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族志貢獻於近代中華民族之形成/賈逵《周 語》注說:「共工氏姜姓。」《太平御覽》說:「神農氏姜姓。」姜即羌。《史記·六國年表》:「禹生於西羌。」《太平御覽》引皇甫謐《帝王世紀》:「伯禹夏 後氏,姒姓也,生於石紐……長於西羌,西羌夷(人)也」/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古羌文化,被人們喻為東方的「瑪雅文化」,是人類史前文明的顯現和演化,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羌族主要聚居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東南隅與北川地區,即汶川﹑北川﹑茂縣﹑松潘﹑理縣等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羌酋姜聰/羌族-羌戈大戰/羌族的白石崇拜/吐谷渾-白蘭-白蘭國/。”古代文獻把“羌”與“姜”字聯繫在一起。傳說共工氏即係姜姓。章炳麟《檢論·序種姓》說: “羌者,姜也。晉世吐谷渾有先零,極乎白蘭,其子吐延為羌酋姜聰所殺,以是知羌亦姜姓。”這個民族從遠古時期一直綿延至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阿拉姜色」並不是一種顏色,而是在藏區傳唱已久的一首藏語的祝酒歌。藏族女子俄瑪拖著病體,攜兒與現任丈夫赴拉薩還願“跪拜到拉薩朝聖”,這對繼父子雖然不合,卻也執意陪女主角走完最後人生/「承諾」是貫穿本片的關鍵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愛情、親情……因為對於自己愛的人所許下了承諾,而將這份「愛」傳承了下來。四姑娘山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與汶川縣交界處。羅爾基一家需要從四姑娘山穿過甘孜州到新都橋,從新都橋沿著318國道再走1600多公里(318途中翻過13座山),整個路程差不多是2000公里。每天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 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冉個人的大陸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記載。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 …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這裡山脈重重,地勢陡峭。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上,故而羌族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羌在《國語》中被稱作「姜氏之戎」,說羌是西戎的一個姜姓部族,姜、羌二字古音相通。《後漢書》中也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羌族和漢族還是有很大的歷史淵源的,相傳5000年前炎帝黃帝大戰,炎帝不及黃帝而大敗後只要帶領著自己的大部分部落歸順黃帝,在此期間,就形成了現在的漢族跟藏黎兩族,而這個藏黎兩族就是之後的羌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Uvc6kO

《晉書·四爽》原文及翻譯
晉書
原文:
    吐谷渾年七十二卒,有子六十人,長曰吐延,嗣。吐延身長七尺八寸,雄姿魁傑,羌虜憚之,號曰項羽。性俶儻不群,嘗慷慨謂其下曰:“大丈夫生不在中國當高光之世與韓彭吳鄧並驅中原定天下雌雄使名垂竹帛而潛竄窮山隔在殊俗,不聞禮教於上京,不得策名於天府,生與麋鹿同群,死作氈裘之鬼,雖偷觀日月,獨不愧于心乎!”性酷忍,而負其智,不能卹下,為羌首姜聰所刺。劍猶在其身,謂其將紇拔泥曰;“暨子刺吾,吾之過也,上負先公,下愧士女。所以控制諸羌者,以吾故也,吾死之後,善相葉延,速保白蘭①。”言終而卒,在位十三年,有子十二人,長於葉延嗣。
    葉延年十歲,其父為羌酋姜聰所害,每旦縛蘋為姜聰之象,哭而射之,中之則號泣,不中則瞋目大呼。其母謂曰:“姜聰,諸將已屠繪之矣,汝何為如此?”葉廷泣曰:“誠知射人不益於先仇,以中罔之志耳。”性至孝,母病,五日不食,葉亦不食。
    長而沈毅,好問天地造化、帝王年曆。司馬薄洛鄰曰:“臣等不學,突來審三皇何父之子,五帝誰母所生。”延曰:“自羲皇以來,符命玄象昭言著見,而卿等面牆,何其鄙哉!語曰夏蟲不知冬冰,良不虛也。”又曰:“《禮》雲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吾祖始自昌黎光宅於此,今以吐答渾為氏,尊祖之義也。”在位二十三年卒,年三十三。有子四人,長子闢奚嗣。
(選自《晉書•四爽》,有刪改)
【注】①白蘭:羌之別種,其地東北接吐谷渾,處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
譯文:
    吐谷渾七十二歲過世,生有六十個兒子,長子叫吐延,繼位。吐延身高七尺八寸,雄姿魁傑,羌虜懼怕他,把他稱作項羽。生性倜儻不群,曾經慷慨激昂地對他的部下說:“大丈夫沒有生在中原,處在高祖、光武的時代,與韓彭吳鄧並驅中原,平定天下決一雌雄,使名垂青史,卻逃隱在深山,遠隔在異國,不能從上京聆聽禮教,不得在天府之地當官任職,活著與麋鹿在一起,死後化作邊遠種族的鬼,雖然暗中圖謀天下,難道在心裡沒有愧疚嗎? ”吐延生性殘忍,自負智謀,不能體恤下屬,被羌酋姜聰刺殺。劍刺在他身上還沒有拔出來,他就對將領紇拔泥曰:“小子刺殺我,這是我的過錯,對上有負先公,對下有愧于老百姓。我們之所以能控制諸羌人,就是因為有我的緣故。我死之後,你好好的輔佐葉延,火速回守白蘭。”說完就死了。他在位十三年,有十二個兒子,長子葉延繼位。
    葉延十歲時,他父親被羌酋姜聰殺害,他每天早晨用草結成姜聰的模樣,哭著射他,射中了就號泣,射不中就瞪眼大喊。他母親對他說:“姜聰,各將領已經把他殺死剁碎了,你為什麼這麼做?”葉延哭著說:“我確實知道射草人對於先父的仇人沒有什麼作用,只是用來伸展無窮的大志而已。”葉延生性極為孝順,母親病重,五天沒吃東西,葉延也不吃東西。
    葉延長大後深沉而剛毅,喜歡問天地造化、帝王年曆。司馬薄洛鄰說:“臣下不學無術,實在沒弄清楚三皇的父親是誰,五帝的母親是誰。”葉延說:“自從羲皇以來,符命天象說的明明白白,但是你們一無所知,多麼鄙陋啊!俗語說夏蟲不知道冬冰,確實不假啊。”又說:“《禮》說公孫之子可以用祖父的字作為氏,我的祖先從昌黎開始就佔有了這個地方,現在以吐谷渾作為氏,正是尊敬祖先的意思。”葉延在位二十三年去世,享年三十三歲。有四個兒子,長子闢奚繼位。


白蘭國是自公元2世紀起存在於今天青海南部的一個丁零人所建立的古國,民族大約為丁零人和古羌族構成。
中原史料對其記載甚少,直到公元4世紀初期,慕容吐谷渾來到西部建國後才被漢地西晉官方所記錄。
東晉咸和四年(329年),慕容吐延被羌族酋長姜聰刺死,臨死時囑咐長子葉延保衛白蘭道。及後,葉延繼位,在沙洲(吐谷渾)建立慕克川總部,並以吐延為氏,以吐谷渾為姓、族姓及國號。
白蘭國故地在當時成為聯繫中原和西域一個重要通道,被後人稱為白蘭道(又被稱為河南道),吐蕃強盛後此地又被吐蕃控制了幾個世紀。十三世紀時蒙古人迂迴白蘭道消滅了大理國,進而加速了對南宋的侵略。
史書中的白蘭國
南朝宋書/卷96在提及吐谷渾時多次提到白蘭,『吐延被『羌酋薑聰所刺;劍猶在體,呼子葉延,語其大將絕拔渥曰:「吾氣絕,棺斂訖,便遠去保白蘭。白蘭地既嶮遠,又土俗懦弱,易為控禦。』又稱『白蘭土出黃金、銅、鐵。其國雖隨水草,大抵治慕賀川。』
北朝周書中記載:『白蘭者,羌之別種也。』可見白蘭可能是古羌族與丁零人的混合民族,在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白蘭地與羌族混合形成。
《冊府元龜》記載:「白蘭土出黃金鋼鐵,其國逐水草,……以肉酪為糧,頗識文字。……地宜大麥,而多蕪青,頗有菽粟,出蜀馬、氂牛」。
《新唐書·党項傳》:「又有白蘭羌,吐蕃謂之丁玲,左屬党項,右與多彌接。勝兵萬人,勇戰鬥,善作兵,俗與党項同。」
《新唐書·西域傳》:「龍朔(661—663年)後,白蘭,春桑及白狗羌為吐蕃所臣,藉其兵為前驅」。
白蘭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LXUHA1


白蘭國是公元2世紀開始存在於今天青海省南部的一個丁零人所建立的政權,民族大約為丁零人和古羌族構成
中原史料對其記載甚少,直到公元4世紀初期,慕容吐谷渾來到西部建國後才被漢地晉朝官方所記錄。
東晉咸和四年(329年),慕容吐延被羌族酋長姜聰刺死,臨死時囑咐長子葉延保衛白蘭道。及後,葉延繼位,在沙洲建立慕克川總部,並以吐延為氏,以吐谷渾為姓、族姓及國號。
