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元對以時宗為代表的日本武士的教化活動,對鎌倉時代武家文化的繁榮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也起到了穩定時局、樹立信心的作用,為日本抗元戰爭的勝利功不可沒。

無學祖元(1226年-1286年9月22日),南宋臨濟宗僧侶,後東渡日本,為日本無學派(佛光派)的始祖。
1226年,出生在南宋的明州慶元府(今浙江省寧波市),俗姓許。1237年在杭州浄慈寺出家。約1240年左右,拜無準師範為師,後來繼承了他的衣缽。1262年,遷居東湖的白雲庵。
1275年,元軍入侵南宋,避難於溫州的能仁寺。元軍包圍寺院,要殺死無學。無學臨危不亂,作《臨刃偈》一首:「乾坤孤筇卓無地,喜得入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裏斬春風。」元軍聽後,默然退去。
1278年,日本建長寺住持蘭溪道隆圓寂。應鎌倉時代執權北條時宗的邀請,無學東渡日本,擔任建長寺住持。時宗拜無學為師,自此之後,鎌倉武士紛紛接受佛教信仰。1281年,元軍入侵日本,書「莫煩惱」三字贈予時宗,鼓勵他抵抗元軍。1282年,無學建立圓覺寺以超度抵抗元軍的戰死者,並成為該寺的開山祖師。
1286年圓寂於建長寺,諡號佛光國師。作有《佛光國師語錄》。
-----------------
【祖元】
(人名)字子元,號無學,宋慶元府人,年十四至徑山參佛鑑,年十七有所省悟。佛鑑寂後,遍歷諸處。年三十六,瞭然大悟,更無餘蘊。太傅賈似道,聞元道譽。引使住天台山真如寺,元開堂酬佛鑑之恩,居七歲,侵於北虜兵戈,去而至溫州雁蕩,兵役壓溫境,舉眾逃竄,元獨兀坐堂裏,虜首欲加刃,元不動,述一偈曰:乾坤無地卓孤筇。喜得人空亦法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裏斬春風。群虜感悔,作禮而退。明年還天台山,為天童寺首座。日本弘安二年建長寺缺席。平時宗發使幣,求明宿,明州太守以元應之。弘安五年時宗創圓覺寺。請元為開山第一祖。同九年九月三日寂,壽六十一,諡曰佛光禪師。
-------------------
中國南宋的 #無學祖元禪師,是日本 #鎌倉圓覺寺的開山祖師,他在還沒有東渡日本之時,曾經駐錫於浙江。
當時,南宋朝廷已經面臨危急存亡之秋了。元軍大舉南侵。
一天,大批的元軍蜂擁衝進能仁寺,寺裡的僧眾早已避難他方,只剩無學祖元禪師一個人留下,獨坐在禪堂裡頭。元軍看到無學祖元孤身一人,即刻俐落地拔刀架在無學祖元禪師的脖子上,可是他仍然動也不動地閉目端坐,泰然自若。
「和尚!你不怕嗎?」元軍的首領對著無學祖元禪師大喝。
無學祖元禪師張開眼睛,看了看眼前這一群粗獷兇惡的元軍,從容不迫地說了一首偈子:
「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 #電光影裡斬春風。」
原本殺氣騰騰的元軍,被無學祖元禪師這股 #沉著中見氣魄 的道風所震懾住,不但不敢殺他,甚至還向禪師是頂禮後便默默地離開了寺院。
後來,無學祖元禪師應日本之邀,東渡弘法。
無學祖元禪師這首偈語的意思是,對一個修禪的人而言, #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人法二空,毫不執著,那外在的刀光劍影,就 #如同揮劍斬過春風一樣,不會痛苦、不會煩惱的輕安自在。
-------------------
一個傳奇,南宋禪師單人擊退蒙古兵
一個傳奇,南宋禪師單人擊退蒙古兵
公元1279年,這是個特殊年份,南宋滅亡,蒙古鐵騎入主中國全境。
也就在這一年,中國浙江雁盪山能仁寺住持無學祖元,受日本鎌倉幕府「執權」北條時宗邀請赴日。
我們知道,在古代日本,國家政權多為武將控制,天皇是為虛君,尤其是中世紀以後,幕府把持了國家政權700年。所謂幕府,就是武人最高統帥「征夷大將軍」的府邸,而幕府中除了「征夷大將軍」之外,還有一個重要職位,就是「執權」。從地位上講,僅次於大將軍,是輔政大將軍,但在鎌倉幕府中,「執權」的實權慢慢超越了大將軍,成為國家的實際最高統治者。
這個北條時宗系鎌倉幕府第八代「執權」,是當時日本第一號人物。那麼那位中國大師是什麼來頭?何以受到日本最高統帥如此青睞?國破家亡之際,他為何選擇了東渡,他要到日本做什麼?
無學祖元,俗姓許,字子元。所以,世俗社會叫他「許子元」也可以。
那麼「許子元」後來為什麼叫「無學祖元」呢?
