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代的「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換成現代教育,又會是什麼學歷呢?古代的秀才學歷大約與高中生差不多-通過鄉試而獲得舉人頭銜的人,大約就是國立大學畢業或是碩士學歷-通過會試的舉人,被稱之為「貢士」,他們也是即將參加殿試的學子;貢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學位-參加殿試之人排出個前三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進士」幾乎等同於進入中科院的教授 https://is.gd/HnasXG


史上最公平的選官制——科舉千年興衰錄(一)
div class="whitebg">
【徵文】文宇:史上最公平的選官制——科舉千年興衰錄(一)
宋朝的科舉考試情景。(公有領域)
【大紀元2019年05月16日訊】目錄
一、科舉制之前的官員選拔制度
二、科舉創立
三、科舉制的確立與完善
(一)唐代科舉制
——「生徒」和「鄉貢」是常科考生的主要來源
——「常科」與「制科」
——唐代科舉科目
——詩賦在唐代科舉中的地位
——科舉制的重大改革
1. 初設「殿試」
2. 開創「武舉」
3. 發明「糊名制」
(二)宋代科舉制
——殿試及科舉三級考的確立
——考試時間的確立
——鎖院制、糊名與謄錄制度化
——武科舉
——宋科舉考試文風(內容)變更
——唐宋科舉對國家、社會、人文發展的促進作用
(三)遼、金、元科舉
遼科舉
金科舉
——設南北科、分四級考、特設女真進士科
——常科、特科,文武並舉
——史上最嚴搜檢、監考制
元朝科舉
——「延祐復科」
——三年一開,只考一科
——始定程朱註釋的四書五經為科考範本
(四)明代科舉制
——明朝科舉的「預科」制
——明朝科舉的「三級考」制
——八股文的創立
——「南北卷」制
——明朝對科舉人才的重用
——明朝武科舉
(五)清代科舉
——秀才
——舉人
——貢士
——進士
——清代科舉考試內容
——清朝武科舉
——制科(恩科)、召試
——清朝的官卷制
——廢除南北中卷制,代之以分省取額
四、科舉制的衰落與終結
五、科舉的利弊及改革的可能性
(一)科舉是最公平的選官制
(二)科舉的弊端及改革的可能性
1. 詬病科舉以文取士,「一決於程文」。
2. 詬病科舉「偏怪的考試手段。八股取士,學用脫節」。
3. 詬病科舉「註重人文,缺少科學知識」。
六、科舉制對社會各領域的影響
(一)科舉對社會風氣的影響
(二)科舉對思想道德的影響
(三)科舉對教育的影響
(四)科舉對文化的影響
(五)科舉對世界文明的影響
七、結語
正文:
一個國家或政權的官員選拔體制,對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國家都對管理國家的官員選拔和晉升制度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並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改進著。可以說,選官制是和國家這個概念一起誕生的。從上古時期的軍事民選制,到禪讓制、世襲制、薦舉制,最後,在千年神傳文化的沃土中,誕生了史上最公平的選官制——科舉制。
「朝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這句出自宋朝汪洙《神童詩》中的詩句,是對中國古代科舉選官制最形象的描述。
科舉是中國古代發明並實行的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的制度。科即(考試)科目,舉即選拔之意。有關科舉的起源,史學界一直存有爭議。一般認為科舉初創於隋朝,形成確立於唐,完善於宋,強化於明、清,在清末走向衰落。科舉選官制歷經1300餘年,對古代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觀念和社會風尚具有重大影響。
一、科舉制之前的官員選拔制度
隋朝之前,朝廷選任官員的機制主要有世襲制、軍功爵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
夏商周三朝選拔官吏以世卿制(世襲制)為主。戰國時期秦國和統一後的秦朝也曾實行以戰功賞爵位的軍功爵制及保舉制、學吏制。
到了漢朝,為統治龐大帝國的需要,朝廷逐漸建立起一整套官吏選拔制度「察舉制」。最初由漢高祖劉邦下詔招賢,要求地方長官推薦具有治國才能的人,為察舉制雛形。後來漢武帝要求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拔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者朝廷,經過試用考核後才任命官職。因為在漢朝就出現過以分科考試選任官員的先例,使得史學界一些學者認為科舉起源應追溯到漢朝。
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秀才)等,涵蓋了各個領域的人才。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重要的選官制度。東漢末期,朝局混亂,滋生種種腐敗現象,察舉已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史書載,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魏朝建立後,為整頓朝綱,魏文帝曹丕採納大臣陳群的建議制定九品中正制以選拔官員。
九品中正實際是察舉制的改進版,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州郡收回,改由朝廷委派的官員負責。但由於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公正地考核人才,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象,阻塞了民間人才的進取之途。
二、科舉創立
考試取士始於西漢,科舉制度則始於隋代。以漢文帝十五年( 公元前 165 年) 詔「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上親策之,傅納以言」為考據。
隋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為擺脫取士弊端,廢九品中正制,昭命各州每年向朝廷薦舉三人,朝廷設秀才、明經等科考試,合格者錄用為官。開皇十八年,隋文帝又設「誌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
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初設進士科。又於大業三年頒布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舉人」。這十科的科目有: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儀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意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美秀、才堪將略、膂力驍壯。大業五年,十科減為四科。由此可見,古人舉才,以德才體兼顧,孝悌、德行、操守、性情為先,才學其次。
大部分史學家把科舉起始年代定在隋朝,原因就在「進士科」的確立。進士科除考明經科的經學和時務策之外,還要加考詩賦。
科舉制在隋朝時還未完善,考試科目也時有改變,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科。隋唐科舉中的「秀才科」與後世的「秀才」出身不同,秀才科的考試內容是國家大政方略的策論,主要選拔的是掌控全局的高等人才,是非常難考的一科。隋朝考上秀才科的僅10人。
隋朝科舉沒有嚴格規範的選拔程序,也未設具體的部門專門負責科考事宜,多由皇帝下詔徵辟,由州郡薦舉。隋朝的科舉制,在一定程度上還留有察舉制的影子,科舉制的一些重要特徵,如開放的報考資格、嚴格的以卷取士等都不具備,因此只能算是科舉的雛形。
三、科舉制的確立與完善
(一)唐代科舉制
隋朝歷經兩代而亡。唐朝建立後,吸取前朝經驗,確立了科考舉士的制度。
唐朝科舉設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是每年例行的科舉考試,制科則是不定期由皇帝臨時特設的科考科目。
唐初的科舉考試,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開元二十四年,以郎官(從六品上)地位太輕,改由禮部侍郎(正四品下)主持,表現出朝廷對科舉的重視。
唐朝的科舉制度,從下至上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與前朝相比,報考條件與錄取標準也更加開放公平。唐朝時的科舉,沒有財產年齡限制,除少數特定身分之人,如觸犯法律者、商優娼及州縣小吏不得報考科舉,原則上人人皆可「投牒自進」報名參考。
1. 州縣考(解試)及省試(禮部試)二級考制
「生徒」和「鄉貢」是常科考生的主要來源。
生徒,即當時在中央官學(國子監)與地方官學上學的在校生。只要他們在學校內考試合格,便可以直接參加朝廷尚書省主持的省試。
鄉貢,即不在官學上學的社會閒散人員,欲參加科舉考試,可以向所在州、縣官府報考。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解即解送入京。解試第一名稱解元。
隋唐宋科舉中的「舉人」與明清「舉人」含義不同。隋唐宋「舉人」含「舉薦」之意,即被地方推舉而赴京應科舉考試者。唐白居易曾賦詩《早送舉人入試》:「夙駕送舉人,東方猶未明。」明清時,「舉人」是指鄉試中試之人,也稱為「孝廉」。如清代《儒林外史》中描繪的「範進中舉」的故事,考中「舉人」即有了出身。
簡單來講,在唐朝有誌通過科考入仕的人,首先得進入官學,並通過官學考試獲得參加省試(正式科考)的資格。如沒有進入官學,則可自行向各地州縣官府報考,且通過州縣考試,方能得到進京參加省試的資格(貢生或稱舉人)。
取得考試資格後,考生名單於每年仲冬(農曆十一月),送至尚書省。「生徒」與「鄉貢」至尚書省報到後,需填寫姓名履歷及具保結(保舉人),由戶部審查後,送禮部考試。
禮部命題考試的時間,大約是每年暮春(農曆三月),因此也被稱為「春闈」(闈即考場)。省試被錄取稱為「及第」,第一名稱「狀元」。
