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6840700_e76ae42467_b-300x1912020-01-30_121804

從排隊看國家文化!為什麼英國人連搶劫都要排隊,中國人卻擠破頭也要插隊?排隊文化
Posted on2017/04/26 鄭 伊真
從排隊看國家文化!為什麼英國人連搶劫都要排隊,中國人卻擠破頭也要插隊? | BuzzOrange http://bit.ly/2RWzTuS
之前去饒河夜市逛逛,想說去吃位在捷運站出口前大名鼎鼎的藥燉排骨。這間店雖小,排隊人龍總是長至一個街區,那天,我等了快一小時,終於得到角落的一個位置。此時,一位中國大媽拉著一位小女孩,「咚!」一聲急急在我身旁坐下。店員告訴她必須要排隊,不能佔位子;但她說她老公已經在隊伍上,臉色甚是為難。說到最後,看看店員也看看我,扭不過店員,拉著還在隊伍的先生氣呼呼地離開。
這樣的故事在台灣一定很常見。在觀光名勝地區,你會看見陸客拿著千元大鈔,無視排隊長龍直接穿越跑到攤販面前,告訴小販他要一根香腸。看著眼前如此「霸氣」又無理的行為當下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有些小販會強硬指著隊伍尾端,請他排隊;有些小販只是對著好好排隊的人群不好意思點頭微個笑,雙方心知肚明禮讓這種傲慢行為。
事實上,各國的排隊文化各有差異,許多國家公民是出了名的排隊專家,像是日本、英國、美國、又或是歐洲各國, 通常出現在個體性較強的國家 ;然而,有些國家實在不怎麼注重排隊禮儀,比如中國。
排隊是種浪漫 — 英國
在英國,排隊藝術早已成為公民核心,他們也是世界上最喜歡排隊的民族之一。雖然辦事效率不高,但每個人不用擔心因為人太多而享受到較差的待遇,看 2011 年英倫暴動時,排隊進入便利商店搶劫的暴民,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就連搶劫都遵守著排隊禮儀。
根據文獻資料顯示,英國人喜歡排隊不是天然形成,而是源自於戰爭或飢荒。
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每位家庭必須要領受食物配給,因為是剛剛好的,所以只要遵守規矩,每個人都可以領到不多但足夠的糧食,因此, 他們極度反感插隊行為。 曾經,發生一位男人因為插隊領麵包,被另一人打死的案件,最後法官判決:打人的人無罪。這樣的例子, 我們可以看到英國對排隊禮儀的重視,以及強調個體利益、高度不侵犯他人權益的意識。
Xiaojun Deng CC licensed
用擠的也要擠進去 – 中國
另一個極端的反例,就是中國的 插隊文化 。中國一直強調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但最基本的排隊都做不到。
這是因為中國是群體社會,權力與好處通常都是「權貴」把持著。中國老百姓看病要排隊,但官員不用堵在醫院門口就有優質服務,還有公費醫療,排隊是給小老百姓的「特別優待」。
於是中國特權體制養慣了這群階級人士,出國插隊看起來也不是那麼不合理。
此外,中國雖地大物博,平均一人可享受資源其實非常少,因此他們必須用「搶」的才可以得到。 這就像是生活在一個大家族,你有 10 個堂兄弟姊妹,要怎麼搶年菜,各憑本事。在中國,我們甚至還可以看到「人黏人 」的排隊景象,那是因為就算要排隊,也不能讓別人插隊。
排隊也意味著要約制與管束。 中國人雖奴,但自己的權益不能被剝奪。在大陸的教育裡,從小就被教導著「不能乾等,等著肚子餓」。歷史中在中國發生許多被掠奪的事件,比如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又或是世界大戰,被剝奪久了,中國也會害怕。只好一直快、一直趕,似乎深怕錯過幾秒,幾十億的資產就會從手中憑空消失。被人約制與管束的日子不好過,中國人因為過去的環境與文化,經歷那段歷史的苦痛,才出現如今全球詬病的插隊文化。
排隊是種文化區隔
排隊看起來是件小事,卻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發展狀況、樣貌以及價值觀念。研究顯示,排隊是種「利他主義」的展現,也能促成團體社會的發展,尤其在公平競爭的社會裡,排隊文化可以讓社會更加穩定。