這是他出家之後的叫法,名號無學,法號祖元。一個世俗的號,加上一個佛家的號,所以功成名就後,合稱「無學祖元」。
實事求是地講,無學祖元是個非常有修為成就的禪師。
他是浙江寧波鄞縣人,據《鄞縣誌》記載,他家境貧寒,哥哥早早被父親送到寺廟當了和尚,在子元13歲時,父親去世。無依無靠的小子元找到寺廟裡的哥哥,哥哥便領他到杭州凈慈寺出家。出家後的子元似乎一下子找到了人生方向。他勤奮好學,廣結師緣,被禪宗泰斗無准師範收為高徒。
我們知道,禪宗是中國特色的本土佛教,所以又稱「漢族佛教」。它雖不像儒教那樣,是天朝政治指定的意識形態,但在統治者若即若離下,也得到了一定的生存空間,並對漢民族精神即漢魂構造產生了一定影響。
禪宗成就於唐,傳說創始人為菩提達摩,而後又分成不少流派,史稱「五家七宗」。許子元師從的無准師範,是「臨濟宗」開山始祖。
而無論哪家哪宗,中國禪宗都講究:凈心頓悟,徹見心性。也就是說,修行者非常講究「悟性」。許子元在這一點上有很高的天賦。36歲那年的一天清晨,他到寺廟的井棚里提水,提水的吊桶因轆轤轉動而時上時下,使他「豁然開悟」,由此形成他對禪學的非常徹悟,師父無准逝後,他對「臨濟宗」給與創造性繼承,成為「青出於藍勝於藍」的禪學一代宗師——無學祖元。
關於無學祖元的「法力」,最具傳奇性的故事是「獨守寺廟喝退蒙古兵」。
公元1276年,蒙古鐵騎南下,南宋首都臨安(今日杭州)淪陷。蒙古大軍進逼溫州,指向雁盪山能仁寺,此時寺住持正是無學祖元。眾僧逃離,只剩住持一人,蒙古兵沖入寺廟,揮刀架在祖元脖子上,喝令降服,祖元面不改色,坦然誦詩:
乾坤無地卓孤筇,喜得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里斬春風!
蒙古兵為禪師氣勢震撼,收回兵刃,悻悻而去。
這段傳奇在日本僧人天岸慧廣的《佛光國師語錄》里可以找到記錄。
這本書對此描寫得更為具體:
面對屠刀,禪師一不逃,二不慌,他端坐禪堂,泰然自若。並高頌詩歌,向殺手坦陳心跡:天地間雖然沒有一枝竹子站立的地方,可是我也早已經把人世看空;收起你的寶劍,放下你的威風。不管你有多麼快捷的刀法,砍下的不過是一縷春風。
生死一線之際,無學祖元為何能笑對蒙古刀呢?
不能不說,此乃漢魂「剛性」塑造了寶剎禪師。
無學祖元禪師是從寧波起步修行的。寧波,在春秋時代屬越國,唐宋時叫明州,既是中古時代歐亞大陸東部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傳教者的首選之地。日本的遣唐使在這裡登陸,宋代日本僧人也在這裡開始求學。無學祖元在這裡,眼界視野得到開闊,可以說是見過大世面的僧人。
這是從環境來說。另外,從「內功」來講,無學祖元之禪修的「臨濟宗」,具有鮮明個性。它主張絕對自由的主體精神,行事不依佛祖不依經,只依從自己的內心世界:「人人皆可為佛」「直教個個如獅子」。可謂剛性十足的「獅吼經」。
臨濟禪有一首著名的「四喝」禪詩,最能體現它的「剛性」:
金剛寶劍最威雄,一喝能摧萬仞峰。
遍界乾坤皆失色,須彌倒卓半空中。
金毛踞地眾威全,一喝能令喪膽魂。
岳頂峰高人不見,猿啼白晝又黃昏。
詞鋒探草辨當人,一喝須知偽與真。
大海淵澄涵萬象,休將牛跡比功深。
一喝當陽勢自張,諸方真有好商量。
盈衢溢路歌謠者,古往今來不變常。
臨濟禪倡導信眾個個要做「踞地師子」,並對此開宗明義:
「踞地獅子者,不居窟穴,不立窠臼,威雄蹲踞,毫無依倚。一聲哮吼,群獸腦裂。無你挨拶處,無你迴避處,稍犯當頭,便落牙爪,如香象奔波,無有當者。」
獅子振威一喝,令人喪膽亡魂,勢不可擋。
這些教誨,對於普通平民而言,是一種觸手可及的精神源泉。所以廣受世俗社會俗家子弟的追崇,特別是南宋時期,臨濟禪成為宋版漢魂難得的「陽剛」補給,對於中國人抗擊金以及蒙古人兇猛的進攻,確保半壁河山起了很大的精神鼓勵作用。我們所熟知的岳飛、辛棄疾、陸遊、楊萬里,文天祥等都是臨濟禪弟子。從流傳的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陸遊、文天祥的詞句中,我們仍能感受臨濟宗那種「五逆聞雷」的剛烈宗風。諸如膾炙人口的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即頗具此烈烈雄風: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臨濟禪為南宋辛棄疾這些漢民族英雄提供了無窮的精神動力。作為臨濟禪的傳承人,無學祖元雖然是個出家人,但對國家興亡並沒有超然物外。他和岳飛、辛棄疾、陸遊等人有相同的經歷閱歷,所以心懷天下,身處異地未敢忘國。無論是塵世,還是佛門,當華夏大地均處於蒙元野蠻征服之下時,他亦有以死報國之志,所以他能視死如歸,展現「電光影里斬春風」的仙人般境界。
