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竹縣縣定古蹟竹東甘屋渤海堂 3/11修復工程設計說明會
2024/03/08 16:47
竹縣縣定古蹟竹東甘屋渤海堂 3/11修復工程設計說明會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Iys60Q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預計11日下午2點30分,假竹東鎮員崠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縣定古蹟竹東甘屋渤海堂修復及再利用工程設計地方說明會,後續將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工程經費補助。 (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縣定古蹟竹東甘屋渤海堂,被視為竹東4大民宅之一,特別是其兩層堂屋和橫屋西式弧形拱廊的建築形式,為縣內唯一;縣府文化局將於11日下午2點30分,假竹東鎮員崠社區活動中心舉辦修復及再利用工程設計地方說明會,預計5月完成成果報告後,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工程經費補助。
根據國家文化資產網的資料顯示,竹東甘屋渤海堂位於竹東鎮員崠子地區,由甘照錦所創建,於1923年落成,為1堂2橫屋合院配置,其特殊之處在於少見的2層樓堂屋與具有洋風的拱廊橫屋,整體風格仍為漢式傳統合院,但具有當時流行的洋式風格構造,而成為新竹傳統客家夥房屋中,唯一具有樓房特色的建築。
興築甘屋渤海堂的匠師,主要有彩繪匠師邱鎮邦,大木匠師葉金萬所主導,均為當時新竹地區最著名的工匠,在台灣傳統建築史,具有指標性的地位與價值,而其特殊的空間及形式,也是新竹客家民居的代表作之一。
甘屋渤海堂於2018年11月公告為新竹縣縣定古蹟,現仍為甘家後代所居住。縣府文化局表示,甘家是竹東有名的家族,後代中,甘承宗是首任新竹縣橫山鄉長,他的女兒甘玉燕為知名才女,叔父甘惠南則為清光緒年間監生。竹縣縣定古蹟竹東甘屋渤海堂 3/11修復工程設計說明會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Iys60Q


甘玉燕-客家人/大覺寺交由佛光山接管-佛光山人間大學/師善堂於清咸豐十年(1860)十一月由甘阿斗創建-曾由甘承宗的女兒甘玉燕接任主持,為一客家女詩人/甘玉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竹東師善堂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民國50年3月21日攝於竹東佛教堂,今大覺寺。妙果法師位於圖正中,圖左三為員崠子「師善堂」的「阿燕姑」。
-「晉山典禮」是寺院聘任新住持時所舉行的儀式。「山」是指佛教寺院的所在地,所以「晉山」、又稱為「進山」、「進院」或「入院」。
-妙果法師(1884~1963)桃園平鎮人,俗姓葉。俗家兄弟五人,妙果排行第四。他自幼賦性穎悟,在私塾中攻讀漢文,成績冠於同儕。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甲午,朝鮮東學黨作亂,清日同時發兵入韓,導致清日海戰,清國戰敗,翌年割讓台灣於日本,一時之間台灣社會動盪不安,年方十二歲的妙果亦因此輟學。十三歲時,父親康明公棄世,以後三五年間,三個哥哥相繼病故,妙果悲愴之餘,深感人世無常,乃有棄俗出家之想,由此開始茹素,並待緣出家。
十八歲皈依於大溪齋明寺,投覺力上人披剃出家。1912年,受具足戒於福建鼓山湧泉寺。後創建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中壢月眉山圓光禪寺,均為僧眾修習之道場。自此法譽日隆,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曾委之為台灣布教師。民國三十七年(1948)創辦台灣佛學院,禮請弘法南洋之慈航法師出任院長。1949年大批僧伽逃至台灣,法師曾不遺余力為彼等籌置棲身之所。法師熟諳禪宗公案,潛究維摩經。民國五十二年(1963)入寂,世壽八十。有語錄及經義講注等遺世。(1) 新竹竹東懷舊篇 | 歡迎妙果上人蒞任竹東佛教講堂主持晉山式紀念 | Facebook https://bit.ly/3V4TTeu​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新竹竹東師善堂 @ 台中東隆宮溫府千歲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627Ue6


竹東大覺寺

        大覺寺 環境清幽復古典雅,是一座鬧中取靜的寺院,令人有思古懷舊之情,鄰近有竹東高中。竹東地勢四面環山,位置接近新竹縣中央,該鎮極南五指山 海拔1077公尺雲霄,為全台十二勝景之一,木材及煤炭的集散使本鎮成為頭前溪中游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
  1955年林西竺和甘玉燕不計當時物力為難,排除萬難,購地三百坪創建大覺寺 。1957年再增建住房及客廳,聘請生定法師為監院,同年大殿初步完工。1961年禮聘中壢圓光寺妙果老和尚為住持。1962年老和尚圓寂,由達性法師接任住持,經年年增建,次第完成前殿、 前殿廊下、後樓、天井等工程,使寺業日趨興盛。1997年7月13日,大覺寺 交由佛光山 接管,由宗長心定和尚擔任住持。
寺廟地址:新竹縣竹東鎮長春路一段167號
寺廟電話:035963646

竹東大覺寺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3) 佛光山竹東大覺寺 - 首頁


神社遺跡(十三) 竹東 員崠子神社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員崠山神社遺跡 @ Maggie's Home :: 痞客邦 :: https://bit.ly/2z51nZp
當初既然已建有竹東神社了,為何還會在此再建個小小的山神社呢?原來在昭和九年(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五月七日﹞竹東員崠子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地的油井忽然發生大火,連位於北埔的秀巒山上也可看見火光閃耀,入夜的天空被染成一片紅色,猶如夕陽的餘暉,蔚為奇觀。日本政府認定這個地區有豐沛的石油蘊藏,於是在此設立了石油探勘所,積極從事開採作業,而油田人口也漸漸集結於此。如同我們所熟知的金瓜石黃金神社,主祀鍊金業的保護神「金屋子神」,是當年從日本島根縣的金屋子神社分靈兒來的;而員崠子的山神社,則主祀「天香山神」,是從日本的新潟縣彌彥神社分靈而來,日本人視之為開採石油業的保護神,看來日本人的各行各業都有象徵的保護神。雖說後來這個地區原油產量並沒有想像的豐富,僅開採到ㄧ些天然氣而已,但從慎重其事的建這座山神社看來,當時對員崠子油井是寄予厚望的。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竹東神社/新竹縣竹東鎮員崠子山神社/竹東神社原址為今竹東高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員崠山神社-客家雲 Hakka Cloud https://bit.ly/2XPiYyS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對台灣各種自然人文資源做過深入調查,台灣油田調查是最重視的工作之一,在昭和二年(1927)竹東水利組合於員崠子開鑿水路隧道(竹東大圳)時,偶然發現天然氣洩出,之後,地質學家勘查發現軟橋這邊是個儲油氣田構造,認為可能有石油與天然氣,昭和八年(1933)台灣礦業株式會社獲得採礦權開鑿油井,在此地成立竹東油業所。 神社遺跡(十三) 竹東 員崠子神社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隨著油業所業務蒸蒸日上,公司替員工興建一個現代化的社區叫「資源莊」,裏面除了有宿舍、商店還有俱樂部、醫務室等,設備非常完全,可以進駐兩千多人,就如同一個大社區,竹東油業所於是就在此設立企業神社提供油業所職員祈福之用。
竹東郡役所【竹東郡勢要攬】中記載-山神社是日本新瀉縣彌彥神社的分靈,這座彌彥神社是日本稱為「石油神」供奉之所在。
因此可以比較確定的說,員崠神社叫「山神社」,奉祀的是「石油神」。
他是企業神社,主要提供日本職員祈福之用,是庇護竹東地區日本人的守護神,前往祈福的道路為現今南清公路東峰路段,一直流傳為神社崎。
台灣光復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欲將日本帝國主義全數掃盡,頒佈政策,消除一切有帝國主義思想的事物,員崠神社就遭到拆除毀損的命運
只留下一些步道、石燈的遺跡,供人憑弔,神社基座上的石油神也換為國父遺像了。
員崠山神社-客家雲 Hakka Cloud https://bit.ly/2XPiYyS