英美大國強調個體主體性,他人利益不可侵犯;中國強調團體倫理道德,因此要在團體中求生存找出一套掠奪型的求生法則。
在台灣,排隊文化也是赫赫有名,但台灣人排隊不如英國人優雅,不如中國人強悍,而是一種 盲從心理 ,哪裡大排長龍就一定要排一下乾過癮;然而台人有秩序的排隊文化也備受國際好評,或許這正是過去受日本文化薰陶,才得以發展出如此系統性的國民禮儀。
排隊孰優孰劣,無人可妄加判定, 但我想最重要的前提,是必不能影響他人的權益。 就算在競爭激烈的中國也是一樣, 因為 社會發展的核心並不是掠奪, 而是和睦與合作,有秩序下的社會遠比法治外的亂世還要安全許多。 下次等廁所中國大媽又來插隊時,就算不滿,也許自己也可以幽默的說:「唉呦一定是大媽年紀大了,膀胱憋不住連廁所都要搶,呵呵幸好我還年輕。」(沒啦,開玩笑的)從排隊看國家文化!為什麼英國人連搶劫都要排隊,中國人卻擠破頭也要插隊? | BuzzOrange http://bit.ly/2RWzTuS


麥當勞之亂 學者:凸顯了現階段的台灣「環境因素」---排隊文化
By 經濟日報, www.managertoday.com.tw查看原始檔九月 1日, 2018
台灣麥當勞為了慶祝羽球球后戴資穎在亞運奪金,昨(31)日祭出大麥克限時買一送一的優惠,因民眾踴躍支持,幾近中午各店大麥克幾乎都快賣光了,麥當勞宣布大麥克售完就改為全主餐單點買一送一,直到深夜 11 點多部分店家仍大排長龍,網友說這是「麥當勞之亂」。
為此,麥當勞罕見的在今(1)日一早緊急宣布,上午 10 點 30 分之後,大部分餐廳都暫停營業,只有百貨、賣場、學校、交通轉運站相關類型的餐廳營業,明(2)日上午 6 時起早餐時段將陸續恢復營業。
麥當勞今日罕見緊急宣布暫停營業一天,全因昨日全台瘋搶大麥克,以及各主餐漢堡。麥當勞表示,平日大麥克單店平均銷售量約數十個,但昨日全台 396 間店,平均都售出近千個,部分門市甚至出現約有百倍的爆量成長。
台灣麥當勞表示,「民眾的熱情,實在出乎預期」,但由於原物料供應不及,再加上體恤員工,因此決定大部分餐廳都暫停營業。同時,昨日計時員工的時薪將雙倍計算,而正職員工則可擇日補休。
但,商研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副所長李世珍表示, 從「499 元之亂」到這次的麥當勞大麥克買一送一,皆明顯看出企業總部在規劃行銷活動時,都未先與第一線營業端進行充分溝通,才會發生食材供應不及、人員調度等問題,這是需要檢討的部分。
此外,李世珍還指出,這種全民瘋搶便宜的排隊行為,也凸顯了現階段的台灣「環境因素」,景氣不好,哪有便宜就往哪裡去,以及社群經濟效應下,消息一出,大家根本先不管它是真的,還是假的,就先廣傳,所以瞬間就可能會造成超乎預期的人潮。
因此,出現有民眾抱怨排了好久的隊伍,不但大麥克沒有,其他主餐也只剩下兩、三種選擇,也有人說員工臉很臭,但也有自稱是凌晨 6 時上班到隔天3時下班的員工留言,上午 10 時半客人就開始排到門口,牛肉餅一箱一箱拿出來煎,四個煎爐全部下牛肉餅,他一天就下了 1500 多片牛肉餅,真的很誇張,也有前員工留言說,拜託,不要再弄這種活動搞死員工了。


移民在帳篷前排隊領取食物(美聯社)
排隊大概是舉世公認的無聊差事,在人龍裡只能隨著行列緩慢前進,在到達終點之前,你哪兒也不能去。不過排隊真這麼惹人厭嗎?人稱「排隊博士」(Dr. Queue)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拉爾森( Richard Larson)可不這麼想,他發現人們不一定會因為大排長龍而感到惱火,實際情況會因為隊伍如何設計、排隊目的為何,甚至是排隊者是哪裡人而有所不同。
英國人連搶劫也排隊?麻省理工「排隊博士」拉爾森的排隊學研究-風傳媒 http://bit.ly/3aRs7Lr
拉爾森教授的專長在於科技輔助教育、都市服務系統,其中有一項研究特別引人矚目,那就是「排隊」。由於他花了不少心力觀察與思考排隊這件事,他在電機工程與計算機學系的同事甚至給他起了個綽號,就叫「排隊博士」。拉爾森教授以英國人的愛排隊為例,不管是在溫布頓網球賽的中央球場還是倫敦的滑鐵盧車站,你總是可以看到英國佬秩序井然的在排隊。但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英國人連搶劫時也排隊!
