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 (選仙錢) 
本詞條缺少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宋代,在文人雅士中非常流行用花錢博戲,這種花錢一種名為“打馬錢”,另一種名為“選仙錢”。宋代王珪在《宮詞》中寫道:“盡日閒窗賭選仙,小娃爭覓到盆錢。上籌得佔蓬萊島,一擲乘鸞出洞天。”詩中描繪的就是這種流溢出仙界浪漫與詩意美感的遊戲“選仙”。
中文名 花錢 類 別 選仙錢
“選仙錢”為一套,有詩仙、酒仙、琴仙、棋仙、散仙、王母、雙成、曼倩、壺中仙、拔宅仙、龜鶴仙等十餘種。有方形與圓形兩類,圓形又分方孔、無孔兩種。“選仙錢”一面是仙家人物,一面是五言詩句,其中還蘊含著一段歷史典故或者故事傳說。像“琴仙錢”一面就是俞伯牙彈琴,一面則是“膝上按焦桐,宵分一曲終,知音有誰是,明月與清風”的伯牙與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藏品編輯
我收藏的這一枚“選仙錢”是無孔圓形的“棋(碁)仙錢”。正面是兩棋仙對弈圖:兩位仙家長袍綰巾坐於棋盤兩側,右側仙家持子懸空,左側仙家抱膝注目,畫面動靜相諧,惟妙惟肖。背面則為南宋理學家朱熹的五言詩《爛柯山》:“局上閒爭戰,人間任是非。空交採樵客,柯亂不知歸。”講的是王質誤入仙境的故事。
據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註》中記載:晉時有一叫王質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見二童子下圍棋,便坐於一旁觀看。童子給他棗核狀的東西,吃下便不覺飢餓。等一局棋觀完,王質發現自己的斧柄竟然爛了。等他回到村里,家鄉已經大變樣,村中也無人認得他,自己所說之事已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這才恍然大悟是自己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間百年。


選仙
古代一種賭錢之戲
出處:宋王珪《宮詞》之八一:“盡日閒窗賭選仙,小娃爭覓到盆錢。上籌得佔蓬萊島,一擲乘鸞出洞天。”亦稱“ 選仙圖”。清西厓《談徵·事部·選仙圖》:“今俗集古仙人作圖為賭錢之戲,用骰子比色,先為散仙,次升上洞,以漸而至蓬萊、大羅等,列則眾仙慶賀……此戲宋時已有。


正面一象徵住宅的房子,從房子裡湧出一片雲,上立一得道仙人,回眸顧盼,似為[ 拔宅上三清;背面詩文:[ 一夕玉皇詔,為君功行成。分明五雲裡,拔宅上三清。選仙錢是我國古代花錢的一大品類,是宋代的一種博戲工具,當時行於宮中和仕林,閨閣中亦為之


“醉仙”選仙詩文錢牌


宋“壺中仙”選仙錢牌


--------------
“散仙”選仙詩文錢牌


宋“地仙”選仙錢牌


選仙錢是中國花錢的一大品類,系宋代的一種博戲工具,當時流行於宮中和仕林, 閨閣中亦有為之。北宋慶曆、元豐間詩人王珪(1019~1085)在《宮詞》中如此描述宋人遊玩選仙博戲的情景:“盡日閒窗賭選仙, 小娃爭覓到盆錢。上籌須佔蓬萊島, 一擲乘鸞出洞天。”
選仙錢是以傳說中的神仙形像作為錢面文飾圖案,背鑄有一首相應的五言詩句,圖文並茂,流溢出諸仙的脫俗靈幻和詩詞的浪漫意境。其材質目前所見皆為青銅,形狀有圓牌形、方牌形或外圓內方的錢形,個別圓牌和方牌形有上方帶掛環的,有人認為帶掛者年代稍晚。圓形選仙錢仙名與人物圖同在一面,方形選仙錢仙名與五言詩同在一面。
