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虞(姜太公外孫)/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西周“封邦建國”的分封制度,他最初被封到今山西境內即唐地,就以唐為國號(稱為唐國),所以又被稱為唐叔虞/《晉祠之銘并序》是李世民雅愛王羲之墨寶-溶史學、文學、書法於一爐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國的政策,著力宣揚李唐王朝文治武功,祈求得到鞏固的政治-僅次於蘭亭序的行書傑作-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https://tinyurl.com/yx97lks4


大蒐禮-蒐田禮-春蒐、夏苗、秋獮、冬狩-被廬之法-被廬大蒐-田獵之名舉行的軍事演習根據《周禮"大司馬》,大蒐禮分兩部分,前半部是教練和檢閱之禮,後半部是田獵演習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 「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 以事鬼神, 以諧萬民, 以致百物。」大蒐禮,亦即大田之禮(古代天子或諸侯都親自參加的四時田獵)。是先秦時期借用與戰爭形式基本相同的田獵,來進行維護禮法制度、威懾諸侯、軍事檢閱和軍事演習的行為。力求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之目的/孔子認為被廬之法遵守了晉的祖先唐叔虞的法度-唐叔虞(姜太公外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邑姜聖母(姜子牙之女兒,周武王之妻,周成王與唐叔虞母親)-唐叔虞,亦稱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於,是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周成王姬誦的同母弟弟;母親王后邑姜,是齊國開國君主齊太公呂尚(即姜子牙)的女兒。


唐叔虞 - https://tinyurl.com/y4n5r4k6
唐叔虞
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於,又稱晉唐叔虞。是周武王第三子、周成王同母之弟,母親為邑姜。周成王少年時對他的弟弟叔虞有過封國的承諾,日後太史和周公都要求成王履行承諾,遂封唐叔於唐國,為「桐葉封弟」的典故。
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時,唐人作亂,周公滅唐。成王封叔虞於唐,其子燮繼位後改其國號曰晉。
青銅器銘文記載
山西省曲沃北趙晉侯墓地的第六次發掘工作,出土了一件方鼎,因其銘文內容,被稱為叔夨方鼎或者叔虞鼎[1]。銘文有周王賞賜叔夨的內容。李伯謙認為,此叔夨就是唐叔虞,此處的王就是周成王[2]。
《考古》雜誌2007年3月發表了朱鳳瀚的文章《堯公簋與唐伯侯於晉》,介紹了香港地區出現的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銅器堯公簋,其銘文有「唐伯侯於晉唯王廿又八祀」的內容[3]。據陳久金說,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就此專門召開會議,認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來紀年的王為周成王,以此器作為周康王在位超過28年的證據[4]。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唐叔虞,亦稱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於,是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周成王姬誦的同母弟弟;母親王后邑姜,是齊國開國君主齊太公呂尚(即姜子牙)的女兒。
受封唐地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親周武王滅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權。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繼位。周成王繼位時年幼,所以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攝政。
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諸侯國唐國(唐國地處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有一百里)發生叛亂,威脅周王室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將唐國百姓遷到杜地,並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將唐地分封給弟弟叔虞,叔虞於是成為唐國國君,因此故稱唐叔虞。
去世子繼
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姬燮(亦稱姬燮父)繼位。姬燮繼位後,因遷居到晉水之傍,故將國號改稱「晉」,是為晉侯燮。
主要成就
當時,由於唐國地處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加上叛亂剛剛平息,局勢動盪不定,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叔虞受封治唐後,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執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推行政策一年後,即見成效。農業、牧業都得到顯著發展,政績斐然可觀。
叔虞治唐之所以成功並且久遠,關鍵在於執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正確方針,大量歷史證明,這一方針成為晉國的傳統國策,並對後來晉及韓、趙、魏三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都有着深遠的影響,從而形成三晉文化體系中尚公、尚法、尚賢的特色。
唐叔虞作為晉國立國創業的始祖,作為三晉文化的創世人,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趣聞軼事
取名為虞
當初,周武王與叔虞的母親邑姜交合時(《左傳》作懷孕時),夢見天帝對周武王說(《左傳》則記載是天帝對邑姜說):「我讓你生個兒子,並為你的兒子取名為虞,我準備將唐地賜給他。」等邑姜生下叔虞時,叔虞的手掌心上有個像「虞」字紋路,因此周武王就給他取名字為虞。後來叔虞果然受封唐地。
嘉禾獻王
周成王十一年(前1032年),當時上天降下福瑞,叔虞得到嘉禾,嘉禾異莖同穗,於是獻給周成王。周成王命叔虞將嘉禾送往東土饋贈周公旦,寫作《饋禾》。周公旦接受賜禾後,讚美周成王之命,寫作《嘉禾》。