2011年8月,由於英國警察開槍射殺一名黑人持槍嫌犯,後續引發蔓延到多個城市的大規模社會動亂。這場被稱為「2011年英倫暴動」的大型衝突,除了造成5死、約200傷,也是二戰之後倫敦最嚴重的騷動。不過拉爾森發現,就算是這種弱肉強食的時刻,在商店內行搶的暴徒們竟然還遵守著「先來後到」。拉爾森以當時所留下的一組照片做為佐證,一間被搶的商店外約有13人排隊,只有1人在店內搜刮財物。就算這個搶匪離開了,店外的歹徒也不會一擁而上,而是依序進行、一次只有一個人進入商店。
2011英倫暴動時排隊進入便利商店搶劫的暴民。
英國人連搶劫也排隊?麻省理工「排隊博士」拉爾森的排隊學研究-風傳媒 http://bit.ly/3aRs7Lr
拉爾森說,倫敦大概是全世界最會排隊的城市。他難以想像這個星球還有其他地方像倫敦那樣堅持排隊。可不是只有拉爾森認定英國人愛排隊,英國的匈牙利裔小說家喬治麥克斯(George Mikes)就曾語帶嘲諷地說:「就算只有一個英國人,他也會一絲不苟地排起隊來。」社會人類學家芙克斯(Kate Fox)在她的《瞧這些英國佬:英格蘭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Hidden Rules of English Behaviour)一書中也提到,英國人平均一生大概花費一年兩個禮拜又一天的時間排隊購物,她也以「追求公平」來解釋英國人對於排隊的堅持。
《瞧這些英國佬:英格蘭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Hidden Rules of English Behavior)書影。
英國人連搶劫也排隊?麻省理工「排隊博士」拉爾森的排隊學研究-風傳媒 http://bit.ly/3aRs7Lr
除了英國人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地方的人也都有排隊的習慣。不過我們真能從一個人排隊的方式看出他打哪兒來嗎?其實包括拉爾森教授在內的許多社會科學家,都相信排隊的方式真的能透露出一個人來自哪裡。拉爾森說提到:從排隊時細微的行為表現,就可區分她/他是來自波士頓、紐約或者華盛頓特區。根據拉爾森的觀察,來自華盛頓特區的人大多是公務員,因此他們多數習慣井然有序地站在人行道上面排隊等公車。而這樣的景象在波士頓和紐約是不會見到的。
希臘民眾在銀行外排隊提款,一天最多60歐元(美聯社)
希臘民眾在銀行外排隊提款。(美聯社)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同意排隊浪費時間,多數心理學家認為,排隊的不耐煩或不滿主要來自兩個因素:不公平與無聊。基本上,只要謹守「先來後到」的排隊鐵律,就能達成平等的要求。解決無聊的方法也很簡單,拉爾森說,只要在電梯附近裝面鏡子,排隊的人就有事做了。因為等待的人可以利用鏡子來整理儀容,同時也轉移了等待的注意力。另外,消化隊伍的過程若能加快,也會使我們對於排隊原先不耐煩的心境有所改善。
服飾店外排隊人潮(圖片來源:台灣極優服飾)
服飾店外排隊人潮(圖片來源:台灣極優服飾)
那什麼時候我們會在排隊時感到滿心期待呢?拉爾森指出,像是今年9月底倫敦蘋果旗艦店門前的景象就是最好的證明。他表示,只要排隊帶有特殊目的,而且這個目的是我們感到興趣或者有所期待,即使排隊的過程在旁觀者眼中看似乏味,對當事人來說卻是十分亢奮而且情緒高昂。(相關報導:鍾文榮觀點:排隊等免費的早餐是種廉價的小確幸|更多文章)
倫敦民眾購買iPhone6s的隊伍。
英國人連搶劫也排隊?麻省理工「排隊博士」拉爾森的排隊學研究-風傳媒 http://bit.ly/3aRs7Lr
