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殖列傳/姜太公被封在營丘時,那裏本來多是鹽鹼地,人煙稀少,于是姜太公便鼓勵婦女致力于紡織刺綉,極力提倡工藝技巧,又讓人們把魚類、海鹽返運到其他地區去,結果別國的人和財物紛紛流歸于齊國,就像錢串那樣,絡繹不絕,就像車輻那樣,聚集于此。所以,齊國因能製造冠帶衣履供應天下所用,東海、泰山之間的諸侯們便都整理衣袖去朝拜齊國。後來,齊國中途衰落,管仲重新修治姜太公的事業,設立管理財政的九個官府,使齊桓公得以稱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32ticI7
----------------
少年子弟斷不可令浮閒無業
中國人的財富觀念----PDF------------ https://is.gd/l67jei
----------------
“貧賤而有業,則不至於飢寒;富貴而有業,則不至於為非。
人之有子,須使有業。貧賤而有業,則不至於饑寒;富貴而有業,則不至於為非。凡富貴之子弟,耽酒色,好博奕,異衣服,飾輿馬,與群小為伍,以至破家者,非其本心之不肖,由無業以度日,遂起為非之心。小人贊其為非,則有餔啜錢財之利,常乘間而翼成之。子弟痛宜省悟。
貧賤有業不至於饑寒富貴有業不至於為非
人之有子,須使有業。 貧賤而有業,則不至於饑寒;富貴而有業,則不至於為非。 凡富貴之子弟,耽酒色,好博弈,異衣服,飾輿馬,與群小為伍,以至破家者,非其本心之不肖,由無業以度日,遂起為非之心。 小人贊其為非,則有��啜錢財之利,常乘間而翼成之。 子弟痛宜省悟。
【注釋】業:職業。 不肖:兒子不似先輩,常指兒子不成器。 贊:輔助。 翼:輔助。
【譯文】人有兒子,一定要使他從事一種職業。 貧賤人家的子弟有職業,就不至於陷進饑寒;富貴子弟有職業,就不至於為非作歹。 凡是富貴子弟沉于酒色、好賭博、變換奇裝異服、炫耀車馬、與一批小人為伍,以至於招致破家的原因,不是他們成心不成器,而是由於他們沒有固定職業來打發時光,於是就動起了做壞事的念頭。 小人説明他們為非作歹,就是為了從中謀取錢財之利,常常見縫插針地促成他們進行破壞。 子弟應該深切反省和醒悟。
【評析】職業是集中和串聯勞動價值的生命線,是實現人生抱負的唯一進路,是謀生最起碼的手段,也是充實生活和釋放精力最健康的管道。 富家子弟沒有生活和生存的壓力,他們考慮的是如何盡情享受生活的問題,難免會因變換玩法而違法亂紀。 只有選擇一門職業或學業,才能把他們的旺盛精力和時間吸納到學習和創造的軌道,隨著這條軌道不斷向縱深推進,不僅能使他們的精力和時間斷然與玩樂生活做出切割,而且還能帶動現在的生活和已有的事業一同獲得充實與進步。 否則,富貴而無所事事的生活會空虛得六神無主,而在人世間,除了學習和創造以外,不存在沒有代價的快樂。袁氏世範/卷之上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bit.ly/2Pmrnol
-------------------------
農工商虞
「商不出則三寶絕」中的三寶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史記·貨殖列傳》.
原文作:「《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今本《逸周書》無此句.
一般認為,在司馬遷的引用中,第三句和第四句的順序顛倒了.所以,所謂「三寶」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農所出的「食」,工所出的「事」和虞所出的「財」,只有有了商,這三者才可以互相交流,在天下流通.
-------------------------
原文作:「《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今本《逸周書》無此句。
一般認為,在司馬遷的引用中,第三句和第四句的順序顛倒了。 所以,所謂「三寶」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農所出的「食」,工所出的「事」和虞所出的「財」,只有有了商,這三者才可以互相交流,在天下流通。
「商不出則三寶絕」中的三寶是什麼意思_ —— 這句話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原文作:「《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今本《逸周書》無此句.一般認為,在司馬遷的引用中,第三句和第四句的順序顛倒了.所以,所謂「三寶」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農所出的「食」,工所出的「事」和虞所出的「財」,只有有了商,這三者才可以互相交流,在天下流通.
商業不興 則三寶絕什麼意思—— 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出自《逸周書》(又名《周書》、《周志》、《汲塚周書》).譯文:農民不生產出來糧食,食物就要匱乏,工匠不生產出器物,勞動與生活就要陷於困厄,商人不進行流通,那麼糧食、器物、財富就要斷絕,虞人不開發山澤,資源就會缺少.注:虞 : 山澤資源. 虞人 : 從事山林水澤資源的人.三寶 : 糧食、器物、財富.
