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光影裏斬春風: 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 - 張崑將 著 - Google 圖書


電光影裏斬春風: 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 - 張崑將 著 - Google 圖書

拿出短刀模擬切腹


電光影裡斬春風: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台大出版中心張崑將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http://bit.ly/36Xvb6V


出門如見大賓 敬  備
訓蒙絕句出門如見大賓
宋代 朱熹
竦然敬立體斯存,容貌常如見大賓。此是聖門持守法,必須心在可為仁。
訓蒙絕句出門如見大賓朱熹介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諡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訓蒙絕句出門如見大賓_訓蒙絕句出門如見大賓原文_訓蒙絕句出門如見大賓翻譯_訓蒙絕句出門如見大賓賞析-朱熹作品 http://bit.ly/2oTbjAv
----------------------
淵: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    
仲弓問仁。孔子說:「出門時要象會見貴賓一樣莊重,建工程時要象舉行盛大祭典一樣嚴肅。自己不願做的,不要強加於人。同事中相處融洽,親屬中和睦友愛。」仲弓說:「我雖不才,願照此辦理。」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孔子的弟子 向 老師請教「仁」,孔子回答:「每次出門都好像要接見國賓一樣的慎重準備;役使或加稅負於人民時,都要像重大祭典時祭拜時謹慎、謙卑、小心的心情。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
仲弓問仁。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註解:
1、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少孔子二十九歲春秋末年生於魯國,冉伯牛之子。有德性,十哲列德性科,生於鄙賤環境,仍能莊敬自強,為人虛懷若谷,存心敬恕,深具政治天份,孔子讚其可當一國之君。
2、出門如見大賓--見大賓,會見貴賓。出門遇見人就好像遇會見貴賓一樣的慎重。通常對一般人會隨便些,對貴賓則會比較謹慎。
3、使民如承大祭—使民,上位的官員差使人民去做事。承大祭,從事一件大的祭典。從事大的祭典都是非常慎重的,差使人民做事如  果也能像從事大祭典一樣的慎重,則人民樂於順從。這是修道人處事的心態,雖是對待一般百性,也要謹慎、莊重,而不可隨便。所謂「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推給別人。就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意思;說法相反,意思相似。仁是全德的表現,孔子依弟子的程度,再加以提升、注溢,使弟子的心境更上一層,而接近聖人。
5、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在邦,指諸侯之國。在家,指大夫之家。不管是在國家的朝廷為官,或是在大夫家當家宰臣,都不會有人怨恨你。仲弓有出仕的才德,所以孔子以出仕之道勉勵他。
6、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雍,仲弓自稱其名。不敏,不夠聰明靈敏。請,願意,情願。事,從事,奉行。斯語,老師所說的這些話。我雖不是很聰敏,但願意奉行老師所說的這些話。
簡譯:
仲弓問孔子,要怎麼做才算是仁?
孔子說:「出門遇見任何人就好像遇會見貴賓一樣的尊重對方;差使人民做事要像從事大祭典一樣的慎重。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推給別人。這樣不管是在國家的朝廷為官,或是在大夫家當家宰臣,都不會有人怨恨你。這就是仁的表現。」
仲弓說:「仲弓我雖不是很聰敏,但願意奉行老師所說的這些話。」
演繹:
上章顏淵問仁,孔子所回答較重於心性的修為;此章仲弓問仁,則較重於行事的謹慎。仲弓的才與德比較適合為政,孔子曾讚:「雍也,可使南面。」(雍也6\1)顏回則是「聞一以知十」,適合繼承孔子的道統,所以孔子以性與天道授予顏回,連子貢都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5\13)孔子各因其才而教育之,是現代教育家們所應效法的。