排隊除了被視為文明象徵的一部分外,有些社會心理學家表示排隊也有可能是一種本能反應。二次大戰時,人們在不知是否有糧食的情況下,往往一看到人群排隊或聚集也會跟著靠近,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社會心理學家指出,通常人們在尋求資源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群集本能」(herd instinct)的現象——而且你自己總是沒有感覺。英國人連搶劫也排隊?麻省理工「排隊博士」拉爾森的排隊學研究-風傳媒 http://bit.ly/3aRs7Lr


心理學教授(Adrian Furnham)就「六的定律」,根據他的研究,英國人不會跟著一條超過六個人的人龍後面,而不願排隊超過六分鐘--如果人龍不斷向前推進,你會更願意等候;又如果有其他人跟在你後面,你也更樂於等候,因為你覺得至少你不是最後那位!

溫布頓網球賽場內場外人龍處處,為何英國民眾樂於排隊?
2017-07-14 作者 拾方視角 0 392
本屆溫布頓網球賽正進入決賽階段。溫布頓的傳統除了吃新鮮草莓配忌廉外,當然是球場外的長長人龍。四十年來,62歲的洛琳(Lorraine)每年都來排隊購門票。今年賽事開始前兩日,她已開始露營守候。她說:「我想看到拿度。」
人龍有來自德國、愛莎尼亞的球迷,大家都似乎無甚睡意,一同聊天,談論前一天舉行的賽事。早上,接待人員會輕敲帳幕喚醒未睡醒的球迷,各人開始執拾地上的空酒瓶和外賣薄餅包裝盒,拆下帳幕,跟在人龍後,看能否買到入場票。
現時很多大型賽事都設有網上購票,但溫布頓網球大賽主辦單位全英草地網球會(All England Lawn Tennis Club),多年來堅持以傳統的方式出售門票。除了17%的會員票(Debenture ticket)及10%的套票(Hospitality ticket)外,其餘大部分的門票是以抽籤形式發售,球迷須以郵寄方式訂購
除此以外,由初賽至八強賽事,賽會每天仍預留1,500張中央場及第一至三號球場的門票供臨場發售,每年數以千計球迷搭起帳篷徹夜排隊,就為了要買到這些門票。雖然大排長龍,但球迷都遵守秩序。進到場內,大家使用電梯、購買小食及紀念品時,都會靜心排隊,井井有條。不少人更認為,排隊是英國人的獨有文明象徵。
上個世紀中期,美國作家佐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首次來到英國便說:「外國人肯定會驚訝於英國人的紳士作風,比如英國人的群體秩序,不推不吵,願意排隊。」
然而,英國社會歷史學家祖.摩倫(Joe Moran)說:「我們被視為最樂於排隊,但真相是,這個名聲實際只是建基於人為炮製出來的神話。相信是於19世紀初形成,以因應社會愈趨於工業化和都市化,愈來愈多人聚集在一起。」
史學家茱麗葉·加特納(Juliet Gardiner)指出,過往鄉郊地方的小市集,都採取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人們購物方式隨意得多,但隨着人們遷居到城鎮,商販們也搬進商店做生意,為了方便買賣,排隊的做法便流行起來。
另一位學者凱特.貝特利(Kate Bradley)更說,工業革命後,很多英國人的生活並沒得到改善,依舊很貧困,窮人為了獲得救濟的物資,只能排隊。他說:「排隊一開始時,其實與貧窮的現象有密切關係。」
貝特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物資短缺。當時英國政府宣揚國民要負起責任、輪流排隊,這是政府企圖控制場面的手段。」結果排隊便被賦予了崇高意義,諸如「得體、民主」等美名,而「英國人有耐心排隊」的神話,也就由此產生。
排隊也非英國人的專利,例如西班牙和其他拉丁語系國家的民眾走進餐廳,總會開口問:「誰是在等候的最後一位?」以確定自己應跟在那位顧客之後。