目前所見選仙錢的仙種,大約有十三、四種,無論哪種形狀,均十幾枚一套,它們的詩文分別如下:
選仙錢
王母:為種蟠桃樹,千年一顆(?)生,是誰來竊去,唯問董雙成。
選仙錢
曼倩:青瑣窗中客,才稱世所高,如何向仙苑,三度竊蟠桃。
選仙錢
雙成:綽約去尋真,仙源萬木春,如尋竊桃客,定是滑稽人。
選仙錢
琴仙:膝上按焦桐,宵分一曲終,知音有誰是,明月與清風。
選仙錢
棋仙:局上閒爭戰,人間任是非,空交採樵客,柯爛不知歸。
選仙錢
詩仙:價重篇篇玉,聲傳字字金,江山為我助,無日不高吟。
選仙錢
酒仙:山中徒命侶,河朔漫飛觴,直把千鍾酒,今宵醉一場。
選仙錢
醉仙:山中徒命侶,河朔漫飛觴,直把千鍾酒,今宵醉一場。
 選仙錢
散仙:塵分不我留,身計白雲浮,欲問真游處,三山與十洲。
選仙錢
壺中仙:有時壺內去,去即一千年,榮辱悲歡外,須知別有天。
選仙錢
拔宅仙:塵世紛華遠,丹台姓字新,只應功行滿,歸作玉皇臣。
逸仙:或入長安市,閒眠賣酒家,夜來矜巧術,開盡鶴林花。(暫無圖)
龜鶴仙:龜鳴鶴喘息,龜鶴兩長生,洞府相隨去,丹青畫不成。(暫無圖)
注:所有的錢都不是俺的。圖片取自古泉園地網。
每一枚選仙錢都包含著一個美妙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或是神話傳說,或是真人演繹,真幻結合更使其飽含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如:“王母”、“曼倩”和“雙成”錢上的圖文源自“東方朔偷桃”的傳說。西王母是今天家喻戶曉的人物。在人們心目中, 她是天上地下首屈一指的女界尊神, 不僅容顏絕世, 且法力無邊。她衣飾華麗飄逸, 飲食精美豐贍, 坐的雲軺, 使的青鳥, 出入有無數的仙女簇擁, 仙音繚繞、光霞滿天。
張華《博物誌》卷八雲:漢武帝好仙道, 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 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 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 南面東向, 頭上戴七種, 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青鳥, 如烏大, 使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 王母索七桃, 大如彈丸, 以五枚與帝, 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 母曰: “取此核將何為?”帝曰: “此桃甘美, 欲種之。”母笑曰: “此桃三千年一生實。”唯帝與母對坐, 其從者皆不得進。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馬牖中窺母, 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牖小兒, 嘗三來盜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謂方朔神仙也。
