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之誓_百度百科 http://tinyurl.com/y3jgnxmz
孟津觀兵_百度百科 http://tinyurl.com/y6cwu2e5



孟津觀兵  討論
孟津觀兵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早的規模較大的閱兵之一。約前1048年,周武王為了檢驗自己的號召力,試探各諸侯國的態度和商王紂的反應,舉行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舉行了大規模的閱兵儀式,史稱“孟津觀兵”。周武王在孟津檢閱軍隊,一下盡然聚集了八百諸侯,但是武王發現幾個大的諸侯國沒有前來,於是毅然收兵回師,繼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中文名孟津觀兵發生地點孟津事件人物周武王發生時間約公元前1048年別 稱孟津之會發起人周武王姬發
事件起因
周武王即位後的第二年,就發動大軍,載文王木主,由鎬京出發,進入今河南境內,到達古渡孟津,表面上是為了進行軍事演習,但實際上是為了試探伐商的可能性。
事件介紹
周原為商朝地處西陲的一個小屬國。周文王在位50年,實行許多正確的政策,國力逐漸強大,逝世時天下三分已得其二,為滅商奠定了基礎。文王死後,武王即位,以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都在王的左右。當姬發積極籌劃滅商的時候,商紂王卻大動干戈,向東南用兵。當時的商政治上已十分腐敗,但軍事上仍有較強實力。武王決定乘機搞一次會師演習,以了解自己的號召力和軍事狀況。結果在出征時諸侯小國紛紛響應,率領人馬前來孟津助戰,使周武王增強了滅商的信心。但是,因時機還未完全成熟,還是班師回朝了。這次滅商預演,史稱“ 孟津之會”或“孟津觀兵”。 [1] 
這次觀兵實際上是一次為滅商做準備的軍事演習和檢閱。他率大軍先西行至畢原 (今陝西長安縣內)文王陵墓祭奠,然後轉而東行向朝歌前進。在中軍豎起寫有父親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稱太子發,意為仍由文王任統帥。大軍抵達黃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有800諸侯聞訊趕來參加。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形成,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歌進軍。武王和姜尚則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在軍隊渡過黃河後又下令全軍返回,並以“諸位不知天命”告誡大家不要操之過急。
孟津觀兵
孟津觀兵
又二年,武王探知商紂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進諫,一個被殺,一個被囚。太師疵、少師強見紂王已不可救藥,抱著商朝宗廟祭器出逃。百姓皆側目而視,緘口不言。武王同姜尚研究,認為滅商條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時至而勿疑”的遺囑,果斷決定發兵伐商,通告各諸侯國向朝歌進軍。
意義
孟津觀兵時前來參加大會的諸侯和部落首領,據說有八百之多。在大會上,周武王舉行了誓師儀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是一次“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會盟,從此,眾多的諸侯都聽從周的指揮,滅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
“孟津之誓”是指武王九年,大會諸侯於孟津,(今河南孟津,為古代重要渡口)。前來參加大會的諸侯和部落首領,據說有八百之多。在大會上,周武王舉行了誓師儀式的故事。是一次“諸侯所由周命”的重要會盟,從此,眾多的諸侯都聽從周的指揮,滅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中文名孟津之誓起止年代周本紀四國家面積乃商朝一小屬國提出人周武王
約前1056年周文王稱王九年之後病亡,繼位的是太子姬發,也就是周武王,武王掌權之後,以薑太公為“師”,負責軍事;以弟弟周公旦為主政,負責政務;以召公和畢公為左右助手,出謀劃策,以期繼續周文王的事業。武王還把都城從文王時的豐遷到了鎬(今陝西西安),為進攻商朝作好準備。受命九年(約前1048年),為了檢驗和證實自己的實力,同時考驗追隨週人的各諸侯國的忠誠程度,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舉行了大規模的閱兵儀式,史稱“孟津觀兵”。據說,參加閱兵的諸侯有800家之多,都認為“紂可伐矣”,可武王卻說"未可"。武王的這一態度,說明觀兵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立即討伐紂王,而是要驗證自己的力量。周武王發表了歷史上著名的“孟津之誓”。因滅商條件尚未成熟,又退師而歸。
發展歷程
周原為商朝地處西陲的一個小屬國。文王周文王在位50年,實行許多正確的政策,國力逐漸強大,逝世時天下三分已得其二,為滅商奠定了基礎。武王姬發繼位後,對內重用賢良,繼續以薑太公(即姜尚)為軍師,並用弟弟姬旦為太宰,召公、畢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當其位,人才薈萃,政治蒸蒸日上。對外爭取聯合更多諸侯國,孤立商王朝,壯大自己力量。
此時,商朝在暴君紂王統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敗,但軍事上仍有較強實力。武王審時度勢,積極為滅商準備條件,等待時機。他即位9年後,為便於進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將都城由豐(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西岸)遷至鎬(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東岸),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孟津觀兵”。