日本人喜歡切腹自盡?事實上日本武士很少有人做到,太疼了! – 壹零壹資訊

切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切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覺悟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醒悟以往的困惑或過失。
《荀子·成相》:「不覺悟,不知苦。」
《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
似憬悟、覺醒、醒覺、醒悟
反執迷、沉迷、沉淪
佛教用語。指經由修行,證悟真理,而滅除無明、煩惱的聖者境界。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六》:「於諸法中覺悟者,唯願當開甘露門。」
---------------------------------
覺悟見性的人,平常談話,都是說法。
淨空法師
講經不一定是在台上,註釋不一定是註釋全經,平常我們接觸人談話,記住都是講經,心裡念念幫助人覺悟,沒有廢話,釋迦牟尼佛一生一句廢話沒有。
我們跟人通信往來寫信,寫信­就是註解經,就是給經作註。我們要學經教就在生活當中學,日用平常跟人家接觸,言語的接觸,文字的接觸,你這樣學怎麼學不會?你進步當然快。
如果說離了講台就不是講經,離­了寫註就不是註經,你學教到哪一天才能學成就?一輩子都成就不了。修學一定要落實在生活裡面,修學跟生活融成一片,功夫哪有不得力?我們在經學上看,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們­個個都是一片,功夫成片,成片就是跟生活融成一片,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處事待人接物,全都是佛法。
什麼叫佛法?覺法,佛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你說他多快樂!他們過的是覺正淨的生活,我們不會,不會就過迷邪染的生活,迷邪染就太苦了,覺正淨是真樂。佛教給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話不是口號,是實實在在的­。
無論我們在這個世間是什麼身分,是什麼地位,是從事某一行業,是過得怎樣的生活,《華嚴經》給我們顯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過的是覺悟的生活,統統享受的是大自在­、大圓滿。帝王過的是大自在、大圓滿,乞丐也是過的大自在、大圓滿,沒有差別。
迷了差別就大了,帝王大富大貴,乞丐貧窮下賤,那就不一樣。悟了是一樣,為什麼?悟了都過覺­正淨的生活。覺正淨是平等的生活,充滿了智慧,充滿了快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不思議。
大乘經上講「平等真法界」,諸位要曉得,一真就是平等,不平等怎麼能成為一?一­是什麼?一是心一。心怎麼會一?心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一了,才起心動念就落二、三。這是佛法給我們講的總原則、總綱領,我們掌握到這個原則綱領,掌握到這個方向目標,­我們的修學就不會走錯路,不會走冤枉路。忘失這個目標,你就免不了走上歧途,免不了要走很多的冤枉路,吃盡了苦頭,你才能把方向摸到。
---------------------
佛不是神靈,而是圓滿的覺悟者
佛不是神靈,而是圓滿的覺悟者!
"佛"是梵語"佛陀耶"的簡稱,翻譯成漢語是覺悟之意,簡單的說:佛是覺悟的人
對宇宙人生真相大徹大悟,具有大智大慧者就是佛,
在小乘佛法中,佛一般專指釋迦摩尼佛,
在大乘佛法裡,佛是指所有修成正果的大覺悟者,
佛做為覺醒圓滿的大徹大悟者,是智慧,德行,慈悲最高的成就者,
明暸宇宙人生以及萬物萬法的真相,
止息了一切煩腦,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生命達到了至善園滿的境界,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做為覺醒圓滿的大徹大悟者,
在其行住坐臥的時時刻刻,無不顯示出究竟圓滿的本性,
諸佛如來有十種共同的名號,如來,應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事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明了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及世出間一切諸法,而且還身體力行地教化眾生,教導眾生調伏煩腦,出離生死,是萬德具備,天人歸仰,九界眾生的大導師,佛不是宗教中描述的主宰和掌控一切的神,正信的佛教中也沒有創世主的概念,佛無所不知,但並非無所不能,佛陀教化眾生,但不能決定人的命運,佛陀是眾生最好的良醫,能為眾生的痛苦診斷處方,服他的藥,必定得度,如果不肯服藥,佛陀也是愛莫能助。
佛陀是眾生最好的導師,透徹覺悟了宇宙的真理,並把它指示給世人,只要按照佛教導的方法修行,人人皆可覺悟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以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証得,凡、聖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若悟眾生是佛,前念迷則眾生,後念悟則佛,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迷悟雖殊體本不二。
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醒的佛,佛不是神,不在天上,不在廟宇,他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阿彌陀佛!
PS.眾人皆可透過靜坐,打坐靈修見証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自性佛.前提是要正心正念無欲求靈通的有緣人,一般人倘若尚有妄念欲求錢財或靈通者,在身心靈無法靜下心思協調,靈體較會感招邪魔外道,奉勸先修其本性及其不好的習氣,脾氣,毛病,實修內在真我,對世俗的貪嗔癡放下再放下,好好地在世上把人給做好就好,其他的順其自然就好,如若要修行的人其觀念及為人行為有偏差者,寧願奉勸不要去靈修,以免入魔,害人害己,正所謂寧可千年不悟也不要一時著魔,俗話說修仙容易也不容易,一切還是要有機緣或天命或累世因果的,修仙之果是強求不來的。
----------------------
不生不滅超越生死----禪理