當然,大師的無畏也需要殺手的配合。應該說,蒙古鐵騎對世界實行狼性徵服,殺一個徒手僧人不費吹灰之力。但最後之所以沒殺無學祖元,大約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佩服——佩服大師的鎮定和勇氣。而且,因為蒙古部落信佛,所以蒙古帝國內僧侶地位比較高,在蒙元將全中國「人分十級」中,僧人位列第三,僅次於官吏。蒙古貴族統治者對僧侶普遍敬重,這大概也是無學祖元幸免於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總之,就這樣,大師奇蹟般地「擊退」了蒙古鐵騎。但劫難發生後,國破,寺廟也不能成為避難所,所以無學祖元必須選擇下一站,恰好此時,一份來自日本的邀請函到了。他踏上了東渡日本的航程。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eNmx.html
----------------
無學祖元禪師(佛光國師)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西元1274年、西元1281年兩次派軍東征侵略日本(文永之役、弘安之役--元日戰爭)。在日本被稱為「元寇」或「蒙古襲來」。第一次侵略,35.000名蒙古及漢族士兵、18.000名高麗兵士,結果,元軍艦隊被風暴摧毀,撤回中國。
忽必烈不願善罷干休,第二次西元1281年,再度派出14萬大軍侵襲日本無學祖元禪師參與祈禱神佛降伏外敵的法事,贈書時宗「莫煩惱」三字,堅定其抗敵之志,增強其必勝之心。日夜祈禱,結果,元軍艦隊再度被風暴摧毀,放棄侵略日本。
北條時宗為了感謝無學祖元禪師,同時弔唁兩役陣亡的蒙古高麗聯軍與日本軍,於西元1282年興建圓覺寺,由無學祖元禪師擔任開山祖師。圓覺寺是臨濟宗圓覺寺派的最高寺院,也是當地保存宋朝禪宗叢林規模與風貌的唯一寺院,在鐮倉五山之中位居第二位,僅次於建長寺。

鎌倉的禪林之美“恩卡庫吉的寶藏” |報告|互聯網博物館


隻身逼退元兵,還是日本人抗擊蒙古人的精神領袖
在講永平寺道元禪師還有榮西禪師故事的時候,沒有提到,除了一眾日本和尚,還有一批宋朝的僧人將禪宗以及許許多多宋朝的生活方式帶到日本,這其中便有一位祖元禪師。
1279年,元軍大敗宋軍於崖山,陸秀夫背負衛王投海自盡,宋亡。
宋朝的滅亡,在日本人眼裡跟自己被滅差不多,因為宋朝是日本人最崇拜的老師,老師被滅,如喪考妣,全民縞素,痛不欲生。
圓覺寺一角
是年,執權北條時宗派人入宋邀請祖元赴日任建長寺住持。無學祖元,俗姓許,浙江鄞縣人。東渡日本的時候已經54歲,師徒四人從慶元(今浙江寧波)三江口乘船。
祖元臨行前,作了一首《離別詩》:
世路艱危別故人,
相看握手不知頻。
今朝宿露亭前客,
明日扶桑國里雲。
祖元禪師畫像
祖元一行抵達日本,在九州上岸輾轉來到鎌倉,時宗以「執弟子禮」接待祖元。此後,一直受到時宗的尊崇和隆遇。
祖元在日本期間,也是元朝與日本關係非常緊張的時候,出於對宋朝亡國之痛以及元軍野蠻殺掠之恨,站在中原漢民族的思想立場上,祖元堅決反對蒙古軍隊入侵日本。
祖元的心靈雞湯,成為時宗上下堅決反對蒙古軍隊的精神支柱。基於對局勢的判斷,祖元抵達日本後不久,便預言蒙古軍隊即將人侵日本,這為日本鎌倉幕府提前做戰爭準備贏得了先機。
弘安之役爆發前夕,時宗拜渴祖元,祖元預見元軍將「萬艦掃蕩」,書贈「莫煩惱」三字,激勵時宗。
此外,祖元在法語中暗示,「佛力與天力共運,聖力與凡力齊新」,「萬人齊仰處,一箭定天山」……
祖元對以時宗為代表的日本武士的教化活動,對鎌倉時代武家文化的繁榮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也起到了穩定時局、樹立信心的作用,為日本抗元戰爭的勝利功不可沒。
臨濟宗大本山圓覺寺
祖元禪師雕像
忽必烈第二次征日失敗後,北條時宗於1282年建成圓覺寺,任命祖元為開山住持,他按照四明天童寺模式修建舍利殿等殿堂,並修建專門設施紀念弘安戰役中的死者。圓覺寺不分日本武士和元軍,一起供奉亡靈。儘管祖元支持日本的抗元戰爭,但對於戰爭中的死亡將士,則從怨親平等的立場,祈求他們的靈魂早獲解脫。
祖元原打算在日本傳法「三兩年便回』,終因中國大陸政治局勢極不穩定,兼鎌倉幕府執權的再三挽留而作罷。
祖元最終留居日本,客死他鄉。儘管祖元身在日本,但仍思戀海天茫茫的故土,盼望埋骨於天童太白,他曾在一首《思鄉詩》中吟道:
欲園望斷碧天長,
那更衰齡近夕陽。
補報大朝心已畢,
送歸太白了殘生。
1286年,61歲的祖元圓寂。祖元卒後,被日本幕府追謐為佛光禪師,光嚴天皇又追號圓滿常照國師,並請工匠依據祖元生前面容,雕刻了一座高1.5米的坐像,至今仍保存在圓覺寺內。
祖元法系在日本古代禪宗二十四派中被稱為佛光派,在近代以後日本臨濟宗的十四派中,圓覺寺派奉祖元為開山祖師。佛光派是日本鎌倉末期和室町時期最有影響的禪宗派別之一。
當年,蒙古大軍平臨安,進逼溫州,指向雁盪山能仁寺,寺內住持正是無學祖元。眾僧逃離,只剩住持一人,蒙古兵沖入寺廟,揮刀架在祖元脖子上,喝令降服,祖元面不改色,坦然誦詩:
乾坤無地卓孤筇,
喜得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
電光影里斬春風!
