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16歲女孩智商超過愛因斯坦!讀書妙招...放學先睡3小時
英國16歲女孩智商高達161,在GCSE考試中表現十分出色。(擷自社群平台「X」)
英國16歲女孩智商超過愛因斯坦!讀書妙招...放學先睡3小時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SrvS2z
2023/11/04 19:4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一名16歲女孩智商高達161,高於愛因斯坦及史蒂芬霍金的160,並已通過34個英國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CSE exams),其中24門課程為自學。而她也分享自己成功方法之一,她會使用非常規的睡眠習慣來壓縮學習時間,「放學後,我會先睡3個小時」。
據《鏡報》報導,英國16歲女孩齊瑪(Mahnoor Cheema)智商161,她在6歲時就讀完了7本哈利波特書籍,11歲時,更熟記了整本的牛津英語辭典的內容。而她在今年9月開始學習A LEVEL課程,現已完成英語語言、海洋科學、環境管理和思考技能4門課程,未來計畫在英國牛津大學學習醫學課程。
齊瑪坦言,她確實比大多數人還喜歡上學,因為她喜歡挑戰自己,並充分展現出自己的能力。而她也分享自己獨特的睡眠習慣,齊瑪會在放學後先睡3個小時,晚上7點起床,凌晨2點再次上床睡覺。齊瑪表示,「因為我太累了,工作效率不會那麼高」。
齊瑪還有2個同樣聰明的手足,14歲的萊拉 (Laila) 贏得了全國數學競賽,智商也高達161,9歲的吉布蘭(Jibran)鋼琴演奏能力已達第四級。她們自豪的母親塔亞巴 (Tayyaba)將孩子們的成功歸功於「遺傳、努力和堅持」。
英國16歲女孩智商超過愛因斯坦!讀書妙招...放學先睡3小時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SrvS2z

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


台灣人變笨了!2023「全球智商」排名出爐 去年奪冠遭2國超車
台灣人變笨了!2023「全球智商」排名出爐 去年奪冠遭2國超車│平均智商│Wiqtcom│智力測驗│TVBS新聞網 https://bit.ly/45m3na4
發佈時間:2023/08/24 09:54
全球最新智商排行榜出爐!去年奪冠的台灣跌落到第3名。(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台灣人變笨了!2023「全球智商」排名出爐 去年奪冠遭2國超車
全球最新智商排行榜出爐!去年奪冠的台灣跌落到第3名。(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芬蘭智力測試機構「Wiqtcom」在2022年時,曾針對109個國家列出「全球最聰明國家」榜單,其中台灣以116.07的平均智商傲視群雄。不過,「Wiqtcom」近日公布了「2023全球最聰明國家」的最新排名,台灣卻被去年的亞軍日本、季軍匈牙利擊敗,退步到了第3名。
根據「Wiqtcom」去年公布的全球智商排行榜,台灣成功以116.07的平均智商傲視群雄,勝過亞軍日本的112.69,以及季軍匈牙利的111.42。然而,就在「Wiqtcom」日前公布的最新榜單當中,日本反而是以112.33的平均智商登上首位、匈牙利以111.12居次,台灣則是以111.09退居第3名。
台灣在去年擁有全球最高的平均智商,被譽為最聰明的國家。(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台灣人變笨了!2023「全球智商」排名出爐 去年奪冠遭2國超車
台灣在去年擁有全球最高的平均智商,被譽為最聰明的國家。(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至於這份榜單的第4至第10名,依序是南韓(110.84)、義大利(110.67)、塞爾維亞(110.28)、伊朗(110.15)、香港(110.14)、芬蘭(109.28)、越南(108.44)。至於美國則是以96.53的平均智商,僅可在這份榜單中位列第77名。
台灣在最新的排行榜當中,退步到了第3名的位置。(圖/翻攝自「Wiqtcom」官網)」 台灣人變笨了!2023「全球智商」排名出爐 去年奪冠遭2國超車
台灣在最新的排行榜當中,退步到了第3名的位置。(圖/翻攝自「Wiqtcom」官網)」
針對這份全球智商排行榜,「Wiqtcom」也特別強調,由於並未對每個參與國家的所有人進行智商測驗,因此呈現出來的排行榜、樣本內容均僅供參考,並沒有辦法完全反映出各國的平均智商。
台灣人變笨了!2023「全球智商」排名出爐 去年奪冠遭2國超車│平均智商│Wiqtcom│智力測驗│TVBS新聞網 https://bit.ly/45m3na4

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


測驗智商!一道「邏輯題目」抖音瘋傳 考倒網友
 網路上流傳一段邏輯題目考倒不少網友。(擷取自抖音TikTok)
測驗智商!一道「邏輯題目」抖音瘋傳 考倒網友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1OqnvK
 2023/05/20 18:5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解得出來嗎?網路上流傳一道「邏輯問題」,聲稱只有智商夠高的人才能將答案解開,截至目前已經吸引120萬次點閱,不少網友想破頭仍無法得出答案。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名網友@selfdevelopment7在抖音(TikTok)分享一道IQ智商題目,宣稱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理解,題目則是「如果1=3、2=3、3=5、4=4、5=4、那6=?」
 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在留言處留下答案,各式各樣的數字都有,不過,正確答案是「3」,而這道題目也不是從數學角度去思考,而是單單利用英文字母的邏輯來解開。
 報導解釋,英文的「1」是由3個字母one組成,所以「1=3」,而「2」是由3個字母two組成,所以「2=3」,以此類推能得知,6同樣是由3個字母six組成,因此答案為「6=3」。
 解法在抖音影片留言處公開後,也吸引不少網友留言討論「一看就知道是字母邏輯」、「從數學角度想半天……」、「懂英文的人才能玩??」、「終於搞懂了」。
測驗智商!一道「邏輯題目」抖音瘋傳 考倒網友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1OqnvK

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


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

少女11歲攻讀數學碩士 智商162、夢想殖民火星
 現年11歲少女阿達拉接受智商測試結果高達162,目前正在攻讀數學碩士,她表示夢想是成為一名太空人。(圖擷取自「adhara_perez11」Instagram)
少女11歲攻讀數學碩士 智商162、夢想殖民火星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apZDn
 2023/05/09 11: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墨西哥11歲少女自小住在低收入戶社區,因患有自閉症遭同學訕笑和欺負造成個性更加封閉,母親安排她接受心理治療並送往天才兒童學校就讀,沒想到意外發現少女智商比諾貝爾物理學家獎得主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還高,且5歲就念完小學,6歲完成國中與高中學業,目前正在攻讀數學碩士,她日前受訪表示,夢想是成為一名太空人。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現年11歲阿達拉(Adhara psamurez Sánchez)居住墨西哥城,她從小住在低收入戶社區特拉毫克(Tláhauc)長大,3歲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在學校被老師和同學訕笑和欺負迫使轉學3次,造成個性更加封閉。
 阿達拉母親日前受訪說,「當時察覺女兒那段期間做很多事情提不起興致,還發現她自學代數、背起元素週期表,當時以為女兒只是太過無聊」,察覺情況有異安排她接受心理治療,隨後經治療師建議,將阿達拉送往專收天才兒童學校「關注人才中心(CDEAT)」就讀,沒想阿達拉在CDEAT接受智商測試結果竟高達162,超過物理學家史愛因斯坦、蒂芬·霍金博士(Stephen Hawking),後者智商皆為160。
 報導指出,阿達拉具備優異學習能力,僅5歲就念完小學,6歲完成國中、高中學業,現年11歲的她已取得CICN大學系統工程學士學位,目前正在攻讀墨西哥科技大學數學碩士。
 阿達拉日前受訪表示,她的夢想是成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希望未來能踏上火星,「我想到太空,殖民火星!」;此外,現在阿達拉與墨西哥航太機構(AEM)共同合作,對更多年輕女性推廣太空探索和數學。少女11歲攻讀數學碩士 智商162、夢想殖民火星
 現年11歲少女阿達拉接受智商測試結果高達162,目前正在攻讀數學碩士,她表示夢想是成為一名太空人。(圖擷取自「adhara_perez11」Instagram)
、夢想殖民火星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apZDn


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

真聰明!英國最年輕門薩組織成員 4歲男童智商139、會7種語言
 真聰明!英國最年輕門薩組織成員 4歲男童智商139、會7種語言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wq9CcY
 2023/01/24 12:1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北薩默塞特郡男童泰迪霍布斯(Teddy Hobbs),從2歲開始學習認字,未滿3歲能運用中文、法文、德文7種語言從1數到100,3歲正式通過世界最大的高智商組織門薩(MENSA)的智商測試,得分高達139分,成為英國最年輕的門薩組織成員
 綜合外媒報導,現年4歲男童霍布斯(Teddy Hobbs)的母親貝絲(Beth Hobbs)透露,霍布斯利用看電視和平板電腦學習認字和發音,到26個月大時已會閱讀,不到3歲就能使用7種語言從1數到100,包含母語英文、中文、西班牙、德文、威爾士語等,還學會背乘法表,現今已能閱讀小說《哈利波特》,還會唸書給15個月大的小女兒聽。
 貝絲透露,她與丈夫察覺霍布斯自小表現不凡,在他3歲8個月大時聯繫門薩進行智商測驗,結果高達139分,智商位處同年齡層的前0.5%,同時發現他具備8歲孩子的字母和單字辨別能力後獲邀加入門薩組織,成為英國最年輕的協會成員。
 貝絲說,最近霍布斯開始玩麵糰、學習各國不同國旗,未來考慮從事醫療業。她直言「不清楚為什麼兒子這麼聰明,只希望他成為一個好人,對生活感到快樂,這就是任何父母所希望的。」
 據悉,如想加入門薩組織,須經過智力測驗「史丹佛-比奈智力量表」( Stanford–Binetare IQ test)獲得至少132分,以證明申請人智商是當地人口中最高的前2%;據悉,美國人平均智商為100分。真聰明!英國最年輕門薩組織成員 4歲男童智商139、會7種語言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wq9CcY


