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刀/六字刀為中國最早的紀念幣一枚六字齊刀,成交價竟達一百萬零八千元人民幣/姜太公封齊地時公元前386年,鑄六字刀紀念幣以示造邦或建邦-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說當時是一種紀念幣,傳世極少,非常珍貴/齊國貨幣以刀幣為主/四字刀和五字刀為姜姓齊國(公元前386年以前)時期的鑄幣/莒邦大刀存世更為罕見,迄今隻見三枚半/刀幣、布幣與孔方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YiTr2p
--------------------------------
空首布由商至戰國流通千年+燕地刀幣流通千年以上

五銖錢是中國古代使用最久最成功的錢幣,五銖錢使用長達700多年  https://tinyurl.com/y3ne62ho



我國歷史貨幣中還有一種刀形幣,後世稱為“刀幣”。
    春秋時期,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齊國,得漁鹽之利,出現了商品交流的繁榮景象。伴隨著經濟往來的不斷發展,齊國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鑄行了一種形狀像刀削(青銅刀)的青銅鑄幣,稱之為“刀幣”。“刀幣”最初是在齊國行用,到了戰國時期在燕趙等地也與“布幣”並行流通。它是由手工業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變過來的。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像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厘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۰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齊刀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並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 “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厘米,寬2.87厘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厘米,最寬2.8-3厘米,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厘米,最寬2.8-2.9厘米,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厘米,寬2.6-2.9厘米,重42.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厘米,寬2.6-2.9厘米,重40.8-50.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幣,其特徵是刀幣的外緣不斷,幣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說當時是一種紀念幣,傳世極少,非常珍貴。公元前378-324年之間,也就是在齊威王到齊宣王時代,齊國以齊法化統一了各種刀幣。
尖首刀
    刀幣進入了春秋戰國之際,擴大了它的範圍。首先在燕國境內出現了“尖首刀”(包括“針首刀”)。燕出現刀幣形式​​應是受齊國的影響。燕昭王頗能接納人才,在位時開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漁陽、遼西、遼東諸郡。燕國鑄有“針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針首刀(刀首呈尖刺狀)刀身與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長,刀柄有直紋,正面兩條、背面一條,銅質不精,製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簡單或無文,主要流通於長城內外,故又稱“匈奴刀”。“匈奴刀”在日偽時期曾出土於承德、張家口一帶,被日本人所得,現在多藏於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銳角)刀身通長15-18厘米,寬約1.8-2.6厘米,重約15-16克。其形制與齊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極薄,刀背極厚,但都因刀刃上端顯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紋,一端有刀環。先是兩面都無字,後來多數僅單面有字,以單字為多。“尖首刀”過去知道多出於河間、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國以來,1974年遼寧省凌源縣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隊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幣銘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東臨淄原齊國之故城西東石橋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現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軍營出土一批“尖首刀”計1845枚,最寬1.8-2.2厘米,銘文有:大、吉、陽、日、行、丙、上、古、矢等130餘枚;1979年戰國中山靈壽城遺址勘查,在早於城址的春秋至戰國早期遺址的文化層內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緣隆起,斷於柄處,柄有兩道脊線,個別為一道脊線,不伸入刀面柄首為圓環形,其銘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雲等,其背平素,刀長約16.2-17.4厘米,刀首寬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據地層判斷,“尖首刀”幣要早於城內發現的其它刀幣,而尖首刀單獨出土,並無其它刀幣混雜在一起的現象,因此,“尖首刀”比較中山國的刀要早些。從各地出土的尖首刀來看“尖首刀”與“燕刀”的關係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終改變了形制,刀尖縮成斜坡狀,面文鑄有一個“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國政府鑄行的“法化”,而是燕國境內一些地方民族為商業需要而鑄行的貨幣。晚期“尖首刀”上出現明字,是明刀的先導。
燕明刀
    燕國的主要刀幣是“明刀”,由於在這種幣面上鑄有一個“0D”字符號,此字的形態變化很大,對於它的解釋,諸家各異,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稱“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或符號,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標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它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於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幣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後,燕昭王復國後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一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厘米,寬約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保定、遼寧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狀態分為“圓折刀”與“磬折刀”兩種。
    “圓折刀”一般說來是一種體形較大的刀,長約12.8-13.5厘米,寬1.6-1.9厘米,重約14克。其型式與“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紋有一個“燕”字,背文分別有左、右、內、外、中,並配以其他文字,這可能是紀範文。刀身與刀柄連接處呈圓形。背文比較複雜,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
