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愛,精進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處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對宋勾踐說的一句話。這句話也成為了兩千多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座右銘,也寄托了人格的象征。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創作年代
戰國
作品出處
《孟子》
孟子對宋勾踐說的一句話。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謂宋勾踐①曰:“子好遊②乎?吾語子遊:人知之,亦囂囂③;人不知,亦囂囂。”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④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⑤,達則兼善天下⑥。”
注解
①宋勾踐:人名,姓宋,名勾踐,生平不詳。
②遊;指遊說。
③囂囂:安詳自得的樣子。
④得己:即自得。
⑤獨善其身:獨指唯獨;善指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在污濁的環境中能不受幹擾地堅持自己的美好品格。
⑥兼善天下:使天下人都得到好處。兼善,使大家都有好處,後人改“兼善”為“兼濟”。
譯文
孟子對宋勾踐說:“你喜歡遊說各國的君主嗎?我告訴你遊說的態度:別人理解也安詳自得;別人不理解也安詳自得。”
宋勾踐問:“怎樣才能做到安詳自得呢?”
孟子說:“尊崇道德,喜愛仁義,就可以安詳自得了。所以士人窮困時不失去仁義;顯達時不背離道德。窮困時不失去仁義,所以安詳自得;顯達時不背離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時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時修養自身以顯現于世。窮困時獨善其身,顯達時兼善天下。
寓意
窮達都是身外事,隻有道義都是根本。所以能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至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則與孔子所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一樣,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座右銘,成為最強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對他人,也對這個世界,更對自身。
當你窮困不得志時,它以“獨善其身”的清高撫慰著你那一顆失落的心;當你飛黃騰達有時機時,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著堅實的心理基礎。因此,無論你窮與達,它都是一劑絕對見效的心理良葯,是知識分子戰無不勝的思想武器與法寶。    
歷史出處
《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原來說的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後人改“兼善”為“兼濟”。
《孟子》是中國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記錄了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記錄並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為“四書”之一。
作者介紹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