這次觀兵實際上是一次為滅商做準備的軍事演習和檢閱。他率大軍先西行至畢原(今陝西長安縣內)文王陵墓祭奠,然後轉而東行向朝歌前進。在中軍豎起寫有父親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稱太子發,意為仍由文王任統帥。大軍抵達黃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有800諸侯聞訊趕來參加。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形成,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歌進軍。武王和姜尚則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在軍隊渡過黃河後又下令全軍返回,並以“諸位不知天命”告誡大家不要操之過急。
又二年,武王探知商紂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進諫,一個被殺,一個被囚。太師疵、少師強見紂王已不可救藥,抱著商朝宗廟祭器出逃。百姓皆側目而視,緘口不言。武王同姜尚研究,認為滅商條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時至而勿疑”的遺囑,果斷決定發兵伐商,通告各諸侯國向朝歌進軍。出發前,太史卜了一卦,得兆像大兇。見此不吉之兆,百官大驚失色。武王決心已定,不迷信鬼神,毅然率兵車300乘、近衛武士3000人、甲士4.5萬人向朝歌進發。大軍到達朝歌郊外70里處的牧野(今河南汲縣南),各諸侯率兵車4000乘會合。紂王聞知周兵已到,調集都中士兵,再加把囚犯、奴隸、戰俘武裝起來,共起兵17萬(一說70萬)相迎。雙方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武王在戰前向全軍發表誓詞,歷數商紂的罪惡,說明伐紂的正義性,動員將士們英勇殺敵。決戰開始後,周軍士氣高漲,奮勇衝殺。商紂的軍隊在周軍凌厲攻勢下一觸即潰。那些被迫參戰的奴隸、囚徒不願為紂王賣命,反把武王看作救星,倒轉矛頭引導周軍殺入朝歌。
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身死。商朝由此滅亡。
------------------------------------
盟津觀兵,牧野之戰,是什麼造就了周武王
2018-07-23
自古江山老子打,兒子坐。西伯候姬昌一世聰明,仁德。在位50年把周族的勢力,人脈發展到了頂峰,而此時商紂王的勢力威望也衰落到了低谷。姬昌去世之後兒子武王繼位,武王謙虛又勇敢,在姜太公的幫助下推翻了商紂王的通知,揭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封建王朝的序幕。
武王,雖稱武王,但是是一個謙虛謹慎的人。這和他的家族有關,因為周族以始祖棄開始就時代以農業起家,農業家族必定是瞻前顧後,一年四季都處在擔憂之中。春天他們要擔心種的糧食能不能有好的收成,種什麼,在哪裡種。夏天要擔心地里的莊稼會不會被太陽曬死。秋天擔心收成不夠冬天該吃什麼。冬天是最擔心的,在這個青黃不接的季節,擔心自己的糧食吃完沒得吃,希望春天早早的來。武王心裡也流著這樣具有憂患意識的血液。所以他繼位之後小心謹慎為了推翻商紂王荒淫無道,殘暴至極的統治。武王反覆推演計劃,甚至來了一次軍事演習—盟津觀兵。
武王在位九年的時候,借著給父輩西伯候祭祀的時機,把父輩的牌位放在車上,來到一個叫盟津的地方檢閱軍隊。他對自己的士兵說,他準備去討伐紂王,但這不是他個人的意願,他是西伯候姬昌的兒子姬發,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代替父親去討伐萬惡的紂王。於是他把父親西伯侯的牌位放到軍中帳中召集各路諸侯。可見西伯候隨去,但是他的威望還延續在各路諸侯當中。當大部分諸侯到來之後,武王誠心的說道:「我是一個無知的小輩,因為祖輩的英明,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為國家立下了功勞,受到了百姓的愛戴和尊敬,我有幸生在這個家族,繼承了祖輩的基業,現在我制定賞罰分明的制度,以此保證我們共同完成先祖的遺命,建立不朽的功業。」
可見我們武王一方面想發展祖輩的基業,把自己的祖業發揚光大。另一方面卻也謙虛,仁德。正是因為他這樣的性格,使得許多能人異士願意輔佐他。在這次出征武王向諸侯們發表完自己的演說之後,德高望重的姜子牙向各位手首領發布了號令:「所有人迅速集合自己的隊伍,準備出發,如果有人磨磨蹭蹭的,最後一個到達目的地的立即斬首。」武王和姜子牙一個白臉一個紅臉,使得士兵們精神大振,個個磨拳擦掌。
於是,武王帶著士兵們勇渡黃河。可是走到黃河中心的時候,突然一條白魚躍到了武王的船艙里。武王大驚,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到了目的地之後,又突然天上掉下來一團大火正中武王的軍中帳。大家趕緊來救火,可是火團又變成一個紅色的烏鴉飛走了。這時候,武王觀察來支援自己的各路諸侯有的躍躍欲試想要大幹一場,有的過來只是探探風頭,還在猶豫狀態。於是武王藉口在途中遇到兩件大事,說伐紂時機未到,讓各路諸侯各回各家。這就是著名的歷史故事,盟津觀兵。通過這次觀兵,也解決了武王的一些疑慮。因為他知道,商紂雖然昏庸無道,可是任然有一批能夠調動的軍隊,實力很強。單靠自己的實力還難以打敗商紂王的軍隊。這次官兵,武王就是想看看有多少人願意來幫助自己。
經過這個官兵,武王了解了自己的實力,也試探了商紂王的反應。商紂王聽說武王帶隊來攻打自己,大驚。趕緊調動自己的軍隊準備反抗。可是又聽說武王自己退兵了。紂王以為自己的神威嚇退了武王。於是繼續自己驕奢淫逸的酒池肉林生活。又過了兩年,紂王的殘暴有增無減,一味的聽信後宮佳麗們的讒言,搞得人心渙散,把許多忠臣都關押了起來,一些大臣受不了紂王的殘暴,都偷偷的來投奔武王。就連掌管國家祭祀物品的大臣也來投靠武王。而這兩年,武王不斷的擴充自己軍隊的實力,籠絡人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跑到自己的身邊。武王這下感覺自己可以討伐紂王了。