員崠國小: 神社遺跡(十三) 竹東 員崠子神社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位置:310新竹縣竹東鎮東峰路281號
網址:http://www.rdes.hcc.edu.tw/front/bin/home.phtml。(點連結聯至網址。)
電話:03-596-2143
  日治時代,這一帶發現石油與天然氣,因此在下公館成立台灣礦業株式會社竹東油業所。
  之後開始挖採天然氣、石油,為了不觸怒山神,而建了神社,相對竹東神社(現址:竹東高中),這裡叫「山神社」祭拜天香山命、開拓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其中開拓三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台灣神社中最常見的神祇天香山命是天照大神(日本神道中最高的神祇)的曾孫,為石油業的守護神
  但,現在在拜訪這處地方時,我們只能看到路口階梯旁的兩個石燈籠,和以損毀的時燈籠柱作為椅子,設置的戶外教室,為小朋友玩笑嬉戲的地方;神社以不存在。

神社遺跡(十三) 竹東 員崠子神社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竹東甘屋渤海堂+竹東曉江亭-0419-2020 相簿 https://bit.ly/34OYPL2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輕便車停靠站-曉江亭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竹東甘屋渤海堂落成於大正12年(1923年),位於竹東鎮內舊稱「員崠子」的位置。
員崠子處於新竹一帶水圳與運輸系統中相當重要的地理位置。於咸豐年間,甘氏宗族主導重修竹東員崠子陂,更完整了員崠一代的水利灌溉系統。
清代時員崠除農業生產之外,製腦與製茶也相當興盛。於1860年以後,臺灣開港,對茶、糖、樟腦的需求量大增,竹東成為樟腦重要集散地之一,設置「腦市」。於光緒年間金惠成彭家捐出土地,由甘氏宗族的甘惠南主導,興建員崠子三元宮,除了作為在地信仰中心,也作為製腦料墾民樟腦的集會場所。於日治時期員崠子因石油天然氣的開採,相關辦公處所與職工宿舍也隨之興建,即俗稱的資源莊,是一個非常完善的獨立住宅社區。此外,一方面為「喚起職員敬神觀念、涵養國民精神」,另一方面為祈求油田開採順利,昭和10年(1935)於現員崠國小內,由甘氏宗族提供土地,與在地仕紳共同創建員崠山神社。
員崠的發展可說是歷經了從農林業生產轉型到工業生產的歷程,其中甘氏家族更是扮演著推動地方發展的重要角色。
公告日期2018/10/12
公告文號府文資字第1070100699號
公告公文竹東甘屋渤海堂公告.pdf
評定基準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3.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指定理由本建築約建於1916年,大木及彩繪匠師均為客家名匠,建築裝飾華麗,表現日治大正時期的營造技術。建築空間復合了漢式與日式居住文化,漢式合院建築並混合洋式建築外觀風格,堂屋為兩層樓,橫屋有西式弧形拱廊,為少見建築之形式,更彰顯台灣歷史進程中文化的複雜面向,也見證了竹東的拓墾歷史。
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新竹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新竹縣 竹東鎮
地址或位置竹東鎮員崠里東峰路586巷6、8、10、12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聯絡單位: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03-5510201
聯絡地址: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26號。
地籍資料甘屋渤海堂保存範圍圖-彩色.pdf
土地使用分區非都市地區
所在地地號竹東鎮員崠里段629、714、716、799、837地號。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私有甘興炎、許婉瑛、甘興勇、甘雪華、甘麗華等29人

甘屋渤海堂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新竹 竹東】甘氏渤海堂 【新竹 竹東】甘氏渤海堂
    在前往新竹五指山爬山的途中,路經員崠子一帶,突然想起曾經在網路上看過這附近有一間非常氣派的洋樓式古厝甘氏渤海堂,於是繞進附近的小巷子繞一下,不但找到了這間漂亮的古厝,還遇到甘家的後人熱情的招呼我們進去內埕拍照,甚至帶領我們前往二樓參觀神明廳與裝潢,今天真是幸運的一天。
    甘氏渤海堂落成於西元1916年(大正五年),為當時員崠地區的首富甘照錦所建,甘氏家族在地方上名望頗高,後代甘承宗曾任首任橫山鄉長,且捐出了大筆金錢與土地幫助地方興建一些公共建設,例如目前位於竹東的東寧橋與其旁的曉江亭,另外員崠子山神社的殘跡也可以發現由甘家後人甘木生與甘必基所奉納的石燈籠殘件。甘氏渤海堂曾於2001年獲得新竹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在日治時代也曾與竹東市區附近的彭宅信好第、彭宅隴西堂、蘇氏武功堂並稱為竹東四大名宅。和甘家後人閒聊的時候得知,目前政府正在勘查與評估將渤海堂列為古蹟的可能性,甘家後人也都很希望能夠被列入古蹟,期望能永久保存這間漂亮的古厝民居。

 竹東是另外一處小客家村,有不少身旁的同事或同學都居住於此,竹東其實也有不少的老厝,就像甘屋渤海堂,我們在蜿蜒的爬坡路不斷的尋找,我們對彼此說,再轉前一個路口,如果再找不到,就回家了。。。也許是巧合,轉進一個連車子都很難迴轉的小巷子,才發現甘屋渤海堂就在眼前;而眼前的老厝與我們以往看到的建築形態完全不同,這是一棟兩層樓式的老厝,二樓祠堂外的木雕精美,讓人不得不停留駐足。
甘氏渤海堂的故事-
 員崠位於竹東鎮西南的丘陵地,因地形有二個圓形突起而稱為員崠,上員崠為今員東國中附近。甘屋又稱「渤海堂」,於日據時期大正五年(1916)左右建造,為甘承宗的住宅,現則為其後代所居住。甘家是上員崠地區的大地主,甘承宗的叔父甘惠南為光緒年間監生,明治三十年(1897)為保正,是竹東地區仕紳之一,而甘承宗則曾任光復後第一任橫山鄉長。甘屋是一棟二層樓的傳統建築物,正身部份為二層樓、橫屋為一層樓,正身為傳統形式,橫屋部份則加上了洋式拱廊,女兒牆施以草葉泥塑,可說是受到大正時期流行的洋式建築影響,因形式特殊,被列為竹東四大民宅之一。甘宅木作極有特色,樓板以木桁承重,上鋪設紅磚,十分講究,其建築彩繪為名匠邱鎮邦作品,極具藝術價值。(資料來源:新竹縣文化局 )【新竹 竹東】甘氏渤海堂


