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實邊」是指歷史上經濟較發達、人口相對密集地區的人口,向人煙稀少、土地荒僻的邊疆地區遷徙,和當地各族人民共同開疆拓土、發展經濟、保疆衛國的歷史活動。
清朝治邊有方,邊疆與內地一體,二者關係密切。討論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是以清代中後期為時間範圍,以放荒招墾為主要內容,由消極到積極的整個歷程。移民實邊政策明顯地不同於封禁政策,但又與封禁有關。從有條件地辦理旗人屯墾,繼而開放旗招民佃,乃至旗民兼招,籌款招墾,最後以大量移民為訴求,邊政的調整反映著世變。由於清廷重視東北地方的屯墾,使移民實邊政策有所承續,討論清末新政改革亦不可忽視清代中期以來調整邊政的努力。
--------------------
從清朝“闖關東”到“移民實邊”聊聊東北移民史
1.古代帝王為什麼要移民實邊?
中國古代國與國之間是沒有領土界定,更沒有界線的劃分,做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統治者,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種大一統的思想影響,自然以“天朝上國”自居,皇帝貴為“天子”,帶天行使管理天下的權力,那天下的土地自然都是“天子”自己家的土地,都由“天子”一個人説的算。
每當中原王朝開疆拓土或者抵抗外族侵略,與周邊國家之間,與遊牧民族之間設立重鎮用邊塞的來證明對土地所有權,皇帝為了維護邊塞地區的安定,能夠長期控制佔領的地區,往往都是從中原地區徵調大批人口,到邊塞地區建城,派兵駐紮,進行生產生活,這種遷移活動又稱“移民實邊”
對於這種人口大遷移,在我國古代書中就有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初期的楚國,為了加強邊境地區管理,曾經遷移國內的貴族,到邊境地區開荒生活,發展邊疆經濟,加強國防力量。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發動南征,攻打百越等少數民族,並實施“移民實邊”,《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秦始皇派兵佔領南越地區,設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遷罪犯、商人等到南越邊疆生活駐守。
先秦之前的“移民實邊”政策,只是君主的發令,具有強制性,老百姓並沒有主管願望願意遷到邊疆生活,但是到西漢時期為了抵禦匈奴入侵,“移民實邊”做為一種治國理政的思想,一直被沿用到現代,而真正提出“移民實邊”的人就是西漢時期漢文帝、漢景帝時期重臣晁錯。
晁錯在任時期為防禦邊疆外族侵略,向漢文帝上書《守邊勸農疏》,《募民實塞疏》,提出國家要用經濟優惠政策鼓勵老百姓遷移邊疆,在匈奴猖獗的地方建立城市,吸引大量漢民到邊疆生活,在當地藏兵於民,抵禦匈奴侵略,被文帝所採納。
晁錯又在《論貴粟疏》中建議,全國百姓向邊塞地區募集糧食,老百姓可以通過繳納糧食換取爵位官職也可用於贖罪,這叫“納粟授爵”,晁錯一系列措施為“文景之治”開創奠定了物質基礎,開創邊境軍隊屯田的先河,為抵抗匈奴南侵有積極作用。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為抵抗匈奴襲擾,從中原地區徵調移民70萬,到西北諸郡戍邊屯田,實行兵農結合,這樣既減輕政府軍費的負擔,又可以保證邊境安全。
漢昭帝時的趙充國實行軍屯戍邊,三國時期曹操在許昌屯田政策,都是晁錯“移民實邊”的思想延伸和放大。
“移民實邊”這種邊疆政策,對於抵禦少數遊牧民族侵略有一定積極作用,唐朝時期在邊境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管理機構,元太祖忽必烈派蒙古軍隊駐紮大理,清朝順治皇帝“遷民入關”都是“移民實邊”理論體現。
從清朝“闖關東”到“移民實邊”聊聊東北移民史
順治皇帝像
2.有清一代從“闖關東”到“移民實邊”東北移民血淚史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滿族八旗兵丁和漢軍八旗部隊“從龍入關”,幾乎全部從東北關外遷撥入關中原地區,不完全統計明末清初的滿族人口大約有100萬人口,入關就達90萬之多,這直接導致東北大量土地閒置荒廢,原來滿族和漢族貿易頻繁,人口相對集中的遼東地區也變得人口稀少。
在關外極寒地區已經有一些被政府發配到塞北“流人”在哪生活,這時候”“流人”實際上就是觸犯了刑律的人,(因為山東與遼東地緣較近,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邊寒苦”的東北,這也就是早期來到關外的山東人)這些“流人”有農民起義被鎮壓後的殘餘,有文字獄或科場舞弊案獲罪人,有刑事犯及其家屬,有失職犯罪官員、兵士等,在關內生活慣了的人,到那絕塞荒山、冰天雪地、遠離鄉土、舉目無親的環境裏生活,生活極其悽慘。
順治皇帝入關以後也意識到,八旗兵丁大量入關,導致關外土地荒廢無人開墾種植,地廣人稀,於是為了增加關外人口數量,開始有限度的開放遼東地區,這時候從關內移民主體從“流人”變為“流民”,因為清軍入關,關內人口開始大量增長,讓中原地區等地變得地狹人稠,而東北卻有着肥沃的土地和豐厚的礦藏,史書説關外:“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礦,曰鹽”,很多流民與其坐等餓死,不如到關外奮力一搏。
順治十年(1653年),清廷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佈開放遼東地區,以獎勵政策招攬官吏和應招出關的移民,“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在這種優惠政策鼓勵下,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的“流民”陸續沿大遼河而上,開始開荒種地,繁衍生意,但是移民遷移規模有限。
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遼東一帶都是“有土無人”,“自瀋陽至卜奎(今齊齊哈爾),中間數百里無居民”。為了限制蒙古人內遷和漢民外遷,劃分遊牧地和農業區,清朝於順治年間沿明朝遼東邊牆舊址築了約900里長的“柳條邊”到康熙年間又加築了新邊牆。邊牆設20座邊門,每門常駐數十名官兵,稽查出入,禁止邊內居民到越過籬笆到邊外打獵,採人蔘,放牧。
從清朝“闖關東”到“移民實邊”聊聊東北移民史
“柳條邊”地
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皇帝怕關內移民,湧入到關外恐驚擾“龍脈”,東北是滿族的發源地,也是清王朝“龍興之地”,為了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康熙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廢止順治皇帝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自此以後,政府沿山海關一帶遍植柳樹牆,中間用繩索相連,滿洲兵駐紮在那裏嚴密地看守着關口,不允許漢人出關。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清軍以一萬之眾抵抗俄國軍隊入侵收復雅克薩(今中國漠河黑龍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羅斯阿爾巴津諾),取得雅克薩大捷,清軍以戰勝國的身份與俄方議談中俄邊境問題,康熙皇帝派索額圖與俄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分了中俄領土邊境線,“雅克薩之戰”勝利,讓康熙皇帝盲目認為北疆以後高枕無憂,對於關東地區仍然實行圈禁政策,嚴防漢族入關,並從關內逐漸遷回八旗兵丁回關外開墾荒地,但是這些八旗兵丁已經在關內養尊處優慣了,回到關外很難適應當地氣候,很多又回到關裏,所以關外地區仍然是地廣人稀。
從清朝“闖關東”到“移民實邊”聊聊東北移民史
雅克薩之戰劃定中俄分界線
康熙皇帝他在封禁東北的同時,在關內實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不收取老百姓人頭税的,外加康乾盛世很少關內有兵荒馬亂戰亂,山東人口開始倍增,清初山東人口不過400萬,到道光時期,山東人口已經突破了3000萬,此後仍有增加,最高時為3778萬人。
人口激增,人均耕地不斷減少,在乾隆年間就降到了“温飽常數”之下,平均每人只有3.68畝。於是 ,山東各地官吏同聲呼籲:“户口漸增,百病以人多為首。”
從康熙朝開始,山東人有着更迫切地前往東北墾荒地的願望,為了吃飯,儘管東北封禁,山東流民還是“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湧蟻聚”,一時間山東人的足跡踏遍了遼闊的關東大地。
因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實行封禁後強行進入東北的,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也就是一百年後,大約已有180萬關內移民在東北生活。而這些移民活動都是在政府的封禁政策下進行的,故稱之為“闖關東”,並被後人所沿用。
到了1860年,清政府終於認識到封禁不是長久之策,因為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朝廷最終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開始“移民實邊”,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打開虛掩的大門,關外正式向移民敞開,清代著名學者鄭觀應在《盛世危言·墾荒》記載:“自 吉林 、 黑龍江 袤延以達於 西藏 三萬裏,安能日日應敵,處處設防,除此移民實邊,更無善策。”