蒙古兵為禪師氣勢震撼,收回兵刃,悻悻而去。
作為僧侶,祖元等一批赴日宋僧極力宣揚純粹的宋朝禪思想(尤其是臨濟禪和曹洞禪),為中日佛教交流作出了傑出貢獻,尤其對日本鎌倉新佛教產生重大影響。
忽必烈兩次東征日本期間,這些赴日宋僧在客觀上激勵了日本人抗元衛國戰爭的決心和信心,因而廣為日本人所稱道。事實上,這些赴日宋僧支持日本人抗元的言行,既是臨濟禪僧「剛勇」、「護國」觀念的具體體現,也是站在中原漢民族立場對待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自然流露,他們在異國他鄉的心情異常矛盾,既痛恨暴虐的蒙古軍隊,又時刻懷念自己的祖國。
弘安之役
祖元禪師的書法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9yxzjmq.html


無學祖元在日本歷史上是一個傳奇人物,甚至可以說對亞洲歷史都有一定影響。他是浙江人,在赴日本之前,他的家鄉一直面臨元軍入侵的威脅。公元1275年,元軍攻入溫州能仁寺,寺廟裡隻有無學祖元一個人沒有逃跑,元軍懷疑他是奸細,舉刀要殺。無學祖元面對刀兵,毫不慌張,念了一首詩:“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意思是天地間已經沒有我的容身之地了,但幸好一切都是虛幻,所以也無所謂,你們要殺我是白費力氣,一切都是空的,斬我就像斬春風一樣。這首詩叫做“臨刃偈”,元軍聽到之后,就默然退去了。
其實無學祖元說的不對,他比春風要厲害多了。不久之后,他被日本幕府的統治者北條時宗請到日本供奉。1281年,元軍入侵日本,聲勢浩大,幕府對是戰是和搖擺不定,這時無學祖元給北條時宗寫了六個字:“莫煩惱,驀直去”。讓他不要擔心,堅定行事。於是幕府有了信念,全力抵抗元軍,不久台風襲來,元軍全軍覆沒。而無學祖元則被奉為像神明一樣的人物,號佛光國師,加圓滿常照國師
日本茶道繼承南宋茶道
在此之后,禪宗在日本的地位幾乎不可動搖,而且宋朝僧人的一些修行之道,也在日本的文化裡深深地扎下根來,最典型的就是禪門茶道的流傳。禪宗有個著名的理念,是放下執著吃茶去,因為禪宗追求的無非是兩個東西,一是破執,二是專心,而茶道恰好與之符合。放下心中的執著,一心體味眼前的茶,是禪宗重要的修行法門。北宋禪師圓悟克勤提出“禪茶一味”,對后世茶道影響深遠。
南宋紹熙二年(1191年)日僧榮西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京都高山寺,從此日本開始種植茶葉。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前往南宋最大的寺廟,無准師范主持的徑山寺學習禪法,同時也學會了茶道,將之引入日本,是為日本茶道之始。
日本茶道源於南宋禪門,所以日本歷代茶道宗師都將南宋的茶具和禪門高僧遺物奉為至寶。南宋的茶道在中國早已失傳,因為那時候是沖茶末(日本稱之為抹茶)而不是泡茶葉,最講究茶碗的精致。由於后來中國不再沖茶了,所以宋代最好的建窯茶盞基本都被日本人買了去。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禪特展裡,可以看到兩件被定為日本國寶的南宋茶碗,一件是油滴天目碗,以碗上耀斑閃閃如油滴而得名,另一件是玳玻天目,以花紋如玳瑁龜甲、光澤如玻璃而得名,這兩件瓷器精美異常,是難得一見的寶物
日本茶道是南宋茶道的繼承者,更是宋朝禪茶一味思想的產物,所以非常重視在品茶時參禪。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更主張在茶室裡挂上高僧墨跡,以助修行,這樣的結果,就是幫助中國保留了很多宋元時期禪門高僧的書畫。在中國,禪宗墨跡和禪宗畫都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元人《畫繼補遺》論高僧牧溪的作品時說:“誠非雅玩,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所以中國沒人收藏和保留這些高僧作品,以至於到后來全部失傳。然而日本的觀點正好相反,千利休認為:“墨跡無關乎筆跡之工拙,卻是古德先哲手澤遺范,其文辭既好,義理閎深,正可悉心體悟。”所以日本歷代王公豪門,無不以宋元時代禪門高僧墨跡為至寶
在筆者看來,書道是藝術,本無定法,禪宗高僧們雖非在書道上開宗立派的大師,但是筆法自然,詩文高妙,展現了不俗的境界,說是珍品並不為過。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展廳裡,筆者看到了南宋高僧虛堂智愚給日本求法僧寫的墨跡,詩文筆力皆韻味十足。這幅作品在日本自古就被奉若神明,有一次被斬破后,破壞者竟以自殺謝罪,所以也叫“破虛堂”,現在是日本國寶。
牆內開花牆外香,用這句禪語來形容禪宗在日本的傳播,再合適不過。禪門臨濟宗由南宋時傳入日本,八百多年來,不光對日本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更在客觀上對中國文明的保留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次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禪特展,正是用實物對這段歷史做了最好的回顧。(謝 田)