竹東渤海堂
資料來源: 客委會全球資訊網
 竹東渤海堂是一棟正身為雙層樓、橫屋為一層樓的宅第,除了講究的紅磚、木作工法與女兒牆、斗拱之外,左右橫屋各有3個圓形拱廊,為一般中式民宅少見的風格
內容
屬於甘氏的堂號,是一棟正身為雙層樓、橫屋為一層樓的宅第,除了講究的紅磚、木作工法與女兒牆、斗拱之外,左右橫屋各有3個圓形拱廊,為一般中式民宅少見的風格,乃受到當年日治大正時期流行的洋式建築影響所致,中西合璧的形式及精細的彩繪,被列為竹東四大名宅之一,頗具藝術鑑賞價值,在不干擾住戶的情況下,值得前往欣賞。
地址
新竹縣竹東鎮東峰路586巷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竹縣蔡屋暨蔡蔭棠故居與竹東甘屋渤海堂 列縣定古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竹縣蔡屋暨蔡蔭棠故居與竹東甘屋渤海堂 列縣定古蹟
竹縣蔡屋暨蔡蔭棠故居與竹東甘屋渤海堂 列縣定古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bmGW8G
新竹縣政府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的竹東甘屋渤海堂,因形式特殊且極具藝術價值,被列為竹東四大民宅之一。(記者廖雪茹攝)
2019-01-06 23:10:26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埔蔡屋暨蔡蔭棠故居與竹東甘屋渤海堂兩處私人住宅,雙雙獲新竹縣政府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其中,蔡蔭棠為台灣重要前輩畫家,但故居現況殘破、極待修復,縣府後續將努力爭取保護及修復;甘屋渤海堂則曾列為竹東四大民宅之一。
縣府文化局表示,蔡屋與蔡蔭棠故居因隱身在新埔鎮和平街92巷內,少為人知。但蔡氏宗族對新埔地方公共事務有重要貢獻,而蔡蔭棠更是台灣重要前輩畫家,台灣美術全集、國立台灣美術館「蔡蔭棠百年特展」等都有出版他的作品。
古蹟本體包括濟陽堂左橫屋、洋房與門屋,毗連的蔡氏家廟因改建過,所以沒納入。左橫屋雖僅餘3分之2,但其泥塑、彩繪、門窗石雕精美,深具藝術價值;而和洋風建築細膩而優美,為磚造部分RC仿石建築,洋式外觀、和式內部座敷的組合罕見,門窗雨庇仿唐破風,也是少見的樣式。新埔蔡屋展現出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文化局表示,蔡蔭棠1909年出生於新埔望族之家,自幼對繪畫深感興趣,後因雙親期望,負笈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攻讀經濟系,但不減他終身對於繪畫的熱誠,70多年來不斷地學習,汲取西洋藝術創作的觀念,透過交流、辦展、出版畫冊等,逐步建立自己的創作核心理念。
由於蔡氏後代移居美國等地,蔡屋久無人居住,現況殘破極待修復,縣府後續將設法爭取先保護後修復。
文化局表示,另位於竹東員崠的甘屋渤海堂,建造於1916年,現仍由甘家後代居住。後代中,甘承宗是首任新竹縣橫山鄉長,他的女兒甘玉燕為知名才女,叔父甘惠南則為清光緒年間監生。
甘屋為漢式合院傳統建築,混合和風洋式建築外觀風格,堂屋為兩層樓,橫屋有西式弧形拱廊,女兒牆施以草葉泥塑,木作十分講究,彩繪更是名匠邱鎮邦的作品;因形式特殊且極具藝術價值,被列為竹東四大民宅之一。
兩案在去年9月底,分別經竹縣古蹟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同年11月間完成公告程序。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竹縣蔡屋暨蔡蔭棠故居與竹東甘屋渤海堂 列縣定古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竹東 員崠子 甘氏渤海堂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201108140652竹東 員崠子 甘氏渤海堂
竹東 員崠子 甘氏渤海堂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VhUBIt
甘氏「渤海堂」位於竹東鎮員崠里東峰路,興建的年代從可查詢的文史資料顯示,均記載日治時期
大正五年(1916)完工,但從室內裝修部分彩繪大師 < 邱鎮邦> 落款的時間卻是大正十二年(1923),
是由昔日為員崠地區的首富<甘照錦> 所興建,2001年曾獲新竹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行政改制,「竹東」(原名樹屺林) 因位於新竹廳之東而命名「竹東郡」。
戰後,隸屬新竹市竹東區,民國39年(1950年)改隸新竹縣,定名「竹東鎮」沿用迄今....
為新竹縣境內行政區域中面積最大的鄉鎮。(但大部份均為山區)
甘家古厝為戰後首任橫山鄉長<甘承宗> 住宅,
甘氏「渤海堂」與彭氏「信好第」、「隴西堂」、蘇氏「武功堂」並稱竹東四大民宅;
甘姓是一個與遠古時期的甘國有關的姓氏....
相傳甘國早在夏朝時就是諸候國之一,其治所在今河南洛陽西南。
商朝時,來自甘國的<甘盤> 在商王武丁時擔任宰相一職,成為甘姓中知名最早的人物。
至周代,原甘國故地被周武王分封給同姓人為伯爵,始稱甘伯。數傳至甘伯恒公,同樣知名於世。
春秋時,周襄王母弟王子帶也被分封于甘,為公爵,史稱甘昭公。
由於他受母后寵倖,曾一度被作為周王的繼承人,只是未來得及繼位便因病逝世。
上述幾支不同血統的人由於都與甘國有關,後來都被尊為甘姓人的祖先,他們的後代也都以甘為姓。
甘氏先祖101世<惟芳公> 兄弟五人相率遷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都葛藤坑居住,
至唐禧宗年間,黃巢發難,部份後裔遷江西贛州府信豐縣....
至118世<青海公> 移居粵(廣東),是為肇粵始祖,轉為肇粵一世祖。
青海公生七子不僅分佈全粵且拓地繁衍殖民於四川、桂林、以及臺灣等地。
三子<孔瑜公> ,遷陸豊赤窖、五雲洞等地,十五世祖<茂泰公> 復於乾隆乙卯年(1795),率眷
由粵渡台開懇,落居新竹縣新埔鎮三洽水地區, 是為新竹甘氏開臺祖。
其後又輾轉移居至員崠子地區落地生根...
(光緒年間,部份族裔又遷移至桃園縣龍潭鄉八德村, 該地現建有茂泰公祖祠一座。)
竹東甘氏渤海堂,為日治時期大正五年(1916)為19世祖<照錦公> 建造,現則為其後裔所居住。
甘家原是上員崠地區的大地主,承宗公的叔父18世祖<惠南公>為光緒年間監生,明治三十年(1897)
曾擔任保正,是竹東地區仕紳之一; 而<承宗公> 則曾擔任光復後的第一任橫山鄉鄉長。
古厝是一棟二層樓的傳統建築物,正身部份為二層樓、橫屋為一層樓,正身為傳統形式,橫屋部份
則加上了洋式拱廊,女兒牆施以草葉泥塑,可說是受到大正時期流行的洋式建築影響,因形式特殊,
被列為竹東四大民宅之一。
合院院埕仍維持原建石鋪設之長條石材,採石砌台基,卵石砌牆基,正堂為面寬五開間,左右橫屋
三開間,簷廊採磚砌弧拱,左、右護龍牆堵磚雕形式不同,西式簷牆上以卷草泥塑,風格獨具。
正廳位於二樓,採磚木石結構,馬背以火形銳與木形直呈現,一樓桁樑與二樓簷口通廊棟架彩繪均為
<邱鎮邦>(1894-1937)的作品,據聞筆法細膩,人物活潑生動,極富藝術價值。
可惜無緣親近一觀....
步口通廊桁架雕樑畫棟,金瓜筒木作的工藝更是令人讚嘆。
正廳大門門額上有「渤海堂」木雕匾額,左右廳門以螭虎窗櫺雕飾,楣樑上柿蒂紋窗櫺仍十分完整。
「渤海堂」目前仍為私人住宅,未獲入內,只淂在圍牆外遠瞻,
古厝的右側不遠處,有另一處古厝,業已傾圮...
有寺遠一處,頗為幽處
適逢甘家後代攜家帶眷返還古厝,古厝一時之間熱鬧些許,
對於這外來之不速之客,似乎有些訝異與失措
畢竟大過年的,怎有人來此看古厝?
(時間是民國100年的大年初五)
(ps: 看古厝似乎不用選時間,興之所至便可隨時前往)
竹東 員崠子 甘氏渤海堂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VhUBIt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竹東 員崠子 甘氏渤海堂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新竹 竹東】甘氏渤海堂