省試通過,只是取得「出身」,即入仕的資格,還要經過吏部的複試後,才能委任官職。與宋朝科舉考中即可入仕不同,唐朝的科舉及第後的吏部複試也相當嚴格。即使通過了複試一般也只是授予從九品的低階官吏。吏部選官,以「身言書判」為試。需體貌豐偉、言須言辭辯正、楷法遒美、文理優長(判詞,邏輯思維能力,且精通法律法令)。
唐著名文學家韓愈,就曾「四試禮部,三試吏部不中」。就是說他四次參加省試方才及第,三次參加吏部複試,均未通過,只好去做幕僚。後經舉薦才入仕途。
2. 「常科」與「制科」
唐朝自太宗李世民以來,就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因此除了每年舉辦的科舉考試「常科」之外,還經常開「制科」,即由天子下詔,親自考核非常人才。「制科」的考試科目及時間都是隨機的,一般是在國家急需某類人才時才會開科。
「制科」在唐朝最為興盛。宋後,由於常科制度逐漸完善,「制科」便開始衰微。比之「常科」,「制科」在考生資格與考試科目上都有很大不同。唐初時對應試人幾無限制,一般士人、已經有出身的(明經、進士及第),甚至現任官員均可應考,並允許自薦。
古籍記載,「制科」科目繁多,涉及領域廣泛。如選拔武將的「武足安邊科」、選拔治世能臣的「文以經國科」、直言極諫科、文辭雅麗科、才膺管樂科、博學宏詞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等等。
由於「制科」由皇帝親自主持,考生來源又包括現任官員及已有進士等出身之人,尤其「制科」考試錄取的人才不需再經吏部的復考,往往由皇帝當場賜官,因此「制科」考試競爭激烈。史書記載,制科錄取人員很少,多則十幾人,少則一、兩人。
有部分史學家認為,制科不應歸為科舉項目,而應算作對在職人員的考察、提拔和再任用。原因在於,制科允許在任官員參加。而在任官員均是參加並已通過常科科舉之人,是已經選拔出的人才。但「制科」的初衷,確實是為選拔官吏能臣設置的科舉,雖允許已有功名的人員參加,同時也不排除白身之士。原則上還是公平競爭。因此,「制科」確實應歸於古代科舉的一種形式。
歷史上有關制科的記載很多,尤其在歷代名人傳記中,常看到制科中第的記錄。如大詩人白居易進士及第後,又參加過兩次制科考試,均中。每次中第他的職位便會躍升。
唐朝有位任過宰相的大詩人。他曾於進士及第後又參加過兩次制科,不僅均榮獲及第,其中唐玄宗先天二年的「道侔伊呂科」,僅錄取了他一人。這人就是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名句的張九齡。
3. 唐代科舉科目
唐代科考項目繁多,僅常科就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吏治及長材等科目,再加上不定期的制科考試,唐代科考「其設科之名無慮百數」,且涉及領域廣泛。雖然考試科目甚多,但最受推崇的要屬明經和進士科。唐代每次貢舉,應明經、進士科的省試考生少則數百人,多則有兩三千人。
秀才科是漢代察舉延續過來的科目,要求考生對有關國家的大政方略問題,作策論五篇。旨在選拔一些具有宏觀全局意識的高級人才,因此對考生要求非常高,如果被推薦來而未能考取,所薦州長官甚至還要受處分,以至於後來參加考試人數非常少,唐高宗時曾被停止過,此後也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
明經科,考試內容主要有帖經、墨義、時務策。重點在前兩項。帖經很像今天考試的填空題,墨義也只是經文的粗淺釋義,考生只要熟讀經文及註釋,就能考出好成績。所考經書包括:大經《禮記》、《左轉》;中經《詩經》、《周禮》、《儀禮》;小經《周易》、《尚書》、《公羊傳》、《穀梁傳》,另外還有必考的《孝經》、《論語》。
進士科,原本只考策問,後來加上帖經、雜文。進士科的帖經只考大經加上《老子》;雜文則要求詩賦各一篇;策問要求寫五篇,內容囊括國家時政各方面。
進士科受到重視始於貞觀年代(太宗李世民年號)。「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太平廣記》)。較之明經科,進士科入取更難。唐代進士錄取比例以百中取一、明經則是十中取一。因此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之所以進士科備受推崇,不僅與進士科考試內容難、錄取名額少有關,也是因進士科考在基礎倫理學問修養前提下,重視時政策問,因此更能選拔出真正安邦治國高品質人才的緣故。
唐之後世,進士科成了科舉的代名詞,宋代以後,進士科更是一科獨秀,元代科舉基本只剩進士一科。
唐代科舉的考試範圍非常廣,幾乎涵蓋了所有學科。從歷史、文學、數學、法律、書法到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領域的治國方略。如明法科,考試內容為律七條、令三條,專為選拔法律人才;明算科,考數學;明字科考書法;諸史科,考歷史;道舉科,考道家經典「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
最有意思的是「童子科」。唐代童子科承自漢。東漢規定兒童年十二至十六歲, 能「情通經典者」可以入選,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授以官職。唐以後科舉特設童子舉。舉凡十歲以下,通一經及《孝經》、《論語》的,皆可參加童子科考試。能背誦十卷的可以授官,能背誦七卷的可以授予出身。宋朝童子科改為十五歲以下能通經作詩賦者。
4. 詩賦在唐代科舉中的地位
眾所周知,唐朝是中國古代詩賦史上一個巔峰時期。無論是詩賦的質、量或是作品創作者方面,均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輝煌。究其原因,與科舉的興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評》有言:「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
「以詩取士」一句,道出詩賦在科考中的重要地位。為了科考得中,一代代學子們從識字便開始學習磨練詩賦創作能力。因此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文采秀美成為才學的重要衡量標準。
唐朝科舉時興「行卷」(或稱「溫卷」)。一般而言,唐代進士的取錄標準不僅取決於應舉人的試卷成績,主考官往往會考慮應舉人平日的文學名聲,以及各方名人的推薦。
應舉人為了加深主考官對自己的印象,於是到京師之後,紛紛將自己的文章寫成卷軸,獻給當時的達官貴人、社會名流,請求他們為自己播揚美譽,向省試主考官加以推薦,以便藉由自己平日的文學成就及聲望,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這種方式,當時稱為「行卷」。行卷非常講究,製作行卷的紙或絹要厚實,字要工整,行款也有一定格式,內容則多為詩賦及記傳、序書。
辛文房《唐才子傳》中,記載了一段大詩人白居易的行卷故事。
當年白居易年方弱冠,聲名未振,因此也要像其他考生一樣行卷。白居易將作品結集,恭呈著作郎顧況。顧況看了卷面上的姓名,謔笑參半地說:「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但開卷覽閱白居易的詩作後,大為讚歎,讀至這首至今膾炙人口的五律:「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顧況改口歎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爾。」此後白居易漸有文名,最終如願登進士第。他的這段行卷經歷,也成為中國文壇一段佳話,流傳至今。
不過,也有很多達官貴人對應舉人投獻的行卷連看也不看,棄之一旁,任憑看門的僕人當廢紙賣掉,充作「脂燭之費」。
5. 科舉制的重大改革
1)初設「殿試」
唐代武則天時,因為女皇即位有悖傳統,為了打擊一向反對自己的士族集團,培養屬於自己的官僚勢力,武則天對科舉進行過多項重大改革。
首開「殿試」。所謂殿試,就是皇帝在朝廷上向貢士親發策問的考試。
《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於載初元年(690年)2月,在東都洛陽洛城殿親自策問天下貢士,被後世認為是科舉史上的「殿試」之始。這次考試進行了數日,仕子雲集,達上萬人。由於這次殿試的規模巨大,造成的影響深遠,致使古人直接忽視了之前唐高宗顯慶四年主持的一次規模不大的殿試,稱武則天為「殿試」初設。
武則天重視殿試的原因在於,中國古代倫理中,極重師生關係,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說。而科舉制中,考生往往視錄取自己的考官為師,由此而形成師生承傳的不同的官場派系。而通過「殿試」錄取的舉子,稱為「天子門生」。新進官員便不易彼此結黨。
後於宋朝,「殿試」被制度化。
2)開創「武舉」
武則天當政期間,天下承平日久,朝廷缺乏武將人才,武則天曾舉辦騎射比賽,並設獎項,而獲獎之人多為番將,使其憂慮。為選拔將才,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正月「始置武舉,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並確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為天下武士舉行一次考試,考試合格者授予武職。
與宋代以後的武科相較,唐代武舉沒有武策謀略,但卻要求外貌,「軀幹雄偉、可以為將帥者」方可報考。
唐朝還誕生了一位文武雙科狀元,823年,鄭冠高中文科狀元,828年,鄭冠又中武舉狀元,他因此成為中國歷史唯一先考取文狀元又中武舉狀元的人。
3)發明「糊名制」
所謂「糊名」,即是考生把考卷上寫有名字籍貫相關信息的位置用紙糊上,使閱卷考官看不到考生身分姓名的一種做法。
前文說到,唐代科考時興「行卷」。這種做法確實在選拔人才上兼顧了考生在考場外的表現,更能全面地考察人才。但同時也有很大的弊端,容易滋生舞弊行賄之風。為求功名富貴,一些才具不佳品行低劣的考生,在考前行賄考官,受賄考官便在閱卷時幫考生改卷以提高等次。
武則天當政時期,此種現象日趨嚴重,直臣李文成上書朝廷,奏報「科場賄賂縱橫,贓汙狼籍」,籲請嚴加制約,糾正弊端。武則天看了奏章之後,深以為然,隨即下旨,規定進士考試最高級的「殿試」中,考生必須「自糊其名暗考,以等第判之」。(《國史舊聞》)
任何一項措施都有利有弊,「糊名制」在考試公平上起到很大作用,卻也失去了對考生在試卷外人品道德名聲方面的考察。即便如此,「糊名制」確實是遏制科場舞弊的重要舉措。
糊名制做法被沿用至今,不僅現代中國的高考沿用此法,有些西方的公務員考試及一些大公司招收員工的考試也實行糊名法,以保證考試的公正性,避免種族、性別歧視等等。
------------------------------
