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馬是蒙古高原的一種古老馬種,早在五千多年前,匈奴人已馴養蒙古馬作為戰馬,後來蒙古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也騎著蒙古馬遠征歐洲,滿清八旗的騎兵也以蒙古馬征服明朝。
蒙古馬也作為其他馬種的原型,例如:三河馬
體型和習性
騎著蒙古馬的清朝乾隆皇帝
蒙古馬的雄馬肩高平均大約135厘米而雌馬平均大約129厘米,若按西方的標準祇算是小型馬或矮種馬,故蒙古馬又名「蒙古矮腳馬」,其毛色複雜,以白毛、粟毛、黑毛為主。
蒙古馬以半野放的方式飼養,能適應炎熱或寒冷的塞外極端環境,習性溫馴,耐力持久而氣力大,一隻成年馬大約可拉動500公斤的重物,可日行50甚至100公里,牠們可作騎乘的戰馬或拉車的挽馬。
戰爭
歷史上曾橫掃歐亞的蒙古騎兵就是使用蒙古馬,蒙古馬雖然速度沒特別快但是耐力驚人,可以長時間奔跑或行軍也不會疲累,而且對惡劣環境氣候適應力極佳,是最優良的頂級戰馬


帖木兒1336年-1405年突厥化蒙古人,被打傷,從此跛腳,因此人稱跛子帖木兒,另外帖木兒可操流利波斯語、土耳其語及蒙古語。因為他娶了東察合台汗國後王黑的兒火者的女兒為妻-。也有學者認為成吉思汗世系之說不可信,帖木兒應是突厥人,而非蒙古人-師法蒙古人的屠宰掠奪策略,帖木兒沿習蒙古帝國戰風,對於不投降者在破城之後大多屠城以畏服各邦/1404年率領20萬士卒進攻明朝,結果1405年途中在訛答剌病死,終結了其輝煌無敵的征戰歷史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蒙古鐵騎歐洲鐵騎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30DCJbF
-------------------------
蒙古鐵騎
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在東北亞的蒙古人,由成吉思汗建立並由他的繼承者保持了一支與眾不同的騎兵部隊。這支蒙古騎兵沒有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世界上規模空前的宏偉帝國。
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領尊稱他為成吉思汗,意為非凡的領袖。正是他把一個由于妒嫉和連年不斷的戰爭而分裂為許多部落的民族建成為一個無往而不勝的軍事組織。1211年,他在統一了蒙古的大部分地區後即著手大規模擴張。五年內,蒙古人迅速佔領了金國和朝鮮。就在這時,成吉思汗發現單純依賴騎兵無法攻佔築有高牆的城市,因此向學會了製造攻城機械和使用射石機、彈弩的方法。
成吉思汗知蒙古內部發生了動亂,因此隻得留下少量部隊後返回蒙古。後來他又率領軍隊進攻波斯花剌子模帝國,並于1221年使之臣服。接著繼續領兵向南、向西、向東,席卷了整個亞洲。接著蒙古軍隊又從波斯出發向西北方向推進。經過廣泛的兵力偵察,一支大約20,000人的騎兵在蘇布台和笳卑將軍的率領下穿過高加索進入俄羅斯,並派探哨四處察看地形。1223年,蒙古鐵騎擊敗了卡爾卡(kalka)河岸的一支由俄羅斯人和庫曼人組成的軍隊,接著又跟卡馬河流域的保加利亞軍隊遭遇並將其擊潰,然後向東折回。根據這次遠征所收集到的大量情報,十五年後成吉思汗的後代製訂出了征服歐洲的詳細作戰計畫。
蒙古大軍取得作戰勝利的基礎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單一簡潔的組織體製是其軍隊的顯著特征。標準的蒙古野戰部隊由三個騎兵縱隊組成。每個縱隊有一萬騎兵,大體相當于一個現代騎兵師。每個騎兵縱隊包括十個騎兵團,每團1000人;每個騎兵團包括10個騎兵連,每連100人;每個騎兵連包括十個騎兵班,每班10人。所有騎兵一般都是騎馬作戰,但是假如許多馬匹垮掉,那麽一部分士兵就隻好在騎兵部隊的掩護下立于馬後進行射箭。
蒙古鐵騎
武器裝備
蒙古人對當時武器的使用方法上作了一些創新。
典型的蒙古軍隊中大約有百分之四十是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他們全身披著盔甲,盔甲通常是皮製的,或者是從敵人那裏繳來的鎖子鎧甲。他們頭戴當時金國和拜佔庭士兵通常所用的簡易頭盔。重騎兵騎的馬匹往往也披有少量皮製護甲。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還帶一柄短彎刀或一根狼牙棒,掛在腰間,或者置于馬鞍上。
元代武士復原圖
元代武士復原圖
蒙古軍的百分之六十是輕騎兵,他們除了戴一頭盔外,身上不披盔甲。輕騎兵的任務是偵察,掩護,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肅清殘敵以及跟蹤追擊。輕騎兵的主要兵器是弓。這是一種很大的弓,至少需要166磅的拉力,比英國長弓還要重,射擊距離為200至300碼。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比較輕,箭頭小而尖利,用于遠射;另一種比較重,箭頭大而寬,用于近戰。跟重騎兵一樣,他們也有一柄很重的短彎刀或狼牙棒,或者一根套索,有時還帶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長槍。
蒙古士兵在戰鬥開始前要披一件綢長袍。這種綢用生絲製成,編織得十分細密。成吉思汗發現箭很難穿透這種綢衣,隻會連箭帶布一同插進傷口。因此蒙軍招來的金國外科醫生隻須將綢子拉出便可將箭頭從傷口中拔出。
為了確保和加強騎兵的機動性,每個蒙古騎兵都有一匹或幾匹備用馬。這些馬緊跟在部隊的後面,在行軍過程中,甚至在戰鬥進行時都可以隨時用來更換。換馬是按接力的方式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安全,對完成預定的任務影響最小。
蒙古騎兵都是從當時訓練得最好的士兵中選出的。他們從三、四歲開始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的學校,進行嚴格的騎馬射箭訓練,因此他們具有駕馭馬匹和使用武器的驚人本領。比如,他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他後面的敵人。他們很能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餚。他們體格強壯,隻要一點點或者根本不需要醫療條件,就能保持身體健康,適應戰鬥的需要。隨時服從命令是他們的天職,人人都能嚴守不怠。紀律已形成製度,這在中世紀時期別處還未有所聞。
騎兵所用的馬匹也經過極其嚴格的訓練。跟歐洲馬匹不同,蒙古馬不論嚴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必要時可以連日行走而不吃一點東西,總之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它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在最險惡的地形上越過長得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例如,1241年,蘇布台的先遣部隊隻花了三天時間就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來到多瑙河流域的格蘭附近,行程180英裏,路上大部分地區有很深的積雪,而且是在敵人的國土上行軍。