歷史評價
司馬貞《史記索隱》:「天命叔虞,卒封於唐。桐珪既削,河、汾是荒。」 [5]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周武王姬發。
母親:王后邑姜,齊太公呂尚之女。
兄弟姐妹
兄弟
周成王姬誦,唐叔虞同母兄。
邘叔,邘國始封君主。
應侯,應國始封君主。
韓侯,韓國始封君主。
姐妹
太姬,周武王長女,陳國君主陳胡公之妻。
子孫 兒子
晉侯燮,諡號不詳,名燮 (一作燮父)。
賈共公,名公明,叔虞少子,賈國始封君。
孫子
晉武侯,名寧族,晉侯燮之子。
賈宣公,名梁,賈共公之子。
人物爭議
剪桐封弟
關於叔虞封唐的問題,歷代文人、學者已有不少考辨文字。「桐葉封弟」一事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審應覽第六·重言》。當時唐國發生內亂,叔虞的叔父周公旦率軍消滅唐國。有一天,周成王與叔虞閒居時,摘下一片梧桐葉子削成圭玉的形狀,交給叔虞說:「我拿這個分封給你。」叔虞很高興,把此事告訴周公旦。周公旦向周成王請示說:「天子您分封叔虞吧?」周成王說。「我是跟叔虞開玩笑呢。」周公旦回答說:「我聽說過,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天子一說話,史官就記下來,樂人就吟誦,士人就頌揚。」周成王於是將叔虞封在唐地(叔虞之子燮(燮父)繼位後,改國號為「晉」)。(而《史記·晉世家》則記載,周成王跟叔虞開玩笑,以梧桐葉削成圭玉形狀交給叔虞,說將此封給你。當時一個叫佚的史官請求周成王選擇一個好日子封叔虞為諸侯。周成王說:「我只不過跟他開個玩笑而已。」史佚說:「天子說話不能開玩笑。只要發話,史官就要記載下來,用禮儀完成它,奏樂章歌唱它。」,周成王便將唐地封給叔虞。)
《史記·晉世家》與《呂氏春秋·重言》所記載叔虞母親因夢得子與桐葉封弟的故事,以解夢之說與兒童之戲解釋周初分封之事,顯系小說家之言。後人對此二事有過考證,說「虞」字古文作「從從」,文在其手掌中,可能紋路與之相似,所以有可能如司馬遷所記。而桐葉封弟則頗多爭議,較具說服力的是張頷從古文字角度所作的解釋,他認為金文中的「桐」字與「唐」字字形相近,剪桐之說可能是翦唐之誤。若依此說,周成王在翦除舊唐國之後,將其弟叔虞分封於此,倒是合乎情理。
唐地所在
關於叔虞所封的唐地究竟在何地,歷來都有爭議。商周之際,以唐命名的地方不止一處,但史家較一致的意見是在今山西境內,但究竟是在太原一帶還是在晉南的翼城、絳縣一帶卻爭論上千年。《左傳·昭公元年》:「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6]杜預認為大夏在今太原市。服虔則認為大夏在汾澮之間,即今山西翼城、隰縣、吉縣一帶。顧炎武《日知錄·卷三十一》說唐叔封於翼,即今翼城縣。近人楊伯峻認為:「唐叔之子燮父改唐為晉,即今之太原市。四世至成侯,南徙曲沃,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又五世至穆侯,復遷於絳,絳即翼」。《史記正義》兩處引《括地誌》,其一說為「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即堯裔子所封。」另一說為「故唐城在并州晉陽縣北二里」。如果所引資料無誤,這個以唐命名的地方在山西就有兩處,一在太原,一在晉南翼城一帶。
後世紀念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瓮山麓,始建於北魏之前,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晉祠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之久,經過多次修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遂形成今日集儒、釋、道於一統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祠內現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築100餘座,其中,宋代建造的聖母殿、魚沼飛梁,金代建造的獻殿,被文化部鑑定為三大國寶建築。
唐叔虞祠是晉祠主要建築之一,坐北朝南,整體建築由山門、享堂、東西廂房及大殿組成。現存建築為宋元之際所建,雖經元、明、清及現代多次修繕,但大殿主體仍保持元代風格,裡面有明塑唐叔虞像。大殿前廊兩側各立大碑一通,分別是元至元四年(1287年)所刻的《汾東王廟記》碑,和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刻的《重修唐叔虞祠記》碑。
後裔姓氏
唐叔虞的後裔姓氏,主要有晉姓、楊姓、韓姓、何姓、溫姓、賈姓、簡姓、曲姓、解姓、侯姓、欒姓、席姓、先姓、谷姓、冀姓、步姓、籍姓、閻姓等。 [7]
唐叔虞 - https://tinyurl.com/y4n5r4k6
-----------------------------------
歷史趣聞:唐叔虞是晉國始祖 卻為何失去了在晉祠的主神位?
2016/04/27 來源:TENGTV
深度原創,溫暖向上。滕州全媒體旗下微信公眾號「滕州城事」正式上線。請在微信中搜索公眾號 滕州城事,選擇認證帳號(藍色logo,滕州城事田字格),或者添加 tzthing (手機長按可複製)。簡單真實溫暖向上的城市自媒體,更多滕州小夥伴在這裡等你。
晉祠位於晉源鎮西南10里,背靠懸瓮山,前臨晉水,自唐代以來就是中國北方的著名風景區。關於晉祠的最早記錄出現在酈道元《水經注·晉水》中:「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同一時期的《魏書·地形志》也提到「晉陽西南有懸瓮山,一名龍山,晉水所出,東入汾,有晉王祠」。可見,晉祠最早是祭祀晉的始封之主唐叔虞的祠堂。晉祠的主神在宋以前一直都是唐叔虞,直到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年)的《新晉祠碑銘並序》中,唐叔虞的位置也沒有動搖。但幾十年後,昭濟聖母突然出現,將唐叔虞從主神位上擠了下去。到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高汝行主持重修晉祠時,在聖母殿南側又建了一個梳妝樓,樓中坐瓮女神就是後來的水母。
晉祠
關於唐叔虞,《史記·晉世家第九》中記載,邑姜夢到天對武王講:「余命女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後來邑姜生子,手中有文「虞」字,便取名為「虞」。武王崩,成王立,唐地反叛,被周公誅滅。成王年幼時曾與叔虞戲耍,削桐葉為珪,交給叔虞,說道:「以此封若」,史官聽到後,請成王擇日立叔虞。成王說:「吾與之戲耳」。史官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就把叔虞封到了唐。因唐地有晉水,叔虞子燮改國號為晉。這就是著名的「剪桐封弟」的故事。