科舉千年興衰錄(三)
史上最公平的選官制
宋朝的科舉考試情景。(公有領域)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9-05-22 1:31 PM       標籤: 科舉制度, 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傳統文化
【大紀元2019年05月22日訊】(接前文)
(四)明代科舉制
明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發展的最鼎盛的階段,明朝的科舉制度對以前各朝的科舉制度進行了一些改進。逐漸完備了三級考試制度,三級預考制及建立了完善的官學學校制,並根據地域的差異,實行了南北卷制度,平衡了地區差距。影響最深遠的是創制了八股文,其對後世影響巨大。
明朝的科舉開辦的時間還要比明朝建立的早,明朝是1368年建立的,而明朝開科的是在1367年。
——明朝科舉的「預科」制
明朝與前朝相比有著非常完善的科舉「預科」制,也就是參加科舉的資格。明朝有資格參加科舉的有兩類人。第一是「生員」,俗稱「秀才」;另一類就是「監生」。
「生員」是通過了縣、府、院三級「童試」的最後一關——院試。僅通過了縣、府的考試稱為「童生」。
也就是說,要想在明朝參加科舉,必須先參加縣一級考試,通過後再參加府一級。這時的身分叫「童生」。童生再參加資格考最後一級省級的「院試」,取得「生員」(即秀才)身分,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科舉。
「監生」是指官學「國子監」的在讀生。明朝國子監有兩個,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南京。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秀才)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靠捐資入監的例監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不過這其中也有個例外。
明朝有個叫羅圭的,就是沒考上秀才,捐資入國子監讀書,沒想到他參加科舉考試的鄉試、會試卻都拿了第一名。三元裡拿了二元,也算是奇葩了。
——明朝科舉的「三級考」制
在明朝,科舉考試主要分為三個等級:鄉試、會試、殿試。翻譯成現代說法就是:省級考試、全國考試、皇帝主考。當然,這是遞進式的,前一級合格,才能進入下一級。
明朝科舉每三年舉辦一次。
鄉試——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主辦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和各政使司所在地(省城),每三年一次,在八月舉行,又稱秋闈、鄉闈,考中者成為舉人。
會試——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在鄉試的第二年於京師舉行,由鄉試中試的舉人參加。考中會試的稱貢士,可以進入第三級也就是最終考試。
殿試——由皇帝主考,又稱廷試,是最高級的考試。錄取名次分三甲。一甲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幹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人,賜同進士出身。
自宋以來,殿試只排名次不會黜落。也就是說,通過會試的都是進士。
科舉考試中有個說法叫「連中三元」,就是指這三級考都拿到第一名: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連中三元」是非常難的,在明朝276年歷史中,只有正統年間的商洛。(傳說洪武年間的狀元黃觀,也曾連中三元,後因其在靖難之役中支持建文帝被取消狀元資格。史料並不支持黃觀中解元的說法。)
——八股文的創立
明朝科舉考試的科目沿用了唐朝和宋朝的舊制,以四書五經為主。考試科目分為三場,第一場考經義,也就是四書五經,第二場考試實用文體寫作,第三場靠時務策論,也就是給你個事情讓你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義,這是取士的關鍵。
在考試形式上最主要的是八股文,由明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訪宋經意,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八股文即是: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八股文之設,是為全面考察士子對經義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文辭的提煉能力,
八股文的出現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後世一些人對八股文抱持否定態度,甚至把國家衰亡的過錯都怪罪道八股文選不出真正的人才,說八股限制了文人的思想,八股選不出真正的人才。其實這種觀點很偏頗。真正有智慧有能力的大才,是不會被考試的文體限制的。說那些學八股學傻了的,他不讀書也是傻的,也許會更傻。國家的興衰也不因有無八股而定。
簡單說來,正式的八股文其實就是破題、四幅長對聯加結論,內容必須是對聖人經典的解讀。科舉延續百千年,考試科目也曾反復龐雜,但經義確實始終未變的內容。對古人來講,做官先做人,選官的第一標準當然也是道德倫理為先。但長此下來,學子們對聖人經典已是背得滾瓜爛熟,很難分出優劣,於是便在文體格式上下功夫,比高低。八股文其實也是一門高級的修辭學,八股文寫得好的,詩詞歌賦信手拈來。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曾經寫道「八股文若做的好,隨你做什麽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更重要的是,在八股文的嚴格限制下,很多優秀人才更能脫穎而出,如後來的徐階、高拱、張居正,都是個中高手。
即使現在的高考,為分出高下,也經常會出一些難度高的加分題,令能力高的學子可以脫穎而出。
八股文寫得好,在古代是很受尊重的。
有句話講「文無第一」,就是文科考試很難分出高低的意思。一道數學題,答案對錯明確,無需爭議。但一道策問題,國家應該如何治理,如何判對錯高低?所以古代殿試考的策問,最終都是由皇帝定高低。
選一篇明代名相張居正做主考官時,給考生做範文的八股文。
張居正:生財有大道
破題:蓋理財者,得其道而自裕焉。
承題:蓋務本節用,生財之道也。果能此道矣,國孰與不足乎?
起講:且夫聚人曰財,國而無財,非其國矣;理財曰義,財而不義,非其財矣
起股:是以君子之生財也有道。故不必損下以益上,而經製得宜,自有以裕於國也。其於道也又甚大焉,故不必損上以益下,而公私兩利,自有以裕於民也。然則何如?
中股:蓋天地本有自然之利,而國家本有惟正之供。惟其力之不勤而用之無節,故恆見其不足耳。誠能趨天下之民而歸之農,其生之也既無遺力矣,又且汰冗員,裁冗費,不使有浮食焉。
後股:盡三時之勤以服乎耕,其為之也既無遺力矣,又且量所如,為所出,不使有侈用焉。斯則勤以務本,而財之入也無窮。儉以制用,而財之出也有限。以無窮之財,供有限之用,是以下常給而上常余。雖國有大事,而內府外府之儲自將取之而不匱矣。
束股:百姓足而君亦足,雖年有大祲,而三年九年之蓄,自可恃之而無恐矣。
大結:謂之大道,信乎其為經久謀國之計,而非一切權益之術可比也。然則有國家者豈必外本內末,而後財可聚也哉。
八股文在清末走向了極端。
——「南北卷」制
除了八股文,明朝科舉對後世有重要影響的創舉還有一個——南北卷制。
明太祖朱元璋後期,出現過一場著名的科舉事件「南北榜案」。
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程度的影響,南北方考生的水平一直不平均。相較南方,北方地區落後很多。尤其在明初,北方經歷元朝末期長年戰亂,相對穩定的南方社會狀態就平穩一些。因而在科舉時,一直處於南方人中第的人數多於北方人的現象。
中國古代,南方文風鼎盛,歷史上的592名狀元,絕大多數都是南方人。除了隋唐。
洪武三十年(1397年),科考結果公布之時,中榜之人全為南人,北方人全部落榜。此事在北方考生中引起軒然大波,事件鬧到皇帝面前。雖然查明主考官並未徇私,但為平息事態,穩定民心,明太祖冤殺二十多名與事件有關的大臣,並廢除選出的所有南方進士,由皇帝親自閱卷評審出新榜。六十一名新進士全部為北方人士。
此事看出,由科舉取士,北方人入仕的機會大大小於南方人,長此以往,朝廷的官員會由南方人壟斷。為平衡地域性文化差異,為穩定民心,明仁宗朱高熾採納內閣大學士楊士奇的進言,採取南北卷制——卷子照樣彌封謄錄,但註明「南」、「北」字樣,錄取名額的分配比例是「南六十,北四十」。
到了明代宗朱祁鈺在位時期,除了南北方,還加入了西南地區,變為「南、北、中榜」。錄取進士的比例也改成南方五十五、北方三十五、西南十。
以地域劃分,分配錄取名額的方法,為清朝科舉所沿用,直至科舉廢止。
——明朝對科舉人才的重用
明朝相比前朝,不僅在科舉考試程序和內容上都得到了完善,在對科舉選出的人才上也充分地重視及重用。
從整個科舉系統最底層談起。
通過三層預科考試,最終通過院試的「生員」,俗稱「秀才」,是具備了科考資格的士大夫最低階層。
「秀才」既然進入了士大夫階層,也算有了功名。在待遇上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但秀才不能在朝廷上任職。秀才雖然可以拿到朝廷補貼,但在明朝中晚期時,這點補貼遠遠不夠,秀才經常需要兼職才能勉強養家餬口。
通過了正式科舉的第一級鄉試的,稱「舉人」。舉人就有做官的機會了,比如做學官或當知縣,只不過是補缺,與進士比不了,但比秀才就是天上地下了。
古代有「窮秀才」一說,卻沒有窮舉人。因為中舉後,全家免除田賦稅糧。因而就有很多鄉裡會來「投現」,就是把田產掛在舉人名下,以比國家稅賦低的稅率給舉人交錢,以此逃避國稅。除此之外,舉人可以與知縣平起平坐,自由出入縣衙。可以說舉人已經是準官員了。
明朝有句話叫「一縣一舉人,一府一進士」。也就是說一個縣裡出一個舉人就了不起了,在當地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
舉人之上是「進士」,這才是科舉的終極目標。
