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地址 : 新竹縣竹北市東興路一段693巷31號
https://goo.gl/maps/hs8LVCxsW33J1W6M8

百年建築竹北通德堂 管理人建議徵收保存列印
分享百年建築竹北通德堂  管理人建議徵收保存到Facebook分享百年建築竹北通德堂  管理人建議徵收保存到Line
新竹縣歷史建築竹北市通德堂,為一座逾百年歷史的典型客家建築,難得保存完整;經常有新人到通德堂拍婚紗,早年還曾有電影製作團隊到這裡取景。(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歷史建築竹北市通德堂,為一座逾百年歷史的典型客家建築,難得保存完整;經常有新人到通德堂拍婚紗,早年還曾有電影製作團隊到這裡取景。(記者廖雪茹攝)
2019-10-16 19:13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歷史建築竹北市通德堂,為一座逾百年歷史的典型客家建築,難得保存完整;不過,通德堂的落鵝間桁木昨天突然斷裂,導致屋瓦掉落,文化局今天下午現勘,將儘快請廠商估價後辦理搶修,管理人則建議縣府全面徵收地上物,以利保存。
https://is.gd/DGKeXt
新竹縣歷史建築竹北市通德堂,左側落鵝間桁木今早突然斷裂,導致屋瓦掉落,文化局下午緊急現勘。(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歷史建築竹北市通德堂,左側落鵝間桁木斷裂,導致屋瓦掉落。(記者廖雪茹攝)
https://is.gd/DGKeXt
竹北通德堂院牆牆基的葫蘆型排水口相當少見。(記者廖雪茹攝)
https://is.gd/DGKeXt
竹北通德堂管理人說,鄭姓家族的堂號為滎陽堂,老家則是以家廟的一副對聯,取名「通德堂」,用意是希望後代子孫功成名就。(記者廖雪茹攝)
文化局表示,竹北東海里原名東海窟,約於清乾隆年間開發,原籍中國廣東饒平的鄭氏祖先,來台後於竹北東海窟及芎林下山地區發展,經營碾米廠為生,為本地旺族,在經濟能力允許下,約在1912年建立一堂二橫住屋,樸實無華,但所用材料及作工都十分講究,見證當時工匠水準,成為本地代表性的宅院。
經後期擴建,今日的通德堂為一堂四橫屋。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院門柱構造頗具特色,院牆牆基葫蘆型排水口相當少見,右廂有一穀倉形制完整。
75歲鄭姓管理人表示,今早他到通德堂,突然發現左橫屋的木門傾倒,上前查看,屋瓦掉落一地,趕緊通報文化局。文資科下午現勘,原來是正身與左橫屋之間的落鵝間,桁木斷裂,造成屋瓦掉落。
鄭姓管理人說,鄭姓家族的堂號為滎陽堂,老家則是以家廟的一副對聯,取名「通德堂」,用意是希望後代子孫功成名就。
只要參觀古色古香的通德堂,都會對百年老屋保存完好而留下深刻印象!鄭姓管理人說,老家的地基厚實,當年自頭前溪搬運石塊打造基礎,他只要一見屋頂長草了,就爬上去拔草,或是砍除屋後的竹林雜木,從三十多歲一直做到六、七十歲。經常有新人到通德堂拍婚紗,早年還曾有電影製作團隊到這裡取景。https://is.gd/DGKeXt
鄭姓管理人表示,鄭家分三大房,通德堂為上百人持分,因位在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範圍內,他建議縣府徵收通德堂地上物,為東海窟的百年變遷留下紀念,並永久保留。https://is.gd/DGKeXt


