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羊(?-?),中山國人,戰國時魏國的大將。是樂毅先祖。
生平
樂羊初為魏相國翟璜門客,中山國君窟發兵犯魏,翟璜舉薦了樂羊。可是樂羊之子樂舒是中山王的將領,而且曾殺死了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樂羊為人,不計恩怨,力保樂羊為帥。
樂羊出兵後,由於敵強我弱,施了緩兵之計。消息傳來,朝中大嘩,群臣誣告樂羊通敵。中山國君又殺了他的兒子,煮成肉羹送給他。樂羊飲羹以訣志。隨後大敗中山國。
魏文侯賞了他,封在靈壽,但是反疑他心地殘忍,沒有父子骨肉之情。
樂羊死後,葬於靈壽。
參考
《韓非子》說林上第二十二:「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之羹。樂羊坐於幕下而啜之,盡一杯。文侯謂堵師贊曰:「樂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誰不食?」樂羊罷中山,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孟孫獵得鹿,使秦西巴持之歸,其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與之。孟孫適,至而求鹿。答曰:「余弗忍而與其母。」孟孫大怒,逐之。居三月,復召以為其子傳。其御曰:「曩將罪之,今召以為子傳,何也?」孟孫曰:「夫不忍鹿,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詐不如拙誠。」樂羊以有功見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
樂羊食子」背後的始作俑者
2017-04-14 由 成周子 發表于歷史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然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卻發生了「食子之肉」這樣的人倫悲劇。
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之羹。樂羊坐於幕下而啜之,盡一杯。文候謂堵師贊曰:「樂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誰不食?」樂羊罷中山,文候賞其功而疑其心。
樂羊是魏國的將領,有一次攻打中山國,可恰恰那時,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中山國君便命令手下將他兒子捉來給他看,意思是如果你再繼續進攻,先死的便是你兒子。
然而樂羊卻絲毫不顧忌這一點,反而攻城愈加急促了,終於觸怒了中山國君,使得他做出了一件殘忍的事情——將樂羊的兒子煮成了人肉羹,並命人送給樂羊食用。所有人都以為樂羊會崩潰,出乎意料的是,樂羊明知是自己兒子的肉,卻將肉羹全部喝完。魏文侯聽說此事,便對睹師贊說,樂羊因為忠心於我,忠心魏國,竟連自己兒子的肉羹都吃了。這話聽上去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呢,是的,春秋首霸齊桓公也說過類似的話,那時易牙烹子送給齊桓公吃,感動得齊桓公直夸易牙的忠心,這裡魏文侯也不例外。
然而睹師贊卻當場澆了一盆冷水,他認為連自己兒子的肉都吃,還有誰的肉不敢吃?這麼一解釋,正處在感動情緒中的魏文侯立刻清醒過來,所以當樂羊攻下了中山國之後,魏文侯雖然賞賜了他,卻從此對他起了戒備之心。
這個故事在《說苑》、《韓非子》、《戰國策》裡面,都有相關記載,且文字裡面俱隱隱透出批評樂羊之意,而很多現代的評論也都對樂羊的行為,大加鞭撻,認為他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連骨肉親情都不顧了。
誠然,「樂羊食子」這一故事,聽起來多少有點驚悚,因為這對於現代的我們,是不可想像之事,然而從古到今,人們在批評樂羊的時候,都忘了一個始作俑者,那便是中山國君。
或許是因為那個年代經常發生「烹」的刑罰,所以在這個事件中,對於中山國君的批評並不多見。但我想說的是,即便「烹」的事件時有發生,而像中山國君這樣將兒子的肉送給老子吃的這種行為,是非常殘忍且違背人倫的。
其實我是比較欣賞中山這個國家的,因為他幾度被滅又幾度復國,堅韌頑強,但是中山國君此時此刻這樣的行為,卻讓我唾棄。我可以想像,樂羊在得知眼前的這一碗肉羹便是親生兒子時,心裡的悲慟有多麼巨大,而在當時兒子已死的情況下,若自己再崩潰,魏軍勢必會輸,這樣既不能給兒子報仇,又吃了敗仗,所以我猜想那時的樂羊,定是存了這樣的心思,用常人難以想像的力量,強忍悲痛,喝下了那碗肉羹。
最終他拿下了中山國,而同時也讓魏文侯對自己起了疑心,但我想這些對他已經不重要了,兒子的慘死,自己被逼食子。。。如此種種,必定會成為他日後的夢魘,終身無法脫離。
--------------
樂羊食子