最終考殿試在皇宮的奉天殿前,由天子親自擔任主考,當天考完,考試的內容為策論一篇,考察實際的能力。按三甲錄取。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三甲統稱進士。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再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是精英中的精英,非常受重視升遷也很快。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整個明朝,首輔大概在170個人左右,有九成都是庶吉士和翰林出身。因此庶吉士也有「儲相」之稱。
明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慣例。
綜上所述,明朝對科舉選拔的人才是非常重視,才盡其用的。
——明朝武科舉
明朝武舉創制很早,但一直沒有固定下來。有學者研究,明朝重文輕武,武舉不受重視,造成明朝武事不振,是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明武舉曾經為六年一試,後改為與文試相同的三年一試。
明代武舉設有鄉試、會試,不設殿試。考試內容為先策略,後弓馬,策不中者不準試弓馬。
明代武職多半由世蔭承襲,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舉只是個補充形式,因而明代武舉人不多。
據清人王應奎說,熊遷弼先中萬歷某科湖廣武鄉試第一名,後棄武就文,又中萬歷丁酉(二十五年,1597)湖廣鄉試第一名,次年登進士。「於是榜其堂曰:三元天下有,兩解世間無。」這在歷史上的確是獨一無二的事情。
(五)清代科舉
清朝科舉制度,承明朝而來,自共延續了260年112科,考取滿漢進士26848人,成為科舉考試實施比較連貫的一個時期。
清朝科舉大格局上延續明朝,分「生員」(秀才)系列考;舉人系列考;進士考。
——秀才
「生員」(秀才),是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考。
秀才考試需經過院試,有資格參加院試考的稱「童生」,需經過縣、府級的考試。秀才錄取也是有名額的,根據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程度分為大中小縣,大縣二十幾名、中縣十幾名、小縣六、七名,府學、州學也不過三十幾名。因為秀才其實也是很難考上的。有些讀書人,做了一輩子童生,八、九十歲還參加秀才考試。清朝就有皇帝欽賜九十歲以上考生入副榜的記載。
——舉人
舉人考試同明朝一樣,通過鄉試錄取。得到舉人功名即可以參加第二年的會試。參加正式科舉第一級鄉試的資格,清朝也與明朝類似,有生員(秀才)及國子監的監生。
清代以前,國子監隸屬禮部,清代則由皇帝直接過問,國子監的地位也隨之提高了。國子監學生畢業後可直接授官,也可參加科舉。
——貢士
會試考中者稱為「貢士」。與明朝一樣,錄取名額在300名左右。在明朝,貢士可直接參加皇帝主考的殿試,考完之後被賜三甲進士稱號,不會被黜落。而清朝會試中試者須再經過一場「復試」。清初貢士本不進行復試,康熙五十一年因發生科場案,會試後進行了復試。雍正、乾隆兩朝,復試間行之,至嘉慶初始成為定製,地點在皇宮保和殿。復試考《四書》文一篇,五言八韻詩一首,當日交卷。第二天派閱卷大臣評定成績,分一、二、三等,列等者即準參加殿試。
——進士
清朝殿試最初在天安門外,順治十四年改在皇宮太和殿東西閣階下,遇風雨時,在太和殿東西兩廡。乾隆五十四年,又改太和殿在保和殿。殿試的內容為時務策一道,由讀卷大臣擬出若幹題,送皇帝欽定圈出,作為試題。殿試試卷的評閱,由皇帝任命讀卷大臣進行。最終有皇帝欽定名次,並在太和殿公布,稱傳臚。
清朝狀元傳臚大典十分隆重。典禮之後,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隨榜亭由午門正中出。由於丹陛中石只有皇帝才可以踩踐,所以午門的中路除非皇帝出行從不開啟,殿試傳臚後準許文武一甲進士由此門出,這是連親王宰相也不能享有的隆遇。
朝考為庶吉士甄選考試。殿試傳臚後五日,在保和殿舉行進士朝考,以選拔翰林院庶吉士,稱館選。朝考內容為詔、論、疏、詩、賦等形式,前後不一;成績分為一、二、三等。庶吉士的錄取要綜合復試、殿試和朝考三次考試的成績等第,而以朝考成績為主。
——清代科舉考試內容
清朝科舉考試的內容與明朝相同,依舊以經義為主。《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裡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文體格式採用八股文體。
第一場試書義三道,每道限200字以上,經義四道,每道限300字以上;第二場試論一道,限300字以上,詔、誥、表各一道,判語五條;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每道限300字以上,具體視能力而定,可酌情減兩道。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覺得只寫文章顯不出才氣,遂決定在鄉試、會試時增試五言八韻詩一首。自此以後,院試、鄉試、會試都要考作詩,稱為試帖詩。這在明朝是沒有的。
——清朝武科舉
武科舉在清朝可以說是最鼎盛時期。清朝武科舉同樣沿用命制,且文武並重。滿清是在馬背上得天下的,崇武精神根深蒂固。另外,從入關建立大清國,內外戰事不斷,武官戰將的補充、內外戰爭的需要使朝廷不能不重視武事。
順治二年(1645年)朝廷同時開始文科和武科考試,武科與文科一樣,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武科的童試分內外場,第一、二場為外場,考試馬射、步射、硬弓刀石;第三場為內場,考默寫《武經》,如《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李靖問對》《黃石公三略》和《姜太公六韜》等。
武科的鄉試和會試俱分為三場。
頭場考試馬箭,第二場考試步箭,再考試開硬弓、舞刀、掇石等,此為外場;第三場考試策、論,嘉慶後改為默寫《武經》,此為內場。
武舉人會試落第者,可赴兵部揀選,任用為綠營兵的千總等低級武官。
武科會試的試期在九月,中額一百名至二百名不等。會試後經複試、殿試,一甲一名授一等侍衛,二名、三名授二等侍衛;二甲選十名授三等侍衛,三甲選十六名授藍翎侍衛,其餘以守備(綠營官職)在兵部註冊選用。
清朝從順治三年(1646年)至光緒二十四(1899年)年間中武狀元者共109人。
——制科(恩科)、召試
上述生員、舉人、進士系列的考試,均為科舉制度中的常科考試。除常科外,清代科舉也有制科,或稱制舉,舉行的次數很少。制科由皇帝在殿廷親自進行。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兩次開博學鴻詞科,令中央和地方的官員舉薦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人,不論已仕未仕,均可應考。其試題為詩、賦、判等,成績列在一、二等者俱授翰林官。除此之外,每逢皇帝登基之年令各地舉孝廉方正,或皇帝出巡時在各地舉行的召試,也屬於制科。
——清朝的官卷制
自隋唐設立科舉制之初至清末科舉衰亡之間1300多年的過程中,官員大臣子弟的應試問題,一直是社會對朝廷取士是否公平的關註焦點。
各朝各代為解決此問題,也紛紛祭出不同規定製度。如宋朝的「別頭試」「碟試」,規定官員家屬子弟參加科舉,需另行考試的制度。
清代設立官卷,是為了維護科場秩序和平民考生的合法權益。官卷設立之後,與民卷分別錄取,使大臣子弟不能占用民卷的錄取名額,這是官卷制度所起的積極作用。針對錄取條件過優的官卷弊端,則通過嚴格的中額和錄取比例,以使其弊病處於可控狀態,與官卷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相比,顯然是利大於弊。
官卷的範圍,在康熙三十九年十一月九卿議復湖廣總督郭琇等的奏疏時已作了規定,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進一步明確為:「京官文四品,外官文三品,武官二品以上,及翰、詹、科道各官,其子孫、同胞兄弟、同胞兄弟之子鄉試者,得編官字號,余並不得混冒。」(16)據此,京官文官有所放寬,武官則有所收緊,參領等武官子弟排除在官卷之外。這可能是根據京官中文官、武官各自與科場事務的關系密切與否而作出的調整。
郡主、散秩大臣等無職掌的官員,不列入官卷。官卷不僅主要限制在現職大臣子孫,且限制在有實權者之內,對沒有實權的世襲爵位或官職,盡管他們品級很高,其子孫也不予編入官卷。
禁止大臣子弟參與皇帝出巡時,在各地舉行召試。
捐輸廣額一律歸民卷。也就是捐來的官,其家屬子弟歸民卷。
——廢除南北中卷制,代之以分省取額
為平衡科舉考試中的地區差異,康熙帝於1712年廢除南北中卷制度,開始實行分省取額,按照各省應試人數的多少,欽定會試的錄取名額。分省取額是進階的南北卷制,南北方人在科舉考試中錄取人數的差異由此變得越來越小。
即使如此,但因會試之後的殿試需要把所有進士拿來排名,選拔出一甲二甲三甲。因此南方人在僅排名的殿試中依舊脫穎而出,勝出北方人。清代的一甲共有341名,江蘇和浙江兩地就分別占了117名、85名,占全國一甲進士的59%,超過一半。在清代114名狀元中,僅江蘇一地就出了49名。
按地域分配名額的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科舉被廢。
科舉千年興衰錄(二)
——史上最公平的選官制
宋朝的科舉考試情景。(公有領域)
          人氣: 874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9-05-20 5:47 PM       標籤: 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科舉制度
【大紀元2019年05月05日訊】(接前文)
(二)宋代科舉制
宋朝基本延續了唐朝的科舉制度,並把在唐朝首創的一些科考舉措加以完善和制度化。宋代科舉的一些定製規範一直沿用至明清。
宋太祖趙匡胤對科舉選士非常重視。即使在宋初戰事頻發,局勢不穩的情形下,科舉考試也沒有停止。史載,宋朝建國第一年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便舉辦過科舉考試,19人被錄取為進士。
1. 殿試及科舉三級考的確立
宋太祖凱寶六年(公元973年)翰林學士李仿主持全國會試,在錄取的38名進士中,有兩人因「材質最陋,對問失次」而被黜落,其中一位叫徐士廉的落第進士擊鼓控告李仿「用情取捨」,要求殿試。於是宋太祖趙匡胤下詔,從落第者中選出195人和已中的36人,在講武殿進行復試,由宋太祖親自主持,結果又有127人及第,而原錄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選。張榜後,朝野大嘩,李仿被降職。
太祖親試,確立了宋代科舉州試、省試和殿試三級考試制度。而在唐代,雖然武則天時便有過殿試,但常規科舉還是州府的解試和禮部的省試兩級考試制度。