美國休斯敦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法律系教授戴夫.法根德斯(Dave Fagundes)指出,排隊文化其實是基於一種互惠(reprocity)原則,大多數人都有與團體合作的本能,只要每個人都得到公平的待遇,都樂意排隊,讓大家都得到方便。但如果有人違反規則插隊,我們會感到很憤怒。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盧克.特里格洛恩(Luke Treglown)也同意這是一種可能性。他指出,人們對排隊的公平性「非常敏感」。例如,在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時,如果隔鄰的隊比自己的速度更快,我們就會感到不忿。在餐廳,如果跟在我們後面的一家人與我們在同一時間入座,我們可能也會感到不快。他說:「我們認為,每個排隊的人都必須等待相同的時間,無論這是否影響到自身的等待時間。」
不過,排隊始終令人不耐煩,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心理學教授(Adrian Furnham)就「六的定律」,根據他的研究,英國人不會跟著一條超過六個人的人龍後面,而不願排隊超過六分鐘。不過他補充,這個定律亦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如果人龍不斷向前推進,你會更願意等候;又如果有其他人跟在你後面,你也更樂於等候,因為你覺得至少你不是最後那位!


看到人龍就想排?台灣排隊文化奇觀
2022/09/09 08:15
LTN經濟通》看到人龍就想排?台灣排隊文化奇觀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TORa8m
彰化不二坊前出現板凳部隊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本週就是中秋連續假期,彰化市蛋黃酥排隊名店「不二坊」今年採電話預購,早已搶購一空,不少民眾到現場排隊購買卻撲空。「愛排隊」是台灣特別的文化,新開幕的店家、節慶活動、知名老自牌店家等,總是能看到一窩蜂的民眾排在門口等待,到底是店家吸引人,還是看見人潮就想排隊?
不二坊每年中秋節前,天天出現大排長龍盛況,民眾甚至出動「板凳部隊」漏夜排隊搶買,不想排隊的民眾,找到代購來幫忙排隊購買,原本一顆蛋黃酥賣45元,因為太搶手,現在代購價15顆喊價到1800元。
受到原物料上漲影響,今年月餅微漲,但還是抵不過排隊人潮,台中神岡區社口犂記在中秋節前一個月就可以看到排隊人潮,而還有一家在高雄鳳山的一個路邊攤,一年只賣中秋前15天,招牌蛋黃酥最高紀錄一天可以賣出快3千顆,每天都是排隊人潮。
知名糕餅老店台中香格禮坊,中秋訂單早在8月下旬就滿單;現購限量30顆更是秒殺,早上9點開賣,清晨就有人排隊,限量150個號碼單發完,沒拿到的人,還等著下午的200個現購名額。
「愛排隊」是台灣社會特別的文化。(資料照)
知名糕餅老店香格禮坊排綿延不絕。
(資料照)
台中外埔肉粽店 人潮綿延五個店面
消費者在節慶時產生的「送禮」消費行為,一直是台灣相關業者非常重視的商業機會。台灣三大節日包括春節、端午節 、中秋節,在台灣公家主管機關、公司行號、親友拜訪等,都會慶祝送禮,許多知名店家因此常會出現排隊人龍。
有些人是根據店家名氣而來、有些人是死忠粉絲,也有人單純跟著湊熱鬧,而近年來雖然網路發達,有一些店家實體、網路同時經營,不過台灣人愛排隊,還是依舊。
前一陣子端午節,據傳統習俗,當天會吃粽子應景。雖然不是節慶,就可以看到賣粽子的身影,不過鄰近端午,買粽子的人潮變多,劉家肉粽、再發號等等,一早就會出現大排長龍的景象,台中的外埔肉粽排隊人潮還超過5個騎樓店面,有的民眾不到天亮就自備板凳排隊。甚至還出現一些店家要限制購買數量,希望能讓排隊的民眾都買的到。
今年碰上疫情和通膨雙重夾擊,豬肉成本翻漲,另外內餡會用到的香菇、鹹蛋黃和粽葉等,也漲了10%~20%,讓粽子價格1顆漲5元不等。不過業者似乎沒有受到影響,南門市場在端午節前一星期就有排隊人潮買粽子,又加上能疫情關係接單外送,業者表示業績成長30%。