    “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厘米,寬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僅重1.4克,這是個別現象。刀身與刀柄連接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體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燕昭王派遣樂毅伐齊,佔領其七十二城,達六年之久。在齊國所鑄造的“刀幣”也有圓折的,頗厚重,通常視作燕刀中的珍品。“圓折刀”有減重現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約是惠王時出的,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齊國的將領田單失敗,齊國的領土盡失,另一方面又與趙國失和,連年戰爭,造成經濟上的困難促成了貨幣減重現象。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匽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及乾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幣”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只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幣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
明刀,或稱易刀、明字刀,中國先秦時期鑄行於燕國和齊國的一類刀幣,刀幣正面有「明刀錢文.svg」或「明刀錢文2.svg」之類的字符,錢文的釋讀有多種說法,有「明」、「易」、「匽」等。明刀是最為常見的刀幣種類。[1]
面文釋讀
明刀面文「明刀錢文.svg」的釋讀在清代以來未成定論,是刀幣研究中的熱門、難點問題之一。清代釋讀主要有「明」、「莒」、「泉」等,民國之後,又有「易」、「盟」、「召」、「匽」、「邑」、「眼」等釋讀,其中以釋「明」和釋「匽」影響最大。[2]:4
康熙年間,朱楓《古金待問錄》中考釋為「莒」字,認為這個面文是指莒縣。乾隆末年,畢沆、阮元《山左金石錄》中收錄了燕齊兩國明刀27枚,也將錢文釋為「莒」。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初尚齡《吉金所見錄》,將刀幣的年代考定為春秋戰國時期,且詳細記載了燕明刀的出土地域。同治三年(1864年),李佐賢《古泉匯》收錄了明刀、齊大刀等705枚刀幣,將面文釋為「明」,並認為明刀為趙國貨幣。同治年間,王錫棨《泉貨匯考》中收錄明字刀150品,將其定為燕國貨幣,認為是燕國平明邑所鑄。[2]:1-4
1940年5月,中國泉幣學社成立,並創辦了《泉幣》雜誌,至1945年9月停刊,發表了多篇關於明刀的論文。1959年,《文物》雜誌刊載的鄭家相論文中提出根據《說文》「日月為易,像陰陽也」,明刀的錢文「明刀錢文.svg」應該釋讀為「易」[3],但同期刊載的陳鐵卿論文中則否定了這一釋讀[4]。文革期間,中國大陸的錢幣學研究基本處於停頓狀態。文革結束後,錢幣研究復甦,石永士、王素芳、李學勤等人的多篇關於明刀的研究論文相繼發表。[2]:4-5
鑄行年代
對於燕明刀的鑄行年代,多認為是在戰國時期,但也有石永士、王素芳等學者認為其鑄行上限在春秋晚期。雖然對於燕明刀的鑄行年代仍有分歧,但錢幣學界對於弧折明刀的鑄行早於磬折明刀,而磬折明刀鑄行於戰國晚期則基本取得了共識。[2]:14
對於齊明刀的鑄行年代,多認為是在戰國晚期,燕國大將樂毅攻伐齊國,占領了齊國大量城邑後鑄造的,在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間。但石永士、王素芳等學者認為齊明刀始鑄年代與燕明刀相近,上限在春秋晚期,下限在戰國早期;張馳則認為齊明刀最早出現於戰國中期初年。[2]:14
明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5%88%80
--------------------------
刀幣,又稱刀錢,是一種中國古代的貨幣名。可能是由古代戎狄生產工具的刀演變而成。戰國時期刀幣已流通於齊、燕、趙等國。
簡介
刀幣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齊國,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齊刀幣含銅量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製程精美,是刀幣的代表作。
種類很多,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針首刀、尖首刀、圓首刀、燕召刀和明刀等。上面鑄有金文(大篆)文字,有「齊法化」、「齊之法化」、 「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字,因文字數不同又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之稱。六字刀可能是當時的紀念幣,一說姜太公封齊地時,鑄此幣以示造邦或建邦,另說齊桓公稱霸後,鑄此幣以紀念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幣制,廢貝、刀、布等幣。以黃金為上幣,限於帝王賞賜;以銅錢為下幣,用於民間交易。往後銅錢在中國使用了兩千多年。
居攝二年,新朝王莽托古改制,所鑄造的錢幣中有金錯刀,身形如刀,環扣圓錢,圓錢以黃金鑲嵌「一刀」兩字,刀身鑄有「平五千」三個字。結果民心大亂,加劇了新朝的滅亡。
1918年,山東省榮成市石島鎮車腳河村北出土大批古刀幣。1930年,山東省平陵故城西南出土一枚刀幣殘頭,上有「莒邦」二字,稱為譚邦刀。1971年韓家胡同居民院挖防空洞時出土「匽字刀幣」,約是戰國晚期燕國及其附近流通的一種貨幣。
------------------------
刀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之一。其形由春秋時期的農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變而成。種類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狀,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潭邦刀、針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直刀等。主要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齊刀是齊國貨幣。幣面文字帶“齊”字的,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三字刀為“齊法化(貨)”。四字刀為“齊之法化”。六字刀為“齊造邦長法化”。“齊”指齊國都城臨淄。幣面文字不帶“齊”字的,有即墨刀、安陽刀和潭邦刀。[1]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的燕國、齊國、趙國、中山國所通行的刀類貨幣。
其種類有:
一、燕國的明字刀、尖首刀、針首刀;
二、齊國的三字刀(齊法化刀)、四字刀(齊之法化刀)、五字刀(安陽之法化和即默之法化刀)、六字刀(齊建邦之法化刀)、還有齊明刀、博山刀等;
三、趙國的甘丹刀、白人刀、白人化刀、白化刀、王化刀等;
四、中山國的城白直刀和白人直刀等。
五、王莽新朝所鑄造的錢幣中有金錯刀使用範圍
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幣形狀取像於山戎、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於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幣
組成部分
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環幾部分組成。刀首是劃分刀幣類型的主要依據,按形狀可分為針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圓首刀和平首刀。按刀背可分為磬折刀和弧背刀。
歷史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像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厘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中國古代仿照環首小刀形狀鑄成的銅幣,屬戰國銅幣中的一種。《管子》 、 《地數》 、 《揆度》曾提到“刀布”和“刀幣”,都是指銅幣而言。
戰國時,齊、燕、趙等國都鑄造過刀幣。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93;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及乾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幣”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只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幣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
刀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之一。其形由春秋時期的農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變而成。種類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狀,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潭邦刀、針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直刀等。主要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齊刀是齊國貨幣。幣面文字帶"齊"字的,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三字刀為"齊法化 (貨)"。四字刀為"齊之法化"。六字刀為"齊造邦長法化"。"齊"指齊國都城臨淄。幣面文字不帶"齊"字的,有即墨刀、安陽刀和潭邦刀。