----------------------------


弘安二年(1279年)鎌倉時代  宋代渡日高僧墨寶
宋代渡日高僧 臨濟宗無學祖元禪師墨寶:重陽上堂偈 書法欣賞_慧日佛藝_新浪博客 http://bit.ly/2rfua9L
紙本墨書尺寸:26 x 64.8 cm 
日本常盤山文庫收藏隆日編譯 
重陽九日菊花新  高揭青簾接遠賓
又覺晚來風色好  不知落帽是何人
     宋代臨濟宗高僧無學祖元禪師是日本北條時宗自蘭溪道隆大師圓寂後,從中國恭請的又一位高僧。這首重陽上堂偈是1279年大師初到日本的當年,九月九日重陽節說法時所作,同年12月8日夜揮毫而就,留下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幅珍貴墨寶。
    無學祖元(1226~1286年),別號子元,浙江寧波鄞縣人,宋代臨濟宗高僧。初拜北澗居簡出家,後依於徑山無準師範,成為無準門下的翹楚。無準寂後,祖元歷參諸方。宋祥興一年(1279年,日本弘安二年),日本北條時宗請祖元渡日,遂隨日僧榮西、道元從寧波出發,東渡扶桑,住建長寺,出任鎌倉建長寺第五世住持。祥興四年(1282年,日本弘安五年),時宗建圓覺寺,無學祖元為開山初祖。開堂之日曾感群鹿出現之祥瑞,因此山號為瑞鹿山。七年,時宗去世,師欲辭歸,然緇素固留不放。弘安九年八月罹疾,九月三日書寫遺囑,示偈云∶'諸佛凡夫同是幻,若求實相眼中埃,老僧舍利包天地,莫向空山撥冷灰。'旋又執筆雲∶'來亦不前,去亦不後,百億毛頭獅子現,百億毛頭獅子吼。'書畢,溘然示寂,年六十一。諡號'佛光國師',後又追諡“圓滿常照國師”。有弟子三百餘人,有《佛光國師語錄》遺世。
 赴日宋僧無學祖元的“老婆禪”
郭萬平
        宋元之際,東亞地區的國際關係和民族矛盾異常複雜。應日本幕府盛邀,南宋高僧無學祖元東渡日本,支持鎌倉幕府的抗元鬥爭,同時祖元結合日本禪林的特點,用反复叮嚀、詳加解說的“老婆禪”,來傳授禪法,弘揚宋朝臨濟禪,培養日本弟子,對日本禪宗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無學祖元(1226—1286),法名祖元,號無學,字子元,俗姓許,南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鄞縣)人。祖元年幼喪父,隨兄至杭州淨慈寺北碉居簡禪師門下出家,不久受具足戒。祖元後入徑山寺,師無準師範禪師,17歲時從無準師範參究“狗子無佛性”話,連續五、六年不出堂,得臨濟禪法之真諦,成為無準的嗣法弟子。祖元在徑山寺時,結識了前來學禪的日本僧,如圓爾辨圓等。無準圓寂後,祖元遍參當時臨濟名僧如靈隱寺石溪心月、阿育王寺偃溪廣聞、鷲峰庵虛堂智愚、教忠報國寺(即大慈寺)物初大觀等,其間曾在兩浙諸寺任藏主、淨頭、首座等僧職。自1263年始,應鄞縣縣令羅季莊盛邀,在白雲寺駐錫七年。1269年,祖元應邀去靈隱寺任第二座,不久被宰相賈似道舉任為台州真如禪寺住持,在該寺傳法七年。時蒙古軍隊進逼江南,南宋王朝面臨滅亡,祖元為了逃避蒙古軍隊而進入雁蕩山能仁寺。蒙古軍隊進入能仁寺,白刃加頸,祖元卻“神色不少變”,並誦偈:
      乾坤無地卓孤筇,
      喜得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
      電光影裡斬春風。
      這就是著名的“臨刀偈”。據說,蒙古軍隊因信奉佛教,“作禮而去”(《佛光國師語錄》卷九)。翌年,祖元回到天童山景德禪寺,任首座,為眾僧說法。
     無學祖元赴日弘法
     1279年,應幕府執權北條時宗的邀請和宋僧環溪惟一的推薦,祖元帶領法侄鏡堂覺圓、弟子梵光一鏡等四人從慶元(今浙江)寧波三江口乘船,東渡日本。祖元臨行前,曾吟誦與天童寺僧眾和故土父老的一首《離別詩》:
     世路艱危別故人,
     相看握手不知頻。
     今朝宿露亭前客,
     明日扶桑國里雲。
     同年祖元一行6月抵達日本九州島,8月至鎌倉,先住建長寺,時宗以“執弟子禮”接待祖元,1282年,圓覺寺建成,祖元被時宗任命為開山住持。祖元按照天童寺模式修建舍利殿等殿堂。
     到達日本後的祖元,一直受到時宗的崇敬和隆遇,在建長寺、圓覺寺熱心傳授禪法,培養弟子。祖元赴日之際,正是元朝與日本關係交惡之時,祖元出於對宋朝亡國之痛以及元軍野蠻殺掠之恨,站在中原漢民族的思想立場上,反對蒙古軍隊入侵日本。他在入建長寺的法語中,為日本天皇、將軍、執權等祈祝福壽,其中祝愿執權時宗“長為佛法金湯,永作竽家(即皇室)柱石”(《佛光國師語錄》卷三)。祖元抵達日本後不久,便預言蒙古軍隊即將入侵日本,在《鎖口訣》中,他描述“箭擲空鳴,風行塵起”的戰爭景象(《佛光國師語錄》卷二),為日本鎌倉幕府提前作戰爭準備創造了有利條件。在元朝、日本、高麗之間的弘安之役(1281年)爆發前夕,時宗拜謁祖元,祖元書贈“莫煩惱”三字(《元亨釋書》卷八)以激勵時宗,祖元在法語中還暗示,“佛力與天力共運,聖力與凡力齊新”“萬人齊仰處,一箭定天山”,只要全民團結起來,一定能夠降服外敵,取得勝利(《佛光國師語錄》卷三)。