咸豐皇帝開禁放墾後“東三省之開放設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發之勢矣”,伴隨着關東地區的逐漸開放,流民“出關謀生者,日以眾多”,年增年長,蔚成大觀,山東、直隸流民更是“聞風踵至”,“終年聯屬於道”,使東北終於成為一個“移民社會”。
1904年清政府全面開放東北各邊荒地,1907年,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1908年僅奉天一省人口已達1100萬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東三省移民實邊章程》。
據估計,宣統三年(1911年)東北人口共1841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是由山東、河北、河南省先後自發遷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東為最,約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斷,清代山東移往東北的流民約在七百萬至八百萬人之間”,移民像潮水一樣湧入關外,可想而見當時的場面壯觀。
關東地區與山東僅隔渤海相望,山東人遷移到關東有兩條路。
一條水路,從膠東半島最北端的蓬萊、煙台、黃縣(龍口市)到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不過100公里,本身環渤海之間的海上經濟交流就非常頻繁,膠東地區一帶的農民闖關東大多是浮海北上。
一條陸路,從山東陸路到關東,需環繞渤海經過山海關,再借道“遼西走廊”,魯西、魯南、魯北的難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隨着“膠濟鐵路”、“津浦鐵路”天津至山東嶧縣(棗莊市嶧城區)段、“京奉鐵路”等路段的開通,從山東可以直接乘火車到瀋陽,更為山東人民闖關東提供方便。
從清朝“闖關東”到“移民實邊”聊聊東北移民史
3 從東北的新移民看“移民實邊”“闖關東”的積極意義
日本人小越平隆是明治時期的日本間諜,曾經多次以遊客的身份來到中國東北監測地形數據,回到日本編寫《滿洲旅行記》,並詳細生動地記載闖關東的情景“旅行於滿洲各處,其與目相接者,皆山東店,為山東省移住之民所開設者也。於作(明治)三十一年五月,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一山東車,婦女擁坐其上,其小兒啼號,側卧輾轉。弟挽於前,兄推於後,老嫗倚杖,少女相扶,蹌蹌踉踉,不可名狀。有罵丈夫之少婦,有呼子女之老嫗,逐隊連羣,慘聲撼野。有行於通化者,有行於懷仁者,有行於海龍城者,有行於朝陽鎮者,肩背相望焉。(明治)三十二年四月,由奉天至吉林,日日共寢食於客店者,皆是山東之移住民,無非在浦鹽耕稼之人羣也。此等固無正確之統計,人口之調查,又其行程之道路,有由汽船者,有由木船者,有由陸路者,故其詳細不得而知,大約年年有七八萬或十萬內外而已。”真實反映當時闖關東的實際情況。
至於“闖關東”的原因,小越平隆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主要是前期移民東北的山東人民知道東北土壤肥沃,遠勝家鄉土壤,故而鄉鄰相傳,奔至東北;山東人口眾多,土地貧瘠,其民不足以自養;山東黃河氾濫,自然災害嚴重,民不聊生。
從清朝“闖關東”到“移民實邊”聊聊東北移民史
當年許多闖關東的山東人“挑起籮筐,一頭放孩子,一頭放鍋子”地前往東北墾荒,闖關東的山東人進入東北後從事的職業以農墾為主,兼有其它各業。清初,移民數量不多,大多從事採參、淘金、砍伐森林、獵取獸皮等職業,出現很多“走山者”,他們不顧朝廷禁令,常常成羣結隊馱負糧布深入深山,有些採參、淘金人入山既遠,一去不返。
此後,移民漸以耕作為主要職業,開始他們既沒有土地,也沒有開墾權,於是“始而為傭,繼而為佃”,“租得旗人土地,從事耕作”,也有私自開墾土地的,“山東人入境者即集合同族,建造所謂家屋之窩棚,以為根據地,開始在附近土地燒荒,第一年種蕎麥,第二年起順序栽種高粱、稻粟”。
清朝推動“移民實邊”政策,推動了關外經濟發展,增加了關外人口基數,同時面對晚晴清朝政治敗局,粉碎了沙皇曾推動政治移民到中國東北地區以實現“黃色俄羅斯”計劃,闖進來的區區幾十萬外籍軍民卻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國民眾聚居地的包圍,再也無法使祖國打好山河被俄羅斯人侵略。
後來日寇又想利用滿清偽滿洲國,並想實施“移民滿蒙百萬户”(向中國東北移民日本人和朝鮮人)計劃,面對人口已達3000萬的中國東北同胞的反抗,最終仍無法斬斷當地中國人血脈親緣


柳條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y5cvv2h3
長白山上暗藏玄機,大清國運盡顯其中 - 發現新鮮事 http://www.espialnews.com/?p=12272
柳條邊(滿語:ᠪᡳᡵᡝᡤᡝᠨ
ᠵᠠᠰᡝ,轉寫:biregen jase)是指中國清朝在17世紀後半期,於東北地方興建的堤防壕溝,其主要形式為「插柳結繩,以界蒙古」,在封禁地區修浚邊壕,沿壕植柳,謂之柳條邊。[1] 。又名盛京邊牆、柳城、條子邊。[2] 清朝視滿族興起的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龍興之地」。乾隆帝東巡盛京時所著《老邊》詩中寫到:「征戰縱圖進,根本亦須防」,表明柳條邊存在是為保衛盛京這一根本重地,它與明朝修築的遼東邊牆一樣具有重要的軍事作用,所以清朝也稱柳條邊為邊牆。通過修築柳條邊,並且規定「至於外藩蒙古,勿使沿邊屯住」,加強對東南部朝鮮和西部外藩蒙古的軍事防範,確保了對京師至盛京的遼西走廊安全。[3]同時該地大多為皇室圍場及八旗封地,封禁政策也是為保護這一區域的「參山珠河之利」不被破壞[4][5]。
歷史
1883年中國東北地圖,可見柳條邊三個部分。
柳條邊邊門遺址
清代滿族把東遼河流域和今吉林省的長白山地區看成他們的「龍興之地」,非常重視,所以滿清貫徹封禁東北的政策,以保育當地的自然生態及民俗風土[6]。
初年鼓勵開拓
清朝初年,由於戰爭破壞及八旗從龍入關影響,東北地區呈現「荒域廢堡,敗瓦殘垣,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的景象。因此清廷開始招撫各地流民出關參與開墾,許其居住並賜予土地[7]。
順治十年(1653),政府頒布了《遼東招民授官例》,其規定了應招加入墾荒者,皆給於口糧、種子、更牛等生產資料,並給予突出貢獻的招領人各種官職、自此關內的大批農民開始大量流向遼東。從順治十年(1653)到康熙七年(1668),奉天、錦州兩府新增人丁(非人口數)達16643人,從康熙八年到十五年又新增10270人。從順治十八年到康熙二十四年,奉天的耕地從60933畝增加到311750畝,淨增250871畝,耕地增加了四倍之多。[8]
政策開始
康熙七年(1668)開始,《遼東招民授官例》廢止,自此官府不再鼓勵農民前往東北地區開墾,並且柳條邊開始逐漸成型。但即便是到乾隆開始嚴厲封禁,移民等因素造成的東北人丁成倍暴漲依舊持續,以奉天地區為例,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丁數5557,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丁數26227,雍正二年(1724)的丁數42210,再到乾隆十八年(1753)的丁數221732,而乾隆三十一年年(1766)更是達到了丁數713485[9]。但相比之下,東北地區的人口增長幅度依舊相對小於中原地區,並且開發和移民主要集中於柳條邊以內的盛京地區,而不在柳條邊包圍範圍的吉林與黑龍江地區則依舊相對荒蕪,開發遲緩。
清初東北的地權關係特殊而又複雜。從所有和管轄區分,大體可分為以下四類:一是皇產官地,為皇室所有,分轄於內務府,盛京戶部、禮部、工部;二是旗地,為八旗成員所有,由旗署管轄;三是民地,為漢人所有,由民官管轄;四是蒙地,蒙古八旗或蒙部所有,由各盟管轄。
這四類土地由民法物權的角度看,又可分為三項:私有地、公有地和國有地。清代中前期,東北的地權少量為私有,多為官有和國有土地。而私有部分又以旗地為主,如順治十八年旗地為2652582畝,民地60693畝;康熙三十二年旗地為7271569畝,民地311750畝。
順治七年,清廷出於維護八旗特權的角度,頒發「旗民不交產」例,嚴格禁止民眾購買旗人土地。雖然這一政策並不限於東北地區,也同樣適用於關內,但由於東北特殊的地權關係,這一政策對東北的意義顯然要大於全國。自招墾令廢除後,從理論上講,漢人已不能再獲得新的合法土地所有權,因此也就很難在東三省落戶生根。所以,在順治、康熙、雍正三代,關內人民移居東北地區的步伐雖然始終未停,但進展相對緩慢。[10]
柳條邊柵欄和內地卡倫相配合的對東北的封禁政策,主要分為五個階段。
部分限制,1667-1740年,即康熙六年至乾隆五年,共計73年。
全面厲禁,1740-1792年,即乾隆五年至五十七年,共計52年。
禁中有馳,1792-1860年,即乾隆五十七年至咸豐十年,共計68年。
局部開禁,1860-1895年,即咸豐十年至光緒二十一年,共計35年。
全面開禁,1895年以後[11]。
第一期的柳條邊亦稱「老邊」,始建於清太宗皇太極崇德三年(1638年),至順治十八年(1661年)築成。範圍從威遠堡(今遼寧省開原市)為中心點,南至遼寧鳳城,西南到長城的山海關,長達1950公里第二期亦稱「新邊」,自清康熙九年(1670年)由寧古塔將軍開始主持修築,自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成。從威遠堡往東北走向,一直展築到松花江邊的吉林市,全長690公里。柳條邊設有邊門,老邊有16座,新邊4座。各門設立哨卡,派兵駐守。[12]
一般來說,該壕溝關防,是為了保護盛京(今瀋陽市)。[13][14]柳條邊內外均設立禁區,限制民眾的進出。 凡出關者「旗人須持本旗固山額真送牌子至兵部起滿文票,漢人則呈請兵部或隨便印官衙門起漢文票」,凡進關者如出時經專人檢查搜檢是否夾帶人參、皮草等違禁物品之後方可放行。進關時:「漢人赴附關衙門起票從南衙驗進」而旗人則「便於他時銷檔而出不必更起部票」。[15]在柳條邊內采東珠、人參、蜂蜜,捕水獺者則由專人管理:「按旗分地令其采捕」。偷採獵者則處以:「鞭刑」、「杖刑」、「徒刑」、「流放」直至「絞監候」等。[16]