東方朔(公元前154~前93),西漢辭賦家,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人。武帝即位,徵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以詼諧滑稽著稱,深得武帝寵信。魏、晉以後被文人、方士們附會成神仙。《博物誌》所書東方朔偷桃的故事情節,看似貶,實是褒,三次偷桃,暗示東方朔非凡夫俗子,已近萬歲矣。
董雙成是王母身邊的侍女,《漢武內傳》在王母與武帝進膳一節中描寫:“王母乃命侍女王子登彈八瑯之璈,又命侍女董雙成吹雲和之笙,又命侍女石公子擊昆庭之鐘,又命侍女許飛瓊鼓震靈之簧,侍女阮凌華拊五靈之石,侍女范成君擊洞庭之磬,侍女段安香作九天之鈞。於是眾聲澈朗,靈音駭空。” 中國道教史上現存最早的一部女仙集傳,是唐末道士杜光庭的《墉城集仙錄》。在杜光庭筆下,有一些夠不上女仙等級的女仙侍女:如王子登、董雙成、石公子等,杜光庭在《墉城集仙錄》中只敘及她們是侍女,對於其生平事蹟隻字不提。但後來有關雙成的詩句卻不鮮見,如:項斯《送宮人入道》:“願隨仙女董雙成, 王母前頭結伴行。” 曹唐小遊仙詩有:“笑擎雲液紫瑤觥,共請雲和碧玉笙。花下偶然吹一曲,人間因識董雙成。”
選仙錢_天天過年1970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5b9c70100a9sw.html


選仙錢是中國花錢的一大品類,是宋代的一種博戲工具,當時流行於宮中和仕林,閨閣中亦為之。常見的選仙錢有詩仙、醉仙(伴飲)、琴仙、棋仙、龜鶴仙、酒仙、壺中仙、拔宅仙、散仙、逸仙、王母、雙成、曼倩(十分曼倩)等各品,背銘五言絕句。
選仙
選仙,是宋代一種賭錢之戲,亦稱“ 選仙圖”。我們來看看宋人是如何評說的:
宋王圭《宮詞》之八一:
盡日閒窗賭選仙,小娃爭覓到盆錢。上籌得佔蓬萊島,一擲乘鸞出洞天。
宋蘇軾《蘇幕遮(詠選仙圖)》:
暑籠晴,風解慍。雨後余清,暗襲衣裾潤。一局選仙逃暑困。笑指尊前、誰向青霄近。
整金盆,輪玉筍。鳳駕鸞車,誰敢爭先進。重五休言升最緊。縱有碧油,到了輸堂印。
選仙是如何博弈的?為何稱之為選仙錢?《古泉匯》(清代著名古物鑑藏家、古錢幣學家李佐賢的大作)予以說明:“此乃選仙錢,非錢也,考天香樓偶得今人集,古仙作圖為博戲,用骰子比色先為散仙,次升上洞,漸至蓬萊大羅等。列則眾仙慶賀,比色時重俳,四為德,六與三為才,五與二為功、最下者麼為過,有過者謫作'採樵思',凡遇德復位。此戲北宋已有之。王珪宮詞云:晝日閒窗賭選仙,即謂此也。然則此品乃賭具樗蒲、雙陸之類也。但具錢形故亦謂之錢。”(樗蒲:古代一種博戲,後世亦以指賭博。雙陸:古代博戲用具,同時也是一種棋盤遊戲。)
可見,宋代文人墨客、閨蜜好友等將選仙錢作博戲,吟詩誦詞、奕棋彈琴、飲酒娛樂,非常流行。每枚選仙錢都有一則美妙動人的故事,或是神話傳說,或是真人演繹,充滿了神秘感和吸引力,深受人們喜愛。本文擬賞析其中一仙:拔宅仙。
拔宅仙
拔宅,古代傳說修道的人全家同昇仙界,亦曰拔宅上升。《太平廣記》卷十四引《十二真君傳·許真君》:"真君以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於洪州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選仙錢拔宅仙表現的就是這個典故。
圖1 拔宅仙(圓形方穿)作者藏品
如圖1所示為圓形方穿選仙錢拔宅仙。正面穿上方,如日中天,陽光明媚,祥雲環繞;穿右邊有一象徵住宅的房子,從房子中湧出一股雲到穿左邊,上立一得道仙人,回眸顧盼,得道仙人與住宅一道徐徐上升,似為“拔宅上三清”。背面的詩文為:一夕玉皇詔,為君功行成。分明五云裡,拔宅上三清。