白蘭國故地在當時成為聯繫中原和西域一個重要通道,被後人稱為白蘭道(又被稱為河南道
吐谷渾,白蘭國
), 吐蕃強盛後此地又被吐蕃控制了幾個世紀。後蒙古人迂迴白蘭道消滅了大理國,進而加速了對南宋的侵略。
史料記載
南朝宋書/卷96在提及吐谷渾時多次提到白蘭,' 吐延被'羌酋姜聰所刺;劍猶在體,呼子葉延,語其大將絕拔渥曰:“吾氣絕,棺斂訖,便遠去保白蘭國。白蘭地既嶮遠,又土俗懦弱,易為控禦。'又稱'白蘭土出黃金、銅、鐵。其國雖隨水草,大抵治慕賀川。'
北朝周書中記載:'白蘭者,羌之別種也。'可見白蘭可能是古羌族與丁零人的混合民族,在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白蘭地與羌族混合形成。
《冊府元龜》記載:“白蘭土出黃金鋼鐵,其國逐水草,……以肉酪為糧,頗識文字。……地宜大麥,而多蕪青,頗有菽粟,出蜀馬、犛牛”。
《新唐書 ·党項傳》:“又有白蘭羌,吐蕃謂之丁玲,左屬党項,右與多彌接。勝兵萬人,勇戰鬥,善作兵,俗與党項同。”
《新唐書·西域傳》:“ 龍朔 (661—663年)後,白蘭,春桑及白狗羌為吐蕃所臣,藉其兵為前驅”。
-------------------------
吐谷渾歷史 宋書/卷96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吐谷渾 (公元285-663),亦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吐谷渾王國及其所建國名。
原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遊牧於今遼寧義縣內。西晉末,首領吐谷渾率部西遷到枹罕(今甘肅臨夏)。後擴展,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建立國家。至其孫葉延,始以祖名為族名、國號。南朝稱之為河南國;鄰族稱之為阿柴虜或野虜;唐後期稱之為「吐渾」「退渾」。後以吐谷渾為姓。用漢文。南北朝時,先後附屬宋、齊、北魏。唐代招其王為駙馬,封以青海王。後率部遷靈州,任安樂州刺史。八世紀中葉,其地為吐蕃攻占,遂散居朔方、河東等地,漸與當地各族融合。663年吐蕃舉兵滅吐谷渾,首領諾曷缽率領殘部投唐涼州。一部分吐谷渾人留居故地,成為吐蕃屬國。
建立國家
吐谷渾,是中國西北古代民族名,原為人名,是遼東鮮卑慕容氏單于涉歸之庶長子,涉歸分戶700使別部以牧。4世紀初,慕容涉歸死,其嫡子慕容廆繼為單于,與慕容吐谷渾不和,吐谷渾遂率所部西遷上隴,止於佨罕,以此為據點,子孫相承,侵逼氐羌,成為強部。
吐谷渾死,長子吐延繼位。昂城(今阿壩)羌酋姜聰刺吐延,傷致命,死時囑咐其子葉延迅速保衛白蘭(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以鞏固其統治。葉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貴南縣穆克灘一帶)建立慕克川總部,設置司馬、長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渾為其族名,從此,吐谷渾由人名轉為姓氏和族名。
葉延傳子辟奚。辟奚傳子視連,通聘於西秦,被封為白蘭王。視連傳弟視羆,西秦封他為沙州牧、白蘭王。視羆傳弟烏紇提,曾敗於西秦,求保持於南涼。烏紇提傳位於視羆之子樹洛干,勢力復振,率部落數千家奔慕賀川,自稱大單于、吐谷渾王。曾敗於西秦,被西秦封為平狄將軍、赤水都護。
中興時期
自吐谷渾至樹洛干,經6世8傳,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時正當16國割據混亂,吐谷渾部得據甘、青間,實控東至洮河、龍固(今四川省松潘),西達赤水、白蘭,北界黃河,南至大積石山。北鄰南涼,東為西秦。 南北朝時期吐谷渾
420年左右,樹洛干傳弟阿才,兼并氐羌數千里,居澆河(青海省貴德縣),處諸羌中,號為強部。曾登上西傾山,尋找江源,以求至長江下游的通路,派使至建康,通貢於劉宋,被劉宋封為沙州刺史、澆河公。阿才傳弟慕瞶,宋封為隴西公、隴西王。慕瞶曾擒獲與北魏為敵的赫連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瞶為西秦王,占有金城、隴西等郡。慕瞶傳弟慕利延。這時吐谷渾土地廣袤,除總部在沙州外,還有4座大城,分別在清水川、赤水、澆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傳位於樹洛乾子拾寅,始邑於伏羅川,總部西移。拾寅受宋封為河南王,又受魏封為西平王。拾寅傳子度易侯。度易侯傳子伏連籌。伏連籌傳子夸呂,居伏俟城,始稱可汗。
走向滅亡
後來隋朝兩次征戰吐谷渾,曾在吐谷渾地區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4郡。隋末,吐谷渾漸復故地。夸呂傳子世伏,娶隋朝光化公主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風俗,仍以公主為妻。唐初,吐谷渾累為邊患,唐貞觀九年(635)伏允兵敗,奔走至鄯善,自殺。從此吐谷渾分成東西二部。西部吐谷渾由伏允子達 弘化公主(3張)延芒結波率領,居鄯善,後來降伏吐蕃,吐蕃稱作"阿柴"或"阿轄"。東部吐谷渾由伏允長子慕容順率領,居伏俟城,唐朝封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順死,子諾曷缽繼位,唐朝封為河源郡王,號烏地也拔勒豆可汗,貞觀十四年(640)唐朝以弘化公主妻之,加封青海國王。他的兩個兒子又娶唐朝的金城縣主和金明縣主為妻。
吐蕃興起以後,向甘青地區擴張。唐龍朔三年(663),東部吐谷渾被吐蕃所滅,諾曷缽奔涼州,後率數千帳內附唐。唐徙其部眾於靈州,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安樂州刺史,子孫仍世襲青海地號,直至貞元(785~804)時為止。 
後裔去向
吐蕃占據靈州後,吐谷渾移居河東,被稱作退渾、吐渾。五代時散處蔚州等地,曾附屬於沙陀李氏,後屬後晉石氏。天福初(936)燕雲地區割屬契丹,吐谷渾人附契丹,後世多同化於漢族或其他民族。吐蕃滅吐谷渾後,仍有一部分吐谷渾人留居故地,附落猶存,達延芒結波與素和貴等仍擁重兵。9世紀中葉吐蕃崩潰後,吐谷渾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險屯聚自保。12世紀後,河東的吐谷渾人返回甘青故地,與湟水流域之吐谷渾人聚會。元朝時,稱作西寧州土人。
原文網址:https://71a.xyz/Vm7XbB


《少數民族宗教傳說·羌戈大戰》原文與賞析
(羌族)
羌族民間有一傳說,說明天神崇拜的由來。這一稱為《羌戈大戰》的傳說中:羌人最初原居住在西北草原。該處水草豐盛,牛羊興旺,人民安居樂業。後因天災戰亂,被迫遷徙,羌人九支各奔一處。阿巴白苟率領的一支遷徙於今川青兩省交界處的補尕山。不久又遇敵人,再度被迫西遷,遷徙中敵兵追趕甚急,幸遇天女木已丟下白石三塊,變為成三座雪山,阻擋住敵兵,羌人方倖免於難,得遷至松潘草原。羌人在此游牧,又與另一稱為戈基的民族發生爭執,戈基人力大善戰,羌人不敵,被迫繼續遷往茂汶。羌、戈兩族在茂汶相持多年,羌人屢戰屢敗,死傷很多,乃求助於天神木比塔。天神命兩族於日補壩決戰,並授羌人以白石,給戈基人以白雪塊,使羌人首戰獲勝。天神再授羌人以藤條,給戈基人以麻稈,羌人再度戰勝。最後,羌、戈決戰於牙依山,羌人得天神之助,以計謀全勝戈其,並將殘餘的戈基人驅趕到四面八方。羌人在茂汶重建家園,得以興旺發達,白苟將其九子以及十八首領分別派駐各地,形成了現今的羌人區域。為了報答神恩,羌人商議用白石作為天神的象徵,供奉於每家房屋頂上,朝夕膜拜。。從此,供奉白石和祭天就成為了羌人的傳統習俗。
羌族是古代西戎牧羊人,分佈在我國西部各地。據《說文·羊部》釋為: 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風俗通》亦稱:“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 字從羊、人,因以為號。”古代文獻把“羌”與“姜”字聯繫在一起。傳說共工氏即係姜姓。章炳麟《檢論·序種姓》說: “羌者,姜也。晉世吐谷渾有先零,極乎白蘭,其子吐延為羌酋姜聰所殺,以是知羌亦姜姓。”這個民族從遠古時期一直綿延至今,現在保存的民間傳說《羌戈大戰》具有歷史學的、民族學的、宗教學的多種價值。
