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之八:我斷中國古代錢幣制度的演化與變革--戰國後期圜錢演化為方孔圓錢的意義_古泉園丁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05d6b0102w6fd.html


呂不韋奇貨可居的成功之路——「文信」圜錢(先秦鑄幣)
先秦「文信」圜錢
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人,戰國末年有名的「風險投資」家,官至秦國宰相,被封為文信侯
呂不韋出生商人世家,靠在各地販賣貨物賺取有大量錢財,不過在古代可不比現代,那個時候雖然商人很有錢,但是社會地位卻非常低下,這就讓呂不韋非常苦惱啦,有錢沒權別人還看不起
(古代商人地位低下在史書中的記載比比皆是: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取陸梁地」(賈人即商賈、商人)
《漢書·貢禹傳》中載「孝文皇帝時,重廉潔,賤貪污,賈人贅婿及吏坐髒者,皆禁錮不得為吏」)
此時的呂不韋就想著怎麼改變一下自己的現狀,直到他在趙國邯鄲碰到了當時候秦國出質到趙國的質子--異人,這裡就不能不佩服呂不韋的超前眼光,這就好比早期軟銀投資馬雲的阿里巴巴,都是原來不被人看好(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系列)
秦王世系表
要知道此時秦王是秦昭襄王贏稷,而異人只是秦昭襄王的兒子安國君(世系表中的秦孝文王)的20多個兒子之一,加之母親早死,不受寵(受寵會被丟到趙國來當質子嗎),沒人看好他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呂不韋卻從中看到了大大的「商機」
這就得從異人的父親安國君說起,雖然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但是他一直還沒有選立明確的繼承人,而他有個非常寵愛妃子華陽夫人,不過華陽夫人卻沒有生兒子,這就讓呂不韋看到了從中斡旋操作的機會,他先對異人進行包裝,將自己的財富用於提升異人的知名度上,讓異人廣交各國貴族文士,招攬門客,為其博取一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哪個朝代名聲都很重要,看看鼎鼎有名的戰國四公子)
另一方面去秦國都城搞公關活動,不斷給華陽夫人姐姐送禮物,讓其說服華陽夫人收異人為繼子,再讓華陽夫人去安國君那裡吹枕邊風,最後安國君就將異人接回立為自己的繼承人
從秦王世系表也看得到,秦昭襄王后安國君即位為秦孝文王,只當了三天就掛了,異人即位為秦莊襄王,這時候呂不韋的投資可謂是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短短十來年年時間,扶持異人登上秦王位,自己不僅成為了秦國的丞相,還被封為了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這投資回報比。。。)
先秦「文信」圜錢
聊完歷史看錢幣:
我們知道在秦始皇統一之前的戰國各諸侯國鑄幣樣式可謂是五花八門,三晉趙、韓、魏的布幣,齊、燕的刀幣,楚國的鼻蟻錢,秦國的圜錢。
首先「文信」圜錢圓形方孔,從樣式來講應為秦所鑄,這其上文字中「文」字在左,「信」字在右,「信」字是大篆體,人之偏旁在右邊,可左可右這個符合大篆體的特徵,秦始皇統一後文字改為小篆後,小篆寫法是有固定格式的,所以錢文應為秦始皇統一之前的文字,而秦國只有一個「文信侯」,就是呂不韋,且在1955年國家在河南洛陽考古發掘出了「文信」圜錢的鑄錢範,錢範上清晰可見「文信」二字,河南洛陽為「文信侯」呂不韋的封地,在此處出土錢範,更進一步得出「文信」圜錢為「文信侯」呂不韋鑄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kv5np2.html


大觀崇寧--宋朝-徽宗



「文信」圜錢,戰國時期的一種秦國貨幣,錢文為左讀的陽文篆書「文信」二字,,形制為圓形方孔的圜錢。此錢是秦文信侯呂不韋在其封國河南城所鑄,極為罕見。該錢無內外郭,背平素,孔兩側為陽文篆書「文信」二字,二字為左讀,面有外向四曲紋,故又稱「四曲文信」。[參 1]
文信圜錢一般錢徑23mm-25mm,穿寬7mm-9mm,重2.8g-3.4g。[參 2]
歷史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秦國相國呂不韋被封為「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郊、黃河以南的古城一帶。呂不韋在封地內鑄行了文信圜錢。
文信圜錢採用石質子范法鑄造,發行量、流通區域有限。
相關文物
1955年,河南省洛陽市河南城遺址出土一塊文信圜錢殘石范,呈長條狀,殘長11厘米,厚2.6厘米,厚2.4厘米。正面刻有文信錢模3個,錢徑2.4厘米,穿寬0.7厘米,側面陰刻有文字。[參 2][參 1]
1980年8月,陝西省咸陽市東郊地質部第三普查大隊駐地基建工地34號空心磚漢墓曾出土一枚「文信」圜錢。該錢錢徑24毫米,孔邊長7毫米。[參 1]
1991年,陝西省西安市北郊漢城磚廠出土過「長安」與「文信」錢各一枚