武王十一年十二月的時候,武王再次召集各路諸侯在盟津集合。這一次來的人更多了,士兵們的信心更加堅定了。武王精心布置準備了兩個月,在次年的二月,武王帶領各路諸侯來到了牧野。他給眾將士誓師道:「武王荒淫無道,毀壞了上天要給老百姓美好生活的本意。古人說如果母雞打鳴,那麼這個國家就要滅亡。現在商紂王不聽忠臣治理國家的道理,卻被後宮婦人左右,敗壞朝政,眾叛親離,殺害忠臣,殘害百姓,上天已經憤怒了,派我們去討伐他。士兵們拿起我們的矛和盾,我們是一支正義的軍隊,我們一定可以打敗紂王」。振奮人心的誓言讓士兵們熱血沸騰。戰士們一個個滿腔熱血地沖向了紂王的七十萬大軍。姜太公率領一支精銳沖在最前面,各路諸侯緊隨其後。結果就在快要和商軍交戰的時候,他們前排的士兵卻調轉矛頭,出現了倒戈。原來商朝的士兵,早就受夠了紂王的殘暴,根本不願意為他作戰。就這樣,本以為是一場的惡戰,卻成了一邊倒。紂王戰敗逃走,穿上一身錦衣玉帛在自己珍藏寶物的鹿台自焚而死,可能是希望死後把這些東西都帶走吧。
這就是著名的牧野之戰。


歷史上的大閱兵——孟津觀兵
關於閱兵,我國自古有之,在《周禮·大夏官司馬第四·大司馬》中,有記載「中春,教振旅,司馬以旗致民,平列陳,如戰之陳,辨鼓鐸鐲鐃之用,王執路鼓,諸侯執賁鼓,軍將執晉鼓,師師執提,旅帥執鼓鼙,卒長執鐃,兩司馬執鐸,公司馬執鐲,以教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遂以搜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圍禁,火弊,獻禽以祭社。」
周武王繼位之後,以姜太公為軍師,負責軍事謀略;以周公旦為主政,負責政務實施;以召公和畢公為左右助手,出謀劃策,繼續周文王的事業。武王還把都城從文王時的豐遷到了鎬(今陝西西安),為進攻商朝作好準備。
周武王即位後的第二年,發動大軍,載文王木主,由鎬京出發,到達古渡孟津。為了檢驗和證實自己的實力,同時考驗追隨周人的各諸侯國的忠誠程度,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舉行了大規模的閱兵儀式,史稱「孟津觀兵」。
《小雅•瞻彼洛矣》,再現的就是周天子大會諸侯講武的場面。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萬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既同。君子萬年,保其家邦。
閱兵自古以來皆壯我軍威,「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
司馬遷:武王觀兵是司馬遷編的故事
  《尚書·周書·泰誓序》說: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孔安園在傳“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句時說:
  “周自虞、芮質厥成,諸侯並附,以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文王卒。武王三年服畢,觀兵孟津,以卜諸侯伐紂之心。諸侯僉同,乃退以示弱”。
  這就是“觀兵說”的來源。孔穎達的《正義》重複了孔安國的這個說法,司馬遷的《史記》也重複了孔安國的這個說法。其實,孔安國的“觀兵說”並不可信。一則《周書》並無觀兵的記載。再則孔安國的解釋,也未盡情理。因為武王為了卜諸侯之心而出兵伐紂,是要冒很大風險的。武王出兵伐,諸侯可能聞風而動;也可能聞風不動。如果諸侯對武王的興師伐紂,聞而不動,一旦紂王兵來,武王豈不軒勢單而敗亡?從文王為報殺父之仇,忍辱五十年;武王為削足之恨,忍辱十一年來看,武王決不會貿然出兵的。此其一。司馬遷意會孔安國的“諸侯僉同”為“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見《史記》P120)。按八百諸侯中,不少諸侯地居僻遠之壤,在當時通訊條件尚差的情況下,武王興兵之事,有的不可能知道;即使聞訊前往,又限於當時的交通條件,也決不會在同一個時間到達,所以說“不期而會盟津,”是不可能的。此其二。“諸侯僉同,乃退以示弱”,未曾交兵,即引兵而退,諸侯的心會不服的。
  司馬遷為圓其說,說“女未知天命,未可也”(P120)。武王既知天命,知紂王尚未可伐,為什麼自己還要出兵伐紂呢?以此說服諸侯,諸侯會心悅誠服嗎?此其三。再者武王東觀兵,行前有誓師,渡河有軍令。武王造如此大的聲勢,紂王竟毫無反應?任其自由來,自由去,揆諸情理,也絕不會如此。此其四。從上面分析看來,武王“東觀兵”說是不可信的。那麼孔安國的“東觀兵”說緣何而生?我們且看《尚書·泰誓》對武王伐紂的記載:《泰誓序》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而《泰誓》正文曰:“惟十有三年春,大會於孟津”。事情是一件,而時間迥不同。所以孔安國為統一這個矛盾,便把十一年作為觀兵之年,十三年作為伐紂之年。但據宋夏撰寫的《尚書評解》說,“武王伐紂為十一年,十三年必傳寫之誤”。清梁玉繩的《史記志疑》(以下簡稱“志疑”)對武王觀兵說亦持否定的看法。梁氏說:“《殷》、《週》兩紀。《月表》、《齊世家》、漢《律曆志》、《竹書》俱稱武王觀兵孟津而歸,居二年乃伐紂。故《禮·樂觀》雲:'武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蓋本於漢初偽《泰誓》也,而晚出之《泰誓》遂撰'觀商於商'之語。然《中庸》'一衣而有天下,'即《史》載劉敬說高帝亦云:'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之上,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遂滅殷'。故宋儒均言武王無還師再舉之事“(《志疑》P67)。又說:“自晚出《泰誓》有'十三年',而以年為武繼文,違經背義,莫斯為甚。《史》同《書序》,本無訛謬,故歐!