選仙錢拔宅仙的版別較多,形制有圓形和方形(方形掛牌),描寫的詩句亦有不同。
圖2 拔宅仙(方形掛牌)作者藏品
如圖2所示為方形雙孔掛牌選仙錢拔宅仙。正面為一得道仙人(拔宅仙)拔宅上升的狀態。背面上方的文字為:拔宅仙,下方為詩句:塵世紛華遠,丹台姓字新,只應功行滿,歸作玉皇臣。
許真君
許真君拔宅上升,惟車轂錦帳墮故宅。(《太平廣記》卷十四《許真君》引《十二真君傳》)
圖3 許遜(239年-374年),字敬之,江西南昌縣(今屬江西)長定鄉益塘坡人,祖籍汝南(今河南許昌),其父許肅於東漢末年率家避戰亂遷居南昌,吳赤烏二年(239)許遜出生於南昌縣益塘坡(今麻丘鄉)。晉代著名道士,道教淨明派祖師,尊稱許天師。道教尊為許真君,在道教流派中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
許遜負薪養母,與寡嫂共桑田,他將好田讓給寡嫂,而自己耕作荒田。後來,許遜學道,20歲舉為孝廉,晉太康元年(280)42歲出任旌陽令,他週窮救急,運用道術為民服務。數年之後,許遜因感世道衰落,辭去縣令之職,到了豫章(今南昌)附近的逍遙山,修道煉丹,著書立說,創"太上靈寶淨明法"。跟隨他的人很多。
東晉時期道教盛行,很多人找名師傳道修煉,煉製丹藥。當時,江西一帶大蛇蛟龍出入,百姓深受其害。許遜與弟子殺蛇、斬蛟,消除水患,斬妖除魔,廣受百姓讚賞和尊崇。
經過多年修行,傳說到了晉朝寧康二年(公元374年)八月一日午時,許遜在洪州西山服用丹藥,然後讓全家人都服藥,於是全家42口人"舉家拔宅仙去"。除全家42口之外,連房子、鸚鵡和狗也一同飛升。只有一個錦帷,據說是許真君事先說好要捨給黃堂觀的,因此昇仙後錦帷又從天而降,在宅子的舊址盤旋了三天,才又重新升天。於是人們在許宅故址建了一座“遊帷觀”,在他居住地西山建起許仙祠,在南昌鐵柱宮建旌陽祠,以祭祀許真君。
拔宅上升的典故不僅僅是許遜,早在東漢王充的《論衡·道虛》中就有記載:“儒書言: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並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此言仙藥有餘,犬雞食之,並隨王而升天也。”此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唐宋以來,許多得道成仙之人,都與所居住宅一起升上仙境。如唐高宗時的何寶懷、王仙柯都是成仙后舉宅飛升的。唐時陝西富平田真人,據傳也是連同住宅一起飛升的。後人在他修仙處立碑“田真人拔宅處”。到北宋末年,也有昇仙拔宅的記錄,如政和年間的秦志通、李志亨、王溫等。真可謂是一人得道,不單雞犬升天,連住宅也跟沾光。


花錢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A%B1%E9%8C%A2


神怪人物題材乃宋遼金花錢家族中重要而絢爛的一支。神怪類別的花錢巨品,主要集中在宋明之間,跟彼時風俗轉折大有關係。宋明之前,世人非常認真地對待神怪世界,神怪體系是世俗嚴肅信仰的主體。宋代之後,神怪逐漸世俗化,到明代,三教合一為大觀。而清代神怪的地位,已經淪落為福祿壽三星之類的生活鄉愿,已不復有尊崇的含義,也不再有工匠花大精力、大心血戮力為之的宗教精品出現。所以,從精品角度來講,我們談及的神怪人物花錢,主要集中在宋明一段,而且在那之前,花錢存世不多且歧義紛紜。用宋明的社會信仰與民俗來詮釋神怪人物花錢之主體,庶幾近之。