刀幣是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因其形狀像刀而得名。
使用範圍
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幣形狀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于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幣。
組成部分
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環幾部分組成。刀首是劃分刀幣類型的主要依據,按形狀可分為針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圓首刀和平首刀。按刀背可分為磬折刀和弧背刀。
歷史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釐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各國刀幣概況
中國古代仿照環首小刀形狀鑄成的銅幣,屬戰國銅幣中的一種。 《管子》 、 《地數》 、 《揆度》曾提到"刀布"和"刀幣",都是指銅幣而言。戰國時齊、燕、趙等國都鑄造過刀幣。
齊國刀幣
通高約17釐米,重約40~55克,是各國刀幣中形體最大的。也有極少數形體較小。刀柄略帶彎曲,刀身正面有"齊法化"、"齊之法化"、"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齊俆邦長法化"之類的錢文。近人或釋"法化"為"大刀"。傳世齊刀錢文有長達九字者,似出于偽作。"安陽"、"節墨"皆為齊國城邑名。"安陽" 不見于文獻記載,"節墨"即即墨,在今山東之平度。刀背面上部有橫線3道, 線下一般都有一字或兩字,常見者有"上"、"工"、"甘"、"大"、"安邦"等,可能是鑄工所作的記號。齊刀銅質,鑄工都比較好。經檢測,含銅量為70%左右,其餘為鉛、錫。齊刀遺留下的實物頗多,多出土于今山東省黃河以南、京滬線以東,包括今濟南、淄博、濰坊、昌邑、掖縣、福山、榮成、海陽、平度、青島、諸城、日照、沂南、莒南、兗州、平原等地。齊刀的鑄範有泥質和石質兩種,尤以泥範為多。清代陳介祺所藏的泥範有數以千計。近幾十年,在今臨淄的齊城遺址內,也屢有發現。範以砂泥製成,每範之上印三模,一次可鑄 3枚。但所有泥範僅見"齊法化"一種,餘尚未發現。
燕國刀幣
其上多鑄有一"明"字,故這種刀俗稱明刀,較齊刀輕小,通高約13~14釐米。早期的形體較大,刀背略彎,刀身上寬下窄,通高約14釐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為一字;中期的形體 比早期的略小,"明"字作"乽";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寬,刀背較直,柄向內屈曲明顯,刀重減輕到10克左右,"明"字寫成"債",有人誤釋為"匽"或"易"。中期、晚期的背文一般字數較多,常在"左"或"中"、"右"之下系以數目字。
明刀鑄造技術略遜于齊刀,尤其在含銅量方面明顯低于齊刀,一般含銅僅有35~45%,有時鉛、錫含量多達 45~58%,這可能和燕、齊經濟發展水準不同有關。在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中,發現有鑄錢作坊的遺跡,除出土明刀外,還有不少的泥範,範為長方形,一範之上並列五模。在河北省承德還發現有石質鑄範,可知當時鑄範質地不止一種,鑄地也不止燕下都一處。 明刀是戰國刀幣中發行數量最多的一種,常有出土,一次出土有時可達上百枚或上千枚。出土較多的地區在今河北省、遼寧省、北京市和天津市一帶。另外如山西中部、北部,內蒙古的東部、南部,吉林省的集安、奈曼旗,山東省的臨淄、昌邑、平度,也都出土過這種刀幣。這些現象表明,明刀的流通範圍並不限于燕國,甚至在趙、齊等國境內也可流通。現在出土的明刀絕大部分來自窖藏,也有少數是從墓葬中發現的。刀幣中還有一種尖首刀,似屬燕國的一種貨幣。這種刀通高約16釐米,重11~15克。從刀背到刀柄,形成一道弧形線,刀柄較細,刀首較尖,故俗稱尖首刀。有的刀尖長如錐形,俗稱針首刀。這兩類刀的特點是無一定的面文,甚至有無字的。錢文一般僅有一字,如"王"、"工"、"五"、"上刀"等,這些字可能是記號。出土這種刀的地區主要在今河北省北部、中部一帶,包括張家口、保定、易縣、徐水、安國、河間、靈壽、藁城、石家庄等地。北面如遼寧省的凌源,南面如山東省臨淄,也都有出土。從出土地點看,大部分皆在燕國境內,可知此刀為燕幣的可能性較大。有時此刀也和明刀同出,但數量很少,或許這是一種比明刀更早的燕幣,當明刀大量使用之際, 這種刀已經為數不多了。在山東省招遠、壽光一帶,過去出土過一些截去刀首的尖首刀,其用意何在? 現在還不清楚。
趙國刀幣
形體較小,通高約13~14釐米,重約5~15克。刀刃和刀首成圓角,和齊、燕刀幣首部有尖角大為不同,刀柄和刀身接近于垂直,刀的正面有"邯鄲"、"白人"、"城白"等文記。邯鄲為趙都,"白人"即柏人,亦趙地。由此可確定這類刀為趙國的錢幣。趙刀多出土于今河北靈壽、石家庄、邯鄲、徐水、易縣、灤平及北京等地。另外在山西北部及內蒙古南部遼寧省一帶也有出土。從出土地點可知,趙刀也可在燕國境內通用,又常和晚期明刀或一刀圓錢共出,表明其通行年代當在戰國晚期。河北省靈壽曾出土過一件城白刀的石質鑄範殘塊,為了解有些趙刀的鑄造地區提供了線索。趙刀中還有更小者,通高不過11釐米,刀身寬僅1釐米,正面有"藺"字,當是藺(今山西省離石)地所造。還有較藺刀更小的言陽刀,通高僅9.5釐米,面文為"言陽新刀"。"言"字前人多誤認為"晉"字。"言陽"疑即西漢時西河郡之圁陽,戰國早期屬魏,後歸于趙。此刀形製和藺刀相似,疑亦趙國所造。以上兩種刀極稀少。
齊刀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製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並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 "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釐米,寬2.87釐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釐米,最寬2.8-3釐米,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釐米,最寬2.8-2.9釐米,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釐米,寬2.6-2.9釐米,重42.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釐米,寬2.6-2.9釐米,重40.8-50.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幣,其特征是刀幣的外緣不斷,幣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說當時是一種紀念幣,傳世極少,非常珍貴。公元前378-324年之間,也就是在齊威王到齊宣王時代,齊國以齊法化統一了各種刀幣。
刀幣
刀幣
齊國是使用刀幣的主要國家。齊國的刀幣文字生動、製作精美。主要有"齊造邦長法化"、"即墨之法化"、"齊法化"和"齊明刀"等。齊造邦長法化又稱六字刀,鑄于春秋末年為田氏代姜齊,受封為齊侯時所鑄的開國紀念幣,此刀形態優雅,鑄工精良,存世稀少,為歷代藏家所重。齊明刀因刀面有"明"字而得名。其背文為"莒冶齊化"等文字者十分珍罕,是燕將樂毅破齊,佔臨淄等七十餘城的五年間所鑄。此刀于清嘉慶年間在山東博山首先發現,因而又稱"博山刀"。
齊明刀
亦稱博山刀,因最早在山東博山發現,故俗稱博山刀。博山系舊縣名,位于山東中部,1958年復原,並入淄博市。考博山刀來源,《金石索》載"博山刀為孫星舫所貽,雲博山之杏峪村刨出一窖數百枚,文不能辨",又,"此刀與前刀出一窖,雖舫又自博山攜寄"。此刀幣由于出土于齊,其錢文有燕幣"明"(或稱"召"、"易"等)字,所以今人多稱"齊明刀"。
齊明刀特征,刀身較燕明刀刀身瘦狹,篆書"明"字外筆長且作方折,區別于燕明刀弧折狀。而刀背文有齊、齊化、齊化共金、莒冶化、莒冶齊化等十幾種不同字數的文字,多素背或符號者。此刀幣鑄製粗,含銅量略低,含鉛量稍高,亦有鉛質者。此刀齊燕兼而有之,一定為先秦戰國時期鑄幣,筆者願就其背景、歸屬等問題分析如下。春秋戰國時,由于各諸侯爭霸天下,各自為政,各鑄本國幣,形成我國幣史形製最多的一個特殊時代,產生了貝、布、刀和圓錢四大貨幣體系。齊明刀鑄期較晚,也系刀幣體系之一。刀幣是由工具削刀演化而來,包括大小尖首刀,大小針首刀、切頭刀、小尖刀、小直刀、大小圓首刀、燕明刀、齊明刀、齊大刀等幣種。這些刀幣,成為我國北方、東方各國(族)主要貨幣。曾經鑄造並行用過刀幣的有鮮虞國、中山國、燕國、齊國、趙國及山戎等部族。
齊明刀是在何背景下形成的呢?前314年燕王噲讓帝位于國相子之而內亂三年,齊宣王乘機伐燕,噲與子之被殺,燕幾至滅亡。前311年太子昭即位,據《燕昭王求士》載:"卑身厚幣,以招賢士",經28年勤政,燕復國並于前284年令樂毅統軍伐齊70餘城,"入至臨淄(齊都)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齊城之不下者,唯莒(今山東莒縣)、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齊也幾至滅亡。前279年昭王死,燕惠王即位,中齊離間計,棄樂毅用騎劫為將,齊設火牛陣以少破燕,奪回所有失地。齊明刀即在前284年燕伐齊始至前279年齊破燕止。