祖元對以時宗為代表的日本武士的教化活動,對鎌倉時代武家文化的繁榮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也起到了穩定局面、樹立信心的重要精神支柱作用,為日本抗元戰爭的最後順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儘管祖元支持日本的抗元戰爭,但對於戰爭中的死亡將士,則從怨親平等的立場,祈求他們的靈魂早獲解脫。如他在圓覺寺為陣亡者祈求冥福的法語中,強調“前歲及往古,此軍與他軍,戰死與溺水,萬眾無歸魂,唯願速救拔,皆將超苦海。法界了無差,怨親悉平等”(《佛光國師語錄》卷四《普說》),表達了祖元堅定的信念和寬廣的胸懷
     祖元在日本傳授禪法,結合口本禪林的特,並根據自己參禪問道的經驗,如同老婦人一樣苦口婆心,細緻入微、生動形像地講解禪法,長期受到日本禪林的喜愛,被日本人稱為“老婆禪”。祖元的“老婆禪”一改宋朝臨濟禪的“看話禪”作風,號召參禪者放下公案,“參取自己”。宋朝臨濟禪中有盛行看語錄和參究“話頭”的所謂看話禪,後藉來宋日僧或赴日宋僧傳至日本,部分日本禪僧也“只管謄寫語錄,大冊小冊表,背了大擔,隨身擔走”(《佛光舊師語錄》卷五)。儘管祖元本人早年也參究“看話禪”,但抵達日本後,開始對看話禪提出嚴厲批評:“如此參禪,不如念佛”,認為看話禪足掉進“無枷鎖地獄”之中。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禪門弟子:“老僧十四歲上徑山,17歲發心,參狗子無佛性話,自期一年要了當,竟無所解……遍天遍地,只是一個無字”,後來悟道“我眼我心,即是法身”。他主張日僧通過坐禪來“參取自己”,達到覺悟境界:“我來日本教諸公久看公案者,放下公案,意在於何?只緣曾經做功夫,有省力而見功多者,有著力多而見功少者。我要請人立地成就自己大事因緣,令佛祖之道不絕。所以再三相勸:未看者須看,看久者放下”(《佛光國師語錄》卷九) 。
     祖元認為人人具有與佛相同的本性,它存在於不同的場合,同樣也存在於參禪問道者的日常生活之中,“此性不離汝日用之問”,強調參禪求道應當從日常事務和生活著手:“只向應接事物,區別是非處,治生產業處,折旋俯仰處,拈碗舉箸處……著一眼自看,如此變化者是什麼物?此物從何而來?百年之後,又向何處去?”、 “坐禪無用心處,眾人日用具足圓滿,與如來一般”(《佛光國師語錄》卷七《示越后孫太郎》、《示太宰少貳》)。
     祖元在日本期間,極受日本高僧和社會各階層人士愛戴。曾赴宋求法的日僧一翁院豪,雖年過七旬,仍慕祖元盛名,特意從長野趕到鎌倉,向祖元參學。因院豪不懂漢語,常向祖元請教:“我不習漢語,拙於提倡”,便請祖元“證其是非”。祖元和院豪之間不斷有書信往來,無學祖元所書《與長樂寺一翁偈語》,現為日本國寶,收藏在京都市相國寺。
      祖元原打算在日本傳法“三兩年便回”(《佛光國師語錄》卷四),但因中國大陸政治局勢不穩定,同時由於幕府執權的再三挽留,祖元最終客死異鄉。儘管祖元身在日本,但仍思戀海天茫茫的故土,盼望埋骨於天童太白,他曾在一首《思鄉詩》中吟道:“故園望斷碧天長,那更衰齡近夕陽。補報大朝心已畢,送歸太白了殘生”(《佛光國師語錄》卷八《辭檀那求歸唐》),反映了無學祖元思念祖國的強烈願望。1286年,61歲的祖元圓寂,祖元卒後,被日本幕府追謚為佛光禪師,光嚴天皇又追號圓滿常照國師,並請工匠依據祖元生前面容,雕刻了一座高1.5米的坐像,至今仍保存在圓覺寺內。祖元卒前三個月,曾贈送日本欽禪者一幅墨寶,頗具黃庭堅書風,今收藏在日本五島美術館。
      祖元法系在日本古代禪宗二十四派中被稱為佛光派,在近代以後日本臨濟宗的十四派中,圓覺寺派奉祖元為開山祖師。佛光派是日本鎌倉末期和室町時期最有影響的禪宗派別之一,高峰顯日、雲屋慧倫、規庵祖圓、夢窗疏石等禪僧均出自佛光派,是日本五山禪林的主流派別,祖元對日本臨濟宗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宋代渡日高僧 臨濟宗無學祖元禪師墨寶:重陽上堂偈 書法欣賞_慧日佛藝_新浪博客 http://bit.ly/2rfua9L


鎌倉漫步 恩卡庫寺 漫步


無學祖元 Wuxue Zuyuan (1226–1286), Mugaku Sogen, aka 仏光国師 Bukko Kokushi


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堪稱大隱之境。   無學祖元:從雁蕩高僧到日本國師-新聞中心-溫州網
  相傳十六羅漢之第五尊者諾矩羅為雁蕩山開山之祖。諾矩羅原是一名勇猛的戰士,後來出家,佛祖讓他靜坐修行,以摒棄當兵時的粗野性格,後修成羅漢。據佛典《法住記》記載,早在晉永和年間,阿羅漢諾矩羅率三百弟子居雁蕩山。唐朝名僧貫休作《諾矩羅贊》,有“雁蕩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蒙”之句,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諾矩羅在雁蕩山修行之說。