「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是什麼意思? —— 「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序》.三寶:糧食、物品、財富.虞:古代掌管山澤的人.意思是:如果商人不做買賣,糧食、物品和財富就無法流通;如果掌管山澤的人不開發利用資源,那麼財富就會減少.說明商業流通是十分重要的.
「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 請問那時「三寶」指的是哪三寶? —— 呵呵,搜一下,三寶分別是:食、事、財
《史記?貨殖列傳》載:「《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財匱_ —— A.西周實行「工商食官」
《史記·貨殖列傳》載:「《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財匱少則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 司馬遷認為A.西周時期實行「_ —— D 試題分析:分析題幹,材料的意思是:農民不生產出來糧食,食物就要匱乏,工匠不生產出器物,勞動與生活就要陷於困頓,商人不進行流通,那麼糧食、器物、財富就要斷絕,資源缺少,山澤就不能得到開發...
英語翻譯「農不出則乏其食,丁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則山澤不辟矣」_ —— 農民不生產出來糧食,食物就要匱乏,工匠不生產出器物,勞動與生活就要陷於困厄,商人不進行流通,那麼糧食、器物、財富就要斷絕,虞人不開發山澤,資源就會缺少.
抑商,則斷三寶,求詳細—— 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 三寶指糧食器物財富
---------------
《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詞解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詞解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詞解。」財匱少而山澤不辟詞解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詞解,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詞解,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詞解封於營丘詞解,地潟鹵  詞解,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詞解,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繈詞解至而輻詞解湊  。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詞解斂袂  詞解而往朝焉。其後齊中衰,管子詞解修之,設輕重九府詞解,則桓公詞解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詞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彊至於威、宣詞解也。
譯文
《尚書》中的《周書》說︰「農民不生產,就會缺乏糧食;工匠不生產,就會缺少器具;商人不經營,糧食、器具、資本這三寶就會斷絕;管理山澤的人不生產,社會財物就會缺乏。」社會財物缺乏,山林川澤中的資源就不能開發。這四者是百姓衣食的來源。來源大就富足,來源小就貧窮。對上可以使國家富強,對下可以使家庭富足。處貧或致富並非掠奪或賜予而成,聰明的人自然有餘,愚笨的人不足。因此姜太公被封在營丘時,土質鹽,百姓很少,於是他鼓勵婦女紡絲織布,極盡巧技,流通魚鹽貿易。這樣,人民、財物盡歸其有,錢財源源而來,歸附的人很多,如同車輻湊集於車轂一樣。因此,齊國人生活富裕,衣冠楚楚,甲於天下,因而渤海、泰山之間各諸侯國都收斂衣袖,恭恭敬敬地來齊國朝拜。後來,齊國中衰,管仲修訂太公的政策,設立輕重九府,齊桓公因而稱霸天下,多次會合諸侯,匡正天下;而管仲亦有建築華麗的亭台樓閣,雖然地位只是天子的陪臣,卻比諸侯國的國君還要富有。因此,齊國富強的局面,一直維持到威王、宣王。
----------------------
貨殖列傳序
朝代:兩漢
作者:司馬遷
原文: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爲務,挽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誇矜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 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夫山西饒材、竹、旄、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錫、連、丹沙、犀、玳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 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較也。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徵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
《周書》 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闢 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 封於營丘,地潟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 繦至 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閒斂袂而往朝焉。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於威宣 也。
故曰: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執益彰,失執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壤壤,皆爲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 之民乎!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老子說:“古代太平之世達到極盛時期的時候,雖然鄰國的百姓彼此望得見,雞犬之聲彼此聽得見,但人們各自以爲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習俗最安適,職業最快樂。以至於老死也不相往來。”要是誰以此爲目標,而在近代去塗飾堵塞老百姓的耳目,使他們再回復到往古的時代,那就幾乎是行不通的了。太史公說:神農以前的事,我已無從考知了。至於《詩經》、《尚書》所記載的虞、夏以來的情況,還是可以考知的:人們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聲、色之樂,嘴裏要吃盡各種美味。身體安於舒適快樂,而心裏又羨慕誇耀有權勢、有才幹的光榮。這種風氣浸染民心已經很久了...
影響與傳播
更多
作者:佚名
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待司馬遷在貨殖列傳裏表達的經濟思想,無論如何讚譽也不爲過。作爲一個歷史學家,司馬遷還具有那麼清晰的經濟自由的思想,他關於經濟活動以及商人的看法對當下中國也是有極大借鑑意義的。在政府和民間經濟的關係上,像“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這樣的觀點在時下中國聽來也有振聾發聵之感。
司馬遷的這個經濟自由的思想影響了歷代中國人,並且還會繼續影響下去。他的民本的思想以及對商人求利平和開放的心態,已經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很重要的一部分。這是中華民族的財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