聰明未必是件好事 高智商也有不幸-如果你終其一生都活在自己智力帶來的光環之下,你就很難接受你的智力實際上在蒙蔽你的決策這一事實。正如蘇格拉底所說的那樣:最智慧的人也許正是那些能承認自己一無所知的人。
聰明未必是件好事 高智商也有不幸 - BBC 英伦网 https://bbc.in/2ukIYFO
2015年 7月 17日
聰明未必是件好事 高智商也有不幸 - BBC 英伦网 https://bbc.in/2ukIYFO
高智商者常常存在焦慮感
如果俗話說傻人有傻福,那反過來高智商就意味著不幸?很多人都這樣認為。我們的看法是天才往往受焦慮、挫敗感和孤單困擾。想想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艾倫·圖靈(Alan Turing)、麗薩·辛普森(Lisa Simpson)——他們就像一顆顆孤星,但即使在他們燃燒最耀眼的時刻也倍感孤獨,正如海明威曾說的那樣:「聰明人擁有幸福——這樣的事我幾乎從未遇到。」
這似乎只是關於一小部分人的小問題——但是它可能會給很多人帶來啟發和影響。我們的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提高學術智力。儘管存在很多眾所周知的缺陷和局限性,智商測試仍然是衡量認知能力的主要方法。我們在大腦訓練和認知提高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錢,試圖提高參與相關測試的分數。但是,假如對才能的追求本身就是一場徒勞呢?
聰明者總是很孤單(圖片來源:Thinkstock)
早在近一百年前就有人嘗試尋找以上問題的答案。在那時,美國爵士樂正處於黃金時代,智商測試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開始引起關注。此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徵兵中心,智商測試已得到驗證,1926年,心理學家路易斯·特曼(Lewis Terman)決定用智商測試來找出天才兒童,並對他們進行研究。
通過對加利福尼亞州各個學校的地毯式搜索,他挑選出了15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小學生,其中80人的智商超過170。這些學生後來被稱為「特曼神童」。時至今日,對他們人生跌宕起伏的發展軌跡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和預期一樣,很多「特曼神童」都獲得了財富和名聲——最著名的是傑西·奧本海默(Jess Oppenheimer),20世紀50年代經典情景喜劇《我愛露西》(I Love Lucy)的作者。的確,當他的電視劇在CBS電視台上播出時,「特曼神童」們的平均薪水已經是普通白領平均薪水的兩倍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達到了特曼的期望——有很多人選擇了比較「平凡」的工作,如警察、船員、打字員等。因此,特曼總結道,「智力和成就之間並沒有完美的相關關係」。此外,高智商也沒能讓他們過得比常人更幸福。在他們一生之中,離婚、酗酒和自殺水平和國家平均水平大致相當。
早年就獲得成功的人,未必能夠一帆風順(圖片來源:Thinkstock)
當「特曼神童」步入晚年時,他們故事的寓意——高智商並不等同於更好的生活——已經被人們重覆了無數遍。在最好的情況下,他們會認為高智商頂多讓你的生活滿意度與常人無異;而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們會說實際上意味著你懷才不遇壯志未酬。
這並不意味著,只要擁有高智商,就必然要遭遇磨難,儘管一些流行的觀點這樣認為。但這確實令人困惑。為什麼從長期來看,卓越的智商並沒有帶來應有的回報呢?
沉重的負擔
一種可能是,知道自己是高智商反而變成了束縛自己的鎖鏈。的確,在上世紀90年代,研究者請那些仍在世的「特曼神童」回顧他們過去80年人生中的大事。他們不僅沒有從自己的成功中感到滿足,反而感覺自己似乎沒能實現年少時曾經被賦予的期望,並深受這種失敗感折磨。
這種負擔——特別是再加上他人的期望——往往是許多天資兒童的共同困擾。其中最著名、也是最令人難過的案例便是數學神童蘇菲亞·尤瑟夫(Sufiah Yusof)。她在12歲時被牛津大學錄取,卻中途退學,當了一名服務員。後來她成了一名應召女郎,邊做愛邊背誦數學公式來取悅客人
Image copyrightBBC WORLD SERVICE
在學生酒吧和網絡論壇上常常聽到另一種抱怨:聰明的人對這個世界的缺點看得更加清楚。與目光狹隘的普通人不同,聰明人時刻保持清醒,為人類的現狀感到痛苦,或是為其他人的愚蠢感到悲憤。
事實上,持續的擔憂也許是高智商的標誌——但其原因並非是那些書齋式的哲學家們所想像的那樣。加拿大麥克埃文大學(MacEwan University)的亞歷山大·潘尼(Alexander Penney)就各種各樣的話題,對學校裏的學生進行了採訪。他發現那些智商更高的學生的確更容易感到焦慮。而有趣的是,他們的大多數煩惱都是日常瑣事。
高智商學生更可能重覆一段令人尷尬的對話,而不是問一些「宏大的問題」。「事實並不是他們的擔憂就更加深刻,而是他們擔憂的東西更多,擔憂的程度也更深。」潘尼說道,「如果某件消極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就會比別人想得更多。」
進行進一步研究時,潘尼發現這也許和語言智力有關——即智商測試中以文字遊戲形式進行的測試。相比之下,這些擔憂和與空間有關的智力關係要小一些(事實上,空間智力似乎能減少焦慮程度)。他認為,高超的口才可能讓你更容易把焦慮變成語言,並進行再三思考。不過,這未必是一個缺點。「也許他們比常人更擅長解決問題。」潘尼說道——這或許能幫助他們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
心理盲點
然而,殘酷的現實是,卓越的智商並不等同於明智的決策。事實上,在有些情況下,高智商反而會讓你的選擇更加愚蠢。
門薩國際(Mensa)的高智商會員也不免相信超自然現象(圖片來源:Thinkstock)
過去十年間,多倫多大學的基斯·斯塔諾維奇(Keith Stanovich)一直在設計有關理性的測試,他發現,公正、無偏見的決策往往和高智商無關。由於存在「主關偏見」——即我們在搜集信息時往往會進行特定的選擇,以此來加強我們此前的觀點。
在進行辯駁時,更明智的做法是將你自己的假設置於一旁——但斯塔諾維奇發現,聰明的人做到這一點的可能性並不高於智商只有平均水平的人。
這還不是全部。事實上,那些在標凖認知測試中名列前茅的人往往更可能存在「偏見盲點」。雖然他們非常擅長批評他人的錯誤,卻更難認清自身的缺陷。
此外,他們還更容易陷入「賭徒謬誤」中去——即一枚硬幣落地時,如果頭十次都是正面朝上,第十一次就更可能是反面朝上。在輪盤賭遊戲中,如果玩家連續得了一連串黑色,就會計劃接下來押紅色,而這一謬誤會導致他們滿盤皆輸。
此外,它還可能使股票投資者在股票價格見頂之前就將股票拋出——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好運遲早都會用光的
很多高智商的人往往更傾向於依賴直覺,而不是理性的思考,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那麼多門薩會員相信超自然現象的存在,這也是很多智商140的人刷爆信用卡的機率是普通人兩倍的原因。
智商超過140的人刷爆信用卡的機率是普通人的兩倍(圖片來源:Thinkstock)
的確,斯塔諾維奇發現社會各個階層都存在這些偏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理性障礙』現象——很多智商很高的人,卻依舊會做出不理性的事情。」他說道,「那些宣傳反對疫苗接種、在網絡上傳播虛假信息的人往往智商很高,並受過良好教育。」顯然,聰明的人也可能被危險而愚蠢的誤導。
那麼,如果高智商沒法保證我們做出理智的決策,獲得更好的生活,我們應該依靠什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伊戈爾·格勞斯曼恩(Igor Grossmann)認為,我們應當將目光轉向一個古老的概念:「智慧」。他的方法可能乍看之下並不怎麼科學。「智慧這一概念本身就很虛無縹緲,」他坦言,「但如果你看一下智慧的定義,很多人都會同意,它形容的是能夠做出正確的、沒有偏見的決策的人。」
在一項實驗中,格勞斯曼恩向志願者們展示了一些社會困局——從我們如何處理克里米亞戰爭,到華盛頓郵報專欄「親愛的艾比」(Dear Abby)中闡述的那些令人感同身受的危機。
在志願者們進行交談的同時,一個由心理學家組成的專家小組會對志願者的推理和偏見進行評判:他們的論點是否全面,參選人是否能承認自身知識的局限——即「理智的謙遜」——他們是否會忽略不符合自己理論的重要細節等。
功成名就的人往往會慨嘆人生中錯過的機會。(圖片來源:Thinkstock)
結果是,獲得高分意味著將來生活滿意度更高,人際關係質量更好,以及最重要的是,焦慮和重覆思考較少——這些似乎都是典型的傳統意識裏的聰明人所缺乏的素養。
明智的推理能力甚至能讓人活得更長——那些獲得高分的志願者在實驗進行的數年間死亡機率更低。關鍵是,格勞斯曼恩發現,智商和這些衡量因素都沒有什麼關係,高智商顯然也不意味著更高的智慧。「聰明人可能會很快作出論證,證明自己的論點是正確的——但他們採取的方式也許帶有嚴重的偏見。」
後天智慧
未來的雇主們很可能對這些能力進行測試,以取代智商測試。谷歌已經宣佈計劃對候選人的智力謙遜程度等方面進行測試,而不僅僅是考察他們的認知能力。
未來的雇主們很可能用綜合能力測試,以取代智商測試
幸運的是,不管你的智商是多少,智慧可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堅定地相信,智慧是可以訓練出來的。」格勞斯曼恩說道。他指出,當我們以他人為重的時候,就很容易放下我們的偏見。
他發現,如果以第三人稱的形式討論自己遇到的問題(用「他」或「她」來代替「我」),就能創造出必要的情緒距離, 減少自己的偏見,從而做出更明智的辯駁。今後的研究將有望可以發現更多類似的小技巧。
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讓人們承認自身的不足。如果你終其一生都活在自己智力帶來的光環之下,你就很難接受你的智力實際上在蒙蔽你的決策這一事實。正如蘇格拉底所說的那樣:最智慧的人也許正是那些能承認自己一無所知的人。


神童,又稱聖童、奇童、天童、或資優兒童,是對才賦優異的兒童的一種稱呼,所謂「有特稟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於襁褓,穎悟發於齠齡」「識洞於未萌,智表於先見,心計足以成務,口辨足以解紛」[1]。戰國時期秦國大臣甘茂之孫甘羅,十二歲時為秦相呂不韋的賓客。漢朝已有對神童的選拔制度,漢朝的選舉法中規定:「孝廉試經者拜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2]。「任延年十二,為諸生,顯名太學中,號為任聖童。張堪年十六,受業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聖童。杜安年十三入太學,號奇童。黃香年十二,博學經典,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3]南北朝有一位神仙童子元嘉,可以「一心六用」: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口誦經史,目數羊群,兼成四十字詩,足書五言一絕[4]。唐高宗顯慶六年(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王勃從小就能寫詩作賦,人目為神童,《舊唐書》載:「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劉晏年幼時號為神童,形狀獰劣,宰相張說稱他為「國瑞」。《兒世說》、《幼童傳》、《世說新語》、《太平廣記》都記載有大量的神童。王安石的《傷仲永》是一篇探討神童問題並警世的散文,他強調:「彼(仲永)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矣。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意即強調後天的教育比天賦更為重要。神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unfVBc
曾被稱為「神童」的人物列表 https://is.gd/CqQaLY


書若蜉蝣:高智商與特曼神童
2017-05-13
■ 葉輝
如果說傻人自有傻福分,那麼,反過來說,高智商是否意味着不幸?不少人有此想法;當中就有智商研究者認為,天才往往受焦慮、挫折及孤獨所困擾,不妨想想吳爾芙(Virginia Woolf)、艾倫.圖靈(Alan Turing)及麗莎.辛普森(Lisa Simpson)吧,他們有如夜空的孤星,即使在燃燒最耀眼的時刻亦倍感孤獨,或如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所言:「聰明人擁有幸福,這樣的事我幾乎從未遇上。」
那似乎僅為一小部分人所遇到的問題,但那可能會給不少人帶來啟發;全球教育體系幾乎俱致力於提高學術智力,儘管當中有不少眾所周知的缺陷和局限性,智商測試仍為衡量認知能力的主要方法;世人在大腦訓練及認知能力有所提高,試圖提升參與測試的分數;但也有專家卻指出,假如世人對智商所作出的努力,本身就是一場徒勞呢?
早在近一百年前,就有人嘗試尋求上述問題的答案;在那時,美國爵士樂正處於黃金時代,智商測試乃新生事物,從而引起廣泛關注,在此之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徵兵中心,智商測試已得到驗證了,早在1926年,美國心理學家路易斯.特曼(Lewis Terman)決定以智商測試來尋找天才兒童,對他們加以研究。
透過對加州學校的地毯式搜查,他挑選出1,5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小學生,其中80人的智商超過170,其後被稱為「特曼神童」(Termites),時至今日,對他們的人生發展軌跡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事實上,與研究的預期一樣,很多「特曼神童」俱名成利就,最著名的例子乃傑西.奧本海默(Jess Oppenheimer),他是上世紀50年代經典處境喜劇《我愛露西》(I Love Lucy)的作者,當他撰寫的電視劇在CBS播出之時,「特曼神童」平均薪酬為普通白領的兩倍了。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俱達到特曼的預期,不少人選擇較為平凡的工作如警察、船員、打字員等等,正因如此,特曼總結陳詞,「智力及成就之間並無完美的相關關係」,此外,高智商者也並未有活得比常人更幸福,一生之中也會離婚、酗酒乃至自殺,與美國平均水準大致相若。
當「特曼神童」步入晚年之時,故事寓意為高智商並不等於更好的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高智商頂多讓生活滿意度與常人無異;而最壞的情況,意味着懷才不遇以至壯志未酬,那並不意味高智商者必然遭遇磨難。調查確令人困惑:何以從長期來看,高智商並無帶來回報呢?那可能為知悉本身高智商反而變成自身束縛的鎖鏈。在上世紀90年代,研究者讓「特曼神童」回顧過去80年的人生,他們不僅沒有從成就中感到滿足,反而感到沒有實現預期而深受挫折。
當中最讓人難過的案例為數學女神童蘇菲亞.尤瑟夫(Sufiah Yusof),在12歲時被牛津大學錄取,卻中途退學當上服務員,其後她成了應召女郎,邊做愛邊背誦數學公式以取悅客人