宋代之前,晉祠就是指唐叔虞祠,而且其位置就在今日之聖母殿。《水經注·晉水》載: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宋太平興國九年趙昌言撰《新修晉祠碑銘並序》載:況復(唐叔虞祠)前臨池沼,泉源鑒澈於百尋;後擁危峰,山岫屏開於萬仞。整個晉祠內,唯有今日之聖母殿的位置能夠符合這兩個文獻的描述。到了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弋彀撰《重修汾東王廟記》時,唐叔虞祠已經改在今日坐北朝南的方向上了。唐叔虞究竟為何失去了在晉祠的主神位?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唐叔虞其實是一個有「前科」的神。隋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任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為副,時逢隋朝江山風雨飄搖,狼煙四起。是年,馬邑校尉劉武周據汾陽宮舉兵反隋,李淵與王威、高君雅商議將集兵平叛,此時李淵已早有奪取天下之心,於是命李世民與劉文靜及門下客長孫順德、劉弘基去招兵買馬,不到半個月,李世民便募集了一萬兵馬,李淵又遣密使召建成和元吉二子來到太原。王威和高君雅見形勢不對,唯恐李淵造反,便想借請李淵赴晉祠祈雨的機會拿下他。晉陽鄉長劉世龍得知此事,密告李淵。五月,李淵將此二人斬首之後,在唐叔虞祠下誓師,第二年奪取了長安。唐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民重回晉陽,次年詣晉祠,寫下不朽名篇《晉祠之銘並序》,這通碑如今還保存在晉祠博物館的唐碑亭內。唐叔虞固然沒有辜負李淵的期望一路保佑他順利地奪取了天下,但自己也背上了一個保佑造反的惡名。但如果認為趙宋朝廷是因此將唐叔虞請走的,那何以在重修晉祠的時候沒有想到這一層,甚至在太平興國碑中,仍舊不遺餘力地稱頌唐叔虞「澤及民生」之德呢?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趙光義經過充分籌備,第三次下河東。四月二十日,趙光義親抵晉陽城下,駐馬「汾東行營」(今太原市晉源區龐家寨東北,也就是後來的平晉縣所在),親自督軍日夜不息攻打晉陽。五月,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降宋,城內糧草斷絕,人心渙散。五月初五日,劉繼元終於納表投降。但晉陽的苦難並沒有就此結束,劉繼元投降之後,晉陽百姓還在繼續抵抗,尤其是民間的習武組織「弓箭社」更是給宋軍製造了不小的麻煩,老百姓甚至拿磚頭瓦塊攻擊宋軍。
趙氏兄弟費盡心機和氣力打下晉陽,本就怒火難平,百姓的抵抗更是火上澆油。趙光義大罵晉陽人是「盛則後服,衰則先叛」的頑民,竟然下令將晉陽所有百姓驅逐出城,在五月十八這一天,一把大火將千年古城化為灰燼。老幼不及出城焚死者甚眾。第二年,趙光義再次引汾、晉二水灌晉陽廢墟,終於連廢墟的痕跡也沒有留下。宋朝將太原府治移到北面20公里的唐明村,也便是現在的太原市,同時在「汾東行營」邊上築起一個周邊不過四里的小城平晉縣,禁止當地百姓返回晉陽故城居住,並將趙光義指揮作戰時駐紮過的行營改建為統平寺,後來真宗趙恆將其改名為崇聖寺,立「崇聖寺碑銘並序」碑於寺中,誇耀其平定北漢之功。
趙光義攻下晉陽之後,還仿照李世民的《晉祠之銘並序》在晉祠立了一通「新修晉祠碑銘並序」碑,俗稱「太平興國碑」。傳說這塊碑的碑文被當地人逐字逐句地鑿掉了,現在晉祠勝瀛樓下立著一通光禿禿的「無字碑」,據說就是當初的「太平興國碑」。太原縣從明至清共五個版本的縣誌,只有嘉靖《太原縣誌》錄了這通碑文,其他縣誌對此隻字不提。而唐叔虞也正是在北漢被征服之後的最初這段時間被請出了正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pagebreak][pagebreak]
2016年的元旦,轉瞬即逝。據考證,中國古代的新年第一天,多被稱為元日,又稱元旦、元朔、元春、元正、元辰等,那麼「元旦」一詞是何時被固定使用的呢?昨天,南京城市史研究者、江蘇省近現代史學會會員胡卓然告訴記者,他近日通過搜集史料,整理出了「元旦」一詞「誕生」的前後經過。原來,元旦是源自一個「改元」的構想。「而最初這個構想就是由孫中山提出的。」他告訴記者,第一個元旦的前夜,改元的決議就已經傳達至南方各省。民國著名記者邵飄萍還以「元旦」為題,激情澎湃地發表評論,讚美了在南京通過的改元決議。
1911年12月31日「誕生」於南京
元旦作為稱呼之一,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在多種稱呼並列的漫長歷史時期里,元旦的使用頻率並不高。「到了清朝的時候,以『元旦』作為新年第一天的記錄才漸漸多了起來,並且成為了正式的用法。」胡卓然以《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為例,介紹道:「這裡面有一份上諭:『元旦朝賀,凡三品以上之大臣年逾七十者,不必隨班行禮,俟百官朝賀後,朕回乾清宮,伊等至乾清門請旨。欽此。』」
而把公曆的1月1日命名為「元旦」,研究界往往誤認為源自1912年1月2日《臨時大總統改元通電》中的「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該通電又有「訂於陽曆正月十五日補祝新年」的內容,更讓人們認為現代意義上的「元旦」一詞的出現遲於1912年的1月1日,是後來補充追認的。
「實際上,通過歷史檔案的記錄可知,公曆元旦在此前的1911年12月31日已經『誕生』於南京。於是,1912年1月1日作為第一個公曆元旦,也是實至名歸的。」胡卓然說。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之後,宣布獨立的各省都督府派出的代表,於11月中下旬在上海組織了「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簡稱「各省代表會」)。12月12日起,代表們來到南京,在江蘇省諮議局(舊址大樓在今湖南路省軍區大院內)繼續召開會議,開始為組織南京臨時政府而努力。
奉天省諮議局派出的代表吳景濂,在其記錄的《組織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會紀事》里留下了當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公曆1911年12月31日)的一段會議記錄:「經議決:自陰曆十一月十三日起,即陽曆元旦,改用陽曆,以中華民國紀元,稱中華民國元年正月一日。」(見該書1913年3月鉛印本,第24頁)上海《民立報》當時駐南京的通信員劉星楠,在其後來的記述《辛亥各省代表會議日誌》里也記錄了這一天會議的上述決議。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dn7n2Q.html
-----------------------
唐叔虞
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于,又稱晉唐叔虞。是周武王第三子、周成王之弟。周成王少年時對他的弟弟叔虞有過封國的承諾,日後太史和周公都要求成王履行承諾,遂封唐叔于唐國,為“桐葉封弟”的典故。
唐叔虞
晉國的開國始祖
朝代
周代晉國

子于
父親
周武王
周武王有個幼子叫唐叔虞,是周代晉國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韓姓、唐姓的血緣祖先。武王死後,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攝政。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後,