齊明刀為什麽行用時間短呢?原因是:1.百姓不願使伐齊燕國幣。拉鋸戰在戰國為常見事,今戰勝國一到,百姓用燕幣,明燕撤再使齊幣,燕幣則分文不值,風險大,故人們有逆反、排斥心理和行為;2.戰勝國需要社會穩定。齊燕兩軍交戰,勢必造成兩國貨幣互相排斥,面對百姓排斥心理,戰勝國需要一種"折中"的貨幣疏通流通渠道;3.商人迎合軍心民意。當地商人抓住商機,低成本快速鑄幣以適應社會需要,用得上,退得出。且看其背文特點,先鑄燕佔領地如齊、齊化等,又鑄齊莒城、莒冶化進退皆行。排它性小,認可度高,故行的通;4.完成使命自然消亡。隨齊奪回失地,政權穩固,國幣又排斥了自由商幣。這是戰事決定此幣短命,也是此幣原本歷史價值所在。
燕刀
發展歷程
刀幣進入了春秋戰國之際,擴大了它的範圍。首先在燕國境內出現了"尖首刀"(包括"針首刀")。燕出現刀幣形式應是受齊國的影響。燕昭王頗能接納人才,在位時開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漁陽、遼西、遼東諸郡。燕國鑄有"針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針首刀(刀首呈尖刺狀)刀身與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長,刀柄有直紋,正面兩條、背面一條,銅質不精,製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簡單或無文,主要流通于長城內外,故又稱"匈奴刀"。"匈奴刀"在日偽時期曾出土于承德、張家口一帶,被日本人所得,現在多藏于日本。
燕國起初流行尖首刀、針首刀,戰國時發展成截首刀與燕明刀。燕明刀上的"明"字呈眼形,與齊明刀明顯不同。燕明刀由于出土數量較多,所以價格不高。趙國刀幣出現較晚,大約在戰國晚期,以形體較小且圓首的直刀為主,刀身多鑄地名,有"甘丹、柏人"等。趙刀的出土數量很少,均很珍稀。刀幣因其形狀像刀而得名.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幣形狀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于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幣。"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
尖首刀
"尖首刀"(刀首呈銳角)刀身通長15-18釐米,寬約1.8-2.6釐米,重約15-16克。其形製與齊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極薄,刀背極厚,但都因刀刃上端顯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紋,一端有刀環。先是兩面都無字,後來多數僅單面有字,以單字為多。"尖首刀"過去知道多出于河間、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國以來,1974年遼寧省凌源縣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隊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幣銘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東臨淄原齊國之故城西東石橋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現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軍營出土一批"尖首刀"計1845枚,最寬1.8-2.2釐米,銘文有:大、吉、陽、日、行、丙、上、古、矢等130餘枚;1979年戰國中山靈壽城遺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戰國早期遺址的文化層內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緣隆起,斷于柄處,柄有兩道脊線,個別為一道脊線,不伸入刀面柄首為圓環形,其銘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雲等,其背平素,刀長約16.2-17.4釐米,刀首寬2.2-2.8釐米,重11-15克。
刀幣
刀幣
根據地層判斷,"尖首刀"幣要早于城內發現的其它刀幣,而尖首刀單獨出土,並無其它刀幣混雜在一起的現象,因此,"尖首刀"比較中山國的刀要早些。從各地出土的尖首刀來看"尖首刀"與"燕刀"的關系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終改變了形製,刀尖縮成斜坡狀,面文鑄有一個"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國政府鑄行的"法化",而是燕國境內一些地方民族為商業需要而鑄行的貨幣。晚期"尖首刀"上出現明字,是明刀的先導。
明刀
燕國的主要刀幣是"明刀",由于在這種幣面上鑄有一個"0D"字元號,此字的形態變化很大,對于它的解釋,諸家各異,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稱"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或符號,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標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它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于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幣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後,燕昭王復國後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一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釐米,寬約1.3-2.2釐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保定、遼寧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狀態分為"圓折刀"與"磬折刀"兩種。
圓折刀
"圓折刀"一般說來是一種體形較大的刀,長約12.8-13.5釐米,寬1.6-1.9釐米,重約14克。其型式與"尖首刀" 相同,隻是刀的面紋有一個"燕"字,背文分別有左、右、內、外、中,並配以其他文字,這可能是紀範文。刀身與刀柄連線處呈圓形。背文比較復雜,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
"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釐米,寬1.5-1.7釐米,重12-18克,有的僅重1.4克,這是個別現象。刀身與刀柄連線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型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93;下、右邑、?#93;八、?#93;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燕昭王派遣樂毅伐齊,佔領其七十二城,達六年之久。在齊國所鑄造的"刀幣"也有圓折的,頗厚重,通常視作燕刀中的珍品。"圓折刀"有減重現象,相差可至三釐米以上,大約是惠王時出的,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齊國的將領田單失敗,齊國的領土盡失,另一方面又與趙國失和,連年戰爭,造成經濟上的困難促成了貨幣減重現象。
刀幣
刀幣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93;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及幹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幣"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隻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幣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刀幣種類
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的燕國、齊國、趙國、中山國所通行的刀類貨幣。其種類有:
刀幣
刀幣
a、燕國的明字刀、尖首刀、針首刀;
b、齊國的三字刀(齊法化刀)、四字刀(齊之法化刀)、五字刀(安陽之法化和即默之法化刀)、六字刀(齊建邦 之法化刀)、還有齊明刀、博山刀等;
c、越國的甘丹刀、白人刀、白人化刀、白化刀、王化刀等;
d、中山國的城白直刀和白人直刀等。
e、王莽新朝所鑄造的錢幣中有金錯刀。
刀幣出土