殿試是科舉最高一級考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
唐代科舉,同科及第的進士互稱同年,稱主考官為座師,自稱門生。這種狀況極易造成官場上拉幫結黨,利用科舉培植自己勢力等禍患。有鑑於此,宋太祖趙匡胤下令,所有及第考生不得管考官稱師,或自稱門生。而殿試出現後,因是皇帝親試,這樣一來,凡通過殿試的進士一律稱為天子門生。
宋太宗時,殿試錄取者分為三級(三甲),一甲三名,稱「進士及第」,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
宋初的殿試,有末尾淘汰制。就是在殿試時排名最後的考生會被黜落。北宋仁宗時,發生過一起舉子因累舉進士不第,便憤而投靠西夏,並幫助西夏攻打宋朝的事件。這位在數次殿試中都被黜落的舉子叫張元,他自恃才高,「負氣倜儻,有縱橫才」(清朝吳廣成《西夏書事》),屢試不中後,憤而「走西夏」。當時正值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當政,且早有覬覦中原之意,元昊得張元後委以重任。當時與張元叛逃的還有另一吳姓書生。「華州有二生張、吳者,俱困場屋,薄遊不得誌,聞元昊有意窺中國,遂叛往,以策干之,元昊大悅,日尊寵用事,凡夏國立國規模,入寇方略,多二人教之。」
在張吳的輔佐下,西夏國力大增,曾三次大敗宋軍,並有意奪取關中之地,攻占長安,但因宋軍頑強抵抗,西夏軍戰敗。
據宋王栐《燕翼貽謀錄》記載,張元當年的「走夏州」之事,給宋朝以極大震撼與教訓,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北宋改革了當時科舉進士中的殿試實行的末尾淘汰制,凡是進入殿試之人,一律錄取,成績只作為排名依據。
2. 考試時間的確立
宋初科舉考試的時間延續自唐朝,一年一次,偶爾二三年一次。宋英宗二年(1065年),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個科考年秋天,進行州試(秋闈);第二年春天,禮部主持的省試(春闈);省試當年進行殿試。這個時間,一直延續到清朝宣統年間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其間再未改變。
3. 鎖院制、糊名與謄錄制度化
宋朝為科舉考試制定了嚴格的考試制度和規格。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如何防止考生及考官作弊的規則。
鎖院制於中晚唐時具備雛形,宋太宗時,得到確立。鎖院制規定考官自受命之日起,到放榜之日止,一直鎖宿於貢院,不得回家,不准見親友或與院外臣僚交往。這樣,就隔絕了考官與其他臣僚的聯繫,使請托難以得逞。
糊名制是武則天時期的發明,即是把試卷上寫有考生姓名籍貫等相關信息的位置用紙糊上。
宋初時,延續自唐科考的請託、投獻風氣依舊風行。為顯考試公允,宋太宗實行了一系列保證考試公平性的措施,其中包括糊名制、「鎖院制」等。只是宋太宗時糊名制僅針對殿試,省試糊名和州試糊名分別從真宗和仁宗年間開始。
糊名制實行後,科場又出現了考生在試卷上寫暗語、做標記以供與自己有聯繫的考官辨認,或考官通過字跡辨認與自己相關的考生。於是,謄錄制隨之出現。真宗年間,專設「謄錄院」,謄錄官必須依試卷原文謄錄,不准隨意篡改文意及增減字句。
宋朝廢除唐代實行的朝廷大臣的「公薦」和應舉人向知貢舉官投納「公卷」的制度,使科舉試卷成為評定成績、決定錄取與否的唯一根據,這就是南宋詩人陸遊所說的「一切以程文為去留」。分等考第,多級評定。比如宋代省試,應舉人的試卷先經點檢官批定分數,然後由參詳官審查所定等級是否恰當,最後上交知貢舉官,決定去取高下。即實行點檢官、參詳官、知貢舉官三級評定制度,以便使試卷評定做到公平、公正。變唯一主考官為多位主考官,各位主考官相互監督。
4. 宋代武科舉
武舉在唐朝武則天初創後,五代時期曾被廢止,直到宋朝仁宗時代方才恢復。
宋朝武舉相較唐朝,在武術方面降低一些難度,卻加入武學及兵法策論。
宋朝武舉考試分比試、解試、省試、殿試四級,一般為先試弓馬,再試策及《孫》《吳》等兵書的墨義(熙寧後改為大義)。宋朝武舉在根本上改變了唐朝以前憑武藝選拔人才的做法,僅保留了騎、步射兩項,而且科考用弓不超過當時軍隊所用的弓力,大大降低了臂力的要求。宋武舉添置了謀略的考核,「武經七書」(包括《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唐李問對》)經義理論的掌握、對兵書理論的靈活運用和解決當朝現實問題的對策。
從唐朝開始初設的武舉,在北宋時基本完成系統化制度。
北宋時期,武藝與策皆優者,授右班殿直(侍從官、從九品);其餘以次授三班奉職、三班借職、三班差使等。南宋時,武舉之法漸與進士科相仿。其殿試第一人賜武舉及第、授保義郎,餘並賜武舉出身、授承節郎、承信郎等。
由於宋朝武舉武藝文章並重,因此誕生了許多文武全才的文官武將。有的在朝政上做出了成績,如朱熠、蔡必勝等;有的還成為軍事理論家,如華嶽、江伯虎等,有的成為獨當一面的戰將,如程鳴鳳、許思純、張建侯、厲仲方、周虎等人。
中國歷史上被譽為「戰神」的第一武將嶽飛,就出自宋朝。
宋朝武科舉,自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開設,到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最後一科,共計77科,產生77名武狀元。
5. 宋科舉考試內容與文風轉變
宋神宗時,王安石認為唐朝用詩文考進士,引導天下學子看重辭藻聲律,而忽略對道德和政治的學習。他自己把古典的經籍註釋好了,發行到全國,要求今後考試都要以此為依據。從此,科舉考試就主要考經義(對古典經文的理解與闡述),而不再考詩賦了。明朝以後,朱熹和他的門生考定、註釋的「四書五經」漸漸成了權威,而被規定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教材。
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受命「知貢舉」(科考主考官)。此時科考場上流行的是講究「險、澀、奇、怪」的太學體,歐陽修早已對此深惡痛絕,於是便借當上主考官之際,把所有太學體考卷一律黜落,所取文章全部是「言以載物,文以飾言」的古文體。
歐陽修任「知貢舉」這年的進士榜單,成為「千年科舉最閃耀的一榜」。其中多位榜上有名者日後成為對中華文明產生難以估量影響的重量級人物。
這些人有,蘇軾、蘇轍、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等。
這次考試,不僅改變了科舉的文風,還改變了整個宋代的文風,奠定了整個宋代乃至元、明、清各代文學發展的基礎。
這屆科考還流傳有這樣一個故事。任「點檢試卷官」的梅堯臣推薦了一份試卷,語言流暢,說理透徹,見解出眾。歐陽修大為驚喜,本想取為第一,但他感覺這份卷子是自己學生曾鞏的,為了避嫌,「強壓為第二」。試卷拆封後,歐陽修才發現錯了,這份卷子的作者並不是曾鞏,而是一個陌生的名字——蘇軾。
歐陽修非常欣賞蘇軾的才華和修養,年紀相差三十歲的倆人成為忘年交。歐陽修感慨「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出人頭地的成語由此而來。
(三)遼、金、元科舉
1. 遼代科舉
遼與宋並立,是生活在遼河與灤河上遊的契丹族所建。公元916年,契丹貴族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八部,建立契丹國。他的兒子耶律德光繼承皇位後,於公元947年把契丹國號改為「遼」,尊耶律阿保機為遼太祖。
遼的主導選官形式為世選制與科舉制。世選制主要為契丹族所用,科舉則專為漢人所設立。遼禁止契丹人參加科舉,興宗時耶律庶箴因為讓兒子去參加科舉考試,竟受到「鞭之二百」的處罰。但在後期,這項制度也寬鬆了不少,一些契丹貴族為博取名望,也會參加科舉。如宗室出身的耶律大石,就曾參加科舉。《遼史·天祚皇帝本紀四》記載,耶律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孫也。通遼、漢字,善騎射,登天慶五年(公元1115年)進士第,擢翰林應奉」。
遼科舉,沿襲唐制。最初每年只放進士一二人,開泰元年(1012年)後逐漸增加取士人數,每科錄取50-70人左右,取士人數最多時,達一百三十餘人。進士分甲、乙兩科,最初只設鄉貢、禮部試二級。到重熙五年(1036年),興宗耶律宗真始設廷試。
據記載,遼存在的209年間,開貢舉約56次,所取狀元可考者53人。對於一個非漢族政權來說,已經相當可觀,但進士出身被任命為官的,卻少得可憐,只不過十分之二三,朝廷的軍政大權,仍是掌握在不參加科舉的契丹人手中。由此可見,遼設立科舉,主要還是為了籠絡人心,給漢人一條雖窄卻仍有希望的進取通路。
2. 金代科舉
金,由女真貴族完顏阿骨打於公元1115年建國,1125年滅遼,1127年滅北宋,後與南宋並立。
為了與南宋爭奪人才,金對於科舉相當重視。吸取了遼科舉的經驗教訓,承繼自唐宋科舉且能揚長避短。
金歷時百年間,開科38次,文武並舉,取士範圍擴大至全國各個地區,進士科取士人數在5000—6000之間。
——設南北科、分四級考、特設女真進士科
金科舉,進士科比較特殊,分辭賦進士、經義進士、策論進士。根據不同的進士出身,仕進前途也不同。金朝廷優遇進士,及第即授予職官。進士出身升遷速度快,擔任高級職官者多。
金朝廷也未沿襲遼不允許本族人參加科舉考試的規定。1171年金世宗特設女真進士科,專招女真族人考試,且有一套異於漢人的考試和錄取程序。策進士就是專為女真進士科而設。
1127年北宋滅亡之後,金曾分設南北科,至海陵王時廢除,並確定三年一次開科,分4級進行:鄉試、府試、省試、廷試(殿試)。
「鄉試」名稱始於金,4階考試,合格才可進階下一級。
由於金朝特殊的4級科考制,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連中四元」的狀元孟宗獻。
在1300年左右的科舉歷史中,「連中三元」的奇才約百年一現。
開封人孟宗獻,自小聰穎異於常人,長大後學問淵博,詩文俱佳。但由於過分自負,第一次參加鄉試竟然名落孫山。
經此挫折,孟宗獻不再浮躁,潛心讀書,幾年後再次參加鄉試,高中第一,鄉試主考楊伯仁對其文章大加讚賞,並推薦給海陵王。次年春,孟宗獻在開封參加府試,拿下第一。同年秋,孟宗獻前往燕京,取得會試第一,此時他已「連中三元」,名聲大噪。當年朝廷開舉殿試,孟宗獻再登榜首,創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連中四元」,世人稱為「孟四元」。
當時極重人才的金世宗剛剛即位,聽聞這位「孟四元」的奇蹟,特下詔:朕即位未久,曾令有司徵召賢才。孟宗獻自鄉試到府試、會試、殿試皆為第一,非才之高、學之博,何以至此?