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

13歲時考入牛津‧大馬神童變妓女
2008-03-31 20:03:00
(英國‧倫敦)母親是馬來西亞柔佛麻坡人的英國數學女神童蘇菲亞尤索夫(Sufiah Yusof),10年前以13歲之齡考入牛津大學而名噪一時,但英國報章放蛇揭發她淪為曼城“鳳姐”,透過互聯網出賣肉體。蘇菲亞在廣告自稱“擁有印度及中國血統”,以“美麗、上圍32D”為賣點,她又透露自己未完成碩士課程,當妓女是為了交房租。英國《世界新聞報》週日(30日)報導,蘇菲亞在一個嫖妓網站以假名席爾芭(Shilpa Lee)刊登廣告,自稱為“性感、醒目的學生”,“喜歡較年長的男士”,“每日上午11點至下午8點可供預約”。報導形容,她的公寓位於一條骯髒後街,她接客當日穿上緊身T恤、短半截裙和皮靴,拿著三個手機。她與記者甫見面便有說有笑,並帶記者進入公寓一個細小單位,大床就放置在客廳。她跟記者說好價錢為130英鎊(約830令吉)1小時,便遞上一杯清水,並用廉價播放器播出一些音樂,然後緊張地脫去衣服。她脫光後還在床上跳舞,說自己會做全套性服務但要求戴安全套,口交則可不設防。她自爆正在倫敦就讀經濟碩士學位,還說:“我考試臨頭,上帝呀!”她還告訴記者:“你不知會遇到甚麼人,而這總會給你驚喜。” 她的天賦是詛咒好友心疼蘇菲亞一名見證尤索夫由天之驕女淪為妓女的前度好友受訪時稱,蘇菲亞的境況令人極之痛心,並說:“以她那樣出色的頭腦,本應可隨她所願,用其他方式賺到錢,但她的命運已完全失控脫軌。”這位前好友又指,蘇菲亞生命中承受了多次打擊,希望她早日脫離這個泥沼。他說:“她是一個好人,應該得到比這更好的生活。但她的天賦卻成為一個詛咒。”性騷擾女生父判監18個月蘇菲亞尤索夫飽嘗人生起落的背後,亦背負著一個問題父親的陰影。在她被發現下海的同時,她的父親法魯克亦因性騷擾兩名15歲女生,上周三被考文垂法院判監18個月。據悉,他是在女生家中為她們補習數學時犯案。法魯克代表律師表示,50歲的法魯克已不能從事教學,“他的名譽已盡毀”。法魯克被指控於去年5月在一名受害者家中為她補習數學時,親吻其耳朵、面頰,繼而觸摸其乳房,並將她的手拉到自己大腿上。法魯克還曾於1992年牽涉一宗達150萬英鎊(約955萬令吉)的按揭詐騙案,而被判入獄3年。他19歲時亦曾因一宗10萬英鎊(約64萬令吉元)的詐騙案被判入感化院。
你知道嗎?大馬籍母親是科學家神童獲獎學金英國深造蘇菲亞是5名兄弟姐妹中的老三,父親法魯克是巴基斯坦裔數學家,母親則來自馬來西亞柔佛麻坡的丹絨加亭,是名科學家。由於蘇菲亞的母親是大馬籍,她因此獲得大馬政府提供進入牛津大學深造的獎學金。1997年,僅13歲的蘇菲亞通過了高級程度數學科考試後獲牛津大學取錄,成為傳媒爭訪對象,但背後代價不足為外人道。其父法魯克以自創的“加速學習技法”管教5名子女,每日要子女們在冰冷室內做伸展和呼吸運動,除了讀書還被迫苦練網球。蘇菲亞就曾在全英國21歲以下球手中排第8。到了15歲,蘇菲亞終於受不了而離家出走,她在一間酒店當侍應兩星期,期間向家人發電郵道:“我已受夠這15年來的肉體和情緒虐待。”她被當局尋回後仍拒絕回家,交由社會服務當局照顧。她在19歲那年才擺脫父親枷鎖,回到牛津繼續攻讀碩士,但她遇上一名24歲見習律師後只顧享樂,兩人閃電結婚但全家缺席,她對婚後美滿生活的幻想亦隨著一年後的離婚而破碎。她的遭遇曾被改寫成小說《天賦》(Gifted)。
------------------------------
蘇菲亞·尤索夫(英語:Sufiah Yusof,1984年-),英格蘭數學神童,現為一名社會工作者。
個人簡介
5名兄弟姐妹中排名老三,父親法魯克是一位巴基斯坦裔數學家,母親來自大馬柔佛州麻坡,是一名科學家。蘇菲亞·尤索夫從小就擁有數學奇才,是史上數學神童之一。
蘇菲亞尤索夫於1997年首次成為新聞頭條人物,13歲時便考入牛津大學主攻數學,成為該校史上最年輕的大學生之一。[1][2]
蘇菲亞尤索夫雖身為英國國籍,不過她的母親為馬來西亞國籍,即使她的父親曾經犯下一宗欺詐案,馬來西亞政府也向她贊助所需的教育經費,馬來西亞回教徒都視她為眾回教徒的榜樣。
2001年,當蘇菲亞尤索夫完成她的大學年終考試後,她便從牛津大學宿舍逃離出來。[3]兩個星期後,她被人發現於伯恩茅斯網吧當服務員,並且她拒絕返回家園,聲稱父母導致她很難在家裡生活下去。[4]她選擇居住在一間寄養家庭。
兩年後,她又回到了牛津大學繼續完成她的本科和碩士學位,但是卻未能於學年內完成她的學業,後來她嫁給了一位來自牛津大學的見習律師,她當時也是一家建築公司的行政助理。不過他們的婚姻只維持了十三個月就結束了。
賣淫事件
2008年十二月,一個伊斯蘭組織報導,蘇菲亞尤索夫已為她的妓女生涯感到懊悔,她目前身為一名社會工作者
-----------
數學神童變神女蘇菲亞床上背方程式
923兩性韻事
大馬和巴基斯坦混血兒,數學女神童蘇菲亞尤索夫(Sufiah Yusof)在與客人享受魚水之歡時,蘇菲亞經常背誦方程式,使得對方飄飄欲仙。
在玩樂中苦讀,十三歲就進入英國牛津大學就讀的數學神童蘇菲亞‧尤塞夫,被踢爆現在是每小時鐘點費一百卅英鎊(約台幣七千九百元)的性工作者,她對媒體表示熱愛自己的「工作」,現在多采多姿的高檔生活是過去在牛津當學生時無法想像的。她還表示許多恩客待她如「公主」,和恩客上床自己也會「非常滿足」。麻辣的言論,讓人對時下部分年輕人觀念之開放感到不可思議。她說:「我可以刺激客人的精神與身體,深感樂在其中。我自認並未浪費多年苦讀。事實上,我經常在約會前,隨身攜帶數學題目。」蘇菲亞因為無法忍受父親的嚴厲要求,於十五歲逃學。她的父親因為性攻擊兩名女學生正在服刑。蘇菲亞認為,她目前的生活方式是個人對一切問題的解答。她說:「人們認為,嫖妓是下流的行為,對此我不以為然。我總是充滿性衝動,而且非常滿足…我對數學的高度興趣使部分男伴非常興奮。事實上,其中一人在讓我高興時,要求我背誦數學公式。」蘇菲亞發現,放下身段並下海可以為她賺大錢。她說:「我過得很好,而且控制一切。我痛恨妓女遭到嫖客剝削的偏頗觀念這不是事實,我的客人待我有如公主。」
蘇菲亞提到童年的境遇時說:「我十一歲開始苦學,沒有朋友與玩伴。」她十三歲進入牛津大學聖希爾達學院就讀,十五歲開始反抗並逃學、蹺家,年滿十八時重返牛津繼續學業,二○○四年結婚,一年後離婚。四個月前,某間伴遊公司的老闆在一家酒吧和她搭訕時,對方承諾優渥報酬。她說:「我苦學多年,很想放鬆自己。」蘇菲亞表示,她與父母非常疏遠。母親與弟妹對她還健在大鬆一口氣,對於因為親情裂痕難以彌補而導致她下海也感到無奈。
數學神童變神女 扣除尊嚴,賣淫等於賺大錢
真的是笑貧不笑娼嗎?昔日牛津大學的數學神童,竟然甘為神女!這是十年前以13歲就進入英國牛津大學就讀的高材生蘇菲亞,原本前途不可限量,卻因為價值觀偏差,10年後的她,出賣自己身體賺取生活費,一個小時鐘點費高達台幣8000元,讓人不感唏噓,是天才折翼。戴著學士帽的蘇菲亞,1997年以13歲的年紀考進牛津大學的數學系,是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學生之一,命運卻跟她開了一個大玩笑,兩年之後,蘇菲亞因為不滿父親嚴格管教,一度輟學,現年23歲的她,更被踢爆是每小時鐘點費高達130英鎊,相當於新台幣8000元的應召女郎。
4個月前,蘇菲亞因為付不出學費和房租而下海,她卻是心甘情願以身體賺取皮肉錢,她自誇有恩客喜歡她一邊接客、一邊算數學,曾經有闊綽的凱子爹喊價一年6萬英鎊,相當於台幣370萬元,外加一棟公寓要包養她,為她添購名牌服飾,邀她上遊艇,讓蘇菲亞覺得自己好像電影麻雀變鳳凰裡頭的茱莉亞羅伯玆。數學神童一夕之間變成賣淫神女,蘇菲亞接受媒體專訪,侃侃而談,對她來說,出賣肉體就跟算數學一樣容易,扣除尊嚴,賣淫等於賺大錢,有何不可,多采多姿的生活,是她13歲進入牛津就讀時所想像不到的。看到蘇菲亞的墮落,好友莫不深感痛心,感嘆上帝賦予的數學天分,其實是詛咒,蘇菲亞的人生就此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陷入瘋狂失控。
--------------------
牛津數學神童變妓女
2008/03/31
【張翠蘭╱綜合外電報導】蘇菲亞尤索夫(Sufiah Yusof)13歲以數學天才之姿,入讀英國牛津大學,10年後,她自甘墮落當「神女」賺皮肉錢,每天只須計算簡單公式,即一小時性愛=130英鎊(約7863元台幣),天才折翼,令人不勝唏噓,朋友嘆「她的天分其實是詛咒」。
英國《世界新聞報》昨披露,23歲的蘇菲亞為了房租,在曼徹斯特郡沙爾福市骯髒的公寓出賣靈肉。「這太令人心碎了」,見證她墮落的好友說:「憑她的神奇腦袋,能以任何方式賺錢,但她的人生完全失控。」
控父身心虐待15年
蘇菲亞有4名兄弟姊妹,巴基斯坦裔數學家父親法魯克及馬來西亞裔科學家母親,辭職在家教育兒女。1997年,13歲的蘇菲亞進入牛津大學聖希爾達學院讀數學,被譽為「天才兒童」。第三年卻出走,警方兩周後發現她在南部伯恩茅斯鎮當飯店女侍。法魯克稱她遭想取其智能的組織挾持與洗腦,但她發電郵給家人控訴在父親掌控下有如「活地獄」,稱「受夠15年的身心虐待」。她若書念不好,父親會暴怒,還逼她勤練網球。
蘇菲亞2002年返回牛津,但仍沒完成碩士課程,2004年嫁給大她5歲的見習律師,一年後離婚。現在她為交租賣身,化名席爾芭李(Shilpa Lee),在網站描述自己「擁有美好的8號尺碼身形、32D胸部罩杯、身高165公分,每天早上11時至晚上8時可預約服務」。她自稱是「性感聰明學生」,喜歡「較年長紳士」。
《世界新聞報》記者上周四扮嫖客,她穿緊身衣、迷你裙,脫光在床上跳豔舞,說她願口交,也做全套性愛服務,但男方要戴保險套。記者臨陣託辭不跟她上床,她稱正在讀經濟學碩士,「每次的客人總是個驚喜」。她父親在記者造訪前一天因非禮兩名家教數學的15歲少女入獄18個月。
天才兒童際遇
◎香港 羅文輝
1978年7歲時上電視,心算4位數加減快過計算機,被稱為「神童輝」。升中學後對數學和理科失興趣,長大後曾當屠夫,現銷聲匿跡。
◎中國 寧鉑
兩歲半會背30多首詩詞,1978年13歲時獲中國科技大學破格取錄,被譽為「中國第一神童」,19歲成中國最年輕大學助教,2003年出家為僧。
◎南韓 金恩榮
智商210,為正式紀錄中最高,1967年4歲時通曉德、英、日、韓四國語言,3歲在漢陽大學旁聽物理,7歲獲美國航太總署邀請赴美,15歲前完成物理博士課程,返韓後轉研究土木工程。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牛津數學神童變妓女|蘋果新聞網|蘋果日報 http://bit.ly/36hl6Ab
-----------------------
數學神童當妓女 告白接客就像做算術
蘇菲亞.尤索夫
蘇菲亞.尤索夫
2008-04-07 06:00:0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昔日牛津大學神童蘇菲亞.尤索夫(見圖,取自世界新聞報)淪為妓女的故事上週曝光後,各界譁然,有人形容蘇菲亞是「天才折翼」,也有人感嘆她的天分其實是詛咒。不過蘇菲亞在英國「世界新聞報」六日刊出的專訪中,作出大膽的情慾告白,聲稱她的天賦應用在人類最古老行業,不算被糟蹋,接客是她喜歡的「算術題」。
今年二十三歲的蘇菲亞是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混血,十三歲時便考進牛津大學聖希爾達學院數學系,成為該校史上最年輕的學生之一,但兩年後因不滿父親的高壓式嚴厲教育,憤而輟學出走。二○○二年滿十八歲時,重回牛津就讀,翌年與同校男同學結婚,但一年後便破局分手。生活無著之下,蘇菲亞為支付碩士課程的學費及房租,決定賣淫。
告白神女生涯
蘇菲亞告訴世界新聞報說:「人們認為應召工作既淫穢又糟糕,但我不這麼認為。我的性驅力一向很高,如今我享受到所有想要的性愛。男人與應召女郎交歡時,床上功夫比他跟女友做愛時來得好。」
面對外界質疑她自甘墮落賺皮肉錢,每天只需計算簡單公式,一小時性愛等於一百三十英鎊(約台幣七千八百六十三元),蘇菲亞說,她不認為自己受的教育被糟蹋。「事實上,接客前,我通常會把考卷帶在身上」,「恩客們喜歡我能刺激他們的心靈與身體」。蘇菲亞對數學的熱愛,令不少恩客大表讚嘆,有一次她服務一名客人時,對方一邊愛撫她,一邊要她背誦數學恆等式。「我在他談論代數時,為他口交,令他欲仙欲死。」
恩客寵 宛如電影情節
當年嚴厲管教她的父親,如今因對女學生伸鹹豬手而鋃鐺入獄,而蘇菲亞則試圖說服自己,她的「新行業」可為她解決所有問題。蘇菲亞聲稱,如今多采多姿的生活是她十三歲以神童之姿進入牛津就讀時,所想像不到的。
扣除尊嚴 賣淫等於賺大錢
蘇菲亞說,恩客把她奉為公主,讓她覺得自己有如電影「麻雀變鳳凰」的女主角茱莉亞蘿勃玆。凱子爹們為她添購名貴服飾與行頭,邀她上遊艇。
蘇菲亞說,她解出了一個「數學公式」:扣除尊嚴,賣淫等於賺大錢
數學神童當妓女 告白接客就像做算術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8r3ymw
---------------------------------
Sufiah Yusof Rankings & Opinions http://bit.ly/2TKA4Mk
------------------
愛因斯坦的智商是二十世紀最糟糕的笑話
2018-03-16 
人們好像特別痴迷於愛因斯坦的智商,即便明知那是假的。
雖然愛因斯坦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智商測試,雖然愛因斯坦的學生階段甚至談不上是個聰明學生,雖然無數科學家已經表明智商和個人成就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但這些都阻止不了人們對於他智商的痴迷。
正是由於人們對於愛因斯坦的智商太過痴迷,以至於愛因斯坦官網上專門闢謠:「As far as we known today, Albert Einstein has never done any IQ test. Thus his IQ is unknown!」——至今為止,愛因斯坦從未做過任何智商檢測。我們都不知道他智商是多少。
愛因斯坦官網的聲明
愛因斯坦和「高智商」無緣
就我的了解,除了驚世的成就之外,愛因斯坦看上去都和「高智商」這個詞無緣。
首先,他本身說話比較晚,兩歲才開始說話,令他父母比較擔心——這竟然衍伸出一個話題:「是不是高智商的孩子說話都比較晚」。
其次,雖然很多人都說愛因斯坦中學階段自動選擇退學,但其實他是被老師勸退的——固然不是因為比較笨,但也絕不是因為比較聰明,而是因為他不喜歡說話不善相處,老師不喜歡他。
在大學期間,愛因斯坦就讀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他的畢業名次是第4名,班上一共5個人。無論是同學們還是老師們回憶起愛因斯坦都說他是個默默無聞的學生,不算好也不算壞。
大學時期的愛因斯坦(左下)
愛因斯坦成名的1905年,發表了狹義相對論的論文——才26歲,但這說明不了什麼,所有物理學界的重大發現,基本都是在這個年紀發表的。
我們看一個真正高智商的科學家
理察費曼
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察費曼,是知名的物理學家中最適合「高智商」這個詞彙的人,他也是知名的「納米之父」。
他在高中獲得了紐約大學數學錦標賽一枝獨秀的冠軍,之所以叫一枝獨秀是因為他的分數領先第二名差距非常大,讓裁判感到震驚。
大學時期,費曼臨時決定參加以困難而聞名的 Putnam 數學競賽,在沒有任何準備的前提下,獲得1939 年全美成績最高的五人之一(Putnam 的慣例是選前五名為 冠軍,但不區分五人排名)。
和低調的愛因斯坦不同,費曼非常鬼機靈,他反應敏捷,喜歡開玩笑,喜歡和其他教授辯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他在講,別人在聽。另外他愛好廣泛,打邦哥鼓、破譯瑪雅文明的象形文字、研究如何撬開保險柜的鎖及逛脫衣舞廳等。除了科學家和納米之父的稱呼他還是知名的暢銷書作家。——相比之下,愛因斯坦成就比較單一,雖然他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個出色的小提琴手,但據說彈的非常爛。
如果愛因斯坦和費曼是同學,拿費曼必定是那個天才,而愛因斯坦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學生,而費曼無論多麼狂妄,也不敢承認自己比愛因斯坦聰明。
更幸運的是,費曼還真的做過智力測驗:他在中學時期曾留下一個智力測驗成績,他的智商是125——隨便問一下度娘,就知道這個智商值根本就不值一提。
高智商和成就沒有一點關係
1926年,心理學家路易斯•特曼(Lewis Terman)決定用智商測試來找出天才兒童,並對他們進行研究。他在加利福尼亞州各個學校的地毯式搜索,挑選出了15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小學生,其中80人的智商超過170。這些學生後來被稱為「特曼神童」。時至今日,對他們人生跌宕起伏的發展軌跡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美國媒體報導特曼神童
雖然「特曼神童」裡面最傑出的人是傑西•奧本海默(Jess Oppenheimer),是一個知名的編劇。但也有很多人走上「平凡」的工作,如警察、船員、打字員等。
特曼總結道:智力和成就之間並沒有完美的相關關係,高智商也沒能讓他們過得比常人更幸福。
多倫多大學的基斯•斯塔諾維奇(Keith Stanovich)花費了十年時間研究高智商人群。他的結論是,高智商往往和理性無關,事實上,他發現高智商的人非常擅長批評他人的錯誤,卻更難認清自身的缺陷。這應該和他們自身的優越感相關,但是對於個人的成就來說,這其實只能起到反作用。
我們不妨再舉一個高智商的案例,英國的數學神童蘇菲亞•尤瑟夫(Sufiah Yusof)由於超高的數學天賦在12歲時被牛津大學破格錄取,打破最年輕入學記錄——這件事發生在1997年。後來,她中途退學,在網吧做網管。後來,她又回到學校繼續攻讀。再後來,她成為一個應召女郎,特長是一邊滾床單一邊背誦數學公式。2008年,她開始反思自己妓女的生涯,並公開懺悔,成為了一名默默無聞的社會工作者。
蘇菲亞•尤瑟夫
北師大物理學教授趙崢公開課《從愛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中,曾講到愛因斯坦年輕時候的表現並不是那麼聰明,他說:在科學家眼中,所謂高智商都是小聰明,和最終的成就沒有一點關係。
愛因斯坦無疑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但他肯定更希望的人們研究他的學問,而不是他的腦袋。
-------------------
吉隆坡:現年31歲的數學系學生蘇菲亞·尤索夫(Sufiah Yusof)於1997年入英國牛津大學,享譽歷史,享年13歲。這位學者再次因與賣淫有關而動搖了學術界。 從2000年開始,他從大學裡消失了,在整個英國搜尋業務,直到兩週後他在一家網吧找到了服務員的工作。 現在,經過10多年的努力,TV3的Miss TV3攝製組一直在追踪Sufiah,Sufiah終於準備在今天下午與倫敦TV3代表Haliza Hashim進行面談。 在本週一的BH上了解有關他的更多信息。Temubual eksklusif bersama Sufiah di Nona TV3, petang ini | Nasional | Berita Harian http://bit.ly/36gHjOw

