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容第一洞天
作者:宣鼎 清         中國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
  溫州鎮署極雄傑,有孫鎮軍,頗儒雅。甫蒞任,修葺堂皇,階下掘得古劍,為明季戚大將軍守溫時故物。劍鑄七星,文戚名字年月日甚詳。公素好奇,益搜羅。時金石僧六舟居幕府,瞰堂下古井云:「中有磚甓,采琢為硯,不減香薑。」公信之,託言浚井,實所以為硯材也。諏吉,招人役架轆轤,水竭,無敢入。公懸賞格,募壯士縋索持炬下,雲有急即搖鈴。人倚玉虎,俯瞰井底,黑如漆,燈光煢煢如豆,深可知也。
  里有貧民張小六,膽素壯,又涎募資厚,應召。時方盛暑,著羊皮短衣入。炊許,井上人忽聞鈴聲,曳索起,視之,張小六杳矣。大驚,再縋索,呼其名,不應。守終日,竟無耗,而泉亦不遽湧。再以巨燭下照,昏不能辨有無。張之母號哭來,云:「只此一子,是必飽潛蛟腹。」公遣諭其母,云:「若爾子真烏有,當養爾老。」其母聞之愈慟。通城士女爭來窺訊。喧喧十數日。忽其子自鄰郡歸,笑可掬,且衣有奇香,若蘭麝。
  公召入,問何之?曰:「某初下井時,視鐵底大可容十笏,鑿洞七。急以木屑敗絮塞泉淵,持炬四照,則東壁有大石門,封鐍如鑄,門首有額,石刻篆文,某曾讀書識字,因門高不能辨。風突起,門砉然辟,其中別有洞天,殿閣嵯峨,欄楣紆曲,庭前有大樹如水晶,開花如紫玉。某正潛睨,忽樹後來美人數輩,古妝束,見某微笑且耳語。某迷惑,遽逾石扉入,才十餘步,門遽闔。大驚,泣叩美人,求援救。彼歎曰:『此何處,能容爾來去作樑上燕耶?雖然,當引見主者』。旋見重關洞啟,高卷珠簾,有美男子袞冕裳衣,秉蒼珪,坐堂上。美人入諮白,即傳呼。某伏階下,自報名,叩數百下。衣黃美人捧簿籍上,衣素美人接,略翻閱呈,主者面霽若喜,詢某從何來?白浚井由。主者方有所諭,忽衣紫美人入報曰:『天符至。』主者迓一紗帽絳衣貴人進,手捧橫木丹書若畫蚓,焚香拜謁,祇領訖,貴人辭出。宣令施行,美人咸更軟甲佩劍,手齎瓶爐杯盎,古樸目所未睹,甲士隨入,咸金兜鍪,鎖子甲,手執兵刃,戈戟銛利如霜,夾侍主者出,升輦端坐,覆以珠翠纓絡金寶蓋。輦左侍力士,輦右侍美人,各十數輩,猶寬綽。某尾伏輦角,力士怒,欲加鞭笞,美人緩頰始免。
  須臾,雲霧騰起,兩龍馭輦行,偷睨下方如大海,心驚色遽變,主者睨某笑。倏至一大山,頂有白衣老叟引極大牛車,上列木桶數十,大如五擔甕,執鞭伏道左,聽指揮。傳諭前驅,輦行更遠,叟忽報曰:到矣。牛車首忽下垂入江,尾忽仰矗接輦,層疊如山,如雲梯,夙停車攜牛浴江中,翻騰激浪,如踴山嶽,如蕩星辰。叟鞭一揚,則牛回顧吐水入木桶,如瀑布之掛嶺,如匹練之橫夭。鞭一抑,則又滾入江。視鞭揚抑為吞吐,如舞之應節奏,如戰之遵號令,奇觀也。心計木桶將滿,疾雷果大震,耳為聾。視車輦均騰空際,若遄往狀。忽雷又奇震,心膽裂若昏聵。比蘇,則身已墮鄰郡曠野中。雨霽曬濕衣,乞食村郭間。人聞某衣上香,詢告所以,爭延之家,具觴飲,贈資斧,始生回耳。」