玄武信仰 道教的玄武信仰是宋明之際最主流、最廣泛的信仰,這在神怪人物花錢上也表現得十分顯著在宋明乃至清代,玄武題材在整個神怪人物花錢中所佔比例非常突出,至少佔10%。這個題材長盛不衰的原因很簡單宋、金、西夏、元、明代的統治者都用政權的名義推崇玄武信仰,或者說,他們在用神靈輔佐國家政權的時候,都選擇了玄武。宋朝是因為要派玄武去鎮壓北方的邊患,以此激勵自己,而女真、蒙元政權則認為自己是北方運命所在,所以也要依賴玄武。明代就更加直接,永樂帝朱棣身為燕王起兵成功,自然十分感謝燕邸所在的北方大神的護佑。於是,道教輝煌的武當山誕生了,玄武崇拜也被繼續推向高潮。
宋金玄武福神錢
宋金玄武福神錢
二郎神 二郎神在唐代就已經流行,五代(蜀)、宋遂列入祀典。宋代以來二郎神信仰大盛,封號不絕,民間祭祀也是香火旺盛,成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二郎神在宋代是個複雜的歷史難題,因為其人物形象竟然有五六個。其實民間並不認真考究到底誰才是二郎神的原身,他們只需要知道二郎靈驗就行。
宋代的二郎神花錢題材很多,有狩獵題材的,有帶弓箭與哮天犬的,有帶隨從斬孽龍的,符合二郎所貢獻的種種要素。宋徽宗時封二郎為真君,其傾向為以趙昱為主幹的形象。《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記載:「清源妙道真君,姓趙名昱,從道士李珏隱青城山。」「郡左有冷源二,河內有犍為老蛟,春夏為害趙昱持刀入水,有頃,其水赤,石崖崩,吼如雷。昱右手持刃,左手持蛟首,奮波而出。時有佐昱入水者七人,即七聖是也。公斬蛟時年二十六歲。隋末天下大亂,棄官隱去,不知所終。後因嘉州江水漲溢,蜀人見青霧中白馬引數人鷹犬彈弓獵者,波面而過,乃昱也。民感其德,立廟於灌江口,奉祀焉,俗曰灌口二郎。太宗封為神勇大將軍。明皇幸蜀,加封赤城王。宋真宗朝,益州大亂,帝遣張乖崖入蜀治之。公詣祠下,求助於神,果靈驗,奏請於朝,追尊聖號曰清源妙道真君。」
二郎與玄武題材在宋代花錢中普遍存在,這不是出於偶然,而是由於這兩者都具備驅邪降魔的能力。二郎降魔搜山的題材更是普遍存在於宋、元、明的繪畫作品中,可為佐證。
宋金二郎巡山狩獵錢
宋金二郎巡山狩獵錢(背面)
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是密教五大明王之一,又稱不動金剛明王、不動尊、無動尊、無動尊菩薩,密號常住金剛。此尊有多種法相,隨緣示現,或兩臂一首,或多臂一首,常住火生三昧,焚燒門外障難穢垢,摧滅一切魔軍冤敵,有隨從二童子——矜羯羅與制吒迦。此尊能使人延壽,免夭折、大疫病及大厄大難。通過密教傳播,印、中、韓、日均見供奉。明王的特點一般就是作忿怒相,面目猙獰可怖。據說諸佛為慈憐眾生,對順者以順而勸,對逆者以逆而制。顯忿怒畏怖之形,是為降伏眾魔以及眾生因無明而引起的貪、嗔、痴所謂三等魔障。沉溺於魔障中的眾生,一旦現此忿怒畏怖之相,猶如當頭棒喝,使之猛然驚醒,摧破三毒,從而使之獲得解脫。明王的「明」字是光明之意,以智慧而明,以智慧摧破眾生的煩惱業障之主,所以稱為明王。
花錢中的明王,頭髮作熊熊火焰狀,是憤怒的象徵,呲牙裂嘴,形狀可畏,身體赤裸腹鼓,對面兩人,頭後頭上裝飾是蛇頭蛇身形狀。用蛇作裝飾者的下跪,是表示明王對蛇王(梵語名Nagarājā,佛經中多譯成「龍王」)的降伏。此明王一手高舉金剛劍,一手持索作印,劍與索表示降伏一切邪魔,引導迷妄眾生歸入佛法正途之意。其印又稱「恐怖印」,此手印可調伏「四魔」,產生治罪四力。他是奉密教教主大日如來教令而示現的忿怒身,所以密教將他作為大日如來的教令輪身。