      樂羊是魏國的一員名將,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四零八年),他統率大軍,浩浩蕩蕩越過趙國,進攻中山,把中山國都城圍得鐵桶也似的。中山國眼看抵擋不住,就在城裏捉來了樂羊的兒子,五花大綁,吊在城門口上,要樂羊退兵,方才放人。一聲聲淒厲的哭喊傳來,將士們都看著樂羊,只見樂羊面不改色,仍舊揮師猛攻。
      中山王又急又恨,將樂羊的兒子剁成肉泥,煮了一鍋肉羹,派人給樂羊送去,想動搖他的決心。誰知樂羊不但不悲傷,反而神色坦然地喝了一杯肉羹。中山人見樂羊攻城之意這般堅決,軍心更加潰亂。最後,樂羊終於攻克中山,為魏文侯在古長城一帶開闢了廣闊的疆域。魏文侯雖然重賞了樂羊,但從此就開始懷疑樂羊,認為他本性殘忍不可信任。
      樂羊為魏將,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懸其子示樂羊,樂羊不為衰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遺之,樂羊食之盡一杯。中山見其誠也,不忍與之戰,果下之,遂為魏文侯開地。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
《說苑‧貴德》
【今解】
      樂羊本是中山國人,投到魏國任將,幫助魏侯滅亡中山國。他啖羹食子原是為了討好魏侯,顯得自己大義滅親,一片忠誠,結果卻適得其反,這是什麼原因呢?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定的界限,超過了這個界限,就會使事情走向自己願望的反面。樂羊啖羹食子,做得實在太過分了。在魏侯看來,他的戰功雖大,卻是個「不近人情」的可怕的人,為什麼會被疑忌呢?
------------------
歷史故事:樂羊的“忠心”
【大紀元12月31日訊】 樂羊本是中山國的人,后來他投奔了魏國。為了表示對魏王的忠心,樂羊主動率領魏國的軍隊去攻打自己的故國中山國。
中山國是個弱小國家,哪里抵擋得了魏國的進攻呢。當時,樂羊的儿子還留在中山國。中山國的人在魏國的猛烈進攻下,無計可施,君臣經過一番商議,決定以樂羊的儿子做籌碼來要挾樂羊退兵,中山國把樂羊的儿子綁起來吊在城樓上,威脅樂羊。誰知樂羊全然不顧吊在城樓上的可怜巴巴的儿子,反而更加猛烈地攻城。
中山國的將士們都十分生气,沒想到樂羊原來是這樣一個無情無義之人,于是他們將樂羊的儿子殺了。中山國的人將樂羊的儿子烹煮成肉羹,派人送給樂羊吃。
不料,樂羊面對此事仍毫不動心,一點怜子之心也沒有,一絲悲傷之情也不見,反而將用儿子血肉做成的羹湯吃了個干淨,然后率領著魏軍向中山國發起了猛烈進攻。由于樂羊攻城態度堅決,不拿下中山國決不罷休。經過几番激戰,中山國終于被樂羊所滅。
戰爭結束,魏國的疆域又開拓了一大片,樂羊為魏王立了大功。慶功會上,魏王給了樂羊很重的獎賞。事后,魏王便冷落了樂羊,不再信任他了。
有人不理解魏王,問魏王說:“樂羊為大王立了這樣大的功勞,您為何如此疏遠他呢?”
魏王搖搖頭說:“一個為了向上爬而背叛一切的人,他連自己的故國、儿子都毫不顧惜,除了自己,他還會對誰忠誠呢?我怎么可以去親近、信任這樣一個危險的人呢?”
故事中樂羊的行為大概誰都會認為,這樣的人只應遭到唾棄。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行為似乎也并不少見,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當你對朋友表面友善同時卻做著損人的事時,當朋友明知你是錯的還連聲稱贊而使你得意甚至感激時,當朋友不惜別人的利益而為你爭取好處時,你不認為這与樂羊的行為大同小异嗎?
-------------
樂羊食子
本文選自《說苑卷五·貴德》。貴德,就是說做人要註重道德品行的修養。而在作者看來道德品行的最高準則是孔子所倡導的"仁"。樂洋為破中山,不惜舍棄兒子的生命,甚至吃了一碗兒子的肉煮成的羹,可謂有功而不仁。秦西巴將主人獵獲的幼鹿送還給哀鳴的母鹿,可謂有罪而仁。作者將兩者進行對比,得出結論:有功者被懷疑,有罪者卻被額度,可見衡量"德"的核心是仁愛。運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作為論據,進行對比論證,這是說理文章常用的一種方法。
版本 一
樂羊為魏將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縣其子示樂羊,樂羊不為衰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遺之羹,樂羊食之盡一杯。中山見其誠也,​不忍與其戰,果下之。遂為文侯開地。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
樂羊食子
樂羊食子
孟孫獵得麑。使秦西巴持歸,其母隨而鳴,秦西巴不忍,縱而與之。孟孫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為太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將能忍吾子乎?