什麼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_金剛經的研究(精簡版) 沈家楨居士述

「菩薩於法  應無所住  行於布施」=佛說世諦法  不違第一義   佛說佈施是方便說   直指您的【第一義 自性】在佈施 所以覺佈施是【第一義 自性】在佈施    即【不應住著  佈施假說】  金剛經  = 大般若經第577卷  屬般若經最後總結以下般若經經文  解釋 【為何應無所住 行於布施】 
-----------
什麼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什麼叫做「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布施這個名詞聽起來很普通,凡是稍稍接觸佛教的朋友,就知道要布施,向佛寺捐錢、供養法師都是布施,但這只是布施的一小部份。布施的意義,事實上非常廣。 大體而言,佛教提倡的布施可以分為財施、法施及無畏施三種。進一步則可分為著相布施或住相布施,及不著相或不住相布施。
依彌勒菩薩的說法「檀義攝於六」。這個檀 是梵文布施的譯音,所以檀就是布施。彌勒菩薩說,布施的含義包括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所以說攝於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布施在佛法中是一 種極重要的法門,也是極重要的修福法門。因此我想多舉些例子,使這個法門在各位心中逐漸培養純熟,進而隨時隨地若無其事的行布施。這就近乎佛說的「於法應 無所住行於布施」了。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 金 剛 經 導 讀 :: 痞客邦 ::