評價
時至今日,我們仍能感到,當年蒙古人對我們今天的軍事還有著深遠影響,西方正在對蒙軍的戰例、戰術以及軍事技術進行著廣泛的研究。休·科爾曾進一步在他的著作中寫道:"利德爾·哈特曾以蒙古軍隊為例,說服人們將騎兵作戰方法運用于坦克。並請註意,美軍總參謀長麥克阿瑟在一份年度報告中,曾敦促國會吸取蒙古軍隊的經驗教訓,批準他關于要求為美軍機械化撥款的提案。"
蒙古鐵騎的屠戮是世界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災難,空前絕後。屠殺:2億人口。
在史書中,經常可以看到蒙古帝國在中原土地上殘酷地進行種族滅絕的紀錄。"乘其駿馬,掠其妻子,佔其土地"是蒙古士兵作戰的目標和動機。比如《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載:"兩河山東數千裏,人民殺戮幾盡,金用子女牛羊馬百皆席卷而去,屋廬焚毀,城郭丘墟矣" 。"關中兵火之餘,戶不滿萬" 。"既破兩河,赤地千裏人煙斷,燕京宮室雄麗,為古今之冠,韃人見之驚畏不敢仰視。既而亦為兵所焚,火月餘不滅。"" "韃靼過關,取所掠山東兩河少壯男女數十萬。皆殺之"等等。
那麽蒙古屠殺到底造成了多少人的死亡?目前我看到最早的統計是在尚鋮主編《中國歷史綱要》。蒙古滅金後得戶87萬餘,口四百七十五萬餘,比金章宗太和七年(1207)年統計數戶七白六八萬餘,口四千五百八十一萬餘,少了90%。按照這個統計,北方被屠殺漢人人數約四千萬。
根據《元史》記載,僅陝南一帶雙方交戰後,宋軍陣亡士兵和被屠城的百姓就達數十萬。
蒙古攻宋時,屠城二百個,包括常州屠城。元滅宋,得戶九百三十萬,校宋寧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 代戶數1千三百六十萬也少了30%。按每戶5人計算(金朝境內每戶平均5.4人),南宋境內被屠殺人數約2400萬。
也就是說,最保守的估計,金境和宋境內至少被屠殺了6300萬人,金帝完顏一族盡數被屠,世間從此再無完顏一姓。這還不包括蒙古帝國在西夏的種族滅絕行為中喪失的黨項族人。以及滅遼後種族滅絕的契丹人。
四川被屠殺後,人口減少上千萬人,佔95%以上,是確定無疑的,但具體多少有一定分歧,隻有困難是宋代人口按戶來統計,一戶有多少人估計不一樣。紹興三十二年四川的戶數為263萬,如果按照均每戶為5人計算,則南宋初四川人口大約為 1,320萬人(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四川元豐紹 興淳熙戶口數》)。但也有人估計是一戶7口人,則人口大約2000萬。
據《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九年, 以四川民僅十二萬戶,所設官府二百五十餘,令四川和省議減之。元至元十九年是1282年, 距離元軍平攻佔四川的1278年僅晚6年,也就是人口數隻有戰亂發生前夕的4%,這就說明了四川在與蒙古的戰爭中人口減少得令人震驚。
僅僅成都一城城內被屠殺至少140萬人。城外數都數不清,下面是從地方志找到的記載。舊〈成都縣志〉引明人趙防〈程氏傳〉,該傳引元人賀清權〈成都錄〉曰: "城中骸骨一百四十萬,城外者不計。"又引元人〈三卯錄〉曰:"蜀民就死,率五十人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積其屍,至暮,疑不死,復刺之。"
于是趙防感嘆曰:"蒙古入成都,其慘如此!"。明詩人楊升庵的〈楊升庵遺集〉亦謂:"宋宣和中,成都楊景盛(即楊升庵的祖先)一家,同科登進士第十二人,經元師之慘,民縻孑遺,以百八十年間猶未能復宋世之半也!"
據說,蒙古人在金國直接殺了1800萬人,而歷史學家估計金國人口三千死亡萬,佔人口90%左右。明初,河南、河北、江蘇北部、山東西部都是千裏無人區。明政府強迫其他省份人民移居那裏。據說很多河北山東人是從山西大槐樹移民的後代。這在很多人家譜裏可以驗證。
說南宋人口下降少還可以,但說基本儲存是不對的。傳說裏,蒙古軍統帥伯顏在平江南時不殺一人,但是,《續資 治通鑒。宋紀一百八十二》卻記載了德佑元年 (1275 AD)十一月伯顏在江蘇常州的大屠殺: "甲申,元伯顏至常州,會兵圍城。知州姚譽、 通判陳昭、都統王安節(王堅之子)、劉師勇,力戰固守,伯顏遣人招之,譬喻百端,終不聽,伯 顏怒,命降人王良臣,役城外居民*運土為壘,土至並人以築之,且殺之煎油倫炮,。。。攻二日, 城破,譽死之,昭與安節猶巷戰,。。。日中兵至,(昭)死焉。伯顏命盡屠其民。執安節至軍前, 不屈,亦死。" 從這段記錄裏,我們看見"不殺一人"的伯顏, 凶殘到逼迫城外居民*運土,運完土後就把他們抓來填進壘裏,還把人來油煎,最後盡屠了常州一 城居民。"不殺一人"的伯顏尚且如此,可以想到,在金國和四川60年戰爭中蒙古軍隊所為了。
我自己不知道蒙古人在全世界總共殺多少人,但是,被蒙古人破壞以前,亞洲的文明古國都相當發達,大城市人口都在100萬以上。僅僅在波斯地區,被屠殺上百萬人口的城市就有這僅僅是大城市的統計,蒙古人在農村的屠殺人數是無法每次都統計出來的。但所以被入侵的地方都記載蒙古人在農村一樣採取種族滅絕政策。當時俄羅斯人口不多,所以屠殺人口總數不大,莫斯科隻被屠殺了20多萬人,但是據俄羅斯歷史學家估計,被屠殺人口超過了50%。 被直接屠殺地區人口下降超過90%。
如果當時世界其他發達地區人口密度和金國南宋相似,那麽被屠殺人口應該不亞于金國和南宋的5000多萬。也就是說被蒙古屠殺人口應該不少于1億。至於說被屠殺2億也不是不可能的,第2次世界大戰造成歐洲人口下降了10-15%,(中華民國被日本入侵也大約是這個數)。蒙古人造成大量的人口下降,金國和四川佔90%,造成的損失比德國和日本要大多了。
作戰特點
在戰鬥開始時,蒙古騎兵縱隊通常擺開極寬的陣勢高速向前沖去,各主要部隊之間由傳令兵傳送信息。當發現敵軍後,附近所有的部隊均以此為目標實施突擊。這時,有關敵人的位置、兵力、運動方向等全部情報都被送往總指揮部,然後再轉給各野戰分隊。如果敵人不多,則由靠得最近的指揮官立即率部迎戰。如果敵人規模太大,無法馬上把它吃掉,那麽蒙軍主力便在騎兵掩護部隊的後面迅速集結,然後高速前進,在敵人還來不及集結兵力的時候,就將敵人分散擊潰。
成吉思汗及其能幹的下屬將領在作戰方法上從不因循守舊。如果已經發現敵人的確切位置,他們就率領主力襲擊敵人的後背或者側翼。有時他們佯裝撤退,然後在更換新的馬匹後重新發起沖鋒。
蒙古軍最常使用的作戰方法是在輕騎兵掩護下,將部隊排成許多大致平行的縱隊,以很寬的一條陣線向前推進。當第一縱隊遇到敵人主力時,該縱隊便根據情況或者停止前進或者向後稍退,其餘縱隊仍舊繼續前進,佔領敵人側面和背後的地區。這樣往往迫使敵人後退以保護其交通線,蒙軍乘機逼近敵人並使之在後退時變得一片混亂,最後將敵人完全包圍並徹底殲滅。
標準的蒙軍戰鬥隊形由五個橫隊組成。每個橫隊都是單列的。各橫隊之間相隔很寬的距離。前兩個橫隊為重騎兵,其餘三隊為輕騎兵。在這五個橫隊的前面另外還有一些輕騎兵部隊負責偵察掩護。當敵對雙方的部隊越來越靠近時,位于後面的三列輕騎兵便穿過前兩列重騎兵之間的空隙向前推進,經過仔細瞄準後向敵人投射具有毀滅性力量的標槍和毒箭。接著,在仍然保持隊形整齊的情況下,前兩列重騎兵首先向後撤退,然後輕騎兵依次退後。即使敵人的陣線再穩固,也會在這種預有準備的密集亂箭襲擊下動搖。有時光靠這種襲擾就能使敵人潰散,不必再進行突擊沖鋒。如果縱隊指揮官認為預備性襲擊已使敵人完全瓦解,那麽就下令讓輕騎兵撤退。但如果需要,這時就命令重騎兵發起沖鋒。命令的傳送白天採用信號旗和三角旗,夜晚則用燈光或火光。作戰時,各個騎兵連靠得很緊。但是如果位于中央的部隊已經跟敵人交火,那麽兩翼部隊便向翼側疏開,繞向敵人的兩側和後背。在進行這種包抄運動時,常常借助煙幕、塵土來迷惑敵人,或者利用山坡和谷地的掩護。完成對敵包圍後,各部即從四面八方發動進攻,引起敵陣大亂,最後將敵人徹底擊潰。這種包圍運動是蒙古軍隊常用的作戰方法,而且他們特別善用計謀來實施這種方法。