1918年,山東榮成市石島鎮車腳河村北出土大批古刀幣。1930年,山東省平陵故城西南出土一枚刀幣殘頭,上有"莒邦"二字,稱為譚邦刀。1971年韓家胡同居民院挖防空洞時出土,約是戰國晚期燕國及其附近流通的一種貨幣。
歷史價值
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有必要弄清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在呼和浩特市發現的"十文中統元寶交鈔"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紙幣,被學術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幣"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枚機製幣;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一兩半計數白銀幣"的罕品。短命政權的錢幣收藏價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幣,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方。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後鑄有"永昌通寶",此錢幣鑄量少,且流通時間極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貴。還有一種被稱為"羅漢錢"的錢幣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康熙帝在西藏平叛時,因軍餉不足向當地喇嘛借了銅佛和18尊金羅漢,銅金共熔鑄成錢幣,當時在錢幣正面印有標志,即"康熙通寶"的"熙"字少一豎,以便日後識別收回,因錢是熔金羅漢所鑄,民間稱其為羅漢錢。
現存數量
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既要看年代是否久遠、流通時間的長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國錢幣有近5000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蟻鼻等,秦代的外圓內方錢、唐代的通寶、宋代的年號錢、清末的"宣統通寶",品種有數萬至數十萬種。齊、燕、趙等國的刀幣,韓、魏、秦等國的布幣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佔領洛陽後鑄的"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此外,如1972年在吉林庫倫旗一遼墓中發掘的"大康六年"紀念銅幣,也是罕見的珍品;1984年在寧夏銀川賀蘭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寶"篆、真書體對錢,引起藏界轟動;迄今為止僅發現一枚的南康"大齊通寶"、西漢時的"國寶金匱直萬幣"等,均堪稱幣中的"孤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文化價值
一些傳世並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睞。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幣,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開元通寶",系大書法家歐陽洵的手跡,其書風端正古樸,法度嚴整,勁健含蓄;"淳化元寶"由宋太宗趙光義用楷、行、草三體書寫,楷書渾厚端庄,行書雋永流連,草書奔放流暢,使宋代錢幣文字藝術走到了空前絕後的境地。還有宋代的一對錢,原文行草分別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收藏價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絕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寶"的古錢幣均屬此列。
掌握觀賞品相至關重要。古錢幣的投資價值、增幅大小與品相密切相關,同一錢幣若有品相差異,則價格之差往往高達十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足見其品相的重要。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銹蝕嚴重、看相較差者,盡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幣時還應註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鑒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製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
-----------------
(1 ) 刀 幣
我國歷史貨幣中還有一種刀形幣,後世稱為“刀幣”。
春秋時期,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齊國,得漁鹽之利,出現了商品交流的繁榮景象。伴隨著經濟往來的不斷發展,齊國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鑄行了一種形狀像刀削(青銅刀)的青銅鑄幣,稱之為“刀幣”。“刀幣”最初是在齊國行用,到了戰國時期在燕趙等地也與“布幣”並行流通。它是由手工業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變過來的。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説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釐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۰考工記》中所説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齊刀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並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 “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釐米,寬2.87釐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釐米,最寬2.8-3釐米,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釐米,最寬2.8-2.9釐米,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釐米,寬2.6-2.9釐米,重42.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釐米,寬2.6-2.9釐米,重40.8-50.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幣,其特徵是刀幣的外緣不斷,幣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説當時是一種紀念幣,傳世極少,非常珍貴。西元前378-324年之間,也就是在齊威王到齊宣王時代,齊國以齊法化統一了各種刀幣。
尖首刀
刀幣進入了春秋戰國之際,擴大了它的範圍。首先在燕國境內出現了“尖首刀”(包括“針首刀”)。燕出現刀幣形式應是受齊國的影響。燕昭王頗能接納人才,在位時開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漁陽、遼西、遼東諸郡。燕國鑄有“針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針首刀(刀首呈尖刺狀)刀身與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長,刀柄有直紋,正面兩條、背面一條,銅質不精,製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簡單或無文,主要流通于長城內外,故又稱“匈奴刀”。“匈奴刀”在日偽時期曾出土于承德、張家口一帶,被日本人所得,現在多藏于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銳角)刀身通長15-18釐米,寬約1.8-2.6釐米,重約15-16克。其形制與齊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極薄,刀背極厚,但都因刀刃上端顯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紋,一端有刀環。先是兩面都無字,後來多數僅單面有字,以單字為多。“尖首刀”過去知道多出於河間、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國以來,1974年遼寧省淩源縣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隊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幣銘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東臨淄原齊國之故城西東石橋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現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軍營出土一批“尖首刀”計1845枚,最寬1.8-2.2釐米,銘文有:大、吉、陽、日、行、丙、上、古、矢等130余枚;1979年戰國中山靈壽城遺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戰國早期遺址的文化層內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緣隆起,斷于柄處,柄有兩道脊線,個別為一道脊線,不伸入刀面柄首為圓環形,其銘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雲等,其背平素,刀長約16.2-17.4釐米,刀首寬2.2-2.8釐米,重11-15克。