-------------------------
智商高達298 美8歲神童患抑郁症企圖自殺
    在美國被評估智商為二百九十八的八歲男童賈斯廷,在去年十一月企圖自殺后,被發現未有應有的聰明,懷疑測試結果有問題,或母親查普曼故意制造其成就,剝削他來賺錢。 
    賈斯廷目前由法定監護人照顧,兒童心理學家准備在三月十八日的聆訊中要求全面撫養。賈斯廷七歲時,被天才發展中心評估智商為二百九十八,相信是歷來最高的,且比官方天才水平高出一百三十點。 
    但去年十一月,賈斯廷在丹佛的住所服藥企圖自殺,被送往醫院,因而響起警報。當他看《哈利波特》電影時精神崩潰,聲稱是頭痛。醫院替他開出止痛藥,其母當晚發現他服食過量止痛藥躺在地上。 
    說話有問題耳失聰 
    其后,他被送到兒童精神病治療中心,精神病治療師說,賈斯廷處于“深深的童年抑郁中”。后來為賈斯廷所做的心理測驗,引發連場撫養權爭戰。布魯姆菲爾德縣發言人說:“案件仍在訴訟中,我們尋求撫養權。” 
    醫生再測試賈斯廷的智商,得出令人失望的結果后,關于他的聰明引起疑問。現在賈斯廷出現技朮上的“學習殘障”,他處理說話文字有問題,其中一只耳部分失聰。測試發現,他無法串出“火(Fire)”或“獲得(Get)”,亦無法說明“總數(Sum)”這個字。醫院發言人說:“賈斯廷不能再達到別人的期望。”不過,查普曼堅稱,她的兒子正處于發育中的困難和關鍵階段。她聲稱,賈斯廷目前的問題,是被計生處和社會福利職員“明顯誤解”的結果。她說:“他已經受到精神創傷,當他與我分離后,再不能有良好表現。”天才發展中心拒絕評論此事,但在二月六日的聆訊中,賈斯廷的法定監護人格里爾斯對男童的“天才”身分表示懷疑,他指出,孩子受到母親施予不能容忍的壓力。 
    演講拍廣告成為搖錢樹 
    自從賈斯廷被發現是天才兒童后,他的母親查普曼就視他為搖錢樹,傳媒也相爭報道他的故事,以爭取更好收視。去年夏天,單親無業母親查普曼帶著兒子賈斯廷進行領取報酬的演講之旅,四出談及他心目中的“英雄”愛因斯坦,并與聽眾討論政治和科學。賈斯廷并曾出現在電視廣告上,而且作過無數推廣表演。在賈斯廷入大學后,美國傳媒熱心地跟進他的進展,拍攝這名男童坐在大椅子上學習的照片,照片中他被一群年齡是他三倍的學生包圍著。去年,賈斯廷拍攝了貝爾單車頭盔的廣告,他的頭安全地放進兒童頭盔內。 
    六歲時自建網站 
    八歲的賈斯廷在兩歲開始學小提琴、三歲學象棋、四歲參加史丹福大學天才兒童“互動計畫”,六歲時花了僅六小時來建立自己的網站。同年,他成為羅徹斯特紐約州立大學最年輕的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他在七歲時接受智商測試評估智商為二百九十八后,母親查普曼從紐約羅徹斯特的公屋,搬家到科羅拉多州的布魯姆菲爾德,在那兒,他接受天才發展中心的西爾弗曼□育。賈斯廷一直在家中接受母親的□育,并用電子郵件與朋友和擁躉聯絡。精神病治療師說:“母親為了展示兒子的聰明,作出苛刻的演講行程,對孩子的心理功能和發展構成實質的損害。”一名鄰居指出,她相信男童為母親“表演”,因為“他非常地害怕失去她的愛”。 
    計算智商方程式 
    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智商是計算出心智和實際年齡的關系 2計算方法:n/a×100(n=智力年齡,a=實際年齡)3何謂智商高:智力年齡應該與實際年齡一樣,其IQ是100。若高于100,代表智商較高,而高于130可視為天才﹔若低于70,則代表他是弱智。
---------------------------------------
如何正確地培養天才,長達 45 年的神童研究報告這麼說如何正確地培養天才,長達 45 年的神童研究報告這麼說 - 壹讀 http://bit.ly/2RICl82
很多父母都聽過「傷仲永」的故事,天才淪為庸才不禁令人惋惜,更令人擔心。家裡有個「智力開掛」的神童,家長在自豪的同時卻又擔心不得當的教育方式會毀掉孩子的天賦甚至幸福。
縱觀古今,不乏特立獨行、格格不入的天才——孤獨一生、脾氣暴躁的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 《美麗心靈》中智商超群卻飽受妄想症困擾的約翰·納什(John Nash),獨立解決龐加萊猜想、拒絕領取菲爾茲獎、任由指甲自由生長直到捲起來的俄羅斯人格里高利·佩雷爾曼(Grigory Perelman)等。
難道天才都必須要「瘋狂」才行嗎?!
著名心理學家朱利安·史丹利發起的一份長達 45 年的神童研究報告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培養天才的正確姿勢?為什麼天才將領導 21 世紀的發展?。
千里馬初遇伯樂
1968 年夏日的一天,朱利安·史丹利(Julian Stanley)教授會見了一名才華橫溢然而百無聊賴的 12 歲神童——約瑟夫·貝茨(Joseph Bates)。這名來自巴爾的摩的數學神童被安排參加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課程。然而,大學課程也滿足不了這顆「開掛」的天才大腦,貝茨乾脆開始教研究生 FORTRAN 程式語言來打發時間。
面對這樣「智力開掛」的神童「無計可施」的計算機老師將貝茨介紹給了史丹利教授。史丹利是著名的心理測量學(psychometrics)教授,這是一門研究認知能力的學科。為了發掘這名少年奇才的天賦,史丹利對貝茨做了一系列測試,包括用於美國 16 歲到 18 歲大學生入學參加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AT)。
結果,貝茨的分數遠遠超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入學分數線。
這促使史丹利為貝茨尋找一所能夠教授高等數學和科學的高中。然而,史丹利並沒有找到這樣的高中。所以,史丹利說服了一名系主任讓13 歲的貝茨以本科生身份註冊進入霍約翰普金斯大學學習。
貝茨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後格外成功,17 歲已獲得計算機科學的本科和碩士學位,並且在紐約市伊薩卡鎮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來,貝茨成為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教授,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先驅。
史丹利創立的早慧少年研究(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SMPY)項目是目前運行時間最長的天才少年縱向調查研究,這項研究將改革美國教育體系發掘和支持天才少年的方式。
史丹利總是親切的稱貝茨為 SMPY 項目的「學員 1 號」。
如今已經 60 歲的貝茨回憶起來說:「那時候我很靦腆,社交壓力使得高中並不適合我。而在大學裡,即便我只是個小屁孩(12 歲),但我和那些數學與科學「怪才」相處的很好。我在社交和智力方面都以自己的方式快速成長著,因為更快的節奏讓我對學習更有興趣。」
SYMP 項目跟蹤調查了大約 5000 名天才少年 45 年來的事業和成就,其中很多人已經成為優秀的科學家。該研究不斷增長的數據結果已經支持發表了超過 400 篇論文和一些書籍,並且對如何發掘和培養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註:合稱 STEM,英文單詞首字母縮寫)以及其他方面的人才提出了創新性的洞見。
史丹利的門生、目前是美國范德堡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院長的卡米拉·本博(Camilla Benbow)說:「朱利安一直想弄清楚,如何發掘在 STEM 方面具有卓越潛能的孩子並為他們實現潛能創造條件。」
史丹利的座右銘是:堅決不搞乾巴巴的方法論。史丹利很清楚,僅僅甄別出天才兒童還不夠,要想讓這些天才的智慧得以成長和發揮,就必須以正確的方式加以發掘和培養。
SMPY 研究的起步
史丹利教授對於發展科學人才的興趣是被心理學最著名的縱向研究之一——劉易斯·特爾曼(Lewis Terman)的天才基因研究(Lewis Terman's Genetic Studies of Genius)——所激發的。
從 1921 年開始,特爾曼篩選了一些 IQ 分數優異的青少年對象並跟蹤、鼓勵了他們的事業發展。然而,讓特爾曼失望的是,這些「天才軍團」中僅僅出了少數幾位著名的科學家。而在那些由於IQ 得分只有 129 分而不足以被選中的人中,威廉姆·肖克萊(William Shockley)成為了共同發明電晶體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斯(Luis Alvarez)也同樣被拒。
史丹利猜想特爾曼的測試方法不可靠,尤其沒有考慮定量推理能力,不然是不會過肖克萊和阿爾瓦雷斯這樣的天才的。
所以,史丹利決定嘗試學術能力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SAT),儘管這項測試是專為年長的大學生設立的,而史丹利設想這正好適用於檢測早慧青少年的分析推理能力。
1972 年 3 月,史丹利從巴爾的摩召集了 450 名從 12 歲到 14 歲的早慧少年參加 SAT 數學測試。這是首個標準化的天才甄選模式,後期研究者又增添了語言測試和其他評估項目。
起初,史丹利並未想到 SMPY 項目會成為持續幾十年的縱向研究。然而,在首輪跟進調查的五年之後,卡米拉·本博提出擴展 SMPY 研究——擴大研究群組,跟蹤早慧少年的生活,包括興趣、偏好和職業以及其他生活成就相關的評估。
擴展研究的前四個群組分布於 SAT 分數的前 0.01%~3%。1992 年,SMPY 團隊增加了第五個群組——一流的數學和科學研究生,以此來測試天才甄選模型對於篩選人才的普適性。
德國羅斯托克大學研究智力和人才發展的心理學家克里斯多夫·佩里斯(Christoph Perleth)感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研究能比 SMPY 研究更全面的讓我們了解 STEM 人才究竟是是如何被發掘以及因為什麼而被發掘的。」
空間認知能力
美國心理協會資優教育政策中心主任麗娜·薩波尼克(Rena Subotnik)說:「SMPY 研究為整個領域從一般智力評估轉移到特定認知能力、興趣和其他因素評估提供了首個足夠大的樣本基礎。」
1976 年,史丹利開始測試他的第二個群組(SAT 分數前 0.5%的 563 名 13 歲天才兒童組成的樣本)的空間認知能力——理解並記憶物體空間關係的能力。
空間認知測試題(答案:A)
空間認知能力的測試包括:匹配從不同視角展現的物體、判定物體從特定位置剖開後的截面形狀,以及估算不同形狀的傾斜瓶子裡的水平面。
史丹利非常好奇:相比於定量檢測和語言推理,空間認知能力是否有可能更好地預測青少年的教育和職業的結果。
研究群體的後續跟蹤調查——在 18 歲、23 歲、33 歲和 48 歲時——驗證了史丹利的直覺。2013 年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了早期青少年 SAT 分數和空間認知能力測試分數與後期創造的專利數量和同行評議論文數量之間的關係。其中,SAT 各項測試總共占據差異性的 11%,而空間認知能力占另外的 7.6%。
這項調查結果與近期的其他研究結果相吻合,表明了空間認知能力在創造力和技術創新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魯賓斯基說:「我想這可能是人類已知的最大的未開發潛力源。」那些在數學和語言推理能力上表現沒有特別突出,但空間認知能力突出的學生,往往能成為卓越的工程師、建築師和外科醫生。
然而,魯賓斯補充說:「據我所知,目前並沒有招生主管關注這方面的人才,通常學校評估里都忽略了(空間認知能力)。」
知識學習快車道——跳級
SMPY 研究數據支持「跳級能夠加速學習」的觀點。
相比於同樣聰明但是沒有跳級的對照組兒童,跳級生額外多 60% 的可能性獲得博士學位或者發明專利,並且有兩倍的可能性獲得 STEM 領域的博士學位。
加速學習在 SMPY 研究的「超級天才」(指前萬分之一)中很常見,智力多樣性和快速學習節奏使得對他們的教育極具挑戰性。
「幫助提升這類學生實際上花費很少,甚至有時候能夠幫助學校節省開支」,魯賓斯基說:「通常這些孩子並不需要什麼創新性或者新穎的東西,他們只是需要儘早接觸高年級的知識和領域。」
許多教育者和父母仍然認為加速學習對孩子是不利的。然而,這種觀點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社交問題、過早走出童年或者產生知識代溝。教育研究者普遍認為:對於大多數天賦稟異的孩子,加速學習不僅對其社交和情感發展有益,而且也有利於學術和職業發展。
當然,跳級並非是唯一的選擇。
SMPY 的研究者認為,即便是小小的干預調整———比如,儘早接觸大學進階課程這樣有挑戰性的教材——都會有明顯的效果。在這些智力超群的學生中, 有機會儘早接觸 STEM 領域大學進階課程的學生,會比那些沒有機會的學生髮表更多的學術論文、獲得更多的專利以及追求更高級的職業。
各國對神童研究態度不同
儘管像 SMPY 這樣的研究能幫助教育者甄別並支持早慧少年,然而世界各地對這一群體的關注並不均衡。
在中東和東亞地區,表現優異的 STEM 學生在過去十年里得到了重大的關注;韓國、香港和新加坡也會篩選資質優異的兒童並引導加入創新計劃;2010 年,中國發起了一項國家人才發展十年規劃來支持和引導資優學生進入科學、技術和其他高需求領域。
然而在歐洲,對於關於天才少年的研究和教育項目的支持熱情卻有所退潮,關注度更多轉移這些天才少年本身。而在 2010 年,英國決定取消國家資優青年學院,決定將資金重定向到努力讓更多的窮人學生進入名牌大學。