按照常規,金朝狀元通常授予七品官,世宗破格授予孟宗獻為六品奉直大夫,不久又提拔他擔任翰林應奉、知制誥等職。
孟宗獻性情恬淡,不求名利,卻熱衷道學。公元1169年,王重陽帶領丘處機等弟子西返關中,因病滯留開封。孟宗獻聞聽前去拜望。據開封地方誌載,王重陽對這位天下聞名的「孟四元」很看重,收其為徒。第二年王重陽仙逝,喪事即由孟宗獻操辦。王重陽的靈柩也暫時安葬在孟家後花園。
——常科、特科,文武並舉
金代科舉,文武並舉,且除「常科」外,還設有「特科」(「制科」),「以待非常之士」,即招攬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武舉」科始設於金熙宗皇統年間(公元1141—1149年),分府試、省試兩級,上、中、下三等,試武藝兼及兵法,
值得一提的是,金科舉在考試內容、形式和錄取方式上均有所創新,其中要求考生在引經據典時,在題下標註所引經典的出處的做法,就是金朝首創,由金章宗下詔欽定。
直到如今,中外學府研究機構學者撰寫論文,均需在文末註明引經據典的出處。
進士出身升遷速度快,擔任高級職官者多,相對於其它非進士科,如律科、經童科出身人員具有絕對優勢。金大定年間,朝廷特別規定,地方府一級少尹及中央政府的令史要從進士出身的小官中選用。中高級官員京主要從進士出身的低級官吏中選拔。累此數十年,至章宗年間「繇由科地位至宰輔者接踵」。
——史上最嚴搜檢、監考制
金科舉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地方,為了防止考試作弊,金朝廷採取了極端嚴格的搜檢措施,甚至做到要求考生「解發袒衣,索及耳鼻」的程度。金代文學家耶律履就是因見到如此嚴苛的搜檢制,覺得有失體面「即拂衣去」,一生再未入考場。
後來金朝廷也覺得這樣做有失待士之禮,改而實行令考生「使就沐浴,官置衣為之更之」的措施,這樣一來,禮全且搜檢得更徹底。不僅如此,各府試考場均派地方軍隊臨場監考,「每四舉人則差一人,復以官一人彈壓。」禦試則更加嚴格,「策進士則差弩手及隨局承應人,漢進士則差親衛軍,人各一名,皆用不識字者,以護衛十人,親軍百人長、五十人長各一人巡護。」
有史學者評論,這樣嚴苛的考試制度,令競爭相對公平,使得金朝廷收攬到大量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由此看來,金作為外族,對漢文化科舉的重視程度,是前代的遼及後代的元所不能比擬的。
3. 元朝科舉
——「延祐復科」
元朝是蒙古人統治的皇朝。自元世祖忽必烈1271年建立大元,至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間,中原地區未再舉行科舉。這期間,元朝實行的是由吏入仕制(吏進),即由下層官吏層層晉升。元朝建國後,高級官員大多出自半世襲化的蒙古、色目乃少數早期效力元廷的漢人家族,所謂「貴戚世臣、軍功武將」。
科舉制雖幾次在提上朝廷熱議,但始終未能實施。
公元1313年,為整頓吏治,主張推行漢化「以儒治國」的元仁宗聽從儒師王約「興科舉」建議,下詔恢復科舉。次年延佑元年4月,舉辦了元朝創建以來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因本次科舉是在延佑年間舉辦的,史稱「延祐復科」
——三年一開,只考一科
元朝的科舉制,基本延續宋制。三年一開科,分為鄉試(同宋州試)、會試(同宋省試)、殿試三級。自延佑元年(1314年)第一科至元朝滅亡(1368年),除元惠宗初年因丞相伯顏擅權並執意廢科舉,故於1336年和1339年科舉停辦兩屆外,元朝共舉辦了十六次科舉考試,考中進士的共計1139人。
和唐宋科舉不同的是,元代科舉只考德行明經一科(進士科),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鄉試時只考兩場,要求相對較簡單。左榜供漢人、南人應考,鄉試時考三場,要求相對較嚴格。
元朝科舉除了殿試,鄉試、會試都有固定的錄取名額。鄉試300名、會試100名。這些名額會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不同的民族進行分配。
例如,當時高麗王朝所在的征東行省就設有鄉試考場,並占有鄉試300名額中的3位,其中蒙古、色目、漢人各取一名。
元朝科舉另有一點與唐宋不同,元朝科舉所選出的人才,並未如唐宋時受到朝廷足夠的重視。實際上,元朝的官場晉升還是「首以宿衛近侍,次以吏業循資……或以科舉,或以保薦」。
也就是說,元朝科舉基本保存了科舉的形,並不重視科舉的本質。科舉選出的人才並不受到重用,朝廷任用官員主要以世襲、恩蔭與推舉,或胥吏晉級為官。這與宋朝大相徑庭。在宋朝,官、吏涇渭分明。通過科舉可為官,未經過科舉的吏,往往終身為吏。
——始定程朱註釋的四書五經為科考範本
元代於1313年恢復科考時,以朱熹註釋的四書五經為科舉版本,要求考生以朱熹的註釋去理解聖人言論,這一點被明清繼承,從此「海內之學非程朱之書不讀」。
元代武舉廢止不行。
有觀點說,元朝文學發達(元曲),就是因為科舉不受重視


史上最公平的選官制——科舉千年興衰錄(四)
宋朝的科舉考試情景。
更新: 2019-05-25 2:40 AM       標籤: 科舉制度, 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傳統文化
【大紀元2019年05月25日訊】(接前文)
四:科舉制的衰落與終結
人間萬事難完美,科舉發展到明清,尤其清朝末年,確實有不少弊端顯露。但科舉的終結卻不是因為其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弊端所致,而是緣於外來因素被強行停止。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攜工業革命的成果東來,強行敲開中國的大門。清朝廷面臨著「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歷史上,無論是改朝換代、外族侵略,都是形式上的改變。社會格局,人文道德千年來均是一脈相承。史上各朝無論在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均遙遙領先世界各國的中央大國,在清朝末年竟被蠻夷之國趕超且毫無還手之力。為應對此「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朝廷必須做出同樣是「數千年來未有」之顛覆性的變革。而統治的核心,選拔人才的科舉制便首當其沖。
首先是改革科舉考試內容,開始註重時務。 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認識到國子監「專課文藝,無裨實學」,下令「兼課論、策」,「獎勵留心時務者」。1871年(同治十年),下令考取生員的童試加試算學;1895年(光緒廿一年),又下令加試時務,與算學任選一門。
戊戌維新運動中,廢除八股是維新派的一項基本主張。百日維新中光緒帝發布上諭,指出八股文不能「勵實學而拔真才」,下令「自下科為始,鄉會試及生童歲科各試,向用《四書》文者,一律改試策論」。不久,又根據張之洞、陳寶箴的建議發布上諭,詳細規定了考試改革的具體內容:「鄉會試仍定為三場。第一場試中國史事、國朝政治論五道;第二場試時務策五道,專問五洲各國之政、專門之藝;第三場試《四書》義兩篇,《五經》義一篇。」又規定:「嗣後一切考試,均以講求實學實政為主,不得憑楷法之優劣為高下,以勵碩學而黜浮華。」
不久後發生戊戌政變,慈禧下令廢除各項新政,包括上述有關科舉考試的改革內容。八國聯軍入侵事件後,清朝廷開始實行「新政」。
1901年,宣布廢除武科科舉考試,並於8月頒布上諭,命自第二年起在鄉試會試中廢止八股文,首場改試中國政治史事論五篇,第二場改試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第三場改試《四書》義二篇,《五經》義一篇,其他考試均依此例。同年,下詔舉行經濟特科。1903年,經中央和地方官員保舉,選拔「誌慮忠純,規模閎遠,學問淹通,洞達中外時務者」186人,在皇宮保和殿舉行了經濟特科考試。這次考試主試、復試各一場,考試內容為論一篇、策一道;現任官員取中者略予升敘,舉人貢生取中者任用為知縣、州佐等官。
1903年3月,袁世凱、張之洞聯銜上奏,說科舉阻礙新教育制度的實行,請求將科舉中額按年遞減。1905年9月,袁世凱、張之洞又上奏說:「科舉一日不廢,士人皆有僥幸得第之心……學堂決無大興之望」,請求從次年丙午科開始,將所有鄉會試、各省歲考、科考一律停止。
光緒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後以光緒帝的名義發布上諭明告:「著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自此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宣告廢除。
五:科舉的利弊及改革的可能性
從隋朝大業年間開設進士科到清末光緒年間廢除科舉,一千多年間,科舉選官制歷經數朝。從初設到逐漸完善直至成熟,其間屢經改革,成為了中國古代體系最完整、規制最完備的選官制度,為歷代朝廷提供了無數人材,其中包括眾多名垂青史、對中國歷史起重大影響的精英級人物。
(一)科舉是最公平的選官制
科舉不問家世,職業、身分,亦不需推薦,除了少數「賤民」(商優娼吏)、罪人及他們的子女外,其餘各階層的人均可參加科舉考試。而錄取的標準主要根據應舉人的考試成績。從而體現了科舉制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用的公平性。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範圍內最有創意、最進步,也是最重要的官員選拔制度。
無論中外古今,任何一個國家政府的官員選拔及管理制度,都直接影響了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興衰存亡。
晚清邵作舟在《邵氏危言》中比較各種選官制度,稱「有以示天下之公者,科舉之一途而已」。這個說法道出了科舉開放而公正的特點。
科舉制創建之前,中國在人才選拔制度上經歷過世襲世祿制、軍功封爵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每一次創新更疊,均是因為之前的選官制度出現很大的弊端,不僅造成人才甄選途徑淤塞,甚至導致朝局不穩。而科舉制的出現,摒除了之前選官制的不公平處,使得致仕之途暢通,士子報國有門、寒士出身有望,對社會穩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科舉制實行後,在制度上使國家權利向社會各階層開放,革除了「問者登科名級,多為勢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的弊病,貫徹「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的原則。使得「朝為田舍郎」的士子,有機會憑借其才能,取勝於科場,從而「暮登天子堂」。
科舉的實行,真正實現了人才在各階層間的流動。即使出身貧寒,或世代務農之人,也可僅藉由科舉而一舉躍登「龍門」,躋身社會中上階層,既光宗耀祖、延蔭後代,又可學以致用、盡忠報國。
有學者論述,在中央集權體制下,科舉的誕生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突破了血緣關系對政治權力的壟斷,開啟了相對公平競爭的社會氛圍。統治者以科舉的形式,吸納平民參政議政,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是科舉制最可稱道之處。
據統計(何炳棣著《明清社會史論》),明清兩代進士中42.9%出生於從未有過功名的家庭,而清代約有二分之一的生員出身寒微。
不僅明清,通過科舉走上仕途的名人中不乏貧寒出身之人。宋代的範仲淹、歐陽修均出身孤寒。
科舉制的公平、開放和競爭性,即使放在當今,在世界範圍,依舊具有其進步性,科學性。它是中華民族最璀璨的文明遺產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要貢獻之一。它的重要性,甚至遠遠超過中華民族在物質文明上的貢獻。
但是,再完美的設計交給人類來運行,也難免走上歧途。因為人是帶有各種慾望和私心的,在其私利的驅使下,人會利用科舉作為工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難免使科舉走上歧途。這不是科舉制度的問題,是人類道德的敗壞使其蒙塵。