根據地層判斷,“尖首刀”幣要早于城內發現的其他刀幣,而尖首刀單獨出土,並無其他刀幣混雜在一起的現象,因此,“尖首刀”比較中山國的刀要早些。從各地出土的尖首刀來看“尖首刀”與“燕刀”的關係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終改變了形制,刀尖縮成斜坡狀,面文鑄有一個“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國政府鑄行的“法化”,而是燕國境內一些地方民族為商業需要而鑄行的貨幣。晚期“尖首刀”上出現明字,是明刀的先導。
燕明刀
燕國的主要刀幣是“明刀”,由於在這種幣面上鑄有一個“0D”字符號,此字的形態變化很大,對於它的解釋,諸家各異,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稱“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或符號,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標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他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于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幣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後,燕昭王複國後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一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釐米,寬約1.3-2.2釐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保定、遼寧省淩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狀態分為“圓折刀”與“磬折刀”兩種。
“圓折刀”一般説來是一種體形較大的刀,長約12.8-13.5釐米,寬1.6-1.9釐米,重約14克。其型式與“尖首刀”相同,只是刀的面紋有一個“燕”字,背文分別有左、右、內、外、中,並配以其他文字,這可能是紀範文。刀身與刀柄連接處呈圓形。背文比較複雜,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
“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釐米,寬1.5-1.7釐米,重12-18克,有的僅重1.4克,這是個別現象。刀身與刀柄連接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體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燕昭王派遣樂毅伐齊,佔領其七十二城,達六年之久。在齊國所鑄造的“刀幣”也有圓折的,頗厚重,通常視作燕刀中的珍品。“圓折刀”有減重現象,相差可至三釐米以上,大約是惠王時出的,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齊國的將領田單失敗,齊國的領土盡失,另一方面又與趙國失和,連年戰爭,造成經濟上的困難促成了貨幣減重現象。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匽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及干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幣”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只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幣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
古幣之刀幣戰國刀幣
2015-11-05 由 古董古玩快訊 發表于文化
刀幣是一種中國古代的銅幣名。由生產工具的刀演變而成。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種類很多,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針首刀、尖首刀、圓首刀和明刀等。上面鑄有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幣制,廢貝、刀、布等幣。其後,王莽所鑄造的錢幣中有金錯刀。
刀幣是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因其形狀像刀而得名。
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幣形狀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於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幣。
組成部分
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環幾部分組成。刀首是劃分刀幣類型的主要依據,按形狀可分為針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圓首刀和平首刀。按刀背可分為磬折刀和弧背刀。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厘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中國古代仿照環首小刀形狀鑄成的銅幣,屬戰國銅幣中的一種。 《管子》 、 《地數》 、 《揆度》曾提到「刀布」和「刀幣」,都是指銅幣而言。戰國時齊、燕、趙等國都鑄造過刀幣。
齊國刀幣
通高約17厘米,重約40~55克,是各國刀幣中形體最大的。也有極少數形體較小。刀柄略帶彎曲,刀身正面有「齊法化」、「齊之法化」、「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齊俆邦長法化」之類的錢文。近人或釋「法化」為「大刀」。傳世齊刀錢文有長達九字者,似出於偽作。「安陽」、「節墨」皆為齊國城邑名。「安陽」 不見於文獻記載,「節墨」即即墨,在今山東之平度。刀背面上部有橫線 3道, 線下一般都有一字或兩字,常見者有「上」、「工」、「甘」、「大」、「安邦」等,可能是鑄工所作的記號。齊刀銅質,鑄工都比較好。經檢測,含銅量為70%左右,其餘為鉛、錫。齊刀遺留下的實物頗多,多出土於今山東省黃河以南、京滬線以東,包括今濟南、淄博、濰坊、昌邑、掖縣、福山、榮成、海陽、平度、青島、諸城、日照、沂南、莒南、兗州、平原等地。齊刀的鑄范有泥質和石質兩種,尤以泥范為多。清代陳介祺所藏的泥范有數以千計。近幾十年,在今臨淄的齊城遺址內,也屢有發現。范以砂泥製成,每范之上印三模,一次可鑄 3枚。但所有泥范僅見「齊法化」一種,余尚未發現。
燕國刀幣
其上多鑄有一「明」字,故這種刀俗稱明刀,較齊刀輕小,通高約13~14厘米。早期的形體較大,刀背略彎,刀身上寬下窄,通高約14厘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為一字;中期的形體 比早期的略小,「明」字作「乽」;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寬,刀背較直,柄向內屈曲明顯,刀重減輕到10克左右,「明」字寫成「債」,有人誤釋為「匽」或「易」。中期、晚期的背文一般字數較多,常在「左」或「中」、「右」之下系以數目字。
明刀鑄造技術略遜於齊刀,尤其在含銅量方面明顯低於齊刀,一般含銅僅有35~45%,有時鉛、錫含量多達 45~58%,這可能和燕、齊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有關。在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中,發現有鑄錢作坊的遺蹟,除出土明刀外,還有不少的泥范,范為長方形,一范之上並列五模。在河北省承德還發現有石質鑄范,可知當時鑄范質地不止一種,鑄地也不止燕下都一處。 明刀是戰國刀幣中發行數量最多的一種,常有出土,一次出土有時可達上百枚或上千枚。出土較多的地區在今河北省、遼寧省、北京市和天津市一帶。另外如山西中部、北部,內蒙古的東部、南部,吉林省的集安、奈曼旗,山東省的臨淄、昌邑、平度,也都出土過這種刀幣。這些現象表明,明刀的流通範圍並不限於燕國,甚至在趙、齊等國境內也可流通。現在出土的明刀絕大部分來自窖藏,也有少數是從墓葬中發現的。刀幣中還有一種尖首刀,似屬燕國的一種貨幣。這種刀通高約16厘米,重11~15克。從刀背到刀柄,形成一道弧形線,刀柄較細,刀首較尖,故俗稱尖首刀。有的刀尖長如錐形,俗稱針首刀。這兩類刀的特點是無一定的面文,甚至有無字的。錢文一般僅有一字,如「王」、「工」、「五」、「上刀」等,這些字可能是記號。出土這種刀的地區主要在今河北省北部、中部一帶,包括張家口、保定、易縣、徐水、安國、河間、靈壽、藁城、石家莊等地。北面如遼寧省的凌源,南面如山東省臨淄,也都有出土。從出土地點看,大部分皆在燕國境內,可知此刀為燕幣的可能性較大。有時此刀也和明刀同出,但數量很少,或許這是一種比明刀更早的燕幣,當明刀大量使用之際, 這種刀已經為數不多了。在山東省招遠、壽光一帶,過去出土過一些截去刀首的尖首刀,其用意何在? 現在還不清楚。