"故曰:巧詐不如拙誠。樂羊以有功而見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由仁與不仁也。
版本二
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之羹。樂羊坐于幕下而啜之盡一杯。文侯謂睹師贊曰:"樂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贊對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誰不食!"樂羊即罷中山,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
譯文
版本 一
樂羊是魏國大將攻打中山國。樂羊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懸掛樂羊兒子給樂羊看,樂羊並沒有因此而減弱進攻的意志,攻打更為猛烈。中山國于是將樂羊兒子烹了之後送羹給樂羊,樂羊喝幹了一杯。中山國看到了樂羊的殘忍,不敢和他對戰。(樂羊)終于拿下了中山國。于是替文侯開拓了國土。文侯欣賞他的戰功,但懷疑他的忠心。
孟孫打獵捕獲一隻幼鹿。讓秦西巴拿著回家,幼鹿的母親一邊跟一邊鳴叫,秦西巴不忍心,放了幼鹿給母鹿。孟孫(因此)發怒放逐了秦西巴。一年過後,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師。旁邊的人說:"秦西巴對君王是有罪的,現在又任命他為太子傅,為什麽?"孟孫回答:"他能因為一隻幼鹿而不忍心,又怎麽能忍心傷害我的兒子啊?"所以說:機巧和奸詐不如笨拙和誠信。樂羊因為有功而被疑心,秦西巴以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原因就在于仁愛與不仁愛的差別啊。
版本二
樂羊擔任魏將去攻打中山國。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的國君烹煮了他的兒子,賜給他(用他的兒子的肉烹成的)肉羹,樂羊坐在營帳中吃這肉羹,把一杯全吃了。魏文侯對堵師贊說:"樂羊因為我的緣故吃了他兒子的肉。"(堵師贊)回答說:"他的兒子的肉(尚且)也吃,還(有)誰(的肉,他)不會吃呢?"樂羊完成了中山國(的戰事),魏文侯獎勵了他的功勞,然而猜度(duó)他的心地。
-------------
樂羊,生卒年不詳,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樂毅先祖,戰國時期魏國將領。樂羊初為魏相翟璜門客,後因大敗中山國而成名。
樂羊起初是魏國相國翟璜的門客。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08年),中山國國君姬窟發兵進犯魏國,翟璜舉薦樂羊。但是樂羊之子樂舒是中山國的將領,而且曾殺死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樂羊為人,不計恩怨,力保樂羊擔任主帥出兵討伐中山國。
樂羊出兵後,由于敵強我弱,于是施行緩兵之計。訊息傳來,朝中大嘩,群臣誣告樂羊通敵。此時,中山國君殺死樂舒,煮成肉羹送給樂羊。樂羊為表忠心,于是坐在軍帳內端著肉羹吃了起來,一杯全部吃完。
連環畫《樂羊怒喝中山羹》中畫面
連環畫《樂羊怒喝中山羹》中畫面
魏文侯對睹師贊說:"樂羊為了我的國家,竟然吃了自己兒子的肉。"睹師贊卻說:"連兒子的肉都吃,還有誰的肉他不敢吃呢!"隨後,樂羊大敗中山軍,攻佔中山國。魏文侯雖然獎賞樂羊的戰功,將其封在靈壽,但卻懷疑起樂羊的心地來,認為樂羊心地殘忍,沒有父子骨肉之情。
樂羊死後,安葬在靈壽,樂羊的後代子孫就在靈壽安家落戶。
趣聞軼事
樂羊攻克中山國後,回國向魏文侯報告,顯出誇功驕傲的神色。魏文侯察覺到這一點,就命令主管文書的官吏說:"群臣和賓客獻上的書信,都拿來進上。"主管文書的官吏搬著兩箱書信進上來。魏文侯讓樂羊看這些書信。書信都是責難攻打中山國這件事。樂羊轉身退下幾步,向北再拜說:"攻下中山國,不是我的力量,是君主您的功勞。"
歷史評價
劉向《戰國策》:"樂羊食子以自信,明害父以求法。"
周曇《春秋戰國門·樂羊》:"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為惑主聰。盈篋謗書能寢默,中山不是樂羊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