這種神話傳說談到古代羌族被迫遷徙,開始向西,繼而向南,羌族九支各奔一處。這是歷史的投影。在春秋戰國時代,古羌人有由從西北向西南遷徙的史實。《後漢書·西羌傳》載:至愛劍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跡, 兵臨渭首, 滅狄獠戎。忍季父鶤畏秦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曲西數千里,與眾羌絕遠,不復交通。其向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又“及忍子研立,時秦孝公雄強,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駟率戎狄九十二國朝周顯王。研至豪健,故羌中號其後為研種。及秦始皇時,合併六國; 以諸侯為事,兵不西行,故種人得以繁息。秦既兼天下,使蒙括將兵略地。西逐諸戎,北伐眾狄,築長城以界之,眾羌不復南度”。可見,西北羌人迫於秦的軍事壓力,在原來的向外流動的路線的基礎上,開始了更大規模、更遠距離的遷徙,這構成羌人歷史以及我國西北、西南民族史上的重要的時期。《羌戈大戰》所反映的內容,正是古羌人一支遷徙到岷江上游定居前後,與當地的其他部落進行鬥爭,融合而形成單一的羌民族的歷史。當然,它所敘述的事件並非史實,因為在那遙遠的年代“民族的歷史還只是傳說,它對世界所抱的概念還是宗教的概念,而它的精力和朝氣勃勃的活動只呈現在英雄的業績中”(《別林斯基論文學》)。
《羌戈大戰》的形成與發展與羌族原始宗教的觀念非常密切。羌、戈兩族發生戰爭,其勝負取決於對諸神的崇拜是否虔誠,羌人敬天神,天神授羌人以白石,因而勝利。這是羌族原始宗教意識的反映。宗教是現實世界虛幻的、顛倒的反映。古羌人對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現象無法理解,因而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和自然崇拜羌族最崇拜的神有五個,即天神(莫伯呀)、地神(樹卜)、山神(拆格西)、山神娘娘(西)、關聖帝君(西窩)。這些神全無塑像,也沒有什麼神位,只是在每家屋子最上屋的房背的圍牆上立五塊白石(乳白色的石英石)代表五神。這五塊白石要放在屋背上或山頂神林中。屋頂的白石是家祭的地方,神林是全寨公祭的場所。在這些被稱為“阿渥爾”的白石中,地位最高最神聖的是天神。羌族相信天神能夠禳除災難,化險為夷,主宰萬物。羌族把本民族的最高保護神置於屋頂正中的最高處。這些乳白色的石英石成為神祇的象徵。這就形成了石羌族的原始崇拜形式——白石崇拜。白石崇拜的內容非常豐富,含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內容。它們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構成羌族原始宗教的有機整體,因而供奉白石和祭天就成為羌人的傳統習俗。
在《羌戈大戰》裡,阿巴白苟是一位民族英雄。在羌民族處於危難的時刻,他挺身而出,率眾遷徙,在與戈基人發生爭執時,他義無反顧,英勇殺敵,抵禦侵略。在羌人轉危為安後,他又率眾人重建家園。贏得了羌族的繁榮昌盛。在人類的大家庭中,每一個民族“各個起著上天賦予它的特殊的作用,把自己的一份貢獻加到自我完成方面的共同寶庫中去;換句話說,每一個民族都表現了人類生活的某一方面”(《別林斯基選集》第一卷)。正因為“一個民族是通過自己的生活來表現人類,對人類越是發生強烈的影響,它的文學就符合一般文學的意義,它就越崇高,越是重要”(《別林斯基選集》第三卷),《羌戈大戰》中的人物形象表現了羌民族在歷史遷徙的關鍵時刻的崛起向上、朝氣勃勃的民族精神和不畏艱險、吃苦耐勞的民族素質。
在藝術上這則神話傳說充滿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出現了天女木已拋下三塊白石變作三座雪山,才為羌兵解圍的情節。當羌、戈兩族激戰時,天神木比塔給羌人以白石,給戈基人以白雪塊,再授羌人以藤條,給戈基人以麻杆。這裡出現的天女、天神都是羌族先民幻化的形象。在這裡,自然力被神化了。天女、天神的形象突破了原來的形態而變成藝術的形象,這是一種了不起的藝術創造。古羌族先民把自然力神化,進而發展為把人神化,人與自然的鬥爭和人與人的鬥爭巧妙揉和,構成宏偉壯麗、奇妙風趣的畫面。
《少数民族宗教传说·羌戈大战》原文与赏析 - 中外经典 - 品诗文 http://bit.ly/2PRYmRb


【文言文參考譯文】
吐谷渾七十二歲過世,生有六十個兒子,長子叫吐延,繼位。吐延身高七尺八寸,雄姿魁傑,羌虜懼怕他,把他稱作項羽。生性倜儻不群,曾經慷慨激昂地對他的部下說:“大丈夫沒有生在中原,處在高祖、光武的時代,與韓彭吳鄧並驅中原,平定天下決一雌雄,使名垂青史,卻逃隱在深山,遠隔在異國,不能從上京聆聽禮教,不得在天府之地當官任職,活著與麋鹿在一起,死後化作邊遠種族的鬼,雖然暗中圖謀天下,難道在心裡沒有愧疚嗎? ”吐延生性殘忍,自負智謀,不能體恤下屬,被羌酋姜聰刺殺。劍刺在他身上還沒有拔出來,他就對將領紇拔泥曰:“小子刺殺我,這是我的過錯,對上有負先公,對下有愧于老百姓。我們之所以能控制諸羌人,就是因為有我的緣故。我死之後,你好好的輔佐葉延,火速回守白蘭。”說完就死了。他在位十三年,有十二個兒子,長子葉延繼位。
葉延十歲時,他父親被羌酋姜聰殺害,他每天早晨用草結成姜聰的模樣,哭著射他,射中了就號泣,射不中就瞪眼大喊。他母親對他說:“姜聰,各將領已經把他殺死剁碎了,你為什麼這麼做?”葉延哭著說:“我確實知道射草人對於先父的仇人沒有什麼作用,只是用來伸展無窮的大志而已。”葉延生性極為孝順,母親病重,五天沒吃東西,葉延也不吃東西。
葉延長大後深沉而剛毅,喜歡問天地造化、帝王年曆。司馬薄洛鄰說:“臣下不學無術,實在沒弄清楚三皇的父親是誰,五帝的母親是誰。”葉延說:“自從羲皇以來,符命天象說的明明白白,但是你們一無所知,多麼鄙陋啊!俗語說夏蟲不知道冬冰,確實不假啊。”又說:“《禮》說公孫之子可以用祖父的字作為氏,我的祖先從昌黎開始就佔有了這個地方,現在以吐谷渾作為氏,正是尊敬祖先的意思。”葉延在位二十三年去世,享年三十三歲。有四個兒子,長子闢奚繼位。


吐谷渾年七十二卒,有子六十人,長曰吐延,嗣。吐延身長七尺八寸,雄姿魁傑,羌虜憚之,號曰項羽。性俶儻不群,嘗慷慨謂其下曰:“ 大丈夫生不在中國當高光之世與韓彭吳鄧並驅中原定天下雌雄使名垂竹帛而潛竄窮山隔在殊俗,不聞禮教於上京,不得策名於天府,生與麋鹿同群,死作氈裘之鬼,雖偷觀日月,獨不愧于心乎!”性酷忍,而負其智,不能卹下,為羌首姜聰所刺。劍猶在其身,謂其將紇拔泥曰;“暨子刺吾,吾之過也,上負先公,下愧士女。所以控制諸羌者,以吾故也,吾死之後,善相葉延,速保白蘭①。”言終而卒,在位十三年,有子十二人,長於葉延嗣。
葉延年十歲,其父為羌酋姜聰所害,每旦縛蘋為姜聰之象,哭而射之,中之則號泣,不中則瞋目大呼。其母謂曰:“姜聰,諸將已屠繪之矣,汝何為如此?”葉廷泣曰:“誠知射人不益於先仇,以中罔之志耳。”性至孝,母病,五日不食,葉亦不食。
長而沈毅,好問天地造化、帝王年曆。司馬薄洛鄰曰:“臣等不學,突來審三皇何父之子,五帝誰母所生。”延曰:“自羲皇以來,符命玄象昭言著見,而卿等面牆,何其鄙哉!語曰夏蟲不知冬冰,良不虛也。”又曰:“《禮》雲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吾祖始自昌黎光宅於此,今以吐答渾為氏,尊祖之義也。”在位二十三年卒,年三十三。有子四人,長子闢奚嗣。
(選自《晉書·四爽》,有刪改)
【注】①白蘭:羌之別種,其地東北接吐谷渾,處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


東西晉演義: 中國黑暗時代的史詩 - 楊爾增 - Google 圖書


Weishu: VII III - Google 圖書


晉書 - 房玄齡, 褚遂良, 許敬宗, 令狐德棻 - Google 圖書


晉末雄圖第三百九十一章不辱使命


一頁紙的內容,不過片刻便就看完了,姜聰的面色變得十分難看。信上,他那曾視為最親密的朋友慕容吐延,向秦帝高岳卑躬屈膝的表示了自己不該與大秦抗衡的懺悔之意,同時竟然言道,只要高岳願意原諒他,他可以將邊地野人姜聰縛住,解送洛陽,再以昂城為獻禮,歸附大秦。
姜聰慢慢地將那信紙揉成了一團,捏在手心,因為用力,關節都捏得發白。他忍了又忍,寒著臉陰沉沉道:“一張紙而已,如何使人信服?”
“吐延的筆跡,大首領應是最熟悉不過的。他的印章,大首領想必也看過了無數回。某向白石神起誓,無論吐延是什麼用心,但他的這封信,絕對出自他的親筆。”
見姜聰的五官恨不得都要擰到一處,秦使笑了笑,又道:“當然,大首領也可以無視神靈,而堅持認為筆跡和印章,都是我們精心偽造炮製的。”
羌人崇拜白石,認為白石既是天神和祖先神的象徵,也是一切神靈的表徵,故而白石神聖無比,沒有羌人會拿白石開玩笑或者起什麼假誓。聽秦使這般說,姜聰再也忍不住了。
“這個壞透了心腸的鮮卑狗子!”
面前的桌案被狂擂到震動不已,險些將一盤膘肉給震落在地。姜聰紅著眼破口大罵,“我與吐延,不僅是多年的好友,說起來,還是沾親帶故的親戚。自從他得罪貴國,像只喪家的狗一樣來投奔我,尋求我的庇護。我不顧嫌疑接納他,給他吃給他穿,連女人都送了他十來個!到頭來,還是填不飽他的狗肚子,竟然反而要來圖謀我!”
“怪不得我一再好心邀他來城中住,他死活不願,除了有事情來商量,便都是窩在城外他的軍營裡。我們羌人想不到那麼多彎彎繞,當時我還以為他只是和我客氣,現在明白了,這狗賊至始至終,都沒有把我當自己人,無時不刻在防備著我啊!”