財力雄厚的大商賈 如何影響春秋戰國的局勢?
文/洪熙
在中國古代經商,有二種方式,分別是行商和坐賈。出門在外,奔波四方做生意的人,就稱為「行商」。據守在固定的地點開店鋪的人,就稱為「坐賈」。財力雄厚的大商賈 如何影響春秋戰國的局勢? | 行商 | 坐賈 | 呂不韋 | 大紀元 https://bit.ly/3ebA2Wz
春秋末年,范蠡助勾踐稱霸後,功成身退,三次積下巨財,慷慨賑濟貧民;子貢富而有德,與諸侯分庭抗禮,出使一趟改變五國格局;呂不韋屯積居奇,扭轉了子楚的處境,助其成為秦國繼承人。無論賑濟貧民,還是左右國事,商人的財富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中國古代經商,有二種方式,分別是行商和坐賈。《白虎通義·商賈》篇介紹說:「商之為言,商其遠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謂之商也。賈之為言,固固有其用物,以待民來,以求其利者也。行曰商,止曰賈。」這處記載更明確,凡是出門在外,奔波四方做生意的人,就稱為「行商」。據守在固定的地點開店鋪的人,就稱為「坐賈」。
《遊宦紀聞》中說:「行商之身,南州北縣。」從事行商的生意人,猶如雲遊天下的僧人,常年在外勞苦奔波,忍受飢寒困苦,人情冷暖。他們或者是帶著貨物來到某地,賣給需要物品的百姓,又或者採購當地的物產,拿到其它地方去賣。將天下的物產流通起來,豐富各個地方人們的物質生活,通過辛苦的販運銷售,同時賺取相應的財利。他們辛苦積累的財富,除了維持自身的生活外,也會有不同的用途。
范蠡功成身退 經營財富 賑濟貧民
春秋時期,楚國人范蠡和文種二人分析天下大勢,料定吳、越兩國爭雄。他們最先去了吳國,但沒有受到重用,於是轉而來到了越國,得到了越王勾踐的重用。范蠡和文種輔佐越王勾踐二十年,「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逐漸提高了越國的人口、經濟、軍事力量,幫助越王滅吳復國,成就了霸業。後來范蠡官拜上將軍,名揚天下。
而范蠡獨具慧眼,從越王勾踐的面相看出了他的稟性,他寫了一封書信勸告文種說:「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范蠡看出勾踐不可能與臣子共享富貴,共享安樂,於是急流勇退,帶著珠寶金玉及早離開了。文種不信,結果被勾踐賜劍逼死。
范蠡離開了越國,來到了齊國。他更名換姓,憑著滿腹智慧從事經營,並帶著兒子戮力墾荒,耕於海邊,置下了數十萬家產。齊王聽聞說他是一位賢者,就聘請他做相國,主持齊國政務。
可是坐擁榮華富貴的范蠡卻有不同的想法,「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他認為自己做官能做到卿相,治家能積累千金財富,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平民來說,功名富貴已經到了極點。按照傳統的理念盈極則虧,言外之意,人生達到極點就要開始衰落了。所以他認為這是不祥之兆。
於是三年後,范蠡辭去了齊國相位,散盡家財,離開齊國,移居到了定陶(山東定陶),自號陶朱公。在定陶縣,父子齊心合力,勤於農業和畜牧,根據不同的季節,轉輸貨物從中取利。沒過幾年,范蠡又再次積攢了數以萬計的巨大財富,他仍經常周濟貧苦百姓。因他富而有德,當地民眾尊稱陶朱公為財神。
子貢富而有德 與諸侯分庭抗禮
子貢,孔子的高徒,其人才思敏捷,辯論口才一流,而且也善於做生意。子貢經營有道,賺到了千金產業,被後人譽為是中國史上第一位儒商。因其財富、智慧、德行兼備,隨著他的所到之處,將老師孔子的名望傳揚天下。
子貢在魯國任職時,齊國田常想要叛亂,因為忌憚齊國幾位重臣,就想調動這幾位重臣的軍隊攻打魯國,為自己謀得時機。因魯國是孔子的故鄉,孔子聽說此事,就派弟子子貢去遊說列國。子貢跟列國國君交往,常常是坐著駟馬高車,出行非常氣派。所到之處,甚至能和諸侯分庭抗禮。因子貢有德有財,各國國君都對他很尊敬。所以對子貢的到來,無論哪一國諸侯也不敢怠慢。
子貢憑著卓越的辯才,雄厚的財力,改變了五國十年之內的局勢。這次遊說,子貢成功地擾亂了齊國田常的計劃,保全了魯國,讓吳國覆滅了,還使得晉國更加強大,同時也促使越國稱霸。子貢的這次出使,在中國史上很有名,成為千載傳奇。
呂不韋屯積居奇 左右國事
戰國後期,陽翟(河南禹州)出現了一位大商人,名叫呂不韋,在中國史上,是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他往來四方販運貨物,賤買貴賣,積下了千金財富。
當時,太子安國君有個庶出的兒子,名叫異人(也稱為子異,後更名為子楚),到趙國做人質。身為質子,異人的日常開銷匱乏,生活困窘落魄。呂不韋到趙國邯鄲做生意,見到了異人,認為他就像奇貨,可以屯積居奇,他認為或許有朝一日異人能繼承王位,這對他是個有利可圖的機會。於是,他送給異人五百金,用於結交賓客;又用了五百金購買了奇珍異寶,前往秦國替異人遊說。
呂不韋帶著寶物前往秦國遊說,成功地扭轉了異人的處境,助其成為秦國繼承人,即後來的秦莊襄王。秦莊襄王即位後,拜呂不韋為相邦(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甚至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莊襄王去世後,十三歲的嬴政即位,即秦始皇,他也尊呂不韋為「仲父」 。呂不韋「奇貨可居」的膽識手段,讓他在秦持續為相共十三年。財力雄厚的大商賈 如何影響春秋戰國的局勢? | 行商 | 坐賈 | 呂不韋 | 大紀元 https://bit.ly/3ebA2W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