新竹縣竹東鎮
甘氏渤海堂 竹東 員崠子 甘氏渤海堂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東峰路586巷10號
甘氏渤海堂於西元1916年(大正五年)落成,為當時員崠地區首富-甘照錦所建,甘氏家族於當地具有高名望,後代更於地方興建上不遺餘力,甘氏渤海堂雖於1916年便已新建完成,但其彩繪則是於1923年由知名彩繪師邱鎮邦先生所繪製,於2001年獲得新竹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日治時期也與竹東市區的彭宅信好第、彭宅隴西堂以及蘇式武功堂併稱為竹東四大名宅。
甘氏渤海堂為一堂二橫屋合院,院城仍維持原建石鋪設的長條石材,採石砌台基,卵石砌牆基,正堂為面寬五開間,左右橫屋三開間,簷廊採磚砌弧拱,左右橫屋牆堵磚雕型式不同,西式簷牆上以卷草泥塑,風格獨特

竹東 員崠子 甘氏渤海堂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漫步竹東小鎮;探訪員崠山神社~~~ @ 郊外踏青去~~ :: 痞客邦 ::

新竹縣竹東鎮日治時期1921年建築「曉江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竹東東寧橋(軟陂橋)-曉江亭旁,1960年代尚未拓寬改建前,圖上方即曉江亭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5) Facebook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日治建物曉江亭恐出售 竹縣府介入 - 地方新聞 - 中國時報 https://bit.ly/3wIUjv8
新竹縣竹東鎮日治時期建築「曉江亭」走過近百年歲月,近來傳出非竹東人的2代地主打算求售,歷史風華恐面臨拆除,令鄉親不勝唏噓,縣文化局強調將與地主聯繫,設法守住在地人的共同回憶。
位在竹東東寧橋旁的曉江亭,原為候車站小茶亭日治時期由甘氏家族捐款建石拱橋,再由地方人士配合捐款,在橋旁建這座茶亭,受當時洋風建築影響,採西式拱門構造,具巴洛克風味。
縣議員周江杰日前與中山里里長陳日翔、五豐里里長邱文郎等到場現勘,周江杰說,除了曉江亭,東寧橋土地公1筆土地也遭2代地主求售,目前要了解是否有商量餘地,以免古蹟受破壞。
周江杰質疑,文化局是否因意識形態考量,對日本時代建築並不友善,包含竹東林場宿舍等歷史建築,也只是列入追蹤,曉江亭對不少竹東人而言有「生命的關係」,縣府若不重視,就只能靠民間自己來。
縣文化局表示,曉江亭地主不只一人,建物仍在文化局普查名單內,2010年曾試圖與地主協調,建議運用當地社區規畫師協助,可先作環境整理,但當時地主有持分未明而告終,去年有地主主動與文化局聯繫,但無持續動作而不了了之。文資科認為,曉江亭屬於開放空間,所有權人若有意願修復,可逕向交旅處提出申請,由社區規劃師運用7到50萬經費整理,也可循指定登入方式申請,經審議後進行研究、設計、修復等工作,但費時較長,恐怕緩不濟急
日治建物曉江亭恐出售 竹縣府介入 - 地方新聞 - 中國時報 https://bit.ly/3wIUjv8


漫步竹東小鎮;探訪員崠山神社~~~ @ 郊外踏青去~~ :: 痞客邦 ::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曉江亭內的右側有一個像是五角造型的焚經爐。由Google得知,那是石造的茶爐,讓過往旅客喝個茶水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漫步竹東小鎮;探訪員崠山神社~~~ @ 郊外踏青去~~ :: 痞客邦 ::


曉江亭」好有詩意的名字。新竹竹東 曉江亭 @ 黑皮的天空 :: 痞客邦 :: https://bit.ly/2RQkMUt
     2010的第一次遊記,黑皮還是選擇到竹東、關西看古厝;當天車經竹東東豐路時,驚見到這座有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二話不說,停車下馬拍照記錄。
「曉江亭」山牆上的勳章泥飾。
       回家查資料才知道此建築「曉江亭」,建於日治大正14年(西元1925年),由竹東郡主甘承宗先生發起樂捐興建,做為竹東通至五峰的輕便軌道的停靠站,
      而東峰路原為一條由關東橋經竹東通至五峰的輕便軌道 ,而當年輕便軌就是走在這條馬路上的。哇!想不到吧!這是當時的捷運系統,而「曉江亭」是當時的捷運站喔!
↑「曉江亭」的泥飾。
       「曉江亭」不只是輕便軌道的停靠站,也是給推臺車的人力伕奉茶(施茶)的地方;而且當時有湖、有水、有亭子,聽說當時常有文人在亭內飲茶作詩。
↑「曉江亭」的奉茶亭與多力克廊柱。
       「曉江亭」擁有希臘式的山牆、圓拱造型、多力克廊柱與拱心石裝飾,具有巴洛克風格的特色,只可惜近年來缺乏維護,加上有心人士破壞,但是陳舊的外觀還是掩蓋不住當年的華麗,現在以失去當年的功用,成為行人休息處或鄰里間的聚會場所,當天還見到在亭內有設置一片的說明看板,可見以獲得當地政府的重視,希望這座僅存的輕便車的停靠站能保存下去
↑「曉江亭」旁的土地公廟。
「東寧橋」橋下的石拱橋墩。
       「曉江亭」所在之東寧橋 (軟坡橋),原是一座簡單的橋樑,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由竹東郡主甘承宗捐款建造成型式優美之石拱橋。
    在當地人熱心指引下,由土地廟旁的小路走下去,見到當年所建造的石拱橋墩,和後面新建的,美感截然不同,一旁還有婦人在洗杉,這種懷舊的畫面令人有不虛此行的感覺。新竹竹東 曉江亭 @ 黑皮的天空 :: 痞客邦 :: https://bit.ly/2RQkMUt


漫遊竹東~ 曉江亭、東寧橋、輕便車站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5) Facebook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漫遊竹東~ 曉江亭、東寧橋、輕便車站