想到自己的滿腔熱心,換到的竟然是陰毒詭計和算計,姜聰又恨又怒,惱了性子蠻勁上來,一把推翻了桌案,望著秦使大聲道:“為了這個狗賊,我站在了強大秦國的對立面,族中很多人,都暗自埋怨我。如今看來,惡狗終歸養不溫順,是我太過念舊和仁慈了!貴使放心,我這就派人去,說有要事相商,然後將他綁起來,交給貴使獻給大皇帝!”
秦使默然無聲,盯著姜聰看了片刻,終於似笑非笑道:“某的身手不過常人,帶來的部下也僅僅十數人。從大首領這裡,去往洛陽,萬里迢迢,一路跋涉,某很怕在半路上看不住他出現意外,或者被他尋機逃走了。”
“放心!我將他綁緊……”
姜聰猛然住口,睜圓了眼看著對方。縱使粗莽憨直,此時他也聽出了秦使的話中有話。他的目光中滿含詢問之意,收到的,果然是秦使無比肯定的眼神。
姜聰揮揮手,所有的下人都低頭退出去了。大帳中的空氣,有些靜默壓抑。良久,姜聰先開口道:“這是大皇帝的意思,還是貴使的意思?”
“無論是誰的意思,大首領只要明白一件事便可:只要你照此做了,並從此以後真心降附我大秦,陛下有口諭,將來貴部可仿照武都楊氏、南安姚氏為國藩鎮之例。”
姜聰連連點頭,但還是不怎麼放心,想著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對方的名姓,便追問道:“敢要再問貴使,究竟姓甚名誰?”
“某不過是洛陽城中一平民耳,姓名不足掛齒。大首領既然執意要問,某直言相告亦無不可。”
秦使好整以暇地抿了口茶水,微笑道:“某是羌人多柴也。”
“哦,多……”
姜聰先還未反應過來,繼而驚得霍然站起。秦帝麾下,文武精英薈萃,多柴雖然在眾人中頗為低調並不算是名遍天下,但在西北之地,尤其是羌氐諸部間,卻可謂是如雷貫耳。姜聰從前便曉得,這位多柴,乃是最早追隨秦帝打天下的舊部之一,官至內衙副使,一度位高權重,乃是羌人在秦國朝堂中,地位最高、名聲最顯的,雖然後來姚襄也很受重視,但在多柴面前,也只能算是皆有不如的後輩。
聽說此人昔年曾捲入馮案中,受到牽連而被秦主當眾罷黜了所有官職,勒令在家閉門思過三年,如今看來怎地又復出了。對於這位羌人中很有令名的大佬,姜聰是素來久仰無緣得見,今日不曾想卻活生生出現在他眼前。他頗有些嗔目結舌,但心卻放了下來。多柴生性嚴正寬仁,由他來出任使者,說明秦國還是事出坦誠,且比較重視己部的。
“原來竟是多公!本王實在久仰,這邊有禮了!”
不自覺間,姜聰變得更加恭敬有禮起來。對於同族中的這個大人物,他還是很尊崇和敬佩的。
多差也起身來,謙遜幾句。賓主再次落座後,多柴目光炯炯道:“某此來,正是奉了聖旨,來為大首領指出一條明路。當前形勢,毋庸諱言,我軍在東方剛剛與趙國結束了一場大戰,雖然戰勝,但損失不輕,亟待休養,故而青海的戰事,就先放一放。但這也正是大首領的機會:趁著戰事平緩,吐延有所鬆懈,便可以將其一舉誘殺,徹底歸順我大秦。”
“我皇帝陛下,心懷天下海納百川,無論大首領從前怎樣,只要今後真心實意永遠臣服我大秦,便是許你世代為藩,又有何妨?如若不然,長不過一年,短則三五個月,等到我大軍養精蓄銳恢復戰力時,王旗西指,兵戈到處玉石俱焚,屆時大首領縱使再有所請,恐怕亦不能如願以償了。”
眼見姜聰眼珠轉來轉去,終於開始不停地兀自點頭,多柴投袂而起,一拱手道:“某再停留三日。三日後,要么大首領用某的首級去討好吐延,然後坐等王師來討;要么某帶著大首領的誠意回禀吾皇。何去何從,大首領可思而決之!”
二十日後,洛陽。
大殿之上,高岳望著木匣裡的污血人頭看了片刻,揮了揮手,便有宦侍捧了下去。階下,早有使者舞蹈再拜道:“卑臣臨來前,我家首領再三叮囑,使卑臣務必當面禀報陛下。慕容吐延抗拒至尊,悖逆不臣,首領已替天子除去了這個惡賊。所謂矯健的雄鷹翱翔於九天之上,迅猛的雪豹稱霸於莽原之中。這天下間,只有一位聖人,那便是大秦的皇帝陛下。我家首領說,他不過是邊荒野地的蠻夷,從前曾因無心之舉得罪過上國,內心惶恐不安,希望這次能夠將功贖罪,更可以表達對聖天子的無比忠順之情。”
高岳微微頷首,當然對那羌使溫言撫慰了一番,又當殿表示了對姜聰的讚許,並賜予若干金玉珠寶的賞物,便讓羌使暫先退下再行侯旨。
除了例常的宦侍等,大殿中只剩下一直默不作聲躬身而立的多柴。此番見羌使也退了出去,多柴忙上前兩小步,袍袖一拂便深深地拜倒在地。
多日前,收到慕容吐延的求饒信後,高岳便猛省還有這個不甘平凡的邊地大患的存在,便召開廷議商討對策。楊軻等大多數臣工,都表示吐延無法信任,此必然是其窮蹙困頓之時,耍的緩兵之計。李松年建議,既然朝廷暫時無力對西北用兵,還不如尋機刺殺吐延,以絕後患。後來眾臣議論紛紛,便講到抑或可以從羌酋姜聰處下手。高岳表示了同意,李松年自告奮勇願意親自去說動姜聰,但被高岳否決了,還意外地欽點了長久銷聲匿跡、被人認為幾乎斷絕了政治生命的多柴。
唐累頒詔而去。領命後,多柴毫無遲疑和顧慮,立即動身,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使命,凱旋歸來。
“草民多柴,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時隔三年之久,多柴眼下再見到高岳,高岳終於已經是至高無上的皇帝,而他早已卸下了從前的榮耀罪責、恩仇是非,他只不過是洛陽城中的一介庶民而已。耳聽故人口稱草民,恍惚間,昔年的過往不免又浮上心頭,高岳瞬間也湧出許多感慨,但立刻又生生壓了下去。
“你起來吧!”
多柴謝了恩,方才站起身,高岳語氣平淡的問道:“當初朕那般處置你,說句實話,可曾有過怨懟麼?”
“草民當年行事不慎,持身不正,致使天子震怒。”多柴又復跪下,恭敬答道,“然則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下自行不法而致獲罪,實在咎由自取,豈能怨懟君上?”
“罷了!說起來,其實你也並沒有罪過,只是當時形勢使然,不由朕不痛下狠手,徹底斬斷馮亮的一切蛛絲馬跡。”
再次親口說出那個名字,高岳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何滋味,感嘆著說道:“往事已矣,不再提罷!三年之中,朕知道你確實閉門思過,沒有一絲半點的違逆事宜。又此次你不負朕的期望,果然成功而回,朕現在告訴你,從前一筆勾銷,而今有功待賞,朕再賜你官身吧!多柴,你是朕最早的舊部,對朕也初心不改,朕實在不願意虧負你,你自己說說看,是想回內衙,還是想要去別的哪個衙門任職呢?”
“罪臣!只要陛下真的寬宥了罪臣,罪臣便是立刻去死,也是甘之如飴,哪裡還奢望什麼官身呢?”
