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馬遠《春遊賦詩圖》劉松年的《西園雅集圖》/「蘭亭集」「西園雅集」/王詵請善畫人物的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把自己和友人蘇軾、蘇轍、黃魯直、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儀、鄭靖老、張耒、王欽臣、劉涇、晁補之以及僧圓通、道士陳碧虛畫在一起,主友16人,加上侍姬、書僮,共22人,取名《西園雅集圖》。米芾為此圖作記,即《西園雅集圖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30MoC3U


台南善化糖廠曲水流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流觴曲水,是源於中國的一種遊戲,後來流傳至日本、朝鮮半島。夏曆的三月人們舉行祓禊儀式之後,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這種遊戲非常古老,逸詩有云:「羽觴隨波泛」。
「流觴曲水」源於上巳節這一古老風俗。上巳指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周代有水濱祓禊之俗,祓禊指洗濯身體以除去凶疾的一種祭祀儀式,朝廷指定專職的女巫掌管此事。《詩經·鄭風·溱洧》記載有鄭國陽春三月祓禊的情景。漢代時三月上巳確定為節日。《後漢書·禮儀志》載:「三月上巳,官民皆禊於東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為大潔。」魏晉以後上巳改為三月初三,成為一個重要節日,洗濯身體的風俗逐漸演化成臨水宴客和郊外踏春。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會稽內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四十二人,相聚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修禊祭祀儀式後,舉行流觴曲水的遊戲,四十二人人飲酒詠詩,所作詩句結成了《蘭亭集》,王羲之為該集作《蘭亭集序》。從此流觴曲水,詠詩論文,飲酒賞景,歷經千年而盛傳不衰。
日本在奈良時代傳入這一風俗,最初流行於宮廷,後來流傳至民間,之後再演變成流雛。
朝鮮半島在新羅時代開始傳入此風俗。 https://bit.ly/2WsXaJ4


「曲水流觴」就是把盛著酒的觴(木或陶製、體小而輕的酒杯)置於水渠中任其漂流,參與者飲酒作詩的雅集。
  傳說帝嚳(黃帝曾孫)的次妃、有娀氏(阿卡德王薩爾貢)之女簡狄,與姐妹們在河邊沐浴,一隻玄鳥飛過時掉下一個五色卵,簡狄將其吞食後有孕生下契(商族的始祖「玄王」),這就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故事。 據此傳說,民間形成了臨水浮卵的習俗。每逢三月上巳日,將熟雞蛋放在河裡任其漂浮,岸邊的人誰得到就屬於誰。該習俗延續下來演變成曲水流觴
  另有說法是,周代已有三月上巳日除災降福的水濱祓禊習俗,朝廷派專職女巫掌管祭祀儀式,漢代承接了這一傳統,將其作為上巳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天,帝王後妃和官民都去水邊洗濯除垢、祓除不祥,此後逐步演變為臨水宴飲,如逸詩中所載的「羽觴隨波泛」。魏晉以後將農曆三月初三(迎接漢民族祖先靈魂的日子)確定為重要節日。
  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親朋謝安、孫綽等四十二人會聚於浙江山陰(今紹興)「蘭亭」,舉行修禊祭祀儀式,後行曲水流觴活動,人們在蘭亭邊清溪兩側席地而坐,將盛著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游沿彎彎曲曲的溪水緩緩漂流而下,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飲酒並即興賦詩。
  活動結束後,有十一人成詩兩首,十五人成詩一首。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即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這次曲水流觴活動成為後來的範本,由此,蘭亭也成了「流杯亭」的代名詞。