百年古蹟曉江亭、茶亭伯公、洗衫坑 見證客庄歷史文化
百年古蹟曉江亭、茶亭伯公、洗衫坑 見證客庄歷史文化 | 生活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2XKRcn4 
2019.06.05 | 16:43
百年古蹟曉江亭、茶亭伯公、洗衫坑 見證客庄歷史文化 | 生活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2XKRcn4
竹東鎮的曉江亭以及一旁的福德祠,走過近百年歷史,見證客庄發展變遷。   圖/記者常似虎攝
竹東鎮的曉江亭以及一旁的福德祠,走過近百年歷史,見證客庄發展變遷。   圖/記者常似虎攝
新竹縣竹東鎮東寧路旁有座「曉江亭」,屋頂雜草蔓生,不起眼的荒蕪模樣,讓人難以想像竟是見證竹東客庄近百年發展史的縣定古蹟,包括一旁的「茶亭伯公」福德祠以及東寧橋下的「洗衫坑」,在當年兼具交通樞紐、物流集散、信仰中心等機能,極具歷史意義與保存價值。
 ▲曉江亭旁溪床旁有湧泉形成浣衣池,湧泉水質清澈,吸引婦女在此洗衣服,稱之為「洗衫坑」。(圖/記者常似虎攝)
縣議員林思銘指出,大正10年(1921)竹東郡役所橫山庄長甘承宗捐款在「樹杞林製糖所」旁改建一座石拱橋,名為「軟埤橋」(即今東寧橋),地方人士則在橋旁配合修建候車站,並設置茶亭,就是保存至今的「曉江亭」;曉江亭旁的「東寧茶亭伯公廟」,是以至少13塊石板組砌而成的土地公廟,緊鄰軟埤溪,本地居民也稱之為洗衫坑溪,因為溪床旁有湧泉形成浣衣池,湧泉水質清澈,吸引婦女在此洗衣服,稱之為「洗衫坑」,從小到大的印象始終未曾改變。
 ▲98年前興建的曉江亭具西洋風格,結合本土工藝、泥塑,表現民間藝術品味。(圖/記者常似虎攝)
近百歲的曉江亭擁有多重身分,既是提供過往路人停留休息之茶亭,也是當年輕便車候車站,見證一代代交通器具的發展變遷,並從往昔貨運重要集散地的繁華,到今日的雲淡風輕,默默佇立路旁守候;產權分屬私人、土地開發公司及新竹縣政府所有,一度險遭出售改建,2017年5月公告為縣定古蹟,去年3月獲文化部核定補助修復及再利用,但似乎僅淪於紙上作業,未見努力。
 ▲洗衫坑泉水清澈,吸引婦人清洗衣服;橋下仍可見到石製橋墩厚實古貌。(圖/記者常似虎攝)
此處是竹東地區在開墾之初,由樹杞林街(竹東鎮)往內山地區的重要中繼站,最早為清代「隘路」,日治時期逐漸成為由新竹通往竹東、大窩浪、北埔路線重要官道;當年為發展竹東客、貨運輸而修築輕軌系統「輕便車」,因此募款改善修建以石頭堆砌的「軟坡橋」(東寧橋),至今下方橋墩仍可見渾實厚重之古貌。
 ▲左方東寧橋橋面已不復見百年前石拱橋風貌,但橋下洗衫坑仍有不少人選擇在此洗衣。(圖/記者常似虎攝)
橋旁的「東寧茶亭伯公廟」是里民信仰中心,迄今香火不斷,屬於客家文化中的「水頭伯公」,守護地方人們的集體記憶,更是重要文化資產;橋下的軟埤溪在日據時期整建頭前溪時,成為竹東排水道,雖然溪水並不乾淨,但一旁湧泉的水質清澈,勤儉的客家婦女便在此盥洗衣服、家庭用品,時至今日仍然如此,構築成人文情懷滿溢的生活景點。百年古蹟曉江亭、茶亭伯公、洗衫坑 見證客庄歷史文化 | 生活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2XKRcn4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曉江亭內的右側有一個像是五角造型的焚經爐。
由Google得知,那是石造的茶爐,讓過往旅客喝個茶水,古時候的人情味濃淡由此可知,去參觀時還不知道,以為那是土地公的火爐