唐叔虞像
  唐叔虞像
把唐封給了叔虞。
晉國的開國始祖是唐叔虞,字子于,為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的弟弟,姓姬。根據西周"封邦建國"的分封製度,他被封到今山西境內。他先是封在唐地,就以唐為氏,所以又被稱為唐叔虞,國名大概也叫唐國。後來他的兒子燮父遷都于晉水之旁,就改名為晉。他的後代又遷都新田(今山西侯馬市西)等地,但國名依舊稱晉不改。自唐叔虞之後,父子相繼,歷晉侯燮父、武侯寧族、成侯服人、厲侯福、靖侯宜臼,這幾代記載缺失,沒有年代和史事可據。公元前842年(靖侯十七年、周厲王三十七年)周都"國人"暴動,周厲王逃奔于彘(今山西霍州市),公元前841年開始了"共和行政",稱共和元年,這是中國有明確紀年的開始,也是晉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關于叔虞封唐,有兩個問題,人們一直爭論不已。一是唐叔虞出世地神話傳說,二是叔虞何以能封唐?"桐葉封弟"的故事可信不可信?以及唐在何處?弄清這兩個問題,也就對晉國的開國史有比較清晰正確的了解了。
神話
叔虞出生的神話見于《史記·晉世家》:"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
唐叔虞
,夢天謂武王曰:'餘命汝生子,名虞,餘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感生神話,在中國的古籍中十分常見,從《尚書》、《詩經》到二十四史多有所載。其目的無非是要把帝王將相說成是天神的兒子,以提高他們的身價,讓臣下百姓敬畏他們、相信他們是天生命定的。
叔虞封唐
關于叔虞封唐的問題,歷代文人學者已有不少考辨文字。"桐葉
唐叔虞
唐叔虞
  唐叔虞
封弟"一事最早見于《呂氏春秋·重言》,原文如下:"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桐葉以為矽,而授唐叔虞曰:'餘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請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餘一人與虞戲也。'周公對日:'臣聞之,天子無戲言,天子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于是封叔虞于晉。"此說亦可見于《史記·晉世家》和劉向《說苑·君道》。
《史記·晉世家》與《呂氏春秋·重言》所記因叔虞母一夢而得封與桐葉封弟的故事,以解夢之說與兒童之戲解釋周初大分封之事,顯系小說家之言。後人也對此二事有過考證,說"虞"字古文作"從從",文在其手掌中,可能紋路與之相似,所以也有可能如司馬遷所記。又桐葉封弟也頗多爭議,較具說服力的是張頷先生從古文字角度所作的解釋,他認為金文中的"桐"字與"唐"字字形相近,剪桐之說可能為翦唐之誤。若依此說,周成王在翦除舊唐國之後,將其弟叔虞分封于此,倒是合乎情理的。
分封諸侯
武王克殷之後,為確保周朝的統治,首次分封諸侯,所封對象有三類:一是古帝王之後,如黃帝、堯、舜、禹的後裔;二是姬姓宗室及功臣,如齊、魯、燕等國;三是殷商後裔,其目的是安撫殷商遺民。武王對殷遺民很不放心,就派他的兩個兄弟管叔鮮和蔡叔度對殷紂王之子武庚加以監視。後來管、蔡二叔因懷疑周公有不軌之舉而與武庚聯合,造成"三監之亂"。舊唐國也是三監之亂的參與者。
統治
舊唐國在今山西境內。殷商之時,唐是殷的屬國或封地。周王朝建立後,在周朝所轄的周邊地區尚有戎狄勢力,還有與周交錯雜處的其他部族。它們對新增立的宗周政權依然具有威脅。武庚叛亂,迫使周公東征,這是對殷商殘餘勢力的一次大掃蕩,盡管遭到殷人的頑強抵抗,但最終還是鎮壓了武庚的復闢活動,而且蕩平了唐國的叛亂,使舊唐國臣周王朝征服了舊唐國之後,就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治、軍事領袖保衛勝利成果,治理這一方土地。唐叔虞正是被成王、周公所看中的比較合適的人選。《國語·晉語八》引叔向的話說:"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以為大甲,以封于晉。"由此也可見叔虞封唐決非剪桐兒戲。從宗法觀念講,叔虞作為武王子,成王弟,理所當封。周初大分封,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姬姓王朝的統治。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即把自己的子弟叔伯同姓貴族和甥舅等異姓貴族封為諸侯,作為屏障,保衛西周王室,而其中以同姓貴族為主。《荀子·儒效篇》說:"周初封國七十一,姬姓五十二。"叔虞封于唐與其他姬姓宗室之封並無二致。王國維《殷周製度論》說,周之所以能綱紀天下是因為它有由立子立嫡之製而產生的宗法製和封建子弟之製。周初的封邦建國正是為了維護宗周政權,綱紀天下的。那麽,叔虞所
唐叔虞
唐叔虞
  唐叔虞
封的唐在什麽地方呢?殷周之際,以唐命名的地方不止一處。史家較一致的意見是在今山西境內,但究竟是在太原一帶還是在晉南的翼城、絳縣一帶卻爭論了上千年。《左傳》昭公元年說:"遷實沈于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杜註以為大夏在今太原市。服虔則認為大夏在汾澮之間,即今山西翼城、隰縣、吉縣一帶。顧炎武《日知錄》卷三十一說唐叔封于翼。這個翼就是今翼城縣。近人楊伯峻先生認為:"唐叔之子燮父改唐為晉,即今之太原市。四世至成侯,南徙曲沃,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又五世至穆侯,復遷于絳,絳即翼"。《史記·晉世家·正義》兩處引《括地志》,其一說為"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裏,即堯裔子所封。"另一說為"故唐城在並州晉陽縣北二裏"。如果所引資料無誤,這個以唐命名的地方在山西就有兩處,一在太原,一在晉南翼城一帶。
詳細介紹
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餘命汝生子,名虞,餘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感生神話,在中國的古籍中十分常見,從《尚書》、《詩經》到二十四史多有所載。其目的無非是要把帝王將相說成是天神的兒子,以提高他們的身價,讓臣下百姓敬畏他們、相信他們是天生命定的。
唐叔虞,周武王幼子,是周代晉國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韓姓的血緣祖先。武王死後,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攝政。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後,把唐封給了叔虞。
姬虞是周武王姬發的幼子,周成王姬誦的同母弟。他的母親邑姜,是姜太公之女,周武王之妃,後世被尊為聖母。據《左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當邑姜懷孕的時候,夢見天帝對自己說,我給你的兒子命名為虞,將來在唐地興國立業,那裏是參宿的分野,叫他在那裏養育自己的子孫。及至胎兒出生,手上果然有一個虞字,因而就命名為虞。