智力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儘管 SMPY 研究提出很多洞見,但研究者對於天賦和成就關係的研究仍不全面。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研究認知能力的心理學家道格拉斯•德特曼(Douglas Detterman)說:「我們不清楚為什麼同樣具有高智商,一些人卻比另一些人做的好。或許,智力並不能完全解釋人們之間的差異性,除此之外的進取心、性格因素、努力程度及其他因素也同樣重要。」
慕尼黑天賦縱向研究(The Munich Longitudinal Studyof Giftedness),從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開始跟蹤調查 26000 名天才少年,發現認知性因素是最具有預測性的,然而一些個性特徵比如進取心、好奇心或者抗壓能力,對個人表現的影響就比較有限。同時,家庭、學校和同齡人等環境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
圖片來源: K. Ferriman Robertson etal. Curr. Dir. Psychol. Sci. 19, 346–351 (2010).
一些研究者和作家,特別是塔拉哈西市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以及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推行一種「智力閾值」的理念。這種理念認為,對於 IQ 超過一定閾值(通常是 120)的人,在獲得專業技能方面,集中訓練時間比額外的天賦能力更重要。
然而,SMPY 以及杜克大學天才項目的研究數據對這個理念持有異議(參照上表)。今年發布的一項研究對比了早期天才智力占前 1% 和前 0.01% 的早慧兒童成年後的成就。結果顯示,前一組(前 1%)高等學位的獲得率是普通人的 25 倍,而更聰明的一組(前 0.01%)博士學位獲得率是普通人的 50 倍。
神童研究引爭議
然而,一些工作還是頗有爭議性的。在北美和歐洲,一些兒童發展專家表示失望:大多數智力發展的研究只是關注於預測誰能「飛黃騰達」。同時,教育者對研究者篩選學生並貼上「天才」標籤的做法表示擔憂。
馬修斯說:「測試得高分只是說明一個人在當時當次測試中能力突出,而低分也並不能說明什麼。「
很多因素都能影響學生的發揮,包括文化背景以及參加這種高風險測試時的精神狀態。馬修斯爭論道,不管這些孩子的評估結果是好是壞,都將破壞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並且有可能導致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家卡爾·洛德威克(Carol Dweck)所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德威克認為,應該鼓勵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模式」:天賦只是一個起點,能力的提升主要靠努力和不斷地挑戰。
德威克說:「學生更應該專注於提升自我,而不是擔心自己是否聰明,又或者渴望得到外界認可。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學到更多、更加聰明。」德威克團隊的研究表明:在學校里,成長型思維學生會表現出更大的進取心並能獲得更高的分數。
卡米拉·本博也承認標準化測試不應該限制學生的選擇,反而應該「因材施教」開發出適合學生特定能力的教學策略,這能夠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發揮潛能。
天才也需要幫助和引導
明年,本鮑和魯賓斯基計劃發起一項針對「超級天才」(萬分之一)的中年調查,重點關注其事業成就和生活滿意度。同時,他們計劃再次調查 1992 年美國頂尖大學的研究生樣本。
這一系列即將進行的研究有可能進一步打破長期以來的「天才兒童不需要太多幫助,僅靠天賦就足以成功」的錯誤認知。
哥倫比亞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認知發展心理學家大衛•蓋瑞(David Geary)說:「教育界依然對這些結論充耳不聞。人們普遍認為,有天賦的孩子並不需要額外的鼓勵和幫助,而應該更多的關注和幫助表現較差的孩子。「
雖然天才教育專家們宣稱擴展了美國人才開發項目的選擇,然而到目前為止,受益的主要還是那些在天賦和社會經濟狀況上都領先的學生。
盧賓斯基說:「我們知道如何甄選天才,也知道如何幫助他們成長,但是我們仍然漏掉了很多農村地區的聰明孩子。「
盧賓斯基曾是高中和大學的摔跤運動員,他說:「一直以來社會更多關注如何鼓勵和培養運動天才,而非智力天才。「
然而,相比於天才運動員,正是這些智力超群的「數學狂」,才是塑造社會未來的人才。
盧賓斯基補充說:」縱觀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切社會問題,無論是醫療、氣候變化、恐怖主義還是能源問題,那些智力天才才是最有希望解決問題的人。這些孩子值得我們放手一搏。「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天才們確實控制了這個社會
目前,首批 SMPY 學員已經處於事業的巔峰期,關於「早慧的神童們到底比社會其餘人的影響力高出多少」這個問題,也漸漸開始撥開迷霧。
十歲的陶哲軒(Terence Tao)和著名數學家保羅·埃爾德什(Paul Erdős)一起研究數學問題。
事實證明,許多推進科學、技術和文化進步的創新者,都是那些早年具有獨特認知能力並被發掘和培養的人。這些早慧青少年受益於類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資優青少年中心(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20 世紀 80 年代史丹利創立,附屬於 SMPY)這樣的豐富項目的發掘和培養。創立之初,SMPY 研究和資優青少年中心對 SAT 成績占前 1%的青少年都開放。
在這之中,我們熟知的先驅數學家特倫斯·陶(Terence Tao,陶哲軒)、萊哈德·吳(Lenhard Ng)就是那前 1%的神童,同樣的還有臉書(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谷歌(Google)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以及音樂家「Lady Gaga」史蒂芬妮·傑爾馬諾塔(Stefani Germanotta),他們早年都通過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資優青少年中心的測試。
北卡羅萊納州達勒姆市杜克大學人才甄別項目的心理學家喬納森·瓦伊(Jonathan Wai)說:「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天才們確實控制了這個社會。」
瓦伊綜合了來自 11 個前瞻性和回顧性的縱向研究——包括 SMPY——的研究數據,來論證幼年認知能力與成年後成就的關係。瓦伊說:「測試成績占前 1% 的孩子往往會成為傑出的科學家和學者、財富 500 強企業的執行長、聯邦法官、參議員或者億萬富翁。」
然而,這樣的結論與長久以來建立的——「優異的成就主要是通過努力造就的」——理念相矛盾。SMPY 研究認為早期認知能力比刻意訓練或者社會經濟地位等環境因素,對個人成就有更大的影響。
正確培養兒童的姿勢
具有多年研究經驗的卡米拉·本博奉勸各位家長:「父母最好不要為了培養天才而培養孩子,這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各種社交和情緒問題。」
本博和其他人才發展研究者提供了培養孩子的以下建議:
讓孩子體驗更加多樣化的生活
當孩子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或者天賦時,儘量提供機會培養和開發他們
注重同時培養孩子的智力和情感
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模式」:要及時表揚他們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鼓勵孩子敢於嘗試並接受失敗,學會從失敗中學習
避免給孩子貼上「天才」標籤,容易導致情緒負擔
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需求:聰明的孩子經常需要更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額外的支持或者按自己節奏學習的自由
測試孩子的能力:幫助發現潛在的問題,如閱讀困難症、多動症或者社交和情緒問題
如何正確地培養天才,長達 45 年的神童研究報告這麼說 - 壹讀 http://bit.ly/2RICl82
--------------------------
神童和偉人,或許就不是一類人
2018-01-01
今年,傳奇伊朗裔女數學家瑪麗安·米爾札哈尼(Maryam Mirzakhani)英年早逝,死時年僅40歲。新聞媒體的報導中把她稱為天才,因為她是唯一一個獲得了數學界的諾獎——菲茲獎的女性。米爾札哈尼在青少年時期就獲得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金牌,並且在31歲時就成為史丹福大學的教授。
瑪麗安·米爾札哈尼
面對像米爾札哈尼這樣的人,人們很容易把他們的成功和天才聯繫在一起。這些天才一定是從小開始就嶄露頭角,人生一路順風順水。
但是如果把這些天才的人生抽絲剝繭,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米爾札哈尼出生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里,爸爸是一位工程師。在她的幼年時期兩伊戰爭爆發,一家人都生活艱難。好在等到她上中學的時候戰爭結束了,她被一所選拔嚴苛的女校錄取了。
在那個時候,米爾札哈尼還沒有和數學結緣,她當時酷愛的是小說,常常在回家的途中去買書看。
中學的頭幾年裡,米爾札哈尼的數學成績並不好。但是一次她的哥哥給她講了一個著名的數學難題,這讓她燃起了對數學的興趣。後來發生的事就可以在數學史上查到了。
所以,米爾札哈尼的背景很特殊嗎?看起來並不是。大多數諾獎得主小時候平平無奇,與「神童」二字無緣。
愛因斯坦很遲才開口說話,因此一度被家裡的傭人以及學校的老師以為是智障。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中,他的大部分科目都掛了。最終他得以入學靠的是數學和物理的高分。
開始工作以後愛因斯坦過得也不順心。畢業後一開始他找不到教職,在瑞士專利局的時候得不到晉升,因為他對機械並不在行。但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從這種種事例以及下面闡述的研究可以看出,神童和成年後被世人公認的偉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別。大多數神童最終的結局是變得默默無聞。
大腦的可塑性
成就和天賦之間的關聯究竟強不強?在學術界這個問題的火熱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社會熱點。
智商研究領域的先鋒人物,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劉易斯·特曼(Lewis Terman)曾在1921年跟蹤研究了1470個美國加州人一生。這些人在當時的智商測試上都擁有高分。但奇怪的是,他們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成為他們那個年代的偉大思想家。連特曼本人也對這一點感到非常困惑。
劉易斯·特曼
實際上,因為小時候智商不夠高而沒有被特曼選到跟蹤名單的人里,倒出了2位諾獎得主——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茨(Luis Alvarez)和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
路易斯·阿爾瓦雷茨(左)和威廉·肖克利(右)
特曼的研究結果並不是特例。在後來的百年智力研究中,堆積如山的證據顯示,智商遠遠稱不上是成就的決定因素。
更關鍵的是,大量研究明確顯示,人的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3歲就能編程的小孩長大後未必能夠成為時代的寵兒。
學前教育
在所有的環境因素中,教育和心理學的研究都指出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學前教育對處於逆境中貧困兒童的救贖作用。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從1997年開始追蹤約3000個3歲左右兒童的成長發展。這項名為「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有效教育計劃」(EPPSE)的研究的結果曾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引用,並且促使英國為3-4歲的學齡兒童提供免費的學前教育。
該研究發現,如果家長從小就讓孩子接受早教,那麼孩子不但不容易在基礎教育過程中輟學,還會在高考中有更好的語文和數學成績;接受了高質量早教的兒童的自控能力和社會能力均更好,同時也更不容易患上多動症。
在這項研究中的3000個孩子中,有24個逆襲的經典案例。這24個孩子裡有約有五分之四來自貧困地區,超過一半的人來自單親家庭。但是通過訪談發現,這些逆襲者的父母或者身邊的成年人非常看重和支持教育。
比智力更重要的個性特質
教育服務機構 High Performance Learning (高績效學習)的創始人德博拉·艾爾(Deborah Eyre)教授提出,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顯示,除非有認知缺陷,大多數人都能夠達到所謂的天才能夠達到的水平。但條件是,他們必須要被教會對待學習的端正態度,而且要具有下面這些高成就者的共同特質——好奇心、韌性和勤奮。