宋代:為花錢井噴奠基
在宋代,由於皇帝偏好倡導道教,也不排斥佛教,所以社會宗教生活豐富。市民社會的繁榮,民眾對精神生活衍生物需求的增加,使花錢品種極大地豐富起來,神怪品種層出不窮,多見的有玄武二郎系列(玄武有單列,二郎少獨處)、張天師、鍾馗(持宋式刀,多見於本命星官系列中)、關王、九曜、揭缽等題材盛行,與該時期畫史記載吻合。本命星官與生肖題材廣泛,契合市民社會個人需求勃興的消費形態。廟宇在當時緊密地與市民生活掛鈎(廟宇經濟、廟會、道場、研磨穀物設備租賃等),至於在宗教類花錢的流通中,廟宇是否承擔了加持後的流通供給職能,目前沒有確切的佐證。
宋代還流行一種受生錢(壽生錢),彼時宗教宣揚人出生時曾向冥司借貸祿庫受生錢,出生後要設道場歸還。宋代的受生錢十二枚一套,一面記錄多少貫,分數第幾庫,另一面則是人物宋代花錢中,博弈器具也是一個重要門類,主要是馬錢與象棋子。棋史學界一致認為象棋在北宋晚期定型,市民社會選擇了象棋,壓倒了傳統的圍棋。南宋紹興年間,洪遵在《譜雙·自序》中道:「然弈棋、象戲,家澈戶曉。」在南宋,棋具已經成為熱門商品,《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載了杭州商品有打馬、象棋兩用盤,李清照所著的《打馬圖經》里也收錄了打馬、象棋兩用棋盤。
宋代象棋具中的銅質棋子,各地多有出土,伴生其他物件,有助斷代。出土的象棋子類型大致分屬開封、安義、江油三個系統,主要是對應的圖形有差別,比如有的「士」為穿裙子的女侍官打扮,有的是戎裝武士等。開封出土的象棋子,為崇寧間物,直徑在31毫米至11毫米間不等,棋子一面漢字,一面圖形,有的正反兩面都是漢字,文字寫法與宋陳元靚《事林廣記》所錄棋譜一致:即有將無帥、有象無相、有砲無炮、有卒無兵。
中國國家博物館保藏了四副北宋銅質象棋(北京地區徵集),每副各有三十二枚棋子,與現代象棋一致,其中一枚「將」子大於其他子。北宋末年以後的象棋子,再未有大小之別。但從北宋時傳入朝鮮的高麗古象棋局,棋子大小不一,也是「將」大於其他子,可作參照。南宋後銅棋子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明清兩代都有作為遊樂仿造的銅棋子出現(參見《古代中國象棋棋具》張超英著,百家出版社)。
宋時期關王錢
宋時期鬼王錢
打馬是盛行於宋元兩代的賭博遊戲,兩宋最為流行,陸遊詩云:「冷落鞦韆伴侶,闌珊打馬心情。」當時古人以打馬為賭博,一貼多少錢臨時決定,最後按所得貼算錢。元代散曲中經常提到此遊戲,入明後,打馬仍流行於南方,而北方對此遊戲的態度比較冷落。明代中葉,南方有「走馬」遊戲,據說與打馬有關,清代張德瀛《詞征》中說:「其制略與宋異,今俱廢矣。」
著名詞人李清照在《打馬圖經》中介紹了「依經馬」的玩法,基本形態是大家輪流投擲骰子,棋盤為打馬圖,棋子則是後代的「馬錢」。馬錢圖形為名將、名馬系列,為花錢收藏者所喜歡,藏家多有以「馬王」稱道者。
宋代還流行選仙錢,圓形、方形都有,有穿、無穿皆備,其主題有詩仙、棋仙、琴仙、壺中仙、拔宅仙、王母、曼倩、雙成等名目,背面配有相應的五言絕句。選仙錢應是當時的一種遊戲子,據記載,宋代存在一種遊戲,以神仙品位(選仙圖)、朝廷官職(百官鐸、選官圖),或名山大川為名目,以擲色子為準,依次行進,這種遊戲在唐代就已經出現,當時稱「彩選」,清代名目更多。據清代趙翼《陔余叢考》介紹:「宋時有『選仙圖』,亦用骰子比色,先為散仙,次升上洞,以漸至蓬萊、大羅等列仙。其比色之法,首重緋四,次六與三,最下者么。凡有過失者,謫作采樵、思凡之人,遇勝色仍復位。」