多柴明顯有些動容,他的情感已經多年沒有這樣劇烈波動過了。他的鼻翼翕動不已,最終還是強行忍耐了下來,垂手而立道


吐谷渾(285─663),亦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稱之為阿柴。是西晉至唐朝時期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古代國家。
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其父涉歸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隸之。及涉歸卒,慕容廆嗣位,而二部馬鬥。慕容廆怒曰:「先公分建有別,奈何不相遠離,而令馬鬥!」
吐谷渾曰:「馬為畜耳,鬥其常性,何怒於人!乖別甚易,當去汝於萬里之外矣。」於是遂行。廆悔之……「鮮卑謂兄為阿幹,廆追思之,作阿乾之歌,歲暮窮思,常歌之。」
西晉末,首領吐谷渾率部西遷到枹罕。後擴展,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建立國家。至其孫葉延,始以祖名為族名、國號。南朝稱之為河南國;鄰族稱之為阿柴虜或野虜;因此被南朝稱為河南國或河南。
東晉十六國時期控制了青海、甘肅等地,與南北朝各國都有友好關係。隋朝與之聯姻。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唐朝中期,被吐蕃驅趕至河東,唐後期稱之為退渾、吐渾。五代時期開始受遼國統治。現已與各民族融合。
建立國家
吐谷渾,是中國西北古代民族名,原為人名,是遼東鮮卑慕容氏單于慕容涉歸之庶長子,慕容涉歸分戶七百使別部以牧。四世紀初,慕容涉歸死,其嫡子慕容廆繼為單于,與慕容吐谷渾不和,吐谷渾遂率所部西遷上隴,止於?罕,以此為據點,子孫相承,侵逼氐羌,成為強部。
吐谷渾死,長子吐延繼位。昂城(今阿壩)羌酋姜聰刺吐延,傷致命,死時囑咐其子葉延迅速保衛白蘭(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以鞏固其統治。葉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貴南縣穆克灘一帶)建立慕克川總部,設置司馬、長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渾為其族名,從此,吐谷渾由人名轉為姓氏和族名。
葉延傳子闢奚。闢奚傳子視連,通聘於西秦,被封為白蘭王。視連傳弟視羆,西秦封他為沙州牧、白蘭王。視羆傳弟烏紇提,曾敗於西秦,求保持於南涼。烏紇提傳位於視羆之子樹洛幹,勢力復振,率部落數千家奔慕賀川,自稱大單于、吐谷渾王。曾敗於西秦,被西秦封為平狄將軍、赤水都護。
中興時期
自吐谷渾至樹洛幹,經六世八傳,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時正當十六國割據混亂,吐谷渾部得據甘、青間,實控東至洮河、龍固(今四川省松潘),西達赤水、白蘭,北界黃河,南至大積石山。北鄰南涼,東為西秦。
420年左右,樹洛幹傳弟阿才,兼併氐羌數千里,居澆河(青海省貴德縣),處諸羌中,號為強部。曾登上西傾山,尋找江源,以求至長江下游的通路,派使至建康,通貢於劉宋,被劉宋封為沙州刺史、澆河公。阿才傳弟慕瞶,宋封為隴西公、隴西王。慕瞶曾擒獲與北魏為敵的赫連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瞶為西秦王,佔有金城、隴西等郡。
慕瞶傳弟慕利延。這時吐谷渾土地廣袤,除總部在沙州外,還有4座大城,分別在清水川、赤水、澆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傳位於樹洛乾子拾寅,始邑於伏羅川,總部西移。拾寅受宋封為河南王,又受魏封為西平王。拾寅傳子度易侯。度易侯傳子伏連籌。伏連籌傳子誇呂,居伏俟城,始稱可汗。
走向滅亡
後來隋朝兩次征戰吐谷渾,曾在吐谷渾地區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隋末,吐谷渾漸復故地。誇呂傳子世伏,娶隋朝光化公主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風俗,仍以公主為妻。唐初,吐谷渾累為邊患,唐貞觀九 年(635)伏允兵敗,奔走至鄯善,自殺。從此吐谷渾分成東西二部。
西部吐谷渾由伏允子達延芒結波率領,居鄯善,後來降伏吐蕃,吐蕃稱作阿柴或阿轄。東部吐谷渾由伏允長子慕容順率領,居伏俟城,唐朝封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順死,子諾曷缽繼位,唐朝封為河源郡王,號烏地也拔勒豆可汗,貞觀十四年(640)唐朝以弘化公主妻之,加封青海國王。他的兩個兒子又娶唐朝的金城公主和金明公主為妻。
吐蕃興起以後,向甘青地區擴張。唐龍朔三年(663),東部吐谷渾被吐蕃所滅,諾曷缽奔涼州,後率數千帳內附唐。唐徙其部眾於靈州,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安樂州刺史,子孫仍世襲青海地號,直至貞元(785~804)時為止。
後裔去向
吐蕃佔據靈州後,吐谷渾移居河東,被稱作退渾、吐渾。五代時散處蔚州等地,曾附屬於沙陀李氏,後屬後晉石氏。天福初(936)燕雲地區割屬契丹,吐谷渾人附契丹,後世多同化於漢族或其他民族。吐蕃滅吐谷渾後,仍有一部分吐谷渾人留居故地,附落猶存,達延芒結波與素和貴等仍擁重兵。
九世紀中葉吐蕃崩潰後,吐谷渾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險屯聚自保。十二世紀後,河東的吐谷渾人返回甘青故地,與湟水流域之吐谷渾人聚會。元朝時,稱作西寧州土人。一些研究者認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渾的後裔,此說能否成立,尚待進一步研究。
中央政治
吐谷渾最盛時有王、公等號及僕射、尚書、將軍、郎中等官職。伏俟城中有小城、宮殿,佈局受漢地影響較多。王公服式略同於漢族,使用漢文。
賦稅
國無常賦,需要時向富室、商人收稅以充國用。
刑罰
殺人及盜馬者處死,其餘則徵物以贖罪。
經濟
吐谷渾經濟以牧業為主,吐谷渾人擅長養馬。主要從事畜牧業,馬、牛、羊、駝數量很多,馬是游牧民族跨越山嶺、馳騁草原的最好交通工具,吐谷渾的良馬有龍種、青海驄,所產牲畜曾大量輸往內地。
傳說每當冬季來臨時,波濤起伏的青海湖被結成的冰塊所覆蓋,吐谷渾人把良種母馬趕到湖中心的海心山上,到第二年春天,母馬懷孕產下體格健壯的馬駒,號為龍種。青海驄是波斯馬與當地土著馬雜交而生,號稱日行千里。吐谷渾境內的羌人除從事畜牧業外,有的還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大麥、粟、豆等作物。
吐谷渾的手工業也有較高水平,白蘭山出黃金、銅、鐵,金屬冶煉也比較發達。主要有採掘、冶煉、製造兵器及金銀門,製作等部更是戰爭中出色的冶煉業所不可缺少的。吐谷渾因地處中西陸路交通要道,北與蒙古高原,西與中亞,南同青藏高原,東同黃河長江流域均有貿易往來。絲綢之路中的青海道,又稱吐谷渾道,就是從吐谷渾的轄區經過,因而吐谷渾一度在中西交通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文化
宗教
就當時的高原而言,吐谷渾的文明程度較高,已進入封建化時代。早期的吐谷渾人信薩滿教,到後來佛教傳入吐谷渾;誇呂可汗時曾遣使至梁,求釋迦牟尼佛像和佛教經論,獲得佛像,及《涅槃經》、《般若》、 《金光明講疏》等佛經,因而青藏高原上最早接受佛教文化的是吐谷渾,佛教也有可能從吐谷渾向臨近地區滲透。
服飾
吐谷渾男子服飾,著小袖,小口靴,大頭長裙帽。帽上以羅幕遮住臉容,騎馬可避風沙。吐谷渾婦女服飾與漢族婦女相似。但發式即辮髮。以金花為首飾,特別是可敦則首戴金花冠,具有鮮卑遺風。
王城
吐谷渾王城伏俟城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以北、菜濟河南,東距青海湖約七點五公里的地方,又稱鐵卜加古城。周圍是一片地域開闊、水草豐美的大草原。此城當地人稱切吉加誇日,藏語誇日為城,稱漢人為加,意思就是切吉地方的漢人城。
因為這裡自古以來,一直是兄弟民族游牧之地,他們沒有築城而居的習慣,加上年代久遠,誰也說不清它的來歷,就誤認為是漢人所築,其實它就是公元六七世紀赫赫有名的吐谷渾王城。
對以游牧為生的民族來說,他們並不那麼看重和需要城堡,吐谷渾直到五世紀中葉才開始建城,始邑伏羅川;六世紀中葉,其王誇呂始稱可汗 ,居伏俟城。但其習俗仍然是雖有城廓而不居,猶以氈廬百子帳為行屋。
隋煬帝大業5年(公元609年)破吐谷渾,以其地置西海、河源二郡,西海郡治就在伏俟城。隋末中原戰亂,烽火四起,隋王朝統治搖搖欲墜,沒有力量顧及邊疆,吐谷渾人又返回原根據地,重整旗鼓,仍以伏俟城為王都。直到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渾被崛起於青藏高原的吐蕃滅亡,伏俟城一直是吐谷渾的王都所在地,前後至少有一百二十年。