  陽子《泰誓論》、邵子《經世論》、鬍子《大紀》,並作十一個,以'十三年'為非也”(見《志疑》P84)。所以說,武王觀兵之說不可信。
------------------------
孟津盟誓,武王伐紂的“戰前動員”
商周形勢圖本報資料圖片
說起武王伐紂,那是家喻戶曉。但說起文王伐商,很多人會疑問:忠厚的姬昌會做此大逆之事?
歷史上或許有過一次文王伐商,也許經過勝利者的篡改,我們已經無法知曉其詳情了。
太王死後,繼承者是王季。王季在位時,抗擊諸戎,幾乎將現在的山西一帶整個併入週人的勢力範圍,儘管週人是商抵禦諸戎的屏藩,但佔據山西的周人還是讓商如芒在背。商王太丁趁王季入朝報捷時將其囚禁。
王季如何死去的,不論是《史記》還是《竹書紀年》,甚至《詩經》都諱莫如深。根據《竹書紀年》記載,文王二年,“週人伐商”。估計這是一次慘敗,但商王最終還是原諒了姬昌的叛逆——他需要周人在西北為其抵禦諸戎。
應該是這次爭鬥讓姬昌認識到了“小邦週”和“天邑商”的實力差距,根據《楚辭》和《尚書》隱約透露,文王只能忍辱負重,甚至親自去耕種和牧牛,帶領國民積攢實力——這或許可以解釋文王在位五十年,有史可查的只是囚禁羑里之後的十年,而前四十年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說不清他到底乾了什麼。
此後商周之間的故事大致很清晰,也為人熟知:姬昌被囚後鑽研八卦,伯邑考為救父親成為肉餅,姬昌通過行賄紂王的寵臣最終獲釋……諸多真真假假的故事反映出姬昌和周的悲慘命運。
最終姬昌遇到了幫助他實現翦商大業的人——姜尚。
這位被後世稱為姜太公的子牙先生,也有太多的懸念,太史公說他是“東海上人”,在渭水邊垂釣遇到文王而被重用;蜀漢學者譙周說他“屠牛於朝歌,賣飲於孟津”;當然也有現代學者認為,姜姓出羌族,姜尚實為羌人中的呂氏部族首領。
《史記》中的記載是,姜太公在周人翦商事業裡作用巨大,“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週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但遺憾的是,姬昌本人沒有看到翦商的最終結果,從朝歌回到週九年後,姬昌死了,他的兒子姬發繼承了王位。
會盟諸侯檢閱實力
在姜尚的輔佐下,姬發和周人一步步征伐那些不服從命令的小國,發展生產,訓練軍隊,擴大勢力。
但對於伐商,姬發心裡極度不安——他很清楚十幾萬國民的周和百萬之眾的商之間的巨大差距,這種差距造成的焦慮讓他常常終夜無法入眠,黎明時分恍然睡去,卻又夢到翦商之謀洩露、周遭受滅頂之災。《逸周書》中《寤儆》、《和寤》、《武寤》等都記載了武王的噩夢之痛:“嗚呼,謀洩哉!今朕寤,有商驚予。欲與無□ ,則欲攻無庸,以王不足,戒乃不興,憂其深矣!”