逐步開放
1792年,由於發生旱災,清政府自清初以來首次公開放鬆禁令,允許並且鼓勵災民前往長城及柳條邊外的東蒙及東北各地謀生,以分流難民潮。這一措施隨即引發了規模空前的難民遷徙,東北三省、特別是柳條邊沿線地區從此開始大量接收關內移民。1792年旱災後的10餘年間,清廷即在東北柳條邊沿線地區新建4個行政單元以管理移民(長春、昌圖、伯都訥、新民),大凌河東岸、養息牧廠(今彰武縣)、拉林、雙城等官墾聚落也分布在附近。1780年東北人口約95萬,至1820年猛增至247萬人,較1780年增長1.6倍,年均增長率24.2‰,增長人口中大部分來自移民(約100萬),其中吉林省接收移民30萬人,移民增加的趨勢極為迅猛[17]。
1801年,關內的水災導致有大量難民背井離鄉,部分進入京城暫時棲身,湧入京師的災民均達數萬之眾,部分向外流動,當時有大批難民沿柳條邊一線遷徙和定居[17]。
1804至1819年間,清廷因顧慮移民過多威脅「龍興之地」,決定重申封禁政策。進入19世紀10年代,在對邊外地區的私墾聚落進行大規模清理的行動告一段落,以及封禁效果顯現之後,華北平原難民問題失控,行為日趨暴力,盜匪橫行,區內清代首次大規模起義事件在1813年旱災背景下爆發[17]。
徹底廢除
1860年,沙俄進犯柳條邊外多處領土,加上關內人口暴增,關外土地極待開發等因素,1873年柳條邊被下詔即時撤除,其關防防堵措施亦全數取消。有學者認為柳條邊的實施導致俄羅斯能夠輕易的殖民外東北及庫頁島,並令中國永久失去了當地近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以及日本海的出海口[18]。
1890年,清廷重申邊防與海防並重的意旨,責令李鴻章及東三省練軍欽差大臣和將軍加緊練兵,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維護了松花江航行、漠河金礦開採等主權,收回了部分被沙俄佔領的領土,保障了東北邊疆的安全,大體直到義和團運動前夕,沙俄不曾侵佔東北領土[17]。
作用影響
滿洲貴族出於保衛盛京這一根本重地、維護其政治及經濟特權,阻礙人員自由流動與民眾遷入的目的,從而修築柳條邊[19]。柳條邊的「邊」除了標示「禁區」的界限外,更主要的是盛京和寧古塔、內札薩克蒙古幾個行政區的分界線。如清代地方志載:「清起東北,蒙古內附,修邊示限,使畜牧遊獵之民,知所止境,設門置守,以資鎮懾。」[20]「吉林、開原以西邊外,為蒙古科爾沁等諸部駐牧地。」[21]以及康熙時高士奇的《息從東巡日錄》稱:「癸亥,道經柳條邊,插柳結繩,以界蒙古。」柳條邊不僅是政區界線,並且具有經濟分界的功效。柳條邊劃定了東北的農耕區、狩獵採集區、遊牧區三個經濟區,它是北方農牧林交錯帶的界標,是一條人造的生態隔離帶。它在客觀上對恢復遼東地區被戰爭破壞的經濟、保護東北邊外地區原有的生態資源起到重要作用[22]。但是其隔離作用束縛了邊外城鎮的發展,限制了人民的自由遷徙,更使得俄國人有機可乘,直到清末東北弛禁後,進入東北的移民人數才達到頂峰[23]。
相關事件
1969年,蘇聯宣稱清朝的柳條邊是當時中國的東北國界,並且以此宣稱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不是中國的領土。同年十月,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反駁:「什麼是『柳條邊』呢?『柳條邊』是清朝在遼河流域修的一條柳條籬笆,用以標示禁區的界限,禁止一般居民越過籬笆打獵、放牧、採人參。『柳條邊』所標示的區域,僅僅是由鎮守黑龍江的璦琿將軍、鎮守吉林的寧古塔將軍和鎮守遼寧的盛京將軍所管轄的,包括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在內的東北廣大地區的很小的一部分。卑鄙的蘇聯政府竟然把這樣一個『柳條邊』說成是中國的國界,其荒唐有如把克里姆林宮的圍牆說成是俄羅斯的國界一樣。」[24]
民族分布與人口變化
清初東北地區的民族分布大致以柳條邊為界,邊內為滿漢雜居的農業區;老邊外以北、新邊以西為蒙古族的遊牧區,老邊外以東、新邊以東為滿族等少數民族的漁獵區。以吉林省為例,清初吉林省內民族主要為滿族、蒙古族和錫伯族等,漢族也有少量定居。過去300年間,大量漢族、回族、朝鮮族等遷入到吉林省境內,省內人口人口總數從清初的不過數萬人,至1711年約9.9 萬,1850年的32.7萬,1912年約558萬,至2001年人口達2690.8萬人
---------------------------------
民國初年東北移民實邊輿論述略
2016-07-07 由 古籍 發表
自清初以來,由於清政府執行封禁東北的政策,導致東北地區特別是與俄國接壤的沿邊地帶人煙稀少、空虛異常。19世紀中期,帝俄利用中國東北邊疆的空虛形勢,鯨吞該地區大片領土,並且繼續執行其侵略政策,近代中國東北邊疆危機由此開始。進入20世紀,逐漸控制朝鮮半島的日本以之為跳板,加入侵略我國東北的行列。為應對東北邊疆危機,清政府改變其治邊策略,以「實邊」取代「虛邊」,實施並逐漸深化移民實邊政策。民國取代清王朝後,俄國與日本的侵略變本加厲,面對依然嚴重的邊患問題,民國政府繼續推行移民實邊政策,朝野有識之士紛紛就此問題發表看法,形成了關於東北移民實邊的輿論潮流。關於民國初年俄國、日本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學界研究一般主要著眼於兩國的軍事侵略方面,而關於俄、日利用該地區人煙稀少、地利未盡之機進行土地侵漁、移民侵略的問題,研究成果尚不多見,①有關民國初年東北移民實邊輿論的學術研究,衣保中在《民初的吉林墾植分會及其籌邊活動》②中曾論及民初吉林墾植分會的東北移民實邊相關主張,其他研究成果則不多見。因此,該問題有進一步展開研究的必要。
一、輿論緣起:東北邊疆危機
(一)俄國與東北邊疆危機
俄國是造成我國東北邊疆危機的始作俑者。在掠奪大片領土之後,俄國繼續執行其侵略政策。辛亥革命爆發之後,帝俄政府趁中國政局不穩之機,對我國北方邊疆地區大肆侵略,具體到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地區,沙俄策動與我國東北緊密相連的喀爾喀蒙古一小撮宗教上層分子與王公上演「獨立」鬧劇,並在黑龍江省呼倫貝爾及與奉天省有行政隸屬關係的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及右翼後旗等地區煽動叛亂,嚴重威脅到我國東北邊疆安全。在實施以上侵略行徑之同時,非法移動界碑、放縱邊民越墾、掠奪資源等較為隱蔽的侵漁行為亦層出不窮。
第一,非法移動界碑,蠶食我國領土。根據中俄《北京條約》,俄國強加給中國一條新的東段邊界線,在從烏蘇里江江口到圖們江江口的邊界上豎立了8個界碑。但是,8個界碑的設立並沒有阻遏俄國的貪婪侵漁之心,他們竟然使用私移界碑的卑鄙手法,「暗竊潛移,界線遂半非其舊,俗諺故有馬馱界碑之語」。[1]這種「馬馱界碑」的奇特現象到民國年間依然存在,據民國初年雜誌之披露,「耶」字界碑本應設立於「烏蘇里江匯合黑龍江處」,但是,「俄人明占潛侵,已西進烏蘇里口約九十里,立於通江子入烏蘇里江處,而黑龍江、烏蘇里江及通江子三水之間所成三角地面」由此被俄國強行霸占;「喀」字界碑亦有類似遭遇,該界碑本應設於興凱湖西勿賽氣河,但經俄國非法北移,致使我國國界「縮進五十里」,而興凱湖「湖權為我有者,遂僅餘三分之一矣」。[2]
第二,實施殖民侵略與掠奪資源。當時,俄國利用與中國有漫長邊界線的地緣優勢,對我國東北地區虎視眈眈,圖謀實行殖民侵略。辛亥革命之後,由於中國政府加大移民實邊政策的實施力度,帝俄統治集團殖民侵略的心理愈發迫切:「俄國在極東之政策,自中國政變以來,對於分割滿洲,頗為薄弱,吾人對於邊疆有斷乎不可不取之態度,不然中國盛行移民政策,吾人必備多數之軍隊,且招經濟上之大損失。」[3]俄國不但有此野心,而且已付諸實施,據報紙披露,「近數年來,俄國對於遠東之措施,以移民為第一故策」。[4]僅舉一例,在中俄沿邊璦琿河一帶,原在當地居住的我國邊民「被俄兵驅逐出境」,不久,「俄人忽遣來農民數十家,將華人所遺之房產、家俱、田地,一併收歸己有」。[5]在掠奪資源方面,以喀爾喀蒙古為例,俄國與庫倫分裂集團於1912年11月非法簽訂所謂「商務專條」,規定俄人可以「在蒙地自由居住移動」、「租買地段,建造局廠,或開墾耕種」、「享用礦產、森林、漁業等權利」。[6]
總之,民國初年,帝俄在我國東北地區實施了如上侵略行徑,成為當時東北邊疆危機的主要製造者之一。
(二)日本與東北邊疆危機
日本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晚於俄國,但其侵略勢頭較之俄國,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將我國東北南部即所謂南滿劃入其在東北亞的勢力範圍之內。辛亥革命之際,日本亦趁中國局勢不穩之機,進一步加大侵略力度。
第一,日本關於我國東北的殖民侵略理論及實施情況。民國初年,日本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除使用設置關東都督府對旅大租借地③實施軍事殖民統治、在南滿鐵路沿線以護路為名駐軍、策劃「滿蒙獨立運動」等侵略色彩非常明顯的手段之外,更多的是採用在東北地區掠奪、開發土地資源並殖民其間的比較隱蔽的手法,看似較為和緩,實則隱患無窮、危害更大。日本駐我國東北的殖民統治機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首任總裁後藤新平曾經一再強調「農業移民的重要性」,企圖通過此種手段達到「土地占有主義」之目的。[7]滿鐵副總裁松岡洋右積極附和後藤新平的上述主張,叫囂「大和民族必須伸展到滿」,為此,「迫切需要一批穩步紮根於這塊土地的農業移民」。[8]
當時,日本在我國東北所實施的殖民侵略,以1914年滿鐵附屬地駐軍退伍軍人移民及1915年「愛川村」移民最具代表性,均在「關東州」範圍內實施,由於各種原因都不甚成功。但是,這不但未能阻遏日本的殖民侵略野心,反而促使其進一步堅定此種「信念」:「關東州的地理條件不適於移民,應取得肥沃的滿洲全域」,[9]以便為今後的殖民侵略拓展更為廣闊的空間。此外,日本吸取了本土移民尤其是農業移民我國東北失敗的教訓,決定採取利用朝鮮人移殖我國東北的手段,以達其侵略目的。