  曲水流觴活動除了在野外多曲多彎的曲水旁進行,還有一種形式是在流杯亭內進行。三國魏明帝曹睿在洛陽天淵池南側的石頭上雕鑿盤曲的水道,引水流觴歡宴作樂,應該說是歷史上最早的流杯亭。
  現今北京有四座流杯亭(中南海的流水音亭、故宮的契賞亭、恭王府的沁秋亭和潭柘寺的猗軒亭),不可不提的是可供民眾遊玩的潭柘寺猗軒亭。
  該亭坐落在寺院內清朝皇帝到潭柘寺禮佛落腳的行宮院,三米肩寬,漢白玉石鋪地,石面上刻有一條深、寬各十厘米彎曲盤旋的水槽。從亭外北側偏東一個石雕龍頭口中流出泉水,沿方亭繞向東側流入亭內水槽,經多次旋轉後從西側流出進入下水道。
  流杯亭做曲水流觴,缺少王羲之筆下那種大自然的情趣,而且流杯亭的水槽規整,水流自入口均勻注入,觴一般不會停留某處,即使停下來也很難判斷面對何人,所以與在野外曲流邊做曲水流觴有所不同。
  具體規程是將裝酒的觴置於水面上,在蜿蜒的水槽裡隨水流漂移,要求觴自水槽入口處起吟詩,漂流至終點時完成詩作,對未成詩者給予罰酒。
  筆者曾用一塊小木板代觴試之,自入口處漂浮到出口處全程僅用一分鐘(小木板漂流速度可能較觴略快)。在這短暫的時間內,莫說出口成詩,即便推敲一句也很困難;應該說,在流杯亭做曲水流觴比在野外更難一層。
  乾隆在遊寺期間,經常與大臣們圍坐在流杯亭邊做這種遊戲,並特為流杯亭題詩:「掃徑猗猗有綠筠,頻伽鳥語說經頻。引流何必浮觴效,豈是蘭亭修契人。」所以潭柘寺流杯亭稱作「猗軒亭」。
  遊戲時皇上坐向朝南,看地面上多曲的水槽猶似虎頭圖案,對面的大臣被比喻成虎,而坐向朝北的大臣看水槽卻是一對龍頭圖案,寓意皇上是真龍天子,故稱「南龍北虎」,所以流杯亭又名「龍虎亭」。
  曲水流觴雅集源遠流長影響深廣,仿建的蘭亭坐落在包括台北故宮至善園、北京陶然亭公園等諸多地方;蘭亭序碑文也出現在各地名勝景區。
  據悉,著名書法家、台北故宮前副院長莊嚴先生曾參加過一九四七年在重慶、一九六三年在台中北溝舉行的曲水流觴;一九七三年、一九八三年兩度組織四十多人在台北近郊外雙溪舉辦曲水流觴雅集。
  一九八二年,浙江成立了「蘭亭書會」,一九八五年確定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中外書法家和紹興的文人墨客在蘭亭舉行曲水流觴活動。
  曲水流觴先後傳到朝鮮和日本,經過多年的演變已成為日本女兒節的一部分。一九八三年清明前夕,日本組織了「曲水之宴訪華團」到蘭亭朝聖王羲之,與紹興書法家一起共行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https://bit.ly/2WujGBo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https://bit.ly/2WnFLla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kkl.com.tw/tc/kklmap/kklmap_info05.html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曲水流觴」應叫「曲水流觴茶會」較完整,因為「觴」是羽觴,中國古代盛酒的器具,茶會借用而已。如能改為「曲水流盅茶會」則更佳,因為名正言順,正合:曲水茶香,一飲同心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曲水流觴」是古代文人的飲酒遊戲之一,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10月28日至11月15日,舉辦第6屆大墩工藝師得主吳明儀茶席展,並於昨日舉辦「詩情花藝曲水流觴」茶宴活動,以現代陶藝創作模擬演繹「曲水流觴」,以茶代酒,茶杯流到面前的人,須以「花」為主題說句祝福話,讓現代人品賞古代文人雅趣。 配合2017臺中花都藝術季,並為明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暖身,大墩文化中心在文物陳列室舉辦「茶‧陶相對論—吳明儀茶席展」,展出45組件,另同步於大廳舉行「臺中映月古流花藝作品展」。 https://bit.ly/2McYvA4



曲水流觴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30Nid8M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歷史上最著名的文人雅集,要算東晉以王羲之為首的四十二位
雅士,在浙江會稽蘭亭舉行的『修禊』活動。
修禊古稱『拔禊』,是在每年三月上旬的巳日(初六)﹐男女為求
子.到水邊洗滌以去除病氣的習俗。到魏時變固定 三月三日 。
東晉帝永和九年(西元353年),王羲之等隱士文人所舉行的修禊
