到。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說茶香:「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就說茶製作得宜,就能讓人渾身感受到「真茶香」——「和美具足,入盞則馨香四達,秋爽灑然」,連古代頂好的香料龍腦、麝香都比不上。同時,鬥茶的美學焦點聚焦在「湯色」和「湯花」。茶水的「湯色」[3] 以純白最好;「湯花」以持久咬盞最美。
純白的茶色來自極珍稀的「白茶」。在宋徽宗之前,蔡襄監製的「小龍團」是珍稀,「茶以青翠為勝」(蔡襄《茶錄》);到了宋徽宗大觀年間,徽宗讚美白茶:「其條敷闡(*枝條開展),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至大觀初,今上(*宋徽宗)親制《茶論》三十篇,以白茶者與常茶不同, 『偶然生出,一非人力可致 』,於是白茶遂為第一。」
「湯花」就是「湯之華」,是指湯面泛起的沫餑輕泡。《茶經》:「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就說茶湯沸起的厚沫叫茶餑,詩人往往以「雪濤」作比擬;薄沫叫茶沫;細細輕輕的叫茶花。詩情畫意兩相依!湯花的優劣看二個標準:一是湯花的色澤,以鮮白為上,如雪濤為佳;一是湯花「咬盞」——沾住茶盞壁,越久越好,這是點茶的技與藝的結合表現。
講究湯花的藝術,就要講究擊拂茶末與茶湯的工具。早先以茶匙作擊拂的工具,講究的用「金匙」,一般人家就用吃飯用的調羹匙。北宋、南宋間的知名詞人毛滂(約1060年—1124年,他50歲前後逢大觀年間)有這樣的說法:「舊聞作匙用黄金,擊拂要須金有力。家貧點茶秪匕筯(*羹匙),可是鬥茶還鬥墨」(《謝人分寄密雲大小團》)。
北宋末期大觀年間(1107年—1110年),宋徽宗《大觀茶論》提倡運用茶筅這種工具 ,加上注水點湯功夫的良好契合,大大提昇了湯花的藝術表現。北宋、南宋間的詩人韓駒的七言絕句《謝人寄茶筅子》也稱讚了茶筅的妙用。[4]《大觀茶論》說茶筅:「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勁」,筅身厚重有力道容易操作;一根根的筅腳強勁如劍脊,容易擊拂出完美的雪濤湯花。
宋朝時,運用茶筅加上注水點湯功夫的良好契合,加強了湯花的表現。圖是宋朝流傳到日本茶道中的茶筅。 (pixabay)
《大觀茶論》教人如何點出好茶,技藝不僅高深,而是出神入化了。完成一盞茶,點茶的良工要「七點」,就是點水入盞七次,次次掌握的要點都不同,尤其注重茶筅的擊拂和注水點湯的速度、力度與數量的契合。來人飲茶,先是在溫過的茶盞裡放人茶末二錢,從茶末周圍繞圈注入少許的水,注意不讓水浸茶,取用茶筅用力擊拂,調成像融膠那樣的濃稠茶膏;如果擊拂無力或水過多,茶就不發立,必須使得茶、水達到完全浸透交融狀態,這叫「調膏」,也稱「一發點」。此後接著注入茶湯(沸過的熱水),前後共點湯七次,各有不同的要點,直到第七次,看到茶盞中「乳霧洶湧」而起,「咬盞」周旋不動,這才點出一盞色、香、味和茶花俱佳的好茶。
鬥茶是點茶的技術本位加上品茶美學,當然,根本是要有好茶,其中包含好茶的精華,和掌握採茶的時間、製茶的火候等等要素。點一杯好茶,鬥好一水,是天地人三者契合的結果。如果能有一顆澄淨的心和天人合一的好品味,屬於個人的「白茶」、「小龍團茶」的色香味美當能應心而生。
從鬥茶的歷史中,或許你也想到了現代咖啡拉花的技藝吧。回溯一千年,那時候,中華茶道的鬥茶生趣,點茶的美學已經穿越山林、跨足市井道上,含蘊了一種中華民族的生活時尚,點燃了一種高度的生活美學的精神。
註釋
[1]  唐代馮贄《雲仙雜記.卷一○.茗戰》說:「建人(*建安人)謂鬥茶為茗戰。」
[2]  點:把茶瓶裡煎好的水注入茶杯中。
[3] 湯色:純白色表示茶質鮮嫩,製茶時火候恰到好處;青白色表示蒸的火候不足;泛灰色是火候太老;泛黃色則是因為採製不及時;泛紅色是因為烘焙火候過了頭。
[4] 北宋、南宋間的詩人韓駒(1080年—1135年)的青壯年跨度宋徽宗的大觀年間(1107年—1110年),逝於大觀之後25年。他有一七言絕句《謝人寄茶筅子》謝表了「茶筅」的好功用:「立玉干雲百尺高,晚年何事困鉛刀。看君眉宇真龍種,猶解横身戰雪濤。」
穿越茶畫懂茶文化 宋代怎樣鬥茶? | 中華文化的璀璨亮點 | 點茶 | 大紀元 https://bit.ly/2xFRTU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