台北松山慈惠堂今年5月起免費發贈快篩劑,排隊人潮就超過300公尺。
(資料照)
看見人潮就想排 心理因素作用大
其實不論節日,從食品店、藥妝店、百貨公司、房產業等,日常中都可以看到民眾在店外排隊,到底是店家吸引人,還是看見人潮就想排隊,有專家指出,其實主要還是和心理因素有關。
先前疫情爆發時,讓快篩劑成家庭基本防疫物資,而公費的快篩劑因為價格相對便宜,所以開賣時也引發一波搶購潮,讓藥局忙不過來。後來分成單、雙號情況稍有好轉,不過台灣媒體報導,仍有網友指出,許多排隊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排什麼,有些民眾排到後嫌快篩劑太貴、有人不知道價格就來排隊、有些不知道自己是雙號還是單號,還有人以為是「免費」的,所以才跟著排隊。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曾在街頭進行一項測驗,他找來幾個人在街上觀看一棟平凡無奇的高樓,藉此觀察路人反映,他發現當有3個人往大樓觀看時,就會有6成路人跟著一起看向大樓;5個人看向大樓,則會有8成的路人一起朝大樓方向看去。
這項實驗與排隊心態非常相似,大部分的人看到一窩蜂的排隊人潮,就會跟著做相同的事情,才會感到安心,這種現象就叫做「從眾效應」。
有些人認為排隊就是在暗示要「把握機會」不能錯過,又或者是因為沒有花時間去比較,單純認為人潮就是保障。
此外,看到很多人排隊時,大腦會分泌神經遞質多巴胺讓人感到興奮,原本喜歡湊熱鬧的人,就會因為多巴胺的影響,不知不覺的跟著隊伍排隊了。
民眾排隊買快篩劑。(資料照)
台北市施打新冠疫苗,排隊人龍看不到盡頭。
(資料照)
流行與跟風 是台灣社會現象
先前有媒體做過調查,台灣人願意花時間排隊的前3名是:限量、便宜、名店推薦必吃,再來還有人認為,流行、跟風、紀念意義、逢年過節必吃的,這些都是造成台灣人願意排隊的原因。
舉例限量,每一年過年,百貨公司、超商、量販店等都會推出限量福袋,業者各出奇招,祭出百萬名車或股票大獎,吸引民眾排隊搶買,也因此,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凌晨就有消費者前來店家排隊的盛況。
另外,全台各大廟宇每年過年會吸引滿滿遊客及信眾,排隊拿宮廟發的錢母、紅包,希望新年帶來財運,尤其紫南宮贈送的錢母,每年農曆過年發放時,排隊人潮最長可綿延長達8公里,想要拿到錢母極為困難。
狂風暴雨澆不熄台灣人愛排隊的熱情。
2018年電信499之亂最經典
從2018年的電信499之亂,到麥當勞為慶祝「羽球球后」戴資穎亞運摘金,推出大麥克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都是同樣的道理,根據媒體採訪下來,大部分民眾費時排隊就為了省錢顧荷包,雖然有些人認為,排隊的時間算下來,其實不一定比較划算,但對很多人來說,用等待換取金錢還是值得一試。
近幾年網路發達,名人響應、媒體報導、國外流行等,都可以造成台灣排隊跟風潮,一蘭拉麵引進台灣,中韓話題食物髒髒包,運動品牌限量球鞋、潮衣、潮包,好市多(Costco)的義美厚奶茶、草莓蛋糕、草莓奶酪,胖老爹炸雞、逢年過節必備的鳳梨酥行家小潘、佳德、李鵠等,亦或者是1990年代末期突然滿街開的葡式蛋塔店等,可以說,除了本身口碑之外,有大多數都是因為「特別」、「大家都在買」、「大家都在賣,所以我也來分一杯羹」這種概念。
只不過,每過一段時間,就能看到排隊人潮不再。但這些排隊的人都去哪?無疑是已經嘗鮮過,或者是熱潮已過,但這些人也沒有不見,只是換一個店家、尋找新產品去重新排隊罷了。
LTN經濟通》看到人龍就想排?台灣排隊文化奇觀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TORa8m