第二,利用朝鮮人移殖我國東北——日本殖民侵略的重要手段。如上所述,由於日本人殖民我國東北不力,在這種情況下,「移鮮民殖滿,移日民殖鮮」遂成為日本採用的一種主要殖民侵略手段,[10]而利用朝鮮人越界墾種占有中國土地,則成為日本對我國東北土地進行侵漁、實行殖民侵略的一種主要方式,其當政者就此曾直言不諱地宣稱,以朝鮮人越界墾種為手段,可以「為母國民而開拓滿蒙處女地,以便母國民進取」。[11]儘管當時進入我國東北的朝鮮人絕大多數善良本分,是迫於日本殖民統治的殘酷而不得不越境謀生,但不能否認,有少數入境朝鮮人絕非良善之輩,倚仗日本勢力為非作歹,而日本又從中加以利用以侵奪我國主權,成為東北地區之一大隱患。
由上述可知,民國初年,日本與俄國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變本加厲、有增無已,東北邊患呈現加劇之勢,誠如當時輿論所指出的那樣:「滿蒙一隅,日窺東南,俄視西北,磨刀霍霍,俟時機之至,即實施宰割之術,故吾人每瞻念滿蒙之前途,思有圖挽救之方。」[12]如何挽救?朝野上下就採取何種措施以化解東北邊疆危機的問題紛紛發表看法、建言獻策。
二、輿論內容
民國初年,有關移民東北以抵制外患的輿論此起彼伏,輿論來自於相關政府機構及各級官員、墾植組織、報刊雜誌等各社會層面,頗具聲勢,形成了一股輿論潮流。輿論深刻揭露由於俄國、日本對我國東北實施侵略而導致的邊疆危機以闡釋移民實邊之緊迫性,對移民實邊政策實施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具體實施方法等方面亦有所涉及。
(一)相關政府機構及各級官員的倡導與建議
民國初年,東北安全問題引起官方的普遍關注,相關政見頻發。
1912年7月,農林部在致國務院公函中建議在蒙疆地區「特設拓殖機關,以資經營規劃」,具體而言,「對於內蒙擬多用民墾法,對於外蒙擬多用屯墾法,用民墾法應設墾殖廳以執行之,用屯墾法應設墾殖總管府以執行之」。[13]農林部為此還籌劃制定墾地法及蒙漢交產法,並擬訂了墾殖廳官制29條及墾殖總管府官制36條。④農林部在蒙疆地區遭受沙俄瘋狂侵略、呈現嚴重危機之際提出上述建議,在當時有其現實意義,但由於外蒙古的不利局勢發展過快,導致建議無法付諸實施。
1912年11月,為開發東北以保障其安全,民國政府設置了相關職使,委章炳麟以東三省籌邊使之職,會同三省都督籌劃東北開發與建設事宜。章炳麟受命赴任抵達吉林長春,在各界為其舉辦的歡迎大會上發表演說,其中有兩點涉及東北移民實邊事務:其一,交通問題。章氏指出,在俄國與日本控制下的「東清、南滿二鐵道直貫滿洲,腳價昂貴,外省人開墾者自不能扶老攜幼而來,其為移民殖邊之礙非淺」,而「移民殖邊之事在交通便利無待贅言」,因此主張從水、陸兩方面改善東北地區的交通狀況。[14]其二,移民性別比例問題。章氏指出,「從前三省移民移男而不移女,以至男丁日多成戶日少」,如此「人無室家,誰能常住,所以春來秋去並無停留,即使久居,亦無滋生之效,是移民於終無已時也」。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他建議「若欲招墾,亦當同時並招女工」,如此可使移民在當地成家立室、安居樂業,「不患其去焉,後輾轉孳生,而地無曠土矣」。[15]
1913年10月,副總統黎元洪通電指出,由於「東北各省介居俄、日之間」而導致危機重重,因此「宜力行移民實邊之計,將直隸、山東、安徽、湖南、湖北五省之民移於彼處,以興屯墾」,同時提出具體方案,主要有:「政府當發輪船、火車之免費票,俾北移之民得挈眷同往」;「政府當預備墾田所用之器具,凡移民不能自備者由政府給發之,三年之後再由移民備價返還政府」;「政府當設專官以理移民之事,曉諭移往之民,使知滿洲土地肥沃,力耕則上足富國、下足富家」;「移民以攜有家屬為宜,俾能永居滿洲,有固定之志」。[16]黎元洪以上所論,指出由於俄、日兩國覬覦我國東北。因此移民實邊之舉刻不容緩,並強調政府應在移民遷移及遷移之後的生活、生產安置等方面發揮作用,給移民以優惠措施,以吸引關內直隸、山東等地百姓移居東北,如此既可改善民生,又能充實邊疆,可謂一舉兩得。黎元洪提出以上建議後,國務院為此曾咨文黑龍江省行政公署,指出黑龍江「土曠人稀,急宜遷移直東湘鄂各省之民定行墾殖,以免各該省有人滿之患,且可鞏固邊圉,現准黎副統領條陳,辦法極為完備,凡移民所需輪船、火車以及犁牛、籽糧均由官府撥給,並予以相當之保護」,要求黑龍江省「派員調查殖民之區域,以便籌劃實行」。[17]
民初東北邊疆危機的問題也引起了外省官員的關注,廣東總綏靖處委員蕭惠長認為東北地區「往往數千里一碧荒曠,肥沃之土棄而成荒」,必須以移民實邊之手段「消弭侵略,我粵宜首先從事」,希望「粵省倡於前各省和於後,萬眾一心,知拓殖即保邊,保邊即以衛國,東省之患庶幾有瘳,民國之基萬年不拔」。[18]蕭惠長的建議得到廣東都督胡漢民、吉林都督陳昭常的贊同,均認可「邊境空虛,欲以移民之謀為實邊之計」為可行之策,胡漢民為此曾委派蕭惠長趕赴奉天省洮南等地調查墾荒相關事宜。[19]
東北地方官員對當地情況最為了解,對於俄、日侵逼所導致的邊疆危機有切膚之痛,其見解往往能夠切中要害。黑龍江省龍江道尹何煜曾經指出東北問題的嚴重性,揭露俄、日兩國的侵略野心和行徑,認為若聽任事態發展下去,東北有「坐令外人攘為殖民之地」的危險,為改變現狀,何煜認為應實施「移民實邊之上策」,使「浮民無業而有業,邊地無民而有民」。[20]此外,在調節移民性別比例、注重家庭移民的問題上,何煜與章炳麟有相同的見解,他指出:「江省墾戶之積病往往春來秋去,不特傭工,單丁秋收後無所事事,徒步歸里」,這種情況必須改變,否則移民徒為形式,因此,「墾民移入之始不可不有永住之決心,攜帶家屬以立固定之根本」。[21]何煜與章炳麟均指出移民實邊政策實施過程中的一大癥結,即關內男子常常獨身一人出山海關謀生,每到冬季返歸鄉梓,成為季節性移民,不利於邊疆人口的真正增殖,實邊效果也就有限,二人針對這一問題顯然有所思考,並提出了以上變通之建議。
1909年,清政府在奉天省設置撫松縣,該縣地處長白山一帶,與朝鮮半島為鄰,日本在控制朝鮮後對該地覬覦多端。撫松縣知事田升堂為此於1914年在上奉天巡按使公署之呈文中指出,該縣一向「為外人所注意,而設治以來韓僑星布,即為異日起釁之媒」。如何應對當地的不利形勢?田升堂認為「惟有招徠民戶以實之,民戶多則邊防固矣」。為招徠更多移民以墾荒,田升堂請示是否可減收荒地地價以吸引墾民,如此將使「民戶益多」,「以中國之土地居中國之人民,使外僑無所容足,可以絕外人之窺伺」。奉天巡按使張錫鑾批示省財政廳對此發表意見,財政廳廳長張翼廷認為:「該縣僻處邊荒,人民稀少,設法招徠實為今日切要之圖,所擬減價放荒辦法於實邊、征課均有裨益,事屬可行。」[22]
一般而言,某一社會問題是否得以解決,政府決策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民國初年當政者對東北問題的普遍關注,對旨在消弭邊患的東北移民實邊政策實施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二)墾植組織的呼籲與主張
民國甫建,由於外來侵擾導致邊疆不靖,為開發邊疆以保障其穩定與安全,黃興等發起組織了中國拓殖協會。⑤1912年5月,作為該協會的分支機構,吉林拓殖分會成立,不久改名為墾植協會吉林分會,通稱吉林墾植分會。吉林墾植分會成立後立即開展籌邊活動,大力倡導移民實邊思想,提出《吉林省移墾邊荒鞏固國防案》,認為「吉林全省安危存亡關係,全視墾植進行之遲速為斷」,同時警示國人,若不早行移民實邊,則將「寸寸江山已非我有,又容我有插足之餘地?」為此決定將吉林東北部從臨江府直到興凱湖畔全長1300餘里之地區「劃出沿江十五里,內除沿江堤岸五里,其餘十里為移墾地點」,同時「於各省應裁撤軍隊之中酌量挑選墾丁,分為四年,盡數移殖」。[23]在大造移民輿論的同時,吉林墾植分會還專門派員調查吉林沿邊地帶的情況,以便為興辦移民屯墾事業做好準備。
山東人一向有「闖關東」的傳統,自清末以來當地百姓源源不斷移居東北,民國初年山東繼續成為東北移民的主要原籍所在地之一。山東墾植分會作為中國墾植協會的分支機構,就東北移民實邊問題曾闡發其主張,指出東北邊疆的危急形勢,「民戶稀少、利棄於地,外人狡焉思逞,邊境益形空虛」,因此,「惟有以墾植之業務行移民實邊之政策」,決定以「吉林東北邊沿江一帶作為墾植地點」,希望「將墾務於以驟興,而邊圉亦藉臻鞏固,於民生國計裨益良多」。[24]
奉天省洮南位於科爾沁右翼前旗,地處科爾沁蒙旗衝要位置,且「西北接近外蒙,庫倫獨立以後,時有邊警,近者日人將由南滿伸足內蒙,以為擴張勢力之準備」。[25]此外,科爾沁右翼前旗札薩克圖郡王烏泰舉兵叛亂時,洮南首當其衝,罹難頗重。面對當地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有識之士左壽椿等人發起成立了科爾沁余荒殖民團,在其成立宣告書中指出洮南因「日伺於東、俄瞰於北」而危機重重,宣布興辦墾植團體之目的在於招民墾荒,「注重安邊」,力求「所放之荒務期能墾,所招之民務期能殖」。[26]科爾沁余荒殖民團成立後在奉天省城、洮南、錦縣等地區開展招民墾荒工作,僅在奉天省城,據當地報紙報導,「領荒者頗不乏人,茲當春令,農事將興,人民皆有土地之思想,故現在該分部交款報領者,大有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勢」。[27]
民國初年的墾植組織是為推動邊疆地區的移民墾荒事業而出現的,對於該項事業不僅在輿論層面大力倡導,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將其付諸實踐,貢獻頗多。
(三)報刊雜誌鋪張揚厲、推波助瀾
報刊雜誌作為輿論工具,對東北邊疆危機這一社會現實問題無疑會相當敏感,當時相關報導、時評、論說比比皆是,以下所舉僅是其中的代表性主張,從中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