百年候車亭「竹東曉江亭」 指定古蹟保存原貌
百年候車亭「竹東曉江亭」 指定古蹟保存原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texOd
新竹縣竹東地區唯一保留下來的輕便車停靠站-曉江亭,擁有近百年歷史,新竹縣古蹟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今天決議指定為古蹟保存。(記者廖雪茹攝)
2017-03-31 22:29:21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竹東地區唯一保留下來的輕便車停靠站-曉江亭,擁有近百年歷史,曾一度傳出所有權人有意標售,今天新竹縣古蹟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現勘及審議後,決議指定為古蹟,縣府將擇日公告,依法將維持原有風貌。
新竹縣古蹟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今天逐一踏勘竹北舊圖書館、竹東曉江亭、竹東甘屋渤海堂等3地,再由副縣長楊文科召集委員,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召開今年第1次古蹟歷史建築審議會議。
其中,曉江亭位在竹東鎮東寧路軟坡橋旁。軟坡橋原為一座簡單的過路橋,1921年由竹東上員崠甘承宗捐款建立石拱橋,地方人士配合捐款在橋邊建造一座茶亭,並命名為曉江亭;在過去交通不發達時,民眾仰賴輕便車出入,曉江亭成為輕便車的停靠站,也是目前竹東僅存的候車亭。
文化局表示,曉江亭分屬私人、土地開發公司及縣政府所有,去年初開發公司曾有意出售,但經文資人員訪查後也支持保存。審議委員認為曉江亭極具歷史價值,因此決議指定古蹟,依法必須維持原有風貌,不得任意破壞;但因年久失修,該局將展開細部調查等程序,向客委會爭取經費修復。
文化局說,甘屋渤海堂是在1916年建造,是甘承宗的住宅,現仍是甘家後代居住。甘承宗的叔父甘惠南為清光緒年間監生,甘承宗曾任第1任橫山鄉長,其女兒甘玉燕則為知名才女。甘屋是1棟兩層樓的傳統建築物,受到洋式建築風影響,橫屋擁有洋式拱廊,女兒牆施以草葉泥塑,木作十分講究,彩繪更是名匠邱鎮邦的作品;因形式特殊,且極具藝術價值,被列為竹東4大民宅之一。
文化局表示,審議委員支持甘屋保存,但因為有地主反對,先列暫定古蹟,6個月內完成審議程序。
竹北舊圖書館建築物原為竹北地政事務所,目前由竹北市竹義里集會所及社區活動中心使用中,由於所有權人縣政府有意標售,樹黨竹北市民代表許育綸提案保存,而備受矚目。
文化局表示,審議委員認為約50年歷史的舊圖書館,同時間公共建築物數量頗多,雖有公共使用的集體記憶,但並不罕見,且多次修建,原貌已有相當程度改變,屋頂已改鐵皮;在考量管理維護的財務規劃評估下,並不一定要由文化資產指定登錄方式進行保存。
對此決議,許育綸批評,縣府竟以財務規劃為由,干預文資審議;他認為至少應考量採取都更、設定地上權活化方式,而非輕易割捨精華區公有財產。
百年候車亭「竹東曉江亭」 指定古蹟保存原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texOd
甘屋渤海堂被列為竹東4大民宅之一,新竹縣古蹟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今天支持保存,並先列暫定古蹟,6個月內完成審議程序。(記者廖雪茹攝)
百年候車亭「竹東曉江亭」 指定古蹟保存原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texOd
新竹縣文化局表示,竹東甘屋渤海堂的建築彩繪是名匠邱鎮邦的作品,極具藝術價值。(記者廖雪茹攝)
百年候車亭「竹東曉江亭」 指定古蹟保存原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texOd
這棟曾是新竹縣立圖書館的建築物,土地為縣府所有,目前仍由竹北市竹義里集會所和活動中心使用中。(記者廖雪茹攝)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投書】你所不知道的「曉江亭」──曉江亭的文資價值 | 陳柏志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2VyR3QU
今年年初台灣的文化資產界,沉浸於「新北投車站歸鄉運動」的爭議中,媒體大篇幅的報導與各領域人士的言語攻防,一時之間,台灣的文化資產界似乎被「新北投車站化」。幸好,在一片爭執與喧嘩之中,還有一道好消息突破而出,那就是〈百年候車亭「竹東曉江亭」 指定古蹟保存原貌〉。
根據報導,曉江亭為竹東地區唯一保留下來的輕便車停靠站,擁有近百年歷史,位在竹東鎮東寧路東寧橋旁。1921年由竹東上員崠甘承宗開始捐款建立石拱橋,地方人士配合捐款在橋邊建造一座茶亭,並命名為「曉江亭」;在過去交通不發達時,民眾仰賴輕便車出入,曉江亭成為輕便車的停靠站,也是目前竹東僅存的候車亭。
然而,曉江亭被指定為古蹟的價值與意義比這更為深入。曉江亭座落於竹東鎮中山里東寧路二段55號,在其座落的基地周邊環境,需要探討的文化資產價值,須由包括曉江亭前方道路──「縣道122」、面向曉江亭左側以石頭拼組的「福德祠(茶亭伯公廟)」,以及福德祠旁軟坡溪上的「東寧橋」開始說起。
曉江亭正面。作者提供。
「東寧橋」石砌橋墩現況。作者提供。
「福德祠」現況。作者提供。
「曉江亭」的多重身分──茶亭、候車站與集散地
曉江亭所在的上公館地區,是竹東地區在開墾之初,由樹杞林街(竹東鎮)往內山地方的重要中繼站。縣道122最早為清代的「隘路」,日治時期逐漸成為由新竹通往竹東、大窩浪、北埔路線重要的官道。該道路於明治時期即舖設有輕軌系統,一方面方便台灣總督府控制與治理近山地區,一方面又能由山中擷取物資後運往港口。因此,縣道122在日治早期,就成為新竹至內山地區中,重要的客、貨運輸要道。尤其由新竹往竹東至山區方向的輕軌系統,就以樹杞林街為中心,是最重要的集散中心;而曉江亭座落的地點,即是竹東站(樹杞林站)之外最重要的一處招呼站。
此外,日人松岡富雄於大正6年(1917)改良傳統「樹杞林糖廍」,成為新式的「樹杞林製糖所」,其位置即是曉江亭座落的地點旁(今文林路179巷~202巷一帶集合住宅),使得該地區因而成為當時重要的人口稠集之處。曾任職橫山庄長的甘承宗(1883-1939,新竹員崠子甘家第20世,大正9年12月至大正13年之間受命任職竹東郡役所橫山庄長一職)為發展竹東的客、貨運輸,因而進行輕軌系統必經要道「軟坡橋」的改善,發起捐款,修建以石頭堆砌為主的「東寧橋」(石橋的承重力比竹木橋佳)。當時為完善客運系統而建造曉江亭,同時做為福德祠的茶亭及輕軌系統的候車亭之用。
昭和元年(1926)5月3日「東寧橋竣工」報導。資料來源:《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完善的「東寧橋」工程──橋、亭、祠
根據漢文《台灣日日新報》刊載,曉江亭於昭和元年(1926)5月3日,與一旁的東寧橋、福德祠一同竣工。整體工程原擬在1925年冬季落成,但因工事遲滯而延期。竣工前還向外徵集「東寧橋落成詩」,左右詞宗(評審)選取各15名佳作,並刻在石板上立於亭內。東寧橋以石塊壘砌,總長度約為21公尺,共計3個石拱,每個石拱跨距約為5公尺,距離水面高約3.2公尺。石橋本身寬約6.5公尺,橋面已於1970年拓寬為15公尺寬的雙線道路並鋪上石油瀝青,因此由橋上看不出來石橋的狀況。橋下旁有一洗衣坑,常見附近的婦女在此洗衣並閒話家常;走至橋下可見石橋形制完整,保持狀態良好,深具保存價值。
至於福德祠,當地人稱為「東寧茶亭伯公廟」,是以至少13塊石板組砌而成的土地公廟,下有數塊大石墊底。在《漢文日日新報》的報導中,福德祠與東寧橋、曉江亭屬同一工程系統,應是使用與東寧橋相同的石材,至今已逾90年歷史。其位置在軟坡溪畔,是客家文化中的「水頭伯公」,主要信徒圈約是中山里、中正里4-10鄰居民,目前並未設置管理委員會,相關廟務由中正里里長代理,廟務經費則是經過不定期的募捐所支應。
聽說福德祠在整修之時,會請一位擇日師親自到城隍廟去交「留任書」;直到今日,當地還保有如果要創建一座伯公廟時,也需要派員直接去城隍廟申請,才會有伯公來到任的習俗。福德祠為石板所砌之二坡水石砌小祠,內有木雕伯公神偶端坐在內,並無隔間與開窗。屋脊有精美的花卉雕飾,前後屋頂石板有細緻的擬筒瓦、雨滴造型石雕與雕花;正面左、右二側各刻有「福列三星首,德操五行尊」(外)與「福享千秋祀,德安四境民」(內)的二組對聯,門額上中書「福德祠」三個大字,並皆上有紅、綠、金……等色彩。廟中供奉一尊木頭雕刻而成的土地公,身披錦繡霞冠,並安置有紅色檯燈,外有一組石刻香爐,四季安享信徒香火。目前福德祠外有鐵柱、鐵皮搭建而成的屋頂,得以防風避雨及日曬,保存狀態良好,為當地居民除「惠昌宮」外重要的信仰空間。
大正10年(1921)台灣地形圖–紅圈處為曉江亭所在位置之範圍。資料來源:《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曉江亭」的文化資產價值──生活空間的集體記憶
曉江亭與鄰近的東寧橋是日治時期新竹至內山地區客貨運輸體系的一環,再加上福德祠,形成兼具傳統信仰空間與經濟發展過渡中重要的公共設施群,在超過90餘年的歲月中,成為地方人們心中重要的集體記憶,更是文化資產匯集地,在思考其文化價值時,三者必須一同觀看。
其中,福德祠作為客家文化的信仰中心,溪流、土地公廟與洗衫坑的環境形塑,得以呼應此地早已成為當地人們重要的生活空間。曉江亭與東寧橋則是見證日治時期,由竹東往內山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交通重要的集散地。這些地點見證竹東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時刻,加上建築材料的使用、造型精美、地方名人捐造與徵詩活動等多重意義,皆有不可再現的建築物價值。
「文化資產價值評估」機制的創建
曉江亭的古蹟保存工作,由於土地與建築物的所有權屬於私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於2010年曾試圖與地主協調,建議在當地社區規畫師協助下作環境整理,但以當時地主持分未明告終。2016年3月,因傳出非竹東人的第二代地主打算求售曉江亭土地,而恐面臨拆除;因此文化局與地主聯繫,設法守住在地人的共同回憶;再於2017年2月7日進行文化資產價值建造物現勘時,建議列冊追蹤與優先進行指定登錄程序。因此,為完整理解曉江亭的文化資產價值,在呈送新竹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之前,便委請文資專家進行初步的「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報告」,作為審核時的佐證與參考,最後取得委員們的認同而順利獲得古蹟身分。
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報告機制的建立,可讓文化資產本身的資料在審議中說話,提供不同專業領域的委員們一個理解與對話的平台;更可讓身為主管機關的文化局,免於只受單一審核機制的限制,以及在審核結果不符合社會輿論期待時,可以用專業及嚴謹的評估報告,作為解釋與整合意見之用,是具有一舉多得之創舉。而曉江亭的指定,正是在這樣的機制之下,通過古蹟審核的首例,具有其代表性與意義之所在。
(作者為中原大學文化資產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生;林口社區大學、大安社區大學講師、環保署文化保存類環境教育人員;長期關注與投身文化資產保存與教育工作。)
【投書】你所不知道的「曉江亭」──曉江亭的文資價值 | 陳柏志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2VyR3QU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文化資產導覽-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全球資訊網 https://bit.ly/3eCwqfI
新竹縣竹東鎮中山里東寧路二段55號
‧是否開放:    是
‧創建年代:    1926年
‧登錄理由:    曉江亭於1926年落成,由地方人士所捐建,是客家人提供過往路人停留休息之茶亭及輕便車站,為當時庶民公益性建築。其形式具西洋風格,結合本土工藝、泥塑,表現民間藝術品味。曉江亭與福德祠及旁東寧橋之建設有其時代價值,並深具地方集體記憶,見證竹東發展的歷史,至今仍是當地人士之生活空間。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1060103586號
‧公告日期:    2017/5/12
‧定著土地範圍:    竹東鎮中山段968、1122、1125、1126、1035、1036、1037、1038地號
‧歷史沿革:    
軟坡橋原是一座簡單的過路橋,於1921年時由上員崠甘承宗捐款建立石拱橋,地方人士配合捐款在橋邊建造茶亭,並命名為曉江亭(因朝東一早就照到太陽,又在軟陂畔,故曰曉江亭)。曉江亭規模並不大,在早期,一般民眾出入往來多倚靠輕便的腳踏車,甘氏家族(日治時期,甘家為員崠首富對竹東地區有其一定貢獻)與地方士紳遂捐款興建輕便車停靠站,即是往大窩浪、十八兒地區,進出竹東轉運站的第一處候車站。 
然而「曉江亭」的輕軌客運候車站功能,維持治昭和13年(1938)受到公車的發展而逐漸消失,貨運運輸功能最後於民國41年,才由卡車所取代。曉江亭除了建築風格特殊之外,也是來往路人停留休息的地點,見證著交通器具的發展變遷,頗具歷史意義是竹東僅存的輕便車站。
‧建築特色:    
曉江亭為一加強磚造式建築,外敷洗石子壁面,正面受當時洋風建築影響,採西式拱門造型、多利克風格柱子及泥塑的拱心石裝飾,深具巴洛克風格。
文化資產導覽-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全球資訊網 https://bit.ly/3eCwqfI