金剛經》中佛陀說的不住相布施,不是空無所有,不是沒有相,不是叫你不要行布施,而是要你更積極的行不著相的布施,不要對布施時的相起分別心或計較心。
第二,我們不可否認,既然得生為人,不可避免的帶來以往無數世的習氣和業緣,這種習氣不可能一下子會改變。多世的業緣,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今世的遭遇,這些都不是讀幾本經、燒多少香、拜多少佛、打多少坐所能一下子改變或消除的。所以要立刻能不住不著,或者對事對境不起分別心,或不起相對的比較觀念,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禪宗裡所謂的頓悟,也是修了多少世而得,並非有一位超人,他可以運用他的神通,將你點石成金,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行。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教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是要腳踏實地,痛下功夫
有人會問:「你所講的全都是著相的行為!」是的,現在我舉一個例子,假如你是年輕力壯健步如飛的人,在你家裡客廳散步,請問,你有沒有想過這樣走會不會跌倒?應不應該扶桌邊或者扶牆走?我能不能將背伸得直?我想你的答案是一定不會的,你根本不會去想它。在這同時,客廳裡還有一位二歲的孩子,半爬半走的正在學走路,他一會兒扶桌子,一會兒扶椅子,轉眼間又在地上爬。看到這種情形,你自會想,唉!我兩歲的時候不也是這樣走的嗎?這就是於法有住和無所住的區別。如何方能學「於法應無所住而行於布施」,相信各位已經得到答案了。
https://t.ly/5Krl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
「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CBETA, T08, no. 235, p. 749, a12-16)
《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住相布施」,這幾乎是學佛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不但學佛人喜好這句話的意涵,普羅大眾也喜歡這樣「超凡脫俗」的放下境界。因為人們總認為「施比受更有福」,所以佈施時儘管佈施就好,布施完之後就不要把您曾布施過的這件事情掛在心頭上,就是自己的心再也不住在布施這件事上了,從此不去掛念自己曾經對人施過恩惠,而做到:『「施恩不望報」的心境,就自以為已經做到「船過水無痕」似地「無住相的布施」。
  以上的敘述,是絕大多數人對於《金剛經》中所說的「無住相布施」的解釋與想法,然而佛弟子們會有這樣的想法,說實在的多是得自隨從師父的錯誤言教所致,例如這位大名師的「無住生心集」第(六)篇中,就是這樣教導的:
http://book.bfnn.org/books/0060.htm
『而福慧修行的大原則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無所住」就是於一切法都不執著。於一切法真正做到了看破、放下,使自己的心裡一絲不掛,清淨心圓滿現前。這就是佛講「無住」的意思。』
我們先從以下佛說經典中來了解「意識心」的布施情形: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7〈21 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
「菩薩摩訶薩施種種蓋,所謂:尊重人蓋,種種妙寶而莊嚴之,於無量無邊嚴飾蓋中最為第一;眾寶為竿,金網羅覆,雜寶瓔珞周匝垂下,懸眾寶鈴,淨瑠璃珠微動相扣,出和雅音,白淨寶網而絞絡之,百千清淨眾雜寶網羅覆其上,無量百千億雜寶莊嚴,無量億那由他沈水栴檀堅固香熏,閻浮檀金清淨莊嚴。
如是等無量阿僧祇那由他蓋,以離惡心、廣大心、放捨心而行布施:或以奉獻現在諸佛,及涅槃後供養塔廟。
為求法故,奉施菩薩諸善知識,或施法師、或施父母、或施眾僧、或復奉施一切佛法、或施種種福伽羅福田、或施師長及諸尊重、或施初發菩提心者、或施一切貧窮下劣,諸有所求皆悉施與。」(CBETA, T09, no. 278, p. 505, c6-20)
如上,在菩薩的一切布施中,『以離惡心、廣大心、放捨心而行布施』;這是一般人所意會的「放捨心而行布施」的意識境界;然而若未實證佛法真實義,對於經典的言教,因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就會有上面的大名師所說的:「於一切法真正做到了看破、放下,使自己的心裡一絲不掛,清淨心圓滿現前。」而說「對於布施這個法,看破、放下的清淨心,就是佛說的「無住」的意思。
以上,是一般學佛人被人誤導而想做到「即要放下一切,則一切無住」,就認為是佛陀所教誨的「應無所住而行布施」!
那我們就必須經過聽聞道理之後徹底地來思惟一翻了,到底這樣的布施境界,是不是 佛陀所教導的「無住心」?
真實的佛法是必須依聖教,聞、思、修、證的。我們無妨來想想看,如果佛法是光憑著人們的意識想像就可以把它妄想出來的話,這樣人們所能臆想的道理,在儒家中早就已經說遍了,何勞佛陀還要紆尊降貴地來人間示現,為人們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呢?
 且讓我們來看看,平實導師在《金剛經宗通》(頁300~頁302)中所說的「無住相」佈施的「無住心」:
『意識很清楚知道:我正在布施,你正在接受我布施,布施的是什麼財務。意識是很清楚的,不可能裝迷糊說「我不知道我在布施」,也不可能要求對方的意識裝迷糊說「請你不要知道我在布施」,也不可能裝迷糊說「對方不知道我在布施」,也不可能裝迷糊說「現在沒有布施這回事」。意識全都知道,明明就有能施、受施、所施物呀!不可能離於四相而成為三輪體空,這很容易理解,這樣的布施就不是因深。
   佛與傅大士說的都是依如來藏的離見聞覺知,正在布施的時候配合著意識在布施,可是如來藏沒有了知自己在布施,沒有了知對方接受布施,也沒有了知布施這回事,這樣才能叫作無住布施。能知道布施、受施以及自己正在布施的這個意識,要轉依於不知道布施事項的如來藏,才能夠叫作無住相布施,這樣才能叫作「因深」。如果以意識來故意裝迷糊說:「我都不知道正在布施、也不知道有布施這回事,你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受施,你也不知道有布施這回事。」這叫作自欺欺人,因為意識或離念靈知心明明都知道正在布施等事情,卻自我催眠說都不知道,根本就不是「因深」。
   如果用意識的立場來說「正在布施的時候我都不分別」,那麼如果意識真的能夠不分別時,還能布施嗎?不分別的時候是根本就不知道受施者在你面前,那才真的叫作不分別,知道了就是已經分別完成了。如果說他對於所布施的財物也完全不知道,那才能真的叫作不分別;可是離念靈知明明知道現在布施的是新台幣五萬塊錢,不是用觀想的布施五萬塊錢,這明明都知道呀!知道時就一定會有我相等四相,那就是分別完成了。用這種能分別的覺知心故意去裝迷糊而不加以分別時,他講出來時人家一聽可都知道他的意識境界了,這樣的布施「因」,還能有什麼「深」妙可說?實在太膚淺了。所以去到任何道場聽到那些大師們在講無住相布施時,你們都是一聽就懂了,可是來到這裡為什麼常常聽不懂?問題就是因為我們講的是完全沒有分別的布施,而沒有分別的布施當中卻同時能有意識知道布施者、受施者以及布施這回事,就會知道布施這件事的「因」全都在如來藏心中作出來的,不曾外於如來藏,這個布施的種子絕對不會落失於自己的如來藏心以外,永遠不會遺失,不是二乘聖人所能瞭解、所能觀察的,這樣才叫作「因深」;這不是你聽了就能懂的無相布施,那才叫作深妙。如果一般人和阿羅漢聽了就能懂,那麼這個布施之因還能叫作深妙嗎?台上講的無相布施,台下所有人都是一聽就懂了,那可就不深了,哪裡還有什麼「因深」可說呢?
所謂「因深」,都是從如來藏離見聞覺知、無所受、不分別、涅槃性、清淨性、常住性,來說無相布施的施因非常深妙難解。』
所以,您是否真學到了「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無相布施」的真實義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802卷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