《東方雜誌》曾刊文《經營滿蒙議》,指出「滿蒙現勢,已墮俄、日虎口」,日本「主張移民集中滿洲之策,彼其汲汲經營,以高麗視滿洲者,不待言矣」,俄國則「於北滿、外蒙,尤恣意侵略,得寸即尺」。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外來侵略,文章認為:「非翠內省全力以經營滿蒙,則半壁河山,危如累卵。」如何經營?由於民初東北沿邊很多地區仍然處於「塞外榛莽,荒涼猶昔」的狀態,因此「開發滿蒙,首在農墾」,而當地「地廣人稀,欲行開發,須行移民」。[28]
1912年3月,《盛京時報》曾刊登一篇論說,其中指出,「我國曩者棄地以資敵,即因沿邊荒落,官民群視為甌脫,而莫為之守故,若夫殖邊政策斷然實行,則不數年間,沿邊村屯星羅棋布,彼縱狡焉思啟,其又奚從?」如何實行「殖邊政策」?文章建議:「規定保護及獎勵之法,而復以交通便利,為移殖之先導,則趨之者必且如市」,此外應組織被裁撤之軍隊及失業之民以實行軍屯與民屯,以此達到充實邊疆、鞏固邊防之目的。[29]同年12月,《盛京時報》又就軍隊屯墾有關問題發表評論文章,其觀點為:「外患之侵入,蓋如疾風驟雨之相逼而來,稍一徘徊,便無以善其後,故非於沿邊屯駐重兵,萬不足以固吾圉也,夫既不能不於沿邊屯駐重兵,而餉糈則必需轉自內地,又將演為倍極困難之問題,故非於一方面調集重兵沿邊置戍,一方面為軍屯之計劃,使足以經久。」[30]
《吉林農報》第1期在《發刊詞》中以吉林一省為例,指出當時東北邊疆危機的嚴重程度:「今日何日也?外交緊迫、邊患日亟之日也,吉林何地也?中日雜居、商租土地之地也」,呼籲移民實邊、開發邊疆,「以期外人無隙可乘,無瑕可蹈。」[31]該雜誌同期刊登吳燮的文章《論移民以實東陲之利》,主張將軍隊屯墾作為移民實邊政策實施的重點,建議「仿屯田法移置遣散之軍於東陲,則在國家可減少軍額而收支均衡,在東省得增加多數之農民,而地不荒蕪矣」。[32]
《黑龍江實業月報》亦曾刊發張景陽的《墾務芻言》,根據黑龍江一省的實際情況,就移民實邊之問題發表見解。文章指出:「殖民善政,夙為東西列強所著稱,墾荒實邊,尤為中國近今之急務」。就黑龍江而言,其「極北邊線延長三千餘里,其中不乏沃壤,若非改弦更張,急圖墾闢,任聽荒蕪,徒為鄰封涎羨之物,為政者忍出此乎?」[33]為使移民實邊政策得以順利推行,作者提出以下建議:第一,「調撥軍隊以分段屯墾」,認為「欲移民殖邊,非有重兵保護,佃民之生命財產,何所恃而無恐乎?無如封疆遼闊,糧草毫無,欲調軍隊,則轉運非易,欲添防守,則薪餉倍增,求一舉兩得,莫屯墾若也」。第二,「裁汰冗費以設立銀行」,建議以裁汰冗費所結餘之資金「設立拓殖銀行,以為各公司墾隊貸借之資,自公家一方面論之,歲有利息之入,不糜款而效收,自公司墾隊一方面論之,款從借貸而來,必能勤慎以從事」。[34]張景陽以上兩點建議為有感而發:其一,民初由於政權更迭,導致全國局勢不穩,東北地區亦不例外,當地胡匪猖獗,對移民的安全問題造成嚴重威脅,以軍隊保護墾民併兼行屯墾,為一舉兩得之法。其二,移民實邊政策從清末就開始推行,成效雖有但比較有限。原因之一在於缺乏財政方面的大力支撐,張景陽建議裁減地方行政開支以用於移民實邊事業,不失為可行之策。
綜上所述,民國初年,東北邊疆危機四伏、險象環生,成為當時中國邊患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在這種嚴峻形勢下,如何化解迫在眉睫的邊疆危機成為當務之急,當時輿論普遍認為,繼續推行清政府已經實施的移民實邊政策並將其進一步推向深化是唯一可行之路,所謂「移內地之民,開發邊疆,久已公認為謀國之良策」。[35]如此,關於移民實邊之呼聲不絕於耳,政府官員及有關機構公開倡導,墾植組織極力主張,報刊雜誌推波助瀾,形成了一股蔚為壯觀的輿論潮流。當時有關東北移民實邊輿論的主旨有兩方面,一方面揭露俄國和日本對我國東北的侵略野心和行徑,揭示邊疆危機的嚴重程度,強調移民實邊政策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另一方面,輿論就如何實行這一政策各抒己見,進行探討。東北移民實邊輿論潮流的出現體現出社會各階層對邊政和國家安全的強烈關注,體現了鮮明的愛國主義色彩,並對移民實邊政策實施起到了推動作用。
三、輿論影響及存在問題
民國初年,東北移民實邊輿論潮流對民國政府實施該政策並加大其力度起到了促進和推動作用。東北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這股來勢不小的輿論潮流,規劃、實施移民實邊政策。以荒地最多、人口最為稀少的黑龍江省為例,於1914年2月設立了清丈兼招墾總局,「全省劃為十二區,各設分局,辦理堪丈地畝、清理田賦、招民放荒,派員督墾,規劃周詳,頗著成效。」[36]同年3月,黑龍江省頒布了《黑龍江省招墾規則》,在招徠墾民、授地、資助及保護墾民、墾戶獎勵等方面都做出了具體的規定,⑥對於招徠關內墾民特別是災民具有很大吸引力,其中以移山東災民至訥河墾荒成效較為突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為取代德國在山東半島的侵略地位,公然出兵占領了青島和膠濟鐵路沿線地區,同年山東很多地區又「淫雨經旬,河海漫溢」,天災人禍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紛紛外逃謀生。黑龍江巡按使朱慶瀾為此電呈財政部,建議「值此災變非常,若擇真正農工移徙江省,既足以惠災黎,亦藉以實窮邊,此項移民經費,體察現在財力,原擬定為六十萬元,擬請財政部撥助二十萬元,並請交通部對於災地移民視為特別,經過輪船、火車一概免價,余由江、魯兩省分認」。財政部認為,「江省地廣人稀,榛蕪滿目,歷年從事墾闢者,本以魯人為多,該巡按使等擬請移徙災黎赴江墾殖,於因勢利導之中寓移民實邊之意,荒徼可期日辟,窮黎亦得所依歸,洵於國計民生兩有裨益」,同意朱慶瀾移山東災民充實邊疆的建議。[37]隨後,「經財政、交通兩部會同核復後,以遣送招待之事,既經兩省分別擔任,就目前財力所及,先為計口授田,積以歲時,自可推行盡利。至輪船火車免費一節,經交通部擬定減折酌辦,於本日會呈大總統,奉批如擬辦理。」[38]為實施該項移民計劃,專門出台了《黑龍江省移山東災民赴江開墾章程》。⑦次年,該項移民計劃開始實施,山東災民抵達黑龍江後,大部分被安置在訥河一帶墾荒,「計先後送到墾戶共一千餘人,現在以強半安置訥河,其餘各戶亦於各屬分別安插」,當年「在訥河已種成熟地六千餘畝,連開成生荒共一萬餘畝,進行頗稱迅速」。[39]山東災民移墾黑龍江訥河,成為民初東北移民實邊政策實施的典型範例,「以墾代賑」起到了既安置災民、又墾荒實邊的效果,此中原因,黑龍江、山東兩省的合作,財政、交通兩部的配合,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何煜在具體經辦此事時,鑒於「各國拓殖方法,大抵分直接補助、間接補助兩種,(直接補助辦法)恆用於榛莽新辟、人煙稀少之區,如補助牛、糧、籽種,蓋房穿井等事是也」,又因為災民「困苦異常,舉凡牛、糧、籽種、房井等項無力自備,不得不代為預籌」,對於災民在生活安置及農耕生產等方面都予以資助,保證了該項移民計劃能夠順利推行,並取得了成效。[40]政府在此次移民扶助、安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相關輿論的影響不容忽視。
除黑龍江省之外,奉天省於1915年1月設立了全省官地清丈局,吉林省則於1915年4月設立了全省土地清丈局,都在招民墾荒以鞏固邊疆安全方面做出了努力。
由於東北地方政府的招徠,導致關內百姓移民東北的數字增長較快。1912年,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人口總數是18774000人,1921年達23155000人,[41]除自然增長因素之外,移民大量遷入成為人口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如上所述,民國初年有關東北移民實邊的輿論對於該項政策的實施確實起到了促進和推動作用,但是,其中亦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首先,當時的輿論一般都將招民墾荒視為移民實邊政策實施的重點措施,但這種方式在清末已經開始實行,儘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也有無法根除的痼疾,諸如招民墾荒時注重籌款、放荒經辦官員與攬荒攬頭相互勾結導致大片荒地放而不墾等,誠如吳希庸所言:「自清末放荒以來,官為經理,不求實邊之實,惟以籌款為務,荒地既放,便告無事。至於領戶之能否墾種,決不聞問。」[42]以上問題到民國年間依然存在,以黑龍江省為例,何煜就此曾指出:「江省自來放荒,雖日招民開墾,然一方面仍為增加收入計,以致包攬大段、轉手漁利之風愈演愈進,近年地價騰漲,因而愈甚。」[43]另據黑龍江國稅廳1913年報告,當丈放荒地之時,放荒官員與攬頭往往串通,「先用數名報於局中,以為包攬大段、壟斷圖利之計,丈地委員又每與各戶曖昧授受,以腴為瘠、以多為少,比至清丈又復具文,積此數因,遂生兩果:一放而不墾升科無期,一丈而不清訟案時起,此即江省墾務開辦多年而無成效之所由來也」。[44]問題既出,就要解決,但如何根除以上弊端,當時的評論、建議往往泛泛而談,探討一般均較為膚淺,對於解決實際問題助益不大。此外,民國初年用於邊政的經費十分有限,缺乏財政支持,移民實邊事業很難順利而持久地開展下去。對此,當時報刊有如此評論:「移民實邊既可裕人民生計,又可以鞏固邊陲,政府久經決定為積極之進行,而迄今所以尚未有何等進步者,實因大宗移民需費甚巨,無從籌措故也。」[45]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當時的輿論也未給出有效的答案。