建於1400年前的這座古城,至今仍然保存得相當完整。城略呈方形,東西長220米,南北寬200米,牆基寬17米,高12米。在城內的中軸線兩側,各有隆起的長50米、寬35米的3個互為聯接的基址,幾組建築遺跡仍然隱約可見,南面的城牆上有一個缺口寬10米左右,應該就是城門。城內偏西處有一東西長70米,南北寬68米的小方城,門在東邊,南北及東牆略高於地面,兩牆與城西牆重合。城外尚有用礫石築成的外郭,長15米,高9米,台上有房屋遺跡。
外郭的北牆已被河水沖毀,完整的南牆長達1400米。這種城內有城,城外有郭以及中軸線為基礎的建築佈局,反映了漢式城郭制度的基本特點,又頗具民族風格,體現了吐谷渾文化的多元性。
在公元四世紀至六世紀河西走廊一度阻塞不通的情況下,東西商旅往來多取道祁連山南,經青海西達南疆。伏俟城東連西平(今青海西寧)、金城(今甘肅蘭州),南下可達益州(今四川成都),西通鄯善(今新疆婼羌)曾經在中西交通線上發揮過相當重要的作用,是這條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樞紐。
組成
吐谷渾境內以鮮卑人、羌人為主。前者是統治民族,後者是居民的主要構成部分。從吐谷渾建城郭以居等看,羌與鮮卑間有融合的跡象。上引藏文文獻中,稱吐谷渾為桑阿夏,桑即賽,是為藏族最早形成的六氏族之一。將吐谷渾稱之為賽氏,似乎也反映了吐谷渾的羌藏化現象。另外,吐谷渾境內尚有突厥人、康居人等。
遷徙
吐谷渾
唐代是我國邊疆民族進行較大規模遷徙的重要歷史時期,由於中原地區先進經濟文化的吸引,邊疆民族遷徙的主要方向是中原及附近地區。通過遷徙,一些邊疆民族的生活空間得以擴大並接近中原地區,另一些則直接遷入中原成為當地的新居民。原先生活在青海境內的吐谷渾和生活在西藏境內的吐蕃人,唐代就曾在較大的空間範圍內進行過大規模的遷移,構成邊疆民族遷徙的重要部分,對當時的歷史發展和民族分佈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吐谷渾,亦稱吐渾,唐後期五代又稱之為退渾。隋代,其游牧範圍自西平臨羌城(今青海湟源縣東南)以西,且末(治新疆今縣)以東,祁連(今祁連山)以南,雪山(今崑崙山和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以北,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都城伏俟城在青海(今湖)西45裡。
開皇年間(581~600年),吐谷渾數次進擾隋的邊境。不久,可汗呂誇殺太子,立少子訶,訶復懼其父誅之,圖謀率領部落一萬五千人戶內遷,但遭到隋朝拒絕。名王拓跋木彌率千餘家要求歸化,也未被接納。大業五年(609年),隋軍擊敗吐谷渾,可汗伏允逃入分佈在今青海東部的黨項部,部落來降者十萬餘口,六畜三十餘萬。《隋書》和《資治通鑑》諸書皆未載此十餘萬吐谷渾人遷入中原,如果確有遷移,文獻中對於規模如此之大的移民不可能不記載。
隋末,天下大亂,吐谷渾可汗伏允乘亂收復故地,進攻河西。唐初,與唐朝時和時戰。貞觀九年(635年),李靖率唐軍深入吐谷渾境內作戰,擊敗之,不久立諾曷缽為可汗。此後,吐谷渾採取親唐的政策,唐亦將弘化公主嫁與諾曷缽,雙方相安無事。
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向北擴張的吐蕃族進入河源地區,滅了吐谷渾,吐谷渾可汗諾曷缽被迫與弘化公主率數千帳遷入涼州。咸亨元年(670年),為了牽制日益向西域擴張的吐蕃,唐朝派薛仁貴率軍出兵河源地區,並送吐谷渾部回歸故地。
三年,由於唐軍大敗,回遷至鄯州浩亶水(今青海大通河)之南的吐谷渾部落畏吐蕃之強,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狹,復遷到靈州(治今寧夏靈武縣南),唐於故鳴沙縣地設安樂州(治今同心縣東北韋州)以安之。儀鳳中(676-679年),部分吐谷渾部落自涼州內遷,被安置在延州金明縣(治今陝西安塞縣南)西境,設渾州以處。此次遷移的過程和原因文獻闕載,估計移民人數也不多。
龍朔以後遷入安樂州的部眾不過數千帳,仍有大量的吐谷渾人留在河源地區,受吐蕃的控制。武周長壽元年(692年),王孝傑率軍進攻吐蕃,自河源軍(治今青海西寧市)一帶將吐谷渾耽爾乙句貴部內遷至靈州境內。聖歷二年(699年),吐蕃內亂,重臣論欽陵兵敗被殺。
一月,論欽陵子論弓仁率所統吐谷渾七千帳內遷。不久,論弓仁又派人赴吐谷渾部招降,其吐渾以論家世恩,又曰:仁人東矣',從之者七千人。《資治通鑑》卷206載:同年七月,又有吐谷渾部一千四帳內遷,疑這些部落即論弓仁招降來的吐谷渾人。這兩批吐谷渾移民遷居何處,史無明載,估計也應在安樂州和耽爾乙句貴部所在的靈州。
諾曷缽率部落自遷入安樂州之後,即與其子慕容忠長期居住於此。但約在聖歷二年八月(699年),諾曷缽之孫慕容宣超卻率領靈州一帶的吐谷渾人大舉叛亂,入牧坊掠群馬,瘢夷州縣,繼而逃入青海故地複國。至久視元年(700)八月,因不堪吐蕃控制,又自願歸唐,率十萬眾,突夭刃,棄吐蕃而來,各部赴河西涼、甘(治今張掖市)、肅(治今酒泉市)、瓜(治今安西縣東南)、沙(治今敦煌縣)等州降唐,並安置在各州附近。
綜上所述,初唐時吐谷渾人的內遷,主要有四次:第一次是高宗龍朔三年由諾曷缽率領遷入涼州;第二次是鹹亨三年諾曷缽率部遷青海後復遷入靈州;第三次是聖歷二年論弓仁等部遷入靈州;第四次是慕容宣超率吐谷渾人回遷青海後復遷入河西各州。但內遷的吐谷渾移民,實只有第一次和第三次遷入的兩批,據上述數字估計人數在十萬上下,其餘兩次不過是外遷後的重新遷入。
在久視元年遷入以後直至安史亂前的半個多世紀中,關內道的靈州和隴右道河西諸州都有吐谷渾移民分佈。期間尤其是玄宗時,仍有一些留在青海故地的吐谷渾人因各種原因遷入隴右和關內二道。開元三年(715年)正月,吐谷渾大酋慕容道奴與鐵勒九姓和高麗等部族共萬餘帳遷入關內道北部的河南地,一年以後各部落多叛歸漠北。
吐谷渾與突厥關係不深,估計仍留在河南地未隨其外遷。開元十一年,一些吐谷渾部眾詣沙州降,為河西節度使張敬忠所接納。天寶五載(746年),河西節度使王忠嗣討伐原遷居在沙州墨離軍(今甘肅安西縣東南)的吐谷渾部,虜其全部而歸。
安史亂後,河西和靈州一帶的吐谷渾人,一部分加入唐軍,參加了保衛潼關的戰鬥,一部分因吐蕃的進逼向東遷入鹽(治今陝西定邊縣)、慶(治今甘肅慶陽縣)和夏州朔方縣(治今陝西靖邊縣東,於此置寧朔州)等地。加入唐軍的吐谷渾部落潼關戰後下落不明,但遷居鹽、慶等州的部落則仍活動在關內道的北部。文宗開成元年(836年),關內道北部的吐谷渾部三千餘帳又向北遷入豐州(治今內蒙五原縣南)一帶。
此外,《新唐書 ·李匡威傳》載:「(赫連)鐸本吐谷渾部酋也,開成中,其父率種人三千帳自歸,守雲州(治今山西大同市)十五年。至是(昭宗大順二年,891年),失其地。」按史未載遷入豐州的部落酋長姓名,故無法得知同年是兩支部落同時遷入豐州和雲州,還是同一支部落先遷入豐州爾後再遷入雲州,但豐州的部落遷後即無聞,而雲州的部落屢屢在文獻中留下記載,當是後一種可能性較大。天復三年(903年)李克用部將又攻占振武軍(治今內蒙和林格爾西北),殺赫連鐸部二千餘人。據此,毗連雲州的振武軍也是吐谷渾部後期的遷入地之一。
赫連鐸丟失雲州以後,逃入幽州(治今北京城南),其部族分散在蔚州(治今山西靈丘縣)界中。後唐莊宗時,白承福代理都督,在中山(治今河北唐縣西南)北的石門建寨,有丁壯數千人,以畜牧業為生,與後唐保持較好的關係。長興二年(931年),由於契丹族向南進逼,塞外的吐谷渾部落開始向雲、朔(治山西今市)二州運動。
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屬契丹,分佈在雁門關以北的吐谷渾人皆役屬於契丹。由於不堪奴役,加上鎮州節度使安重榮的勸誘,吐谷渾部落千餘帳自五台南遷,被安置在並(治今太原市南)、忻(治今忻州)、代(治今代縣)、鎮(治今河北正定縣)四州山區。因契丹指責,天福六年(941年)後晉命供奉官張澄率兵二千,將分佈並、代、忻、鎮四州的吐谷渾人驅回塞北舊地。
不過,石敬瑭亦以契丹誅求無厭,心不平之,故命出鎮太原的劉知遠潛加撫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安重榮也收納之,因而仍有相當部分吐谷渾人留在四州。開運間(944-946年),白承福率部族從晉出帝出兵至澶州(治今河南濮陽市南)作戰,屬歲多暑熱,部下多死,不久部落移居嵐州(治今山西嵐縣北)和石州(治今離石縣)。由於白承福馭下無法,白可久率部分族人北遷契丹境內,不久白承福也被劉知遠殺死。
白承福死後,河東境內的吐渾遂微,不復見。但在契丹(遼)境仍有一定數量的吐谷渾部落。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軍伐遼南歸,將山北雲、應(治今應縣)、寰(治今朔州市東北)、朔四州境內的百姓及吐谷渾部族都遷到河東和京西(主要在今河南省西部),估計在遼境仍有一些吐谷渾人。