蒙古人喜歡冬季作戰,封凍的沼澤河流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機動性。為了測定什麽時候河上的冰層能夠足以承受馬匹的重量,他們往往驅使當地的老百姓為他們上冰察看。1241年末在匈牙利,他們把無人照看的牛群留在多瑙河的東岸,而眼看著那年年初被他們驅趕到對岸去的難民受飢挨餓。當匈牙利人渡過河來牽回牛群時,蒙古軍隊又決定繼續向前推進了。
蒙軍首領常常喜歡先派一支先遣隊迎戰敵人,打一下便向後撤,引誘敵人尾隨。撤退可能要好幾天,最後敵人發現自己落入了蒙軍的陷阱,四周已經被埋伏著的蒙軍騎兵包圍了。
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戰的初期,他的騎兵部隊常常在金國和南宋城市高大的城牆面前束手無策。經過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同時採用了南宋的武器裝備和技術,幾年之內蒙古將領就建立了一種能夠攻佔原先似乎無法攻破的城防設施的作戰體製。這一體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支裝備精良的攻城部隊和一批最優秀的工兵,他們被蒙古軍征募而來,充當攻城部隊的士兵。
在成吉思汗及其能幹的部將蘇布台後來所進行的戰役中,任何城防堡壘都已無法阻擋蒙古軍隊進軍的步伐。對于有重兵把守的城市,蒙軍往往用一個縱隊來圍攻,並派部分或全部工兵輜重隊予以協助。主力部隊仍舊繼續前進。由于蒙軍常常巧施計謀,大膽行動,急速直搗敵城,因此,領頭的輕騎兵總是在對方還來不及關閉城門之前就緊跟著沖進城去。假如敵人預先充分戒備,使蒙軍沖不進去,那麽圍城的縱隊和工兵就迅速有效地開展常規圍攻戰,蒙軍主力也竭力尋找對方的主力野戰部隊交戰。一旦勝利在握,被圍城池常常不戰自降。在這種情況下,城市老百姓常可少受一些災殃。
但是,如果守城部隊竟敢公然抵抗,那麽成吉思汗的工兵就會很快在城牆上開啟一個缺口,或者迅速為不騎馬的縱隊騎兵作好攻城準備。為了造成守城部隊的混亂,增加防守的困難,蒙軍在進攻之前先派輕騎兵在城牆前沖擊一番,發射燃燒箭,使被圍攻的兵營或城市燒成一片火海。當他們準備穿過城牆上的突破口或越過對抗工事發動最後進攻時,常常採用一種殘忍的但卻十分成功的辦法。他們讓一大群俘虜走在前面,後面緊跟著步行的騎兵。這樣守城部隊要擊中他們就會先殺死自己的同胞。
蒙古人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和紀律養成,建立了一支以弓箭為武器,騎兵為基礎的軍隊。戰爭的實踐證明,這是一支所向無敵的軍隊。他們深深懂得並且充分運用了突然襲擊和靈活機動的作戰原則,同時採取了智取計賺和殘酷無情的心理戰手段。13世紀時,他們在歐洲所遇到的敵人則顯得十分笨拙,缺乏機動性,根本無法對付騎著剽悍大馬的高度機動的蒙古軍隊。假如我們能夠得到充分可靠的資料材料,那麽毫無疑問,歐洲軍隊跟蒙軍的傷亡比例即使不是歷史上最高,也是名列前茅的。蒙古的侵略戰爭,殺傷了大量軍民,對被侵略國的社會和經濟生活造成了巨大而長期的惡劣影響。遺憾的是,不能長期抵抗蒙古侵略的歐洲軍隊不僅從來沒有學會如何對付蒙古的軍隊,而且根本就沒有學到多少有益的東西。蒙古人對喀爾巴阡山地區的短期入侵並沒有對歐洲中西部國家的軍事戰術和傳統的作戰方法產生什麽直接的影響。
但是,俄羅斯人從蒙古騎兵作戰的理論和戰術中可以說是得益非淺的。著名軍事歷史家休·科爾給我的一封信中說:"1914年喀爾巴阡山戰役中,俄羅斯輕騎兵所採取的戰術便是以當年蒙軍戰術為範本的。"
殺人數量
蒙古鐵騎殺了兩億人,比世界史上歷次戰爭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二戰(死亡5500萬人)的三倍還多。就是因為蒙古人具備歐美人的強壯體格、斯巴達勇士的嚴格紀律和日本武士的狼性,以及先天性智力超常並且還從三四歲就開始訓練,因此殺戮生命對于蒙古人而言就如搔頭皮一般簡單與平常。
有資料記錄的:
中華:死亡7000萬(是抗日戰爭所付出的傷亡人數的兩倍,3500萬況且還不全是死亡的,另算受傷的),其中死于直接屠殺的就有6700萬。忽必烈就殺了1800萬。
西夏:2000萬,銀川被屠80萬
金朝:北京被屠100萬,完顏姓氏慘遭滅絕
四川:1400萬,成都被屠140萬
北方:河南、河北以及山西東部一片無人區。
中亞:
撒馬爾罕(花剌子模都城):120萬(蒙古士兵平均手刃24名百姓)
慘遭屠城的:不花剌城、巴裏黑、塔裏寒城、巴米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馬丹、尼沙普爾、莫夫城、赫拉特、內薩、奧克斯
西亞:
巴格達(又稱塞琉西亞):120萬
東歐:
莫斯科:27萬
慘遭屠城的:裏亞贊、捷爾梅茲、佩斯
另加日本博多灣被屠的三千餘人。
-----------------------------
蒙古鐵騎席卷歐亞大陸震驚世界,因為歐洲靠北,氣溫較低。但是在征越南與緬甸過程中,每次都是大敗而歸。本文摘自《最历史》,作者路衛兵,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后,開始四處征討。圖為成吉思汗的雕像(圖源:VCG) 公元13世紀,蒙古鐵騎狂掃歐亞勢不可擋。亞洲各地生靈涂炭,整個歐洲也為之恐慌:英國人不敢出海,德國人為之驚懼,俄羅斯出現“黃禍”一說,蒙古鐵騎創造了戰爭的神話。然而這個征服欲望超強的蒙古帝國,在它最為強盛的時候,也曾多次吃過敗仗。 征安南的三次失利。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最早是中國的郡縣,五代時期自立為國。蒙古老帥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平定云南后,派使者到安南招諭,讓他們納貢,当時安南國力正強,國主陳煚竟將蒙古使者投入獄中。這還了得,兀良哈台大怒,于公元1253年,发兵攻破安南都城。由于氣候濕熱,蒙古軍一時不能適應,只好收兵。1284年,元朝派兵攻打占城(越南南部),向安南征兵征糧,并假道安南國,想一并把安南收拾了。蒙古軍再次攻入安南都城,由于糧草不濟,軍中又染病疫,又只好退兵,半路卻遭到安南軍的伏擊,損失慘重。第二年,又发兵10万征討安南,從海道押運的糧草被安南伏擊,損失殆尽,撤兵途中再次遭到安南軍隊的伏擊,狼狽不堪。 對緬甸的兩次用兵。1271年,緬甸受元朝詔諭成為附屬。1277年,緬甸和金齒(今云南保山)部族发生摩擦,于是元朝派兵征伐,走到八莫(緬甸北部城鎮),天氣炎熱,士兵水土不服,只得無功而返。1287年,緬甸发生政變,緬甸王被其庶子囚禁,云南王派兵征討,到達蒲甘(位于緬甸中部),由于糧草供應不上,又退了回來。1300年,緬甸又起內亂,緬王被其弟殺害,緬王的兒子請求元朝发兵問罪,結果仍是不克而返。 ...轉自多維新聞網http://www.dwnews.com/big5/...1558592340157...