趙國刀幣
形體較小,通高約13~14厘米,重約 5~15克。刀刃和刀首成圓角,和齊、燕刀幣首部有尖角大為不同,刀柄和刀身接近於垂直,刀的正面有「邯鄲」、「白人」、「城白」等文記。邯鄲為趙都,「白人」即柏人,亦趙地。由此可確定這類刀為趙國的錢幣。趙刀多出土於今河北靈壽、石家莊、邯鄲、徐水、易縣、灤平及北京等地。另外在山西北部及內蒙古南部遼寧省一帶也有出土。從出土地點可知,趙刀也可在燕國境內通用,又常和晚期明刀或一刀圓錢共出,表明其通行年代當在戰國晚期。河北省靈壽曾出土過一件城白刀的石質鑄范殘塊,為了解有些趙刀的鑄造地區提供了線索。趙刀中還有更小者,通高不過11厘米,刀身寬僅1厘米,正面有「藺」字,當是藺(今山西省離石)地所造。還有較藺刀更小的言陽刀,通高僅 9.5厘米,面文為「言陽新刀」。「言」字前人多誤認為「晉」字。「言陽」疑即西漢時西河郡之圁陽,戰國早期屬魏,後歸於趙。此刀形制和藺刀相似,疑亦趙國所造。以上兩種刀極稀少。
齊刀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並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 「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厘米,寬2.87厘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厘米,最寬2.8-3厘米,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厘米,最寬2.8-2.9厘米,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厘米,寬2.6-2.9厘米,重42.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厘米,寬2.6-2.9厘米,重40.8-50.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幣,其特徵是刀幣的外緣不斷,幣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說當時是一種紀念幣,傳世極少,非常珍貴。公元前378-324年之間,也就是在齊威王到齊宣王時代,齊國以齊法化統一了各種刀幣。
齊國是使用刀幣的主要國家。齊國的刀幣文字生動、製作精美。主要有「齊造邦長法化」、「即墨之法化」、「齊法化」和「齊明刀」等。齊造邦長法化又稱六字刀,鑄於春秋末年,為田氏代姜齊,受封為齊侯時所鑄的開國紀念幣,此刀形態優雅,鑄工精良,存世稀少,為歷代藏家所重。齊明刀因刀面有「明」字而得名。其背文為「莒冶齊化」等文字者十分珍罕,是燕將樂毅破齊,占臨淄等七十餘城的五年間所鑄。此刀於清嘉慶年間在山東博山首先發現,因而又稱「博山刀」。
齊明刀
亦稱博山刀,因最早在山東博山發現,故俗稱博山刀。博山系舊縣名,位於山東中部,1958年撤銷,併入淄博市。考博山刀來源,《金石索》載「博山刀為孫星舫所貽,雲博山之杏峪村刨出一窖數百枚,文不能辨」,又,「此刀與前刀出一窖,雖舫又自博山攜寄」。此刀幣由於出土於齊,其錢文有燕幣「明」(或稱「召」、「易」等)字,所以今人多稱「齊明刀」。
齊明刀特徵,刀身較燕明刀刀身瘦狹,篆書「明」字外筆長且作方折,區別於燕明刀弧折狀。而刀背文有齊、齊化、齊化共金、莒冶化、莒冶齊化等十幾種不同字數的文字,多素背或符號者。此刀幣鑄制粗,含銅量略低,含鉛量稍高,亦有鉛質者。此刀齊燕兼而有之,一定為先秦戰國時期鑄幣,筆者願就其背景、歸屬等問題分析如下。春秋戰國時,由於各諸侯爭霸天下,各自為政,各鑄本國幣,形成我國幣史形制最多的一個特殊時代,產生了貝、布、刀和圓錢四大貨幣體系。齊明刀鑄期較晚,也系刀幣體系之一。刀幣是由工具削刀演化而來,包括大小尖首刀,大小針首刀、切頭刀、小尖刀、小直刀、大小圓首刀、燕明刀、齊明刀、齊大刀等幣種。這些刀幣,成為我國北方、東方各國(族)主要貨幣。曾經鑄造並行用過刀幣的有鮮虞國、中山國、燕國、齊國、趙國及山戎等部族。
齊明刀是在何背景下形成的呢?前314年燕王噲讓帝位於國相子之而內亂三年,齊宣王乘機伐燕,噲與子之被殺,燕几至滅亡。前311年太子昭即位,據《燕昭王求士》載:「卑身厚幣,以招賢士」,經28年勤政,燕復國並於前284年令樂毅統軍伐齊70餘城,「入至臨淄(齊都)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齊城之不下者,唯莒(今山東莒縣)、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齊也幾至滅亡。前279年昭王死,燕惠王即位,中齊離間計,棄樂毅用騎劫為將,齊設火牛陣以少破燕,奪回所有失地。齊明刀即在前284年燕伐齊始至前279年齊破燕止。
齊明刀為什麼行用時間短呢?原因是:1.百姓不願使伐齊燕國幣。拉鋸戰在戰國為常見事,今戰勝國一到,百姓用燕幣,明燕撤再使齊幣,燕幣則分文不值,風險大,故人們有逆反、排斥心理和行為;2.戰勝國需要社會穩定。齊燕兩軍交戰,勢必造成兩國貨幣互相排斥,面對百姓排斥心理,戰勝國需要一種「折中」的貨幣疏通流通渠道;3.商人迎合軍心民意。當地商人抓住商機,低成本快速鑄幣以適應社會需要,用得上,退得出。且看其背文特點,先鑄燕占領地如齊、齊化等,又鑄齊莒城、莒冶化進退皆行。排它性小,認可度高,故行的通;4.完成使命自然消亡。隨齊奪回失地,政權穩固,國幣又排斥了自由商幣。這是戰事決定此幣短命,也是此幣原本歷史價值所在。
燕刀
刀幣進入了春秋戰國之際,擴大了它的範圍。首先在燕國境內出現了「尖首刀」(包括「針首刀」)。燕出現刀幣形式應是受齊國的影響。燕昭王頗能接納人才,在位時開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漁陽、遼西、遼東諸郡。燕國鑄有「針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針首刀(刀首呈尖刺狀)刀身與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長,刀柄有直紋,正面兩條、背面一條,銅質不精,製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簡單或無文,主要流通於長城內外,故又稱「匈奴刀」。「匈奴刀」在日偽時期曾出土於承德、張家口一帶,被日本人所得,現在多藏於日本。
燕國起初流行尖首刀、針首刀,戰國時發展成截首刀與燕明刀。燕明刀上的「明」字呈眼形,與齊明刀明顯不同。燕明刀由於出土數量較多,所以價格不高。趙國刀幣出現較晚,大約在戰國晚期,以形體較小且圓首的直刀為主,刀身多鑄地名,有「甘丹、柏人」等。趙刀的出土數量很少,均很珍稀。刀幣因其形狀像刀而得名.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幣形狀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於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幣。「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
尖首刀
「尖首刀」(刀首呈銳角)刀身通長15-18厘米,寬約1.8-2.6厘米,重約15-16克。其形制與齊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極薄,刀背極厚,但都因刀刃上端顯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紋,一端有刀環。先是兩面都無字,後來多數僅單面有字,以單字為多。「尖首刀」過去知道多出於河間、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國以來,1974年遼寧省凌源縣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隊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幣銘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東臨淄原齊國之故城西東石橋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現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軍營出土一批「尖首刀」計1845枚,最寬1.8-2.2厘米,銘文有:大、吉、陽、日、行、丙、上、古、矢等130餘枚;1979年戰國中山靈壽城遺址勘查,在早於城址的春秋至戰國早期遺址的文化層內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緣隆起,斷於柄處,柄有兩道脊線,個別為一道脊線,不伸入刀面柄首為圓環形,其銘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雲等,其背平素,刀長約16.2-17.4厘米,刀首寬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據地層判斷,「尖首刀」幣要早於城內發現的其它刀幣,而尖首刀單獨出土,並無其它刀幣混雜在一起的現象,因此,「尖首刀」比較中山國的刀要早些。從各地出土的尖首刀來看「尖首刀」與「燕刀」的關係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終改變了形制,刀尖縮成斜坡狀,面文鑄有一個「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國政府鑄行的「法化」,而是燕國境內一些地方民族為商業需要而鑄行的貨幣。晚期「尖首刀」上出現明字,是明刀的先導。