1994年,洛陽老城區房管局建築工地35號墓中出土銅錢多枚,計有北宋真書皇宋通寶、篆書政和通寶小平錢各1枚,金真書大定通寶6枚,花錢6枚,花錢中包括曼倩選仙錢牌1枚。曼倩選仙錢牌的出現年代當不晚於大定通寶之鑄行年,即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也就是南宋孝宗淳熙五年。根據史料記載和實物出土,選仙錢流行於宋代是可以肯定的,但同時期的升官戲等載體未見,選仙遊戲後世也存在,但是後代少見選仙牌錢的存在。
宋代選仙「曼倩」錢方牌
宋代選仙「曼倩」錢方牌(背面)
考量兩宋博弈流行的社會背景,在市民社會繁榮,商品經濟發達的背景下,社會慾望膨脹,賭博活動起了呼應與慰藉的作用。宋代的「彩選」賭博中,博者在一張列有各種仙位、官職的紙或棋盤上擲骰,博前各出相同的銀兩作為賭資,每人根據自己所擲出彩數的貴賤,來決定升黜賞罰,升黜在一擲之間,勝負在彈指一刻,最先達標者為贏家。宋王珪有詩云:「盡日閒窗賭選仙,小娃爭覓倒盆錢。上籌得占蓬萊島,一擲乘鸞出洞天。」對這種現象,李清照甚至說「誰能致千里,但願將相過淮水。」這就是以打馬賭博來慰藉偏安國民的文化道德焦慮了。元末明初時,楊維楨對此種博戲的骰彩重新立譜,撰有《除紅譜》一書。
宋代鏤空花錢大行其道,雙龍品種為最豐富,但雙龍形態多為遼金特徵。鏤空花錢中也可見到花卉和雙魚形態的多樣性,雙魚主題多見於同時期的金代銅鏡子、宋代瓷器,這並非偶然,也許彼時的雙魚也好,回鹿也罷,只是一種「風和魚在藻,草花鹿歌苹」的泛歌德粉本,亦未可知。此外,還存世不少婦人持叉叉魚形象的鏤空花錢,這與東北遼金同主題銅人立件意氣相通,可見為東北漁獵文化的文化表達。另有孝義題材(一錢四組)鏤空花錢出現。
宋代打制金銀冥錢的存在也值得關注,此類應源於漢代以金器求長生的觀念,從那時起以金銀做冥錢的風俗一直沒有消失。據資料載,五代周世宗死後發喪用紙做金銀錢,分別叫「泉台上寶」「冥游亞寶」;杭州錢鏐之父錢寬、母水邱氏、子錢元瓘及錢元瓘次妃吳漢月墓等七座墓葬中發現了數十枚鎏金銀質「開元通寶」,應是冥錢性質;南宋四川省華鎣安丙家族墓地出土過「天下太平」金幣,同時發掘出了二三百個嘉定元寶折十錢,系純金鑄就,為冥錢無疑;元代廟宇中常有用作供奉的金銀錢,一般藏在佛像的肚子裏或懸掛在佛龕的旁邊;明代用作殉葬的金銀錢也時有出土,江西省南城縣廟口明墓中出土金錢6枚,各重22.6克,正面有小段金絲焊成八卦圖象;南京曾出土冥銀錢87枚,部分錢文有「明道」字樣,表明了此傳統的延續性。
金銀錢也有其他類別,唐代資料說,宮女嬪妃「每至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金錢為戲。」宋代也存在以金銀幣為節慶助興、婚嫁生子、釋道功德與取信憑證用途者。《長編》就記載稱,「宋真宗於天僖三年召集道釋一萬三,會於天安殿」,「親臨視,以藥銀鑄大錢面賜之」。但存世實物難以佐證。
宋式刀鍾馗錢
宋式刀鍾馗錢(背面)
遼金:花錢審美多樣
遼代的花錢粗獷奇崛,讓人激賞不已,典型的有千秋萬歲系列(光背、背星、背月者居多,背龍鳳者罕見,大型背嬰戲者,大氣罕見,實屬珍品),朝陽北塔曾經出土兩枚千秋萬歲花錢。另傳遼帝曾鑄造千秋萬歲錢以為紀念幣,但只是推測,沒有佐證,宋代洪遵《泉志》說:「李孝美曰:此錢徑三分,文曰『千秋萬歲』,今甚易得,蓋常歲虜使入貢,人多博易得耳。」只說明此錢系契丹使臣的貢物,人們大多可通過物換物的方式得到,有人則認為是行用錢。
遼代皇帝萬歲系列也是一大特色,曾見有四眼「皇帝萬歲」,應是帽飾,金代元好問《續夷堅志神宵丹寶》中記載,有宣和方士,燒水銀為黃金,鑄為錢,錢歸內府,海陵王以賜幸臣,得者以為帽環,可見遼金風俗。