之禮,則把這一民間習俗雅化了。
王羲之為這次活動寫了《蘭亭集序》,記述盛況,其中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此後這種活動為歷代文人所仿效。
曲水流觴—中國園林常建有流杯亭,在亭中地面石板上鑿出灣灣
曲曲的溝槽,引水入渠。參加宴會的人來到石渠兩側,把盛滿酒
的木器酒杯或青瓷羽觴放在曲水的上游﹐任其順流而下,酒杯停
在誰的面前即飲酒賦詩。(這樣的亭子如北京南海的流水音,潭柘
寺的猗玕亭,另一種是設觴不設亭,如園明園中的坐石臨流)。
青瓷羽觴 杯的一種樣式。器身橢圓、淺腹、平底。腹兩側置
半月形雙耳,亦有餅形足或高足
《蘭亭序》簡介 (以下文字摘錄中證網)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
《禊貼》。為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係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
,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歷代書
家都推《蘭亭》為“天下第一行書”。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
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
,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
首推“定武本”。經郭沫若考證,以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
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
類,疑為隋唐人所偽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
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
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
堪稱絕妙的比喻。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曲水流觴 瀟灑出塵的千古風韻
三月初三「上巳節」 洗污濁 通泰陽
https://bit.ly/2Me0SCE
人們圍坐在蜿蜒的溪水旁,飲酒閒談,欣賞春日的自然風光,恬淡怡然。圖為明 錢榖《蘭亭修禊圖》 。(公有領域)
中國古代三月初三,有一個重要的祭祀活動「祓禊」(音符細)。人們聚集在水邊,用香草蘸水灑身,或者沐浴洗滌污垢,祈求神明消除疾病和災殃。曲水流觴,是祭祀活動中的一環。
上巳節 洗污濁 除不祥
根據《周禮》記載,每年三月初三(上巳日)的清晨,先民們聚集在水邊清洗污垢,由一位女巫與神明溝通,舉行招魂續魂儀式,為人們祛除疾病和災殃。
周朝時,周公曾引泗水進入皇宮苑池,他在曲水宴上,舉行祓禊祭祀,與天地神明溝通,為國禳災祈福,表達周人對眾神的敬仰和順從。
至漢朝時,三月初三這天,朝中大臣和百姓都要到城東以外的水邊,洗浴清潔身體,去除污垢,祓除身上的濁氣,使身上的陽氣遍布流暢,順同天時,以利於養生。
螺鈿曲水流觴圖漆几——几面裝飾題材為《蘭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觴之景,有山水、樓閣、拱橋、曲徑等,高士、童子30餘人,休憩於溪流之濱,或在亭中遠眺,或取觴暢飲,或詠詩論文,情景不一而各得其樂。此外,民間故事因流傳久遠,亦成為裝飾圖樣的主題。(國立歷史博物館)
曲水流觴 束皙釋義
晉武帝曾經詢問大臣摯虞,三月初三日曲水流觴的意義。摯虞學識有限,所答不稱帝意。於是,束皙向晉武帝解釋道,昔日周朝時,周公建好新的都城洛邑(洛陽),在三月三日這天召集百官,在洛水上置觴泛酒,以美德饗宴供奉神靈。於是詩中說「羽觴隨波」。
這裡的羽觴,又稱羽杯、耳杯,是中國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也是一種祭祀的禮器。羽觴外形橢圓,平底腹淺,兩側各有耳,就像鳥的翅膀,所以稱為羽觴。
束皙還講到,秦昭王曾於初三這天,在彎曲的河水邊,舉辦酒宴,他看到一名金人捧著一把水心劍,說:「上天命您制服西夏,稱霸於諸侯國。」因此,曲水流觴代代相傳。
唐代的鎏金蔓草鴛鴦紋銀羽觴,1970年陝西西安何家村出土。(Mountain/Wikimedia Commons)
行書《蘭亭集序》 瀟灑出塵