文化資產導覽-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全球資訊網 http://bit.ly/35HJqfx
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東興路一段693巷31號
‧是否開放:    否
‧創建年代:    約於民國元年時
‧登錄理由:    規模為一堂四橫,典型客家建築形式。建築樸實無華,但材料之使用與工匠師工十分細緻,可證當時工匠水準。院門柱構造頗具特色,院牆牆基葫蘆型排水口亦可見匠人巧心為少見之特例,右廂有一穀倉形制完整具參考價值。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90107415號
‧公告日期:    2010/11/3
‧定著土地範圍:    新竹縣竹北市東海段東海窟小段83號
‧ 歷史沿革:    
  竹北東海里原名東海窟,在頭前溪未施治水工程前溪流四溢分支,在「東海」之西南形成一處很大面積潭窟,潭水充沛浩瀚似大海,六家當時係基層行政中心居民較多,此潭窟位於六家之東方,因此民眾稱之為「東海窟」而得名。約於乾隆年間開發,鄭氏祖先原籍廣東饒平,來台後於竹北及芎林下山地區發展,並於芎林下山建立宗祠。  
  滎陽堂約建於大正元年(1912),鄭家祖先經營碾米廠,為本地旺族,在經濟能力允許下,建立一堂二橫之住屋,所用材料及作工均講究,成為本地代表性的宅院。 
‧建築特色:    
  滎陽堂為一堂四橫屋之傳統客家建築,整體配置為長方形,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左右兩邊則為鄭家之菜園。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傍晚時陽光照射牆面,色澤十分美麗。 
  室內為傳統客家使用方式,正身明間為廳下空間,擺設莊重,不失為家族之公廳。左右則為居住空間及灶下,右橫屋多為穀倉空間。 
-----------------------------------------------
竹北通德堂
簡介
竹北東海里原名東海窟,在頭前溪未實施治水工程前溪流四溢分支,在「東海」之西南形成一處很大面積潭窟,潭水充沛浩瀚似海,六家當時基層行政中心居民較多,此潭窟位於六家之東方,因此民眾稱其為「東海窟」,因而得名。
約於乾隆年間開發,鄭氏祖先原籍廣東饒平,來台後於竹北及芎林下山地區發展,並於芎林下山建立宗祠。滎陽堂約建於大正元年,鄭家祖先經營碾米廠,為本地旺族,並在經濟能力允許下,建造一堂四橫的住屋,其所用材料及工法均講究,成為本地代表性的宅院。
位置地址 : 新竹縣竹北市東興路一段693巷31號
https://goo.gl/maps/hs8LVCxsW33J1W6M8
---------------------------------
景點名稱:竹北通德堂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東興路一段693巷31號
電話:886-3-5510201
說明:竹北通德堂為一堂四橫屋之傳統客家建築,整體配置為長方形,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左右兩邊則為鄭家之菜園。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傍晚時陽光照射牆面,色澤十分美麗。室內為傳統客家使用方式,正身明間為廳下空間,擺設莊重,不失為家族之公廳。左右則為居住空間及灶下,右橫屋多為穀倉空間。目前鄭家後代還在管理當中,建築格局完整作工講究、樸實無華。
------------------
 竹北通德堂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竹北通德堂為一堂四橫屋之傳統客家建築,整體配置為長方形,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左右兩邊則為鄭家之菜園。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傍晚時陽光照射牆面,色澤十分美麗。室內為傳統客家使用方式,正身明間為廳下空間,擺設莊重,不失為家族之公廳。左右則為居住空間及灶下,右橫屋多為穀倉空間。目前鄭家後代還在管理當中,建築格局完整作工講究、樸實無華。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竹北通德堂為一堂四橫屋之傳統客家建築,整體配置為長方形,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左右兩邊則為鄭家之菜園。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傍晚時陽光照射牆面,色澤十分美麗。  
景點服務電話:
    886-3-5510201  
景點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東興路一段693巷31號  
---------------------------
古蹟名稱:竹北通德堂
古蹟等級:歷史建築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東興路一段693巷31號
創建年代:約於民國元年時 竣工:5年時間蓋成,約民國5年
歷史沿革:竹北東海里原名東海窟,在頭前溪未施治水工程前溪流四溢分支,在「東海」之西南形成一處很大面積潭窟,潭水充沛浩瀚似大海,六家當時係基層行政中心居民較多,此潭窟位於六家之東方,因此民眾稱之為「東海窟」而得名。約於乾隆年間開發,鄭氏祖先原籍廣東饒平,來台後於竹北及芎林下山地區發展,並於芎林下山建立宗祠。 
滎陽堂約建於大正元年,鄭家祖先經營碾米廠,為本地旺族,在經濟能力允許下,建立一堂二橫之住屋,所用材料及作工均講究,成為本地代表性的宅院。
建築特色:
材料:石條及卵石基礎、泥磚及斗砌牆、木桁及傳統瓦面屋頂。 
構造:傳統客家建築構造風格,牆體為承重牆構造,屋頂為硬山擱檁式。 
外觀特徵:滎陽堂為一堂四橫屋之傳統客家建築,整體配置為長方形,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左右兩邊則為鄭家之菜園。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傍晚時陽光照射牆面,色澤十分美麗。
室內特徵: 室內為傳統客家使用方式,正身明間為廳下空間,擺設莊重,不失為家族之公廳。左右則為居住空間及灶下,右橫屋多為穀倉空間。 
竹北通德堂為一堂四橫屋之傳統客家建築,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宅院環境保留完好。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室內為傳統客家使用方式,正身明間為廳下空間,擺設莊重,不失為家族之公廳。左右則為居住空間及灶下,右橫屋多為穀倉空間。目前鄭家後代還在管理當中,建築格局完整作工講究、樸實無華。
竹北通德堂為一堂四橫屋之傳統客家建築,整體配置為長方形,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左右兩邊則為鄭家之菜園。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傍晚時陽光照射牆面,色澤十分美麗。
電話:+886-3-551-0201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東興路一段693巷31號