或許為了檢驗週的實力,姬發和姜尚決定進行一次閱兵式會盟,地點就是孟津。
公元前1048年(以“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為準),“武王上祭於畢,東觀兵,至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根據《史記》的描述,武王的這次會盟有點怪異:武王將文王的“木主”(靈牌)放在車上,自己以太子的身份祭奠完畢後,率領姜尚等人奔赴孟津,檢閱軍隊。
參加這次會盟的諸侯數量可能不是空前,但極有可能是絕後的——所謂“夏有萬國,商有千國,周有百國”,此後春秋戰國期間,參與會盟的諸侯數量也越來越少,到了澠池會,也就秦趙兩國了。
“……商罪貫盈,天命誅之。予弗順天,厥罪唯鈞……受命文考,類於上帝,宜於塚土,以爾有眾,砥天之罰。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爾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時哉弗可失!”這篇《泰誓》據說是武王在孟津會盟時號令諸侯的盟誓——後世學者多質疑其內容的真偽,但武王孟津觀兵做《泰誓》這件事司馬遷倒是認可的。
根據司馬遷的描述,武王和諸侯盟誓後,在黃河進行了軍事演習。演習中有一條白鯉魚跳到武王的船上,由於商人尚白,武王揮劍將魚斬為兩段,表示伐紂的決心。諸侯認為是吉兆,紛紛要求出兵伐紂。
但武王下令:“汝未知天命,未可也。”然後宣布撤兵,“乃還師歸”。
這件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八百諸侯會孟津,如此大的動靜,難道就不怕驚動紂王來個先發製人?
事實上,紂王確實沒有太大反應,除了到宗廟裡說了一番“天命在我”的豪言壯語外,對這次孟津會盟沒有做出任何實質反應。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殷商內部矛盾重重
孟津會盟兩年後,武王出兵伐商。這讓後世學者百思不得其解。有學者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的孟津觀兵,因為《詩經》、《左傳》、《國語》、《逸周書》,甚至《竹書紀年》都沒有記載此事。但太史公是不能輕易否定的,祝中熹等學者認為:孟津觀兵是有的,可能是司馬遷搞錯了時間,應該是孟津會盟和武王伐紂發生在同一年,古人非常看重盟誓,會盟之後就應該開赴前線打仗了,不存在兩年後再出兵的事。但更多的學者傾向認為,武王伐紂前確有一次孟津會盟,武王之所以等了兩年才進兵,紂王之所以沒有反擊,是各有苦衷而已。
姬發打著文王的旗號,以太子的身份會諸侯於孟津,反對者大有人在。週內部,甚至到了真正舉兵的時候還有貴族勢力反對,諸侯國也有人不贊成,最有名的當數伯夷叔齊二位(後文另敘)。
史學家楊向奎先生認為,所謂的孟津觀兵更主要目的在於肅清伊洛地區,先期建設伐商基地,儲備、製造戰爭物資。週人既已決定在孟津渡河伐紂,那麼對伊洛地區就要大力經營,因此武王的孟津會盟,當還包含著肅清伊洛地區的戰略意圖。
紂王為什麼對孟津會盟無動於衷呢?除過於自信外,紂王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商正陷於討伐東夷的戰爭,抽不出兵力討伐姬發;另一方面,紂王也要面對來自內部的不穩定因素。
殷商內部,除商王和貴族的矛盾,貴族內部還有大宗和小宗的矛盾。盤庚時期,王室和貴族的矛盾就有過爆發,氣得盤庚祭祀時發了脾氣:“茲予大享於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作福作災,予亦不敢動用非德。予告汝於難,若射之有志!”——不要以為你們死去的祖先會幫助你們,因為他們都在我先王的身邊,跟著享受了我奉獻的祭品,所以會優先保佑我盤庚,不會縱容你們!(《尚書》)
紂王時期,反對者更多,而且公開化,其中包括比干、箕子、微子等。他們有的諫死、有的避禍,有的和周款曲暗通,做了內應。
公元前1048年,其他諸侯國要求伐紂,姜尚說時機未到。兩年後,朝歌城內的探子回報:比干等大臣被殺,紂王已經眾叛親離。武王和姜尚認為時機已到,遂舉兵伐紂。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兩年紂王在殘暴無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可以理解為紂王在一步步肅清內部的反對派,集中權力。
對於孟津會盟,翦伯讚先生認為:“東觀兵,至於孟津,這一次進軍只不過是一種大規模的偵察或試探而已。”
-------------------------
古代最早的閱兵,八百個部落參加,奠定中華文明的基礎
2017/08/02 來源:心靈風暴
閱兵之事,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為的是僭越軍隊,炫耀武力,中國見於文獻記載比較早的閱兵應當是周武王孟津觀兵。
周原為商朝地處西陲的一個小屬國。周文王在位50年,實行許多正確的政策,國力逐漸強大,逝世時天下三分已得其二,為滅商奠定了基礎。文王死後,武王即位,以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都在王的左右。
當姬發積極籌劃滅商的時候,商紂王卻大動干戈,向東南用兵。當時的商政治上已十分腐敗,但軍事上仍有較強實力。武王決定乘機搞一次會師演習,以了解自己的號召力和軍事狀況。
結果在出征時諸侯小國紛紛響應,率領人馬前來孟津助戰,使周武王增強了滅商的信心。但是,因時機還未完全成熟,還是班師回朝了。這次滅商預演,史稱「孟津之會」或「孟津觀兵」。