殷周之際,在今山西省南部的翼城、曲沃和絳縣之間,有一個古老的小封國叫做唐。根據《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的記載,古唐國的歷史似乎可以追潮到傳說中的唐堯虞舜時代。上古時代的山西南部,最早是陶唐氏的子孫所居,繼之被夏後氏的子孫所佔有。這裏氏族、方國林立,唐國就是上古山西南部眾多方國中的一個,位于汾水、澮水流域,依山枕水,美麗富饒。成王十年(前1054年)姬虞做了古唐國的諸侯,于是,這塊古老的土地也就成為晉國的發祥之地。30多年以後,至姬虞的兒子燮父繼位,改國號為晉。
關于叔虞封唐,《史記·晉世家》中記載了一個桐葉封弟的故事:周武王駕崩,成王繼位,當時成王還是個孩子,由周公攝政。這時唐國發生動亂,周公率兵討伐,消滅了原有的唐國政權。成王和弟弟叔虞玩的時候,用桐葉削成圭的樣子遞給叔虞,說是用這個東西分封叔虞。史官史佚看到了,便請成王選擇吉日,分給叔虞封國。成王說那是玩,不能當真,史佚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于是就把唐國封給了叔虞。
唐國地處夏人的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當時一場叛亂剛剛平定,局勢動蕩不安,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銳。就在這時,據《左傳·定公四年》記載,在王都鎬京舉行了盛大的冊封儀式。在典禮上,成王封贈叔虞以大路、密須之鼓、闕鞏之甲、沽洗之鍾等名貴的器物,這些器物大多是戰利品。近年在山西曲沃縣曲村西周晉國遺址出土的冪孳方鼎,很可能就是武王克商時掠去的殷器而又轉贈給叔虞的。成王賜叔虞懷姓九宗、職官五正等異姓貴族人口幫助他去組織新政權。並"命以唐誥而封于夏墟,啓以夏正,疆以戎索"。所謂"啓以夏正,疆以戎索",就是用夏政去教導夏民,以戎法去治理戎人。這是周天子給叔虞所規定的施政綱領,準許叔虞因地製宜,從唐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在自己的封地內實行一套有別于周、魯、齊、衛等國的政治製度和經濟政策。維護夏代以來傳統的政治製度和風俗習慣,暫不實行周公製定的那一套新的禮樂製度;按照戎狄的生活慣例分配牧地,暫不實行周朝的井田製。叔虞來到唐都翼(即今山西翼城縣西24公裏處),開始統治這個方圓不過百十裏的小國。他按照"啓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既定國策,鼓勵民眾發展農牧業生產,興辦水利,使唐國民眾逐步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唐國附近原有的許多戎狄部落,也都先後歸附了叔虞。這樣,唐國的疆土日漸擴大,在鄰國中的威望也就越來越高了。
數年之後,叔虞治理唐國其政績已是斐然可觀。田地上麥谷植株高大豐碩,處處呈現一派豐收景象。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叔虞進獻嘉禾,成王與周公轉相饋贈,並為之賦詩唱和以頌禱志慶,表示了對叔虞治唐的充分肯定和嘉許。姬虞治唐之所以取得成功,其關鍵在于執行了"啓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正確方針。這一方針對唐國夏後氏遺民和周圍戎狄民族來說,是一個求同存異、政治上比較寬容的方針,對以周禮井田製為基礎的周王朝經濟政治製度和思想文化體系來說,則是一個非正統的具有很大彈性的方針。這一方針成為晉國後世治國的傳統政策,對後來的晉國乃至韓、趙、魏三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從而形成了頗具特色的三晉文化體系。在三晉政治思想中,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正統宗法觀念比較淡薄,使晉國政治具有尚賢、尚法、尚公的特色,使韓、趙、魏成為三晉早期法家的策源地;三晉文化具有求同存異,兼收並蓄和寬容博大的特色,能夠不斷融合周邊文化以發展壯大自己等,都同這一方針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關系。
晉祠
由于歷史邈遠、典籍殘缺,唐叔虞更多的事跡已經難以追尋了。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建立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于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經註》,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魚沼飛梁後,祠區建築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鍾樓、鼓樓及水鏡台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築,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鍾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這組建築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面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築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築,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築,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于一個精巧的整體設計,並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拼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反映了我國古代芳功人民創造的匠心。
但是今天,當我們來到懸瓮山下,憑吊晉祠,對姬虞的敬重之情禁不住油然而生。作為晉國立國創業的始祖,作為三晉文化的開創者,其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是永遠值得紀念的
唐叔虞後裔主要姓氏
一、晉姓,《古今姓氏書辯證》:晉氏,出身姬姓。周武王子叔虞封晉候,傳國二十七代,為趙、魏、韓所滅,子孫以國為姓。《姓源》雲:唐叔虞之後,《通志·氏族略二》晉氏,三家分晉,靖公遷為家人,子孫為晉氏。傳說晉靖公正妃夏氏生三子姓唐,副配生二子姓晉。又傳,晉靖公胞弟以晉為氏,魏有大將晉鄙,漢有樂安相晉寶,漢淮南八公有晉昌,後漢有晉文經、晉馮、唐代晉暉,宋中書省玉冊官晉文寶,明光祿吏署丞晉臣。晉氏源流世系與唐氏相同。
二、楊姓,《新唐書·宰相世系》:周成王弟唐叔,姬姓,名虞,字子平,周公滅唐後,把唐國封給他,並賞給他懷姓九宗。唐叔兒子姬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改稱晉侯,這樣唐叔就成了周朝晉國的始祖。