-------------------------
說起歷史上的老大帝國,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
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大英帝國的疆域達到鼎盛,領土約3367萬平方公里,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領土的1.97倍多,領土遍布世界各地,是有史以來領土分佈最廣的環球殖民帝國。
應該說,大英帝國的版圖已經上了天,可還有一個老大帝國,雖然分佈沒有她的領土那麼廣,面積卻比她還要大些,那就是橫掃歐亞、傾覆大金、南宋兩大帝國的蒙古帝國!在13世紀末,她的極盛國土面積達四千多萬平方公里(含西伯利亞北部),是連續面積最大的帝國。
蒙古帝國已騎兵見長,鐵蹄所到之處,無堅不摧,在亞洲打遍天下無敵手後,很快跨入歐洲,一直打到禿納河(今多瑙河)上游、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蒙古大軍才因窩闊台大汗的死訊,緊急撤回。
而在這場避免整個歐洲文明淪喪的保衛戰中,匈牙利王國阿​​爾帕德王朝國王貝拉四世的堅持,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11月29日,貝拉四世出生。當時雖然沒有蒙古鐵騎之虞,但在他父輩的權力爭鬥和錯誤政策下,匈牙利王國本身也處在多事之秋。810年前,東方的蒙古高原上,孛兒只斤·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號成吉思汗;而在西方,貝拉四世也帶著重建阿爾帕德王朝和挽救歐洲文明的使命,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生於王家多事之秋父輩坑兒重整乾綱
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11月29日,貝拉四世出生於匈牙利王國首都布達城(今匈牙利布達佩斯)的王宮中,他的父親是匈牙利王國阿​​爾帕德王朝國王安德烈二世。
由於貝拉四世既是安德烈二世的第一個兒子,也是他繼位(1205年)以來的第一個孩子,所以倍受重視,從小就當作王位繼承人來培養。
然而,由於安德烈二世和哥哥伊姆雷國王的長期爭鬥,匈牙利王國自貝拉三世開創的鼎盛局面,開始慢慢走起了下坡路。
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伊姆雷國王去世,安德烈二世乘侄子拉斯洛三世年紀小,還只是個幼兒,發動突然襲擊,將拉斯洛三世和他的母親、阿拉貢的康斯坦絲,趕出匈牙利王國後,自己做了國王。
本來國內已經因安德烈二世兄弟倆的爭權多勢,有了衰微跡象;安德烈二世登基後,不僅生活奢侈,還一心想著開拓領土。結果,幾場敗仗下來,國家財務空虛,陷入混亂狀態。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再次失敗而歸的安德烈二世,在國內大貴族的要求下,頒布了金璽詔書,對貴族們作出很多讓步,限制了王權,並給予貴族可對抗國王法令的權力。自此,匈牙利王權大大衰退。
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安德烈二世去世,貝拉四世繼位,成為匈牙利國王。
從小目睹父親各自受氣的窩囊和無奈,貝拉四世力求強化王權。他在穩住大貴族的基礎上,一步步奪回王室所失去的權力,還企圖廢止把王室領地分封給貴族的做法,以製止封建割據的發展。
蒙古鐵騎兵臨城下各方失援一敗再敗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成吉思汗之孫孛兒只斤·拔都,在擊敗波蘭-日耳曼聯軍後,大軍轉向匈牙利王國進攻。
貝拉四世趕快派遣使者,號召所有貴族前來馳援,同時也向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求援,並聯絡庫曼人參與抵抗蒙古人的戰爭。
由於貝拉四世之前收回王權的舉措,侵害了貴族的利益,他們對國王的徵召反應冷淡;而此時的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正在互相拆台,都不願意理會匈牙利王國這檔子事兒。
最終,只有庫曼人派出4萬騎兵,協助貝拉四世防守都城。
4月,拔都、速不台等人所率的三路蒙古軍隊在匈牙利佩斯城(今匈牙利布達佩斯)對面集合。貝拉四世聚集了10萬匈牙利軍隊,同時認為寬闊的多瑙河足夠阻擋蒙古人過河,所以並不慌張。
拔都久攻不破,決定率軍引退,誘敵出城。果然,貝拉四世出城迎戰,蒙古軍緩慢地撤退,最終陷入兩路蒙古大軍的圍攻中。危亡之際,4萬庫曼人騎兵突然倒戈,當了蒙古人的狗腿,剩下的6萬多匈牙利軍隊崩潰,貝拉四世單​​身脫逃。
隨後,同樣損失慘重的蒙古軍,強攻並焚燒了佩斯城。貝拉四世則逃到亞德里亞避難。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初,拔都派人繼續追擊已經流離失所的貝拉四世,貝拉四世逃到達爾馬提亞群島中的一個小島,方才逃過一劫。
蒙軍東撤收復故土重建國家贏得美譽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3月,蒙古大汗孛兒只斤·窩闊台的死訊傳至匈牙利,拔都率軍東還,並以伏爾加河下游的薩萊城(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附近)為首都,建立欽察汗國。
確定蒙古大軍撤離後,貝拉四世迅速帶領殘部回國,很快收復了整個匈牙利王國(包括今天的匈牙利全部與羅馬尼亞大半部),並積極投入國家重建。
此時的匈牙利王國,不僅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而且近1/3的人口死於蒙古大軍的戰火中。為了讓各地貴族們配合重建工作,貝拉四世被迫減少了一部分國王的權力。
同時,貝拉四世還在匈牙利王國邊界上,構築了一連串的碉堡,以防備蒙古人的再次入侵,關緊了歐洲大陸的東大門。
後來,貝拉四世還進行了多次對內、對外戰爭,讓一片廢墟的匈牙利王國重新強大了起來。由此,他獲得了“故鄉重建者”的綽號。
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5月3日,貝拉四世去世,享年64歲。基於他的重大貢獻,也被稱為“貝拉大帝”,是阿爾帕德王朝4個大公、25個國王中,唯一的一個“大帝”!
悅史君點評:也許,有人會覺得,貝拉四世在和蒙古大軍的對抗中,一直在失敗在退卻,如果沒有窩闊台突然去世的偶發因素,他也不可能複國成功;但實際上,同時期的各羅斯國(包括今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王國等,都已經屈服於蒙古鐵騎之下,貝拉四世卻一直沒有妥協,堅持抵抗到底。也正因為有這股韌勁,他才能抓住有效機會,成功復國,並構築了歐洲的東部防線,阻擋了蒙古鐵騎再次西進的可能。雖其名不揚,誠一人傑哉!
---------------------
蒙古鐵騎西征, 歐洲騎士團的終結者 
2018-05-24 20:01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後,蒙古人從游牧部落變成了一個以戰爭掠奪為主的軍事帝國。
蒙古帝國從東西兩個方向進行擴張,建立起了一個幅員廣大的帝國。
公元1219年-1260年的四十餘年時間,蒙古帝國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征。
其擴張速度與幅度與歷史上匈奴、突厥人的民族大遷徙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極其深遠。
1219年-1225年,成吉思汗親率11萬左右的蒙古騎兵,17萬左右的畏兀兒和其他突厥盟友,少量的漢人醫生以及工兵作為補充。
中亞大帝國花剌子模摩訶末國王有大約四十萬武裝起來的士兵。
蒙軍長驅直入中亞後,於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幹,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別等窮追之。因此蒙軍便西越里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於1223年大敗欽察和俄羅斯的聯軍。另成吉思汗又揮軍追擊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闌丁,在印度河流域打敗之。1225年,成吉思汗凱旋東歸,將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給四個兒子,後來發展為四大汗國。
蒙古帝國的軍隊就是一部毀滅機器,摧毀著一切遇到的東西。
“大汗經過的地方,除了風,再也聽不到別的聲音。”
1235~1242年,成吉思汗孫子拔都再次率領西征,遠至欽察、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等國家和地區,並且建立了第一個元朝西北宗藩國--欽察汗國。
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進行第三次西征,遠至敘利亞、埃及、伊拉克等國家或地區,並在波斯地區建立了又一個元朝西北宗藩國-伊利汗國。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被人稱為世界"征服者"。
蒙古騎兵軍團為何無敵於天下?