其次,除輿論本身所存在的問題之外,還應注意由於民初政局的影響,致使某些移民實邊的具體方案無法得到有效落實。民國初年的當政者受輿論的影響和壓力,表面上或許對移民實邊之舉表示贊同,並確曾擬訂各種相關規劃,但真正落實者並不多見,有時論曾就此指出:「春融凍釋,農夫群將趨南畝而鑿井矣。某知斯時,倡移民實邊論者,必更興高采烈,縷陳種種利益,以警告當局者,當局者亦必函電交馳,互相商榷,以為著手實行之預備。然而成效若何,則固不難逆睹,比至歲暮,移民若干戶、需款若干元之報告,可決其無有也,是何以故?則以當局者之心目,本不專注乎此。」[46]另外,民國初年軍閥當道,並擁有龐大的武裝,國家財政不堪重負,當時的輿論有鑒於此,關於軍隊屯墾的輿論可謂層出不窮。軍屯在古代就是一種經常採用的開發和鞏固邊疆的方式,有先例可循,此種實邊方式在民國時期可行性又如何?是否可以收到實效?張景陽在其《墾務芻言》中建議實行軍屯的同時,已有如下擔憂:「塞下屯田,雖古有成效,而行於今日,則戛乎其難矣,將弁驕浮,未習耕作,其難一;士卒懶惰,不耐勤勞,其難二;庫帑空虛,無可籌撥,其難三。」[47]張景陽所慮符合當時實際情況,民初軍閥武裝皆為驕兵悍將,欲使其在邊疆艱苦的環境中墾荒實邊,似不可能。不僅如此,軍閥之間的割據混戰還常常打亂移民實邊政策的順利推行,如張作霖主政東三省後,曾於1921年「呈請中央政府,督令直魯兩省,飭各縣調查能遷居東省人數,以便分配墾地,並在天津、保定、濟南、青島、煙臺、奉天、營口、大連等處設立移民接待所」,但該項計劃「正擬積極進行,而直奉戰事,忽然爆發,致此項計劃,又成畫餅」。[48]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民初很多有關東北移民實邊的輿論常常陷於曲高和寡、束之高閣的境地,並未落實,即使得到落實也會因為各種因素的干擾而大打折扣,導致效果有限。儘管如此,民國初年有關東北移民實邊的輿論潮流是對當時邊疆危機日益加劇的必然反映,輿論中所蘊含的各種正確主張和合理建議,對有效治理邊疆地區以保障其穩定與安全,至今仍然具有借鑑意義。
【作者簡介】高強,寶雞文理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https://is.gd/n68sRx
------------------------------------
移民實邊是指中國歷史上由官方組織的一種人口遷移方式。在與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幾乎連綿不絕的戰爭和衝突中,使歷代漢族中央政權均不勝其擾,在那些來去飄忽的草原騎兵面前,往往顯得處處被動,兵少則必敗,兵多則供應困難,無法久持。在這種形勢下,歷代漢族中央政權遂採取了“屯墾戍邊”的對策,除了在邊境戰略要地駐紮軍隊,參加屯田外,更多的則是內地向邊境地帶移民,在武裝保衛下開墾耕種,以提供軍糧,加強邊防。這種形式的人口遷移從秦、漢起一直沿用下來,重點在中國的西北部。 [1] 
中文名移民實邊追 溯先秦主張者晁錯、王符等相關詩句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史實記載《尼布楚條約》收復新疆左宗棠
移民實邊政策可追溯到先秦。戰國初期的楚國,曾遷移貴族到邊境開荒,發展邊境經濟,加強國防力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漢武帝時,為加強北方邊防,公元前119年,一次就移民70餘萬口,充實北方諸郡,實行兵農結合,既減輕了國家的兵餉負擔,又保證了邊境的安全。由於採取了移民實邊和屯田戍邊的措施,漢代西北邊境一帶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中國歷史上,主張移民實邊的政治思想家,主要有西漢的晁錯、東漢的王符、元朝的忽必烈、清朝的康熙。先秦移民多采取行政命令辦法,晁錯首次提出用經濟措施鼓勵移民,對移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生命安全也考慮的很具體。王符與晁錯的移民主張在防禦外患這一目的上是相同的。但王符的“實邊”主張包含了人口與土地相適應的思想,較晁錯有了新的發展。
發展
從“封禁虛邊”到“移民實邊”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清末外交官黃遵憲寫給梁啟超的詩句,道出了近代誌士對國土喪失的悲憤。19世紀中葉,妄自尊大的清王朝突然被不知來自何方的堅船利炮驚醒。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畢竟還能節節防禦,所割之地還是沿海據點。此間沙俄卻在東北奪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如入無人之境,實在令人扼腕!
清廷丟失的黑龍江流域大片疆域,在遠古就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棲息之地,土地肥沃且森林繁茂,滿族祖先女真人便在此發祥並以漁獵耕作為生。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時滿族人口約60萬,1644年清廷進占北京時其軍民大多“從龍入關”,黑龍江以北所留居民主要是向清廷交皮毛稅的達斡爾等原始部落。此時俄羅斯哥薩克遠征隊進抵黑龍江畔,清軍派1萬多人北上將其打退,於1689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邊界。自此清廷盲目認為北疆高枕無憂,當地百年間都是一派“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的景象。
清朝安定天下後,關內人口成倍增長,大量剩餘勞動力想到適於開墾的關外謀生。從1688年起,康熙皇帝一再下詔對關外實行禁封,目的是壟斷人參獸皮貿易,並想使當地成為清室親貴的私產和退路。為阻止漢民北上,清廷在遼東還修築了一道遍植柳樹的邊牆稱作“ 柳條邊 ”。乾隆時期因八旗人口日繁,清廷曾讓關內一些滿族人遷回松花江流域。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受不了邊疆之苦,上山下鄉後又大多逃回北京等城市,北疆荒涼局面仍遲遲未能改變。
曠土寡民必然難養軍隊。據英國考察人員19世紀中葉在黑龍江北和烏蘇里江東調查,百萬平方公里之地只有土著居民2.4萬人。此前,黑龍江下游以北縱橫千里之地竟沒有一個集鎮和駐軍點,烏蘇里江以東數百里闊野也僅設七處“卡倫”(哨所),主要還用於查阻內地來民。黑龍江南岸清軍駐地璦琿城有兵千餘,僅裝備古老的弓箭和火繩槍砲,例行守邊不過是解冰季節乘船去下游部落收皮毛稅再兼顧巡查,這種虛應差事還不能年年保證。
世界近代史上向外擴張疆土最多的沙俄,在工業革命後掌握了先進武器和運輸手段,就再次盯上了富庶的黑龍江流域。鴉片戰爭暴露了清王朝的極度無能,俄軍自1847年起便進占黑龍江口和庫頁島。對此危情,清朝黑龍江將軍幾年內竟茫然不知,1851年上奏朝廷還虛報“巡視”所見“疆界安靜”。殊不知,俄軍在外貝加爾省已集結了1.6萬軍隊,於1854年直逼璦琿城下,並分頭進占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廣大地區,移民建立村鎮城堡。1858年和1860年,沙俄利用英法軍隊侵華,逼迫危急中的清王朝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正式承認那片土地改屬俄國的既成事實。輕易攫取這些利益後,俄國還一直強詞奪理地辯稱所佔是無主荒地,按國際慣例誰先控制就屬誰,清王朝重內輕外政策導致有邊無防的歷史性災難至此已難挽回。
愚昧昏聵的清廷想以封禁保存“龍興之地”,反而導致外侵乘虛而入威脅其祖宗家園,痛定思痛才改行“移民實邊”。1860年清廷簽約割地時,就批准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要求對關內移民“解禁”的上奏。隨後50年間,山東等地的移民“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擁蟻聚”,關東大地上人口迅速增至1800萬。此間沙皇曾推動政治移民中國東北地區以實現“黃色俄羅斯”計劃,闖進來的幾十萬外籍軍民卻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國民眾聚居地,再也無法使山河易主。、
在人口稀少的邊疆,移民與鞏固防務歷來密切相關。吸取教訓後,左宗棠於19世紀70年代率湘軍西征收復新疆時,就向當地移民,很快出現“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的景象。虛邊失地的前車之覆,終成為後車之鑑,“移民實邊”之功就此大書於史冊之上。
--------------------------
移民實邊
移民實邊是指從內地把大批人口充實邊境,加強邊防力量開發邊郡的人口遷移。
中文名稱
移民實邊
追溯
先秦
主張者
晁錯、王符等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史實記載
《尼布楚條約》
收復新疆
左宗棠
​起源
移民實邊是指從內地把大批人口充實邊境,加強邊防力量開發邊郡的人口遷移。
移民實邊政策可追溯到先秦。戰國初期的楚國,曾遷移貴族到邊境開荒,發展邊境經濟,加強國防力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移民實邊
移民實邊
漢武帝時,為加強北方邊防,公元前119年,一次就移民70餘萬口,充實北方諸郡,實行兵農結合,既減輕了國家的兵餉負擔,又保證了邊境的安全。由于採取了移民實邊和屯田戍邊的措施,漢代西北邊境一帶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中國歷史上,主張移民實邊的政治思想家,主要有西漢的晁錯、東漢的王符、元朝的忽必烈、清朝的康熙。先秦移民多採取行政命令辦法,晁錯首次提出用經濟措施鼓勵移民,對移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生命安全也考慮的很具體。王符與晁錯的移民主張在防御外患這一目的上是相同的。但王符的“實邊”主張包含了人口與土地相適應的思想,較晁錯有了新的發展。
發展
從“封禁虛邊”到“移民實邊”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清末外交官黃遵憲寫給梁啓超的詩句,道出了近代志士對國土喪失的悲憤。19世紀中葉,妄自尊大的清王朝突然被不知來自何方的堅船利炮驚醒。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畢竟還能節節防御,所割之地還是沿海據點。此間沙俄卻在東北奪地一百多萬平方公裏,如入無人之境,實在令人扼腕!