名流文士尤其喜愛曲水流觴。他們在曲水邊集會,飲酒賦詩,舉行修禊祭祀。禊,是乾淨、淨潔的意思。人們圍坐在蜿蜒的溪水旁,飲酒閒談,欣賞春日的自然風光,恬淡怡然。
名流文士尤其喜愛曲水流觴。他們在曲水邊集會,飲酒賦詩的活動,舉行修禊祭祀。圖為明 文徵明《蘭亭修禊圖》局部。(公有領域)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書聖」王羲之召集名流謝安、孫綽、高僧支遁等41位名士,聚集在會稽山蘭亭的曲水邊,舉行禊禮。
這場曲水流觴,幾乎聚集了東晉所有的名士。他們飲酒賦詩,談玄論道。只見盛酒的觴,順著溪流悠然而下,隨緣停在客人的身邊。
觴飄流到誰的面前,誰就要即興賦詩。如果作不出來,便罰酒三觴。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鬚筆,在蠶紙上,即席揮毫。他匯集眾人雅作,寫下千古流芳的《蘭亭集序》。
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說,仰觀宇宙之大,俯看萬物之盛。在這個世界上,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人與人交往,也是短暫的。品讀《蘭亭集序》使人聯想到,如果短暫的生命能夠溶於天地間,那他的生命就會獲得永恆。
蘭亭集序,為唐太宗最推崇的書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公有領域)
王羲之書品亦如人品,清秀超逸,瀟灑出塵,他親自寫就《蘭亭集序》,記述曲水流觴一事。因行文飄如浮雲,矯健猶如驚龍,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https://bit.ly/2Me0SCE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溯古今的「曲水流觴」
一、「蘭亭序」裡的「流觴會高朋,曲水宴嘉賓」
  西元353年由王羲之完成的蘭亭集序,肇因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初三,三十三歲的會稽內史王羲之和太原孫統、孫綽、廣漢王彬之、陳郡謝安、高平郗曇、太原王蘊等父子輩四十一人,以修褉事宴集於會稽山陰的蘭亭,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諸位列坐曲水兩側,酒殤置於清流之上,任其逐水飄流,「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酒觴流到面前,當下就要即席賦詩,不然罰酒三觴。這次聚會有廿六人作詩三十七首,雅集行將結束時,眾人公推王羲之作一蘭亭序雅集的序文,王羲之當時已有幾分醉意,以特選的鼠鬚筆和蠶繭紙,乘興而書寫了一篇序,記述宴集的盛況,和與會諸人的觀感,書法遒勁,文采燦然,全文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縱橫多姿,其中「之」、「以」、「也」、「為」等字,文中重見者,都另構別體,不使雷同,特別是「之」字,一共二十個,體勢殊異,面貌、美感各不相同,因而被世人推為千古傑作,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登峰造極之作。
  如今千百年過去了,歷史煙散,人們記憶中只存下「曲水流觴」王羲之的風流遺韻,引申為「流觴會高朋,曲水宴嘉賓」,也常有名士到蘭亭舉行曲水宴以附風雅。乾隆遊蘭亭時亦不免俗的賦詩云:「向慕山陰鏡裡行,清遊得勝愜平生。風華自昔稱佳地,觴詠於今紀盛名。」。
  「流觴曲水」這一風俗也東傳至日本,演變成女兒節的一個習俗。
二、紫金城寧壽宮花園內的褉賞亭
  寧壽宮花園又稱乾隆花園之內,亭台樓閣,蒼松翠柏,有古華軒、褉賞亭、遂初堂、三友軒、萃賞樓、聳秀亭、符望閣、倦勤齋,園中有殿,殿中有園,景色秀麗。
  褉賞亭位於花園西側,亭中有流杯渠,係根據王羲之「蘭亭序」中所述曲水流觴,修褉賞樂的記載而設計,渠水來自南邊假山後的水井,汲水蓄入缸中,缸與假山下的管道相通,水流入渠內,渠泄水於井中,如此循環往復。褉賞時,皇帝與大臣坐於渠旁,置酒杯於水上,飲酒賦詩,作曲水流觴之樂。
三、北京恭王府沁秋亭(亦稱「流杯亭」)流杯渠
  偶然發現:恭王府沁秋亭裡的流杯渠,與清康熙(1662-1722)青花八仙祝壽碗的『壽』字同形,也恍然覺悟,既要刻流杯渠道,何不賦予特別的意義,一筆寫成的『壽』字遂成最佳選擇,只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後人竟忘了其中寓意,只因我先前曾收到過一枚清代一筆『壽』字玉簪,因此,一眼瞧到,就覺當是個『壽』字,經由這個清康熙時期的青花八仙祝壽碗裡的『壽』字為證,這恭王府沁秋亭裡的流杯渠確有『壽』意。
