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賞花燈的起源-追溯漢武帝禮敬太一神-正月十五夜稱「元宵」,又稱「上元」、「元夕」、「燈節」,點燈慶上元、慶元宵的風俗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人們通宵燃燈,相傳開始於漢朝,聯繫到對神的信仰。宋人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記載上元節燃燈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沿襲了漢代祭祀太一神的遺風,從黃昏燃燈直到天明的古俗-在道教中尊奉太一神為「萬仙之司主」[4],尊稱為上元君、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並以正月十五日為天帝的誕辰,稱為「上元節」。在這一天,「天官賜福」給人間虔誠、善良的人。人們在正月十五日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燈火日以繼夜,光明萬丈漢明帝燃燈敬佛-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漢明帝於是下令,宮中和寺院在正月十五夜時一律「燃燈敬佛」,火樹銀花,光華萬千。吳彬《歲華紀勝圖-元夜》,畫宋代元宵高5、6層的鰲山燈,氣勢恢弘,每一層中各有機關-最早的元宵(元夕)詩歌詠:「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詩畫說元宵花燈歷史 法輪天上轉花焰萬枝開 | 元宵節 | 元宵詩 | 元宵名畫 | 大紀元 http://bit.ly/2vWASnp

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


賞萬家燈火,從《上元燈彩圖》看明朝時期的民俗風情
元宵節又名上元節、小正月、元夕、天官節或燈節。感覺古人真的很會起名字,對於元宵節的每個別名讀起來都感覺特別有韻味。就像我們元宵必吃的湯圓一樣,軟軟的、糯糯的。奈何元宵節剛好在正月十五,過完年不久,而對作為學生的我們而言,每年的元宵節也都只能在學校度過了。雖然在學校過元宵節也是別有韻味,但當我看到《上元燈彩圖》這幅畫時,卻被古人過元宵節那種氛圍歲所吸引,越看越是對古人滿滿的羨慕。
上元燈彩圖局部
在古代度過我國的傳統歲時節日,那可是相當盛大而又有氛圍的,可不像如今傳統節日的味,一年過的比一年淡。古人對儀式感是特別看重的,簡單從古時的元宵燈節就能看出。羨慕歸羨慕,而我今天想透過明代金陵《上元燈彩圖》,來對明朝時期的元宵節的民俗風情做一番探討。
這幅長達2米,高0.26米,地位堪比《清明上河圖》的曠世神作,作者屬欄居然是不詳,看到這裡我我有深嘆一口氣,真想知道能將當時之地——南京夫子廟元宵節期間的街市景觀如此惟妙惟肖的繪畫出來的是何之人。然而,莫說認識他了,就連名字也不能得知啊。細緻從全畫景色來看,就可知明朝中葉時期的金陵城是何等的富饒之地。而透過這幅畫,我們除了能感受到當時金陵的繁榮之外,對於我們後人認識明代上元節文化也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更能使我們體會出其中所散發出的濃濃的我國古代民俗風情。
一、《上元燈彩圖》中風俗民情的展示
《上元燈彩圖》的作者便是我們更深入透徹的認識當時明代上元節民俗認知的媒介。在他的筆下,明朝時期金陵城的上元燈會浮現於眼前。雖然只能看到作者所截取的一小部分上元燈會的特定區域,但其中所展示的特定人群,和燈會中所特有的娛樂民俗活動一樣不少。其中上元燈節的喧囂狂歡,人們其樂融融的景觀也躍然於紙上。花燈掛滿了整個金陵城,街上人頭攢動,有放花燈許願的,有猜謎語的,真是好不熱鬧。這上元燈節在古代而言,可謂是一年四季之中最熱鬧、最狂歡的一天了。而在這一天裡官府甚至「不禁夜」,這一天的隆重性顯而易見。
對於元宵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花燈。從高樓望向街景,漫城燈海,火光沖天,景色之美不言而喻。查閱明朝金陵城的相關資料,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這是一座文化氛圍相當濃郁的城市,這裡也聚集著各類文人雅士,飲酒、品茶、作詩,真是別致又雅致。這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透過這場花燈節又顯露出許多明朝時期的特色民俗風情。有彩燈花燈,賞花觀鳥,古玩貿易等等,數不勝數,這些都是明代的民俗風情展示。
細觀《上元燈彩圖》,內有熱鬧非凡的街景,人群熙熙攘攘,三孔內橋上人頭攢動,平民百姓三三兩兩,結伴而行,路上行人三教九流各色與中,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歡樂。街頭店鋪無不張燈結彩,街頭流光溢彩,處處散發著節日的歡樂喜慶氛圍。街頭雜技各具特色,路上行人停留圍觀,人群中不時傳來陣陣喝彩,煙花爆竹聲聲入耳,小孩嬉戲打鬧,笑聲不斷,如此盛景堪比過春節,而熙攘天下又何處不充滿著民間生活樂趣呢。
二、從《上元燈彩圖》看萬千燈火,我們的祖先為何如此重視點燈?
火光即希望。自古以來,火不僅能給人帶來溫暖,更是人們在艱難生活中的希望。數百年來,我們的祖先都把對火光的渴望轉化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寄寓。在《儀禮·覲禮》中有這樣一句話:「祭天燔柴」。由此看來,我們的祖先比較喜歡火,火光可以驅散黑暗帶來希望,而祖先們又將這種喜愛推之於天神,感覺,這麼好的東西,神應該也會喜歡的吧。
在《上元燈彩圖》中彩燈是一大亮點,雖然我們直接看平面圖,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但秦淮燈彩卻絕對是金陵城本土的一大特色民間藝術之一。透過《上元燈彩圖》我們可以真實的,直觀的感受到金陵民間花燈藝人的絕佳才能和風采。據說,僅在明代時期,秦淮河的花燈品種就達兩三百種,且各具特色,美不勝收。秦淮燈彩之盛天下所無,果真名不虛傳。
元宵節的燈海更是直觀的表達出人們對於火的喜愛,對於燈火的追求。簡直是花燈爭奇鬥豔,燈火紛繁的使人應接不暇,恍若仙境。而《上元燈彩圖》中所呈現的花燈,更是對明代元宵花燈節花燈民俗的真實體現。
上元燈彩圖局部
總結:
《上元燈彩圖》這一絕佳作品,不僅將明朝時期的繁華盛景展示的淋漓盡致,更是將明代金陵城的本土風土民情,風俗特色展現的一覽無遺。不僅為後人了解研究明代的社會風俗民情提供史料依據,更是進一步的豐富了金陵本土特色文化的研究內容。其中不但富有十分濃郁的民間生活特色情趣,而且更蘊含著極其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其中所蘊含的學術價值非比尋常,而這幅《上元燈彩圖》也是完全可以同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一畫卷所媲美的。
但只可惜,這幅絕世佳作作者不明,而這一原因,也導致了它一直被埋沒於民間。最後直至2015年1月份才被有識之士所「救」出,才得以在杭州展出。但總的來說,好在一直沒有被埋沒下去,這也剛好印證了一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gp3enjl.html