蒙古文明落後於所征服的文明,而且蒙古人口有限,卻在13世紀建立了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地域最為廣大的帝國,奠定這一奇蹟的基礎便是無敵於天下的蒙古騎兵。
蒙古騎兵強大的第一個秘密:騎射。
蒙古人擁有當時最先進的複合弓技術。蒙古弓拉力至少166磅,有效射程320米,當時歐洲最好的英國長弓分別為80磅和230米。
蒙古騎兵強大的第二個秘密:強大的機動性。
耐力超群且耐寒的蒙古馬,一個蒙古騎兵有4-5匹蒙古馬。
比如1241年冬季,速不台的主力騎兵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突然出現在多瑙河流域的格蘭城下時,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而佈滿積雪的兩地之間的距離有三百多公里,且多是無路的山地,蒙古騎兵的強大機動能力可見一斑。
蒙古騎兵強大第三個秘密,輕騎兵和重騎兵完美配合。
4成重騎兵正面突擊,6成輕騎兵,誘敵,用安息射箭法射殺追擊的敵人,包抄,迂迴,追擊敵人。
蒙古人的戰術如狼群一般狡黠殘暴
蒙古的三次西征,給基督教世界和穆斯林世界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摧毀了無數的城市,屠殺了無數的人民。但在客觀上,也第一次完全打通了商路,強行終止了十字軍東征,13世紀蒙古人帶來的綿延200多年的亂世,在摧毀舊秩序的同時,給世界帶來了一個黑暗時代,但光明終到來,人類的文明時代即將來臨
-----------------------------
蒙古鐵騎為何能橫掃亞歐大陸?騎兵打仗的藝術至今無人匹敵
2017-06-07 由 亦無歡 發表于歷史
歷史上,成吉思汗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先後滅掉了四十多個國家,建立起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如此壯闊雄渾的事跡,從古至今都頗為罕見。
蒙古霸業之所以前無古人,就不能不提蒙古鐵騎。
首先就是蒙古的戰馬。
騎兵的機動性離不開優良的戰馬,而蒙古馬在速度和負重上雖不出色,但矮小粗壯,耐性和任性都極為強勁,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能在雪地里覓食,士兵則靠飲用馬奶充飢,因此蒙古騎兵時常膽敢在冬季對歐洲發動戰事。
另外,蒙古騎兵會時常運用行軍、迂迴、穿插、詐敗等戰術,因此對於戰馬的要求很高,蒙古馬雖然皮實耐操,但用久了也會吃不消,因此每名騎兵通常還會準備四五匹備用馬。
如此一來,蒙古騎兵可以一邊行軍一邊作戰,機動性舉世無雙,可以日行八十公里,而同時期的歐洲騎兵卻只能行軍一半。
其次就是後勤保障。
不像中原軍隊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蒙古騎兵大軍出行雖然也會帶大量輜重,不過他們依然保有遊牧民族歷來的習慣,逐水草而居,平時食用的干肉奶製品可以保存很長時間,風餐露宿的生活對於蒙古人來說都是習以為常。
從古至今,後勤保障都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這並不是說只靠士兵能征善戰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蒙古騎兵對後勤保障的依賴性並不高,可以脫離輜重持續作戰很長時間,極大地簡化了軍隊需求,這是蒙古帝國千里投送騎兵,遠徵到歐洲最重要的籌碼。
然後就是武器裝備。
蒙古鐵騎以輕騎兵為主,重騎兵只占一小部分,這一方面是因為蒙古馬負重小,而重騎兵身上穿的鐵片甲和鎖子甲重量大,大大降低了騎兵的靈活性和速度。
另一方面,蒙古的冶煉水平很低,高防護性和高度複雜的鎖甲,板甲等重甲壓根就不會做,於是索性就重著重發展輕騎兵。
最重要的是,蒙古人善使弓箭,對敵人進行遠距離殺傷,而輕騎兵在蒙古作戰體系中非常重要,善於迂迴包抄甚至近戰,主要作戰方式就是密集放箭。
當時蒙古輕騎兵使用的是複合反曲弓,拉力和有效射程都要比同時歐洲的長弓優越,加上歐洲騎士根本就不屑於使用弓箭,因此在戰場上吃了蒙古鐵騎的大虧。
再就是行軍速度。
一支部隊的行軍速度是戰場上奪得先機的保證,步兵考慮到輜重紮營等問題,再加上全身披甲重達數十斤,扛著這一身肯定贏不了輕騎兵,因為騎兵行軍速度可達每小時80~90公里,這一速度就是步兵行軍速度的三倍。
蒙古鐵騎大都有三四匹備用馬,有的平時騎乘,有的負重,剩下一兩匹作為空乘。
採用三四匹馬輪流換乘休息的辦法雖然犧牲部分戰鬥力和馬匹性能,但卻讓行軍速度獲得了較大空間的提升,讓歐洲騎兵打得贏追不上打不贏逃不掉,很是無奈。
最後就是作戰技巧。
在中世紀時期,歐洲騎士文化主張個人英雄主義,強調光明正大的打法,戰術非常呆板。與此同時,蒙古鐵騎卻善於採用多種騎兵戰術,例如箭雨打擊、兩翼包抄、佯退、開口等,順手拈來,十分靈活。
例如,當蒙古鐵騎遇到兵力不多或陣型不整的敵軍時,先派輕騎兵在重騎兵部隊的空隙中向敵軍高頻齊射,造成敵軍的混亂。在完成任務後返回重騎兵身後,重騎兵趁勢發起進攻,而輕騎兵則兩翼包抄到敵軍的側翼和身後,形成合圍之勢,一舉殲滅。
而遇到陣型整齊有素,力量強大的敵軍時,蒙古鐵騎則經常使用詐敗誘敵的戰術,將敵軍引誘到選中的地點,與早已埋伏好的軍隊合力圍殲。
這種兩翼迂迴包抄、佯退誘敵和開口戰術,蒙古鐵騎越用越嫻熟,每每在關鍵戰役中獲得完勝,且完勝後時常血性屠城,讓歐洲人聞風喪膽。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xmeb2kq.html
-------------------------
遠征歐洲的蒙古鐵騎,是如何擊敗歐洲的重裝騎兵的呢?
2018-05-21 由 鳶飛九天2018 發表于歷史
自從成吉思汗如彗星般崛起,蒙古鐵騎開始了橫掃天下之旅。蒙古鐵騎的遠征,最遠曾打到歐洲的多瑙河流域,更多次擊敗了歐洲的重甲兵方陣。為何蒙古鐵騎能取得如此成功呢?
蒙古鐵騎和歐洲軍隊的戰鬥
第一,蒙古騎兵也有重甲騎兵,而且裝備比歐洲更為先進。一說起歐洲重甲兵,大家往往想到的是歐洲城堡內的鐵罐頭。其實在蒙古進攻歐洲的中世紀,此時歐洲重甲騎兵並沒有發展到那麼完善的地步,仍以鎖子甲為主。而蒙古騎兵也並非大家想像的全是輕騎兵。每一個蒙古萬人隊,均有一個千人的重騎兵。
蒙古重騎兵的裝備
大家經常看到蒙古大軍所過之處,遇到抵抗即大肆屠城。但是蒙古人屠城,有一種人是不殺的,就是工匠。所以蒙古極其重視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因此,在軍事裝備方面,蒙古騎兵的裝備是極為先進的。例如蒙古鐵騎裝備的強力的複合弓,拋石機等裝備,也就是說,蒙古大軍中的重騎兵,不帶數量並不少於歐洲重甲兵,裝備更為完善,防護功能也更好。
蒙古騎兵
第二,蒙古騎兵的戰鬥意志更為強大。如同每一個剛崛起的遊牧民族一樣,此時的蒙古騎兵,意志堅定,吃苦耐勞,戰鬥力極為強大。
無論怎樣先進的裝備和完善的戰術,終究還是要人去執行,此時的蒙古鐵騎正處於蒙古前所未有的巔峰時刻,他們擁有極頑強的戰鬥意志和悍不畏死的拼搏精神,再加上良好的鬥志,所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事實上,蒙古鐵騎所面對的戰鬥,多數都是以少勝多。
蒙古鐵騎
第三,蒙古騎兵的戰術先進。例如蒙古最常用戰術「曼古歹」,即假裝潰逃,誘使敵人追擊,蒙古鐵騎反身持續不斷射箭,如同放風箏一樣,利用超強的機動優勢,將敵擊潰。成吉思汗和他的將領們,在戰略戰術上,也從不因循守舊。他們很善於學習敵人的先進戰術,並化為己用。
曼古歹
此時的蒙古鐵騎,擁有最先進的裝備,最優秀和吃苦耐勞的騎兵,最具才華和戰略眼光的領袖和指揮官,再加上當時適應力最強的蒙古戰馬,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鐵騎,打遍天下無敵手,更是遠征歐洲,成為歐洲的噩夢。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3lq2nxo.html
--------------------
橫掃歐洲的蒙古鐵騎,為何不能征服印度?