縣道122再繼續往山下走,便來到東寧路。市區裡想看的第一個景點「曉江亭」剛好就在東寧路上,而且這華麗的巴洛克式的古蹟,想錯過都很難。
  曉江亭是昔日的茶亭兼輕便車站,在功能盡失的今日還能保存下來,實在難得,但似乎可以再稍加整理並加上簡介。
  亭內後方牆上有一塊碑文,被伯公廟的簡介擋住大半部;右側則有堵起來的門,牆角堆了一堆雜物…嗯,看來涼亭的功能還在,但感覺變成誰家的客廳了…。
  曉江亭斜對面的東寧橋也是一絕~!若非有網友指引,車子開過去絕不會注意這兒有什麼文章!這裡的參觀重點在橋下,其一是看石拱的部分,其二就是看洗衫坑。我曾經在不少地方看過洗衫坑,但卻是第一次真的看到利用率這麼高的洗衫坑!對當地人來說應該是稀鬆平常的日常風景,對我來說卻是要帶點想像的不同生活方式。
 「南華里涼井」又是一絕,據說這口涼井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泉水終年不竭,而且水質不論乾旱、颱風來襲都相當清澈,是竹東鎮早期重要的飲用水源。只是,聽到 "涼井",應該任誰都不會猜到它長這樣子吧!
[新竹]竹東站-軟橋社區.員崠國小.竹東老街 @ 幸福駅町散策 :: 痞客邦 :: https://bit.ly/3fPq2Vk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員崠甘屋渤海堂】#竹東
#員崠甘屋渤海堂是縣內少有兩層的傳統民居,興建於1916年而於1923年(大正12年落成),是當時望族甘成宗的住宅,父親甘惠南是保正,在光復後,甘成宗為橫山鄉第一任鄉長。
    甘屋是一棟二層樓的傳統建築物,正身部份為二層樓,橫屋為一層樓,正身為傳統形式,橫屋部份則加上洋式拱廊,女兒牆施以草葉泥塑,是受到大正時期流行的洋式建築影響,因形式特殊,日治時期也與竹東市區的彭宅信好第、彭宅隴西堂以及蘇式武功堂併稱為 #竹東四大名宅。於2001年獲得新竹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
在四合院右側,有後續加蓋的房舍,可以看得出接縫以及紅磚工法與原件物在長短和縫隙上有差別,而根據附近的甘家後代口述,一旁的祠堂原先也都是住屋,早年人丁非常興旺。而整個紅屋到一旁的甘家水池,都是歷史文物保育的範圍。 而甘家的盛大還可以從室內庭園看出,在紅瓦屋中圈有一個室內庭園,現今已被樹木/果樹佔領。
   而一旁可以看到白色大石,是早年甘屋前方的地板,從中國大陸運來的大石,但因為陸續有破損,而在後續從鋪,並將大石在一旁做保留。
[甘家與員崠]
清代時員崠除農業生產之外,製腦與製茶也相當興盛。於1860年以後,臺灣開港,對茶、糖、樟腦的需求量大增,竹東成為樟腦重要集散地之一,設置「腦市」。於光緒年間金惠成彭家捐出土地,由甘氏宗族的甘惠南主導,興建員崠子三元宮,除了作為在地信仰中心,也作為製腦料墾民樟腦的集會場所。於日治時期員崠子因石油天然氣的開採,相關辦公處所與職工宿舍也隨之興建,即俗稱的資源莊,是一個非常完善的獨立住宅社區。此外,一方面為「喚起職員敬神觀念、涵養國民精神」,另一方面為祈求油田開採順利,昭和10年(1935)於現員崠國小內,由甘氏宗族提供土地,與在地仕紳共同創建員崠山神社。 員崠的發展可說是歷經了從農林業生產轉型到工業生產的歷程,其中甘氏家族更是扮演著推動地方發展的重要角色。
    甘屋尚有後代居住,前往參觀請注意安寧勿打擾。 其實一走進去,狗就會開始叫了,每次去都吵到主人實在不好意思…
新竹竹東懷舊篇 | Facebook https://bit.ly/3t6skn1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竹東神社  ,芎林公學校  奉工照 。照片由  劉明財先生  掃描  提供。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員崠地區的首富-甘家渤海堂在新竹縣是罕見的客式洋房,正身為二層樓傳統客家式建築/竹東四大民宅-甘氏「渤海堂」與彭氏「信好第」、「隴西堂」、蘇氏「武功堂」並稱新竹縣竹東四大民宅 :: https://bit.ly/34KQGan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的輕便軌道的停靠站+茶亭)   https://bit.ly/2z8fA7T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竹東 甘屋 渤海堂
新竹縣十大古宅之一
1916年興建1923年 /大正12年落成
北部難得一見兩層樓的合院老屋
一樓桁樑與二樓簷口通廊棟架
均為擂金彩繪大師邱鎮邦的作品
筆法細膩活潑生動極富藝術價值
其他牆面運用灰泥彩繪技法
呈現多種幾何圖案也非常精彩
左右橫屋拱廊結構,西洋廊柱和洗石子女兒牆是大正時期常見的街屋形式,內外整體融合了漢式、西式、日式的多元風格,是一棟在地方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座標建築
(2) 新竹竹東懷舊篇 | 竹東 甘屋 渤海堂 | Facebook https://bit.ly/3OHKrNl