五代時河東地區的吐谷渾人是沙陀族逐鹿中原的重要力量,在後唐、後晉和後漢政權都有一些出身吐谷渾的將領,李金全、李嗣恩、慕容彥超即是他們的代表。由於與漢族、契丹、沙陀等族人民雜居生活,吐谷渾移民逐漸與各族人民相融合,因而十一世紀以後的文獻中已不再有吐谷渾部落活動的記載。
《資治通鑑》和兩《唐書 · 吐蕃傳》多次記載,廣德元年(763年)以後吐蕃以吐谷渾、党項等部族侵入唐朝轄境。這些吐谷渾人,一部分應是至德後仍留居河西的部落,一部分則應來自武周以後仍留在河源故地的部落。
唐後期貞元二十年(804年),呂溫奉使入吐蕃,還曾見退渾種落盡在,而為蕃所鞭撻,因賦《蕃中答退渾詞》:退渾兒,朔風長在氣何衰。萬群鐵馬從奴虜,強弱由人莫嘆時。五代以後,留在青海的部分部落可能也與吐蕃人相融合,另有部分部落此後還長期存在著。現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樂都和甘肅省天祝等地的土族,即與吐谷渾有淵源關係。
吐蕃族
本生活在今西藏高原一帶,隋唐之交逐漸統一西藏各部,都城設於邏些城(今拉薩市)。唐初已有勝兵數十萬,號為強國,黨項、白蘭諸部及吐谷渾、西域諸國咸畏懼之。太宗貞觀八年(634年),贊普棄宗弄贊派使節入唐,開始和中原發生交往。
自貞觀年間(627-649年)開始,吐蕃不斷向北擴張。十二年,進攻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北,民、畜多為吐蕃所掠,接著又進破黨項、白蘭諸羌,部眾二十萬屯於松州(治今四川松潘縣)之西境〔28〕。高宗龍朔三年(663年),滅吐谷渾, 吐谷渾可汗被迫內遷河西。乾封元年(666年),破諸羌十二羈縻州。
咸亨元年(670年),陷西域十八州,唐被迫罷安西四鎮。永隆元年(680年), 攻占茂州西南之安戎城(在今四川馬爾康縣東南),由是西洱(今雲南西部洱海)諸蠻皆降於吐蕃。吐蕃盡據羊同(約在今西藏西北部)、黨項(約在今四川松潘以西和青海東南部河曲)及諸羌之地,東接涼(治今甘肅武威市)、松、茂(治今四川茂汶縣)、嶲(治今四川西昌市)等州,南鄰天竺(今印度)、西陷龜茲(今新疆庫車市)、疏勒(今新疆喀什市)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里,諸胡之盛,莫與之比。
武周長壽元年(692年),王孝傑率軍大破吐蕃,復取安西四鎮,並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發兵戍之,從而遏制了吐蕃在西域的擴張。但吐蕃在東方的擴張仍在繼續。睿宗景雲元年(710年), 吐蕃通過賂買鄯州都督楊矩,以為和蕃的金城公主作湯沐地之名,獲取九曲之地(今青海東南境黃河曲流處)。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頓兵畜牧,又與唐境接近,自是複叛,始率兵入寇。
經七八十年時間的擴張,到玄宗時期,吐蕃的控制範圍已得到極大的擴大。按現代區域言之,整個青藏高原,除了青海北部日月山南北和鄰近四川盆地與甘肅西南部的邊緣山區仍為雙方激烈爭奪的地帶,其餘的廣大地區都已置於吐蕃的統治下,吐蕃疆域已跨今藏、青、新、川、滇各省區。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鎮守河西、隴右和西域地區的唐軍悉數東調,吐蕃乘虛而入。肅宗至德元年(756年), 陷赤嶺(今日月山)以北的威戎、神威、制勝、天成諸軍和石堡城等唐軍長期堅守的據點。至寶應元年(726年),已相繼攻占嶲、廓(治今青海化隆縣西)、霸(治今四川汶縣西北)、岷(治今甘肅岷縣)、秦(治今秦安縣西北)、成(治今西和縣西)、渭(治今隴西縣東)等州。次年,又取蘭(治今蘭州市)、河(治今臨夏縣東北)、洮(治今臨潭縣)、鄯(治今青海樂都縣)等州,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接著,頻頻進兵關中,自鳳翔(陝西今縣)以西,邠州(治今彬縣)以北,皆為左衽矣。同年,佔領松、維(治今四川理縣東)、保(治今理縣北)三州,於是劍南西山諸州亦入於吐蕃矣”。至此,不僅整個青藏高原,連河西、隴右和關內道西部也都處於吐蕃的統治下。
德宗建中四年( 783年),唐與吐蕃劃界,規定: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在今涇河上源),隴州西至清水縣(治甘肅今縣西),鳳州西至同谷縣(治今成縣);暨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蕃國,守備在蘭、渭、原(治今寧夏固原縣)、會(治今甘肅靖遠縣),西至臨洮(今岷縣),又東至成州,抵劍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水(今大渡河)西南,為蕃界。
但是,吐蕃此後沒有遵守界約,仍然不斷向關內道的北部擴張,並攻入西域,直到晚唐的武宗會昌(841-846年)前後,吐蕃內亂,國力衰落,才停止擴張。
按照吐蕃制度,出師必發豪室,皆以奴從,平時散處耕牧,而奴隸往往一家至十數人,由是吐蕃之眾多。因此,吐蕃的擴張過程,就是其民族遷徙的過程,新征服的地區往往成為吐蕃族的居住地和游牧地區。
例如,明代居住在今四川松潘、茂汶一帶上下凡十八寨,部曲素強的白草諸蕃,即是唐吐蕃贊普遺種。此外,吐蕃每攻下一地便派軍駐守,少則數千,多則數萬。在吐蕃王朝崩潰以後,這些軍隊的很大一部分留居當地,變成了呷瑪羅,即沒有贊普命令不得返回的人。
吐蕃移民在新居地往往又同化、融合仍留在當地的羌、氐、吐谷渾等民族,分佈今四川省汶川、理縣、黑水、馬爾康、金川、小金和丹巴等縣的嘉戎藏族即是唐代同化西山諸羌後形成的。因此,有理由推測,今青藏高原的藏族分佈區,基本上是在唐代形成的。
安史之亂以後,河隴和關內道西部地區也都成為吐蕃族的移民區域。
自寶應以後,吐蕃佔領關內道的原、會和隴右道東部的成、 渭等4州,駐兵該區域,自如也,四州成為吐蕃佔領區的東界。牧草豐美的原州是吐蕃的游牧地,每歲冬春於此放牧,夏季則畜牧青海。唐後期河、渭等州是吐蕃尚延心部落的住地,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尚延心以河渭二州部落降唐,遷入秦州, 被封為河渭都遊奕使,仍率部落居河、渭等地。大將尚婢婢所部原在鄯州一帶游牧,大中四年為論恐熱率領的另一支吐蕃軍隊擊敗,放棄鄯州,率部落三千餘人就水草於甘州(治今張掖市)西。
後論恐熱殘虐,所部多叛,部眾或散入河州等地的吐蕃部落,或降於於拓跋懷光率領的駐守鄯州的吐蕃軍隊。論恐熱作亂以後,人數眾多的吐蕃奴隸(其中有些是漢人)失去主人,遂相糾合為部落”,稱為嗢末,散在甘、肅、瓜、沙、河、渭、岷、廓、疊、宕之間。
大中年間,張義潮率沙州(治今敦煌縣)的漢人乘吐蕃內亂起義,並以河隴十三州圖籍歸唐,加之尚延心所部降唐,河隴和關內道北部復歸屬於唐。此後,唐重新失去對河隴的控制,回鶻部遷入河西一帶,河隴的党項羌勢力也日漸發展,但唐末五代和北宋前期的吐蕃人仍為數不少,廣泛分佈各地。
敦煌石室發現的《張淮深變文》記唐使節在赴沙州的路上,看見:甘、涼、瓜、肅,雉堞凋殘,居人與蕃醜齊肩,衣著豈忘於左衽。獨有沙州一郡,人物風華,一同內地。《宋史·吐蕃傳》載:“唐末,瓜、沙之地複為所隔。然而其國亦自衰弱,種族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復統一矣。自儀(治今甘肅華亭縣)、渭、涇(治今涇川縣北)、原、環(治今環縣)、慶及鎮戎(治今寧夏固原縣)、秦州暨於靈、夏皆有之,各有首領,內屬者謂之熟戶,余謂之生戶。涼州雖為所隔,然其地自置牧守,或請命於中朝。
《舊五代史·吐蕃傳》雲:涼州夷夏雜處但是,《宋史·吐蕃傳》載五代時,涼州城只有漢民三百戶,涼州郭外數十里,尚有漢民陷沒者耕作,餘皆吐蕃。據此,則涼州的居民實以吐蕃人為主。後晉天福三年(938年),高居誨奉使于闐,著《于闐記》載其沿途所見,雲自靈州渡黃河至于闐(今新疆和田),往往見吐蕃族帳,而於闐常與吐蕃相攻劫。據其文,靈州至涼州間的沙丘地區為党項住地,甘州是回鶻牙帳所在,州南的祁連山有沙陀遺族,出玉門關(在今安西縣東)經吐蕃界,沙州西有仲雲部落,惟瓜、沙二州多漢人。
據研究,隴東的吐蕃人族名及其居地尚有不少可考者,部分部族分佈地的今地是:天水縣新陽鎮以西至甘谷縣城以東、秦安縣安伏鎮、甘谷縣大石鎮和潘安鎮、武山縣鴛鴦鎮和洛門鎮、隴門縣內、渭源縣和漳縣境、臨洮縣抹邦山、榆中縣馬銜山和龕谷寨至蘭州,其中渭源和漳縣境的俞龍阿部族宋代有眾二十萬口。據上所述,在河隴地區,漢人只佔人口小部分,居民主要來自吐蕃、回鶻、党項等周邊民族,吐蕃人隨處可見,河、渭、秦、涼等州和玉門關以西地區的居民實以吐蕃人為主。
河隴地區在中唐時農業相當興盛,至德以後留在當地的漢人仍以農業為主。由於頻頻向關中進軍,吐蕃人也較多地接觸到中原先進的經濟文化。此外,吐蕃人攻入關中以後,往往掠奪漢族婦女西歸,強迫其嫁與吐蕃人為妻,多來中國收婦女,一半生男為漢語即是對此事的描述。上述方面必然要對吐蕃移民產生重要影響。