三、韓姓:《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記載,韓姓是周朝唐叔的後裔,唐叔第十二代孫晉武公封其小叔姬萬于韓,稱為韓武子,今陝西省韓縣南,韓武子的後代世代為晉國公卿,武子生勝伯,勝伯生簡,簡生輿,輿生厥。公元前376年韓厥7代孫韓虔和趙氏、魏氏三家瓜分晉國土地,建立了韓國,建都于平陽(山西臨汾縣),公元403年周烈王承認韓為諸侯,建都陽翟(今河南禹縣)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疆土有山西東南和河南中部,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30年被秦國所滅,其宗室子孫以國為姓稱韓姓。郡望:穎川、南陽。韓氏名人有:韓非、戰國末期的哲學家,漢初軍事家韓信,扶佐劉邦取得天下,十面埋伏滅項羽于垓下。劉邦封其為齊王,漢朝建立後改封楚王,後降為淮陰侯。為呂後所殺。
四、何姓:《 廣韻》、《元和姓纂》記載:唐叔虞裔孫,韓安王為秦國所滅,子孫逃難到江淮一帶,因"韓"、"何"同音,改韓為何姓。
五、溫姓:《元和姓篡》:溫氏、唐叔虞之後、晉公族,受封河內之溫;因以命氏。又晉公族谷至採食于溫,號溫季、其後赤為溫氏。《姓氏尋源》溫氏,唐叔虞之子,受封于溫,因以命氏,溫、子爵、郡望:太原郡。
六、賈姓:《元和姓篡》賈,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于賈,後為晉所滅,以國為氏,《廣韻》賈,姓也,出河東,本自周賈伯之後,《新唐書,宰相世系》:賈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賈,為賈伯,河東臨汾有賈鄉,即其地也,為晉之所滅,以國為氏。
七、簡姓:《簡姓世學》:簡姓為春秋時晉大夫續簡伯之後;《範陽尚氏家譜》:晉大夫狐鞠居,食邑于續,謚曰續簡伯,子孫因以為氏,考狐氏之先,出自周武王子,成王之弟叔虞也。
八、曲姓:《通志、氏族略三》:曲氏、姬姓、晉穆侯封少子成師于曲沃;支孫氏焉,今絳州曲沃即其地。《姓氏急就篇》曲氏:晉穆侯子成師封曲沃,子孫以為氏。
九、解姓:解氏郡望:平陽郡(今山西臨汾市)
解氏源流世系-周武王-唐叔虞-姬良封解地。
《廣韻》:解,亦姓,自唐叔虞食邑于解,今解縣也
《世本》唐傷痛虞食邑于解,因地為氏,故晉為解氏
《路史·國名幻戊》解氏,唐叔後,今河中臨晉東南故解成
《元和姓套》:解氏:晉大夫解狐之後,其光採邑于解因氏焉。
十、侯姓:《元和姓篡》侯氏:晉侯緡之後,適他因以侯氏,《唐世系表》侯本出姬姓,晉侯緡為曲沃武公所滅,子孫適他國,以侯為氏。另:《古今姓氏書辯證》侯氏,出自姒姓,夏侯氏之裔封侯,子孫因以為氏。 侯氏一支重要來源出自于黃帝軒轅氏姬姓的後裔,在中國歷史上,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國後改晉國,在今山東西南部、國疆包括山西全部、河南西北河北西南部,陝西東南部建都于唐,(山西城西),侯氏一支重要來源于晉國公族,春秋省晉昭侯封叔父成師于曲沃(今山西聞喜東北),成師後代武公統一了晉國,晉哀侯和晉緡侯的後代逃往他國,以爵位"侯"為氏侯氏郡望:上谷(河北保定)、丹徒(江蘇丹徒)、河南(河南洛陽東北)
十一、欒姓:《姓氏尋源》欒氏,晉姬姓,唐叔虞之後,晉靖侯孫欒賓食採于欒,因以為氏。《古今姓氏書辯證》欒氏,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後靖侯孫賓,食邑于欒,因以為氏。其他趙國平棘縣西北欒城是也。賓生共叔,共叔生貞子枝,枝生宣子盾,盾生武子書,書生恆子,釐生懷子盈,皆晉卿。欒盈弟京盧及針、糾、樂魴、弗忌,豹六人,皆為晉大夫。
十二:席姓:《無和姓篡》席氏;本姓籍,晉大夫籍族之後也,談十三世孫瓖,避項羽名改為席氏。漢初,徒關東豪族,席氏後徒安定臨徑,瓖十世孫廣,後漢光祿勛。孫元允,魏酒泉郡守,允元孫保,秦尚書丞。生衡,晉建威將軍,寓居襄陽,仕南朝四代。衡孫因,歸後魏,潮州刺史,靖安公。元孫君懿,唐侍御史。懿曾孫建、澳、異、晉。席建禮部尚書、襄陽文公。《姓氏尋源》席代:《姓苑》雲:出安定,晉大夫籍談之後。
十三、先姓:《古今姓氏書辯證》先氏:出自晉公族先氏,世為晉卿大夫,所謂"欒、谷、狐、先"者也。春秋時有先蔑、先都、先辛、先軫、先軫生霍伯先且居,且居生先克,三世為卿。
《姓源》晉濕叔初封于先,因氏
《國語》所謂欒,谷、狐、先、胥、箕、荀、柏
羊舌、董、韓、11族、晉之舊姓也。
十四、谷姓
《世本》晉大夫 文之後
《古今姓書辯證》月圓氏:俗作谷,自晉大夫 文生豹,豹生芮,芮生成子缺,食邑于冀。
《姓氏尋源》 氏,姬氏,晉公族。
《元和姓篡》 氏,晉大夫 文生豹,豹旆芮,芮生缺,缺生克,克生錡,代為晉卿,漢代有侍中欲典,晉間書右丞、雍州刺史稅。歷史名人:文、克都為晉國大將軍、大夫、東漢侍中函 巡唐中書舍人 純 純宋代畫師 七,明洪武進士忠,清順治進士: 天契。
谷氏源流世系:周武王-唐叔虞-7代孫- 文- 豹-芮-缺。
十五:冀姓
《元和姓冀》冀氏、晉郡芮食採于冀邑,亦為氏,芮生缺。
《路史》雲:唐堯後有冀氏,春秋冀子也。
《姓氏尋源》冀多、舜師冀後,冀姓遠矣。
《路史》去,宋公族之後。
唐朝代侍御史冀元珪,梁觀察使冀休復。
宋都官朗中冀宋膺,司理參軍冀式。進士冀隨,
冀姓有四支,其中一支為唐叔虞之後。
冀氏源流世系:周武王-唐叔虞-7代孫-郊文-郊豹郊芮食條于冀邑因氏。
十六 步姓
《世本》步氏,本氏,晉大夫步揚之光,食採于步,因氏焉。《潛夫論》 之孫揚又別食採于步故步揚。《通志·氏族略三》步氏、姬姓、晉隻族卸氏之後,步楊食採于步,逐以為氏。仲尼子弟有步叔乘,漢有淮陽侯步鷺,明肇慶同知步從信。
步氏源流世系:周武王-唐叔虞-7代孫-郊文-郊豹-郊芮-郊缺-郊揚採邑于步,因氏。
十七、籍姓
《元和姓篡》:籍氏,晉文侯九第陽叔生伯。可曲晉籍,為籍氏。玄孫籍,代為大夫。晉為趙魏所滅,籍氏播遷于宋,漢有幸臣籍端。
籍氏世系:周琥王 唐新虞-晉燮侯-晉武侯-成侯-歷侯- 侯-獻侯姬籍-晉穆侯-文侯、成師、陽叔伯(籍氏始祖)-頡可空-南裏叔子-叔正睿伯-司徒公-少襄(曲沃正)-大伯(司功)-侯季子-籍遊偃-籍談。
十八、閻姓
1、閻氏出們姬姓,周武王時封泰伯的曾孫仲奕于閻鄉(泰伯是文王姬昌的大伯父)仲奕的後代以閻為姓。
2、出自姬姓《新唐書、相世系表》雲;周康王的小兒子姬閻出生時平紋有閻字,康王便封他的小兒子到閻城,後代以閻為氏,為陝西閻氏。
3、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後,《通過、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晉成公的兒子懿,被封于閻山西省安邑縣西部,其子孫以閻為氏,是為山西、河南閻氏。
唐叔虞: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于,又稱晉唐叔虞。是周武王第三子、周成王之弟。周 - https://tinyurl.com/y3uy9rf4
----------------
唐叔虞是什麼人,何姓人為什麼要祭拜他
2017-03-04 由 強哥說何 發表于歷史
山西太原有一座晉祠,許多何姓人到了太原,少不了要前去拜謁,這不僅僅因為晉祠是國家AAAA級景區,而是這裡供奉一個叫唐叔虞的人。唐叔虞是什麼人?他與何姓有什麼關係?何姓人為什麼要祭拜他?且聽我娓娓道來。