媲美清明上河圖的另一張國寶 媲美清明上河圖的另一張國寶
上元燈彩圖生動描繪明朝社會型態 媲美清明上河圖的另一張國寶
媲美清明上河圖的另一張國寶 http://bit.ly/2HdPwcc
上元燈彩圖是由佚名的畫師所繪製,成畫的時間大約在明朝(1368-1644)的中晚期,主要描繪明朝南京地區,元宵節期間的街市景致,在畫中我們看到市集裡琳瑯滿目的各色燈籠總結了新年的歡樂氣氛。北京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資深研究員楊新認為《上元燈彩》成畫於明朝的萬曆至天啟年間(1573-1627)屬於風俗畫和人物畫的範疇。
這幅畫有數個特徵可協助我們判定它的年代歸屬。畫中人物的服飾為其一,例如畫中官吏的帽子即屬於明朝官員服制;另外畫中有些有錢人穿著當時流行的紅鞋。雖然有許多衛道人士大加撻閥,男性穿紅鞋在明朝晚期蔚為風潮。紅鞋原為女性的鞋子,穿在三寸金蓮上特別引人。但是在明朝晚期有許多男性,特別是位居高官者,都踰越男女服飾的界限穿起紅鞋。這在晚明的其他畫作中也可以找到例證,包括寺廟的住持和皇帝的肖像畫顯示他們也都穿起了紅色的鞋子。
第二個明朝的特徵是眼鏡的出現。畫中有兩個人帶著眼鏡,一副是雙眼眼鏡,另一幅是單眼眼鏡。眼鏡的發明大約是在西元1290年的意大利。在十五世紀的中期左右傳入中國,當時是波斯人進呈給中國皇帝的貢品。大約在一百年後,才變成在中國市場上找得到的商品,雖然它的價格仍然很昂貴。到了晚明,中國本土切割鏡片的技術也日漸純熟,在南方的杭州甚至變成了眼鏡的製造和出口中心,出口的目的地主要為日本。 媲美清明上河圖的另一張國寶
這幅畫可說比當時的詩詞、歌曲、戲劇、雕塑、刺繡等其它藝術型式,更生動完整地記錄了南京元宵節慶的熱鬧及繁榮。因此,中國著名書畫專家徐邦達特別在題跋上讚賞《上元燈彩圖》足以媲美北京故宮的清明上河圖。媲美清明上河圖的另一張國寶 http://bit.ly/2HdPwcc


元宵節 (華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


----

太平春市圖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

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

太平春市圖,竟有布袋戲?


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

元宵節 (華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風俗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公」卻不是最高階的神明,最高階的是「太上老君」,全稱「一炁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太上老君沒有誕辰,因為祂「無始無終」,而且「永生不滅」。最大神明不是玉帝 https://bit.ly/3Lwymbp

元宵節禮敬太一神(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漢代祭祀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