科舉就其設計理念來講,是最公平合理的,但在具體執行中,各朝各代,顯示出各種各樣不同的弊端。而各朝最高統治者們為確保科舉的公平性,也一直不遺餘力地對其進行改革,力求存利避害。
(二)科舉的弊端及改革的可能性
對科舉弊端的批判抨擊主要出現在科舉史後期,集中在以下幾點:
1,詬病科舉以文取士,「一決於程文」。
無論為光宗耀祖,還是為一展宏圖,唯有科舉一途。而朝廷規定的考試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明代後還規定必須以朱註為準。限制了讀書人的閱讀求知慾。
清末維新派曾批評說,有人甚至中了進士都不知道漢武帝、範仲淹是誰。這種說法,筆者認為很可能時以訛傳訛。因為雖然科舉重經論,但同時也考策問,不通歷史根本不可能中進士。
2,詬病科舉「偏怪的考試手段。八股取士,學用脫節」。
八股文的特點之一是代聖人立言,不允許文中出現作者自己的觀點。科舉歷經年久,四書五經詞句有限,考官出題為免重復,只能越來越偏怪。
鹹豐七年(1857)俞樾在河南學政任上被禦史曹登庸彈劾「試題割裂經義」。原來俞樾在做考官時,曾出題目「王知夫苗乎」、「鱉生焉」、「邦君之妻曰寡」等。全部是把經文斷頭斷尾的詞句。比如「鱉生焉」原句為《中庸》中「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財貨殖焉」。這樣沒頭沒尾的拿出來,即使對四書五經再熟的考生也無法下筆,當場造成考生嘩然,幾至罷考。俞樾最後被罷官且「永不敘用」。
這種案例畢竟是少數,雖然考題考試方式確實存在弊端,但並非不能改變。
以下僅以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題目為例,看看「科舉」是否如被貶斥抨擊的那般無藥可救。
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燒毀的順天貢院還未修復,此科會試在開封舉行。
第一場題目,史論五篇。
(1),「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2),「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於,其說未嘗不效論」;
(3),「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
(4),「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
第一題藩鎮,第二題平戎,第三題舉賢,第四題變法,第五題以夷制夷。
第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
(1)、「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所以陶鑄國民,造就人才,振興實業。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註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講求政治,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三者孰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策」。
(3)、「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禮言農政最詳,諸子有農家之學。近時各國研究農務,多以人事轉移氣候,其要曰土地,曰資本,曰勞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實資智識。方今修明學制,列為專科,冀存要術之遺。試陳教農之策」。
(5)、「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
第三場:《四書》《五經》義
首題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
次題為:「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三題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光緒三十年(1904年)五月二十一日(7月4日),紫禁城保和殿舉行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場考試。該科殿試策問四道。
第一道策問內容:「世局日變,任事需才,學堂、警察、交涉、工藝諸政,皆非不學之人所能董理。將欲任以繁劇,必先擴其見聞,陶成之責,是在長官。顧各省設館課吏,多屬具文,上以誠求,下以偽應。宜籌良法,以振策之。」
第二道問漢唐以來兵制,並要求回答「能以今日情勢證之歟?」
第三道策題為中國古代理財問題,也問說「此與各國之預算決算有異同否?」
第四道問教育、科舉與名節問題:「士習之邪正,視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禮教,以選士、俊士、造士為任官之法。漢重明經,復設孝廉賢良諸科,其時賈董之徒最稱淵茂。東漢之士以節義相高,論者或病其清議標榜,果定評歟?唐初文學最盛,中葉以後,干進者至有求知己與溫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試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內,邪慝不興,正學日著,其道何之從?」
3,詬病科舉「註重人文,缺少科學知識」。
首先,科舉選拔的官員,即管理人才。因此並不需要掌握精深的科學知識。用當代的理念看,一個發明家不一定具備對科研部門的管理能力。因此,以科舉科目中對科學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如修身治國的理論,來批判科舉制的合理性,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這類的抨擊來自清末。外強入侵,為求自保,引進西學。這是對自然界無限索取的西方的「術」學第一次替代了東方的「德、道」學。
從科舉發展歷程來看,最初的科考涵蓋內容是非常廣泛地。唐代科考「其設科之名無慮百數」,天文地理、數術律法等等無所不考。尤其為求專業人才而不定期開考的「制科」,考試內容更是包羅萬象。只要你有才能,無論哪方面的,都有一方施展的天地。
對科舉的詬病,近代以來由傳教士開始,各種諸如愚民、浮薄、反智、思想專制之類的批評,其實在中國古代幾乎都被指出過,但唯其到了近代才發生效果。重要原因在於外敵入侵,同時帶來的註重鉆研物質世界的西學與註重道德理念自身修為的道學之間矛盾。
這兩種批評雖在表面上相差不多,但在實質上卻大相徑庭。古人詬病科舉是為完善改革科舉制而清末站在宣揚西學角度上對科舉的批判,則是要徹底消滅科舉。
因此,清末的廢科舉興學堂運動,實際上是西學與中國傳統道學間的對抗,最後以西學獲勝,代表民族傳統的科舉敗退告終。這也是西方文化入侵中國的開始。
自古以來,中原大地雖然經歷多次被外族入侵統治,但民族傳統文化未失,被同化的永遠是外族蠻夷。而如今,中國人已經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發型服飾,甚至歷法都被西歷所代替。更有甚者,中共奪取政權後,傳統的中華文字也被改成殘缺的「簡體字」,今人已經讀不懂古人的文章,進一步斬斷了今人與傳統文化的連接。尤其經歷了那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華大地上僅存的傳統文化也被消滅殆盡。現行的也不是順應歷史潮流而生的正統西學,而是在西方也被摒棄的「馬列主義」。當今生存在中原大地上人類,從裡到外,哪裡還有一點中華民族的影子?!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的精髓,失去了這些,這個民族就消失了。
從清末維新運動中,首當其沖的就是科舉制,從漸廢到立廢,可以看出,科舉是推動西學的最大阻礙,同時也說明,科舉代表了傳統國學的精髓,不廢除科舉,外來西學根本無法立足。
科舉選官制,作為國家機器的構成之一,同時也是統治者手中的統治工具,在其發展、執行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弊端的。比如重文輕武,比如輕視特殊技能的人才,為防作弊所做的有辱斯文的考試規程等等,都是不可取,有待改革之處。但是,即便科舉存在以上種種弊端,也不能否定它在整體上比之其它選官制的優越性。
科舉,單純作為一種選官制,相較於古今中外出現的各種選官制度,其公平性、開放性等等,無疑是具有優勢的。對科舉的詬病,其實更多是對古代社會官本位的詬病。如果一個社會不僅只有做官一個光宗耀祖、施展抱負之處,天下士子也不會只盯著科舉一條路,那麽科舉禁錮思想、科舉科目單一等等也就不會被如此詬病。其實,選官,用現代的話講,選的是管理人才。一個合格的管理人,最需要的並不是專業技能,相比之下,人品、修養確實比多才多藝更重要。況且,眾所周知,人文類的考試,本來就很難區分高低強弱,它不像數理類,對錯分明。因此,把考試內容限定在比較狹小的範圍內,做個標準答案,會比較容易區分優劣。
六,科舉制對社會各領域的影響
(一)科舉對社會風氣的影響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宋真宗趙恆禦筆親作《勵學篇》,傳遍天下,流傳千古。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世人,走上讀書求功名,科舉求出身之途。
由於科舉制的開放性,沒有年齡的限制、城鄉的差別和貧富的差距,更不需要拼錢、拼爹。從而使得「讀書改變命運」,成為科舉制對天下人一句實實在在的承諾。
如果說宋真宗的《勵學篇》還是從上至下,朝廷對天下百姓的「勸學詩」,那麽另一首同是宋朝出品,同樣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詩句,便從民間道出了科舉制對社會風氣和社會觀念造成的巨大影響。
汪洙,宋,鄞縣(今寧波)人,九歲便會作詩的神童。他的《神童詩》作為啟蒙讀物,其中名句疊出,直到如今仍廣為世人熟知。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從以上《勵學篇》和《神童詩》中可以看出。中舉登科對人生有怎樣的影響。像「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詩句,在如今,只是讀書人存在於精神境界的一種形容,而在科舉存在的年代,這卻是實實在在的表現。
明清時期,無論你家境如何孤貧,考中舉人之後,立時身家萬貫,良田無數。沒有出身的地主,會主動把土地掛到你名下,付你田租。不僅你一人翻身,家族也會受你福蔭,各種免稅免徭役。住房規格上升,美妻美妾任娶。
考中後,會有官差敲鑼打鼓上門報喜,考中進士更是不得了,從影視劇中看到的考中狀元跨馬遊街,披紅掛彩,風光無限。其實自唐開始至清朝,進士及第、狀元遊街的場面比文藝作品中更加張揚。
科舉不僅影響世風,歷朝歷代也影響著朝堂之風,有科舉之後,朝堂的論資排輩不再排家世,而是講究及第年份、排名位次。
(二)科舉對思想道德的影響
科舉自初創到完善,重點考試內容就是聖人經典。
在科舉盛行的年代,整個社會推崇聖人經典,從小熟讀背誦「孝經」、「論語」等,對維持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在一個較高的水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古代選官,秉承的理念是,做官先學做人、治理國家當以聖人教導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為基礎。因此科舉考試便以聖人經典為基本內容。
唐代科舉最重要的進士、明經科,考試範圍中的古經文典籍內容為大經《禮記》、《左轉》;中經《詩經》、《周禮》、《儀禮》;小經《周易》、《尚書》、《公羊傳》、《穀梁傳》,另外還有必考的《孝經》、《論語》。最初只考策論的進士科,後來也加上大經和《老子》。