2017/03/02 來源:寶寶之美食
蒙古大軍驍勇善戰,西征歐洲,所向披靡,為何獨獨不能征服印度?
蒙古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在1221年攻入印度河北岸,但是由於印度熱帶季風的天氣,而蒙古士兵大都不耐熱,軍心浮動,在耶律楚材的建議下,成吉思汗返回阿富汗。
據《元史》和《耶律楚材傳》記載,促使成吉思汗回馬班師的原因與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種叫角端的怪獸有關。成吉思汗為了追擊扎蘭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事實上成吉思汗已經撤回了阿富汗,並未入印度境內。進入印度境內的是八剌率領的2萬蒙古軍,他們一邊沿途攻下一些城市,一邊盤查扎蘭丁,但是連續好幾個月,都找不到扎蘭丁的蹤跡,耶律楚材婉言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追擊,從印度撤回。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繼續追擊扎蘭丁,還要乘機攻下印度。這時還傳來了哲別大軍進軍高加索山,戰勝欽察援軍,進兵阿羅思(俄羅斯)的好消息。於是成吉思汗更加堅決地下令渡河南行,接應八剌,平定印度,儘快完成他的帝國大業。
當年成吉思汗的大軍攻到印度河,遙見河水蒸氣磅礴,日光迷濛,將士們口乾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不能入口。這是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再次進諫,忽見河濱上出現一大怪獸,成吉思汗命將士準備彎弓射殺,何然聽到酷似人的聲音說「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將士射殺,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是一種叫角端的瑞獸,是上天派來儆告成吉思汗為了保全民命,今早班師回朝。成吉思汗奉承天意,沒有繼續進攻,回馬班師。八剌也即日北歸。會師後,成吉思汗率軍返回蒙古。
關於這段史實記載,有人認為是一個神話,但有歷史學家認為,奇行怪獸是可能的,至於那酷似人音的「汝主早還」應該是耶律楚材趁機附會,韋德就是勸住成吉思汗繼續進攻,儘早班師回朝。
成吉思汗之所以沒有繼續進攻印度,應該是和印度的氣候有關。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而蒙古是高寒地區,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干寒地帶的蒙古人懼怕濕熱,不耐高溫。來到熱帶季風的印度,蒙古將士自然是適應不了。所以推測,真正促使成吉思汗班師的原因也可能是蒙古騎兵適應不了印度的氣候以及地理環境。
還有一點可能就是耶律楚材知道印度作戰大象的厲害。印度的大象很多,在戰場上,大象往往憑藉它們的身高、體積和力量優勢占領戰場的主動權。高的戰象可達數米,這使得架在它背脊上的塔樓可以居高臨下地向敵軍射箭、投槍。據記載,孔雀王朝還支援伊朗王朝和亞歷山大大帝500頭戰象,幫助他們戰勝馬其頓王朝。戰象和戰馬的配合就更是天衣無縫,象馬並肩作戰,由象開道,戰馬就能衝鋒陷陣;而有了馬衝鋒,象就可以衝殺踐踏。根據印度文獻記載,當時印度的部隊包括四種,象兵名列旗手,其次才是馬兵、戰車兵、步兵。可見印度是將象兵放到了制勝的地位。如果兩軍交戰,蒙古騎兵很可能要遭遇戰象,蒙古騎兵將很難應付。
所以可能是不適應氣候和印度大象的可怕,迫使成吉思汗不得不放棄進攻印度,回馬班師。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PEKBny.html
-------------------------
成吉思汗蒙古鐵騎橫掃天下 為何征服不了印度?
08:412016/01/17 
征服許多地方的強國蒙古,竟然拿印度沒辦法?(圖/史事拾遺)
蒙古帝國是歷史上橫跨歐亞大陸的偉大帝國,最大疆域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占了世界土地面積22%,為20世紀時蘇聯1.5倍、現今俄羅斯1.9倍,含蓋當時疆域內1億人口。儘管這個帝國十分龐大,但有一點是令人疑惑的,蒙古鐵騎征戰到了歐洲,唯獨沒有征服離自己較近的印度國。這不得不引起他人的注意。胸懷大志的成吉思汗怎麼可能放棄征伐一個離自己近而又富有的帝國呢?
據《元史·耶律楚材》記載,成吉思汗為了追擊札蘭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成吉思汗大軍並沒有攻進印度境內,而是很快撤回到了阿富汗。八剌率領的2萬蒙古軍進入印度境內,並沿途攻下一些城市。但經過幾個月的盤查,始終未找到札蘭丁的蹤跡。當時耶律楚材便婉言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追擊,從印度撤出。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繼續追擊紮蘭丁,還想乘機攻下印度這塊陸地。
這時傳來哲別部隊進軍高加索山,戰勝欽察援軍,進兵阿羅思(俄羅斯)的好消息。於是成吉思汗更加堅決地下令渡河南行,接應八剌,平定印度,儘快完成他的帝國大業。但為什麼強大蒙古騎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內,很快撤軍了呢?
據說是因為印度戰象太猛,讓蒙古軍嚇傻。(圖/傳奇故事)
據《元史·耶律楚材》記載,當年決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部隊在攻到印度河時,遙見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蒙。將士們口乾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這使得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再次進諫,忽見河濱出現一大怪獸。成吉思汗遂命令將士準備彎弓射殺,忽然聽到怪獸發出響聲,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怪獸名叫甪端,是上天派來警告成吉思汗為了保全民命儘早班師的。成吉思汗於是順應天意,沒有行進,八剌亦即日北歸。會師後,成吉思汗立即率軍返回蒙古。
從這段史實記載來看,頗似一個神話,但也有歷史學家認為,奇形怪獸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印度有些獸類蒙古人並未見過這也不足為奇。至於把怪獸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的話,估計應該是耶律楚材的牽強附會之辭,耶律楚材本有勸主早歸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他很可能假借怪獸叫聲來規勸成吉思汗。耶律楚材很可能考慮到蒙古兵在印度不可能討到好處,所以借怪獸之名假傳天意。那麼蒙古兵和當時印度兵情況是如何呢?