2020-04-26_101405728296105_m (2)728281077_m (2)728273707_m (2)

古蹟名稱:竹北通德堂
古蹟等級:歷史建築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東興路一段693巷31號
創建年代:約於民國元年時 竣工:5年時間蓋成,約民國5年
歷史沿革:竹北東海里原名東海窟,在頭前溪未施治水工程前溪流四溢分支,在「東海」之西南形成一處很大面積潭窟,潭水充沛浩瀚似大海,六家當時係基層行政中心居民較多,此潭窟位於六家之東方,因此民眾稱之為「東海窟」而得名。約於乾隆年間開發,鄭氏祖先原籍廣東饒平,來台後於竹北及芎林下山地區發展,並於芎林下山建立宗祠。 
滎陽堂約建於大正元年,鄭家祖先經營碾米廠,為本地旺族,在經濟能力允許下,建立一堂二橫之住屋,所用材料及作工均講究,成為本地代表性的宅院。
建築特色:
材料:石條及卵石基礎、泥磚及斗砌牆、木桁及傳統瓦面屋頂。 
構造:傳統客家建築構造風格,牆體為承重牆構造,屋頂為硬山擱檁式。 
外觀特徵:滎陽堂為一堂四橫屋之傳統客家建築,整體配置為長方形,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左右兩邊則為鄭家之菜園。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傍晚時陽光照射牆面,色澤十分美麗。
室內特徵: 室內為傳統客家使用方式,正身明間為廳下空間,擺設莊重,不失為家族之公廳。左右則為居住空間及灶下,右橫屋多為穀倉空間。 
竹北通德堂為一堂四橫屋之傳統客家建築,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宅院環境保留完好。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室內為傳統客家使用方式,正身明間為廳下空間,擺設莊重,不失為家族之公廳。左右則為居住空間及灶下,右橫屋多為穀倉空間。目前鄭家後代還在管理當中,建築格局完整作工講究、樸實無華。
------------------------------------
新竹縣竹北通德堂(歷史建築) @ 台中東隆宮溫府千歲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VGcVeJ

https://goo.gl/maps/NRShZp6SWM2ny163A

2020-04-26_1051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