晉祠,最初叫唐叔虞祠,後改晉王祠,最後稱晉祠,創建於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是專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後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後而建的。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1961年3月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成為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網絡圖片
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於,是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周成王姬誦的同母弟弟。其母親王后邑姜,是齊國開國君主齊太公呂尚(即姜子牙)的女兒。
周武王姬發繼承父親周文王的遺志,於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十一年)滅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史稱西周。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十四年),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姬誦繼位。是時周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旦攝政。
公元前1035年(周成王八年),地處黃河、汾河東邊的周朝諸侯國——唐國發生叛亂,周王朝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受到威脅。同年十月,周公旦奉命率軍平息了唐國叛亂。為確保唐地牢牢掌握在周王室手中,周公旦把唐國的老百姓遷到了杜地,再把周王室的子孫遷到唐地。
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十年),周成王把唐地分封給弟弟叔虞,叔虞因而成了唐國國君,史稱唐叔虞。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姬燮(又稱姬燮父)繼位,後遷居到晉水之傍,將國號改稱「晉」,是為晉侯燮。
約到了公元前679年前後,有一個叫韓武子(名萬)的人被分封於韓原,侍奉晉國。此人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是唐叔虞的後人。韓武子不姓韓,真正「以韓為姓」是從韓厥開始的。《史記》卷四十五·韓世家第十五記載:「韓之先與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苗裔事晉,得封於韓原,曰韓武子。武子後三世有韓厥,從封姓為韓氏。」
春秋末,晉國被晉國的韓氏、趙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卿專權。公元前490年,趙氏打敗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盡被韓、趙、魏、智氏四家瓜分。
公元前457年,韓、趙、魏聯合打敗了智氏,平分其地,並分別建立了韓、趙、魏三個政權。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共同瓜分了晉國,晉君成為附庸。史稱三家分晉。
網絡圖片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韓虔(韓厥七世孫)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後,正式建立了韓國。
傳至第11位國君韓王安時,韓國內憂外患,爭權結冤,內訌動盪。而秦國經過變法革新後勢力日益強大,為爭霸主地位,秦國開始了「滅六國」的計劃。當時較弱的韓國成了秦國首攻目標。公元前230年(韓王安九年),秦國派內史滕大舉進攻韓國(當時國都在河南新鄭),韓國無力抵抗,韓王安最終被俘,韓國在六國中第一個滅亡。
網絡圖片
據《廣韻》和《元和姓纂》等姓氏典籍記載,韓國滅亡後,韓人紛紛離開原居住地謀生,其中有一部分人就近遷往江淮流域一帶(大致在今天的安徽、江蘇一帶),因江淮當地方言「韓」、「何」發音相近,把「韓」說成「何」,久而久之,這些從「韓地」來的人乾脆將錯就錯,改姓「何」了。也就是說,源於這一支的何姓與韓姓是同為一族的,所以史書上有「自古韓何是一家」的說法。
因春秋時期的韓國是由唐叔虞的後人建立的,秦末出現的這支何姓又是由韓姓的一支衍改而來,所以由韓姓衍改而來的何姓人追根溯源至唐叔虞、周成王、周武王,直至黃帝。既然唐叔虞是韓國的先祖,自然也是這支何姓人的先祖。所以,這支何姓人祭拜唐叔虞就不足為奇了。(2017-3-4)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39xlmqy.html
-----------------
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於,又稱晉唐叔虞。晉絳都今(山西絳縣)人,是周武王第三子、周成王同母之弟,母親為邑姜。周成王少年時對他的弟弟叔虞有過封國的承諾,日後太史和周公都要求成王履行承諾,遂封唐叔於唐國,為「桐葉封弟」的典故。
公元前1033年[來源請求],周成王時,唐人作亂,周公滅唐。成王封叔虞於唐,其子燮繼位後改其國號曰晉。
青銅器銘文記載
山西省曲沃北趙晉侯墓地的第六次發掘工作,出土了一件方鼎,因其銘文內容,被稱為叔夨方鼎或者叔虞鼎[1]。銘文有周王賞賜叔夨的內容。李伯謙認為,此叔夨就是唐叔虞,此處的王就是周成王[2]。
《考古》雜誌2007年3月發表了朱鳳瀚的文章《堯公簋與唐伯侯於晉》,介紹了香港地區出現的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銅器堯公簋,其銘文有「唐伯侯於晉唯王廿又八祀」的內容[3]。據陳久金說,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就此專門召開會議,認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來紀年的王為周成王,以此器作為周康王在位超過28年的證據[4]。
子女
燮,繼位後改其國號曰晉。
賈伯公明,小兒子公明封於賈(今山西省襄汾縣西南),後來遷至賈地(今陝西省蒲城縣西南)
唐叔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LNd8sM


仁厚賢德的邑姜應該是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示意圖。圖為清焦秉貞《歷代賢后圖》冊,絹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姜子牙之女做王后 歷經千年賢名傳 | 姬昌 | 周文王 | 邑姜 | 大紀元 https://bit.ly/39CPNoN