弗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知名教育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對音樂、記憶、體育等許多領域的高成就者進行研究,他並不認為天賦是高成就的核心。
許多人耳熟能詳的一萬小時理論就是埃里克森提出的。一萬小時理論指的是,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普通人也能成為專家。當然了,刻意練習並不是題海戰術,因此盲目的刷題無法使人成為學霸,原因點我查看。
一萬小時理論當然有很多支持性的證據。比如許多普通學生經過記憶術的訓練後,記憶能力就可以令人刮目相看,在普通人眼中就可以成為「記憶大師」。
一萬小時理論並不是橫空出現的超前理論,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學者意識到了後天或者說養育環境對成就的決定性影響。
上世紀80年代的著名美國教育學家班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研究了一群在某些領域裡頂尖的人才,比如芭蕾舞、游泳、鋼琴、網球、數學、雕刻和神經科學裡的頂級選手。
布魯姆採訪了這些人和他們的父母,詢問了他們的家庭環境以及教育方式。結果發現,這些頂級人才都有刻苦訓練的習慣,而且他們從小開始就對自己的領域產生了持續的濃厚興趣;這些人的父母也有非常強的職業道德準則。
愛因斯坦並沒有被兒時獲得的「智障」標籤打倒,同樣的,他也沒有給自己貼上「天才」的標籤。他曾經寫道,「並不是我聰明,只是我和問題相處較久。許多人說偉大的科學家靠的是智力。他們錯了,這些人靠的是秉性。」
米爾札哈尼也是一樣。她也曾經寫道,「誠然,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就是發出『啊哈』的那一刻。新發現帶來的喜悅就如同在山頂上將風光盡收眼底的感受。但是大多數時候,對我來說數學研究就像在獨自登山,這座山上既沒有前人開闢的道路,也看不到盡頭。」
執著,是這一男一女兩位世人公認的「天才」的共同心路歷程。
神童和偉人,或許就不是一類人 - 每日頭條 http://bit.ly/2tIInh9
-----------------------------
美國兒童天才vs.中國神童
目前普遍認為,天才包括熱情、自信心、堅毅性和能吃苦耐勞地完成任務等諸多非智力因素。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亞洲出現天才兒童的比例最大,只不過由於過去亞洲經濟的落後和對教育的忽視,許多天才兒童被埋沒了。
兩周前,美國人口普查署公佈了中小學生的最新統計報告。報告稱2003年有75%的12-17歲孩子在校學業達標,其中每4個孩子中就有1個因有天賦才能或超前學習能力而被分在「天才班」上課。為甚麼美國會有這麼多天才孩子,對比中國的望子成龍以及西方國家的天才教育,怎樣才能培養好自己的孩子?怎樣才能發揮好自我潛能呢?
圖攝於北京,一名男童專注地演奏小提琴。
天才定義的變遷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天才的定義跟中國不太相同。在中國古代,把那些才智出眾的兒童稱為神童,因為他們具有天賜的超凡脫俗的才智。在西方,早在1921年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者特曼就把他發明的IQ智商測驗用在天才兒童的發現上。起初把IQ智商超過130的兒童稱為天才,但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實施的天才教育卻大大放寬了標準,很有中國古人所說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含義。
特曼研究發現,天才兒童並不都像人們想像的那種瘦弱、過分專精於某項能力或興趣、情緒不穩定、對社會難以適應的人,很多天才孩子不僅享有更健康的童年,成年後更有可能成為出眾的棟樑之材。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許多被認為是神童的孩子的IQ智商並不高。專家分析說,也許神童的獨特點在於他們善於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所以在使用正常邏輯思維方式的智商測試中,他們的成績還可能落後於普通孩子。這給天才兒童的鑒別帶來更複雜的因素。
如今美國各州都十分重視天才兒童的教育,並立法規定每個公立學校必須開辦「天才與資優教育計畫」(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以滿足天才兒童的特殊需要。1980年加州通過的《教育法》中就把天才的概念定義為:超常的智力、創造力、特殊學術能力、領導能力、藝術能力等。
科學家還發現,亞洲出現天才兒童的比例最大,只不過由於過去亞洲經濟的落後和對教育的忽視,許多天才兒童被埋沒了。
望子成龍背後的陰影
儘管人們還不知道一個成功的天才其天生素質和後天培養,哪個因素起了多大作用,但科學家一致認為,如果父母和其他人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天分,哪怕是神童也會被埋沒。目前即使在美國這個最重視天才教育的國家力,被社會發現、培育的天才可能不到一半。根據美國資優兒童協會估計,被鑑定是資優的學生中,只有35%接受了資優教育。
然而問題的另一個極端是望子成龍而導致的揠苗助長。比如英國出生的蘇菲亞.尤索夫,她的父母來自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13歲時尤索夫就考入牛津大學攻讀數學。當碩士三年級考試完畢後,她突然失蹤了。在給父母的電子郵件中尤索夫寫道:「我已經受夠了你們的虐待。」
13歲就考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成為MIT最年輕的馬來西亞華裔神童張世明,卻由於無法適應的巨大身心壓力,今年1月10日時病死了,享年31歲。
張世明是馬來西亞家喻戶曉的華裔神童,他早年的智商高達148,躋身世界智商頂尖的2%。世明12歲時從初中一年級跳到大學一年級,13歲考入MIT讀大學,16歲到康乃爾大學讀博士。博士畢業後留在美國繼續從事研究工作。
然而工作後的張世明由於年紀太輕,無法適應現實社會環境的壓力,再加上眾人都對他這個「神童」投以異樣的眼光,導致他心理壓力過大,性格變得異常孤僻和沉默寡言。
5年前,張世明的父母把他接回馬來西亞治病。據說他的病主要是心理方面的,他經常拒絕進食,也不願說話和走動,甚至不願睜開眼睛,最後因此不治身亡。
更悲慘的還有美國的14歲神童布蘭登,他在家中舉槍自盡的消息也震驚了各界。布蘭登一歲半不用人教就會讀書寫字,3歲會彈琴。他僅用7個月就在家自學完了中學6年課程,10歲高中畢業。智商178的他,一旦對任何題目感興趣,都能在10天內完成整學期的學業。
然而這樣的天才卻莫名其妙的自殺了。他死前給父母留下紙條說他愛他們,但他卻拋下他們走了。心理學家分析認為,布蘭登的智力屬於成人,但心理仍是孩子。心智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裏棲息,十分辛苦而無法平衡,這種不平衡是導致他自殺的主要原因。
精神病學家發現,如牛頓、莫扎特、貝多芬等天才,多半患有一種較緩和的自閉症──「亞斯柏格症候群」。圖為莫扎特生前最後一張肖像畫,是1790年由當時在慕尼克執業的畫家艾德林格(Johann Georg Edlinger)所繪。
天才與自閉基因相同
近來科學研究發現,天才的心理不平衡可能還有基因上的原因。愛爾蘭的精神病學家費茲傑拉得在研究了史上多位名人傳記後發現,牛頓、莫札特、貝多芬這樣的天才,他們多半患有「亞斯柏格症候群」,一種較緩和的自閉症。
患有這種病的人,會有超凡的藝術創造與高超的數學天賦,愛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一個。研究發現,導致亞斯柏格症候群的一些基因,和擁有才氣洋溢的創意基因是相同的,兩者之間僅有一線之隔
天才們普遍追求卓越完美、快速學習,當他們無法盡如人意時,很容易受傷害,造成內心的衝突與不協調,從而產生心理學上的「過度激動」現象,其特徵包括用不完的精力、較敏感的感官知覺、高智商、永不枯竭的好奇心、豐富的想像力、極端的情緒高低潮。然而過度激動在增加智力和情感發展的同時,也容易產生衝突與緊張,使人精神崩潰
對抗這種危險,不少天才們找到了信仰和家庭的溫暖。原福建籍的美國華裔何仲柯、蘇誹雲夫婦有4個兒女,他們分別在10歲,9歲,14歲,13歲考入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並以優異成績畢業,目前他們不但事業成功,家庭生活也很幸福。
這4位天才少年的母親在談到其育兒秘訣時表示,他們全家信奉基督教,彼此用博愛的心對待萬事萬物,心中有上帝,自然能化解很多壓力。
美國的天才教育重在發掘天才學生的多種潛力。圖為華盛頓DC一所學校,老師正在上科學課。
在美國,很多老師認為只要精心教育,每個孩子都能找出其獨特的天賦,與大陸盛行的「填鴨式」教育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北京當局最希望的就是培養出能鞏固其江山的革命後代,至於天才培養的重要性就放在培養「順服之才」的後面了。
美國的天才教育
由於天才這把雙面劍的正負兩面作用,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天才兒童的全面培養,以加州為例,在2003至04學年,加州12年級學校(相當於大陸的小學和中學)總共有630多萬學生,其中有47萬多人被鑑定為各類天才兒童。在德州,全州公立學校從幼稚園至12年級總計註冊學生400多萬人,其中天才班學生超過33萬,約占公立學校學生總數的8.2%。
在天才班裏,其課程不能超出常規學時,學生可「跳」到任何他們適合的年級學習,學校除用天才教育經費讓天才學生去外地旅行學習外,還有意培養天才學生的「社會和情感需求」,讓學生領略教學內容之外的知識天地。
比如由加州大學系統提供的「COSMOS」科學和數學教育班,就是在暑期中為期4周的一種課程,在這裏天才學生可以初步學習光學、自動化工程等中學階段都不設立的課程。又比如加州教育促進研究所提供的「學徒計劃」,是讓學生在暑期集中用2周時間,與機器人學、空氣動力學、地球科學和新聞學等領域的專家一起工作,此後他們還可以經常接受這些專家的指導;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為3歲到13歲兒童提供的「自然探險計劃」,是讓學生們用一周時間探索自然界的不同地貌、生物和人類社會的不同文化。
教育學家們評價說,加州的「天才教育」方案重在發掘天才學生的多種潛力,在區別教育不同學生方面「邁出了大膽的一步」。
中國神童被埋沒了
對比美國1/4的孩子是天才,其實不是美國天才比中國多,而是美國人善於挖掘其人力資源,真正做到中國古人所說的: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天生我才必有用。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前不久大陸網站廣泛流傳的「中國差生」變「美國天才」的故事。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學的「標準笨蛋」,經常被老師點名批評,無奈之下赴美求學;8年後他成了全美動畫比賽個人組冠軍,並被美國老師評價為「是個天才」。
如今王楠子是費城藝術學院的大四學生,是該校動畫專業最出色的學生。透過動畫領域的開拓,他甚至已在美國貸款買了一幢三層小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促使他的父親向中國的教育現狀發難。
一位大陸記者也曾講述了他所經歷的中美教育方式的不同。當他把10歲的孩子送到美國上小學時,他發現老師佈置的英文作業是寫論文:〈我怎麼看人類文化〉;歷史課老師還讓孩子扮演總統顧問,給國家決策出謀略;在中學的物理課上,作業是一個市政研究專案——城市照明系統的佈局;而道德教育上,卻是從一點一滴的愛護小動物開始,直到愛人類愛整個社會的博愛精神。
與美國天才教育相對應的是美國對有智力障礙孩子的特殊教育,美國的智障教育和天才教育同樣的發達,很多老師堅信:「沒有殘疾的孩子,只有殘疾的教育。」只要精心教育,每個孩子都能找出其獨特的天賦,從這個角度上說,每個人都是天才,天生我材都有用。
許多人反感大陸盛行的「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希望學習西方的「啟發式教育」。其實「啟發式教學法」並不像有些人所認為的是蘇格拉底首創的,它最早是由孔子提出來的。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當學生還沒達到「憤」的狀態之前,(「憤」即對某一問題正在積極思考,急於解決而又尚未搞懂時的矛盾心理),老師不要給他太多的啟示;當學生沒進入「悱」的狀態之前,(「悱」既對某一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的思考,但尚未考慮成熟,處於想說又難以表達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老師不用去點撥他。
所謂啟發啟發,何時啟何時發,在中國古代就是有一整套教書育人的好辦法的,只是近代在大陸失傳了。目前北京當局最希望的就是培養出能鞏固其江山的革命後代,至於天才培養的重要性就放在培養「順服之才」的後面了
----------------
智商超過140,算是智力測驗定義的「聰明人」了,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想要達成的目標,除了對於聰明的追求之外,很多人可能更想要聰明可以帶來的東西——財富、名聲、幸福,但難道智商高,就一定會擁有這些東西嗎? 智商高為什麼不代表快樂? 在開始論述之前,先讓我們看個故事。美國心理學家路易斯・特曼(Lewis Terman)