  公聞之益驚喜,欲窮其異,仍遣張導人再入,則石門猶在,堅不可開。額鐫篆文曰:「太容第一洞天。」古磚嵌壁,亦不可鑿,凸出寶塔如來像,無字跡,遂燃火烘水痕,以紙墨拓額與磚文,出而呈於公。公大喜,揭於衙齋,補入金石文字。明日泉大至,愈清澈,公厚恤張小六。詢其為人,無他異,惟事母至孝,出於天性雲。衣上香者,蓋誤沾龍涎耳。里人呼曰:孝子香張六。
  懊儂氏曰:在昔英皇聞舜完廩,授以鳥工之衣,始騰寥廓。浚井,授以龍工之衣,始出幽深。香張六,一介窮民耳,應募而來,何得神授,卒能來去自如,生還故里?夫然後知上至九天而不墜,下人九泉而無礙者,惟忠臣孝子則可。 中國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
-------------------------
坐井觀天? 誤入龍宮的張孝子
人們常以「坐井觀天」形容一個人眼界狹窄,意謂坐在井底看天,所見有限。然而中國古代卻有這麼一段故事,一位貧窮的孝子入井鑿取製硯的古磚,卻因而誤入另外空間。在狹隘幽閉的井底,孝子經歷一段奇異之旅,開闊了眼界。坐井觀天? 誤入龍宮的張孝子 | 杜若 | 龍王 | 孫鎮軍 | 大紀元 http://bit.ly/2Pptd8P
下井採研材 鈴響卻無人
據《夜雨秋燈錄》記載,溫州鎮公署十分雄偉傑出,有位孫鎮軍非常儒雅。上任伊始,孫鎮軍就把公署修繕了一番,卻因此意外地掘到一把古劍,而且是明朝戚繼光將軍鎮守溫州時的舊物。劍上鑄有七星花紋、戚繼光的名字,以及鑄造的日期。
文伯仁
孫鎮軍相信僧人六舟的話,藉口浚通古井,實際是想採硯材。圖為明 文伯仁《詩意圖冊.高竹晚花》。(公有領域)
孫鎮軍生性好奇,更是廣加搜羅古物。當時幕府居住著一位精通金銘與石刻的僧人六舟。一天,六舟看著堂下的那口古井,說:「井中有古磚,如果採來雕琢成硯台,可與(北齊)香姜閣瓦製成的古硯相媲美。」孫鎮軍相信他的話,藉口浚通古井,實際是想採硯材。
孫鎮軍選了一個良辰吉日,招來役夫架設轆轤,把井水全都抽乾了。由於古井很深,沒人敢下去。於是他懸賞重金,召募壯士繫繩持火炬下井。
當地有一貧民張小六素來膽大,家中有一老母需要贍養,因而應召下井。孫鎮軍叮囑道,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馬上搖鈴。
時值炎熱夏季,張小六卻穿著羊皮短衣下井。大約過了一頓飯的工夫,井上人忽然聽到搖鈴聲,趕緊拉起繩索,卻不見張的身影。眾人大吃一驚,趕緊再丟下繩索,大呼張的名字,可是得不到回應。人們在井邊守了一整天,絲毫沒有消息,也不見井裡的泉水湧上來。
張母聽說兒子不見了,呼天搶地地嚎啕大哭,說:「我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想必是被井底的蛟龍給吃了!」孫鎮軍派人告訴張母:「如果您的兒子真的遭難,我必當替他養老。」
井底有洞天 孝子誤入龍宮
此圖為明代繪畫,描繪以美玉雕琢而成的晶瑩剔透的九重宮殿。(公有領域)
此事沸沸揚揚地傳了十多天。忽然有一天,張小六竟然從鄰縣回來了,而且滿臉笑容,衣服上還散發著像蘭香、麝香的奇特香氣。孫鎮軍趕緊派人召見他,問他去哪兒了?