德國女孩點出9大台灣奇葩文化 網友:無法反駁
 在台灣生活多年的德國女孩雷堤娜,在YouTube頻道上拍影片分享台灣觀察到的「奇葩文化」,引起民眾產生共鳴。(擷取自YouTube頻道「雷堤娜 Tyna」)
德國女孩點出9大台灣奇葩文化 網友:無法反駁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opLvy
 2023/03/29 06:1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許多國家的獨特風情及文化,對外國人來說,有時需要時間適應。德國女孩雷堤娜Tyna日前在個人YouTube頻道上拍影片分享,來台生活多年後觀察到的「奇葩文化」,許多網友看完後表示相當認同,直呼「無法反駁」。
 雷堤娜首先提到第一點就是台灣的「鐵窗」,在路上常常會看到許多房子會加裝鐵窗,看起來就跟小監獄一樣,1、2樓就算了,但連13樓以上的住戶也會加裝鐵窗,讓雷堤娜笑稱「台灣的小偷都是蜘蛛人嗎」?她同時也提到,台灣治安是世界上前幾好,因此對於鐵窗的安裝感到困惑。
 第二,「小狗小貓搭嬰兒車」,雷堤娜表示,狗狗就該在外面跑,貓咪則待在家裡,對於某些民眾會帶寵物去逛百貨公司感到困惑,她認為民眾把毛孩當成小孩沒問題,但不要讓牠們忘記自己是狗或貓。
 第三,「民眾不太喜歡走路、走樓梯」,雷堤娜指出,之前搭高鐵或捷運時,發現民眾寧願花時間排很長等手扶梯,卻對一旁空蕩的樓梯視若無睹,連去健身房也不願先爬樓梯暖身,而是花時間等電梯。
 第四點是「吃的文化」,雷堤娜提到,台灣有許多美食,但是民眾碰面總是問「吃飽了嗎」,約碰面也是在餐廳,只要聊到吃的話題就會興趣大發,另外在YouTube上拍攝美食相關主題的影片也有高點閱率。雷堤娜更是開玩笑形容台灣人可以跟吃結婚生小孩了。
 第五,「愛看醫生」,雷堤娜表示,許多民眾不論身體出現大小症狀都會選擇看醫生,但其實並沒有不好,代表著台灣的健保制度很好。但在國外就醫就相當昂貴,民眾大多只會自行買藥在家休息。雷堤娜也相當感謝台灣的健保,但仍然認為不必任何小狀況都去看醫生,身體仍然有一定的自癒能力。
 第六,「補習班文化」,雷堤娜指出,小時候剛到台灣時也有去過補習班,但當時只去了2個月就放棄。雷堤娜認為,補習班費用相當昂貴,且在學校學不好的東西卻到補習班才能學好,很像本末倒置。上完一整天的課晚上還要再去補習班,自己的腦容量可能也無法吸收。
 第七點是「大太陽拿雨傘」,雷堤娜感嘆,台灣人皮膚都這麼好,就是因為大家常常做好防曬。同時也分享,過去媽媽坐在路邊曬太陽攝取維生素D,都還有民眾前來幫忙遮陽,雷堤娜認為,也許不防曬容易讓皮膚變差、老得快,但活得快樂就好。
 第八點是「排隊文化」,雷堤娜提到,台灣人真的很愛排隊,甚至可以為了吃「海底撈」排上2個小時,讓她感到相當困惑,也直呼排隊文化就是台灣的奇景。
 第九,「什麼事都可以叫警察」,雷堤娜發現,不論是占停車位、家人吵架等事都可以叫警察來解決,她質疑成年人為何沒辦法自己處理問題。雷堤娜分享,在國外除非事情很嚴重,不然不會把叫警察放在嘴邊。另外則是有些民眾動不動就說要告人,讓她覺得提告是否在台灣,是件很容易的事。
 影片曝光後,吸引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討論「同感」、「不同的思考與文化習慣,代表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講得太好了…」、「只能認同」、「非常贊同」、「連台灣人都認同妳的想法跟看法」。
德國女孩點出9大台灣奇葩文化 網友:無法反駁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opLv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