這次觀兵實際上是一次為滅商做準備的軍事演習和檢閱。他率大軍先西行至畢原(今陝西長安縣內)文王陵墓祭奠,然後轉而東行向朝歌前進。在中軍豎起寫有父親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稱太子發,意為仍由文王任統帥。大軍抵達黃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有800諸侯聞訊趕來參加。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形成,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歌進軍。武王和姜尚則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在軍隊渡過黃河後又下令全軍返回,並以「諸位不知天命」告誡大家不要操之過急。
又二年,武王探知商紂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進諫,一個被殺,一個被囚。太師疵、少師強見紂王已不可救藥,抱著商朝宗廟祭器出逃。百姓皆側目而視,緘口不言。武王同姜尚研究,認為滅商條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時至而勿疑」的遺囑,果斷決定發兵伐商,通告各諸侯國向朝歌進軍。
https://t.ly/gLDn8


近距離看閱兵:周武王很帥明成祖很酷
無論古代中國,還是埃及、波斯、羅馬等文明古國,都有國君親自參與的國家級的大閱兵。那麼,閱兵到底為什麼?毫無疑問,通過閱兵,彰顯軍威;透過軍力,宣示國力。和平年代閱兵,對內表達重視武備、捍衛國土的決心和信心,對外展示軍事實力、通過震懾來消弭他國貪覬。特別是外敵來犯,或者戰火初平時,閱兵更有著更為悲壯、勇武、正義的理由。
中國人對閱兵的重視,歷朝都有記載。不僅見諸史冊,也在文學作品中多有體現。閱兵自西周就稱作“大閱”,屬於“軍禮”中地位極高的一種,通常在冬季由天子親自參加。《周禮•夏官•大司馬》對“大閱”的流程做了詳細記載。
而史載最早的大規模閱兵,當數周武王伐紂之前組織的“孟津觀兵”,嚴格說,這其實是一次軍事操演。多個諸侯國在“孟津觀兵”後加盟武王部隊,聯手打敗商朝大軍。
孟津觀兵(資料圖)
《詩經•周頌》和《禮記•樂記》對武王這次大閱兵都有記載,周樂還專門有一套樂舞叫《大武》,表現武王克商的豐功偉業,據孔子記載,開頭第一章,就再現了武王檢閱部隊、等待諸侯到來、誓師鼓舞將士的場景。《詩經》中與軍旅有關的詩篇不少,這首《小雅•採芑》,就是誓師宴會上唱的:
鴥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乾之試,方叔率止。鉦人伐鼓,陳師鞠旅。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這裡的“振旅”一詞,就有整頓部隊,操練士兵之義。出征以前,人們以此來鼓舞將士。
還有《小雅•瞻彼洛矣》,再現的就是周天子在洛水大會諸侯講武的場面。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萬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既同。君子萬年,保其家邦。
其中“君子至止,福祿如茨”兩句,表明天子蒞臨洛水,會合諸侯,講習武事,乃天子勤於大政的表現。昔人以“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見《左傳•成公十三年》),天子能親臨戎政,禦軍服以起六師,故能“福祿如茨”,使天下皆受其賜。“韎韐有奭,以作六師”,“韎韐”為皮革製成的軍事之服,“以作六師”,猶言發動六軍講習武事。天子親禦戎服,足見其重視程度。所以,朱熹在《詩集傳》中認為:“此天子會諸侯於東都以講武事,而諸侯美天子之詩,天子禦戎服而起六師也。”
自秦漢以下,詩賦中的閱兵並不鮮見。唐詩中有關閱兵的詩篇,比如薛存誠《觀南郊回仗》:
傳警千門寂,南郊彩仗回。但驚龍再見,誰識日雙開。
德澤施雲雨,恩光變燼灰。閱兵貔武振,聽樂鳳凰來。
候刻移宸輦,遵時集觀台。多慚遠臣賤,不得禮容陪。
詩中“閱兵貔武振”,說的就是唐代通過閱兵促進軍事訓練、提升戰鬥力。《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還詳細記載了當時軍事訓練的思想、方法,首先就是循序漸進,分等教練。大將軍檢閱後,就是皇帝大閱。這樣的常規閱兵幾乎每年都舉行。
古代閱兵,注重軍令執行與戰術演習的實用價值。比如宋人趙抃在《清獻集》卷四的這首《武林閱兵》:
吳天霜曉弄寒暉,金鼓喧闐大閱時。
帳下萬兵聽號令,軍中諸將肅威儀。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記錄了宋太宗至道二年(996),“上初以方畧授諸將,先閱兵崇政殿,列陣為攻撃之狀、刺射之節。且令多設強弩。及遇賊布陣,萬弩齊發,賊無所施其技。”
             永樂皇帝大閱兵(資料圖)
明史上最有名的大閱兵,發生在永樂十九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北邊的懷來調集軍隊10萬人,精心挑選“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相繼表演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項目,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 。來“觀禮”的使節達27個國家之多。明朝軍威之盛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巨大反響。其後中亞、西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一直綿延到明末,單是帖木兒帝國,終明一世向中國派遣使節的次數就有60多次。這也說明閱兵不僅是宣示國家實力,還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