張小六說起了自己的奇特經歷。他剛下井後,看到井底猶如鐵鑄一般,可容十塊笏板,上面鑿著七個洞。為免泉水湧出,他趕緊用木屑、破棉絮塞住了泉眼。在井底,他舉著火炬四面探照,只見東面井壁上有扇大石門,封鎖得很嚴密猶如鐵鑄一樣。石門上方有一橫額,上面刻著篆文。
張小六讀過書能識字,想看清上面寫的是什麼。但因石門實在太高,根本看不清楚。就在這時,突然颳起一陣風,石門轟然開了。只隔著一道石門,卻是別有洞天,另一世界的景象。但見殿閣巍峨高聳,走廊欄杆迂迴曲折,庭前那株大樹像水晶一樣透徹,開的花如同紫玉一般。
小六正在門外偷看,忽然從樹後走出幾位梳著古妝的美人,看著他微笑著,彼此悄然耳語。他從沒見過這番景象,心中十分迷惑,匆忙間就進入石門內,才走了十多步,石門一下就關上了。
他心中大驚,哭著向美人叩首求救。美人嘆道:「這是什麼地方,豈能讓你來去自由,做梁上的燕子啊?既然來了,應當為你引見一下主人。」
不久,張小六看到重重門洞打開了,珠簾高高捲起。有個穿著龍袍、戴著王冠的美男子,手持青蒼珪玉,高坐在殿堂上。美人進殿稟告,隨即傳他進見。
小六跪伏在台階下,自報姓名,不住地叩首。但見一個黃衣美人奉上簿冊,白衣美人接了過來,略微翻閱了一下,便呈給主人。主人看過冊子,露出喜悅的神色,並問他從哪兒來?張小六就告訴了浚井的原由。
主人正要說什麼,忽然進來一位紫衣美人,說:「天符到了。」主人下座,迎接一位頭戴紗帽、身著絳衣的貴人進殿。
龍宫行天庭旨令 原來這樣下雷雨
貴人捧著橫木丹書,但見丹書字形蜿蜒,不同於人間字符。主人焚香拜謁,恭敬地領受天符,貴人就告辭了。主人下令執行天庭旨令。諸美人都換上軟甲佩劍,手捧瓶爐杯盎。甲士隨後進入宮殿,頭戴金兜鍪,身穿鎖子甲,手執兵刃戈戟,分列兩邊,侍候主人出殿登上寶輦。寶輦左側有力士侍衛,右側有美人服侍,各有十多人。小六縮在最後,伏在寶輦的角落,力士發現後大怒不已,要用鞭抽杖打他,美人代為求情,才使他免於責罰。
神龍沛雨圖
圖為宋 陳容《神龍沛雨圖》。(公有領域)
一會兒,但見雲霧騰空而起,兩條龍駕馭著寶輦飛到天上。小六偷偷地看著下界,猶如一片汪洋大海,嚇得臉色都變了。主人看著他的舉動,也笑起來。很快來到一座大山頂上,有一個白衣老叟正在拉著一輛極大的牛車,車上陳列著數十隻木桶。木桶之大,猶如能盛五擔水的大缸。老叟手執趕牛鞭拜伏在道路左側,聽侯主人指揮。
主人傳令老叟在前面帶路,他們來到一處地方。這時,車頭忽然下垂浸入江中,車尾忽然高高矗起與寶輦相接,重重疊疊像山,又像雲梯。
老叟停車後,牽著牛在江中沐浴,只見那牛翻騰滾動,激起巨浪,猶如湧起的山嶽,蕩滌星辰。老叟一揚鞭,那牛就回頭向木桶中吐水。一收鞭,那牛又翻滾入江。隨著鞭子一揚一收,牛兒一吐一吞,像是踏著樂曲的節拍在跳舞;又像兩軍交戰時,士兵謹遵將軍號令,伺機而動,那場面真是奇觀!小六心想,木桶快要灌滿水了。這時,響起轟隆隆的雷聲,他的耳朵差點被震聾了。再看牛車和寶輦都升騰在天空,彷彿在趕時間。
忽然雷聲再次猛烈地震響,小六感到心膽俱裂昏了過去。等到甦醒後,他發現自己已墮落在鄰縣的曠野中。那時已雨過天晴,他把衣服晾乾,沿著鄉村城鎮一路討飯。人們聞到他衣服上散發著奇異的芳香,就問他怎麼回事?小六就向眾人講述自己的奇遇,人們爭相請他到家裡做客,供給他酒食,還贈送他回家的路費。就這樣,小六回到了家。