清廷丟失的黑龍江流域大片疆域,在遠古就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棲息之地,土地肥沃且森林繁茂,滿族祖先女真人便在此發祥並以漁獵耕作為生。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時滿族人口約60萬,1644年清廷進佔北京時其軍民大多“從龍入關”,黑龍江以北所留居民主要是向清廷交皮毛稅的達斡爾等原始部落。此時俄羅斯哥薩克遠征隊進抵黑龍江畔,清軍派1萬多人北上將其打退,于1689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邊界。自此清廷盲目認為北疆高枕無憂,當地百年間都是一派“沃野千裏,有土無人”的景象。
清朝安定天下後,關內人口成倍成長,大量剩餘勞動力想到適于開墾的關外謀生。從1688年起,康熙皇帝一再下詔對關外實行禁封,目的是壟斷人參獸皮貿易,並想使當地成為清室親貴的私產和退路。為阻止漢民北上,清廷在遼東還修築了一道遍植柳樹的邊牆稱作“柳條邊”。乾隆時期因八旗人口日繁,清廷曾讓關內一些滿族人遷回松花江流域。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受不了邊疆之苦,上山下鄉後又大多逃回北京等城市,北疆荒涼局面仍遲遲未能改變。
曠土寡民必然難養軍隊。據英國考察人員19世紀中葉在黑龍江北和烏蘇裏江東調查,百萬平方公裏之地隻有土著居民2.4萬人。此前,黑龍江下遊以北縱橫千裏之地竟沒有一個集鎮和駐軍點,烏蘇裏江以東數百裏闊野也僅設七處“卡倫”(哨所),主要還用于查阻內地來民。黑龍江南岸清軍駐地璦琿城有兵千餘,僅裝備古老的弓箭和火繩槍炮,例行守邊不過是解冰季節乘船去下遊部落收皮毛稅再兼顧巡查,這種虛應差事還不能年年保證。
世界近代史上向外擴張疆土最多的沙俄,在工業革命後掌握了先進武器和運輸手段,就再次盯上了富庶的黑龍江流域。鴉片戰爭暴露了清王朝的極度無能,俄軍自1847年起便進佔黑龍江口和庫頁島。對此危情,清朝黑龍江將軍幾年內竟茫然不知,1851年上奏朝廷還虛報“巡視”所見“疆界安靜”。殊不知,俄軍在外貝加爾省已集結了1.6萬軍隊,于1854年直逼璦琿城下,並分頭進佔黑龍江以北和烏蘇裏江以東廣大地區,移民建立村鎮城堡。1858年和1860年,沙俄利用英法軍隊侵華,逼迫危急中的清王朝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正式承認那片土地改屬俄國的既成事實。輕易攫取這些利益後,俄國還一直強詞奪理地辯稱所佔是無主荒地,按國際慣例誰先控製就屬誰,清王朝重內輕外政策導致有邊無防的歷史性災難至此已難挽回。
愚昧昏聵的清廷想以封禁儲存“龍興之地”,反而導致外侵乘虛而入威脅其祖宗家園,痛定思痛才改行“移民實邊”。1860年清廷簽約割地時,就批準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要求對關內移民“解禁”的上奏。隨後50年間,山東等地的移民“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擁蟻聚”,關東大地上人口迅速增至1800萬。此間沙皇曾推動移民滿洲以實現“黃色俄羅斯”計畫,闖進來的幾十萬外籍軍民卻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國民眾聚居地,再也無法使山河易主。後來日寇又利用滿清餘孽建立偽國,並想實施“移民滿蒙百萬戶”計畫,面對人口已達3000萬的東北同胞反抗,最終仍無法斬斷當地對祖國的認同。
在人口稀少的邊疆,移民與鞏固防務歷來密切相關。吸取教訓後,左宗棠于19世紀70年代率湘軍西征收復新疆時,就向當地移民,很快出現“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的景象。虛邊失地的前車之覆,終成為後車之鑒,“移民實邊”之功就此大書于史冊之上。
------------------------------------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之研究
「移民實邊」是指歷史上經濟較發達、人口相對密集地區的人口,向人煙稀少、土地荒僻的邊疆地區遷徒,和當地各族人民共同開疆拓土、發展經濟、保疆衛國的歷史活動。 移民實邊之說源於漢朝晁錯,以後歷代多有行之,清朝末期亦採用此項政策治理邊疆地區。近代外國勢力對中國的侵略,清朝面臨前所未有的邊疆危機,因此,清代前期的治邊政策必須因時制宜,有所調整。對於東三省、蒙古地區、新疆、川藏邊區進行移民實邊政策的實施,因地制宜,倡導內地民戶移居內陸邊疆。 東北移民實邊政策是一項治邊政策,亦是清季移民實邊政策之一環。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以清代後期為時間範圍,以放荒招墾為主要內容,包括討論清廷對東三省的治理做法由消極到積極的整個歷程。 東北移民實邊政策的概念是逐步形成的,也是不斷調整發展的過程。移民實邊政策的實行既明顯地不同於封禁政策,但又與封禁有關。從辦理旗屯,開放旗招民佃,進而旗民兼招,籌款招墾,最後以移民的成效為目的,這一過程反映出邊政的變化,「實邊在闢地,闢地在聚民,防邊必先置戍」 可謂總結了實行移民實邊的經驗。 移民實邊政策從清代中葉即開始部分實行,內容、措施逐漸改變,反映移墾社會的擴大與邊疆危機之外,清代自嘉慶朝以後一直重視東北地方的屯墾,使移民實邊政策有連續傳承的依據。討論清末新政改革亦不可忽視清代中期以來調整邊政的努力。
----------------------
闖關東(粵拼:cong2 gwaan1 dung1)係清代到民國時(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前半期)華北漢人湧入東北嘅移民潮,同落南洋、走西口合為清代中國三大移民潮,呢場移民潮大約持續咗100年,到日本戰敗前,移民數超過兩千萬,移民源地主要係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其中山東、河北人最多(山東半島),最終遼東以北由滿洲演變爲漢文化區。
目錄
1    字面釋義
2    背景
2.1    滿清封禁滿洲
2.2    中原民生多艱
3    移民路線
4    移民生計
5    東北放禁
6    影響
7    相關
8    攷
9    出面網頁
字面釋義
「關」係指山海關,「關東」即山海關之東,亦即而家嘅中國東北地區,又叫關外,相比長城以南開發得遲。呢個「關」之所以要「闖」,在於從清初開始,朝廷封禁東北,漢人唔準私自進入,所以講「闖關」,同時,因為封禁,東北直程係未開發,啲人去到嗰度係唔知會遇到咩事,所以又有「闖蕩關東」嘅含義。
背景
滿清封禁滿洲
第一個入關嘅滿洲皇帝係順治,嗰時中原局勢動盪,而南方有明朝勢力要反清復明。北京嘅滿清政權有咩行差踏錯,就可能冧檔,所以佢哋點都要有笪可以退守嘅餘地,即係滿洲。同時滿族喺努爾哈赤之下喺滿洲興起,話滿洲係佢哋嘅「龍興之地」,所以無論係風水,定係軍事戰略,滿洲對滿清係好緊要。
於是順治落令,拍住遼東明長城,挖咗條柳條邊,分隔滿洲同中原。柳條邊係挖出條渠,用挖出嘅泥做堤防,堤上種柳樹編成一排。佢東起遼寧鳳城,西到山海關,駐兵把守,關內人想過要有官府嘅「印票」,呢種印票無乜事唔會發。
到康乾盛世時,滿洲皇帝龍椅坐正,不過重係要封禁滿洲,意在保住滿洲風俗,防止旗人漢化。喺滿洲人睇落,滿洲始終係風水重地,出於保存民族文化、教育,佢哋禁止開田採伐,要保留大量荒野來保持八旗騎射圍獵嘅習俗,於是東北有大笪嘅無人區,開發程度極低。
乾隆喺四十一年(1776年)發過諭令:「盛京、吉林爲本朝龍興之地,若聽流民雜處,殊於滿洲風俗攸關」[1]。自此,封禁滿洲正式納入國家法制,不但加強盤查出關人士,重喺滿洲搜捕私自出關嘅漢人,一經發現立即遣送原籍。就噉以來,喺關外如蒙古族、滿族等少數民族佔比較高嘅人口比率,但人口稀薄。
中原民生多艱
康熙時實行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放鬆咗人口管制,中國人口劇增。百年之內,人口就多出成倍,中國顯得人多地少,而中原尤其嚴重。19世紀時,黃河水患、中原旱災多多,啲人生存艱難。呢陣時,滿洲有大笪地閒置,重係地力好好嘅黑土,走投無路,啲人就唔理禁令,於是中原農民走去闖關東。丁戊奇荒時,啲災民湧去滿洲官府都默許咗,於是更加多人去闖關東。
移民路線
有兩條路線:陸路同海路。
陸路:從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長城各關口出關,入到遼瀋。