遼代另有大量九子母錢存世,一面是九子母與九子,一面為十二生肖,厚重奇特,還有一種宗教人物供養大錢,背面也是十二生肖,正面為上下主尊與左右侍從,可能是西王母、東王公主題。
另有遼代馴獅錢,圖形粗曠,較為少見,在銅鏡中有同題者。同時期,遼代「家國永安」文字錢,其主題在其他器物上也常見,應是同時流行題材。遼代還有「天朝萬順」(契丹字,背面小字至今未能辨認)銀錢,應算是遼代花錢中的珍品。
遼大型胡主宴樂圖光背錢
遼龜齡鶴壽背雙龍搶珠錢
遼龜齡鶴壽背雙龍搶珠錢(背面)
金代花錢則呈現俊美舒朗的美學特徵。女真入主中原,掌握了北宋的鑄造技術,並以中華文化傳統繼承者自居,金代崇尚儒學,又加以北方半遊牧、半漁獵民族的豪氣,使金代花錢呈現出一種開闊的生氣。一般金錢,據說多有闊緣,決穿等風格偏好,內容上多為星官、玄武、道尊松下童子等道教題材。玄武披甲錢有多個品種,如對面俯首者為侍從而非敵手,則邏輯上俯首武將之貂尾裝飾者,可能為金代花錢;而俯首者交腳幞頭打扮者,則可能是宋代花錢,也可能是金代花錢(因為宋金都有交腳幞頭的戎裝習慣)。松下童子題材中,道尊左衽者為明確的金代產物。金代以儒教聞名,史稱「金因儒亡」,從金代花錢中也能窺見其上承北宋道統的日常生活的藝術表達。
當時還有天下太平嬰戲專題,十分可愛,多見四孩持兵器或樂器作舞蹈狀,天下太平有篆書,行書,楷書幾種,應是天下太平、四海(孩)昇平一類主題。
另有一種鐘形銅牌,內容多為南極仙翁、供養童子與祝壽字句,十分别致,就侈口為鐘形這個特徵看,屬於金代大定之後流行的品種。有一類大型松下童子花錢,存世頗多,風格秀麗,不免拘謹,與常見神怪不同,業界傾向認為是南宋錢,南宋花錢中也有宮錢性質的銀質祝壽小錢。
金代松下童子背十二生肖錢
金代松下童子背十二生肖錢
宋金玄武背十二生肖錢
宋金天師斬鬼背十二生肖錢
市場行情穩中有升
花錢的拍賣行情一直比較錯綜複雜,因為其中包含一定的鎮庫錢、宮錢,而這兩者往往與傳統的錢幣市場緊密相關。2013年的一次拍賣打破了市場的寧靜,北京藏家的一枚鎦金遼代人物宮錢以150萬元的價格成交。大家當時都有點兒懵了,面對這樣的超出想像的價格不知所措,因為在一般的行內人看來,這枚錢雖然屬於精品,但未必是絕品。這個價格引起花錢收藏市場的一陣騷動是很自然的,以前被別人羨慕解套的,現在成了大家惋惜的對象。
在2008年11月嘉德的一場錢幣拍賣中,「皇帝萬歲背牡丹花卉大型花錢」的成交價為20160元,人物鶴龜大型花錢的成交價為44800元。當場花錢的最高成交紀錄出自一枚元代的帶紀文神怪人物錢——太陰神咒背神仙人物大型花錢,估價為1.5萬-2萬元,最後的成交價是78400元,據說拿下的是行里的實力買家。筆者當時聽說的時候覺得很驚訝,這個價格超過了預判,說明花錢市場在前幾年多少有些泡沫的情況下,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交易非但不慘澹,反倒有走向強勁的勢頭。
皇帝萬歲背牡丹花卉大型花錢
太陰神咒背神仙人物大型花錢
近年來,隨着蘇爐等花錢細分概念的發展,不少清代花錢價格堅挺,而宋遼金神怪題材仍是花錢堅強的審美中堅,其好品的價格從來沒有疲軟過。
花錢,在宋遼金絢爛綻放 -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zh-mo/history/qq2qqpb.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