孫鎮軍聽說後,驚喜交加,想徹底弄清楚這奇異的真相。依然派張小六做嚮導,帶人再次下井,只見石門仍在,可是這次卻堅閉著無法開啟。門額上,以篆書雕鑿著「太容第一洞天」。古磚牢牢地嵌在井壁間,根本鑿不下來。上面還有凸出的寶塔和如來佛像,只是沒有字跡。他們點火,烘乾水痕,用紙和墨拓取門額上的篆文和古磚上的花紋,出井後一併交給孫鎮軍。孫鎮軍就把它張貼在官衙的書房內,補入金石文字中。
第二天,這眼古井湧出清澈的泉水,比以前更加甘甜。孫鎮軍重賞張小六。
一個貧民怎會有這等奇遇?鎮軍詢問他的為人,得知他並沒有特別過人之處,惟獨天性至孝,很孝順母親。至於他衣服上的芳香,人們猜測,應該就是誤沾龍涎所致吧。從此,鄰裡相親都稱他為孝子香張六
坐井觀天? 誤入龍宮的張孝子 | 杜若 | 龍王 | 孫鎮軍 | 大紀元 http://bit.ly/2Pptd8P


道教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中國五嶽則包括在洞天之內。洞天福地多系實指。歷代道士多往其間建宮立觀,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觀、歷史文物和神話傳說。分而言之,“洞天”意謂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洞天福地思想的形成與古代緯書中的地理觀有關。李豐林認為:“洞天福地說的形成實與道教教理的發展相一致,即魏晉道教中人在實際修行的經驗中,將緯書的地理觀吸收並加以組織化,其中包括輿內名山、洞穴潛通、道治設置等,並選擇一種神秘數字以結構洞天說,此即為三十六洞天說,至遲東晉末已形成”,“道教洞天之說,乃是道教在六朝初期既已結構完成的宗教性地理觀,屬一種混合宗教神話與擬科學的古地理說,其原始形態為古中國人將宇宙神秘化、組織化,視宇宙為一神秘有機體,有如人體,故地中氣脈交通,成為一整體。”李說有其依據,緯書中的地理觀在洞天福地思想中有一定的反映,特別是域內也有名山及洞穴之間可以互通這兩點。但是現存最早記載三十六洞天之說的文獻為南朝梁時陶弘景所作《真浩》,雖然《真浩》是整合眾多道經而成的道書,其中包括不少難以判斷具體出現時間的思想內容,有眾多晚於東晉成書的作品,李豐林沒有確實的證據,證明《真浩》中的三十六洞天說最遲已在東晉末形成。他認為三十六是一個神秘數字,詹石窗也有類似的觀點。詹石窗認為“從天人感應的立場出發,道教信奉者們把“三十六”這個奧妙的數字用在修道處所上,十是有了“洞天”的美名。”介數字“三十六”究竟有何奧妙,兩位先生均言之模糊。對三十六天、洞天福地建構有著深遠影響的顧歡、陶弘景都是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對早期洞天福地的記載多見於上清派的道經。因此,它與上清派發展有密切關係是毋庸置疑的。  洞天(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_百度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