明刀
燕國的主要刀幣是「明刀」,由於在這種幣面上鑄有一個「0D」字符號,此字的形態變化很大,對於它的解釋,諸家各異,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稱「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或符號,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標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它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於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幣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後,燕昭王復國後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一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厘米,寬約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保定、遼寧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狀態分為「圓折刀」與「磬折刀」兩種。
圓折刀
「圓折刀」一般說來是一種體形較大的刀,長約12.8-13.5厘米,寬1.6-1.9厘米,重約14克。其型式與「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紋有一個「燕」字,背文分別有左、右、內、外、中,並配以其他文字,這可能是紀範文。刀身與刀柄連接處呈圓形。背文比較複雜,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
「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厘米,寬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僅重1.4克,這是個別現象。刀身與刀柄連接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體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93;下、右邑、?#93;八、?#93;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燕昭王派遣樂毅伐齊,占領其七十二城,達六年之久。在齊國所鑄造的「刀幣」也有圓折的,頗厚重,通常視作燕刀中的珍品。「圓折刀」有減重現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約是惠王時出的,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齊國的將領田單失敗,齊國的領土盡失,另一方面又與趙國失和,連年戰爭,造成經濟上的困難促成了貨幣減重現象。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93;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及干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幣」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只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幣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有必要弄清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在呼和浩特市發現的「十文中統元寶交鈔」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紙幣,被學術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幣」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枚機制幣;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一兩半計數白銀幣」的罕品。短命政權的錢幣收藏價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幣,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方。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後鑄有「永昌通寶」,此錢幣鑄量少,且流通時間極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貴。還有一種被稱為「羅漢錢」的錢幣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康熙帝在西藏平叛時,因軍餉不足向當地喇嘛借了銅佛和18尊金羅漢,銅金共熔鑄成錢幣,當時在錢幣正面印有標誌,即「康熙通寶」的「熙」字少一豎,以便日後識別收回,因錢是熔金羅漢所鑄,民間稱其為羅漢錢。
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既要看年代是否久遠、流通時間的長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國錢幣有近5000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蟻鼻等,秦代的外圓內方錢、唐代的通寶、宋代的年號錢、清末的「宣統通寶」,品種有數萬至數十萬種。齊、燕、趙等國的刀幣,韓、魏、秦等國的布幣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占領洛陽後鑄的「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此外,如1972年在吉林庫倫旗一遼墓中發掘的「大康六年」紀念銅幣,也是罕見的珍品;1984年在寧夏銀川賀蘭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寶」篆、真書體對錢,引起藏界轟動;迄今為止僅發現一枚的南康「大齊通寶」、西漢時的「國寶金匱直萬幣」等,均堪稱幣中的「孤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一些傳世並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睞。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幣,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開元通寶」,系大書法家歐陽洵的手跡,其書風端正古樸,法度嚴整,勁健含蓄;「淳化元寶」由宋太宗趙光義用楷、行、草三體書寫,楷書渾厚端莊,行書雋永流連,草書奔放流暢,使宋代錢幣文字藝術走到了空前絕後的境地。還有宋代的一對錢,原文行草分別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收藏價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絕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寶」的古錢幣均屬此列。
掌握觀賞品相至關重要。古錢幣的投資價值、增幅大小與品相密切相關,同一錢幣若有品相差異,則價格之差往往高達十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足見其品相的重要。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鏽蝕嚴重、看相較差者,儘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幣時還應注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鑑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製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
古幣之刀幣戰國刀幣 -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99q5q.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