蒙古的確是個能征善戰的國家,它僅憑藉著100多萬的人口和10多萬人軍隊,竟戰勝擁有幾千萬人口及數百萬大軍的金國、南宋、花剌子模以及歐洲聯軍。蒙古騎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必然有它優越的條件。
首先,蒙古人的飲食習慣決定他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適應。蒙古軍隊「出入只飲馬乳,或宰羊為糧」。也就是說,只要有供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給。其次,蒙古人好騎射,這不僅有利於他們在平地上作戰,而且也可以彌補糧草不足。因為即使在戰爭中,一時缺乏馬乳和羊肉,他們還可以以射獵作為補充。
蒙古人適應不了印度氣候,沒辦法發揮實力。(圖/史事拾遺)
但蒙古騎兵也有兩大弱點,一是善騎好射、策馬急襲的蒙古騎兵在江河湖泊面前便顯得毫無用武之地,為了克服這一弱點,1220年成吉思汗就建立水軍。有相關史料記載,在西征時,蒙古軍就曾在一個月內造船百艘、載蒙古騎兵渡過漠蘭河。
但是另一個弱點卻是蒙古騎兵解決不了的,即他們先天存在的問題。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寒冷地帶的蒙古人懼怕濕熱,不耐高溫。這一點在攻佔南亞、東南亞一帶戰役中就已顯露無疑了。所以有人推測,真正促使成吉思汗班師的原因也可能是蒙古騎兵適應不了印度氣候以及地理環境。
根據記載,當時正值盛夏,暑氣逼人,蒙古軍隊只行進數里路,就覺得氣喘神疲、汗流不止,有不少士兵還因中暑不能行軍作戰。酷熱氣候使得剽悍蒙古兵頓時喪失鬥志,而印度兵卻對這種氣候習以為常。迫於環境限制,蒙古兵在這裡完全失去優勢,他們在印度這塊土地上再也沒有在高原草地上縱橫馳騁的氣勢和戰鬥力了。
氣候原因可能是促使蒙古軍隊折回的主要原因,但還有一點很可能就是耶律楚材知道印度戰象的可怕。當時印度軍派出120頭戰象,每頭象的背上背負一個戰樓,樓內有戰士12到14人不等,他們以箭為武器,處在幾公尺高的戰象上可以居高臨下地從戰樓中向腳下和遠方的敵人發箭。印度軍這種作戰方法蒙古人從未見過,蒙古軍隊戰馬見到這等龐然大物,任憑怎麼鞭打也不上前。頓時軍中一片混亂,象背戰樓裡箭如雨飛,蒙古騎兵死傷不少,不得不馬上回頭撤退。
帖木兒見識到戰象威力,他的進軍計畫遂被這種龐然大物打亂了。儘管之後他想出用火攻方式來制伏象群,但之前戰鬥在蒙古騎兵中已留下陰影。所以說如果當初成吉思汗騎兵強行攻進印度也勢必會遭遇象戰,那對於已十分疲倦的蒙古騎兵是不是致命的就不知道了。
沒有人知道蒙古騎兵要是強行攻進了印度,歷史將怎樣續寫,但最後成吉思汗決定從印度撤軍,從而保住蒙古軍的主要力量,大元王朝最終得以在東方屹立才是真正的史實。
-----------------------
蒙古鐵騎為什麼能所向披靡
2016-12-31 由 歷史人物事件 發表于歷史
蒙古鐵騎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13世紀由成吉思汗創建並由他的繼承者保持了一支與眾不同的騎兵部隊,這支蒙古騎兵沒有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世界上規模空前的宏偉帝國-蒙古帝國。
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鬥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視的是:訓練過程中形成的那種嚴格的紀律制度,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這在中世紀的其它軍隊中是聞所未聞的。
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領尊稱他為成吉思汗,意為非凡的領袖。正是他把一個由於妒嫉和連年不斷的戰爭而分裂為許多部落的民族建成為一個無往而不勝的軍事組織。1211年,他在統一了蒙古的大部分地區後即著手大規模擴張。五年內,蒙古人迅速占領了金國和高麗。就在這時,成吉思汗發現單純依賴騎兵無法攻占築有高牆的城市,因此向學會了製造攻城機械和使用射石機、彈弩的方法。後來他又率領軍隊進攻波斯花剌子模,並於1221年使之臣服。接著繼續領兵向南、向西、向東,席捲了整個亞洲。接著蒙古軍隊又從波斯出發向西北方向推進。經過廣泛的兵力偵察,一支大約20,000人的騎兵在速不台和拔都將軍的率領下穿過高加索進入俄羅斯,並派探哨四處察看地形。1223年,蒙古鐵騎擊敗了卡爾卡(kalka)河岸的一支由俄羅斯人和庫曼人組成的軍隊,接著又跟卡馬河流域的保加利亞軍隊遭遇並將其擊潰,然後向東折回。根據這次遠征所收集到的大量情報,十五年後成吉思汗的後代制訂出了征服歐洲的詳細作戰計劃。
組織紀律
這支軍隊的建立應歸功於雄才大略的鐵木真。正是他把一個許多部落的部族,建成為一個無往不勝的軍事組織;也正是由於他出色的組織指揮才能,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尊稱他為成吉思汗,意為非凡的領袖。蒙古軍隊取勝的秘訣恰恰在於成吉思汗擁有一支前所未有的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而且軍紀極其嚴格的軍隊。成吉思汗組建的最大一支軍隊是他用來征服波斯的那支部隊,人數也不過24萬。後來他們用來征服俄羅斯和整個東歐及中歐地區的軍隊也從沒超過15萬。簡潔單一的組織體制是蒙古軍隊的顯著特徵。標準的蒙古野戰部隊由3個騎兵縱隊組成。每個縱隊有10000騎兵,大體相當於一個現代騎兵師,每個騎兵縱隊包括10個騎兵連,每連100人;每個騎兵連包括10個班,每班10人。所有騎兵一般都是騎馬作戰,一旦馬匹垮掉,一部分士兵就只好在騎兵部隊的掩護下立於馬後射箭。
機動性能
蒙古騎兵的機動性舉世無雙,一邊作戰一邊行軍,每天能推進80公里;歐洲騎士單純行軍也只能完成一半路程。戰馬是蒙古軍隊所向披靡的關鍵因素之一。與高大的歐洲馬相比,蒙古馬矮小精壯,皮厚毛粗,耐受力極強,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所以蒙古第二次西征敢於在東歐的冬季發動戰事。蒙古馬能在雪地里覓食,士兵可靠母馬的馬奶充飢,這就降低了糧草補給的負擔。蒙古的行軍、迂迴、穿插、詐敗等戰術對戰馬要求極高,再有耐力的蒙古馬也吃不消,因此每個騎兵通常有四五匹備用馬。
一隻典型的蒙古軍隊里重騎兵大約占40%,輕騎兵60%。重騎兵主要用於突擊,有必要也近身搏鬥。第二次西征(1235-1242年)時蒙古重騎最常見的鎧甲是鐵片甲,也有人穿鎖子甲和皮革護甲。鐵片甲本身可以抵禦彎刀的劈砍以及弓箭和其他投擲武器的穿刺,但是刀劍能輕易砍斷固定鐵片甲的皮筋,連續多次的劈砍可能導致鐵片甲崩裂。同時期的歐洲重裝騎士一般全身(包括頭部)披戴鎖子甲,刀劍的劈砍不能損毀鎖子甲,但是箭和長矛能穿透,而且鎖子甲沉重,大大降低了騎兵的靈活性和速度。
蒙古重騎兵
輕騎兵在蒙古戰術體系中非常重要,可以遠射、誘敵、警戒、迂迴包抄甚至近戰,主要的打擊手段是密集放箭。輕騎兵一般只戴圓型頭盔,身體和馬匹的護甲很少。輕騎兵使用的蒙古複合反曲弓(弓背由木材、牛角和肌腱複合製成)的性能比歐洲當時最好的英國長弓(榆木或紫杉木製成)還優越:蒙古弓拉力至少166磅,有效射程320米,英國長弓分別為80磅和230米。
英國長弓並沒有在歐洲大陸廣泛使用,與蒙古交戰的中東歐軍隊用的更可能是十字弩,雖然射程和威力與長弓相當、但發射頻率遠遜於長弓和蒙古弓。歐洲騎士不屑於使用弓箭,只有充當配角的步兵使用弓弩。蒙古輕騎兵使用的箭至少有三種,一種箭頭重而狹窄,用於遠射,可以射穿鎖子甲;一種箭頭大而且寬,用於近射,射馬尤其有效;第三種箭是信號箭或者用來放火。
同時期的歐洲騎兵
蒙古重騎和輕騎使用的近戰武器都是彎刀,在阿拉伯彎刀基礎上改良而成。刀身小而輕,有很好的曲度,更符合力學理論。「彎刀接觸敵人身體會沿著刀刃曲面滑動」,不會砍入身體而拔不出,劈到鎧甲不易被震飛,因此可以連續劈砍。歐洲騎兵的直劍勢大力沉,如果砍中可以造成較大威脅,但因為沉重而速度較慢,而且易被反震折斷。輕騎兵還攜帶一種帶鉤的矛或槍,可以用鉤把敵人拉下馬。由於槍頭有鉤,刺入敵人身體不會太深,容易拔出。歐洲騎兵的主要武器是長槍,長而且重,對步兵和騎士很致命,對付靈活機動的蒙古騎兵不太可用。