宋代科舉廢除了唐朝科舉中詩詞賦的內容,強化了古籍經典的內容。不僅如此,科舉考試還加入了經義考,就是對聖人經典的理解和闡述,而不單單是背誦填空了。
後世延續了前朝的科舉形式和內容,更加強化了聖人經典的考試內容,明清之後,科舉基本只剩一科——進士科,而進士科的主要內容就是四書五經。
有科舉以來,必須學好聖人經典,方有晉身入仕之望。由於科舉對社會風氣的影響,學習聖人經典,以聖人教導修身齊家,已不是學子專屬,而是全社會道德規範。
無論進官學、私塾,還是自學,學的都是孔孟之道。
古代法律沒有現今這般繁雜。在古代有人做了壞事,即使不用法律制裁,社會公共道德所造成的壓力,就會使道德敗壞之人無容身之地。
(三)科舉對教育的影響
中國古代對教育的認識十分深刻,教育理念的形成淵遠流長,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之前。西周時期形成了以「禮、樂、射、禦、書、數」為主體的「六藝」教育體制。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中華文明的果實成熟了,中國教育進入了「古典」時代,產生了私學和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群體,一大批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教育家,如群星燦爛,各家學派教育思想競相爭輝。不僅《論語》、《墨子》、《孟子》、《荀子》、《禮記》、《管子》、《呂氏春秋》等典籍中記載了大量的教育資料,而且還出現了像《大學》、《學記》、《勸學》、《弟子職》等這樣的教育專著。
這些教育專著是春秋戰國時代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教育思想的總結,成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成體系的教育學著作,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理論基礎。
《學記》把教育的社會功能歸納為1:「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谷,其必由學」。也就是說,教育的社會功能包涵兩個方面:一是培養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一是形成社會的道德風尚。
中國傳統的教育內容主要為德和道。「修德學道」(東漢鄭玄),修德,即培養道德品行;學道,即學習知識技能。
中國古代的教育體系十分完善,從中央到地方逐級設立。官學主要有太學和國子監。官學中的太學,也稱大學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晉時出現國子監,一直延續至清末。最終被西學學堂所代替。
除了官學之外,中國傳統教育體系中還有私學。如書院、私塾或家庭啟蒙教育。
唐宋時期科舉出現後,在中國傳統教育系統中加入了重要的一筆。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考試制度引進到教育體系中來的國家。通過科舉,把教育產生的人才直接與治理國家甚至統治階層掛鉤。從此,科舉成為天下讀書人的終極目標。
從歷史上看,先秦時期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形成時期、奠基時期;秦漢至宋明時期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發展時期、輝煌時期;清代開國直至近代,中國傳統教育隨著科舉的廢除和西學的引進,出現了衰萎的傾向。到了現代,中共統治時期,中華傳統教育幾近絕滅。
(四)科舉對文化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而科舉對儒家文化的傳承和闡釋都起到重大作用。
從科舉考試的內容來看,科舉創立之初的隋唐到科舉廢除的清末,儒家經典都是科考的重要內容。
另外,除了必考的儒家經典之外,每個朝代的開始內容也對當時的文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唐朝科舉重詩賦,因此留下「唐以詩取士」的說法。而宋朝初年,科舉錄取的文章流行「險、澀、奇、怪」的太學體。歐陽修對此深惡痛絕,因此在任知貢舉期間,黜落了所有太學體的文章,專錄「言以載物,文以飾言」的古文體文章。這一屆科考,不僅改變了宋朝以致後世的文風,同時也成就了科舉史上最燦爛的一頁。蘇軾、蘇轍、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等均為這一榜登科。
元朝,由於社會動蕩及朝廷對科舉對南人的不重視,使得文人們報國無門,便把一腔熱血傾註在文學上,創立了對後世影響頗深的元曲雜劇。因此說,元代的戲曲雜劇等文學形式的興盛也與科舉有著間接的聯系。
科舉制,通過考試把讀書和入仕聯系起來,同時也把權位與學識結合。通過科舉,不僅選拔出大批擅長治國安邦,具有雄才大略的政名臣名相,同時也造就了眾多的思想家、文學家、書法家、藝術家、學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顏真卿、柳公權、白居易;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司馬光、朱熹、包拯、寇準;明代的張居正、湯顯祖、海瑞、徐光啟,清代的紀曉嵐、劉墉、鄭板橋、林則徐、翁同龠等等。通過科舉入仕揚名的人才數不勝數。
有學者統計過明清小說作者的科舉經歷。留下身分記載的作者大部分是有科舉功名的。就文學體裁來講,文言文、記實體,多為高功名作者,如進士、舉人,甚至狀元。白話文小說的作者多為較低功名的。
後世熟知的如唐寅(唐伯虎),又稱唐解元,應天府鄉試第一名舉人,明代畫家、文學家。
馮夢龍,明代文學家、戲曲家。早年科舉屢試不中,晚年補貢生。其著作《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與淩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代表。
(五)科舉對世界文明的影響
清代末期,不僅皇權走到末期,科舉選官制也同時走到終途。
科舉,作為一種完善的選官制雖然被廢止了,但科舉文化卻留了下來。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艾爾曼教授這樣評價中國的科舉:
「雖然中國的科舉制度在1905年被廢除了,這種傳統卻以另一種方式被傳承下來。如今各個國家普遍設立考試制度,這是從以前的中國科舉制度轉變而來的。盡管其內容改變了,但它的技術、方法和規制都被延續了下來。我們要多了解其作用,並給出它一個新的評論,而不是全盤否定,認定它沒有價值。科舉考試的目的是選拔人才,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雖然這些人才最後能通過考試進入仕途的為數不多,但是客觀上卻在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懂語言、懂古文,能讀會寫,雖然很多人最終不能做官,但是還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選擇。」
當前世界大多數民主國家實行公民選舉的「議會制」或「總統制」,而支撐這個政體正常運轉的官僚體制,則是建立在考試選拔之上的。
西方國家現代的政府管理人員選拔體制多以英國為範本,而英國現代的選官體系是十九世紀中葉奠定的。在此之前,政府人員的任免實行恩賜制。1688年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之後,重要官員的任免也是由議會多數黨掌握,盛行任用私人。
1853年議會組織專門委員會,對政府官制和人事制度進行調查,提出《麥克萊報告》。主張考選標準應註意通才,即一般的教育程度及適應能力,反對以應用技術及專門知識為考選條件;職員任用必須經過公開競爭考試。考核及格後接受訓練兩年,按成績分派工作。
如今在英國,常任文官實行公開競考,擇優錄取的原則。選拔考試的一般包括筆試、口試以及實際操作考試等等。考試分兩輪,首輪考試一般多採用筆試,復試則按所招文官的職位、類別的不同,採取相對靈活的錄取方式。文官一經錄用,非經法定事由或辭職,即可任職終身。
這裡需要強調一下,西方的文官制雖然借鑒於中國古代的科舉制,但其中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科舉是指以科目考試的方法,選拔舉薦朝廷官員,即政府官員,而不是政府一般工作人員。中國古代官吏分開。科舉甚至禁止「吏」參加科舉考試。
當今西方國家政體,政府官員是選民投票選出來的,只有政府一般工作人員是採取考試錄取。
七,結語
對任何事物的評價都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即評價標準不同結論也就不同。從古到今,對科舉取士的評價就是褒貶不一,甚至是南轅北轍極其對立的觀點。
筆者以為,評價一個事物,首先要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來看,同時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綜合來下結論。
科舉就其設計理念來講,是最公平合理的,但在具體執行中,各朝各代,顯示出各種各樣不同的弊端。而各朝最高統治者們為確保科舉的公平性,也一直不遺餘力地對其進行改革,力求存利避害。
事實上,中國古代發明的科舉制,不僅起到了為國家管理階層選拔優秀人才的作用,甚至還起到了提高教育水準,促進文化興盛,穩定社會維護國家統一,並使社會整體道德標準維持在較高水準上等等諸多正面的作用。
即使到如今,科舉選士的方式與現代選官制的民選、任命比論,也依舊顯示出其科學與民主的一面。(全文完)


世人相不相信,人一生中的功名利祿、生死富貴,乃至婚姻都是有定數的,有些人雖然是通過努力得到了這些,但殊不知努力也是其人生的一部分。且說唐朝曾任河中少尹也就是任山西府副職的鄭復禮,進士未及第前曾參加過十次科舉考試,但每次的結果都是落榜。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換來的是這樣的結果 https://is.gd/qGUBrX


phpiuoskOphpVx23WJphpCzpaBk

這不是萬聖節! 菲律賓大學生戴「防窺帽」考試瘋傳
這不是萬聖節! 菲律賓大學生戴「防窺帽」考試瘋傳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wK33N
菲律賓一所大學期中考學生戴自製防窺帽,照片瘋傳全球。(取自Mandane-Ortiz臉書)
2022/10/24 17:5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還沒到萬聖節,菲律賓一所大學學生們以2個衛生紙筒製成眼鏡、紙袋套頭等詭異造形參加期中考,奇特又逗笑的照片瞬間瘋傳臉書,還登上多家外媒,校方說明,學生是戴著自製「防窺帽」來避免作弊可能性。
根據《BBC》報導,逗趣期中考畫面想法出自於比科爾大學( Bicol University)工程學院機械工程教授奧提茲(Mandane-Ortiz),她表示,一直想以趣味方式來宣導學生考試不作弊,就翻到2013年泰國某間大學在考試時學生戴耳罩、眼睛兩旁貼紙防偷看方法,她便因此有靈感,邀請學生限時5分鐘一起來製作屬於自己防窺帽。
沒想到學生們創意無限,他們用回收紙板、蛋盒、紙袋、衛生紙筒做成各式各樣的「防窺帽」,還有學生乾脆當作萬聖節還戴上各類面具,有學生則直接裝扮成忍者等,另類考試照片立刻在各大社群媒體瘋傳,還登上多家媒體。
奧提茲表示,創意防作弊方法很有成效,今年不只沒有學生在考試作弊,很多學生因此更專心而提早交卷。網友則看法兩極,有人認為,「很有創意又好笑」、「讓孩子印象深刻一堂課」等,有人則反思「2022還要如此?」
菲律賓一所大學期中考學生戴自製防窺帽,照片瘋傳全球。(取自Mandane-Ortiz臉書)
這不是萬聖節! 菲律賓大學生戴「防窺帽」考試瘋傳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wK33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