「竹東甘屋渤海堂」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調查研究報告PDF
https://e.pcloud.link/publink/show?code=XZOcsBZmHIqeve2Xry2skm5riEOuuJd9pgV


竹東古蹟「甘屋渤海堂」整修 竹縣4文資設計、監造案決標
新竹縣擁有百年歷史的縣定古蹟竹東甘屋渤海堂,被視為竹東四大民宅之一,兩層堂屋和橫屋西式弧形拱廊的建築形式,為縣內唯一。(記者廖雪茹攝)
竹東古蹟「甘屋渤海堂」整修 竹縣4文資設計、監造案決標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CGRCF
2023/08/17 22:20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擁有百年歷史的縣定古蹟竹東甘屋渤海堂,被視為竹東四大民宅之一,2層堂屋和橫屋西式弧形拱廊的建築形式,為縣內唯一;縣府文化局近日啟動修復及再利用工程設計案,後續將爭取經費整修,期讓民眾有機會認識這座獨具特色的古蹟。
文化局表示,位於竹東鎮員崠的甘屋渤海堂,1916年左右建造,現仍由甘家後代居住,2018年11月公告為縣定古蹟。甘家是竹東有名的家族,後代中,甘承宗是首任新竹縣橫山鄉長,他的女兒甘玉燕為知名才女,叔父甘惠南則為清光緒年間監生。
甘屋為漢式合院傳統建築,混合和風洋式建築外觀風格,堂屋為兩層樓,橫屋有西式弧形拱廊,女兒牆施以草葉泥塑,木作十分講究,彩繪更是名匠邱鎮邦的作品;因形式特殊且極具藝術價值,被列為竹東四大民宅之一。
文化局表示,除了甘屋渤海堂,歷史建物內灣派出所的修復及再利用設計委託技術服務案,近日分別以218萬及200萬決標,明年中結案後將向中央爭取工程案的補助計畫;另外,縣定古蹟關西分駐所(第3期)、歷史建築竹北東平問禮堂的工程監造及工作報告書案,也各以320萬、300萬決標,兩案將接續辦理工程發包。
前竹北市民代表許育綸說,有越多民眾關心文化資產,文化局推案越多,有越多老屋修復開放的案例,所有權人信任度才越高,期待啟動文資保存的正循環。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近日啟動縣定古蹟竹東甘屋渤海堂修復及再利用工程設計案,後續將爭取經費整修,期讓民眾有機會認識這座獨具特色的古蹟。(記者廖雪茹攝)
竹東甘屋渤海堂的建築彩繪是名匠邱鎮邦的作品,極具藝術價值。(記者廖雪茹攝)
竹東甘屋渤海堂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的建築彩繪是名匠邱鎮邦的作品,極具藝術價值。竹東古蹟「甘屋渤海堂」整修 竹縣4文資設計、監造案決標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CGRCF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mbasic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歷史建築的曉江茶亭,旁邊是東寧橋,東寧橋以前就叫做軟埤橋,

因為這裡曾經有個軟埤,
這一帶就叫做軟埤仔。(1) Facebook https://bit.ly/3QPD1Zy

看相片    (1) Facebook


北埔線及竹東線輕便軌道 北埔線輕便軌道

日治時期新竹茶葉運輸-安咸線、北埔線及竹東線輕便軌道圖新竹輕便鐵道(古代捷運)地圖 - Google 我的地圖 https://bit.ly/3R4NQXo
圖為安咸線、北埔線及竹東線輕便軌道圖,拍攝於新竹縣峨眉鄉富興茶業文化館(前身是富興製茶工廠),富興製茶工廠是日治時代由富興村曾姓家族所興建(民國33年),2006年(民國95年)被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於2011年(民國100年)修建完成,致力於辦理導覽體驗及各類茶葉推廣活動。
  清朝末年,桃竹地區的茶葉運送多仰賴挑夫挑至特定地點(如大溪、新竹等)後,盤商透過河運、海運等方式送抵淡水、臺北大稻埕進行茶葉精緻包裝,透過茶葉審查與調製,進行茶葉品質管控,再透過淡水河運送至淡水港銷往國外。
  日治時期輕便鐵道的鋪設,取代河運、海運,對於新竹地區的茶葉運輸幫助很大,例如如安平鎮-咸菜硼的「安咸線輕便鐵道」與竹東-北埔的「北埔線輕便軌道」,讓茶葉運輸更加便利與快速。日治時期新竹茶葉運輸-安咸線、北埔線及竹東線輕便軌道圖-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sL9CWH

53. 日治時期新竹茶葉運輸-安咸線、北埔線及竹東線輕便軌道圖

風中的甜蜜記憶:新竹糖廠的歷史點滴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beipu.2222.idv.tw【北埔人的原鄉情懷】

北埔開隘百年祭 (2)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拍攝方向北埔市街圖 (1)

beipu.2222.idv.tw【北埔人的原鄉情懷】

新竹輕便鐵道(古代捷運)地圖 - Google 我的地圖 https://bit.ly/3R4NQXo


新竹輕便鐵道(古代捷運)地圖 - Google 我的地圖

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1923年竹東甘屋渤海堂+1925年竹東曉江亭(竹東通至五峰

新竹輕便鐵道(古代捷運)地圖 - Google 我的地圖 https://bit.ly/3R4NQXo

新竹輕便鐵道(古代捷運)地圖 - Google 我的地圖


新竹糖廠-新竹─湖口波羅汶-五分車路鐵道-帝國製糖新竹製糖所(原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日治時期新竹其實也曾擁有輝煌一時的製糖工業,甚至催生了新竹農產加工業的雛形。新竹糖廠所在地,就位於現在的巨城購物中心,從糖業、化工廠,再到商場百貨,見證了歷史長河下的產業變遷/在「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號召下,蔗糖晉升為台灣農業最大宗的外銷物產-台灣糖業是日治時期殖民地經濟政策最成功的部份之一推動了台灣化工產業的萌發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新竹客運前身為1919年開業的台灣軌道株式會社。桃園客運的人力輕便鐵道站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