因此,吐蕃移民在唐後期已開始了同漢族相融合的進程。文宗太和年間(827-835年)王建從軍塞上,便發現吐蕃移民生活的種種變化: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驅羊亦著錦為??衣,為惜氈裘防鬥時。養蠶繰繭成疋帛,那堪繞帳作錦旗。十一世紀初,吐蕃人在今青海和甘肅甘南州等地建立唃廝羅政權,河隴地區的一些吐蕃移民及後裔遷入其統治區。元明以後關於今新疆吐蕃人的記載已不多見,寧夏、甘肅境內的吐蕃人活動的記載基本限於甘南一帶,除甘南以外這些地區的吐蕃人顯然已融合於其他民族。
在唐代,還有一些吐蕃人因內附、求學和淪為戰俘等原因遷入中原地區,前者主要發生在安史亂前,後者主要發生在亂後的唐蕃戰爭時。
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贊普棄宗弄贊迎唐文成公主為妻, 此後因仰慕唐文化,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唐)國學以習《詩》《書》。神龍元年(705年),中宗頒詔:吐蕃王及可汗子孫, 欲學習經業,亦附國子學讀書。據此可以推測,在唐蕃戰爭前吐蕃可能經常派遣貴族子弟入唐學習。唐代前來求學的周邊民族貴族子弟常常長期留居中原,一些吐蕃青年也當如此。
吐蕃部落的內附以武周聖歷二年(699 年)論贊婆叔侄的內遷最為著名。論贊婆兄弟長期在吐蕃執掌大權,兄論欽陵居中秉政,三兄弟握兵分據方面。贊普器努悉弄年長後發兵誅論欽陵、贊婆被迫率所部千餘人內附,後被封為輔國大將軍,率部駐守河源地區,不久死去。同年,欽陵子論弓仁亦率所統吐谷渾七千帳來降。
論弓仁及其子孫最初居住銀州(治今陝西榆林市南),後遷到長安。論弓仁和其子誠節,孫惟賢、惟真、惟明長期帶兵作戰,代宗時惟賢曾領部落數千人鎮守岐陽(今陝西岐山縣北)。《資治通鑑》卷254載, 僖宗中和元年(881年),論百率吐蕃軍擅自從百井(今山西陽曲縣東北)退兵,為鄭從讜斬。未知論百是否論弓仁後裔,此吐蕃軍是否即論氏兄弟統率的部落。
唐蕃戰爭斷斷續續達百年時間,戰爭中既有漢人淪為吐蕃戰俘被迫遷入吐蕃境內,也有吐蕃人因淪為唐朝戰俘或投降遷入中原地區。主要的幾次是:開元十六年(728年),張忠亮率唐軍攻占大莫門城, 俘千餘人。天寶十一年(752年),吐蕃兵救南詔, 劍南兵擊破之於雲南,捕虜六千三百人。永泰元年(765年), 白元光與回紇軍隊於涇州靈臺大破吐蕃,生擒萬餘人。
大歷十年(776年), 崔寧破吐蕃故洪節度和氐、蠻等兵,擒數千人。貞元九年(793年),唐軍和南詔大破吐蕃於鐵橋,俘獲三萬。十六年,吐蕃貢、臘城等九節度與大將近九三人舉部落來降。十八年,韋皋大破吐蕃軍於維州,受降三千餘戶,生擒六千餘人。
唐朝規定,西邊每擒蕃囚,例皆傳置南方,不加屠戮,因此,吐蕃戰俘往往被押送到南方,大中以後甚至遠送南嶺以南。咸通元年(806年),僅配隸越州(治今浙江紹興市)境內的吐蕃、 回鶻人中之驍健者便達百餘人。此外,代宗時,吐蕃數次遣使前來議和,但同時又不斷派兵攻唐,唐朝將這些使節也留在中原不歸。
感想:最近在看龍戰在野,這個大唐二部曲,發現南北朝到唐朝的這個階段,可以說是中國歷史當中,民族大融合最盛行的年代,這個部族並且戰爭消滅對方,或者是交流,所帶來的大量文化交流,國家兼併,帶來很多元的民族。
吐谷渾是國名也是人名,指的是前燕鮮卑慕容氏的其中皇室成員,後來出走到高原沙漠一帶,成立了政權國家,可惜後來被吐蕃所滅,成為漢人政權最大的威脅之一,不過在宋代時這些部族混血又演變成了西夏王朝。


晉書 下 第 293 頁
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國,地多山林,無良田,食海物。舊有百餘小國相接,至魏時,有三十國通好。戶有七萬。男子無大小,悉黥面文身。自謂太伯之後,又言上古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昔夏少康之子封于會稽,繼發文身以避蛟龍之害,今倭人好沈沒取魚, ...
作者:房玄齡 / 頁數:(293 / 70)
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國,地多山林,無良田,食海物。舊有百餘小國相接,至魏時,有三十國通好。戶有七萬。男子無大小,悉黥面文身。自謂太伯之後,又言上古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昔夏少康之子封于會稽,繼發文身以避蛟龍之害,今倭人好沈沒取魚,亦文身以厭水禽。計其道里,當會稽東冶之東。其男子衣以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綴。婦人衣如單被,穿其中央以貫頭,而皆被發徒跣。其地溫暖,俗種禾稻糹寧麻而蠶桑織績。土無牛馬,有刀楯弓箭,以鐵為鏃。有屋宇,父母兄弟臥息異處。食飲用俎豆。嫁娶不持錢帛,以衣迎之。死有棺無槨,封土為塚。初喪,哭泣,不食肉。已葬,舉家入水澡浴自潔,以除不祥。其舉大事,輒灼骨以占吉凶。不知正歲四節,但計秋收之時以為年紀。人多壽百年,或八九十。國多婦女,不淫不妒。無爭訟,犯輕罪者沒其妻孥,重者族滅其家。舊以男子為主。漢末,倭人亂,攻伐不定,乃立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
宣帝之平公孫氏也,其女王遣使至帶方朝見,其後貢聘不絶。及文帝作相,又數至。泰始初,遣使重譯入貢。
裨離國在肅慎西北,馬行可二百日,領戶二萬。養雲國去裨離馬行又五十日,領戶二萬。寇莫汗國去養雲國又百日行,領戶五萬餘。一群國去莫汗又百五十日,計去肅慎五萬餘里。其風俗土壤並未詳。
泰始三年,各遣小部獻其方物。至太熙初,復有牟奴國帥逸芝惟離、模盧國帥沙支臣芝、于離末利國帥加牟臣芝、蒲都國帥因末、繩全國帥馬路、沙樓國帥釤加,各遣正副使詣東夷校尉何龕歸化。
西戎,吐谷渾、焉耆國、龜茲國、大宛國、康居國、大秦國、吐谷渾、吐延、葉延、闢奚、視連、視羆、樹洛干。
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其父涉歸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隷之。及涉歸卒,廆嗣位,而二部馬鬥,廆怒曰:「先公分建有別,奈何不相遠離,而令馬鬥!」吐谷渾曰:「馬為畜耳,鬥其常性,何怒於人!乖別甚易,當去汝于萬里之外矣。」於是遂行。廆悔之,遣其長史史那蔞馮及父時耆舊追還之。吐谷渾曰:「先公稱卜筮之言,當有二子克昌,祚流後裔。我卑庶也、理無並大,今因馬而別,殆天所啟乎!諸君試驅馬令東,馬若還東,我當相隨去矣。」樓馮遣從者二千騎,擁馬東出數百步,輒悲鳴西走。如是者十餘輩,樓馮跪而言曰:「此非人事也。」遂止。鮮卑謂兄為阿干,廆追思之,作《阿干之歌》,歲暮窮思,常歌之。
吐谷渾謂其部落曰:「我兄弟俱當享國,廆及曾玄才百餘年耳。我玄孫已後,庶其昌乎!」於是乃西附陰山。屬永嘉之亂,始度隴而西,其後子孫據有西零已西甘松之界,極乎白蘭數千里。然有城郭而不居,隨逐水草,廬帳為屋,以肉酪為糧。其官置長史、司馬、將軍,頗識文字。其男子通服長裙,帽或戴冪。婦人以金花為首飾,辮髮縈後,綴以珠貝。其婚姻,富家厚出娉財,竊女而去。父卒,妻其群母;兄亡,妻其諸嫂。喪服制,葬訖而除。國無常稅,調用不給,輒斂富室商人,取足而止。殺人及盜馬者罪至死,他犯則征物以贖。地宜大麥,而多蔓菁,頗有菽粟。出蜀馬、氂牛。西北雜種謂之為阿柴虜,或號為野虜焉。吐谷渾年七十二卒,有子六十人,長曰吐延,嗣。
吐延身長七尺八寸,雄姿魁傑,羌虜憚之,號曰項羽。性俶儻不群,嘗慷慨謂其下曰:「大丈夫生不在中國,當高光之世,與韓、彭、吳、鄧並驅中原,定天下雌雄,使名垂竹帛,而潛竄窮山,隔在殊俗,不聞禮教於上京,不得策名于天府,生與麋鹿同群,死作氈裘之鬼,雖偷觀日月,獨不愧於心乎!」性酷忍,而負其智,不能恤下,為羌酋姜聰所刺。劍猶在其身,謂其將紇拔泥曰:「豎子刺吾,吾之過也,上負先公,下愧士女。所以控制諸羌者,以吾故也。吾死之後,善相葉延,速保白蘭。」言終而卒。在位十三年,有子十二人,長子葉延嗣。
葉延年十歲,其父為羌酋姜聰所害,每旦縛草為姜聰之象,哭而射之,中之則號泣,不中則瞋目大呼。其母謂曰:「姜聰,諸將已屠鱠之矣,汝何為如此?」葉延泣曰:「誠知射草人不益於先仇,以申罔極之志耳。」性至孝,母病,五日不食,葉延亦不食。長而沈毅,好問天地造化、帝王年曆。司馬薄洛鄰曰:「臣等不學,實未審三皇何父之子,五帝誰母所生。」延曰:「自羲皇以來,符命玄象昭言著見,而卿等面牆,何其鄙哉!語曰『夏蟲不知冬冰』,良不虛也。」又曰:「《禮》雲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吾祖始自昌黎光宅于此,今以吐谷渾為氏,尊祖之義也。」在位二十三年卒,年三十三。有子四人,長子闢奚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