海路:從山東半島坐船去遼東半島。譬喻從煙臺去大連,一晚船就到。
移民生計
開始時,東北係好有好多荒野,啲農民去到嗰度墾荒,後來發展咗啲村鎮,就開始出現商業,此外東北資源豐富,有啲人去嗰度可以淘金、入山挖蔘(東北話叫「放山」),所以東北當地有諸如「山神」、「金王」呢啲闖蕩傳奇。
後來中國國力衰弱,東北成為俄國勢力範圍,整鐵路、起城市,呢班移民成為東北開發嘅勞力,後來日本勢力侵入東北,成立滿洲國,期間東北工業化,日本人口唔夠中國多,始終需要中國嘅勞力,所以移民重未完全消失。
東北放禁
1860年,中國同沙俄簽《璦琿條約》,俄國攞咗中國嘅外滿洲、庫頁島,時任黑龍江將軍特普欽上疏朝廷,鼓勵移民實邊,於是東北放禁;光緒年間乾脆完全廢除禁令,闖關東達到高潮。
影響
東北地方原本好荒涼,闖關東嘅移民開發咗東北,由荒野變成中國一處重要嘅農業、工業生產地。
滿洲原本係遊牧民族嘅領地,移民基本上填充曬成個東北,變成咗漢文化區,同時移民嘅數量遠遠超過同期嘅俄國、日本、朝鮮移民,喺文化勢力上中國贏咗,達到「實邊」嘅效果,而當時日、俄兩國企圖染指、佔領東北。
同時呢班移民形成咗新嘅文化──東北文化,因為東北自身嘅歷史(諸如滿洲國、開發歷程),佢哋形成咗自我嘅族群認同(東北民系),移民講嘅北方話同滿文、日文、俄文融合,形成咗東北官話,其中開發得比較早嘅遼瀋地方當地口音比較重,越北就越接近普通話。除咗形成新語言,亦散播其他方言:黑龍江有當年河北山東移民帶去嘅冀魯官話語言島;行海路嘅移民將膠遼官話由膠東地方傳到遼東半島,產生登連片、蓋桓片,同時黑龍江分佈咗登連片嘅虎林、二屯子兩個語言島。
--------------------
清朝末期,潔政府曾在內蒙古推行一些新的政策。人們一般把這些政策哄作“移民實邊”政策。本文下面要蒸到,“移民實邊”四字與這些政策的實際內容是不相符合的。但是,“移民實邊”政策的哄法,已成習慣,本文還是沿用了。“移民實邊”政策在內蒙古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是內蒙古近代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簡題。幾十年來,各種各樣的人在這個簡題上做過文章。但多半是別有用意的,因而把簡題弄得更複雜了。今天,我倆應鼓在局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依據祖國就一、民族團拮的原別,從歷史的實際情況出發,來重新分析和郭價這個政策。近幾年來,有一些歷史書和輸文輸述了“移民實邊”政策。①另有一些篇文,雖然不是專陰簫述這個政策的,但也用不少篇幅敲及。④在這些輸著中,對“移民實邊”政策的看法還很不一致。歸鈉起來,基本上有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韶為“移民實邊”政策是反動的,應徹底否定。第二種看法,韶為“移民實邊”政策既有反動的一面,又有進步的一面,或稱為客觀上的積極作用;而且,有些
--------------------------
中國清末移民實邊政策的出台
2016-12-27 作者: xuzhiping 瀏覽: 1067次 
摘要 :移民實邊政策的出台相關鏈接移民實邊政策的出台咸豐以來,清朝社會危機日益嚴重。政治腐敗,經濟困難,財盡兵弱,內憂外患不斷,加之綱紀鬆弛,給清朝執行傳統的東北封禁政策帶來了巨大困難。到1860年(咸豐十年),清廷“鑑於內外情勢之變遷,始以籌邊移民為急....
移民實邊政策的出台
相關鏈接
移民實邊政策的出台
咸豐以來,清朝社會危機日益嚴重。政治腐敗,經濟困難,財盡兵弱,內憂外患不斷,加之綱紀鬆弛,給清朝執行傳統的東北封禁政策帶來了巨大困難。到1860年(咸豐十年),清廷“鑑於內外情勢之變遷,始以籌邊移民為急務”,進而在東北移民問題上,開始有了根本性的變化,逐漸地在東北部分地區開禁放墾,允許移民進人。咸豐及其以後清廷在移民政策上的轉變,絕非偶然。
首先,大量漢族移民出關的既成事實,是迫使統治者改變封禁政策的主要原因
清初以來,關內各省在“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的刺激下,人口激增,加上日益劇烈的土地兼併,使關內北方諸省人滿為患。關內各地貧苦農民為了生存,出關謀生者日益增多,勢難禁遏。自道光三年至咸豐初年,直魯豫三省連年災荒,農業經濟遭到極大破壞,大量災民逃荒到東北,流民的人墾已無法限制。據《黑龍江通志》所載,黑龍江民戶人口,從1771年至1808年,由3.5萬餘人增加到13.6萬餘人,平均每年增加2700餘人。到1812年時,已近45萬人。這顯然不是人口繁殖的結果,而是移民所造成的。
從乾隆開始,面對破產流民的與日俱增,清政府只好採取了默許的態度,曾先後幾次議定安插流民的辦法。據《三姓副都統衙門檔案》記載,1789年“在三姓地區查出流民249戶,1245口,只逐出王順等61戶,303人。
其次,財政的困窘促使清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對東北的移民政策
咸同之時,爆發了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為了鎮壓這次大起義,清朝幾乎調動了全國各省所有軍隊,軍費支出規模相應擴大,財政人不敷出,捉襟見肘,不得不大量舉借外債。東三省地方經費主要靠農稅、商稅、雜稅等項維持,但因地多人少,向來不能自給,原由戶部領取。咸豐初年,改為由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等關內各省撥付,但清政府財政日益困窘,已無力向邊疆各地撥付兵餉,歷年積欠很多,有者十不及一。
再次,東北邊疆的危機加速了清末移民實邊政策的出台
19世紀中葉以後,我國邊疆地區普遍出現危機,東北更是首當其衝。1853年,沙俄利用清廷忙於應付太平天國起義和英法列強的時機,越過中俄邊界武裝佔領了黑龍江右岸,並逐漸深入到烏蘇里江地區。接著簽訂《璦琿條約》及《中俄北京條約》。
1861年,東北南部的營口被迫開放。從此,西方列強紛至沓來,侵略的魔爪遍及整個東北地區。他們在這裡設洋行、開礦山、修鐵路,把東北作為推銷商品的市場、掠奪原料的基地和相互角逐的戰場,特別是日俄兩國,在此競爭尤為激烈。18%年,沙俄以乾涉日本退還遼東半島有功為由,與清廷簽訂《中俄密約》,取得了在中國東北修築和經營中東鐵路的特權。1898年,又強行租借了旅大,從而將整個東北置於其勢力範圍之下。甲午戰後,日本也將其侵略魔爪伸入東北地區。
1904年(光緒三十年),日俄兩國為爭奪東北,大打出手,結果日本和俄國劃分了各自在東北的勢力範圍。自此,東北邊疆危機日益加深。造成以上一系列邊疆危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諸如政權腐敗、經濟衰退、軍備廢弛、外交軟弱、統治者昏聵無能等,“但沒有及時向邊疆移民,改變這些地方人口過於稀少的狀況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非努力移民,前往實邊,不足以鞏固國防”。
大片領土的喪失和日益加劇的邊疆危機給清朝統治者以極大的震動,標誌著清中期以來實行的虛邊和封禁政策遭到了徹底的失敗。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清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東北邊疆政策和東北移民問題。清政府開始認識到,“有邊無防的'虛邊'政策後患無窮,腹地'人滿'亦為動亂之源”,因此,“要擺脫邊疆危機,抵禦外敵入侵”,移民實邊急不可緩。
為此,清政府決定開禁放墾,以達到移民實邊、抵禦列強和依靠民墾收入渡過財政難關並緩解內地人口壓力的目的。這樣,移民實邊終於作為虛邊、封禁政策的對立面而出現了。清末對東北的開禁放墾,經歷了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從大部開放、局部封禁到走向全面的開放。大體說來,從I860年到1903年為局部開禁時期;1904年至1911年清王朝覆亡為全面開放時期。


Microsoft Word - 台灣客家人.docx (midi.twmail.net)

2021-03-18_1001142021-03-18_100235

Microsoft Word - 台灣客家人.docx (midi.twmail.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