  此外,有人把北宋時第一個在雁蕩山建寺的全了法師看作雁蕩的開山祖師。歷史上,雁蕩山曾出現過不少高僧,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在史學上頗負盛名的高僧,在雁蕩山的地方文獻,包括當代各種典籍中卻少有提及,成為滄海遺珠。曾任雁蕩山能仁寺住持,在日本禪宗史上赫赫有名“佛光派”始祖——無學祖元就是其中一個。
  無學祖元(1226一1286),初字子元,後自稱祖元,道號無學,俗姓許,今浙江寧波人。其叔父為杭州淨慈寺北磵居簡的法嗣,寧波阿育王寺四十四代住持;其兄為昌國府延福寺住持。無學祖元十三歲時,在叔叔物初的推薦下,隨兄懷德投奔杭州淨慈寺的住持北磵居簡出家。翌年,禮拜“五山”第一的杭州徑山萬壽寺住持無準師範為師,用心參禪,成為無準師範的關門弟子。
  無準師範圓寂後,無學祖元歷參諸方,包括杭州靈隱寺的石溪心月、虛堂智愚,以及寧波育王山廣利寺的偃溪廣聞;當過東湖白雲庵、台州真如寺、溫州能仁寺住持,享譽一方。
  1279年,無學祖元應邀東渡扶桑弘法,住建長寺,出任鎌倉建長寺第五世住持;後建圓覺寺,為開山初祖;1286年,無學祖元圓寂,年六十一,有《佛光國師語錄》十卷遺世​​。
  無學祖元一生最精彩的故事,就發生在雁蕩山。
  那是1276年,忽必烈率領蒙古鐵騎渡過長江,直取南宋京城杭州。不久,元軍攻入溫州,殺進雁蕩山能仁寺。此時,寺中眾僧聞訊紛紛逃離,只有無學祖元一人端坐禪堂。元軍首領舉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大聲威脅並要殺了他。無學祖元神色泰然,緩緩地吟誦了一首“臨刃偈”,這就是後來在日本廣為傳頌,被冠名為《臨劍頌》的無學祖元的代表作。偈云:
  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
  “筇”是一種竹子,又叫羅漢竹,古人常用它來製作手杖。無學祖元的意思是說,天地如此廣大卻覓不到老僧我的立錫拄杖之地。他這句偈詩有兩重所指,一指國土被殘暴的敵軍侵凌,四處流離的老百姓痛失家園,連一杖可以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二是暗指自己已徹底親證“本來無一物”的法身境界。隨後說,山僧我早已親見人空、法空的真理。因此,你也用不著對著虛空咆哮怒吼。請珍重自己手中所持的三尺之劍吧,就算刀劍來斬老衲的頭顱,也好比那閃電的光影來斬殺春風一般!同時還為元兵說法。元軍將領被無學祖元安然不動的道力鎮住了,氣焰頓消,“以致眾兵悚聞,悔謝作禮而去”。
  這段傳奇在《元亨釋書》、《延寶傳燈錄》、《扶桑五山記》等典籍中都有記錄。日本僧人天岸慧廣在《佛光國師語錄》裡的描寫更為形像生動:
  “面對屠刀,禪師一不逃,二不慌,他端坐禪堂,泰然自若。並高頌詩歌,向殺手坦陳心跡:天地間雖然沒有一枝竹子站立的地方,可是我也早已經把人世看空;收起你的寶劍,放下你的威風。不管你有多麼快捷的刀法,砍下的不過是一縷春風。”
  1281年,元朝蒙古大軍再次攻打日本。當時掌權的日本第一號人物、鎌倉幕府第八代執權北條時宗將軍,深深佩服當年無學祖元一人喝退元朝大兵的氣概,急急向無學祖元求策。無學祖元奮筆寫下“莫妄惱”三大字,垂示北條時宗果斷迎敵。在抗元的“弘安之役”中,無學祖元的禪法作為日本武士階層的精神支柱,對取勝強敵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日本虎關師錬在《元亨釋書》卷八《宋國祖元》中,對此有鮮為人知的精彩記載:
  四年春正月,平帥來謁,元採筆書呈帥曰:“莫煩惱。”帥曰:“莫煩惱何事?”元曰:“春夏之間,博多擾騷,而一風才起,萬艦掃蕩,願公不為慮也。”果海寇百萬寇鎮西,風浪餓來,一時破沒。
  初元在雁山,觀音大士現形曰:“我將舡來取汝。”乃示“日月”二字。元起,詣像前卜簽,亦得“日月”二字。此日爇香作《鎖扣訣》,執筆而成,文不加點,就床宴息。有一人語曰:“百萬虜寇,天兵助順,豈不勝耶?”元夢中問曰:“何為有此語?”對曰:“佗日自見。”元覺後把筆,於《鎖扣訣》中加八字曰:“箭擲空鳴,風行塵起。”
  先三年,平帥攜縑紙乞法語,元書《鎖扣訣》預讖,帥不委也。寇平後,帥問曰:“海寇風盪,和尚自何先知乎?”元笑曰:“更過兩年說與太守。”然又《鎖扣訣》已寫呈了。
  《元亨釋書》是日本第一部系統性僧傳,作者虎關師錬生於1278年,參學諸師,如規庵祖圓、桃溪德悟等都是長期跟隨無學祖元的弟子,對無學祖元所知甚詳,而且在寫《元亨釋書》時翻閱了大量的史料,所做記載有很高參考價值。此段寫無學祖元在雁蕩山入定中得觀音大士讖語,東渡扶桑,幫助日本抵禦元軍入侵,頗具傳奇。
  1278年12月,日本幕府執權北條時宗派遣無及德詮、傑翁宗英攜其請帖入宋迎請​​有道高僧赴日弘法,無學祖元應邀前往直至圓寂。期間和北條時宗交往甚密,感情深厚。在無學祖元入主建長寺當日,北條時宗就“親執弟子禮”,拜無學祖元為師。後常以各種形式向無學祖元參禪問道,請益求法。無學祖元也經常應北條時宗之邀主持各種法事,應請說法;與北條時宗尺牘往來,相互禮贈詩文物品。1284年4月4日,無學祖元為北條時宗及其妻舉行落髮受衣儀式。北條時宗去世後,無學祖元又為其下火及祠堂入牌法事,是名副其實的日本國師。