https://is.gd/H2moOs
清兵在入關前就有閱兵傳統,皇太極曾於天聰七年舉行過閱兵式。在清代宮廷畫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繪的《八旗閱陣圖》裡,對乾隆皇帝南苑大閱兵的盛況作了形象逼真的記載。八旗將士各著紅黃藍白等本旗閱兵禮服分陣排列,號角高揚,軍旗獵獵,一眼望不到盡頭,其場面極為壯觀,向世人展現了一幅場面宏大、威武雄壯的乾隆閱兵圖。圖中所畫人物不少於1.6萬人,每個人都面貌分明,衣著裝飾,車馬槍砲,儀仗旗鼓等均描繪精細,畫面用色艷麗鮮明,乾隆被繪於畫面的核心位置,穿盔帶甲,全副戎裝,騎於馬上,英姿勃發。https://is.gd/H2moOs
-----------------------------
《史記》中的盟津觀兵對我們的啟示
2018-06-30 由 先道而後術 發表
在《史記周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原文在評論里貼出,有興趣的可以閱讀。大意是:武王即位後,以太公望(就是《封神演義》中手拿打神鞭主持封神的那位)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賢臣在位。以伐紂為名號召諸侯赴盟津助戰。武王大軍抵達黃河南岸之盟津時,有「八百諸侯」聞訊起兵與會。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然形成,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歌進軍。但武王和姜尚在軍隊渡過黃河後又下令全軍返回。史稱「孟津觀兵」。兩年後,武王再興兵,發生牧野大戰,一舉成功。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道理?及時止損!在職場上,在你付出巨大努力準備大幹一番事業的時候,發現這個公司的價值取向、高層管理理念、市場開發能力等等不是你能扭轉乾坤的,那你就不要再想你的以前的付出了,要想你以後的發展。果斷做出決定。多餘的犧牲沒人心疼,該放就放,再想也沒有用。正所謂:壯士斷腕,壁虎斷尾。
盟津和孟津是一回事嗎?歡迎在討論區諸侯互伐
---------------------
周武王“孟津之誓”,伯夷叔齊不食週粟
周文王稱王九年之後病亡,繼位的是太子姬發,也就是周武王,武王掌權之後,以薑太公為“師”,負責軍事;以弟弟周公旦為主政,負責政務;以召公和畢公為左右助手,出謀劃策,以期繼續周文王的事業。武王還把都城從文王時的豐遷到了鎬(今陝西西安),為進攻商朝作好準備。約前1068年,為了檢驗和證實自己的實力,同時考驗追隨週人的各諸侯國的忠誠程度,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舉行了大規模的閱兵儀式,史稱“孟津觀兵”。據說,參加閱兵的諸侯有800家之多,都認為“紂可伐矣”,可武王卻說"未可"。武王的這一態度,說明觀兵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立即討伐紂王,而是要驗證自己的力量。周武王發表了歷史上著名的“孟津之誓”。因滅商條件尚未成熟,又退師而歸。
伯夷叔齊不食週粟
伯夷、叔齊均為殷代孤竹國(今河北盧龍南)國君之子。國君欲傳位於幼子叔齊,叔齊認為應該由長兄伯夷即位方合於禮,便將君位相讓。伯夷認為叔齊即位是父親之命,為人子者應該順從父命,執意不肯即位,不久出逃迴避。叔齊依然不肯即位,也出逃避位。國人只得立國君中子為主。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姬昌敬老尊長,相攜投奔。入周時,西伯已死,武王正用車載著西伯牌位,率師征伐殷紂,他們攔住武王,叩馬進諫,認為父死不葬而大動干戈,就是不孝;週為殷之臣,以臣伐君,就是不仁。因此,他們堅決反對伐紂。武王左右隨從要殺他們,太公望說這是仁義之人,命人將他們扶走。武王滅商後,天下都擁戴週的統治。伯夷、叔齊覺得周不仁不義,再食其糧是恥辱,遂隱居於首陽山(今山西永濟南),以採食野菜為生,不久餓死。臨死前,他們仍然認為,武王伐紂是以暴易暴而不知其非,嗟嘆自己命運衰薄,不遇神農、虞、夏的大道時代,而遭逢這君臣爭奪的亂世,以至找不到歸宿
----------------------------------
西伯昌死後,太子姬發繼位,也就是武王。
武王姬發
西伯在位大約五十年。當他被囚禁在羨里時,曾將《易》的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世人稱道西伯昌,認為他接受天命,征討無道。他還因正確裁決虞、芮兩國人的爭訟,而受到諸侯的擁護。西伯去世,諡號為文王。文王在位時,改變了殷的法令制度,制定了自己的曆法。他追尊古公亶(dǎn)父為太王、公季為王季,他大概認為周朝的王業是從古公的時代奠基的。
武王繼位後,任命太公呂望為太師,任命周公旦為太傅,任命召公、畢公等人為輔政大臣,繼續發揚光大文王開創的基業。
呂 望(即姜尚)
武王九年,武王祭祀了文王,然後率領大軍東征,抵達盟津。用木頭做了文王的牌位,用車載著,供奉在中軍大帳內。武王自稱太子姬發,表示奉文王的命令進行征伐,不敢自己專擅作主。
孟津之會
他載文王「靈牌」於車中,與太公呂望一起率軍東下,會諸侯於孟津,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有八百諸侯前來參加此次會盟。這既是一次外交盟會,又是一次軍事大演習、大檢閱。武王贏得如此眾多的盟軍,充分說明周在政治上、軍事上都取得了對商的優勢。
---------------------
周武王繼位揮師朝歌“孟津之誓”歷史上最早的誓師大會!