13世紀上半葉,蒙古騎兵的武器裝備已經優於歐洲,卓越指揮下的騎兵戰術更超出歐洲人的想像。典型的蒙古軍隊中大約有百分之四十是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他們全身披著盔甲,盔甲通常是皮製的,或者是從敵人那裡繳來的鎖子鎧甲。他們頭戴當時金國和拜占庭士兵通常所用的簡易頭盔。重騎兵騎的馬匹往往也披有少量皮製護甲。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還帶一柄短彎刀或一根狼牙棒,掛在腰間,或者置於馬鞍上。蒙古軍的百分之六十是輕騎兵,他們除了戴一頭盔外,身上不披盔甲。輕騎兵的任務是偵察,掩護,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肅清殘敵以及跟蹤追擊。輕騎兵的主要兵器是弓。這是一種很大的弓,至少需要166磅的拉力,比英國長弓還要重,射擊距離為200至300碼。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比較輕,箭頭小而尖利,用於遠射;另一種比較重,箭頭大而寬,用於近戰。跟重騎兵一樣,他們也有一柄很重的短彎刀或狼牙棒,或者一根套索,有時還帶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長槍。
東方騎兵與西方騎兵的顛峰對決
蒙古士兵在戰鬥開始前要披一件綢長袍。這種綢用生絲製成,編織得十分細密。成吉思汗發現箭很難穿透這種綢衣,只會連箭帶布一同插進傷口。因此蒙軍招來的金國外科醫生只須將綢子拉出便可將箭頭從傷口中拔出。
為了確保和加強騎兵的機動性,每個蒙古騎兵都有一匹或幾匹備用馬。這些馬緊跟在部隊的後面,在行軍過程中,甚至在戰鬥進行時都可以隨時用來更換。換馬是按接力的方式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安全,對完成預定的任務影響最小。
蒙古人特殊的裝備
蒙古馬
蒙古馬若用現代人的眼光看該是最劣等的馬了。蒙古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礙能力也遠遠不及歐洲的高頭大馬。但是蒙古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馬,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馬都可以隨時找到食物。可以說,蒙古馬具有最強的適應能力。蒙古馬可以長距離不停地奔跑,而且無論嚴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時,蒙古馬可以隨時勝任騎乘和拉車載重的工作,這也是中國傳統的好馬最終全部被蒙古馬取代的原因。而且,蒙古馬在蒙古軍隊除了作為騎乘工具外,也是食物來源的一種---蒙古騎兵使用大量的母馬,可以提供馬奶。這也減少了蒙古軍隊對後勤的要求。並且,蒙古騎兵通常備有不止一匹戰馬。蒙古馬的特殊優勢使得蒙古軍隊具有當時任何軍隊都難以比擬的速度和機動能力。比如,1241年冬季,蘇布台的主力騎兵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突然出現在多瑙河流域的格蘭城下時,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而布滿積雪的兩地之間的距離有三百多公里,且多是無路的山地。
蒙古人使用的發石車、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個王朝原來是守備堅固的城防用於抵禦蒙古軍隊的。但蒙古軍隊掌握此類裝備後迅速用於對高大城防的攻擊。火藥和火箭類武器出現在冷兵器時代,其威力自然是驚人的,另外,對從未見過它們的敵人來說,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歐洲戰場,很多時候火藥類武器尚未造成城牆被完全破壞的局面,守軍就會失去戰鬥的意志開始棄城逃亡。
因為蒙古騎兵從未象歐洲一樣對兵種的武器進行嚴格的分工,加之不象歐洲軍隊使用的武器那樣笨重,所以蒙古騎兵隨身攜帶各種武器,使得其可以隨時完成不同的任務。蒙古騎兵隨身攜帶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馬刀、長矛、狼牙棒。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們的弓箭較長大,需大約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開(電視《馬可.波羅》中有他始終無法拉開蒙古人硬弓的場面),射程遠,幾乎是蒙古騎兵的最重要的殺傷武器。此外,蒙古騎兵常常根據個人愛好裝備其它武器,譬如套馬的繩套和網馬的網套,這在正規的歐洲軍隊看來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勝防的。另外,蒙古騎兵的裝甲多為皮革製成,輕便堅韌,雖然遠不及歐洲重裝甲騎兵身上的鎖子甲,但負擔輕,容易保持長時間的戰鬥力,此外,不會象鐵制鎧甲那樣在嚴寒酷暑時節成為難以忍受的酷刑。
蒙古騎兵都是從當時訓練得最好的士兵中選出的。他們從三、四歲開始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的學校,進行嚴格的騎馬射箭訓練,因此他們具有駕馭馬匹和使用武器的驚人本領。比如,他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他後面的敵人。他們很能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肴。他們體格強壯,只要一點點或者根本不需要醫療條件,就能保持身體健康,適應戰鬥的需要。隨時服從命令是他們的天職,人人都能嚴守不怠。紀律已形成制度,這在中世紀時期別處還未有所聞。
...
騎兵所用的馬匹也經過極其嚴格的訓練。跟歐洲馬匹不同,蒙古馬不論嚴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必要時可以連日行走而不吃一點東西,總之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它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在最險惡的地形上越過長得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例如,1241年,蘇布台的先遣部隊只花了三天時間就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來到多瑙河流域的格蘭附近,行程180英里,路上大部分地區有很深的積雪,而且是在敵人的國土上行軍。
據《中國古代服飾史》記述,元代還有一種翎根鎧,用蹄筋,翎根相綴而膠連的甲片,射之不能穿。還有象蹄掌甲。蒙古騎兵多為帶盔。另有一種胄作帽形而無遮眉,但在鼻部作一個極大的護鼻器,其狀頗怪。
蒙古民族的軍隊之所以能稱霸於歐、亞二洲者,實全恃其精良的騎兵。


古希臘在公元前5世紀就有弩曾給步兵使用過/在東漢《吳越春秋》中,弩傳說由戰國時代楚國的楚琴氏發明,楚琴氏在戰爭中感到弓箭的威力還不夠,便在弓上裝臂,創造了第一把弩。 前342年,齊國和魏國在馬陵交戰,齊國軍師孫臏在馬陵道兩側埋伏了一萬多名弩手,當魏軍經過時,萬弩齊發,大敗魏軍[2]。秦朝時期弩在軍事上的應用極爲普遍,依照對秦始皇兵馬俑的考古發掘,不僅是步兵,當時的騎兵也將弩作爲首要作戰兵器。由於弩需要上弦,故在戰術上多以弓箭作其掩護武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古代最殘忍軍隊打仗不帶糧 只帶上萬隻駭人「雙腳羊」!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作戰之時他們選擇攜帶的不是軍糧,帶著的是上萬名女性俘虜,做出的事情慘無人道。一方面是解決士兵的生理問題,另外則是將這些女性看作羊一樣宰殺,從他們稱呼女性的名字就能夠看出,他們視這些女性為牲畜,因為他們叫這些女性「雙腳羊」。這個稱呼不僅恥辱,還代表著被俘虜女性的悲慘命運,單純想像就讓人不敢接受。
白天則烹殺充飢,晚上則供將士姦淫。這些士兵彷彿未開化的野人,行事作風都極具蠻橫之風,是正常人所質疑和鄙棄的。一旦軍隊撤退的時候,就把女人推到河裡淹死,或是砍死,這些行為也加深當時胡漢間的仇恨。
古代最殘忍軍隊打仗不帶糧 只帶上萬隻駭人「雙腳羊」!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owOA5Z

古代最殘忍軍隊打仗不帶糧 只帶上萬隻駭人「雙腳羊」!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156726547_3957208144300024_5764083313285246072_n156668840_3957208137633358_2503443015838670579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