  1286年,無學祖元圓寂後,日本天皇敕諡“佛光國師”,並由後光嚴天皇加溢“圓滿常照國師”。人們或許聽說過日本的武士道與武士道精神,聽說過日本武士道的魂魄就是生死毫無掛礙、臨陣徹無恐懼!宋末元初前往日本弘揚臨濟禪法的雁蕩高僧無學祖元的大無畏精神,也影響了日本的武士道。
  無學祖元善於書法,《當代簡明美術詞典》認為其“書風具有中國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書法的味道,在當時日本,與榮西、蘭溪道荣都是名馳遐邇的書家” 。柯虹在《日本高僧書法賞析》中評價“其書跡,宋代尚意書風明顯”。現今日本一些禪林寺院和博物館收藏的無學祖元的墨跡,不僅是研究無學祖元的重要史料,也成為價值不菲的日本國的文化財,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史料    無學祖元:從雁蕩高僧到日本國師-新聞中心-溫州網


“赴日宋僧無學祖元研究”由江靜編著。無論是在日本禪宗史上,還是在五山文掌史上,無學祖元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赴日宋僧無學祖元研究“探討了祖元赴日前後的生平事蹟及其交遊情況,深入分析了祖元的禪法思想,彌勒信仰,儒家思想及神道信仰。全面論述了祖元在日本禪宗史上的影響以及五山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禪宗東傳在日本政治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鞏固了幕府的統治地位,協調了朝廷與幕府之間的關係;它對日本五山文學的興起,茶道,花道,劍道,武士道的形成和發展,以及朱子學的傳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這一過程中,東渡日本的中國禪僧功不可沒,其中,無學祖元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江靜編著的“赴日宋僧無學祖元研究”由三篇十一章組成。上篇是對祖元赴日前後中日兩國政治關係與文化交 情況的闡述。包括忽必烈的遣使與東征,宋元時期中日貿易往來及僧侶間的交流,藉此將祖元放在一個大的歷史文化背景中進行考察。中篇是對祖元傳記資料及生平事蹟的研究。下篇旨在對祖元著述,思想及影響進行考察和分析,是本文論述的重點。當時,南宋政府依然偏據江南,擁有中國的半壁江山,高麗在蒙古強大軍事力量的威脅下,與後者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馬蹄所不及的海島小國日本尚未進入蒙古統治者的視線忽必烈繼位後,立刻著手爭取高麗在真正意義上的臣服以至元。六年(1269)出兵平息高麗權臣林衍擅行廢立事件,幫助高麗國王元宗恢復王位為契機,忽必烈將高麗置於自己直接,嚴密的軍事統治之下。以後,元朝又通過聯姻,置省等方式進一步加強了對高麗的控制,高麗則通過向元履行納貢,質子,置驛等義務,成為元朝 副其實的藩屬國。在迫使高麗臣服的同時,忽必烈又將目光投向了日本。至元三年八月,忽必烈派遣兵部侍郎黑的,禮部侍郎殷弘持國書前往日本。同時,命令高麗遣使同往。一行人在第二年的正月到達與日本對馬島隔海相望的巨濟島,可是,他們並未渡海,而是“不至而還”。對此,高麗國王元宗在給忽必烈的奏文中說:“ 至巨濟縣,遙望對馬島,見大洋萬里,風濤蹴天,意謂危險若此,安可奉上國使臣冒險輕進。雖至對馬島,彼俗頑獷無禮儀,設有不軌,將如之何?是以與俱而還。“學界一般認為,這只不過是高麗的藉口罷了。高麗害怕日本一旦不肯臣服蒙古,後者勢必用兵,屆時難免會卷人戰爭。同時,也擔心蒙古與日本的通交會導致邊境倭患的蔓延。因此,對忽必烈的命令存推諉之心,陽奉陰違.......緒論第一章南宋,元時期的中日關係與文化交流第一節忽必烈的遣使與東征第二節宋元時期的中日貿易第三節宋元時期的僧侶往來與禪宗東傳第二章無學祖元的傳記資料第一節行狀第二節塔銘與碑銘第三節僧傳第四節“<塔銘>集注”和“年譜”第三章無學祖元的生平行履第一節赴目前行履第二節東渡扶桑第三節赴日後事蹟第四節祖元事蹟在後世的流傳第四章無學 祖元在日期間的交遊第一節與北條時宗的交往第二節與圓爾辯圓的交往第三節與無象靜照的交往第五章“佛光國師語錄”研究第一節“佛光國師語錄“的編者與主要內容第二節”佛光國師語錄“的版本第三節”佛光國師語錄“的價值與流布第六章日藏祖元墨跡研究第一節日藏祖元墨跡第二節祖元墨跡在中世禪林的流傳第七章無學祖元的禪觀與禪法第一節對“看話禪”,“文字禪”的認識第二節對自悟本性與修禪實踐 緒論第一章南宋,元時期的中日關係與文化交流第一節忽必烈的遣使與東征第二節宋元時期的中日貿易第三節宋元時期的僧侶往來與禪宗東傳第二章無學祖元的傳記資料第一節行狀第二節塔銘與碑銘第三節僧傳第四節“<塔銘>集注”和“年譜”第三章無學祖元的生平行履第一節赴目前行履第二節東渡扶桑第三節赴日後事蹟第四節祖元事蹟在後世的流傳第四章無學
Amazon.fr-赴日宋僧僧學學祖元研究-江靜-圖書 https://amzn.to/2WNZTuv


禪宗的源頭金寺寺|世界遺產(負面遺產)信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