--------------------------------
40年前,中國家喻戶曉的3大「天才神童」如今都怎麼樣了?
40年前的1978年3月9日,全國各地21名少年經過千挑萬選,組成了首個「少年班」,被送入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國科技大學學習。
這21位被選中的少年中,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他們被稱作新中國歷史上,「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
在這些孩子裡,有三人進入學校不久,已然成為家喻戶曉的三大「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甯鉑、謝彥波和干政。
然而,被裹挾在時代洪流中的個體,在群體的聲浪前,毫無招架之力。 幾十年後,甯鉑出家為僧,謝彥波和普林斯頓導師鬧翻,干政患上精神疾病,一個時代自此落下帷幕。
40年的風雲變幻中,少年班不乏人才輩出的學生,超過70%的校友活躍在全球經濟、IT、金融和製造領域。 直到現在,整個社會對少年班的討論仍未中斷,但每每提起這三位「神童」的命運軌跡,都格外引人深思...
前排左一為甯鉑
圖片來源:科學網
1「那是甯鉑和謝彥波的時代」
1978年,全中國電視、報紙和雜誌鋪天蓋地的報導,都聚焦于一位名叫「甯鉑」的少年。
這年年初,13歲的江西「神童」甯鉑與方毅副總理下了兩盤圍棋,並獲全勝的傳奇故事,成為了當年最吸引讀者的新聞之一。
甯鉑與副總理下棋
1976年恢復高考前,美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給中科院寫信,要求快速恢復發展科技和教育,他的這一提議獲得了當時兼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的贊同。
整個國家對科學的熱忱,使得全社會對甯鉑的各種讚美也達到了最高峰,所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無不熟記著甯鉑這個名字和他的事蹟。
在國家副總理方毅的批示下,當時的中科院下屬單位中國科技大學,開始著手籌備少年班的建設。
「少年班」的出現,見證著百廢待興後,人們對知識與人才的重視,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焦慮。
少年班同學
在媒體熱烈的報導中,甯鉑在中科大校園葡萄架下讀書的照片被廣泛刊載,甚至連學校的葡萄架都成為新生和外來客必來瞻仰的地方。
翻閱當時的紀錄片資料,還能看到甯鉑率少年班同學仰望夜空、為同伴們指點星象的鏡頭,這一畫面也一度留在了很多人的記憶中。
然而對甯鉑來說,伴隨著天賦而來的,還有來自國人的希望和時代的使命。 他身上的這份「天賦」不僅屬於甯鉑自己,還屬於家庭、家族、學校與社會。
面對來自教育界、媒體、社會的簇擁,甯鉑被推到了一個他的年齡無法承受的高度。
這一切,讓甯鉑喘不過氣來,其後從1978年入校到2004年元旦後離開科大,他在這25年間不斷想要離開,卻始終沒有成功。
甯鉑照片 圖片來源於網路
225年的漫長逃離
在接受一次媒體採訪時,多年後的甯鉑曾說,自己是時代需要的產物。 如果青春可以重來,他決不會再讀少年班。
雖然在輿論中無比風光,但入學後的甯鉑過得並不愉快。 當時,他被安排攻讀中國科學界最熱門的領域——理論物理,但這並不是甯鉑的興趣所在。 他對班主任汪惠迪說:「科大的系沒有我喜歡的。 」
汪惠迪打了一份報告,請求按照甯鉑自己的興趣,轉到南京大學學習天文。 「但是科大不願意放走這個名人。 」
甯鉑與同學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校期間甯鉑一直想逃離但又無計可施,不得不服從人們安排好的所有事情。 在對天文學的求學之路阻斷之後,他很少做物理學科的研究,而是轉向了對「星象學」的研究,把大量時間用於圍棋、哲學和宗教。
多年後,甯鉑私下裡回憶說,自己當時的痛苦還來自于輿論的過分渲染。
「在很多場合,人們要求我七步成詩。 」他說,「那時我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長期接受的教育又是順從、克己復禮,因此痛苦充溢著我的內心。 那些年我就是在壓抑自己的個性中度過的。 ‘神童’剝奪了我許多應該享有的生活和娛樂的權利。 」
本科畢業後,19歲的甯鉑拒絕了研究生考試並留校任教,成為全國最年輕的講師。 不過,這已經是他能創造的最後一個記錄了。 沉浸于練氣功、吃素的甯鉑,已經與他人常見的生活軌道漸行漸遠。
圖片來源於網路
1998年,甯鉑受邀參加央視的《實話實說》欄目,在當年的一則報導中寫道:「節目錄製期間,甯鉑頻繁搶過話筒發言,語速很快,情緒激烈,猛烈抨擊‘神童教育」。
坐在台下的很多年輕人早已不認識他,他們對眼前這位嘉賓的舉止感到怪異,併發出陣陣哄笑。
神童的肺腑之言無人聆聽,屬於他的時代也正煙消雲散。 4年後,38歲的甯鉑于五臺山出家為僧。
3情商,無法擺脫的宿命
和甯鉑一樣,許多天賦異稟的「神童」贏在了起跑線上,卻無法「笑到最後」。
10歲考上大學的遼寧神童張炘煬,在碩士論文答辯前賭氣,如果父母不給他在北京買房,就不參加答辯不考博士。
13歲考上大學的魏永康,在碩博連讀期間,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等原因被學校退學。
14歲考入大學時的王思涵,畢業考試時僅有一門英語及格,也遭遇了被退學的處罰。
張炘煬和父母
圖片來源:天涯
事實證明,在學習能力之外,這些過度被「追捧」的少年大學生在人格和身心健康方面存在著一定問題。 素質問題的欠缺,在後續的成長中持續影響到了他們的學業和事業發展,也正是這樣的原因,讓一些曾經設置少年班的大學,在後來取消了這項措施。
對於這些天才少年來說,褪去「神童」的標籤,「缺失的情商」成為了他們無法擺脫的宿命。
「人際關係這一課,心理健康這一課,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落下了」,回憶起少年班的學生,當年的班主任汪惠迪說道,「他們在上學時沒能養成好的心態,沒有平常心。 這種缺陷不是一時的,而是終生的。 」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兒童心理和行為矯治專家們的一系列研究證實,神童的超常智力,有時甚至成為他們社交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一大障礙。 儘管這些孩子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卻未必一定高(在許多情況下甚至還可能低於一般同齡孩子),心理上也遠未發展到成熟階段。
由於這些孩子展現出的強烈求知欲、廣泛的興趣以及與眾不同的處事方式讓他們更容易遭到身邊人的曲解,反而讓他們會成為同齡人中不受歡迎的「另類」。
在現實社會中,他們終將面對一個由個人魅力和性格決定成敗的世界。 當分數和年齡變得不再重要,「情商」則與成功密切相關,這些變化都讓他們措手不及。
赴普林斯頓求學的謝彥波和干政,遇到的也正是同樣的問題。
4考入美國普林斯頓,卻鎩羽而歸
1982年,還只有15歲的謝彥波提前一年大學畢業,在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跟隨于淥院士讀碩士,18歲又跟隨中科院副院長周光召院士讀博士,並被人們看好,有希望在20歲前獲得博士學位。
只是,這段最為春風得意的時光,卻成為他人生轉折的開始。
「他沒能處理好和導師的關係,博士拿不下來。 」汪惠迪說,「於是轉而去美國讀博士。 」
早期少年班師生
圖片來源:中科大少年班網站
然而在美國,同樣的事情仍在發生。 在普林斯頓的中國同學圈子裡,謝彥波與導師不睦,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師從諾貝爾物理學家獲得者菲力浦·安德森教授的他,卻在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上選擇了與導師對立的學派,這讓安德森十分為難。 不久,謝彥波被告知,由於學派問題,學校拒絕同意他以這篇論文在安德森門下拿到學位。
然而,執拗的謝彥波堅決不相信導師會拋棄他,表示要堅定追逐、死不回頭,即使安德森給出建議,讓他轉到另一位導師名下答辯,他也沒有改變想法。
這一杠就是9年,直到轟動一時的北大留學生盧剛殺死美國教授事件發生。
由盧剛事件改編的電影《暗物質》
圖片來源:豆瓣
當人們意識到應該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時,謝彥波開始被懷疑為潛在的危險。 中國科技大學一位副校長決定讓謝彥波回國,留學生涯也就此結束。
干政的軌跡與謝彥波有著驚人的巧合,兩人都在完成國內學業後前往普林斯頓攻讀理論物理,也都因與導師關係緊張,鎩羽而歸。
當多年的努力最後化為了泡影,回國後的干政拒絕了校方繼續讀博的請求。 在此之後,干政的精神疾病不斷復發,並長期找不到工作,甚至還有消息傳出——「干政被自己禁錮在與母親共同居住的家裡」。
5「腳踏實地,讓人成長得更接地氣」
40年來,「少年班」的軌跡如一面鏡子,見證著中國教育的摸索發展。 人們由此以這樣「戲劇」的方式注意到,中國社會正從重視少數精英的成長,轉而投入到關注每位學生高品質成長的過程。
與此同時,中國對「神童」們的操作方式,美國也曾實踐過。
20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M.Terman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實驗,他通過智力測試將智商大於等於140分的孩子劃分為天才,並以此為標準篩選出了一千二百名「天才兒童」。
隨後,美國政府負責為這群孩子提供最前瞻的教育資源、最優質的師資,並對他們精心培養,人們期待著從這1200位孩子中,產生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一般的偉大科學家。
五六十年後的今天,人們依舊可以追蹤到的其中800多名「神童」的現狀。 經調查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並沒有成為科學家,而那些被世俗定義為「成功」的人,反而都是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人格特徵的人。
英國教授瓊·弗裡曼從1974年起跟蹤210名極具天賦兒童的成長,她發現其中只有6人(3%)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隨著時代的發展,美國原本的「天才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迭,某種程度上來說,「天才養成計畫」讓天才成為了受害者,當人們過於強調神童的特殊性,這種天賦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幸。 假若忽略了孩子綜合素質和社會能力的培養,必然會使神童教育走向彎路。
數十年後的今天,《人物》雜誌採訪到當年被稱為「奧數神童」的付雲皓,並以一篇《奧數天才之隕落之後》的報導,將人們的視線重新聚焦到了同樣年少成名的他身上。
--------------------
他們2歲學會閱讀、4歲演奏巴赫的樂曲、6歲輕鬆地學會微積分、8歲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同學對他們嫉妒不已;他們的父母則彷彿中了大獎而歡欣鼓舞。不過,借用T·S·艾略特(T. S. Eliot)的詩句,他們的職業生涯往往並不會以「一聲巨響」告終,而是以「一陣嗚咽」作結。
我們可以看看為具有科學天賦的美國高中生設置的至高榮譽西屋科學獎(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Search)。這一獎項曾被一位美國總統稱為「科學界的超級碗」,從1942年誕生到1994年間,有逾2000名早慧少年進入決選。不過,其中僅有1%後來成為了美國科學院院士,只有八人贏得諾貝爾獎。每一個改寫理論物理學的莉薩·蘭達爾(Lisa Randall)的背後,都有上百個遠遠未能實現潛力的孩子。
神童很少會成為改變世界的成年天才。我們以為,這肯定是因為他們缺乏在社會中良好運行所需的社交與情感技能。不過,看看證據的話,這一解釋並不能令人滿意:不到四分之一的神童的確擁有社交或情感問題。但絕大部分人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在拼寫比賽和雞尾酒會上同樣如魚得水。
讓他們止步不前的是沒能學會原創。他們奮力贏得父母的肯定、教師的欽佩。然而,當他們在卡耐基音樂廳演出或成為國際象棋冠軍的時候,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熟能生巧,但不能生新。
神童能學會演奏複雜至極的莫扎特曲目,但很少能寫出自己的原創音樂。他們把精力集中花到吸取現有科學知識上,而非創造新的見解。他們遵守成規,而非創造新規。研究顯示,最有創造力的孩子也最不可能成為教師的寵兒,因此許多這樣的孩子學會了把自己的原創思想埋在心中。用評論人威廉·德雷謝維奇(William Deresiewicz)的話說,他們成為了優秀的羔羊。
成年後,許多神童變為領域內的專家、機構中的領袖。但心理學者埃倫·溫納(Ellen Winner)哀嘆,「只有一小部分神童後來在成年期變為革命性的開創者」,「這些人必須進行痛苦的轉變」,才能成為「最終改寫某一領域版圖」的成人。