周武王繼位揮師朝歌“孟津之誓”歷史上最早的誓師大會!
    周武王繼位揮師朝歌“孟津之誓”歷史上最早的誓師大會!周文王去世後,由他的兒子姬發繼位,也就是周武王,對於周武王大家都很熟悉吧,武王伐紂就是講的周武王滅紂王的故事。謙虛的周武王拜姜太公為師,並且啟用自己的兄弟姬丹,輔助直接,姬旦就是周公,提到周公就會想到《周公解夢》吧,其實,這並不是周公所著,只是有人在編撰解夢書籍的適合,利用了周公姬旦的名字而已。經過“孟津之誓”大會師後,奠定了周武王揮師朝歌的力量。下面快嘴巴網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周武王揮師朝歌的故事:
周武王繼位揮師朝歌“孟津之誓”歷史上最早的誓師大會!
一、周武王繼位揮師朝歌
    “見善而勿舍,時至而勿疑,去非而勿處”。這是周文王臨死前,對太公呂望、武王姬發所囑咐的話。他要姬發繼承父志,看準時機,毅然去完成滅商大業。周武王姬發繼位後,拜太公呂望為太師,周公姬旦為輔,繼續完成文王未竟的大業。使周滅商的大業進入了最後的實現階段。
    武王一心一意,慘淡經營。為測看各諸侯國對討伐商紂的態度以及檢閱軍隊作戰準備完成的程度,武王祭祀文王姬昌後,利用文王在諸侯中的崇高威信,表示自己要繼承文王遺志,即位後的第二年,就載文王“靈牌”於車中,與太公呂望一起,率軍東下,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觀兵於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有八百諸侯前來參加此次會盟。這即是一次外交盟會,又是一次軍事大演習、大檢閱。武王贏得如此眾多的盟軍,充分說明周在政治上、軍事上都取得了對商的優勢。
    紂王對東夷連年作戰。勞師遠征,消耗了國內大量的財力物力,加劇了人民大眾的反抗和鬥爭,軍隊的損失傷亡也很大,並被陷在東夷不能撤回。同時商朝奴隸主貴族內部比干的被殺,箕子被囚為奴,並且許多大臣逃跑或叛投西周,微子見勢不妙也隱居起來,使紂王的專制暴虐陷於內外夾擊、眾叛親離的境地。
    自武王“觀兵”西歸後,為了更了解商朝情況,確定發動戰爭的有利時機,不斷派出間諜到朝歌進行刺探,收集多方面情報。當紂王更殘酷迫害反對他的貴族時,間諜回報說:“讒慝勝良。”武王認為時機不太成熟。後來又得到“賢者出走矣”的報告,還是認為時機不成熟。最後,得到“百姓不敢怨誹矣”的報告,武王這才確認紂王已眾叛親離,是討伐紂王的時機,在“孟律之誓”以後不到兩年(約為公元前1027 年)的十二月,起兵襲擊朝歌。
    武王與太公呂望論“兵道”時,呂望說:“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复疾其不意”。
    武王率諸侯軍東進伐紂選擇了正確的作戰時機,正是商師主力遠征東夷未撤回,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分崩離析之時,利用敵人內部矛盾造成的大分裂,和在戰略上的過失而展開進攻和決戰,使商王在戰略、戰術上都處於劣勢和被動。
    周武王在戰略戰術上採用了突然襲擊的戰法。乘商軍主力陷於東線、朝歌空虛之時而大舉伐紂,一戰而捷。這是在戰略上的突然襲擊。在最重要的牧野之戰中,“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激勵本軍鬥志,牽制迷惑敵人;“以大卒(主力)衝馳帝紂師”,突然猛烈的衝擊商師陣腳。商師猝受衝擊,加之“前徒倒戈”,十多萬之眾頃刻土崩瓦解,這是在戰術上的突然襲擊。在當時戰況下,武王能運用這種戰法這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周武王繼位揮師朝歌“孟津之誓”歷史上最早的誓師大會!
二、孟津之誓科普
    孟津之誓就是指周武王請諸侯與孟津,也就是靜態河南孟津地區,這裡是古代的一個重要的渡口,也就相當於一個誓師大會,討伐紂王的聯盟。據說當時聚會大大小小的部落共有八百多個。這次的大會給周武王吃下了定心丸,也讓他有低了。
    孟津之誓發生在前1056年周文王稱王九年之後病亡,繼位的是太子姬發,也就是周武王,武王掌權之後,以薑太公為“師”,負責軍事;以弟弟周公旦為主政,負責政務;以召公和畢公為左右助手,出謀劃策,以期繼續周文王的事業。武王還把都城從文王時的豐遷到了鎬(今陝西西安),為進攻商朝作好準備。受命九年(約前1048年),為了檢驗和證實自己的實力,同時考驗追隨週人的各諸侯國的忠誠程度,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舉行了大規模的閱兵儀式,史稱“孟津觀兵”。據說,參加閱兵的諸侯有800家之多,都認為“紂可伐矣”,可武王卻說"未可"。武王的這一態度,說明觀兵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立即討伐紂王,而是要驗證自己的力量。周武王發表了歷史上著名的“孟津之誓”。因滅商條件尚未成熟,又退師而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