恭王府簡介(維基百科):
  恭王府及花園原是清乾隆時代大臣和珅的府邸,被抄家後賜給慶郡王永璘,後由於慶親王的孫子一奕劻世襲降低為貝勒,由內務府收回,後於咸豐年間賜予奕訢作為府邸,稱為恭王府。
  1921年,恭親王奕訢的孫子溥偉、溥儒(溥心畬)將恭王府和花園抵押給天主教會,後由輔仁大學買去作為校舍,後先後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音樂學院的校舍。
  恭王府建築曾部分為北京空調機廠佔用,1980年代騰退。1996年10月起,恭王府花園作為旅遊景點供公眾參觀。
  2008年8月20日,修復後的恭王府全部對外開放。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南北長約330米,東西寬180餘米,佔地面積約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佔地32260平方米,花園佔地28860平方米。
  恭王府王府在南,花園在北,由高高的後罩樓將王府與花園分開。
  恭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分別由多過四合院組成,後為長160米的二層後罩樓。
  恭王府花園也分為三路。中路是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及左右配殿明道堂、棣華軒、福字碑、邀月台、蝠廳。東路是怡神所、垂花門、大戲樓、芭蕉院,西路是湖心亭、澄懷擷秀。此外還有龍王廟、榆關、妙香亭、流杯亭、藝蔬圃。
四、圓明園綺春園流杯亭基座
  這是圓明園殘跡裡的一件,名為「綺春園流杯亭基座」,與恭王府沁秋亭裡的流杯渠「異曲同功」。
五、串門子茶館的當代曲水流觴
  在2013年6月21日台北市麗水街「串門子茶館」的曲水道,在館長兼設計者沈僥宜的主持之下正式啟流之後,「曲水流觴」吸引了眾多喜茶、品茶人的注意,也因此類似的仿傚者遠颺中國大陸多處,玩賞、品味之餘,也試著回溯緣起。

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曲水流觴/流觴曲水/王羲之將三十七首匯成集,在半醉中為之作序



《蘭亭序》中寫到相同的字時都賦予它不同的風貌,其中的「之」字就有十九種字體寫法。唐代張懷瓘說王羲之書法「備精諸體,自成一家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功」,闡釋了這種變化多端境界的起源。世人愛賞王羲之書法,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稱《蘭亭序》為「天下行書第一」。孫過庭《書譜》說想學行書的人都以《蘭亭序》(即《蘭亭集序》)為指歸,學成就是書藝超群的大匠。[1]。唐太宗愛極王羲之書法,最愛的是《蘭亭序》,「夜半起,把燭學」[2];他在《晉書.王羲之傳》撰辭,讚美王羲之書法為古今「盡善盡美」第一人!
晉穆帝永和九年,是王羲之最終辭官的前二年,羲之在會稽內史的任上,於上巳三月三日在會稽山陰的蘭亭曲水間,舉行了曲水流觴雅宴。他邀約了名士名流和自家子弟共四十一位共會,流觴賦詩,在崇山峻嶺,茂林脩竹間,發抒生命情懷。讓清流激湍滌蕩身心,讓凡俗生命融入天地。
當天與會者曲水流觴,詠物抒懷,創作的詩歌結集為《蘭亭集》,王羲之當下為集作序,即聲名蓋世的《蘭亭集序》(簡稱《蘭亭序》)。
席間,王羲之用蠶繭紙、鼠鬚筆,寫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序文。《法書要錄》讚歎這篇行書序文「遒媚勁健,絕代更無」。
《蘭亭序》異彩絕代 書法家讚天下第一行書  http://bit.ly/2Qry9sI


台南善化糖廠曲水流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曲水流觴」流觴曲水,得詩37首,集為《蘭亭詩》。《蘭亭集序》為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共計324字/出自魏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 蘭亭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然此書者風之內的蟲部誤寫成鳥部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