多數神童沒能跨越這一鴻溝。他們將自己的卓越才能用於在工作崗位上閃光,卻不會掀起大的波瀾。他們成了治病救人的醫生,卻不會去奮力修復崩壞的醫療體系;他們成了為遭遇不公的客戶進行辯護的律師,卻不會試圖去改革法律本身。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養育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一項研究對不同家庭進行了比較,一部分家庭里的孩子被學校認為創造力排在前5%,另一部分家庭里的孩子則稀鬆平常。普通孩子的家長平均制定了六條規矩,比如固定的做作業和睡覺時間;高創造性孩子的家長定下的規矩平均不到一條。
創造性可以說難以培養,但易於扼殺。通過減少規矩,家長鼓勵孩子自行思考。他們似乎「更多地強調道德價值,而不是具體的規矩,」哈佛心理學者特雷莎·阿馬比爾(Teresa Amabile)在論文中這樣寫道。
不過,即便如此,家長也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填進孩子的腦袋。心理學者比較了美國最富創意的一群建築師及其技能高超但創意欠奉的同行。他們發現,有創意的建築師的父母有一個特殊之處:「他們強調的是讓孩子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道德規則。」
的確,這些家長鼓勵子女追求卓越與成功,但他們還鼓勵孩子「在工作中尋找到樂趣」。他們的孩子擁有探索自己的價值觀並發現自身興趣的自由。而這一點激發他們茁壯成長為創意十足的成人。
心理學者本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對世界級音樂家、藝術家、運動員和科學家的早期萌芽進行了研究。他發現,這些大師的父母並未夢想養育出超級明星子女。他們不是操練新兵的士官或監督奴隸的主人,而是對孩子自發的積極性加以回應。當他們的子女展現出對某項技能的興趣和熱情時,家長予以了支持。
頂尖的古典鋼琴家並不是打從學步開始就師從精英教員;他們的啟蒙課來自恰好住在家附近並讓學習過程妙趣橫生的教師。莫扎特在上音樂課之前就展現出了興趣,而非反過來。瑪麗·盧·威廉姆斯(Mary Lou Williams)自己學會了彈鋼琴;伊扎克·帕爾曼(Itzhak Perlman)被音樂學校拒絕後開始自學小提琴。
即使是最好的運動員也沒有從一開始就比同輩優異。布魯姆的團隊在採訪了排名全球前十的網球運動員之後發現,拿傑瑞·宋飛(Jerry Seinfeld)的話換個方式說,他們可沒有從娘肚子里就開始做俯卧撐。他們很少有人像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那樣,因追求比賽的完美而承受巨大壓力。說到自己的第一位教練,大多數網球明星都會記得:他們讓網球變得很有趣。
自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向大眾普及「一萬小時定律」——指出在一件事上能否成功,取決於你着意練習的時間——以來,人們就開始激烈爭論,精通某項技能所需的時間因所在領域和個人資質差別會有多大不同。在就這個問題爭論時,我們忽略了兩個同樣重要的問題。
第一,練習本身難道不會妨礙我們提升自己的學習觀念嗎?有研究顯示,練得越多,我們就變得越固化——陷入熟悉的思維方式。比賽規則改變時,橋牌高手比新手更難適應;在採用新稅法方面,經驗豐富的財務人員還不如新手做得好。
其二,有什麼能激發人們為一項技能練習成千上萬個小時?最靠譜的答案是激情——由自然產生的好奇心引發,或因在從事一項或多項活動初期有令人愉快的體驗而養成的激情。
有證據顯示,要取得創造性成就,你不僅要有知識和經歷的深度,還要有廣度。在時尚界,最具原創性的服裝系列往往出自花最多時間在海外工作的設計總監。在科學界,贏得諾貝爾的人更多的會對很多事物充滿興趣,而非一心研究一種東西的天才。相比於普通的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有高於22倍的幾率作為演員、舞蹈家或魔術師進行過表演;有超過12倍的幾率嘗試過詩人、劇作家或小說家的角色;還有高於7倍的幾率掌握一門樂器或作曲技能。
沒人強迫這些傑出的科學家發展這些藝術愛好。這反應的是他們個人的好奇心。有時候,好奇心會讓他們靈光閃現。「我是憑直覺發現了相對論,是音樂在背後推動着這種直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這樣回想道。五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開始讓他學小提琴,但他沒有產生興趣。他對音樂的熱愛直到青少年時期才萌生,當時他已經不再上小提琴課,但偶然聽到了莫扎特的奏鳴曲。「相比於責任感,對一件事的熱愛是更好的老師,」他說。
聽到了嗎,虎爸虎媽們?你無法通過設計,讓一個小孩變得有創造力。通過策劃實現某種成功,你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結果不過是一個有抱負的機械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觀念,你需要讓他們追尋自己的激情,而不是你個人的。神童能改變世界嗎?虎媽請先學會放手 -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nyti.ms/36gGghy
---------------------
關於音樂神童莫札特的13個真相
2019-12-30 ‧ MUZIK AIR編輯部
從天才作曲家轉變為流行文化明星,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創作了600多部音樂作品,影響了貝多芬及柴科夫斯基等音樂大師,並持續啟發著今日的電影導演,即至電腦科學家們。關於這位著名的神童,以下為一些您可能不知道的事:
1、父親是莫札特音樂事業的背後大推手
1756年1月27日,莫札特生於奧地利的薩爾茨堡,母親為安娜.瑪麗亞(Anna Maria),父親為李奧波特.莫札特(Leopold Mozart,薩爾茨堡大教堂的作曲家兼音樂教師)。小莫札特和他的姐姐瑪麗亞.安娜(Maria Anna)自小就被教導演奏鍵盤樂器,並且兩個孩子都展現出莫大的音樂才能。莫札特在4歲時,已經可以在短短30分鐘內,在鍵盤上學好一首歌。
2、莫札特與少女安托瓦涅
莫札特6歲那年,他的家人正在皇家宮廷裡表演,他自己也開始展開個人演奏會。在維也納郊外的哈布斯堡夏宮中,莫札特遇到了大他2個月的瑪麗.安托瓦涅公主。據說當莫札特在拋光地板上滑倒時,她扶了莫札特一把。作為回報,他向這位未來的法國皇后求婚。在維也納的經歷成為莫札特將來歐洲巡迴的起點,自1763年至1766年間,莫札特在數十個城市與宮廷演奏裡獲得極大成功。
3、在11歲寫了第一部歌劇
莫札特和家人一起旅行,曾到過巴黎、倫敦、阿姆斯特丹及凡爾賽等地。在慕尼黑舉行的一場演奏會上,莫札特和他的姊姊一起連續演奏了三個小時,所到之處都令觀眾們驚嘆連連。在巴黎舉行系列音樂會時,莫札特發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五段式小提琴奏鳴曲。當時他才8歲。
11歲那年,他寫了第一部真正的歌劇:《阿波羅與雅辛托斯》(Apollo et Hyacinthus)。從1769年12月開始的義大利城市系列巡迴音樂會,更加應證了莫札特超乎常人的音樂才能。他受命為米蘭狂歡節創作歌劇、被久負盛名的波隆那音樂院錄取,並執導了自己的歌劇作品《龐托王米特利達特》(Mitridate, rè di Ponto)的前三場演出。15歲那年,他寫道:他可以「在自己家中、在自己的腦中」聽整齣歌劇。莫札特後來承認,他對自己的名聲感到「像孔雀般自豪」。
4、早期的成功並不持久,後來父親還為母親的死亡斥責他
在義大利巡迴演出後,莫札特回到薩爾茨堡,開始為奧地利新的統治者—— 親王大主教科羅瑞多(Heronymus von Colloredo)的宮廷作曲,但這項工作不具任何挑戰性。1778年,莫札特雄心勃勃的父親命令他到巴黎,與「偉大的藝術家們生活在一起」。但是這時的莫札特已經22歲,不再是當初與瑪麗.安托瓦涅到處晃悠三年歐巡的天才神童。
他是一位成年音樂家,有著「樸實、痘痕的面孔」,而且幾乎不會講法語。
離開了上流社會,也把錢花光,莫札特的母親陪伴著他被困在第二區一個破舊不堪的旅館裡。他的母親因發燒而病倒,在1778年7月3日去世,得年57歲。莫札特一個人,不敢告訴父親關於母親的事,反而讓他的朋友Abbé Bullinger傳達這個消息。李奧波特最後將老婆的死歸咎於莫札特,認為如果他的母親沒有陪他去巴黎,事情就不會這樣。
5、他討厭在薩爾茨堡工作。
短暫停留巴黎後,莫札特回到薩爾茨堡,與他的父親和姊姊一起生活,又到了史特拉斯堡(在那他演奏了3場出席率不高的音樂會)、曼海姆、慕尼黑和奧格斯堡。他找到了一份宮廷風琴師的工作,但他並不快樂。他就想做更多的事,他曾寫下:「在這樣一個赤貧的地方,無所事事地度過一生真是非常可悲。」留在薩爾茨堡的最糟糕的部分,是應付他的贊助人科羅瑞多,他希望莫札特只為當地教堂創作音樂。儘管在這個時期十分艱困,莫札特仍然創作了兩首重要的作品:第32號G大調交響曲(K318)、和第33號降B大調交響曲(K319)。
6、1781年莫札特移居維也納,自此生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在維也納,啟蒙時代正如火如荼。夜晚的首都是富人的世界,他們參加上等的蒙面舞會和歌劇演出。從最初只擁有一名學生的自由工作者,莫札特以自己越來越流行的鋼琴協奏曲和交響曲,漸漸進入維也納的核心社交圈。一位傳記作者指出,莫札特鋼琴協奏曲的聽眾們有「見證主要音樂類型的蛻變與完善」的感受。
很快地,就可以看到莫札特戴著金色裝飾的帽子、身披珍珠貝鈕扣的紅色外套在鎮上閒逛。移居維也納一年後,他娶了女高音康絲丹采(Constanze Weber),並於1783年生了第一個孩子——名叫Raimund Leopold的男孩。
7、他堅持他的孩子不應被母乳餵養
他寫道:「我很確定,即使她能夠做到,我的妻子也絕不會親餵寶寶。而且,我對孩子絕不能喝陌生人的奶也具有同樣的決心。我希望孩子像姊姊和我一樣,喝水長大。」
當時的中產階級普遍用大麥水代替奶來餵養嬰兒,不過莫札特最終屈服於他的產婆和婆婆的央求,雇了一位奶媽來哺乳孩子。不幸的是,Raimund出生後兩個月就去世了。莫札特的六個孩子中只有兩個從嬰兒時期活下來。
8、莫札特有一隻寵物鳥——歐洲八哥
八哥是非常善於模仿的動物,這隻在1784年5月27日被莫札特從寵物店帶回家的鳥,就正在唱著莫札特G大調的第17號鋼琴協奏曲(K453)的其中一個樂章。
莫札特的八哥一直陪伴著他:莫札特搬到位於Domgasse的維也納豪華公寓(距聖史蒂芬大教堂僅幾步之遙)、兩個兒子Karl Thomas Mozart和Johann Thomas Leopold的出生、以及Johann出生後一個月的去世等時刻,這隻八哥也見證了莫札特的交響曲和詠嘆調真正成名的過程。
9、他沒有參加父親的葬禮
莫札特父親在1787年5月28日去世後大約一周,他的寵物八哥也去世了。莫札特沒有回到薩爾茨堡參加父親的葬禮,但他確實以最豪華的方式為八哥下葬。列隊成行、頭蓋厚重面紗的悼念者唱著聖詩,聽著莫札特吟誦他為八哥葬禮所寫的一首詩。在小小的墳墓邊,這位世界上最偉大的作曲家充滿愛地對他那隻「相當不頑皮」、「快樂活潑」的八哥說話。
10、他的音樂橫跨當世代的每種形式與風格
從G大調第13號小夜曲(K525,又稱為Eine Kleine Nachtmusik)等室內樂,到《魔笛》、《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等令人喜愛的歌劇,莫札特的創作重新定義了許多音樂的形式:交響曲和協奏曲、木管樂器的重奏曲、弦樂四重奏的室內樂作品、鋼琴奏鳴曲、彌撒曲、以及合唱曲和教堂音樂。所有這些都是他作品的一部分。
是什麼使莫札特的作品這麼具有革命性?浪漫作曲家布拉姆斯注意到莫札特音樂中不同尋常的「純粹」。對美國作曲家伯恩斯坦來說,莫札特的作品「沐浴在可能只來自18世紀的光彩中,來自那個光明和啟蒙的時代⋯⋯在這一切之上徘徊著莫札特更大的精神——憐憫、博愛甚至是苦難——一種不分年齡、屬於的全人類的精神」
或,用劇作家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話說,「在被定義前,莫札特是種幸福。」
11、莫札特的最後作品並未完成
他的最後委託作品是「D小調安魂曲」(K626),莫札特在完成之前就去世了。他的學生朱斯麥亞(Franz Xaver Süssmayr)完成了這項作品,並將它交給奧地利伯爵華爾塞克(Count Franz von Walsegg,委託這項作品以紀念已故妻子)。據信,華爾塞克伯爵打算將這部作品當作自己的創作來留傳。但這個計劃被康絲丹采扼殺,她讓大眾知道事實:就是莫札特收到了佣金,而且這項作品她要收費。
12、莫札特早死的原因可能不是下毒
莫札特於1791年12月5日去世,年35歲。驗屍官的死因報告為「急性粟粒疹熱」(severe miliary fever),但有傳言稱他被薩里耶利(Antonio Salieri,一位有權勢的歌劇作曲家與卓越的音樂家,教過舒伯特、貝多芬和李斯特)毒死。這個謠言開始在流行文化中根深蒂固,主要就是因為Peter Shaffer在1979年的舞台劇《阿瑪迪斯》(隨後在1984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這個流言源自莫札特去世一周後,柏林一家報社刊登關於中毒的假新聞,但在18世紀普遍認為是毫無根據的說法。莫札特早逝的真正原因也許並不那麼暗黑,可能是致命的鏈球菌感染。
13、莫札特的音樂與生活仍然廣受歡迎
被《時代》雜誌評為「千年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莫札特的名氣在226年前過世後才有所增長。紐約市每年夏天在林肯中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Mostly Mozart」音樂節;薩爾茨堡每年一月為作曲家舉行為期11天的生日派對慶祝。實際上,薩爾茨堡經濟中有很大的佔比是建立在莫札特旅遊業上的,從莫札特鑰匙圈、T恤到杏仁糖莫札特巧克力球,都可以在薩爾茨堡的歷史悠久的舊城區出售

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智商超過170被稱為「特曼神童」/神童,可以「一心六用」: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