典故「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說的是有著雄才大略和治國安邦之能的姜子牙與周文王相遇的故事。一直隱居海濱的姜子牙在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釣魚,以便與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相見,並輔佐其消滅無道的商紂政權。而姬昌在此期間外出狩獵前占卜的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出獵,果然在渭河之濱遇到姜子牙。姬昌與他交談後大喜,還一同乘車而歸,尊其為太師 。
姜子牙輔佐姬昌後,告訴他要積善修德、明道行仁,這使得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姬昌死後,姬發即後來的周武王即位。姬發尊稱姜子牙為「師尚父」,「師」是三公之首太師的簡稱,「尚」是姜子牙的名,「父」是對德高望重的姜子牙的尊稱。在其輔佐下,姬發成就了功業,建立了周朝。姜子牙因為在興周滅商中功勳卓著,被首封於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
不過,姜子牙不僅僅是輔佐大臣,更是周武王的岳父,武王的王后正是姜子牙的女兒邑姜。對此,史書業已確證。西晉初年的《春秋經傳集解》裡說:「邑姜,晉之妣也。」杜預的注說:「邑姜,齊太公女,晉唐叔之母。」比杜預稍早的皇甫謐在其《帝王世紀》中也說:「武王妃(一作納),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於內,生太子誦。」
此外,清代王聘珍在《大戴禮記‧解詁》一書中也明確注曰:「后妃,武王邑姜也。」關於邑姜留下的史料雖然不多,但亦可從中窺見其品行。
邑姜嫁給周武王之時,正是武王南征北戰、征討商紂王政權的關鍵時候。作為王后,她盡職盡責。對於邑姜的才幹,武王在與諸侯會盟時的《泰誓》中說:「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意思是我有十位治亂的大臣,這十人同心同德才贏得天下。他們是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适和邑姜。十人中唯一的女性正是王后邑姜。
一直隱居海濱的姜子牙在渭水之濱的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釣魚,以便與周文王相見。圖為明 戴進《渭濱垂釣圖》。(公有領域)
關於邑姜的功績,宋朝理學大家朱熹注釋《泰誓》時認為是:九人主外,一人主內。《禮記‧婚義》有云:「后正位宮闈,同體天王。」王后的地位跟王等同,她的職責就是管理後宮,保證王不至於後院起火。
顯然,仁厚賢德的邑姜應該是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嬪妃之間都能和睦相處,孩子教育也是毫不含糊,這讓武王從來不必為家務事操心。
教育子女上,邑姜從胎教就早早開始。邑姜和武王成婚後,一年後生下了太子姬誦,即後來的周成王。史載,邑姜在懷孕時非常注重胎教,「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大意是站立的時候不東倒西歪,坐著的時候端正嚴肅,獨處的時候不隨地蹲坐,有了脾氣的時候也不隨便亂罵人。由此可見,邑姜是一位注重德行且毅力非凡的女子。
姬誦作太子時,為了保證他的根性純正,邑姜請周公等三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擔任他的老師,分別負責太子的身體、德義和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為了讓太子健康成長,還將其周圍品行不端的人逐去,挑選天下品行端正、孝悌有學問的人和他一起生活。這樣使太子每天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為了太子的成長,邑姜可謂殫精竭慮。
與文王、武王等一樣,邑姜對上天也是非常敬畏的。她在懷第二個兒子太叔時,夢見上天對自己說:「我賜予你的兒子名為『虞』,將把唐國封給他,讓其在那裡繁衍他的子孫。」等孩子降生後,邑姜發現他的掌心中有清晰的紋路,好像一個「虞」字,就給他取名為虞,亦稱叔虞。
武王在與諸侯會盟時的《泰誓》中說:「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圖為清 陳士倌《聖帝明王善端錄(唐虞夏商周).周武王》。(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武王去世後,年僅13歲的成王即位,周公旦輔政。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諸侯國唐國(唐國地處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有一百里)發生叛亂,威脅周王室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後,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
叔虞年少時,周成王曾與其戲耍,摘下一片梧桐葉裁成玉圭的形狀交給他,並說:「把這個封給你。」叔虞很高興,就把此事告訴了周公旦。周公旦詢問成王,成王說自己是在與叔虞開玩笑。周公旦嚴肅地說:「我聽說過,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天子一說話,史官就記下來,樂人就吟誦,士人就頌揚。」周成王於是將叔虞封在唐地,叔虞成為唐國國君,故稱「唐叔虞」果然應了邑姜的夢。叔虞之子燮繼位後,改國號為「晉」。
成王在位22年後,因病去世,其子周康王姬釗即位。邑姜忍著悲痛,以先太后的身分教導康王,讓他尊重大臣、愛護人民。康王在位期間,繼續推行周成王的政策,平定東夷叛亂,北征略地,西伐鬼方,進一步加強了統治。周成王至周康王時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沒有使用刑罰,史稱「成康之治」,這背後無疑也有著邑姜的功績。
據說,坐落在今天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晉祠,有一座專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築「聖母殿」,殿內聖母像為北宋天聖年間雕塑,已有了近千年的歷史。這說明,邑姜的賢名並不曾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湮滅。@*#
姜子牙之女做王后 歷經千年賢名傳 | 姬昌 | 周文王 | 邑姜 | 大紀元 https://bit.ly/39CPNoN

2020-12-04_113623a15e0a5c7319e23bff906e10477c0a36-450x5472020-12-04_1137152020-12-04_11370120170217185379487948-450x8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